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井科技&羅蘭貝格:2024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6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西井科技&羅蘭貝格:2024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68頁).pdf(6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大物流綠色轉型 數智發展白皮書LEAD the green wave,bring the DEEP impact2024序 言:綠色物流時代,數智加速未來物流行業低碳轉型大勢已成,節點降碳是關鍵:自巴黎協定頒布,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共識。大物流行業是全球碳排放主要來源之一,一方面,政策端法規的逐漸完善,投資者明確的偏好為行業減碳注入了強大“推力”;另一方面,貨主和終端消費者的期望也形成了有力“拉力”,減碳轉型已然成為大物流行業的當務之急。聚焦中國,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大物流行業的綠色智能化發展注入動力,2020年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 指導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進物流數智化
2、發展、綠色化轉型”的發展目標,為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2023年提出的“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則進一步為物流綠色智能升級提出要求。在整個產業鏈中,節點減碳基于高可行性,成為產業鏈減碳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其中海港場景將率先引領綠色低碳轉型。節點綠色低碳并非一蹴而就,數字賦能是前提:物流節點降碳不應局限于能源轉換或單一的設備改造,而需全面規劃,系統實施,循序漸進地實現目標。羅蘭貝格攜手西井科技,共同提出大物流減碳“LEAD”方法論,以海港為例,通過電氣化改造(Electrification)、智能化升級(AI-driven Intelligence)和全局
3、互聯轉型(Linked Ecology)三個階段,創造減碳價值(Decarbonization)的同時,實現經濟價值(Economical Friendly)、生態價值(Environ-ment Friendly)和人本價值(People Friend-ly)的“DEEP”深遠影響。值得關注的是,數字化(Digitalization)在大物流節點降碳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在單點、系統、全場景中的智能化升級與數據流的貫通,是實現綠色降碳目標的必由之路。低碳節點將互聯互通持續迭代,共創零碳未來:大物流的綠色轉型不僅依賴于單個節點的減碳,更需要整個生態圈的通力合作。以海港降碳為原型,“L
4、EAD”方法論將逐步推廣至其他物流節點,如空港地面物流、工廠園區物流,并通過公路運輸中所應用的供應鏈數據整合平臺,進行全盤的優化與鏈接。以此通過多節點、多環節的協同作用,實現全產業鏈條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目 錄第一章勢不可擋:全球大物流行業綠色浪潮第二章海港先行:數字賦能海港減碳方法論第三章復制延展:海港低碳實踐跨場景拓展第四章立刻行動:對大物流企業的核心啟示02154758|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2勢不可擋:全球大物流行業綠色浪潮第一章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3綠色低碳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核心共識,也是驅動未來30年全球產業和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綠色減碳作為未來30年全球產業與
5、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核心共識。近年來,全球各國紛紛推出政策與措施推動減碳進程,并取得顯著成果。為應對氣候變化,197個國家于2015年在巴黎召開的第二十一界締約方會議上通過了 巴黎協定,旨在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2以內。隨著 巴黎協定 的頒布,眾多01國際組織宣布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以響應號召。不僅如此,眾多領先企業也紛紛投身于減碳事業,綠色浪潮下帶來的技術創新、業務增長及重構競爭優勢的機會不斷涌現。通過將自身運營與減碳進程相結合,企業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還能開拓新的收入來源,提升品牌聲譽,為企業在日益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市場中鋪就長遠發展之路
6、。01綠色減碳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核心共識,將主導未來30年全球產業和技術發展方向年份全球減碳相關政策例舉(非完全例舉)物流行業減碳相關政策例舉(非完全例舉)巴黎協定: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達成的一項全球協議,旨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氣候變化影響并提供資金支持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保護地球和確保繁榮的目標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標13(SDG 13)關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歐洲綠色新政: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戰略目標,使歐洲在2050年前成為第一個實現氣候中性的大陸,政策涵蓋各個領域 零排放聯盟:一個由行業內公司組成的聯盟,致力于在2030年前投入使用由零排放燃料驅動的、具備商業可行性的遠洋零排放
7、船舶 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硫限制:國際海事組織實施了一項新規定,將全球燃料硫含量限制在0.50%,以減少船舶硫排放量。中國碳中和承諾:中國宣布將于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并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旨在通過推動創新和社會實施創新技術,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最終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 海運貨物憲章:由主要的能源、農業、采礦和商品貿易公司制定,用于評估和披露租船活動是否符合航運業碳減排要求的框架 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海運相關:歐盟提議將海事部門納入其排放交易系統 歐盟“Fit for 55”政策:為完成歐盟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與1990年
8、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的目標,擬議的一系列減排方案計劃 國際海事組織初步溫室氣體戰略:國際海事組織設定目標,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比2008年水平減少50%全球海事論壇關于去碳化的行動呼吁:敦促航運業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 波塞冬原則:全球范圍用于評估和披露金融機構航運投資組合的氣候一致性的框架20152018201920202023近期尚未頒布新重大政策 2023年清潔航運:實施海運燃料的碳強度標準,有效監管航運行業的排放 綠色協議產業計劃:旨在提供一個更有利的環境,通過開發凈零技術和創新產品制造能力,以實現歐洲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2021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2022 長期全
9、球目標 航空相關:國際民航組織(ICAO)為航空業設定了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長期全球愿景目標(LTAG)|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4政策先鋒引領綠色浪潮歐洲作為全球減碳進程的先行者,已先后出臺一系列頂層指導方針與配套實施政策,如“歐洲綠色新政”與“Fitfor55”等,引領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新方向。其中,“Fit for 55”作為歐洲綠色減碳的關鍵政策,設定了明確的減碳目標至2030年,歐盟碳排放量需至少較1990年水平降低55%。該政策涵蓋能源、交通、建筑等多個領域的減排措施,全面引導歐盟地區的綠色低碳轉型。02具體在交通運輸領域,“Fit for 55”政策包括多項重要措施:
10、公路運輸:小型轎車減排55%,箱式貨車減排50%,重型重卡和公交車減排45%,并計劃實施更為嚴苛的道路尾氣排放標準;鐵路運輸:目標是在鐵路燃料中混入14%的可再生燃料(以能量單位計算);航空運輸:預計到2050年,可持續航空燃料使用比例將增至70%,并進一步優化空中交通管理;海運運輸:預計到2050年,船舶燃料使用產生的碳排放將降低80%,通過推廣可再02政策端-歐洲是全球碳減排行動的先行者,發布了一系列綱領性政策和相關配套實施計劃,如“Fit for 55”計劃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碳邊境調節機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戰略可再生能源指令能源效率指令能源稅收指令汽車CO2排放標準條例替代燃
11、料基礎設施指令可持續航空燃料可持續海運燃料社會氣候基金減排分擔條例“Fit for 55”計劃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至少55%,重點關注能源、交通、建筑等領域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EU ETSESRCBAMLULUCFREDEEDETDCO2in carsAFIDReFuelEUFuelEUSCFFit for 55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于1990年水平減少至少55%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5生能源,確保歐盟海港海運暢通;多式聯運:致力于構建一個可靠、高效、無縫連接的歐洲運輸網絡,打通運輸過程中的斷點堵點,實現持續性
12、連通。市場需求驅動低碳競爭在市場層面,國際社會對減碳價值的認可度逐漸提高。這不僅體現在碳交易價格的穩定增長,也反映在消費者對低碳產品支付意愿的迅速提升。綠色減碳正逐漸成為新的競爭焦點。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和價值屢創新高。據倫敦證交所集團發布的 2023年碳市場年度回顧報告,全球排放交易市場的碳配額成交量約為125億噸,總價值高達8,810億歐元,同比增長2%。其中,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價值約為7,700億歐元,同比增長2%。同時,下游客戶愈發傾向于選擇和要求物流服務商提供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據一家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集團在六大市場(美國、德國、英國、中國、印度和巴西)針對1,800家
13、企業客戶和1,800名終端消費者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超過半數企業客戶認為,未來十年內,使用綠色物流運輸產品將成為吸引客戶的關鍵因素;并且,超過60%的終端消費者表示,在同等成本條件下,他們會要求物流公司提供綠色物流服務。資本力量推動綠色投資近年來,“碳中和”理念在資本市場日益盛行,與可持續投資相關的標的受到投資者青睞,全球ESG投資的總規模和數量呈現顯著增長趨勢。聚焦到不同地區,歐洲在ESG投資領域領跑全球。這不僅體現在投資規模層面歐洲的領先地位,同時在相關監管政策層面,歐洲也建立了完善且有力的監管框架,明確了可持續性的要求,僅2023年歐洲就頒布20多項ESG法律法規,以打擊“漂綠”行為(G
14、reen-washing)。03|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6對于機構投資者,歐洲ESG投資熱度持續上升,可持續基金資產規模遠超其他地區,高達84%。領先投資機構如貝萊德等,積極關注可持續性投資機會,捕捉與可持續發展及向低碳經濟轉型相關的投資機遇。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與綠色相關的金融產品同樣備受歡迎。歐洲發行的綠色債券,占全球綠色債券市場份額的45%,并且需求不斷增長。04-0503市場端-在市場方面,下游客戶和終端消費者對綠色減碳價值的認可日漸攀升,更加傾向使用和要求物流公司提供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調研問題核心發現56%36%8%非常有可能有可能非常不可能59%32%9%非常有可能有可能非
