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5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德勤: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56頁).pdf(5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企業并購服務中國消費行業規劃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rQtOoPqQrMrQsNnPsPrRrObRbPbRmOnNpNmMiNoPmNlOrRqMbRmNsNwMqQpNvPrNtO目錄序言 1一、中國農業產業現狀與挑戰 31.1 產量穩定增長,需求持續旺盛 41.2 貿易逆差擴大,對外依賴度增強 61.3 資源約束性大,規?;潭容^低 81.4 生產環境和食品安全引發廣泛擔憂 91.5 中國農業政策持續支持行業發展 101.6 主要子行業發展狀況 11二、中國農業發展趨勢如何應對挑戰 142.1 適度規?;洜I 142.2 產業鏈融合增強 152.3 先進技術
2、深入應用 172.4 新型業態發展迅速 202.5 海外投資速度加快 22三、中國農業投資現狀和趨勢 243.1 政策性投資機構 提升整體農業發展水平 253.2 行業戰略投資者 產業鏈全方位拓展和整合 253.3 傳統財務投資者 挖掘行業潛在價值 30四、中國農業投資風險和機會 374.1 產業成熟度構成投資主要風險 374.2 產業升級轉型孕育投資機會 38五、結束語 41六、附件 42聯系我們 50中國的業務聯絡詳情 51中國農業領域在2010年前后一躍成為最熱門的資本寵兒,實業巨頭們更是頻頻利用大手筆投資實現境內外全產業鏈戰略布局。行業生態、市場需求、政策環境以及投資風向變局初現,本報
3、告通過分析中國農業產業結構和發展趨勢向讀者介紹“現代農業”這一概念將如何對中國農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以及實業企業和投資機構如何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捕捉機會、實現價值增長。 中國農業發展迅速,但資源約束性大,規?;潭群蜕a效率偏低,行業質量管控體系松散,造成食品安全隱憂。中國農業在過去三十多年發展迅速,農業產值結構和消費結構也逐步發生著變化,加工食品、高營養和附加值產品、畜牧產業上游的飼料用糧和加工用糧,以及非中國傳統食品的需求增長趨勢明顯。而分散的農地結構、有限的水資源和生物資源,以及極端多變的天氣情況和自然災害長期導致中國農業規?;a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普遍偏低。包括松散的質量監控體系在內的種種
4、先天缺陷也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脅,中國農業面臨著來自消費市場和國際農貿體系雙重的轉型壓力。 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趨向適度規?;腿a業鏈經營,橫向和縱向產業并購和投資有望更加頻繁。全產業鏈經營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轉型過程中最有競爭力的產業模式。通過投資并購和行業板塊的有機擴張,企業可以使上下游各個環節緊密對接,實現不同環節的優勢互補,產生協同效應,并且實現覆蓋全產業鏈的監督和管理,從而使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得以保證。根據我們的觀察,資金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強以及行業經驗豐富的實業巨頭之間的投資競爭將在全產業鏈的各個階段展開;而中小型農業投資者則主要在產業鏈上的某一環節實現橫向擴張。
5、 中國農業企業海外投資速度不斷加快, 技術、品牌和市場類投資集中在北美、 歐洲和澳大拉西亞, 而資源型投資則主要流向非洲、 南美洲和澳大拉西亞。近些年來, 中國農業公司在海外市場頻頻進行直接投資和并購活動。 中國農業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更加多樣化, 投資領域也逐步發展到多個子行業和領域, 包括種植、 畜禽養殖、 農產品加工、 農業生產和研究技術的應用、 商業化和市場化、 品牌、 渠道和市場等。 企業通過 “公司農戶” 的模式, 直接新建、 收購或租用生產基地或加工廠 , 還有直接利用當地成熟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整合投資目的地的資源。 中國農業企業的海外投資已經遍布六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參與境外
6、農業投資與合作的企業合作層次逐步升級, 由單純的合作開發資源發展到資本聯合經營, 推動國際產業并購。前言1 在以實業類投資者為主導的農業并購市場上,國內農業種植類和農牧業資產對境內外買家最具吸引力, 在這一環節進行積極擴張已經成為多個農業二級行業經營者的廣泛共識。面向產業上下游的縱向產業鏈延伸擴張將以行業巨頭為主要玩家,在目前階段,全產業鏈策略主要對資金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強以及行業經驗豐富的企業更具可操作性和現實吸引力。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產業兼并整合,農業巨頭之間的競爭將在產業鏈的各個階段展開。而在中小型農業并購層面,企業的戰略布局則更多集中在子行業內部,投資者主要通過“小步快走”的靈活策略
7、進行布局,以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橫向擴張為主要特點。近年的并購市場出現不少行業外企業通過并購進行“跨界”投資的案例。除了與實業家個人的產業抱負有關之外,資本巨頭的高調入局也和企業優化投資結構,分散資產風險以及儲備長期的利潤增長點有關。 國內農產品價值與附加值的深度挖掘和產業價值鏈的延伸也為PE/VC提供了廣闊的投資平臺,特別是在諸如高端食品消費市場、農業電商、種業、冷鏈物流、物聯網等領域。目前資本在農業漸成聚集之勢,有相當比例的涉農投資機構在該領域有較高的投資比重。大多數涉農PE/VC的兩次或多次投資分別流向了不同的二級行業,表明資本機構更傾向在不同的子行業/產業鏈環節配置資產,分散風險,以期在
8、全行業范圍內尋求最佳利潤。畜牧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份額在過去幾年維持穩定并逐漸增加,投資者選擇幫助被投公司通過向上并購投資畜牧養殖項目、直接從產業上游獲取優質資源、進行質量把控;PE/VC對于林業公司的興趣逐漸減少,但也觀察到零星大規模交易,或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林業領域正在進入產業整合階段;漁業逐漸吸引資本的目光,成為新興的投資類別;非生活必需品類投資比重上升;農業服務業正在成為資本新寵,其與信息技術、生物科技、旅游觀光、現代企業管理、互聯網等新興且具有高附加值行業的結合將激發不可限量的商業創新能量。 新型業態、 技術和服務成為新興的投資領域,或成為農業行業下一輪上市風潮的主要力量?,F代信息技術在
9、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應用、生物技術應用、農業機械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冷鏈物流體系的跨區域建設、綠色/有機農業和休閑創意農業等成為新的熱點投資領域。資本的加入為中國農業新商業模式的探索以及后續的企業管理和資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穩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將有利于促進整個行業的產業升級和轉型,并推動下一輪農業領域上市風潮。葉偉文企業并購服務全國領導人中國龍永雄 消費行業主管合伙人中國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2中國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在過去幾十年經濟和社會轉型過程中,中國農業在提高農產品產量和滿足人民多樣化產品需求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對世界農產品市場的影響也逐步增強。盡管
10、中國對涉及糧食安全的重要農產品一直堅持自給自足的政策,但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油籽、奶制品、玉米、食糖、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的進口量大幅增加,食品零售價格自2000年以來明顯上揚。數據顯示中國農產品需求將持續強勁增長,特別是人均熱量和蛋白質的消費與高收入經濟體的差距不斷縮小。但受土地、水資源以及農村勞動力水平等的制約,國內供給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笆濉币巹澋霓r業發展目標以及政策都有意識地向農業部門傾斜,一定程度上為國家糧食安全與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提供了重要保障。數據來源:分析一、 中國農業產業現狀與挑戰圖1:廣義農業產業鏈示意圖蔬菜水果糧食谷物油料作物經濟作物肉制品乳制品水產品其他農業發展的
11、成就體現在諸多方面,包括政策環境的變化、國家投資的增長以及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整體而言,盡管農村、消費和經濟格局快速變化,但農業土地和水資源也日趨匱乏。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還處在初級階段,客觀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農業經營分散且規模較小、加工層次低、產品不達標、農業科技含量低、信息化水平低等。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不同性質資本對農業領域的關注,雖然它們的關注點存在差異,但借助資本的力量完成整體行業的轉型和升級是業界共同的期望。如圖1所示,廣義農業產業鏈涵蓋了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運輸和儲存以及銷售。保鮮、冷藏、物流農產品銷售農副產品加工農產品生產、養殖生產資料供應種子種苗農機裝備疫苗
12、獸藥化肥農藥飼料種植業林業餐飲服務畜牧水產養殖業超市、 批發冷鏈保險物流電子商務3在本報告中,我們研究的基礎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以及漁業。從圖2可以看出,中國基礎農業產值結構在過去三十多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種植業產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52.5%, 而牧業產值占比在同一期間則由15%上升到30.4%。城鄉居民人均肉、蛋、奶、水產品等快速增長,替代了部分傳統糧食主食,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居民農產品消費逐漸向高層次轉變,并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1.1 產量穩定增長,需求持續旺盛自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農業產量普遍保持了高速增長。 1978至2012年間, 中國的糧食產量
13、從3.05億噸增長到5.9億噸, 上升了93%; 其他經濟作物和農產品的產量也有了明顯增長 (見圖3) 。面臨人均農業資源相對有限、國際糧食和能源價格飛漲、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問題加劇等困境,中國通過發展國民經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農業投資等方式保證了近幾年糧食產量的穩步增長,基本上維持了糧食的自給自足。主要糧食作物如小麥、水稻、粗糧等達到了很高的自給水平,大部分糧食產品的自給率保持在0.95和1.05之間(見圖4),肉類產量能夠保持自給,凈出口量占國內消費量的1-3%。目前,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之一, 主要農產品產量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谷物、棉花、 油菜籽、 水果產量均居世
14、界首位。 但是近年來, 隨著經濟和行業發展方式進入調整和轉變的關鍵時期, 不同產業的生產發展逐漸出現分化。 糧食、 果蔬等基礎農作物的產量增加, 經濟作物產量小幅增長, 而畜產品和水產品持續快速發展。 在畜牧養殖領域,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 在過去的10年中, 中國的豬肉生產量占全球生產總量的50%, 生產量年均增長率達到了4.1%。 在水產養殖領域, 自1989年以來, 中國的水產品產量已經連續20多年居世界首位。 預計到2022年,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將占到全球總產量的63%。圖2:基礎農業各二級產業產值結構變化(1978-2012年)圖3:中國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快速增長(1978
15、-2012年)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Wind資訊,分析80.0%64.7%55.7%52.5%3.4%4.3%3.8%3.9%15.0%25.7%29.7%30.4%1.6%5.4%10.9%9.7%0%10%20%30%40%50%60%70%80%90%100%1978199020002012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Wind資訊,分析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單位:萬噸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
16、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糧食水果肉類油料(右軸)棉花(右軸)奶類(右軸)水產品(右軸)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4圖4:中國主要農產品自給率(1990-2012年)數據來源:世界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分析-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小麥粗糧大米植物油油籽糖料棉花-0.15-0.10-0.050.000.050.100.150.200.25牛肉豬肉羊肉禽類奶制品中國農作物和農產品產量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國家在農業領域持續大力的投資,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農業資本的實際
17、凈投資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在大量投資的支持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得以逐步完善,中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了7倍多,灌溉與水利等基礎設施有了顯著的改善?,F代農業技術和一些高新技術的普遍應用,解決了生產難題,優化了生產流程,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提升了資源利用率。近年來,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 國內農產品需求持續旺盛, 農產品消費量增速明顯, 增長勢頭強勁。 2000到2013年間, 大豆的消費量增長了153%, 牛奶消費量增長了174%; 2012年食糖消費量也已經達到了1420萬噸。 研究機構BMI預計到2017年, 中國人均食糖消費量將比
18、2005到2010年間的平均水平上升29.6%, 增長速度遠遠高于日本 (1.6%) 、 韓國(17.9%) 等發達國家市場1。人口增長是推動農產品需求增長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因素。盡管中國人口年均增長速度近年來有所回落,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大,每年的人口增量依然很大。人口增長導致的農產品需求增長是剛性的,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中國糧食及其他農產品的供求關系,表現為農產品總體消費規模不斷增長。而除了人口因素外,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也是導致農產品消費總量持續擴張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不斷增強,以食物為代表的農產品整體需求被不斷推高。1 China A
19、griculture 2013 Q4 Report, BMI5圖5:中國主要農產品消費比例(2003-2012年)圖6: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 (2001-2012年)在農產品消費總量擴張的同時,消費結構也發生著快速的變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的增大,居民消費的農產品更多樣化,對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價值產品的需求增長快速,更具營養和附加價值的高消費層次農產品將進一步替代低消費層次的初級農產品。如圖5所示,城鄉居民肉、蛋、奶、水產品的消費穩定增長,部分替代了小麥和大米等傳統糧食。與此同時,飼料用糧和加工用糧等非食用性農產品消費也將隨著人們對畜牧產品和高級農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在很長一段
20、時間內保持增勢。同時,國內消費者對于一些非中國傳統食品的需求也隨著其生活水平的上升逐漸增加,這類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但是增長趨勢明顯。1.2 貿易逆差擴大,對外依賴度增強 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 在堅持保證重要糧食產品自給自足的基礎上, 中國逐步開放了某些農產品市場, 使得農業產品貿易額大幅增加, 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由2001年的279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739億美元, 年均增長率高達18.1%。 自2004年起, 中國農產品出現了凈貿易逆差, 并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貿易逆差從46.4億美元擴大到2012年的489.4億美元 (見圖6) 。而隨著國內生產資源約束性增強以及國內消費需
