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揚天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2023(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責揚天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2023(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2023CS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of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ndustry in China2022-2023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2023年11月1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前言2023 年,為更好
2、地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增強企業履責意識、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水平,促進電子信息行業可持續發展,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等政府部門的指導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一方面通過政策研究、標準制修訂引導電子信息行業開展社會責任建設;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社會責任行、責任賦能等大量實質性工作,為電子信息行業企業搭平臺、建舞臺,夯實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根基。本年度以來,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聯合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智庫、責揚天下(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
3、司等,面向行業組織開展了“2022-2023年度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自我聲明和水平評測”(以下簡稱“評測 2023”),依據SJ/T 16000-2016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簡稱“指南”)、SJ/T 11728-2018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簡稱“管理體系”)、T/CESA 16003-2021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簡稱“指標體系”)等標準要求,結合企業參評數據、評測數據及典型實踐案例研究,編制了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簡稱“2022-2023 報告”)。2022-2023 報告系統披露了電子信息行業在責任治理、技
4、術創新與應用、供應鏈合作、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等議題中的實踐、進展和成果,并從多個維度分析電子信息行業秉持社會責任理念,從不同領域發力,攜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履責舉措。2022-2023 報告希望通過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水平評測,進一步推動指南 管理體系 指標體系等標準的推廣應用,幫助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共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安全穩定水平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是研究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發展的權威報告,已經連續七年,并通過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年會等主流平臺,面向全球發布。編制工作組2023 年 11 月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
5、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2主編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主要參編單位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智庫責揚天下(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評測編制工作組孫文龍 仲 里 郭秀明 賀宏良 殷格非 梁曉暉 王曉光 王致遠 林 波王連升 吳 西 宋靜濤 楊 檬 李 麗 謝 堅 邵曉鷗 聞洪春 張 蕊 任 翔 劉思巖 穆瑞燕 李白丹妮 李巋然 蓋泓竹 張夏艷等報告反饋010-64102960C3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關于本報告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以企業社會
6、責任為主題研究編制的行業級、年度發布的成果,是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業試點示范級報告,是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促進行業領先企業責任賦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生態發展意識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行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產品。2022-2023 報告在研究分析各社會責任主題、議題的基礎上,特別設置第二部分產業鏈供應鏈專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期望通過整體觀察和產業鏈供應鏈實踐特色亮點,研究行業企業貢獻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成果和經驗,為助力行業企業增強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順暢與穩定提供支撐。整體觀察:
7、編制工作組依據 指南 管理體系 指標體系 等標準要求,結合“評測2023”數據,分析發現電子信息行業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員工權益和技術創新與應用成為評測企業重點履責實踐;二是競爭力百強企業履責水平連續四年上升,持續引領行業履責建設;三是社會責任理念深度融入企業價值觀,上下“一條心”已成主流;四是超七成企業建立日常信息披露機制,ESG 關注度日益凸顯;五是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技術創新前提,近四成企業強調科技倫理治理;六是健康穩定和諧的職場環境是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七是循環經濟賦能“雙碳目標”,生態保護水平跑出“加速度”;八是超七成企業積極踐行優勢公益,攜手繪就和諧社會幸福底色。主要
8、發現與發展建議:編制工作組結合“政府引導、行業推動、企業實踐、社會參與、國際合作”五位一體、多元共促模型,從“政府、行業、企業、伙伴、機構”五方面主要發現:一是政策引導:強化政策保障,催生產業鏈發展新動能;二是人才賦能:筑巢留才育才,筑牢復合型人才蓄水池;三是伙伴協同:責任理念引導,鍛造高質量供應商隊伍;四是產業聯動:發揮協作合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五是機構牽線:發揮紐帶功能,打通點線溝通堵點斷點。發展建議:一是明確鏈長邊界,防范潛在風險;二是完善責任采購,明晰伙伴責任;三是提升賦能精度,提高履責能力;四是加強責任溝通,明辨履責方向。4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
9、續發展報告關于評測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是電子信息行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與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互融的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行動;是摸底了解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情況,挖掘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最佳實踐,培育電子信息行業中國特色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示范企業,促進電子信息行業大中小企業高質量、融通發展的行業級評測披露活動;是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樣本來源:評測 2023 樣本來源包括一是應用指南的第一批、第二批試點示范電子信息行業企業;二是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布的2022 年度電子信息企業競爭
10、力報告及前百家企業名單企業;三是 2022 年財富中國 500 強榜單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四是 2022 年福布斯中國獨角獸企業電子信息行業企業;五是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和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及相關產業協會會員單位;六是積極參與評測 2023 電子信息行業企業;七是 A 股上市電子信息行業企業。評測 2023 工作組通過以上七類樣本源,結合評測要求,對符合基本要求的 7000 余家企業,綜合性篩選,312 家企業成為了本年度評測樣本對象。樣本對象由 221 家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簡稱“制造業企業”),91 家軟件、互聯網及系統集成等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簡稱“互聯網企業”)。采信渠道:一是評
11、測平臺(http:/zwsm.ictcsr.org)上主動申報材料;二是樣本企業對外公開披露相關信息(例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年報、單項報告);三是人民網、新華網、信用中國等權威網站,騰訊、新浪等知名網站所披露的企業經營和發展中相關信息。評測流程:評測 2023 通過網上信息填報、初審復審、數據核驗、專家評定四個階段,對樣本對象組織開展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十大主題的全面評測。評測方法:評測 2023 樣本對象分為制造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兩大類,初評和評定專家組依據指南管理體系指標體系等標準要求,按主題、履責層級,對一級、二級指標進行非均衡賦權,對三級指標
12、進行均衡賦權,得到兩套不同的指標權重表。最終得分計算公式為:總分=指標得分 指標權重+實踐加分項+程序加分項+案例加分項 關于實踐加分項:指標體系中有 17 個加分項,共計 12 分。5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 關于程序加分項:共計 4 分,包括兩個部分,如企業應用指南指標體系開展自評,主動將企業相關信息上報至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平臺,加 2分;如企業主動申請第三方機構進行現場審驗,并提供審閱報告,加 2 分。關于案例加分項:共計 4 分,重點考察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績效,企業主動報送指南管理體系指標體系中供應鏈合作的案例,對表現
13、突出的企業給予案例加分。內容分值評分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在公司的戰略地位0.2社會責任理念、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以及社會責任在公司的地位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典型案例的創新性0.4案例是否具有創新性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典型案例的社會效益1.2案例在社會中產生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典型案例的經濟效益1.2案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典型案例可復制性0.2案例是否可在企業內部推廣、復制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典型案例可持續性0.4案例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典型案例與公司專業優勢的相關性0.4案例是否與企業的專業優勢相結合星級分值(n)發展階段企業特征五星n 90卓越建立完善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機制,并配
