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乘用車出海系列三:本地化建廠夯實基礎(上)-240611(4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乘用車出海系列三:本地化建廠夯實基礎(上)-240611(49頁).pdf(4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乘用車出海系列三:本地化建廠夯實基礎(上)乘用車出海系列三:本地化建廠夯實基礎(上)證券研究報告證券分析師:黃細里執業證書編號:S0600520010001 聯系郵箱:聯系電話:021-601997902024年6月11日核心結論數據來源:Marklines,海關總署,東吳證券研究所2 自上而下角度,我們認為判斷各市場出口潛力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包括總量增長潛力(GDP/人口/汽車保有量)、雙邊政治關系(包括對美關系)、當地汽車工業訴求(是否有本土品牌/是否要培養本土品牌)、當地目前市場格局(現有強勢品牌/集中度)。其中新能源出口潛力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包括油電經濟性、支持政策(購車補貼/配套設施
2、補貼/純電還是混動)。在此框架下,我們將全球大區分為四大類:獨聯體國家(俄羅斯為主)&中東地區:貢獻增量確定性強,但以油車為主。雙邊關系穩定,對本土汽車工業發展沒有強訴求或暫無條件大力發展本國汽車工業,此類市場在近兩年預計貢獻最大出口增量。由于這兩個市場電動化切換經濟性較低(本地石油資源豐富/氣候過冷&過熱),我們對新能源滲透率提升的預期較低。在此類市場中我們看好俄報廢稅提升背景下在當地有產能布局的長城/吉利/奇瑞。南美&東南亞地區:電動化轉型較快,中國車企產能投放重點市場。雙邊關系穩定,對中國車企在當地建廠有訴求,政策趨勢上希望從簡單的進出口貿易形式轉變為本地化深度投資,振興本土汽車產業。同
3、時多數國家具備電動化切換經濟性,對新能源發展支持力度較大(但巴西要求乙醇燃料動力等)。我們對該區域新能源滲透率提升預期較高,中國車企在這兩個市場積極進行資本開支布局產能。在此類市場中我們看好渠道產能設施多方面布局&能源類型符合當地要求的比亞迪/長城/上汽/吉利。歐洲:銷量規??捎^,電動化轉型基礎較好,中國車企突破存在一定難度。雙反政策預計將在2024年中落地,歐洲是傳統汽車工業強勢地區,對汽車工業的話語權重視程度高于其他市場,中國車企在歐洲實現突破存在難度。各國新能源補貼處于顯著退坡中,但多數國家具備電動化切換經濟性,我們對歐洲地區新能源滲透率提升給謹慎樂觀預期。在此類市場中我們看好合作STL
4、A的零跑/在當地有產能&品牌基礎的吉利和上汽/最快投產的奇瑞/比亞迪。北美&日韓及其他市場:銷量規??捎^,但中國車企突破存在較大難度。整體壁壘較高,且關稅等政策呈現逐步提升趨勢;其中北美墨西哥作為可能的突破口,但政策易受到美國態度的影響,多數車企在墨西哥均處于評估狀態。在此類市場中我們看好有海外背景的零跑/吉利/上汽。aVfYaYeU9WbUfVaY9P9RaQmOmMmOtPlOpPpRkPoPtQ7NrQoOxNrRuMuOpNnO(核心結論3投資建議:目前隨著中國車企近年出口量快速增長,各國貿易摩擦和保護加劇,中國車企的全球化來到了本地化生產運營研發的拐點。1)短期業績/放量視角,我們看
5、好輕資產模式快速拓展同時通過合作有效避免貿易摩擦的【零跑汽車】,在中東/獨聯體國家銷量增長確定性較強的【長城汽車】&【吉利汽車】,以及在海外有多年運營基礎和經驗的【上汽集團】。2)長期視角,我們認為長周期、高投入是汽車跨國貿易的底色,本地化生產/研發/運營以及車企本身組織架構的調整需要耐心持續驗證。站在當前視角,我們看好在全球積極進行產能布局的【比亞迪】。風險提示:全球經濟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貿易關系惡化風險等。分區出口預測匯總數據來源:Marklines,海關總署,東吳證券研究所4表:中國車企分區出口預測匯總匯總預測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中國車企總出口量/萬輛1
6、64267443512588711YOY/%104%63%66%15%15%21%獨聯體市場/萬輛1618111129.7147.4167YOY/%150%9%526%16.80%13.70%13.30%在當地市占率/%9%22%98%95%90%85%出口數據來源為海關總署,計算所得市占率高于實際。目前看獨聯體最大市場俄羅斯針對鄰國出口/平行出口等進行限制,給市占率稍降預期歐洲市場/萬輛32659192.193.5118.5出口數據來源為海關總署,計算所得市占率高于實際YOY/%221%104.80%40.60%1.20%1.50%26.70%在當地市占率/%2%5%6%6%6%7%雙反調查
7、下預計24-25年出口有壓力南美市場/萬輛28343640.748.957.5YOY/%143%48%30%13.30%20.20%17.70%在當地市占率/%9%10%11%12%14%16%中國車企在當地有產能擴充計劃,但重要市場中,巴西側重于保護本土產業,故中國車企市占率僅作保守估計中東市場/萬輛28516780.8100.3128.2YOY/%56%81%32%21%24%28%在當地市占率/%12%22%24%25%27%30%各車企在中東市場都在持續投入中,備件中心陸續建設中;土耳其市場規模約100w,其余中東國家200w東南亞市場/萬輛143345586987YOY/%88%12
8、8%35%30%19%26%在當地市占率/%5%10%13%17%20%25%同時考慮皮卡市場中國車企無法觸及/個中國車企都在積極推動在泰產能,給中性偏樂觀預期北美市場/萬輛13284651.557.868.1包含沃爾沃YOY/%111.40%63.00%11.40%12.20%17.80%在當地市占率/%1%2%2%3%3%4%澳新非洲市場/萬輛12212633.943.954.9YOY/%64%82%24%30%30%25%在當地市占率/%7%12%14%17%21%25%日韓印市場/萬輛201821252729.2YOY/%63.60%-13.80%22.70%16.40%8.00%8.