21、求的強勁增長,近幾年一些主要農產品的進口量大幅增加,進口依存度從2001年的6.2%增長到12.9%。同時,農業貿易依存度(貿易額占農業GDP的比重)也從2001年的14.7%上升到21.2%。數據來源:世界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分析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小麥粗糧大米油籽植物油牛肉豬肉禽肉羊肉奶制品水產品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分析-600-500-400-300-200-100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
22、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進口金額(億美元)出口金額(億美元)貿易順 /逆差(億美元)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62 世界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庫具體來看,2012年,進口額最多的三大農產品為大豆、棉花和棕櫚油,分別達到了350億美元、118億美元和64億美元,占農業進口總額的31.4%、9.0%和4.9%,其中大豆和棉花主要從美國進口,棕櫚油主要從馬來西亞進口。近年來,中國大豆進口呈逐年上漲趨勢,2012年進口量比2004年增長了近190%,大豆對外依存度達到80%。此外,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籽進口
23、國,2011年度油籽進口量約占世界油籽進口總量的54%,進口占國內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預計到2022中國油料進口將比現在增加40%,占全球貿易總量的59%。除了這三大農作物之外,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變,中國的肉類和奶制品進口也有了明顯的增長。2012年,中國進口豬肉大約60萬噸,占全球豬肉貿易總量的8%左右;奶制品進口量同比也增加20%,其中脫脂奶粉和全脂奶粉進口占奶制品進口總量的82%。同時,中國現在是世界第四大食糖進口國,占世界總食糖進口量的4%;未來十年,食糖進口量也將超過進口配額。中國近年來進口劇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農產品需求的持續擴張,消費量增長普遍快于產量增長,產
24、消不平衡加劇。同時,最近幾年,異常氣候頻繁出現,各地自然災害頻發,耕地質量下降,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一些農產品的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都有所下滑,進一步加劇了供求緊張局勢。根據世界糧農組織對未來10年中國農產品消費和供給的預測,大部分農產品的供給速度低于需求速度,因此將進一步加大中國的農產品對外依賴程度2。此外,隨著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逐步開放,國內農產品面臨低價進口產品的沖擊。國內外農產品差價近幾年急劇增大,部分農產品的國內價格遠遠高于國際價格。價格劣勢導致國內農產品的競爭力不強,大量消費依賴進口。2012年,國內外棉花價差達到了7000元/噸(含稅),進口大米的價格也只相當于國內價格水平的80%左
25、右。農產品價格過高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首先,中國農業生產成本較高,生產效率低下,許多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普及度較低,再加上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明顯上升,導致很多農民和農產品生產廠家不得不提高價格以減免虧損。國家為了穩定物價保障農民生活,對眾多農產品進行高價收購和財政補貼,導致價格扭曲,使得農產品價格維持在過高的水平;其次,人民幣近年來升值壓力較大,匯率持續上浮,進一步強化了進口產品的價格優勢。除了需求規模擴張和價格優勢喪失之外,消費結構的變化也推動了了農產品的進口增長。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中產階級力量不斷擴大,消費能力不斷增強,人們對高層次、高質量的食品和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其中包括
26、對非中國傳統類食品如黃油、奶酪、培根等產品的消費需求激增,由于這類產品的國內生產規模較小、生產能力較差,大量消費依賴進口。同時,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隱患問題越來越嚴重,公眾對于國內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信任度下降,導致進口產品市場份額增加,需求量增大。71.3 資源約束性大,規?;潭容^低整體來說,中國農業資源緊缺,農業土地面積和水資源供應不足。近幾年,隨著全國興起的大規模城鎮化運動,大量的耕地農田被轉為工業和住宅用地,耕地面積從2001年的19.14億畝迅速減少至2011年的18.23億畝,減幅達4.7%(見圖7)。而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35畝(2011年),為世界平均值(3.3畝/人)的4
27、1%、OECD國家平均值(5.25畝/人)的26%。此外,中國農業生產耗水量巨大,占國民用水總量的60%以上,但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外中國農業生產的用水效率低下,生產1噸糧食的單位耗水量高達1300立方米,比發達國家(生產1噸糧食的耗水量在1000立方米)高30%。同時,城鎮化運動下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工業生產吸收大量農業勞動力,間接導致了農業生產勞動力資源的減少,農村人口從1992年歷史峰值的8.44億人下降到2012年的6.95億人。相信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勞動力資源將進一步緊縮。除了土地、人口等生產資源的約束性逐漸加強外,由極端氣候、自然災害
28、和禽畜疫情等因素引起的農業生產的風險性和波動性近年來逐漸增加。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化幅度加大、不穩定因素增加,導致極端氣候災害頻繁發生且危害強度加劇,給中國農業帶來挑戰。在全國范圍內極端降水、暴雨洪澇等事件發生頻率增加、華北西南地區旱災不斷加劇的嚴峻形勢下,中國農田基礎設施普遍發展不足,灌溉、排水等水利設施尚不完善。農業設施難以起到抵御惡劣天氣等自然災害的作用,突出了農業的弱質性特征。此外,最近幾年,中國的畜牧養殖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也特別嚴重,尤其是家禽養殖業,多次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影響,行業產量以及出口量都受到了嚴重沖擊。2013年3月的H7N9疫情使中國的家禽養殖業遭受400億人民幣的損失3。
29、而由于禽流感疫情具有季節性、反復性以及防治的復雜性,學界和業界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這也增加了未來中國家禽養殖業發展的風險。中國種植業規?;潭群蛣趧由a率偏低主要是由人均耕地面積狹小且分散造成的。 一項2010年17個大國農業經濟的對比研究表明, 中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在所比較的17個大國中最低, 農業人均增加值僅為545美元, 與高收入國家農業人均增加值 (38347美元) 相差70倍, 與中高收入國家 (3607美元) 也相差6倍之多, 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國家水平 (622美元) 。 此外, 中國的人均耕地規模也遠低于發達國家, 甚至低于與中國人口密度相當的印度。 然而, 值得一提的是,
30、中國的單位耕地面積產量卻名列世界前列。 2010年, 中國每公頃耕地的谷物產量是5521公斤, 而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的谷物產量在2000-5000公斤之間, 平均只有3600公斤。 表明現有農地資源和規模的限制大大拉低了中國農產品人均產值的水平。圖7:中國耕地面積(2001-2011年)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Wind資訊,分析1.251.301.351.401.451.501.5517.6017.8018.0018.2018.4018.6018.8019.0019.2019.4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耕地面積(億畝)人均耕地面積(
31、畝)3 中國家禽業因禽流感損失400億,現代快報,2013年5月14日,http:/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8表1:中國與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對比(2011年)4 謝剛等:農林牧漁行業:陽春三月,花兒別樣紅,齊魯證券研究所, 2013年11月19日 5 中國統計局,Wind資訊6 孫鴻烈:中國水土流失問題及防治對策,人民網,2010年11月8日,http:/ 甘宇平:農業污染防控形勢緊迫,中國政協新聞網,2007年7月6日,http:/ 黃應來:重金屬年污染糧食過千萬噸, 環保部將從嚴問責地方政府,南方日報,2012年3月19日,http:/ 生產環境和食品安全引發廣泛擔憂過去幾十年中,中
32、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獲得較大發展的同時農業環境卻不斷惡化,生態系統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農業的整體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加工比重加工增值超市連鎖經營銷售比重發達國家80%3-4倍80%95%中國17.6%1-2倍不足30%數據來源:農業部,發改委,華泰聯合證券研究所,中國物流采購協會在農業資源方面,由于中國地形復雜加上開發過程中生態保護意識差,水土流失現象嚴重。據調查,截至2010年,中國受到水土流失影響的土地面積達到357萬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37.2%,每年因為水土流失損失耕地約100萬畝6。嚴重的水土流失除造成耕地資源在數量上的減少外,還使現有土地的質量也嚴重下
33、降,數百萬公頃農田、耕地受到荒漠化、鹽堿化的威脅,土壤酸化過程加快,受到重金屬、無機鹽和病原體等物質的污染日益加劇。因為農業用地被過度使用、無序開發,耕地土壤受到嚴重破壞,質量呈現退化趨勢,有的甚至喪失農業耕種價值。 在生物資源方面,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安排使物種多樣性遭到破壞。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與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全社會對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還沒有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從業者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過度乃至掠奪式開發現象嚴重。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現象尤其突出,中國魚類資源存量近年來急速下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也導致大量野生生物棲息地消失,一些物種
34、瀕臨滅絕,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生物資源的嚴重衰退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巨大,使國家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除此之外,農業污染量占到全國總污染量的1/3到1/27,農業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農村的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廢棄物處理不及時不徹底,嚴重影響了農業生態系統的健康。目前全國有1/6的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每年受到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億元8;另一方面,有的從業者為追求高產量在農業生產時使用過量的化肥農藥,導致嚴重的農用化肥污染、農藥殘留污染問題,使得農產品和食品質量下降,從根本上威脅了食品安全,危害消費者健康。99 污染大米或成居民暴
35、露重金屬最大風險源,中國科學報,2014年4月23日,http:/ 東莞嬰兒出生缺陷率飆升,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1年9月7日,http:/ 綠色壁壘削弱企業競爭力74億美元產品難出國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04年5月21日,http:/ 中國農業政策持續支持行業發展中國政府對農業產業的發展一直非常重視,在從土地制度改革到農業科技、城鄉統一發展、現代農業發展,再到農業產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積極鼓勵和扶持,并主要通過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來體現。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
36、農業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2004年至2014年又連續十一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則確定進一步解放思想,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原則,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下表2梳理了自2004年以來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政策內容。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10表2:2004-2014年中國
37、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政策演變年份文件名稱主要政策2014年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 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承包地“三權分離”,落實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正式提上農村土地制度和產權法制建設層面2013年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 落實“四化同步”的戰略部署,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 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探索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準入和監管制度2012年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38、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 明確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加快農村地籍調查,基本完成覆蓋農村集體各類土地的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2011年關于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 提出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2010年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 提出“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的基本思路方針 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級試點范圍,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2009年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
39、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提出了28條措施促進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 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穩步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做好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08年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加快構建強化農業基礎的長效機制,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 加強農村土地承包規范管理,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2007年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切實加大農業投入,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更加和諧2006年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扎
40、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償基礎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2005年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 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必須在農戶自愿、有償的前提下依法進行、防止片面追求土地集中2004年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數據來源:新浪網、航天證券、信達證券、分析11表3:中國農業主要子行業分析市場狀況發展動因潛在風險種子 目前約500億元,預計在2015年和2020年將分別達到7
