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5G通信行業主設備商技術產品市場競爭產業對比研究報告(39頁).ppt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全球5G通信行業主設備商技術產品市場競爭產業對比研究報告(39頁).pptx(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0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2,目錄,第一章:全球主設備商對比,第二章:海外擴張+精準布局,渡過寒潮期,奠定4G反超基礎 第三章:技術創新+業務拓展,4G市場全面開花 第四章:5G技術及產品領先,前瞻5G布局,強化5G領先優勢 第五章:主設備商產業鏈機會一覽,核心觀點,市場份額位居世界前列,市場空間更大、估值彈性更足 產業價值及企業盈利成長更持續、更,確定,股票市場走勢反映出投資者信心更足,1G/2G,4G,“歐美中” 三足鼎立,技術優勢領先; 5G戰略布局領先; 研發支出穩定;,中國設備商在專利等核心話語 權逐步提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先; 中國市場需求空間更大; 頂層設計產業政策利好頻
2、出; 2020年后產業催化劑頻頻;,七國八制 5G技術及產品領先基礎更好 3G,5G時期 世界一流,并將持續領先,5G時期,以主設備及網絡建設為紐帶 帶動上游半導體、芯片等核心環節自主 可控,同時牽引下游催生更豐富更廣泛 的內容及服務等應用環節。 3,“中華烽” 躋身前列 數據來源:通信網、C114等,圖1:設備商核心觀點一覽,4,第一章:全球主設備商對比,5,1.13G洗牌,4G市場格局穩定,5G持續領先, 2018年全球七大設備制造商依次為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思科、中興、Ciena和三星,這七家公司合計占全球服務提供商設備 市場收入的80左右。 華為市場份額在2018年持續上升,在過去五
3、年中每年增長約2個百分點,愛立信和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平均每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 據觀研天下預計,2023年中興通訊的市占率繼續攀升至 24%,超越諾基亞和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二大通信主設備供應商。 圖2:全球主設備商市場排名變動情況,華為,諾基亞,諾基亞,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阿爾卡特朗訊,1,2,3,4,5,6,7,8,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2021E2022E2023E 愛立信華為,華為諾基亞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北電 數據來源:DellOro Group、C114以及觀研天下等,摩托羅拉,中興,思科,西諾,三星,
4、注:2016年諾基亞收購朗訊。,北電,摩托羅拉,中興,中興,思科,思科,西諾,西諾,三星,三星,6,1.2股價漲跌幅對比:中興通訊穩健崛起,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愛立信,思科,三星電子,阿爾卡特朗訊,思科,中興通訊,諾基亞 數據來源:wind,,圖3:全球主設備商股價漲跌幅情況一覽,諾基亞,思科,中興通訊,愛立信,2G,注:股價均進行歸一化處理,3G,4G,7,數據來源:wind,,圖4:中興通訊PE-band,圖5:思科PE-band,數據來源:wind,,1.3估值對比:國內設備商估值空間更大,1.4市值對比:國內設備商快速成長,趕
