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深度報告:為什么深空探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之一?-240723(3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信行業衛星互聯網深度報告:為什么深空探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之一?-240723(38頁).pdf(3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 衛星互聯網深度報告 為什么深空探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之一?2024 年 07 月 23 日 航天往事:阿波羅計劃引領了科技變革,推進了多產業高速發展。阿波羅計劃得到了美國政府在政策、機構、預算等領域的頂格支持。以 2022 年為基準年計算通脹后,NASA 在阿波羅計劃的總投入超過了 3000 億美元,巔峰時美國航天經費占據當年聯邦開支的 4.31%。在如此高規格的投入下,NASA 實現了土星號、阿波羅飛船等工程奇跡,并成功完成了六次載人登月。據 NASA 統計,整個阿波羅計劃共獲得 3000 多項專利,催生了
2、 1800 多種衍生產品,其科研成果帶動了 20 世紀 60、70 年代美國和全世界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測控技術、火箭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醫療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全面發展。阿波羅計劃中私營企業深度參與,獲得了科技水平、產業地位的提升。據“阿波羅 11 號”官網披露,在阿波羅計劃上投入的每 1 美元平均帶來了 5 美元左右的效益。如今美國重啟阿爾忒彌斯計劃,重返月球在即,SpaceX 或將負責把 HLS(登月艙)發射到月球軌道。2022 年 11 月,阿爾忒彌斯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NASA 在阿波羅計劃結束 50 年后重返月球探索領域;未來十年將是阿爾忒彌斯任務高密度執行的階段,屆時 NASA
3、 將實現數次載人登月及月球基地的建立。在阿爾忒彌斯及阿爾忒彌斯號任務中,SpaceX 承擔了將 HLS 部署到月球軌道的任務,這對超重星艦的在軌推進劑轉移和回收技術是重大考驗。我國載人登月項目已啟動,重載火箭正穩步推進。2023 年 5 月,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表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重載火箭是我國載人航天能夠順利推進的基礎,目前我國重載火箭研發進程正穩步進行,長征十號、長征九號分別將在 2027 年、2030 年完成首飛,且都具有可回收設計。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各國在深空探索、商業航天等領域的嘗試勢必會對全球商業
4、航天事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如火箭運載能力的提高和可回收技術的進步等。隨著商業火箭技術不斷成熟,商業火箭有望迎來常態化發射,火箭箭體、測運控、燃料供應商將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九豐能源、斯瑞新材、高華科技、超捷股份;2024 年衛星互聯網產業測進展確定性強,板塊歷經深度調整后當前位置布局機會明確。短期來看前端運載火箭技術及其相關產業鏈有望率先受益,同時航天器領域的衛星生產制造環節將有望依托商業航天進程提速而加速放量,中長期維度隨著技術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下游應用側相關環節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重點推薦信科移動、震有科技、上海瀚訊、海格通信。風險提示:國際形勢變化風險;我國載人登月進程不及預期;我國
5、衛星發射進程不及預期。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代碼 簡稱 股價(元)EPS(元)PE(倍)評級 2023A 2024E 2025E 2023A 2024E 2025E 688418.SH 震有科技 14.48-0.45 0.45 0.91 /32 16 推薦 300762.SZ 上海瀚訊 16.20-0.30 0.14 0.27 /113 60 推薦 002465.SZ 海格通信 9.18 0.28 0.37 0.48 32 25 19 推薦 688387.SH 信科移動 4.86-0.10 0.02 0.06/255 85 推薦 605090.SH 九豐能源 27.83 2.08 2.
6、44 2.82 13 11 10 /301005.SZ 超捷股份 27.02 0.23 1.08 1.55 138 32 23/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未覆蓋公司數據采用 wind 一致預期)推薦 維持評級 分析師 馬天詣 執業證書:S0100521100003 郵箱: 分析師 崔若瑜 執業證書:S0100523050001 郵箱: 相關研究 1.通信行業點評:國內多地開啟海風項目建設和深遠海規劃批復,海外海風建設需求依然樂觀-2024/07/23 2.通信行業事件點評:工信部加快提升北斗滲透率,促進北斗設備與應用發展-202
7、4/07/14 3.光纖海纜點評:中國電信采購 400G 光網光纖,預計 24H2 電網與海纜采購交替高峰期-2024/07/07 4.衛星互聯網行業運載火箭深度報告(一):太空經濟之基,商業發射服務放量在即-2024/07/05 5.通信行業事件點評:匯綠生態收購全球光模塊龍頭 3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2024/06/18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 目錄 1 阿波羅計劃:科技革命下美國的殺手锏.3 1.1 蘇聯領跑太空競賽,美國追趕決心堅定.3 1.2 阿波羅成本:超 3000 億美元,運載火箭和航天器是主要投資對象
8、.5 1.3 三階段循序推進,共實現 6 次載人登月.7 2 科技+產業:阿波羅計劃的雙重催化.10 2.1 引領科技變革,催化產業發展.10 2.2 私企承包商深度參與,受益阿波羅計劃產業地位提升.13 3 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行至高潮.18 3.1 二十載厚積薄發,未來十年將是發射高峰期.18 3.2 SpaceX HLS:Artemis登月艙唯一中標方案.21 4 我國載人登月項目已啟動,重載火箭正穩步推進.25 5 投資建議.28 5.1 行業投資建議.28 5.2 信科移動.28 5.3 震有科技.29 5.4 上海瀚訊.30 5.5 海格通信.31 5.6 九豐能源.32 5.
9、7 高華科技.33 5.8 超捷股份.33 5.9 斯瑞新材.33 6 風險提示.35 插圖目錄.36 表格目錄.36 8XbUeUfV9W9WaYfV6MdN8OoMrRsQqMkPrRrOjMnPqM8OrRwPuOmPtNMYqNqM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 1 阿波羅計劃:科技革命下美國的殺手锏 1.1 蘇聯領跑太空競賽,美國追趕決心堅定 太空競賽是二十世紀中后期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美國和蘇聯之間為實現卓越航天能力演進而進行的探索。隨著和平成為時代主題,大國間科技文化方面競爭日趨白熱化,科技水平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
10、。20 世紀 50 年代后,探索太空成為科技革命的延伸。蘇聯在太空競賽中領跑半步,美國提出阿波羅計劃決心奮力追趕。(1)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尼克 1 號,標志著太空競賽進入白熱化。美國迅速作出反應,于 1958 年發射探索者 1 號,并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NASA 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獨立機構,定位為美國民用航天的領導者,集中力量統籌美國的太空探索。(2)19571961 年,太空競賽從機器延伸到生物。1957 年 11 月,蘇聯將“太空狗”萊卡發射到太空,作為回應,1961 年美國則將黑猩猩哈姆送入太空。(3)1961 年,蘇聯宇航
11、員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同年,為扭轉在太空競賽里程碑事件屢次落后的局面,肯尼迪在國會發表的 國家緊急需要演講中公開提出了在 10 年內將人類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即阿波羅計劃。圖1:斯普尼克 1 號衛星 圖2: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 資料來源:Slash Gear,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國家航天局,民生證券研究院 阿波羅計劃在政策、預算、機構等方面得到頂格支持。政策及政府表態方面,1958 年的國家航空航天法案創立了 NASA,并設立了一個由總統擔任主席的國家航空航天委員會,為太空探索提供了明確的法律基礎。1962 年,在肯尼迪訪問萊斯大學時發表了一篇著名演講:“
12、我們選擇登上月球,并不是因為它們容易,而是因為它很困難”,再次重申了美國政府致力于實現阿波羅計劃、以和平方式贏得太空競賽的堅定立場。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4 機構方面,負責阿波羅計劃的 NASA 吸收合并了美軍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先鋒計劃、陸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和由馮布勞恩領導的陸軍彈道導彈局,NASA 在美國民用航天領域的領導地位得到確定。預算方面,阿波羅計劃提出后,NASA 的預算水漲船高,占比從不足聯邦總支出的 1%增長到 1965 年的 4.31%。同時,NASA 一半以上的預算都集中在阿波羅計劃上,阿波羅計劃實質上成為
13、美國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的首要任務。圖3:肯尼迪在萊斯大學的著名發言 資料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民生證券研究院 美國“水星計劃”和“雙子座計劃”的成功為載人登月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水星計劃是美國的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其目標是將人類送入地球軌道,其成功是美國載人航天的先驅。為保障阿波羅計劃的順利進行,美國還于 1961 年1966年開展了“雙子座計劃”,主要目標是開發并測試在太空中執行關鍵任務的技術,如艙外活動、軌道對接和長時間太空飛行等,為登月行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和經驗基礎。表1:20 世紀 60 年代前后美國的航天計劃 項目名稱 時間 目標 成本(未經過通脹調整)成果 水
