《嘉世咨詢:2024中醫藥行業簡析報告(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嘉世咨詢:2024中醫藥行業簡析報告(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MCR版權歸屬 上海嘉世營銷咨詢有限公司中醫藥行業簡析報告THE BRIEF MARKET ANALYSIS REPORT ON CHINESE MEDICINEMARKETANALYSIS商業合作/內容轉載/更多報告01.中醫藥覆蓋現代醫學體系全部四大領域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19年8月藥品管理法指出,國家支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對人的疾病具有明確或者特殊療效的藥物創新,鼓勵具有新的治療機理、治療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罕見病、對人體具有多靶向系統性調節干預功能等的新藥研制,推動藥品技術進步。而中醫藥具有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2023年2月國
2、家藥監局出臺的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中強調,除了一般藥物的臨床價值外,對延緩疾病發展、癥狀改善、患者與疾病相關的機體功能或者生存質量改善、與化學藥品等合用增效減毒或者減少毒副作用明顯的化學藥品使用劑量等情形的評價都可以作為中藥的療效評價,體現了國家對中藥獨特優勢的充分理解和認同。中醫藥以獨特優勢覆蓋現代醫學體系全部四大領域中醫藥的三大優勢“治未病治未病”的主導作用的主導作用重大疾病治療的協同作用重大疾病治療的協同作用疾病康復的核心作用疾病康復的核心作用保健保健&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治療醫學治療醫學康復醫學康復醫學現代醫學體系的四大領域02.銀發經濟推動中醫藥行業高景氣發展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
3、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16年2月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出臺,標志著發展中醫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后,陸續出臺中醫藥法和促進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政策措施,并于2021年底推出重磅醫保支持政策。2023年初發布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壓實各方責任、推動全面落地,力推中醫藥資源擴容、產業升級和滲透率提升。隨著行業標準、機制體制和服務體系的建立完善,中醫藥行業呈現出中西醫并重、扶持與規范并舉、傳承與創新并進的良好局面,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低預測下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預測(%)老年慢病的發生發展與衰老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逐漸下降,身體的代
4、謝、修復、免疫等能力也逐漸減弱,從而導致老年病的發生。0.0%10.0%20.0%30.0%40.0%50.0%60.0%2023202820332038204320482053205820632068207320782083208820932098神經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腦梗死/中風失眠骨骼骨質疏松癥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骨關節炎骨質增生免疫腫瘤各種傳染性疾病肌肉肌肉減少癥肌疲勞肌肉萎縮呼吸特發性肺纖維化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瑪慢性支氣營炎皮膚脫發帶扶疤疹老年斑老年虔膚瘙癢大疤性皮膚病色素性紫瘋性皮膚瑪日光性角化病循環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力袁竭老年心肌病消化慢性蔞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便秘庭肪肝
5、老年性肝炎生殖勃起功能障礙卵果早衰印果儲備功能減退03.政策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22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有2.1億人,占比總人口14.9%,相比2000年提升7.9pct。根據育媧人口預測,隨著第二、三輪嬰兒潮人口逐漸進入老齡階段,疊加低生育率影響,老齡化趨勢將加速,預計到2032年左右進入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人體機能隨著年齡增長呈現下降趨勢,身體代謝、修復與免疫功能減弱,老年人患病率提升,且更易患有慢性病,需給予高質量的治療,同時由于慢性病具有病程長并發癥多、治療困難等特點,高齡人群年均治療費用普遍高于青中年群
6、體。近年來國家鼓勵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梳理 中藥創新藥加速審批上市 鼓勵傳統中藥二次開發 推進中醫藥人才建設,增加中醫藥人員供給 推進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診療服務 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布局建設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醫醫院等 加強典籍保護傳承,打造傳播平臺和體驗館 提高居民健康意識 宣傳中藥治未病的特點 提升居民中醫藥文化知識和中醫藥保健意識 推進中醫藥特色病種(組)在DRG/DIP等 支付方式改革中的應用 加強中醫藥服務價格管理 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 探索并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政策中藥行業綱領性政策持續出臺2019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202