5、超諾基亞等巨頭, 中興市值自3G時期穩步提升并與2015年4月首次突破千億元,實力趕超諾基亞等巨頭。 圖6:總市值對比(億美元/億元),-23%,0%118.05 +243%,+113% 8 數據來源:wind,(其中諾基亞、思科、愛立信、朗訊等為美元;中興及烽火為人民幣),9,第二章:海外擴張+精準布局,度過寒潮期,奠定4G反超基礎,2.13G時期國內設備商: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圖7:3G時期華為與中興破局發展(上:華為;下:中興),通信設備和移 動終端方面雙 向布局。,,,忽略小靈通市場 損失PHS百億市 場。,專制下錯失手 機市場。 摒棄獨攬,分 散權力。,3G(UMTS) 研發投入40億
6、 元,產品發布, 首創分布式基 站。,進入小靈通和 手機市場,僅 6個月突破小 靈通,出貨價 壓到了300元,(市場最高 2000元),簡單粗暴的研發管理體,系導致CT2和DECT產品 失敗。 華為收購港灣,實現重 新加速。,創新突破多載 波技術,實現 了Single-RAN。,1998年,200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聯通一二期CDMA項 目中標。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的GSM移動創新產 品首次出口。,開拓小靈通市場。,開拓手機市場。 手機市場銷售占比 20%。,國際市場成為發 力點,海外資源 投入越來越大。 中興國外市場收 入占比比重越來 越大,成為主要 增長點
7、。,,,20%的凈利潤投入3G研發 但國內3G牌照未下發。 與利比亞簽訂3G首個商用,局點,但商用局點布局小, 產品成熟度低,UMTS海外 商用布局未打開。,確定MTO戰略, 大力開拓國外運 營商市場。 與和黃英國公司 簽署30萬部 WCDMA終端合 同,3G首次進 入歐洲市場。,10,數據來源:華為、中興公司官網等,歸納整理,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23G時期:深耕聚焦成熟市場和領域,圖8:3G時期愛立信與諾基亞發展歷程(左:愛立信;右:諾基亞),2001,構建第一個 GSM系統,2002,出資50%組 建合資公司索 尼愛立信,
8、2006,收購英國老 牌電信運營商 馬可尼,2009,北電網絡破 產,購進部分 專利以及引進 人員。,1997,連續15年占 據手機市場份 額第一,2003,諾基亞1100累計銷售2億部。,2010,并購摩托羅拉通信。,2011,在英國倫敦宣布 在微軟達成戰略合 作關系。,2013,出售手機業務,聚焦 光通信主業。,2014,數據來源:公司官網、通信網等,11,收購諾 西全部 股份,2.33G時期:精準戰略布局渡過寒潮時期,奠定發展基礎,華為,3G產品不斷成熟、首創分布式基 站、產業鏈不斷豐富,愛立信,專注于傳統成熟業務,中興,確定MTO戰略,大力開拓國外運 營商市場,國外市場成為主要增長點,
9、諾基亞,不斷收購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 等,專注于歐美成熟市場,數據來源:C114、通信網等,,12, 國內3G牌照遲遲未發,國內3G無市場打磨,導致產品不成熟,遭受海外巨頭設備商聯合打擊,海外拓展緩慢且艱難。 國外:專注于傳統成熟業務,聚焦歐美成熟市場。 圖9:3G時期設備商的主要戰略,3G產品瞄準海外市場,進入小靈 通、手機市場,全球第一個GSM系統,傳統市場 份額占比高,2.4華為三次戰略轉型,奠定4G反超基礎,從產品走向解決方案,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從運營商走向終端消費者,1990年代海外巨頭壟斷了 整個通訊市場 客戶需求不限于產品,還 有解決方案,采取農村包圍城市,差異化全球競爭戰略
10、,華為成熟產品體系在國內 市場趨于飽和,客戶只在運營商層面,擁有用戶神經末梢體驗和管道, 為以后做鋪墊,圖10:華為三次轉型,數據來源:華為官網等,,13,第三代移動通信的三個國際標準WCDMA、CDMA2000和TD-SCDMA都采用了CDMA技術,高通(Qualcomm)申請了約兩千項專利,主要 解決的是應用于蜂窩通信中的組網問題。 高通在高效同頻復用基礎上建立了軟切換技術,成為了CDMA最基礎的專利,高通近乎壟斷了CDMA專利。華為在HSDPA階段才加入 3GPP標準活動,但截至2018年,華為已擁有WCDMA5%的基本專利,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中受到的制約大大縮小。 根據ETSI統計,3G