9、00%在當地市占率/%2%2%2%2%2%2%(中國車企海外產能布局匯總5數據來源:車企官網,商務部,東吳證券研究所注:上述產能投放預期均為預測值,海外資本開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此處假設僅供參考表:中國車企海外產能布局匯總匯總預測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中國車企海外產能規劃/萬輛155155155182228292包含寶騰沃爾沃獨聯體市場合計141414273441比亞迪汽車0005510烏茲別克斯坦,投資項目一、二期計劃產量為5萬輛吉利汽車666666白俄羅斯,2017年投產長城汽車88881515俄羅斯,2019年投產江淮汽車0008810哈薩克斯坦歐洲市場合
10、計454545454756吉利汽車454545454545沃爾沃工廠比亞迪汽車0000052023年12月宣布在匈牙利建廠奇瑞汽車000024投資4億歐元(約30億元人民幣),于2024Q4率先投產歐萌達等車型上汽集團000002選址中長城汽車000002選址中南美市場合計161616162641奇瑞汽車151515151515巴西/阿根廷江淮汽車111111巴西(狀態未知)比亞迪汽車0000515巴西(24年底或者25年初投產)長城汽車0000510巴西(24年底投產)中東市場合計666666除土耳其外其余國家關稅政策相對友好奇瑞汽車666666東南亞市場合計7474748294112上汽正
11、大101010101010泰國,2017年投產上汽通用五菱666666印尼長城汽車888888泰國,2021年投產比亞迪00051015泰國,2024年投產;印尼,計劃中長安汽車0000510泰國,預計2025年投產廣汽埃安000355泰國,2024年7月投產奇瑞汽車000005合眾汽車000003吉利汽車505050505050馬來西亞,寶騰工廠北美市場合計66662136江淮汽車666666墨西哥,2017年投產比亞迪0000515墨西哥,選址中奇瑞汽車0000510墨西哥,選址中,規劃產能有40w,什么時候投出來不知道上汽集團000055墨西哥,選址中(關稅匯總6一般來說汽車進口的綜合關
12、稅是:基本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其他稅(例如俄羅斯市場有報廢稅)數據來源:汽車流通協會,晚點auto,東吳證券研究所國家汽車關稅(%)增值稅(%)消費稅后續變化英國10%20%增值稅稅率20%(CIF價+進口關稅)德國10%19%0預計在6/7月份提升關稅法國10%20%0挪威025%10%-60%南非25%15%5%-10%阿聯酋5%最高10%0沙特阿拉伯5%5%印度60%18%8%-24%俄羅斯15%20%0-90馬力:0盧布/馬力90-150馬力:55150-200馬力:53200-300馬力:869300-400馬力:1482400-500馬力:1534500馬力以上:1584泰國純電
13、動:0%混動:50%燃油車:50%7%純電動:0%-8%混動:4%-30%燃油車:10%-40%日本0%8%5%澳大利亞10%10%2%-10%墨西哥20%16%0美國27.5%0巴西20%0純電動車/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關稅:2024年1月10%/12%/12%,2024年7月:18%/25%/20%,2025年7月:25%/30%/28%,2026年7月:均為35%(新能源出口潛力:油電經濟性測算匯總數據來源:GlobalPetrolPrice,東吳證券研究所7圖:部分國家汽油與電費價格對比伊朗埃及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卡塔爾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
14、斯斯坦古巴泰國坦桑尼亞菲律賓巴西美國南非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尼西亞中國韓國尼泊爾墨西哥智利秘魯波蘭尼日利亞挪威以色列法國新加坡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捷克奧地利瑞士英國芬蘭比利時德國丹麥意大利0123456702468101214電費價格(美元/100km)汽油價格(美元/100km)通過汽油和電費的相對價格來衡量世界各地區推廣電動汽車的經濟性:以中國油電差價為基準,油電差價和中國相仿甚至更高的地方我們認為具備電動化切換的經濟性。橫向比較,各地區電動化經濟性排序:北歐/南歐東亞(中國)南美/中亞/西歐/亞太其他北美/獨聯體中東(使用汽油和居民用電差價作為衡量標準,不同國家有所差異),絕大部分地
15、區存在電動化切換的經濟性。新能源出口潛力:支持政策匯總8 以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邊際變化為評價標準評價各大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站在2024年維度看,多數國家新能源車直接補貼力度減弱,例如日本/印度/加拿大預計現金補貼將取消;泰國補貼金額下降;德國24年toc端補貼取消,tob端補貼23年8月底已完全取消;法國引入碳排放考核,補貼金額不變,但補貼車型減少;荷蘭補貼微降13%至0.255萬歐元。數據來源:各國政府官網,商務部,東吳證券研究所圖:部分國家直接補貼變化情況國家車輛類型2023年2024年補貼/政策趨勢變化幅度補貼/政策趨勢變化幅度日本EV65萬日元(約3.15萬元RMB)不變
16、補貼金額計劃于2024年4月終止,2024年4月起改為稅收抵免額度下降PHEV45萬日元(約2.18萬元RMB)氫燃料電池汽車230萬日元(約11.1萬元RMB)韓國EV700/350萬韓元(車價低于5700/8500萬韓元)(約3.91/1.95萬元RMB)下降2024年補貼計劃暫無下降小型電動卡車最高1400萬韓元(約7.81萬元RMB)加拿大EV/氫燃料汽車5000加元(車價低于4.5萬加元,約23.9萬元RMB)不變補貼計劃于2024年3月終止下降PHEV2500加元(車價低于4.5萬加元,約23.9萬元RMB)泰國EV7/15萬泰銖直接補貼(電池小于/大于30kWh)(約1.4-3.
17、1萬元RMB);售價15萬泰銖(3萬元RMB)以下的電動摩托車補貼1.8萬泰銖(約0.4萬元RMB)不變200萬泰銖(約40萬元RMB)以下車價格,50kwh以上帶電量,補貼5-10萬泰銖(約1-2萬元RMB)120萬泰銖(約25萬元RMB)以下車價格,50kwh以下帶電量,補貼2-5萬泰銖(約0.4-1萬元RMB)下降印尼EV/PHEV購置印尼產純電最高補貼5130美金(約3.7萬元RMB)購置印尼產混電最高補貼2565美金(約1.9萬元RMB)上升延續2023年政策不變印度EVEV補貼1萬盧比/kwh(約870元RMB),最高15萬盧比(約1.3萬元RMB)不變補貼計劃于2024年4月終止
18、下降圖:歐洲各國直接補貼變化情況國家2023年2024年車輛類型要求補貼金額車輛類型要求補貼金額變動幅度(萬歐元)(萬歐元)德國BEV4萬歐元0.675BEV-取消下降4-6.5萬歐元0.45PHEV4萬歐元取消PHEV-4-6.5萬歐元取消法國個人BEV4.7萬歐元0.7(低收入)/0.5個人BEV生產過程碳排放,65%車型可補貼0.5-0.7下降荷蘭個人新BEV1.2-4.5萬歐元0.295個人新BEV1.2-4.5萬歐元0.255下降0.04萬歐元,2025年取消意大利BEV6.1萬歐元0.3BEV6.1萬歐元0.3不變PHEV0.2PHEV0.2BEV6.1萬歐元0.2BEV6.1萬歐
19、元0.2PHEV0.2PHEV0.2瑞典EV-EV取消不變PHEV 60gCO2/km-PHEV(最高60gCO2/km)西班牙EV/續航大于90km的BEV/PHEV4.5萬歐元0.45零排范圍30公里100%EV/PHEV4.5萬歐元0.45不變(待定)0.250.25挪威個人新BEV-階梯式征收購置稅個人新BEV階梯式征收購置稅不變一、現狀分析:出口地區/出口車企結構匯總二、分市場分析:獨聯體/中東/歐洲市場目錄目錄三、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一、現狀分析:出口地區/出口車企結構匯總乘用車出口地區獨聯體+歐洲貢獻核心增量數據來源:海關總署,東吳證券研究所11 中國乘用車出口自2021年起進入快
20、速增長期,2023年乘用車出口量已達443萬輛,同比+66%。從地區結構來看,出口獨聯體/歐洲/拉美/中東/東南亞占比分別為25%/21%/16%/15%/10%。從增量角度而言,獨聯體國家(俄羅斯為主)貢獻較大增量,2023年新增出口量93萬輛,貢獻一半以上增量。01002003004005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M4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英國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泰國菲律賓阿聯酋西班牙巴西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意大利其他國家圖:乘用車分大區出口情況匯總(萬輛)圖:乘用車分國家出口情況匯總(萬輛)圖:2023年出口量環比202