7、0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1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改策措施2021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2022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2023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2023“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2023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2023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涵蓋中藥注冊審評審批質量控制中藥創新中藥品種保護中醫藥醫療及服務中醫藥文化弘揚中藥出口財政支持試點項目.供給端需求端支付端04.中醫藥行業產業鏈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中醫藥材產業鏈中,上游產業主要包括中藥種
8、植業、養殖業和畜牧業等;中游是中藥材加工制造企業,將中藥材原料加工成可供直接消費的中藥飲品和中成藥等;下游產業主要是醫藥流通行業,將中藥生產商的產品帶向中藥消費市場,比如醫院、藥店等。中醫藥行業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中藥材供應商中藥企業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提取物中藥企業醫療衛生機構電商平臺零售藥店海外出口05.2023中藥產量迎來拐點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22年中藥工業市場規模達1.38萬億元,2013-2022年十年間復合增速接近7%。其中,中藥飲片行業在經歷了2018-2020
9、行業整治及嚴管階段后,呈現出穩定上行趨勢,2013-2022年復合增速為11.39%,2022年中藥飲片加工業市場規模達3323.8億元。2013-2022年中成藥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為5.71%,2022年達1.04萬億元。因醫??刭M、重點監控輔助用藥等原因,近年來產量呈現一定程度波動,但降幅有所收窄,2022年中成藥產量為227.7萬噸,同比下降 1.77%,2023年1-9月,中成藥產量為157.4萬噸,同比增長22.2%,2023年產量有望迎來拐點。我國中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億元)我國中成藥產量(萬噸)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3201
10、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藥飲片加工業中成藥制造業0501001502002503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1-906.中藥創新研發快速崛起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中藥創新藥為1類中藥,2022年納入醫保比例超85%。中藥創新藥以突出療效新為特色,重視臨床價值評估,注重滿足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并與以往僅要求在國內未上市的要求不同,應達到國內外均為新藥的要求。2017年至今(截至2023.12.22),獲批上市的中藥新藥累計達34款,其中2021年以來獲批上市新藥為26款,占比達76.47%。呼吸系統
11、疾病用藥、神經系統疾病用依然是中藥新藥的優勢領域和熱點領域。2017年以來中藥新藥獲批上市數量(個)2021-2023 年獲批上市1類中藥02468101214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藥名廠家適應癥注冊分類批準NDA是否醫保玄七健骨方盛制藥膝骨關節炎1.12021/11/26是坤心寧天士力更年期綜合征1.12021/11/26是解郁除煩以嶺藥業輕中度抑郁癥1.12021/12/6是虎貞清風一力制藥痛風性關節炎;發熱1.12021/12/16否芪蛭益腎鳳凰制藥早期糖尿病腎病1.12021/11/26是銀翹清熱康緣藥業感冒1.12021/11/10是七蕊胃舒健民集團
12、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濕熱瘀阻證所致的胃脘疼痛1.12021/12/31是參葛補腎華春藥業抑郁癥;健忘癥1.12022/12/29否參郁寧神廣東思濟藥業輕中度抑郁癥1.12023/6/8否廣金錢草總黃酮膠囊光谷人福輸尿管結石1.22022/9/15否淫羊藿素軟膠囊珅諾基肝細胞癌1.22022/1/10否07.中藥新藥優先納入醫保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22年醫保目錄內的中成藥解除限制品種有16個。國家醫保局于2023年7月21日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將非獨家藥品、連續兩個協議期(4年)均未調整支付標準和支付范圍的獨家藥品、連續納入目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時間達
13、到8年的藥品納入常規目錄管理;對調整醫保支付范圍但對基金影響預算不大(未超1倍)的獨家藥品也可以簡易續約,利好患者數量相對少的新增適應癥。簡易續約既簡化了談判流程、提高談判效率,還兼顧藥物的經濟性和有效性,穩定醫保談判的降價預期,促進新藥研發和適應癥拓展。歷年醫保目錄調整時目錄外談判藥品中標率和中標數量歷年醫保目錄調整時目錄外談判成功藥品的價格降幅0%10%20%30%40%50%60%70%80%90%100%02040608010012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藥中標數量(個)西藥中標數量(個)中藥中標率西藥中標率0%10%20%30%40%50%60%70%8