11、的基本專利有200多項,WCDMA方面的基本專利有69項,已位列全球基本專利五強。,2.53G專利格局:技術標準主導專利格局,高通為最大的贏家,數據來源:飛象網,,圖11:3G標準,圖12:3G專利(CDMAWCDMA)分布,數據來源:鎂客網,,14,圖13:3G時期主設備商營收增速(%)變化情況,2.6營收對比:海外市場是主要增長點,圖14:3G時期主設備商毛利率(%)變化情況,29,33,35,37,39,41,43,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12、10 -20 -30,31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數據來源:wind,,15,數據來源:wind,, 華為:基于海外大發展,營收保持穩定增加,2018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美元(約7212億元)同比提升19.48%。 中興:由于小靈通和CDMA布局,國際業務拓展順利,業務趨于穩定。 諾基亞:手機業務穩居市場份額第一,諾基亞1100累計銷售2億部。 愛立信:愛立信收購老牌電信設備商馬可尼。,第三章:技術創新+業務拓展,4G市場全面開花,16,3.14G時期國內設備商:技術創新是破局的關鍵,圖15:4G時期華為與中興破局發展(上:華為;下
13、:中興),發布5G白皮書, 交換機S12700。,在9個國家建立5G 創新研究中心;,發布首款32路 X86開放架構小 型機昆侖服務器, 和首個基于SDN,架構的組網解決,全球研發中心16個, 方案。 聯合創新中心28個。,全球獲得170多 個云化商用合同; 共部署超過200 萬臺虛擬機和 420個云數據中 心。,運營商業務轉向 價值驅動; 企業業務數字化 轉型; 消費者業務打造 世界級智能終端 品牌。,發布全球首個覆蓋全場景人 工智能的Ascend系列芯片 以及其系列的產品和云服務, 麒麟980,和基于3GPP 標 準的端到端全系列5G產品 解決方案。,2013年,2014年,2015年,2
14、016年,2017年,2018年,建設匈牙利首個LTE 網絡;規模部署 6000余基站;LTE 商用合同增至7個。,攜手中移HK正式 推出全球首款單芯 片4GLTE智能手 機GrandXLTE。,中標東南亞電信 集團4GLTE項目; 與貴陽市政府合 作金融板塊與智 慧城市項目。,與來賓合作智慧城 市建設; 美國商務部實施出 口限制措施決定; 中興高層洗牌,掌 舵人更換。,電信云與核心網 絡產品線總裁徐 子陽為中興新 CEO; 解禁以來拿下三 大運營商訂單累 計超5億元; 恢復產能集中資 源投入5G建設, 研發與測試進度 趕上目標。,獲中國電信2018年度無線 網絡七期集采項目訂單: 包括800
15、M、1.8G/2.1G標 準站等無線LTE設備。,17,數據來源:華為、中興公司官網等,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6-7月,2018年8-9月,3.24G時期:戰略聚焦,針對性布局是關鍵,圖16:4G時期愛立信與諾基亞發展歷程(左:愛立信;右:諾基亞),2009年,全球部署130多張4G LTE網絡,覆蓋用戶 超3億。,從手機終端領域正式退出, 2012年轉而專注移動網絡設備和通 信專業服務。,2018年8月,加大對美國市場投 資力度,以滿足5G 需求。,2018年9月,2018年10月,與T-Mobile美國簽署35億 美元多年合同,為愛立信 最大5G訂單。
16、從北京開啟5G全球路演; 和高通宣布,成功在6GHz,以下頻段完成符合5GPP Rel-15規范的5G新空口 OTA呼叫。,2018年11- 12月,與中國聯通達成 2019設備采購合作意 向;與中國移動聯合 公開展示基于5G連接,2010年,并購摩托 羅拉通信。,2012年,參與歐盟大型科研項目 METIS,籌謀研發5G技術。,2013年,出售微軟手機業務,聚焦主業; 針對5G技術進行專利布局。,2014年,收購諾西全部股份。,2015年,收購阿爾卡特朗訊(但 協同效果并不明顯)。,2017年,2018年,費率。,數據來源:通信網、C114等,的遠程音樂合奏應用。,18,出售海底電 纜,聚焦