41、80億元和1080億元; 玉米、雜交水稻種子為最重要的市場; 小麥種子市場商品化率偏低,但有望快速發展 人口總量增長、消費升級、深加工、多樣化需求造成糧食需求快速增長; 耕地總面積和有效勞動力總量難以大幅度提高,提高糧食單產水平的良種需求旺盛; 政策大力扶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將加速行業內的兼并收購并形成“育繁推”一體化企業 企業數量眾多,但競爭力不強,行業集中度低; 產業商品率較低,研發投入不足; 品種審定、產權保護等法規制度不健全種植 2012年全年糧食產量58957萬噸,同比增長3.2%; 棉花、油料、糖料、烤煙、茶葉等經濟作物增產速度高于糧食作物 受宏觀經濟冷熱影響較小
42、,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隨著經濟增長、城鎮化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提高,農產品消費量增長迅速;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和流轉制度將進一步健全 耕地、水資源及農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約束力增強; 與國際農產品價格聯動性進一步增強; 自然災害和突發疾??; 支持性政策力度不夠林業 林業產業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是世界上森林資源最短缺的國家之一,森林覆蓋率低,人均占有量少; 資源分布不均,區域發展不均衡 系列優惠政策支持,包括財政專項資金、財政貼息貸款、財政補貼以及稅收優惠等; 林業資源的稀缺性、公益性、生態功能以及碳匯功能衍生不同盈利模式和投資機會; 產業鏈生產加工一體化程度逐步提高 林產品供需矛盾比較突出,進口依賴
43、度大; 整體規模偏小、裝備落后、產品同質化、質量檔次差; 自然災害影響大畜牧養殖 肉類 2012年畜禽肉類產量8211萬噸,其中豬肉占比64.9%,雞肉占比16.7%; 豬肉是中國第一大肉類消費,但生豬以散養為主,規?;潭缺入u類養殖低; 2012年工業飼料產量1.81億噸;產銷量規模增長、集中度提高、盈利能力上升 收入增加促進動物蛋白需求量增長和消費升級; 整體肉類產品價格穩步上漲; 下游加工企業規?;龠M養殖規?;M程; 養殖規?;苿右呙缣娲幤泛鸵呙缂夹g需求提升 畜牧養殖業及飼料行業面臨較強的食品安全風險; 養殖用地、相關副產品及廢物處理環保壓力較大; 疫病爆發存在不確定性; 疫苗行業
44、受相關政策影響較大畜牧養殖 奶牛 2012年奶類產品3875.4萬噸; 奶牛單產量低,約為美國的40%; 主要以散農養殖為主 人均收入增長,城鄉消費差距有待縮??; 奶制品需求旺盛,消費增長空間廣闊; 養殖場規?;厔菁訌?; 產業價值鏈融合度提高 飼料成本的上漲和波動浮動趨大; 原料奶供不應求; 下游加工企業的價格控制力較強; 奶源質量和安全受到質疑數據來源:分析1.6 主要子行業發展狀況 下表3展示了本報告研究的基礎農業產業中主要子行業的市場狀況、發展動因以及潛在的風險。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12同時, 我們也對包括種業、 林業、 種植、 畜牧、 疫苗等在內的主
45、要子行業中的重要上市公司進行了分析和了解, 通過其財務數據、 戰略發展思路、 市分析:中國基礎農業產值結構在過去三十多年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鄉居民對于肉、蛋、奶、水產品類需求快速增長,逐步替代部分傳統糧食主食。隨著人口絕對值的增長、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消費市場對于加工食品、高營養和附加值產品、畜牧產業上游的飼料用糧和加工用糧,以及非中國傳統食品的需求增長趨勢明顯。在農產品貿易方面,農產品貿易逆差逐年遞增,國際市場的低價農產品對國內農產品造成價格沖擊,加之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國內市場高度依賴的部分進口農產品價格頻現異常波動,威脅國家糧食安全。長期以來分散的農地結構是導致農業規?;a程度
46、以及勞動生產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業勞動力人口持續萎縮,傳統的小規模、分散化小農經濟難以為繼,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疫情等不可控因素更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風險性和波動性。場數據以及SWOT分析來確定這些企業的發展狀態, 從而輔助我們對中國整體農業產業未來方向的預測 (詳見附件) 。13中國農業產業取得的成就以及面臨的挑戰,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整體產業的進一步升級和轉型。長期以來的小農經濟運營模式在土地流轉新政策和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下將得以改進,促進規?;洜I和產業鏈的融合;特色農業的迅速發展將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而先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不僅提高農業生產、流通效率
47、,也孕育了一些新的運營模式。同時,中國農業企業的海外擴張活動更加深入,動因更加多元化。2.1 適度規?;洜I中國農業規?;洜I將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歷史以及地理資源分布造成的小農經濟不僅影響農業生產效率, 且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旺盛的國民消費需求。 首先, 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單元, 無力負擔較貴重的農機具和應用較新的農業生產技術, 造成生產效率低下、 面對巨大的產業鏈不具備對農產品價格的話語權等先天不足, 阻礙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其次, 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峻, 農產品消費對外依存越來越嚴重。 大豆、 玉米、 棉花、 白糖等重要農產品均大量依賴進口, 動物原種幾乎全部進口,
48、 蔬菜種子領域外資占絕對地位。 同時, 當前農村從事農業經營的 “三化” 現象, 農業副業化、 農民老齡化和農村空心化, 亦限制了土地產出潛力的充分發揮。規?;洜I也有助于應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分散的農戶經營模式加大了食品安全監管的執行難度, 農戶和食品制造加工企業之間松散的契約關系難以將質量標準延伸到農業生產中; 同時, 分散經營的農戶在市場上議價能力普遍較低, 在面臨下游企業收購價格打壓以及生產成本高企的情況下, 有濫用藥物和添加劑來加速生產、 提高產量的沖動。 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規?;欣谙冗M科學技術和機械化的運用, 可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從源頭上減少因濫用農藥
49、、 化肥和飼料添加劑而帶來的食品污染, 并能促進食品安全標準的實施和監管落實。二、 中國農業發展趨勢如何應對挑戰同時, 農業規?;洜I也得到政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 2013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 “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 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 家庭農場、 農民合作社流轉, 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要創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 采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 扶持聯戶經營、 專業大戶、 家庭農場” 。 2013年11月12日, 三中全會公報宣布, 中國將推動土地改革, 給予農民更多產權, 加快推進土地流轉。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推廣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 將有利于規?;N植
50、、 養殖企業加快發展, 對農機、 種業等農資行業產生長遠積極的影響。但是, 中國農業的規?;M程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 應該因地制宜, 發展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模式。 從發達國家及中國沿海較發達地區農業發展的經驗看, 農地適度規模經營仍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是提高土地耕作效益和促進城鎮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農村土地體系中的適度規模經營和農墾土地體系中的大農場式規模經營將逐步成為中國農地經營的主導模式。在現有農村土地體系推出規?;洜I需要考慮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層次性以及農戶經營效益的差異性。 非農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將成為推進規?;洜I的首選區域, 規模經營大戶可以憑借集體經濟組織雄厚的經濟實力,
51、 利用鄉鎮工業的積累, 通過 “以工補農” 來提高農業經營效益; 同時, 適度尊重農戶的意愿和選擇, 發展包括合作社、 專業大戶、 家庭農場等各種形式在內的規?;r業生產組織。 耕地資源比較集中的農墾體系比較適于大農場式規模經營模式, 而如果農墾體系具有一些獨特的牧草地、 林地等資源優勢, 將形成特色明顯的優勢產業帶。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1412 現代農業,聯想控股,http:/ 產業鏈融合增強目前, 產業鏈經營已經成為世界農業發展的主流模式, 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也必須順應產業化和全產業鏈控制的歷史潮流。 農業產業鏈一體化強調農業生產資料供應、 農產品生產、
52、加工、 儲藏、運輸和銷售等環節緊密聯結, 以各個環節的相互協作來提升整個產業的運行效率和效益。 目前,美國、 荷蘭等發達國家以及巴西、 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已經基本實現或正在準備實現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在產業鏈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中國現有的農業產業整合程度較低, 這不僅表現在農業生產分散、 規模較小, 亦體現為生產、 加工、 銷售等各個產業鏈環節銜接松散, 缺乏有效的組織和連接, 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農業的產業升級和現代化發展。因為傳統的分散經營存在種種弊端, 全產業鏈經營已經逐漸成為農業領域最有競爭力的產業模式, 中國近幾年農業產業鏈融合的趨勢也日益加強。 一些傳統的農業企業如新希望
53、、 蒙牛、 雙匯等紛紛布局, 通過并購等方式不斷整合資源、 加大產業聚集力度, 將企業業務在原來的基礎上向上下游產業廣泛延伸。 而一些非農業企業在進入農業行業時, 也將全產業鏈運營模式作為投資重點, 建立全產業鏈運營管理平臺, 力求做到對產業鏈上各環節進行全程有效的監控和管理。 例如聯想集團2010年開始涉足現代農業領域, 2012年其控股的現代農業公司佳沃集團正式進軍藍莓種植行業, 以 “全程可追溯、 全產業鏈運營、 全球化布局” 的戰略理念作為依托, 形成一條整合了品種引進、 種苗培育、 基地種植、 果品深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 其目前在青島市的藍莓種植規模已經達到6.7萬畝,
54、遍及17個鄉鎮、 136個村莊12。 目前, 全產業鏈運營的概念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實現。 企業通過投資, 建立、 完善自身的產業一體化運營平臺。 近年來很多農業企業集團都特別重視種植、 養殖的一體化擴張, 將上游的飼料、種苗, 下游的屠宰、 產品深加工、 物流等都納入到自己產業鏈整合規劃中, 建立形成了自養、 自產、 自銷的一體化農業生產平臺。 例如遼寧省的乳制品龍頭企業輝山乳業自2002年起就致力于建立完整的產業鏈, 堅持走以牧草種植、 精飼料加工、 良種奶牛飼養繁育、 全品類乳制品加工、 乳制品研發和質量管控等為一體的現代化自營牧場集中養殖路線。 依托完整的乳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輝山乳業已
55、經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奶源全部來自于規?;誀I牧場的大型乳制品企業, 目前已擁有24萬畝苜蓿草及輔助飼料種植基地、 年產30萬噸的奶牛專用飼料加工廠 、 50座現代化自營牧場。 龍頭企業還通過不斷地并購整合, 加大產業聚集力度, 強化對于整個產業鏈條的掌控, 提高企業整體的競爭力。 蒙牛在2012和2013年通過引入愛氏晨曦和達能、 增持現代牧業以及收購雅士利集團, 完成了加強質量體系、 奶源、 管理標準、 拓展業務板塊的產業鏈布局, 實現了國際化、 全產業鏈和全行業覆蓋。 而新希望集團作為國內第一家提出要打造全產業鏈的民營企業, 更是將產業鏈拓展到了下游的終端零售領域。 2013年新希望集團宣布
56、聯合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和柒-拾壹中國有限公司, 試水終端零售。 新希望通過控股三井物產和柒-拾壹集團在中國的獨立運營公司新玖商業, 全面主導7-11便利店在重慶地區的運營, 力求借由當地的7-11門店推開新希望的肉奶蛋禽等農產品的布局,打通產業鏈下游。15產業鏈整合趨勢日趨明顯以及眾多企業對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日益關注, 主要是基于對把控產品質量、 控制生產成本以及提升綜合競爭力的考慮。 產業鏈過長, 各個環節缺乏有效聯結, 就會存在很多監管漏洞, 使得很多食品加工企業無法在飼料、 養殖、 屠宰、 加工、 運輸等主要環節做到無縫管理, 為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帶來潛在的風險和隱患。 近幾年食品安全問
57、題頻頻發生, 人們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因而對食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的質量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為了在 更大程度上保證產品安全, 形成對產品品質的有效把控, 避免因為產業鏈某個環節的不可控因素而引發產品質量危機, 就必須對生產源頭、 生產過程、 物流、 運輸、 銷售等多個環節做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另外, 產業鏈的延伸可以幫助企業把握鏈條中的利潤分配, 從而降低因為單一環節經營不善而帶來的風險。 產業鏈融合之后, 一個環節的虧損, 并不會影響公司整體的盈利狀況。 在這個意義上產業鏈的融合可以提升經營效率, 減少交易成本, 增強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而縱觀全球農業類公
58、司, 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產業鏈多領域覆蓋型, 業務涉及農業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 另一類企業則在充分審視自身發展環境的前提下選擇產業鏈上的某一段作為核心業務, 或壟斷原料供應市場, 或專注于農產品加工與營銷 (見圖8) 。 因此, 全產業鏈運營可能是未來中國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但是某些專注發展自身資源優勢的經營模式同樣可取。同時, 產業鏈運營和管理模式雖然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 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挑戰。 整合農業產業鏈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土地投入作為支持, 同時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對企業的管理技術和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而目前中國現代農1. 從事單一原料貿易2. 向產品加工業延伸
59、以保證原料輸出1. 一體化投資, 并爭取壟斷上游原料市場與下游加工市場2. 視上下游整合難度選擇兼具盈利能力與穩定性的產業鏈環節1. 從事單一加工業務, 并且以比價方式尋求低成本原料2. 滲透原料生產與供應領域 (只有當原材料供應高度稀缺或高度集中時才有動力)數據來源:分析圖8:農業公司發展策略選擇原料優勢加工與營銷優勢業資金投入十分不足, 土地資源限制嚴重, 現代管理技術普及不夠廣泛, 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未來產業鏈運營模式的擴展。 此外, 很多企業對全產業鏈經營模式還存在認識的誤區, 從形式上單純地追求企業產品的多元化和體量的增加。 但是產業鏈經營不單單等同于將企業做大,需要企業在整個
60、產業鏈條上縱向深入整合、 使各個環節達到協調合作、 協同運轉, 因此中國農業的全產業鏈經營發展仍需克服諸多挑戰, 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1613 孟妮:流通成本怎么降?,國際商報,2013年3月13日,http:/ 賈敬敦 等:中國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報告(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7月11日,p8915 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3年7月,http:/ 阿里巴巴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13),阿里研究院,2014年3月12日,http:/ 阿里巴巴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