15、常不可能65%30%非常有可能有可能5%非常不可能“未來十年內,我們的大多數終端客戶會更傾向于使用綠色物流解決方案的公司”調查受訪者“未來十年內,我們的產品使用綠色物流運輸將成為我們贏得客戶的制勝關鍵”調查受訪者“未來十年內,我要求物流公司以與今天常規物流方案相同的成本,提供綠色物流解決方案”調查受訪者是否會要求物流公司未來提供成本相同的綠色物流產品?是否認為綠色物流將成為贏得終端用戶的制勝關鍵?是否認為終端客戶會傾向于使用綠色物流的公司?終端消費者調研結果客戶脫碳偏好的調研結果下游企業客戶資料來源:DHL;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70405資本端-歐洲領跑全球ESG
16、投資,可持續基金資產規模遠超世界其他地區,多個頭部基金機構致力于可持續行業投資資本端-歐洲發行了大量GSSSB債券,占據全球綠色債券市場近一半的份額可持續基金規模(按地區)%,2023年Q3資料來源:Morningstar,案頭研究;羅蘭貝格歐洲84%TOP11,6841,3321,0501,1031,0621,025955912831黑石集團(包括iShares)摩根大通瑞士信貸北方信托瑞銀(包括瑞士信貸)DWS(incl.Xtrackers)安盛(包括Lyxor)諾迪亞國泰街5,056勵正前十大歐洲可持續基金提供商百萬歐元,2023Q4145(45%)177(55%)2019242(41%
17、)348(59%)2020462(45%)565(55%)2021385(44%)490(56%)2022416(45%)509(55%)20233215891,026874925CAGR=+30%GSSSB債券1)發行規模(按地區劃分)十億歐元,2019-20231)GSSSB債券包含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轉型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其中綠色債券占比最高歐洲世界其他地區資料來源:環境金融債券數據庫,標普全球評級;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8在全球碳排總量中,大物流行業產生碳排放占比為23%,甚至在英國與法國等發達國家,該行業是碳排放占比最大的細分領域。面對嚴峻
18、的氣候變化挑戰,大物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已是迫在眉睫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推動大物流行業巨頭低碳轉型大物流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正受到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短期內,政府和投資者的頂層設計將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力;長期來看,下游客戶對綠色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將產生自下而上的市場拉力。在雙重動力的驅動下,大物流行業巨頭們已經開始行動,紛紛開啟了低碳轉型之路。政府/監管機構政府及監管機構在平臺建設、生態系統規則制定以及市場行為引導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為例,大物流行業的各個子行業正逐步納入交易體系。第二階段(2008年-2012年)航空業已優先被納入,第四階段(2021年-
19、2028年)海運業也將被逐步納入。投資者綠色和“凈零”發展已然成為大物流行業的主流趨勢,與綠色減碳話題相關的標的企業正 06 0706大物流行業的減碳:全球大物流服務商的減碳過渡呈現出雙重動能,即一方面來自政府、監管機構和投資者自上而下的“推力”,一方面來自客戶需求的自下而上的 “拉力”政府/監管機構 建立減碳相關的法律法規 建立相關的監管機制 監督碳交易市場秩序投資者 要求被投方執行標準化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等評級體系 建立以低碳為核心的投資戰略 通過針對性的利好投資政策積極支持低碳企業的發展下游貨主/終端消費者 公開宣布明確的凈零承諾和碳減排倡議 建立綠色供應商合作伙伴關系,并實施
20、低碳排放的運營大物流行業減碳過程中的關鍵參與者1234全球大物流服務商 主動進行碳排放核查和制定減排行動計劃 實施減排計劃并參與碳交易 參與碳減排聯盟并推動行業發展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0907政府/監管機構: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是全球最成熟的碳交易市場,經歷了四大發展階段,目前已經將大物流行業中的航空業和海運業納入交易體系球2,084個地產投資組合、172個基礎設施基金和687個基礎設施資產參與了GRESB的評級,總資產價值達到8.8萬億美元。例如,作為領先的物流地產基金,普洛斯(GLP)高度重視ESG表現。普洛斯在全球范圍內有18只基金參與了
21、GRESB評級,覆蓋亞洲、歐洲和美洲市場,參評資產占普洛斯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的55%,占物業建筑面積的47%。下游貨主/終端消費者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普及,大物流行業的大 08吸引著資本市場的密切關注。物流地產基金、綠色轉型基金、基礎設施基金等都在積極尋找與大物流行業綠色和“凈零”倡議相關的潛在投資標的。以物流地產基金為例,該類基金會參考第三方綠色評價體系,從而評估目標公司 “凈零”倡議的表現情況。最終的評估結果將影響對標的公司的投資決策。其中,GRESB是一個典型代表。作為一個為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標的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績效數據和同行基準的獨立組織,物流地產基金等投資機構通常會參考其評
22、級和信息輸入來進行關鍵的投資決策。2023年,全1)歐盟計劃以2023-2025年作為過渡期,從2023年開始,船東必須繳納相當于其核定排放量20%的排放配額,此后繳納比例逐年提高,到2026年實現100%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階段四時間覆蓋行業 電力、水泥、鋼鐵、玻璃、造紙、陶瓷等 新增航空業(覆蓋來往歐盟內部的航班,以及飛往瑞士和英國的航班)新增石化業、鋁業 新增海運業 計劃2023年起將海運業排放量的20%納入,2026年實現完全納入1)配額分配 95%無償分配 90%無償分配 50%配額通過拍賣發放 在歐盟境內港口掛靠的航程,需為100%船舶排放量繳納碳配額;從非歐盟掛靠港出發抵達歐盟掛靠
23、港的航程,該比例為50%免費配額從2026年后由30%逐步降低至2030年的0%參與門檻 覆蓋行業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25,000噸企業強制參與 排放量較小企業根據所在國家的碳稅制度征稅,不納入強制碳交易市場2005-20072008-20122013-20202021-2028航空業海運業歐盟碳交易市場發展階段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0型貨主也會主動披露其碳足跡報告,也因此要求物流服務商提供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以海運業為例,眾多大型貨主(如寶潔、聯合利華等)紛紛提出明確的碳中和目標和行動計劃,旨在2050年實現向凈零物流的轉型。此外,2021年,亞馬遜、宜家
24、、聯合利華等全球知名企業聯手成立了“零排放船東聯盟”(coZEV),承諾在2040年前采用燃燒零碳燃料的船舶,引領海運業的綠色轉型浪潮。全球大物流服務商在政策和投資者的“推力”以及下游客戶和消費者需求的“拉力”雙重動力疊加之下,大物 09流行業巨頭紛紛作出碳中和承諾,將低碳轉型提上重要日程,計劃從過去碳排放的重要貢獻方,轉型成為實現減排目標的關鍵力量。近年來,眾多行業領先企業積極響應客戶和監管要求,主動提出碳中和承諾目標,展現出減碳的堅定決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的減排計劃正在加速實施。例如,馬士基在2022年公布了新的減碳目標,計劃在2040年實現全面運營零溫室氣體排放,比原定的2050年
25、目標提前了十年。1008投資者:一些物流地產基金可能會參考GRESB評級來評估物流地產投資項目的綠色表現1151321481761341872382883402503173664775554876107849071,0139320192020202120222023歐洲美洲亞洲其他地區9641,2291,5201,8202,0841855%今年(2022年),普洛斯向GRESB提交的基金數量顯著增加,踐行我們對將ESG納入投資和資產管理流程的堅定承諾。這也是普洛斯作為行業領導者的責任 Meredith Balenske,普洛斯全球ESG負責人個旗下基金參與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占比領先物流地產基金的
26、行動GRESB評級體系參與者數量(按地區)(個,2019-2023)GRESB評級體系 自2010年推出以來,每年增長20%到2023年,有2,084個地產投資組合、172個基礎設施基金和687個基礎設施資產參與了評級資料來源:GRESB 2023地產評估結果,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109下游貨主/終端消費者:多個大型貨主承諾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并做出實現凈零物流的承諾10全球大物流服務商:大物流行業多個服務商已經展現了明確的減碳決心,宣布了碳中和承諾零排放船舶貨主聯盟(CoZEV)大型貨主碳中和承諾時間表(例舉)大型貨主例舉目標 旨在加速海運行業的脫碳進程,為
27、關注氣候的公司提供一個平臺,讓他們合作、開展倡議,并倡導零排放解決方案,搭建一個綠色物流資源平臺參與方 海運服務買家(貨主/托運人)、船運公司和政策制定者等2040 2050 雀巢宜家大眾集團亞馬遜聯合利華沃爾瑪寶潔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碼頭運營商混合業務1)海運承運方宣布碳中和承諾的海運業服務商(以營業額較大的領先企業為例)1)此類公司既開展碼頭運營業務,也開展貨物海運業務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波洛萊物流(Bollor Ports)招商局(China Merchants Ports)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Eurogate碼頭(Eurogate)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
28、(HHLA)和記黃埔(Hutchison Ports)國際集裝箱碼頭服務公司(ICTSI)PSA國際港務集團(PSA International)SAAM港口(SAAM Puertos)SSA Marine碼頭運營商(SSA Marine)耶爾德勒姆集團(Yildirim group)天津港(Tianjin Port Group)長榮海運(Evergreen)商船三井(MOL)現代商船(HMM)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萬海航運(Wan Hai)日本郵船(NYK Line)ONE船公司(Ocean Network Express)陽明海運(Yang Ming)馬士基碼頭公司(APM Termin
29、als)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China Cosco Shipping)TIL碼頭投資公司(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2聚焦中國,“物流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新質生產力”等一系列政策與指導意見為大物流行業的綠色智能化發展注入動力,進一步加速行業系統性綠色智能轉型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于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痹陧攲右巹潓用?,中國政府已將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國務院發布的 2030年前碳
30、達峰行動方案 覆蓋了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建筑和交通等關鍵領域。其中,交通運輸與物流作為碳減排的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變革勢在必行,綠色智能化轉型也自然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的核心關注點?!靶沦|生產力”驅動下的設備綠色智能升級。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隨后,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促使企業淘汰落后設備,向綠色低碳轉型。物流交運行業作為“新質生產力”政策明確提及的七個關鍵領域之一,綠色智能化升級迫在眉睫。同時,物流行業本