17、移 動寬帶。 與中移簽署10,億歐元框架協議,,在5G部署中給予 建議;公布5G標 準必要專利許可,3.34G時期:加快技術與產品創新,實現業務及市場的全面開花,華為,兼顧政企、企業以及消費市場,全面開花,愛立信,退出手機業務和芯片市場,拓展軟件、服務以及視頻業務,中興,面向M-ICT時代聚焦四大領域,運營商、政企、消費者和新興市 場,諾基亞,無線、專業服務、電信云以及網信 安全等領域,聚焦關鍵戰略領域,數據來源:C114、通信網等,,19, 國外的主設備商開支逐步剝離手機等業務,甚至通過收購來進一步聚焦光通信業務,這一階段國外運營商主要戰略是進一步聚焦 關鍵業務。 對于國內運營商來說,加快技
18、術創新,主要市場拓展產品線,實現業務及市場的全面開花。 圖17:4G時期設備的主要戰略,3.4營收對比:國內主設備商業績答卷亮眼,圖19:4G時期主設備商毛利率變化情況(%), 華為:基于技術優勢,營收保持穩定增加。 中興:18年因外部情況,增速下滑21.41%,目前業務穩步向好,基本恢復,預計今年利潤實現轉正。 諾基亞:收購阿郎,但是內部整合不順利,17年營收快速下滑。 4G時期國內的以華為為代表主設備快速崛起,營收實現穩步向上,但是目前國內毛利情況較國外仍有加大差距(差10-20點左 右)。,-40,40,60,80,圖18:4G時期主設備商營收增速變化情況(%) 100,2013,201
19、4,2015,2016,2017,2018,2019Q3,愛立信,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中興通訊,華為,-20 20,25,20 30 0,35,40,45,50,2015,2016,2017,2018,20132014 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三星電子,20,數據來源:wind,,數據來源:wind,,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諾基亞 中興通訊,愛立信 思科,阿爾卡特朗訊思科 Ciena科技, 2018年,華為在
20、研發費用的支出為1015億元,占全年收入的14.1%,同比增 長13.2%,并且2018年華為從事研發的人員超過了8萬名,占總人數的45%, 華為近十年累計研發費用超過了4850億元,累計獲得專利數多達87805件, 并且華為還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用于研發。 從營業收入占收比情況來看:全球設備商占收比基本保持穩定,但是考慮 收入增長情況,國內營收明顯快于國外,因此總的來說,國內研發支出情 況是穩步提升的態勢。 圖20:4G時期主設備商研發支出占收比(%) 35.00%,3.5研發支出:國內研發支出穩步提升,600,000 400,000 200,000 0,圖21:華為研發投入(百萬
21、元)情況 80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0,50000,100000,150000,2011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研發人數其余工作人數,數據來源:公司年報,,21,數據來源:wind,,研發投入其他投入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圖22:華為研發人員情況(人) 200000,22,數據來源:ABI Research,,圖24:基站天線供應商創新與應用能力評分矩陣, ABI Research指出,全球基站天線市場格局趨于穩定,全球Top3天線廠商
22、華為、凱瑟琳、康普占據了接近7成無源天線市場 份額,其中華為份額34.4%,已經4年蟬聯全球第一, ABI Research分析報告指出,華為天線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能力以94.5分持續領先,,圖23:基站天線供應商市場份額(%),數據來源:ABI Research,,3.6創新及成果轉化是業績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23,數據來源:IHS Markit,,3.7國內設備商出貨量穩居前列, 據IHS Markit統計,2018年華為基站出貨量穩居榜首(占比39%,提升3pp),中興穩居第四(占比10.9%,降低2.1pp)。 從競爭格局來看,市場集中度高度集中,前5家市場占比95.4%。 圖25:2