14、備相應的資源,很好地應用和落實指南,履責水平處于高水平,是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的引領者四星80 n90優秀建立較為完善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機制,開展符合利益相關方需求的責任實踐,較好地應用和落實指南,是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優秀代表三星70 n80追趕開始逐步推動社會責任工作,社會責任管理機制和制度基本完善,處于追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優秀企業的階段二星60 n70發展在開展社會責任實踐的同時,能夠逐步建立起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機制,但相較于指南要求,履責狀況處于發展階段一星50 n60起步社會責任工作處于初期階段,尚未建立系統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機制,社會責任實踐更多地處于
15、自發階段,與處于卓越和優秀階段的企業之間有較大差距星級評定:評測采取星級制,共分為五個級別(具體如下表)。6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目 錄前言 1關于本報告 3關于評測 4第一部分:社會責任建設主要發現 8員工權益和技術創新與應用成為評測企業重點履責實踐 8競爭力百強企業履責水平連續四年上升,持續引領行業履責建設 8社會責任理念深度融入企業價值觀,上下“一條心”已成主流 8超七成企業建立日常信息披露機制,ESG 關注度日益凸顯 9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技術創新前提,近四成企業強調科技倫理治理 9健康穩定和諧的職場環境是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9循環經
16、濟賦能“雙碳目標”,生態保護水平跑出“加速度”9超七成企業積極踐行優勢公益,攜手繪就和諧社會幸福底色 10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11主要發現:協同發力韌性建設 11政策引導:強化政策保障,催生產業鏈發展新動能 11人才賦能:筑巢留才育才,筑牢復合型人才蓄水池 12伙伴協同:責任理念引導,鍛造高質量供應商隊伍 14產業聯動:發揮協作合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 16機構牽線:發揮紐帶功能,打通點線溝通堵點斷點 17對策建議:強化“責任共同體”共識 18明確鏈長邊界,防范潛在風險 18完善責任采購,明晰伙伴責任 18提升賦能精度,提高履責能力 19加強責任溝通,明辨履責方
17、向 19CONTENTS7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附錄 20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 20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20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 20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平臺 20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 21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 21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年會 21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智庫 22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行 22電子信息行業專題論壇 22電子信息行業賦能 222022-2023年度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重點評測企業名單 23摘要 29Abs
18、tract 318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第一部分:社會責任建設主要發現員工權益和技術創新與應用成為評測企業重點履責實踐評測 2023 樣本企業由 243 家增至 312 家,評測增量率 28.40%。評測數據顯示,年度十大主題評測綜合得分排名依次為員工權益、技術創新與應用、虛擬社區管理、安全與健康、社區參與和發展、誠信運營、責任治理、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消費者關系、供應鏈合作,重視員工發展和技術創新履責實踐成為評測 2023 樣本企業的最大亮點。競爭力百強企業履責水平連續四年上升,持續引領行業履責建設競爭力百強企業履責水平平均得分 62.26 分,連續
19、四年上升,增長率 3.74%,引領了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整體來看,綜合得分率排名前三的是員工權益、虛擬社區、技術創新與應用,消費者關系綜合得分率同比上漲幅度最大,增幅達 9.71%。其中,消費者信息保護成為重點履責方向,84%的百強企業在數據保護方面已采取積極行動,為消費者隱私權益筑牢了安全屏障。競爭力百強企業不斷建設完善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積極采取綠色行動,“碳”尋“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新路徑,成為“雙碳目標”的重要賦能者和推動者,超 60%的企業已開展溫室氣體管理,超 80%的企業在氣候變化方面已采取積極行動,盡可能減少碳足跡和碳排放影響。競爭力百強企業通過供應商賦能等積極舉措,攜手上下
20、游共同應對當前挑戰,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78%的競爭力百強企業開展了供應商溝通機制建設、緊密伙伴合作關系,76%的競爭力百強企業組織開展供應商培訓等活動、暢通供應商溝通渠道。社會責任理念深度融入企業價值觀,上下“一條心”已成主流評測數據顯示,87.18%的評測企業在愿景、價值觀、使命、精神、戰略目標等方面體現了社會責任理念,58.65%的評測企業將責任治理理念融入進日常管理工作,在內部制度文件、公開承諾、聲明或講話中體現最高管理者對社會責任的要求,近30%的評測企業積極開展社會責任培訓,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宣貫,超 70%的評測企業通過識別出自身社會責任實質性議題,優化自身的責任行
21、動和建設目標。社會責任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統一、與外部互信共贏,打造內外和諧統一環境的重要工具,成為企業持續豐富內涵、不斷外延擴展、富有創造性的長期實踐。9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超七成企業建立日常信息披露機制,ESG 關注度日益凸顯評測數據顯示,超 70%的評測企業已建立日常信息披露機制,201 家評測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專項報告或在年度報告中設置社會責任章節,156 家評測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報告、企業公民報告、社會責任報告、ESG 報告,45 家評測企業在年度報告中設置社會責任章節。在已發布的社會責任專項報告中,
22、35.25%的評測企業披露了可持續發展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深度與廣度,更好地贏得利益相關方,尤其是股東的信賴。隨著 ESG 關注度日益凸顯,也將進一步影響企業 ESG 信息披露的廣度與深度??沙掷m發展理念成為技術創新前提,近四成企業強調科技倫理治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中,信息技術和綠色科技、數字化與低碳化成為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的必然選擇,遵從科技倫理、踐行“科技向善”成為電子信息行業企業以數智創新塑造可持續未來的關鍵。評測數據顯示,76.28%的評測企業在新戰略和規劃中積極響應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要求;超過 70%的評測企業注重網絡數據安全保護,不斷落實數據保護這一關鍵環節,夯實數字底座,唯有信
23、息安全,才能更好的以數字力量賦能千行百業,協同解決更多可持續發展深層次問題。近40%的評測企業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合規性管理,通過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信息技術創新能力的同時,促進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統一,不斷完善科技倫理治理生態。健康穩定和諧的職場環境是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健康穩定和諧的職場環境是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評測數據顯示,近 80%的評測企業建立多維度培訓體系賦能員工長遠發展,為員工提供縱向上升通道和職業發展平臺,75.32%的評測企業將保障員工的健康與安全放在首位,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增加自主靈活的工作方式和彈性平臺,支持員工的多
24、樣化選擇,超過 40%的評測企業注重女性員工職場環境和職業發展保護。循環經濟賦能“雙碳目標”,生態保護水平跑出“加速度”循環經濟成為電子信息行業企業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達成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評測數據顯示,55.77%的評測企業開展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56.73%的評測企業重視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打造綠色、節約型社會體系,穩固“雙碳目標”長線發展。31.14%的評測企業將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納入循環經濟體系,通過對廢棄電子產品進行綠色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電子廢棄物處理過程中帶來的碳排放。近 50%的企業披露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通過進行氣候行動倡議、資金投入等方法減少碳足跡,近
25、 30%的評測企業采取生態復綠、制定生物多10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樣性保護方案等舉措,減少自身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超七成企業積極踐行優勢公益,攜手繪就和諧社會幸福底色中國式現代化是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電子信息行業企業通過結合自身資源、與多方合力助推各類型的公益創新,是企業擴大朋友圈、構建公益網絡的重要實踐。積極探索從救助模式逐漸轉變成共建共享模式的創新路徑,結合自身資源在不同社會領域共同深化綜合價值。數據顯示,75.95%的評測企業在鄉村振興、教育發展、防災救災等領域增進社會福祉,著力打
26、造有代表性的優勢公益活動。67.73%的評測企業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備忘錄等形式與社區建立合作關系,積極發揮資源、技術等優勢力量,推動優勢社區建設。62.50%的評測企業通過提供配比捐贈、專業技術和人才的支持等形式,助力其他社會團體開展公益項目,以聯動合作的方式共同將溫暖與希望傳遞。11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主要發現:協同發力韌性建設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制造大國,我國有產業體系配套完善的供給
27、優勢,產業鏈韌性強,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面對新變局、新挑戰,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穩定暢通、安全可靠、抗擊能力的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事關經濟發展大局。在此形勢下,電子信息行業以社會責任理念為先導,注重各利益相關方的統籌兼顧、協同聯動尤為重要且必要。政策引導:強化政策保障,催生產業鏈發展新動能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優化國內產業鏈布局是我國政府推動經濟回穩上升的關鍵。2022 年
28、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 2023 年重點經濟工作任務提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2023 年 2 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公報也著重提到要努力擴大內需,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2023 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和