14、0%90%100%2019202020212022西藥平均降幅中藥平均降幅西藥最大降幅中藥最大降幅08.中成藥集采常態化趨勢已現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23年3月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隨著集采相關規定更加規范化和 合理化,集采對利潤壓縮所造成的壓力趨于溫和,有利于企業通過集采提高產品的 市場滲透率。據過往的歷史統計數據,集采整體降幅可控,有利于中成藥在醫院端的放量拓展。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全國第一批中成藥集采,擬中標情況已公示,降幅 49%,降幅相對溫和。歷年醫保目錄調整時目錄外談判成功藥品的價格降幅聯盟類型品種數量
15、平均降幅執行時間立項時間(擬)中標公布時間執行周期湖北19省聯盟中成藥7642.27%2022年4月30日2021年9月25日2021年12月27日2年湖北30省聯盟(全國集采)中成藥1649.36%/2022年9月2023年6月21日2年廣東13省聯盟中成藥5364.28%2023年1月10日/2023年1月9日2年北京市中成藥8423.00%2022年11月30日2022年7月29日2022年11月1日2年山東15省聯盟中藥飲片2129.50%2023年8月2022年11月22日2023年5月22日1年山東省中成藥1544.31%2023年1月1日2022年7月21日2022年9月13日1
16、年09.中藥是唯一實現毛利率、凈利率同比提升的子行業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2023Q1-3 中藥行業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 44.85%和 12.63%,同比提高 0.48pct 和 2.23pct。前三季度中藥行業業績表現較好主要源 于一季度疫情管控放開之后部分中藥品種需求量的增加以及財務費用率的下降。2023Q3中藥行業的業績表現依舊居前,但單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放緩。2023Q3 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雙正增長的子行業為生物制品和中藥,中藥表現位居二級子行業第二。2023Q3 中藥行業營收 同比增長 0.4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8.28%;期間費用率 2
17、8.67%,同比下 降 1.32pct;毛利率為 43.65%,同比下降 0.78pct;凈利率為 10.85%,同比提 升 0.93pct。2023Q1-3 中藥營收增速分布圖2023Q1-3 醫藥板塊業績表現營收增速凈利潤增速歸母凈利潤增速期間費用率期間費用率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率毛利率 毛利率 凈利率 凈利率醫藥生物1.45%-19.75%-19.52%18.86%0.96%3.67%0.21%32.92%-3.83%9.47%-2.50%化學制藥1.61%-1.29%-1.36%27.55%-0.29%7.20%0.64%46.71%-0.15%10.48%-0.31%生物制品6.72%
18、-10.51%-7.72%31.33%6.88%7.90%0.16%54.15%-4.39%19.86%-3.82%醫療服務-3.56%-17.15%-16.88%16.73%1.16%4.21%0.31%40.90%-20.91%17.12%-2.81%醫療器械-28.51%-56.37%-55.44%20.92%6.58%9.28%2.79%50.38%-5.60%19.19%-12.25%醫藥商業9.16%-2.58%-1.28%9.00%-0.22%0.28%0.00%12.78%-0.29%2.59%-0.31%中藥9.57%33.03%31.52%28.21%-0.44%2.40%
19、-0.12%44.85%0.48%12.63%2.23%0%5%10%15%20%25%30%35%40%5021-5011-200-10010.中醫藥擁抱廣闊的零售市場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處方藥主要在院內銷售,難免會面臨醫??刭M的壓力,而OTC市場打開了品牌藥的規模天花板,增量空間廣闊。中藥往往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和自我診療屬性。成熟的院內中藥品種,在積累了充分的臨床使用經驗和醫生患者口碑后,可順利轉戰零售渠道,特別對于有消費屬性的藥品來說,更為順暢,如百令膠囊、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全國三大藥品銷售終端中,零售藥店銷售額增速最快2015-2022年處方藥轉OTC的藥品
20、以中藥為主-15%-10%-5%0%5%10%1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公立醫院終端銷售額(億元)零售藥店終端銷售額(億元)公立基層終端銷售額(億元)公立醫院YOY零售藥店YOY公立基層YOY01020304050602015201620182019202020212022中藥Rx轉OTC(個)化藥Rx轉OTC(個)11.中醫藥投融資活躍度明顯提升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近年來中醫藥行業投融資波動性略大但活躍度較以往明顯提升。2021年我國
21、中醫藥市場共發生19起投融資事件,為近五年以來投融資事件高峰,投融資金額達21.42億元。2023年截至9月底,共發生6起投融資事件,投融資金額接近9億元。從投融資的輪次來看,中醫藥產業投融資主要涉及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等階段,大多數企業仍處于早期融資階段,且投資輪次有后移趨勢,B/B+輪的占比明顯提高。預計在政策支持和產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中醫藥大健康行業的投資熱度或將持續增長。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投融資情況2019-2023.9 中醫中藥部分投融資事件投資輪次占比情況0510152025300246810121416182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1-9投資事件
