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居署:202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輯(7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聯合國人居署:202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輯(79頁).pdf(7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UNHABITAT致謝主要作者:劉曉 博士審核(聯合國人居署):張振山、包萌、劉堯君、趙心寶設計和排版:周楚昱聯合國人居署:感謝聯合國人居署總部城市基礎服務處弗朗西斯卡卡利塞西(Francesca Calisesi)、亞洲和太平洋區域辦事處(日本福岡)代理區域代表布魯諾德肯先生(Bruno Dercon),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先生的指導與支持。案例城市:感謝為案例研究提供基礎資料和調研支持的城市及其相關部門: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徐州市城市管理局、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項目捐贈方:感謝萬科公益基金會資助并支持了本報告的設計、調研與撰寫。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版權所有 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
2、署,2024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中國北京市朝陽區秀水街 1 號建國門外外交公寓 6-1-83免責聲明本報告中使用的名稱和呈現的材料并不意味著聯合國秘書處就任何國家、區域、城市或地區或其政府部門的法律地位,或就其邊境或邊界劃定,或關于其經濟體系或發展程度發表任何意見。本出版物的分析結論和建議不一定反映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或聯合國或其成員國的觀點。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目錄0102CONTENTS308321034123614401844224826第二章第一章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徐州市基本情況概述北京市朝陽區基本情況概述徐州市垃圾產生及
3、處理現狀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可持續文化建設從源頭踐行垃圾分類及可持續發展理念柔性治理構建有公眾獲得感的精細化管理體系MSW Management Case Study In Xuzhou MSW Management Case Study In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從減廢到無廢廢棄物管理行業的迭代升級踐行 SDGs商業綜合體的垃圾管理可持續實踐生態價值導向工業城市環境管理及轉型新模式邁向零碳城市靜脈產業園區的零碳轉型徐州市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
4、秀案例030452545658626670福州市基本情況概述福州市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大隱于市在花園城市中尋找垃圾管理的印跡MSW Management Case Study In Fuzhou 物盡其用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樸素哲學和諧發展美麗中國的福州表達福州市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第三章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第四章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中國智慧減廢經驗Chinas MSW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作為 21 世紀支撐社會的重要公共服務之一,垃圾管理是人類的基
5、本需求和重要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在城市地區。垃圾管理是一個跨領域的問題,影響到社會和經濟的許多方面。它與衛生、氣候變化、減貧、糧食和資源安全以及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等一系列其他全球挑戰密切相關。垃圾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被視為達到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切入點。為了總結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優秀經驗并與其他城市分享及討論,2023 年 12 月,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組織編寫并發布了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輯),選取了三個在中國具有代表性及借鑒意義的城市/市區,包括蘇州市、寧波市和深圳市鹽田區,通過案例總結提出了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主要經驗為:以五年計劃為周期的明
6、確的戰略規劃及目標設置是垃圾管理行業的基礎;利用市場化機制撬動資本投入,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嚴格的環境排放標準、公開透明的數據披露以及和公眾的持續溝通推動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從“鄰避”到“鄰利”的轉型;以人為本的數字化治理成為中國垃圾管理的新名片;“垃圾分類是社會文明的試金石”是中國垃圾管理提供的重要經驗。在此基礎上,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輯)繼續選取了中國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區:北京市朝陽區、江蘇省徐州市以及福建省福州市;本輯案例分析將側重從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角度進行總結,從社區、公共場所到整個社會體系可持續文化的建設,以及從垃圾管理到零碳園區延展到無廢城市等概念,還關注到生態價值導向
7、對于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建立的支持;在報告最后,本輯案例從全球環境治理和全球環境挑戰的視角,總結了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智慧減廢經驗,期待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參考。1.China Waste Wise Cities Good Practices:Series I|UN-Habitat(unhabitat.org)前言PREFACE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01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CHAO YANG DISTRICT,BEIJING第一章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CHAPTER 01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北京
8、市朝陽區基本情況概述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柔性治理構建有公眾獲得感的精細化管理體系踐行 SDG商業綜合體的垃圾管理可持續實踐邁向零碳城市靜脈產業園區的零碳轉型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朝陽區隸屬北京市,位于北京市主城區中南部,總面積 470.8 平方千米,轄域內地貌平坦,地勢從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轄區內共24個街道、19個地區,2904個居住小區,約 139 萬戶,常住人口 344.2 萬,占全市 15.8%(2022年底數據),其中常住外來人口124.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 36.1%。2
9、022 年,朝陽區地區生產總值 7911.2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 519.3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 7389.0 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 0.04:6.56:93.4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 22 萬元左右。朝陽區是北京市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朝陽區聚集了近 100%的外國駐華使館、全市近 90%的國際機構、70%的國際投資性公司和地區總部,是典型的國際化經濟文化核心區域;朝陽區形成了以金融業、租賃業和商務服務業占主導,高新技術產業支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多元化產業格局。本案例中涉及的垃圾管理相關數據均來源于北京市朝陽區市城市管理委員會。1.1北京市朝陽區基本
10、情況概述圖 1-1 北京市朝陽區城市風貌 By N509FZ-Own work,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10490462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1-1 北京市朝陽區城市風貌 By N509FZ-Own work,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104904621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1.2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北京市朝陽區 20202023 年的生活垃圾清
11、運處理量總結如表 1-1 所示。2023 年,朝陽區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 173.8 萬噸,其中廚余垃圾(包括餐飲垃圾及家庭廚余垃圾)43.9 萬噸,其他垃圾130.0 萬噸,由于統計口徑的原因,20202022年暫未對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進行統計。廚余垃圾為進入廚余垃圾處理廠的統計數據,其他垃圾為進入終端處理設施的統計數據。2023 年起,朝陽區進一步加強針對可回收物的統計,通過轄區各街道的數據收集,2023 年朝陽區可回收物總量為 509776 噸(不完全統計),其中廢紙約占可回收物總量的 37%,塑料類占可回收物總量的 14.4%。2023 年北京市朝陽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回收物+廚余
12、垃圾+餐飲單位垃圾)為 42.2%,其中廚余(餐廚)垃圾回收率為 19.5%,可回收物的回收率為 22.7%。值得說明的是,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可回收物數據仍不包括部分非正規或商業回收行為,實際的資源化利用率應比現有數據更高。從人均生活垃圾收集量的角度來看,2023 年北京市朝陽區人均垃圾收集量為 1.79 千克/天,其中人均可回收物 0.41 千克/天;從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角度而言,目前北京市朝陽區其他垃圾全部焚燒處理,朝陽區高安屯循環經濟產業園承擔了朝陽區其他垃圾、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城市廢棄物的處理處置,詳細介紹見章節 1.6。2023 年,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
13、 173.8 萬噸2023 年朝陽區可回收物總量 509776 噸,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餐飲單位垃圾)為 42.2%2023 年朝陽區人均垃圾收集量為 1.79 千克/天,其中人均可回收物 0.41 千克/天北京市朝陽區生活垃圾總結2020-2023 年備注:廚余垃圾按照垃圾產生來源,分為家庭源產生的家庭廚余垃圾,以及餐廳等餐飲單位產生的廚余垃圾,稱為餐飲垃圾。表 1-1 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清運處理量(2020-2023 年)17384491666603173830415633631299180126954212998271332910202020212022
14、202330026128717029713714609313900810989114134184360其他垃圾總計家庭廚余垃圾餐飲垃圾509776可回收物1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1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1.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0 修正)北京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規定(2020)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2019)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方案(2023)1法律法規 關于印發垃圾分類減量四個實施辦法的通知(2019)關于印發北京市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引的通知(2021)北京市住房
15、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物業服務企業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責任有關工作的通知(2020)3分類管理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環境衛生事業發展規劃(2022)關于印發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組織架構和會議機制的通知(2023)2023 年辦好生活垃圾分類重要民生實事的工作方案(2023)2組織體系 北京市餐飲服務單位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2020)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2020)推薦餐飲單位廚余垃圾源頭減量工作實施方案(2020)關于逐步推進凈菜上市工作的指導意見(2020)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若干措施(2021)4垃圾減量1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