29、信息化部等多部門共同制定多項引導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政策。一是完善督導問責體系,防范企業潛在風險。采取定期督查、專項督查、隨機抽查等形式,督查各部門推進產業發展、支持政策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情況,避免企業經營風險。二是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強供應鏈國際競爭力。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和合作,提升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的話語權。三是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產業協同發展。精準對接企業發展需求,從加強企業合作、推動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12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提供“一條龍”服務,更好地服務產業
30、鏈供應鏈中小微企業,助推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各地各部門聚焦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重要基礎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關鍵產業鏈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培育產業鏈“鏈主”企業等多項政策的發布,更加堅定了電子信息行業突破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等“卡脖子”問題的信心與決心。2022-2023 年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發展重大政策與行動序號相關行動主要內容1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12022 年 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意見”中指出,要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為支撐,有效利用全球要
31、素和市場資源,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推動制度型開放,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提升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2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論壇2022 年 9 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論壇致賀信中指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保障本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以實際行動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3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
32、設試點工作2022 年 10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確定杭州、武漢、成都、寧德、南通、濰坊、合肥、株洲、廣州、深圳、包頭、齊齊哈爾等 12 個城市首批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通過試點,探索形成“遴選試點加強指導資源傾斜滾動評估持續優化推廣應用”的工作推進模式,樹立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標桿,推廣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人才賦能:筑巢留才育才,筑牢復合型人才蓄水池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彪S著技術升級和生產模式的轉變,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吧钊雽嵤┤瞬艔妵鴳鹇浴?,更是產業鏈供應鏈實現韌性發
33、展的關鍵。超 80%的評測企業對接行業發展趨勢與需求,以更長遠、更系統化的視角健全完善員工培訓發展體系,與多方緊密合作,合力培養更多創新型、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近70%的評測企業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吸納、評價、激勵等方面的相關管理制度,著重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發揮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此外,部分企業加大產學研協作力度,通過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的合作,整合生產、教育、科研等重要資源,促進技術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提升整體研發創新的效能,助力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融合發展模式。1.https:/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案例:騰訊全力打造對外
34、學習交流平臺,助力行業人才儲備2為持續支持行業人才發展和儲備,騰訊開放一系列自有課程,內容涵蓋組織與管理、產品與用戶、行業與數字化轉型等主題。2022 年,騰訊學堂 T-Learning 學習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是面向戰略合作伙伴及高校搭建的線上學習專區,推出近 2000 門課程,以視頻課、音頻課、直播、訓練營、學習圈子等形式,幫助更多學生在技術研發、產品修煉、前沿探索、邏輯表達、任務管理等方面做好更前置的學習準備。此外,騰訊面向商業伙伴、投后公司的管理層和業務骨干提供多元化、高質量的培訓方案和共創交流形式,促進經驗交流和業務協同,為支持行業生態系統貢獻企業力量。案例:臺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
35、有限公司攜手高校,為行業培育一流人才3為向產業鏈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輸送優秀管理經驗和潛在人才,臺達于 2022 年舉辦第八屆“臺達杯”國際高校綠色智造大賽,共 328 所海內外高校、973 支隊伍報名,107支隊伍進入決賽。比賽將“雙碳”與綠色智造的產業發展充分結合,為優秀人才開創比拼舞臺。此外,臺達與高校自動化、電氣、人工智能等專業合作,共建自動化&AI實驗室,通過師資培訓、合作教學、共同編寫出版教材、參與課程體系設計及舉辦教育論壇等,助力產教融合發展,累計與近40所高校達成合作,聯合共建實驗室40余個,出版教材 10 余本。這不僅能夠有效滿足個人就業和工作崗位之間的匹配需求,還能有力推動社
36、會生產力發展,加快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2.來源:騰訊 2022 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3.來源:臺達 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14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伙伴協同:責任理念引導,鍛造高質量供應商隊伍為引導鏈屬企業共同參與社會責任建設,聚力建立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夯實“穩”的基礎,增強“進”的動力。近 60%的評測企業將社會責任理念貫穿于供應商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供應商的選擇、評估、績效管理和業務履行全過程,從尊重人權、重視員工健康安全,到降低供應鏈環境、社會的負面影響,避免供應鏈風險延伸到企業,增強供應商社會責任危機意識,強化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
37、同時,為解決產業鏈供應鏈中出現的“信息孤島”問題,超 50%的評測企業重視加強與鏈屬企業的溝通與協調,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通過搭建交流、對接、合作和服務平臺等,保持供應鏈信息透明度,提高中小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適應性與靈活性。此外,作為實現產業鏈供應鏈鏈屬企業效益最大化的關鍵,提升供應商競爭力是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的重要手段。近 50%的評測企業不斷加強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合作,通過與供應商聯合創新,從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提高供應商綜合能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逐步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態。案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供應商成立聯合改進項目,提升產業供應鏈韌性4華為在不斷提升
38、自身產品質量與供應能力的同時,也高度重視供應商的產品質量與供應能力建設,致力于增強產業供應鏈韌性,保障業務連續性。2022 年,華為與供應商聯合開展六西格瑪改進項目 75 個,QCC 改進項目 86 個,TOP N 改進項目 2 個,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共同提升系統性思維能力,以及應用質量工具方法分析問題、解決疑難雜癥類問題的能力,增進彼此的互利協同關系,同時也幫助供應商培養多名質量管理人才。4.來源: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22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15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案例: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加強供應鏈風險管控,打造“雙碳”先鋒52022 年,海爾
39、智家積極踐行國家“雙碳目標”,大力推行綠色采購,與供應商共同探索低碳實踐,積極與上下游產業鏈單位合作,從原材料制造商到物流企業,從消費者到回收拆解工廠,形成了“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營銷、綠色回收、綠色處置、綠色采購”的 6-Green 戰略,圍繞“研發、原材料、生產、包裝和運輸、產品回收”等方面,探索產品全生命周期減碳。同時,對占采購金額 80%的 200 余家供應商進行了“雙碳”調研,對 221 家供應商進行社會責任審核,完成 1401 家供應商關于沖突礦產的調研,通過加強供應鏈風險管控、綠色管理,共建合作共贏的價值鏈生態,引領產業鏈可持續發展。5.來源:海爾智家 2022 環境、社會及
40、管治報告案例:Apple 推動供應商轉用可再生電力,合力推動綠色供應鏈建設Apple 專注于在所有運營活動中減少能耗,并將同樣的工作貫徹到供應鏈。Apple 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優先減少能源消耗。為了支持供應商的能源效率項目,Apple 通過評估幫助他們把握優化的機會和設計解決方案,提供包括技術支持的廣泛教育和培訓機會,并為這些項目尋求外部融資機會,為實現改進掃除障礙。在供應商建設能效更高的系統時,Apple 為其提供新的培訓材料、教材和更多的資助機會,不斷擴大支持面。此外,Apple 推動整個供應鏈轉用 100%可再生電力的工作。在中國,還包括綠色電力交易平臺和跨省購電協議,為供應商提供了更多
41、選擇。16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案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上下游企業發布數十款汽車電子產品62022 年 11 月 18 日,在 2022 中國汽車芯片高峰論壇上,中國電科協同產業上下游企業,發布了 FPGA、DSP、MCU、SiC 功率器件、GPS 北斗復合導航 SoC、車身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操作系統及軟件解決方案等數十款汽車電子產品,廣泛應用于底盤、車身、動力、整車控制、智能駕駛、座艙網聯六大汽車電子系統。進一步提升汽車芯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國產汽車芯片可信供應鏈。案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攜手伙伴點燃產業鏈數
42、據要素引擎7中國電子為夯實信息技術產業核心基礎,不僅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持續點燃數據要素引擎,還與兄弟央企協同推進數十個聯合創新項目,覆蓋電力、交通、電信、能源、基建等 10 余個重要行業領域,2022 年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60 余項,申請和取得知識產權 300 余件、制定標準 20 余項,打造產品、樣機、解決方案超 50 項,形成 6 大領域 23 個標桿場景。擴展“生態聯盟”,會員單位約 150 家,吸引生態伙伴超 10 萬家,自主安全計算產業鏈匯聚效應逐漸顯現,吸引和帶動生態伙伴聯合創新與融通發展。6.來源:http:/ 2022 社會價值報告產業聯動:發揮協作合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
