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香港投資推廣署:2023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報告(6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普華永道&香港投資推廣署:2023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報告(62頁).pdf(6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目錄前言5摘要6先進制造業10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14先進的基礎設施18世界級人才28全面的政府資助和獎勵措施30高質量的檢測和認證標準34協作生態系統36友好的商業環境48關于投資推廣署58關于普華永道59鳴謝60前言先進制造業作為創科產業的核心,賦予創科生態圈更多發展動力,預示著將重新定義產品的構想、設計和制造方式,并且在產業商品化模式上帶來革新。香港擁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友善的商業環境,是先進制造業的理想發展平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香港吸引企業和人才參與這一變革性行業的優勢和
2、潛力。香港投資推廣署和普華永道非常榮幸在這里向您介紹香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機遇。本報告深入闡述了影響香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各個關鍵要素,包括政策支持、高級的基礎設施、人才庫、資金和激勵支持、測試和認證,以及先進制造生態系統。這些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共同推進了香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此外,這報告也紀錄了香港先進制造業運營商的卓越成就,以此激勵企業把握在我們這個城市中等待他們的機遇和優勢,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全球先進制造業中的領先地位。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5摘要本報告由香港投資推廣署和普華永道共同策劃,深入探討香港新興的先進制造業。憑借強大的技術生態系統和世界級的基礎設施,香港已成為
3、行業升級轉型的中心。本報告提供了關于政策支持、基礎設施、人才、資金激勵以及整體生態系統的深入見解。1.先進制造業的角色先進制造業代表一種變革性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將諸如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和3D打印等尖端技術應用于傳統的制造過程。這種方法極大地提升了效率、生產力和質量,使得在靈活性、定制化和精度上都能大幅度提升。這種制造業的演變主要由第四次工業革命或稱“工業4.0”的動力所驅動,它倡導創建 智能工廠。這種變革性的舉措有可能極大地提升勞動生產率,使得高成本地區在全球范圍內具有競爭力,尤其是在小批量生產高價值商品方面。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計,這些自動化的進步每年可能提
4、升0.8%-1.4%的生產力增長,并能自動化約64%的制造業任務。香港采用工業4.0解決方案,生產力有望大幅提升,保持其競爭優勢,并解決當前的勞動力短缺和高勞動力成本問題。此外,這種轉變有可能使香港的經濟多元化和刺激創新,并在這個過程中創造高價值就業機會。這種多元化使經濟更為強大,使其更能抵御市場波動,并提升其在技術和創新驅動的行業中的全球競爭力。先進制造業在航空航天、汽車、制藥和消費品等各種行業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它使用先進的材料和組件,配合數字化設計和模擬工具,為今天迅速變化的市場創造高度專業化的產品和系統。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制造業在技術、流程和商業模式上有著根本的區別。傳統制造業以大規模生產
5、為中心,而先進制造業傾向于定制化和以客戶為中心的關注。先進制造業需要高技能的勞動力,采用如3D打印和機器人技術等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并優先考慮在研發上的重大投資。特點傳統制造業先進制造業生產策略大規模生產定制化和以消費者為中心勞動力供應標準豐富的勞動力供應熟練具有技術的勞動力勞動力技能水平無專業技能和半熟練半熟練和技術技能教育水平在職培訓,高中職業學校來自大學或大專的技術學位 勞動力勞動密集為主技術工人為主生產技術鑄造、焊接、模塑、釬焊、機械加工等增材制造和快速制造 3D打印、機器人技術、材料沉積等研發創新投資于生產將利潤重新投入研發能源需求低成本低成本且穩定的高壓電力基礎設施需求需要實體空間需
6、要信息科技和數字化基建物流道路和鐵路可達性全球供應鏈管理傳統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差異6香港特別適合發展先進制造業,這主要是因為該地區具備生產小批量高價值商品的能力,與先進制造業的需求恰好吻合。通過工業4.0的技術,香港可以解決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高及土地稀缺等問題,為其高素質的勞動力提供了實際且可行的工作機會。得益于強大的政策支持、優良的基礎設施和戰略性的地理位置,香港能夠有效地利用和實施這些先進技術,以最大限度地優化其土地資源的使用。2.先進制造業的國家政策與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在國家 十四五 規劃(2021-2025)中,中國政府已經制定出了一個全面的框架,旨在推動高科技產業,包括先進制造
7、業的增長,當中的關鍵策略是提高研發投資、推動創新和促進工業升級。此外,該計劃鼓勵建設和擴大技術創新中心和工業園區以支持高科技產業?;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 提出了一個合作框架以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浉郯拇鬄硡^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其策略包括加強現有的工業集群,推動研發和創新,培養人才,并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香港政府在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將 再工業化 作為發展國際創新和技術中心的重要倡議。為此,香港政府成立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其主要職責是制定推動創新科技以及先進制造業的政策和策略。該局通過各種方案為先進制造業的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并鼓勵產業、學術界和
8、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在2022年12月,香港政府公布了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概述了香港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創新科技發展的策略計劃。發展藍圖圍繞四個主要的發展方向,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壯大創科人才庫、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融入國家的整體發展并鞏固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和世界的橋梁角色。這個藍圖確定了香港具有最大潛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五個關鍵行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微電子、機器人,以及生命健康科技。香港政府已經針對推動這些行業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這包括與深圳在先進材料領域的合作計劃,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的倡議,建立微電子研究所,發掘機器人行業的巨大潛力,以及發展強大的生命健康科技行業。香港
9、在發展先進制造業方面具有堅實的基礎和深厚的知識自80年代和90年代以來,香港制造商在珠江三角洲已建立了強大的生產基地和商業網絡。企業以香港辦公室為運營總部,采取了 前店后廠 的合作模式。由于珠江三角洲的運營成本低,香港辦公室的業務重心逐漸轉向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使香港經濟順利轉向服務業。因此,盡管許多香港制造商在早年已經遷移到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國家,但香港的制造業有非常強大的基礎和知識,可以通過采用創新技術和先進技術在當前高度競爭的市場中突圍而出。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7通過公私伙伴關系的方式來吸引本地和國際公司的參與。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提供第一批
10、尚未平整的創科用地,而已經平整的用地將在2026年推出。企業可能會在2031年之前開始在這些地塊上進行運營,根據建筑施工的進度,具體取決于建筑施工時間。4.香港優勢以支持先進制造業I.先進的基礎設施:香港擁有對先進制造業增長至關重要的世界級基礎設施,包括穩定而強大的電力供應,強大的電信和數字基礎設施,一流的公路、高速公路和交通設施,以及即可租用的創科和先進制造設施。II.世界級的人才:香港擁有世界級的人才庫,在2022年的人才準備度全球排名中排名第三。結合國家 十四五 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香港的政策目標和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香港先進制造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這些政策和倡議反映
11、了對創科發展的承諾,為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供了明確的路徑。3.北部都會區:先進制造業的未來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政府計劃將北部都會區轉變為國際創科中心。為了實現這一轉型,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建設新田科技城的計劃。新田科技城包括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面積達627公頃,其中300公頃專門用于創科發展,這個空間相當于17個科學園,并將容納涉及研發和先進制造的企業。新田科技城位于深圳創新科技園區附近,定位為創新科技發展中心,與深圳創新科技園區協同發展。它致力推動香港的南金融、北創科的雙引擎發展,並且提供優質、健康、綠色的生活社區。這個發展計劃的目標是為各種規模的創新科技設施和創新科技價值鏈的各個
12、階段提供足夠的靈活性。香港政府計劃在創科發展用地上允許各種與創新科技有關的活動,并可能新田科技城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先進制造業的新家園新田科技城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是一個無可比擬的大型項目,比起現有的香港科技園大四倍,預計將成為香港歷來設立的最大創科平臺,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發展的關鍵基地,以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城市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一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第一批次發展包括八棟建筑,已經開始建設并將于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完成?!毕愀壅媱潓⒅圃鞓I對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從目前的1%提高到2032年的5%,為有意返回或進入香港設立運營的制造商提供了機會
13、,他們可以利用大量的政策支持,計劃和倡議?!?III.全面的政府資助和激勵措施:香港提供全面的政府資助和激勵措施以支持先進制造業,包括創新及科技基金(ITF)、再工業化資助計劃(RFS)和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RTTP)。IV.高質量的測試和認證標準:香港強大的測試和認證生態系統,由可靠性測試中心(RTC)、機器人技術促進中心(RCC)、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CAiRS)和香港檢測和認證局(HKCTC)等關鍵參與者支持,確保了對先進制造業的嚴格質量和可靠性標準。V.友好的商業環境:香港的地理優勢、自由的經濟體制以及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為先進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商業條件。該城市受到高度評價
14、的法律制度和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保障,這些都對制造過程中的創新和技術提供了保護。作為一個具有低稅率、簡單稅制和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為企業營造了一個有利的商業環境。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9先進制造業什么是先進制造業?基于國際公認的定義,先進制造業在于利用創新技術提高產業運行的效率、生產力和質量。這涉及到將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IoT)和3D打印等尖端技術整合到傳統制造業進程中,讓產業具備更好的靈活性、定制化和精密性。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或“I4.0”)大力驅動了先進制造技術和先進科技的適用。目前,I4.0正在培育 智能工廠 這個概念?!爸悄芄S“這個概念。智能工廠