31、身存在大量老舊燃油驅動設備,通過設備的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在實現綠色化轉型的同時,將為生產運營效率全局優化提供執行基礎。同時,大物流行業也正步入“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的高質量發展階段。2020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 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進物流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的目標,為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構建高效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更好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這同樣對大物流企業在如何通過智能化、綠色化措施提高行業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大物流綠色轉型數
32、智發展白皮書|1311中國市場大物流行業的綠色智能轉型趨勢: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大物流行業的綠色智能化發展注入動力,進一步加速行業系統性綠色智能轉型在“雙碳”頂層框架指引下,以“物流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為目標,伴隨著“新質生產力”政策紅利的釋放,中國的大物流行業將加速向綠色低碳、數字智能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在大物流全價值鏈的諸多環節中,綜合考量減碳吸引力與可行性,海港場景標準化程度高且具備極高的可行性,將是優先進行低碳化轉型的領域之一在吸引力方面,通過對比不同物流運輸方式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與貨物周轉量比例,來評估其減排潛力。盡管海運環節在大物流行業的碳排放貢獻相對較小,但作為全球貨運的主要
33、方式,若不采取減排措施,到2050年其碳排放量可能會達到17%,仍將成為重要的碳排放來源。此外,作為關鍵的物流節點之一,海港也肩負著減排降碳的重任。船舶及與海港相關的活動不可避免地導致空氣和水污染,對海港周邊社區的健康構成威脅。因此海港減碳及污染治理帶來的港區環境品質提升,可以有效激活港區周邊的城市發展,形成港城聯動的格局,為臨近社區和周邊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可行性方面,技術已成為碳減排的關鍵驅動力,不同物流場景的減排實施進程取決于作政策解讀啟示新質生產力驅動下設備的綠色智能升級 物流交運行業作為“新質生產力”政策明確提及的七個關鍵領域之一,綠色智能化升級迫在眉睫 物流行業本身存在大量老舊
34、燃油驅動設備,通過設備的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在實現綠色化轉型的同時,將為生產運營全局智能化提供執行基礎2024.1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2024.3國務院正式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聚焦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7個領域,提出“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2023.9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2023.12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
35、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020.62024.52022.12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于構建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更好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物流企業需要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推進物流數字化發展、綠色化轉型的方式,提高行業運營效率、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提出6方面24條具體舉措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關工作,會議提出“推進物流數智化發展、綠色化轉型統籌推進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提
36、出“重點聚焦全鏈條降成本、系統性降成本,強調通過提高物流發展質量、增進物流效率來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412在整條大物流價值鏈中,高度標準化的海運行業將成為減碳轉型的代表細分行業業流程的復雜性和標準化程度。具體來說,工作場景越簡單、標準化程度越高,減碳工作的實施進度則快。其中,海運業場景下的工作環節和模式相對簡單、擁有標準化的集裝箱運輸模式,和高度重復的車輛行駛路線。這些特征,都使其成為最具減碳落地可行性的場景之一。12低高低高吸引力可行性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吸引力評估碳排放占比%,2022全球貨運吞吐量占比%綜合評估結果
37、可行性評估工作環境簡單程度工作流程標準化程度綜合評估結果其他 短距離物流(比如工廠物流)適用性較高1%工作重復度較低,干擾因素較多 運輸過程為非封閉路段鐵路運輸1%5%道路運輸71%8%1%海運業14%85%工作高度重復 海港、空港為封閉節點場景 以標準化的集裝箱運輸為主航空業14%1%大物流細分領域的碳減排潛力分析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5海港先行:數字賦能海港減碳方法論第二章|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6海港減碳方法論:馭綠色浪潮,創深遠影響(LEADthegreenwave,bringtheDEEPimpact)綠色減排是所有企業當前所面臨的系統課題,需要對現狀進行綜合評估,
38、并采取階段性措施分步實施。同樣,對于航運公司與海港運營商而言,低碳轉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遵循“LEAD”方法論的系統性漸進路徑。在“LEAD”方法論中,海港低碳轉型需運用三大關鍵手段:電氣化改造(Electrification)、智能化升級(AI-driven Intelligence)及全局互聯轉型(Linked Ecology),其中數字化技術(Digitalization)為三大關鍵手段的基礎要素。1313關鍵手段:減碳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對于海港運營商而言,實現最終的綠色轉型目標需分階段采取漸進式手段第一階段-電氣化改造(Electrification):設備能源轉型電氣化是整個碳
39、減過程的起點。它不僅包含能源系統的轉換,還能實現設備精確控制及能源監測分析,為整體減碳過程奠定基礎。將傳統燃油設備改為電動設備,可以顯著降低海港的碳排放量。這種電氣化轉型適用于海港內的各類設備,如岸橋、場橋設備和運輸車輛,既減少了碳排放,又提高了設備的效率和可持續性。海港減碳方法論:馭綠色浪潮,創深遠影響(LEAD the green wave,bring the DEEP impact)Decarbonization減碳價值PEDELinked ecology全局互聯轉型AI-driven Intelligence智能化升級Electrification電氣化改造People Friendl
40、y人本價值Economical Friendly經濟價值Environment Friendly生態價值ALE價值創造關鍵手段關鍵手段解釋 AI驅動的TOS系統 循環經濟 清潔能源電站 車輛智能化升級 智能管理系統(車輛、設備)能源管理系統階段一:電氣化改造階段二:智能化升級階段三:全局互聯轉型DDigitalization數字化基礎要素:數字化 標準化和智能化運營活動 量化運營活動帶來的碳足跡 轉換為電動設備 新能源配套基礎設施(包括充電、換電、儲能)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7另外,海港還能從能源基礎設施(如充電、換電和儲能)的建設中受益。一方面,這些設施能為電動車
41、輛提供穩定和持續的能源供應,支持其高效運行;另一方面,能源基礎設施使海港能在谷時儲存能源,并在峰時釋放,利用峰谷電價差顯著降低整體用能成本。第二階段-智能化升級(AI-driven Intelli-gence):設備和系統的智能化智能化是海港實現減碳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提升現有設施的用能效率,而且在完成局部的智能升級后,也可為未來不同管理子系統之間的互聯和統一調度奠定基礎。海港可以運用智能技術提高現場設備的運行效率。例如,在海港車輛上安裝人工駕駛輔助系統,配合燈桿上的傳感器終端硬件,實時監測路況并預判擁堵,以此減少不必要的車輛制動和空轉,降低能耗損失。同時,海港還應采用先進的能源管理系統,從而
42、實現對各類設備的智能監控和優化調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源管理系統能實時感知用能設備運行狀態,并根據生產和運營計劃,利用能耗模型對設備實現精確控制,最大程度減少能源浪費。第三階段-全局互聯轉型(LinkedEcology):信息、能源和物料的循環互聯“全局互聯”是海港實現減碳過程的最后閉環。在完成局部環節的智能化升級后,“全局互聯”可實現海港整體減碳和運營優化。在海港使用AI賦能的TOS系統(碼頭操作系統),一方面可以利用TOS系統聯動各個子管|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8理系統,從而進行全面智能調度和布局優化。另外,也可以通過收集分析海港運營過程中的數據,將
43、結果即時反饋給TOS系統,從而實現調度與計劃的動態交互,在全局層面優化作業計劃。同時,海港應大力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回收和再利用海港運營過程中使用的材料、集裝箱、電池等,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新材料消耗。此外,分布式清潔能源站的建立也將助力海港進一步降低碳排。通過利用太陽能、風能甚至潮汐能,海港可完成電源側降碳的閉環,同時大幅降低對電網售電的依賴,消除電網價格和電力負荷波動的潛在干擾。這不僅意味著更低的碳排放和能源成本,還增強了海港運營的韌性,確保海港作業的連續性?;A要素:數字化技術是支撐關鍵手段實施的基礎條件數字化技術為各類減碳措施提供必要的先決條件及必經之路。從執行層面來說,數字化手段可以量
44、化減碳效果、實現對碳排放全程的數據管控,并且能夠通過量化的方式標準化運營操作,減少不必要、不規范的操作行為。從決策層面來說,借助前沿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能夠輔助人工進行更智能、更高效的決策,從而進一步加速海港減碳的進程。價值創造:雖然降碳是海港的核心目標,但轉型所帶來的價值遠不止于此,通過“LEAD”方法論,在實現減碳價值的同時也可以實現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人本價值,最終實現全面而深遠“DEEP”的價值創造 1414LEAD方法論不僅能夠幫助海港加速綠色減碳過程,還帶來一系列衍生價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19減碳價值(Decarbonization):“電氣化改造”、
45、“智能化升級”和“全局互聯轉型”三大手段將分別影響碳排放計算公式中的不同變量因素,從而實現不同程度的減排效果。具體而言,電氣化主要通過替代傳統化石燃料降低碳排因子,從源頭減少碳排放;智能化則通過減少擁堵和空轉,降低單位能源消耗,間接地減少碳排放;全局互聯則通過提升整體海港運營效率,減少單位標箱所需的作業量(如車輛行駛里程),進一步攤薄單位碳排。經濟價值(EconomicalFriendly):海港運營中存在眾多依賴燃油驅動的設備,然而在全球燃油價格波動導致的經濟壓力下,向穩定的可再生能源轉型勢在必行,而電氣化改造便是起點。同時,通過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優化海港運營,可提高運營效率,實現經濟效益。例
46、如,利用車輛監控系統和駕駛行為分析算法,優化車輛駕駛行為,減少不必要的緊急剎車,從而降低單公里燃料消耗,節約成本。生態價值(EnvironmentFriendly):連接海港內的各種生產要素,運用數字手段實現整體優化調度,可顯著提高海港生態系統的運營效率。此外,大力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回收和重復利用海港運營過程中的材料、集裝箱、電池等Source:Roland Berger|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0物品,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新材料的消耗,海港可實現“零浪費”的生態友好發展。人本價值(PeopleFriendly):智能技術可使海港工人避免惡劣的工作環境。同時,通過智能車輛、安全監控系統和
47、遠程控制技術等,可減少違規駕駛行為,提高工作安全性。階段一:電氣化改造(Electrification)主要集中在海港集裝箱作業設備的電氣化改造或替換,將設備從柴油驅動轉變為電力驅動。15減碳要素:降低能源碳排因子。電力的碳排因子顯著低于燃油,通過能源利用類型的轉換可以降低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海港場景之內有諸多集裝箱作業設備,從大類上可以分成以岸橋為代表的垂直搬運設備,和以重卡為代表的水平運輸設備。在各種海港作業設備中,可將水平集裝箱運輸設備作為電氣化的優先切入點。1615階段一:電氣化改造(Electrification)將設備從燃油驅動轉變為電力驅動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