61、12),阿里研究院,2013年1月11日,http:/ 中國首個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正式上線,東方早報,2013年2月22日,http:/ “提籃小賣”對接上電子商務,欽州農業信息網,2011年6月5日,http:/ 阿里巴巴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12),阿里研究院,2013年1月11日,http:/ 先進技術深入應用科技的使用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最重要途徑和手段之一。 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 明確了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支持現代農業建設的基本策略, 用于農業科研的預算不斷增加。 在此基礎上, 中國的農業科技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創新研究發展迅速, 現代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62、日趨廣泛。 特別是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 使得中國的農業發展在生產資料、 生產方式、 農業裝備、 物流和組織形式上都有了新的變化。 但是我們也需要認識到, 目前中國的農業科技發展還有很多的不足, 農業科技創新總體水平不高, 低水平、 重復性研究較多, 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力度不足, 推廣能力落后于生產和農民的需要, 專業化和社會化的服務組織發展相對滯后。2.3.1 現代信息技術逐步應用于流通體系中國農業生產布局分散且地區偏遠, 而消費集中,產銷組織化程度低, 農業生產缺乏與下游消費市場的有效對接, 農民賣菜難、 居民買菜貴的現象時有發生; 再加上農產品流通環節多, 供應鏈條長, 造成
63、運輸成本高, 產品損耗大。 一般來說,農產品從田間到達消費者的餐桌需要經過4-6個環節, 各個環節之間的運輸費用再加上稅收和其他管理費用, 造成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以蔬菜為例, 據估算, 每增加一個流通環節, 成本將增加5%-10%, 使得整個流通環節的成本占到了蔬菜利潤的一半13。 農產品本身對保質保鮮具有特殊的要求, 這對運輸溫度和條件形成了嚴格限制, 無形中增加了運輸的難度, 提高了物流成本。 發達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已經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現代物流管理體系, 因此能夠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 而目前中國農業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水平還比較落后, 物流成本占總GDP的18%, 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64、, 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4?,F代信息技術特別是電子商務的發展, 為解決中國農產品流通的難題提供了一個契機。 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產生了巨大變化,網購越來越普及。 據統計, 截至到2013年6月底,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71億人, 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5.9%15。 在此基礎上, 依托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 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發展勢頭迅猛。 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 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 , 截至2013年, 阿里巴巴的淘寶 (含天貓) 平臺上經營農產品類目的網店達37.79萬家,其B2B平臺上涉農商戶約為1.6萬個。 根據該報告2012年和2013版本公布的數據, 2013
65、年阿里平臺完成農產品交易金額約422億元, 比2012年增長了112.15%, 其中僅銷量最大單品棗類的支付寶交易額就超過13億元16, 預計到2014年這一數據可能突破1000億元大關17。 除了阿里巴巴, 其他傳統的綜合性電商企業例如京東商城、 1號店等也都紛紛著手布局農業電子商務。 此外市場上還涌現了如菜管家等一批有代表性新商業模式的電商企業,專門提供專業的農產品零售和批發服務。目前電子商務在農產品領域的應用有兩種, 一種是直接的農產品和食品交易平臺, 例如中糧我買網等, 利用網上交易平臺銷售生鮮、 蔬菜以及糧油等農產品和農副食品; 另一類是發布行業資訊的電子商務平臺, 例如蔬菜商情網等
66、, 提供與農產品生產 、 價格等相關的資訊以及供求信息。 這些電子商務平臺的推廣和應用, 極大地降低了流通和交易成本。 例如2012年正式上線的上海五鑫農產品交易網, 作為國內首個網上農產品批發平臺, 通過直接連接各地農業生產合作社和市場批發商,建立網上交易平臺, 省去了收購商、 中間商等多個流通環節, 使得交易成本降低25%18。 同時, 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還解決了因為地域限制導致的物流不暢和信息不對稱的難題, 使農產品流通由原來的本地產銷模式擴展為跨地域流通。 例如河南省虞城縣的某長毛兔養殖戶原來在本縣市場只能按照每公斤80-100元的價格銷售兔毛, 而他在2011年于 “新農村商網” 登
67、記出售信息之后, 福建的一個采購商以每公斤260元的價格買走了所有兔毛19、 20。1721 謝剛,張俊宇:2012-2020種業規劃點評,齊魯證券,2013年1月4日22 中國農業機械行業研究報告,上海諍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2010年3月鑒于農產品流通困難,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設以及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和推廣。2011年10月,商務部在“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利用電子商務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提出要“繼續在全國推廣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試點,拓展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平臺功能,實現信息服務、交易實現、在線支付、物流配送全流程服務”。2012年1
68、2月,商務部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指導意見,鼓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產品網上批發和零售,充分利用網上交易環節少、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2.3.2 生物技術廣泛應用農業生產和防疫領域21世紀以來, 人類科技在生物技術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對基因、 細胞的不斷研究不僅增強了人們對于自身的認識, 同時也促進了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基因工程、 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轉變了生產模式, 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和進步。在新的技術發展水平和產研環境下, 中國從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將生物產業作為重點領域
69、, 以先進的基因工程、 細胞工程、 發酵工程等改造傳統農業。在新時期, 生物技術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得以廣泛推廣 , 生物產業與農業緊密結合, 生物良種培育、 新型生物肥料、 生物農藥、 動物疫苗等行業發展迅速, 取得了一批重大實用技術成果,推動生物技術的農業應用進入黃金期。 特別是在生物育種方面, 中國種業自完成由計劃供種向市場化經營的轉變之后, 在市場推動和國家政策支持下, 利用生物技術先后選育出農作物品種6000余個, 成功培育并推廣了超級雜交稻、 優質專用小麥、 轉基因抗蟲棉、 雙低油菜等一大批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突破性優良品種。 通過農業科技創新, 中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
70、, 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43%21。隨著世界種業從傳統的常規育種技術進入依靠生物技術培育良種的新階段, 農作物種業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技術進步逐漸成為提升企業和國家農業競爭力的主要手段。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農作物種業的發展, 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 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 (2012-2020) 指出要將農作物種業作為國家戰略性和基礎性核心產業來培育, 要特別重視農作物種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鼓勵科技資源向企業流動, 促進產學研緊密集合,加強種業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但是, 業界和學界關于生物育種和防疫技術中的轉基因技術對于食品安全以及生物多樣化保護問題的爭論持續激烈。 雖然這些爭議在國際
71、研究領域并沒有得到定論, 但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長期影響是轉基因安全評價的重要問題卻已經達到共識。 因此, 轉基因食品進入市場之前須經過比傳統食品更為嚴格的食用安全性評價, 這就要求從業者在包括選種、 種植、 加工等各個環節在內的生產過程中按照相應的規范標準以及流程來操作, 以確保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3.3 生產和運輸設備現代化、 技術化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能夠推動農業生產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長期以來, 中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一直不高, 農業生產大量依靠人力、 畜力完成, 生產規模較小, 效率低下。 中國政府一直將提高
72、農業機械化水平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對農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自2004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以來, 全國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達到2272.6萬臺, 補貼金額也逐年增長, 2012年已經達到了215億元, 2005-2012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4%22。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18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中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農業部數據統計顯示, 2012年全國農業機械化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 同比提高2.2%, 連續7年增幅超過2個百分點23。 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其他農作物的機械種植及收割水
73、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除此之外, 中國在農業裝備的自動化、 信息化、 智能化等方面也有了重要的技術升級, 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掌握了經濟型動力機械、 精準作業裝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 2012年 “十二五” 國家863計劃 “智能化農機技術與裝備” 重大項目啟動, 項目總經費達2.8億元, 其中財政撥款1.138億元, 是 “十二五”期間繼 “現代多功能農機裝備制造關鍵技術研究” 重大項目之后又一個專門針對高科技農業裝備的重要創新研究課題, 力求重點突破以信息化技術為先導的智能化、 自動化農機技術與裝備研發等關鍵技術。除了在農業生產機械裝備方面有了明顯的技術提升,中國的冷鏈物
74、流等儲藏保鮮技術近年來也得到迅速的發展。目前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已初具規模,其在整體物流運量的占比逐年提高。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5%、15%、23%,冷藏運輸率分別達到了15%、30%、40%24,冷鏈物流技術逐步推廣,冷鏈設施和裝備規模逐漸擴大。國際上普遍運用的制冷、冷凝、冷藏集裝箱等先進的冷藏技術在國內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已成熟應用,各類保鮮、包裝、傳感、監控技術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推廣,技術手段逐漸向國際標準靠攏。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冷鏈物流體系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冷鏈流通比例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歐美等發達國家肉禽冷鏈流通率已經達到100%,蔬菜、水果冷鏈流
75、通率也達到95%以上25),現有的冷鏈發展還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全程適宜低溫控制環境 產業鏈各環節高度協調 農產品安全性、 質量監控或實時跟蹤信息技術冷鏈設施、 設備建設 政府 農產品加工企業 超市 農民聯合體 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預計未來十年內, 隨著果蔬、 肉類、 水產品、 奶制品等需要冷鏈行業支撐的農副產品逐漸成為中國居民的主要消費食品 (預計城鎮居民食品消費中這類冷鏈食品占比會達到73%) , 下游消費需求的增長將會拉動冷鏈行業進一步快速發展。 美國、日本等國際經驗顯示, 當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 城鎮化率超過50%時, 逐漸擴大的中產階級對生鮮食品的時鮮性、 安全性要求增加,
76、 冷鏈行業規模會隨之迅速擴大26。 2012年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5450美元, 城鎮化率也達到52.6%, 已經形成了冷鏈行業快速成長的經濟條件。近年來國家也加強了對冷鏈物流業發展的支持,發改委2010年出臺的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中明確表示到2015年, 要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 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 使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 , 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 初步建成布局合理、 設施先進、 上下游銜接、 功能完善、 管理規范、 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通過分析, 我們建議中國農產品冷鏈產業發展可采取下列發展路徑。圖9:
77、農產品冷鏈產業發展路徑產地采收、 屠宰、 捕撈區域性低溫配送中心冷庫冷鏈運輸車輛、 列車冷藏船加工貯藏生鮮農產品運輸分銷零售23 2008-2012年農業機械行業市場評估及2017年綜合預測報告,中國機電數據網24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0年7月28日,http:/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0年7月28日,http:/ 徐才華,冷鏈設備行業深度研究,華泰證券,2013年8月22日數據來源:分析1927 Helga Willer & Minou Yussefi, 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Stati
78、stics and Emerging Trends 2007,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IFOAM), 200728 中國有機農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2013-2018年),中國產業調研網29 2010-2015年中國有機食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投顧問2.4 新型業態發展迅速近年來,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緊密依托農業但又跳出傳統農業基礎生產功能的多種新型農業產業形態應運而生, 成為行業中新的增長點。 新型農業產業形態是現代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 為了提升農業發展
79、層次, 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在可持續發展等綠色環保理念的基礎上, 對產業發展模式的進一步探索。 一方面, 新型現代農業大力倡導生態環保等概念,強調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并重, 在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 力求維持農業及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形成了以有機農業為代表的新型業態。 另一方面, 新興特色農業利用現代社會中農業、 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之間的高度關聯, 將傳統農業與其他行業相結合, 在傳統生產的基礎上拓展延伸農業產業鏈, 形成了以休閑創意農業為主的全新的復合型業態。 這種新型業態是產業融合的產物, 力求在休閑、 旅游、 體驗、 文化、 科普教育、 研發等方面, 嘗試農業