43、融合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3 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提出,要發揮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重大原創技術突破的重要作用。為突破企業自身技術的瓶頸、打破創新要素的地區空間限制,促進創新要素的空間流動,超 70%的評測企業積極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市場優勢和人才優勢,與其他行業組織組建創新聯合體,集成資源優勢、統籌研發力量,形成關鍵技術和領先產品強大合力,組織力量集中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瓶頸。同時,圍繞產業鏈創新鏈的部署,引導創新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聚集,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
44、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17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案例:小米集團攜手伙伴共破 OLED 技術壁壘8為推動 OLED 顯示產業國產化率提升、解決上游核心原材料及關鍵設備等核心技術難題,小米與天馬微電子、武漢華星光電共建“新型顯示技術聯合實驗室”,集設備、材料、技術驗證為一體,快速推進研發協同、技術迭代和新技術商業化量產。2022 年,華星光電正式宣布推出國內第一個 1Hz120Hz 刷新率,并且切換無閃屏的 WQHD LTPO OLED 屏幕,小米 13 Ultra 首次用上的這塊華星屏幕實現峰值亮度最高可達 2600nit,代表著高端國產屏實力正式進入
45、行業領先水平,硬科技的突破步入高端正循環。機構牽線:發揮紐帶功能,打通點線溝通堵點斷點鍛造長板、補齊短板,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升級,離不開電子信息行業組織機構與利益相關方的通力合作。本年度,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攜手多方組織機構和企業及合作伙伴力量,一是支撐工信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虹橋國際論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合作推進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分論壇成功舉辦;二是全面支撐工信部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政策和熱點問題研究,支撐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標準化體系建設、啟動指南修訂計劃、組織開展修訂工作;三是組織召開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年會、發布 2021-2022
46、年度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水平評測結果;四是組織開展“社會責任行”活動(鄉村振興四川、河南專題);五是組織召開 2023 綠色供應鏈高峰論壇(蘇州、深圳專題);六是組織開展評測 2023、編制2022-2023 報告,支撐工信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法治護航制造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舉辦,充分發揮了其作為企業與政府橋梁紐帶的價值作用,探討了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促進了企業間的協作、知識共享、行業規范、產業升級以及區域合作,推動了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夯實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根基。8.來源:https:/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對策建議:
47、強化“責任共同體”共識當前,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態勢。這是經濟發展規律和歷史大趨勢。面對新變局、新挑戰,發揮政府政策引領力和支持力,擴大行業協會的橋梁平臺作用,推動行業企業以“責任共同體”的思路賦能和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成為提升電子信息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建設,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穩定暢通、安全可靠、抗擊能力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明確鏈長邊界,防范潛在風險“鏈長”作為“鏈長制”的重要組成,是“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支持者,也是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維護者。為避免在“鏈長制”的實施過程中,“鏈長”影響力越過市場發展規律,代
48、替企業發揮經營主體的責任,建議行業龍頭企業“鏈長”一是梳理“鏈長制”的邊界,深刻了解“鏈長”以及鏈中不同企業的責權利。二是健全動態監督機制,及時發現制度實施過程中職責邊界模糊、互相推諉等相關問題并及時提出企業的創新解決方案。三是增加“反饋清單”,針對企業等越界或違規風險點給予反饋并提出意見。四是積極發掘“鏈長制”對資源和要素的組織協調作用,通過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加強精益管理等措施降低企業的改革成本和市場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完善責任采購,明晰伙伴責任建立嚴格科學的采購制度,將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因素整合到采購流程和程序中,不僅能夠為企業帶來廣泛的經濟社會效益,也能夠幫助
49、企業及時應對風險,保障采購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為進一步推動可持續性采購,引導上下游伙伴主動開展社會責任建設,建議行業企業:一是構建責任采購制度和文化體系,梳理企業內部的采購管理制度,增加完善責任采購的相關內容,從制度層面有力支撐責任供應鏈打造。二是結合行業運營供應鏈特點,尋找可行的著力點和抓手,在供應鏈管理的關鍵環節采用社會責任績效等指標綜合評估,將責任要求融入供應鏈。三是制定控制措施和程序管理采購流程,對供應商的行為規范、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政策和公開報告等相關規定進行嚴格評估。四是搭建數字化采購平臺,實現供應鏈信息的透明化和共享性,實現采購與管理的協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質量。192022-
50、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提升賦能精度,提高履責能力從多個維度對供應商進行精準賦能和全方位培養,有助于提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質量管理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管理能力,進而提升全鏈條服務能力。為進一步發掘供應鏈全鏈路發展潛力,建議行業企業:一是從聚焦管理到著重賦能,通過人才培訓、聯合開發、模式創新等方式,幫助合作伙伴提升競爭力。二是在數字化可持續和低碳發展等新形勢下,對有意愿的供應商提供定制化輔導,幫助供應商解決相關管理痛點,提升供應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力,帶動供應鏈伙伴實現轉型。三是以數字技術創新賦能行業企業,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 ICT 技術及方案,協同供應商履責
51、成效追蹤,助力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責任溝通,明辨履責方向企業參與社會責任行業活動有利于凝聚行業智慧,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對于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建議行業企業:一是積極參加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活動,如社會責任年會、社會責任行、綠色供應鏈高峰論壇等,吸收國內外企業在不同履責領域的先進經驗,積極創新,培育競爭新優勢,助力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建設。二是依據指南管理體系等標準,推進已有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在企業內部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建設,為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并結合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態勢,為指南等社會責任相關標準的修訂和立項建言
52、獻策。三是暢通溝通渠道,積極發布產業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參與行業協會的報告編寫、標準制修訂,與行業協會建立完善對話交流機制。20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附錄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SJ/T 16000-2016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是按照 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 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規則,由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領銜起草、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歸口、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提出、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行業標準,是提升行業競爭力,引導企業和其他組織科學、持續、系統履行對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的指導類行
53、業標準。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J/T 11728-2018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依據 SJ/T 16000-2016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編制的行業標準,是貫徹社會責任在企業管理上“怎么做”的方法類標準,是電子信息行業建設和改進社會責任的管理體系,是提升社會責任管理意識和能力、持續改進社會責任管理績效的方法性標準。實踐和應用該行業標準,可幫助行業內尋求系統化管理社會責任的企業,提升負責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實現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可獲得以下潛在價值:一是合規履行責任;二是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目標;三是持續滿足利益相關方(如:客戶、員工等)期望和要求;四是控制企業社會責任影
54、響,減少或消除企業有關的社會責任風險;五是可有效利用機遇并防止發生非預期結果。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T/CESA 16003-2021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是依據 SJ/T 16000-2016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要求,圍繞 SJ/T 11728-2018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規范實踐情況,編制的治理類標準,是企業開展治理自我評測、第三方評測,社會責任建設實踐情況的評測工具。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平臺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平臺(http:/zwsm.ictcsr.org)是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
