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信-公司研究報告-精密壓鑄厚積薄發通信和汽車業務齊頭并進-240823(3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美利信-公司研究報告-精密壓鑄厚積薄發通信和汽車業務齊頭并進-240823(38頁).pdf(3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024 年年 08 月月 13 日日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買入買入(首次)(首次)當前價:17.88 元 美美 利利 信(信(301307)通信通信 目標價:21.60 元(6 個月)精密壓鑄厚積薄發,通信和汽車業務齊頭并進精密壓鑄厚積薄發,通信和汽車業務齊頭并進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分析師:鄭連聲 執業證號:S1250522040001 電話:010-57758531 郵箱: 分析師:馮安琪 執業證號:S1250524050003 電話:021-58351905 郵箱: 相對指數表現相對
2、指數表現 數據來源:聚源數據 基礎數據基礎數據 總股本(億股)2.11 流通 A 股(億股)1.07 52 周內股價區間(元)17.41-42.82 總市值(億元)37.66 總資產(億元)58.48 每股凈資產(元)15.52 相關相關研究研究 Table_Report 推薦邏輯:推薦邏輯:1)全球通信技術正向 5G升級,我們預測 2026年全球 5G基站數量可達 975萬個,5G基站建設龐大需求量帶動鋁壓鑄件需求,公司憑借其通信設備龍頭廠商資源和領先技術將充分受益;2)公司緊抓汽車新能源轉型機遇,積極研發新能源相關鋁壓鑄件,快速開發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客戶,業績有望持續增長;3)我們測算出
3、國內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市場規模 2026 年有望達到676 億元,公司已購買 8800 噸設備進軍一體化壓鑄,并于 2023 計劃與海天金屬共同開發 2萬噸冷室壓鑄機,產能擴張步伐加速,增量空間廣闊。通信領域深度合作行業龍頭,通信領域深度合作行業龍頭,5G 基站建設成未來增量?;窘ㄔO成未來增量。目前 5G 基站的信號覆蓋力低于 4G基站,據測算,僅 5G宏基站的需求量就能達 4G宏基站的 1.5倍,5G 基站龐大的建設需求量將帶動基站鋁合金結構件需求。我們預測,到 2026年,我國 4G基站數量可達 678萬個,5G基站數量 630萬個。在通信領域,公司客戶主要為華為和愛立信等通信設備龍頭
4、廠商,據 Dell Oro Group統計,2023年,華為以 30%的市場份額占據全球電信設備市場首位,愛立信以 13%的市占率穩居前三,合計占有市場份額 40%以上。公司將憑借領先的技術與優質的客戶資源在獲取通信基站鋁壓鑄件訂單上充分受益。跟隨行業新能源轉型,汽車領域新能源客戶驅動新成長。跟隨行業新能源轉型,汽車領域新能源客戶驅動新成長。公司以傳統車的殼體壓鑄件起家,抓住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機遇,迅速反應,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板塊相關鋁壓鑄件,公司憑借技術優勢,在存量客戶的開發基礎上快速開發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頭部客戶。2020年公司與比亞迪正式建立合作關系,2021年比亞迪相關產品實現
5、量產供貨,2022 年公司對比亞迪的銷售收入快速增長。我們預測,2026年我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可達 1092萬輛、混動乘用車銷量 727萬輛,未來有望與頭部客戶進一步深化合作。壓鑄技術全面布局,掌握一體化壓鑄全流程核心技術。壓鑄技術全面布局,掌握一體化壓鑄全流程核心技術。一體化壓鑄在材料、設備、模具、工藝等四大環節具有較高壁壘。美利信于 2019年就布局超大型一體化壓鑄的前期人才儲備、工藝研究,2021 年率先購買 8800 噸超大型壓鑄設備,在2022 年成功為客戶試制超大型壓鑄產品,并獲得客戶產品定點、訂單。2023年2 月公司舉行超大型一體化電池包壓鑄件下線儀式,該項目的模具由美利信科技
6、全資子公司廣澄模具自主研發制造,標志著公司全面掌握了超大型一體化壓鑄全流程的核心技術,隨著產能逐步鋪開,公司增量空間廣闊。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 2024-2026 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達 25.5%,給予 2025 年 20 倍估值,目標價 21.6 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大客戶增長不及預期風險;5G 技術開發不及預期,5G 基站大客戶訂單減少風險;一體化壓鑄業務進展不及預期風險;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不及預期風險;海外客戶開發不及預期風險。指標指標/年度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3189.15 3
7、645.53 4207.62 4975.77 增長率 0.60%14.31%15.42%18.2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百萬元)135.87 115.86 227.12 268.35 增長率-39.32%-14.73%96.03%18.15%每股收益EPS(元)0.65 0.55 1.08 1.27 凈資產收益率 ROE 4.16%3.45%6.39%7.10%PE 28 33 17 14 PB 1.15 1.12 1.06 1.00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 -46%-31%-15%1%17%32%23/823/1023/1224/224/424/624/8美利信 滬深300 公司研究報告
8、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目目 錄錄 1 公司概況:通信、汽車并重,鋁壓鑄成長企業公司概況:通信、汽車并重,鋁壓鑄成長企業.1 2 行業分析:行業分析:5G迭代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催生鋁壓鑄千億藍海迭代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催生鋁壓鑄千億藍海.5 2.1 壓鑄工藝降低制造成本,鋁合金壓鑄件性能優勢明顯.5 2.2 通信領域:通信技術迭代,為鋁合金精密壓鑄帶來新機遇.6 2.3 汽車領域:輕量化催生鋁合金需求,一體化壓鑄東風已至.9 3 公司分析:壓鑄行業排頭兵,通信和汽車業務協同發展公司分析:壓鑄行業排頭兵,通信和汽車業務協同發展.17 3.1 公司
9、行業地位領先,具備技術與研發優勢.17 3.2 領跑通信結構件領域,綁定全球龍頭設備商.20 3.3 汽車領域不斷拓展優質廠商,鋁合金鑄件產品競爭力強.22 3.4 國內生產基地多地布局,國外進軍墨西哥.23 4 財務分析財務分析.25 4.1 業務結構調整導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壓.25 4.2 償債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有所改善.27 5 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29 5.1 盈利預測.29 5.2 相對估值.30 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30 aVfYfVdXbUfYfVbZ6M8Q7NmOnNnPsOjMqQzRkPtRpR6MmNoOvPsQmRwMpMtQ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
10、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圖圖 目目 錄錄 圖 1:美利信主要發展歷程.1 圖 2:2019-2023 通信與汽車業務收入(億元).3 圖 3:2019-2023 通信與汽車業務收入占比.3 圖 4:公司股權結構(截至 2024 年 7 月).4 圖 5:壓鑄工藝生產流程.5 圖 6:2019-2023 年我國鑄件產量.6 圖 7:2022年我國鑄件市場需求占比.6 圖 8:2019-2023 中國 5G 基站建設數量變化.7 圖 9:4G 和 5G 基站結構圖.8 圖 10:2018年-2023年我國乘用車產銷量情況.10 圖 11:2018年-2023年我國
11、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10 圖 12:汽車輕量化可節能減排、提升續航.11 圖 13:中國汽車輕量化路線.12 圖 14:特斯拉一體化壓鑄后底板(左)vs 德州工廠一體化壓鑄后底板&前底板(右).14 圖 15:Unbox 流程示意圖.14 圖 16:一體化壓鑄產業鏈.15 圖 17:公司部分榮譽認證.17 圖 18:公司與海天集團簽約現場.19 圖 19:美利信與合作單位研發出鎂合金超大型汽車結構件.20 圖 20:全球主設備商市場份額.21 圖 21:2023 年 TOP10 廠商累計銷量及同比.22 圖 22:新能源汽車部分客戶.23 圖 23:墨西哥的車企布局.24 圖 24:部分
12、中國供應商在墨西哥的建廠規劃.25 圖 25:公司與可比公司毛利率走勢.26 圖 26:公司與可比公司凈利率走勢.26 圖 27:公司與可比公司 ROE 走勢.26 圖 28:公司與可比公司 ROA走勢.26 圖 29:公司與可比公司管理費用率走勢.27 圖 30:公司與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走勢.27 圖 31:公司與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走勢.27 圖 32:公司與可比公司財務費用率走勢.27 圖 33:公司總資產周轉率處于行業正常水平.28 圖 34:公司存貨周轉率處于行業正常水平.28 圖 35: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走勢.28 圖 36:可比公司流動比率走勢.28 圖 37:可比公司現金及現金等
13、價物比較(億元).29 圖 38:可比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比較(億元).29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表表 目目 錄錄 表 1:公司通信領域主要產品情況.1 表 2:公司汽車領域主要產品情況.2 表 3:公司各子公司基本情況.4 表 4:合金材料性能對比.6 表 5:3G、4G、5G 網絡對比.8 表 6:宏基站和小基站使用場景.9 表 7:全球通信領域鋁合金壓鑄件市場規模測算.9 表 8: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 2.0對乘用車油耗要求.11 表 9:2024-2026 年中國乘用車用鋁量市場規模測算.12 表 10:特斯拉一體化
14、壓鑄發展歷程.13 表 11:國內新能源一體化壓鑄空間測算.15 表 12:主要壓鑄廠商在汽車一體化壓鑄的布局.16 表 13:募投項目情況(截至 2023 年).23 表 14:公司盈利預測.29 表 15:可比公司估值(截至 2024.08.13收盤).30 附表:財務預測與估值.31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 1 公司概況:通信、汽車并重,鋁壓鑄成長企業公司概況:通信、汽車并重,鋁壓鑄成長企業 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利信”)成立于 2001 年 5 月,主要生產 5G通信基站結構件和汽車零部件等鋁合金制品,擁
15、有重慶、襄陽、東莞、安徽四大生產基地,以及國內領先的模具研發制造中心、全自動智能壓鑄島、高精度加工中心、自動 RBC 冷媒灌裝線、自動噴粉線、精密質量檢測系統,能夠為客戶提供涵蓋完整業務流程的一體化服務。2002 年-2004 年公司先后進入微型車、乘用車和通信領域,此后公司不斷在汽車和通信領域取得發展。2012 年,襄陽美利信建成投產為東風神龍公司提供配套服務,這是合資企業第一次選用國內壓鑄廠生產汽車復雜壓鑄件-缸體;2017 年-2019 年,美利信現代工業園竣工投產,美利信東莞基地竣工投產,整合鼎喜實業;2021 年引進 8800T 超大型壓鑄機,公司在 5G 的時代浪潮下布局一體化壓鑄
16、;2022 年 8800T超大型結構件實現量產;2023 年,8800T超大型一體化壓鑄件成功下線,公司圍繞一體化壓鑄進一步拓展業務。圖圖 1:美利信主要發展歷程:美利信主要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在通信領域的主要產品為通信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結構件,汽車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傳統汽車的發動機系統、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和車身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系統、電控系統、電池系統和車身系統鋁合金精密壓鑄件。表表 1:公司通信領域主要產品情況:公司通信領域主要產品情況 產品產品類別類別 典型產品名稱典型產品名稱 產品示例產品示例 5G 基站結構件 機體 覆蓋件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17、/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 產品產品類別類別 典型產品名稱典型產品名稱 產品示例產品示例 4G 基站結構件 機體 覆蓋件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表表 2:公司汽車領域主要產品情況:公司汽車領域主要產品情況 應用領域應用領域 產品產品類別類別 典型產品名稱典型產品名稱 產品示例產品示例 傳統汽車 領域 發動機系統 零部件 發動機缸體、主軸軸承蓋、油底殼、凸輪軸蓋 轉向系統 零部件 轉向軸殼體 車身系統 零部件 減震支架 轉動系統 零部件 變速器殼體 新能源汽車 領域 車身系統 零部件 防撞支架、后地板 電控系統零部件(含充電、智能等)箱體、三合