48、1 對于垂直集裝箱搬運設備而言,電氣化改造面臨諸多技術與實施難題。岸橋等垂直設備需高功率支持,電池及充電基礎設施負擔沉重,且電動岸橋的效率可能不及柴油驅動設備。此外,垂直搬運設備的替換改造將牽涉到整個海港布局及基礎設施的翻新,過程復雜且成本高昂。目前,中國海港的場橋和岸橋的電氣化水平相對較高,但歐洲海港仍以傳統柴油動力設備為主,電氣化改造進展緩慢。相較而言,水平運輸設備(如重卡)的電氣化改造或替換在技術上更為可行。通過將老舊燃油設備更換為電動設備,并匹配相應的能源設施,即可實現電氣化改造,無需大規模調整海港原有基礎設施。同時,重卡等水平搬運設備對動能要求相對較低,電力可以滿足作業需求。核心措施
49、:設備的電動化:從燃油動力轉變為電力設備,直接實現碳排放降低。新能源配套基礎設施(包含充電、換電、儲能):隨著電動設備和車輛的引入,需建立與之匹配的充電樁、換電站、儲能裝置等基礎設施,從而確保設備和車隊的正常運行。此外,儲能設施通過采取平谷時段充16海港集裝箱作業設備電氣化改造潛力:目前水平運輸設備最具備電氣化改造可行性,可考慮水平集裝箱運輸設備作為電氣化的優先切入點HighLow垂直集裝箱搬運設備 涉及到較大規模的碼頭改造,需要調整基礎設施水平集裝箱運輸設備 可以直接完成車隊的替換,不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調整落地挑戰 為滿足載重動力,對動能效率要求高 需要持續的動能輸入 對動能要求相對較低,
50、電力與燃油都可以滿足作業技術性挑戰 中低可行性:已建成海港的垂直集裝箱運輸設備電氣化改造存在一系列技術和落地性挑戰 較高的可行性:電氣化改造成本相對較低,且電力驅動可以滿足作業效率要求,是海港設備電氣化改造的優先切入口電氣化可行性優先切入點其他其他設備舉例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2電、尖峰時段放電的策略,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同時,也可以平滑電價,實現實質性的經濟效益。價值創造:減碳價值:采用電動設備將大幅降低碳排放,預計可以減少30%-50%的碳排放(一般情況下,柴油的碳排放因子是電力的2-4倍)。17領先案例:漢堡港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其核心戰略的
51、組成部分,通過引入電動化設備等一系列減碳措施,旨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領先案例:德國漢堡港 漢堡港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戰略,目標于2040年實現碳中和。據估算,通過引入電動化設備和海港岸電設施,漢堡港每年可減少三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資料來源:漢堡港年報;羅蘭貝格漢堡港減碳的關鍵措施舉例關鍵成果 實現顯著的減碳效果,例如岸電設施估計每年可減少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減碳價值D 氫能替代和加氫站規劃:漢堡港正在用氫燃料重卡替代柴油貨車,并計劃安裝5座氫氣加注站和2座移動加注設施,以及一座電解槽設施 氫能轉型獲得財政支持:港口通過HyPerformer II計劃,為氫燃料重卡項目獲得了1500萬歐元的德
52、國聯邦資金支持簡介 作為歐洲最大的海港之一,每年會產生較高的碳排放量630千標準箱/月作業量 岸電供電系統安裝的先行者:自2018年起,漢堡港已在其集裝箱碼頭和郵輪碼頭安裝了岸電供電設施。2025年啟用11個配備岸電系統的泊位:港口計劃到2025年擁有總共11個配備岸電供電系統的泊位,包括7個集裝箱船連接點,以及Steinwerder碼頭和HafenCity碼頭的岸電設施安裝岸電供電系統引入氫燃料電池重卡 車隊電氣化改造:CTA碼頭投入運營約100輛自動導引運輸車,其中有一半已經使用鋰離子電池,預計到2023將完全轉向鋰離子電池;并且,港口大部分集裝箱龍門吊由綠色電力驅動 船隊電氣化改造:正在
53、對穿過易北河(Elbe River)的渡輪進行電氣化改造,目前這些渡輪使用柴油動力;Cllni號是漢堡港首艘電力驅動的工作船設備電氣化改造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3 經濟價值:海港通過采用價格更便宜的電力替代高價燃油,能夠直接降低能源成本。此外,隨著電動重卡產業鏈的成熟,規模經濟效益將逐漸顯現,從而實現電動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降低。19 能源成本下降:全球多數地區電力價格低于燃油價格,設備轉向電力驅動將為能源18領先案例:美國長灘港發布著名的“清潔重卡計劃”,旨在5年內實現重卡總碳排放量減少80%以上成本提供更大降幅空間。隨著電力裝機容量的增加,電價有望持續下滑,進一步拉大電
54、力與燃油價格差距。此外,分布式儲能系統的應用將穩定海港電力供應,通過“削峰填谷”平滑電價,進一步降低能源使用成本。20-21領先案例:美國長灘港 自2017年以來,長灘港已陸續公布多份海港減排計劃,旨在達成零排放目標。其中,備受矚目的“清潔重卡計劃”預計在5年內將重卡總的碳排放量降低逾80%。3513343406202138735104613922005510381434841020203509781,148967遠洋船舶近海船舶集裝箱搬運設備機車重型車輛資料來源:長灘港2022年空氣排放清單;羅蘭貝格簡介 每年產生大量碳排放量長灘港668千標準箱/月作業量旨在成為全球第一個零排放港口按來源統
55、計的CO2排放十億噸,05-21自2017年,發布多項港口減碳計劃,包括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實現零排放目標,包括:清潔重卡計劃清潔集裝箱搬運設備計劃綠色能源項目“風港”(Pier wind)將16,000輛污染嚴重的老舊重卡替換為電動車和氮氧化物車等清潔能源重卡 原有以柴油為動力的龍門吊已經改裝為電動操作,這也是美國最大的港口機械零排放試點項目 建造一個占地400英畝的碼頭,用于海上風力渦輪機的制造、分段、組裝和維護關鍵成果 自2005年,柴油顆粒物大幅減少91%,氮氧化物減少63%,硫氧化物減少了97%減碳價值D“作為全球第一個完全電動、零排放的超級港口,長灘港集裝箱碼頭為可持續的貨物運輸設
56、立了行業標準,并維持了港口的競爭力”長灘港執行董事Mario Cordero|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41920在階段一實現的經濟效益:得益于能源成本的下降與規模效應帶來的設備成本降低,未來電動設備的TCO相比于燃油設備將更低能源成本下降:目前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電力價格通常比柴油價格更低1.11.00.91.00.92.11.41.30.80.80.81.00.80.80.80.91.01.21.00.70.20.20.00.20.20.40.20.70.20.30.10.20.20.30.30.20.40.70.50.3馬拉維莫桑比克萊索托摩洛哥南非香港以色列新加坡中國3)韓國阿根廷烏
57、拉圭智利巴西秘魯加拿大牙買加巴巴多斯墨西哥美國資料來源:GlobalPetrolPrices;羅蘭貝格1)基于每公里的電力消耗為2.04千瓦時,柴油消耗為0.7升測算;2)數據來源于2023年第2季度到2024年第1季度;采用特定分時電價,可能根據一周中的具體天數、一天中的時段和不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3)燃油價格來自GlobalPetrolPrices機構發布的2024年4月數據,電力價格來自該機構發布的2023年9月工業電價數據燃油電力成本差異大的代表性國家2)1.61.31.41.31.21.41.21.31.30.10.20.20.30.30.90.30.50.4冰島挪威芬蘭比利時葡萄牙
58、英國西班牙德國法國平均值歐洲0.76非洲0.59亞洲&大洋洲0.50南美洲0.46北美洲0.39高低柴油和電力在能源成本上的差異 美元/千米 1)柴油和電力的成本差距柴油的能源成本美元/千米電力的能源成本美元/千米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521同時,如果海港配備儲能設施,能夠減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帶來的成本波動,從而完成“削峰平谷”,進一步節省成本 產業鏈成熟帶來規模效應: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日益成熟,生產效率提升帶來規模效應,大量生產和銷售可以分攤研發成本,促使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能源設施價格呈下降趨勢。關鍵考量因素及潛在挑戰:優化配套補能設施,減少時間損耗:相較于傳統燃油驅動設備,
59、電力驅動設備需更長的補能(充電)時間。然而,通過合理的充電計劃和基礎能源設施設計,可以減少充電帶來的時間損失,保證電動設備高效運行。因此,為確保運營連續性和成本效益,需根據海港實際情況,在前期定制化設計能源設施布局方案,以縮短充電時間。預留智能化升級接口:在采購電氣化設備時,預留標準化接口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智能升級則至關重要。選擇模塊化設計的產品,未來產生設備升級需求時,可以直接替換或升級功能模塊,避免因智能升級不兼容帶來的大規模設備更換,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大量一次性資本支出(CAPEX)。0.0100.0570.0450.068電價的“削鋒平谷”:購買并儲存谷時電價,在峰時使用儲存的電力西班牙德
60、國法國英國谷時電價1)歐元/千瓦時峰時電價1)歐元/千瓦時預估最大節省程度舉例(部分國家)儲能設施工作原理1)數據來源于2024年3月,采用工業批發價格,非最終用戶價格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羅蘭貝格能源存儲設施將進一步降低電力成本0.0270.0890.0580.08463%36%22%19%存儲釋放12am1am2am3am4am5am6am7am8am9am10am11am12pm1pm2pm3pm4pm5pm6pm7pm8pm9pm10pm電價Time of day存儲釋放存儲能源價格能源成本節降能源消耗|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6的應用和迭代,可以幫助有人車輛/無人車輛不斷優化駕
61、駛行為,同時與運營方的生產及管理系統實現更好的協同,并降低物流生產過程中的單位能耗。智能管理系統(車輛、設備):通過協調和優化海港區域內的車輛和設備操作,能夠實現碳減排與運營效率提升。例如,利用AI算法與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操作人員能夠實時監控路況,預判不同線路的擁堵情況,根據實時狀態優化車隊的調度,幫助車輛優化行駛路徑、減少空轉等不必要的耗能行為,從而降低單位能耗。23階段二:智能化升級(AI-drivenIntelligence)基于智能技術優化設備操作行為和能源管理,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并改善工作環境。減碳要素:降低設備單位作業能耗。在單車層面,如果車輛搭載智能人工駕駛輔助系統,司機在駕駛過程
62、中可以優化駕駛行為、減少緊急制動和剎車,從而有效降低每公里能源消耗。此外,數字化技術有助于車隊實現智能調度與能源管理,減少車輛空轉與不必要的能源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核心措施:車輛智能化升級: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技術 2222階段二:智能化升級(AI-driven Intelligence)基于智能技術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并改善工作環境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723智能化管理系統:通過智能輔助系統,幫助員工優化工作行為,避免作業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碳排放,其中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為代表 標準化司機駕駛行為:通過智能車輛與路側設備(攝像頭、其他V2X感知器件)的交互,以及與系統間的協同,
63、使車輛具備超過司機的視野,幫助車輛提前規避擁堵及緊急情況,減少緊急制動對于車輛的損耗。通過疲勞駕駛檢測和注意力監控等技術手段,監測司機狀態并發出提醒,提高駕駛安全性。還可以通過自動泊車和前后雙向車輛檢測等功能提高行駛精確度。智能輔助決策:路線優化,根據實時交通與貨物分布情況,選擇最佳路線,避免擁堵與延誤,提高運輸效率;調度優化,根據貨物數量與目的地,合理安排車輛出發時間與路線,避免空載與重復運輸。能源管理系統: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統(EMS)協助海港運營商管理與監控電力設施、用能設備。通過能源管理系統,海港運營商可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與成本支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優化能源調度。24標準化司機行為幫
64、助司機智能決策安全駕駛穩定駕駛精準駕駛調度優化路徑優化 通過疲勞駕駛監測和注意力監控等技術手段,對駕駛員的狀態進行監測和提醒,以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通過V2X技術應用和智能終端部署,實現車輛的自動避障和自動緊急制動,減少員工不規范駕駛行為引起的超速和急剎 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可以通過自動泊車和前后雙向車輛檢測等功能提高行駛精確度 根據貨物數量和目的地,合理安排卡車的出發時間和路線,避免空載和重復運輸 根據交通實時狀況和貨物分布情況,選擇最優路線避免擁堵和延誤,提高運輸效率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824能源管理系統:協助海港運營商管理與監控電力設施、用能設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65、,優化能源調度資料來源:羅蘭貝格硬件層面用戶概覽應用層面設備檢測數據采集與洞察數據采集與檢測數據補充任務管理數據清洗能源儀表盤數據層面設備操作參數設備能耗業務場景數據可視化需求預測輔助監測異常警報能耗分析智能運維智慧能源管理照明控制靈活的資源調度能耗報告能效評估智能能源管理系統概覽利用能耗數據,為未來海港部署清潔能源電站進行財務模型預測,輔助海港運營商優化部署方案。靈活能源調度:基于智能數據分析與需求預測,在高峰與平谷需求期間動態調整能源供應,減少能源損耗。價值創造:減碳價值:運用智能技術和系統化的能耗數據收集,可以優化設備運行和標準化操作員行為,從而降低單位能耗。例如,在使用人工駕駛輔助系統
