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佳華科技-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20201021(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佳華科技-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20201021(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Table_MainInfo 公司研究/信息服務/信息科技服務 證券研究報告 佳華科技佳華科技(688051)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2020 年 10 月 21 日 Table_InvestInfo 投資評級 優于大市 優于大市 首次首次 覆蓋覆蓋 股票數據股票數據 Table_StockInfo 10 月 20 日收盤價 (元) 114.55 52 周股價波動(元) 81.81-193.78 總股本/流通 A 股(百萬股) 77/19 總市值/流通市值(百萬元) 8859/2125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Table_ReportInfo 市場表市場表現
2、現 Table_QuoteInfo -29.59% -11.59% 6.41% 24.41% 42.41% 60.41% 2019/102020/12020/42020/7 佳華科技海通綜指 滬深 300 對比 1M 2M 3M 絕對漲幅(%) -3.0 -9.8 -28.4 相對漲幅(%) -4.2 -12.3 -30.8 資料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師:鄭宏達 Tel:(021)23219392 Email: 證書:S0850516050002 分析師:洪琳 Tel:(021)23154137 Email: 證書:S0850519050002 分析師:黃
3、競晶 Tel:(021)23154131 Email: 證書:S0850518110001 分析師:楊林 Tel:(021)23154174 Email: 證書:S0850517080008 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 Table_Summary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公司是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公司是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公司 2004 年成立,基于多年在 建筑智能化、 環保監控和信息化及智能脫硫運營方面的經驗積累和技術開發, 聚焦于為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領域提供物聯網應用。根據公司官網,目前已 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傳感器、云鏈數據
4、庫、物聯網 IoT 平臺及人 工智能 AI 算法等核心技術。 公司近年來大力發展和拓展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 業務,并在主營構成中得到了體現。2019 年 1-9 月,占比最大的是智慧環保 業務,為 47.3%,其次是智能脫硫運營和智慧城市業務,占比分別為 19.9% 和 16.7%。 底蘊深厚,多領域垂直拓展。底蘊深厚,多領域垂直拓展。我們認為對物聯網技術企業而言,打通感知層、 網絡層和應用層后可以形成數據閉環,從數據獲取到數據運用進行全生命周 期管理,有利于保證物聯網項目實施的總體效果,進而增強公司競爭力。根 據公司招股書,公司已在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積累了全面性的綜 合能力,我們認為
5、這些綜合能力是公司向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升級的基石。 從智慧環保業務切入智慧城市領域,標桿項目打造示范效應。從智慧環保業務切入智慧城市領域,標桿項目打造示范效應。以公司區域結 構分析為例可看出標桿項目示范效應帶來業績的提升。智慧環保業務方面, 以山西、河南等地為代表的華北地區,是公司目前智慧環保業務的主要服務 區域;而隨著業務區域的進一步開拓,以安徽、山東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業務 收入貢獻提升,2019 年三季度,華東地區收入占比達 34.34%。公司未來智 慧環保等業務將繼續拓展,預期公司之后的收入區域分布將更為廣泛。 5G 助力萬物互聯,打開萬億市場空間。助力萬物互聯,打開萬億市場空間。隨著 5G
