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2022年深圳企業涉美知識產權糾紛分析報告(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2022年深圳企業涉美知識產權糾紛分析報告(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深圳分中三年四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Shenzhen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Center官微信公眾號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保護中地址:深圳市前海桂灣四路深港基鎮33棟保護中業務:0755-86268087海外維權熱線:0755-86968273維權熱線:12330/0755-86268059知識產權“站式”協同保護平臺:075586268069深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代辦處代辦處地址:深圳市南區學府路軟件產業基地4棟C座6樓專利受理:0755-26617303專利收費:0755-265061022022年深圳企
2、業涉美知識產權糾紛分析報告一、深圳企業在美知識產權訴訟立案案件大幅增長,同比增長 30.7%,其中,版權訴訟同比增長 45.6%,商標訴訟同比增長 33%,專利訴訟同比增長 15.1%;二、在專利訴訟涉案行業方面,主要涉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占 22%)、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制造業(占 15%)、日用雜品制造業(占 13%)、計算機制造業(占11%)以及智能消費設備制造業(9%)等;三、在商標訴訟涉案行業方面,主要涉及紡織、服裝及日用品專門零售業(占33%),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專門零售業(占 33%)以及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專門零售業(占 6%)等;四、在版權及商業秘密訴訟涉案行業方面,版權訴訟主要
3、涉及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專門零售業(占 42%),紡織、服裝及日用品專門零售業(占 19%)等;商業秘密訴訟立案案件 1 件,涉及電池制造業;五、在涉案區域方面,專利訴訟案件主要集中在南山區(占 32.4%),商標、版權訴訟案件則集中在龍崗區(分別占 36.3%和 41%),商業秘密 1 件立案案件的涉案企業位于光明區;六、專利訴訟中,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案件(26件)占24.3%,較2021年的案件(11件,占 11.8%)增長 136.3%;非專利實施主體(以下簡稱“NPE”)對深圳企業發起專利訴訟案件量(23 件)與 2021 年相比基本持平,占比 21.5%;摘 要本報告對 2022 年
4、度深圳企業在美國聯邦地方法院的知識產權訴訟案件以及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 337 調查案件情況進行分析,深圳企業在美知識產權糾紛總體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七、深圳企業勝訴案件較少,專利訴訟有 62.1%以協議和解結案,商標、版權訴訟有超過 63%因缺席判決敗訴結案;八、專利訴訟平均判賠金額為 107.28 萬美元,商標、版權訴訟平均判賠額分別為27.1 萬美元和 26.4 萬美元;九、深圳企業涉 337 調查立案案件(10 件)占全國案件(22 件)的占比為45.5%,較去年(立案 13 件,占 50%)有所下降;十、專利侵權是 337 調查立案主要原因,電子器件制造業案件高發,被調查對
5、象以南山區、福田區企業居多;十一、337 調查終裁結果向好,原告主動撤訴、和解、裁定不侵權等積極終裁結果共占 47.6%。目 錄第一章 整體情況一、立案情況.1二、結案情況.2第二章 專利訴訟一、立案情況.3(一)當事人情況.3(二)行業分布.4(三)區域分布.5二、結案情況.7(一)結案周期.7(二)結案類型.7(三)救濟方式.8(四)結案判賠.8第三章 商標訴訟一、立案情況.9(一)當事人情況.9(二)行業分布.10(三)區域分布.10(四)管轄法院.11(五)代理律所及律師.11二、結案情況.12(一)結案周期.12(二)結案類型.12(三)救濟方式.13(四)結案判賠.13第四章 商業
6、秘密訴訟一、立案情況.14(一)當事人情況.14(二)行業分布.14(三)區域分布.14(四)管轄法院.14(五)代理律所及律師.14二、結案情況.15(一)結案周期.15(二)結案類型.15(三)救濟方式.15(四)結案判賠.15第五章 版權訴訟一、立案情況.16(一)當事人情況.16(二)行業分布.17(三)區域分布.17(四)管轄法院.18(五)代理律所及律師.18二、結案情況.19(一)結案周期.19(二)結案類型.19(三)救濟方式.20(四)結案判賠.20第六章 337 調查一、立案情況.21(一)立案數量.21(二)主要調查原因.21(三)行業分布.21(四)當事人情況.22二、