14、星計劃 19581963 將人類送入地球軌道并安全返回 4 億美元 六次載人飛行全部成功,其中“自由 7 號”將艾倫謝潑德送入太空,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雙子星計劃 19611966 將多人送入地球軌道;開發并驗證太空旅行技術(如宇航員艙外行動、長時間太空飛行、航天器對接等),確保阿波羅計劃的順利進行 12.8 億美元“雙子座 3 號”實現首次多人載人航天,“雙子座 4 號”實現美國首次艙外活動 阿波羅計劃 19611973 實現載人登月 280 億美元“阿波羅 11 號實現成功登月 資料來源:NASA,CCTV,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
15、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5 1.2 阿波羅成本:超 3000 億美元,運載火箭和航天器是主要投資對象 阿波羅計劃的成功背后是巨大的資金支持。據 The planetary society 統計,1960 年至 1973 年間,美國在阿波羅計劃上的花費約為 258 億美元,其中包括直接項目成本 206 億美元和地面設施、管理費用 52 億美元。加上雙子座計劃和機器人登月計劃,美國為了實現載人登月總共花費了 280 億美元。按通貨膨脹調整至2022 年后約為 3065 億美元。表2:19601973 年美國登月計劃成本情況 項目名稱 實際支出 調整通脹后支出(2022)航天器 83
16、億美元 894 億美元 運載火箭 94 億美元 1060 億美元 開發與運營 29 億美元 286 億美元 直接項目成本 206 億美元 2239 億美元 地面設施,營運費用與數據跟蹤 52 億美元 565 億美元 阿波羅計劃小計 258 億美元 2805 億美元 機器人登月計劃 9 億美元 110 億美元 雙子座計劃 13 億美元 151 億美元 登月總成本 280 億美元 3065 億美元 資料來源:NASA,Planetary Society,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阿波羅計劃一度成為美國最優先事項。NASA 開支從 1960 年開始出現迅猛提升,占美國聯邦支出比例從0.43%增加到1965
17、年的4.31%。(目前穩定在0.5%左右)其中與載人登月相關開支在 19641968 年占比達到 70%。圖4:NASA開支占聯邦支出比重在1960S中后期達到峰值 圖5:登月相關支出占 NASA 總支出比重(單位:億美元,按 2022 年折價)資料來源:Planetary Society,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Planetary Society,民生證券研究院 在阿波羅計劃的項目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土星系列運載火箭和航天器(包括指揮/服務艙、登月艙等)。從成本曲線上來看,阿波羅計劃相關成本在登陸月球之前達到峰值,隨著工作從研發轉向生產和運營,項目的總成本下降。0.00%1.00%2.00
18、%3.00%4.00%5.00%1959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199920042009201420190100200300400500600700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Apollo&related programsNASA Total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6 圖6:阿波羅計劃各項目項目成本占比(單位:億美元,按 2022 年折價)資料來源:Planetary Society,民生證券研究院 美國在土
19、星系列運載火箭上共花費了 94 億美元(折價 1060 億美元),其中主要包括土星號、土星 IB 和土星號。土星號(成本 8.6 億美元,折價 113億美元)是美國第一個中型運載火箭,用于將阿波羅計劃的測試航天器送入地球軌道,以驗證在后續的土星運載火箭中將要使用的關鍵技術。土星 IB 號(10.7 億美元,折價 122 億美元)主要負責半燃料的指揮/服務艙或全燃料登月艙的早期飛行驗證,共進行了包括阿波羅五號在內的四次測試活動。土星號(66 億美元,折價 721 億美元)運載能力最大,總推力達 3408 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達 45 噸,執行了包括阿波羅 11 號在內的 12 次發射任務,是載人
20、登月的主力箭。另外有 8.8億美元(折價 103 億美元)用于發動機的開發。圖7:土星家族火箭構成對比 資料來源:Space Rocket History Podcast,民生證券研究院 0100200300400500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航天器運載火箭開發與運營地面設施,運營費用及數據跟蹤相關項目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7 圖8:土星號 S-IC 級和五臺 F-1 發動機 圖9:土星號執行了阿波羅 11 號的發射 資料來源:NAS
21、A,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中國載人航天,民生證券研究院 航天器方面,NASA 在登月艙(LM)上花費的成本為 24 億美元(折價 251億美元),指揮與服務艙(CSM)上花費了 38 億美元(折價 419 億美元)。表3:19601973 年直接用于阿波羅計劃的支出明細 項目種類 項目名稱 實際支出 調整通脹后支出(2022)航天器 指揮與服務艙 38 億美元 419 億美元 登月艙 24 億美元 251 億美元 指揮與導航系統 5.7 億美元 64 億美元 儀器儀表 13 億美元 134 億美元 支持開發 1.8 億美元 22 億美元 土星系列運載火箭 土星號 8.6 億美元 113 億
22、美元 土星 IB 號 10.7 億美元 122 億美元 土星號 66 億美元 721 億美元 發動機 8.4 億美元 103 億美元 開發與運營 任務支持 4.7 億美元 54 億美元 任務運營 2.4 億美元 228 億美元 項目開發研究 0.3 億美元 4 億美元 資料來源:NASA,Planetary Society,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1.3 三階段循序推進,共實現 6 次載人登月 阿波羅計劃的登月任務采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案。首先,將已對接好的指令艙、服務艙及登月艙一同送往月球并進入月球軌道;之后登月艙分離并登上月球,指令艙和服務艙繞月飛行;在月面任務完成后,指令艙和服務艙及登月艙在
23、月球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隨后指令艙和服務艙返回地球,并由指令艙將航天員安全送至地球表面。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8 圖10:阿波羅計劃采用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案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阿波羅計劃的具體推進是在不斷地試驗與調整中進行的,共可分為三個階段:無人飛行測試階段、載人任務測試階段及載人登月階段。無人飛行測試階段:19611968 年。從火箭型號來看,土星號共經歷了 10次無人試飛,主要目的包括驗證測試版指揮/服務艙的密封性及堅固程度以及通過發射“飛馬座”衛星來研究微流星體撞擊航天器的概率。土星 IB 號進
24、行了四次無人試飛,首次裝配真實指揮艙,對航天器在軌道中、返回大氣層時的基本性能和火箭的對接、分離操作進行了測試。小喬二號模擬火箭進行了五次發射,驗證了發射逃生系統的可用性。土星號進行了兩次試飛,較為全面地驗證了三級運載火箭及阿波羅航天器均能在載人航天任務中正常運轉。載人飛行測試階段:19681969 年。NASA 共進行了 5 次載人飛行測試,其中阿波羅 1 號與阿波羅 7 號計劃采用土星 IB 號運載火箭,其余三次任務都采用了土星號火箭。阿波羅 1 號機艙不幸發生火災,其余四次飛行測試先后實現了繞月飛行、登月艙對接指揮/服務艙實驗與登月“彩排”,為登陸月球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圖11:阿波羅
25、飛行器:登月艙與指揮/服務艙對接 資料來源:Galactic Journey,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9 登陸月球階段:1969 年1972 底,美國共進行了七次載人登月探索,其中阿波羅 13 號由于服務艙中的氧氣罐破裂,導致登月計劃中止。其余六次均獲得成功,累計帶回 382 公斤月壤,并進行了一系列天文觀測、地質探索等科學試驗。表4:19601973 年美國登月計劃載人任務梳理 階段 任務名稱 時間 火箭名稱 實現目標 載人飛行測試階段 阿波羅七號 1968 年 10 月 土星 IB 號 證明 Block號
26、指揮艙在登月任務所需時間內能夠居住且可靠;載人任務首次實現電視直播 阿波羅八號 1968 年 12 月 土星號 土星號首次載人飛行,指揮/服務艙在20 小時內完成了繞月 10 圈 阿波羅九號 1969 年 3 月 土星號 指揮/服務艙和登月艙首次在地球軌道上載人飛行,驗證登月艙與指揮/服務艙的對接情況 阿波羅十號 1969 年 5 月 土星號 首次登月的彩排,將登月艙飛行至距月球表面 9 英里的高度 登陸月球階段 阿波羅十一號 1969 年 7 月 土星號 首次登陸成功 阿波羅十二號 1969 年 11 月 土星號 月球探索,部署阿波羅月球表面實驗包 阿波羅十三號 1970 年 4 月 土星號
27、 由于爆炸,未能順利完成 阿波羅十四號 1971 年 1 月 土星號 部署科學儀器,使用 S 波段和 VHF 信號進行通信測試,以確定月球表面的反射特性 阿波羅十五號 1971 年 7 月 土星號 首次使用月球漫步車(LRV)阿波羅十六號 1972 年 4 月 土星號 在笛卡爾地區選定的著陸點調查和采樣;在月球軌道上進行飛行試驗和攝影任務 阿波羅十七號 1972 年 12 月 土星號 進行地質研究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0 2 科技+產業:阿波羅計劃的雙重催化 阿波羅計劃不僅實現了
28、美國趕超蘇聯的政治目的,其科研成果還帶動了 20 世紀 60、70 年代美國和全世界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測控技術、火箭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醫療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全面發展,把科技整體水平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同時,阿波羅計劃創造了數量巨大的就業崗位,在工程高峰時期,共有 2 萬余家企業、30 余萬人參與了阿波羅計劃。在阿波羅計劃上投入的每 1 美元平均帶來了 5 美元左右的效益。2.1 引領科技變革,催化產業發展 阿波羅計劃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成就,引領了一系列科技變革。據NASA 統計,整個阿波羅計劃共獲得了 3000 多項專利,催生了 1800 多種衍生產品。阿波羅制導計算機