18、一箱體、傳感器蓋 電驅系統 零部件 電驅動殼體 電池系統 零部件 電池箱體、電池橫梁、電池箱蓋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 通信業務短期承壓,汽車領域營收逐年增長。通信業務短期承壓,汽車領域營收逐年增長。營業收入方面,公司在通信業務板塊由于全球局勢變化,略有收縮,汽車板塊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呈現增長態勢。其中,2020年公司通信類結構件營收同比增長 50.2%,主要得益于 5G 通信基站建設的快速發展,2021年公司汽車類零部件營收增速達 54.7%,主要受益于特斯拉、一汽紅旗、奇瑞瑞虎等車型良
19、好的銷售情況以及比亞迪、特斯拉、愛信精機等客戶產品訂單增加。營收占比方面,2020年至 2023 年公司汽車類產品營收占比逐年攀升,截至 2023 年,公司汽車類零部件營收占比為 51%。圖圖 2:2019-2023通信與汽車業務收入通信與汽車業務收入(億元)(億元)圖圖 3:2019-2023通信與汽車業務收入占比通信與汽車業務收入占比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通信領域綁定全球龍頭設備商,汽車領域不斷拓展優質廠商。通信領域綁定全球龍頭設備商,汽車領域不斷拓展優質廠商。在通信領域,公司主要終端客戶是華為和愛立信。公司與愛立信合作接近
20、20 年,合作關系良好且訂單份額占有率穩定,而華為作為公司 2018 年新接入的客戶,其業務份額隨著 5G 發展的加快也在不斷提高。在汽車領域,公司客戶主要是國內外知名的大型整車廠或汽車零部件廠商。近年來公司積極拓展汽車客戶,陸續與特斯拉、比亞迪等優質車企客戶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余克飛、劉賽春、余亞軍三人。余亞軍先生與余克飛先生分別通過美利信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該公司 27.76%和 5.95%的股票,劉賽春直接持有美利信科技7.63%的股份。余克飛與余亞軍系兄弟關系,余克飛與劉賽春系夫妻關系,余克飛、劉賽春、余亞軍三人已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余克飛、余亞軍與劉賽春三人通過直接持有
21、和間接控制的方式,控制公司 46.60%的股權,能夠對公司股東大會決議事項產生重大影響。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4 圖圖 4:公司股權結構(截至:公司股權結構(截至 2024 年年 7 月)月)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表表 3:公司各子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各子公司基本情況 子公司名稱子公司名稱 主要經營地主要經營地 持股比例持股比例 主要業務主要業務 安徽美利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馬鞍山市 100%-東莞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省東莞市 100%鋁合金壓鑄件的表面處理、裝配等后處理 潤州科技(東莞)有限公司 廣
22、東省東莞市 100%鋁合金壓鑄件的表面處理、裝配等后處理 襄陽美利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襄陽市高新區 100%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生產與銷售 重慶廣澄模具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市巴南區 100%鋁合金壓鑄件模具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 重慶市鼎喜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市江津區 100%夾具的生產以及鋁合金壓鑄件機加工,無鉻鈍化和噴粉處理等 重慶鼎信輝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重慶市江津區 60%-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5 2 行業分析:行業分析:5G 迭代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催生鋁壓鑄千迭代和新能源汽車發
23、展,催生鋁壓鑄千億藍海億藍海 2.1 壓鑄工藝降低制造成本壓鑄工藝降低制造成本,鋁合金壓鑄件性能優勢明顯,鋁合金壓鑄件性能優勢明顯 壓鑄件應用空間不斷擴展。壓鑄件應用空間不斷擴展。壓鑄,全稱壓力鑄造,是將液態或半固態金屬根據不同需求以特定的速度充填至壓鑄模具型腔內,并在高壓下成型的鑄造工藝,是目前生產效率最高的鑄造工藝之一,也是有色合金鑄造最主要的生產工藝之一。與其他液態成型方式相比,壓鑄技術因具有鑄件尺寸精度高、生產率高、少或無切削加工和能成形形狀復雜結構等優點而廣受青睞。目前壓鑄件廣泛應用于汽車、通信、摩托車、家電、五金制品、電動工具、IT 和照明燈等領域。壓鑄工藝降低制造成本。壓鑄工藝降
24、低制造成本。壓鑄工藝主要包含前期的模具設計、中期的壓射加壓、后期的產品修剪和廢品回收。據中國有色網等相關數據顯示,相對于傳統鋼質車身中沖壓和焊接工序中約 60%-70%的材料利用率,壓鑄工藝的材料利用率高達 90%,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圖圖 5:壓鑄工藝生產流程:壓鑄工藝生產流程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網,西南證券整理 國外鑄造產業鑄件轉移,汽車工業是鑄件最大需求用戶。國外鑄造產業鑄件轉移,汽車工業是鑄件最大需求用戶。從全球范圍而言,壓鑄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發達國家的壓鑄企業經營歷史長,專業化程度較高,單個企業的規模較大,市場集中度較高。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壓鑄件生產企業主要有墨西哥的尼瑪
25、克(Nemak)、日本的利優比集團(Ryobi Ltd)和阿雷斯提集團(Ahresty Corporation)、瑞士的喬治費歇爾(Georg Fischer)、德國的皮爾博格(Pierburg)等。上述壓鑄生產企業在技術水平、裝備和客戶資源上具備領先優勢,一般以生產汽車、通信和航空等領域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的壓鑄件為主,在技術與生產規模上領先于國內大多數壓鑄件生產企業。我國的壓鑄生產始于 20 世紀 40 年代末。隨著我國汽車、通訊基礎設備、3C 產品、裝備制造業、家電、機電儀表、輕工等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以及國外鑄造產業向中國轉移,我國鑄件產量進入穩定增長期。根據中國鑄造協會統計數據,2023
26、 年鑄件產量達 5257 萬噸,2020-2023 年我國鑄件壓鑄機調整檢查模具安裝壓鑄準備模具制造合金熔煉模具預熱合模壓鑄成型開模取件模具制造澆注保溫壓鑄外觀檢查去澆口質檢產品回爐料產品清理檢驗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6 產量復合增長率為 1.90%,2022 年汽車工業是鑄件最大需求用戶,需求占比為 28.5%。我們認為,在汽車行業不斷發展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鑄件產量有望進一步高增。圖圖 6:2019-2023年我國鑄件產量年我國鑄件產量 圖圖 7:2022 年我國鑄件市場需求占比年我國鑄件市場需求占比 數據
27、來源:中國鑄造協會,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中國鑄造協會,西南證券整理 鋁合金壓鑄件性能優異,汽車和通信領域需求旺盛。鋁合金壓鑄件性能優異,汽車和通信領域需求旺盛。壓鑄產品根據原材料的不同,主要可分為鋁合金壓鑄件、鎂合金壓鑄件、鋅合金壓鑄件和銅合金壓鑄件等類別。相比于其他金屬材料(如鋅、銅等),鋁合金以其密度?。?.632.85g/cm)、高塑性、良好的熱傳導性能和強抗蝕性等多項優點脫穎而出。鋁合金的密度僅為鋼的三分之一,顯著減輕了汽車重量,從而提高了燃油效率并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盡管鋁合金的強度可能不及某些高強度鋼材,其在加工性和耐腐蝕性上的優勢,使其在汽車零部件和通信設備的生產中表現突出,
28、并且其生產技術成熟、成本逐漸降低,增強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此外,鋁合金可循環利用,符合環保要求,進一步推動了其在壓鑄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因此,鋁合金成在汽車零部件、通信設備和通用機械的生產中優勢突出,需求旺盛,是目前壓鑄行業使用最為廣泛的原材料。受汽車輕量化發展、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拉動,2023 年鋁(鎂)合金鑄件產量占比由 2022年的 14.6%上升至 15.3%。表表 4:合金材料性能對比:合金材料性能對比 鑄件材料鑄件材料 密度密度(g/cm3)抗拉強度抗拉強度(Mpa)比強度比強度(b/)熱導率熱導率(W/(mK)鎂合金 1.8 250343 191 156 鋁合金 2.7 1102
29、70 57 204 鋅合金 6.7 280440 52 116 銅合金 89 700960-380410 數據來源:中國熱處理工業協會,西南證券整理 2.2 通信領域:通信技術迭代,為鋁合金精密壓鑄帶來新機遇通信領域:通信技術迭代,為鋁合金精密壓鑄帶來新機遇 2.2.1 通信技術迭代,通信技術迭代,5G 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1.2%6.6%4.0%-4.3%1.7%-6.0%-4.0%-2.0%0.0%2.0%4.0%6.0%8.0%46004800500052005400560020192020202120222023鑄件產量(萬噸)鑄件產量增長率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30、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7 全球全球 5G 網絡用戶滲透率逐漸攀升。網絡用戶滲透率逐漸攀升。從全球范圍看,較舊的 2G 和 3G 移動通信技術的使用正不斷減少,全球多個國家和區域的運營商和政府決定關閉 2G 和 3G 網絡,并對它們使用的頻譜進行重新分配,以實現更快、更高效的 4G 和 5G 網絡。根據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截至 2023 年底,全球 4G 網絡用戶滲透率約為 60%,全球 5G 網絡用戶滲透率約為 18.6%。根據愛立信預測,到 2027 年,5G 將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移動通信技術,全球 5G用戶將達到 44 億,占所有移動用戶的 49.12
31、%。我國在我國在 5G領域實現全面引領,領域實現全面引領,5G移動電話用戶達移動電話用戶達 9.27 億戶。億戶。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經歷了“1G 空白、2G 追隨、3G 突破、4G 趕超、5G 引領”的快速變遷過程。2013 年底工信部正式頒發 4G 牌照,我國進入 4G 階段,根據四大設備商運營業務收入數據,在這一個階段內,中國的設備制造商市場份額提升至全球第一;2017 年 11 月,工信部發布 5G 系統在 3000-5000MHz 頻段內的頻率使用規劃,我國成為國際上率先發布 5G 系統在中頻段內使用規劃的國家;2019 年 6 月,工信部正式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廣電發
32、放 5G 牌照,我國在 5G 領域實現了全面引領。根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24 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及中國廣電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 17.77 億戶,比上年末凈增 2401 萬戶。其中,5G 移動電話用戶達 9.27 億戶,比上年末凈增 1.05 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 52.4%,占比較一季度提高 2.6 個百分點。2.2.2 通信基站市場具有周期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驅動通信基站的建設通信基站市場具有周期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驅動通信基站的建設 通信行業的技術迭代具有周期性,移動通信技術的突破是催化每一輪投資周期最為核心的因素。目前全球