23、018年全球基站出貨情況,24,第四章:5G技術及產品領先,前瞻5G布局,強化5G領先優勢,25,4.15G技術及產品基礎好,產業催化劑進入釋放密集期,數據來源:CTIA,,圖27:5G產業催化劑有望相繼釋放,數據來源:C114、ittbank等,, CTIA將民營企業的5G實驗及引入進度、電波分配情況、政 府戰略等轉換成數值,對比了各國的“5G應對水平”。 從2019年度的評分來看,中國和美國并列第一,均為19分。 隨后是韓國18分、日本17分。 產業催化劑密集而重磅:廣電4.9G頻段發放、一月CES、 二月巴展、二三月5G招標、3GPP R16標準、5G手機價格 和出貨量持續超預期等。 圖
24、26:2019年度5G競爭排名,26, 截止到2018年12月28號,在ETSI網站上進行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的企業共計21家,聲明專利量累計為11681件。 聲明量超過1000件的企業有華為、Nokia、LG、Ericsson、Samsung、Qualcomm和中興。華為以1970件5G聲明專 利排名第一,占比17%。,4.2基礎設施市場份額不斷提升,5G專利數量世界領先,圖28:2018年5G標準專利聲明數量排名,圖29:2018年5G標準專利聲明數量占比(%),數據來源:ETSI,,數據來源:ETSI,,27,4.3中興通訊運營商業務5G布局接入網,高頻AAU,新一代5G高低頻AAU,支
25、持業界5G主流頻段,采用Massive MIMO、Beam Tracking、Beam Forming等 5G關鍵技術,完美保障全部宏覆蓋場景和容量需求; 場景針對性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實現最佳投資回報率。,具備超大容量,造型美觀,易于安裝部署快捷; 充分滿足室內高密度用戶的需求,適用于購物中心等室內深度覆蓋場景。,Qcell,低頻AAU,5G Pad,全系列Pad產品(包含Pad BBU、Pad RRU、Pad電源、Pad蓄電池四種設備)適合宏網滲透不到或者 厚度不夠的區域的補盲補熱,如狹窄街道小巷、旅游休閑場所等,可通過路邊抱桿、掛墻輕松實現 零占地一體化建站。, 在RAN領域,中興通信在大
26、規模MIMO 方面領先于其大多數競爭對手。2017年,中興通訊推出5G基站,使用了自研的芯片組, 具有強大的多模支持能力。 圖30:中興通訊5G接入網方面取得良好進展,處于業界領先地位聚焦多場景需求 全制式BBU 全球2U高度的最大容量BBU,支持2/3/4/NB以及5G全制式,擁有業界最大處理能力;集虛擬化和IT平 臺優勢于一身,實現無線網絡的彈性容量、開放接口、可本地化創新業務,并支持CRAN、DRAN靈活 組網。,數據來源:中興通訊官網,,4.4中興通訊運營商業務5G布局Core領域, 中興2018年1月發布了面向商用的全融合Common Core解決方案,即一張融合核心網同時支持2G/
27、3G/4G/5G/固定接入,以最少 的投資建網,并且實現向目標網絡平滑演進。 此外,中興通訊一直積極推廣其5G-Ready的全虛擬化核心網(vCN)成功案例。,圖31:中興通訊5G核心網方面聚焦價值市場,滿足運營商生態布局 中興通訊5G Common Core 同時全接入和全融合的核心網解決方案; 解決了運營商5G時代多網業務協同開展、部署和網絡演進的困擾,旨在為運營商提供高 效、開放和智能的新一代網絡,極大降低部署和演進成本。 全虛擬化核心網 vCN解決方案充分考慮了5G網絡和IoT的需求,基于vCN云化核心網,運營商可以實現網絡重 構,開放網絡能力,使網絡運營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可編程的能力,
