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深度研究:AI眼鏡的爆發前夜Meta Ray~Ban年化銷量有望達200萬-240716(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子行業深度研究:AI眼鏡的爆發前夜Meta Ray~Ban年化銷量有望達200萬-240716(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 投資邏輯 本文嘗試解答市場對于 AI 眼鏡的五大疑問:1.1.ARAR 眼鏡眼鏡&智能眼鏡銷量情況與產品痛點?智能眼鏡銷量情況與產品痛點?根據 IDC,2023 年全球 AR 眼鏡銷量為 48 萬臺,智能眼鏡銷量為 101 萬臺。經過多年的發展,智能眼鏡一直是個百萬量級的小眾產品;從競爭格局來看,伴隨新品迭代,近年來 AR、智能眼鏡格局變化較大。硬件的痛點主要在于無法兼顧重量、成本、性能,追求極致性能的 Hololens 銷量慘淡。但 2023 年、2024 年 Q1 行業增速表現亮眼,2024 年 Q1 全球 AR 眼鏡出貨量為 10 萬臺、同增 56%,智能
2、眼鏡出貨量為26 萬臺、同增 217%。2.2.眼鏡類產品出現爆款產品了嗎?眼鏡類產品出現爆款產品了嗎?復盤上一款可穿戴的爆款產品 AirPods 2、XR 的爆款產品 Quest 2,我們認為爆款產品的定義在于產品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并且在產品發布后銷量實現數倍增長。2023 年 9 月 Meta 和雷朋的第二代產品 Meta Ray-Ban 橫空出世,重量不足 50g,起售價 299 美元,解決了重量、成本的痛點,相較于一代產品,二代產品造型與價格不變,相機品質、音質大幅提升,續航時間、充電速度提升 30%+,芯片、存儲亦有所升級;同時,該產品于 2024 年 4 月推出 AI 功能,目前僅
3、支持英文對話,僅限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根據 IDC,2023 年 Q4、2024 年 Q1 Meta Ray-Ban 出貨量達 36、10 萬臺;我們估算 2024 年 Q2 Meta Ray-Ban 出貨量或達 50 萬臺,年化銷量達 200 萬臺。而且考慮目前 AI 功能僅限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若未來區域、語言推廣至全球,對應銷量或超 600 萬臺。相較于一代產品(30 萬臺),Meta Ray-Ban 銷量倍增、初具爆款雛形。3 3.Meta Ray.Meta Ray-BanBan 的功能是什么?的功能是什么?除了拍攝功能、音樂和通信功能,用戶只需說出“Hey Meta”并說出提示詞
4、或提出問題,便可激活該眼鏡內置的 AI 助手,除了用于查詢天氣、時間、體育比賽、新聞結果等日?;A信息,用戶還能通過“Hey Meta,look And.”指令調用攝像頭以實現更多視覺化的操作。4.4.未來未來可以期待的爆款智能眼鏡新品?可以期待的爆款智能眼鏡新品?Meta 計劃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展示首款智能 AR 眼鏡,蘋果預計在 2026 年后推出 AR 眼鏡,并且目前正致力于將 Apple intelligence 引入 Vision pro;此外大量公司正涌入 AI 眼鏡賽道。根據 Statista,2023 年全球眼鏡出貨量達 10 億副,眼鏡作為最便攜的可穿戴設備、
5、距離人眼最近的設備,伴隨 AI 加成,未來行業有望突破千萬級銷量。5.Meta5.Meta 眼鏡眼鏡 BOMBOM 成本和新品定價猜想?成本和新品定價猜想?根據 Wellsenn XR,Ray Ban Meta 的綜合硬件成本約為 164 美元,SOC(34%)、ROM+RAM(7%)、OEM(9%)、攝像頭(5%)、電池(4%)、PCB(4%)、聲學(3%)占比較高,智能眼鏡大賣有望拉動組裝廠、芯片廠、攝像頭、電池、聲學、PCB等行業需求。根據 iResearch,AR 的 BOM 中光波導占比較高、達 43%,考慮歷史 Meta 新品定價與 BOM 成本接近,幾何光波導量產難度大、成本占比
6、較高,我們認為幾何光波導方案成本下降曲線決定了 Meta AR 眼鏡的定價。投資建議:建議關注 XR 代工企業歌爾股份、立訊精密、華勤技術,光學企業水晶光電、舜宇光學科技等公司。風險提示:AI 眼鏡銷量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2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AR 眼鏡&智能眼鏡銷量情況與產品痛點?.3 2.眼鏡類產品出現爆款產品了嗎?.5 3.Meta Ray-Ban 的功能是什么?.8 4.未來可以期待的爆款智能眼鏡新品?.9 5.Meta 眼鏡 BOM 成本和新品定價猜想?.10 6.投資建議.12 風險提示.1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全球 A
7、R、智能眼鏡出貨量.3 圖表 2:全球 AR 競爭格局變化.3 圖表 3:全球智能眼鏡競爭格局.4 圖表 4:智能眼鏡產品硬件不可能三角.4 圖表 5:全球 AirPods 出貨量.5 圖表 6:全球 Quest 出貨量.5 圖表 7:Meta Ray-Ban.6 圖表 8:兩代 Ray-Ban 智能眼鏡對比.6 圖表 9:Meta 和雷朋聯名的智能眼鏡銷量.7 圖表 10:Ray-Ban Meta AI 應用場景.8 圖表 11:大量公司正涌入 AI 眼鏡賽道.9 圖表 12:Ray Ban Meta 的 BOM 成本拆分.10 圖表 13:Ray Ban Meta 的 BOM 成本拆分.1
8、0 圖表 14:Micro OLED 具有高像素密度、高對比度、快速響應、技術相對成熟等優勢.11 圖表 15:Quest 售價與綜合硬件成本相當.11 fYaVdXaYfY9WaYbZbRbPaQnPoOnPmQkPmMpQeRqRqP8OrQmNNZsRoMwMnPrQ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3 1.AR 眼鏡&智能眼鏡銷量情況與產品痛點?根據 IDC,2023 年全球 AR 出貨量為 48 萬臺、同增 74%,智能眼鏡出貨量為 101 萬臺、同增 128%。2024 年 Q1 全球 AR 眼鏡出貨量為 10 萬臺、同增 56%,智能眼鏡出貨量為 26 萬臺、同增 217%