33、移動通信技術正處于從 4G 向 5G 發展的轉折點,在 5G 商用初期,運營商將首先展開網絡建設投資,其資本開支直接驅動通信基站的建設,為通信主設備商帶來業務機會,通信主設備商進而向其上游供應商采購相應的配套產品。我國三大運營商我國三大運營商 5G 資本支出基數大。資本支出基數大。2019 年 6 月,工信部正式發放 5G 牌照,伴隨5G 進入建設期,2020 年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合計 3348 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用于 5G 的資本開支達 1803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37.6%。2022 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合計 3519 億元,同比增長 3.71%,其中 5G
34、 資本開支總計 1631 億元,總體基數仍然巨大,預計 5G 通信基站建設數量將持續增加。圖圖 8:2019-2023中國中國 5G基站建設數量變化基站建設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工信部,西南證券整理 15.3 77.1 142.5 231.2 337.7 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920202021202220235G基站數量(萬個)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8 2.2.3 5G 基站需求大幅度增加,要求壓鑄件著重散熱性能和輕量化基站需求大幅度增加,要求壓鑄件著重散熱性能
35、和輕量化 通信基站通過在一定范圍的區域內提供無線信號覆蓋,以實現有線通信網絡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是移動通信網絡的核心基礎設施,5G 和 4G 因使用不同的天線系統技術而有著不同基站結構。圖圖 9:4G和和 5G基站結構圖基站結構圖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5G 基站覆蓋范圍小,基站覆蓋范圍小,5G 宏基站需求超宏基站需求超 900 萬站。萬站。在無線通信中,根據電磁波的傳播特性,電磁波頻率與傳輸距離成反比,電磁波頻率越高,基站覆蓋距離越短。3G 到 5G 使用的頻譜不斷向高頻演進,3G 采用 1.92.1GHz,覆蓋半徑約為 25 公里,4G 采用的主要頻段為 1.81.9
36、GHz 和 2.32.6GHz,覆蓋半徑約為 13 公里,為了保證良好的 4G 信號覆蓋,4G 基站的數量較 3G 基站數量有較大增幅,5G 的頻段在 2.6GHz 以上,比 4G 的頻率更高,相應的覆蓋范圍隨之進一步下降,覆蓋半徑一般約為 300-500 米,要達到與 4G 網絡同樣的覆蓋范圍,5G 基站的密度必然會大幅增加。根據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員預測,5G宏基站的需求量約是 4G 基站的 1.5 倍,2023 年末 4G 基站的數量為 629.5 萬站,據此測算,到 5G 基站建設基本覆蓋全國時,5G 宏基站至少需要 944 萬站。截至 2023 年底,我國 5G基站總數達 337.7
37、 萬站,相較于目標建設數量增長空間巨大,進而將帶動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基站結構件需求的增長。表表 5:3G、4G、5G網絡對比網絡對比 網絡類型網絡類型 電磁波頻率電磁波頻率 覆蓋半徑(公里)覆蓋半徑(公里)3G 1.92.1GHz 25 4G 1.81.9GHz 和 2.32.6GHz 13 5G 2.6GHz 以上 0.30.5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5G 宏基站廣域覆蓋易有盲點,小基站室外補盲成未來趨勢。宏基站廣域覆蓋易有盲點,小基站室外補盲成未來趨勢。小基站是微基站、皮基站和飛基站的統稱,是一種從覆蓋范圍、發射功率、產品形態等方面都相比宏基站小得多的基站設備,主要有室外密集區
38、覆蓋和室內熱點覆蓋兩大應用場景。5G 信號覆蓋力低,室外廣域覆蓋容易有盲點,使用小基站能夠有效彌補 5G 宏站部署廣度、深度不足問題。DellOro Group 認為 5G 小基站市場未來將占據整個 5G 基站市場的 10%-20%。從時間周期來講,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9 小基站的鋪廣建設會在宏基站大規模建設之后,在建設宏基站后配建的 5G 小基站亦將對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產生海量需求。表表 6:宏基站和小基站:宏基站和小基站使用場景使用場景 類型類型 單載波發射功率單載波發射功率 覆蓋能力(米)覆蓋能力(米)主
39、要部署區域主要部署區域 宏基站 12.6w 以上 200 以上 鐵塔、樓頂、山頂 小基站 微基站 500mW-12.6W 50-200 室外:路燈、電線桿等;室內:居民樓、寫字樓、大型購物商場、醫院和車站等 皮基站 100-500mW 20-50 飛基站 100mW 以下 10-20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5G 基站功耗增加,要求壓鑄件著重散熱性能和輕量化?;竟脑黾?,要求壓鑄件著重散熱性能和輕量化。5G 基站中的 AAU 采用 Massive MIMO 技術,天線的個數由 4G 48 陣子增長到 192 陣子,通道數由 4 或 8 通道增長至 32 或64 通道,中射頻芯片以及
40、基帶芯片的集成度以及處理復雜度成倍的提升,其功耗是 4G RRU 的 2-4 倍,功耗的增加意味著發熱量的增加,如果散熱不及時,會導致基站內部環境溫度超過額定溫度,將嚴重影響網絡的穩定性以及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 5G 基站要在有限空間內盡可能提高散熱效率,5G 基站散熱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會。在 AAU 整機散熱設計中,高功耗的中射頻芯片以及基帶芯片已經成為散熱瓶頸,為了解決基站結構件的散熱,把散熱翅全部加高,會帶來整機體積和重量的大幅增加,不利于基站的場外部署,因此對于基站機體的工藝要求和輕量化要求較高,為散熱性能較高、更加輕量化的鋁合金等結構件提供機遇。通信技術迭代,鋁合金壓鑄件市場廣闊。據
41、工信部統計,2023 年末中國 4G 基站數量達629.5 萬個,占比全球 4G 基站總數超 50%;5G 基站數量達 337.7 萬個,占比全球 5G 基站總數超 60%??紤]到 5G 網絡的逐步普及,4G 基站建設已接近飽和,預計未來增速將呈現逐年放緩趨勢;我們假設 1)2024-2026 年,中國 4G 基站數量增速分別為 3.0%、2.5%、2.0%,占全球總數比例 55%;2)2024-2026 年 4G 基站結構件均價分別為 524.4 元、498.18元、483.23 元,一個 4G 基站平均需要 8 個結構件;同時根據線性預測,假設 3)2024-2026年全球 5G 基站數量
42、增速分別為 29.53%,22.81%,18.57%,2024-2026 年 5G 基站結構件均價分別為 568.1 元、539.70 元、523.50 元,一個 5G 基站平均需要 6 個結構件。綜上,我們預計 2026 年全球通信領域鋁合金壓鑄件市場規模約為 57.32 億元。表表 7:全球通信領域鋁合金壓鑄件市場規模測算:全球通信領域鋁合金壓鑄件市場規模測算 2023 2024E 2025E 2026E 4G 基站數量(萬站)1144.55 1178.88 1208.35 1232.52 新增(萬站)48.73 34.34 29.47 24.17 4G 基站鋁合金壓鑄件均價(元)4416
43、.00 4195.20 3985.44 3865.88 5G 基站數量(萬站)517.00 669.67 822.42 975.17 新增(萬站)153.00 152.67 152.75 152.75 5G 基站鋁合金壓鑄件均價(元)3588.00 3408.60 3238.17 3141.02 通信領域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市場規模(億元)通信領域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市場規模(億元)76.41 66.44 61.21 57.32 數據來源:工信部,西南證券整理 2.3 汽車領域:輕量化催生鋁合金需求,一體化壓鑄東風已至汽車領域:輕量化催生鋁合金需求,一體化壓鑄東風已至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
44、(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0 2.3.1 汽車市場有較大成長空間,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汽車市場有較大成長空間,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 汽車工業作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起步于上世紀 50 年代,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2009 年,我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至今已連續 13 年蟬聯全球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受宏觀經濟、關稅下調、市場消費信心、國 VI 排放標準實施和需求結構變化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2018 年、2019 年我國汽車連續兩年產銷量出現下滑,產量分別為 2352.9 萬輛和 2136.0 萬輛,銷量分別為 2371.0
45、 萬輛和 2144.4 萬輛。2020年,受整體外部環境影響,我國汽車消費市場有所下滑,產銷量分別為 1999.4 萬輛和 2017.8萬輛,同比下滑 6.4%和 5.9%。2021年我國汽車行業產銷形勢逐步回暖,產銷量分別為 2140.8萬輛和 2148.2 萬輛,同比上漲 7.1%和 6.5%,結束了連續 3 年的下降趨勢。千人汽車保有量有待提升,汽車市場成長空千人汽車保有量有待提升,汽車市場成長空間大。間大。截至 2023 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36 億輛,占機動車總量 77.24%,同比增長 5.33%。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 238 輛,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普遍 600800 輛的水平
46、,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截至 2023 年,我國乘用車累計銷量為 2606.3 萬輛,同比上漲 10.6%?!笆奈濉逼陂g,我國經濟將處于長周期的中高速發展中,未來隨著中等收入人群持續壯大,改善性消費需求將被大量釋放,我國汽車產銷量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受益于國內整車制造行業持續發展,汽車零部件行業也將實現較快增長。圖圖 10:2018年年-2023 年我國乘用車產銷量情況年我國乘用車產銷量情況 圖圖 11:2018 年年-2023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及滲透率 數據來源:中汽協,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中汽協,西南證券整理 新能源汽車滲
47、透率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近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基礎材料、基礎零件、電機、電控、電池以及整車等方面都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2018 年-2023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125.6 萬輛增加至 949.5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49.87%,2023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7.9%達 949.5 萬輛,滲透率達 36.4%。2.3.2 汽車輕量化趨勢催生需求,鋁合金件市場廣闊汽車輕量化趨勢催生需求,鋁合金件市場廣闊 節能
48、減排要求促使車身輕量化發展。節能減排要求促使車身輕量化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 2.0對各種類型的汽車每百公里油耗和減排提出要求,預計在 2025 年我國傳統能源乘用車(不含新能源)新車油耗降至 5.6L/100km,混合動力乘用車(不含新能源)新車油耗降至 5.2L/100km,乘用車(含新能源)新車油耗降至 4.6L/100km。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的相關數據,燃油車的重量與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1 耗油量大致呈正相關關系,汽車質量每降低 100kg,每百公里可節省約 0.6L 燃油,減排800-900g 的 CO2,故