66、后,智能化的電動重卡每公里能耗降低15%-25%。用能側能源管理:以重卡為例,利用制動能量回收系統,能夠在車輛的制動過程中將車輛動能回收和存儲為電能,以減少整體能量耗散。同時,在駕駛過程中,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分析操作參數和能耗數據,從而診斷車輛駕駛行為、輔助人工平穩駕駛與減少能源損耗。此外,海港內電力、風能、太陽能等多種能源亦需監控,為能源分配提供參考。能源供應管理系統:通過統一的能源管理系統,能夠監控、控制與優化各個子系統管理下設備的能源消耗。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實現能耗數據的智能化分析預測。例如,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2925領先案例:泰國林查班港無人駕駛電動重卡
67、、有人駕駛電動重卡、有人駕駛電動柴油重卡無隔離混合作業,在實現降低碳排放的同時,也幫助港口節約能源成本,提升員工駕駛體驗領先案例:泰國林查班港隨著貨運量增加,泰國林查班港近年出現海港操作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員工的工作環境也存在安全隱患。為此,林查班港引入智能化方案,采用無人駕駛電動重卡、有人駕駛電動重卡、有人駕駛柴油重卡無隔離的混合作業模式,既降了低碳排放,節約能源成本,同時也優化了駕駛員駕駛體驗。性能比較 傳統柴油重卡vs.新能源重卡17%18%8%23%6%12%60%工作量76%運營成本80%碳排放量AT1)ET1)MT1)100%100%100%1)MT=人工駕駛燃油重卡,ET=人工駕
68、駛電動重卡,AT=自動駕駛電動重卡;2)成本效率=工作量/運營成本;3)能源效率=工作量/碳排放量;4)Euro to RMB exchange rate=7.66(2023 averaged rate);成本效率2)能源效率3)3.81.90.92.10.80.8關鍵成果D如果100%使用綠電,每輛重卡每年減少約45噸碳排放E每年減少1114)千歐元的能源成本P工作環境實現零CO2排放減碳價值經濟價值人本價值“電動重卡的駕駛舒適性高,行駛時更安靜更平穩”港口重卡司機簡介 司機招聘困難 存在安全隱患 高碳排放量林查班港130千標準箱/月作業量引入24輛新能源重卡(15輛新能源自動駕駛車輛,9輛
69、新能源人工駕駛車輛)與32輛柴油重卡,實現100%無隔離混合作業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0 經濟價值:利用智能化技術升級設備和系統,多種因素共同推動成本降低。例如,電池技術改良將導致單位成本降低,進而降低電動車輛售價。通過電池尺寸和補能設施的協調設計,使較小容量電池亦能滿足運營需求。持續優化智能車輛駕駛策略及行為,最大限度減少磨損、損壞及事故率,營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環境。車隊管理系統(FMS)的部署應用,可以通過算法規劃并縮短工作路線,減少空駛和繞道等行為,進一步降低電動車輛能耗。人本價值:為海港工人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安全與工作效率。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70、:協助工人遠離危險的工作環境。岸橋與場橋在操作過程中,工人無需長時間高空作業。在車輛運輸過程中,避免視野盲區,規范駕駛員行為,降低碰撞風險。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將工人從惡劣的戶外工作環境釋放出來,轉至遠程控制室等更為舒適的環境。簡化界面與流程,減少流程步驟并降低復雜度,使操作員能夠更輕松地完成任務,從而減輕工作人員負擔,提升工作效率。2626在階段二實現的經濟效益:利用智能化技術升級設備和系統,多種因素共同推動成本降低,包括能耗優化、路徑優化等,電動設備的TCO將進一步降低,顯著低于燃油車輛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127領先案例:英國菲利斯杜港通過集成自動駕駛新能源重卡、車隊管理系統和能
71、源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減少碳排放領先案例:英國菲利斯杜港英國菲利斯杜港作為英國最大且最繁忙的海港,對運營效率和穩定性的要求極高。然而近年來因重卡司機短缺,嚴重影響了海港的運行效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該海港引入了自動駕駛新能源重卡,并配套了車隊管理系統和能源智能管理系統,成功降低了碳排放,并填補了人力空缺,保證了海港的穩定運行。關鍵考慮因素及潛在挑戰:前瞻性規劃部署:硬件部署(如物聯網終端傳感器)、底層數據收集(數據標準化和清洗)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充電、換電、儲能等補能設施)均需進行系統設計和規劃。預留接口以連接不同系統:將人工智能無縫集成至現有物流系統中可能面臨兼容性問題、數據互聯操作性以
72、及人工智能平臺與傳統系統協同性等挑戰。因此,智能化升級需提前規劃系統接口,采用標準化數據格式,以實現未來更順暢的系統集成。為未來設備升級做好準備:通過應用標準化接口和數據協議,確保不同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關鍵成果每輛重卡每年減少501)噸碳排放大約需要5分鐘完成電池更換減碳價值人本價值 通過能源管理中心提高能源效率 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管理極精準的定位系統 實現車輛精確厘米級定位 實現轉向偏差僅0.5度的高精度控制車隊管理系統 高效管理車隊,進行一對一任務分配并降低車輛閑置率 先進的TOS使系統與設備實現實時交互FMSPowerOnair電池換電生態系統新一代融合感知架構 AI攝像頭
73、 激光雷達 全棧系統Q-truck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DP千標準箱/月320簡介 英國最大、最繁忙的海港,對作業效率和穩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菲利斯杜港作業量“新型重卡有助于提高港口集裝箱作業效率,確保作業穩定性”港口執行董事彌補勞動力短缺,保證穩定作業重卡B.重卡A重卡C指令數據數據傳感器算法云平臺電動重卡換電站1)基于100%綠電供應的情形|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2間的無縫銜接,提高協同工作效率和數據共享能力。標準化不僅有助于降低技術壁壘,還能推動跨行業和跨平臺的創新與合作,為智能化、自動化發展奠定基礎。在此框架下,各系統可更加靈活地集成、擴展和升級,以更好地應對未來挑戰和機遇。
74、階段三:全局互聯轉型(LinkedEcology)打造互聯生態,整合海港內分散的設備、系統、能源與信息,構建高效的互聯生態系統,在協助海港實現最終綠色轉型的同時,提高海港全局的運營效率。28減碳要素:降低每標準箱作業量,以進一步降低能源碳排因子。降低單位標箱所需作業量:通過TOS系統整合海港各要素,統一規劃,在保持同等吞吐量的前提下,減少翻倒箱及非必要作業里程,提高運營效率。例如,針對重卡,根據海港作業實況,調整集裝箱堆放位置,結合智能車隊管理系統,縮短運輸路線,降低碳排放。降低能源碳排因子:在海港周邊部署綠色能源設施(如光伏、風能發電站等)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通過部署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供
75、應,減少火電等高碳排放電源28階段三 全局互聯轉型(Linked Ecology)通過將海港內分散的系統、設備、能源和信息進行整合,構建一個互聯的生態系統,提高全局運營效率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3的使用比例,進一步降低海港電力系統的碳排放強度,真正實現“零碳”運行。核心措施:AI賦能TOS系統(碼頭操作系統),協調海港關鍵要素:將海港內系統、員工與各類基礎設施進行互通連接,通過智能平臺實現統一管理,提升海港整體運營效率。智能平臺可遠程監控與管理海港運營活動,包括員工工作情況、設備運行狀況及能源使用情況,實現更高效的資源調度、更快速的貨物處理、更少的能源浪費及更低的運營成本。AI賦能T
76、OS系統重構:在傳統的TOS系統中,約有30%的計劃工作依賴人工設置。同時,在調度層面,集裝箱作業指令由計劃模塊向各設備管理系統(如車隊管理系統)的調度模塊單向流動。未來引入AI賦能優化的新TOS架構后,算法和策略可大幅降低人工干預的程度,實現自動規劃、智能船舶配載、智能堆場分配。在新的調度過程中,各設備可以在TOS層面形成集成的調度模塊,實現調度與計劃的動態交互。這不僅有助于TOS與岸橋、場橋、車輛等執行設備間實現更緊密的協同,獲取即時反饋,還能以調度反饋計劃,在全局層面優化作業計劃,優化箱位布置和作業路線,提升整體裝卸效率,降低單位能耗,實現精益運營。AI賦能員工管理:利用智能系統實現更動
77、態、全面的勞動力分配優化,智能管理每項任務的勞動力需求,避免人員過度輪換。同時,智能監控加班情況,避免工人過度疲勞操作?;A設施(如集裝箱)布局優化:例如,優化集裝箱堆放位置,根據船舶到達計劃提前完成翻倒作業。通過AI算法,實現對多品種、小間距、不規則的集裝箱貨物的最優管理。優化進出口集裝箱存儲區布置,提高集裝箱空間利用率。展望未來,TOS系統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下一代碼頭管理系統,能夠深度融合原來的TOS系統和ECS(設備控制系統),充分整合管理和控制業務,實現實時數據交互,并根據實時輸入進行動態規劃。實時數據交互:新一代TOS系統將支持與ECS之間大量且雙向的數據流交換。實時信息的持續交換
78、,包括船舶入港及離港時間、集裝箱與貨物詳情、設備狀態與位置,以及環境條件(如天氣、交通等),都將使升級后的TOS系統對海港運營狀態保持全面且實時的把控。29|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429AI賦能的碼頭操作系統(TOS)實現關鍵元素的聯動:將各個管理子系統連接到TOS系統,并通過TOS系統實現統一的調度管理,以提高海港的整體運營效率 動態規劃和優化:升級后的TOS系統將具備高級數據分析及預測建模功能。TOS系統將能依據實時作業情況動態調整運營計劃,如動態調整車輛行駛路徑以應對突發事件,調配勞動力及資源以適應貨物量波動,甚至優化船舶停泊與卸貨順序使海港運營效率最大化。實時數據交互與動態規劃
79、的整合有望顯著提升海港運營效率,包括減少停機時間,優化資源利用(設備、系統、人員、能源等),增強對變化條件的響應能力,以及加強對整個海港生態系統的可見性與控制力。通過無縫連接設備、系統、人員與能源等元素,TOS系統開啟了智能海港管理的新時代。循環經濟:在海港發展循環供應鏈,推動資源的回收利用,包括回收與再利用材料 (如貨物包裝材料)、工程機械、舊集裝箱、電池等。海港材料與機械設備回收:在海港運營過程中,可通過維護、重復使用、翻新與回收,實現材料與機械的循環經濟。維護是循環利用的基本方式,可有效延長使用壽命。此外,部分海港固定資產(如碼頭裝卸設備)在特許經營權結束后可被另一家經營者租賃與重復使用
80、,實現循環利用。同時,升級現有海港設備 30 31收發箱環節堆場操作環節裝卸船環節智能決策方式底層信息輸入系統智能決策ECSTOSFMSBMSQCMS 貨物所在位置 港外交通情況 船舶班次安排 港區硬件條件 貨物信息 船舶班次信息 船舶行駛狀態 航線環境信息 船舶硬件與裝貨信息 智能收發箱時間安排:最優化各貨主貨物收發時間安排 智能閘口調配:集卡車輛出入港線路自動規劃、閘口自動分配、理貨作業指導 智能存放空間設計:為各類貨物自動分配堆場存放箱位 智能化車輛調配:自動為堆場貨物分配場橋、AGV/跨運車,設計運輸路線 智能船舶到港預測:智能化精準預測船舶到港時間,并依此規劃裝卸時間 智能配載計劃:
81、自動繪制船舶配載圖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單元控制系統海港設備示意圖輸入指令輸入指令標準化接口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53031升級的TOS系統:通過智能算法的助力,升級后的TOS系統能夠實現實時動態的數據傳輸,提升海港對變化條件的及時響應能力,從而進一步優化海港運營循環經濟:建立海港循環經濟機制,包括維護、再利用、升級和回收,實現海港“零浪費”目標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原始版本AI算法能力層數據管理和服務層TOS 一體化解決方案升級版本動態規劃調度(Dynamic Planning Scheduling)FMSBMSQCMS單元控制系統標準化接口ECSTOSFMSBMSQCMS單元控制系統海港
82、設備示意圖標準化接口輸入指令輸入指令海港設備示意圖實時交互實時交互實時交互實時交互實時交互材料(如包裝材料)、工程機械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集裝箱電池原料供應商設備制造商碼頭經營者海港廢棄海港維護重復利用重復制造回收轉化1234集裝箱承運公司再循環企業123電池能源存儲系統再循環企業3回收利用1硬件修復2功能重置1功能重置2回收利用12|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6以改變其功能或操作特性亦為循環利用的一種形式。最后,報廢的海港設備材料(如金屬材料)亦可進行有效回收利用。集裝箱回收:海港集裝箱作為可用于市場交易的標準化設備,為保持其可用性,需進行清潔、維護與修理。使用15年后,海港集裝
