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2024世界投資報告-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概述)(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聯合國貿發會議:2024世界投資報告-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概述)(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聯 合 國 貿 易 和 發 展 會 議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2024世界投資報告概 述聯 合 國Printed at United Nations,Geneva 2411001(C)August 2024 117 UNCTAD/WIR/2024(Overview)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ii 2024年,聯合國本出版物供開放獲取,但須遵守為政府間組織訂立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igo/。本出版物任何地圖所用名稱及其圖表內材料的編排方式,并不意味著聯合國對于任何國家、領土、城市、地區或其當局的法律地
2、位,或對于其邊界或界線的劃分,表示任何意見。本出版物提及任何公司或許可程序,并不意味著聯合國對其表示認可。文中資料可影印和轉載,但須注明出處。本出版物經外部編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印發的聯合國出版物UNCTAD/WIR/2024(Overview)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iii序言投資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要填補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氣候融資的缺口,每年估計需要5,000億美元的國際公共資金和5,000億美元的國際私人資金,其中大部分將是外國直接投資的形式。但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勉強支撐著。全球和區域危機、貿易緊張局勢和融資條件收緊,對外國直接投資產生了寒蟬效應,2023年連續第二年
3、低迷。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停滯在1.3萬億美元。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工業和基礎設施新項目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而對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的部門的新投資下降了10%以上。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停滯不前和資金不足,嚴重阻礙了 2030年議程 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特別是在最不發達國家。我們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消除障礙,為可持續發展提供透明、合理化的投資環境。本期 世界投資報告 表明,向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流動毫無生氣,并不是因為沒有投資政策的努力。投資便利化已成為國家政策和國際協定的一個鮮明特點。數字政務解決方案在大量產生,幫助了投資者,加強了治理和體制。但盡管做出了這些努力,由于高利率和地緣政治條件,資
4、金并沒有以足夠的規模流動。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我敦促所有決策者將大規模調動可持續資金作為重中之重。我們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刺激計劃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切實可行的手段。我們呼吁改革并擴大多邊開發銀行,目的正是大大增加私人投資的涌入。我還鼓勵政策制定者優先加強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治理,以確保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目標。貿發會議關于用營商便利化和數字政務方便可持續投資的建議,可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iv前言當今世界在全力應對全球和區域危機,而外國直接投資的脆弱平衡則懸于一線。本期 世界投資報告 發出警告:投資作為可持續發展
5、的命脈,不僅是一項統計數字,而且是發展中國家的生命線。它是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的動力。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和相互關聯的。地緣經濟的碎片化正在重塑全球投資格局。貿易網絡正在分裂,監管環境正在分化,國際供應鏈正在重新配置。這些轉變既造成障礙,也帶來孤立的機會,有些國家從全球價值鏈密集型制造業的投資中受益,而另一些國家則難以參與全球經濟。然而總的來說,這些趨勢正導致發展中世界眼中的國際投資格局進一步惡化。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10%以上,發展中世界下降了7%。對基礎設施發展至關重要的國際項目融資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下降了26%。2024年的前景仍然充滿挑戰,增