6、 的到來,系統頻譜效率將實 現百倍量級的容量提升,支撐千億設備連接的網絡需求。我們認為物聯網技 術與多行業融合,帶來了海量空間,但目前行業內還未形成明顯的企業格局。 公司在物聯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短期來看,在智慧環保和智慧城 市領域將大有可為;長期來看,也有望在其他領域拓展自己的勢力范圍。 盈利預測與投資盈利預測與投資建建議。議。我們認為公司在物聯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 技術,深耕智慧環保,并以此切入智慧城市領域,是行業領先的綜合技術服 務商。隨著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業務的推進,公司有望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 發展態勢。我們預測,公司 2020-2022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7.20/1
7、1.60/16.95 億 元,歸母 凈利潤 分別為 2.21/3.72/5.52 億 元, 對應 EPS 分 別為 2.86/4.80/7.14 元。參考可比公司,給予 2020 年動態 PE55-60 倍,6 個月 合理價值區間為 157.30-171.60 元,首次覆蓋給予“優于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業務拓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主要財務數據及預測主要財務數據及預測 Table_FinanceInfo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營業收入(百萬元) 389 515 720 1160 1695 (+/-)YoY(%) 17.1%
8、 32.3% 39.8% 61.2% 46.1% 凈利潤(百萬元) 64 119 221 372 552 (+/-)YoY(%) 79.0% 85.7% 86.0% 68.1% 48.7% 全面攤薄 EPS(元) 0.83 1.54 2.86 4.80 7.14 毛利率(%) 41.0% 48.3% 51.3% 54.0% 55.5% 凈資產收益率(%) 32.1% 24.7% 13.1% 18.1% 21.2%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2018-2019) ,海通證券研究所 備注:凈利潤為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目目
9、錄錄 1. 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 . 5 1.1 從智能配電到物聯網全產業鏈條 . 5 1.2 聚焦智慧環保,拓展智慧城市應用 . 7 2. 底蘊深厚,多領域垂直拓展 . 10 2.1 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全覆蓋,多領域垂直拓展 . 10 2.2 從智慧環保業務切入智慧城市領域,標桿項目打造示范效應 . 12 3. 5G 助力萬物互聯,打開萬億市場空間 . 13 3.1 智能基礎設施愈加完善,5G 助力萬物互聯 . 13 3.2 物聯網與多行業融合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 14 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 15 5. 風險提示 . 16 財務報表分析和預測 . 17 pOmRpOmMsPnMr
10、OnPnQrRqPaQaObRsQmMsQmMfQmNpPeRtRpNbRrRvMMYoMoMwMtQnN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3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目錄圖目錄 圖 1 公司發展概況 . 5 圖 2 公司智能配電設備. 6 圖 3 公司股權結構(IPO 發行前). 7 圖 4 公司研發的脫硫節能優化系統 . 8 圖 5 某市 PM2.5 污染最嚴重地區小時排名情況 . 9 圖 6 渣土車未苫蓋識別. 9 圖 7 2017 年和 2019 年 1-9 月公司主營業務構成對比 . 10 圖 8 公司 2017-2019 年營業收入及增長率. 10 圖 9 公司
11、2017-2019 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 . 10 圖 10 物聯網智能產品:微型空氣質量檢測儀 . 11 圖 11 物聯網智能產品:移動 AI 分析儀 . 11 圖 12 羅克佳華云鏈大數據中心 . 12 圖 13 2019 年底各省 5G 規劃建站規模(前 10 位,單位:個) . 14 圖 14 2012-2019 年全球每年新增物聯網設備連接數(百萬臺) . 14 圖 15 國內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億元) . 15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表目錄表目錄 表 1 可比公司估值表 . 15 表 2 公司業務分拆(百萬元) . 16