21、2年增量變化(萬輛)111 91 71 67 45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獨聯體歐洲拉美中東東南亞大洋洲南亞北美洲東亞南非西非東非中非北非南歐中亞乘用車出口車企奇瑞上汽比亞迪長城為主要增量數據來源:中汽協,東吳證券研究所12 車企角度,奇瑞/上汽乘用車/特斯拉出口占比最高,分別為19%/17%/8%。從增量角度而言,2023年奇瑞/上汽乘用車/比亞迪/長城貢獻主要增量,分別+34/+21/+19/+15萬輛。圖:2023年分車企出口占比匯總(%)奇瑞汽車,19%上汽乘用車,17%特斯拉
22、,8%吉利,7%長城汽車,6%比亞迪,6%重慶長安,5%上汽通用五菱,4%上汽通用,3%奇瑞商用車,3%其他,22%79 69 34 29 27 24 19 17 14 11 91 0102030405060708090100圖:2023年乘用車分車企出口情況匯總(萬輛)圖:2023年出口量環比2022年增量變化(萬輛)復盤日本:海外生產數據來源:JAMA,東吳證券研究所13 1970年前后,日本汽車產業完成了國內市場的發展,同時基本確立了性能優越/經濟性強/規模生產的產品體系。1973石油危機爆發下汽油成本提高,日本汽車小型化/經濟性特點使得其在海外市場受到極大的歡迎,以豐田為代表的“豐田生
23、產方式”在日本得到廣泛采用,極大地提高汽車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1980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當年汽車出口量為597萬輛。出口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伴隨世界各國貿易摩擦和保護加劇,日本采取輸出自主限制政策+現地投資生產戰略,隨后海外基地成為日本車企開拓海外市場的主要方式。05001000150020002500汽車出口量海外生產圖:日本汽車出口量/海外生產量變化情況(萬輛)二、分市場分析:獨聯體/中東/歐洲市場 核心解決問題:全球各大區汽車市場現有汽車產銷總量/格局?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量/格局?當地市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關稅/新能源補貼政策等)中國車企在當地的主要布局車
24、企和思路?面臨的主要問題?各大區市場總量/新能源滲透率/中國車企出口量預測?獨聯體市場 定義:獨聯體成員國: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共和國、摩爾多瓦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阿塞拜疆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獨聯體聯系國:土庫曼斯坦現有汽車工業發展情況:受俄烏沖突影響較大數據來源:marklines,商務部,東吳證券研究所16圖:獨聯體各國汽車銷量情況(萬輛)圖:獨聯體各國汽車產量情況(萬輛)180176160167699420272821313805010015020025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
25、克斯坦白俄羅斯注:Marklines口徑部分國家銷量數據缺失,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2021-2023年汽車銷量數據參考商務部數據填寫1771721441576105010015020025020182019202020212022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 獨聯體市場以俄羅斯市場為主,俄羅斯市場2021年及以前銷量約為170-180萬輛/年,2022年為銷量低谷,僅有69萬輛,2023年逐步恢復至94萬輛。從產量情況來看,僅有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三個國家有完整乘用車工業體系,俄羅斯有本土品牌LADA/Sollers等,其余兩國產能均為別國品牌,吉利汽車生產線目前是白俄羅斯唯一的現代
26、化乘用車生產線?,F有汽車工業發展情況:奇瑞/長城/吉利市占率較高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17 2021年之前獨聯體國家市場德日系車企市占率較高,俄烏沖突后西方和日韓汽車品牌紛紛撤離俄羅斯,工廠關停、配件斷供,原先市占率較高的德系/日系品牌銷量快速下滑,為中國車企提供了較好的市場空間和競爭環境。2023年俄羅斯本土品牌LADA在俄羅斯市占率為38%,排名第一;排名2/3/4均為中國品牌,奇瑞/長城/吉利市占率分別為22%/15%/9%,銷量絕對值分別為20.6/13.8/8.8萬輛。圖:獨聯體分品牌汽車銷量占比情況(%)圖:獨聯體分品牌汽車產量占比情況(%)0%10%20%3
27、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LADA(AvtoVAZ)奇瑞集團長城汽車吉利控股現代-起亞GAZ集團Sollers集團通用集團長安汽車豐田集團大眾集團雷諾-日產聯盟其他車企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通用集團LADA雷諾-日產聯盟現代-起亞長城汽車大眾集團GAZ集團豐田集團Sollers集團其他車企新能源市場情況:仍在起步階段數據來源:marklines,商務部,東吳證券研究所18 新能源滲透率較低,需求有限。受寒冷氣候影響,以及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28、保有量,新能源車在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需求較少,銷售規模有限。截至2020年,俄羅斯電動汽車保有量約6300輛,滲透率僅0.01%,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尚處起步階段。政策層面,烏茲別克斯坦新能源政策最為友好。俄羅斯:2021年8月俄羅斯經濟部計劃為購買國產電動汽車提供補貼,覆蓋所有俄羅斯制造的電動汽車購買價的25%,即補貼最高可達62.5萬盧布(合8,570美元),后實施效果有限。哈薩克斯坦:在哈薩克斯坦政府制定的國家工業創新發展戰略2025中,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備被作為工業創新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備的產值達到100億美元,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烏茲別克斯坦:1)取
29、消進口關稅:烏將在2030年1月1日前取消國產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或油電混動汽車)生產材料和技術進口關稅、免除其報廢回收費用,允許投資者在兩年內免稅進口1萬輛組裝車或整車;2)提供購車貸款補貼:財政預算中劃撥補助資金為購買國產新能源汽車提供貸款補貼。3)政府購買新能源公車:2023-2025年烏政府將利用約1.15億美元預算購買3863輛新能源汽車作為公車。4)配套設施:2024年1月1日起,烏境內國際道路及國道沿線新設商業中心、娛樂中心、加油站、酒店等均需配備汽車充電樁,否則政府將不予批準建設。至2024年底,烏全國范圍內至少完成新增2500個充電樁;對使用新能源汽車提供運輸服務的法人和個人
30、免繳車輛牌照稅費。比亞迪與烏茲別克斯坦國有控股汽車集團Uzavtosanoat JSC設立合資企業,生產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投資項目一、二期計劃產量為5萬輛,三期建成后,產量將達到30萬輛。在烏吉扎克州工廠將于6月投產,初期將以全散件組裝(CKD)方式生產比亞迪Chazor和比亞迪宋Plus Dm-1兩款車型,后期將逐步提高國產化水平。俄羅斯稅費梳理數據來源:環俄網,俄羅斯海關,東吳證券研究所19 俄羅斯對進口汽車征收五項費用,分別是報關費、報廢處理費、消費稅、關稅、增值稅。稅率及費用按汽車使用類型、價格、新車、舊車、發動機類型、排量等指標進行計算,新車總體費用在報關價格49%左右,舊車10%
