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城市監測試點情況介紹與后續工作思考.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溫室氣體城市監測試點情況介紹與后續工作思考.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3年8月 李 亮試點初步成效32試點監測介紹主要內容背景情況14后續工作思考一、背景情況時代背景p 全球氣候治理的規則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各國政府先后談判達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等三個重要文件,構成了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基礎、政治共識和法律遵循。p 公約確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具體需要和特殊情況原則等。p 巴黎協定首次明確了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度以內,并努力爭取控制在1.5度以內。4“雙碳”戰略的時代呼聲5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
2、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時間遠短于美國歐盟累積人均排放量(tCO2):加拿大:1751 美國:1547 瑞典:776 中國:197(11名)印度:61(來源:Carbon Brief)主要監測對象為京都議定書和多哈修正案中規定控制的7種人為活動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14C或13C)、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化碳(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2030年碳達峰 2060年碳中和“雙碳”監測評估技術6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協同使用p 主要使用清單
3、核算法。進一步細分為排放因子法和質量平衡法。目前,主要使用排放因子計算法。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3個層級方法簡介p 利用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反演核算碳排放量的方法?!白陨隙隆狈椒ㄊ疽鈭D(吳林等)各有利弊碳源匯定量核算美國碳核算體系7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公布了兩套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分別是美國溫室氣體排放與匯清單與溫室氣體報告計劃,通過兩個互補清單跟蹤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使用與IPCC 2006指南一致的方法估計各種排放源和碳匯的溫室氣體排放,并選擇使用較高級別的方法(方法2、方法3)核算,以了解與IPCC指南一致的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計劃提供自下而上的企業級別信息,有助于改進對各個企業和供應商
4、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和類型的理解。(吳偉強等)碳排放實測應用8IPCC清單指南層級3:使用詳細的排放估算模型或者可獲得的設施級排放核算或監測數據!污染源CEMS監測系統中,有CO2連續監測模塊,可以根據CO2的CEMS監測結果核算CO2排放量。2009年制定溫室氣體強制性報告法規,要求自2010年起已經擁有在線監測設備的企業必須監測CO2濃度及煙氣流量。目前美國燃煤電廠采用CEMS法已較為普遍,設備安裝成本30-40萬美元,運維成本每年1.5萬美元。CEMS是歐盟推薦的參與排放交易工業設施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的重要方法之一,監測結果可用于溫室氣體排放交易。2017年,23個成員國的150個設施用CEM
5、S監測監測了CO2和N2O 排放,排放量占所有設施排放量的1.5%。CH4監測方面,2016年6月,美國環保署出臺了油氣行業新建企業排放標準,同年11月,美國開始要求油氣企業實施泄漏檢測(LDAR)。自上而下技術體系9近些年來,大氣濃度反演排放量的技術得到顯著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19年修訂的IPCC指南: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氣濃度反演溫室氣體排放量、驗證清單結果的方法!英國、瑞士、澳大利亞已經將結果納入國家報告!2021年,WMO組織編制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的指導文件!中國 碳交易市場啟動10“碳交易第一個履約周期出現了諸多數據造假的問題,對數據造假的檢驗檢測機構,包括報告編制機構、核