6、長前景減弱,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此外,世界投資報告 披露了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中的一次危機,2023年降幅達到10%以上。2023年,農業食品系統以及水和衛生設施這兩個部門的國際融資項目少于2015年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時的數量。造成下降的原因是融資條件收緊和可持續金融市場放緩,這突出表明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引導投資轉向真正有助于可持續未來的項目。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v與此同時,通過可持續金融產品在全球資本市場為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調動的資金,雖然還在增長,但已在放緩。2023年,可持續債券的數量略有增長,而可持續投資基金的新增流入量下降了60%。對漂綠行為的擔憂
7、正日益影響投資者的需求。廣而言之,需要采取政策行動,以減輕對可持續投資戰略的抵觸情緒日益擴大的風險。世界需要一個強大而可信的可持續金融業,而且必須不遺余力地加以鞏固,以免晚之不及。但我們行動的方式必須深思熟慮。政策制定者應注意國際可持續性報告標準的溢出效應,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的溢出效應。這些中小企業是實現包容性增長、創造就業的引擎,恰恰是最需要可持續資金流的企業。然而,它們可能難以滿足更高的披露要求,從而可能影響其市場準入和對全球供應鏈的參與。在提高透明度和避免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之間取得平衡,對于創造可持續、具有包容性的投資環境至關重要。在這一復雜背景下,世界投資報告 突出了將投資
8、便利化和數字政務作為吸引和留住投資的工具的重要性。通過精簡程序、提高透明度和利用在線單一窗口等數字工具,我們可以促進更有利的投資環境,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此外,報告強調,數字營商和投資便利化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解決辦法,也是邁向推廣落實數字政務的墊腳石,可以解決治理和制度中往往阻礙投資、妨礙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深層缺陷。投資便利化雖然至關重要,但并非是解決全球投資流動所面臨挑戰的靈丹妙藥。然而,它是營造有利于可持續投資的環境的一個不可否認的先決條件。本報告將投資便利化數字解決方案的擴散作為一個重點,表明 世界投資報告 始終決心提供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即使在挑戰重重的時代也是如此。在我們應對21世紀的復
9、雜局面時,世界投資報告 提醒我們,投資不僅僅是資本的流動;它也關系到人的潛力、環境管理以及持久追求一個更公平和可持續的世界。讓我們以新的決心擁抱這一愿景,同時要認識到今天所作的選擇將塑造留給后代的世界面貌。貿發會議秘書長蕾韋卡格林斯潘1目錄序言.iii前言.iv國際投資趨勢.2投資政策趨勢.6可持續融資趨勢.9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2附表:外國直接投資流量.16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2 2023 Koto Amatsukami/Shutterstock.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制造業是投資亮點國際投資趨勢2023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小幅下降2%,降至1.3萬億美元。通過少數
10、歐洲管道經濟體的資金流動大幅波動,影響到了這一頭條數字;排除這些管道的影響,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比2022年下降10%以上。2024年,全球國際投資環境依然充滿挑戰。疲軟的增長前景、經濟的分裂趨勢、貿易和地緣政治的緊張、產業政策和供應鏈的多樣化,這一切都在重塑外國直接投資的模式,導致一些多國企業對海外擴張采取謹慎態度。然而,多國公司的利潤水平仍然較高,融資條件正在放松,2023年綠地項目公告增多將對外國直接投資產生積極影響。全年似乎可以實現適度增長。2023年,國際項目融資和跨國并購尤其疲軟。并購主要影響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其價值下降了46%。對基礎設施投資較為重要的項目融資下降了26%。
11、融資條件收緊、投資者不確定性、金融市場波動以及(就并購而言)更嚴格的監管審查是下跌的主要原因。綠地投資項目公告是一個亮點。項目數量增加了2%,增長集中在制造業,打破了該部門長達十年的逐步下降趨勢。此外,增長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項目數量增加了15%。發達國家的新項目公告數量下降了6%。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32022202220232023-2%歐洲北美非洲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拉美和加勒比1636153621621193193地區外國直接投資價值(十億美元)增長率綠地項目外資國際項目融資.-5%-3%-8-1%-8%0+7%+22%-4%-25%-6%-26%-25%-
12、30%外國直接投資價值46486786731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綠地項目(主要是工業)外國直接投資國際項目融資(主要是基礎設施)收入群組+9%-6%-21%-7%+15%-26%+17%+51%-32%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水衛項目農業食品系統健康和教育+8%-5%-17%+13%+6%基礎設施全球價值鏈密集型產業半導體數字經濟采掘業0%+27%-1%-46%-9%(數量)跨國并購(價值)產業(項目數量)可持續發展部門(發展中經濟體,項目數量)(數量)外國直接投資(價值)2022202220232023-23%2022202220232023+2%2022202220232023-46%