9、。相較于其他消費電子品類,目前行業出貨量仍處于較低位置,但 2023 年2024 年 Q1 行業增速表現亮眼。圖表圖表1 1:全球全球 ARAR、智能眼鏡出貨量、智能眼鏡出貨量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從競爭格局來看,伴隨新品從競爭格局來看,伴隨新品迭代迭代,近年來,近年來 ARAR、智能眼鏡格局變化較大。、智能眼鏡格局變化較大。從 AR 來看,近年來國產品牌 Xreal、Rokid、雷鳥、影目異軍突起,按功能來看,AR 可以分為觀影類(分體式)、信息提示類(一體式),Xreal、Rokid、雷鳥產品主要為分體式,一般采用 Micro-OLED+Birdbath/自由曲面的光學解決方案,
10、影目產品主要為一體式,主要采用 Micro-LED+衍射光波導方案。圖表圖表2 2:全球全球 ARAR 競爭格局變化競爭格局變化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從智能眼鏡來看,2021、2023 年 Meta 占比較高主要系其發布與雷朋眼鏡的聯名款 Ray-Ban Stories、Meta Ray-Ban;2022 年華為占比較高主要系其發布 Huawei Eyewear。-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2040608010012014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Q1AR出貨量(萬臺)智能眼鏡
11、出貨量(萬臺)AR YOY智能眼鏡YOY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120222023XrealRokid雷鳥影目Magic Leap華為其他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4 圖表圖表3 3:全球智能眼鏡競爭格局全球智能眼鏡競爭格局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經過多年的發展,智能眼鏡一直是個百萬量級的小眾產品。究其原因,痛點主要在于內容、價格、舒適度(重量),從硬件來看,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產品無法擺脫重量、成本和性能的基本權衡,實際上,這三者只能選一個,甚至不能選兩個。2023 年 AR 眼鏡平均價格為700 美金,智能眼鏡平均價格為 2
12、60 美金。2019 年追求性能極致的微軟發布 Hololens 2,重量達 566g,售價 3500 美元,2020 年出貨量僅 6 萬臺,2023 年銷量不足 3000 臺,產品銷量慘淡。圖表圖表4 4:智能眼鏡產品硬件不可能三角智能眼鏡產品硬件不可能三角 來源:Meta CTO Andrew Bosworth,國金證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120222023Meta亞馬遜華為博士其他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5 2.眼鏡類產品出現爆款產品了嗎?我們認為爆款產品的定義在于產品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并且在產品發布后爆款產品的
13、定義在于產品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并且在產品發布后銷量銷量實現數倍實現數倍增長。增長。復盤上一款可穿戴的爆款產品為 AirPods 2、于 2019 年 3 月發布,相較于上一代產品,AirPods 2 在售價不變的情況下,芯片性能、電池續航、音質均有所提升,同時得益于社交媒體的名人效應的帶動,使得 AirPods 成為一種流行符號;帶動 2019、2020 年 AirPods出貨量達 0.75、1 億臺,同增 331%、37%。圖表圖表5 5:全球全球 AirPodsAirPods 出貨量出貨量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復盤上一款 XR 的爆款產品為 Quest 2、于 2020 年 10
14、 月發布,相較于上一代產品,Quest2芯片性能、分辨率、刷新率更高,重量更輕、佩戴舒適度更高,售價更低,帶動 2020、2021 年 Quest 出貨量達 347、880 萬臺,同增 104%、154%。圖表圖表6 6:全球全球 QuestQuest 出貨量出貨量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2021 年 9 月 Meta 和雷朋初代智能眼鏡 Ray-Ban Stories 發布,重量不足 50g,起售價 299美金。根據華爾街日報,初代產品 Ray-Ban Stories 從 2021 年 9 月2023 年 2 月累計售出 30 萬副;根據 IDC,Ray-Ban Stories 累計
15、出貨量達 80 萬臺,主要集中在 2021 年(出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6 貨 79 萬臺)。產品依舊銷量平平。2023 年 9 月 Meta 和雷朋發布其第二代產品 Meta Ray-Ban,造型與價格不變,兩者均沒有配備光學屏幕,內置了定向揚聲器、麥克風、攝像頭等組件,可用于 FPV 拍攝/視頻錄制、通話、聽音樂等。圖表圖表7 7:Meta RayMeta Ray-BanBan 來源:Ray-Ban 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相較于一代產品,二代產品相機品質、音質大幅提升,續航時間、充電速度提升 30%+,芯片、存儲亦有所升級。圖表圖表8 8:兩代兩代 RayRay-BanB