6、查機構要進行嚴控、嚴查、嚴防”。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15日正式發布公告,“根據國家總體安排,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開市。7月16日全國碳市場啟動交易,是落地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的重要機制之一。首批交易主體是2225家火電控排企業,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年,就容量而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是歐盟碳市場的三倍。自上而下技術體系11“自上而下”方法關鍵步驟有3個,建立觀測網絡-編制網格化清單-開發反演模式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同化與模擬方法獲取溫室氣體地面監測數據(可以補充飛機和衛星數據)準備網格化先驗清單數據(空間和時間分解)同化反演模型的
7、QA/QC比較、驗證和報告12345準備和運行反演模型監測網絡12不同尺度歐美等發達國家較早開展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研究,建立了覆蓋不同區域尺度的監測網絡。p全球監測網絡NOAA和WMO各自在全球不同經緯度地區建立了監測站,形成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監測網。監測站多大位于海岸、海島、內陸高山等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小的地方,以有效獲取自然背景環境中不同時空尺度代表性觀測結果。GAW全球溫室氣體監測網絡NOAA全球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全球最大,功能最全31個全球大氣本底站400多個區域大氣本底站飛機輪船航測最早開始4個基線天文臺8座高塔50多個手工采樣點北美飛機航測監測網絡13p典型城市監測網絡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
8、,在歐美國家部分城市開展了一些探索研究。目前,歐美國家城市監測網絡主要分為兩種類型:(1)使用高精度在線監測儀器的低密度高塔監測網絡;(2)使用精度較低傳感器的高密度監測網絡。巴黎洛杉磯印第安納波利斯美國東北走廊城市英國劍橋瑞士加州奧克蘭市低密度高塔監測網絡高密度中精度監測網絡監測網絡14高精度高塔監測p 為什么要用高精度儀器?CO2的平均年變化量為2.26ppm,精確反映全球和地區溫室氣體濃度的微小變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高精度的監測。p 為什么要用高塔監測CO2的源和匯來源廣泛,近地面監測受各種人為和自然源/匯、以及湍流等氣象條件的干擾較大。同時,采樣高度越高,代表區域范圍越大。全球平
9、均CO2增長率應用情況p WMO、ICOS等全球性和區域性網絡主要采用高精度高塔監測。p 大部分城市監測網絡也選擇高精度高塔監測,部分采用中精度傳感器監測。監測網絡15全球衛星監測現狀 歐洲EnvirSat衛星:可測量柱狀CO2總量。美國OCO-2、OCO-3:可觀測全球CO2分布。日本(GOSAT衛星):可以測量CO2和CH4的全球分布。中國大氣環境監測衛星(2022年4月發射):大范圍、高精度的CO2柱總量變化信息。衛星遙感監測監測數據應用 歐洲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發布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通量反演產品。NASA 基于多源衛星數據同化反演模型計算出美國大陸的碳排放。研究人員基于GOSTA
10、T、OCO-2數據及CarbonSAT模擬數據,開展火電廠、鋼鐵廠和油氣田等大型點源的排放估算。中國大氣環境監測衛星OCO-2 反演的全球CO2柱濃度 清單與模式16網格化清單:提高同化反演結果的準確性。將2012年美國國家清單分解為0.10.1每月清單同化反演模式碳同化系統包括地表先驗通量模塊、大氣傳輸模式、觀測資料、同化算法四大部分。生態環境172023.32021.22021.32021.42021.5-102022.52022.6深入調研國內外相關情況,形成我國碳監測相關情況調研報告監測司組織,總站牽頭會同相關等單位,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編制碳監測評估體系構建思路為統籌站內優勢資源和技術