83、箱可被回收用于組件或其他新用途。電池回收:電動重卡電池的回收或再利用取決于其狀態、剩余容量及對二手電池的需求。金屬可通過水冶冶金或火冶冶金工藝從廢棄電池中提取回收。電池回收有助于回收有限資源、減輕采礦對環境的影響,并降低對新原材料的需求。若電池剩余容量與健康狀況良好,可對其進行翻新,梯級利用于儲能系統。一般情況下,替換下的電池還保有原來容量的80%,具備一定的回收再利用潛力。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732領先案例:荷蘭鹿特丹港通過有效的港口循環經濟體系,實現海港物料循環和碳排放捕捉領先案例:荷蘭鹿特丹港作為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海港之一,鹿特丹港已明確設定減碳目標,即在2025年度碳排放比2
84、019年削減75%,2030年達到90%,以期實現完全碳中和。鹿特丹港致力于構建海港循環經濟,具體措施包括建立物料循環利用系統與碳捕捉計劃,以求降低材料消耗與加速碳中和進程。2018年啟動物料循環利用項目,來減少材料消耗,2020年啟動試點實施碳捕捉系統,來減少其運營產生的排放。關鍵成果港口循環經濟措施2023年概覽Close Material Loop 建立本地塑料回收工廠,每年可將2萬噸非機械可回收塑料轉化為可再生原材料業務繁重 集裝箱吞吐量:13.4 百萬 標準箱 營業收入:841.5 百萬歐元積極推動綠色減碳 旨在將2030年的碳排放量相對于2019年減少90%2050年實現碳中和31
85、2523201620192022海港和工業園區的碳排放量(百萬噸)碳排放捕捉計劃 啟動碳捕獲計劃,旨在進一步降低港口的碳排放量,同時這是荷蘭的首個二氧化碳儲存項目資料來源:2023年度報告 鹿特丹港管理局;羅蘭貝格物料循環閉環系統 減少原料消耗 增加當地就業 加速碳中和進程 分布式清潔能源電站:在海港周邊配置綠色能源設施(如光伏、風能發電等),降低能源使用的碳強度,同時消除外部電網不穩定帶來的風險,保障海港在運營過程中,持續穩定地獲得電力供應。降低電力碳排放因子:當前許多地區電網仍高度依賴碳排放因子較高的熱力發電形式。通過在海港內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可以進一步降低電力碳強度,從而實現真正的零
86、碳運營。|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8 穩定電力供應及能源儲存:海港需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以支持運營。海港內的分布式電站有助于穩定電力供應,解決外部電網不穩定導致的能源供應波動風險。此外,儲能系統與清潔能源電站的結合,可減少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確保電力供應持續可靠。應用成熟技術優化能源來源:近年來,綠色發電技術已相當成熟,海港本身廣闊的土地資源與沿海地理位置,為安裝風機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提供了理想條件。通過建設獨立的清潔能源電站,海港也可以將多余電能出售給電33清潔能源電站:在港口周邊建立分布式綠色電站(如光伏、風能發電等),能夠進一步實現碳減排并優化運營網,實現能源最大化利用。依托能
87、源管理系統優化能源使用:海港還可考慮實施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將發電、配電和用電整合在一起。這將進一步優化能源使用,實現節能減排價值創造:減碳價值:在局部環節實現智能化提升之后,通過設備、系統、人員以及能源的協調統一,海港能夠實現整體減碳優化并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建立海港循環經濟模式能有效減少資源浪費,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此外,建設清潔能源電站使海港能夠 33搭建綠色電站的優勢舉例On-site Green Electricity Supply 實施集成的能源管理系統(EMS),以進一步優化能源使用 分布式電力有助于穩定電力供應,并應對外部電網不穩定引起的波動風險 近年來綠色電力生產技術已經顯著成
88、熟,通過搭建獨立的清潔能源電站,海港也可以將多余的電能賣給電網,實現能源的回收和利用 相較于火電,綠色電站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因子,可以進一步降低整體的碳排放量降低電力碳排放因子穩定電力供應及能源儲存應用成熟技術優化能源來源依托能源管理系統優化能源使用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39成本。此外,TOS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連接有助于全面提升海港運營效率,降低單位作業成本。生產力提升,緩解勞動力短缺造成的影響。通過數據分析,減少工人等待起重機作業的時間,提高裝卸效率,優化員工管理,實現船舶泊位和離港計劃與海港作業的無縫銜接,最小化生產力波動帶來的損失風險。此外,清潔能源電站的
89、部署也為海港穩定作業提供持續性不間斷的能源支撐。在能源利用過程中降低碳排放因子,進而實現真正的零排放。經濟價值:第三階段實現的經濟效益主要源于TOS系統對海港整體調度的優化,同時TOS系統將收到的實時反饋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在全局層面優化作業計劃。TOS系統的全面部署實現精益運營。具體而言,海港可整合基礎設施位置信息和車輛行駛數據,優化基礎設施布局,從而縮短車輛工作距離,降低能耗 3434在階段三實現經濟效益:隨著TOS系統的全面部署和生產力持續提升,未來有潛力進一步降低總成本|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0 人本價值:通過統一管理的海港TOS系統,智能整合船舶到港時間和貨物特性,提前安排卸貨
90、等工作,實現更高效的員工輪班管理和工作協調。同時,操作人員只需通過系統界面發出指令,智能設備即可自主完成任務,大幅減少手動準備和重復勞動。該系統還具備人機交互功能,可根據員工習慣調整操作流程,提升工作體驗。生態價值:將海港的各種核心要素,包括系統、設備、員工、能源基礎設施等進行聯動,并統一調度和管理所有系統。這一轉變使單個操作優化升級為整體操作優化。統一調度所有系統可實現協同優化操作,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同時,建立循環經濟模式,不僅能實現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還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海港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友好。35領先案例:中國天津港基于AI技術驅動的TOS系統,智能互聯港口中的所有要
91、素,實現“DEEP”價值創造領先案例:中國天津港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化綠色海港,天津港在低碳轉型道路上走在前列。2021年,天津港成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關鍵成果DEE1,800千標準箱/月簡介 在協調多種要素方面存在困難 巨大的作業量導致高碳排放量天津港作業量智能連接港口中的一切要素P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綠色能源供應 風光發電站 年發電量約6000萬千瓦時集裝箱 集裝箱地面智能解鎖站 3秒內完成鎖定識別車輛 通過自動駕駛水平運輸車輛和車隊管理系統(FMS)協助駕駛員作業岸橋 遠程精確控制貨物裝卸員工 通過對工作行為的追蹤和監測,減少事故并優化排班船舶 準確預測船只到達時間,合理安排貨
92、物裝卸時間5G+AI+IoT network減碳價值每個標準集裝箱(TEU)的能耗減少20%是全球首個100%物聯網(IoT)連接的海港生態價值運營成本減少10%(22 vs.21)經濟價值員工可以在舒適的監控室內工作人本價值TOS實現AI技術驅動調度,即將解鎖規劃功能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1天津港智能方案的核心是基于AI驅動的先進碼頭操作系統。TOS系統集成全部海港活動,運用實時數據分析和優化算法,實現裝卸和設備管理流程自動化,并計劃在未來實現自動規劃功能。同時,為提升效率,天津港引進大量無人駕駛集裝箱運輸車輛(IGVs),助力海港每小時處理更多集裝箱,同時改善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及安
93、全性。如今,海港工人可在舒適的控制室遠程監控設備??沙掷m發展亦是天津港的重點關注領域,其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成為全球首個100%使用電能的碼頭,并配建風光電站。這降低了海港整體能耗及碳排放,同時保證了綠色能源的穩定供應。關鍵考慮因素及潛在挑戰:以業務流程為導向,采用端到端解決方案:實現海港全面減碳和運營優化的目標頗為復雜,僅靠個別環節的設備升級和系統建設難以達成的目標。為此需全面考慮實際問題,深入理解業務流程,從早期規劃設計至后期運營維護,采用端到端的一|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2體化解決方案確保順利轉型。持續提升信息識別精度與全面覆蓋:海港整體運營優化需采用更先進的自下而上信息
94、識別解決方案,以實現全面覆蓋和更高精度的信息輸入。因此,需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系統性數據收集、分析和利用能力,包括對傳感器、監控設備和分析工具的應用,以及對信息管理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部署實施。與外部專業供應商合作尋求專業支持:海港需尋求更多外部專業服務提供商提供技術和服務。海港涉及與多方面系統的互聯互通,專業合作伙伴可協助海港建立具備強大兼容性的傳輸標準,確保系統間的順暢通信和數據交換。同時,隨著數據量增加,海港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將更為顯著,需借助外部合作伙伴的計算能力支持?;A要素:數字化手段數字化是實現低碳行動的必備基礎,有助于量化降碳成效,規范運營操作,進而賦能加速減碳過程。量化降碳成效:數
95、據的統計與貫通在碳足跡評估中至關重要,數字化的記錄和分析將貫穿整個碳足跡核查過程。數據的準確性和全面性直接影響碳足跡評估的結果和后續的減排策略。因此,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及時性,并采用科學有效的數據管理方法,對于實現精準的碳足跡評估和進一步實施有針對性的減排措施至關重要。規范運營操作:數據可用于規范海港各環節的操作。例如,通過收集和分析司機的駕駛行為數據,如駕駛速度、加速、制動等,海港運營方可制定標準化的駕駛行為指南和培訓計劃。此舉不僅可提升重卡司機的駕駛安全性,降低事故風險,還可優化海港內部的物流流程,提高整體運營效率。通過數字化規范運營,海港可實現更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3高效、更
96、安全、更可持續的運營。此外,借助AI、大模型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可進一步推動海港低碳轉型。例如,AI技術可實現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實時監控海港能源消耗,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進行優化調整,從而減少碳排放。同時,AI技術也可通過預測需求和優化車隊調度來提高海港物流的效率和準確性,減少車輛空載次數和等待時間,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兩大關鍵因素,加速減碳進程為加速推進海港的減碳進程,盡快實現全局綠 36色轉型的終極目標,海港運營方需運用靈活模塊化的可拓展平臺和端到端的一站式方案這兩大關鍵加速器。應用可拓展平臺:減碳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設備和系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持續迭代更新。因此,一個模塊化且
97、靈活的產品組合平臺至關重要,需要具備適應未來功能升級的能力,通過功能模塊的升級或替換,允許局部環節的設備升級或者系統互通。制定一站式方案:通過應用端到端的一站式方案,整合海港運營流程中的各個環節以實現全36數字化:實現綠色減碳的必經之路,通過數據和前沿技術能夠量化減碳成效,標準化運營操作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數據資產管理系統,量化減碳效果 利用AI技術、大模型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前沿技術,幫助標準化運營操作,減少浪費,實現減少碳排放定義碳排放邊界計算溫室氣體排放建立數據管理系統報告碳排放結果 從不同源頭進行數據收集 基于計算結果進行數據分析 通過標簽和分類進行數據管理 向相關利益相關者進行數據可視化
98、呈現資料來源:羅蘭貝格數據記錄和分析貫穿整個碳足跡核查過程利用先進技術賦能減碳過程12AI技術大模型技術物聯網技術V2X技術|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4局減碳,達成可持續發展。通常,解決方案包括海港低碳化全生命周期服務,從前期的咨詢規劃、金融支持,到實施過程的產品交付、運營維護、系統優化(根據設備性能提供優化建議),以及后期的功能擴展和升級、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如電池回收),都將在該解決方案中進行通盤考慮。應用可拓展平臺功能模塊化、產品可擴展性和系統開放架構是可拓展平臺的典型特征,通過應用這樣的產品和技術,能夠更好地支持海港的持續降碳和適應未來升級。37 模塊化:采用松耦合設計,套裝產品由