15、將會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人工成本相對較高的國家在全球市場上具備競爭力,尤其在于讓制造業可以生產小批量的高價值產品。實際上,I4.0可以通過自動化、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解決香港勞動力面臨的挑戰。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預計,全球范圍內的自動化可使生產率的增長每年提高0.8%-1.4%1。而制造業中約有64%的工作可以實現自動化。普華永道預計到2030年2,I4.0科技可以為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通過采用I4.0解決路徑,香港可以提高生產力,保持競爭力,緩解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高的問題,并從這些技術帶來的潛在經濟收益中受益。通過新
16、型工業化,香港還可以減少對傳統產業和金融業的依賴,推動創新,和創造高價值的就業機會,從而推進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這種多元化可以壯大香港經濟,提升香港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并提高在科技和創新驅動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先進制造業可以應用于從航空航天到制藥和消費品的廣泛領域。這個過程涉及到使用先進材料和零件,以及數字設計和模擬工具,來制造高度專業化的產品和系統,以滿足當今快節奏和不斷發展的市場。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制造業,對于制造業來說是兩種不同的方法。區別在于不同的科技手段,制造過程,和商業模式。下列表格列舉了二者之間被業界認可的特征差異3。1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 美好的未來:自動化、就業和生產力,請參閱:ht
17、tps:/ 普華永道 確定回報大?。喝斯ぶ悄軐ζ髽I的真正價值和變現方式,請參閱:https:/ Thomasnet 什么是先進制造,請參閱:https:/ 大規模生產 定制化和以客戶為中心勞動力供應標準 豐富的勞動力供應 熟練具有技術的勞動力勞動力技能水平 無專業技能和和半熟練 半熟練和技術技能教育水平 在職培訓,高中職業學校 來自大學或大專的技術學位勞動力 勞動密集為主 技術工人為主生產技術 鑄造、焊接、模塑、釬焊、機械加工等 增材制造和快速制造3D打印、機器人、材料沉積等研發創新 投資于生產 將利潤重新投入研發能源需求 低成本 低成本且穩定的高壓電力基礎設施需求 需要實體空間 需要信息科技
18、和數字化基建物流 道路和鐵路可達 全球供應鏈管理12先進制造業為什么先進制造業適合香港?隨著先進制造業(包括新興材料/微電子/智能制造等行業和產品)變得越來越復雜和定制化,制造業的關注點也從節約勞動力成本轉向有能力建立、實施和執行復雜的流程。先進的、新興的技術使制造業能夠生產高價值、小批量的產品,這被認為是適合香港的。借助I4.0解決方案的先進制造業適合香港的原因在于它們通過自動化實現了小批量、高價值生產,從而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高和土地昂貴的問題。香港擁有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力。根據2019年數據,25-34 歲的人口中有53.3%的人擁有高等教育學位,這是進行先進制造業轉變的堅實的
19、基礎。再加上健全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越的地理位置,香港完全有能力采用和實施這些先進技術,對土地利用進行優化。I4.0解決方案有助于減少對生產場地的需求,從而有效利用香港有限而昂貴的土地。通過采用I4.0,香港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生產力,鞏固其作為全球創新中心的地位。這一轉變將吸引投資者和人才,長遠推動地區的成長和發展。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13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國家政策目標國家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國家 十四五 規劃)明確提出了在2021 年至2025年期間的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
20、通過增加研發、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的投資,加快包括先進制造業在內的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國家 十四五 規劃還號召新建一批技術創新中心和工業園區,同時擴建現有的建設,以支持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此外,國家 十四五 規劃旨在促進將成為中國經濟產業支柱的九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這九大產業包括 1)新一代信息與技術、2)生物技術、3)新材料、4)新能源汽車、5)新能源、6)高端裝備制造、7)環境保護、8)航空及航天、9)海洋裝備。國家通過為這九個領域進行投資的公司發放獎勵,促進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區域政策目標在區域層面,2019年2月頒布的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展規劃綱要)呈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未來的合
21、作與發展規劃。發展規劃大綱下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現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大灣區將進一步加強現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設施和促進政策,包括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深圳國際生物谷和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些產業集群旨在吸引投資、促進創新,并在該地區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生態系統;促進研發和創新:大灣區已推出多項措施,促進先進制造業領域的研發和創新,目標是到 2025 年將研發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從 2020 年的 2.6%提高到 3%以上;人才培養:這些措施包括職業教育項目的拓展、提倡終身學習、為人才培養和挽
22、留提供支持,從而培養一支高技能的勞動力隊伍,以支持區內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以及 基礎設施建設:大灣區已推出多項措施,建設支持區內先進制造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包括擴大運輸和物流系統,推廣數字技術,以及建立支持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機制??傮w來講,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的創新科技(簡稱:創科)發展帶來了寶貴的機會。香港14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利用自身在研發發展、國際化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方面的優勢,匯聚大灣區乃至全球的創新資源,推動科技研發,提升自身競爭。香港的政策目標在行政長官的2022年施政報告中,再工業化是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的主要措施之一。以下內容重點提到了香港政府推動 再工業化 的相
23、關政策和行動:成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香港政府成立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負責制定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政策和策略;提供基金支持:香港政府通過各種計劃為先進制造研發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例如企業支持計劃(ESS)和合作研究計劃(PRP),并通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提供補貼,幫助香港建立更多的智能生產線;發展工業園區:香港政府現正建立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設施,例如香港科技園、創新園及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這些園區為從事先進制造業的公司提供基礎設施及支持服務,包括探討在創新園建設第二個先進制造中心的可能性;促進合作:香港政府促進工業界、學術界和科研機構之間合作,來推動先進制造業的創新科技發展。在最新的
24、2023年到2024年的財政預算中,香港政府進一步指出,先進制造活動會帶動研發需求,并鼓勵私營企業投放更多資源于研發工作,從而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為進一步吸引行業龍頭企業落戶香港,推進新型工業化,香港政府期望提供更多先進制造空間,讓有意經營者受惠于香港建議的世界級基建及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154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香港再工業化研究,請參閱:https:/www.hkpc.org/sites/default/files/2022-01/hkpcxhku_reindustrialisation_study_chi.pdf 新材料根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
25、綱要 提出加強深港先進材料產業合作的計劃。香港的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是世界知名的材料研發中心,能夠把香港研究成果轉化到深圳實際應用,這研發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新能源香港政府的目標是到2035 年,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比例從目前的不足1%提高到7.5%至10%,隨后再逐步提升到15%。為實現這一目標,香港政府實施了多項措施,如太陽能集熱計劃和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可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微電子2020年,香港成為出口額達 1,530億美元全球集成電路(ICs)出口地區。即將落成的微電子中心(MEC)計劃于 2024 年投入運作,將提供強大的科研能力,支持產業開發和試產第三代半導體產品。為
26、進一步加強該產業領域,香港政府已提議成立微電子研發中心,旨在促進大學、研發中心和業界之間的合作。機器人2019年,亞太地區在包括制造業和醫療保健業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占各行業市場份額的58%)。隨著I4.0時代的到來,機器人產業為香港帶來了廣闊的商機。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加速香港先進制造業發展2022年12月,香港政府公布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香港未來5至10年的創科發展確立清晰的發展道路,并制定系統的策略規劃,帶領香港全力邁向國際創新及科技樞紐的愿景。香港政府從頂層規劃和設計的角度制訂了這份藍圖,并會按照四大發展方向推動藍圖,即完善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和推進新型工業化、壯大香港的
27、創新科技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把香港建設成為智慧城市,以及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梁。事實上,先進制造業已被確定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在香港有五大重要產業已經被認定為是最具先進制造業發展潛力,分別是:新材料、新能源、微電子、機器人,以及生命健康科技4。16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5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請參閱:https:/www.itib.gov.hk/en/publications/I&T%20Blueprint%20Book_EN_single_Digital.pdf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香港制造業已在珠三角建立了強大的
28、業務。香港企業以香港辦事處作為運營中心,采用了“前店后廠”的協作模式。由于珠三角的運營成本較低,香港辦事處的業務重心逐漸轉向生產者服務,帶來了香港經濟向服務業的順利轉型。因此,盡管早年許多香港制造商已遷往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國家,香港制造業還是擁有非常強大的基礎和認知,可以憑借創新科技和先進技術,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香港政府希望20325年,將制造業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從目前的1%提高到5%,這可以為潛在的生產企業提供回流或加入香港機會,在巨大的政策、計劃以及措施支持下建立他們自己能夠支配的企業運作。香港擁有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雄厚基礎和知識 生命健康科技到2021年,生物科技和醫療