11、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組建碳監測評估專班l邀請院士專家在深圳舉辦碳監測技術高端論壇l結合調研和專家討論,制定碳監測工作方案按照黃部長指示,聚焦點源、重點區域、重點城市,編制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圍繞碳監測關鍵環節編制技術指南為進一步提高對“雙碳”戰略的科技支撐,推進試點工作高質量實施,成立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技術委員會調研報告工作方案構建思路試點方案成立碳專班成立技術委員會完成試點工作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加強溫室氣體監測,逐步納入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統籌實施”。到2022年,基本完成試點工作 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監測評
12、估體系我國在這方面開展工作較晚,近年來除環境部外,僅中國氣象局、個別行業協會、部分重點企業結合實際,聚焦重點領域探索開展了一些基礎性工作,但還存在地面站點建設、衛星研發、技術積累、應用實踐等不足問題,相關技術方法和標準規范體系大都借鑒國外經驗,基本處于追趕歐美國家的階段,我國碳監測評估工作任重道遠?;诒O測數據的碳源匯核算方法可以提供更獨立、客觀、精準的核算報告,得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視在典型行業碳排放校驗核算、全球碳盤點、城市碳排放量核算和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評估等多領域開展了大量應用實踐??傮w上來說,碳監測評估是國內外研究和應用熱點。二、試點情況介紹碳監測評估介紹20到2022年底,
13、通過開展重點行業、城市、區域三個層面的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碳監測評估技術方法體系,形成業務化運行模式,總結經驗做法,發揮示范效應,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評估提供數據支撐重點行業排放監測l構建技術體系l探索本地化排放因子l支撐檢驗排放量核算l開展地面監測,探索技術路徑l構建技術體系l為城市碳排放核算提供校驗參考城市大氣及海洋碳匯監測l完善監測網絡,開展天地一體化監測l開展數據分析區域大氣及生態碳匯監測試點目標總體目標具體目標我國碳監測試點介紹21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監測以CO2為主以CH4為主綜合考慮CO2、CH4和N2O火電行業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電、上海電力共18家企業22臺機組鋼鐵
14、行業中國寶武、首鋼集團共3家企業29個點位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共9個油田煤炭開采行業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電、山東能源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共11家企業、9家煤礦,2家選煤廠廢棄物處理行業光大環境和北控水務共8家企業我國碳監測試點介紹22城市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試點p綜合試點城市:上海、杭州、寧波、濟南、鄭州、深圳、重慶和成都,重點開展高精度CO2、高精度CH4以及其他溫室氣體的監測評估。p基礎試點城市:唐山、太原、鄂爾多斯、麗水和銅川,重點開展高精度CO2和高精度CH4的監測評估。試點城市我國碳監測試點介紹23海洋碳匯監測試點海洋試點城市海洋試點內容鹽沼紅樹林海藻養殖海草床我國碳監測試
15、點介紹24區域本底(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p 目的開展區域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為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校驗提供服務支撐。p 任務完成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提標改造,實現溫室氣體監測數據與國際要求可比。p 范圍本方案選取福建武夷山、山東長島、內蒙古呼倫貝爾、四川海螺溝、湖北神農架、云南麗江、青海門源、山西龐泉溝、廣東南嶺等9個國家背景站。山東長島大氣溫室氣體采樣高塔我國碳監測試點介紹25重點區域遙感監測p重點區域溫室氣體衛星遙感監測。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21年CO2、CH4遙感柱濃度監測。對全國重點省份CO2排放量進行評估核算。p重點區域溫室氣體地基遙感監測。在長三角及京津冀區域代表性地基遙感站點開展監測。