13、增長率國際項目融資綠地項目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4對關鍵礦產的外國直接投資發達國家2023年的趨勢受到多國公司金融交易的強烈影響,部分原因是對最大的多國公司實行最低稅率。由于一些管道經濟體的波動,歐洲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從2022年的負1,060億美元猛增至正160億美元。流向歐洲其他地區的資金下降了14%。流向其他發達國家的資金也停滯不前,北美下降了5%,其他地區則大幅下降。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7%,為8,67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發展中亞洲下降了8%。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下降了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下降了1%。國際項目融資交易數量下降了四分之一。發展中
14、國家的綠地項目公告增加了1,000多個,但這些項目高度集中;東南亞幾乎占一半,西亞占四分之一,非洲略有增加,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吸引的項目較少。流入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在2023年下降了3%,降至530億美元。綠地項目公告包括幾個大型項目,其中包括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個公告毛里塔尼亞的綠氫項目。國際項目融資交易數量減少了四分之一,價值減少了一半,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前景產生不利影響。發展中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8%,降至6,210億美元。作為世界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中國的流入量出現了罕見的下降。印度以及西亞和中亞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只有東南亞保持穩定。如綠地公告所示,亞洲的工業投資仍然活躍,但全
15、球項目融資下滑也影響到該區域。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流動下降了1%,為1,930億美元。國際項目融資和綠地投資公告的數量減少,但后者的價值有所增加,因為在大宗商品部門和關鍵礦產以及可再生能源、綠氫和綠氨等領域吸引到了大型項目。流向結構薄弱、易受沖擊的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增加。流向最不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增至310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的2.4%。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也有所增加。在所有這三類國家中,外國直接投資仍然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國際項目融資對于最貧窮國家相對更為重要,這些國家因而受到這種投資形式的全球衰退的影響更為嚴重。產業趨勢顯示,對基礎設施和數
16、字經濟部門的投資減少,但全球價值鏈密集型制造業和關鍵礦產部門增長強勁。項目融資市場疲軟對基礎設施投資產生了負面影響,數字經濟部門在2022年繁榮結束后繼續放緩。包括汽車、電子和機械等在內的全球價值鏈密集型行業增長強勁,顯示出供應鏈重組壓力的影響。在關鍵礦產開采和加工領域,投資項目數量和價值幾乎翻了一番。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5項目融資衰退抑制可持續發展投資全球經濟分裂趨勢正在影響制造業多國企業的投資策略。100家最大的非金融多國企業的投資行為表明,2019年以來,制造業項目特別是戰略部門的制造業項目的地理分布已轉向更靠近主要多國公司歐美母國市場的地點。西亞、北非和中美洲正
17、在成為制造業多國企業的戰略要地。2023年,對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部門的國際投資有所下降。綠地項目公告的增長,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電力和交通等領域的增長推高了相關數量。就價值而言,由于用于基礎設施部門較大項目的國際項目融資下滑,對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減少。農業食品系統以及水和衛生設施方面的項目數量低于2015年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時的項目數量??沙掷m發展目標的投資也分配不均。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吸引的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項目的占比低于它們在所有項目中的占比。只有發展中亞洲才能吸引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投資。62024 vic josh/Shutterstock.
18、的措施:投資便利化投資政策趨勢2023年采取的投資政策措施數量比2022年減少了25%,但仍然符合五年期平均水平。大多數措施(72%)對投資者有利。有利措施(自由化、投資促進、便利化)和不利措施(對準入和經營的限制)之間的總體平衡沒有變化。發展中國家大多旨在促進和便利投資,而發達國家傾向于采取限制性更強的措施。發展中國家86%的措施對投資者有利。發達國家57%的措施不利于投資者。其中大多數是為了解決國家安全問題而實行的限制。投資便利化和激勵措施是有利于投資者的主要措施類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是如此。便利化措施幾乎達到有利措施的40%,占所有措施的30%創下了一個記錄。就激勵措施而言,服務部