31、左右。報關費:按照俄羅斯海關價分檔計算,報關費從63-2443元不等。(1俄羅斯盧布0.0816人民幣,下同)報廢處理費:=基本稅率系數。非商業用途汽車基本稅率2萬盧布,商用車(汽車/卡車/公共汽車)15萬盧布。消費稅:汽車消費稅按發動機功率計算,純電車功率按零計算。關稅:稅率按發動機類型、排量、海關價、汽車年限、接收用戶類型(法人或自然人)計算。汽油車新車稅率12.5%-15%。增值稅:增值稅=(海關價+消費稅+關稅)20%。對舊車不征收增值稅。圖:俄羅斯進口新車關稅變化(%)21.75萬元人民幣,下同773元32625元499元50124元16170元100192元車輛類型新車系數費用(盧
32、布)1.純電車1.63326002.燃油車:0-1000cm(排量,下同)2.41482001001-2000cm8.921784002001-3000cm14.082816003001-3500cm12.982596003500以上cm22.25445000圖:俄羅斯報廢稅系數(%)俄羅斯汽車關稅及潛在風險數據來源:商務部,東吳證券研究所20 中系車2023年在俄羅斯市場的市占率已達44%(未計算換標和平行出口車型),俄羅斯政府也陸續發布部分限制政策,從俄羅斯政府角度而言,目前發布的限制政策更多是限制平行進口/繞道進口,鼓勵當地生產制造:2023/5/31(2023/10/31開始施行):禁
33、止按“平行進口”模式進口在俄市場持續經營的奇瑞、長安、星途、吉利、坦克、凱翼、東風、嵐圖和廣汽本田等中國品牌汽車。停止發行ZOETS簡化認證,所有車輛必須由廠家授權且獲取OTTS證書的正式經銷商進口。以零公里二手車形式出口車輛將無法實現。2023/8/1:增加對進口車輛的報廢稅(按照車輛發動機排放標準收取的環境保護費)。根據具體方案,乘用車報廢稅系數將增加1.7-3.7倍,輕型商用車增加2.5-3.4倍,卡車增加1.7倍(報廢稅=基本稅率*系數,基本稅率約為2千元)。2024/1/31:自2月1日起,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進口到俄羅斯將不再適用簡化ZOETS認證。2024/2/14:自4月1日
34、起,從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或白俄羅斯進入俄羅斯的汽車,清關汽車節省的一切費用都必須補足。(通關稅費約增加+20%)本地建廠可獲得部分稅費補貼(長城/吉利等)自2020年以來俄車企報廢稅可獲得50的基礎補償,其余補償與產品本地化水平相關,俄政府計劃從2021年起將75的補貼額度與本地化水平掛鉤,從2022年起將這一比例提升至100。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建廠,通過本地化生產并銷售,從稅金上獲得了一定的返還。該政策在每個月甚至每個季度都有所體現。2024Q1 6.7億非經利潤主要來自俄羅斯。俄羅斯汽車關稅及潛在風險(續)數據來源:商務部,環俄網,東吳證券研究所21 基于目前復雜的局勢,對出
35、口俄羅斯而言,更多的風險可能來自第三方國家。2024/4/17:美議員無限制法案。出于“對中俄經貿關系缺乏干預抓手”的補償心理,美國眾議員加拉格爾在辭任前72小時內,提交了一份4名議員聯署議案,名為無限制法案(NO LIMITS Act)。要求名單上的中企在180天時間退出俄羅斯市場,否則將被認定“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面臨“全面封鎖制裁”。名單包括了部分中國車企,以及它們的海外分公司:奇瑞汽車、奇瑞國際、長城汽車、長安汽車、長安國際。2024/5/31:哈薩克斯坦多家銀行停止從俄羅斯向中國轉賬。援引莫斯科時報俄文版報道,哈薩克斯坦多家銀行已停止從俄羅斯向中國轉賬。自1月以來,從俄羅斯到哈薩
36、克斯坦的支付周期達2-3周,由于存在二級制裁的風險,哈薩克斯坦銀行開始更積極地檢查來自俄羅斯的交易。吉爾吉斯斯坦的支付也存在問題。Opora Rossii副總裁尼古拉杜納耶夫(Nikolai Dunaev)指出,部分銀行已經完全停止了與俄羅斯的業務往來,其中包括Halyk銀行(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車企布局思路數據來源:marklines,公司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22俄羅斯汽車工業發展情況:2021年前俄羅斯零部件自給率只有35%左右,主要進口國為德國、日本和中國。俄烏沖突后部分電子元件短缺使俄羅斯的汽車工業受到較大影響。俄羅斯官方在23年2月前允許當地汽車制造商無視排放標準,允許不
37、帶安全氣囊、不帶車身穩定、防抱死制動、安全帶預緊器、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汽車上市銷售。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品牌對俄羅斯汽車生產鏈進行多方位的填補。主要思路方式如下:方式一:本地化生產模式(長城汽車)中國提供一部分零部件總成,同時在俄羅斯本地再采購一部分,在俄羅斯的工廠制造中國汽車。代表車企為長城汽車,長城汽車在俄羅斯有汽車工廠,涵蓋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生產工藝的整車制造廠圖拉工廠于2019年正式投產,項目投資5億美元,規劃年產15萬輛,本地化率達到65%。方式二:換標(江淮/長城坦克/東風/奇瑞/一汽等)換標生產中國品牌車型。例如:1)2022年俄烏沖突后雷諾撤離俄羅斯,空置的工廠成為政府資
38、產,莫斯科政府決定重新恢復自己的本土汽車“莫斯科人”。僅僅幾個月,工廠就時隔20多年復產出第一輛車“莫斯科人3”型,此車是授權復刻的江淮“思皓X4”,以SKD模式組裝生產,一年的時間售出6000輛。2)UAZ生產和坦克300極其相似的UAZ海燕。3)俄羅斯最大的電動品牌Evolute旗下所有產品均來自中國東風汽車。4)Avtotor引進了3個中國品牌生產線:北汽、凱翼和SWM。方式三:平行出口(理想等)將沒有在俄羅斯建立銷售渠道的車企汽車,以二手車的名義出口至俄羅斯,再加價賣給俄羅斯消費者。理想2023年在俄羅斯銷量為4715輛,2022年僅為5輛。大都是國內貿易公司購買后上險,再以二手車的身
39、份出口至俄羅斯。方式四:鄰國出口(吉利)吉利從中國和白俄羅斯出口汽車至俄羅斯,白俄羅斯的白俄吉工廠吉利占股36.7%。去年11月底,白俄羅斯副總理彼得帕爾霍姆奇克在接受今日白俄羅斯報采訪時表示,自2023年初以來,該公司生產并銷售了6萬輛汽車,約80%的汽車交付給俄羅斯。獨聯體市場預測總表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東吳證券研究所23 總量:由于獨聯體國家汽車消費存在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我們對后續汽車銷量總量給出逐步復蘇預期;新能源車滲透率:由于主要市場俄羅斯石油資源豐富同時氣候寒冷,新能源直接補貼政策較少,配套設施建設
40、仍有較大缺口,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的烏茲別克斯坦市場規模較?。赇N量40萬量級),我們預計獨聯體地區新能源滲透率提升空間/速度相對有限。比亞迪/吉利/長城/江淮均在該區域設有或即將有產能投放,我們預計2024/2025/2026年中國車企在當地的產能將達到27/34/41萬輛,出口量達130/147/167萬輛,同比+17%/14%/13%??紤]俄羅斯報廢稅等政策調整,其中最受益的車企為在當地有產能的長城/吉利。圖:獨聯體市場預測表獨聯體市場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備注獨聯體市場汽車總銷量/萬輛17981114136.5163.8196.5 marklines口徑,與
41、實際相比偏低yoy-10%-55%40%20.0%20.0%20.0%復蘇預期(取決于沖突發展趨勢)獨聯體市場新能源車銷量/萬輛0.10.10.32.78.219.7yoy-16%232%750.1%200.0%140.0%滲透率0.1%0.1%0.3%2%5%10%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補貼力度一般,主要考慮烏茲別克斯坦(全國銷量40萬量級)貢獻的增量,比亞迪工廠預計24年中在當地投產,設計產能5w中國車企當地產能規劃/萬輛14.014.014.027.034.041.0比亞迪汽車0.00.00.05.05.010.0烏茲別克斯坦,投資項目一期計劃產量為5萬輛,2024年6月份投產吉利汽車6.0
42、6.06.06.06.06.0白俄羅斯,2017年投產長城汽車8.08.08.08.015.015.0俄羅斯,2019年投產江淮汽車0.00.00.08.08.010.0哈薩克斯坦,江淮汽車和中機公司是該國最大規模汽車工業集團的控股股東中國車企出口總量/萬輛1618111129.7147.4167.0yoy 150%9%526%16.8%13.7%13.3%市占率9%22%98%95%90%85%出口數據來源為海關總署,計算所得市占率高于實際。目前看獨聯體最大市場俄羅斯針對鄰國出口/平行出口等進行限制,給市占率稍降預期。新能源銷量/萬輛0.00.00.11.14.111.8marklines口