49、傳統汽車車身輕量化是目前主要的節能減排方法之一。整車輕量化有助于降低油耗、提升純電續航里程。整車輕量化有助于降低油耗、提升純電續航里程。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的相關數據,傳統燃油車方面,燃油車的重量與耗油量大致呈正相關關系,汽車質量每降低 100kg,每百公里可節省約 0.6L 燃油,減排 800-900g 的 CO2;新能源乘用車方面,純電汽車的重量與耗電量呈正相關關系,除去動力電池能量和密度因素外,整車重量是影響電動車續航里程的關鍵因素,純電動汽車整車重量若降低 10kg,續駛里程則可增加 2.5km。當前形勢下,不論是傳統能源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對車身輕量化有十分迫切的需求。表表 8:節能與新
50、能源技術路線圖: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 2.0對乘用車油耗要求對乘用車油耗要求 2025 2030 2035 傳統能源乘用車(不含新能源)新車油耗 5.6L/100km 4.8L/100km 4.0L/100km 混合動力乘用車(不含新能源)新車油耗 5.2L/100km 4.5L/100km 4.0L/100km 乘用車(含新能源)新車油耗 4.6L/100km 3.2L/100km 2.0L/100km 數據來源: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2.0,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12:汽車輕量化可節能減排、提升續航:汽車輕量化可節能減排、提升續航 數據來源:國際鋁業協會,西南證券整理 國內汽車實現輕量化,
51、材料、設計、工藝協同發展。國內汽車實現輕量化,材料、設計、工藝協同發展。國內汽車實現輕量化始于高強度鋼、鋁、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的應用與開發,將通過使用輕量化材料、進行輕量化設計和輕量化制造三個主要途徑實現。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汽車輕量化自 2015 年到 2020 年實現減重 18%,適量應用鋁、鎂合金及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根據材料特性和性能要求進行優化設計,工藝以冷成形為主,熱成形、輥壓成形、激光拼焊為輔;到 2025 年實現減重 30%,擴大鋁、鎂合金與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車身上的應用,采用結構-材料-性能一體化輕量化多目標協同優化設計,工藝以熱成形、溫
52、成形、內高壓成形為主,擠壓成形、彎曲成形及熱固性纖維材料成形為輔;到 2030 年以纖維復合材料為主、輕合金和高強度鋼為輔,結合制造工藝和成本控制要求進行集成化設計,以熱塑性纖維材料成形及擠壓成形、彎曲成形為主,溫成形、熱成形為輔。在政策的驅動,對輕量乘用車每降低100kg降低油耗減排提升續航0.6L800-900gCO22.5km汽車輕量化汽車輕量化電動汽車每降低10kg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2 化的迫切需求下,鋁合金壓鑄市場容量有望擴大,有較強材料制備、設計能力并且掌握先進工藝的鋁合金壓鑄企業發展潛力大。圖圖 13:中國
53、汽車輕量化路線:中國汽車輕量化路線 數據來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電動新視界,西南證券整理 中國純電動車的單車用鋁量逐年攀升,鋁合金市場廣闊。中國純電動車的單車用鋁量逐年攀升,鋁合金市場廣闊。根據 CM Group 預測數據,中國未來幾年不同類型乘用車的單車用鋁量將維持穩定增長。2023 年中國燃油車/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的單車用鋁量分別為 162.5/201.9/224.2Kg,預計到 2030 年中國燃油車/純電動車/插電混動車的單車用鋁量將會達到 222.8/283.5/265.2kg。根據滑動平均測算,我們假設 2024-2026年 1)燃油乘用車銷量分別增長-13.19%、-
54、4.57%、-7.88%,2)純電乘用車銷量分別增長 9.17%、37.48%、18.67%,3)混動乘用車銷量分別增長62.18%、35.90%、19.93%;因 此,2024/2025/2026 燃 油 乘 用 車 銷 量 分 別 為1487.3/1419.4/1307.6 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分別為 669.2/920.0/1091.8 萬輛,混動乘用車銷量分別為 446.1/606.3/727.2 萬輛。根據 CMGroup 在中國汽車工業用鋁量評估報告(2016-2030)中預測:2024/2025/2026 年燃油乘用車單車用鋁量約為 171.2/179.8/188.5kg,純
55、電 乘 用 車 單 車 用 鋁 量 約 為215.5/226.8/238.1kg,混 動 乘 用 車 單 車 用 鋁 量 約 為232.9/238.3/243.7kg。根據 IAI數據,車用鋁材加工成本約為 20 元/kg。綜上,我們預計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與技術的成熟,至 2026 年中國乘用車用鋁市場規模約為 1367.32 億元。表表 9:2024-2026年中國乘用車用鋁量市場規模測算年中國乘用車用鋁量市場規模測算 2023 2024E 2025E 2026E 燃油乘用車銷量(萬輛)1713.3 1478.3 1419.4 1307.6 燃油車單車用鋁量(kg)162.5 171.2
56、 179.8 188.5 純電動乘用車銷量(萬輛)613.0 669.2 920.0 1091.8 純電動車單車用鋁量(kg)201.9 215.5 226.8 238.1 混動乘用車銷量(萬輛)275.1 446.1 606.3 727.2 混動乘用車用鋁量(kg)224.2 232.9 238.3 243.7 車用鋁合金加工費(元/kg)20 20 20 20 汽車鋁合金市場規模(億元)汽車鋁合金市場規模(億元)927.71 1002.39 1216.69 1367.32 數據來源:CMGroup,中汽協,國際鋁業協會,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
5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3 2.3.3 特斯拉加大一體化壓鑄應用,第三方供應商或成主流特斯拉加大一體化壓鑄應用,第三方供應商或成主流 特斯拉引領一體化壓鑄新浪潮特斯拉引領一體化壓鑄新浪潮,一體化壓鑄優勢一體化壓鑄優勢顯著顯著。特斯拉提出的一體化壓鑄將車身一次性成型,多個零部件合并為少個甚至是一個,簡化了制造工藝,有效降低了時間成本,與傳統高壓壓鑄相比,一體化壓鑄具有生產效率高、減重效果好、成本更低等優點。通過對特斯拉公告總結,可以將特斯拉對一體化壓鑄工藝的應用分為三個階段:1)將 Model3 上原來由 70 個左右沖壓鋼板焊接而成的后底板一體化壓鑄為 1-2 個大型鋁鑄件,使得零部
58、件重量可以減輕 10%-20%,連接點數量由 700-800 個減少到 50 個,制造時間由原來 1-2 小時縮短到 3-5 分鐘。2)將前底板和后底板(共計 171 個零部件)分別一體化壓鑄為前、后兩個大型壓鑄件,減少了超過 1600 個焊點,進一步增效降本。3)一體化前底板+CTC+一體化后底板,電池包上蓋和汽車中地板合二為一進行一體化壓鑄,能夠降低汽車 10%的總重,增加 14%的續航里程,并且達到減少 370 個單體零部件的效果。在 2023 年 3 月投資者日活動上,馬斯克曾介紹了特斯拉對未來生產工藝的暢想,即Unbox 流程,這一工藝將車輛零部件分成 6 大模塊,每個模塊單獨生產,
59、再將其組裝成整車。特斯拉表示,通過 Unbox 流程生產車輛,制造人員將減少 40%,制造所需的空間和時間將減少 30%。表表 10:特斯拉一體化壓鑄發展歷程:特斯拉一體化壓鑄發展歷程 日期日期 特斯拉一體化壓鑄梳理特斯拉一體化壓鑄梳理 2019.7 發布新專利“汽車車架的多向車身一體成型鑄造機和相關鑄造方法”2020.8 第一臺大型壓鑄設備在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安裝 2020.9 特斯拉于電池日上宣布 ModelY 將采用一體化壓鑄后底板總成,可減少下車體總成重量 30%,降低 40%制造成本,且時間將從2-3h 縮短至 180s 以內。2021.2 上海超級工廠引入人力勁科技生產的 6000
60、噸大型壓鑄機 GigaPress,用以生產ModelY 的后底板。2021.5 前艙一體化鑄件試驗完成 2022.4 馬斯克在德州工廠開幕式上宣布:1.得益于超大的一體壓鑄機,德州工廠僅 ModelY 單款車的生產能力就達到了 50萬臺/年。2.前車身一體壓鑄亮相。此前 ModelY 僅在后底板部位使用一體壓鑄工藝。前后車身采用一體壓鑄后,相較 Model3的 1000個機器人減少了600個。2022.5 意德拉(力勁子公司)首發 9000噸壓鑄機,會應用到Cybertruck 做后底板。2023.3 提出 Unbox 流程,這一工藝將車輛零部件分成6 大模塊,每個模塊單獨生產,再將其組裝成整
61、車。數據來源:特斯拉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4 圖圖 14:特斯拉一體化壓鑄后底板(左):特斯拉一體化壓鑄后底板(左)vs 德州工廠一體化壓鑄后底板德州工廠一體化壓鑄后底板&前底板(右)前底板(右)數據來源:特斯拉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15:Unbox 流程示意圖流程示意圖 數據來源: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西南證券整理 一體化壓鑄將逐漸延展到前底板和白車身,市場空間一體化壓鑄將逐漸延展到前底板和白車身,市場空間達達 676 億。億。目前,一體化壓鑄已經在減震塔、后縱梁、后底板、前后機艙實現了應用,未來隨著技
62、術的成熟,預計前底板、白車身等都有望實現一體化壓鑄。隨著技術的成熟、各主機廠和零部件廠商產能的不斷投放,預計一體化壓鑄滲透率逐年提升,我們假設 1)24-26 年前底板一體化滲透率為 14%/20%/25%,后底板一體化滲透率分別為 25%/30%/35%,前機艙一體化滲透率分別為 7%/14%/20%,CTC 電池蓋一體化滲透率分別 2%/7%/14%,白車身一體化的滲透率分別為 0%/2%/7%,其他零部件一體化滲透率分別為 7%/14%/20%;2)根據我們在汽車行業周報(7.25-7.29):行業復蘇延續,一體化壓鑄空間廣闊中的測算,假設 2021 年前底板一體化/后底板一體化/前機艙
63、一體化/CTC電 池 蓋 一 體 化/白 車 身 一 體 化/其 他 零 部 件 一 體 化 的 平 均 單 車 價 值 分 別4400/2800/2200/2800/13400/4000 元,24-26 年價格每年降 1%?;谝陨霞僭O,我們測算出國內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市場 2026 年有望達到 666.02 億元。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5 表表 11:國內新能源一體化壓鑄空間測算:國內新能源一體化壓鑄空間測算 2024E 2025E 2026E 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萬輛)1115 1526 1819 前底板一體化滲透率 1
64、4%20%25%前底板一體化 ASP(元/輛)4269 4227 4184 后底板一體化滲透率 25%30%35%后底板一體化 ASP(元/輛)2717 2690 2663 前機艙一體化滲透率 7%14%20%前機艙一體化 ASP(元/輛)2135 2114 2093 CTC電池蓋一體化滲透率 2%7%14%CTC電池蓋一體化 ASP(元/輛)2717 2690 2663 白車身一體化滲透率 0%2%7%白車身一體化 ASP(元/輛)13002 12872 12743 其他零部件一體化滲透率 7%14%20%其他零部件一體化 ASP(元/輛)3881 3842 3804 一體化壓鑄市場規模(億
65、元)165.10 365.34 666.02 一體化壓鑄市場規模 YOY 154.99%121.29%82.30%數據來源:中汽協,西南證券整理 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上游由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廠商、壓鑄機和壓鑄模具廠商組成,中游為第三方壓鑄廠和自建產線的整車廠,下游直接對接主機廠。圖圖 16: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一體化壓鑄產業鏈 數據來源:樂晴智庫,西南證券整理 車企可以選擇自供或者與第三方壓鑄廠合作兩種模式,目前除特斯拉采取自供模式之外,為降低風險,更多的廠商(如理想、蔚來、理想等)選擇與壓鑄廠合作供應方案,小鵬選擇自供+與壓鑄廠合作結合的模式。材料壓鑄商主機廠大型壓鑄機模具主機廠(自建生產線)美國
66、鋁業瑞士布勒海天金屬賽維達文燦股份旭升股份大眾賽力斯特斯拉沃爾沃上游中游下游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6 一體化壓鑄壁壘較高,第三方供應或成為主流。一體化壓鑄壁壘較高,第三方供應或成為主流。一體化壓鑄涉及數十個零部件的一次壓鑄成型,對材料、設備、模具設計和工藝等相關環節的要求高。材料方面,材料方面,傳統的壓鑄件會在壓鑄后進行熱處理來優化產品的機械性能,由于一體化壓鑄件的尺寸較大,熱處理可能導致的變形和表面缺陷等問題更易顯現,因此免熱處理合金是一體化壓鑄行業的重要技術壁壘。設備方面,設備方面,大型壓鑄機需要對復雜的系統進行協調控制