16、an 智能眼鏡對比智能眼鏡對比 Meta Ray-Ban Ray-Ban Stories 發布時間 2023.9 2021.9 價格 起售價 299 美元 起售價 299 美元 重量 鏡框 48.6g 鏡框 49.3g 鏡盒 鏡盒 133g,普通太陽鏡盒子 鏡盒 195g,圓柱形盒子 總計可供眼鏡充電 8 次,32h,充電盒單次充滿時間 3.5h 總計可供眼鏡充電 4 次,12h,充電盒單次充滿時間 4h Meta AI 接入 Llama3 模型,從而作為對話助手回答問題、提供信息 無 多模態功能:調用攝像頭翻譯、識別物體 續航 充滿電正常使用續航 4h 充滿電正常使用續航 3h 單次 75m
17、in 充滿,22min 充 50%單次 2h 充滿 芯片 高通 AR1 Gen1 高通驍龍 4100+相機 12MP 攝像頭 5MP 攝像頭 拍照:3024 X 4032;視頻:1080P 拍照:2592 X 1944;視頻:720P 存儲容量 32GB 4GB 拍攝時長 定時拍攝:15,30,60s 定時拍攝:15,30s 長寬比 豎屏:1920 x 1440 方形:1184 x 1184 麥克風 五個麥克風,對語音命令更加敏感,在嘈雜的環境中工作得非常好 三個麥克風 音頻 升級,能力類似 300 元價位的耳機,聲音明顯更大、聲音泄漏更少,低音有所改善 聲音質量相對一般,漏音比較多,低音效果
18、不好 防水 有 無 直播功能 有 無 款式 4 款框型,8 種顏色,共 32 種外觀組合 3 款框型,5 種顏色,共 15 種外觀組合 來源:Ray-Ban 官網,36 氪,Aha 車庫,國金證券研究所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7 2024 年 4 月 Meta Ray-Ban 推出 AI 功能,目前僅支持英文對話,僅限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用戶只需說出“Hey Meta”并說出提示詞或提出問題,便可激活該眼鏡內置的 AI 助手,隨后再通過鏡框內置的揚聲器進行回應。根據 IDC,2023 年 Q4、2024 年 Q1 Meta Ray-Ban 出貨量達 36、10 萬臺;根據
19、The Verge,預計截止 2024 年 5 月 Ray-Ban Meta 銷量超 100 萬臺;這也意味著搭載 AI 功能后,Meta Ray-Ban 銷量呈倍數增長,我們估算 2024 年 Q2 Meta Ray-Ban 出貨量或達 50 萬臺,年化銷量達 200 萬臺。相較于一代產品(30 萬臺),Meta Ray-Ban 銷量倍增、初具爆款雛形。同時 Meta Ray-Ban 作為單一產品,銷量大超預期,也說明 AI 對邊端應用的加持。而且考慮目前 AI 功能僅限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以 iPhone 為例,根據 IDC,2023 年美國、加拿大銷量占比僅 31%;若未來區域、語言推
20、廣至全球,對應銷量或超 600 萬臺。圖表圖表9 9:MetaMeta 和雷朋聯名的智能眼鏡銷量和雷朋聯名的智能眼鏡銷量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2021Q32021Q42022Q12022Q32023Q42024Q12024Q2ERay-Ban Stories銷量(萬臺)Meta Ray-Ban銷量(萬臺)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8 3.Meta Ray-Ban 的功能是什么?AIAI 功能:功能:Meta AI 是一個多模態人工智能,用戶可以通過“Hey Meta”指令喚起 AI,除了用于查詢天氣、時間、體育比賽、新聞結果等日?;A信息,用戶
21、還能通過“Hey Meta,look And.”指令調用攝像頭以實現更多視覺化的操作,如你可以將眼鏡攝像頭對準冰箱,然后詢問 AI 里面的食材可以用于做什么菜、如何穿搭衣服、識別眼前的建筑、詢問花園中某種植物所需的澆水量等。此外 Meta AI 支持翻譯功能,目前 AI 支持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德語五種語言。由于眼鏡的 AI 能力需要基于云端實現,因而需要預留一定的響應時間。圖表圖表1010:RayRay-Ban MetaBan Meta AIAI 應用場景應用場景 來源:Meta,國金證券研究所 拍攝功能:拍攝功能:借助全新超廣角 12 MP 攝像頭和 5 顆麥克風系統,準確捕捉
22、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用戶只需要使用右側鏡腿上放的按鈕,單擊拍照,長按拍視頻,再次點擊停止錄像;或者使用Hey Meta激活語音助手,然后下達Take a Picture、Take a Video、Start/Stop Recording等指令即可隨時隨地、快速且直觀地以第一視角記錄生活和信息。并且支持實時直播到 Facebook 和 Instagram。音樂和通信功能:音樂和通信功能:使用低調的開放式耳機揚聲器,內置了對 Apple Music、Spotify 和 Amazon Music 三個音樂流媒體服務的支持,用戶可以完全使用語音交互,指定歌手、歌曲、曲風等。通信功能支持打電話和 Met
23、a 旗下的 WhatsApp、Messenger 和 Instagram。Meta Ray-Ban 音質效果可對標百元級 OWS(Open Wearable Stereo),并且定向收音效果較好,可以用很細微的聲音和眼鏡交互,避免了公共場合語音交互的尷尬;同時即便是在非常嘈雜的環境中依然可以過濾掉大部分雜音,定向收取用戶自己的聲音,保證了在通話等情況下較高的清晰度。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9 4.未來可以期待的爆款智能眼鏡新品?根據比爾蓋茨,智能眼鏡作為未來科技的璀璨明珠,將徹底顛覆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通過將這些輕巧的設備佩戴于眼前,用戶能夠直接將視頻內容無縫融入自己的視野之