7、終裁結果.23(一)整體情況.23(二)缺席被告情況.23(三)發布排除令情況.23第七章 總結一、深圳企業應對海外糾紛能力逐年提高.24(一)主動運用國際規則維護權益.24(二)應對海外糾紛屢獲積極成效.24(三)打造海外維權“深圳模式”成效顯著.24二、深圳跨境電商海外知識產權風險持續加大.25(一)批量訴訟打壓國內企業成為商業模式.25(二)跨境電商企業應對意愿不足.25(三)完善風險防控及合規體系建設.25三、NPE 訴訟頻發影響我市重點產業發展.26(一)NPE 訴訟案件量持續高位運行.26(二)NPE 訴訟制約重點產業創新發展.26(三)訴前風險防控及訴中應對建議.26第 1 頁第
8、一章 整體情況2022 年,深圳企業在美立案和結案的知識產權訴訟案件共 919 件,同比增長58.2%。其中,立案 485 件,結案 502 件。專利訴訟案件數量為 208 件,同比增加 18.6%。其中,立案 107 件,結案 101 件。商標訴訟案件數量為 523 件,同比增長 82.2%。其中,立案 262 件,結案 261 件。商業秘密訴訟案件數量為 4 件,同比減少 20%。其中,立案 1 件,結案 3 件。版權訴訟案件數量為 252 件,同比增長 125%。其中,立案 115 件,結案 137 件。類型立案量(件)結案量(件)專利107101商標262261商業秘密13版權1151
9、37合計485502表 1-1 立案和結案案件數量一、立案情況2022年深圳企業在美知識產權訴訟案件立案共485件,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37件,作為被告的 448 件,其中有 5 件專利案件的原被告都為深圳企業。如下表所示:表 1-2 深圳企業原被告情況類型作為原告數量(件)作為被告數量(件)被告占比(%)專利268175.7%商標1025296.2%商業秘密01100%版權111499.1%合計37448/第 2 頁 二、結案情況2022 年深圳企業在美知識產權訴訟案件結案 502 件。其中,專利案件結案 101 件,商標案件結案 261 件,商業秘密案件結案 3 件,版權案件結案 137 件
10、。專利案件審結平均時間為 401 天,商標案件審結平均時間為 266 天,商業秘密案件審結平均時間為 479 天,版權案件審結平均時間為 249 天。類型平均數(天)專利401商標266商業秘密479版權249表 1-3 結案周期第 3 頁第二章 專利訴訟一、立案情況2022 年專利訴訟案件立案 107 件,同比增長 15.1%。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案件26 件,作為被告的案件有 81 件(其中原被告都是深圳企業案件 5 件)。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案件占比為 24.3%。(一)當事人情況圖 1-1 專利訴訟深圳企業原被告比例(一)當事人情況上述案件中共涉及 90 個原告,發起專利訴訟案件較多的原告
11、如下表所示:圖 1-2 專利訴訟主要原告第 4 頁 經 研 究,WSOU Investments LLC、CedarLane Technologies Inc、Sockeye Li-censing TX LLC、AGISS of tware Development LLC、Parker Vision Inc 等美國企業為NPE,由前述 NPE 發起的專利訴訟共 23 件,占到所有專利案件的 21.5%。涉訴最多被告深圳企業是 OnePlus Technology(Shenzen)Co.,Ltd.(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11 件,ZTE Corporation Co.,Ltd(中興股份有限
12、公司)8 件,TCL 關聯公司 8 件,TP-Link Technologies Co.,Ltd.(普聯技術有限公司)6 件,其他涉訴較多的企業情況如下表所示:序號企業名稱(中英文)案件量(件)1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OnePlus Technology(Shenzen)Co.,Ltd.112中興股份有限公司 ZTE Corporation Co.,Ltd83TCL 關聯公司184普聯技術有限公司TP-Link Technologies Co.,Ltd.65深圳市易聯優創網絡有限公司Shenzhen Yilian Youchuang Network Co.,Ltd.26深圳大疆科技有限公司
13、 SZ DJI Technology Co.,Ltd.2(二)行業分布專利訴訟案件所涉行業主要集中在通信設備制造業、工藝美術及禮儀用品制造業、日用雜品制造業、計算機制造業和智能消費設備制造業,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1 包括 TCL 通訊(深圳)有限公司、深圳 TCL 新技術有限公司、TCL 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TCL 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表 2-1 專利訴訟主要被告深圳企業第 5 頁圖 1-3 專利訴訟深圳企業行業分布(三)區域分布專利訴訟案件中,被告深圳企業大部分在南山區,轄區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序號轄區企業數(家)占比(%)1南山區4832.4%2寶安區2818.9%3龍崗區2818.9