55、作委員會為更好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責任、履行社會責任,推廣應用 SJ/T 16000-2016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SJ/21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T 11728-2018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T/CESA 16003-2021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而建設的社會責任治理和管理水平的評測平臺。電子信息行業各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均可注冊、自行對本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水平進行自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自我聲明與水平評測是電子信息行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
56、新發展格局,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主動與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互融的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行動;是摸底了解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情況,挖掘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最佳實踐,培育電子信息行業中國特色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示范企業,促進電子信息行業大中小企業高質量、融通發展的行業級評測披露活動;是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發展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信息行業各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均可免費參與或委托授權的第三方機構代為參評。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以企業社會責任為主題研究編制的行業級、年度發布的成果物,是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
57、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行業試點示范級報告,是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行業領先企業責任賦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生態發展意識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行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產品。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年會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年會是一個以企業社會責任為主題的行業級年會,是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主動與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互融,行業試點示范窗口級會議,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科技司、電子信息司等支持舉辦的年度社會責任會議,是全球政、商、學界共商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重大前沿問題的互動交流平
58、臺、國際公共產品,是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行業領先企業責任賦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生態發展意識和管理水平的一個高質量平臺,是行業內解讀、分享、傳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實踐、前沿動態的最具影響力的會議活動之一。截至2023 年 10 月,已成功舉辦九屆。22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智庫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智庫是電子信息領域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與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互融,圍繞國內外政策標準及形勢研究及相關政策意見標準制修訂,企業實踐應用和經濟效能轉化,人才培育,全產
59、業賦能,全球政產學研用各界精英自愿加入、主動承擔相應職責的智囊機構,是由首席專家委員、專家委員、智庫專家和青年專家構成,承擔社責委相關政策意見標準及專項研究課題研究和轉化,相關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服務和信息披露,社會責任領域人才培育等工作,支撐部委、行業、地方及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智慧服務機構。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領域重要的專家智囊。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行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行是電子信息行業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與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互融,圍繞踐行社會責任、落實可持續發展,優選行業及地方典型實踐企業,聯合相關組織機構,組
60、織開展的專題性調研考察學習行動,是電子信息行業發現、挖掘、傳播典型實踐企業和優秀實踐案例的專項賦能行動。電子信息行業專題論壇電子信息行業專題論壇是電子信息行業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主動與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互融的行業盛會,是以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碳達峰碳中和、環境社會治理(ESG)、企業合規經營、體制改革、綠色供應鏈等重點領域,圍繞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經濟建設為主題的專題性論壇,是全球政產學研用各界共商電子信息行業可持續發展、互動交流的國際化平臺,是行業內解讀國家政策、分享全球前沿動態、傳播企業實踐的國際公共產品。電子信息行業賦能電子信息行
61、業賦能是電子信息行業著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社責委為核心聚合行業優勢資本、資源、技術、人才等,以倡議、計劃、項目等形式,支撐部委、地方及企業數字和實體經濟建設,落實產業鏈供應鏈踐行社會責任,實現全產業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是社責委依托主任委員會,引領電子信息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向全產業鏈提供技術創新優勢賦能,踐行行業責任,承擔基礎核心價值的服務產品。23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2023年度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重點評測企業名單編號企業名稱1愛筆(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安徽耐科裝備科技股
62、份有限公司4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6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7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9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北京飛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北京分貝通科技有限公司13北京廣通優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北京國聯視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5北京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18北京話梅樂享科技有限公司19北京金山辦公軟件股份有限公司20北京鎂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1北京賽西認證有限責任公司22北京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23北京世紀瑞爾技術股份有限公
63、司24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25北京搜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26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7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編號企業名稱28北京中電興發科技有限公司29北京中亦安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北京卓信智恒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1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32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33博雅軟件股份有限公司34常州中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超參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36超威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37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38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9成都旭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40創維集團有限公司41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42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戴爾(中國)有限公司44德州
64、儀器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45東方晶源微電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6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7東方宇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48東華軟件股份公司49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方正國際軟件(北京)有限公司52風帆有限責任公司53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4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按首寫字母拼音排序)24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號企業名稱55福立旺精密機電(中國)股份有限公司56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57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58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59富通集團有限公司60高創(蘇州)電子有
65、限公司61高偉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62歌爾股份有限公司63冠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4廣東德賽集團有限公司65廣東領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66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7廣州高瀾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8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70國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71國際商業機器公司72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73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74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75海信集團76杭州格林達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7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78杭州立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79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80杭州祥博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航天時代飛鴻技術有限公司82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83合創產融