16、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由上可見,北京市在垃圾管理的各個維度不斷完善政策法規體系,使北京市垃圾管理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結構清晰,體系完整。隨著政策體系的發展,除了生活垃圾主管部門之外,也有更多的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參與及引導行業的綠色轉型,例如北京市商務局關于凈菜上市的指導意見,以及北京郵政管理局關于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相關措施。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垃圾管理政策發展方面,北京市一直是引領者。以收費機制為例,北京市積極探索相關路徑,希望通過發揮價格機制作用,來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和資源化利用。2021 年,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調整本市非居民廚余垃圾處
17、理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自 2021 年 9 月 30 日起,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含運輸、處理環節)調整為300元/噸。在此基礎上,北京市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對機關、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開始實行差別化收費,具體標準為:實際廚余垃圾運輸量低于定額標準 50%的(含 50%),按 200 元/噸計收;實際垃圾運輸量在定額標準50%100%之間的(含100%),按 300 元/噸計收;實際垃圾運輸量超過定額標準的,定額內按 300 元/噸計收,超過部分按 600 元/噸計收。非居民廚余垃圾收費機制的建立,是建立垃圾管理分質按量收費機制的重要嘗試,對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管理的收費機制具有積
18、極的支撐意義。關于進一步加強廚余垃圾處理工作的函(2020)關于調整本市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有關事項的通知(2021)關于加強本市可回收物體系建設的意見(2021)北京市可回收物體系建設導則(2021)關于加強本市大件垃圾管理的指導意見(2021)5分類垃圾管理 關于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隊支持社區、物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2020)7執法保障 關于做好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動員發動工作的通知(2020)關于設立北京市垃圾分類普法監督員的通知(2021)6宣傳動員北京市不斷完善法規政策,加強組織管理,持續引領垃圾管理行業的政策發展。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上位法主要為中華人民共和
19、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以及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北京市在法律法規、組織體系、垃圾減量、分類垃圾管理、示范創建、宣傳動員、保障機制等各方面,均形成了完善的政策管理體系。代表性政策法規如下:1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1.4柔性治理構建有公眾獲得感的精細化管理體系朝陽區東風地區為朝陽區下轄鄉,東風地區下轄11個社區、4個行政村。從行政區劃上看,東風地區在北京的城鄉結合區域,但其實際區位毗鄰國貿金融區及使館區,具有人口密集、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國際文化交融的特點。2021 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東風地區積極探索垃圾管理新路徑,以智能化收集驛站為
20、載體,不斷打造具有公眾獲得感的垃圾分類體系。目前東風地區共有智能驛站 23 座(圖 1-2),覆蓋 7 個社區 14 個小區,智能驛站包括四分類垃圾回收區以及單獨的休息宣教區。居民按戶注冊登記后,可以在智能驛站進行分類投放,每戶的投放量能夠實現智能化準確計量。配合垃圾分類手機程序,形成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小數據”;所有住戶的“小數字”匯總到平臺終端里就變成了“大數據”,大數據的使用也給垃圾分類效果的分析提供了科學依據。智能驛站的投入讓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感受明顯提升,美觀整潔,環保衛生,同時通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具有“雍容、典雅、大氣、包容”的城市氣質。
21、“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越是超大型城市,管理越要精細”,這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作為城市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也秉承“高品質和精細化”的理念,為超大城市的城市治理提供了代表性經驗。在精細化治理的過程中,公眾參與及基層治理的落實是核心所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是精細化管理的科學發展方向。1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過科技手段引導并約束公眾的投放行為,“從觀念到行動,從分類到細分”,分類驛站成為垃圾分類工作的助推器。為了調動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以及促進公眾垃圾分類的習慣養成,智能驛站的后臺程序會對居
22、民投放的垃圾進行積分記錄(圖 1-3),例如,廚余垃圾1公斤兌換1積分,其他垃圾1公斤兌換0.1積分,可回收物 1 公斤兌換 2 積分,有害垃圾不積分。按照 5 積分兌換價值 0.1 元物品的規則,公眾可以根據積分兌換不同價值的日用品,這給參與的公眾提供了適度的鼓勵引導。此外,數據的積累也能夠給公眾直觀的反饋,更多的可回收物、更少的其他垃圾,提高了居民自主分類的積極性。圖 1-2 東風地區垃圾分類驛站 劉曉圖 1-3 智能驛站積分系統 劉曉1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023 年 16 月,東風驛站累計發放 838726 積分,積分兌換的相關資金由東風地區政府支出。在垃圾管理工作當中,主要利益
23、相關方除了前端的公眾、末端的垃圾清運及處理處置單位外,物業小區發揮著銜接公眾和市政體系的橋梁作用。為了積極推進物業管理責任的落實,促進常態長效管理,持續提升東風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效及精細化管理水平,東風地區出臺了朝陽區東風地區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考核辦法(試行),考核辦法中除了明確重點考核指標及考核標準外,還明確了對于優秀物業小區的獎勵機制,對于垃圾分類工作達標的物業小區給予 1-3 元/戶/月的獎勵補貼。獎勵資金??顚S?,用于各物業公司繼續開展垃圾分類相關活動及工作中。另外,值得強調的是,東風社區在推動垃圾治理的過程中,也積極地與本地社會組織互動,“政社合作”攜手推動社區可持續環境建設。東風
24、地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于 2016 年,是立足于東風地區的基層樞紐型社會組織,旨在通過組織多元化的社工服務和志愿者活動,協助優化圖 1-4 志愿者收集廚余垃圾作為堆肥原料 東風地區社會組織聯合會1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1-5 社區志愿者集體參觀北京市垃圾處理設施 東風地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社區治理,并支持東風地區建立更完善豐富的社會治理結構。在萬科公益基金會“綠緣計劃”的支持下,東風地區社會組織聯合會針對垃圾分類和垃圾治理開展了深入的探索工作,針對三個社區支持建立了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如在東風苑與“老街舊坊益佳親”志愿者團隊合作開展專項培訓,并組織22人
25、團隊開展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在迎曦園建立了“愛在家園溫暖你我”志愿者團隊,現有固定成員 15 人,能夠持續穩定地開展垃圾管理相關活動。另外在團隊建設的基礎上,東風地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在社區組織了豐富的可持續發展、垃圾分類宣教活動,開展舊物交換、社區堆肥等垃圾管理活動,切實孵化和培養 了社區可持續文化,對于社區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圖 1-4,圖 1-5)。綜合以上可見,以東風地區為例,朝陽區在垃圾管理尤其是針對公眾的垃圾分類工作中秉持“柔性治理”的思路,本著“獎勵為主、處罰為輔、獎懲結合”“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共同推進”的原則,重在文化建設,重在行為引導,通過基層社區的約束以及小體量的激
26、勵來撬動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同時通過社區自治及基層治理來加強公眾及相關方的獲得感。1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1.5踐行 SDGs商業綜合體的垃圾管理可持續實踐公共空間是城市公眾休閑、交流和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公共場所可持續設計的融入,對城市公眾的生活質量、社會活力以及文化浸潤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也是城市可持續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頤堤港位于朝陽區將臺地區,毗鄰高端住宅區、國際學校和頂尖跨國企業,是集時尚購物廣場、商務酒店及商務辦公樓為一體的綜合商業中心,占地約 5.9 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 17.6 萬平方米,是朝陽區很具代表性的商業綜合體。頤堤港由太古地產和遠洋商業共同打造,二者秉承可
27、持續發展理念,將可持續理念貫穿設計、建造及運營整個生命周期。首先,在管理理念方面,太古地產的“2030 可持續發展策略(SD2030)”對頤堤港的可持續發展發揮引領作用。該政策包括 80 個目標和超過25 個重點范疇,內容涵蓋五大策略支柱:社區營造、以人為本、伙伴協作、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圖 1-6 所示,太古地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 11 項密切相關。頤堤港將 SD2030 策略作為長期管理公司的根本方法,為租戶提供更加高效環保的運營管理實踐。太古地產于 2021 年推出“環境績效約章”,以綠色承諾框架為基礎提供一個租戶合作平臺,指導租戶踐行綠色承諾,綠色
28、承諾涵蓋租戶裝修過程及日常營運整個租賃周期中兩大核心范疇;與辦公樓租戶合作,尋找切實可行的方法減少能源用量、耗水量及廢物產生量;頤堤港寫字樓也有租戶參與“環境績效約章”。1管理理念1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2設計建造圖 1-6 太古地產可持續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指標的聯系 太古地產 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頤堤港已獲得 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體系、ISO 50001:2011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和 ISO 45001 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實現了對環境、能源及職業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有效管理。頤堤港商場、寫字樓在設計階段就已經分別
29、獲得 LEED 核心與外殼金級和鉑金級認證。頤堤港正式運營后,更是通過扎實的工作在 2019 年獲得全球首個 LEED v4.1 O+M:既有建筑體系鉑金級認證綜合體。在設施運營方面,頤堤港從空氣質量管理、能源節約、雨污分流回用和廢棄物減量等多個角度建立了針對各項可持續指標的分解任務,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策略,主要做法如下:(1)室內環境 充分利用天窗和透明穹頂,保證充足的自然光;空調過濾系統和光等離子空氣凈化,確保室內空氣潔凈而清新;紅外設備掃描以探查和封閉漏點,保證建筑圍閉的嚴密性;精準的溫控感應和調適,實現高空間樓層室溫的均衡。3設施運營2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能源節約 使用能源
30、管理云平臺,對能源相關數據進行系統監控和分析;透明天窗中加裝隔熱膜,有效阻擋太陽輻射的熱量進入;公共區域全部使用 LED 照明,節約電能;更換高效風機,取代傳統皮帶驅動風機,提升空調運行效率;鍋爐煙氣回收改造,充分利用鍋爐余熱,實現循環使用;使用高效能水泵,減少耗能;電峰谷儲能,調節波峰用電;冬季利用自由冷卻制造冷凍水,代替冷凍機;在商場和寫字樓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發電,減少碳排放。(3)減少廢棄物排放 對雨水、中水和污水進行回收利用,經過處理和凈化后用于綠化灌溉、沖廁等;對鍋爐房進行低氮改造,降低氮排放;積極落實垃圾分類,使用智能稱重系統記錄每日各項垃圾產生數量,并進行數據分析,作為垃圾管理
31、優化的重要依據;建立冷庫用于存放餐廚垃圾,并積極鼓勵餐飲租戶適度點餐,減少餐廚垃圾;2023 年頤堤港可回收垃圾接近 506 噸,回收比例達到 53%。圖 1-7 頤堤港可持續發展中心 頤堤港2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值得提出的是,在文化建設方面,作為商務公共空間,頤堤港將可持續發展作為重點傳播的文化和理念。2021 年,頤堤港可持續發展中心正式成立(圖 1-7,1-8,1-9),可持續發展中心由連通寫字樓、商場及地下停車場的扶梯廳改造而成,實現了空間的活化再利用,兼具展示、教育和互動的功能??沙掷m發展中心的建成促進了垃圾分類、循環利用的推廣與宣傳。整個空