28、滿足5G時代眾多物聯網 應用的定制化需求。 數據來源:中興官網、通訊網等, 28,4.5中興通訊運營商業務5G布局承載網領域,回傳,29,數據來源:中興官網、信通院等,,提供大帶寬、低時延、軟硬分片、高可靠性、開放協同 的能力; 在5G承載方案中,有源OTN和無源WDM是前傳網的兩種主 要技術,IP over OTN和Packet OTN是回傳網的兩種主要 技術。, 中興通訊于2017年2月的MWC展上推出5G Flexhaul承載解決方案,并陸續在2017年和2018年推出了多款5G承載產品。 5G Flexhaul解決方案基于SDN的SR和FlexE技術,提供簡化的可編程IP連接;采用基于
29、FlexE拓展的FlexE Channel,可實現 超低延遲轉發和快速業務保護切換,以滿足5G嚴格的QoS要求 中興通訊提出的3A(精確時間源、高級時間戳、自適應時間算法)同步解決方案,可實現+/- 100ns以內端到端同步精度。 圖32:中興通訊5G承載網方面凝聚前沿技術,打造一流端到端解決方案 5G Flexhaul承載解決方案 集5G前傳、中傳和回傳為一體的端到端承載解決方案; 基于業界首創FlexE Channel技術,支持業界最低時延 (0.5s/節點),最快倒換時間1ms; 可滿足5G多方面需求,為客戶提供靈活、可擴展和高效 的5G承載網絡。 OTN承載解決方案 前傳,其他,Vod
30、afone Idea,NetOne,Altice,中國,歐洲中東非洲,亞太,美洲,其他,PLDT,INWIT,Globe,迪拜旅游,局,中國聯中國移 通動香港,嘉興電國家公中軟國 信安三所際,BTTIM 德國電中東各 信運營商,Cloud Foundry,LG U+,合作開發,簽訂訂單,云,5G商業部署,30,數據來源:華為年報,4.6華為三大業務協同發力5G, 2018 年消費者業務收入已超過運營商業務。華為業務主要分為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2010-2019H1,消費者業務 從 17%逐步提升至 55%,運營商業務從 80%下降至 36.5%。 消費者業務成為公司增長的主要驅動
31、力:華為主要發力消費者業務和運營商業務。華為消費者業務在 3G 時代平穩增長,4G 時代 進入增長爆發期,2014-2018 年期間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 46.8%。 2017 年,華為智能手機全年發貨 1.53 億臺,全球份額穩居前 三;2019 年上半年智能手機發貨量為 1.18 億臺,同比增長 24%,平板、PC、可穿戴設備發貨量也實現快速增長,消費者業務收 入實現 2208 億元。 華為計劃在 2019 年研發投入 1200 億人民幣,克服美國“實體清單”對消費者業務的影響,未來將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圖33:華為市場表現和合作情況,4.7華為運營商業務5G布局接入網領域,Smart
32、AX EA5800系列,AP7060DN,AirEngine 5760- 10,AP7000系列,AP6000系列,AP5000系列,AP4000系列,AP3000系列,無線局域網- 室內接入,AP2000系列,AP1000系列,AP8082DN&AP8182DN,企業光接入,無線局域網-室外接入,企業無線,BSC6000基站控制器,BTS3900宏基站,BTS3900A宏基站,DBS3900分布式基站, 在RAN領域,華為一直積極主動地向市場推廣大規模MIMO 解決方案,并將Cloud RAN作為其5G 愿景的核心。2017年,當華為推出 一款全新的Cloud RAN基站產品時,感受到一些遲
33、疑運營商的阻力。此后,華為調整策略,開始強調“集中化”RAN,而不是“虛 擬化”RAN。 華為在MEC技術上比較有影響力,而且多年來已經將這一技術應用在了提供給企業客戶的Small Cell解決方案。 圖34:華為5G接入網方面無線全云化戰略:網絡智能有彈性,31,數據來源:華為官網,,4.8華為運營商業務5G布局核心網領域,eCNS230寬帶集群核心網,eCore9300,USN9810,eCNS280寬帶集群核心網,eCNS300核心網,為鐵路專用通信量 身定制,采用高集 成度,高性能的 ATCA硬件平臺,高 性能的芯片,綜合 提升業務性能; 集成核心網網元移 動交換中心(MSC)、 歸屬