29、保健領域的集資額將近2,550億港元(328.5億美元),香港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該領域最大的集資中心。目前有超過250家生命與健康科技企業在香港運營,使香港成為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17先進的基礎設施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設備對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香港政府目前正提供大范圍的不同設施,以支持創新科技的發展。香港政府制定了多項措施和計劃來支持先進制造業領域的發展,包括提供可用于未發展之土地的隨時可被租賃空間,并提供最先進的設備和基礎設施,以支持生物技術和微電子等特定領域的創新和研究活動。18先進的基礎設施穩定且價格具競爭力的電力供應香港穩定的電力供應由中華電力有限
30、公司和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提供,穩定的電力能夠支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在2020年,香港的發電能力已經達到了12,600兆瓦,并且擁有接近100%的可用率和30%儲備率。這意味著香港的電力基礎設施可以滿足各種行業對電力的一致需求6。香港這個城市使用多種能源,包括天然氣、煤炭和核能,并為了可持續發展而增加了天然氣的使用量。香港政府致力發展綠色能源,目標是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占總供應量的比例提高到至7-10%。相關措施促進了太陽能光伏系統和小型風力渦輪機的應用,而上網電價計劃政策則鼓勵私人處所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并以高于一般的價格向電力公司出售所生產的電力7??偠灾?,香港擁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多樣化的
31、能源來源以及對綠色能源的承諾,為先進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6 中電控股 關于中電,請參閱:https:/ 香港政府一站通 上網電價,請參閱:https:/www.gov.hk/sc/residents/environment/sustainable/renewable/feedintariff.htm8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資訊科技的使用情況和普及程度統計調查,請參閱:https:/www.ogcio.gov.hk/sc/about_us/facts/it_usage_penetration_survey.html穩健的電信和數字基礎設施香港強大的數碼基礎設施對支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32、至關重要。香港的互聯網普及率約為 95.7%,移動電話普及率超過290%,顯示了其廣泛的數字連接性8。香港擁有強大高效的寬帶基礎設施,包括多個國際和地區的海底電纜系統,這確保了低延遲和高容量的數據傳輸。香港是數據中心的地區樞紐,擁有50多個由本地和國際供應商運營的數據中心。香港的數據中心得益于可靠的電力供應、穩定的氣候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香港政府正在致力通過分配土地和資源為數據中心提供擴張需求,從而推動該產業發展。香港先進的數碼基建設施,體現在廣泛的網絡連接、高效率的網絡和蓬勃的數據中心產業,為先進制造業奠定基礎,使相關者之間能夠進行實時通信和無縫數據共享。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19前所
33、未有的數字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推動力在2021年,香港是亞洲第三、全球第九的數碼化城市9。憑借高度發達的數碼基建,香港工業享有卓越的連接性和云端運算功能,以支持數碼化和數據驅動的生產方式和先進技術。根據 2021年世界競爭力報告10,香港目前的固定寬帶服務速度高達10Gbps,在64個經濟體中平均寬帶互聯網速度排名第二。除網絡基建外,香港亦擁有世界級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承載超過400兆瓦的資訊科技能量,以支援香港的數碼化需要。更重要的是,香港的數碼基建由12個海底電纜登陸站提供支持,與亞洲、非洲、歐洲、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美國建立了不間斷的連接。憑借包括高速網絡和云計算在內的強大數字
34、基礎設施,香港可以享受無數與先進制造業相關的好處。這種基礎設施能夠實時收集、存儲和分析來自傳感器、機器和其他設備的大量數據,從而提高生產流程的可見度,促進更有根據的決策。因此,在5G和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對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這能促進創新、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9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2022 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10 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電訊,請參閱:https:/www.ofca.gov.hk/filemanager/ofca/sc/content_113/telecommunications.pdf20先進的基礎設施優越的道路、高速公路和交通運輸香港的多
35、模式交通系統,體現了香港世界級的運輸基礎設施。香港國際機場在2022年成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處理了420萬噸貨物11,連接了全球220多個目的地。2021年,香港港口成為全球第九大貨柜港,處理了約1780萬個20英尺標準箱集裝箱12。港珠澳大橋全長為55公里13,是全球最長的跨海橋梁,以及全長為142公里的廣深港高速鐵路14,提升了區域連通性,并支持先進制造業支持了先進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晒┏鲎獾膭摽坪拖冗M制造設施香港科技園香港的旗艦科技基礎設施香港政府于2001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園,這是香港的旗艦科技基礎設施。香港科技園位于白石角,占地22公頃,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管理??萍紙@旨在
36、提供一站式的設施和服務,支持科技創新的發展,其中供企業和研究機構租用包括實驗室、原型工坊、辦公室和制造廠房等。11 香港機場管理局 傳媒中心:香港國際機場成為 2022 年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請參閱:https:/ 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物流業概況,請參閱:https:/ 13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請參閱:https:/www.hzmb.gov.hk/sc/14 港鐵 高速鐵路簡介,請參閱:https:/.hk/sc/about/hsr-intro.html55公里420萬噸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香港國際機場2022年處理貨物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21創新園推動新型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
37、新時代,以及創科機會的愿景此外,科技園公司現正管理及營運位于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三個合共占地約217公頃的創新園。這些土地資源和多層工業空間將為發展I4.0的科技研發提供支持。為了加強從研發到制造的整個創新科技生態系統,創新園將幫助產業從業者和先驅者加快由研究到創新驅動的制造業,并在先進制造等領域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為配合 新型工業化 的發展,香港政府在創新園興建 可即租即用 的工業大廈,鼓勵制造商在香港設立生產基地,推廣智能生產,吸引適合先進制造業的高增值科技產業和制造工序來港發展。這些設施包括:先進制造業中心:科技園公司已經在將軍澳創新園發展了優越的先進制造中心,總建筑面積約108,580
38、平方米。該中心于2022 年啟用,為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可擴展、高效率和專用的物流服務生產空間,并通過應用先進的制造和測試流程,協助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高附加值和小批量但高度定制化的生產。先進製造業中心還提供物流、倉儲、原型設計、小批量裝配和潔凈室空間等綜合服務。憑借其高品質的建筑、以目標為導向的可持續設計,先進制造業中心贏得了各種地方、地區和國際獎項的認可。作為一個專為工業企業快速實現商業化而開發的先進制造基地,先進制造業中心配備了為I4.0服務的設備,其中包括:醫療、保健和醫院裝置與設備 智能城市應用中的機器人電子和智能電力設備 智能電子和光學設備 智能傳感器制造、半導體先進封裝 生物醫學工程
39、裝置、植入物和設備22先進的基礎設施除了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核心設施外,它還提供專業服務,以提高生產效率,使工業企業能夠將寶貴的資源集中在其核心業務上。這包括 Proshop 先進技術的商業化基地,提供:工業設計/機械設計開發支持 小批量制造服務 預認證、可靠性和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方面的實驗室服務 第三方物流(3PL)服務 由全球領先的物流服務提供商DB Schenker為先進製造業中心 提供自動物流解決方案 精密制造中心亦位于大埔創新園,總建筑面積約8,500平方米。精密制造中心于2018年落成,位于一座翻新的四層工廠內,是香港首批專門針對先進制造業的設施之一。入駐企業包括精密工程及
40、裝配、新材料制造及環保紗線生產、工裝及先進室內水培產業等。醫療用品制造中心15亦位于大埔創新園區,總建筑面積約18,600平方米。這座翻新的工業建筑旨在提高當地提供個人防護設備的能力,以滿足生產周期各個階段對產品精度,衛生和質量的要求。在那里生產的醫療產品包括口罩和防護設備。醫療用品制造中心配備了“量身打造”的特定功能,包括潔凈室、壓縮空氣供應和工業設備的高樓負載。微電子中心 科技園公司正在元朗創新園內發展微電子中心,為業界提供所需的專用設施和共用輔助設施,以開發、測試、試制/生產微電子產品的原型,例如半導體芯片,包括傳感器、第三代半導體和系統集成微電子等。微電子中心預計于2024年開始營運,
41、將提供超過36,000平方米的空間,以支持和促進香港微電子業的發展,以及在高增值產業中應用研發。先進制造業尚待新建開發的土地香港政府亦透過供應尚未發展的土地,支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根據這項安排,香港政府批出尚待新建開發的土地予私人發展商,用作發展工廠、貨倉及其他工業設施。香港政府致力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化。隨著先進制造業中心和精密制造中心等先進制造基地的成功落成,香港政府計劃進一步發展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能力,納入尖端設備和配套設施,打造先進制造業生態系統,吸引跨國公司經營和本地知名品牌回流香港發展。15 香港科技園:醫療用品制造中心,請參閱:https:/www.hkstp.org/zh-cn/
42、why-we-innofacture/innofacturing-tomorrow/mars-centre/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23北部都會區九龍新界深圳福田大嶼山香港島維港都會區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西部經濟走廊新田科技城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商業核心區一商業核心區二中央水域人工島16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請參閱: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1/chi/pdf/publications/Northern/Northern-Metropolis-Development-Strategy-Report.pdf 北部都會區:先進制造的新家園隨著國家 十四五
43、 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政府立志將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一個 新的國際創科城市。2021年發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田科技城的建議。北部都會區(北都)占地約30,000公頃,預計人口為250萬,提供50萬個新住宅單位,同時創造大約65萬個職位,其中包括15萬個創科職位16。北都重視創科產業而維港都會區的高價值金融和專業服務集中,兩個都會區將會并駕齊驅,互相補充且相輔相成,產生協同效應,推動香港的整體經濟發展。圖2北部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之間對創科發展的協同效應24先進的基礎設施17 新田科技城 建議發展大綱圖,請參閱:https:/nm-santintech.hk/en/l