29、(AGC)由麻省理工大學主持設計,安裝在每個阿波羅指揮艙和阿波羅登月艙上,負責航天器的制導、導航和控制功能。AGC 開創了計算機小型化的轉折,為后續手機電腦登移動終端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由于載荷等因素的限制,阿波羅計算機只有一個手提箱大?。? 立方英尺),重 32 公斤,在那個計算機經常占據整個房間的時代,是工程上的奇跡。David Mindell 表示:“從阿波羅開始,人們不再談論他們的計算機有多大,而是開始吹噓他們有多小?!蓖瑫r AGC是第一臺基于硅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是早期集成電路研究的驅動力。到 1963 年,阿波羅項目使用的集成電路數量占美國產量的 60%,極大程度上推動了集成電路技術的
30、發展與成熟。圖12:阿波羅制導計算機 資料來源:芯光社 ChipHub,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1 電傳操縱技術:在早期飛行中,飛行員依靠移動物理部件(如操縱桿、踏板等)來實現對飛機的操縱。美國宇航局用于訓練阿波羅飛船指揮官的登月研究飛行器采用了完全脫離機械操作的模擬電傳操縱系統,使其成為第一架真正的純電傳飛行器。此后,數字電傳操縱系統被納入大型客機、軍用噴氣式飛機,甚至汽車和潛艇中。圖13:阿波羅登月研究飛行器 資料來源:中國日報,China Daily,民生證券研究院 除此之外,阿波羅計劃還有多項成果催
31、化了商業衍生品的誕生。比如為在月球采集地表下巖石樣本,BlackDecker 研發出小型鉆頭和一套減小電機功耗的程序,后來 BlackDecker 基于這套程序推出了吸塵器,奠定了現代便攜式無線吸塵器的模樣;美國宇航局開發的一種柔性防火纖維,后廣泛用在消防服中;阿波羅計劃的航空服中采取了中空吹塑成型工藝,1977 年,前 NASA 航天工程師將這種工藝用在了氣墊式運動鞋中。阿波羅計劃對于新興技術的應用還使得眾多尚不成熟的技術得到了試驗和推廣。比如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食品安全標準、GoPro相機、存儲與實時運算處理等。表5:阿波羅計劃中及催化的發明 發明 概述 發明 概述 嬰兒配方奶粉 美國國
32、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在尋找一種可在長期太空任務中使用的回收劑時發現了一種營養豐富的藻類植物油,現在這種植物油已成為幾種嬰兒配方奶粉的添加劑。它含有人體無法合成的兩種必需脂肪酸 記憶海綿 記憶海綿最初是作為宇航員座椅的墊子而發明的,它可以在起飛和著陸時通過強大的力量將宇航員的身體塑形,然后轉為中性狀態,進而不需要根據不同宇航員的體型定制座椅 保溫毯 馬拉松運動員和急診病人經常穿的銀色太空毯是從阿波羅任務中誕生的 健身器材 由于長期暴露在零重力環境下會導致肌肉萎縮和骨質流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設計了健身器材,讓宇航員在太空中也能保持身體健康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
33、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2 吸塵器 Black&Decker 與 NASA 合作生產了一種輕巧的工具用于阿波羅月球表面鉆機。后用于建造吸塵器 空氣凈化器 在太空船的人造環境中,嘗試種植植物會導致乙烯積聚。因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國際空間站開發了一種空氣凈化器,目前已在醫院、餐館廣泛應用 高級相機 微型 CMOS 傳感器使月球上的照片和我們現代的自拍成為可能,此外還有 Go pro 錄像機等 隔熱材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為阿波羅宇航服和宇宙飛船試驗隔熱技術,最終形成了標準的建筑隔熱材料 真空密封食品 為了確保太空中的食物不會被破壞,NASA 發明了真空密封,真空包裝可阻止
34、微生物傳播 抗冰飛機 冰是航天飛機在太空中的真正威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設計了各種電子解決方案來阻止冰在航天器上形成。其中一些方案現在已用于日常商用飛機上 減震運動鞋鞋底 根據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減震運動鞋所使用的技術最初是為太空服開發的,耐克的減震跑鞋就使用了 NASA 前工程師 M.Frank Rudy 的技術專利 電腦鼠標 在尋找一種方法來改進與機載計算機的交互,并使用戶能夠完成操作數據等任務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生產出了第一只鼠標 防火消防制服 在阿波羅 1 號機艙大火造成三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后,美國宇航局生產了一種由柔性防火纖維
35、制成的防護服,以承受極端高溫 排便系統 在阿波羅登月任務中,排便系統只是一個帶小孔的小袋子,邊緣有一些粘合劑。阿波羅號之后,太空廁所得到了改善,宇航員可以開始使用普通食物 人工耳蝸 肯尼迪航天中心工程師 Adam Kisseh 患有聽力障礙,他根據自己在航天飛機計劃中關于電子、聲音和振動傳感器系統方面的工作經驗,開發了早期的人工耳蝸植入技術,改進了不便的助聽器。NASA 稱,該技術使用的是電脈沖而不是簡單的聲音放大 彈簧輪胎 阿波羅項目為月球車配備了無氣輪胎。這些輪胎由彈性鋼絲編織而成,既足夠堅硬以支撐月球車,又足夠柔軟以在月巖上滾動。阿波羅 15 號、16 號和 17 號的月球車都裝有這種輪
36、胎 防刮鏡片 在美國宇航局制造出防刮擦的宇航員頭盔后,該機構向福斯特-格蘭特公司頒發了許可證,以試驗防刮塑料,現在包括大多數太陽鏡和有度數的鏡片 集成電路 著名的集成電路是將多個晶體管集成到一個硅芯片上。這最初用于阿波羅制導計算機以滿足阿波羅飛船對計算機小巧、輕便、功能強大的要求,阿波羅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硅芯片革命的步伐 建筑物減震器 減震器的生產是為了在航天飛機發射時保護設備。它們現在被用于保護易發生地震地區的橋梁和建筑物 泳池水體凈化系統 根據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NASA 在 1960年代為凈化宇航員的飲用水所開發的電解銀碘化器,后來廣泛用于泳池水體清
37、潔 太陽能電池 出于為阿波羅太空任務提供動力的需要,美國宇航局發明并持續開發光伏電池,與其他公司分享進展以加速該技術的發展 凍干食品 在漫長的太空任務中,航天飛機上的每一盎司空間和重量都必須得到最大化利用,凍干食品已成為主食。凍干食品非常清淡,并且保持其營養價值。重組后,它們比以前包裝在擠壓管中的膳食來源更容易獲得,食用起來也更舒適 無線耳機 美國宇航局與兩名制作了無線耳機原型的航空公司飛行員一起創建了一種輕便的免提通信系統,使阿波羅宇航員能夠與地球上的團隊進行通信 水過濾 美國宇航局創建了使用碘和筒式過濾器的過濾系統,以確保宇航員能夠獲得安全無味的水。這種濾波技術是目前的標準配置 資料來源:
38、NASA,Yahoo Finance,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3 2.2 私企承包商深度參與,受益阿波羅計劃產業地位提升 作為 20 世紀最宏大的工程計劃,阿波羅計劃的參與方包括 NASA 總部的阿波羅計劃辦公室、3 個 NASA 載人航天中心,7 個其他政府實驗室和測試中心,13 個主承包商以及 4000 多個子合同商。NASA 將整個計劃拆分成各個部分(如火箭、登月艙等),每個部分都由管理者及主承包商負責,再由主承包商分發給子承包商。阿波羅計劃中私人承包商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20 世紀 60 年代
39、中期,40 萬名 NASA 工作人員中有 37.7 萬人都來自私人承包企業。阿波羅計劃的主體構成主要包括登月艙、指揮/服務艙、土星運載火箭。登月艙(251 億美元)由格魯曼公司設計建造,北美航空公司則是指揮/服務艙(419億美元)的主承包商。土星號火箭(721 億美元箭身+103 億美元發動機)構成較為復雜,主要承包商包括制造第一級火箭的波音、第二級火箭的北美航空、第三極火箭的麥道公司、負責發動機研制的洛克達因。土星號各段制造完成后和登月艙、指揮服務艙一并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組裝并發射。阿波羅制導計算機(AGC)由麻省理工儀器實驗室設計并制造,IBM 則負責運載火箭儀器單元。其他產品與服務方面
40、,通用汽車公司參與了月球車的制造,惠而浦公司制造了太空廚房和凍干食品,ILC 多佛爾生產了宇航服。圖14:土星五號運載火箭主要供應商 圖15:阿波羅 11 號主要供應商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Zdnet,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4 表6:部分主要阿波羅計劃供應商參與項目及公司現狀 公司名稱 參與項目 備注及公司現狀 格魯曼公司(Grumman)登月艙 1994 年與諾斯羅普公司合并,成立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目前參與到阿爾忒彌斯計劃的 SLS 運載火箭制
41、造中 北美航空(North American Aviation)指揮/服務艙 逃逸系統 土星號 S-級 1967 年與羅克韋爾公司合并,1996 年被波音收購,目前是波音國防、空間與安全部門的一部分 道格拉斯(Douglas)土星號 S-B 級 于 1967 年與麥道飛機公司(McDonnell Aircraft)合并,成立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并作為一個部門運營。1997 年,麥道公司與波音公司合并。波音 土星號 S-C 級 在合并了羅克韋爾國際及麥道公司后,目前波音國防、空間與安全部門營收達到 233 億美元,波音成為世界第三大國防承包商。目前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42、一起參與到 SLS 運載火箭的制造中 洛克達因(Rocketdyne)J-2 發動機 F-1 發動機 一開始是北美航空的獨立部門,1967 年隨北美航空與羅克韋爾公司合并,1996 年被波音收購,2005 年被普惠公司收購,2013 年被出售給 GenCorp 并成立 Aerojet Rocketdyne,目前在 L3Harris 旗下,參與到 SLS 運載火箭發動機的建造 固特異 土星號 S-級發動機艙調節系統 該公司由弗蘭克希柏林(Frank Seiberling)創立于 1898 年,主要產品為橡膠輪胎、橡膠管、鞋底和打印機零件等。2021 年固特異以 25 億美元收購固鉑輪胎橡膠公司(
43、Cooper Tire&Rubber Company)IBM 土星號儀器單元(包括運載火箭數字計算機)、實時復合計算機 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該公司生產了美國 80%和全球 70%的計算機,2022 年仍是世界第七大科技公司 麻省理工儀器實驗室 阿波羅制導計算機 后更名為德雷珀實驗室,目前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商業月球載荷服務 通用汽車 月球登陸車 通用汽車通過月球登陸車項目與 NASA 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目前通用汽車正在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航空航天專家合作,開發最新版本的月球車Lunar Rover?;荻郑╓hirlpool)太空廚房及凍干食品 惠而浦于 2021 年重返 N