43、徑,如果按出口口徑,比獨聯體市場整體新能源銷量還要高很多yoy275.0%188.0%市占率(占當地新能源銷量)0%0%24%40%50%60%考慮比亞迪設廠規劃以及來自外國車企競爭較弱,給市占率較高預期中東市場 定義:西亞國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塔爾、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也門和塞浦路斯 北非國家: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現有汽車工業發展情況:總量持續增長數據來源:marklines,土耳其駐華大使館,東吳證券研究所25 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基礎:人口近5億,經濟發展水平方差巨大。中東終年炎熱干燥,是目前世界上石油
44、儲量最大、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總人口接近5億,中東的人口結構也相當獨特。沙特、阿聯酋等國家本國籍的人口占比僅12%15%左右。經濟發展水平方差較大,其中海灣六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2022年人均GDP達到4.5萬美元,為世界人均GDP的3.5倍;埃及/伊朗等地人均GDP為世界平均1/3。汽車工業發展水平:近300萬銷量市場,富有國家以進口為主。2018年以來中東地區汽車銷量處于上升區間,2023年汽車銷量280萬輛,同比+22.2%,其中土耳其市場銷量達123萬輛,沙特市場為74萬輛,為中東唯二兩個汽車銷量在50萬量級以上的國家,阿聯酋/以色列為30萬量級
45、汽車市場,科威特/埃及/阿曼為10萬輛級市場。阿聯酋汽車千人保有量超300輛,卡塔爾過500輛。從產量情況來看,僅有土耳其/摩洛哥/伊朗三個國家有完整汽車工業體系,2023年三國合計年產量為261萬輛。圖:中東各國汽車銷量情況(萬輛)62487774781230501001502002503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以色列阿聯酋科威特埃及阿曼15314311110310711405010015020025030035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摩洛哥土耳其伊朗圖:中東各國汽車產量情況(萬輛)現有汽車工業發展情況:日韓系車為主數據來
46、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26 從銷售結構來看,中東市場格局非常穩定,以豐田/STLA/現代起亞/雷諾日產/大眾為主,CR5市占率達70%以上。從產量結構來看,除伊朗擁有本土汽車品牌SPIPA和IKCO外,中東地區其余產能均生產日韓歐美品牌。圖:中東分品牌汽車銷量情況(%)圖:中東分品牌汽車產量情況(%)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豐田集團Stellantis現代-起亞汽車集團雷諾-日產聯盟大眾集團福特集團上汽集團通用集團奇瑞集團吉利控股其他車企0%10%20%30%40%50%60%70%80%
47、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雷諾-日產聯盟StellantisSAIPA集團福特集團現代-起亞豐田集團IKCO其他品牌新能源市場情況:仍在起步階段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27 新能源滲透率較低。中東地區新能源車滲透率水平仍較低,2023年僅有6%,新能源車銷量絕對值為17.2萬輛。中東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較低主要原因為:低油價下油車使用成本低,新能源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同時高溫環境下對持續制冷的要求高,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比常溫狀態低,使用體驗待提高,中東車主習慣于駕駛大排量、大油箱的燃油車,加劇對新能源車續航能力的擔憂。從銷量結構來看相對分散,
48、現有主要新能源品牌以豐田/Togg(土耳其本土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為主,2023年市占率分別為24%/11%/11%1%2%1%1%4%6%0%1%2%3%4%5%6%7%0246810121416182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圖:中東新能源車銷量(左軸/萬輛)及新能源滲透率情況(右軸/%)豐田,24%Togg,11%Tesla,11%比亞迪汽車,9%雷諾,7%起亞,6%MG,5%雷克薩斯,5%幾何汽車,4%現代,3%梅賽德斯-奔馳,3%其他品牌,11%圖:2023年中東地區新能源車分品牌銷量結構(%)中東地區政策梳理:進口關稅低,新能源支持政策少數據來源:順勢咨詢,
49、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東吳證券研究所28 除土耳其外其余中東國家進口關稅低。多數中東國家進口汽車關稅僅為5%,同時征收部分增值稅,總體關稅不高。土耳其2023年3月起宣布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加征40%關稅以支持本土汽車工業發展。以阿聯酋為首的海灣國家都設定了碳排放目標及配套設施支持目標。阿聯酋:2023年7月阿聯酋能源和基礎設施部長表示到2050年阿聯酋道路上50%的車輛都將是電動汽車,同時明確電動汽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汽車充電站網絡,阿聯酋已將20%的政府機構用車轉換為電動汽車。迪拜:2023年7月迪拜宣布到2025年綠色充電站將從370個增加到100
50、0多個。沙特:計劃到2030年前綠色能源占其能源結構的50%。其他:摩洛哥、卡塔爾等國也在大力改善純電動車基礎設施。但石油資源豐富情況下中東各國對新能源車發展補貼等政策較少,且無新能源購車補貼,在充電樁建設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政策法規及標準。充電樁批準流程缺乏統一標準,充電樁建設者需與不同地區不同的監管部門協調,同時需與物業及運營方建立良好關系,加之地區移動支付普及率有限,影響充電樁的營收效率。尚未為新能源車制定真金白銀的直接補貼政策。迪拜曾短暫免除新能源車的Salik(過路費)和停車費,但實施一年后被取消。圖:阿聯酋國家能源戰略中東基金積極對外投資新能源汽車公司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汽車之家,東
51、吳證券研究所29 中東各國持續推進對非石油行業的投資以擺脫對石油的單一依賴,其中電動汽車行業是其中重要的投資方向。近年來中東資本對蔚來/lucid等新能源車企進行大規模投資。圖:中東資本投資新能源汽車行業情況梳理投資方被投資方投資金額具體內容沙特投資部華人運通(高合母公司)56億美元成立從事汽車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沙特公共投資基金Lucid10億美元Lucid在2022年2月宣布,將在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建造首家國際汽車組裝廠CYVN Holdings蔚來持有蔚來發行在外股份20.1%本奧米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阿聯酋)北汽新能源計劃聯手開拓阿聯酋和沙特兩大市場Sumou Holding(
52、沙特)天際汽車5億美元設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中國車企出口現狀:上汽/奇瑞/吉利為主數據來源:海關總署,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0 2019年以前中國車企在中東出口主要國家為伊朗,目前在中東地區出口的核心市場以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沙特/阿聯酋/以色列/科威特/土耳其為主。2020年起由于疫情及芯片供應鏈緊張,豐田等廠商減產,中國車企依靠較強的保供能力在中東市場快速上量。正在布局的自主品牌主要包括上汽集團/奇瑞集團/吉利控股/長安汽車等。圖:乘用車出口至中東各國銷量情況(萬輛)01020304050607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53、2024M4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以色列科威特卡塔爾伊拉克阿曼約旦伊朗其他國家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上汽集團奇瑞集團吉利控股長安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圖:中東地區自主品牌銷量情況(輛)中國車企布局總結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順勢咨詢,東吳證券研究所31圖:其余車企在中東布局情況車企進入中東市場時間其他規劃長安汽車20世紀90年代在中東非洲區域,到2030年長安銷量將達到20萬輛。將在該區域導入深藍、阿維塔、長安啟源三個新能源品牌,并計劃舉辦品牌發布會