44、and-use-proposal/rodp/18 新田科技城 規劃愿景及定位,請參閱:https:/nm-santintech.hk/en/study-overview/pvap/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部都會區的核心地帶,毗鄰位于深圳皇崗和福田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新田科技城的策略定位,是成為創科發展集群的樞紐,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它將助力香港發展 南金融、北創科 的新產業布局,并成為一個優質、健康和綠色生活的新社區。圖3新田科技城之創新科技園區的模擬構想圖17圖4新田科技城的戰略位置18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25綜合公共設施。新田科技城(包括創科園區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共
45、同提供300公頃的創科用地,與深圳河對岸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相若。這300公頃的創科用地,占新田科技城總發展面積約一半,可容納70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相當于17個香港科技園。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共有627公頃的總發展面積。除了87公頃的河套區,新田科技城的發展范圍大致由創新科技園區和新田市中心所組成。在香港政府對創科發展的堅定承諾之下,創科園區位于新田科技城的北部,而南部的新田市中心規劃為綜合社區,能提供5萬個公營和私營房屋單位和新田科技城的創科園區將由兩條過境鐵路連接,分別是通往未來實施一地兩檢的新皇崗口岸之擬議北線支線,于洲頭附近和港深創科園設有新的車站,以及
46、現有的落馬洲支線,以促進香港和深圳之間的跨境交通聯系。新田科技城的創科用地將分配給企業進行研發和先進制造發展。這些企業還可以要求在同一地點進行研究、生產、員工住宿和其他設施的聯合定位。特別是,新田科技城將提供約6,400個人才住宿單位。新田科技城的創科園區內預留了不同面積的相連地塊,包括一些較大的地塊,以配合不同規模的創科設施之間靈活分配土地,涵蓋不同領域(生命和健康技術、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先進制造和新能源技術等),并滿足不同創科產業鏈階段(上游(科研)、中游(原型、中試)或下游(量產)過程)的發展用途需要。圖5新田科技城的概覽19圖6創科產業鏈的不同階段2019 新田科技城 建議發展大綱圖
47、,請參閱:https:/nm-santintech.hk/en/land-use-proposal/rodp/20 新田科技城 規劃重點,請參閱:https:/nm-santintech.hk/en/key-planning-features/its/26先進的基礎設施為推動更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新田科技城的創科用地須兼顧不同創科范疇和產業鏈上、中、下游各階段的土地用途,亦同時要顧及人才公寓和其他配套設施的需要。因此,建議為創科用地制定更廣泛而互相兼容的準許用途,以提供更大彈性。在有需要時,可通過行政手段(例如透過批地文件等)施加必要的限制(例如是否允許和允許多少人才公寓單位)。新田科技城的港
48、深創新及科技園,乃先進制造業的新家園新田科技城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占地面積87公頃,其土地面積是現有香港科技園的四倍之大,預計將成為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創科平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創科發展的關鍵基地,用來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和世界各地的頂尖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第一批次發展,共8座可租賃的創科和先進制造設施樓宇,預計可于2024至2027年期間分階段落成。香港政府將考慮各種形式的公私合作伙伴方式。在授予該地區的創科用地時,除了公開招標外,還可以考慮其他土地處置方式,考慮到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產業特定政策。首批未平整的創科用地預計可于2024年下半年提供
49、,工程可繼而展開,并預計于2026年完成平整。香港政府還可能考慮允許潛在企業進行工地平整工程。創科企業可以在2031年之前開始運營,視建筑工程所需時間而定。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27世界級人才技術賦能的多元文化人才庫香港在2022年的人才準備方面(Readiness,即一個城市人才所具備的技能能力質素)排名全球第三21,是世界百強大學最集中的城市22,在2023年的大多數國際大學排名機構中,香港有五所大學進入前100名23。香港擁有全球26最高比例的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畢業生24,擁有多元化的人才庫,具備創新及科技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21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
50、D)-2022年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22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23 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4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2022 年世界人才排名項目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222647606570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33145587999國際大學排名機構對香港多間大學的排名28世界級人才超過90%的人士能夠兼具中英文讀寫。香港旨在鼓勵年輕一代投身先進制造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及職業訓練局透過與業界合作,為畢業生提供技能提升課程、工作經驗、實習及全職工作機會,以培育業界重視的人才。香港在生物
51、科技和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擁有堅實的基礎,透過研發成果的轉化和商業化,支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香港的大學匯聚了眾多生命健康科技領域26的頂尖科學家,并在人工智能27相關的最具引用和影響力研究產出方面全球排名第三。專業人士在香港使用的語言25為豐富香港的人才庫,香港政府正積極主動地在世界各地物色和招攬人才,包括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 人才服務窗口 專責制訂并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并在內地和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設立 招商引才專組,提供一站式支持,來利用他們的全球網絡主動接觸目標企業和人才,積極游說他們來港發展。25 香港2021年人口普查26 Clarivate-2022年被常引
52、用的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27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措施對象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TTPS)年薪達250萬港元(32.258萬美元)或以上的人士;或 全球百強大學的學位畢業生一般就業政策企業家來港投資(針對非中國內地居民)計劃來港創業或加盟的海外、臺灣、澳門企業家一般就業政策(GEP)專業人士&輸入內地人才計劃(ASMTP)擁有對香港具價值的技術資格或經證明的專業能力,且在香港不輕易覓得本地人擔任的中國內地居民及海外居民科技人才入境計劃(TechTAS)為合資格企業從事研發工作的海外及內地科技人才優秀人才入境計劃(QMAS)尚未在香港獲聘的高技術人才或優才輸
53、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 第二代計劃(ASSG)已移居海外的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第二代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回港就業安排(IANG)非本地而在香港獲得學位的應屆畢業生;或 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區的畢業生香港為在全球招攬人才而提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29創新及科技基金(ITF)創新及科技基金(ITF,下稱 基金)成立于1999年6月30日,目前由創新科技署管理,旨在提高本地經濟活動的增值力、生產力和競爭力。政府希望透過基金,鼓勵和協助本地公司提升科技水平,并在香港業務中引入創新理念。截至2022年5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批準總計459.3億港元28的基金撥款方案。全面的政府資助
54、和獎勵措施創科范疇相關資助計劃支持研究及發展 創新及科技支持計劃(ITSP)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MHKJFS)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TCFS)伙伴研究計劃(PRP)企業支援計劃(ESS)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CRS)推動科技應用 公營機構試用計劃(PSTS)科技券計劃(TVP)創科生活基金(FBL)再工業化資助計劃(RFS)培育科技人才 研究人才庫(RTH)創科實習計劃 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RTTP)支持科技初創企業 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創科創投基金(ITVF)培養 創科 文化 一般支持計劃(GSP)專利申請資助計劃(PAG)創新及科技基金(ITF)提供的資助計劃29
55、基金涵蓋了廣泛的受益者,包括本地公共研究機構、各種公共機構、初創企業以及香港眾多相關的創科企業/組織?;馂橹С治宕髣摽品懂?,已實施17個資助計劃,如下表:28 香港政府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請參閱:https:/www.budget.gov.hk/2023/chi/pdf/c-itf.pdf29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2022,retrieved from:https:/www.itf.gov.hk/l-eng/about.asp30全面的政府資助和獎勵措施再工業化資助計劃(RFS)再工業化資助計劃(RFS)是在2018年施政報
56、告和2019-20年度財政預算中宣布的撥款方案,旨在支持基金促進香港科技采用的目標。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于2020年推出,獲注資20億港元(2.58億美元)用于資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涵蓋生物技術、食品制造、紡織、建筑、醫療設備等領域。所有在香港成立及注冊的公司都有資格申請資助。30 創新科技署-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請參閱:https:/www.itf.gov.hk/sc/funding-programmes/facilitating-technology/rfs/index.html31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3,再工業化資助計劃 批出月餅產品智能生產線項目(附圖),請參閱:https
57、:/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2/09/P2023020900326.htm計劃特點30 所申請的生產線整條或其大部分應符合 智能生產 準則。政府會以1(政府):2(公司)的配對形式提供資助。資助上限: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1,500萬港元(195萬美元),以較低者為準。資助范圍:在香港設立新生產線直接相關的費用。項目期限:一般在24 個月內。香港美心集團在大埔創新園建立新的智能食品生產線31 香港美心集團旗下成員公司綠楊樓有限公司(Luk Yeung Restaurant Ltd)是一家總部位于香港的餐飲連鎖企業,在香港、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地區運營著
58、超過1000家門店,以其食品產品而聞名。該公司通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RFS)獲批資助1,500萬港元,為其月餅產品建立了新的智能生產線。該生產線位于大埔創新園內,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包括物聯網(IoT)、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先進人機界面、機器視覺和數字制造系統等,為其月餅產品建立了實時數據驅動的月餅產品智能生產線。這些月餅產品主要銷售到本地市場,但也出口到海外市場。鑒于香港制造的食品產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并保持著高標準的食品安全和質量,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有助增強香港食品制造業在區域的優良競爭優勢。在計劃的資金支持下,香港食品制造行業可以在香港建立新的智能生產線,以增加生產能力,使該行業能夠開拓更多新