24、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全新的、高度互動的數字維度。這種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無疑將開啟人機交互的新紀元,讓信息的獲取與交流變得更加直觀、高效且富有樂趣。根據 AR 圈,Meta 計劃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展示首款智能 AR 眼鏡,該產品已經研發 9 年時間,該款眼鏡將采用幾何光波導+LCoS 全彩微顯示屏的方案。此外 Meta 與雷朋合作的第三代產品已在規劃中,新產品將進一步增加麥克風的性能或數量以提升語音 AI 交互能力,在此基礎上,還將引入 AR 顯示功能。Meta 也在積極攻關 SRG(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導)+Micro LED 的方案,雖然 SRG 比幾何光波導更加輕薄,但目前在
25、光效及視場角上稍遜一籌,未來新品有望采用為 SRG+Micro LED 方案。根據彭博、澎湃,蘋果計劃于 2025 推出一款廉價版 Vision pro,2026 年推出 Vision pro 2,此后推出 AR 眼鏡;目前正致力于將 Apple intelligence 引入 Vision pro。根據 Statista,2023 年全球眼鏡(不含隱形眼鏡)出貨量達 10 億副,眼鏡作為最便攜的可穿戴設備、距離人眼最近的設備、可以捕捉用戶所看到的一切,伴隨 AI 加成,未來行業有望突破千萬級銷量。根據 AR 圈,大量公司正涌入 AI 眼鏡賽道。圖表圖表1111:大量公司正涌入大量公司正涌入
26、AIAI 眼鏡賽道眼鏡賽道 來源:AR 圈,國金證券研究所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0 5.Meta 眼鏡 BOM 成本和新品定價猜想?根據 Wellsenn XR,Ray Ban Meta 的綜合硬件成本約為 164 美元,SOC 芯片 AR1 Gen 1 的成本約為 55 美元,占比約 34%;ROM+RAM 的成本約為 11 美元,占比約 7%;攝像頭成本約為 9 美元,占比約 5%;電池成本約為 6.5 美元、占比約 4%,PCB 約為 7.2 美元、占比約4%,聲學成本約為 5.5 美元、占比約 3%,智能眼鏡大賣有望拉動組裝廠、芯片廠、攝像頭、電池、聲學、PCB
27、等行業需求。圖表圖表1212:Ray Ban MetaRay Ban Meta 的的 BOMBOM 成本拆分成本拆分 來源:Wellsenn XR,國金證券研究所 根據 iResearch,參考 Hololens 的 BOM 占比拆分,AR 中光學顯示單元占比最高、達 43%,計算單元(31%)、存儲(15%)、感知單元(9%)、電池(2%)次之。圖表圖表1313:Ray Ban MetaRay Ban Meta 的的 BOMBOM 成本拆分成本拆分 來源:iResearch,國金證券研究所 AR 設備的光學方案包括棱鏡方案、birdbath 方案、自由曲面方案、波導方案。前三種方案具有良好的
28、成像質量和高光學效率,但它們的外形過于笨重。光波導可分為幾何光波導和衍射光波導,其中幾何光波導以陣列光波導為主導,衍射光波導又分為表面浮雕光柵光波導(SRG)和體全息光波導(VHG)。陣列光波導成像效果優秀,量產難度較大、明暗條紋影響美觀;表面浮雕光波導量產難度較低,彩虹效應、視場角小,光效低,漏光等問題亟待解決;體全息光波導理論優勢明顯,材料&工藝要求高。AR 設備目前顯示方案主要采用的是 LCos、DLP、Micro OLED,Micro LED,其中 LCos 技術成熟在早期 AR 應用較多,但是對比度,響應速度低限制其進一步發展,DLP 技術因為體積較大、光展量有限無法支持 AR 設備
29、能夠長期佩戴。Micro OLED 因對比度高、像素高現SOC,34%結構件,12%OEM,9%ROM+RAM,7%攝像頭,5%聲學,3%PCB,4%鋰電池,4%包裝盒,3%電源管理芯片,3%MCU,3%其他,13%光學顯示,43%計算單元,31%存儲,15%感知單元,9%電池,2%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1 在得到廣泛應用,目前 Micro OLED+Bird Bath 方案已成為一個可以均衡成本和顯示效果的快速落地方案,2022 年發布的 AR 眼鏡普遍采用此搭配方案。但長期來看,具備高亮度優勢的 Micro LED 與光波導技術適配,有望在技術成熟后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圖
30、表圖表1414:Micro OLEDMicro OLED 具有高像素密度、高對比度、快速響應、技術相對成熟等優勢具有高像素密度、高對比度、快速響應、技術相對成熟等優勢 來源:芯視佳科技 BCDtek,星空財富,Microdisplay,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光學方案和顯示方案搭配的層面,AR 設備光機模組的主流方案有兩套,一套是Micro-OLED 屏+自由曲面/BirdBath 光學方案(以華為 Vision Glass 智能觀影 AR 眼鏡為例,光機模組為 BirdBath 光學模組+Micro-OLED 屏幕,單機價值量為 50、80 美元,占 BOM成本的 28%、44%),另一套是 LC
31、OS、DLP 等被動式微顯技術+光波導方案。根據 Wellsenn XR,Meta Quest2、Quest 3 售價與綜合硬件成本相當,Quest2 稅后綜合硬件成本甚至略高于售價??紤]歷史 Meta 新品定價與 BOM 成本接近,Meta 的初代 AR 產品采用幾何光波導+LCoS 全彩微顯示屏的方案,考慮幾何光波導量產難度大、成本占比較高,我們認為幾何光波導方案成本下降曲線決定了 Meta AR 眼鏡的定價。圖表圖表1515:QuestQuest 售價與綜合硬件成本相當售價與綜合硬件成本相當 Meta Quest 2Meta Quest 2 Meta Quest 3Meta Quest
32、3 發售時間 2020 年 9 日 2023 年 9 月 BOM 成本(美元)264 398 綜合硬件成本(美元)279 428 考慮 13%增值稅后綜合硬件成本(美元)315 484 售價(美元)299 499 售價/考慮增值稅后綜合硬件成本 95%103%來源:Wellsenn XR,國金證券研究所 Fast LCDFast LCD LCosLCos D DLPLP Micro LEDMicro LED Micro OLEDMicro OLED 像素密度 800 3000 1000-1200 3500 3500 亮度(nit)1000 10000 20000 100000 3000 響應速