12、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5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1. 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物聯網綜合技術服務商 根據公司招股書,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建筑智能化、智能脫硫運營、智慧環保、智 慧城市、環保監控與信息化?;诙嗄暝诮ㄖ悄芑?、環保監控和信息化及智能脫硫運 營方面的經驗積累和技術開發,公司聚焦于為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領域提供物聯網應 用。根據公司官網,目前公司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傳感器、云鏈數據庫、物 聯網IoT平臺及人工智能AI算法等核心技術,是一家打通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全產 業鏈條的物聯網技術企業。 1.1 從智能配電到物聯網全產業鏈條從智能配電到物聯網全產業鏈
13、條 圖圖1 公司發展概況公司發展概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 2004 年創建之初即從事智能配電業務,智能配電設備可以被視為一個物聯 網終端感知設備,其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等方面,在實現智能終端功能過程中需要軟件編程,培育了信息化和自動 化能力。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6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2 公司智能配電設備公司智能配電設備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海通證券研究所 2007 年-2009 年,公司承擔太原武宿機場改擴建工程配電項目,并承擔了太原 武宿機場改擴
14、建工程樓宇自動控制系統、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等弱電集成項目,將其信 息化與自動化能力在建筑智能化領域進行應用與拓展;2009 年-2011 年,公司先后開 發信息化集成協同系統、弱電集成平臺系統等建筑智能化軟件著作權,在建筑智能化 領域將核心能力從智能配電進一步拓展到弱電集成,構筑了公司在建筑智能化配電、 弱電集成方面的核心能力。 2007 年,運用在智能配電業務中培育的信息化和自動化能力,公司進入環保監控 與信息化業務并承擔建設山西省環保廳“工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對山西百余家 火電企業污染設施的運行工況進行實時監測;積累了對脫硫除塵等環保設施系統運行 的數據監測和工藝分析經驗。 2010 年
15、,公司結合在上述百余家火電廠脫硫運行監測 中積累的經驗,承擔山西省科技廳的省級專項課題脫硫節能智能優化系統開發, 進入了智能脫硫運營業務領域。 2013 年,全國霧霾問題嚴峻,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將之前在環保監控與信息化業 務以及智能脫硫運營業務中采用的數據采集、監測等技術應用于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領 域,應用傳感器密集布點(一般每平方公里設一個大氣微型監測站),改變了原來一個 縣區級行政區劃只有少數幾個大氣標準監測站,無法形成環境治理大數據的困境。從 而形成了目前的以空氣質量監測為核心的智慧環保業務。 近年來,公司將建筑智能化、智慧環保等業務中積公司將建筑智能化、智慧環保等業務中積累的安防信息化、
16、多協議通信累的安防信息化、多協議通信 網關、數據分析、數據交換等能力,協助政府進行智慧城市管理,逐漸將業務拓展到網關、數據分析、數據交換等能力,協助政府進行智慧城市管理,逐漸將業務拓展到 智慧城市領域。智慧城市領域。當前,公司致力于在物聯網各個垂直應用領域進行業務拓展,由于物 聯網技術在各行業均有需求,公司涉足的應用領域包括:建筑智能化業務及在此基礎 上發展的智慧城市業務,環保領域中面向政府客戶的環保監控與信息化業務、面向發 電企業的智能脫硫運營業務及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智慧環保業務;其實質就是通過物聯 網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的搭建,感知數據,并搭建應用平臺,幫助這些領域的客 戶運用物聯網、提升
17、物聯網數據運用水平。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3 公司股權結構(公司股權結構(IPO 發行前發行前)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海通證券研究所 根據公司招股書,IPO 發行前,李瑋、王倩夫妻分別持有公司控股股東韋青信息 90%、10%的股份,通過韋青信息持有羅克股份 42.18%的股份,同時李瑋直接持有羅 克股份 20.84%的股份,通過共青城華云間接持有羅克股份 1.60%的股份,李瑋、王倩 直接或間接持有羅克佳華 64.62%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此外,李瑋一直擔任 羅克股份的董事長,對公司進行實際控制和經營管理。公司當前的股權架構