59、的國際市場,讓香港制造 的品牌發光發亮。案例研究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31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RTTP)創新科技署于2018年8月推出的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旨在培養技術人才,以2(政府):1(企業)的配對形式為企業提供資助,以培訓其員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訓,尤其是與工業4.0 相關的技術。截至2022年3月,計劃已經批準了超過2,600個公開課程登記申請,資助逾9,650名本地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資助總額約1億 200萬港元(1,326萬美元)。獲批培訓資助的申請企業來自不同的行業,例如制造業、微電子工業、食品制造及加工、以及汽車零部件行業等,當中包括中小型企業32。32 立法
60、會,2022,支援香港 再工業化 的措施,請參閱:https:/www.legco.gov.hk/yr2022/cn/panels/ci/papers/ci20220621cb1-368-3-c.pdf 計劃特點34 最高資助額:每間企業每個財政年度最多50萬港元(6.5萬美元)。資助模式:發還款項(企業可選擇預先發放獲批培訓資助額的50%)。本地及非本地的課程均獲支持。支持兩個類型的培訓課程:公開課程-即接受公眾申請的課程,登記課程的申請由培訓機構提交。專門設計的課程-即為特定公司設計的課程,有關的課程建議應作為培訓資助申請的一部分并由申請公司一并提交。32全面的政府資助和獎勵措施生產力學院
61、提供的課程生產力學院是 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RTTP)核心課程提供者,擁有豐富的企業和個人技術相關培訓經驗。作為技術進步的倡導者,生產力學院推廣具有靈活的學習模式和多個難度級別的“未來技能”,以滿足技術和非技術人員的需求,鼓勵所有個人享受技能提升的益處。33生產力學院每年提供超過150個 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 認證培訓項目,內容涵蓋大數據分析、敏捷項目管理、穿越元宇宙到法國了解其 Virtual e 系列3D技術的部署等。這些課程幫助企業和人員了解 工業4.0 發展有關的全方位知識。其中一些課程是與本地商界領袖和機構合作舉辦,例如與臻致認證有限公司合辦提供ISO認證資格課程;與香港電腦學
62、會合辦有關應用新興科技的課程。這些課程內容全面且具有教育意義,為參與者提供寶貴的經驗,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在工業4.0 中的技能。例如,生產力學院與法國Esmod學院合作,為內衣行業提供一項名為 應用3D技術:從虛擬設計到數字原型 的法國海外培訓課程34。該計劃提供的培訓支持,有助香港中小型企業將先進科技融入其制造周期,以提高其設計和制造效率。由于香港勞動力在先進科技方面的專業知識有限,該計劃被視為有助香港 再工業化 的寶貴資源。案例研究33 生產力學院(HKPC Academy)-RTTP課程,請參閱:https:/www.hkpcacademy.org/zh-hans/rttp/34 生產力學
63、院赴法國進行海外培訓,探討在內衣行業部署從虛擬設計到數碼原型的3D技術,請參閱:https:/fhki.s3.ap-east- 致力于開拓跨學科研究,當中涉及工程,科學及前沿技術,努力解決社會和業界的挑戰。其主要目標是在先進制造領域顯著推動測試和認證的進展。通過這樣的方式,CAiRS旨在滿足社會和業界不斷發展的需求,同時塑造可靠性和安全創新的未來。香港檢測和認證局(HKCTC)香港檢測和認證局(HKCTC)由香港政府設立,旨在提升香港測試和認證行業的競爭力。該局透過規管檢測和認證程序,在確保先進制造業的品質保證方面擔當重要角色。香港檢測和認證局形成了一個全面支持香港先進制造業的系統。該局通過提
64、供服務和設施,促進了技術、創新和質量保證的無縫整合,使香港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的領導者。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35香港的先進制造業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創新性和專業化。它涵蓋了電子、精密工程、生物技術和材料科學等多樣的產業。協作生態系統香港政府為了支持香港的新型工業化,香港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來推動先進制造業,包括:成立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香港政府設立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引領香港的創科發展。該局旨在加強產業界、學術界和研究界之間的合作,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投資研發:香港政府一直在投放大量資金進行研發,推動技術創新和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政府引入了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研發以獲取稅收減免。此
65、外,政府還為參與先進制造業的企業提供了資助計劃。36合作生態系統 推出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香港政府一直提供資金支持,以補貼制造商建立新的智能生產線。資金是以1(政府):2(公司)的比例提供的,以財政支持其總項目成本的三分之一或1500萬港元(約合200萬美元),以較低者為準。發展創新園新概念:香港政府為香港科技園的工業邨重新定位為擁有現代基礎設施和設施的 創新園,以支持城市先進制造業的增長。創新園為企業搭建了一個有利創新制造的環境,以建立其創新制造業務。促進與中國內地的合作:香港政府與中國內地緊密合作,促進在先進制造領域發展。這包括設立聯合實驗室、開展研究,并為技術轉移提供支持。香港的先進制造業
66、還聚集了利益相關者、研究機構、基礎設施和服務,形成一個強大而多樣化的網絡支持。香港的先進制造業通常包括七個關鍵利益相關者1)設施運營商(香港科技園公司)、2)學術界,3)研究機構、4)工業4.0促進者、5)投資者、6)行業協會和7)制造商。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37設施運營商-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科技園公司目前正在管理和運營兩個重要的創科和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香港科技園(科技園)和位于大埔、元朗和將軍澳的三個創新園,總面積分別為22公頃和217公頃??萍紙@,自2002年成立以來,它已經通過集群戰略來提供其設施和支持服務。五個技術集群分別是生物醫學科技、電子科技、綠色科技、信息交流科技,以
67、及材料和精密工程。在2019年科技園擴展計劃第一階段完成后,占地22公頃的科技園共有23棟大樓,總樓面面積約為40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5月底,科技園的整體占用率超過90%,有超過1,000間科技企業進駐,其中81%為本地企業,來自內地及臺灣企業的占9%,來自海外企業的占10%。除了大型企業,中小企占比約 65%35。為了善用創新園的土地,香港政府與科技園公司于2015年修訂了上述創新園政策,在創新園內開發多層、高效的工業建筑,供多個用戶租用,來吸引適合的先進制造業企在香港設立生產線,并吸引適合香港的高增值科技產業和制造過程,促進智能生產。在特殊情況下,香港科技園公司仍會考慮將批出創新園用地
68、予單一土地承批人,但一般會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香港科技園公司將根據嚴謹及持平的評審機制選出合適的專用工業大廈租戶(承租人),配合以創科驅動 再工業化的發展方向。學術界本地大學致力于解決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礎研究需求,并培養行業所需的人才。例如,香港理工大學的先進制造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正是作為本地先進制造領域的研究和知識轉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的智能制造研究所(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stitute)采用全面的方法,研究產品開發,以及資訊科技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應用。同時,香港城市大學提供智能
69、制造工程學士學位,培養人才在以下領域發展能力:1)工業物聯網,2)自動化與機器人技術,3)管理分析,4)人工智能,5)工業大數據,將智能制造系統與這些領域進行整合。35 立法會,2022,支援香港 再工業化 的措施,請參閱:https:/www.legco.gov.hk/yr2022/chinese/panels/ci/papers/ci20220621cb1-368-3-c.pdf38合作生態系統香港的五所研發中心香港研發中心計劃是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推行的重要措施,旨在把握香港的應用科研能力、知識產權保護、有利經商的環境及鄰近珠江三角州生產基地的優勢,成為地區的科技服務中心。在2006年4月
70、,香港政府成立了五所研發中心,推動和統籌有關選定重點范疇的應用研發工作,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及技術轉移:汽車科技研發中心于2006年成立,并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承辦。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與業界、大學和技術研究所合作,開展研發項目并商業化研發成果,以推動汽車科技發展。自成立以來,汽車科技研發中心已開展了100多個研發項目,專注于綠色交通、智能出行和智能系統三個研發領域。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成立于2000年,旨在通過應用科技研究提高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核心研發分為四個技術部門: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通訊技術、物聯網傳感與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集成電路及系統。技術研發在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
71、能制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等六個重點領域應用范疇。多年來,應科院培養了研究和創科人才,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杰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截至2022/23年度,應科院已向業界轉讓近1,400項技術,并在中國內地、美國和其他國家獲得超過1,050項專利。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成立于2006年,并由香港理工大學承辦,致力于通過協調和集中的研發工作,促進香港、中國內地和海外的時裝及紡織產業的經濟發展。多年來,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通過其中心擁有的研究團隊和實驗室,以及與業界伙伴和機構的合作,已在工業 4.0、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物 流 及
72、 供 應 鏈 多 元 技 術 研 發 中 心(LSCM)是香港在眾多行業中,公共和私營領域的領先推動研發機構。憑借多年積累的項目數據庫,LSCM促進技術創新,提高物流和供應鏈之相關行業的效率。香港被認為是全球物流專業化的領先中心之一,LSCM旨在通過不斷改進技術設施來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區域物流中心的地位。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成立于2006年,是香港科技大學的附屬機構,并由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指定為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的研發中心。NAMI專注于由市場主導在納米技術和先進材料方面的研發工作,并努力將技術商品化,惠及業界和社會大眾,同時通過再工業化促進香港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塑造未來:香港
73、先進制造業新發展39工業4.0促進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是一個致力于推動香港企業生產力提升的法定機構。為工業4.0和企業4.0促進者,生產力局充當技術推動者和加速器,將商業化的研發成果轉化為市場就緒的技術。生產力局與學界和研發中心合作,通過提供技能培訓和支持智能技術應用來升級制造流程,推動工業4.0。生產力局還提供未來技能發展(FutureSkills)培訓課程,以培養創科教育技術并擴展香港勞動力的數字化能力。香港私募股權市場近年來,香港私募股權市場經歷了顯著增長,鞏固了其在亞太地區的領先金融中心地位。根據香港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HKVCA)的數據,截至2
74、021年,香港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的總管理資產(AUM)達到超過1,590億美元。這種增長得益于香港的戰略位置、健全的法律體系、友好的商業環境以及對進入中國大陸龐大市場的機會。香港是許多全球和區域性私募股權公司的總部所在地,這些公司積極投資于包括技術、醫療保健和消費品在內的各種領域。香港不斷發展壯大的私募股權市場,能提供所需的資金和資源,投資于先進制造業,幫助公司擴大業務規模、投資研發,并采用尖端技術,有潛力在支持該地區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隨著香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勢頭增強,私募股權公司可能越來越多地瞄準這一領域的投資機會,為創新和增長提供資金支持和戰略指導。這些投資不僅有助于