44、ASA,與普渡大學和 Air Squared 合作開發了一款零重力冰箱,以研究深空的長期食品儲存勘探。IDC Dover 宇航服 自阿波羅計劃開始以來,ILC 一直是 NASA 宇航服壓力服的設計者和生產商。1994年,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與 ILC 簽訂合同,為火星探路者任務開發和制造安全氣囊著陸系統。西屋 月球相機 該公司于 1995 年購買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999 年被維亞康姆合并。西屋原本的核電事業被賣給英國英國核子燃料有限公司(BNFL),仍然稱為西屋公司。2006 年,英國核燃料有限公司以 54 億美元把西屋轉賣給東芝。摩托羅拉 無線通訊設備 2011 年,摩托羅拉拆分為兩
45、家獨立的公司摩托羅拉移動及摩托羅拉系統。同年 8月,Google 以 125 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2014 年 1 月,Google 宣布以 29.1 億美元出售摩托羅拉移動予聯想集團 資料來源:NASA,AllBusiness,公司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隨著阿波羅計劃的推進,供應商在實現技術突破與提高產業地位等方面有所受益?;鸺桃圆ㄒ艄緸槔?,波音公司在阿波羅計劃中主要負責制造土星號第一級(S-IC)以及月球漫游車(在阿波羅 15、16、17 三次計劃中使用)。此外,波音還負責阿波羅號的技術集成和評估。一方面波音在阿波羅計劃的深度參與積累了許多航天產業經驗,另一方面波音通過收購
46、合并羅克韋爾等公司實現了壯大。2022 年,波音的防務、太空與安全部門為公司貢獻了 231.62 億美元的營收,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5 占公司總營收的 34.77%。波音一直與 NASA 保持密切的合作,目前波音是阿爾忒彌斯計劃中 SLS 核心級、上級和飛行航電套件的設計、開發、測試和生產的主承包商。圖16:波音公司生產的月球車 圖17:波音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中負責 SLS 火箭核心級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計算機及通信技術供應商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為例,巔峰時
47、IBM 共有 4000 多名員工參與到了阿波羅計劃中。IBM 在阿波羅計劃中的貢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地面任務控制中心建造實時復合計算機(real-time computer complex),二是建造土星號的儀器單元,包括制導、控制、定序系統等,其安裝在土星號三級火箭頂部。實時復合計算機(RTCC)位于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由五臺 IBM System/360 Model 75 計算機組成。RTCC 的主要任務包括實時監控計算飛船的速度、飛行路徑及角度等,為飛行計劃的隨時調整和指揮中心的命令下達提供支持。IBM System/360 計算機推出于 1964 年,通過在阿波羅計劃中的應用名
48、聲大噪。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以 System/360 為代表的 IBM 大型機是占主導地位的計算平臺,擁有近乎壟斷的市場份額。受益于參與阿波羅計劃帶來的技術成熟及產業地位提升,1960S1970S IBM 生產了美國 80%和全球 70%的計算機。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6 圖18:任務控制中心的實時復合計算機 資料來源:Arstechnica,民生證券研究院 土星號的儀器單元(IU)位于第三極火箭和服務艙之間,是火箭的大腦,負責整個火箭升入軌道過程中的引導、控制和排序命令。其中運載火箭數字計算機(LVD
49、C)是 IU 的核心設備,主要作用是協助土星五號進行自動駕駛。(前文阿波羅制導計算機主要控制阿波羅飛船,運載火箭數字計算機則控制運載火箭)由于載荷限制,LVDC 僅有 32.9 千克,LVDC 項目的實踐幫助 IBM 公司突破了計算機技術的界限,并推動了公司在微小型化、實時計算和系統管理方面的進步。圖19:IBM 為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制造的儀器單元 圖20:運載火箭數字計算機 資料來源:IBM 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民生證券研究院 除大型企業通過 NASA 的合同提升自身產業地位外,也有較多小型企業通過參與阿波羅計劃實現了陡峭
50、成長曲線。比如 ILC Dover,在 1965 年因其在充氣宇航服中設計柔性關節的獨特方法獲得了阿波羅登月宇航服的主合同。1969 年 ILC 的員工人數迅速擴大到 900 名,之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7 后的幾十年 ILC Dover 一直與 NASA 保持合作,先后開發了艙外移動裝置、“火星探路者”的安全氣囊著陸裝置等。同時 ILC Dover 開始了多元化發展,為軍隊生產化學和生物防護服、制作飛艇和充氣裝置。PBI Performance Products,Inc.曾隸屬于塞拉尼斯公司,最初為 NASA 開發阻
51、燃纖維。在 1967 年阿波羅 1 號悲劇發生后,NASA 在后續計劃中加強了對先進耐火材料的關注,首先考慮的替代方案之一就是 PBI(一種防火材料)。從 20世紀 70 年代到 80 年代,PBI 在太空飛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94 年紐約市消防局指定 PBI 作為其防護裝備,隨后 PBI 產品銷往全球,目前該公司的防火材料已獲得全球認可。圖21:ILC Dover 為阿波羅 11 號宇航員制作的宇航服 圖22:PBI 消防服 資料來源:Delaware Public Media,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New York Post,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
52、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8 3 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行至高潮 3.1 二十載厚積薄發,未來十年將是發射高峰期 二十年波折發展后,人類重返月球在即。2005 年 NASA 啟動星座計劃,將美國的太空探索計劃概括為三個目標,即首先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然后重返月球,最后載人前往火星及更遠的目的地。然而在 2010 年,由于預算和科研進度問題,奧巴馬總統叫停了星座計劃,只保留了對獵戶座飛船和 Space Launch System(SLS 火箭)的后續開發。2017 年,特朗普總統重啟登月計劃并命名為阿爾忒彌斯,旨在以之前獵戶座飛船及 SLS 火箭為基礎,結合
53、HLS(新型登月艙)等新項目完成重返月球的壯舉。圖23:星座計劃的 Logo 也反映了任務的三個階段 圖24:獵戶座飛船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Jim Free,民生證券研究院 相比阿波羅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更注重國際合作。阿爾忒彌斯計劃由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以及歐洲航天局(ESA)、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日本航天局等六架主要合作機構牽頭,是政府航天機構和私人航天公司的合作項目,截至 2023 年12 月,已有 33 個國家和 1 個地區加入。圖25:阿爾忒彌斯協議參與國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
54、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9 歷經多次延遲,登月計劃緊迫性不言而喻,美國政府態度堅決,要求載人登月提前完成。由于成本、科研進度及總統換屆等原因,登月計劃初期的飛行器及火箭的驗證任務經歷了多次取消及推遲。以獵戶座飛行器為例,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贏得訂單算起,研制周期至今已有十七年時間。2019 年 3 月 26 日,時任副總統邁克彭斯宣布,NASA 的登月目標將提前四年,計劃于 2024 年登陸。雖然目前結合 NASA 表態與科研進度來看這個目標將延遲到 2026 年才能實現,但相對于原定的 2028 年還是有所提前,體現了美國政府完成登月計劃及后續任務的堅定決心。阿爾忒彌斯號發射,登月
55、計劃迎來實質性進展。2022 年 11 月 16 日,阿爾忒彌斯號成功發射,作為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首次發射任務,阿爾忒彌斯號標志著 NASA 在阿波羅計劃結束 50 年后重返月球探索領域。同時,阿爾忒彌斯號也是 SLS 運載火箭和獵戶座飛船的首次綜合飛行測試。在這次測試中獵戶座飛船進入了月球的逆行軌道,在兩次接近月球表面后返回了地球,證實了飛船尤其是隔熱罩的可用性,為之后的載人登月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圖26:阿爾忒彌斯計劃概述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十年內 NASA 發射計劃較為密集,將實現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的建立。2024年 1 月,據 NASA 表示,載人繞月任務(阿爾忒彌斯
56、號)將于 2025 年 9 月啟動。阿爾忒彌斯號將在阿爾忒彌斯號之后約 12 個月進行,屆時宇航員將首次登陸月球南極。若計劃順利,阿爾忒彌斯號將在 2028 年 9 月發射,后續任務將從 2028 年開始,每年進行一次。后續飛行任務將致力于配合月球門戶空間站建立月球基地并完善月面物流,為開展殖民火星作準備。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0 圖27:阿爾忒彌斯計劃概述 資料來源:美國政府問責局,民生證券研究院 表7:阿爾忒彌斯計劃一覽(截止至阿爾忒彌斯號)項目名稱 運載火箭 時間 目標 阿爾忒彌斯號 SLS Block1 2022
57、 年 11 月 16 日 無人測試,進入月球逆行軌道并返回 阿爾忒彌斯號 SLS Block1 2025 年 9 月 四人繞月飛行測試 阿爾忒彌斯號 SLS Block1 2026 年 9 月 四人繞月飛行,將包括首位女性在內的兩人送往月球,實現首次月球南極登陸 阿爾忒彌斯號 SLS Block1B 2028 年 9 月 4 人繞月飛行,并將國際居住艙(I-HAB)模塊運送到月球門戶 阿爾忒彌斯號 SLS Block1B 2029 年 9 月 使用月球地形車登陸月球,并將 ESPRIT 加油模塊送到月球門戶,然后進行載人登月 資料來源:NASA,科普中國,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相比阿波羅計劃,阿