32、間使用了不同廢料再生而成的板材,用實際行動闡釋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另外,頤堤港也建立了可持續發展工作室(圖 1-10),開展了豐富的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相關活動,成為了一個多元共創的平臺,為社區創造了價值,為環境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也促進了社群的身心健康。作為朝陽區商務空間的代表,頤堤港是朝陽區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樣板,它以能源低碳和資源節約為核心抓手,倡導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社區文化,頤堤港也引領朝陽公眾走入可持續新潮流新時尚。圖 1-8 頤堤港廢棄材料循環利用背景墻 頤堤港圖 1-9 頤堤港廢棄材料循環利用背景墻 頤堤港圖 1-10 頤堤港可持續發展工作室 頤堤港4文化建設22中國智
33、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1.6邁向零碳城市靜脈產業園區的零碳轉型基于資源開發產品消費的動脈產業一直是城市發展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動脈產業為城市經濟造血,推動城市經濟蓬勃發展。經濟飛速發展伴隨著資源與環境之間的協調與沖突,尤其在超大城市,該問題更加顯著,從生產或消費后的廢棄物排放到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分類分解、再資源化及最終廢棄處置的靜脈產業成為城市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支持性產業。北京市朝陽區,為了更好地實現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協調統一,從 2000年起就開始探索通過園區建設強化靜脈產業的發展道路,靜脈產業和動脈產業相結合,形成循環型經濟發展機制。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地處朝陽區東中部,位于金盞鄉南部
34、高安屯,占地面積約 3 平方千米。經過 20 年多的發展,園區已從一座衛生填埋場逐步發展成為集多源固廢綜合處理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圖 1-11)。圖 1-11 朝陽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全貌 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員會2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已建成項目包括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廢舊物資等多源固廢處置設施等,日處理各類廢棄物能力約 8000 噸,共計處理各類垃圾 3000 余萬噸。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 3400 噸/日(圖 1-12),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 400 噸/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123 萬噸/年(圖 1-13),廢舊物
35、資回收利用合計 14.7 萬噸/年。園區在建項目主要包括廚余垃圾處理廠 1 座,處理規模 800 噸/日。規劃建設生活垃圾焚燒三期 1 座,處理規模 2400 噸/日。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不斷優化升級,提高園區的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位于園區內的北京朝陽清潔焚燒中心占地面積 5.33 萬平方米,總投資10.37 億元,設計日處理能力 1800 噸,設計年發電量 2.9 億度,年上網量 2.26 億度。于 2016 年 5 月 18 日投入試運行,是中國首批 AA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評定),代表中國最先進的建設和運營水平以及最優秀的環保技術指標。在此基礎上,北京朝陽清潔焚燒中心
36、積極引導并參與生活垃圾清潔焚燒指南的發布。清潔焚燒是在現行的環境污染物控制標準的基礎上,對于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綜合運行績效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活垃圾清潔焚燒指南中對焚燒設施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水平衡給出了清晰的指導,同時提出了更系統的評價指標,包括焚燒工藝與裝備指標、污染物控制及溫室氣體減排指標、綜合利用與可靠性指標、管理指標等,對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運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見表1-2)。北京朝陽清潔焚燒中心也是唯一被列入清潔焚燒標準案例的焚燒設施。圖 1-12 北京朝陽清潔焚燒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員會2.生活垃圾清潔焚燒指南,201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2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
37、優秀案例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已建成項目包括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廢舊物資等多源固廢處置設施等,日處理各類廢棄物能力約 8000 噸,共計處理各類垃圾 3000余萬噸。位于園區內的北京朝陽清潔焚燒中心占地面積 5.33 萬平方米,總投資 10.37 億元,設計日處理能力 1800 噸,設計年發電量2.9 億度,年上網量 2.26 億度。表 1-2 生活垃圾清潔焚燒廠運行管理部分評價指標示例備注:僅以 2.CO 與煙氣惡臭噪聲污染物控制指標以及 3.焚燒垃圾的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為例,并未羅列全部評價指標。級基準值級基準值級基準值二級指標權重單位二級指標一級指標權重一級
38、指標序號20/3015/3010/20100mg/Nm3日均/小時單位顆粒物排放值(10)0.30CO與煙氣惡臭噪聲污染物控制指標2.150/6030/5010/40mg/Nm3日均/小時單位HCl 排放值(9)2.280/10070/9050/80mg/Nm3日均/小時單位SO2 排放值(9)2.3250/300200/260180/240mg/Nm3日均/小時單位NOx 排放值(9)2.40.05(檢測均值)mg/Nm3Hg 及其化合物(以Hg 計)(10)2.50.1(檢測均值)mg/Nm3鎘/鉈及其化合物(以Cd+Ti 計)(9)2.61.0(檢測均值)mg/Nm3銻/砷/鉛/鉻/鈷/
39、銅/錳/鎳及其化合物(以Sb+As+Pb+Cr+Co+Cu+Mn+Ni計)(9)2.70.1(檢測值)ngTEQ/Nm3二噁英類排放值(10)2.9二級一級惡臭排放指標(GB14554 廠界級)(10)2.10廠界達標,敏感點達標dB(A)環境噪聲等效聲級(5)2.1180/10060/10050/100mg/Nm3日均/小時單位CO 排放值(10)2.1256.0049.0044.00100kWh/t水冷機組單位進廠垃圾消耗電量(含滲瀝液回用處理項)(14)0.05焚燒垃圾的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3.158.8051.5046.20kWh/t空冷機組4.53.02.6t/t 垃圾水冷機組單位進廠
40、垃圾消耗水量3.3.3.1(14)3.21.20.70.6t/t 垃圾空冷機組8.006.506.00Nm3/t 垃圾單位進廠垃圾消耗壓縮空氣量(10)3.30.500.250.15kg/t 垃圾單位進廠垃圾消耗 0#柴油量(14)3.40.050t/t 垃圾單位焚燒垃圾耗煤量(14)3.50(替代0#輕柴油時,按熱量折算符合輕柴油指標)t/t 垃圾單位焚燒垃圾其它燃料消耗量(4)8.06.76.0kgce/t單位垃圾綜合能耗3.3.4(30)3.62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在單體設施優化的基礎上,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也關注各設施之間的物質和能量協同,
41、建立了以“再生能源、再生資源、再生建材”為主的資源化產品生態鏈。生活垃圾通過環衛車輛運輸到園區內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發電、餐廚垃圾和滲瀝液厭氧經處理產生沼氣進行發電,形成了綠色電力的再生能源生態鏈,目前綠色電力供給能力超 5 億度/年;收集餐廚垃圾處理廠和廚余垃圾處理廠生產的再生油脂,制備生物柴油、可回收物進入物資回收中心進行分選、加工等處理后制作再生產品,形成了再生資源生態鏈;建筑垃圾和焚燒爐渣進入建筑垃圾處理廠,經破碎篩分后加工為再生建筑骨料,形成再生建材生態鏈。面向未來,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在清潔焚燒的高標準基礎上,也在規劃更進一步向零碳園區轉型。零碳園區以技術創新和能源高效利用為核心
42、,構建以固廢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為主的零碳化、數字化發展模式和實踐體系。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將以綠色低碳、智慧高效、凝聚價值為戰略目標,進一步實施能源升級改造項目,補增光伏系統,建立碳排放核算體系及相關管理制度,利用數字技術構建環境產業園區系統性解決方案,持續打造和優化能源、低碳、智慧化方面的新型能力,賦能業務創新轉型,進而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推動價值鏈的延伸與增值,并計劃在 2030 年實現整個園區范圍的零碳甚至負碳排放。零碳園區的理念及實踐也標志著中國以廢棄物處理處置為核心的靜脈產業園積極踐行減排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助力實現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自主減排行動。圖 1-13 朝陽區
43、建筑廢棄物資源化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從高安屯填埋場,到高安屯垃圾焚燒處理廠,到朝陽清潔焚燒中心,再到零碳園區,朝陽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發展歷程充分是北京市垃圾管理不斷優化提升,不斷發展的剪影,也體現了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守正創新、精益求精”的風格;在以垃圾分類為新起點的精細化管理發展新格局下,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更體現了與公眾、多元社會主體的良好互動與攜手并進,形成合力推動垃圾管理轉型升級。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的城市管理具有其特殊的使命價值;超大城市的體量也對垃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包容的態度服務城市、服務公眾;以更高質量的要求做好設
44、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嚴謹細致在細微處見真章,是北京市朝陽區在垃圾管理中提供的實踐經驗。1.7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圖 3-1 福州市城市風貌2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章 北京市朝陽區垃圾管理案例實踐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2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02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第二章CHAPTER 02XUZHOU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徐州市基本情況概述徐州市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可持續文化建設從源頭踐行垃圾分類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減廢到無廢廢棄物管理行業的迭代升級生態價值導
45、向工業城市環境管理及轉型新模式徐州市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3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徐州市位于江蘇省的西北部,東西長約 210 千米,南北寬約 140 千米,土地總面積 11765 平方千米。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濱,為全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系的重要“十字路口”。徐州市位居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以中運河為界,東部屬暖溫帶濕潤季風區,西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約119.4
46、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時數 2100 小時左右,平均降水量 900 毫米左右。徐州市市區面積 604.8 平方千米,2022 年城區人口 197.5 萬;根據2022 年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 年徐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8457.84 億元,其中三個產業結構比重為 9.1 42.5 48.4;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3731 元。工程機械及智能制造為徐州市的代表性產業,工程機械行業產值約占全中國的 20%。本案例中涉及的垃圾管理相關數據均來源于徐州市城市管理局。2.1徐州市基本情況概述圖 2-1 徐州市城市風貌 Photo by famingjia inventor o
47、n Unsplash3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2-1 徐州市城市風貌 Photo by famingjia inventor on Unsplash3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2徐州市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徐州市自 2020 年 3 月啟動生活垃圾四分類工作以來,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體系,生活垃圾的收運依據區域垃圾產生的特點,采取定時定點分類收集或上門分類收集的方式,基本實現容器化、密閉化、機械化收集。市區原生生活垃圾實現“全量焚燒、零填埋”,餐廚廢棄物、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和家庭廚余垃圾實現協同處理。徐州市 20202022 年的生活垃圾清運處理量總