33、度 ms ms s ns s 對比度 1500:1 100000:1 100000:1 壽命 較長 較長 較長 長(100000h)中等(10000h)成本 低 相對較低 相對較高 高 相對較高 產業化程度 成熟 成熟 成熟 研發 近期逐步量產 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2 6.投資建議 建議關注 XR 代工企業歌爾股份、立訊精密、華勤技術、龍旗科技、天鍵股份、佳禾智能、億道信息等,光學企業水晶光電、舜宇光學科技、韋爾股份、瑞聲科技、藍特光學、美迪凱、騰景科技等,SOC 企業高通、恒玄科技、炬芯科技等,電池企業德賽電池、欣旺達、珠海冠宇等,結構件企業長盈精密、統聯精密等,眼鏡零
34、售品牌博士眼鏡,眼鏡制造商明月鏡片、康耐特光學。歌爾股份歌爾股份:XR 代工龍頭,聲學、光學、微電子、精密制造領域優勢顯著。1)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2023 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13%、25%、60%。2023 年實現營收 986 億元、同減 6%;實現歸母凈利為 11 億元、同減 37%;預計 2024 年 H1 歸母凈利達 11.8-12.7 億元,同增 180%-200%,公司逐步走出業績低谷。2)公司在聲學、光學、微電子、精密制造領域優勢顯著,積極布局 XR 領域。公司從 2012年開始布局XR 產業,2016年進入索尼供應鏈成為PS VR獨家
35、供應商,2020年又拿下Oculus Quest2 獨供訂單。2023 年 Q4 公司斥資 8 億元完成對馭光科技 100%股權收購,馭光科技致力于先進衍射光學元件(DOE)和微納光學的設計、制造及應用,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衍射光學解決方案,收購完成有效提升了公司在精密光學領域內的綜合競爭力。立訊精密立訊精密:果鏈龍頭,AI 助力再騰飛,戰略布局 XR。1)公司主營業務涵蓋消費性電子、通訊互聯產品、汽車互聯產品、電腦互聯產品,2023 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85%、6%、4%、3%。2023 年實現營收 2319 億元、同增 8%;實現歸母凈利潤 109.5 億元、同增 20%;預計 2024年 H1
36、 實現歸母凈利達 52-54 億元、同增 20%-25%。穩健增長。2)蘋果是公司超級大客戶、收入占比達 75%,深度受益 Apple Intelligence+硬件創新帶來的換機潮,近年來公司iPhone 組裝業務快速增長,預計未來伴隨組裝份額持續增長、利潤率抬升,帶動公司利潤持續增長。公司汽車業務在萬億汽車電子市場中份額持續抬升,通信業務受益 AI 蓬勃發展。3)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完成了“零件模組系統”的全面覆蓋。亦積極布局 XR領域,是蘋果 Vision Pro 的 OEM 廠,未來有望深度受益產品放量周期。2018 年集團收購光寶相機模組事業部、2020 年集團收購高偉電子,進一步完善
37、公司光學能力,高偉電子也是蘋果 Vision Pro 攝像頭的供應商。華勤技術:華勤技術:1)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高性能計算、智能終端、AIoT 及其他以及汽車及工業產品,2023 年全年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 58%、37%、2%、1%,2023 年全年實現營收 853 億元,同減 8%,歸母凈利潤 27 億元,同增 6%,2024 年 Q1 實現營收 162 億元,同減 4%,歸母凈利潤 6 億元,同增 3%,公司業績穩健增長。2)公司深耕智能硬件 ODM 十余年,是業界為數不多的同時有能力實現基于 ARM 架構的研發設計和 X86 架構設計研發的企業。在AR/VR/XR 領域,公司已經實現端到端
38、打通 VR/AR 的研發、運營及制造的一站式服務能力。在 VR/AR 及 Gaming 產品領域,公司實現了 VR 產品全球大客戶突破,游戲掌機產品全球大客戶量產出貨。龍旗科技:龍旗科技:1)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手機、AIoT 產品和平板電腦,2023 年全年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 80%、9%、9%,2023 年實現營收 272 億元,同比下降 7%,歸母凈利潤 6 億元,同增 8%,2024 年 Q1 營收 103 億元同增 147%,歸母凈利潤 1 億元,同增 19%,公司業績穩健增長。2)在 XR 設備領域,公司作為國內少數具備大規模 VR/AR 設備出貨經驗與出貨能力的 ODM 廠商,目前已
39、與全球互聯網頭部客戶持續合作兩代智能眼鏡產品,在 AI 技術的加持下,二代智能眼鏡產品市場銷售表現良好,此外公司還與國內 AR 頭部品牌客戶合作AR 算力單元產品,并積極開拓海外 AR 產品市場。天鍵股份:天鍵股份:一站式聲學服務,加速布局 AR 領域。1)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耳機產品及其他聲學產品,其中耳機產品包括 TWS 耳機、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OWS 耳機和骨傳導耳機等,其他聲學產品包括對講機配件和車載配件、耳機部件及其他、音箱及組件、健康聲學、AR 眼鏡,2023 年營收分別占比 94%,6%,2023 年實現營收 18 億元,同增 56%,實現歸母凈利潤 1.36 億元,同增 10