54、。2024年將完成中東子公司設立,以及中東備件中心庫的建設,開展本地化運營、提升服務水平和品牌形象比亞迪選擇中東排名前五的綜合性家族企業Al Futtain Group作為合作方,為電動車業務專門設立了Al-Futtaim Electric Mobility Company北汽藍谷2023年北汽藍谷和阿聯酋的Bin Omeir Holding Group簽訂了阿聯酋和沙特的代理協議小鵬汽車2023年小鵬已經與阿聯酋的Ali&Sons集團、埃及的RAYA集團、阿塞拜疆的SR集團、約旦的T Gargour&Fils集團以及黎巴嫩的Gargour Asia SAL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哪吒汽車2023年
55、哪吒汽車與阿聯酋企業EIH Automotive&Trading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宣布會在2024年為阿聯酋帶去多款車型理想汽車2024年2024年上半年計劃在中東建立專門的售后服務網絡,2024Q4將開始海外交付,首先在當地引進理想L9和理想L7車型,并根據當地環境和當地政策制定相關計劃 由于中東地區關稅政策相對友好,目前中國車企仍以貿易出口/全散件組裝廠等方式為主,暫無當地建廠規劃。上汽/吉利/長城均在中東市場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務支持系統,長安也將在2024年完成當地備件中心的建設,加強與當地代理商的配合。展望來看,多數中國新能源品牌出海均將中東作為重要市場,在新能源基礎相對較好,
56、市場潛力大的阿聯酋或者以色列率先落地,與當地綜合實力較強的經銷商集團達成合作,為中國汽車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本地支持和協同發展的機會。車企布局上汽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2 貿易出口為主,上汽中東銷售/售后體系完善。上汽集團2023年在中東市場市占率已達到第七,導入車型包括MG5/MG ZS等。上海汽車中東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成立,位于阿聯酋(迪拜),注冊資本5,000萬元,包含銷售/市場/售后等部門。多年經營下上汽中東公司已在當地建立了中國汽車品牌配件庫,能夠實現“7天內到達中東地區全覆蓋”。維修層面上汽中東公司建立了在線技術診斷系統,當總代理遇到技術問題時
57、,可以直接利用這個系統將診斷儀中的數據傳輸過來,上汽中東公司的技術人員能夠直接通過視頻在線解決問題,大幅縮短售后技術問題處理時間,以及提升一次修復率。圖:上汽在中東地區分車型銷量情況(輛)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2120222023MG-5MG ZS SUVN/AMG HSMG RX5MG GTMG 4MG RX8MG6Maxus T60MG ONEMG MARVEL RMaxus e Deliver 3Euniq 6Euniq 5Maxus V80圖:上汽中東組織機構車企布局奇瑞/吉利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3 奇瑞:出海首站
58、,在中東設有CKD工廠。中東市場是奇瑞出口首站,2001年起開始在敘利亞市場進行開拓,2002年奇瑞與伊朗SKT公司合作建設主機廠,成為第一個進入伊朗的中國汽車品牌,截止2018年底奇瑞在伊朗整車保有量超過30萬輛,市場占有率6%,是僅次于伊朗本土汽車公司IKCO和Saipa的第三大汽車公司。發展至今旗下的高端線星途在阿聯酋、沙特、科威特、卡塔爾已經設立了自有門店。020000400006000080000202120222023Tiggo 8Tiggo 7OMODA 5TiggoChery FXArrizo 5圖:奇瑞在中東地區分車型銷量情況(輛)吉利:多品牌導入。吉利于2019年重塑中東地
59、區經銷網絡,業務覆蓋中東地區大部分國家。1)幾何:幾何C是吉利主品牌目前在中東落地的唯一一款電動車型,中東定價約25萬人民幣。2)領克:領克在中東以迅速簽約代理商的模式鋪開海灣六國業務,以燃油車為主,同步推進混動車型。3)極氪:2023年9月極氪與中東各國大型綜合集團(阿聯酋 AW ROSTAMANI 集團、沙特WALLAN 集團、卡塔爾BLUE LAKE MOTORS、巴林 Y.K.ALMOAYYED&SONS 集團)分別簽署國家級總代協議。4)Polestar:Polestar在中東的品宣主打北歐血統高端電車定位。0200004000060000202120222023N/ACoolray
60、Geometry CXC40TugellaXC60XC90AzkarraMonjaroS90S60OkavangoGeely GX3 PROC40 RechargeLYNK&CO 01V90Polestar 2V60EMIRALEVC TX圖:吉利在中東地區分車型銷量情況(輛)車企布局長城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4 長城汽車:在中東市場布局較早,車型匹配度較高。核心戰略:GWM始終堅持長期主義,深耕本地化,2023年12月沙特利雅得車展上,長城重申“ONE GWM”戰略,將讓長城汽車品牌在中東市場的塑造更加廣泛與聚焦,觸點更加高效,品牌形象更加統一。主要車型:1
61、997年起長城皮卡迪爾開始正式出口至中東地區,是進入中東最早的中國車企之一。主銷車型為哈弗初戀/H6等;2022年起坦克300/500陸續在中東各國上市。運營模式:渠道/售后/營銷等層面發力,通過營銷發力/渠道建設/優化配套服務。渠道層面長城在當地聯合實力較強的經銷商集團進行銷售渠道開拓和布局,合作方包括阿曼代理商Bahwan集團子公司OTE/巴林代理商巴林商業設施公司子公司TAC/卡塔爾當地知名汽車經銷商Teyseer Motors等。售后層面2023年1月長城汽車中東配件中心也在阿聯酋啟動運營。營銷層面同樣深入布局,2024年2月份以來長城在中東的阿布扎比、吉達、沙迦、科威特等地接連舉辦了
62、五場“坦客聯盟”活動。圖:長城在中東地區分車型銷量情況(輛)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120222023JolionH6WinglePoerN/AGood Cat/Funky CatCoffee 01H9Haval DargoKingkong PoerCoffee 02Haval H2圖:長城汽車與卡塔爾知名汽車經銷商Teyseer Motor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東市場預測總表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5 總量:我們對中東地區汽車銷量總量給出較高預期;新能源滲透率:由于新能源直接補貼政策較少,配套設施建設仍有較大缺口,我們預計中東地區
63、新能源滲透率提升空間/速度有限。由于中東地區關稅政策相對友好,上汽在內的中國品牌在當地配備配件庫等完整的服務體系,多數中國新能源品牌也將中東(以色列/阿聯酋為主)作為出海重要市場。我們預計2024/2025/2026年中國車企出口中東總量為81/100/128萬輛,同比+20.7%/24.2%/27.8%。其中最受益的車企仍為在當地布局多年體系較完善的上汽/奇瑞/吉利/長城,以及積極進行車型發布推進本地化渠道開拓的比亞迪等。圖:中東市場預測表中東市場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備注中東市場汽車總銷量/萬輛228230281323.1371.6427.3yoy 13.7
64、%0.9%22.2%15.0%15.0%15.0%2018年以來中東地區汽車銷量處于上升區間中東市場新能源車銷量/萬輛381732.344.664.1yoy 59.3%149.7%106.0%87.4%38.0%43.8%滲透率1.5%3.6%6.1%10.0%12.0%15.0%新能源直接補貼政策較少中國車企當地產能規劃/萬輛6.0 6.0 6.0 6.0 6.0 6.0 除土耳其外其余國家關稅政策相對友好,目前看車企較少有在中東地區布產能規劃奇瑞汽車6.06.06.06.06.06.0中國車企出口總量/萬輛28516780.8100.3128.2yoy 55.8%80.7%31.7%20.