48、結如表 2-1 所示。2022 年,城區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 118.3 萬噸,其中廚余垃圾(包括餐飲垃圾及家庭廚余垃圾)22.9 萬噸,可回收物 19.9 萬噸。統計邊界為市區城區范圍,廚余垃圾為進入餐廚垃圾處理廠的統計數據,其他垃圾為進入焚燒廠的統計數據,可回收物為回收網點、分揀中心、打包網點等統計數據。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家庭源廚余垃圾的收集量逐年增加,2022 年徐州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餐飲單位垃圾)為36.1%,其中廚余(餐廚)垃圾回收率為 19.3%,可回收物的回收率為 16.8%。與 2020 年和 2021年相比,2022 年徐州市將可回收物相關數據納
49、入統計,進一步完善了生活垃圾管理的統計數據。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可回收物數據仍不包括部分非正規或商業回收行為,實際的資源化利用率應比現有數據更高。從人均生活垃圾收集量的角度來看,2022 年徐州市人均垃圾收集量為 1.64 千克/天,其中人均可回收物 0.28 千克/天。目前在市域范圍內可回收物各細分品類的回收量暫未統計,市區內可回收物目前主要由愛分類環境有限公司等市場化公司負責回收。2023 年 11 月,愛分類在徐州市 31 個街道、139 個社區、380 個小區累計鋪設回收機 1053 臺,覆蓋人數達 128.4 萬余人,共回收可回收物 1592 噸,其中紙類 569 噸,塑料 238
50、噸,織物類 676 噸,金屬類 80 噸,玻璃 7 噸,可回收物各類別比例如圖 2-2 所示。愛分類的回收模式更深入社區,由圖表可見,在社區層面,廢舊紡織品的收集量整體非常高,這是城市可回收物后續需要關注的重點。從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角度來看,目前徐州市其他垃圾全部焚燒處理,市域范圍內現有兩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總處理能力為 3450 噸/日,能夠確保其他垃圾的 100%無害化處理處置。徐州市現有廚余(餐廚)垃圾處理設施 1 座,協同處理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和家庭廚余垃圾,總處理能力為 846 噸/日,具備充足的廚余垃圾處理能力。3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書本,4
51、.8%紙箱,27.1%雜紙,5.8%塑料-PET,4.8%其它塑料類,8.7%泡沫,1.0%廢舊衣物,34.8%鞋類,5.8%玻璃,1.0%金屬-鐵類,3.9%電器不銹鋼,2.2%廢舊衣物紙箱2022 年,城區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118.3 萬噸,其中廚余垃圾(包括餐飲垃圾及家庭廚余垃圾)22.9 萬噸,可回收物19.9 萬噸2022 年,徐州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餐飲單位垃圾)為 36.1%,其中廚余(餐廚)垃圾回收率為 19.3%,可回收物的回收率為 16.8%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總結2020-2022 年備注:廚余垃圾按照垃圾產生來源,分為家庭源產生的家庭廚余垃圾
52、,以及餐廳等餐飲單位產生的廚余垃圾,稱為餐飲垃圾。2022 年徐州市人均垃圾收集量為 1.64 千克/天,其中人均可回收物 0.28 千克/天在社區層面,廢舊紡織品的收集量整體非常高徐州市人均生活垃圾收集量總結2022 年徐州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圖 2-2 徐州市居民源可回收物組成以愛分類覆蓋小區為例(單位%)(數據來源:愛分類 http:/ 2-1 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清運處理量(20202022 年)其他垃圾全部焚燒處理,市域有2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總處理能力3450 噸/日其他垃圾100%無害化處理處置廚余垃圾處理設施1 座,總處理能力846 噸/日66120064686075550
53、08825101182910總計其他垃圾餐飲垃圾家庭廚余垃圾76374020222021202013575298448109035198800可回收物85558184321195653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 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0)徐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2023)1法律法規 徐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2014)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和管理辦法(2016)徐州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企業信用評價管理辦法(2020)徐州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運營監管辦法(2020)2管理辦法2.3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上位法主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
54、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以及國務院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在此基礎上,江蘇省于2003年發布 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于 2012 年和 2023 年分別修訂)。2020年12月1日,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正式實施,標志著徐州生活垃圾管理進入專項法階段,也標志著垃圾分類工作從“倡議時代”進入“強制時代”。徐州市一直注重制度建設,并不斷完善管理體系,主要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及標準規范如下:3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 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設置規范(2022)生活垃圾轉運站運行管理規范(2023)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管理規范(已立項,正在編制中)
55、江蘇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和維護指南(2023)(徐州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為主編單位之一,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執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和維護標準(正在編制中,徐州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為主編單位之一,由省住建廳和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3地方標準表 2-2 徐州市環境衛生規劃目標指標另外,從戰略規劃的角度出發,垃圾管理作為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被列入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徐州市民生改善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徐州市“十四五”市政設施發展規劃等文件,文件中明確了徐州市的中長期垃圾管理推進目標。同時也編制了徐州市城市建筑垃圾處
56、理規劃(2017-2030 年)徐州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 專項規劃)。專項規劃中的部分目標指標如表 2-2 所示,除了常規的無害化處理率、回收利用率之外,規劃中還明確了新增車輛中新能源車輛的使用比例,從規劃的角度引導行業踐行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約束性/預期性2035 年2025 年二級指標一級指標約束性100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無害化(%)約束性100100城市糞便無害化處理率約束性100100其他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量占比資源化(%)約束性4035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預期性100100城市餐廚垃圾處理率約束性100100垃圾分類達標小區覆蓋率精細化(%)約束
57、性100100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覆蓋率預期性9595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預期性9895城市道路保潔機械化作業率預期性10080環衛保潔作業市場化運作水平預期性8015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新能源車輛比例無害化資源化精細化1233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4可持續文化建設從源頭踐行垃圾分類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徐州市的公園、社區里,經??梢娎诸愔黝}的游戲設施及互動空間,“沉浸式宣傳”是徐州開展垃圾分類宣教工作的重要經驗。垃圾分類的重點是習慣養成,徐州市從社區、學校、社會三個層面入手,持續提升全民垃圾分類意識。從積極踐行垃圾分類到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社區的扎根及發揚,徐州市在社區層面形成了良好的社區自治
58、及管理模式。金貝莊園小區位于徐州市金山橋開發區,建成于2000年,住戶285戶,人口約 800 人。從 2021 年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金貝莊園小區已經基本實現小區生活垃圾四分類。除了垃圾分類行為外,共享書屋、閑置物品交換等也已經成為社區公眾可持續生活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金貝莊園小區積極打造“美麗庭院”,垃圾分類和可持續的理念成為重要的評價標準(圖 2-3 至圖 2-6)。圖 2-3 金貝莊園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 劉曉3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我們想要在社區不斷投入,以垃圾分類和垃圾管理為基礎,不斷營造并且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氛圍,形成可持
59、續發展的文化?!苯鹭惽f園社區提出了“有體系、有項目、有行動、有管理”的社區工作經驗:圖 2-4 社區花園中的共享書屋 劉曉圖 2-5 樓梯間中的閑置物品交換區 劉曉圖 2-6 金貝社區-美麗庭院 劉曉 建立可持續生活示范引導體系在社區建立以積極分子和志愿者為主的示范團隊,通過示范團隊帶頭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并且不斷地宣傳和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開展豐富的“垃圾分類習慣養成項目”從宣傳引導、積分兌換、行為糾偏三個維度出發,在社區內打造了 800 平方米的垃圾分類主題口袋公園,社會文創團隊自行設計繪制的垃圾分類打卡游戲,以及和社區公眾合作繪制垃圾分類主題作品,共同營造了濃厚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圖2-7
60、)。3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圖 2-7 金貝莊園垃圾分類口袋花園(地面:垃圾分類跳房子游戲)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圖 2-8 金貝莊園小區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 劉曉3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 建立持續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在管理層面,金貝莊園社區有完善的垃圾分類管理臺賬,對社區內開展的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做了詳細記錄,并從對社區公眾進行激勵的角度出發,建立了一定的積分機制,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可持續開展(圖 2-8)。開展“垃圾分類新時尚行動”金貝莊園社區建設并升級了垃圾分類設施,配置了完善的給水、排水、洗手池等配套裝置,并分階段開展了廚余垃圾破袋工作、有害垃圾上門回收、大件垃
61、圾掃碼回收等專項行動,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管理能力。金貝莊園社區以及徐州求是小學都是徐州市開展垃圾分類和可持續文化教育的縮影;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徐州市共建設了 8 處宣教基地、100 余處街頭宣傳陣地、60余處“家門口”宣傳陣地和 5.02 萬處單元樓宣傳陣地。持續不斷地投入和行動,營造垃圾分類和可持續發展文化氛圍,讓公眾“沉浸”在文化中,感受文化的號召,積極行動并締造可持續文化,是徐州市垃圾管理的積極嘗試。圖 2-9 堅果殼的藝術旅行(徐州求是小學)徐州求是小學除社區之外,垃圾分類和可持續文化也深深融入了徐州市的中小學教育體系。被丟棄的堅果殼能不能與藝術劃上等號?徐州市求是小學的“無廢