14、%4龍華區2315.5%5福田區96.1%6其他128.2%表 2-2 專利訴訟被告深圳企業區域分布(四)管轄法院專利訴訟案件主要集中在德克薩斯西區聯邦地區法院及德克薩斯東區聯邦地區法院審理,其他管轄法院情況如下表所示:第 6 頁 序號法院名稱(英文)法院名稱(中文)案件量(件)占比(%)1W.D.Tex德克薩斯西區2523.4%2E.D.Tex德克薩斯東區2321.5%3C.D.Cal.加利福尼亞中區1615%4E.D.Va.伊利諾伊北區1514%5S.D.Fla.弗吉尼亞東區76.5%6其他2119.6%表 2-3 專利訴訟管轄法院(五)代理律所及律師專利訴訟案件中,深圳企業委托的律所中,
15、被委托次數較多的為 Finnegan,Hen-derson,Farabow,Garrett&Dunner 等(見表 2-4);深圳企業被訴的案件中,海外原告律所中被委托次數較多的是 Fabricant(見表 2-5)。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案件量(件)1Finnegan,Hen-derson,Farabow,Garrett&DunnerLionel Marks Lavenue42RimonThomas W.Fawell,Jason Liang Xu,Eric Charles Cohen43Morgan,Lewis&BockiusNatalie Ann Bennett,Elizab
16、eth Mooar Chiaviello,Susan Kendall Stradley,Michael John Lyons,Ahren Christian Hsu-Hoffman24AuAdam Edward Urbanczyk25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Christopher Jene Richart,Jeffrey Lance Johnson,Robert John Benson,Yufeng(Ethan)Ma2表 2-4 被告深圳企業主要代理律所及律師第 7 頁表 2-5 原告主要代理律所及律師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案件量(件)1Fabric
17、antAlfred Ross Fabricant,Peter Lambri-anakos,Vincent Joseph Rubino III82Truelove Law FirmJustin Kurt Truelove83Devlin Law FirmJames Michael LennonTimothy Devlin64Kasowitz Benson TorresDarcy Lachelle Jones,John Walter Downing,Paul Gunter Williams,Marcus Alan Barber,Jonathan Keith Waldrop,Heather Shin
18、 Kim,Mark Douglas Siegmund,Gregory Phillip Love,ThucMinh Nguyen55Steckler Wayne Cherry&LoveGregory Phillip Love,Mark Douglas Siegmund5二、結案情況2022 年深圳企業在美結案的專利訴訟共 101 件,同比減少 12.2%。(一)結案周期專利訴訟案件的結案周期平均為 401 天。其中耗時最短的為 1 天,因管轄權轉移結案。耗時最長的為 1707 天,以原告撤訴結案。(二)結案類型結案類型主要包括:原告撤訴(即原告自愿撤訴或協議和解),占62.1%;原告勝訴:缺席判
19、決,占 14.6%;原告勝訴:合意判決,占 11.7%。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第 8 頁 序號結案類型(英文)結案類型(中文)占比(%)1Likely settlement:Plaintiff Voluntary Dismissal/Stipulated Dismissal原告撤訴:原告自愿撤訴或協議和解62.1%2Claimant Win:Default Judgement原告勝訴:缺席判決14.6%3Claimant Win:Consent Judgment原告勝訴:合意判決11.7%4Procedural:Stay中止訴訟7%5其他4.6%表 2-6 專利訴訟結案類型(三)救濟方式在專利訴
20、訟案件中,大多以和解結案,頒布禁令的案件較少(27 件),涉及 95家企業(大多為跨境電商)。其中頒布較多的禁令類型:同時被頒布臨時限制令、初步禁令、永久禁令的企業 69 家;同時被頒布臨時限制令、初步禁令、永久禁令和放棄域名共的企業 7 家。(四)結案判賠原告勝訴并判被告深圳企業賠償的案件有 5 件,平均判賠金額為 107.28 萬美元。其中,最高判賠金額為 295.4 萬美元,原告為 Maxis Creations,Inc.,以原告勝訴(被告缺席判決)結案。第 9 頁第三章 商標訴訟一、立案情況2022年商標訴訟案件立案262件,同比增長33%。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案件10件,占比 3.9%