65、7%24.2%27.8%市占率12.3%22.1%23.8%25.0%27.0%30.0%各車企在中東市場都在持續投入中,備件中心陸續建設中新能源出口量/萬輛0.21.93.78.113.425.6yoy661.4%96.2%121.1%65.6%91.7%市占率(占當地新能源銷量)7.3%22.3%21.2%25%30%40%多數中國新能源品牌出海均將中東作為重要市場,但考慮當地氣候/政策條件新能源銷量預期不高歐洲市場 定義:剔除獨聯體國家后的歐洲各國,包括比利時、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荷蘭、斯洛文尼亞、法國、瑞典、波蘭、挪威、克羅地亞、烏克蘭、希臘、斯洛伐克、瑞士、保加利亞、丹麥、羅
66、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立陶宛、奧地利、捷克、芬蘭、塞爾維亞、葡萄牙、愛沙尼亞、匈牙利、冰島、黑山、愛爾蘭、北馬其頓、直布羅陀、拉脫維亞、馬耳他、盧森堡、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摩納哥等現有汽車工業發展情況:汽車工業強勢區域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7 汽車工業發展水平:近1500萬銷量市場,傳統汽車工業強勢區域。汽車工業一直是歐洲地區經濟的支撐力量之一,疫情前乘用車年銷量約為1800萬輛,疫情后產銷均處于改善中,2023年歐洲乘用車銷量為1462萬輛,同比+14%。整體產銷規?;酒ヅ?。百萬量級以上的市場包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30萬量級以上的市場包括:比利時/
67、波蘭/荷蘭/瑞典。圖:歐洲各國汽車銷量情況(萬輛)圖:歐洲各國汽車產量情況(萬輛)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波蘭荷蘭瑞典瑞士奧地利捷克葡萄牙丹麥其余國家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德國西班牙法國捷克英國斯洛伐克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其余國家現有汽車工業發展情況:本土品牌為主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8 從銷售結構來看,歐洲市場格局非常穩定,以大眾/STLA
68、/雷諾日產/現代起亞/豐田為主,CR5市占率達68%。從產量結構來看,基本與銷量結構匹配。圖:歐洲分品牌汽車銷量情況(萬輛)圖:歐洲分品牌汽車產量情況(萬輛)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大眾集團Stellantis雷諾-日產聯盟現代-起亞汽車集團豐田集團寶馬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福特集團Tesla吉利控股集團(Geely)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鈴木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大眾集團Stellantis雷諾-日產聯盟寶馬
69、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豐田集團福特集團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吉利控股集團(Geely)塔塔集團其他車企新能源市場情況:政策退坡下進入瓶頸期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39 新能源滲透率進入平穩期。2019年4月歐盟正式通過新標,2030年歐盟境內新車平均碳排放量比2021年水平減少37.5%,貨車同比減少31%。同時提出“2025年歐盟境內新型汽車碳排放量比2021年減少15%,貨車同比減少15%”的臨時目標。隨后新能源滲透率迅速提升,后由于各國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陸續退坡,新能源滲透率進入平穩增長中,2023年新能源滲透率為21.3%,對應銷量規模為311萬輛。從銷量結構來看本土品牌
70、仍占優,現有主要新能源品牌以大眾/STLA為主,2023年市占率分別為24%/12%。圖: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左軸/萬輛)及新能源滲透率情況(右軸/%)圖:2023年歐洲地區新能源車分品牌銷量結構(%)40551282212653112.3%3.1%9.3%16.2%20.7%21.3%0.0%5.0%10.0%15.0%20.0%25.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新能源車銷量新能源車滲透率大眾集團,20%Stellantis,12%Tesla,12%現代-起亞,11%寶馬集團,9%梅賽德斯-奔馳,8%雷諾-日產聯盟,8%吉利控股
71、,7%上汽集團,4%福特集團,3%其他車企,6%政策梳理:進口關稅增加中40 2023年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對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認為中國電動汽車扭曲了歐盟市場。歐盟列舉了六種補貼方式:直接給予企業現金補貼;少收稅或者不收稅;以低于適當報酬的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務;對企業減免所得稅;向企業提供進出口退稅;通過國有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和出口信貸。比亞迪、上汽和吉利是第一批接受歐盟反補貼調查的中國車企。2024年3月5日,歐盟又緊急要求海關對產自中國的電動車嚴格登記,為將來可能征收的追溯性關稅做準備。歐盟稱,在去年 10 月的反補貼調查啟動之后,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
72、數量增長超過 10%,這可能損害當地汽車市場的利益。進展:落地時間預計為2024年7月。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歐盟首先在國內對4家中國車企進行了初步調查,和公司的高管、負責人確認相應的情況;在4月對歐洲分公司進行更加確認的調查。預計會將關稅調在25%-35%。更大的影響來自于后續的政策策略,這些條件可能是“接受本地化,包括當地供應商、共享所有權和技術轉讓”,也可能是“降低國內汽車行業的產量和就業目標,以保證國外的接受度”。同時,歐洲本地企業會借此“學習中國的生產流程和軟件集成,就像他們曾經向日本競爭對手學習質量控制和精益生產一樣”。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政策梳理:新能源補貼
73、處于退坡中數據來源:marklines,各國汽車協會,東吳證券研究所41 德、法、荷蘭等2024年仍需退坡,德國完全取消,其他國家幅度10-30%不等。德國24年toc端補貼取消,tob端補貼23年8月底已完全取消;法國引入碳排放考核,補貼金額不變,但補貼車型減少;荷蘭補貼微降13%至0.255萬歐元。圖:歐洲電動車補貼政策變化國家2023年2024年車輛類型要求補貼金額變動幅度車輛類型要求補貼金額變動幅度(萬歐元)(萬歐元)德國直接補貼BEV4萬歐元0.675下降0.225-0.3萬歐元,9月1日起tob補貼取消,toc不變BEV-取消下降4-6.5萬歐元0.45PHEV4萬歐元取消PHEV
74、-4-6.5萬歐元取消法國直接補貼個人BEV4.7萬歐元0.7(低收入)/0.5下降0.1萬歐元個人BEV考察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65%車型可補貼0.5-0.7下降荷蘭直接補貼個人新BEV1.2-4.5萬歐元0.295下降0.04萬歐元個人新BEV1.2-4.5萬歐元0.255下降0.04萬歐元,2025年取消個人二手BEV0.2不變0.2不變,2025年取消個人二手BEV意大利直接補貼BEV6.1萬歐元0.3不變(至2024年)BEV6.1萬歐元0.3不變PHEV0.2PHEV0.2置換補貼BEV6.1萬歐元0.2BEV6.1萬歐元0.2PHEV0.2PHEV0.2英國直接補貼小型/大型BE
75、V箱式貨車-取消取消-瑞典直接補貼EV-取消EV取消不變PHEV 60gCO2/km-PHEV(最高60gCO2/km)西班牙直接補貼EV/續航大于90km的BEV/PHEV4.5萬歐元0.45不變零排范圍30公里100%EV/PHEV4.5萬歐元0.45不變(待定)0.25置換補貼0.25挪威直接補貼個人新BEV階梯式征收購置稅下降個人新BEV階梯式征收購置稅不變中國車企出口現狀:上汽貢獻主要增量42 歐洲作為傳統的汽車工業強勢區域,中國車企2023年滲透率仍較低,主要是在歐洲有品牌基礎的吉利(沃爾沃)和上汽(MG)為主。2023年中國車企共出口歐洲(除獨聯體國家外)91萬輛,同比+40.6
76、%。從銷量絕對值而言,吉利集團/上汽集團/比亞迪/長城2023年在歐洲的銷量分別為35/25/2/1萬輛,同比+4/12/1/1萬輛。出口至歐洲車型以新能源車為主,2023年共出口新能源車67萬輛,占總出口量比74%。圖:乘用車出口至歐洲各國銷量情況(萬輛)數據來源:海關總署,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 注:由于出口數據/各國銷量數據來源不同,因此總量存在差異02112021237142000051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比利時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荷蘭斯洛文尼亞法國瑞典波蘭挪威其他國家7 27 51 67 65%70%75%
77、80%85%90%0204060802020202120222023新能源出口量新能源占出口量比圖:新能源乘用車出口至歐洲銷量及占比情況(萬輛/%)01020304050607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吉利控股(含沃爾沃)上汽集團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東風汽車奇瑞集團 華晨汽車零跑汽車江淮汽車賽力斯集團一汽北京汽車圖:中國車企在歐洲各國銷量情況(萬輛)中國車企布局總結:本地化生產是大勢所趨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中國汽車報,東吳證券研究所43圖:中國車企在歐洲產能規劃匯總 歐洲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中國各車企選擇本地建廠/借力合資方式對歐洲市場
78、進行持續開拓。1)本地設廠:在雙反調查之前除吉利在歐洲有沃爾沃工廠之外,其余車企均未在當地設廠。隨著貿易爭端和關稅影響加劇,2023年起中國車企逐步在歐洲設廠,進行本地化生產,例如比亞迪/奇瑞(與當地車企合資)/上汽等。此外從配套產業鏈來看,2021年以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歐洲建廠的速度明顯加快。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遠景動力、億緯鋰能等在內的六家大型國內電池企業已經或計劃在歐建廠,有助于進一步控制產業鏈成本。2)借力合資:零跑通過與STLA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在歐洲及其他市場進行拓展,借助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的渠道網絡、售后服務體系等商業資源,可以有效避免關稅等貿易不確