75、發展香港的先進制造業,還為科技進步和創新帶來了具吸引力的高回報機遇。40合作生態系統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歌爾):總部位于香港的私募股權公司太盟投資集團在2019年向國內領先的電子元器件制造商歌爾投資了1.5億美元。歌爾主要生產麥克風、揚聲器和傳感器等電子元器件。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設備等各類消費電子產品。此次投資使得歌爾得以擴大其生產能力、進行研發投資,并在全球市場中鞏固其地位。ASMPTLimited:全球私募股權公司KKR在2013年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ASMPT Limited 10%的股權。先進有限公司是半導體和LED行業裝配和封裝設備的領先供應商。KKR的投資支
76、持了該公司的增長戰略,使其能夠進一步投資于先進制造技術,并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盡管香港的私募股權投資案例在先進制造業領域有限,但近年來在更廣泛的制造業和技術領域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投資。這些投資體現出了私募股權投資在支持制造業和技術公司的發展方面的潛力。隨著香港的先進制造業持續發展壯大,私募股權公司很可能會越來越多地瞄準這一領域的投資機會,為其提供資金和資源以推動其增長。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41 香港總商會:香港總商會成立于1861年,是香港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非營利商業組織,促進并代表商業社區的利益。通過其21個行業及功能委員會,香港總商會定期向香港政府提供商界意見和反饋,包括關于政
77、策和法規的建議,以促進更友好的商業環境。香港總商會之工業及科技委員會的一個目標是鼓勵香港發展高增值工業和先進技術。該委員會定期組織考察團參觀鄰近地區的先進制造設施,并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旨在促進香港采用先進制造技術。此外,香港總商會為先進制造業界利益相關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通過分享知識、經驗和機會進行合作,并推動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增長。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工總成立于1960年,是香港唯一的法定商會。工總的使命是為香港的工業和商業界發聲,滿足初創企業、中小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的需求,幫助他們在全球保持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工總通過創科促進高增值業務和再工業化發展。2021年,工總還成立了智能制造小
78、組委員會,目的是促進香港政府部門、工業界、學界和研究機構之間在香港推廣智能制造方面的知識交流和應用。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中華廠商會):中華廠商會成立于1934年,旨在代表香港工業界的利益發表意見。為此,中華廠商會致力于促進香港制造業的發展,提高本地制造商的競爭力,促進本地經濟的增長。中華廠商會一直走在香港先進制造業的前沿。2022年,中華廠商會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致力結合學術界與業界的實力,旨在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推動香港理工大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并促進知識技術轉移,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香港行業協會行業協會和商會在促進香港的先進制造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機構通過倡導有利的行業
79、政策及提供合作機會,為本地先進制造業提供業務支持。香港一些重要的行業協會/商會包括:42合作生態系統香港制造商在歷史上,香港在二戰后以及60年代和70年代被稱為制造業中心。在鼎盛時期,香港的制造業涵蓋了紡織、服裝、電子、塑料和玩具等多個行業。后來,由于運營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香港制造商逐漸將制造基地轉移到中國內地,香港總部則繼續專注于產品設計、研發和創新。如今,香港的制造商處于創科應用的前沿,主力于推動新產業的增長和競爭力。制造商們正在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而專注于電子、精密工程、生命健康技術、制藥和食品等領域。香港的制造業已經采用先進的制造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和高品質產品的開發,以
80、有效滿足消費者和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43美時醫療(Time Medical Company Holdings Ltd.):美時醫療于 2008 年成立,是醫療診斷成像行業的先驅,其愿景是為社會每個人帶來先進、便捷、實惠的醫療影像服務。美時醫療借助顛覆性技術,開發了最先進的醫學成像系統,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數字X光機(DR)和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結合其創始人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哈佛醫學院和香港大學等頂尖大學的豐富專業知識、研究和經驗,美時醫療的研發團隊來自開發了業界領先的MRI 系統,以滿足新生兒護理、婦女健康和老年人的特殊診斷需求。美時醫療首席運營官楊
81、思敏先生強調在香港設立總部具有顯著的優勢。它使美時醫療能夠利用更大的人才庫,吸引在加快產品開發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高層管理人員。此外,與其他地方相比,香港與國際研究機構和大學進行合作要容易得多。香港最先進的港口基礎設施為美時醫療的進出口活動提供極大便利。楊先生指出,香港高效的清關系統提高了美時醫療的制造業務效率,長遠而言有助節省成本。此外,由于香港的自由港地位,美時醫療還能夠節省進出口關稅。香港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框架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對于美時醫療的搬遷考慮至關重要。由于公司正在開發世界領先的影像解決方案,美時醫療可以依靠強而有力的保障措施來保護其權利和資產。此外,香港充滿活力的金融市場為美時醫療提
82、供了融資機會,使該公司能夠持續提升其產品供應。事實證明,香港設計 和 香港制造 的標簽對美時醫療帶來顯著的優勢,使客戶對公司制造的成像機的質量充滿信心。香港設計 標志著美時醫療的影像設備經過精心設計,而 香港制造 則證明了香港享有盛譽的制造能力和對卓越品質的堅定承諾。先進制造案例研究和成功案例楊思敏先生 首席運營官美時醫療控股有限公司 44合作生態系統普銳醫療(香港)有限公司(Precision Robotics(Hong Kong)Ltd.)普銳醫療(香港)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創新機器人公司,是享有全球聲譽的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哈姆林中心衍生的初創公司,專注于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產品研發
83、。普銳醫療的主要目標是設計和開發配備智能外科系統的先進外科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以精準、靈敏和智能為特點,旨在通過提高手術精確度和最小感染風險來改變外科手術領域的方式。普銳醫療的核心研發基地設于香港科技園,致力于進一步發展其研發能力并進入廣闊的中國和亞洲市場。最近,該公司在香港科技園的精密制造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基地,計劃在中國內地擴大規模之前,進行試產及測試,有望未來推出更多類型的手術機器人。普銳醫療的行政總裁盧秉禮博士(Dr.Benny Lo)認為,香港是進行創科和先進制造活動的理想地點,這得益于其戰略位置。盧博士表示,香港是精密機器人進入廣闊的大灣區市場以及中國南部其他地區的強大中心。鑒于外
84、科機器人行業全球專業勞動力短缺的情況,香港作為國際人才的目的地的吸引力對精密機器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盧博士認為,香港的普通法體系對于國際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組織來說是另一個吸引力。這些公司對普通法體系的熟悉,加上香港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框架,使它們在香港建立業務時感到安全和自信。香港享有世界聲譽的臨床醫生、醫療服務和醫學研究能力,包括臨床試驗,對于像精密機器人這樣的生命和健康技術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優勢。盧博士強調,在香港進行其旗艦產品 SIRIUS內窺鏡系統 的臨床試驗,即用于先進腹腔鏡手術和自然腔內手術的下一代外科機器人,有助于他們取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產品認可。憑借普銳醫療在香港本地制造,
85、能進一步彰顯其 香港制造的品牌名聲。先進制造案例研究和成功案例盧秉禮博士 行政總裁普銳醫療(香港)有限公司 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45ASMPT Limited(ASMPT)ASMPT Limited 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和電子制造商的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ASMPT 提供從芯片制造到組裝封裝各個環節的產品和技術,涵蓋從芯片沉積、激光切割,到精密電子和光學組件的成型、裝配與封裝等各種解決方案。ASMPT于1975年在香港成立,并以香港為全球業務的橋頭堡,在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英國、荷蘭、美國和臺灣等地建立了制造和研發中心。公司技術部副總裁吳漢瑜先生指出,對于ASMPT這規模
86、的企業來說,香港具備多個優勢,能夠緊密結合科技創新與先進制造:首先,香港健全的普通法體系是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基石,為像ASMPT這樣的高科技制造企業營造了安全、公平的營商環境。特別是對于擁有2,000多項專利的ASMPT來說,能在香港得到專利保護,對保護其核心技術尤為關鍵。其次,香港擁有多所頂尖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聚集了豐富的半導體和微電子研發人才,使香港能持續引領該領域的技術發展。此外,ASMPT還與本地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以加強人工智能在產品中的應用和整合。再者,香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礎設施,包括先進的物流和通信系統,為高科技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特別值得一提
87、的是,香港還專門規劃并投資建設了微電子中心等科技園區,為行業創新提供了充足的硬件設施保障。最后,香港的稅收制度具有競爭力的低稅率,并提供研發費用稅收減免,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綜上,香港在法規、人才、基礎設施和稅收等方面為高科技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優勢,使其成為ASMPT這樣公司實現技術創新的理想基地。香港可通過這些方面的持續優化,保持其吸引高增值制造業發展的強大競爭力。先進制造案例研究和成功案例吳漢瑜先生 技術部副總裁ASMPT Limited46合作生態系統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HKATG)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是香港第一家以星鏈工程和衛星精密制造為核心業務的商業航天企業。香
88、港航天科技集團的業務覆蓋衛星的全產業價值鏈,包括研發、制造以及數據應用。為了抓住區域性商業衛星市場的重 大機遇,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最近在將軍澳創新園內的先進制造中心開設了占地約200,000平方英尺的香港衛星制造中心(ASPACE),該尖端設施每年能夠制造200顆具有廣泛應用的商業衛星。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戰略地選擇在香港設立基地,這是因為香港科技園所提供的優惠環境以及香港充滿活力的創科生態圈。這一決策讓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能夠抓住與本地科技企業合作的機會。位于香港科技園的設施內,讓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機會與一群志同道合的組織和研究人員進行交流合作,共同參與研發項目、推廣衛星應用及其他行業發展倡議。香港的
89、先進基礎設施和強大的物流系統賦能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實施高效的生產線,對于公司從全球進口衛星組件和原材料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優勢。先進制造中心內設施的精巧設計,例如機械手臂、中央通風系統、裝卸區等,為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提供了靈活調整和持續升級產線的可能性。此外,香港航天科技集團還能利用先進制造中心內的工業4.0技術、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自動化解決方案,用以優化其物流和倉儲流程。借助香港航天科技集團的智能制造技術,結合香港強大的創科生態圈,以及先進的基礎設施,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潛力創新和提升航天產業,同時推動香港向 新型工業化 邁進。先進制造案例研究和成功案例林家禮博士 銅紫荊星章 太平紳士聯席主席香港航