21、;作為被告的 252 件,占比 96.1%。圖 2-1 商標訴訟深圳企業原被告比例(一)當事人情況商標訴訟案件涉及 149 個原告,多為外國企業,主要的原告如下圖所示:圖 2-2 商標訴訟主要原告第 10 頁 商標訴訟案件中的被告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業且多為跨境電商,每個企業的涉案量基本為 1 件,無明顯集中現象。(二)行業分布商標訴訟案件所涉行業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及日用品專門零售業,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專門零售業,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專門零售業,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圖 2-3 商標訴訟深圳企業行業分布(三)區域分布商標訴訟案件中,被告深圳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龍崗區,轄區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序號轄區企
22、業數(家)占比(%)1龍崗區35736.3%2龍華區18118.4%3寶安區17918.2%4福田區11511.7%5南山區676.8%6其他848.6%表 3-1 商標訴訟被告深圳企業區域分布第 11 頁(四)管轄法院商標訴訟案件主要集中在伊利諾伊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審理,占 72.1%。主要管轄法院情況如下表所示:序號法院名稱(英文)法院名稱(中文)案件量(件)占比(%)1N.D.Ill.伊利諾伊北區18972.1%2S.D.N.Y.紐約南區259.5%3S.D.Fla.佛羅里達南區218%4其他2710.3%表 3-2 商標訴訟管轄法院(五)代理律所及律師商標訴訟案件中,深圳企業委托的律所中
23、,被委托次數較多的為 Glacier Law(見表 3-3);深圳企業被訴的案件中,海外原告律所中被委托次數較多的是 Greer,Burns&Crain(見表 3-4)。表 3-3 被告深圳企業代理律所及律師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案件量(件)1Glacier LawTao LiuTianyu JuYu-Hao(Mickey)Yao32 Pittaway Law Lydia R.Pittaway,Brandon Matthew Beymer,Daliah Saper2第 12 頁 表 3-4 原告代理律所及律師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案件量(件)1Greer,Burns
24、&CrainAmy Crout Ziegler,Isaku Begert,Justin R.Gaudio,Justin Tyler Joseph,Marcella Deshonda Slay652Hughes Socol Piers Resnick&DymMichael A.Hierl,Robert Payton Mc-murray,William Benjamin Kalbac333Epstein DrangelAshly Erin Sands,Danielle S.Futterman,Gabriela N.Nastasi,Jason M.Drangel204JiangIPAdam Grod
25、man,Yanling Jiang,Yi Bu365Keith VogtKeith Alvin Vogt30二、結案情況2022 年深圳企業在美結案的商標訴訟共 261 件,同比增長 45.8%。(一)結案周期261 件案件的結案周期平均為 266 天,最快審結的案件耗時僅為 14 天,為原告撤訴結案。耗時最長的為 3566 天,以原告撤訴結案。(二)結案類型商標訴訟結案類型主要包括:原告勝訴:缺席判決,占 63.7%;原告撤訴(即原告自愿撤訴或協議和解),占 31.2%。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第 13 頁表 3-5 商標訴訟主要結案類型序號結案類型(英文)結案類型(中文)企業數(家)占比(%)
26、1Claimant Win:Default Judgement原告勝訴:缺席判決18863.7%2Likely settlement:Plaintiff Voluntary Dismissal/Stipu-lated Dismissal原告撤訴:原告自愿撤訴或協議和解9231.2%3Claimant Win:Consent Judgment原告勝訴:合意判決124.1%4其他51%(三)救濟方式結案的商標訴訟案件中,180 件案件被判禁令,涉及 267 家企業。其中頒布較多的類型:同時被頒布臨時限制令、初步禁令、永久禁令共 3 種禁令的企業 146 家;同時被頒布初步禁令和臨時限制令共 2 種
27、禁令的企業 43 家。(四)結案判賠經過法院審理,被判賠的深圳企業有 167 家,平均判賠金額為 27.1 萬美元。其中,最高判賠的案件為賠償 250 萬美元,原告企業為 COMCAST CORPORATION,以原告勝訴(被告缺席判決)結案。第 14 頁 第四章 商業秘密訴訟一、立案情況2022年商業秘密訴訟案件立案1件,比2021年減少1件。深圳企業作為被告涉案。(一)當事人情況商業秘密訴訟 1 件案件中,被告深圳企業如下表所示:表 4-1 商業秘密訴訟被告深圳企業序號企業名稱(中文)1 深圳星源材質科技有限公司(二)行業分布該案件涉及行業為電池制造業。(三)區域分布涉案深圳企業位于光明區