66、(北京)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84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編號企業名稱85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86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87亨通集團有限公司88橫店集團東磁有限公司89宏力照明集團有限公司90湖北久之洋紅外系統股份有限公司91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92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93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94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95華為技術有限公司96華域視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97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98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99惠科股份有限公司100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1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2佳能(中國)有限公司103江蘇駿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4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105江蘇
67、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6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07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8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109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110金瓜子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111金祿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2金稅信息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113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4京東集團25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號企業名稱115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6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17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118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19九陽股份有限公司120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21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2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
68、司123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124昆山龍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125蘭州北科維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6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7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8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129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130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131立訊智造(浙江)有限公司132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133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134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135聯想集團136領航動力信息系統有限公司137領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138羅克佳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39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40梅卡曼德(北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141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142沐曦集成電路(上海)有限公司143南京聯
69、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44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編號企業名稱145南瑞集團有限公司146NVIDIA 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147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148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149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50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1寧波興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2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3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154普聯技術有限公司155麒麟軟件有限公司156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57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8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159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60瑞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1三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62
70、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63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164廈門億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65山東正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66山東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67陜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168陜西萊特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69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170上海北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171上海燦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2上海晟碟半導體有限公司173上海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174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6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號企業名稱175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176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7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178上海啟源芯動力科技
71、有限公司179上海天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80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181上海新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182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183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84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185上海移遠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86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187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88深圳傳音制造有限公司189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190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1深圳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192深圳減字科技有限公司193深圳科安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4深圳萊寶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5深圳美云集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96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7深圳市超頻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8深
72、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199深圳市德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深圳市泛海統聯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1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2深圳市航順芯片技術研發有限公司203深圳市火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4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編號企業名稱205深圳市聯得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6深圳市三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7深圳市桑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8深圳市思貝克集團有限公司209深圳市泰衡諾科技有限公司210深圳市特發集團有限公司211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212深圳市天瓏移動技術有限公司213深圳市新天下集團有限公司214深圳市永興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5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