67、,并對各部分的穩定性和結構進行優化,對理論、經驗以及制造工藝都有很高的要求。當前用于一體化壓鑄的壓鑄機噸位都在6000T以上,部分公司已經開發或引入了 12000T甚至更大的超大型壓鑄設備。大型壓鑄機從訂購到安裝調試完成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同時當前應用較廣泛的 6000T壓鑄機單套價格高達數千萬元,造成了較高的資金壁壘。另外大型壓鑄機的“設計試驗設計”周期非常長,前期需投入大量時間成本,一旦樣機試驗失敗將帶來嚴重經濟損失。模具設計方面,模具設計方面,模具是壓鑄企業生產產品的核心技術與重點裝備,是決定壓鑄產品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表面質量、內部組織的關鍵工藝裝備,是否具備模具研發和生產能力是衡量
68、壓鑄企業技術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工藝方面,工藝方面,主要要素包括合金熔化和處理、澆注方式、脫模劑及涂噴工藝、真空工藝,生產工藝會影響產品的成品率,由于一體化壓鑄技術正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壓鑄商在生產工藝上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才能保證量產的良品率。表表 12:主要壓鑄廠商在汽車一體化壓鑄的布局:主要壓鑄廠商在汽車一體化壓鑄的布局 壓鑄廠商壓鑄廠商 現有壓鑄產能現有壓鑄產能 大型壓鑄機采購數量(臺)大型壓鑄機采購數量(臺)合作廠商合作廠商 一體化壓鑄訂單一體化壓鑄訂單 美利信科技 3500T、4000T、4500T、7000T、8800T壓鑄機投入量產 訂購 1*8800T,已布局,未來持續投入
69、海天金屬 -文燦股份 40多臺 1100T-4500T壓鑄機,2臺 6000T,2臺 9000T,2022年成功下線首批 9000T大型一體化壓鑄汽車后底板 2022 年計劃向力勁采購 9 臺大型壓鑄機,包括 2 臺 7000T、2 臺 4500T 以及 5 臺2800-3500T 壓鑄機 力勁科技 知名頭部新勢力客戶 拓普集團 現有壓鑄機近 100臺 7200T 一體化超大壓鑄后艙量產下線 計劃采購7200T*6、4500T*10、2000T*5 力勁科技 高合 HiPhiZ-后底板 廣東鴻圖 現有壓鑄機 140余臺,其中 2000T以上約20 臺,6800T已經投產 12000T*1、規劃
70、 6臺 6000T 以上 力勁科技 小鵬配套體系-后底板 愛柯迪 1300T、1600T、2200T、2800T、3500T、4400T等各種規格型號的大型壓鑄機 18臺 擬購入 45臺壓鑄機,其中 1000T以上壓鑄機 35臺,包括 4400T*4、6100T*2、8400T*2 布勒集團 -泉峰汽車 1 臺 5000T 壓鑄機 規劃布置 30 臺 1000T 以上壓鑄機,其中6100T*1、8000T*1,均已到廠,目前已投入使用超過20臺。-旭升集團 已有 4400T 壓鑄機使用經驗 規劃 4500T、6600T和 8800T 若干 海天金屬 -宜安科技 已有 4200T、3500T、2
71、700T和 1600T等不同型號大型真空壓鑄設備 公司購買的 6100T 大型壓鑄機已在株洲工廠進行安裝調試 布勒集團-嶸泰股份 300T-2700T 壓鑄機 40 臺,3-5 軸數控加工中心 130套 采購 9000T*3 力勁科技 比亞迪一體化電機殼 多利科技 鹽城多利 6100T*1投產,9200T 有望于 7月份進場安裝 安徽達亞安裝 6100T*2 力勁科技 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和公告,壓鑄周刊,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7 3 公司分析:公司分析:壓鑄行業排頭兵,通信和汽車業務協同發展壓鑄行業排頭兵,通信
72、和汽車業務協同發展 3.1 公司行業地位領先,具備技術與研發優勢公司行業地位領先,具備技術與研發優勢 技術行業領先,多項技術達國際水平。技術行業領先,多項技術達國際水平。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于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產,在產品技術和研發、質量控制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均具備較為明顯的競爭優勢。公司通過多年的業務實踐已形成了涵蓋高真空壓鑄與精密機械加工技術和工藝研究、模具設計制造、高導熱和輕量化、半固體等新型材料研發與制備、無鉻化表面處理、靜電噴粉、攪拌摩擦焊、激光焊接、釬焊、冷媒灌裝等高新領域的核心技術,在高真空壓鑄、高薄散熱片壓鑄和高導熱材料研發及應用等高新技術方面達到國際水平。獲多項榮譽認證,
73、行業知名度高。獲多項榮譽認證,行業知名度高。公司憑借出色的技術實力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先后被認定為“國家 2021 年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 2022 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2022 年重慶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重慶市工業設計中心”。2023 年,公司榮獲“第四屆中國壓鑄件生產企業綜合實力 50 強”,獲得“汽車輕量化應用技術創新成果大賽一等獎”及“國家兩化融合 3A 證書”,同時入選“重慶市雙化協同示范工廠”,并獲批設立“重慶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此外,子公司襄陽美利信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
74、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2018-2020)”和“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子公司鼎喜實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子公司廣澄模具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子公司已獲得授權專利 184 項,其中發明專利 25 項。公司還牽頭或參與起草了冷室壓鑄機(GB/T21269-2018)、高效 節能 型鋁合 金燃氣 連續熔 化保溫 爐通 用技術 要求(T/CFA0203081-2020)、鋁合金壓鑄產品綠色制造工藝通則
75、(T/CFA0103091-2020)等國家或行業團體標準,在鋁合金精密壓鑄領域具備極高的知名度和強勁的競爭力。圖圖 17:公司部分榮譽認證:公司部分榮譽認證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8 圖圖 17:公司部分榮譽認證:公司部分榮譽認證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工藝能力完整,提供全流程一體化服務。工藝能力完整,提供全流程一體化服務。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始終專注于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內少數能夠自主研發從模具設計、壓鑄到機加及裝配的全產業鏈技術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公司為客戶提供包括模具設計制造、壓鑄
76、生產、精密機械加工、表面處理、FIP 點膠、裝配與檢測等全流程的一體化服務。通過自主設計與生產模具和工裝夾具,公司顯著縮短了工裝開發時間、項目開發周期,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行業競爭力。為充分發揮自主設計和生產工裝的優勢,公司引進先進的制造設備和技術,嚴格控制模具和工裝夾具的質量,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從而有效規避質量風險,并避免潛在的知識產權泄露風險。在為壓鑄及生產環節提供優質模具和工裝的同時,也為客戶帶來了更優質的服務和更高的價值。生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領先,助力公司提升競爭優勢。產工藝和生產設備領先,助力公司提升競爭優勢。公司始終注重對工藝研發和生產設備的持續投入,生產工藝和設備處
77、于國內領先水平。公司不斷改進并創新原有生產工藝,已在高真空壓鑄、模溫控制、局部擠壓、嵌翅工藝、防錯加工技術、大型一體化鋁合金壓鑄件中心進澆技術、攪拌摩擦焊等多個領域具備行業領先的生產能力。目前,公司擁有布勒和富萊等世界領先的壓鑄機,以及 SW、GROB、巨浪、牧野等高精度加工設備和蔡司三坐標測量機等一批先進的高性能加工與檢測設備。此外,公司是國內少數擁有 8,800 噸、7,000 噸、4,500 噸大噸位壓鑄機的企業之一。領先的工藝與設備使公司能夠穩定批量生產高精度、結構復雜的零部件產品,形成了顯著的競爭優勢。具備大型高端模具制造能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具備大型高端模具制造能力,為客戶提
78、供一站式服務。公司具備開發和制造大型一體化結構件壓鑄模具的能力,不斷增強技術儲備,投入全球頂尖的加工和檢測設備,已成功為國內外多個客戶交付一體化結構件壓鑄模具。例如,公司為奇瑞汽車開發的全球首個 13000T雙壓室超大型車身模具,首次試模即成功,成為壓鑄及模具技術史上的里程碑,并為未來雙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19 壓室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動力總成領域,公司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客戶開發了多款高精度復雜電驅產品的模具。此外,公司還具備高固相半固態壓鑄模具的開發能力,已完成多種產品的試制,在通信散熱片領域也為更高性能和更優成本的產
79、品制造提供了創新方案。同時,公司深度參與客戶產品的前期設計,解答疑問,配合客戶進行驗證,從設計到生產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具備與客戶同步開發能力,保證技術前瞻性和先進性。具備與客戶同步開發能力,保證技術前瞻性和先進性。公司積極參與客戶的研發工作,緊跟下游行業技術發展的趨勢,與客戶保持深度合作。部分技術人員已通過客戶的同步開發設計資質認證,參與了愛立信及國內通信主設備商、神龍汽車、福特、采埃孚、蔚來、智己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及造車新勢力的產品預研發、產品設計及模具設計等同步開發工作。通過與客戶的密切合作,公司提前進行技術儲備,確保研發技術的前瞻性和先進性。牽手海天,加碼一體化壓
80、鑄牽手海天,加碼一體化壓鑄。美利信于 2019 年就布局超大型一體化壓鑄的前期人才儲備、工藝研究,2021 年率先購買 8800 噸超大型壓鑄設備,在 2022、2023 年成功為客戶試制超大型壓鑄產品,并獲得客戶產品定點、訂單;而美利信的全資子公司廣澄模具也擁有一體化壓鑄產品模具產品。2023 年 6 月,公司與海天集團簽訂全球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購買海天智勝冷室壓鑄中小機型若干臺,大型及超大機型若干臺,并在未來與海天金屬共同開發 2 萬噸冷室壓鑄機。我們認為雙方的合作達成,能夠幫助公司實現進一步降本。圖圖 18:公司與海天集團簽約現場:公司與海天集團簽約現場 數據來源:公司公
81、告,海天金屬微信公眾號,西南證券整理 布局鎂合金壓鑄,持續提升壓鑄件輕量化布局鎂合金壓鑄,持續提升壓鑄件輕量化。2023 年 6 月,公司宣布與重慶大學國家鎂中心、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在公司 8800T壓鑄系統上成功試制出鎂合金超大型汽車壓鑄結構件,是目前已知尺寸最大的鎂合金汽車壓鑄結構件。此次試制包含一體化車身鑄件和電池箱蓋兩類新能源汽車結構件,兩個結構件投影面積大于 2.2m2,相比鋁合金鑄件減重 32%,在輕量化方向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超大型鎂合金壓鑄件的成功試制,標志著美利信科技成為國內首家掌握此項生產技術的企業。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
82、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0 圖圖 19:美利信與合作單位研發出鎂合金超大型汽車結構件:美利信與合作單位研發出鎂合金超大型汽車結構件 數據來源:公司微信公眾號,西南證券整理 3.2 領跑通信結構件領域,綁定全球龍頭設備商領跑通信結構件領域,綁定全球龍頭設備商 通信基站鋁合金壓鑄件產品行業領先,散熱鑄件技術有先發優勢。通信基站鋁合金壓鑄件產品行業領先,散熱鑄件技術有先發優勢。在通信領域,5G 通信基站的大型鋁合金壓鑄件結構復雜且對精度要求較高,這類壓鑄件的一體化成型對模具設計、生產和壓鑄工藝都提出了高要求,為新進入該領域的廠商設立了較高的技術壁壘。公司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夠為客戶提供