80、新功能, 充分挖掘農業的工業價值、 旅游價值、 文化價值等, 帶動旅游業、 商業、 工業的同步發展。 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不使用化學農藥、 化肥、化學防腐劑和添加劑, 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產物, 真正遵循動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的種植和生產。 有機農業突破了傳統農業的兩大弊端。 其一, 有機農業生產強調無污染、純天然, 突破了傳統農業單純強調生產和供應食物的功能, 摒棄了追求產量最大化、 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大量施用化肥、 農藥和激素等危害食品安全的生產行為, 追求生產源于自然的、 高品質的環保生態食品, 保證食品的安全健康。 另外, 有機農業強調在生產中實現物質的自我生態
81、循環, 將改善和修復生態系統作為農業生產的一部分, 使得農業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傳統農業中產業分散,農業、 林業和畜牧業往往單一經營, 不注重生態保護, 無法形成物質的良性循環使用。 而有機農業強調農林牧一體化融合, 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 利用種養結合實現生態型、 循環式的創新農業, 并以此獲得比傳統農業模式更高的收益。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始于20世紀末, 最初主要是由出口需求推動。 由于世界范圍內特別是發達國家對有機食品和農產品需求激增, 95%以上的中國有機農產品都出口到日本、 歐盟及北美。 目前,中國的有機農業還處于起步階段, 有機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11個東部省份, 包括內蒙古、 黑
82、龍江、吉林、 遼寧、 河北、 江西、 福建、 江蘇、 湖北、 山東和云南等。 有機農業生產用地僅占國內農業用地總面積的0.41%, 與發達國家如澳大利亞有機農業用地占農業用地總面積的14.2%, 瑞士占比10.9%等存在巨大差距27。有機農產品一般產量不高, 生產、 運營、 配送等生產成本負擔大, 行業準入門檻高, 有機食品的價格也比普通食品要貴, 消費者一般為中高端人群。 但是近幾年,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消費者健康和環保意識不斷加強, 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關注, 無污染純天然的有機食品受到越來越多歡迎, 有機農業發展迅速。 據農業部統計, 截止到2012年6月, 有機食品認證企業總數
83、798家, 產品總數達到4360種28。 預計未來十年, 中國有機農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有機農業生產面積以及產品生產年均增長將達到20-30%, 農產品生產面積將增長到1800-2300萬畝, 占農業生產總面積的1-1.5%, 國內有機產品消費將持續增加, 中國將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有機產品消費地區29。中國政府近年來也加大了對有機農業的扶持力度, 2004年, 商務部、 科技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明確指出要通過5-10年的努力, 使中國有機食品產量提高5-10倍。 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行業逐步規范, 2004年國家頒布了 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 ,
84、2005年出臺了 有機產品國家標準 以及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 同時, 最新的有機食品標準即將出臺。 在與的行業對話中, 正谷有機農業副總裁張建東預測, 更加嚴格的管控標準和高額的費用, 將進一步促進有機農業市場有序發展, 提高行業集中度。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2030 國外鄉村旅游的主要形式和特點分析,山合水易研究中心,2014年4月16日,http:/ 趙樸,山合水易研究中心,2013年9月23日,http:/ 休閑創意農業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 人們對文化、 休閑、 娛樂等高層次、 享受性消費需求增大。 消費結構的轉變對現代農
85、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型農業發展除了要解決傳統農業食品生產和供應的問題外, 還應該滿足旅游、 文化、 娛樂等高級需求。 近年來興起的休閑創意農業, 將娛樂休閑與農業生產結合在一起, 利用鄉村景觀、 農業空間吸引城市游客前來觀賞、 體驗、 購物, 拓展了農業功能, 提升農業生產附加值。 這是一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為依托, 將創意產業和傳統農業緊密結合, 把農業向旅游等第三產業拓展延伸, 涵蓋多層次產業鏈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休閑創意農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 發展模式較為成熟, 德國、 法國、 英國等國家都已經逐漸創立了形式多樣的、 符合自身資源優勢的特色休閑農
86、業, 且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以法國為例, 目前有1.6萬多農戶建立了家庭旅館, 鄉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萬, 其收入相當于全國旅游總收入的1/430。 其他發達國家如西班牙、 澳大利亞等也都開發了風情酒莊旅游等多種融合美食、購物、 體驗、 健身、 休閑度假等系列娛樂活動于一體的創意農業。與這些發達國家相比, 中國的休閑創意農業發展時間較短, 目前項目主要集中在創意農產品的開發、 農家樂、 采摘體驗、 觀光農業園區、 農業主題公園、 生態觀光、 民俗風情欣賞等。 近年來, 隨著城市居民文化娛樂需求的不斷上升, 休閑創意農業發展迅速。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13年9月, 北
87、京郊區開展觀光休閑的農業莊園已經達到1300個, 其中市級旅游觀光園95個; 市級民俗旅游村207個, 市級民俗旅游戶9970戶; 北京郊區年接待游客3511萬人次, 實現收入30.4億元31。 上海、 四川、 云南等地也都紛紛開發農業休閑、 農業旅游等項目, 將休閑創意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 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但是中國休閑創意農業還處于起步階段, 存在規?;图s化程度不高、 標準化程度不夠、 監管和評定系統不完善、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品牌產品和龍頭企業較少、 整體發展不平衡等諸多不足。各級政府對休閑創意農業給予了高度重視, 認識到這是保證農民增收, 推動農村繁榮的重要舉措。
88、2009-2010年, 四川、 福建、 上海等地的政協會議討論了多份有關大力發展創意農業的提案。廣東省出臺的 廣東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中也指出要加大力度打造一批現代農業園區, 加快發展農業觀光休閑旅游業, 加強農村旅游接待中心、 鄉村生態旅游示范園區的建設。 農業部于2012年還組織開展了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推介活動。 除了對休閑創意農業加大宣傳和扶持力度, 各級政府還逐步完善相關行業評定標準, 使得經營管理向標準化、 規范化、 規?;l展。 北京市農委、 北京觀光休閑農業行業協會先后四次修訂了 北京市觀光農業示范園的評定標準 (試行) , 北京市農委、 北京市旅游局
89、聯合制定了 鄉村民俗旅游村等級劃分與評定 、 鄉村旅游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等北京市地方標準。212.5 海外投資速度加快近些年來,中國農業公司在海外市場頻頻進行直接投資和并購活動, 而這些投資和合作已經不再是服務于國家整體外交而承擔的對外援助, 更多是受市場和資源因素發起的自發舉措。 加入世貿組織后, 特別是2006年以來, 中國陸續出臺多項措施支持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 境外農業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 速度顯著加快。 中國農林牧漁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凈額從2003年的0.81億美元以37.9%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到2012年的14.61億美元, 而累計投資額也達到了49.64億美元 (如圖10所示
90、) 。同時, 中國農業投資的領域和地區分布更加廣泛。 總體來看, 目前中國境外農業投資行業主要集中在中國國內比較優勢不強、 供給緊張的種植業和遠洋漁業等資源密集型產業; 但是投資領域已經逐步發展到多個行業和領域, 包括糧油作物種植、 畜禽養殖、 農產品加工、 倉儲和物流體系建設、 森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水產品生產與加工、農村能源與生物質能源等 (見表4) 。 伴隨中國農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提升, 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的參與主體日益多元化, 除了中國農業發展集團、中糧集團、 重慶糧油集團等中央和地方國有農企外, 民營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逐漸發展為中國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圖10:中國農林牧
91、漁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年度凈額和累計凈額 (2003-2012年)01020304050600246810121416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對外直接投資年度凈額(億美元)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Wind資訊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億美元)表4:部分企業境外農業投資涉及的行業和領域企業名稱海外投資領域中糧集團大宗糧油商品貿易、食糖加工、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木材砍伐和加工等黑龍江農墾大豆、水稻、玉米、棕櫚油、蔬菜、小麥種植、加工、貿易,相關物流設施的建設中儲糧總公司 水稻種植、高產科技示范中農發集團大豆、水稻、玉米、棕櫚油種植、加工、倉儲物流設施
92、的建設重慶糧食集團 大豆、油菜籽種植、加工、物流倉儲設施的建設吉林糧食集團大豆、水稻、玉米、棉花種植、加工、種子繁育及其相關物流倉儲設施的建設天津聚龍棕櫚油種植、加工浙江卡森集團 大豆種植、加工、貿易青島瑞昌棉花種植、收購、加工及其相關倉儲物流設施的建設廣墾橡膠集團 天然橡膠種植、加工中魯遠洋漁業 外海及遠洋捕撈,水產品養殖、冷凍、冷藏、加工、銷售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22從區域布局看, 中國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已遍及全球六大洲的93個國家和地區。 按照 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 截至2012年底,中國共在境外設立1012家農、
93、 林、 牧、 漁業企業32。 另據商務部境外投資企業 (機構) 名錄統計, 截至2012年5月, 亞洲是中國企業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最為集中的地區, 其次為非洲、 歐洲、 澳大拉西亞、 北美洲和南美洲33。 同時, 投資合作發展模式更加靈活多樣, 企業根據不同國家的特點采取相應模式, 有 “公司農戶” 的模式, 有直接新建、 收購或租用生產基地或加工廠的模式, 還有直接利用當地成熟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的模式等。 經歷多年的摸索與實踐, 參與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的企業合作層次逐步升級, 由單純的合作開發資源發展到資本聯合經營, 推動國際產業并購。農業資源長期以來約束著中國糧食安全以及更高層次更安全的食
94、品消費需求, 這是農業企業海外投資最初也是最強烈最持久的動因。 但是, 隨著整個產業的不斷發展, 中國農業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更加多樣化提高農業生產和研究技術,包括生物農業技術、 動物疫病防治、 農產品加工、環境保護、 遠程遙控等領域, 并加強這些技術的應用, 實現其專利化、 商業化和市場化。 同時, 品牌、 渠道、 市場等其他因素也逐漸進入農業企業海外投資考慮的范圍。 但是中國農業企業的海外投資并非一帆風順。 除了海外并購通常面臨的法律、 文化、 勞動力等共性挑戰以外, 投資者對海外農業資源的投資始終伴隨著投資目的地國家對于其資源安全、 本地經濟、 貿易保護等各方面的擔憂, 因而面臨政治和經濟
95、上的雙重風險。分析:受制于分散的農業用地,種植業和養殖業難以形成規?;a形態。而在以小農戶/散養戶為主要經營者的產業鏈上游,除生產效率始終徘徊在低水平階段外,農戶和加工企業之間松散的契約關系亦難以使質量標準得到有效執行,從而對中國的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脅。中央政府在鼓勵支持規?;r業產業集成方面已經做出政策部署,特別是農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將有利于規?;N植、養殖企業加快發展,進而對農機、種業等農資行業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受此影響,耕地資源集中的大農場式規模經營將成為主導的農地經營模式。除規?;洜I之外,全產業鏈經營已經逐漸成為農業領域最有競爭力的產業模式。通過向上下游擴張、整合產業鏈資源
96、,企業可以使上下游各個環節緊密對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協同效應,提升產業鏈價值,并且實現覆蓋全產業鏈的監督和管理,從而使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得以保證。企業可以通過養殖、種植的一體化擴張將上游的飼料、種苗,下游的屠宰、產品深加工、物流等都納入自己的產業鏈整合規劃,形成覆蓋自養、自產、自銷的一體化農業生產平臺。而在某一單獨的產業鏈階段內部,企業亦可以通過橫向擴張控制某一行業板塊(如壟斷原材料供應或專注農產品加工與營銷),在板塊內專注發展具有自身資源優勢的經營模式。32 201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13年9月33 2013中國境外農業投資分析報告概要
97、, 中商情報網, 2014年1月4日, http:/ 中國糧食自給率跌破90% 進口糧養活1.9億中國人,證券時報,2013年1月30日,http:/ 于傳崗: 政府主導型農地流轉模式特征與演化趨勢 , 中國改革論壇, 2013年10月10日, http:/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新華網, 2013年11月15日, http:/ 鄭風田: 沉睡的資產開始蘇醒 , 中國證券網, 2013年11月15日, http:/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新華網, 2013年11月15日, http:/ 鄭風田: 沉睡的資產開始蘇醒 , 中國證券網, 2013
98、年11月15日, http:/ 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0112015年) 的通知 , 中國政府網, 2012年2月13日, http:/ 農業投資新趨勢: VC/PE熱捧 1年投資50億美元 , 投資中國, 2012年8月29日, http:/ 受到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和實施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中國現階段正面臨留守農業勞動力絕對數量下降、 結構偏向老齡化和幼子化的問題, 傳統的小規模、 分散化小農經濟難以為繼。 而隨著城鎮化的推進, 離開土地的務農人口加入日漸龐大的城市消費群體,一同推動中國的食品消費向偏重肉、 蛋、 高營養水平的結構升級 (有機構研報指出, 過去20年
99、, 中國淡水養殖產量增長了5倍, 肉雞產量增加了4倍,豬肉產量也增長了一倍以上34) 。 2008年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以來, 國際農產品市場動態莫測, 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高度整合關系導致國際農產品價格對國內市場的價格傳導作用明顯, 加上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 中國國內農產品價格非常不穩定、 頻現 “瘋長” 態。 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對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慎之又慎, 也凸顯出該議題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意義。勞動力結構、 消費層次以及國家戰略等客觀條件的變動已然觸發農業產業結構的重塑進程。 政策層面, 中央政府自2009年開始的積極盤活農村用地流轉的制度部署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取得階段性
100、進展35 “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的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薄霸趫猿趾屯晟谱顕栏竦母乇Wo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 擔保權能, 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 家庭農場、 農民合作社、 農業企業流轉, 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36。 ” 業界估計, 在完善的農地流轉制度下, 中國總量為5000多萬畝的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將被盤活37, 18億畝耕地亦有可能通過農民對三、 中國農業投資現狀和趨勢農地經營權的抵押和擔保入市。 而中央政府對于農民住