73、6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17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218深圳太若科技有限公司219深圳天德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深圳同興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1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2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223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4神策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25神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26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7圣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28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229數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0舜宇集團有限公司231思愛普(中國)有限公司232思科(中國)有限公司233四川川能智網實業有限公司234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7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
74、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號企業名稱235四川久遠銀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236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37四川長虹佳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238四會富仕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9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240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41蘇州可川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2蘇州路之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蘇州勝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4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245索尼(中國)有限公司246臺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247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248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49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250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51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52天水華天電子
75、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3TCL 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4通鼎集團有限公司255通光集團有限公司256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57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258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59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60萬馬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61網易股份有限公司262微軟(中國)有限公司263偉仕佳杰控股有限公司264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編號企業名稱265無錫市太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66蕪湖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西安未來國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68西安中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69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270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271昕諾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72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73新大
76、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74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275新浪網技術(中國)有限公司276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277信利國際有限公司278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79亞世光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0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281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282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283英業達集團(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84永鼎集團有限公司285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優三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87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288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89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290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291浙江臻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2震雄銅業集團有限公司293中電太極(集團)有
77、限公司294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8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號企業名稱295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296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297中國惠普有限公司298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299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300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301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302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303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304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5中金數據集團有限公司306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7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308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309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310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311株
78、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312紫光集團有限公司29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摘要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必須嚴肅對待的挑戰。為推動電子信息行業企業深化履責意識,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履責建設攻關,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等上級機關的指導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及其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連續七年編制并發布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為更好地了解當前電子信息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現狀,以及在面對紛雜的市場
79、環境時,開展旨在助力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建設采取的履責特點,本報告在評測企業的樣本篩選范圍、負面信息來源渠道以及報告研究結構等方面做出進一步完善。在樣本篩選范圍方面,編制工作組持續擴大評測樣本主要來源,新增 2022 年福布斯中國獨角獸企業的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和 A 股上市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在報告研究分析方面,編制工作組在研究分析各社會責任主題、議題的基礎上,特別設置第二部分產業鏈供應鏈專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期望通過整體觀察和產業鏈供應鏈實踐特色亮點,研究電子信息行業企業貢獻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成果和經驗,為助力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增強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循環順暢與穩定
80、提供支撐。本報告結合“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治理自我聲明和水平評測”數據,依據指南 管理體系 指標體系等標準要求,圍繞責任治理、技術創新與應用、安全與健康、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供應鏈合作、員工權益、誠信運營、消費者關系、虛擬社區管理、社區參與和發展十大主題、102 個細分領域,通過對 7000 余家樣本的符合性篩選,經網上信息填報、初審復審、數據核驗、專家評測四個階段,針對 312 家電子信息行業企業進行測評,分析發現電子信息行業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員工權益和技術創新與應用成為評測企業重點履責實踐;二是競爭力百強企業履責水平連續四年上升,持續引領行業履責建設;三是