58、爾忒彌斯計劃商業色彩更加濃厚。阿波羅計劃本質上是雇傭工作,承包商獲得的合同資金倚仗政府撥款。目前 NASA 則更鼓勵公司建造自己的火箭和航天器,給阿爾忒彌斯計劃提供服務的同時也能夠自己運營、并向其他的客戶推銷來形成自己的商業收入,這樣可以降低 NASA 的成本,形成商業航天產業鏈。比如路透社披露 NASA 正計劃將 SLS 運載火箭所有權移交給波音和諾格公司,來降低一半的成本。同時,美國正努力探索月球的商業開發體系。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已啟動“月球十年計劃”,旨在通過召集一批自身產品服務可以代表蓬勃發展的月球經濟的公司,創建一個商業化月球框架。這是對大規模、高效率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
59、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1 的月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創新探索,將有助于指導未來的月球研究和投資。3.2 SpaceX HLS:Artemis登月艙唯一中標方案 阿爾忒彌斯計劃包括三個關鍵設備:太空發射系統(即 SLS 運載火箭)、獵戶座飛船和 HLS(人類登月系統,即登月艙)。關鍵設備 1:獵戶座飛船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的指揮艙和空客公司制造的服務艙組成,是阿爾忒彌斯計劃中的部分可回收的載人航天器。與美國已有的龍飛船、星際快線飛船不同,獵戶座飛船專門應用于近地軌道以外的載人探索。獵戶座飛船最多可搭載 6 人(在登月任務中將搭載 4 人),使用歐洲 A
60、TV 貨運飛船的動力模塊,專門適配 SLS 火箭。目前,NASA 已經訂購了 6 個動力模塊,可以支撐到阿爾忒彌斯號任務。關鍵設備 2:SLS 火箭推力超過土星五號火箭和航天飛機(Space Shuttle Stack),是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中的主要運載火箭,用于將獵戶座飛船發射至地月軌道。SLS 火箭捆綁兩臺助推器,是兩級液氫/液氧運載火箭,共有Block1、Block1B、Block2 三種構型,并均有載人、載貨兩個版本。SLS 火箭脫胎于星座計劃中取消的的“戰神”系列火箭,在 2011 年時作為單獨項目被提出,以彌補因航天飛機退役而失去的運載能力。圖28:SLS 火箭的發展演變 資料來源
61、: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關鍵設備 3:HLS。星艦因成本優勢中標 HLS,成為阿爾忒彌斯號火箭獨家供貨商。阿爾忒彌斯計劃中,飛船和登月艙單獨發射,NASA 將整個登月艙項目下放給承包商競標。SpaceX、Dynetics、Blue Origin 是起初在 2020 年參與競標的三個團隊。由于 2021 財年 NASA 在 HLS 項目上獲得的撥款較少,最終中標阿爾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2 忒彌斯號 HLS 選擇權 A 合同的是 SpaceX,星艦成為 NASA 月球著陸器唯一中標方案。該合同總價值達到 28.9 億
62、美元(包括一次示范性試飛)。圖29:三家競標公司設計的登月系統對比 資料來源:NASAspaceflight,民生證券研究院 SpaceX HLS 發射計劃極具創新性,其火箭可回收性和極低發射成本是關鍵。SpaceX 將首先發射一枚可以在近地軌道加油的星艦作為加油母船,之后再發射至少四次可回收版的星艦,為加油母船補充燃料。然后,SpaceX 將發射承載 HLS 登月艙的登月版星艦,在近地軌道與母船對接加油后前往月球軌道等待與獵戶座飛船的下一步對接。這個方案所需的星艦發射次數可能在 6 次至近 20 次(取決于母船的燃料填充及揮發情況),因此壓低發射成本是該計劃順利進行的決定性因素。表8:星艦的
63、可回收性帶來極大發射成本優勢 運載火箭名稱 單次發射預計成本 首次試飛 SLS block1 超過 20 億美元 2022 年 獵鷹重型 1.5 億美元 2018 年 星艦 200 萬美元(目標)2023 年 資料來源:CNBC,科技導報,Space,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3 圖30:SpaceX 的 HLS 計劃圖示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星艦版 HLS 的驗證及測試速度是阿爾忒彌斯計劃成敗關鍵,星艦的試飛進度將影響載人登月能否如期進行。據美國政府問責局 2023 年 11 月發布的載
64、人登月面臨多重挑戰報告顯示,SpaceX 公司提前提交了可交付成果,約 74%的Artemis HLS 合同準備事項已完成。但同時 SpaceX 還面臨著多個項目推遲的問題。報告提到,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星艦前兩次不夠完整的軌道飛行試驗還是導致 NASA 推遲了許多依賴于成功試飛的后續測試事件,例如在軌推進劑轉移測試。第四次試飛成功,為載人登月奠基。北京時間 2024 年 6 月 6 日晚,SpaceX星艦(S29+B11)進行第四次試飛,在起飛時 1 臺發動機未能成功點燃情況下仍完成全部飛行任務,發射后約 3 分鐘時,一二級正常分離;7 分 30 秒時一級 B11返回;1 小時 7 分
65、S29 實現減速著陸。星艦此次試飛實現了超重型助推器和星艦飛船的可控再入,承受住地球大氣層高溫的預計目標。星艦前三次試飛時間分別是2023 年 3 月、11 月和 2024 年 3 月,此次試飛相較于前三次硬件準備與審批流程所需時間大幅縮短,馬斯克預計 24 年將有望完成 9 次星艦飛行。目前 SpaceX公司正在加緊建設第二座星艦發射臺,后續星艦發射頻率有望逐步提升,不排除24 年發射有效載荷。在星艦將HLS登月艙順利部署在月球的近直光環軌道后,獵戶座飛船將被SLS火箭發射到軌道中,屆時獵戶座及四名機組人員將在月球軌道和 HLS 交會對接。其中兩名宇航員將轉移到 HLS,隨后 HLS 將在月
66、球南極下降到月球表面并在月球表面停留約 6.5 天。在此期間,宇航員會執行至少兩次月球漫步作業,并對水冰進行采樣。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4 圖31:阿爾忒彌斯 號任務流程詳解 資料來源:NASA,民生證券研究院 星艦版 HLS 將繼續執行阿爾忒彌斯任務,并在之后的載人登月行動中與其他公司展開競爭。2022 年 11 月,NASA 宣布與 SpaceX 簽署價值 11.5 億美元的OptionB 合同,升級版星艦 HLS 將在阿爾忒彌斯任務中繼續承擔月球著陸和與“月球門戶”對接的任務。2023 年 5 月,藍色起源公司中標
67、阿爾忒彌斯號著陸器,成為 NASA 第二家 HLS 供應商。NASA 打算讓星艦 HLS OptionB 和藍色起源的 Blue Moon HLS 競爭阿爾忒彌斯號之后的合同。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5 4 我國載人登月項目已啟動,重載火箭正穩步推進 中國的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開始于 2004 年,共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中無人月球探測階段又分為四期工程,前三期工程分別是:“繞”,完成繞月飛行;“落”,在月球上軟著陸并部署月球車的航天器;“回”,月球采樣并返回。2022 年嫦
68、娥五號任務順利進行標志前三期工程“繞”、“落”、“回”圓滿完成,2023 年 2 月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任表示,第四期工程已進入積極開發階段。同時,2023 年 5 月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也已啟動實施,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已全面部署開展各項研制建設工作,包括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登月付等飛行產品和新建發射場相關設施設備等。表9:中國探月工程主要任務梳理 階段 任務名稱 時間 運載火箭名稱 實現目標 無人月球探索 一期工程“繞”,即完成繞月運行 嫦娥一號 2007
69、 年 10 月 24 日 長征三號甲 中國首次探月任務,獲取月球表面地貌和地質結構的三維圖像,掌握將衛星送入月球軌道的基本技術 嫦娥二號 2010 年 10 月 6 日 長征三號丙 完成月球軌道飛行,完成 4179toutatis 小行星任務 二期工程“落”,即在月球上軟著陸并部署月球車的航天器 嫦娥三號 2013 年 12 月 1 日 長征三號乙 實現中國首次登月,把月球登陸器和玉兔一號月球車一起發射至月球 鵲橋一號 2018 年 5 月 20 日 長征四號丙 發射鵲橋號中繼衛星,作為嫦娥四號月球背面任務的通信中繼站 嫦娥四號 2018 年 12 月 7 日 長征三號乙 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軟
70、著陸,玉兔二號降落在馮卡門隕石坑 三期工程“回”,即月球采樣返回任務 嫦娥五號-T1 2014 年 10 月 23 日 長征三號丙 進行大氣層探測,對用于嫦娥五號的太空艙進行再入測試 嫦娥五號 2020 年 11 月 23 日 長征五號 中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 四期工程:就地資源利用,在月球南極附近開發一個月球研究站 鵲橋二號 2024 年 3 月 長征八號 發射中繼衛星,為即將到來的月球任務提供通信支持 嫦娥六號 2024 年 5 日 長征五號 計劃將月球軌道器、著陸器和樣本返回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 嫦娥七號 2026 年 長征五號 預計對月球南極進行深度探測,尋找資源 嫦娥
71、八號 2028 年 長征五號 月球深度探測,將與嫦娥七號合作,搭建月球南極科考站的基礎模型,包括軌道器、著陸器 載人登月階段 20292030 長征十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表示,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建立月球基地階段 長征九號、長征十號 2040 年后建設應用型月球科研站,由科研型試驗站逐步升級到實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資料來源:NASA,新華社,航天科技,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與阿爾忒彌斯計劃相似,我國載人登月方案也采取了月面著陸器和載人飛船分別發射的方式。我國載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兩枚運載火箭分別將月面著陸器和載人飛船送至地月轉移
72、軌道,飛船和著陸器在環月軌道交會對接,航天員從飛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6 船進入月面著陸器。其后,月面著陸器將下降著陸于月面預定區域,航天員登上月球。圖32:我國月面著陸器方案 圖33: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 資料來源:航天科技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航天科技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 重載火箭是我國載人航天能夠順利推進的基礎,目前我國重載火箭研發進程正穩步進行。我國正在研制的重載火箭包括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和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都屬于液氧煤油型。長征十號主要任務為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