99、多個功能模塊組成,各模塊負責特定功能,并通過標準化接口連接。因此,可以根據需求自由組合不同的功能模塊??蓴U展性:設備和系統的智能化升級是個持續迭代的過程,在海港不同的發展階段可能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能夠將新技術整合到現有基礎設施中至關重要,設備和系統都需要具備高可擴展性,以保證在滿足功能升級的同時,維持運營。開放架構:可擴展平臺還應允許各種系統和設備之間無縫互通操作,不受限于單一37如何加速減碳過程:端到端解決方案和可擴展平臺是實現“DEEP”價值創造的關鍵加速器 碳減排是一個系統工程項目,需要協調和連接各種要素EEPD 滿足不同海港定制需求的可擴展和靈活的產品組合平臺人機交互開放系統能
100、源供應設備車輛系統可拓展平臺一站式方案項目咨詢設備升級循環經濟資料來源:羅蘭貝格EALD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5供應商。通過促進不同技術解決方案之間的兼容性,該平臺可確保海港運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風險。制定一站式方案鑒于各海港的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對減碳與智能化的需求及步伐亦存在差異,故需提供定制化咨詢和實施方案,以尋找到最符合海港實際的升級策略。采用綜合且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并盡早規劃與協調海港各項元素。規劃周密:海港低碳轉型是一個復雜過 38程,需有前瞻性的咨詢規劃。從咨詢規劃、財務支持、產品交付、售后維護、運營賦能至功能擴展升級,再到物料回收利用,每個環節均需
101、系統規劃,以實現整體優化升級。如為縮短車輛行駛距離,需調整集裝箱布局位置,此類設計應在項目早期階段即予以規劃。連接協調:同時,海港運營商需關注海港內各要素間的協同效應。因此,有必要構建端到端的綠色能源網絡、整體的海港運營系統架構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物料循環網絡。通過這些系統化的網絡,將各要素 38可拓展平臺:一個有效的可拓展平臺,具備功能模塊靈活性、設備可擴展性和系統兼容性功能模塊靈活性靈活性整個產品套件被劃分為多個功能模塊,每個模塊負責特定功能,并通過標準化接口進行連接設備可擴展性適應性能夠將新技術,如智能化集裝箱搬運設備,整合到現有基礎設施中,同時確保持續運營系統兼容性標準化和開源能夠實現來自
102、不同供應商的設備和系統之間的銜接,確保順暢運行,并降低對同一供應商的過度依賴的風險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639一站式方案:根據不同海港的特征采取集成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需要做好前瞻的早期規劃和港口內各種要素的協調連接電動卡車綠電供應集裝箱搬運設備智能電網充電樁換電站集成管理系統近岸船舶連接協調資料來源:羅蘭貝格規劃周密咨詢服務 進行內部運營流程診斷 識別二氧化碳排放的痛點 探索港口布局優化潛力 設計系統實施路線圖 調度:需求預測系統,負荷管理和調度系統 監控:電力消耗監控 電站:現場綠電供應 儲存與傳輸:能源儲存,智能電網端到端綠色能源網絡整體海港運營系統架構全生命周
103、期材料循環網絡 車輛:電動集裝箱搬運設備 軟件:車隊管理系統,智能駕駛系統 硬件:物聯網設備,數字基礎設施 智能終端:傳感器和攝像頭 循環:材料、機械、電池、集裝箱 碳捕捉電站能源管理系統循環網絡車輛設備(包括機械設備、車輛運輸、能源設施和軟件系統等)連接起來,確保各要素和諧運作,對保障整個海港運營的效率和可持續性至關重要。39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7復制延展:海港低碳實踐跨場景拓展第三章|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8回顧大物流行業全產業鏈,除海港外還涵蓋眾多流通型物流節點,如空港和陸路口岸等,也包括其他生產型物流節點以及各物流節點間的公路運輸。針對不同的細分場景,依舊可以“LE
104、AD”減碳方法論為基石進行復制應用,但需要依據各節點特性和需求適度調整,實施定制化策略,實現“DEEP”的價值創造,共同推動大物流行業全局綠色轉型。向其他流通型物流節點(如空運貨站)延伸:海港、空港、陸路口岸等均為關鍵的流通型物流節點,其運作流程和邏輯相似,這種相似性為“LEAD”減碳方法論的復制應用提供可能。尤其針對空港場景(空港地面物流),與海港類似,在大物流鏈上居關鍵樞紐位置,皆為貨物分配與處理的重要場所。因此,空港場景 40(空港地面物流)對海港碳減排方法的復制與應用具備代表意義。向生產型物流節點(如OEM)延伸:生產型工廠作為生產環節和物流環節的橋梁,直接影響整體物流效率,其廠內物流
105、在大物流行業整條產業鏈中起關鍵作用。向其他多式聯運節點和公路貨運網絡延伸:相較于封閉的物流節點,物流運輸網絡面臨更為開放和動態的環境,給數字化轉型帶來了諸多挑戰,也帶來了潛在機遇。以公路貨運為例,作為連接各節點的紐帶,通過搭建智能的公路貨運網絡,能夠實現全產業鏈的運輸能力和數據整合,提升全鏈路的連接性和可視性。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4940大物流全景圖:構建基于網絡智能平臺的一體化多場景綠色大物流模式空港地面物流:通過構建綜合地面物流網絡實現減碳全球氣候變化危機日益加劇,航空業作為主要排放源之一,正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2022年,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通過了一個新的全球長期愿景目
106、標,即到2050年實現國際航空“凈零”排放。作為航空業的核心環節之一,航空大物流需要進行結構性升級以達成這一目標??崭畚锪鳂I務(Air Cargo)作為空港的核心業務之一,需要通過持續轉型升級以實現綠色減碳的目標。而其中空港地面物流服務作為空港物流業務中的重要保障環節,需要在航空公司、機場、空運貨站等多個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下,攜手進行綠色轉型??崭鄣孛嫖锪鞯臏p碳過程可借鑒海港行業的減排策略,但仍面臨一些獨特挑戰: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轉型??崭壑匾暟踩?,業務升級和轉型必須確??崭圻\營安全不受影響。業務轉型升級如何適應空港靈活多變的物流計劃??崭畚锪髯鳂I計劃靈活,傳統方式中,工作人員依賴傳呼機
107、、手機等工具進行調度變更。因此,新型設備需具備適應調度計劃靈活性的能力。多角色參與讓整體智能化升級充滿挑戰??崭畚锪麈溨猩婕氨姸嘟巧?,因此單個環節的智能化升級所帶來的影響力不顯著,需要通過系統化的實時路線圖,協調工作流程和信息流,從而實現整體智能化升資料來源:羅蘭貝格構建智能化網絡,實現更好的要素鏈接和供應鏈可視性市場端源頭端礦場、煤炭場.生產型物流節點生產型工廠(如OEM)流通型物流節點海港跨境貨運空港陸路口岸等流通型物流節點海港空港陸路口岸等終端物流設施物流園區倉儲/分撥中心城市、鄉鎮、社區開放道路運輸公路貨運開放道路運輸公路貨運開放道路運輸公路貨運開放道路運輸公路貨運其他多式聯運節點和公
108、路貨運網絡|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0級,串聯各個相關參與方。盡管海港“LEAD”減碳方法論可應用于空港地面物流,但其升級策略將有別于海港。與海港相比,空運貨站涉及眾多實體,連接這些實體并確保流暢、智能的操作是首要任務。因此,在部署智能設備前,應優先考慮“全局互聯轉型”(Linked ecology)??者\貨站將先規劃全鏈路的智慧化流程,在每一步進行前期設計以規避風險,尤其是在空側區域,智能設備可能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空港大物流的綠色升級策略將有所調整:油改電。將空港地面物流運輸設備(如貨運/行李運輸拖頭車)從柴油動力轉向電力41空港地面物流減碳:通過構建綜合地面物流網絡實現脫碳由
109、于機場的高安全標準,以安全為前提實現減碳空港貨運作業涉及多角色參與,為整體智能化升級帶來挑戰核心痛點“LEA”手段及相應措施在業務轉型和升級過程中,適應靈活動態的物流計劃手段措施電氣化改造全局互聯轉型智能化升級 從柴油動力過渡到電力驅動(貨運/行李運輸拖頭車)為未來智能化升級做準備,提供預留接口 升級智能化系統,從而實現無縫信息交換,減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在完成系統升級之后,智能化設備入場使用,實現全場的智能化升級ELA資料來源:羅蘭貝格驅動。同時,為未來的智能化升級提供接口,實現無縫集成,降低一次性資本支出。升級系統,實現無縫信息交換。通過系統連接,推動各環節的無縫信息交換,并從流程層面進行業
110、務整合,減少不必要的碳排放。引入智能化設備。根據空港要求,對設備進行初步調整和可行性驗證后,啟動智能化設備的部署。這將推動整體綠色升級,實現可持續、低排放的空港物流。因此,空港物流各角色在升級過程中,需提前規劃與完善整體的實時路線圖,如在第一階段布局時就應為第二、三階段系統和智能化設備的接入做好準備,以應對在未來進行持續的模塊化升級需求。41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142領先案例:香港某領先的空運貨站運營商在空港物流環節引入智能運輸解決方案領先案例:香港某領先的空港貨站運營商這家領先的空運貨站將與西井科技合作,引入下一代新能源自動駕駛貨運拖頭車以實現降碳目標。該解決方案包括兩個關鍵步驟
111、:第一步:測試及驗證從傳統燃油模式過渡至電動技術,融合自動駕駛及其他智能化技術,通過電氣化和自動化升級,提升空港地面物流運輸效率。此階段將驗證這種智能升級方法的可行性,為下一步落地和推廣做技術準備。第二步:落地和推廣基于第一階段的可行性研究,未來將全方位部署智能化的解決方案,例如,將智能車輛應用在更多復雜的路線上。通過這一策略,可以實現空港地面物流的終極綠色轉型目標。香港某領先的空港貨貨站運營商之一 年設計處理能力350萬噸 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已通過SBTi驗證,目標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公司背景價值創造關鍵措施測試和驗證落地和推廣 投放電動化和智能化設備嘗試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地面運輸設備(例如
112、新能源自動駕駛貨運拖頭車)為全流程各環節設計智能功能接入智能化系統,輔助作業流程,保障場景運營的順暢度 可行性驗證實現空港物流的貨物在地面運輸環節,實現電氣化與智能化升級的可行性驗證 更復雜的路線新能源自動駕駛貨運拖頭車在完成可行性驗證后將應用于更長、更復雜的路線 更廣泛的應用在更多應用和運營流程中實施智能化解決方案 更大范圍的系統與更廣泛的系統整合,未來進行更加全面的自動化運輸布局終極目標構建新一代清潔、安全、高效的物流地面網絡減碳價值降低碳排放經濟價值AI能力提升效率人本價值技術帶來安全防護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2工廠物流:協同入場物流配合生產節拍,實現全局減碳
113、工廠物流是制造與物流間的橋梁,直接影響整體物流效率,在大物流系統的綠色減碳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工廠物流的減碳邏輯與海港類似,但從具體場景來看,對于需要精確協調物流與生產節奏的制造業,如汽車制造和電子制造,由于涉及眾多生產工序和復雜的供應鏈,系統集成和協調的難度更大。因此,這些行業需要特別的系統規劃和減碳解決方案的設計。在借鑒海港“LEAD”減碳方法論的過程中,工廠物流減碳與海港減碳有諸多共通之處,如需對燃油車輛進行電氣化改造等。然而,工廠物流亦面臨獨特挑戰,例如,傳統工廠高度依賴人工調度,各子系統間智能化連接程度低,智能化升級難度較大。廠內物流調度常高度依賴人工指令,智慧調度能力有待增強。
114、相較于海港場景,工廠場景內往往缺乏全局化調度管理系統,過去常因人工調度車輛導致效率低下,產生額外碳排放。鑒于其數字化程度相對較低,智能升級更具挑戰性和緊迫性。各子系統需精確匹配生產節拍,系統與設備間聯動難度大。傳統工廠物流常出現 “信息孤島”現象,系統間缺乏互聯與信息共享。為避免此現象,需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數據集成實現。同時,生產節拍強調速度與靈活性,以滿足多樣化小批量需求,這便要求物流與生產系統之間形成高度集成與協調,原材料物流供應須與生產節奏精確同步,確保精準定位與及時交付。將海港“LEAD”減碳方法論應用于工廠物流,需根據工廠特性調整相應減排措施。其中,通過全局互聯實現系統集成與協調
115、至關重要。因此,工廠物流的綠色升級方式將有所調整:油改電。對工廠內部用于運輸材料和貨物的傳統燃油車輛進行電氣化改造。引入智能車隊管理系統。與傳統的人工調度相比,智能車隊管理系統能夠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智能車輛調度和高效運營,從而減少了不必要的運輸里程及能耗,在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降低碳排放。完成系統聯動與統一調度是重中之重??紤]到各種制造系統之間協調的重要性,實現“全局互聯轉型”(Linked ecology)是工廠物流減碳最關鍵的一環。其中,核心在于集成化的工廠運輸管理系統(PTMS)將車輛運輸與工廠生產相結合。其一,PTMS系統向閘口管理系統、卸貨平臺管理系統和車隊管理系統發布指令,實大物流綠
116、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3現統一調度;其二,PTMS系統將與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和WMS系統(倉庫管理系統)連接,實現生產與物流信息的互通。通過與各系統的數據交互,運用智能算法,PTMS系統為供應鏈提供最優的運輸解決方案,實現物流運輸環節與生產制造環節的高效協同。因此,智能化的工廠物流解決方案不僅直接減少了碳排放,還通過高效的系統協調,使生產材料的運輸更為流暢,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在降低碳排放強度的同時,實現了工廠的綠色運營。工廠場景內,智能化的調度系統相較于人 4343工廠物流減碳:協同入場物流(inbound logistics)配合生產節拍,實現全局減碳工調度具有以下優勢:提升了