16、我國碳監測試點介紹26生態試點監測 生物量地面試點監測森林:吉林長白山、海南中部山區、云南白馬雪山草原:內蒙古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區、青海三江源高寒草原區 溫室氣體通量監測選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開展H2O/CO2通量試點監測,以深圳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赤坳水庫、楊梅坑兩個通量觀測站點。土地利用及其變化監測對我國2021年陸域各類土地利用類型及面積進行監測。監測項目為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濕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等六大類26亞類。承受力脆弱區生態影響監測選取青海省承受能力脆弱區為試點監測范圍并開展以下工作:生態承受力脆弱區生態系統格局監測制備和水體重要生態參數監測濕地和冰川兩種典型生態系統監測典型區
17、域碳儲量監測氣候變化對生態影響程度的監測衛星監測衛星監測地面核查地面核查衛星影像全覆蓋核查縣域,遙感普查找到自然生態系統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區域地面人員現場核查,核準開發情況、社會屬性,找到變化原因三、試點初步成效碳監測評估試點初步成效28建網絡:行業:5個試點行業共建成93臺在線監測設備城市:建成63個高精度、95個中精度城市監測站點區域:有序實施國家空氣背景站高塔采樣系統升級改造,并開展全國及重點區域溫室氣體立體遙感監測勤指導:成立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技術委員會。累計召開技術培訓會20余次、監測數據質量情況調研30余次、技術對接會40余次。強分析:獲得1600余個自然月監測數據、88萬余個場站
18、泄露手工監測數據、約22000景衛星遙感數據。重點開展監測和核算數據的比對分析、由濃度到排放量的反演分析和時空分布的規律特征分析,加強對碳監測數據的規律挖掘。p 有望支撐企業碳排放核算。結果顯示直接監測法與因子核算法結果總體可比技術可行 重點行業具備較好的污染物自動監測基礎,改造運維成本低,與核算法差距不大經濟可行支撐精準管控節約管理成本與傳統的清單核算方法相比,直接監測法:能夠提供更高時空分辨率的數據,且結果可比,具有技術可行性直接成本差距不大,且能夠節約監管成本p有效建立城市碳排放量計算方法獲取溫室氣體地面監測數據準備高時空分辨率溫室氣體清單數據同化反演模型的QA/QC比較、驗證和報告12
19、345準備和運行反演模型從無到有建立城市監測網絡城市月度,CO2排放量反演結果p有針對性掌握重點區域溫室氣體濃度水平全球尺度全國尺度基本掌握了全球CO2和CH4濃度及其時空分布狀況。p有序構建碳監測技術標準指南點位布設技術指南聯網方案與技術要求同化反演技術指南手工監測技術指南清單編制技術指南養殖通量儲量遙感質量質控技術指南 針對點位布設、儀器安裝、監測分析等關鍵技術環節,先后印發10余項碳監測技術指南或規程。開展溫室氣體監測儀器比對測試,進一步提升了碳監測數據的有效性、準確性和可比性。工作成果33進展p 各試點企業所有點位自動監測系統已正常運行,手工監測有序開展,遙感監測得到初步應用,監測技術
20、體系框架已經搭建。編制了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試點工作手冊。聚焦CO2自動監測點位布設、儀器選型要求、運行技術等關鍵環節,完成了3項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完成安裝93套自動監測設備,已分析709組自然月自動監測小時數據,完成64萬個場站泄露監測。試點開展以來,指導參試的11個集團公司及其所屬49家企業,圍繞五類重點行業構建碳排放監測技術體系,著力開展監測法與核算法系統比對,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果。行業試點火電火電機組數據報送總體情況工作進展34進展p 監測法與核算法比對結果初步顯示,采用自動監測技術獲取有組織排放源CO2排放量具有技術、經濟可行性,有望在輔助企業碳排放量核算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行業
21、試點 監測法具有技術可行性。本次試點的火電、垃圾焚燒行業監測法與核算法所得CO2排放量結果整體可比,近六成火電行業試點機組監測數據與核算結果相對誤差總體保持在10%。監測法更具有較強的經濟可行性。對于納入碳市場的火電企業來說,監測法與核算法經濟成本基本相當,每臺機組大致在3-7萬元/年,若進一步考慮與現有廢氣自動監測監管協同,監測法更具有較強的經濟可行性。監測法成本核算法成本工作進展35進展p 監測可以獲取小時級/設備級排放量數據,提升了核算數據時空分辨率,為及時識別異常排放源、實施精細化管理提供可能。行業試點 CO2排放分散,主要排放口自動監測基礎較好,試點涵蓋了主要排放源。高爐熱風爐、電廠
22、燃氣鍋爐、石灰窯、焦爐CO2排放濃度較高,電廠燃氣鍋爐、燒結機頭、焦爐和高爐熱風爐等工段排放量占比90%以上,燒結機頭、焦爐和高爐熱風爐等鐵前工序及自備電廠是碳排放管理的重點。鋼鐵行業通過監測實時掌握重點工段排放情況高爐熱風爐電廠燃氣鍋爐燒結機頭焦爐4個點位為主要排放源點位,排放量占試點點位的90%,占試點企業全廠排放量的70%!識別了火電、鋼鐵、廢棄物處理等行業在核算數據質量控制上的薄弱環節,可提升核算數據質量!工作進展36進展p 初步建立CH4泄漏檢測的技術方法行業試點 通過開展“衛星+無人機+走航”綜合監測,油氣田開采行業初步建立了CH4泄漏識別技術方法,可應用于生產環節檢測。石油天然氣