18、較為穩定, 有利于未來長期穩定發展。 1.2 聚焦智慧環保,拓展智慧城市應用聚焦智慧環保,拓展智慧城市應用 根據公司招股書,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建筑智能化、智能脫硫運營、智慧環保、智 慧城市、環保監控與信息化。各業務板塊概要具體如下: (1) 建筑智能化建筑智能化 即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和設備銷售,搭建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于一體的建筑智 能化系統。公司通過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業主方對智能樓宇和智慧園區的智能化控制 及運營優化管理。在具體實現方式上,通過以終端的智能傳感設備如監控設備、網絡設 備、樓控設備、帶有連接功能的電氣成套設備等為物聯網感知層基礎,傳輸層通過自主 研發的智能網關等設備對采集到
19、的的數據進行融合以及傳輸,后端主要通過自身開發的 應用軟件及數據庫平臺實現對建筑相關數據的智能分析及節能等方面的管控功能,形成 智能建筑整體解決方案。建筑智能化可以拆分為弱電集成項目及配電項目: 弱電集成項目弱電集成項目即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具體為根據業主方對于園區及建筑中各項智 能管理系統(包括但不限于視頻監控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門禁系統等)的具體要求, 提供整體方案設計、設備提供、施工管理、系統集成等一體化工程。配電項目配電項目即智能成 套電氣設備的銷售,公司應用自主研發的通訊模塊和智能操控裝臵等多項軟件,通過現 場總線技術,實時采集柜內智能元器件的各類數據,實現基礎配電功能的同時,根據
20、需 求提供電力監控、動力監控、電氣火災監測、新風控制、消防專用配電等功能,是建筑 智能化在數字配電系統中的現場設備。 (2) 智能脫硫運營智能脫硫運營 主要是主要是運用物聯網及數據優化分析手段, 為電廠提供智能脫硫動態管控、 運營服務。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8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具體是研發屬于脫硫物聯網應用層的脫硫優化決策支持系統,并應用在火電廠的脫硫系 統,對電廠脫硫設備進行過程監控,通過在電廠原有脫硫設備內部嵌入應用層的脫硫優 化決策支持系統,將原分散在五大脫硫 DCS 系統中感知到的數據進行融合,將工藝過 程中實時發生的量與模型中的量進行對比、校核,從而
21、分析出系統中當前存在的問題及 影響工藝指標的潛在問題,及時報警優化提示,保證整個脫硫效率,為火電廠客戶提供 脫硫智能優化、動態管控的運營服務。 圖圖4 公司研發的脫硫節能優化系統公司研發的脫硫節能優化系統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海通證券研究所 在實際的業務場景中,例如電廠用于發電的煤炭有時所含硫分較高,導致 SO2 和 粉塵等污染物的濃度一下子升高很多,傳統環保運營中主要靠人的判斷,難以對脫硫劑 所需的增量進行準確判斷,可能因投放量不足而導致污染物濃度超標,或是因投放過量 而導致成本浪費;而公司開發的脫硫優化決策支持系統實時輸出的脫硫劑投放調整數據 能夠有效指導運營實踐,對脫硫效率形成保障。
22、(3) 智慧環保智慧環保 該業務板塊主要提供環境監測方案的物聯網建設、數據采集及后期數據分析、運營 服務。2013 年,在全國霧霾問題嚴峻的惡劣形勢下,公司將之前在環保監控與信息化 業務、智能脫硫運營業務以及煤礦物聯網業務體系中采用的傳感和數據分析原理應用于 環保大氣污染領域,以微觀站的模式治理大氣污染,并將北京通州區作為第一個試點區 域,助力北京通州區構建了環保綜合信息化項目。通過不斷對環保數據的監測采集方式 進行創新,運用多種數據采集設備獲取多源、多參、多維度的海量數據,公司形成了豐 富的大數據資源。公司設計的微觀站,能夠全面感知和探測大氣中的 PM10、PM2.5、 SO2、NO2、CO
23、、O3、溫度、濕度八種主要參數,以及影響環境質量的 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總懸浮顆粒物) 、光照強度、風速、風向、氣壓、噪聲等其他 因素。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5 某市某市 PM2.5 污染最嚴重地區小時排名情況污染最嚴重地區小時排名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6 渣土車未苫蓋識別渣土車未苫蓋識別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海通證券研究所 在利用物聯網技術采集獲取多源大數據的基礎上,公司創新開拓數據獲取渠道,進 一步與生態環境局、住建局、氣象局、城管局、交通系統等政府部門開展緊
24、密合作。經 數據接口與使用授權,將建設工地揚塵監測數據、工業污染源監測數據、餐飲油煙監測 數據、汽車尾氣監測以及氣象、道路、地理等各類數據,接入到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庫 中,進一步豐富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利用上述大數據資源,公司構建了一整套信息較 為全面的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池,形成“環保動態一張圖” 。 隨著數據資源的進一步積累,以及公司在數據分析領域的技術演進,公司將 AI 技 術與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相結合,開拓運用人工智能實現于環保應用,形成羅克佳華生態 環境大數據 AI 平臺,目前已實現城市降塵復雜場景智能識別、空氣質量溯源與預測模 型等功能。 (4)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業務是通過城