62、校園 愛心義賣”活動給出了生動的答案(圖 2-9),堅果殼在奇思妙想的加持下,變成了鮮花、樹木、森林以及可愛的甲蟲。在學校的組織下,徐州藝術館展陳了部分作品并舉行了“愛心義賣”活動,義賣活動共獲得款項 2129 元,全部用于捐助貧困學生?!皬睦綍r尚”“從垃圾到藝術”,同學們重新思考了廢棄物和藝術的關系,也在心中播下了可持續的種子。4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5從減廢到無廢廢棄物管理行業的迭代升級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廢棄物的一部分,但對于城市而言,廢棄物具有更廣泛的外延,從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到無廢城市建設,是徐州市廢棄物行業管理迭代升級的積極實踐?!盁o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63、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2019 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一批“11+5”個“無廢城市”試點;2022 年,公布了第二批 100個“無廢城市”試點。自 2019 年入選國家首批“11+5”“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徐州市積極嘗試探索無廢城市建設的徐州模式。在無廢城市框架下,徐州重點關注提高工業廢棄物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推動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以及危險物全量安全處置,在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
64、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做出了積極實踐。尤其在解決區域性固體廢物出路和資源再生利用方面,徐州市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戰略規劃,通過循環經濟產業園實現對于固體廢棄物的統籌處理,不僅可以落實對于固體廢棄物的規范處置,也能夠實現聚集效應,打造循環經濟綠色創新產業集群。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園區規劃總面積545.38 公頃(圖 2-10);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內包含六個循環經濟特色產業,分別為固廢處理處置產業、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產業、環保設備產品研發與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環??蒲薪逃嘤柈a業以及環保文化創意及觀光產業,規劃總投資 71.5 億元
65、,按照 2030 年的遠景分階段建設。園區重點項目及建設規模見表 2-3。4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2-10 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設計圖 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建設規模項目名稱類別4000 噸/日(已建成225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生活垃圾處置類800噸/日(改建并已建成通溝污泥60噸/日)市政污泥處置中心396噸/日(已建成300噸/日)餐廚垃圾處理項目4000噸/日(規劃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心100噸/日(規劃中)大件垃圾處理中心1000噸/日(已建成300噸/日)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100萬噸/年(已建成100萬噸/年)建筑垃圾及爐渣資源化利
66、用已建成科研宣教區及中國“無廢城市”文化展示館和中國循環經濟產業博覽館固廢展覽館、研發、宣傳中心、中試平臺環??平绦麄黝悘U輪胎:52.4 萬噸/年(其中10萬噸/年正在建設中)廢塑料:90 萬噸/年(已建成2萬噸/年)廢舊橡塑加工資源再生利用類64.7 萬臺/年(規劃中)廢舊機電產品拆解處理910.8 萬臺/年(規劃中)電子垃圾處理中心72 萬臺/年(規劃中)報廢汽車拆解中心(規劃中)固廢設備研發制造中心環保設備產品研發與制造15MW(規劃中)光伏發電站新能源類表 2-3 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重點項目4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目前園區內餐廚垃圾處理廠已于 2018 年運營投產;生活垃圾焚
67、燒發電項目于 2020 年并網發電;污水處理廠、綜合材料處置(危廢)、醫用廢塑再利用、飽和廢活性炭再利用、建筑垃圾五個產業項目已建成投產。另外,園區內建立了“以智管廢”智慧管理平臺(圖 2-11),對園區內的物質流和能量流進行統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園區內的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協同處理,降低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此外,在重點建設項目的基礎上,同步針對目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興廢棄物管理問題開展研究,例如鋰電池資源化利用、飛灰資源化利用、循環經濟產業研究院、碳經濟平臺、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等項目已經開展前期籌備工作。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已成為徐州市城市廢棄物管理的硬件基礎,也為后續城市廢棄物管理工作
68、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了充分的設施保障和發展空間(圖 2-12,圖 2-13)。圖 2-11 “以智管廢”智慧管理平臺 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圖 2-12 醫用廢塑料無害化利用項目 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圖 2-13 飽和廢活性炭再生利用項目 徐州市城市管理局4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值得提出的是,在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內規劃并建設的中國“無廢城市”文化展示館及中國循環經濟產業博覽館(圖 2-14),是國內首個以廢棄物管理和循環經濟為主題的文化展覽館。中國“無廢城市”文化展示館主要展示“無廢城市”建設的背景、意義、目標及試點主要任務,“無廢城市”建設現狀,徐州“無廢城市”模式,徐州市
69、循環經濟產業園概況、總體發展思路以及不同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情況(生活固廢、危險廢棄物、固廢生態修復、農業固廢)。中國循環經濟產業博覽館展示并介紹了循環經濟總體概況、歷史沿革,發展脈絡與重要舉措、模塊及核心技術,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現狀,江蘇省及徐州市循環經濟歷史沿革及開展情況,國內 50 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內容。展示館和博覽館以“文化建設”為視角,利用“大數據+新媒體”的專業傳播手段,深入系統地展示了何為“無廢城市”,何為“循環經濟”,并結合循環經濟產業園本身展示了如何將綠色循環、節能環保、智慧管理、生態融合功能融為一體,打造互利共融、和諧共生的循環利用型城市理念,彰顯了徐州市廢棄物管理的文化軟實
70、力。圖 2-14 中國“無廢城市”文化展示館及中國循環經濟產業博覽館 徐州新盛綠源循環經濟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4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2.6生態價值導向工業城市環境管理及轉型新模式如上文所言,從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到無廢城市建設,展示了徐州市廢棄物行業管理迭代升級的積極實踐。進一步而言,在城市維度,廢棄物管理也是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價值體現的重要載體。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徐州市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和綠色轉型之路。20 世紀 80 年代到 21 世紀初,徐州市年均煤炭開采量在 2000 萬噸以上。在煤炭行業的發展高峰期,徐州市為江蘇全省貢獻 80%以上的煤炭、
71、60%以上的電力,為江蘇乃至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徐州市的工業結構和百姓生活皆“以煤為源”,并由此延伸發展,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化工是徐州市的五大傳統支柱性產業。隨著資源開采量逐漸減少,以及伴隨資源開采帶來的生態環境管理問題,徐州市在 2008 年起開始積極嘗試轉型,依托資源型城市的優勢,啟動工業化進程,同時也提出了“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生態轉型、社會轉型”的系統性可持續發展思路。徐州市不同階段代表性產業結構見表 2-4。表 2-4 徐州市不同階段代表性產業結構一次轉型傳統支柱產業二次轉型2008-2018 年1980-2008 年2018 年至今 鋼鐵 焦化 水泥 熱電 化工
72、 工程機械 特種材料(鋼材)建筑建材 綠色化工 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 集成電路 節能環保 新能源和新材料 生物醫藥和大健康4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在轉型過程中,生態轉型是徐州的主要工作,尤其在城市環境改善及廢棄物管理方面。長期大規模的礦山開采,在徐州市累計形成采煤塌陷地 282.2 平方千米和采石宕口 400 余處,由此也帶來了基礎設施損壞、山體破損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徐州市開拓了資源枯竭型城市工礦廢棄地生態修復與多元化發展模式,提出基于生態價值導向的轉型路徑,即通過工礦廢棄地生態修復,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并帶動周邊土地增值,激活區域產業集聚,推動城市發展進入良
73、性循環(圖2-16)。產業集聚經濟增長區域土地增值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工礦廢棄物生態修復圖 2-16 徐州市基于生態價值導向的轉型路徑 劉曉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4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對位于或者靠近城區的連片積水采煤沉陷區,有序進行挖湖引水、土地塑形、景觀再造,逐步把積水區改造成為各具特色的濕地公園和風景湖泊。對采石宕口采用整修復綠、巖壁造景、遺存保護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生態景觀。潘安湖曾是徐州市面積最大、塌陷最嚴重的沉陷區,總面積 11.6 平方千米,平均塌陷深度 4 米,經生態修復后已蝶變為風景優美、游人如織的國家濕地公園和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圖2-17,圖 2-18)。3“生態修復+園林
74、景觀建設”模式對具有傳承區域優秀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的工礦廢棄地,以生態經濟理論為指導,在景觀修復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文化內涵,實現生態、景觀和歷史文化的協調統一,打造新型城市公園和生態風景旅游區。徐州市賈汪區通過對潘安湖、南湖、大洞山等地的生態修復,打造“全域旅游”,工礦修復文化旅游成為城市新名片。4“生態修復+文化旅游開發”模式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累計治理采煤塌陷地190.9平方千米、采石宕口100余處。同時,徐州市秉承“無廢”的理念,在生態修復治理過程中,消納利用煤矸石、廢石渣等固廢 1100 萬噸、城市建筑垃圾 270萬方,并形成了多個生態價值導向的代表性實踐案例。徐州市以增加耕地、還
75、耕種糧為目標,對沉陷較淺、可以復墾的土地,采取“分層剝離、交錯回填、土壤重構”等技術手段進行土地復墾和土壤改良,按照高標準農田的目標進行集中成片治理。徐州市實施的采煤沉陷區土地復墾項目面積達 108.7 平方千米,切實提高了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1“生態修復+土地復墾利用”模式對已穩沉但復墾難度較大的采煤沉陷區,經勘測論證后進行土地平整,同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用于產業園區建設和產業項目建設。既實現了土地二次開發利用,又為產業轉型升級增添了新的動力。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州市工業園和泉山經濟開發區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區進行園區規劃,目前已治理沉陷區近 26.7 平方千米,治理后全部用于產業項目建設,
76、實現了沉陷地的高效益、綜合化利用。規劃面積 20.6平方千米的徐州潘安湖科教創新區的所在地也曾是大面積采煤沉陷區。2“生態修復+建設用地改造”模式4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2-17 潘安湖修復前 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圖 2-18 潘安湖修復后 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走出了生態修復、綠色轉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更廣泛的視角下踐行智慧減廢、智慧生態理念,切實地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益于此,徐州市于 2018 年成功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殊榮,2018 年聯合國人居日的主題是“城市固體廢物
77、管理”,徐州市因“城市廢棄物的智慧管理以及整體而廣泛的生態修復”成為五個獲獎方之一。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徐州市垃圾管理的實踐經驗,應該是“轉型”。秉承“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徐州市一直在嘗試向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方向轉型。從源頭垃圾分類行動到社區可持續文化建設的轉型,從傳統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到城市廢棄物在無廢愿景下統籌管理的轉型,從傳統工業城市環境管理到實現生態價值轉型,都體現了徐州在垃圾管理層面上主動求新求變的過程。轉型不代表對過去和傳統的摒棄,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基于實際需求和對未來發展的研判,開展的具有戰略性的動態調整和創新。對自身基礎條件及資源稟賦的客觀認識,實