90、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47連接世界與亞太地區的超級聯系人香港在亞太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為在該地區運營的企業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優勢。只需要五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香港可以聯通全球一半的人口,且與中國大陸接近,享有無與倫比的戰略位置。香港跟毗鄰重要的亞洲市場擁有高效的物流網絡,使企業能夠與新興市場的關鍵戰略伙伴和客戶建立聯系,為企業的發展和擴張提供寶貴的機會。2022年,流入香港的直接外來投資達1,177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四,僅次于美國(2,851億美元)、中國內地(1,891億美元)和新加坡(1,412億美元)36。同時,以外來直接投資存量計,香港是全球第五大投資接收地,20
91、22年的投資額達 20,906億美元37。友好的商業環境36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3年世界投資報告37 香港貿易發展局,2023,經貿研究香港經貿概況,請參閱:https:/ 一國兩制 的原則下,香港具有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地位,享有高度自治權。為了實行這種高度自治權,基本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制定。香港擁有完善和世界級的法律體系,以透明、可信和公平著稱,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自1975年至2020年38,香港一直保持著 世界最自由經濟體 的稱號。香港在 國際貿易自由 和 監管 兩個評估大項中持續排名第一和第三。香港實行自由經濟
92、制度,這種經濟制度的機制體現在金融、銀行、貿易、工商業、房地產、航運和民航等方面。在 一國兩制 原則下,香港以高度自治的方式實施強大的金融和稅收體系,保障個人財產權。此外,香港沒有外匯管制,港元可自由兌換,香港政府會保障資金在香港境內外自由流動。此外,香港擁有自由港地位,保障貨物、無形資產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對企業而言,身處香港意味著什么?自由貿易港地位 簡單和低稅率 中文和英文均為官方語言 一國兩制普通法法律制度 強大而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 穩定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170 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免簽證訪問香港38 Fraser Institute,2023年報世界經濟自由度年報,請參閱:https:/w
93、ww.fraserinstitute.org/sites/default/files/economic-freedom-of-the-world-2023.pdf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49穩健而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香港對中國內地企業和在亞太地區國際公司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為數千家企業提供了區域總部和本地辦事處的理想位置,市場的多樣性意味著香港成為進入鄰近地區的跳板。世界各地的企業和銀行都在香港設立了亞洲總部,以利用整個亞太地區的增長機會。自2017年至2022年,在香港經營的外國和中國內地企業數量增加了約10%,從8,225家增加到8,979家,并在香港雇傭了約46.8萬人。辦公室類型
94、地區總部16%地區辦公室27%當地辦公室57%按主要業務劃分按主要業務劃分進出口貿易,批發和零售46%其他 4%建造業 2%制造業 2%信息技術部術服務 5%運輸、倉儲和快遞服務7%專業,商務和教育服務 7%融資及銀行業務 19%中國大陸24%日本16%美國14%英國7%新加坡5%其他 35%圖78,978間其母公司位于香港境外的駐港公司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2022 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50友好的商業環境大中華區和東南亞的連接樞紐香港作為大中華區和東南亞之間的中心地帶,其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國際企業進入亞洲市場的戰略位置。因此,香港的人才庫擁有數十年的跨區域經驗,而香港的
95、基礎設施旨在成為連接亞太地區和世界各地的樞紐。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成員之一,長期以來倡導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并以規則為基礎的自由和開放經濟體,支持多邊貿易體系,為所有公司競爭和開展業務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香港一直積極拓展自由貿易協定網絡,為香港的商品和服務能夠進入更多國際市場創造有利條件。截至目前,香港已與20個經濟體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除 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之外,香港已與大部分的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東盟10個成員國、澳洲及新西蘭。香港正準備成為首批加入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的經濟體之一。RCEP將
96、取消成員之間超過90%的進口關稅,并幫助成員國根據一套共同規則下管理產品原產地。一旦被正式接納為RCEP成員,香港的轉口貿易和本地出口將有資格享受所有優惠關稅待遇和貿易便利化措施39。此外,香港是亞洲通往中國內地交通線路最多的城市之一,這些交通線路便利了人員和貨物的流動。2021年,香港向中國內地(59.8%)、美國(6.2%)、臺灣(2.8%)、印度(2.7%)和日本(2.4%)40等市場的轉口貿易總額達48,860億港元(約6,340億美元),而中國內地自1982年以來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貨物供應地。39 香港經濟近況-RCEP and its Possible Impacts on Hong
97、 Kong,請參閱:https:/www.hkeconomy.gov.hk/en/pdf/box-20q4-3-2.pdf40 香港政府-香港便覽:工業貿易,請參閱:https:/www.gov.hk/s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trade_industry.pdf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51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緊密聯系和協同效應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由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國內地廣東省的九個直轄市組成: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大灣區覆蓋了中國最開放、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在中國成為全球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領導者的愿景
98、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22 年,大灣區的GDP約為12.9萬億元人民幣(約17,930億美元)41,約占中國GDP總量的11%。此外,2022年42大灣區的高科技制造業增加值將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3,060億美元),同比增長10%,約占大灣區整體制造業增加值總額的55.9%43,高于全國15.1%的水平44。大灣區為不同類型的制造商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支持研發、原型設計、小規模生產和大規模批量生產。這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是由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豐富的原材料和出色的基礎設施等推動。大灣區擁有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他們來自知名大學和機構,致力于推動創新,并確保制造業各個階段的順利運營。大
99、灣區龐大的供應商網絡能滿足各個行業的需求,實現材料的無縫采購,并促進產品快速開發。憑借卓越的運輸網絡,包括現代海港、機場和高鐵系統,大灣區促進了貨物和材料的高效流動,優化了供應鏈物流,并降低了整體成本。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新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彰顯了大灣區打造繁榮制造業生態圈的決心。41 HK01新聞-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請參閱:https:/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2023,請參閱:https:/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2023,請參閱:https:/ 上觀新聞(SH Observer),2022,請參閱:https:/ 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重要的交通
100、樞紐之一,在全球航空業中擔當重要角色。自2010年以來,香港國際機場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機場(2020年除外),2022年的貨運量約為420萬噸。這個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連接著企業和全球市場,同時處理著各種貨物,包括電子產品、成衣、鮮活貨物和藥品。此外,香港國際機場還是一個主要的客運機場,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每年可容納 7,000 萬國際和國內旅客。它將大灣區與全球約220個目的地連接起來,為商務、旅游和個人旅行提供便利。香港國際機場在連接大灣區與世界、促進貨運和客運、刺激經濟增長以及促進地區航空業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三跑道已經在2022年11月啟用,使香港國際機場每年可容
101、納約1億名旅客和900萬噸航空貨物。機場毗鄰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可方便企業前往粵港澳各城市及從香港出口,進一步提升機場在區內的重要性。陸路交通 香港提供眾多跨境基礎設施選擇,使企業和旅客能夠無縫進入更廣闊的中國市場。其中一些范例包括:廣深港高速鐵路:只需要18分鐘和50分鐘即可到達深圳45和廣州;和 港珠澳大橋:只需30分鐘即將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其他戰略城市連接起來,并讓商務旅客可以輕松前往中國的世界級機場和港口基礎設施。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實現了香港和內地之間人才、創意和資金的無縫流動,也為貨物進出大灣區城市提供了重要的貨運通道。45 港鐵-行車時間表(有效至2023年10 月10日),請參閱:ht
102、tps:/.hk/res/pdf/long-haul-train-timetable.pdf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53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資本市場流動性強,貨幣完全可以自由兌換。香港是全球金融機構最集中的城市,擁有163家持牌銀行、17家有限制牌照銀行和13家接受存款的公司46,以及42家海外銀行機構的本地代表處。完善成熟的銀行體系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便利的融資機會。另一方面,按市值計算,香港資本市場的規模位居全球第五,亞洲第三。香港仍然是全球最活躍的首次公開募股集資中心之一,2022 年的首次公開募股集資額達878億港元(約120億美元)。截至2022年,在香港交易
103、所共有2,597家公司在主板及創業板上市,市值達356,670億港元(約45,000億美元)47。此外,香港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流動資金池,是開展離岸人民幣融資活動的最大國際金融中心?,F代物流樞紐 香港政府與香港物流發展局共同支持在香港發展高價值的現代物流業,將空運、海運和陸運結合起來,并擴大采用智能物流解決方案,以加強香港在大灣區物流鏈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連接亞洲、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交通線路,是貿易和商業的關鍵樞紐。香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高效的交通網絡,成為大灣區重要的現代物流樞紐。在2022年,香港國際機場處理