73、滿足載人月球探測等中國載人航天長遠戰略需求,LEO 運力 70 噸,能夠將 27 噸有效載荷送入奔月軌道,預計 2027 年前后完成首飛。長征九號運載能力達到 150 噸,將超過 SLS 和土星號;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 50 噸,對支撐后續大型空間活動、載人登月及深空探索具有重要意義。長征九號將在 2030 年左右完成首飛。圖34:長征九號運載能力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強大競爭力 資料來源:NASA,SpaceX 官網,澎湃新聞,航天科技集團公眾號,央視新聞,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7 我國重載火箭都將具備一
74、定回收能力,可重復實用技術有望取得突破。航天科技公眾號提到,長征十號衍生出的無助推構型火箭一子級具備重復使用功能;長征九號一子級具備重復使用能力,未來將攻克二子級軌道再入重復使用技術,實現重型運載火箭的完全重復使用。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8 5 投資建議 5.1 行業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各國在深空探索、商業航天等領域的嘗試勢必會對全球商業航天事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如火箭運載能力的提高和可回收技術的進步等。隨著商業火箭技術不斷成熟,商業火箭有望迎來常態化發射,火箭箭體、測運控、燃料供應商將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九豐能源、斯
75、瑞新材、高華科技、超捷股份;2024 年衛星互聯網產業測進展確定性強,板塊歷經深度調整后當前位置布局機會明確。短期來看前端運載火箭技術及其相關產業鏈有望率先受益,同時航天器領域的衛星生產制造環節將有望依托商業航天進程提速而加速放量,中長期維度隨著技術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下游應用側相關環節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重點推薦信科移動、震有科技、上海瀚訊、海格通信。5.2 信科移動 信科移動是從事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制定、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立至今公司始終專注移動通信技術的開發、應用、服務,面向 5G 新生態、面向數字化轉型,堅持自主創新驅動價值創造,持續掌握核心技術,打造
76、移動通信領域的“創新高地”和“國之重器”。公司行業地位顯著,技術實力雄厚。公司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 TD-SCDMA 和第四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 TD-LTE 的主要提出者、核心技術開發者及產業化推動者,也是我國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和產業化的重要貢獻者。在國際電信聯盟 ITU WP5D 和工信部 IMT-2030(6G)推進組等組織開展的6G未來技術趨勢和6G愿景研究項目中,承擔了12個關鍵技術預研,其中 7 項技術競爭力處于業界領先或先進水平,積極部署 6G 知識產權,連續四年發布 6G 白皮書。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3 年公布的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
77、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公司 5G 標準提案貢獻度全球排名第七,5G 標準必要專利數量全球排名第八。背靠中國信科,有望充分受益 5G 推進。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信科,國務院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信科是由郵科院和電科院重組而成,居于我國無線通信領域領軍位置,同時也是信息通信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核心提供商。公司是中信科旗下移動通信業務承載主體,是集團唯一從事 4/5G 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天饋設備及室分設備以及移動通信技術服務的企業。2020 年起我國 5G 已進入到規?;逃?,我們認為后續伴隨 5G 建設穩步推進,公司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有望充分受益。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歸母凈
78、利潤分別為 0.65 億元、1.95億元、3.86 億元,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對應 PE 為 255、85、43 倍。我們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9 預計 2024 年達到業績拐點實現初步盈利,2025 年開始逐步實現規模性盈利,我們認為公司基本面持續好轉,同時公司作為衛星互聯網領域領先企業,積極配合國家多個科研項目,具備成熟技術及先發優勢,后續具備較強成長性,看好公司后續發展,維持“推薦”評級。風險提示:6G 建設不及預期;衛星互聯網組網進程不及預期;公司下游運營商客戶份額占比提升不及預期。表10:信科移動
79、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7,848 9,422 11,160 12,872 增長率(%)13.4 20.1 18.5 15.3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357 65 195 386 增長率(%)47.0 118.2 200.1 97.5 每股收益(元)-0.10 0.02 0.06 0.11 PE(現價)/255 85 43 PB 2.5 2.5 2.4 2.3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5.3 震有科技 公司為專業從事通信網絡設備及技術解決方案的
80、綜合通信系統供應商。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通信領域,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政企專網、能源等多個行業的客戶提供通信系統設備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并為客戶提供專業完善的定制化通信技術解決方案。公司推出了 5G 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包括 5G 核心網、5G 網絡及信息安全、PON 系列、OTN 系列、衛星核心網等;在專網領域推出了新一代智慧應急、智慧城市、智慧礦山、智慧園區、智慧養老、工業互聯網等一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在衛星互聯網領域,公司在報告期內持續發力,中標多個衛星互聯網核心網項目,持續跟蹤并開拓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圍繞 5G+衛星,震有科技與中國聯通在網絡安全現代產業鏈方面也開展了一系列項目
81、合作,如衛星接入配置模塊項目。公司于 2024 年 3 月發布公告稱公司作為參與方與某客戶在北京市簽訂的某國衛星通信項目的購銷合同,合同總價款為 1.12 億美元(不含稅)。若該合同順利履行,將對公司未來的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投 資 建 議:我 們 預 測 2024/2025/2026 年 公 司 歸 母 凈 利 潤 實 現 0.86/1.77/2.33 億元,對應 PE 32/16/12 倍,考慮公司在衛星基建投資下業績彈性,考慮公司海內外運營商核心網與接入網設備需求大幅提升,以及海內外低軌衛星組網建設需求下公司核心網設備需求彈性,24 年公司業績有望經歷由負轉正階段,維持“推薦“評級。行業深
82、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0 風險提示:海外運營商關于移動/固定網絡建設規劃不及預期;國內 TOB 端政企數字經濟基建更新不及預期;衛星通信網絡基礎建設進程不及預期。表11:震有科技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884 1,326 1,944 2,503 增長率(%)66.1 49.9 46.6 28.8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87 86 177 233 增長率(%)59.7 199.7 104.6 32.1 每股收益(元)-0.45 0.45 0.91
83、 1.20 PE(現價)/32 16 12 PB 3.4 3.1 2.6 2.2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5.4 上海瀚訊 公司定位為軍用寬帶移動通信系統設備供應商及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已實現陸、海、空、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等全軍種列裝布局。公司是軍用 4G 系統的技術總體,該系統在抗干擾、基站自組網、遠距離傳輸、超高速動中通等方面進行了軍用化增強改造,實現了軍用通信從窄帶向寬帶的跨越式發展。公司在軍用寬帶通信領域處于龍頭地位,是業內少數既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又具備完整資質的供應商。產品型號方面,公司產品全面覆蓋固定基站、
84、車載基站、艦載基站、機載基站或背負型基站,以及車載終端、艦載終端、機載終端、背負終端、手持型終端等裝備形態;產業鏈方面,公司產品包括行業寬帶通信芯片、通信模塊、終端、基站、應用系統等,已形成了“芯片模塊終端基站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實現了研發生產自主可控。公司在技術儲備、產品化能力、型號裝備數量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2023 年 7 月 25 日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在“高質量發展在申城松江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松江加快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 星鏈”,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一期將實施 1296 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公司成功中標