19、門和可再生能源是2023年的主要重點。2023年,各國對關鍵部門的外國投資仍然高度謹慎。實施或擴大外國直接投資篩選機制占投資者不利措施的近一半。2023年又有4個國家實施了外國直接投資篩選,預計2024年還會有數個國家實施。實施外國直接投資篩選的國家現在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的一半以上,占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的四分之三。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7老一代國際投資協定涵蓋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未覆蓋新一代老一代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71%65%46%13137 7主要趨勢:便利化和準入限制抬頭各類更不利措施更有利于投資者的措施占比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43%86%68%32%待遇和
20、經營準入限制各類更有利措施實施外國直接投資篩選的國家39%33%激勵措施14%12%2%投資促進自由化其他便利化20142023+141%17412023年國際投資協定中的承諾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國際投資協定的覆蓋面2023年案件中的當事方2023年案件:最多的行業1615保護149便利化自由化合作75%30%30%25%70%70%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被申請人申請人建筑業油氣、煤炭、采礦業制造業12101060602 29 949%16%16%35%發展中國家繼續注重吸引投資2023年的協定解決了新的投資治理問題,但老一代的問題依然存在,增加了投資者與國家爭端的風險老一代協定覆蓋全球外國直接
21、投資存量的一半:發展中國家的風險更高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8國際投資協定改革進度:的外資存量外國直接投資限制也日益影響對外投資。過去十年來,對外投資政策發生了變化,反映出可持續性和地緣政治考量在制定投資政策方面日益重要。2023年,各國和各區域締結了29項新的國際投資協定。傳統的雙邊投資條約占新條約的不到一半;大多數是帶有投資條款的廣泛經濟協定。改革國際投資協定制度的努力仍在繼續。新條約往往包含旨在保障監管權的內容,而且越來越多地涵蓋更廣泛的問題,包括投資便利化。世界貿易組織參與成員最近敲定的 投資便利化促進發展協定 可能進一步推動這一趨勢。老一代國際投資協定存量的改革仍
22、然緩慢。尚未改革的國際投資協定仍然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的約一半,使得各國面臨更高的投資者與國家爭端解決案件的風險。發展中國家的占比約為三分之二,最不發達國家接近四分之三。如今,新一代國際投資協定只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的16%;迄今為止,改革努力對減輕投資者與國家爭端的風險影響有限,最貧窮國家尤其如此。投資者與國家爭端解決案件總數達到1,332起,2023年啟動了60項新仲裁。大約70%的新增案件針對發展中國家,包括三個最不發達國家。2023年案件中,建筑業、制造業和采掘業的國際投資者占一半以上。貿發會議繼續在促進國際投資協定改革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它在貿發會議世界投資論壇期間啟動了國際投資協
23、定改革多方利益攸關方平臺,以規劃前行之路,實現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的投資制度。9 2016 Sonpichit Salangsing/Shutterstock.個排名前位的公共養恤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報告了可持續性業績可持續融資趨勢可持續金融市場繼續增長,但有明顯的放緩跡象。2023年,包括債券和基金在內的可持續投資產品的價值增長了20%,超過7萬億美元。不過,這一漲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累計發行量和不斷上升的估值推動的,而且市場的某些板塊步履維艱??沙掷m債券表現出小幅增長。發行規模攀升3%,至8,720億美元,市值超過4萬億美元。綠色債券是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其他領域的發行量,尤其是社會債券,則有
24、所下降??沙掷m基金經歷了強勁的逆風。盡管基金數量和資產價值持續增長,但凈流入量從2022年的1,610億美元降至2023年的630億美元。在主要市場上,歐洲基金失去增長勢頭,美國基金出現了大量凈流出,超過整個基金市場的凈流出?!捌G”對可持續發展基金市場構成最嚴峻的挑戰。綠色基金對氣候有利型資產(低碳資產減去化石燃料)的平均凈風險敞口僅為20%左右,這些基金中不到5%沒有石油和天然氣資產。還需要作出進一步的系統性努力來解決“漂綠”問題,包括明確界定產品標準,執行強有力的可持續性披露,實施外部審計和第三方評級。機構投資者在可持續性報告方面取得了進展,但仍存在重大差距。2023年,在貿發會議監測的
25、排名前100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公共養恤基金中,有58個報告了可持續性業績,多于2022年的55個。只有四分之一的報告基金使用了第三方核查。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0監管和標準正在激增;漂綠仍是一個挑戰證券交易所有助于推動可持續性披露可持續金融市場有所增長,但經濟放緩的跡象持續存在更多機構投資者2023年報告可持續性業績可持續債券市場可持續基金市場可持續金融監管可持續性披露2023年全球發行量:8,720億美元2018 年以來累計發行量:4萬億美元202220236394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性債券可持續性相關債券587154109222023年市值:3萬億美元+7%凈流入(