104、了約420萬噸的貨物,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同年,香港的港口管理了約1,700萬個標準箱集裝箱貨物,將大灣區與13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港口連接起來。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加強了大灣區內的陸路交通和互聯互通。這些因素,加上香港完善的法律框架和貿易網絡,鞏固了香港作為大灣區不可或缺的物流樞紐的地位。46 香港政府-香港便覽:香港的金融制度,請參閱:https:/www.gov.hk/s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financial_services.pdf47 香港交易所 2022年年報,請參閱:https:/www1.hkexnews.hk/li
105、stedco/listconews/sehk/2023/0313/2023031300160_c.pdf54友好的商業環境低稅率、簡單且具有競爭力的稅制簡單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 在香港經營的企業享有世界上最優惠的稅制之一:對企業而言,為了支持初創企業和處于成長階段的公司,前200萬應納稅利潤的利得稅一般只按8.25%的稅率征收,其余利潤按16.5%的稅率征收;和 對個人而言,薪俸稅的標準稅率上限為15%。此外,香港采用地域來源原則征稅,利得稅一般是按在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評定。這意味著,如果有關的服務是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提供的,服務收入可能不需要繳納香港利得稅。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的協定 除了稅
106、制結構簡單外,香港還具有強大的稅收協定網絡,涵蓋區內的主要商業伙伴,包括中國內地、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印度等。這個稅收協定網絡是一個重要的優勢,許多投資者設立了在香港的公司,以在這些稅收協定國家/地區開展業務,從而避免同一收入被重復征稅。香港稅制的其他好處香港也提供各種稅收優惠,鼓勵投資者在香港建立更多元化的業務功能。例如,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能有權獲得200-300%的合資格研發費用的稅收減免優惠。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55值得信賴的法律制度和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值得信賴的法律制度 香港基于透明、公平和法治的原則,呈現值得信賴的法律體系。香港
107、的法律框架為企業、投資者和市民提供了一個穩定和可預測的環境。香港的司法系統以其獨立性和廉潔性而聞名,確保糾紛按照既定的法律程序得到公正解決。這種值得信賴的法律制度,是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首選樞紐的成功基石。強大而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 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對先進制造業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于保護制造過程中開發的創新和技術。香港擁有完善而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在香港經營的先進制造商來說,是一項重大優勢。香港是多個國際知識產權條約和公約的簽署方,包括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專利合作條約 和 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這些協定規定跨國界知識產權的相互承認和保護,并有助于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
108、此外,香港設有一個專門的政府機構,即知識產權署,負責實施及執行知識產權法律及規例。該機構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專利、商標和外觀設計的注冊,以及知識產權相關事宜的咨詢和協助。兩種主要的知識產權注冊計劃 在香港,知識產權注冊計劃由知識產權署管理,負責注冊和保護各種類型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外觀設計和版權。香港的專利制度包括兩種主要的專利注冊類型:原授專利 和 再注冊。原授專利:原授專利制度于2019年推出,申請人可直接向香港知識產權署提交專利申請,無需先從外國專利局獲得專利授權。原授專利簡化了專利申請流程,為在香港獲得專利保護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徑。在這一制度下,標準專利的保護期長達20年,但每年
109、須支付續期費用。原授專利制度改善了香港的知識產權狀況,使發明人和公司更容易在本地保護其發明;再注冊:在引入原授專利制度之前,香港有 再注冊 標準專利的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申請人必須首先從三個指定的專利局之一獲得專利授權:國家知識產權局、英國知識產權局或歐洲專利局(就指定英國的專利申請而言)。申請人一旦在其中一個外國專利局獲批專利,便可根據獲批專利在香港申請標準專利。這一再注冊制度為發明人提供了將其外國專利保護延伸至香港的途徑。56友好的商業環境除了原授專利和標準專利的 再注冊 制度外,香港還提供短期專利制度,為商業壽命較短的發明提供更快捷、更具成本效益的專利保護途徑。短期專利根據授權國際檢索機
110、構的檢索報告授予。短期專利的保護期為自申請日起為四年,可再延長四年,而最長保護期為八年。香港通過提供原授專利和 再注冊 兩種制度,為發明人和公司提供了獲得專利保護的靈活選擇,有利于保護知識產權,推動創新,促進地區的經濟增長。專利申請資助計劃 專利申請資助計劃是創新及科技基金在香港的一項資助計劃,旨在資助本地公司及個人為其發明申請專利,并把成果轉化為其資產。根據這項計劃,香港政府會提供資助額,以支付在香港或海外首次提交專利申請的部分費用。專利申請資助計劃鼓勵香港發展和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57關于投資推廣署香港投資推廣署(投資推廣署)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香
111、港特區)負責外國直接投資的政府部門。其使命是透過吸引具有重要經濟及戰略意義的海外及內地公司來港投資,推動及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投資推廣署在商業及專業服務、消費品、創意產業、金融服務、金融科技、創新及科技、旅游及酒店、交通運輸、家族辦公室及工業。此外,本署亦在全球超過30個主要商業城市設有員工及代表網絡,覆蓋目標市場??傮w而言,律政司在香港及海外的員工工作緊密配合,協助客戶在香港建立及拓展業務。投資推廣署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隨時為客戶在香港發展業務的任何階段提供幫助。本處的免費、訂制及保密服務包括:聯系我們黃煒卓(Andy Wong)香港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行業主管
112、 電話:+852 3107 1013 電郵:andywongInvestHK.gov.hk蕭加偉(Kenneth Siu)香港投資推廣署高級經理(高端制造)電話:+852 3107 1492電郵:kennethsiuInvestHK.gov.hk策劃:提供有關香港營商環境的最新資訊,包括針對不同行業的建議和商機、商業模式的成本、成立公司的程序和最新的規例及法例,以及安排參觀活動。建立:協助客戶建立業務,包括介紹商業服務供應商、聯絡有關政府部門、建議尋找合適的商業地點,以及協助客戶在香港定居。推廣:協助進行免費宣傳,以支持客戶在香港開展或拓展業務。拓展:持續協助客戶發展在香港的業務,例如商業聯絡
113、機會、商業配對服務,以及就研究及發展補助金及其他政府資助計劃提供意見。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和優越的營商環境,成為企業和人才走向先進制造業的理想平臺。隨著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新舉措的落實,結合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效應和政府強而有力的承諾,香港先進制造業必將發展成為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并帶來無限商機。黃煒卓 香港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行業主管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投資推廣署的信息,請訪問以下網站www.investhk.gov.hk58普華永道-成員機構全球網絡 普華永道秉承“解決重要問題,營造社會誠信”的企業使命。我們各成員機構組成的網絡遍及151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36.
114、4萬名員工,致力于在審計、咨詢及稅務領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如有業務需求或欲知詳情,請瀏覽。普華永道系指普華永道網絡及/或普華永道網絡中各自獨立的法律實體。詳情請瀏覽 澳門地區普華永道中國內地、香港地區及澳門地區成員機構根據各地適用的法律協作運營。整體而言,員工總數超過20,000人,其中包括逾800名合伙人。無論客戶身在何處,普華永道均能提供所需的專業意見。我們實務經驗豐富、高素質的專業團隊能聆聽各種意見,幫助客戶解決業務問題,發掘并把握機遇。我們的行業專業化有助于就客戶關注的領域共創解決方案。我們分布于以下城市:北京、上海、香港、沈陽、天津、大連、濟南、青島、鄭州、西安、南京、合肥、蘇州、無
115、錫、武漢、成都、杭州、寧波、重慶、長沙、昆明、廈門、廣州、深圳、澳門、???、珠海、貴陽。聯系我們 楊偉志(Elton Yeung)普華永道中國副主席 電話:+852 2289 8888電郵:陳國輝(Roy Chan)普華永道香港合伙人 電話:+852 2289 6756電郵:香港政府正在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并利用香港的優越商業環境、世界級人才和頂級基礎設施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國家政策的導向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以及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機遇,共同推動香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并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愿景。楊偉志 普華永道中國副主席 新型工業化是推動香港發展創科產
116、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創科產業中下游產業價值鏈的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不僅能引領企業采用工業4.0的新技術和智能生產,為香港制造品牌賦予新的活力,并有助激發科技研發需求,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生產力和創造優質就業機會,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陳國輝 普華永道香港合伙人 塑造未來:香港先進制造業新發展59鳴謝普華永道作者:陳國輝先生、劉百騏先生、程汶楓先生我們衷心感謝以下人員(排名不分先后),為本報告的出版做出了貢獻。姚慶良博士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企業發展總監陳祖恒議員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主席吳漢瑜先生ASMPT Limited技術部副總裁楊思敏先生美時醫療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盧秉禮博士普銳醫療(香
117、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容錦泉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前任總監規劃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林家禮博士 銅紫荊星章 太平紳士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席主席60免責聲明 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僅供參考。盡管已盡最大努力確保資料的即時性及準確性,但對于這類資料的任何錯誤、遺漏、錯誤表達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暗示),投資推廣署概不承擔任何責任,亦不會就任何損失、因使用、誤用或依賴該信息而引起或與之有關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手相應的損失、破壞或損害)。您有責任對本出版物中的所有信息作出自己的評估,并應在根據這些信息采取行動之前,通過參考和獲得獨文建議來核實這些信息。本出版物不存在對任一公司或服務提供商的任何材料或推薦有任何的暗示背書。2023年10月版權所有本刊物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既不可視為詳盡的說明也不構成由羅兵咸永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普華永道”)提供的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在有所舉措前,請確保向您的普華永道客戶服務團隊或其他顧問獲取針對您具體情況的專業意見。本刊物中的內容是根據當日可獲得的資料于2023年9月30日編制而成的。2023 普華永道。版權所有。普華永道系指普華永道網絡及/或普華永道網絡中各自獨立的成員機構。詳情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