117、物流運輸環節的效率,從而幫助場景內全局化效率提升。場景內物流運輸環節中的碳排放下降(由于智能化的調度系統提高了物流運輸環節的效率,因此減少了不必要的碳排放),從而實現場景全局化降碳。工廠場景內,物流運輸環節與生產環節的銜接融合,使整體運營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系統和設備之間的協同,從而實現不同子系統與生產節拍之間的精準配合車隊調度主要依賴人工操作,缺乏智能系統核心痛點 對工廠內材料和貨物運輸所使用的傳統燃油動力車輛進行電動化改造 采用比人工調度更高效的智能車輛調度系統 系統之間的互聯和統一調度是最關鍵的步驟,通過工廠運輸管理系統(PTMS)實現車輛運輸和工廠生產之間的協同“LEA”手段及相應
118、措施手段措施電氣化改造全局互聯轉型智能化升級ELA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444領先案例:某領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采用與現有制造系統協同的整體智能解決方案領先案例:某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為實現減碳價值,某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正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生產過程和供應鏈的碳排放。在此案例中,物流減碳解決方案與工廠的生產系統完成集成,并與生產節奏精確同步,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實現了物流調度管理與生產系統之間的高度協同合作。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 在2023年ESG報告中,該車企宣布到2030年實現產品碳排放強度比2022年水平降低38%以上的減碳價值公司背
119、景價值創造人本價值降低工廠內部事故率經濟價值提高空間利用率減碳價值顯著降低碳排放智能物流調度管理解決方案(某OEM工廠試點項目)智能卸貨平臺智能閘口 實現人員和車輛識別 高效的出入管理 安全倒車輔助 精準卸貨識別PTMS 工廠運輸管理系統 PTMS有助于規劃物流運輸路線、監控和跟蹤貨運狀態、管理成本,從而協助工廠優化物流運營,并提供更全面的供應鏈執行視圖 擴展垂直物流空間 實現協同高效調度車輛管理系統 標準化流程以提高物流運營效率 降低事故率 提高作業標準化和精準度電站車輛MES制造執行系統BMS庫位管理系統 BMS簡化了與生產線節奏協同的集裝箱存取流程,最大限度提高了整車制造商的整體運營物流
120、效率WMS倉庫管理系統LES物流執行系統垂直集裝箱立體庫資料來源: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5公路貨運:通過智能化網絡實現更好的要素鏈接和供應鏈可視性從碳排放占比上看,公路貨運是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全球范圍內,道路運輸和貨運部門占據了全球物流行業碳排放量的最大份額。從整條大物流鏈路的站位上,公路貨運對連接各物流節點具有關鍵性作用。除了自身的去碳化運營,當各局部節點完成減碳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后,通過公路貨運與數字化物流數據平臺的結合,將具備整合物流產業鏈運力以及數據的能力,進而最終實現供應鏈端到端的去碳化。然而,由于公路貨運為開放式場景,與海港等封閉式場景相比,其選擇數字化手段進
121、行去碳化面臨更大挑戰。公路貨運場景復雜多變(如路線、運輸環境的變化),且受到基礎設施限制所帶來的“續航焦慮”等因素影響。因此,在借鑒海港“LEAD”減碳方法論的過程中,公路貨運去碳化雖與海港存在部分相似之處,但仍需應對諸多獨特挑戰。數據可視化程度低,信息傳遞過程中有缺失且滯后。當前公路貨運缺乏有效的數據追蹤方法,駕駛員與運營商間的通信存在延遲,導致數據查詢不及時且信息缺失。此外,托運人和貨運代理在運輸過程中獲取車輛、貨物和集裝箱信息也存在明顯延遲。整體而言,公路貨運數據呈現高度不可見性。注重成本和經濟效益,需高效匹配運輸能力。作為開放式場景,公路貨運受市場供需波動影響大,導致常常出現運輸能力不
122、足的情況,運費波動也極為頻繁。因此,對于擁有自有運輸能力的參與者而言,在運價和訂單需求頻繁浮動的情況下高效匹配運力成為保證經濟效益的關鍵。因此,要實現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力投入下最大化效率,同時在緊急異常情況發生下還能為上|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6核心痛點數據不可視,導致數據流失嚴重且存在明顯滯后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難以高效匹配運輸能力主要依賴人工決策,供應鏈規劃決策緩慢且缺乏智能化 從燃油轉向電力驅動 同時,需要優化電池尺寸或匹配充電設施,從而緩解里程焦慮 利用物聯網技術,部署終端硬件和車隊管理系統,實現更好的管理和監控 建立供應鏈數據共享平臺,讓更多利益相關方加入生態系統,實現車輛
123、和貨物的高效匹配以及可控的供應鏈預測“LEA”手段及相應措施手段措施電氣化改造全局互聯轉型智能化升級ELA資料來源:羅蘭貝格下游提供好的服務,就必須借助智能化手段協助決策。傳統公路貨運供應鏈規劃依賴人工決策,決策過程緩慢。傳統供應鏈規劃高度依賴人的經驗和判斷,難以實現精確規劃和預測。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來輔助決策,呈現日益迫切的趨勢。在將“LEAD”方法論復制到公路貨運時,必須根據公路貨運作為開放場景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減排措施。因此,公路貨運的綠色升級策略將做出如下調整:優化電氣化方案以緩解續航焦慮:電池續航是長途運輸所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一種可行方案是擴大電池容量來提升續 45航里程;
124、另一種選項則是設立快速充電設施,如換電站,讓車輛能在較短時間內替換電池組,從而延長總續航里程。運用物聯網技術,部署硬件終端和車隊管理系統以提升管理和監控水平:為實現對公路貨運車輛的有效調度和管理,需采用全套解決方案,包含采集車輛和貨物數據的硬件終端,車輛管理系統,智能用戶終端等。這套方案能實現對車隊效能的精準監測,貨物狀態的智能追蹤,及物流資產的精良管理。構建供應鏈數據分享平臺,鏈接更多利益相關方,實現車輛和貨物高效匹配,提升供應鏈預測能力:為實現大物流產業各環節的高效連接,并有效整合物流、能源和45公路貨運減碳:通過智能化網絡實現更好的要素鏈接和供應鏈可視性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7
125、貿易業務數據,需借助數字化物流數據平臺。整合物流體系核心系統和數據:將物流節點內部核心系統、在線貨運平臺和智能用戶界面整合至統一的物流數據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和業務協同。整合產業鏈體系上下游數據:與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和供應鏈其他利益相關方對接,實現訂單、運輸、倉儲和交付信息流的無縫集成,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和協作效率。通過在公路貨運環節建立物流數據平臺,實現更高效的車輛和貨物匹配、更精確的供應鏈預測(如預計到達時間)以及更智能化的整體供應鏈規劃和調度。因此,通過推動車輛電氣化和智能系統部署,并在公路貨運環節建立供應鏈數據整合平臺,不僅可實現該領域的碳減排,還能為整個大物流產業構建一個相互連接、高度
126、透明的生態系統,推動整體供應鏈的綠色轉型。4646解決方案概覽:供應鏈數據集成平臺定義未來大物流的數據流通減碳價值優化調度和能力匹配,減少空載回程和降低碳排放經濟價值對車隊、集裝箱和貨物資產進行精細管理,延長使用壽命并降低維保成本生態價值構建互聯互通且高度透明的行業生態系統人本價值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駕駛員等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供應數據整合平臺未來全鏈路/全周期數智化解決方案智能化裝卸智能化文檔智能集裝箱識別智能集裝箱全生命周期管理運輸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車輛管理系統車載應用車載終端硬件集裝箱終端硬件AI服務AI應用車輛AI物聯網價值創造海港空港工廠能源站物流園區資料來源:西井科技;羅蘭貝格|大物
127、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8立刻行動:對大物流企業的核心啟示第四章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59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對于大物流行業企業而言,積極推進減碳轉型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必由之路,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又一核心競爭力。在實踐低碳轉型過程中,企業需進行全局統籌規劃,其中數字化手段是降碳的關鍵基石與加速器。實施過程中,可借鑒系統化的“LEAD”減排方法論,結合自身業務特征設計路線,逐步推進。這就需要以數字化(Dig-italization)為基礎,通過“電氣化改造”(Electrification)、“智能化升級”(AI-driv-en Intelligence)和“全
128、局互聯轉型”(Linked Ecology)三個階段,為企業勾勒出明確的分階段減排路線圖,引導其全面實施技術創新和運營優化,實現減碳業績,創造“DEEP”價值。在海港場景的成功驗證基礎上,“LEAD”方法論可進一步推廣至大物流行業內的其他場景。但在過程中,需要仔細評估不同場景的痛點和企業差異化需求,對解決方案進行針對性優化調整,確?!癓EAD”方法論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于大物流企業來說,開啟去碳化之旅的時代已經全面到來。運用智能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并通過多方的合力共進,大物流行業將共同邁向更加綠色、更可持續的零碳未來。|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60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
129、白皮書|61西井科技(Westwell)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通過先進的智能化能力為大物流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升級和綠色轉型全局解決方案,做全球智能服務業的開疆者。西井科技開發和部署智能新能源車輛產品矩陣和AI驅動的數智化行業場景解決方案。相關應用已服務包括海港、空港地面物流、工廠物流、鐵路物流、跨境運輸、公路貨運和供應鏈平臺等多個節點及網絡場景。當前,西井科技的業務已覆蓋18個國家和地區,為不同客戶提供多樣化的價值主張。這些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了效率優化、成本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等多重目標,堅定地致力于在大物流行業內進行環境可持續實踐和ESG價值傳播。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是全
130、球頂級咨詢公司中唯一一家源自歐洲的管理咨詢公司,具有強大的國際影響力。作為一家由合伙人共有的獨立咨詢機構,我們在全球主要市場設有50家分支機構。我們的3,000名員工真正理解客戶,并為其提供獨特的分析方法。我們遵循三大核心價值觀:創業之基、卓越之范、共贏之道,并且堅信世界需要一個可持續發展新模式,以將整個價值循環周期考慮在內。我們的跨職能團隊來自所有相關行業與業務功能,為客戶提供最佳專業知識以應對當今和未來的嚴峻挑戰。關于西井科技關于羅蘭貝格|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62我們的專家團隊在為全球大物流行業公司實施智能化減碳解決方案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請隨時聯系我們以獲取更多信息,并討論適合貴
131、組織的潛在解決方案。聯系我們大物流綠色轉型數智發展白皮書|63歡迎您隨時提出問題,以及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本報告僅供一般性建議參考。在未尋求專業建議的情況下,讀者請勿根據報告中包含的任何信息采取行動。羅蘭貝格對因使用報告中的信息而造成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2024 羅蘭貝格 王星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胡鴻遠西井科技副總裁hongyuan.huwestwell-羅蘭貝格傅強、王越、段靜薔、朱致遠及西井科技孫馳、周興睿、趙璟旖、何侃軒對本報告亦有貢獻作 者羅蘭貝格亞太總部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山西北路99號蘇河灣中心23層|郵編 200085電話:+86 21 5298-6677網址: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長寧區武夷路155號D棟E棟|郵編 200050電話:+86 21 3335-6855 網址:www.westwell-聯系郵箱:hellowest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