25、市物聯網管理系統,運用采集的物聯網數據,重點面向城市 管理如環保、安防、城管、住建等領域,通過城市一體化平臺,輸出智慧城市管理服務。 在智慧城市應用方面目前主要包含安全視頻綜合化服務、 智慧城管服務和智慧住建。 安全視頻綜合化服務,安全視頻綜合化服務,構建視頻圖像信息結構化描述數據庫,為智慧城市管理業務工作 提供視頻圖像信息、特征信息、布控信息,實現相關重點業務數據服務;智慧智慧城管服務,城管服務, 以城市綜合治理業務需求為導向,通過挖掘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各種信息數據進 行集成、交換、共享等方式,建設縱向貫通、智慧的城管服務;智慧住建智慧住建,通過建設住 建局必要的智慧應用,如工地揚塵監
26、測系統,實現跨領域、跨部門的綜合應用和數據共 享。 (5) 環保監控與信息化環保監控與信息化 對環保部門及環保監管對象的環保監測設備、軟件等提供解決方案,采集的信息解 決單一用戶、單一用途場景需求。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10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7 2017 年和年和 2019 年年 1-9 月月公司主營業務構成對比公司主營業務構成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海通證券研究所 公司的主營業務構成中,2019 年 1-9 月,占比最大的是智慧環保業務,為 47.3%, 其次是智能脫硫運營和智慧城市業務,占比分別為 19.9%和 16.7%。對比公司 2017 年
27、 的主營構成,智慧環保業務的占比有了較大提升,智慧城市業務也有一定程度提升,建 筑智能化業務占比大幅下降,智能脫硫運營占比一定程度下降??梢钥吹?,基于過去十 余年積累的物聯網領域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關鍵技術,公司近年來大力發展和拓展 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業務,并在主營構成中得到了體現。 圖圖8 公司公司 2017-2019 年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年營業收入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9 公司公司 2017-2019 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最近三年公司業績保持大幅增長。2017-2019 年實現營業收入 3.3
28、2 億元、3.89 億 元和 5.15 億元,同比增長 8.4%、17.1%和 32.3%。2017-2019 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 別為 0.29 億元、0.60 億元和 1.09 億元,同比增長 19.9%、111.0%和 81.4%。我們認為 隨著公司業務發展方向逐步向市場更大的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領域拓展,未來有望持續 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2. 底蘊深厚,多領域垂直拓展底蘊深厚,多領域垂直拓展 2.1 感知層、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網絡層、應用層全覆蓋全覆蓋,多領域垂直拓展,多領域垂直拓展 我們知道物聯網系統自下而上可以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層。我們認為 對物聯網技術企業而言
29、,打通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后可以形成數據閉環,從數據 獲取到數據運用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于保證物聯網項目實施的總體效果,進而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1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增強公司競爭力。根據公司招股書,佳華科技多年為相關客戶提供物聯網技術應用方 案或服務,已在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積累了全面性的綜合能力,這些綜合已在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積累了全面性的綜合能力,這些綜合 能力是公司向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升級的基石。能力是公司向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升級的基石。 感知層方面,感知層方面,根據公司官網,公司嵌入式產品和智能傳感器設計分別具備資源均 衡配臵和