23、行業煤炭開采行業 煤炭開采行業利用現有井工安全監控系統,開發了CH4排放協同監測技術。工作進展37進展試點開展以來,試點相關成員單位指導參試17個試點城市,推動構建城市碳監測網絡,排放核算技術體系和業務運行體系。城市試點p 試點城市從無到有建設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網絡。監測網絡方面,截至2023年1月底,14個試點城市已建成63個高精度監測站點(至少包括CO2/CH4)和95個中精度監測站點(以CO2為主),上海、深圳已率先完成本地監測網絡建設。網格化清單編制方面,大多數試點城市已完成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其中部分城市已完成網格化清單編制。同化反演模式構建方面,部分城市已完成初步搭建。工
24、作進展38進展城市試點盤錦碳儲量調查南通碳儲量調查湛江碳儲量調查p 城市海洋碳匯監測有序推進。盤錦、南通、湛江、深圳4個試點城市的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完成試點碳通量監測能力建設,理清了試點城市的碳儲量分布現狀、碳通量規律特征等,得到各試點不同時段碳匯能力數據,組織完成了海洋碳監測試點監測評估報告等文件的編制,進行了鹽沼生態系統、紅樹林生態系統、海草床生態系統和壇紫菜養殖的碳監測標準方法研制工作。工作進展進展p 逐步構建碳監測評估技術體系。城市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試點印發點位布設、運行質控、數據聯網、手工監測、清單編制和同化反演等6份關鍵環節技術指南,為科學規范開展試點工作提供技術保障。依托盤錦市和
25、南通市鹽沼生態系統碳儲量監測試點經驗形成了潮汐鹽沼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與評估技術規程、濱海濕地陸-氣界面CO2、CH4和水汽通量監測技術規程 渦度相關法、濱海碳匯遙感分區技術規程和壇紫菜養殖碳匯監測和核算技術規范4項技術規程的專家審議稿。點位布設技術指南聯網方案與技術要求同化反演技術指南手工監測技術指南清單編制技術指南養殖通量儲量遙感質量質控技術指南城市試點工作進展40進展p 初步建立我國獨立自主、國際等效可比的溫室氣體監測量值溯源體系,與溯源至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標準氣體比對結果一致性較好。城市試點 基于光譜法開發高精度標準氣體定值技術,構建基準標尺向工作標氣量傳體系。編制完
26、成環境空氣二氧化碳/甲烷標氣高精度光譜法定值要求初稿。組織標氣比對,對標國際量值提供準確可比“化學砝碼”。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標氣比對顯示結果一致性較好,表明當前我部建立的溫室氣體逐級定值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可比。開展以環境空氣為基體的溫室氣體標準氣體制備的研究工作,擬形成配氣能力。標氣高精度自動定值系統標氣高精度自動定值系統工作進展進展溫室氣體監測設備組織國內外6種原理共14個型號大氣溫室氣體在線監測儀器開展性能測試,已開展儀器漂移、重復性和準確性測試。在 線 及 便 攜CO2檢測的作業指導書已完成。目前已完成十余個CO2在線監測系統已完成現場檢測。自動監測儀器性能測試與選型
27、41城市試點工作進展42進展區域試點 基本完成山東長島國家背景站溫室氣體高塔采樣系統升級改造,避免近地面人為和自然溫室氣體源匯影響,實現與國際監測水平接軌。央地合作,推動其他具備條件的國家背景站升級高塔采樣系統。聯合相關單位,初步部署完成一套全球和區域碳同化測試模型,基于國內外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數據,對全球和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進行了初步估算。山東長島大氣溫室氣體采樣高塔p 推動國家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提標改造和數據應用。神農架新建高塔工作進展43進展 基于日本GOSAT衛星的遙感數據,開展了全球、全國的溫室氣體遙感監測。監測顯示,全球CO2高值區多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我國CO2濃度呈明顯的
28、“西低東高”分布格局,我國高光譜觀測衛星(GF-5B)初步具備全球尺度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能力,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初步實現了山東人為CO2碳排放量的快速估算?;谖覈叻直媛市l星遙感影像,依托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的業務體系,生產完成了目前國內最新最好的2021年度全國生態類型數據集。初步掌握承受力脆弱區青海省的生態系統格局特征。全球尺度省份尺度全國尺度區域試點p 開展全球全國重點區域衛星遙感碳監測評估分析應用。四、后續工作思考后續工作思考45面向管理支撐核算有序銜接拓展深化強化統籌協同推進創新驅動示范引領認真落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總要求,堅持輔助、校核工作定位,有序開展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進一步