28、。(四)管轄法院該案件由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審理。(五)代理律所及律師在本次商業秘密訴訟案件中,深圳企業及海外原告的代理律所及律師如下表所示:表 4-2 被告深圳企業代理律所及律師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1Latham&Watkins.Gregory K.Sobolski,Kevin Christopher Wheeler2Van Winkle,Buck,Wall,Starnes&DavisDavid Matthew Wilkerson,Larry Stephen McDevitt第 15 頁表 4-3 原告代理律所及律師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1Moore&Va
29、n AllenChandra Joy Duncan,John Mark Wilson,Kathryn Gusmer Cole.2Robins KaplanBryan Jason Vogel,Li Zhu二、結案情況2022 年深圳企業在美結案的商業秘密訴訟共 3 件,數量與去年一致。(一)結案周期3件案件的結案周期平均為479天,最快審結的案件耗時195天,因原告撤訴結案。耗時最長的為 697 天,因管轄權轉移結案。(二)結案類型結案類型分 2 類,原告撤訴 1 件,管轄權轉移 2 件。(三)救濟方式3 件結案的商業秘密訴訟案件中,原告均未向法院申請禁令。(四)結案判賠由于 3 件結案的商業秘
30、密訴訟案件均未經過法院實質性審理,因此均不涉及判賠。第 16 頁 第五章 版權訴訟一、立案情況2022 年版權訴訟案件立案 115 件,同比增長 45.6%。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案件僅1 件。圖 3-1 版權訴訟深圳企業原被告比例(一)當事人情況版權訴訟案件涉及 73 個原告,多為外國企業,主要的原告如下圖所示:圖 3-2 版權訴訟主要原告第 17 頁版權訴訟案件中的被告大部分為深圳中小微企業且大部分為跨境電商,每個企業的涉案量基本為 1 件,無明顯集中現象。(二)行業分布版權訴訟案件所涉行業主要集中在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專門零售業,紡織、服裝及日用品專門零售業,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圖 3-3
31、版權訴訟深圳企業行業分布(三)區域分布版權訴訟案件中,被告深圳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龍崗區,轄區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表 5-1 版權訴訟被告深圳企業區域分布序號轄區企業數(家)占比(%)1龍崗區13741%2龍華區5917.7%3寶安區5015%4福田區4212.6%5坪山區144.2%6其他329.5%第 18 頁(四)管轄法院版權訴訟案件主要集中在伊利諾伊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審理,占 65.9%。主要管轄法院情況如下表所示:表 5-2 版權訴訟管轄法院序號法院名稱(英文)法院名稱(中文)案件量(件)占比(%)1N.D.Ill.伊利諾伊北區7666%2S.D.N.Y.紐約南區1513%3C.D.Cal
32、.加利福尼亞中區65.2%4其他15.8%(五)代理律所及律師版權訴訟案件中,深圳企業委托的律所中,被委托次數較多的為Glacier Law等(見表 5-3);深圳企業被訴的案件中,海外原告律所中被委托次數較多的是 Greer,Burns&Crain(見表 5-4)。表 5-3 被告深圳企業代理律所及律師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案件量(件)1Glacier LawTianyu JuYu-Hao(Mickey)YaoStanfields Limited22AuAdam Edward Urbanczyk23Aronberg Goldgehn Davis&GarmisaMatthew L
33、ee De Preter,Sofia Quezada2表 5-4 原告代理律所及律師第 19 頁序號律所名稱(英文)律師名稱(英文)案件量(件)1Greer,Burns&CrainAmy Crout Ziegler,Isaku Begert,Justin R.Gaudio,Justin Tyler Joseph,Marcella Deshonda Slay332JiangIPAdam Grodman,Yanling Jiang,Yi Bu163Keith VogtKeith Alvin Vogt134Thoits LawChristopher M.Tom,David Ed-ward Hutch