30、高敏感優勢。嵌入式系統硬件采用模塊化設計思路,具備擴展性強的優勢。 軟件運用“軟總線”設計,能夠顯著縮短硬件開發周期。智能傳感器設備能夠敏感檢 測收集多類參數,并具備自補償、自校準、自診斷的能力。公司嵌入式產品設計技術 擁有 44 項專利,36 項軟件著作權;智能傳感器設計技術擁有 2 項專利,7 項軟件著作 權。公司應用嵌入式產品設計技術和智能傳感器,先后設計開發了氣體類傳感器、溫 濕度傳感器、噪聲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液位傳感器、顆粒物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 器等傳感器,用于環境監測和節能監測。自建了完備的傳感器試驗、校準的標準實驗 環境,具備顆粒物、多重氣態、氣象類傳感器的檢驗、測試、校準和
31、生產的能力。 圖圖10 物聯網智能產品:微型空氣質量檢測儀物聯網智能產品:微型空氣質量檢測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11 物聯網智能產品:移動物聯網智能產品:移動 AI 分析儀分析儀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百萬級高并發的物聯網百萬級高并發的物聯網 IoT 平臺技術。平臺技術。公司的物聯網 IoT 平臺是一種通用連接 和控制所有終端設備,并對終端設備上報的數據進行實時計算和處理的平臺。使用流 式計算模型為代表的分布式實時計算體系,實時處理數據,支持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 等復雜的計算模型。同時,通過動態擴容、負載均衡、網絡分發、分布式消息隊列、 異步處理等技術,使得整
32、個系統具備高并發處理特性,可以隨容量需求增加而動態擴 展,并以異步處理技術進一步提升效率,從而具備能支持上百萬設備的接入和處理能 力。 云鏈數據庫技術。云鏈數據庫技術。一般云計算的模式,將所有的數據集中到一個中心數據庫進行 數據共享交換,弊端是難以集中到中心的數據無法參與數據交換共享。公司的云鏈數 據庫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云鏈數據庫的設計,適合中心化交換的數據進行集 中化交換,不適合的用分布式數據庫之間建立“區塊鏈”技術特色模式的點對點交 換,快速建立各類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建立起一個大數據交換平臺。云鏈數據庫已 于 2018 年取得了國家區塊鏈技術的認證。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
33、1)1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12 羅克佳華云鏈大數據中心羅克佳華云鏈大數據中心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海通證券研究所 多場景復雜分析能力的多場景復雜分析能力的 AI 技術體系。技術體系。相較于其他 AI 公司,公司面臨的是一個直 接面向結果的復雜 AI 場景,而非單一識別場景,如城市揚塵管理中涉及渣土車、裸 露土地、燃燒等多種場景識別,對這種場景的識別需要結合終端設備數據、氣象數 據、遙感數據來進行污染溯源。公司的 AI 算法除了支持深度學習、強化學習和對抗 網絡外,還融合了各領域中的復雜數值計算模型,并以公司積累的數據進行驗證和推 演,具備極高的門檻。同時,通過抽象和
34、拆解模型的計算,將通用的一部分計算下沉 到終端攝像頭中,而靈活擴展的能力放在云端,提高了 AI 分析的實時性,降低了傳 輸成本,具備場景下沉優勢。 公司目前已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子公司太羅工業是國家環境保護工業污染源監控 工程技術中心的承建單位,該中心是經生態環境部批準并驗收的全國 25 家工程中心 之一(工業污染源監控方向)。同時,公司主持或參與了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科技支撐 計劃、國家信息產業化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專項、首批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 等 50 余項政府專項課題,其中獨立承擔國家級課題 11 項。 我們認為公司一直以來致力于通過物聯網手段,在各個垂直應用領域進行業務拓 展,由于物
35、聯網技術在各行業均有需求,公司把物聯網通用技術在建筑智能化、環保 監控與信息化、智能脫硫運營、智慧環保、智慧城市業務進行拓展應用,形成了自己 獨特的發展模式。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基于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全覆蓋的技術能 力,公司在智慧環保、智慧城市及其他領域有望實現業務快速拓展。 2.2 從智慧環保業務切入智慧城市領域,標桿項目打造示范效應從智慧環保業務切入智慧城市領域,標桿項目打造示范效應 綜合來看, 我們認為智慧環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智慧環保領域為引流, 公司逐漸實現在智慧城市相關領域的業務拓展。 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 公司積極向城管、 住建等其他政府部門延伸和拓展物聯網大數據服