81、社會責任理念深度融入企業價值觀,上下“一條心”已成主流;四是超七成企業建立日常信息披露機制,ESG 關注度日益凸顯;五是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技術創新前提,近四成企業強調科技倫理治理;六是健康穩定和諧的職場環境是實現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七是循環經濟賦能“雙碳目標”,生態保護水平跑出“加速度”;八是超七成企業積極踐行優勢公益,攜手繪就和諧社會幸福底色。30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同時,本報告結合“政府引導、行業推動、企業實踐、社會參與、國際合作”五位一體、多元共促的社會責任模型,分別從“政府、行業、企業、伙伴、機構”五方面分析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82、主要特征,并給出相應建議,具體如下:一是政策引導:強化政策保障,催生產業鏈發展新動能;二是人才賦能:筑巢留才育才,筑牢復合型人才蓄水池;三是伙伴協同:責任理念引導,鍛造高質量供應商隊伍;四是產業聯動:發揮協作合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五是機構牽線:發揮紐帶功能,打通點線溝通堵點斷點。發展建議:一是明確鏈長邊界,防范潛在風險;二是完善責任采購,明晰伙伴責任;三是提升賦能精度,提高履責能力;四是加強責任溝通,明辨履責方向。31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AbstractAt present,the world is experiencing changes u
83、nprecedented in history,posing great challenged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industry in China.At this critical moment,in order to raise ICT companies CSR awareness,encourag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industry and supply chains to collabora
84、te on CSR fulfillment,and strengthen,consolidate and shore up the weakness of both chain,the CS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jointly complied by China Electronic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 and its Co
85、mmitte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released for seven years within the guidance of higher authorities,such as,th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ies,Laws and Regulations,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report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CSR development in the ICT industry,and
86、 the features of CSR performance that facilitates more resilient industry and supply chains in an increasingly volatile market environment.The selection scope of evaluated companies,negative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research structure have been optimized for this report.In terms of sample selection,t
87、he compiling group further expanded sample sources,such as,ICT companies on the Unicorns List of Forbes China 2022 and A-share listed ICT companies were included.In terms of research,the compiling group set a special section titled“CSR Help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Supply Chains”
88、,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SR topics and issues.The section aims to help ICT companies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support the smooth circulation of industry and supply chains,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industry observation,and summary of the highlights of industry and supply chain practices t
89、o probe into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ICT companies in contributing to the resilien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supply chains.The report is compil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data of the 2022-2023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ance Self-Declaration and Evaluation,and in accordance w
90、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J/T 16000-2016 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SJ/T 11728-2018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CESA 16003-202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ocial Responsi
91、bility Governance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After screening nearly 7,000 samples,the Evaluation centers on ten themes,including CSR governanc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safety and health,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pply chain coopera
92、tion,employee rights and interests,business integrity,consumer relations,virtual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development,with 102 sub-areas.The Evaluation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312 ICT companies through four stages including,online registration,preliminary review,
93、data verification,and the summary of scores by experts,and concluded that the ICT industry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322022-2023 年度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報告First,employee right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ve become the key compliance practices evaluated companies.Second,the CSR performance of Top 10
94、0 ICT companies have improved for four years in a row,setting examples for CSR performance in the industry.Third,CSR philosophy has become a crucial part of corporate values,and top-to-down solidarity has become a priority of CSR practices.Fourth,over 70%of evaluated companie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95、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s,and the ESG reporting requirements become stricter.Fifth,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ith nearly 40%of enterprises emphasizing ethical 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xth,a healthy,
96、stable and harmonious workplac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for realizing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Seventh,the circular economy is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fulfilling the goals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Eighth,over 70%of evaluated companies are engaging in c
97、harity cause,and contributing to a harmonious society.In the meantime,based on the five-in-one CSR model of“government-directed,sector-propelled,enterprise-implemented and social-involved effort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he report analyzed the main sustainability features of industry a
98、nd supply chains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industry,enterprise,partner and organization,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s follows:First,policy guidance:stronger policy support can fuel new momentum of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Second,talent empowerment:better career conditions will help retain an
99、d nurture talents and buil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pools.Third,partnership:the CSR philosophy-guided entities will cultivate quality supplier teams.Fourth,industry collaboration:the joint efforts will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chain with the innovation chain.Fifth,organizations as the br
100、idges:their role of bond will remove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Our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first,to clarify the boundaries of the chain leader and prevent potential risks;second,to improve responsible procurement and clarify partner responsibilities;third,to enhance the targeted empowerment to improve the CSR capability;fourth,to strengthen CSR communication to 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CSR fulfillment.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