40、4%;2024 年 Q1 營收達 4 億元,同增 52%,歸母凈利潤 0.4 億元,同增 111%,業績快速增長。2)自公司成立以來,扎根于電聲領域,為國內外一流品牌提供智能耳機 ODM 解決方案,積極開拓 AR 眼鏡等新產品,從聲電結合向聲、光、電一體化領域邁進。公司與莫界的合作為 ODM 模式,莫界以極致輕量化的產品理念,自主研發出行業領先的樹脂衍射光波導技術,公司主要負責整機裝配、生產、測試等方面。公司相關 AR 眼鏡產線量產的條件已經滿足,后續的產能可以快速響應。在健康聲學產品領域正大力推進自主品牌的專業助聽器、具備藍牙功能的 TWS 形態輔聽器、個性化定制 HIFI 耳機、智能戒指等
41、。佳禾智能:佳禾智能:前瞻布局 AR 領域。1)公司主要代工電聲產品及智能穿戴設備,主營業務包括耳機、音箱及耳機部件,2023 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78%、18%、4%,2023 年全年營業收入 24億元,同增 9%,歸母凈利潤 1.33 億元,同減 24%;2024 年 Q1 實現營收 4 億元,同減 7%,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3 歸母凈利潤 0.15 億元,同減 54%。2)公司主要采用 ODM 模式進行經營,在 OWS(開放式耳機)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公司前瞻性布局 AR 產業鏈,2021 年公司斥資 3000 萬元參股工業級 AR 眼鏡龍頭瑞歐威爾 10%的股權
42、,公司參股消費級 AR 眼鏡核心部件光學顯示模組供應商瓏璟光電 0.67%股份。2022 年,公司為瑞歐威爾生產的工業級 AR 眼鏡亮相市場,2023 年,公司為影目科技生產的消費級 AR 眼鏡“INMO GO”實現了量產交付,該產品兼具翻譯、導航、口語陪練、提詞及 AI 智能助手等功能。水晶光電水晶光電:光學元器件龍頭,積極布局 AR 光學。1)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光學成像元器件、薄膜光學面板、汽車電子(AR+)、反光材料以及半導體光學,2023 年營業收入分別占比48%、36%、6%、6%、2%。2023 年實現營收 51 億元、同增 16%;實現歸母凈利 6 億元、同增 4%;預計 2024
43、 年 H1 實現歸母凈利達 4-4.5 億元,同增 125%-154%。2)公司深耕光學產業二十余年,以“成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學解決方案專家”為愿景,聚焦光學賽道,圍繞消費電子、車載光電、元宇宙三大應用場景布局產品業務,產品生態從單一的元器件拓展至元器件、模組及解決方案三者并存。消費電子是公司第一成長曲線,車載光電是公司第二成長曲線,XR 光學為公司第三成長曲線。3)AR 領域,公司重點布局反射光波導、衍射光波導路線。反射光波導方面,2016 年,公司以 1020 萬美元收購 lumus 的 3%股權,截至 2021 年初公司持有 Lumus4.7%的股份,目前 Lumus 是全球反射光波導
44、技術領導者;2018 年公司與德國肖特合資成立子公司晶特光學,公司出資 4590 萬元、持股 54%;大規模批量制造一直是公司優勢,公司有望在 1-2 年時間突破反射光波導高性價比、大規模的全球性的量產難題。衍射光波導方面,公司是 DigiLens 在國內的獨家授權生產商,DigiLens 是全球首家實現批量化生產的體全息衍射光波導方案商。舜宇光學科技舜宇光學科技:全球光學龍頭,積極布局表面浮雕衍射光波導。1)公司產品涵蓋光學零件、光電產品以及光學儀器,2023 年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 30%、68%、2%;公司下游涵蓋手機、汽車、ARVR,收入占比為 66%、17%、6%。2023 年公司實現
45、收入 317 億元、同減 5%;實現歸母凈利 11 億元、同減 54%。2)公司是光學行業龍頭,智能手機業務逐步復蘇,車載業務穩健增長,2024 年 H1 公司手機鏡頭、手機攝像頭出貨量同增 24%、14%;車載鏡頭出貨量同增 13%。3)公司積極布局 XR 領域,2023 年 VRAR 收入達 19 億元,占比為 6%,產品涵蓋鏡片、鏡頭、攝像頭模組、波導片等,2024 年公司展示其單層全彩衍射光波導、超輕薄單綠色玻璃基底 SRG 波導產品。此外,舜宇光學投資/合作多家 VR/AR 初創公司,如投資靈犀微光、鯤游光電,與鯤游合資成立舜宇奧萊半導體光學,以增強技術互補和市場競爭力。未來公司擬投
46、資 108 億元,建設舜宇半導體光學研制基地項目,布局 AR 光波導片、AR 光機及光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及生產。瑞聲科技瑞聲科技:聲學龍頭,積極布局 see-through 光波導。1)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聲學產品、傳感器及半導體、電磁傳動及精密器件、光學產品,2023 年全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37%、5%、40%、18%。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 205 億元,同減 1%,實現歸母凈利 7.4 億元,同減 10%。2)XR 領域公司可提供影像采集系統、聲學播放系統、聲音采集系統、觸覺反饋系統。影像方面,公司與透視(see-through)光波導顯示技術的領導者 Dispelix 合作,提供在
47、厚薄、重量、成本、圖像質量和清晰度等方面具備全面競爭力的高性能 see-through Lens 解決方案;采用 Pancake 光學方案,獲得優質圖像的同時,體積更??;基于 WLG 技術的玻塑混合鏡頭組,讓高熱環境下提供光學性能穩定的 Camera 模組和微投影光機準直系統成為可能。聲學方面公司與 AR 品牌廠 Rokid、Xreal、雷鳥合作緊密,為其提供綜合聲學解決方案。藍特光學藍特光學:微棱鏡、車載光學助力主業成長,XR 領域未來可期。1)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光學棱鏡、玻璃非球面透鏡、玻璃晶圓,2023 年全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54%、32%、7%。2023 年實現營收 7.5 億元、同