78、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對于新理念新趨勢的理解、接受、擁抱,是徐州市在城市垃圾管理視角下呈現的最佳實踐。2.7徐州市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圖 3-1 福州市城市風貌4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章 徐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4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5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03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第三章CHAPTER 03FUZHOU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5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福州市基本情況概述福州市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大隱于市在花園城市中尋找垃圾管理的印跡物盡其用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樸素哲學和諧
79、發展美麗中國的福州表達福州市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5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福州市是福建省省會城市,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以山地丘陵為主,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常青,年平均降水量為 9002100 毫米,年平均氣溫為 2025。福州市區內水系發達,水網密布,閩江從福州市穿城而過,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福州市是典型的濱海城市,海岸線總長度 1137 千米。福州市全市總面積 11968.53 平方千米;截至2022 年年底,福州市常住人口 844.8 萬人。2022 年,福州市地區生產總值 12308.23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683.38
8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 4656.90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 6967.95 億元,三個產業結構比重為 1.6 37.8 60.6;2022年福州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145936 元。截至 2021 年,福州市轄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區 6 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 6 個縣。本案例中涉及的垃圾管理相關數據為福州市核心區五城區的數據,包括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2022年五城區的常住人口為336.3萬人,本案例中的相關數據均來源于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3.1福州市基本情況概述圖 3-1 福州市城市風貌 https:/commons
81、.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90906145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3-1 福州市城市風貌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90906145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3.2福州市垃圾產生及處理現狀福州市 20202022 年的生活垃圾清運處理量總結如表 3-1 所示。2022 年,城區四分類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 194.5 萬噸,其中廚余垃圾(包括餐飲垃圾、家庭廚余垃圾、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15.9萬噸,可回收物43.0萬噸,有害垃圾75.0噸。統計邊界
82、為市區城區范圍,廚余垃圾(包括餐飲垃圾、家庭廚余垃圾、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為進入廚余和餐廚垃圾處理廠的統計數據,其他垃圾為進入焚燒廠的統計數據,可回收物為回收網點、分揀中心、打包網點等統計數據。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家庭源廚余垃圾的收集量逐年增加,2022 年福州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餐飲單位垃圾)為30.4%,其中廚余(餐廚)垃圾回收率為 8.1%,可回收物的回收率為 22.1%。與 2020 和 2021 年相比,2022 年福州市將可回收物相關數據納入統計,進一步完善了生活垃圾管理的統計數據。值得說明的是,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可回收物數據仍不包括部分非正規或商業回
83、收行為,實際的資源化利用率應比現有數據更高。另外,針對城市范圍內的其他廢棄物,福州市也按照“分流分類”的原則,進行收集清運處理,建筑裝修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及大件垃圾的清運量見表 3-2;可以看出建筑裝修垃圾的收集清運也是城市廢棄物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產生量和傳統生活垃圾的體量基本相同,在城市廢棄物管理中,需要受到重點關注。建筑裝修垃圾的產生量和城市建設及更新的進度有直接關系,2022 年福州市建筑垃圾清運量比 2020 及 2021 年多也體現了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及進程。從人均生活垃圾收集量的角度來看,2022 年福州市人均垃圾收集量為 1.59 千克/天,其中人均可回收物 0.35 千克/天;
84、從可回收物的品類來看,目前收集的可回收物中金屬和紙類的占比比較高,分別占可回收物總量的42.6%和30.3%(圖3-2)。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福州市目前在社區層面大力推行一袋統收的回收模式,可以更好地推行對于高值可回收物和低值可回收物的統籌管理,未來福州市的可回收物回收率將會有進一步提升。從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角度而言,福州市在 2020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前其他垃圾全部焚燒處理。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作為生活垃圾處理處置基地,生活垃圾焚燒總處理能力為 4200噸/日,可以確保其他垃圾的 100%無害化處理處置。園區內有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1 座,餐廚垃圾處理設施 1 座,處理能力分別
85、為 400 噸/日和250 噸/日,具備充足的廚余餐廚垃圾處理能力。5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2022 年,福州市城區四分類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 194.5 萬噸,其中廚余垃圾(包括餐飲垃圾、家庭廚余垃圾、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15.9 萬噸,可回收物 43.0 萬噸,有害垃圾 75.0 噸2022 年,福州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回收物+廚余垃圾+餐飲單位垃圾)為 30.4%,家庭源廚余垃圾收集量逐年增加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總結2020-2022 年備注:廚余垃圾按照垃圾產生來源,分為家庭源產生的家庭廚余垃圾,以及餐廳等餐飲單位產生的廚余垃圾,稱為餐飲垃圾
86、。2022 年福州市人均垃圾收集量為 1.59 千克/日其中人均可回收物 0.35 千克/天,可回收物中金屬占比最高,為 42.6%,紙類占比30.3%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2022 年2020 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其他垃圾全部焚燒處理福州市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生活垃圾焚燒總處理能力為4200 噸/日園區中有廚余垃圾處理設施1座,餐廚垃圾處理設施1 座,廚余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充足表 3-1 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清運處理量(20202022 年)其他垃圾家庭廚余垃圾及餐飲垃圾總計有害垃圾202220212020可回收物圖 3-2 福州市居民源可回收物組成(單位%)表 3-2 福州
87、市其他分流城市廢棄物收集清運處理量(20202022 年)2022年2021年2020年單位/噸207570019536001831500建筑裝修垃圾9060909611214園林綠化垃圾11492135697020大件垃圾15884620973825138510544161315010156883412133701524835225007842978410887755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3.3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總結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上位法主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以及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福州市一直注重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管
88、理體系,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垃圾管理制度體系。垃圾管理相關主要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及標準規范如下: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2019)福州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辦法(2017)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2018)福州市餐飲垃圾收運處置管理規定(試行)(2022)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與實施方案(2018-2020 年)(2018)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專項鞏固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 年)(2022)福州市 2019 年全面推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9)福州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四定”工作實施方案(2019)福州市 2020 年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89、2020)1法律法規2行動方案5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 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2023)福州市城區非居民戶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方案(2023)福州市城區非居民廚余垃圾超定額累進加價收費方案(2024)福州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行動綱要(2023)福州市“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規劃(2021-2025 年)(2023)福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3)關于福州市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消納利用管理實施意見(試行)(2017)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再生產品推廣應用實施細則(試行)(2022)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2023)3收費機制
90、探索5其他相關政策、規劃及方案4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策 福州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0)福州市 2021 年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工作方案(2021)福州市 2022 年生活垃圾分類鞏固提升工作方案(2022)福州市 2023 年生活垃圾分類鞏固提升工作方案(2023)值得提出的是,在垃圾綜合管理和垃圾分類的基礎上,福州市也較早關注到建筑垃圾的處理處置問題。伴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更新工作的不斷推進,建筑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建筑垃圾管理也成為城市管理的重點議題。為了推動建筑垃圾的規范化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持續推進政策落地。2022 年,出臺了福州市建筑垃