26、萬億美元)-89%2018201920205572021161202263202358只公共養恤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報告 2023年可持續金融措施增長50%發展中經濟體:采取了60%的新政策59%提供書面指導31%執行強制性規則但只有17只瞄準減少化石燃料投資和投資可再生能源最大的 只10058424217個國家采取新的投資者與國家間爭端解決標準漂綠:僅 的“綠色基金”20%投資組合有氣候有利型資產風險敞口66%3%12%提供培訓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1機構投資者調整投資組合的速度不夠快。大多數報告的基金都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不過,只有三分之一的基金設定了減少化石燃
27、料投資和投資可再生能源的目標。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政府都在加快可持續金融決策。2023年,貿發會議追蹤的35個經濟體(涵蓋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推出了94項新措施和舉措,2022年為63項。政策措施主要涉及披露規則、新的國家戰略、框架和準則以及(金融)部門和特定產品要求。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可持續金融決策。2023年,它們約占新政策措施的60%。這些措施大多集中在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或金融中心。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利用可持續融資方面繼續面臨挑戰,表現為可持續投資流量持續低迷。國際標準將產生顯著的溢出效應。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和歐洲聯盟發布的新披露標準以主要金融市場為目標,但
28、將影響這些金融市場以外的公司。參與這些市場中企業供應鏈的發展中國家公司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必須達到更高的可持續性標準,合規可能成為市場準入的先決條件。一個關鍵的政策挑戰是避免金融市場擴大對可持續投資戰略的抵制,以及廣而言之對可持續性和披露要求的抵制。美國有17個州通過了立法,禁止基金管理人在作出投資決定時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或禁止各州與資產管理人訂立合同將化石燃料等某些行業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對世界各地的公司而言,與可持續性報告相關的復雜性和合規成本是一個越來越大的問題。12 2024-UNCTAD投資和營商便利化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投資便利化已成為全世界投資政策制定者
29、的頭等大事。2016年出版貿發會議 投資便利化全球行動菜單 以來,各國一直在談判一項關于投資便利化促進發展的國際協定,便利化已成為區域及雙邊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的支柱,國家執行努力大幅增加。營商和投資便利化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私營部門發展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核心。使設立和經營企業更容易不僅吸引外國投資者,還改善本地企業的商業環境,有助于中小微企業的正規化和增長。便利化工作的核心是提供信息、保證規則和監管透明以及精簡行政程序。由于這些要素圍繞著信息和程序展開,因此數字化對其有效實施至關重要。因此,營商和投資便利化帶來了一波數字政務舉措,包括信息門戶和在線單一窗口等。這些舉措現在占貿發會議監測的國家投資
30、政策措施的很大一部分;現代國際投資協定也日益鼓勵利用數字化落實承諾。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3更多的投資協定鼓勵數字化投資便利化政策措施日益數字化201520162021202336%60%+67%2012201520162019643892222202020231213434非數字措施數字措施2016發達經濟體202443482016發展中經濟體202482124數量質量(110)4.66.54.85.82016發達經濟體202412282016發展中經濟體20241367數量質量(110)6.48.25.36.8投資便利化門戶的數量和質量都在提升信息門戶單一窗口數字化
31、具有廣泛好處在線提供的三大企業服務數字政務方案較好的國家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較大+8%企業登記獲得許可機構質量較高業務創新率更高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4強制程序其他營商程序拓寬數字政務近年來,數字便利化工具的數量顯著增加,質量也有所提高。貿發會議的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用于企業和投資者注冊的國家政府信息門戶的數量從2016年的82個增加到124個;發達國家從43個增加到48個。在發展中國家,同期在線單一窗口的數量從13個增加到67個,這些窗口允許網上辦理多種手續;發達國家從12個增加到28個。門戶網站的質量也有所提高,最不發達國家的一些門戶網站可與發達國家的門戶網站相媲美,
32、這表明存在跨越式發展的機會。數字平臺的建設、維護和加強仍然存在挑戰。盡管取得了進步,但信息過時、門戶關閉和“單一窗口包裝”等問題依然存在。持續更新、所有權明確和資源充足對于數字便利平臺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技術支持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格外重要;最不發達國家評級最高的門戶往往是通過發展援助建立的。數字政務工具可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產生積極影響。平均而言,數字營商和投資便利化門戶網站的質量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按照貿發會議全球企業注冊倡議的評級方法),發展中國家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就會增加8%左右。這種影響不是自動產生的,而是更廣泛的投資環境改善的部分結果。數字營商和投資便利化也促進正規化和包容性。實施數字單一