83、5G 通信基站大型結構件從模具設計、制造到壓鑄生產及精密機械加工、表面處理等全流程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公司的通信基站鋁合金壓鑄件產品在精密度、散熱性和輕量化等方面表現出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并得到了全球頭部客戶的高度認可。憑借對通信行業的深刻理解,公司抓住了 5G 基站建設發展的歷史機遇,在 5G 基站大型結構件模具設計、多樣化散熱工藝及產品開發、高導熱新材料研發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國內最早一批涉足 5G 基站鋁合金壓鑄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之一。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導熱材料相比原有材料提升了 45%的導熱性能,特別適用于基站散熱結構件;同時,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高薄散熱片壓鑄技術生產的散熱
84、翅片,高度可達 115mm,翅片頂厚度為 1.0mm,拔模斜度 0.5(單邊),在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滿足了 5G 基站結構件的輕量化和散熱需求。緊隨全球通信巨頭步伐,供應鏈地位穩固緊隨全球通信巨頭步伐,供應鏈地位穩固。公司憑借著定制化的匹配能力,與客戶和行業的共同發展相結合,展示出強大的新材料研發、新工藝應用及新技術創新能力。在材料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高導熱合金,其散熱性能遠超行業內其他競品材料,并持續推動新一代材料的研發。為應對更高更薄的散熱片翅片需求,公司不斷優化壓鑄工藝和模具制造技術,并預研了包括激光焊接、釬焊、預制翅片冷嵌/熱嵌等連接工藝。與此同時,公司在復合工藝領域也
85、不斷創新,如翅片冷媒灌裝、流體力學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半固態成型工藝助力翅片輕量化,以及翅片壓鑄成型后的再銑削工藝。通過不斷創新,公司提升了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生產保障能力,多年來始終獲得愛立信的高度認可。2023 年,公司從數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1 萬家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榮獲愛立信年度全球唯一一家“最佳供應商”稱號,這充分證明了公司在通信結構件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在客戶中的供應鏈地位。通信主設備商是通信產業鏈關鍵環節,龍頭設備商將持續搶占更多份額。通信主設備商是通信產業鏈關鍵環節,龍頭設備商將持續搶占更多份額。通信產業鏈中壁壘最
86、高的環節是主設備,主設備的投資額占到通信資本支出的 40%-50%。通信主設備商直接向全球運營商提供設備,目前全球通信主設備市場形成了五強壟斷格局。截至 2023 年底,華為以 30%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領跑電信設備市場;諾基亞占比 15%,愛立信占比 13%,中興占比 11%,思科占比 6%,分列第二至第五位。盡管 2023 年全球電信設備收入同比下降 5%,主要由于北美市場的急劇下滑,但除去北美市場的影響,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在 2023 年實際上是有所增長的。移動通信市場的高門檻使得行業領導企業的地位不可動搖,未來幾年內這種競爭格局預計不會改變。隨著 5G 網絡建設的全面展開,得益于先發
87、優勢和規模成本優勢,華為和愛立信等龍頭企業有望在全球 5G 市場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進而提高公司在通信領域的滲透率。圖圖 20:全球主設備商市場份額:全球主設備商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DellOro Group,西南證券整理 特斯拉原材料價格聯動機制長期有效,比亞迪有望驅動公司高成長。特斯拉原材料價格聯動機制長期有效,比亞迪有望驅動公司高成長。自從 2016 年公司與特斯拉建立合作關系以來,特斯拉一直占據公司一定的營收份額,公司主要供應給特斯拉的產品是三電系統殼體配套,在原材料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公司與特斯拉會持續執行原材料價格聯動機制,該機制為公司營收穩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公司 2020
88、 年與比亞迪建立合作關系,目前主要是湖北襄陽的工廠給比亞迪供應電驅系統等產品。截至 2023 年比亞迪銷量達 302.4 萬輛,同比增長 61.9%。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戰不斷的背景下,未來龍頭汽車廠商有望進一步實現規模優勢,擴大市占率,公司產品滲透率有望隨之進一步提升。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2 3.3 汽車領域不斷拓展優質廠商,鋁合金鑄件產品競爭力強汽車領域不斷拓展優質廠商,鋁合金鑄件產品競爭力強 汽車輕量化成趨勢,鋁合金壓鑄件客戶資源優質。汽車輕量化成趨勢,鋁合金壓鑄件客戶資源優質。公司緊跟汽車零部件輕量化的行業
89、趨勢,聚焦于新能源汽車和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應用,并積極開拓儲能市場。公司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客戶覆蓋日系、美系、歐系等傳統優質汽車制造企業、新興造車勢力以及國內知名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商。根據 2023 年的產銷量統計,公司服務的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兩家規模大且成長性顯著的核心客戶,且公司還覆蓋了包括蔚來、Rivian、智己、小鵬、一汽、神龍、沃爾沃、東風、長安、福特、奇瑞、伊頓、采埃孚、愛信、蒂森克虜伯、舍弗勒等一系列車企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這些客戶結構優良,業務量保持穩定,公司在汽車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領域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此外,公司
90、在 2023 年成功進入 SolarEdge、小米汽車、欣旺達、金康動力新能源以及全球領先商用車制造商斯堪尼亞等新客戶的供應體系,進一步擴展并夯實了優質的客戶資源池。聚焦新能源汽車,產品覆蓋廣。聚焦新能源汽車,產品覆蓋廣。自 2015 年進入北美新能源汽車頭部客戶體系以來,公司逐步進入了多個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新勢力的供應鏈體系,產品覆蓋新能源汽車的箱體類、橫梁類、控制器散熱片類和電驅殼體類等多個零部件。近年來,公司持續承接了多個國內外新能源主機廠的訂單,并逐步搭建了涵蓋電驅、電控、電池和大型車身結構件的四大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平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各大主機廠及一級供應商紛紛采用攪拌摩
91、擦焊技術來提升部件的散熱性。為應對市場需求,公司積極投入資源,專門成立了技術小組進行攪拌摩擦焊技術的專項研發,已具備量產能力。與此同時,公司緊跟客戶對激光焊、釬焊等連接方式的需求,成立了專業技術小組,集中開發可釬焊壓鑄技術及散熱模組技術,相關產品已順利完成試制并通過了客戶的功能驗證。圖圖 21:2023年年 TOP10 廠商累計銷量及同比廠商累計銷量及同比 數據來源:乘聯會,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3 圖圖 22:新能源汽車部分客戶:新能源汽車部分客戶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3.4 國內生產基地多地布局
92、,國外進軍墨西哥國內生產基地多地布局,國外進軍墨西哥 生產基地多地布局生產基地多地布局,加快響應速度。加快響應速度。通信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產品更新迭代較快,尤其是在新一代通信技術商用化起步階段,通信基站結構件產品更新速度明顯加快。公司順應客戶需求,充分利用高效的研發、運營體系,能夠及時滿足客戶產品開發、量產和交付的要求,保證了服務響應的及時性。我國壓鑄行業目前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和西三角(川陜渝)三大產業集群地,公司在重慶、襄陽和東莞均建立了生產基地,能夠在客戶產品開發進度緊急的情況下,充分協調三地資源,保質保量按時向客戶交付產品。公司為更好的布局華東市場,2023 年上半年在安徽馬鞍山成立
93、全資子公司安徽美利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提升響應速度,滿足客戶需求。目前“新能源汽車系統、5G 通信零配件及模具生產線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擴產項目”的投資建設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部分生產線已調試運營,募投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現有產能。表表 13:募投項目情況(截至:募投項目情況(截至 2023 年)年)項目名稱項目名稱 投資方式投資方式 項目進度項目進度 重慶美利信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自建 69.70%新能源汽車系統、5G 通信零配件及模具生產線建設項目 自建 74.96%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擴產項目 自建 70.45%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西南證券整理 中國出口墨西哥汽
94、車數量逐年提升,中游供應商紛紛出海墨西哥。中國出口墨西哥汽車數量逐年提升,中游供應商紛紛出海墨西哥。近年來,中國汽車在墨西哥的知名度和銷量逐年提高。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對墨西哥汽車的出口量翻了一番,在墨西哥的主要汽車供應國中從第四位躍升到第一位,超過美國、巴西和日本。目前,約 1/4 進口到墨西哥的汽車來自中國,墨西哥也已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整車出口最大市場。除了整車廠家,中國汽車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們同樣對墨西哥市場充滿熱情。如生產汽車電子的均勝電子于 2010 年就在墨西哥建設工廠,供應通用等客戶;生產鋁合金鑄件的嶸泰股份在 2017 年于墨西哥建設工廠。2022 年 7 月,
95、寧德時代傳出消息,計劃在墨西哥投資 50 億美元建廠,為特斯拉和福特供應電池。此外,旭升集團、金力永磁、三花智控、東山精密、拓普集團等 20 多家廠家也都在墨西哥有產業上的布局,或者有意向去建廠。隨著中國整車廠及其他零部件廠商紛紛前往墨西哥,中國汽車產業鏈有望在墨西哥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優勢。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4 美利信進軍墨西哥,開拓國際市場美利信進軍墨西哥,開拓國際市場。公司持續加快全球化布局,擬在海外新建生產基地,更好的服務海外客戶,推動公司未來對國際市場的更大拓展,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96、2023 年 6 月 7 日,公司發布公告,擬設立美利信北美(墨西哥)公司,投資金額不超過 1600 萬美元,由美利信北美(墨西哥)公司在北美特拉華州設立全資子公司美利信美國公司。境外子公司的設立標志著公司全球化戰略提速,有利于公司后續通信與汽車領域海外客戶的持續開拓與產能擴張。圖圖 23:墨西哥的車企布局墨西哥的車企布局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5 圖圖 24:部分中國供應商在墨西哥的建廠規劃部分中國供應商在墨西哥的建廠規劃 數據來源:Metal Spain,西南證券整理 4 財務分析財務分析
97、 4.1 業務結構調整導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壓業務結構調整導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壓 公司由之前的通信業務營收占比較大逐步轉型到汽車業務占比較大,業務占比的切換過程中通信板塊的產能利用率下降,汽車板塊上量起步階段,投入較大,一體化壓鑄產線投產,產能屬于爬坡階段,良率逐漸提升,導致毛利和凈利短期承壓。最新 2024Q1 公司毛利率/凈利率為 13.35%/0.84%,同比-5.21pp/-5.92pp。公司 2020 年毛利率同比增長 5.8pp,一方面受益于通信類結構件方面公司 5G 基站機體訂單大幅增長,毛利率高于 20%的新品收入占比超過一半,另一方面受益于一汽股份毛利率及收入占比提升、負毛利產品收