91、圾資源化利用及再生產品推廣應用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使用場景。2023 年制定了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和再生產品公示意見(試行),并組織了符合條件的資源化企業進行申報和公示,助推再生產品應用落地;同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提出了各部門、全過程、各環節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工作要求。在上述文件的基礎上,2023 年正式形成了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送審稿),目前正在市政府審議階段。上述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發展過程,能夠體現福州市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政策管理思路,從解決問題的視角識別管理過程的核心壁壘,提供政策支持及建立相應法律約
92、束,支持形成完整的政策閉環。5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3.4大隱于市在花園城市中尋找垃圾管理的印跡提到垃圾,公眾的第一印象總是“臟亂”“污水”和“異味”,這也使得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的落地存在挑戰,“鄰避效應”事件在垃圾管理領域時有發生。垃圾產生于千家萬戶,垃圾收集點、垃圾轉運站也分散于城市的每個角落。如何改善公眾對垃圾前端收集設施的固有印象,實現與城市環境的和諧共生,是垃圾管理高質量轉型的重要課題。福州市烏山西城市管理綜合體的前身為大鳳轉運站,位于福州市鼓樓區烏山西路與西二環路交叉口西南角,是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距離福州市政府約為一千米。烏山西綜合體于 2018 年 8 月改造完畢并投入使用
93、,占地面積 2851.2 平方米,前端服務 1.5 噸小型作業車 18 輛,后端接駁8噸轉運車5輛,日轉運垃圾量約80噸,服務周邊鼓東、鼓西、南街、東街 4 個街道,是福建省首座地下式垃圾轉運站(圖 3-3)。福州市五城區現有 37 座轉運站(在用 23 座、停用和正在改造 14 座)和 320 輛后端垃圾運輸車輛,可滿足五城區目前約 4500 噸(轉運約 2500 噸、直運約 2000 噸)生活垃圾的運輸需求,垃圾日產日清。隨著垃圾收轉運技術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設備的不斷升級,從 2017 年起,福州市積極推進城市管理綜合體建設,探索把垃圾轉運站從地上搬到地下的方式,采用去工業化無痕設計理念,最
94、大限度地隱藏于城市景觀之中,融入城市空間環境;“看不見垃圾、見不到場所、聞不到異味”是福州市垃圾管理大隱于市的標準。福州市共規劃建設(含更新)13 座城市管理綜合體,以替換原有轉運體系,目前 5 座(福馬、烏山西、黃山、洋里、三江口清涼山)已建成,2 座(連江北、朏頭)在建,預計到 2025 年大部分可完成建設,總投資共計 9.3 億元。福州市烏山西城市管理綜合體1從生活垃圾轉運站到城市管理綜合體5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福州市洋里城市管理綜合體位于晉安區鼓山鎮國貨互通東側,是福州市首個半地下式大型城市管理綜合體,項目占地 11467 平方米,總投資 2.23
95、億元,設計生活垃圾轉運規模為 800 噸/天,是福州市目前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活垃圾轉運站,服務范圍包括整個臺江區、晉安區的晉安河以東、福新中路和福新東路以南區域(圖 3-4)。洋里城市管理綜合體地上部分通過園林式建筑設計,實行立體綠化,場區被打造成城市休閑廣場,并與鄰近的鼓山風景區相融合,成為公眾日常休憩散步的好去處,提升了城市人居環境。項目通過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從卸料到分類壓縮和轉運過程的全自動化封閉作業,并配備成熟可靠的污水、臭氣收集處理設備,確保各項環保指標達標,是福州市大型轉運站管理的典型代表。圖 3-3 烏山西城市管理綜合體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福州市洋里城市管理綜合體烏山西垃
96、圾轉運站的地表綠化率達到 67%,從地上來看,其外表與公園綠地無異,進出口類似地下車庫入口,只有進入地下 12 米的兩層空間后,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垃圾收集車按照指令??吭谛读峡趦A倒垃圾后,噴淋、降塵、除臭、負壓抽風系統和離子送風系統同步啟動,整個過程不會散發出明顯異味。在壓縮區,垃圾箱裝滿后可自動循環壓縮,真空抽吸系統同步抽取污水。滿箱垃圾按照指令會移至升降平臺,再移送至地面,最后通過密閉箱運輸至垃圾處理場,完成在城市核心區的垃圾轉運。6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除生活垃圾轉運站外,社區的垃圾收集端也發生了質的改變。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為了打造便利的分類環境,福州市推行在每個小區設立
97、垃圾分類屋(亭),除了四分類垃圾桶外,亦配置排氣、消毒設備以及洗手臺等,并有分類管理員協助指導分類投放。以鼓樓區洪山鎮陽光烏山榮域 A 區為例,社區共有住戶 440 戶,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后整合建立一處智慧垃圾收集屋,包含垃圾分類收集點、回收設備及積分兌換設備(圖 3-5)。另外,垃圾分類屋(亭)和自助售賣機、物資回收點等有機結合,逐漸成為社區綜合服務的新場景。垃圾分類屋(亭)和便民服務設施的結合,能為環衛工人提供休息場所和免費飲用水等,使得垃圾收集的前端場景被賦予了更多的公共服務內容,成為社區活動的新載體。圖 3-4 洋里城市管理綜合體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圖 3-5 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陽光烏
98、山榮域 A 區垃圾收集點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2社區垃圾分類收集屋6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是中國垃圾管理的一個縮影,過去十年至今,從公眾的視角看垃圾管理的變化,其感受是垃圾不見了;然而垃圾并非憑空消失,而是得益于更清潔、更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生活垃圾管理設施的“大隱于市”,意味著更嚴格的環境管理要求,更先進的技術裝備水平,更嚴謹的運行管理流程,更生態友好的設計理念和美學表達,以及更強有力的行業資金投入;在“大隱于市”的背后,是城市綜合環境不斷改善和城市生活日臻美好的切實體現。聯合國人居署|包萌6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3.5物盡其用
99、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樸素哲學在垃圾管理過程中,垃圾管理層次結構(waste management hierarchy)是最通用的原則,用來指導垃圾處理解決方案及技術路徑的選擇(圖 3-6)。理想狀態為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避免產生垃圾源頭減量再利用物質再生能源回收衛生填埋。但是從垃圾管理的實際發展歷程來看,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體系通常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不斷優化,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垃圾管理體系已逐漸優化:非正規填埋衛生填埋焚燒處理設施可回收體系建設,再到系統性的生產變革。尤其在能源回收再向上升級的過程中,往往并不是單純的垃圾處理或者環境管理問題,而意味著在整個
100、生產和生活體系中對于廢棄物管理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融入,這也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標(SDGs)以及歐洲綠色新政的重點所在,如何從設計生產消費實現閉環的垃圾減量及循環經濟,成為城市減廢發展進程中新的關鍵。圖 3-6 垃圾管理層次結構 Global Waste Management Outlook,UNEP,20156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3-7 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圖 3-8 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使用實景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在福州,城市管理部門將資源化利用納入垃圾管理規劃中,切實推進垃圾管理向更高的層級轉型升級,關注再生產品的使用場
101、景,推動建立物質再生回收的閉環。福建永福環??萍技瘓F有限公司是福州市永久渣土受納點、福州首個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項目總投資 2 億多元。公司位于福州高新區南嶼鎮窗廈村,占地 13.9 萬平方米,實現年消納渣土 100 萬立方、二裝建筑垃圾處理 60 萬立方、碎石機制砂處理 100 萬方、工程泥漿 50 萬立方?,F公司擁有多條生產線:燒結磚生產線,機制砂生產線,工程泥漿處置線,渣土免燒結系列產品生產線,種植土、營養土、陶泥生產線,二裝垃圾處置線等。公司主要生產新型環保建筑材料,主要產品有:燒結磚系列、免燒結系列、仿古青磚、骨料、各類原料土、種植土、陶土、機制砂、碎石、燃料棒等(圖 3-7
102、)。為了支持建筑垃圾處理企業建立可持續的商業運營模式,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再生產品的市場化應用,福州市在稅收優惠、財政扶持、資金獎勵、產品使用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政策。尤其值得提出的是,2022 年出臺的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再生產品推廣應用實施細則(試行)中明確了再生產品的使用場景,要求“市政工程、園林工程、道路工程、水務工程等項目,在可使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部位,應使用再生產品且使用比例不低于 15%;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在可使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部位,應使用再生產品且使用比例不低于 5%;鼓勵其他各類建設項目在工程的基礎磚胎模、砌筑圍墻、人行道、室外綠化停車場和路基墊層等部位部
103、分或全部使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支持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預制構件等生產企業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等產品”;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市場化應用6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除了在建筑垃圾領域的積極實踐,福州市也致力于推動廚余垃圾處理產物回到土地,實現物質循環。福州市紅廟嶺廚余垃圾處理廠(圖 3-9)建設于 2019 年,項目設計處理能力為 800 噸/日,設計總投資 6.22億元,主要處理對象為家庭源垃圾分類產生的廚余垃圾以及農貿市場、商超等產生的廢棄有機水果蔬菜等;項目選用“預處理干式厭氧消化沼氣發電沼渣好氧堆肥”的處理工藝(圖 3-10),可以實
104、現更高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效率以及減排效益。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投入圖 3-9 福州市廚余垃圾處理廠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廚余垃圾處理產物回歸土地和再生產品公示意見(試行)中明確了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品質控制,要求“再生產品中建筑垃圾的含量不低于 70%”。福州市福清縣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過程中,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應用到了虎溪西園、游泳訓練中心修繕項目工程、天寶陂北側行車道及停車場改造項目等 8 個項目中,累計使用機制砂 2731.5 立方米、加氣磚 200 立方米、透氣磚 613.4 立方米。在各項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積極培育下,福州市現有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 10 家,總處理能力達到 6
105、97.1 萬方/年,主要處置拆舊垃圾、裝修垃圾,少量處置工程渣土和泥漿。主要產品包括再生骨料、再生青磚、透水磚、燒結磚等。截至 2023 年 12 月,福州市包含五城區及各縣(市)區總計處置建筑垃圾 2741 萬方,資源化利用 411.3 萬方,資源化利用率為 15%(圖 3-8)。6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3-10 福州市廚余垃圾處理廠工藝路線圖 福州首創海環環??萍加邢薰緢D 3-11 廚余垃圾處理廠堆肥產品營養土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運營,日處理廚余垃圾 500 噸,日均產生沼氣約 3 萬方,日均產生營養土約 50 噸(圖 3-11)。福州市廚余垃圾處
106、理項目的堆肥產品作為營養土與市政體系、周邊種植區域合作,不僅實現了有機質回歸土地的物質閉環,也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質量,是環境友好和自然可持續的最優選擇?!拔锉M其用”是福州市在垃圾管理過程中不斷積極探索的方向,在建筑垃圾、廚余垃圾的基礎上,未來福州市計劃進一步加強可回收物尤其是塑料類可回收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作為中國社會長久以來樸素的生活習慣和普遍的生活哲學,“物盡其用”跨越歷史的長河,在新時代生活被愈加認可與發揚光大,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遙相輝映、相得益彰。6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3.6和諧發展美麗中國的福州表達“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