29、提升碳排放量核算準確性、一致性、科學性。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法,開拓創新,對接業務需求,推動碳監測應用場景落地,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碳監測技術、方法、產品和案例。充分發揮技術委員會作用,加大對試點單位和試點任務的統籌協調力度,進一步提升試點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結合管理需求、形勢任務和工作實際,科學把握試點工作時序、步驟和進度,穩步有序推進試點。在全面總結前期試點成果基礎上,適當擴大試點范圍,拓展試點深度,強化數據分析挖掘,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形成覆蓋網絡構建、數據分析、同化反演等主要環節的技術指南和規程,推動技術體系更加成熟健全。后續工作思考46后續工作思考47 區域本底(背景
30、)站溫室氣體監測 海洋本底(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 全國及重點區域溫室氣體衛星遙感監測 生態試點監測 省級試點 城市試點 海洋試點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監測(企業事權)火電 鋼鐵 水泥 石油天然氣開采 煤炭開采 廢棄物處理省級、城市大氣溫室氣體及海洋碳匯監測(地方事權)區域大氣溫室氣體及生態系統碳匯(國家事權)30個集團公司110家企業12個省份20個城市總站、海洋中心、衛星中心48以CO2為主以CH4為主綜合考慮CO2、CH4和N2O火電行業國家能源、中國華電等共61家企業114臺機組鋼鐵行業中國寶武、首鋼集團共3家企業29個點位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共7個油田煤炭開采行
31、業國家能源、中國華電等共23家企業廢棄物處理行業光大環境、康恒環境、上?;^中法水務、上海城投等共11家企業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水泥行業中國建材、北京金隅等共7家企業7個點位省級、城市大氣溫室氣體及海洋碳匯監測試點p省級試點:江蘇、浙江等4個?。ㄖ陛犑校┳鳛槭〖壴圏c,重點開展高精度CO2和高精度CH4的監測評估。同時,在河北等8個重點省份開展碳排放量核算遙感監測應用示范。p城市試點:唐山、上海等12個城市開展試點,建立完善高精度CO2和高精度CH4監測評估體系,形成業務化運行能力。p海洋試點:盤錦、南通等9個城市(新增5個)作為海洋城市試點,在鹽沼、紅樹林、海草床、海藻養殖等試點內容中選
32、取一種或多種類型,重點開展碳儲量和碳通量監測評估。p 區域本底(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福建武夷山、內蒙古呼倫貝爾、海南五指山(新增)等10個國家背景站點,開展區域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評估。p 海洋本底(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北黃海圓島站開展海洋區域本底站溫室氣體監測試點,評估海水吸收大氣溫室氣體的潛力及變化趨勢。p 全國及重點區域溫室氣體衛星遙感監測:全國及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CO2、CH4、N2O(新增)遙感柱濃度監測及歷史數據對比分析;重點關注區甲烷泄露排放源監測;在東北地區秸稈焚燒區、西南地區森林和北方地區草原火災發生區等開展CO2、CH4排放量遙感估算。p 生態試點監
33、測:廣西桂林、四川成都建成溫室氣體通量站點,2022-2023年我國陸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及動態變化監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碳匯核算模擬,模型參數率定與精度驗證,開展典型區域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與核算;選取內蒙古典型的草原生態脆弱區,開展典型草原生態脆弱區生態系統格局監測、植被等關鍵生態參數監測、典型區域碳儲量監測及氣候與植被的相互影響監測。區域大氣溫室氣體及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試點時間及成果形式512023年6月2023年12月2024年12月2025年4月深化試點實施階段報送階段性總結報告2024年6月收官總結階段l 總結深化試點經驗與成效l 形成一批技術標準規范l 推進數據比對,形成業務化能力l 充分論證后逐步推廣應用2023年8-9月2023年中l 印發深化試點方案l 試點單位編制實施方案l 召開啟動會l 動員部署l 講解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