85、相關低軌衛星星座地基基站與測試終端研制項目,首批次產品已于年底順利交付。公司中標入圍低軌衛星星座一期衛星通信載荷產品研制,載荷預計于 2024 投產,配合相關星座 2024 年發射規劃,實現交付上星。投資建議:在國家國防開支向國防信息化傾斜的大背景下,我國軍用寬帶通信將加速滲透。公司作為軍用寬帶領域的先行龍頭,將充分受益于已定型 4G 產品的采購裝配和 5G、數據鏈等新產品的定型列裝,我們看好公司軍用寬帶業務快速回暖提升。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0.90 億元、1.70 億元、2.96億元,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對應 PE 為 113、60、34 倍,維持“
86、推薦”評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1 級。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客戶訂單變動;新產品落地不及預期。表12:上海瀚訊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313 520 796 1,183 增長率(%)-21.9 66.4 52.9 48.7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190 90 170 296 增長率(%)-321.7 147.5 89.1 73.6 每股收益(元)-0.30 0.14 0.27 0.47 PE(現價)/113 60 34 PB 4.1
87、3.9 3.7 3.3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5.5 海格通信 海格通信成立于 2007 年,前身是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國營第七五廠,于2010 年實現 A 股上市。當前公司已發展成全頻段覆蓋的無線通信與全產業鏈布局的北斗導航裝備研制專家、電子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是行業內用戶覆蓋面最廣、頻段覆蓋最寬、產品系列最全、最具競爭力的重點電子信息企業之一。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呈現“無線通信、北斗導航、航空航天、數智生態”四大領域的業務布局。無線通信領域,公司主導產品覆蓋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集群、多模智能終端和系統集成等
88、領域,實現天、空、地、海全域布局,是國內擁有全系列天通衛星終端及芯片的主流廠家,是軍、警、民用數字集群裝備序列和技術體制齊全的主要單位。公司下一代主型短波、超短波產品持續突破新市場領域,衛通衛導產品、5G 產品也獲得了重要突破,有望形成長期增量。北斗導航領域,公司率先實現“芯片、模塊、天線、終端、系統、運營”全產業鏈布局,是國防領域北斗三號芯片型號最多、品類最齊全的單位;根據 2023 年半年報,公司北斗三號產品開始在機構用戶實現批量訂貨,并在行業大客戶場取得突破。公司接連中標能源行業北斗三號應用項目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球物理有限公司 2022-2023 年度北斗定位手環及配件框架協議采購項目和
89、中國石油運輸有限公司車載終端及主動安全監控設備采購項目,首個實現能源行業批量應用;承擔國家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項目,打造北斗產業化應用的新高地、新典范,樹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業化發展的樣板。目前行業處于北斗二號向北斗三號換代期,公司有望抓住行業機遇實現業績高增。定增落地,公司加大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根據 2023 年 7 月 26 日公告,公司擬定增不超過 18.55 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北斗+5G”通導融合研發產業化項目(8 億元),無人信息產業基地項目(5 億元),天樞研發中心建設暨衛星互聯網研發項目(5.55 億元)。本次募投項目戰略性加大在“北斗+5G”“無人信息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90、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2 業”“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的投入,進一步加強“產業+資本”雙輪驅動,助推未來業績發展。目前資金已募集完成。投資建議:海格通信是國內無線通信和北斗導航領域龍頭,軍民屬性兼備,將充分受益國防信息化推進與北三下游產品放量。此外,公司依托在衛星通信、北斗、無人系統等領域的積累,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與低空經濟,中長期業績同樣可期。預計公司 24-26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9.18、11.83、15.52 億元,24 年 7 月 23 日收盤價對應 PE 為 25、19、15 倍,維持“推薦”評級。風險提示:國防開支不及預期;市場
91、競爭加??;價格和利潤率變化;衛星發射速度不及預期。表13:海格通信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6,449 8,071 10,049 12,556 增長率(%)14.8 25.2 24.5 24.9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703 918 1,183 1,552 增長率(%)5.2 30.6 28.9 31.2 每股收益(元)0.28 0.37 0.48 0.63 PE(現價)32 25 19 15 PB 1.8 1.7 1.6 1.5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4 年 7 月 23 日
92、收盤價)5.6 九豐能源 九豐能源是國內專注于燃氣產業中游及終端領域的大型清潔能源綜合服務提供商,經營產品包括液化石油氣(LPG)、液化天然氣(LNG)等清潔能源以及甲醇、二甲醚(DME)等化工產品,主要應用于燃氣發電、工業燃料、城鎮燃氣、汽車燃料、化工原料等領域,并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國際能源供應及整體應用解決方案。公司自主運營的位于東莞立沙島的綜合能源基地,其中 LNG 儲備設施被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列為重點的天然氣應急調峰和儲氣設施建設項目,是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工業及民生的天然氣應急調峰儲備庫,發揮著重要的天然氣應急調峰作用。公司立足于清潔能源消費市場,服務于國家能源革命的戰略規劃,背
93、靠東莞立沙島綜合能源基地優勢,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業務體系提供涵蓋國際清潔能源產品、碼頭倉儲、加工生產、物流配送、終端銷售及清潔能源綜合利用解決方案等全業務鏈服務,并致力于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大型清潔能源綜合服務集團。2023 年,公司成功簽約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特燃特氣配套項目,擬投資 4.93億元,為火箭發射提供液氫、液氧、液氮、氦氣、高純度液態甲烷等產品,該項目是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個特燃特氣綜合配套項目,是公司接入航天產業鏈的重要載體,具有里程碑意義。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3 5.7 高華科技 南京高華科
94、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高可靠性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系統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各類壓力、加速度、溫濕度、位移等傳感器,以及通過軟件算法將上述傳感器集成為傳感器網絡系統。依托高可靠性傳感器產品的自主創新優勢,公司核心產品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好、集成度高的特點,較早得到航天客戶的關注,成功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的項目配套,并逐漸應用于各高可靠領域。隨著公司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的提升,在航天領域,公司核心產品參與并圓滿完成了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間站建設工程等重點工程配套任務;在軌道交通領域,公司參與了和諧號、復興號等高鐵動車的傳感器國產化配套;在冶金領域,公司產品應用于寶武
95、集團、建龍集團等企業的冶煉設備健康監測系統。公司與上述領域的重要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公司在高可靠性傳感器封裝與測試,傳感器網絡系統方面擁有了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可滿足針對不同使用環境的需求。同時,公司已具備 MEMS 傳感芯片、ASIC 調理電路的自主設計能力,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將逐步應用于主營業務產品。5.8 超捷股份 超捷股份長期致力于高強度精密緊固件、異形連接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渦輪增壓系統,換檔駐車控制系統,汽車排氣系統,汽車座椅、車燈與后視鏡等內外飾系統的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連接、緊固。在新能源汽車上,產品主要
96、應用于電池托盤、底盤與車身、電控逆變器、換電系統等模塊。此外,公司的緊固件產品還應用于電子電器、通信等行業。公司于 22 年 4 月收購成都新月進軍航空航天機加工領域(目前持股比例為62.68%),成都新月是一家專注于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產品制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擅長對復雜結構件、薄壁件的加工,目前已取得商業航天火箭零部件訂單并小批量交付客戶。目前公司商業航天業務務主要為商業火箭箭體結構件制造,包括殼段、整流罩、發動機閥門等,在今年 5 月已完成產線建設。后續會根據市場情況建設燃料貯箱產線。5.9 斯瑞新材 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 7 月,致力于軌道交通、電力電子