79、定性。歐洲市場一直是全球范圍內汽車產品法規和標準最嚴苛的區域之一,對中國車企而言本地化研產銷道阻且長。歐盟整車認證共包含25項整車評審項目,對產品管理體系、企業生產一致性等有嚴格要求。歐盟的新電池法圍繞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和環保理念,提出了碳標簽、碳足跡、數字護照等新概念,這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企業來說是一道新的更高門檻。對企業員工有嚴格法定工作時間的要求,工會強勢。歐盟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同樣處于世界先進行列,包括專利、外觀設計、商標、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等。車企海外基地初期規劃產能(萬輛)投產時間備注吉利瑞典/比利時/荷蘭45沃爾沃工廠比亞迪匈牙利102027年之前2023年12月,比亞迪
80、宣布將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該基地將分階段建設奇瑞西班牙52024與西班牙汽車公司Ebro-EV Motors簽署協議,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成立合資企業生產新型電動汽車。根據協議,該項目總投資4億歐元(約30億元人民幣),奇瑞汽車將于今年三、四季度率先投產歐萌達等車型,預計至2027年年產量達到5萬輛,2029年增至15萬輛。生產基地是2021年關閉的原日產工廠上汽集團選址中2023年7月,上汽集團宣布將在歐洲建廠的工作提上議事日程,目前正在積極進行選址長城汽車選址中2023年10月,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表示長城汽車已經開始推進歐洲工廠的選址工作,將在歐洲投放更多新能源車型
81、零跑:借力國際巨頭開拓歐洲市場44 零跑與STLA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將自2024年9月起在歐洲9個國家開啟銷售;2024Q4進一步開拓南美市場(巴西&智利)、亞太(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中東和非洲市場。我們認為公司借助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的渠道網絡、售后服務體系等商業資源,可以有效避免關稅等貿易不確定性。量層面公司業績會也明確了25年6-10萬出口目標,出海有望貢獻較高收益。渠道層面: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共計拓展包括Stellantis&You網絡在內的200家銷售網點,并于2026年將銷售網絡拓展至500家。車型&品牌層面:C10+T03是首先兩款面
82、臨全球化的車型,至27年預計將有6款全新車型陸續上市。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成立零跑國際比亞迪:歐洲市場開啟本地化生產之路數據來源:海關總署,東吳證券研究所45 比亞迪于2021年啟動乘用車出海。2021年宣布與挪威汽車經銷商合作,將唐EV打入挪威市場。后陸續與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等地經銷商集團達成合作。比亞迪出口歐洲主要車型仍為ATTO3,后逐步導入其他車型。2023年底宣布將在匈牙利建廠,初期規劃產能為每年10萬輛,未來有望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產能。圖:比亞迪歐洲分國家銷量情況(輛)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
83、50040004500德國瑞典挪威荷蘭英國奧地利土耳其西班牙比利時愛爾蘭烏克蘭法國丹麥葡萄牙意大利芬蘭希臘盧森堡愛沙尼亞波蘭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Yuan PLUS/ATTO 3N/ADolphinTangHanHaibao/SealETP3圖:比亞迪歐洲分車型銷量情況(輛)歐洲市場預測總表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海關總署,東吳證券研究所46 總量:由于歐洲市場汽車消費在疫情前中樞為1800萬輛左右,我們對后續汽車銷量總量給出逐步復蘇預期;新能源滲透率:由于歐洲各國新能源補貼政策處于顯著退坡中,我們預計歐洲地
84、區新能源滲透率提升速度趨緩;由于雙反政策將在2024年中落地,雖比亞迪/奇瑞等啟動當地建廠,但考慮產能建設周期,我們預計24/25年歐洲出口總量存在壓力。最終我們預計2024/2025/2026年出口歐洲量達92/94/119萬輛,同比+1%/2%/27%??紤]當地經營基礎和產能投放速度,其中最受益的車企為合作STLA的零跑/在當地有產能的吉利/最快投產的奇瑞/比亞迪。圖:歐洲市場預測表歐洲市場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備注歐洲市場汽車總銷量/萬輛1365128214621535.21612.01692.6yoy-0.1%-6.1%14.1%5.0%5.0%5.0%
85、疫情前中樞為1800萬輛歐洲市場新能源車銷量/萬輛221265311353.1403.0507.8yoy 73.1%19.8%17.5%13.5%14.1%26.0%滲透率 16.2%20.7%21.3%23.0%25.0%30.0%新能源補貼處于明顯退坡中中國車企當地產能規劃/萬輛45.0 45.0 45.0 45.0 47.0 56.0 吉利汽車45.045.045.045.045.045.0沃爾沃工廠比亞迪汽車0.00.00.00.00.05.02023年12月宣布在匈牙利建廠奇瑞汽車0.00.00.00.02.04.0投資4億歐元(約30億元人民幣),于2024Q4率先投產歐萌達等車型
86、,預計至2027年年產量達到5萬輛,2029年增至15萬輛上汽集團0.00.00.00.00.02.0選址中長城汽車0.00.00.00.00.02.0選址中中國車企出口總量/萬輛32659192.193.5118.5出口數據來源為海關總署,計算所得市占率高于實際yoy 221%104.8%40.6%1.2%1.5%26.7%市占率 2.3%5.1%6.2%6.0%5.8%7.0%雙反調查下預計24-25年出口有壓力新能源出口量/萬輛17.926.836.535.340.376.2marklines口徑(為了市占率數據匹配)yoy 49.8%36.6%-3.4%14.1%89.0%市占率(占當
87、地新能源銷量)8.1%10.1%11.7%10%10%15%雙反調查下預計24-25年出口有壓力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投資建議數據來源:公司官網,marklines,海關總署,東吳證券研究所48投資建議:目前隨著中國車企近年出口量快速增長,各國貿易摩擦和保護加劇,中國車企的全球化來到了本地化生產運營研發的拐點。1)短期業績/放量視角,我們看好輕資產模式快速拓展同時通過合作有效避免貿易摩擦的【零跑汽車】,在中東/獨聯體國家銷量增長確定性較強的【長城汽車】&【吉利汽車】,以及在海外有多年運營基礎和經驗的【上汽集團】。2)長期視角,我們認為長周期、高投入是汽車跨國貿易的底色,本地化生產/研發/運營以及車
88、企本身組織架構的調整需要耐心持續驗證。站在當前視角,我們看好在全球積極進行產能布局的【比亞迪】。風險提示:全球經濟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若全球經濟發展不及預期,影響汽車消費需求從而影響中國車企出海表現。貿易關系惡化風險等。若關稅等貿易條件惡化,影響中國車企出海表現。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研究報告僅供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及作者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導致的任何后果負任何
89、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東吳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師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并注明本報告
90、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或未按要求刊載、轉發本報告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6至12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新三板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北交所基準指數為北證50指數),具體如下:公司投資評級:買入:預期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上;增持:預期
91、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15%之間;中性: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5%與5%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介于-15%與-5%之間;賣出: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基準在-15%以下。行業投資評級:增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強于基準5%以上;中性: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基準-5%與5%;減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弱于基準5%以上。我們在此提醒您,不同證券研究機構采用不同的評級術語及評級標準。我們采用的是相對評級體系,表示投資的相對比重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的決定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如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東吳證券研究所蘇州工業園區星陽街5號郵政編碼:215021傳真:(0512)6293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