98、入占比下降,2020 年汽車類零部件毛利率提升。2021 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原材料鋁合金錠價格上漲所致。與同類可比公司相比,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相對比較穩定,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6 圖圖 25:公司與可比公司毛利率走勢公司與可比公司毛利率走勢 圖圖 26:公司與可比公司凈利率走勢公司與可比公司凈利率走勢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2019-2022 年期間,公司的盈利能力穩中向好,盡管在 2023 年有所波動,但整體趨勢顯示出公司在不斷努
99、力提升其財務表現。最新 2024Q1 公司 ROE/ROA-年化分別為0.19%/0.61%,與可比公司對比來看,20-24Q1 公司 ROE 與 ROA 處于中下水平。圖圖 27:公司與可比公司:公司與可比公司 ROE走勢走勢 圖圖 28:公司與可比公司:公司與可比公司 ROA走勢走勢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費用率方面,最新 2024Q1 公司管理費用率/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為5.00%/0.96%/4.56%/0.76%,管理費用率/銷售費用率分別同比增加 1.55pp/0.29pp,研發費用率同比不變,財務費
100、用率同比減少 0.79pp。與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管理和銷售費用率處于或略高于平均水平,財務費用率在 21 年迎來驟降后也保持在行業中等水平;而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則整體處于行業較高水平,2021 年研發費用率降低是因為 2020 年華為、一汽股份等客戶產品進入大批量產階段,加之比亞迪、愛信精機產品的量產,公司收入規模不斷擴大,從而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有所降低。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7 圖圖 29:公司與可比公司管理費用率走勢:公司與可比公司管理費用率走勢 圖圖 30:公司與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走勢:公司與可比公司銷售費用率走勢 數
101、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圖圖 31:公司與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走勢:公司與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走勢 圖圖 32:公司與可比公司財務費用率走勢:公司與可比公司財務費用率走勢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4.2 償債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有所改善償債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有所改善 2019-2022 年,公司總資產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穩步提升,23 年小幅下降。最新 2024Q1公司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分別為 0.13/1.07 次,得益于汽車領域終端市場的良好表現,存貨周轉率處于可比公司上游水
102、平。分析來看,2019 年公司存貨周轉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系公司對愛立信、華為等重點客戶備貨較高所致;2020 年,隨著公司與新客戶華為進一步磨合,再加上公司部分客戶由中間倉銷售模式調整為 DAP 等直接銷售方式,存貨周轉率逐步上升。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8 圖圖 33:公司總資產周轉率處于行業正常水平:公司總資產周轉率處于行業正常水平 圖圖 34:公司存貨周轉率處于行業正常水平:公司存貨周轉率處于行業正常水平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償債能力方面,自 2018
103、 年以來,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呈下降趨勢,最新 24Q1 公司資產負債率為 44.02%;公司流動比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最新 24Q1 公司流動比率為 1.24。公司償債能力不斷增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盈利能力增強、客戶回款良好和股東投入增加,自有資金實力得到提高。但與可比公司相比,公司償債能力各項指標不及同行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日常經營及投資擴產等行為占用營運資金較多,公司主要采用銀行借款的方式滿足公司資金需求,通過股權融資、加強客戶回款管理等方式不斷優化公司整體償債指標。最新 24Q1 公司貨幣資金為 2.26 億元,同比增加 259%;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 1.85 億元,同比增加 3.93%。分
104、析來看,公司貨幣資金大幅度增長主要系 2023 年 H1 收到募集資金所致。整體看,公司的財務指標均較為健康,為未來業務的正常開展提供了有效保證。圖圖 35: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走勢: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走勢 圖圖 36:可比公司流動比率走勢:可比公司流動比率走勢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29 圖圖 37:可比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比較(億元):可比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比較(億元)圖圖 38:可比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比較(億元):可比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105、比較(億元)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5 盈利預測與估值盈利預測與估值 5.1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關鍵假設:關鍵假設:1)公司在 4G/5G 客戶端主要是全球頭部企業愛立信和華為,受其海外業務影響,基站建設增速相較于全球平均增速出現明顯放緩。特別是在 2024 年,可能會出現負增長。假設24-26 年 5G、4G 基站建設個數的增速分別為-5%/2%/5%、-5%/0%/2%,5G 和 4G 基站單價每年降價 5%、5%、3%;公司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以及技術降本,假設 24-26 年通信類結構件毛利率分別為 14%/14%/14%。2)目
106、前新能源汽車板塊主要客戶 BYD 和特斯拉,營收占比占汽車板塊 40%左右。公司受益于產線利用率提升、比亞迪高端車型放量以及特斯拉在全球的銷量穩步提升,假設 24-26年公司出貨量占比亞迪總量逐步提升至 27%/33%/29%。3)假設 3:受益于比亞迪特斯拉等供應量加大,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一體化壓鑄量產,假設 24-26 年汽車板塊毛利率為 13%/15%15%。表表 14:公司盈利預測:公司盈利預測 2023 2024E 2025E 2026E 通信類結構件 收入(百萬元)1421.9 1358.0 1399.6 1508.5 增速 16.7%-4.5%3.1%7.8%毛利率 17.2%1
107、4.0%14.0%14.0%汽車類零部件 收入(百萬元)1617.1 2107.5 2592.1 3186.5 增速 59.7%30.3%30.4%23.0%毛利率 12.1%13.0%15.0%15.0%其他 收入(百萬元)150.1 180.0 216.0 280.8 增速 199.2%19.9%20.0%30.0%毛利率 87.1%20.0%20.0%20.0%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0 2023 2024E 2025E 2026E 合計 收入(百萬元)3189.1 3645.5 4207.6 4975.8 增速 0.6%
108、14.3%15.4%18.3%毛利率 15.5%13.7%14.3%15.0%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 5.2 相對估值相對估值 公司主營業務包含汽車和通信壓鑄業務,故選取多利科技、文燦股份、旭升集團為可比公司,這 3 家公司 2025 年平均 PE 為 9.4 倍??紤]到公司新能源汽車優質客戶、一體化壓鑄相關業務以及華為產業鏈處于高速成長期,打開成長空間,給予公司 2025 年 20 倍 PE;從 PEG 角度考慮,公司 2024-2026 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約為 25.5%,對應 PEG 小于 1,可比公司 PEG 分別為 0.96、-1.72、6.70,處于相對合理范圍。首次覆蓋給
109、予“買入”評級,目標價 21.6 元。表表 15:可比公司估值(截至:可比公司估值(截至 2024.08.13 收盤)收盤)證券代碼證券代碼 可比公司可比公司 市值市值(億元)(億元)股價股價(元)(元)EPS(元)(元)PE(倍)(倍)2023A 2024E 2025E 2026E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001311.SZ 多利科技 53.86 22.55 2.70 2.58 3.14 3.66 8.35 8.72 7.19 6.17 603348.SH 文燦股份 68.44 22.20 0.19 1.21 1.80 2.25 116.84 18.42 12.36
110、9.86 603305.SH 旭升集團 87.63 9.39 0.77 0.87 1.09 1.34 12.19 10.77 8.60 6.98 平均值 45.79 12.64 9.38 7.67 301307.SZ 美利信 37.66 17.88 0.65 0.55 1.08 1.27 28 33 17 14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西南證券整理 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大客戶增長不及預期風險。華為、愛立信、比亞迪和特斯拉是公司前幾大客戶,收入占比超 60%,若客戶銷量不及預期,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公司的收入和利潤。2)5G 業務進展不及預期風險。5G 業務作為公司通信業務的增長點,如果基
111、站建設進度不如預期,將影響公司的收入和利潤。3)一體化壓鑄業務進展不及預期風險。一體化壓鑄是公司的重要看點,若該業務進展不及預期,將影響市場對公司未來增長的預期。4)汽車行業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公司下游是汽車行業,若汽車行業續期不及預期,將影響公司的收入和利潤。5)一體化壓鑄滲透率增長不及預期風險。公司一體化壓鑄業務增長,是基于整體行業一體化壓鑄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如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可能會影響公司業務增長。6)公司 4G 和 5G 部分客戶主要是在海外以及汽車板塊也在海外建廠和開發海外客戶,若海外需求減弱或者客戶開發不及預期,可能會影響公司業務增長。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
112、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31 附表:財務預測與估值附表:財務預測與估值 利潤表(百萬元)利潤表(百萬元)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現金流量表(百萬元)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 3189.15 3645.53 4207.62 4975.77 凈利潤 135.84 115.82 227.42 268.65 營業成本 2693.43 3145.43 3579.67 4230.45 折舊與攤銷 323.19 190.60 199.57 201.70 營業稅金及附加 13.83 15.68 16.83 19.9
113、0 財務費用 20.87 57.95 50.41 47.34 銷售費用 31.43 36.09 33.66 39.81 資產減值損失-39.84-39.84-50.00-50.00 管理費用 146.17 336.12 378.69 447.82 經營營運資本變動-206.56 38.87 10.12-48.42 財務費用 20.87 57.95 50.41 47.34 其他 399.73 34.48 57.79 57.46 資產減值損失-39.84-39.84-50.00-50.00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633.23 397.88 495.32 476.74 投資收益-9.