101、房財產權抵押、 擔保、 轉讓的制度建設以及對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探索38, 將進一步為2億畝農村宅基地入市建設制度通道39。 土地資源活力的釋放將為現代農業時代的到來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中國分散、 凋敝、 勞動力流失和產能低下的土地上, 現代農業將依托市場化的農地流轉平臺實現規?;?、 機械化、 集約化和工廠化的宏大轉型。與此同時, 一方面包括中糧、 新希望、 光明、 雙匯等在內的農業旗艦和巨頭經過多年的產業深耕逐漸建立起覆蓋全產業鏈的戰略性資源布局, 另一方面, 如聯想之于高端水果、 民生銀行之于水產養殖、 褚時健之于褚橙, 來自IT、 互聯網、 金融服務以及房地產的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
102、亦高調入局農業。 成熟玩家的崛起不僅為行業升級帶來充分的資金基礎、 也為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進行了早期的技術探索和戰略眼光的儲備?,F代農業產業追求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 標準化、 規?;图s化40。 現階段產業環境下, 通過產業整合和集體轉型實現升級的土地、 投資政策、 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資本以及金融工具等各方面有利條件日漸成熟。 我們相信, 規?;图s化的農業生產在短期內將為育種、 化肥、 飼料、農業設備、 農機等子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而長期來看, 基于專業化和標準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將大大提高種植養殖業的產能并優化產品結構, 基于此, 作為農業服務業的銷售、 物流、 品牌營銷等細分行
103、業也將擁有源源不斷的增長點?,F階段中國涉農資本市場上活躍的投資者主要有三類: 政府主導的投資平臺或政策性產業基金、作為戰略買家的農業企業以及作為財務投資者的PE、 VC機構41。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243.1 政策性投資機構 提升整體農業發展水平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資平臺或基金偏重政策性功能,除提供融資支持外42,其戰略目標多定位于示范和引領技術發展、帶動社會資本投入以及培養大型農業企業的產業競爭力。以財政部、農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于2013年8月聯合發起的現代種業發展基金為例,該基金以促進種業企業培育優良品種,推動建設標準化、規?;?、集約化、
104、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現代農作物種業企業為目標,積極利用其政府背景協調扶持政策、整合行業資源支持企業并購和科技研發43。在地方政府層面,北京44、山西45、吉林46等地都設立了由?。ㄖ陛犑校┘壵С值霓r業產業平臺/基金,意在發揮資本增信作用,帶動項目投資、金融擔保、銀行貸款和農業保險,促進農科企業、生態及循環農業、精細化農業、示范園區及生產基地、加工企業等的發展。而具有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中國證監會、多地省市政府、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背景的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更是直接以比賽為平臺,創造窗口幫助資本與創業隊伍對接。根據媒體報道,第一次比賽中有進入復賽的122家
105、團隊入選科技部項目庫,在“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中獲得優先支持。有關投資機構則在第一屆比賽后對20余家獲獎的創業團隊進行了集中投資47。3.2 行業戰略投資者 產業鏈全方位拓展和整合根據對行業內并購數據的分析,中國農業行業的整體并購活動較于其他行業活躍程度偏低。如圖11所示,從2007年至2013年,中國農業行業發生149宗戰略并購活動,其中披露并購金額的114宗交易總計為137.06億美元。同時,并購活動數量的時間分布相對平穩,交易金額在2010年以及2011年下半年達到高峰。此外,根據分析,中國農業并購市場呈現以下一些特征:圖11:中國農業行業并購交易情況 (2007 2013年)42
106、農業投融資平臺“四兩撥千斤”看北京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如何破解瓶頸,農民日報,2009年12月11日, http:/ 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投資合作指引(2013年度) , 中國種業信息網, 2013年8月23日, http:/ 北京農業發展投資基金 , 北京農業發展投資基金, http:/ 山西籌建首只農業風投基金首期規模億元 , 新華網, 2013年12月25日, http:/ 吉林省現代農業和新興產業投資基金 , http:/ 第二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進入報名階段 , 和訊網, 2013年7月15日, http:/ 2007H2 2007H1 2008H2 2008H1 2009H2 20
107、09H1 2010H2 2010H1 2011H2 2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H1 2007H2 2007H1 2008H2 2008H1 2009H2 2009H1 2010H2 2010H1 2011H2 2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交易量交易金額(美元:百萬)數據來源:彭博,分析; 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333931118136741710702468101214161820出境境內入境出境境內入境21610368238641072112,211742,40017121518005001,0001,500
108、2,0002,5003,0007,241253.2.1 種植業和畜牧業為并購重點領域在以實業類投資者為主導的農業并購市場上,從細分行業的角度看,國內農業種植類和畜牧養殖業資產對境內外買家最具吸引力。圖12:中國農業行業并購交易行業分布(2007 - 2013年)入境農業并購案行業分布(2007 2013年)境內農業并購案行業分布(2007 2013年)82%18%交易量農業種植畜牧養殖98%2%交易金額農業種植畜牧養殖交易量交易金額61%29%5%3%2%農業種植畜牧養殖煙草其他畜牧服務農業種植畜牧養殖煙草其他畜牧服務51%41%7%1% 1%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
109、告 26出境農業并購案行業分布(2007 2013年)數據來源:彭博,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與農業種植類公司相關的并購交易量在入境、 境內和出境交易三個市場均占據絕對優勢 (三個市場的交易量比例分別為82%、 61%和60%) 。 而國內買家對海外農業種植資產的積極探索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國內市場旺盛的需求。 所有的并購交易以境內并購為主, 主要的境內外買家集中在農業種植類、 多樣化經營類、 農業化學類 (肥料) 、食品類、 經銷批發類以及農業生物技術類。 該類資產的收購者分布在眾多不同的行業, 這反映出種植業作為產業鏈中上游關鍵環節的重要性, 亦表現出其在企業全產業鏈擴張過程中
110、的資產價值。統計期內買家的多樣化分布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全產業鏈擴張、 尤其是向關鍵環節的積極擴張已經成為多個二級行業農業經營者的廣泛共識。而過去幾年該領域偏高的入境交易量也意味著全球的農業企業在農業資產配置方面對中國市場非常青睞。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交易量來看種植類資產在并購市場上獨占鰲頭,其牽涉的交易金額卻并無主導地位。根據獲得的市場數據,統計時期內該類入境并購案所涉金額的中位數為1300萬美元,而境內和出境交易金額中位數為663萬美元和2705.5萬美元。這說明海外投資者最有意愿以高估值買入中國農業種植類資產,進而完善其全球供應鏈。同時,交易雙方均為國內企業(基金)的并購案大多估值較低
111、,一方面反映國內買家更鐘情于規模小交易靈活的該類資產,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產業整合階段,并購買家的購買意圖偏向實業整合而非財務投資,支付溢價較低。此外,畜牧養殖領域也是國內外并購買家重要的目標。統計期內,畜牧養殖業并購交易量分別占入境、境內和出境的所有農業類并購交易額的18%、29%和40%;其交易金額在入境、境內和出境的所有農業類并購交易金額中占比分別為2%、51%和96%。交易金額中位數在入境、境內及出境三類市場的分布為688.5萬美元、301萬美元和3.67億美元。該組數據說明畜牧養殖業并購目標主要滿足境內買家,尤其是國內農牧類、農業經營類、食品加工類和獸醫類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的資產需求。與此
112、同時,從交易額來看,近年來境內并購類在畜牧養殖行業增長顯著且占據了并購市場的主要份額,這一趨勢與整個農業部門的并購市場表現一致。同時,我們發現畜牧養殖類資產并購所涉買家多為畜牧領域的領先企業,其卻在全行業范圍內積極分散其投資,這一定程度上表明該產業進入了小范圍的產業整合和淘汰落后產能、以及深度挖掘產品的附加值和周邊產出的價值的階段。交易量交易金額農業種植畜牧養殖農業種植畜牧養殖60%40%96%4%27圖13:中國農業行業小型(交易金額3000萬美元及以下)境內戰略并購交易行業分布(2007 2013年)數據來源:彭博,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中糧集團2013年3月入主中國最大的
113、跨區域糧食物流企業華糧集團,將華糧優質的物流資產納入其麾下,通過借助華糧完善的物流體系和倉儲體系完成其在倉儲和物流方面的布局,在建立全產業鏈實力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借助華糧的通道體系,中糧將可以對其內部的生產資源和產業進行跨區域布局,搭建完善的產銷網絡,直達消費終端。而這一動作所產生的協同效益和規模效益也將為農企的全產業鏈布局起到標桿性的示范作用。3.2.2 全方位產業鏈擴張成并購主要動力同時,我們發現實業類投資者在農業領域的并購活動更傾向于產業鏈的全方位拓展和整合,但是不同規模的企業擴張方式存在差異。數據表明,面向產業上下游的縱向產業鏈延伸擴張以行業巨頭為主要玩家,表現為并購案交易金額體量
114、大、投資者與投資標的分布于不同國家和不同農業子行業。這說明在目前階段,全產業鏈策略主要對于資金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強以及行業經驗豐富的企業更具可操作性和現實吸引力。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產業兼并整合,巨頭之間的競爭將在產業鏈的各個階段展開。在中小型農業并購層面,企業的戰略布局更多集中在子行業內部,以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橫向擴張為主要特點。根據彭博數據,2007年到2013年內所有披露金額的戰略投資并購案中,交易金額為3000萬美元以下的國內農業投資,主要集中在種植業(交易量與交易金額對所有國內農業戰略并購的占比分別為61%和71%)和畜牧養殖類(交易量與交易金額對所有國內農業戰略并購的占比分別為29
115、%和20%)。交易量交易金額61%29%4%4%2%農業種植畜牧養殖煙草其他畜牧服務農業種植畜牧養殖煙草其他畜牧服務71%20%4%3%2%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2848 海大集團,http:/ 海大集團:行業低谷中緊抓逆勢布局良機,大眾證券報,2012年9月17日,http:/ Mergermarket, 2007-201351 國內外棉價倒掛推手:山東如意12億洽購澳棉業巨頭,投資界,2012年9月17日,http:/ 柳傳志南半球種地 聯想農業確立國際化路線,中國企業家,2014年1月18日, http:/ 19家進行了兩次及以上的并購投資, 表現出了良好
116、的成長性和戰略的可持續性。 進行過兩次及以上戰略并購投資的公司中, 除了新希望六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手筆頻出之外 (披露交易額的四次并購案中金額分別為1600.4萬、 1.41億、 2.09億和7.79億美元) , 多數交易金額小于1000萬美元(中位數為458萬美元) 。 表明農業投資者主要通過 “小步快走” 的靈活策略進行戰略布局。 獲得的數據顯示, 2010到2013年, 以水產飼料、 畜禽飼料和水產飼料預混料以及健康養殖為主營業務的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通過至少8次并購入主位于廣東、 浙江和福建的飼料公司,實現產業鏈橫向擴張, 涉及金額共1598萬美元。該公司于2013年三月購入
117、廣東現代農業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 根據媒體報道, 海大集團希望借助投資目標的研發能力發展公司的生物制品板塊, 進而從高端介入畜禽產業鏈48、 49。除追求產業內橫向和縱向擴張的農業企業積極投入并購活動之外,近年的并購市場出現不少行業外企業通過并購進行“跨界”投資的案例。從結果看不太成功且帶有玩票性質的例子有早前網易的生豬養殖和京東的大米種植,而獲得初步商業成功或尚在探索的除了聯想的高端水果之外,還有褚時健的褚橙和民生銀行的金槍魚板塊。除了與實業家個人的產業抱負有關之外,資本巨頭的高調入局也和企業優化投資結構,分散資產風險以及儲備長期的利潤增長點有關。3.2.3 加速出境并購完善產業鏈
118、布局當然,中國企業家的全產業鏈布局眼光并不局限于國內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07至2013年底,至少有14例橫跨不同農業子行業的面向海外農業并購案50。在全球市場上,中國的牛奶企業購買牧場、林業企業購買林場、水果企業購買種植園、化工企業購買橡膠園,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在全球范圍內獲取優質低價的生產原料意圖明顯。山東濟寧如意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斥資2.3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5億)抄底收購處于破產托管下的澳大利亞棉業巨頭庫比棉花生產基地。其時受到國際糧價波動的影響,國內外棉價倒掛,差價達到人民幣4500元/噸51。另一個高調的海外農業并購案是聯想控股旗下的佳沃集團在南半球的智力購入5塊農場
119、。借助當地先進的種植、包裝和倉儲技術,聯想將種植和包裝好的提子、藍莓、車厘子和牛油果運至中國超市的貨架,作為高端反季水果銷售52。在以實業投資為主體的戰略并購市場,數據分析顯示中國買家對東南亞、澳大拉西亞以及南美的資產十分鐘情(見圖14)。除目的地市場的資源稟賦符合中國產業發展階段以及市場需求外,其穩定的政治環境、先進的技術、高質量的勞動力、性價比較高的資產以及完善的法律體系都構成相對積極的營商環境。面向境外的農業并購大多以尋求生產技術升級,掌握產業上游原材料和資源為主要動力,而隨著中國食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食品進口升級,擁有海外生產實力的企業亦可以直接通過跨境貿易享有進口食品相對高
120、的附加值,提升企業盈利水平。2953 96%股東投票支持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行將落幕,中國證券報,2013年9月25日, http:/ 2013年)數據來源:彭博,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長達75天時間,對雙方代價都非常昂貴53。而行政審查背后所代表的巨大不確定性亦值得投資者在面對境外收購時慎之又慎。3.3 傳統財務投資者 挖掘行業潛在價值ChinaVenture數據顯示,中國農業領域的PE/VC并購投資于2010年達到近年來峰值,交易量與交易金額分別沖上最高點的29宗和13.58億美元。而在此之后,交易金額雖然總體回落,交易宗數卻穩定居于較高水平。交易量交易金額40%10%1
121、0%10%10%10%10%東南亞地區澳大拉西亞地區南美洲地區其他北美洲地區非洲地區西歐地區北美地區東南亞地區澳大拉西亞地區南美洲地區其他北美洲地區非洲地區西歐地區北美地區86%7%5% 1%1%1%1%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30從時間節點來看, 農業領域資本類投資的激進發展與2009年左右現代農業概念的興起不無關系, 而進一步分析, 這一現象則可以從農業行業屬性、 產業政策、 社會需求結構等方面找到深層次原因。 中央政府在2006年取消農業稅, 更將自2004年以來的所有年度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領域, 業界將之解讀為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結束自建國初期以
122、來長期實施的農業支持工業化建設的政策后, 國家產業政策進一步向農偏轉,徹底扭轉農業補貼工業、 進入對農 “少取多予” 、工業反哺農業的主動性支持階段54。隨著消費市場的擴張和農業科技的進步, 國內農產品價值與附加值的深度挖掘和產業價值鏈的延伸與擴張也為PE/VC提供了廣闊的投資平臺, 特別是在諸如高端食品消費市場、 農業電商、 種業、 冷鏈物流、 物聯網等領域, 資本的加入為新商業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 亦將通過投后培育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提供企業管理和資源整合等方面的技術性支持。3.3.1 投資興趣和深度增加在數據統計期 (2007年至2013年) 內記錄的196單披露投資方的
123、277筆來自PE和VC的投資中, 182圖15:中國農業行業PE/VC投資情況(2007 2013年)631035119201514151498391301503460982711,087249287982642171550200400600800100012000510152025交易金額(美元:百萬)交易量交易量交易金額數據來源:ChinaVenture,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美元:百萬)H12007H22007H12008H22008H12009H22009H12010H22010H12011H22011H12012H22012H12013H22013家PE/VC中的4
124、7家有至少兩次針對農業項目的投資, 所涉投資達142筆, 11家有至少四次投資, 涉及54筆投資。 其中深創投、 天堂硅谷、 同創偉業、優勢資本和達晨創投分別有13次、 6次、 5次、 5次和5次針對農業項目的投資。 20%的擁有農業投資項目的PE/VC在該領域有2至3次投資, 3%的有超過4次投資, 我們認為這表明統計范圍內近四分之一的涉農投資機構在該領域有較高的投資比重,足見資本在該行業漸成聚集之勢。統計數據顯示, 大多數此類PE/VC的兩次或多次投資分別流向了不同的二級行業 (以家禽和牲畜飼養、 蔬菜、 造林、 水果和堅果種植、 海洋捕撈、育種育苗以及花卉種植為主) , 較少見到同一投資