34、位置寄存器 (HLR)和媒體網關 (MGW),實現了單 框核心網,減少了 核心網網元間的網 絡中間節點,提升 網絡的可維護性, 降低運營成本,是無線寬帶集群系統的 核心網設備,基于網絡 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 和云化架構設計,提供 傳統核心網的網絡功能 外,還通過將網元功能 虛擬化、在多網元間共 享標準化硬件資源,來 給各網元提供可根據實 際應用的容量配置,提 高網絡擴容減容效率, 提升業務上線效率。,eCNS280(3U)具有硬件 簡單、功耗低、易部署、 快速交付的特點。,是eLTE寬帶集群解決 方案一個的微型化 eLTE核心網
35、,包含五 大核心網設備,設備 高度僅2U ,適合19寸 機柜安裝標準,部署 便捷,適合網絡規模 在50個站以內的中小 型企業網絡部署。,主要功能特性:語音 集群業務/數據業務/ 備份功能/后路由功能 /PS POOL/O&M/用戶和 群組管理,基于小型化硬件平 臺,使用虛擬化平 臺集成多個核心網 網元,來實現純寬 帶接入。 采用華為NFV標準架 構, 集成CloudUSN、 CloudUGW等網元; eCore解決方案具有 高集成度特點,滿 足集中化管理需求, 簡化網絡,降低管 理成本; 高可靠性:支持1+1 網元備份及主要業 務單板備份,是GPRS/UMTS核心網 分組域的核心設備, 具備G
36、PRS業務支撐 節點(SGSN)的業 務功能;,32,數據來源:華為官網,采用高性能的平臺 基礎開發,提供安 全可靠的業務支撐, 既便于維護管理, 又可支持豐富多樣 的業務和功能;,USN9810是實現GSM- R網絡分組域業務的 核心產品之一。, 華為的CloudEdge是“one mobile core”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能夠支持2G/3G/4G和5G接入網絡,華為CloudEdge解決方案還在 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獲得“最佳網絡軟件突破”獎。 圖35:華為5G核心網:以用戶為中心、應用驅動并基于AI自治,4.9華為運營商業務5G布局承載網領域,可靠;智能運維,智能檢測,智能排障,
37、PTN 900系列,采用功能強大的華為自研NP芯片,提供高性能業務承載服務;基 于創新的SDN架構設計,能夠解決網絡流量負載不均,提高網絡帶 寬利用率。,NetEngine20E-S系列,具備低成本、大容量、高密端口、可編程等特點,支持業界最大端 口容量,可應用在企業云數據中心、企業接入節點和各大IDC網絡 出口。,CX6600系列,NetEngine05E&NetEngine 08E系列,33,數據來源:中興通訊官網,基于華為NP芯片和SDN,采用無阻塞交換架構,體積小、帶寬大, -40C70C 寬溫應用,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滿足交通、金融、 電力、政府、教育、企業等行業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38、, 華為在2017年8月推出了5G-ready承載解決方案X-haul,包括光傳送、路由器、微波在內的多種技術,支持源路由、FlexE、50GE 接口、高精度同步選項以及控制和管理功能。 華為的微波解決方案實現了10GE到基站,其光傳送可以通過全室外WDM設備提供高達100GE的鏈路帶寬;華為5G傳送支持端到端網 絡切片和自動化功能,包括網絡SLA自我優化。 圖36:中興通訊5G承載網:有效滿足全球運營商差異化場景需求 統一承載,支持任意業務接入;分組內核,硬件調度,低時延,高,第五章:主設備商產業鏈機會一覽,34,自主研發數據數字用 戶交換機ZX500,ZTE198全中文雙頻 手機,推出GS
39、M900/1800 雙頻移動通信系統,進軍海外市場,199019992005,制定MTO戰略,拓 展海外運營商市場, 簽署WCDMA終端 合同,2012至今,推出首款單芯片4G LTE智能手機,2001,CDMA服務中國聯通, 獲首個大規模通網 絡建設項目,2007,CDMA連續兩年居 全球第一,1996,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商,終 端 產 品,能 源 及 基 礎 設 施,服 務,云 計 算 及 IT,無接 線入 產產 品品,核 心 網 產 品,承 載 產 品,35,數據來源:中興通訊官網,圖37:中興通訊產品線發展 2G時代:芯片3G時代:軟硬結合4G時代:全方位解決方案,5.1中興通訊定位:
40、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商,芯片自研,具備議價優勢。,國內設備商迅速崛起,芯片引起了歐美廠商 的重視和警惕。中興開始感受到上游供應鏈 的壓力。, 中興累計研發并成功量產各類芯片100余種,是中 國芯片產品布局最全面的廠商之一。 在研產品的工藝水平已經達到7nm,并同步導入5nm 工藝。 中興在終端芯片、服務器芯片等弱項方面,還有待 進一步提升。,1990,3G時代:,2012至今,2G時代:,自主研發面向酒店與小 企業的PBX技術并進行 商用,4G時代:,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提供商,2007,2008,2009,2010,推出了首款支 持TD-LTE的基 帶處理器,從產品及解決方案 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
41、略,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1992,1995,推出無線GSM解決方 案,數據來源:華為官網等,36,首次在北美大 規模商用 UMTS產品,Single-RAN產 品,首個LTE/EPC 商用網絡,路 由 器,智 能 手 機,解 決 方 案,交 換 機,服 務 器,物 聯 網 生 態,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 差異化全球競爭戰略,全產業鏈覆蓋,從運營商 走向終端消費者,5.2華為產業鏈:從運營商到終端消費者全產業覆蓋,圖38:華為產品線發展,5.35G產業鏈:帶動上游核心環節自主可控,催生下游廣泛應用環節,5G時期,以主設備及網絡建設為紐帶帶動上游半導體、芯片等核心環節自主可控,同時牽引下游催生更豐富
42、更廣 泛的內容及服務等應用環節。 圖39:5G產業鏈,37,數據來源:OFweek,ittbank,c114等,38,HPE/H3 C,浪潮,聯想,華為,ODM廠 商,華為,中興通訊,Nokia,ciena,其它,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 訊,其它,cisco,華為,Aristar,HP,紫光股份 (新華 三),Juniper,其它,cisco,華為,Nokia,Juniper,紫光股份 (新華三),其它,數據來源:中國聯通,,數據來源:wind、通訊網等,,全球基站設備市場,全球光傳輸設備市場,全球服務器市場 其他戴爾,5.4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主設備商保持領先,全球路由器市場,全球交
43、換機市場, 網絡設備一般包括:基站、光傳輸設備、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 要打造安全技術體系,就不僅要做到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也要做到設備的本體安全,中國已取得長足進步。 信息產業自主可控,網絡設備需先行,國內已涌現出華為、中興通訊為首的重要供應商。,圖41:2018年全球交換機、路由器、基站、光傳輸設備、服務器市場份額,圖40:主要網絡設備在網絡中的位置示意圖,5.5.1借力華為供應鏈重構,國內上游供應鏈廠商迎發展良機, 華為供應鏈中原采購美國的半導體產品主要包括存儲芯片、射頻芯片、光芯片、模擬芯片等,采購訂單的轉移為國內廠商帶 來替代機會。 圖42:華為國內潛在供應商,39,數據來源:OFweek,ittbank,c114等,圖43:華為國內潛在供應商 華為產業鏈中軟硬 件產品的國產替代, 通信芯片、光芯片、 濾波器、射頻等為 重點。 如果禁令實施周期 較長,從戰略角度 華為很可能會在產 品領域有所選擇, 可能會暫時的裁剪 一些業務領域。而 在這些領域的中小 競爭者,可能會階 段性受益。,40,數據來源:OFweek,ittbank,c114等,5.5.2借力華為供應鏈重構,國內上游供應鏈廠商迎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