22、(起)融資金額(億元)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1-9種子輪天使輪 Pre-A輪A/A+輪Pre-B輪B/B+輪C輪D輪戰略投資Pre-IPO12.中醫藥產品由“藥”向“藥+消費品”轉型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中藥老字號企業依托自身品牌優勢和產品優勢,不斷向消費品領域拓展,從投放渠道看,涵蓋商超、零售賣場、電商及藥店等渠道,從品類看,涵蓋保健食品、飲料、日用化妝品等品類,借助自己的已有優勢,利用其配方特有的活性成分,開發新產品,布局消費品領域,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中藥企業不斷向消費品領域
23、拓展我國中醫藥大健康市場規模(億元)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日用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母嬰用品飲料13.中醫藥行業遭遇四大挑戰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臨床評價體系不完善01中藥新藥審評基本采用現代循證醫學證據評價體系,但這與很多中藥的療效特點不相符。藥品 注冊審評要求對應的是“病”,中藥治病對應的則是“證候”,同時中藥治療的多靶點、多維度、整體調節等特點,在臨床試驗的動物模型上很難體現,導致新藥審評通過率低。中藥研發與現代醫學結合不夠02中藥在治
24、療某些疾病方面的療效被廣泛認可,但是由于其復雜性和個體化的特點,中藥的療效難以被科學證明。為了保證中藥在現代醫學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加強對中藥的管理和監督,規范中藥的制備和使用,中西醫結合的實現需要中西醫界增強互信和合作。中藥研發面臨技術難題03中藥是源于幾千年人用經驗和臨床實踐,不是從分子靶點出發,所以,需要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研發技術體系。普遍研發投入不足,研發工作與臨床實踐協同不夠,中藥經典名方、中藥院內制劑向中成藥轉化的效率還比較低,而且缺少有效的解決辦法。中藥材漲價風險04中藥材多為自然生長、季節采集,產地分布帶有明顯的地域性,其產量與品質會受自然氣候、土壤條件以及采摘、晾曬
25、、加工方法的影響,價格易受到供給和需求端的波動影響。14.中醫藥企業重點關注五大趨勢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嘉世咨詢研究結論;圖源網絡中藥重點品種逐步實現來源可查目前已建成全國中藥資源動態監測體系,推行藥品 GAP、GMP 和 GSP,落實中藥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追溯體系,以期在2024 年前后,逐步實現中 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藥材種植數字化轉型中藥材種植面臨較多挑戰,例如道地屬性受到影響、重金屬含量高、農藥殘留超標、種子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中醫藥及服務行業的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
26、產業鏈各方利用新技術,加強行業統籌規劃和道地藥材基地建設。未來,藥材種植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將成為中醫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基礎。中藥行業將推行代理制代理制是中藥工商企業在自愿和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通過合同或契約建立的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并由商業企業在一定區域內實行壟斷和獨家經營的一種方式。它有利于密切和穩定工商企業的關系,從而形成優勢互補,合理分工,對雙方更為有利的新格局,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求,因此推行代理制勢在必行。國家大力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堅持中西醫并重,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帶來了政策紅利和新增需求?!爸挝床 薄凹兲烊弧钡奶赜袃瀯轂橹兴幋蠼】诞a業鏈的延伸帶
27、來廣闊空間,中醫藥大健康衍生行業正在興起,“中醫藥+”發展空間可期。在2021-2025年期間,我國將與一帶一路多個國家一起共建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同時還將建設50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等。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藥產品的出口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并將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爸嗅t藥+”發展空間可期中藥出口將進一步提升本報告為簡版報告,內容均從嘉世咨詢原有完整報告中精煉提取,如需了解詳細內容,請聯系: 或 021-52987060;本報告中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道、照片、影像、插圖、圖表等素材,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細則及國際著作權公約的保護。本報告的著作權屬于上海嘉世營銷咨詢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轉發、轉載、引用必須在顯著位置標注出處,并且不得對轉載內容進行任何更改。本報告是免費報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將本報告用于收費為目的經營活動。版權說明版權歸屬 上海嘉世營銷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