34、inson115Hughes Socol Piers Resnick&DymMichael A.Hierl,Robert Payton Mcmurray,William Benjamin Kalbac9二、結案情況2022 年深圳企業在美結案的版權訴訟共 137 件,同比增長 92.9%。(一)結案周期137 件案件的結案周期平均為 249 天,最快審結的案件耗時僅為 6 天,為原告撤訴結案。耗時最長的為 1296 天,以原告勝訴(被告缺席判決)結案。(二)結案類型版權訴訟結案類型主要包括:原告勝訴:缺席判決,占 67.6%;原告撤訴(即原告自愿撤訴或協議和解),占 28.4%。具體情況如下表
35、所示:表 5-5 版權訴訟主要結案類型第 20 頁 序號結案類型(英文)結案類型(中文)企業數(家)占比(%)1Claimant Win:Default Judgement原告勝訴:缺席判決10067.6%2Likely settlement:Plaintiff Voluntary Dismissal/Stipulated Dismissal原告撤訴:原告自愿撤訴或協議和解4228.4%3其他64%(三)救濟方式結案的版權訴訟案件中,79 件案件被判禁令,涉及 142 家企業。其中頒布較多的類型:同時被頒布臨時限制令、初步禁令和永久禁令共 3 種禁令的深圳企業 86 家;同時被頒布初步禁令和臨
36、時限制令共 2 種禁令的深圳企業 21 家。(四)結案判賠經過法院審理,被判賠的深圳企業有 103 家,平均判賠金額為 26.4 萬美元。其中,最高判賠的案件為賠償 210 萬美元,原告企業為 Dish Network L.L.C.,以原告勝訴(被告缺席判決)結案。第 21 頁第六章 337 調查一、立案情況(一)立案數量2022 年,深圳企業涉美國 337 調查 10 起,比去年減少 3 件,但深圳占全國案件量的比例仍在高位,占比 45.5%。圖 4-1 337 調查年度統計圖(2015 年-2022 年)(二)主要調查原因專利侵權是 337 調查立案主要原因。2022 年立案調查涉深案件中
37、,全部案件的發起調查理由都涉及專利侵權;其中1起案件同時涉及專利、商標、外觀設計及商業外觀。(三)行業分布案件所涉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子器件制造業,涉案 3 件。其余 7 件案件所涉行業分別為智能消費裝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玩具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第 22 頁 表 6-1 2022 年 337 調查涉深案件行業分布序號涉案行業案件量1電子器件制造業32智能消費裝備制造業13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14通用設備制造業15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業1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7玩具制造業18計算
38、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四)當事人情況原告多為美國企業,同時也有其他國家背景企業發起調查。2022 年,10 起 337調查發起人共涉及 14 家次企業,其中 11 家次(78.6%)為美國企業;其他還有:韓國、法國及愛爾蘭背景企業各 1 家次。被調查深圳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分別分布在深圳 7 個轄區。其中,南山區涉案企業最多(6 家),福田區涉案企業 4 家,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涉案企業各 2 家,光明區涉案企業 1 家。圖 4-2 337 調查涉案深圳企業區域分布第 23 頁二、終裁結果(一)整體情況終裁結果整體向好,積極的終裁結果總體占比較大。2022 年,ITC 行政
39、法官共對11 起涉及深圳企業的 337 調查案件作出 42 次終裁。其中,作出原告主動撤訴的終裁案件 4 起,涉及 5 家深圳企業;作出和解終止調查的終裁 2 起,涉及 2 家深圳企業;作出裁定不侵權的終裁案件 3 起,涉及 13 家深圳企業,上述三種積極終裁結果共占47.6%。另外,發布普遍排除令終裁的案件 5 起,發布有限排除令終裁的案件 1 起,發布禁止令終裁的案件 2 起,作出同意令終止的案件 1 起。表 6-2 2022 年涉深案件終裁結果終裁結果案件量企業數原告主動撤訴45和解22裁定不侵權313普遍排除令521有限排除令11禁止令28同意令11(二)缺席被告情況3 起終裁結果為缺
40、席被告的案件共涉及 21 家深圳企業,占 48.8%。其中,寶安區10 家,龍崗區 4 家,龍華區 3 家,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煙草制品、電池制造和通用設備制造等行業。(三)發布排除令情況5 起案件的終裁結果涉及發布普遍排除令,涉及 21 家企業,其中:寶安區 11 家,龍華區 5 家,龍崗區 4 家,福田區 1 家,這些案件涉及的產品主要為:霧化煙彈產品及其組件、特定電動剃須刀及其組件配件和特定電池及其下游產品。1 起案件的終裁結果為發布有限排除令,涉及 1 家企業,位于龍華區,涉案產品為特定便攜式電池啟動器及其組件。第 24 頁 第七章 總結一、深圳企業應對海外糾紛能力逐年提高(一)主動運用