125、機構兩次或多次投資同一二級行業內項目的情況, 表明資本機構更傾向在不同的子行業/產業鏈環節配置資產, 分散風險, 以期在全行業范圍內尋求最佳利潤。 以創業項目為主要投資目標的深創投在7年間至少單獨或與其他機構共同投資了13家不同的農業企業, 投資標的涵蓋中藥、 生豬養殖、 蔬菜、 花卉、 谷物、 捕魚、 畜牧以及內陸養殖等不同領域, 投資足跡遍布重慶、 湖南、 湖北、河北、 云南、 內蒙古、 福建、 山東、 山西和廣西。54 劉合光:中國農業支持政策演變與農村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2012年6月20日, http:/ 投資行業偏好有所變化從整個農業投資領域來看,包括僅有一次
126、農業投資的投資機構在內,PE/VC的主要投資標的集中在谷物、蔬菜的種植、牲畜、家禽的飼養、造林、花卉和水果、堅果的種植等領域。一方面反映PE/VC投資主要集中在關系到國民基本生計的基礎性種植、養殖行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及其消費結構的升級,農業類產品已然不再局限于滿足消費者生存需求的層面,資本市場的偏好結構在2010年前后發生了顯著變化。 畜牧業投資穩定增加。畜牧公司在資本市場獲得的投資份額在過去幾年維持穩定并逐漸增加,這與中國消費者食品消費結構升級有關。而在乳制品、肉制品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今天,投資者選擇幫助被投公司通過向上并購投資畜牧養殖項目,直接從產業上游獲取優質資源、進
127、行質量把控;圖16:中國農業行業多輪次投資的PE/VC及具體行業分布(2007 2013年)二次或多次投資農業項目的PE/VC(2007 2013年)二次或多次投資農業項目的PE/VC(2007 2013年)67%17%8%4%2%1%1%PE/VC 數量投資1次投資2次投資3次投資4次投資5次投資6次投資10次以上數據來源:ChinaVenture,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16%14%10%10%9%9%8%7%7%4%3%3%投資數量蔬菜的種植其他花卉的種植家禽的飼養豬的飼養豬的飼養牲畜的飼養谷物的種植水果、堅果的種植內陸養殖造林海水養殖海洋捕撈谷物的種植蔬菜的種植其他茶及其
128、他飲料作物的種植家禽的飼養牲畜的飼養水果、堅果的種植育種和育苗造林海水養殖海洋捕撈28%11%10%10%7%7%6%6%6%3%3%3%投資金額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32圖17:中國農業行業PE/VC投資行業分布(2007 2013年) 林業投資熱度減少。從交易額來看,PE/VC對于林業公司的興趣逐漸減少,但也觀察到零星大規模交易,或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林業領域正在進入產業整合階段; 漁業投資興趣增加。漁業逐漸吸引資本的目光,成為新興的投資類別;這一趨勢與中國消費者對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和高營養價值的水產類食物需求上升的趨勢一致;42%32%11%9%6%交易量農
129、業種植畜牧業漁業林業農、林、牧、漁服務業農業種植畜牧業漁業林業農、林、牧、漁服務業45%22%22%10%1%交易金額投資量投資金額(美元:百萬)16216495710242223122364583411224121221111311111111230%10%20%30%40%50%60%70%80%90%100%農業種植畜牧業漁業林業農、林、牧、漁服務業0%10%20%30%40%50%60%70%80%90%100%農業種植畜牧業漁業林業農、林、牧、漁服務業H1 2007H2 2007H1 2008H2 2008H1 2009H2 2009H1 2010H2 2010H1 2011H2 2
130、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H1 2007H2 2007H1 2008H2 2008H1 2009H2 2009H1 2010H2 2010H1 2011H2 2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數據來源:ChinaVenture,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33圖18:中國農業行業PE/VC投資細分子行業分布(2007 2013年) 非生活必需品類投資比重上升。 花卉、 水果和堅果, 以及所占份額較小但是增長逐漸穩定的水產養殖等二級行業將在日常生活、 營養、 健康和多元化方面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價值。 同時,茶、 飲料和中藥
131、材類等非生活必需品類的農業項目的可觀比重也反映出中國農業生產活動及其產品價值范圍的擴張 (見圖18) 。 農業服務業正在成為資本新寵。雖然可供分析的數據不多,但是我們相信隨著農業產業數據來源:ChinaVenture,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15%10%10%10%10%10%7%6%6%4%3%3%3%3%交易量其他牲畜的飼養豬的飼養蔬菜的種植家禽的飼養谷物的種植花卉的種植水果、堅果的種植內陸養殖海水養殖育種和育苗造林茶及其他飲料作物的種植其他農業服務26%10%9%9%7%7%6%6%5%5%3%3%3%1%交易金額蔬菜的種植牲畜的飼養家禽的飼養造林其他水果、堅果的種植林木的
132、撫育和管理海洋捕撈育種和育苗谷物的種植豬的飼養海水養殖茶及其他飲料作物的種植內陸養殖升級、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現代農業時代的到來,更多的農業細分領域將出現,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從而服務包括育種/育苗、種植/養殖、加工、流通和銷售在內的所有產業環節。除了具有廣闊的農業市場和強勁的成長性之外,農業服務業與信息技術、生物科技、旅游觀光、物聯網、現代企業管理、互聯網等新興且具有高附加值行業的結合將激發不可限量的商業創新能量;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343.3.3 發展期投資標的獲青睞如圖19所示,PE/VC機構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于發展期和擴張期,對處于產業周期首尾
133、兩端的企業投資有限。從投資金額來看,PE/VC投資者在近幾年對處于發展期和擴張期的公司越來越有信心,對進入獲利期的公司興趣下降,對早期農業行業公司的投資也相當謹慎。圖19:中國農業行業PE/VC投資標的發展周期分布(2007 2013年)交易量交易金額49%40%9%2%發展期擴張期獲利期早期發展期擴張期獲利期早期41%32%27%1%22311337581298531524751174231212112321210%10%20%30%40%50%60%70%80%90%100%交易量發展期擴張期獲利期早期0%10%20%30%40%50%60%70%80%90%100%交易金額(美元:百萬)
134、發展期擴張期獲利期早期H1 2007H2 2007H1 2008H2 2008H1 2009H2 2009H1 2010H2 2010H1 2011H2 2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H1 2007H2 2007H1 2008H2 2008H1 2009H2 2009H1 2010H2 2010H1 2011H2 2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數據來源:ChinaVenture,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投資者對農業投資標的公司的興趣分化與農業行業的產業屬性、現階段中國農業企業成熟度和產業化程度仍然較低有關。機構投
135、資者對農業領域的風險高度敏感,因為農業企業從早期培育到發展后期實現穩定盈利通常需要長時間的耕耘,這與PE/VC資本追求短期收益、設置年限較短相沖突。相比于分享企業的長期成長收益,投資人對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謹慎樂觀,仍然更傾向以出售資產套現為主要投資目標。但是,隨著資本在培育企業早期發展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使資本追求回報率的天然屬性和農業企業較長的成長周期相平衡,保證被投企業在引入農業資本之后仍可以按照行業周期和生產節奏發展,也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353.3.4 投資金額偏小, 區域性明顯數據表明,資本對于農業行業的介入仍處于早期分散的階段,實業利用資本撬動產業升級才剛剛開始,尚
136、未形成規?;顺?,兩者的結合之路有待探索。如圖20所示,2007年至2013年,單筆投資金額小于1000萬美元的PE/VC投資是目前農業領域的主流,占比達57%,其中以小于500萬美元的投資項目最多,比例達32%;從交易金額來看,估值小于1000萬美元的農業圖20:中國農業行業PE/VC投資金額分布(2007 2013年)數據來源:ChinaVenture,分析;注:僅披露金額的交易列入統計范圍而從資本投資項目的地區分布來看, 種植業類投資集中在華東地區, 林業類投資集中在華南、 華東地區, 畜牧業類投資集中在華北地區, 漁業類投資集中在華東、 華南地區, 服務業類投資集中在東北、 華北和華中
137、地區。 不同農業二級行業的資本投資地區分布與中國地理自然條件對于農業項目所募集資金不到整體農業投資市場的13%。募得超過1億美元資金的項目只占總體項目數量5%, 其所獲資金卻達到所有農業PE/VC投資金額的53%。 高端投資者主要為中信國際資產、 富達亞洲、 馬丁可利、 厚樸投資、 淡馬錫、 惠理基金、中俄投資、 維眾創投和淡馬錫。 投資項目多處于蔬菜種植、 水果和堅果種植、 林木撫育管理和造林等領域。行業分布的影響相一致。中國東南部,特別是華東地區具有突出的產業多樣性,不同種類的二級行業在該地區均有較高水平的分布,這種區域性的多產業集中趨勢可能預示著華東地區將出現協同效應并在此基礎上產生完善
138、的農業產業集群。交易量100萬美元及以下100萬美元至500萬美元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10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1億美元至2億美元2億美元以上100萬美元及以下100萬美元至500萬美元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10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交易金額 (美元:百萬)5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1億美元至2億美元2億美元以上5%32%25%30%3%4%1%4%8%26%9%25%28%1%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36現代農業概念對于規模和協同效應的追求從根本上意味著中國現有的分散、低利潤農業產業結構將遭到淘汰。在企業組織、技術面貌
139、、行業分工、地區集成等方方面面重塑一個產業往往預示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和無數尚未被發現的利潤增長點。4.1 產業成熟度構成投資主要風險 中國農業整體產業的成熟度還很低,表現在規?;潭鹊?、生產效率有待改善、資源約束力高、行業經營者競爭力較弱等,因此投資者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4.1.1 自然條件農業本身的自然屬性決定其對外部環境有著非常高的依賴, 實業家和投資人雖然可以通過先進技術的運用和全產業鏈運作將風險因子的影響大大降低, 卻不可能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將這類外部因素完全排除。 近年來中國平均每年因旱成災導致的受損種糧面積達到2億多畝, 因旱損失糧食超過600億斤55。 2010至2012年
140、云南省三年連旱56,受災情影響, 2010年春小麥減產50%, 2011年基本絕收, 農業損失22.19億元57。 農業行業內顯著的產業整合還未開始, 具備跨區域種植基地的大型農企鳳毛麟角, 大部分農業企業在某一特定區域內集中布局生產資源。 一旦遭遇自然災害, 中小型企業和新上馬項目都將承受巨大損失。 而國內市場與全球糧食作物市場的價格聯動也會將大豆和玉米價格的漲跌傳導到國內, 形成不可控因素, 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4.1.2 產業生態中國農產品行業長期受到政府的價格調控,農產品價格扭曲;而從業者經營分散,產品技術含量低,難以規?;慨a,不具備產業鏈議價能力,進一步拉低了農業企業的利潤水平。業
141、界寄希望于資本和科技投入改變這一格局,然而農產品漫長的產品周期以及數目龐大的資本需求都令投資人望而卻步。媒體報道,“褚橙”從上市到實現盈利用了5年時間,從掛果到打開銷路則歷時10年58。土地的改良和品種的優化需要時間,農業項目的經營周期多為10到15年,實現盈利普遍需要10年,投資人需要為長時間“燒錢”做好準備,而期間漫長的等待和緩慢的回報流入對資本更是本身就意味著風險和高昂的機會成本。對于布局產業中上游的企業來說,其產出的最終盈利成績除取決于自身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下游企業的繁榮程度。在中國乳業遭遇三聚氰胺風波時,奶源市場的蕭條就是最好的例子。為最大程度減少受到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不確定
142、性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在20世紀70到90年代積極鼓勵企業走出國門,在農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直接投資和并購,最大可能地掌握海外糧食資源,建立遍布全球的糧食供應鏈59。農業企業面向上游原材料市場的交易多需面對分散的小農戶和中小型農資供應商,主要通過現金、口頭合同或者賒購賒銷完成,財務憑證和庫存管理難免混亂,企業財務狀況可能隱含風險。在投后運營的操作階段,投資人關于農業領域有限的專業知識、營運經驗和市場理解也將成為農業投資/并購的不確定因素。4.1.3 農地流轉盡管中國有關農業用地的政策開放趨勢明顯,農地流轉的制度建設也日漸完善,然而如何在田間地頭通過與單獨的基層農戶談判獲取土地使用權,在時間、
143、資金和人力成本方面對于企業來說都將是不小的挑戰。在這方面,聯想集團與農村的合作化組織對接,通過后者集中獲得農戶土地使用權或許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方式。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合作化組織的成熟運作和基層政府在法務、政策、金融以及行政方面的積極支持至關重要,這些屬于產業生態層面的平臺建設,需要產業的有機發展和市場的蘊育。能否借助有效的機制策略性應對漫天要價的“農業釘子戶”,避免高昂的談判成本,也許是投資人需要面對的另一個不確定性。55 中國每年因旱災損失糧食超過600億斤,經濟觀察網,2012年3月6日,http:/ 云南持續三年干旱 水庫可以騎摩托,廣州日報,2012年2月20日,http:/ 云南持續干
144、旱造成損失23億元 小麥基本絕收,廣州日報,2012年2月27日,http:/ 柳傳志乘農業二級火箭:聯想明年或整體上市,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11月14日,http:/ 焦建: 日本糧食安全鏡鑒: 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 , 財經 , 2013年12月9日, http:/ 中國農業投資風險和機會374.2 產業升級轉型孕育投資機會結合對行業趨勢的了解以及歷史投資數據的分析,我們認為在未來中國農業投資的主要領域如下:4.2.1 全產業鏈拓展中糧集團和新希望六和等專業農業巨頭引領的產業鏈上下游擴張潮流代表了縱向的全產業鏈布局策略,而以前文所述海大集團為代表的通過專注收購某一產業環節的資產實現子
145、行業范圍內擴張的思路則表現為橫向整合。企業按照自身的產業優勢進行布局,前者適合資本實力雄厚的旗艦企業,后者則可以為深耕某一環節的專業性企業所用。圖21:不同類型產業鏈拓展模式旗艦型農業企業, 實現全產業鏈布局、 各環節無縫對接、 產銷協同、 把握最高利潤環節、 分散風險 (新希望六和、 中糧集團和專門的農業產業并購基金)深耕單獨產業環節, 實現跨區域經營, 掌握所在二級行業定價權、 制定產品質量標準, 在從研發到銷售的不同階段配置資產, 實現二級行業內的協同效應 (海大集團)適合創業項目, 技術和資金密集型企業。 體量小, 運轉靈活, 適合商業模式創新, 以服務業為主, 專注細分市場, 服務全
146、產業鏈布局的大型企業和在產業鏈某一環節具備實力的企業 (物流、 生物技術、 信息技術、有機農業、 設施農業、 田間管理、 品種栽種、 電商營銷)小型大型縱向橫向數據來源:分析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384.2.2 生物與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與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且風險較小。體現在研發項目的精密專業性以及全程質量風險可控。雖然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未必可以在短時間內帶來直接的盈利回報,其在育種育苗、生態農業、農肥疫苗、智能化田間管理、信息化物聯監控等方面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價值,進而提高企業的利潤率。4.2.3 農業物流倉儲 中國農業資源和產業分布存
147、在地區分布不平衡的特點,突出的例子是東北地區糧食生產基地生產的大米主要供應飲食習慣更偏愛米飯的南方地區。而隨著中國居民飲食消費結構的升級,反季蔬果和不易保鮮的肉、蛋、水產在農產品消費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大型農業企業借助農地流轉的東風積極布局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戰略安排也需要越來越專門的通道支持。這些因素都意味著農業物流-倉儲服務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中糧集團通過收購華糧實現了物流解決方案的內部部署,代表了大型企業物流戰略的發展方向。根據中國物流協會2012年的調查數據, 蔬菜從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到社區零售店的物流成本, 約為從山東壽光到北京新發地費用的4倍60, 這與中國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有關。
148、 從菜地到餐桌,農產品需要經過多級批發、 多級零售, 每一環節平均至少加價5%至10%, 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零售價格中, 即是農產品流通的 “最后一公里”問題61。 規?;蛥f同化的物流服務將有效省去不必要的流通環節, 提高運輸效率和企業利潤。冷鏈物流也將是未來投資的熱點。實際上,電商對生鮮市場的推動以及糧企在O2O領域的探索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冷鏈技術在農產品物流環節的重要性。2012年國電商企業試水生鮮市場,至2013年,順豐優選、天貓等的生鮮配送覆蓋城市從開始的1個上升到52個,1號店、蘇寧易購、京東等亦緊隨其后62。根據媒體報道,2013年,中國冷鏈物流需求達9300萬噸,冷鏈物流市場