97、、航空航天、醫療影像等高端應用領域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向客戶提供高強高導銅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壓電接觸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屬鉻粉、醫療影像零組件等產品的關鍵基礎材料和零組件的高新技術企業。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4 公司建設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室材料、零件、組件產業化項目”,圍繞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內外壁、噴注器面板開展從材料制備到組件制造的產品開發和產能打造,項目預計實現年產約 300 噸鍛件、400 套火箭發動機噴注器面板、1,100套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內壁、外壁等零組件,以新材料、新工藝全力服務商業航天行業發展。公司
98、產品目前主要客戶有藍箭航天、九州云箭、星際榮耀等。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5 6 風險提示 1)國際形勢變化風險。若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或將對阿爾忒彌斯協議國合作產生影響,也可能對我國載人登月、國際空間站建設事業產生影響,進而對產業鏈相關公司產生擾動。2)我國載人登月進程不及預期。若我國載人登月整體進程不及預期則可能會對上游火箭生產制造環節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相關公司業績體現。3)我國衛星發射進程不及預期。若我國衛星發射整體進程不及預期則可能會對上游衛星生產制造環節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相關公司業績體現。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99、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6 插圖目錄 圖 1:斯普尼克 1 號衛星.3 圖 2: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3 圖 3:肯尼迪在萊斯大學的著名發言.4 圖 4:NASA 開支占聯邦支出比重在 1960S 中后期達到峰值.5 圖 5:登月相關支出占 NASA 總支出比重(單位:億美元,按 2022 年折價).5 圖 6:阿波羅計劃各項目項目成本占比(單位:億美元,按 2022 年折價).6 圖 7:土星家族火箭構成對比.6 圖 8:土星號 S-IC 級和五臺 F-1 發動機.7 圖 9:土星號執行了阿波羅 11 號的發射.7 圖 10:阿波羅
100、計劃采用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案.8 圖 11:阿波羅飛行器:登月艙與指揮/服務艙對接.8 圖 12:阿波羅制導計算機.10 圖 13:阿波羅登月研究飛行器.11 圖 14:土星五號運載火箭主要供應商.13 圖 15:阿波羅 11 號主要供應商.13 圖 16:波音公司生產的月球車.15 圖 17:波音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中負責 SLS 火箭核心級.15 圖 18:任務控制中心的實時復合計算機.16 圖 19:IBM 為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制造的儀器單元.16 圖 20:運載火箭數字計算機.16 圖 21:ILC Dover 為阿波羅 11 號宇航員制作的宇航服.17 圖 22:PBI 消防服.17 圖
101、 23:星座計劃的 Logo 也反映了任務的三個階段.18 圖 24:獵戶座飛船.18 圖 25:阿爾忒彌斯協議參與國.18 圖 26:阿爾忒彌斯計劃概述.19 圖 27:阿爾忒彌斯計劃概述.20 圖 28:SLS 火箭的發展演變.21 圖 29:三家競標公司設計的登月系統對比.22 圖 30:SpaceX 的 HLS 計劃圖示.23 圖 31:阿爾忒彌斯 號任務流程詳解.24 圖 32:我國月面著陸器方案.26 圖 33: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26 圖 34:長征九號運載能力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強大競爭力.26 表格目錄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1 表 1:20 世紀 60 年代前后美國
102、的航天計劃.4 表 2:19601973 年美國登月計劃成本情況.5 表 3:19601973 年直接用于阿波羅計劃的支出明細.7 表 4:19601973 年美國登月計劃載人任務梳理.9 表 5:阿波羅計劃中及催化的發明.11 表 6:部分主要阿波羅計劃供應商參與項目及公司現狀.14 表 7:阿爾忒彌斯計劃一覽(截止至阿爾忒彌斯號).20 表 8:星艦的可回收性帶來極大發射成本優勢.22 表 9:中國探月工程主要任務梳理.25 表 10:信科移動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29 表 11:震有科技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30 表 12:上海瀚訊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31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
103、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7 表 13:海格通信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32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8 分析師承諾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登記為注冊分析師,基于認真審慎的工作態度、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分析邏輯得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并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研究人員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研究人員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評級說明 投資
104、建議評級標準 評級 說明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其中:A 股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以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數為基準;港股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股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500 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 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15%以上 謹慎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5%15%之間 中性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 回避 相對基準指數跌幅 5%以上 行業評級 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5%以上 中性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 回避 相對基準指數跌幅 5%以上 免責聲明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
105、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境內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建議,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個別客戶的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客戶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所載的內容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而導致的任何可能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已公開信息撰寫,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且預測方法及結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
106、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刊載的意見、預測不一致的報告,但本公司沒有義務和責任及時更新本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證券的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咨詢服務等相關服務,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蛻魬浞挚紤]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勿將本報告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依據。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該機構的客戶應聯系該機構以交易本報告提及的證券或要求獲悉更詳細的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發送本報告金融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從其他機構獲得本報告而將其視為本公司客戶。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進行翻版、轉載、發表、篡改或引用。所有在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除非另有說明,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本公司版權所有并保留一切權利。民生證券研究院:上海: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明路 8 號財富金融廣場 1 幢 5F;200120 北京: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 28 號民生金融中心 A 座 18 層;100005 深圳: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1 號太平金融大廈 32 層 05 單元;5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