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網絡成癮及其防治.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7.網絡成癮及其防治.pdf(3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網絡成癮及其防治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ts prevention王丹河南省精神病醫院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主要內容 網絡成癮的現狀 網絡成癮的成因 網絡成癮的表現 網絡成癮的評估與診斷 網絡成癮的干預與預防網絡成癮的現狀 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23年8月28日發布 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占比97.5%。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10.47億人、10.44億人和10.26億人,用戶使用率分別為97
2、.1%、96.8%和95.2%。伴隨著數字技能的穩定提升,廣大網民共享數字時代美好未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的利(正確利用)人與人溝通的橋梁 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徑 可以開拓視野 可以加強對外交流 可以促進個性化發展 可以促進學業 可以拓展教育空間.網絡的弊(不當使用)不良心理影響 不良軀體影響 不良家庭影響 不良社會影響 不良功能影響 不良“三觀”網絡成癮.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第三次網癮調查研究報告 中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約占14.1%人數約為2404.2萬 中國兒童數字安全發展報告 2021 87.1%的兒童已經開始數字生活,73.8%的兒童擁有獨立上網設備,數字生活日益豐富。網絡游
3、戲成為新一代青少年的娛樂社交方式。網絡沉迷現象在兒童群體中的發生率超過六成。網絡成癮的成因網絡成癮的成因-虛擬空間特征雙重ACE假說易進入性Accessibility匿名性Anonymity便利性Convenience可控制性Control易逃避現實性Escape興奮性Excitement個體人格特征抑郁自卑孤獨社交焦慮共病性 其他9需要的滿足性成就感交流其他10網絡成癮的成因-個體認知特征家庭社會因素 家庭教育誤區及不良氛圍 學校應試教育缺陷及引導缺位 社會負面現象及負面意識形態 偏離正常的文化氛圍等 對網絡成癮也有重要促進作用認知 偏差 網絡特性 成癮濫用 一般使用 滿足滿足 精神 障礙
4、人格 特質 網絡成癮成因模型假設網絡成癮的強化循環機制13上網再上網內疚 下網戒斷反應 危險因素網絡成癮的表現 網絡成癮綜合征 網絡成癮戒斷綜合征 相關心理功能損害 相關社會功能損害 相關軀體損害網絡成癮綜合征 滿足感:上網時感到心情愉快或情感高漲;渴求上網:難以控制,或不由自主地想起或夢見網上內容;上網高于一切:為了上網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職業或娛樂活動,或上網甘愿其他冒險;耐受性增加:上網次數增多、上網時間延長;盡管知道網絡使用可能引起或加重軀體、社會、職業或心理問題,但節制上網經常失??;反復出現網絡戒斷癥狀,若重新上網戒斷則迅速消失;難以保持長時間不接觸網絡,反復戒斷后又重新上網。網絡
5、成癮戒斷綜合征 當網絡成癮者停止或減少網絡使用,一般在數天到1個月內出現;激越,焦慮、緊張、心煩意亂、易怒、情緒低落;強迫性思考網絡上發生的事情;幻想或夢想有關網絡的事情;隨意或不隨意地做手指敲擊鍵盤的動作等;一般情況下軀體戒斷癥狀比較少見或輕微。相關心理社會功能損害 人際關系問題:破壞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和朋友關系;學習問題:導致學習興趣減弱、成績下滑、厭學、逃課、失學等;工作問題:嚴重破壞正常工作秩序,浪費大量工作時間,損害工作效率;生活問題:不關心衣食住行,不注意個人衛生等;心理問題:個性(孤僻懶散、淡漠、撒謊、逆反敵對、興趣改變),焦慮抑郁,行為異常,違法行為等。接診時遇到這些問題時應關
6、注是否為網絡成癮所致!相關軀體損害 眼干、眼痛、怕光、暗適應能力差、視力下降等 軀體(頭、肩、背)疼痛、腕肌損傷等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 腸梗阻、胃腸疾病等 緊張性頭痛、腦中風等 甚至誘發癲癇與猝死接診時遇到這些問題時應關注是否為網絡成癮所致共病 共病心境障礙、焦慮障礙和ADHD、酒精濫用以及人格障礙等;兩者最有可能互為因果關系;美國青少年研究發現,網絡成癮往往合并輕躁狂、惡劣心境、強迫性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回避型人格障礙;臺灣網絡成癮青少年往往有突出的ADHD、抑郁、社交恐怖和敵意癥狀,學生中網絡成癮與酒精有害使用關聯;我國網絡成癮??崎T診調查發現,網絡成癮精神障
7、礙的共病率為48.4%,以共病抑郁(輕到中度)為主,其次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網絡成癮的評估與診斷網絡成癮的診斷標準(Goldberg 1995)在12個月內任何時間表現為下列3條或3條以上即符合診斷n 耐受性,定義為下列之一A需要顯著增加上網時間以達到滿足;B繼續使用同樣的時間上網滿足感顯著降低。n 戒斷,表現為下列之一 A 特征性戒斷癥狀1.停止或減少過度及延長時間的網絡使用;2.然后在數天到1個月內出現下列2條或2條以上癥狀:精神運動性激越;焦慮;強迫性思考網上發生的事情;幻想或夢見網絡;手指自主或不自主的打字動作;3.戒斷癥狀導致痛苦或社會、職業或另重要領域功能損害。B 為了緩解或避免戒斷