41、國際規則維護權益近年來,越來越多深圳企業在海外主動發起知識產權訴訟,以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專利訴訟為例,2020 年至 2022 年,深圳企業作為原告的立案案件占比逐年提高,分別為 3%、11.8%和 24.3%。這些案件中,主動提起訴訟的深圳企業除了包括華為、大疆等擁有豐富海外訴訟經驗的產業巨頭,也新增了一批包括華思旭、愛感科技在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深圳企業從國際規則的被動接受者,逐漸成長為國際規則的主動運用者,積極利用海外法律規則、司法程序維護權益。(二)應對海外糾紛屢獲積極成效在遭遇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時,深圳企業的應對能力不斷增強。面對海外知識產權問題呈現的復雜態勢,深圳企業
42、積極利用國外專利無效、全球關聯訴訟等手段,結合國內組建聯盟、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等策略,對海外競爭對手進行有力反擊。2022年,涉深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專利結案案件中,原告自愿撤訴、協議和解等積極結果占62.1%;涉深 337 調查的終裁案件中,積極終裁結果占 47.6%,包括原告主動撤訴、裁定不侵權以及和解。(三)打造海外維權“深圳模式”成效顯著企業有效抵御海外風險,建立國際競爭優勢,離不開企業自身發力和政府有效助力,企業與政府同頻共振,合力打造全國海外維權“深圳模式”。一是企業層面,走在創新前沿的深圳企業,知識產權布局全球領先,豐富的知識產權儲備為企業應對海外糾紛提供了充分的底氣;在國際社會和各國
43、政府持續強化合規的背景下,深圳企業逐步認識、充分遵守和積極利用國際規則,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合規管理體系,運用海外司法程序、貿易調查手段、行政途徑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增強國際競爭力;在遭遇糾紛時,企業快速有效地組建團隊,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合理全面的訴訟策略,全流程做好訴訟事務管理,有力對抗訴訟攻擊。二是政府層面,施行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從立法角度規定政府部門加強境外知識產權保護協助工作;加強海外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育,鼓勵深圳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布局、知識產權合規體系建設和海外維權;建立海外維權援助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公益性支持。第 25 頁二、深圳跨境電商海外
44、知識產權風險持續加大(一)批量訴訟打壓國內企業成為商業模式目前,在海外已形成一種打壓我國跨境電商產業的商業模式,即海外競爭對手委托律師事務所通過網絡監測手段(不排除釣魚取證)的方式,高頻率、大規模地起訴中國企業,向法院申請禁令凍結中國企業在跨境電商平臺的關聯賬戶資金,以此作為談判條件獲取和解金。此類案件通常涉及商標、版權糾紛類型,開展該類訴訟活動的海外原告平均每年向深圳企業發起 5 起訴訟。2022 年,此類案件在深圳企業涉及的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商標訴訟中占 39.3%,版權訴訟中占 40%,單個案件中涉案深圳跨境電商企業數量多(高達上百家),涉案范圍廣(涉及全國多個地區),主要涉及服裝、日用品
45、、文化用品零售業。應對意愿較積極的企業一般通過和解的方式解決糾紛,由此海外企業即可通過廣撒網的方式,以風險代理的模式在結案后與代理律所按比例分成,獲取高額和解金或判賠額收益。(二)跨境電商企業應對意愿不足近三年的數據顯示,深圳企業涉美聯邦地方法院商標和版權訴訟案件中,僅有約30%的深圳被告通過與原告和解的方式結案,仍有超過 60%的深圳被告因缺席判決敗訴。涉案深圳企業 95%以上為跨境電商,大多是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該部分企業總體上應對意愿較低,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中小微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不熟悉海外司法環境,存在語言障礙、空間距離等局限;企業在發展初期,沒有設立專門的法務團隊,缺
46、乏應對海外糾紛的人才儲備;大多數跨境電商企業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要產品,低利潤難以覆蓋高昂的海外訴訟成本。(三)完善風險防控及合規體系建設為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的海外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應對海外競爭對手的訴訟打壓,在前期做好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尤為重要。一是構建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從人員管理、電商選品、自主研發、產品包裝、電商店鋪運營、平臺糾紛管理、訴訟應對等維度,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合規管理制度。通過建立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逐步掌握、充分遵守和積極運用海外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及電商平臺的規范規則。二是完善知識產權規劃布局。對于大部分跨境電商中小企業而言,應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布