48、增 98%;實現歸母凈利 1.8 億元、同增 87%;2024 年 Q1 實現營收 1.67 億元、同增 95%,實現歸母凈利 0.29 億元、同增 511%。2)公司攜手大客戶,微棱鏡業務快速放量。公司產品被應用于華為、蘋果等知名企業的終端產品,也成為 AMS集團、康寧集團、麥格納集團、舜宇集團等知名企業的優質供應商。3)XR 領域,公司主要為康寧等客戶提供玻璃晶圓,顯示玻璃晶圓再裁剪切割后可制成 AR 光波導,最終用作AR 鏡片材料,公司亦可根據下游客戶需求,在顯示玻璃晶圓進行通孔、切割、光刻等深加工。美迪凱美迪凱:1)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精密光學零部件(31%)、半導體零部件及精密加工解
49、決方案(30%)、光學半導體(9%)、生物識別零部件及精密加工解決方案(8%)、半導體封測(7%)、AR/MR 光學零部件精密加工解決方案(3%)以及微納電子(2%)。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 3 億元、同減 22%;實現歸母凈利-0.8 億元;2024 年 Q1 公司實現營收 1.2 億元、同增 22%,實現歸母凈利-0.2 億元,虧損進一步虧大。2)AR 領域,公司主要提供高折射玻璃晶圓精密加工服務,公司與全球前三大光學玻璃材料廠商之一緊密合作,已批量出貨。出資北京靈犀微光,且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生產性公司靈犀美迪凱(美迪凱持股 30%、北京靈犀持股 70%),主要生產陣列式光波導片、模組及整
50、機組裝,并有向蘋果和 META 送樣。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4 騰景科技騰景科技:1)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光學元件、光纖器件,2023 年全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83%和 17%,下游領域涵蓋光通信、光纖激光、科研&生物醫療&消費類光學&半導體設備及其他領域,2023 年全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36%、54%、10%。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 3.4 億元、同減 1%;歸母凈利為 0.4 億元、同減 29%;2024 年 Q1 公司實現營收 0.9 億元、同增21%;實現歸母凈利潤 0.11 億元,同比增長 72%。2)公司建立了“光學薄膜類技術”、“精密光學類技術”、“模壓玻璃非
51、球面類技術”、“光纖器件類技術”和“衍射光學類技術”五大核心技術平臺,涵蓋了光電子元器件制造的主要環節。公司已與全球主要的光模塊廠商如 Lumentum、Finisar、中際旭創、光迅科技和光纖激光器廠商銳科激光、創鑫激光、nLIGHT建立合作關系。3)AR 領域,公司開發的棱鏡組合、模壓玻璃非球面透鏡、幾何光波導組件等精密光學元組件,目前已應用于 AR 設備中。同時公司正在進行 AR 納米壓印衍射波導片及光機模組的產品技術開發,逐步實現從光學元件、組件到光機模組的垂直整合能力。在南京設立分公司進行 AR 納米壓印衍射波導片的產品技術開發。博士眼鏡:博士眼鏡:積極布局智能眼鏡。1)公司主營業務
52、主要有光學眼鏡及驗配服務、隱形眼鏡以及成鏡系列產品,2023 年全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67%、14%、14%,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2 億元,同增 22%,實現歸母凈利潤 1.3 億元,同增 69%;2024 年 Q1 實現營收 3 億元、同減 4%,實現歸母凈利潤 0.25 億元,同減 33%。2)博士眼鏡是國內首家眼鏡零售上市公司,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時尚化、個性化的眼鏡產品和專業的視覺健康解決方案,其旗下包括六大品牌,“President optical”定位于“高端定制”、“博士眼鏡”定位于“專業視光”、“Boojing”定位于“新消費零售”、“zle”定位于“時尚快消”、“砼(
53、石人工)”定位于“全國加盟”、“ZORRO”定位于“復古文化主題”。3)公司持續探索智能眼鏡新賽道,擴大眼鏡產業鏈布局,致力于智能眼鏡“最后一公里”的驗配服務和產品交付。目前公司已與業內頭部智能眼鏡品牌雷鳥創新、ROKID、魅族、華為建立穩定合作關系,通過定制化服務、線上線下聯動售后為智能眼鏡的消費群體提供視力矯正綜合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帶來視聽盛宴。風險提示 AI 眼鏡銷量不及預期:關于 Meta Ray-Ban 的未來銷量僅為我們的推算數據,若蘋果、Meta新品發布推遲、或銷量不及預期,均可能導致 XR 產品銷量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若 AI 眼鏡產品大賣,可能存在行業競爭格局加劇,利
54、潤率下行。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5 行業行業投資評級的說明:投資評級的說明:買入: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上漲幅度超過大盤在 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上漲幅度超過大盤在 5%15%;中性: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變動幅度相對大盤在-5%5%;減持:預期未來 36 個月內該行業下跌幅度超過大盤在 5%以上。行業深度研究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6 特別聲明:特別聲明: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版權歸“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證券”)所有,未經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均