8、癥狀而上網網絡成癮的診斷標準(Goldberg 1995)n 上網較原打算更頻繁或時間更長;n 持續渴望減少或控制網絡使用,但努力不成功;n 在與網絡使用相關的活動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n 由于使用網絡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職業或娛樂活動;n 持續的使用網絡,盡管知道使用網絡可能引起或加重一種持續或反復出現的軀體、社會、職業或心理問題(睡眠剝奪,婚姻危機,約會遲到,忽視了職業責任,或放棄了其它重要活動),仍繼續使用網絡。美國網絡成癮支持小組制定的標準 參照DSM-IV物質依賴診斷標準制定了網絡成癮的7條標準 網絡使用者在1年內表現出以下3條或更多癥狀就可診斷 耐受性:需要明顯增加上網時間才能獲得
9、滿足感;停止網絡使用后表現出顯著的戒斷綜合征,或急于使用網絡或相似的網上服務來減輕或避免戒斷綜合征;上網次數比計劃多,時間比計劃長;一直努力減少或控制網絡使用但未能成功;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與網絡相關的事情上;因網絡使用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交、工作或娛樂活動;盡管知道網絡使用可能已經導致了持續或復發性的軀體、社交、工作或心理問題,仍不顧這些情況而繼續使用網絡。1996年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測驗Total scores that range from 0 to 30 points are considered to reflect a normal level of Internet usage
10、;scores of 31 to 49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a mild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50 to 79 reflect the presence of a moderate level;and scores of 80 to 100 indicate a severe dependence upon the Internet.多次國際會議討論游戲障礙游戲公司的反對與學者的反擊學者的支持與ICD-11的發布游戲障礙(Gaming disorder)持續或反復的游戲行為(“數字游戲”或“電子游戲”)特點 對游戲的控制受到損害
11、;將玩游戲置于其他活動之上,玩游戲優先于其他興趣和日?;顒?;盡管發生了負面的后果,仍繼續玩游戲;這種行為模式的嚴重程度足以導致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的重大損害。通常持續至少12個月的時間,如果癥狀嚴重,所需的持續時間可以縮短。網絡成癮的干預與預防易感人群網癮的預警 中學生以及大中專學生往往是網絡成癮的易感人群 如出現下列情況往往提示網絡成癮的可能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 成績下降 脫離校園所有社交活動和事件 在離線時變得冷漠、緊張或易怒 否認網絡成癮問題的嚴重性 認為網上所學優于課堂所學 對上網時間的多少及網上的所作所為撒謊 由于成績過差而有退學危險時,想徹底退網,但不久又
12、恢復同樣上網習慣網絡成癮的干預 網絡成癮的成因包括諸多方面,單一的治療方法和形式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在網絡成癮者、醫學或心理學從業人員、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協作前提下,采取綜合性治療策略,多數患者采取門診治療形式。去除誘發因素,改善應對方式 糾正個性缺陷,增加社會支持 治療原發疾病,提高心身素質 糾正認知偏差,改換思維方式 藥物心理并重,疏導限制并舉 社會齊抓共管,個人自覺抵制心理治療 網癮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依據具體情況選用 認知治療(認知重建、自我辯論、自我暗示、自我激勵)行為治療(行為契約法、強化法、厭惡療法、放松訓練)認知行為治療 家庭治療 團體治療 支持性治療等個人自助 打破
13、上網時間上的定勢,建立新的網絡使用時間表;求助于家長、老師或同學監視自己的網絡使用,并及時提醒或進行制止;按既定目標限制網絡使用,增加自控感,增強消除網癮的信心;限制部分網絡功能,如聊天室、互動游戲、瀏覽特定的某些網頁等;制作個人清單:列出因網癮被忽略的日?;顒?,并按重要性等級排出順序,以提高他們對現實生活向往的意識。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網絡成癮有一定作用,但目前仍處于嘗試階段,大多與心理治療結合使用??菇箲]藥物、抗抑郁藥、心境穩定劑 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針對敵意強烈者)減輕與網絡成癮伴發的或作為網絡成癮誘因的抑郁和焦慮癥狀 青少年患者劑量不宜過大 一般1個月左右上網程度就會明顯減輕網絡成癮的預防 網絡成癮的預防要注重綜合防治,多部門配合。措施應從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出發,有的放矢。針對易感人群的個體心理特征進行預防。拓展個體愛好,豐富業余活動等。改變社會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進行預防?;诰W絡本身的特點,家庭、學校、社會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合力,引導學生理性上網???結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要理性上網 網絡成癮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及社會問題 網絡成癮的成因復雜,涉及諸多方面 網絡成癮已經列入ICD-11診斷序列 應熟悉網絡成癮的表現、評估與診斷 應早期識別易感人群及其網絡成癮 應采取綜合性治療策略 應重視網絡成癮的預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