33、窗口的國家的小企業注冊顯著增加。許多新企業由女性、年輕企業家和城市中心之外的人口創立,這表明這些平臺改善了獲得服務的機會,即使數字鴻溝巨大的國家也是如此。各國政府應通盤考慮數字投資便利化,避免投資程序出現專門流程。逐步統籌企業設立的所有強制程序,如企業登記、稅務和社會保障以及營業執照等,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確保國內外所有企業無論大小都能受益。數字營商和投資便利化可以成為拓寬實施數字政務的墊腳石。由于數字政務解決方案的基本體系結構在諸多類型的服務中基本相同,因此平臺可以逐漸擴展到投資者進入和企業設立等核心強制程序之外。影響企業經營的其他行政程序可能是針對具體部門的,或者涵蓋從環境到健康
34、安全、勞工和社會問題等政策領域。營商和投資便利化為發展數字政務提供了一條自下而上的途徑。這種方法從為企業提供基本服務(通常是第一批實現數字化的政府服務)開始,逐步擴展到相鄰的政策領域,可以在一個或幾個公共部門實體開始,不一定依賴于重大的立法干預,成本相對較低,為用戶增加即時價值,也為政府增加創收潛力。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5數字政務應對可持續發展投資低迷的某些癥結這種自下而上的方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條寶貴的補充途徑。當前關于實施數字政務的指導意見傾向于自上而下,立足國家戰略并依托數字政務機關。雖然中央指導對于推動立法、提供預算支持以及發動利益攸關方參與十分必要,但可能
35、導致計劃冗長復雜,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往往成本過高,難以推行。面向企業和投資者的在線單一窗口可以快速增加價值且成本低廉,逐步擴大服務和機構的覆蓋面。拓寬實施數字政務是對投資政策的自然補充。僅僅依靠在線信息和簡化流程無法使眾多發展中國家所需的投資潛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投資者和投資促進機構的調查始終表明,治理和制度方面的缺陷是吸引外國投資的一大挑戰。數字政務可以提高透明度、增加效率并減少腐敗,有助于克服這些缺陷并支持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貿發會議數字政務平臺中的營商和投資便利化數字工具已在60多個國家投入使用。展望未來,貿發會議將繼續支持發展中國家并與其他國際組織合作尋找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字
36、政務的效益,促進對可持續和包容性發展的投資。世界投資報告 2024-投資便利化和數字政務16附表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十億美元)區域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外國直接投資流出202120222023202120222023全球 1 622 1 356 1 332 1 8821 575 1 551發達經濟體 732 426 464 1 376 1 023 1 059歐洲 179-106 16 706 217 328歐洲聯盟 267-85 59 620 170 183歐洲其他地區-88-21-42 86 47 145北美 450 379 361 383 449 494其他發達經濟體 103 154 87 287
37、 357 238發展中經濟體 890 930 867 506 552 491非洲 82 54 53 5 90.1亞洲 667 678 621 458 471 440中亞 7 10 7 2-2 1東亞 334 315 286 290 286 279南亞 53 58 36 18 16 14東南亞 208 223 226 91 83 89西亞 64 72 65 58 87 5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140 196 193 41 69 50大洋洲1.3 1.4 0.5 1.8 2.6 0.7 最不發達國家 29 27 31-0.41.41.2內陸發達國家 20 24 242.0-1.83.5小島嶼發展中國
38、家 6 7 81.11.71.8備忘錄: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中的占比發達經濟體 45.1 31.4 34.9 73.1 65.0 68.3歐洲11.0-7.8 1.2 37.5 13.8 21.1歐洲聯盟 16.4-6.3 4.4 32.9 10.8 11.8歐洲其他地區-5.4-1.6-3.2 4.6 3.0 9.4北美 27.7 27.9 27.1 20.4 28.5 31.9其他發達經濟體 6.4 11.3 6.5 15.2 22.7 15.3發展中經濟體 54.9 68.6 65.1 26.9 35.031.7非洲 5.1 4.0 4.0 0.3 0.60.004亞洲 41.1 50
39、.0 46.6 24.3 29.9 28.4中亞 0.4 0.8 0.6 0.1-0.1 0.1東亞 20.6 23.2 21.5 15.4 18.2 18.0南亞 3.2 4.2 2.7 0.9 1.0 0.9東南亞 12.9 16.4 17.0 4.8 5.3 5.7西亞 4.0 5.3 4.9 3.1 5.5 3.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8.6 14.4 14.5 2.2 4.4 3.2大洋洲 0.1 0.1 0.03 0.1 0.2 0.05最不發達國家 1.8 2.0 2.4-0.02 0.1 0.1內陸發達國家 1.2 1.7 1.80.1-0.1 0.2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0.4 0.5 0.60.1 0.1 0.1 資料來源:貿發會議,外國直接投資/多國企業數據庫(www.unctad.org/fdi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