55、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復制、轉發、轉載、引用、修改、仿制、刊發,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經過書面授權的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本報告的產生基于國金證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但國金證券及其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反映撰寫研究人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故本報告所載觀點可能與其他類似研究報告的觀點及市場實際情況不一致,國金證券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
56、、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可能會隨時調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國金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制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在任何地區均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提及的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風險,可能不易變賣以及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報告所提及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益可能會受匯率影響而波動。過往的業績并不能代表未來的表現??蛻魬斂紤]到國金證券存在可能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沖突,而不應視本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證券研究報告是用于
57、服務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者和投資顧問的專業產品,使用時必須經專業人士進行解讀。國金證券建議獲取報告人員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咨詢獨立投資顧問。報告本身、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也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國金證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國金證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本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向其發送、發布該研究報告的人員。國金證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
58、報告而視其為國金證券的客戶。本報告對于收件人而言屬高度機密,只有符合條件的收件人才能使用。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報告僅供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中風險評級高于 C3 級(含 C3 級)的投資者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個別客戶的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不應被視為對特定客戶關于特定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議或策略。對于本報告中提及的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本報告的收件人須保持自身的獨立判斷。使用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進行投資,遭受任何損失,國金證券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若國金證券以外的任何機構或個人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或個人為此發送行為承擔全部責任。本報告不構成國金證券向發送本報告機構或個人的收件人提供投資建議,國金證券不為此承擔任何責任。此報告僅限于中國境內使用。國金證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深圳 電話:021-80234211 郵箱: 郵編:201204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芳甸路 1088 號 紫竹國際大廈 5 樓 電話:010-85950438 郵箱: 郵編:100005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內大街 26 號 新聞大廈 8 層南側 電話:0755-86695353 郵箱: 郵編: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 2028 號皇崗商務中心 18 樓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