114、48-9.48-1.00-1.00 資本支出-759.44-50.00-50.00-5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0.37-0.19-0.22-0.23 其他-601.87-9.67-1.22-1.23 其他經營損益 0.00 0.00 0.00 0.00 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1361.31-59.67-51.22-51.23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142.78 84.43 197.14 239.21 短期借款-243.13 27.30-286.20-74.31 其他非經營損益-5.39 28.92 24.80 24.76 長期借款-450.83 0.00 0.00 0.00 利
115、潤總額利潤總額 137.39 113.35 221.94 263.98 股權融資 1577.16 0.00 0.00 0.00 所得稅 1.55-2.47-5.48-4.68 支付股利 0.00-27.17-23.17-45.42 凈利潤 135.84 115.82 227.42 268.65 其他-140.57-220.50-50.41-47.34 少數股東損益-0.04-0.04 0.30 0.30 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 742.64-220.37-359.79-167.08 歸屬母 公 司 股 東 凈 利 潤 135.87 115.86 227.12 268.35 現金流
116、量凈額現金流量凈額 6.73 117.85 84.31 258.43 資產負債表(百萬元)資產負債表(百萬元)2023A 2024E 2025E 2026E 財務分析指標財務分析指標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貨幣資金 428.98 546.83 631.14 889.58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應收和預付款項 907.61 1134.86 1274.87 1505.67 銷售收入增長率 0.60%14.31%15.42%18.26%存貨 592.24 695.31 797.53 947.94 營業利潤增長率-31.07%-40.86%133.49%21.34%其他流動資產
117、361.69 314.74 317.92 322.31 凈利潤增長率-39.44%-14.74%96.36%18.13%長期股權投資 0.00 0.00 0.00 0.00 EBITDA 增長率 2.18%-31.60%34.28%9.20%投資性房地產 0.00 0.00 0.00 0.00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2850.17 2735.76 2612.37 2486.85 毛利率 15.54%13.72%14.92%14.98%無形資產和開發支出 163.78 154.71 145.63 136.56 三費率 6.22%11.80%11.00%10.75%其他非流動資產
118、392.99 375.88 358.77 341.65 凈利率 4.26%3.18%5.41%5.40%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5697.47 5958.08 6138.23 6630.57 ROE 4.16%3.45%6.39%7.10%短期借款 333.21 360.51 74.31 0.00 ROA 2.38%1.94%3.71%4.05%應付和預收款項 1445.97 1760.23 2020.79 2361.90 ROIC 5.34%4.17%7.42%8.59%長期借款 234.57 234.57 234.57 234.57 EBITDA/銷售收入 15.27%9.13%10.63%9.
119、81%其他負債 416.48 246.89 248.43 250.74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2430.23 2602.20 2578.09 2847.20 總資產周轉率 0.60 0.63 0.70 0.78 股本 210.60 210.60 210.60 210.60 固定資產周轉率 1.51 1.39 1.57 1.95 資本公積 2583.93 2583.93 2583.93 2583.93 應收賬款周轉率 3.45 3.72 3.64 3.72 留存收益 468.41 557.10 761.05 983.98 存貨周轉率 4.40 4.63 4.63 4.69 歸屬母公
120、司股東權益 3262.95 3351.63 3555.58 3778.51 少數股東權益 4.30 4.26 4.56 4.86 資本結構資本結構 股東權益合計股東權益合計 3267.24 3355.89 3560.14 3783.37 資產負債率 42.65%43.68%42.00%42.94%負債和股東權益合計 5697.47 5958.08 6138.23 6630.57 帶息債務/總負債 23.36%22.87%11.98%8.24%流動比率 1.17 1.26 1.43 1.54 業績和估值指標業績和估值指標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速動比率 0.87 0.9
121、4 1.06 1.14 EBITDA 486.84 332.99 447.13 488.26 股利支付率 0.00%23.45%10.20%16.93%PE 27.71 32.50 16.58 14.03 每股指標每股指標 PB 1.15 1.12 1.06 1.00 每股收益 0.65 0.55 1.08 1.27 PS 1.18 1.03 0.89 0.76 每股凈資產 15.49 15.91 16.88 17.94 EV/EBITDA 7.29 9.90 6.54 5.31 每股經營現金 3.01 1.89 2.35 2.26 股息率 0.00%0.72%0.62%1.21%每股股利 0
122、.00 0.13 0.11 0.22 數據來源:Wind,西南證券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分析師承諾分析師承諾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法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分析師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得出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分析師承諾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獲取任何形式的補償。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公司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 6 個月內的相對市
123、場表現,即:以報告發布日后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基準。其中: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 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 20%以上 持有: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 10%與 20%之間 中性: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10%與 10%之間 回避:未來
124、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介于-20%與-10%之間 賣出: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20%以下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強于大市: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5%以上 跟隨大市: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與 5%之間 弱于大市: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5%以下 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與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
125、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若您并非本公司簽約客戶,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接收、訂閱或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也不會因接收人收到、閱讀或關注自媒體推送本報告中的內容而視其為客戶。本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或財務顧問服務。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
126、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要約或邀請。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結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自行判斷是否采用本報告所載內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及雇員對投資者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及附錄版權為西南證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
127、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須注明出處為“西南證券”,且不得對本報告及附錄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及附錄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上海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 21 世紀大廈 10 樓 郵編:200120 北京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 35 號國際企業大廈 A 座 8 樓 郵編:100033 深圳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6001 號太平金融大廈 22 樓 郵編:518038 重慶重慶
128、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金沙門路 32 號西南證券總部大樓 21 樓 郵編:400025 西南證券機構銷售團隊西南證券機構銷售團隊 區域區域 姓名姓名 職務職務 座機座機 手機手機 郵箱郵箱 上海上海 蔣詩烽 總經理助理、銷售總監 021-68415309 18621310081 崔露文 銷售副總監 15642960315 15642960315 譚世澤 高級銷售經理 13122900886 13122900886 李煜 高級銷售經理 18801732511 18801732511 卞黎旸 高級銷售經理 13262983309 13262983309 田婧雯 高級銷售經理 18817337408
129、18817337408 張玉梅 銷售經理 18957157330 18957157330 魏曉陽 銷售經理 15026480118 15026480118 歐若詩 銷售經理 18223769969 18223769969 李嘉隆 銷售經理 15800507223 15800507223 龔怡蕓 銷售經理 13524211935 13524211935 孫啟迪 銷售經理 19946297109 19946297109 蔣宇潔 銷售經理 15905851569 15905851569 .c 北京北京 李楊 銷售總監 18601139362 18601139362 張嵐 銷售副總監 18601241
130、803 18601241803 楊薇 資深銷售經理 15652285702 15652285702 姚航 高級銷售經理 15652026677 15652026677 張鑫 高級銷售經理 15981953220 15981953220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美利信(美利信(301307)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重要聲明部分 王一菲 高級銷售經理 18040060359 18040060359 王宇飛 高級銷售經理 18500981866 18500981866 路漫天 銷售經理 18610741553 18610741553 馬冰竹 銷售經理 13126590325 13126590325 廣深廣深 鄭龑 廣深銷售負責人 18825189744 18825189744 楊新意 廣深銷售聯席負責人 17628609919 17628609919 龔之涵 高級銷售經理 15808001926 15808001926 丁凡 銷售經理 15559989681 15559989681 張文鋒 銷售經理 13642639789 13642639789 陳紫琳 銷售經理 13266723634 13266723634 陳韻然 銷售經理 18208801355 18208801355 林哲睿 銷售經理 15602268757 1560226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