47、局的重要性,在初期布局時可以針對重點的品牌和核心技術做好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及版權登記等,注重知識產權的質量,逐步延伸防御保護,逐漸打造知第 26 頁 識產權競爭力。三是做好全流程的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在產品研發、采購、銷售等階段設置知識產權侵權分析流程,分別從行業、品類、國家、競爭對手等角度進行知識產權侵權分析。如果在風險排查過程中發現侵權風險,應及時考慮調整研發銷售計劃,或對產品進行規避設計。三、NPE 訴訟頻發影響我市重點產業發展(一)NPE 訴訟案件量持續高位運行近年,美國主體對深圳企業發起的 NPE 訴訟活動頻繁,歷年 NPE 訴訟案件占專利訴訟案件比例穩定在 20%以上,在個別年份占比
48、超過 40%。此類案件的大部分 NPE并不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以專利收購、許可與訴訟等專利運營為主業,以謀取暴利。2022 年深圳企業涉及的美國 NPE 訴訟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訴訟頻率高,NPE 傾向于短期內針對同一企業發起多次專利訴訟,WSOU Investments 在一個月內連續針對中興發起 3 起專利侵權訴訟;二是涉案企業規模大,中興、萬普拉斯、TCL 等在產業鏈中的頭部企業涉案量占比超過 50%;三是涉案行業專利密集,47.6%案件集中在通信設備制造業;四是涉案區域具代表性,52.4%涉案企業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南山區。(二)NPE 訴訟制約重點產業創新發展NPE 訴訟對我市
49、產業發展存在以下不利影響:一是制約企業發展步伐,NPE 往往在企業 IPO、新品上市、市場拓展等關鍵時期進行訴訟,拖延企業發展重要階段進程;二是壓縮產業利潤空間,NPE 訴訟的訴訟目的之一是獲取高額許可費,這對于現階段以有限利潤獲取競爭優勢的企業而言,其利潤將會進一步縮減;三是限制產業創新發展,海外大規模、頻繁的 NPE 訴訟耗費國內產業資源,給企業造成資金、人力等方面訴累,訴訟的壓力將影響產業創新投入,制約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三)訴前風險防控及訴中應對建議隨著深圳企業海外市場份額日益擴大,可以預見深圳企業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然會成為海外 NPE 的打擊目標,面臨 NPE 訴訟壓力。企業可
50、以從以下方面做好訴前防御及訴中應對:一是糾紛發生前的風險防范。首先,在出海前做好專利風險排查工作,項目立項、研發過程中及產品上市前對現有技術進行檢索和分析,做好技術規避或許可交易談判,最大限度降低知識產權風險。其次,完善專利布局,建立專利組合,通過嚴密的專利組合來覆蓋和保護自身的產品,形成防御性技術壁壘。最后,關注本行業 NPE 訴訟動向,識別新設 NPE,建立重點 NPE 清單,把握其專利組成、申請動向、第 27 頁訴訟歷史及其他活動特點。二是糾紛發生后的有效應對。首先,在面對 NPE 訴訟時,企業應組建專業團隊對案件進行全面評估,分析 NPE 關鍵的訴訟請求、己方有利的辯護與論點、證據情況
51、、禁令頒布概率、訴訟成本支出等,以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其次,企業之間可以形成應訴聯盟,分工協作,費用共擔,共同對 NPE 所持有的專利提起無效等反制措施,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提高維權成功率;另外,企業之間可以共享 NPE動態信息,提高同行業企業抵御 NPE 能力。最后,積極采取反制措施。提起專利無效,NPE 專利被無效的概率較高,無效成功后會使 NPE 喪失訴訟基礎。啟動無效行政程序后可以向法院提出中止程序,從而增加 NPE 的資金和時間成本,以此降低和解金額或相關許可費用。另外,對于 NPE 可能存在的壟斷、濫用專利權等行為,被訴企業可以考慮提起相關訴訟反制,提高談判籌碼,為和解爭取有利條件。第 28 頁 免責聲明:1.本報告的信息來源于已公開的材料,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不作保證。本報告的內容基于對 2022 年數據資料的分析。2.本文深圳企業是指已完成深圳商事主體登記的企業。3.本文知識產權類型統計口徑為專利、商標、商業秘密和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