36、務,一方面在安全視頻綜合化應用業務 中,加強了數據運營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公司將智慧環保數據與城 市以視頻為代表的物聯網數據融合,向各個領域延伸大數據服務,解決環保和城市管理 問題,拓展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在智慧環保領域,公司曾承擔山西全省污染源監控系統建設并提供運營;參與建 設上海、黑龍江、山西、河南、山東等地及電力企業環保物聯網系統建設;同時也承 擔以興能發電與王坪電廠為例的發電企業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運營工作。在物聯網 大數據服務方面,公司通過多年來在環保物聯網領域的建設和運營經驗,業務已涉及 全國 40 余個城市。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13 請務必
37、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在智慧城市領域,公司在建筑智能化方面打造了太原南站、武宿機場航站樓、中 非班吉酒店、山西國際物聯網產業園區等多個大型綜合一體化標桿項目,并曾因為實 施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項目獲得建筑業最高獎項“中 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在智慧城市大數據服務方面,公司為北京市通 州區公安局、聊城市東昌府區經信委、住建局、城管局等十余個部委提供服務。 以公司區域結構分析為例可看出標桿項目示范效應帶來業績的提升。公司業務主 要集中于華北地區,2016 至 2019 年三季度,收入占比分別為 96.36%、82.19%、 83.16%以及 5
38、6.69%。在建筑智能化業務方面,公司子公司太原羅克經過在山西本土 多年的深耕,打造出了大量智慧應用豐富多樣的標桿性建筑智能化案例,憑借深厚的 工程功底以及在物聯網領域的綜合實力,獲得一系列業內獎項。在智慧環保業務方 面,以山西、河南等地為代表的華北地區,是公司目前智慧環保業務的主要服務區 域;而隨著業務區域的進一步開拓,以安徽、山東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業務收入貢獻提 升,2019 年三季度,華東地區收入占比達 34.34%。公司未來智慧環保等業務將繼續 拓展,預期公司之后的收入區域分布將更為廣泛。 3. 5G 助力萬物互聯助力萬物互聯,打開萬億市場空間,打開萬億市場空間 3.1 智能基礎設施愈加
39、完善,智能基礎設施愈加完善,5G 助力萬物互聯助力萬物互聯 事實上,智能基礎設施是融合感知、傳輸、存儲、計算、處理為一體的戰略性設施, 是支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基建” ,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基石。我們認為隨著傳統 “鐵公基”基礎設施建設的邊際效益和人口紅利降低,支撐產業和社會智能化升級的智 能設施將成為未來增長點。 物聯網智能基礎設施愈加完善。 根據中國信通院 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 (2019 年) ,物聯網感知設施從業務驅動單點部署向統籌規劃、專網專用發展。截至 2019 年 6 月底,國家層面已經設立江蘇無錫、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重慶南岸區、江西鷹潭等 5 個物聯網特色的新型工業化
40、產業示范基地。城市物聯網感知設施統籌部署已成為智慧城 市規劃和建設的重點和必要內容, 物聯網感知設施以及從垂直領域“獨立部署、 分散運維” 發展到“統籌規劃、共建共享、統一管理、集中運維”的階段。上海等部分發達城市制定 了物聯網建設的標準規范體系,全市按統一的標準進行感知終端、數據傳輸、平臺架構、 綜合應用等方面建設。 5G 商用助力萬物互聯。根據公司招股書,物聯網大數據資源的積累在一定程度上 依賴于感知層的數據采集。而 5G 的面世和物聯網傳感終端的加速發展,均為物聯網及 物聯網數據行業帶來機遇。從網絡基礎建設來看,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國已制定 30 余 項物聯網國家標準和 81 項行業標準,M2M 連接數合計達 5.4 億。隨著 MEMS 和 M2M 連接的爆發式增長,物聯網大數據將呈現“井噴”式發展。隨著 5G 的到來,系統頻譜 效率將實現百倍量級的容量提升,支撐千億設備連接的網絡需求。5G 所支持的更大的 網絡容量、超寬帶、新型網絡架構、廣域覆蓋范圍、海量連接保障了物聯網大數據的傳 輸,有利于最終達到“萬物互聯” ,從而為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公司研究佳華科技(688051)14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圖圖13 2019 年底各省年底各省 5G 規劃建站規模(前規劃建站規模(前 10 位,單位:個)位,單位:個)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