107、然”,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思想。城市衛生和人居環境直接關系到公眾生活,關系到城市經濟建設和城市吸引力,是一個城市綜合文明程度的總體反映。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發展歷程,是城市維度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最有代表性的實踐過程之一。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福州市開始探索系統性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的道路,在規劃選址時就以超前眼光預留了充足的可拓展用地,為后期擴大規模打下堅實基礎。20 多年來,福州市全面推動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改造升級,建成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涵蓋垃圾焚燒、焚燒飛灰穩定化預處理、大件(園林)垃圾處理、廚余垃圾處理、危廢處理等處理設施,徹底解決了福州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問題,
108、也為福州市后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其他城市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置提供強力支撐,破解了大城市“垃圾圍城”的難題。圖 3-12 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全景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改造升級6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總結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以下階段:紅廟嶺垃圾衛生填埋場(一期)工程于 1995 年 10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 25 萬平方米,設計庫容為 715 萬立方米,按照當時最先進的衛生填埋場標準進行建設。填埋廠后來進行擴容改造,到 2015 年停止使用,20 年間累計處理了近 1000 萬噸生活垃圾。2019 年 12 月填埋廠完
109、成封場覆蓋和生態修復治理工程。01/無害化填埋處理階段2007 年,福州市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建成,福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由單一填埋轉變為綜合處理。到 2016 年,沼氣發電廠、焚燒發電廠(二期)、飛灰處理廠、爐渣處理廠、滲濾液處理提升改建等項目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02/綜合處理階段20172020 年,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持續開展,以及城市廢棄物精細化管理需求的不斷提升,紅廟嶺進一步成體系地建設完善了針對不同垃圾流的處理設施,涵蓋垃圾焚燒(三期)、協同處置、大件(園林)處理、飛灰穩定化預處理、爐渣處理、沼氣回收利用、餐廚垃圾處理、廚余垃圾處理、危廢處理、滲濾液處理等處理設施等,并完成了對填
110、埋場的封場覆蓋和生態修復,構建了完整的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廢棄物處理體系,確保福州市區生活垃圾在園區得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分類化一站式處理。03/分類資源化處理階段2020 年以來,在高質量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基本功能之上,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進一步向“生態文明基地”升級,秉持原位生態修復的思路,對園區整體的植被和生態環境進行修葺,提升園區的整體景觀水平,還原綠水青山的本來面目。另外,建立園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和宣教中心,展示產業園的綠色蝶變。04/基地化建設階段68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1995 年至今,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不斷發展,累計建設資金投入已超過 53 億元,現有各類垃圾處
111、理能力超過 5000 噸/日,紅廟嶺的發展是福州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州市孕育和傳承的鮮活樣本(圖 3-12,圖 3-13)。圖 3-13 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宣教中心(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1995-2024紅廟嶺,福州53億元超5000噸/日超累計建設資金投入現有垃圾處理能力紅廟嶺循環經濟產業園紅廟嶺垃圾衛生填埋場69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圖 3-14 晉安湖修復后現狀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福州市是生態文明思想的策源地,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踐行者。30 多年來,福州在可持續發展之路上持續發力,在
112、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有創新性和可推廣性的綜合解決方案。不僅針對城市生活垃圾的末端廢棄物處理處置,在整個城市的環境衛生改善和人居環境優化方面,福州市也在持續投入,開展了“內河整治工程”“污水處理建設工程”“閩江流域污染整治工程”“造林綠化工程”等系列工程,致力于打造“清潔、優美、整齊、綠蔭、舒適”的人居環境?!八辶?,城更綠了,生活更美了”,城市風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城市環境改善的過程中,公眾收獲了幸福感,城市增強了其韌性與包容性,人與城市、自然共同構建“美麗福州”(圖3-14,圖3-15)。城市環境衛生改善和人居環境優化圖 3-1 福州市城市風貌70中國智慧減廢城市
113、優秀案例“持續改善”是福州市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以及可持續轉型方面的核心經驗,30 年的變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戰略前瞻性的規劃指引,更是久久為功的持續投入。經過 30 年的努力,可持續發展在福州市已經不僅是“大隱于市”的城市管理綜合體和物盡其用的再生材料,更成為融入到城市管理每一個環節的文化理念??沙掷m文化在市井鄉情中,在城市煙火氣里,是“三坊七巷”古都文脈的延續,是百姓生活的新色彩,也是城市發展的不竭源泉。2023 年福州市榮獲聯合國人居署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成為全球 5 個獲獎城市之一。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從經濟活力與城市繁榮、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城市安全與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
114、設四個維度對城市進行評選,獲獎意味著城市在這四個領域都有創新發展和引領性示范,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踐行可持續理念,福州市已成為國際典范。3.7福州市垃圾管理實踐經驗小結71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三章 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實踐 聯合國人居署|包萌72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04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中國智慧減廢經驗第四章CHAPTER 04CHINA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73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四章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中國智慧減廢經驗74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一輯)和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二輯)中共介紹了六個中國典型城市(市區)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實踐經驗
115、,是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實踐的縮影。從 1991 年建成第一座衛生填埋場至今,“巨變”一詞可以概括過去 30 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行業的發展情況,“巨變”意味著: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實踐縮影據不完全統計,20012020 年中國在城市市容環境衛生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總計8315.1 億元人民幣,其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為4051.2 億元人民幣;垃圾管理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超過千萬的綠色就業機會,也形成了充滿活力的具有代表性的綠色產業。在99.4%的城市和縣城區域,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清運及處理,是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的重要保障。每年約3 億噸生活垃圾的有效收集及處理處置(2023 年
11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 30143 萬噸),建筑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另計。截止2023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132.18萬噸/天,焚燒處理占比 59%;衛生填埋占 35%;其他處理技術 6%,其他處理技術主要為廚余垃圾厭氧消化處理;建設并持續更新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現有衛生填埋場1871 座、焚燒廠 619 座、其他處理設施 225 座。75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四章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中國智慧減廢經驗垃圾管理實踐轉變99.4%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清運及處理的城市和縣城區域每年中國生活垃圾的有效收集及處理處置量,2023 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301
117、43萬噸20012020 年中國在城市市容環境衛生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總計132.18中國截止 2023 年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能力萬噸/天3億噸超千萬綠色就業8315.1億元人民幣76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塑料污染控制及減少海洋垃圾從塑料污染控制及減少海洋垃圾的視角總結,建立了市場化運作的環衛保潔體系,尤其在針對水域環境管理方面,建立了河長/湖長制,對水域范圍的環境管理確定了明確的責任劃分;大部分濱海城市都開展了海上環衛專項服務,服務范圍覆蓋低潮線向陸地200 米以及海面100 米范圍,并進行定期的海洋垃圾清理,在避免陸源垃圾進入水體基礎上的同時實現了對海漂垃圾的有效清理。03/從環境友
118、好的視角總結,嚴格的環境排放標準、公開透明的數據披露以及和公眾的持續互動,所有垃圾處理項目重點環境污染物數據均實現自動監測和實時披露;除了避免垃圾在環境中的泄露外,也嚴格控制了處理過程的二次污染物排放,是負責任的環境管理過程及環境友好的垃圾處理行為體現。01/環境友好從應對氣候變化的視角總結,從混合垃圾填埋到垃圾焚燒的轉型,有效避免了混合垃圾進入填埋場和填埋場甲烷無組織排放,有效地降低了垃圾處理過程的碳排放強度;以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綜合管理適當減緩項目(https:/iwm- 20192022 年通過垃圾管理轉型升級,實現累計減排量超過68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噸垃圾碳排放強度從0.76噸降低到0
119、.53噸。02/應對氣候變化從向廢棄物管理更高層級轉型升級的視角總結,在高質量發展和精細化管理的新時代要求下,可回收物、建筑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將進一步被納入城市廢棄物管理體系,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有了更大的內涵和外延,資源化利用水平優化提升及高值化利用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鼓勵源頭減量,引導再生材料的使用,不斷實踐負責任的生產消費理念和“物盡其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04/向廢棄物管理更高層級轉型升級從意識提升和文化發展的視角總結,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開展,生活垃圾管理進入到由技術發展轉向文化引領的新階段,垃圾管理連接了公眾、城市和自然,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城市范圍的最佳實踐場景,更是“美麗中國”“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范圍的切實行動。05/意識提升和文化發展77中國智慧減廢城市優秀案例第四章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中國智慧減廢經驗面向未來,在生活垃圾管理領域,中國城市仍然會不斷探索智慧減廢、智慧管理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持續踐行“無廢城市”理念和實現“美麗中國”的美好愿景;也希望中國經驗能夠為其他區域提供借鑒,一起推動切實有效的垃圾治理和環境改善舉措。聯合國人居署|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