149、平均增幅達20%。而同時期冷庫總量僅有2673萬噸,不足需求量的1/463。除農企和電商之外,專業化的第三方冷鏈服務方案供應商也將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4.2.4 農業電子商務互聯網與農業領域的結合可以方便遠程交易和建設農產品信息交流平臺。此外,農產品電商在近年來逐漸成為資本寵兒?;赑C端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成熟,淘寶、天貓、京東商城、1號店以及中糧我買網都已經擁有穩定的流量和C2C銷售網絡。而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4G牌照的發放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端消費模式成為發展主流。兼具私密性和社交性的社交媒體微信已經具有相對完備的電子支付平臺,借助其龐大的用戶群,小團隊、個人化的農業電商創業項目上
150、馬時機成熟。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面向終端消費者的農業企業都可以通過公共賬號進行產品的營銷和售賣,勢必大大激活農產品流通,從而衍生出更多的細分市場和獨特產品。 農產品品牌營銷。農產品的農超對接和新型的電子消費模式大大縮短了農產品從下架到上餐桌的距離,也使得農產品越來越多地具有了快速消費品的特性。在超市的貨架和網店的照片里,農產品的品牌形象、包裝和陳列方式在影響消費者做出決策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對農產品營銷策略與銷售模式的探索將催生巨大的投資和創業機會。 農業服務?,F代農業的規?;?、標準化、集約化生產將大大改變農業領域的分工格局。行業分類將更加細化,社會化的協作更加廣泛,專業的農業服務行業也將迎來更
151、大市場。設施農業、灌溉、草地管理,以及可以外包的營銷等業務都適合創業和資本投資。60 破解蔬菜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黃河三角洲(東營)高效生態農業信息網,2014年1月14日, http:/ 由身邊的變化看起“小產業”大機遇 冷鏈物流今后“冷”不了,證券日報,2014年1月15日, http:/ 由身邊的變化看起“小產業”大機遇 冷鏈物流今后“冷”不了,證券日報,2014年1月15日,http:/ 供求缺口高達七成冷鏈物流投資高潮來襲,中國企業報,2014年1月17日, http:/ 特色農業近年來包括綠色、有機農業、高檔農產品、休閑創意農業在內的特色農業日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特色農業雖然在
152、規模上只能上是傳統農業的補充,但是由于是滿足消費者更深層次和更多樣化的需求,在此領域的規?;刃姓邔⒂型@得較高的價值溢價。同時,很多地方政分析:為滿足獲取農業資源、 提高農業產研技術、 獲取品牌、 渠道和目的國市場, 中國農業投資者在糧油作物種植、 禽畜養殖、 農產品加工、 倉儲和物流、 森林資源、 水產品生產和加工、 農村能源與生物能源等領域展開了廣泛的跨境投資。 而除國字號企業之外, 民營企業在境外投資市場競爭力也不斷增強, 成為重要的國際投資市場參與者。 對于中國的農業投資者來說, 最理想的出境投資目的地首選亞洲, 其次分別為非洲、 歐洲、 澳大拉西亞、 北美洲和南美洲。 企業通過 “
153、公司農戶” 的模式, 直接新建、 收購或租用生產基地或加工廠 , 還有直接利用當地成熟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整合投資目的地的資源。 經歷多年的摸索與實踐, 參與境外農業投資與合作的企業合作層次逐步升級, 由單純的合作開發資源發展到資本聯合經營, 推動國際產業并購。種植業公司在產業鏈中上游的關鍵價值對不同子行業的境內外投資者都頗具吸引力,向這一關鍵環節的積極擴張已經成為多個二級行業農業經營者的廣泛共識;畜牧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份額在過去幾年維持穩定并逐漸增加,投資者選擇幫助被投公司通過向上并購畜牧養殖項目、直接從產業上游獲取優質資源、進行質量把控;PE/VC對于林業公司的興趣逐漸減少,但也觀察到零星大規
154、模交易,或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林業領域正在進入產業整合階段;漁業逐漸吸引資本的目光,成為新興的投資類別;非生活必需品類投資比重上升;農業服務業正在成為資本新寵。PE/VC機構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于發展期和擴張期,而對進入獲利期的公司興趣下降,對早期農業行業公司的投資也相當謹慎。農業企業從早期培育到發展后期實現穩定盈利通常需要長時間的耕耘,這與PE/VC資本追求短期收益、設置年限較短相沖突。相比于分享企業的長期成長收益,投資人對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謹慎樂觀,仍然更傾向以出售資產套現為主要投資目標。府也紛紛出臺優惠政策措施,旨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業產業園區、城市農莊等的建設和運營。社會資本投資特色
155、農業可獲得政府在農業補貼、政策扶持、稅收優惠、土地支持、金融惠農以及農業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外,還可配套一定比例的設施配套建設用地指標。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40五、 結束語農業關系著民生,也關系著生活的質量和態度。雖然在過去的三十幾年時間里,中國農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行業整體的發展速度仍相對較慢,這其中有自然資源的約束,也有經濟和政策的重心偏移。而日益嚴峻的糧食和食品安全問題、豐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都促使著中國農業向更加市場化、現代化的格局升級和轉型,這也是該領域逐漸成為投資熱點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農業需要適度的規?;洜I,但在
156、我們追逐規模經濟的過程中,嚴格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生產效率提升將構成該項舉措成功實施的保障;產業鏈的整合將有利于農業企業提高整體競爭力,并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做到有效管控;隨著生物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行業也將不斷涌現新的運營模式和附加/增值服務。這一切不僅會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也將在未來給我們帶來一個更加成熟的農業產業。41六、 附件附件:中國農業行業重要企業概況及SWOT分析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湖南省長沙市種子業績: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8.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
157、潤人民幣1.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人民幣12.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9%;基本每股收益達到0.253元/股,較上年同期增長34.57%。戰略:“聚焦種業,逐步淡出延伸產業”:堅定不移地圍繞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等核心種子產業,剝離與種業契合度不高的產業,構建“多品牌、多主體、寬渠道”的產業布局,著力完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加大營銷創新力度,力推信息化管理,經營業績在行業不景氣的環境下實現較大增長。市場:公司在雜交水稻研究及利用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系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供應基地,水稻種子的市場占有率超過17%,穩居全國首位,并且有望繼續上升。
158、公司同時還是亞洲最大的蔬菜種子集散地。優勢:1. 品牌優勢:“隆平高科”商標是國家水稻種業迄今為止唯一的國家馳名商標;“湘研”商標是國家蔬菜種業唯一的國家馳名商標;2. 科研優勢:公司擁有袁隆平院士帶領的研究隊伍,已經建立了以分子生物技術和傳統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技術平臺;3. 產品線豐富,質量管理體系健全,產品質量廣受贊譽;4. 營銷服務網絡健全,創新能力較強。劣勢:1. 截止至2013.06.30,種子庫存金額達11.24億,短期去庫存壓力較大;2. 在行業低迷情況下玉米種子公司更容易憑借大品種優勢戰勝行業,而水稻則由于品種繁多,差異化表現相對較難。機會:1. 企業區域化趨勢明顯,行業整合和產
159、業升級時代或將來臨;2. 種業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政策紅利有望逐步派發,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沒變。威脅:1. 面臨制種風險、市場風險和新品種選育風險;2. 行業集中度低,市場主體眾多,區域性小企業生產經營手段靈活,地方保護存在;3. 生產資料價格、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對生產成本構成較大壓力;4. 業外資本、國外資本直接或間接進入種子行業,加劇了行業競爭并將之上升到國際化競爭的新層面。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42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甘肅亞盛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亞盛集團)600108.SH甘肅省蘭州市特色農產品種植業績: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
160、業收入人民幣8.4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7.45千萬元,增幅9.63%;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1.33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75千萬元,增幅15.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1.2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76千萬元,增幅為15.6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人民幣43.74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幣6.17千萬元,增幅1.43%。戰略:公司實施一抓二轉三再造的發展戰略,即聚焦現代農業,搶抓農業土地資源;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多元化戰略向一體化戰略轉型;在現代農業建設上做足特色,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產業,在經濟總量、利潤和土地經營規模上實現再造,使公司全面形成橫向成
161、群,縱向成鏈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形成以資本為后盾、以科技為支撐、現代農業生產為保障三位一體的集約化經營模式,使公司成為國內土地資源最多、產業特色優勢明顯、土地產出率最高、產業擴張能力強、股東利益回報更多、社會效益更大和西部最具競爭力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市場:公司以農業現代化為方向,形成了以啤酒花、啤酒大麥、馬鈴薯為主導產品的產業格局,目前已經是特色農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優勢:1. 土地資源優勢:公司擁有大量的耕地資源,具備快速發展現代農業的土地資源優勢;2. 統一經營的生產模式(面積占比由2010年前的10%提升至2012年的48%):與傳統家庭承包相比,統一經營模式通過改變種植結構不斷
162、把每畝產出的蛋糕做大,同時改變了以往的收租金模式,提高了從蛋糕中分得的比例,直接帶來畝均凈利潤由200元提升至1000元;3. 技術及裝備優勢:公司良種覆蓋率高,機械化水平高,產業鏈完整,設施農業基礎完善,擁有國內最先進的滴灌設備生產技術,擁有多項國家專利。劣勢:1. 公司多數單位處于西部,消費市場容量不高,因此需要將產品運往華東、華南及華北地區,運費成本較高。機會:1. 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2. 甘肅省出臺了365現代農業發展行動,在打造旱作農業示范區、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區、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大;3. 國家及甘肅省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
163、政策扶持,為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創造了良好條件,公司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正處于良好的戰略發展機遇期;4. 土地流轉政策驅動公司盈利和估值雙升。威脅:1. 自然災害風險:農業生產容易受到風災、寒流、旱災等惡劣自然條件的影響,直接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2. 市場競爭及成本上升風險:農產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且從事農業所需的機械、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增長較快、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給公司的利潤增長造成一定的壓力。43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600598.SH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商品糧生產業績:2013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人民幣49.
164、46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34.63億元,下降41.19%,主要系米業公司農產品銷售規模減少所致;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927萬元,同比減少人民幣2.77億元;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137萬元同比減少人民幣2.76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人民幣0.47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2.38億元,主要系鑫亞公司對往來款項繼續清查而計提減值準備所致;資產負債率65.14%,比年初增加0.13個百分點;每股收益0.026元,同比減少0.134元。戰略:公司緊緊圍繞“引領農業、攻堅工業、做強經貿流通業、發展金融產業”的發展目標,積極推進“一個引領、兩個助推、三年攻堅、兩個構建、兩個平臺”建設,進一步優化
165、經營策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規范運營,做優農業,做強工業,做實經貿流通業,整合房地產業,做好資本運營,全面提升公司經營質量和效益。市場:北大荒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農業類上市公司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擁有62.4萬公頃耕地和24萬公頃可墾荒地,農業機械化,水利化,良種化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具有明顯的裝備優勢和技術優勢;另外,公司原擁有的墾區耕地價值或面臨重估,重估提價或將顯著。公司擁有的友誼農場等16家農場分布在世界上土質最肥沃的三大黑土帶之一的三江平原上,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水資源豐富,無任何污染,有著“天下糧倉”的美譽,公司經營模式類似“地
166、主”,利潤來源主要依靠“土地轉包”收益。優勢:1. 作為中國最大的以糧食生產為主的上市公司,相對中國其他農業生產者及農業企業而言,具有顯著的規模、資源、技術、裝備、管理、綠色產品優勢;2. 主營業務利潤主要來源于收取的承包費,多年來利潤持續增長,承包經營制度體系穩定;3. 主產品糧食為國家戰略性資源,沒有市場銷售約束和壓力。劣勢:1. 公司向公司以外的房地產項目拆借資金有逾期收回或無法收回的風險;2. 對子公司管理和資金管理存在重大的內部控制缺陷,可能會導致整體的公司運營風險;3. 存在較多的訴訟糾紛,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聲譽,從而進一步影響公司的運營。機會:1. 公司作為農業類上市公司,屬于國家
167、重點保護扶持并促進其發展的行業;2. 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在稅收、銀行信貸、配股融資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威脅:1. 如果目前享受的優惠政策面臨修改或取消,將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2. 農產品加工行業競爭激烈;3. 近年來生產原料價格上漲,推高了加工企業原料收購價格,致使公司農產品加工企業成本上升,利潤減少。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44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圣農發展)002299.SZ福建省光澤縣肉雞養殖業績: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9.11億元,同比增長2.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
168、-2.33億元,同比下降280.62%;與上年同期相比,報告期內,公司雞肉銷售均價下降了4.40%,而玉米采購均價上漲了2.99%,豆粕采購均價上漲了23.51%;雞肉銷售價格的下跌與飼料原料采購價格的上漲導致2013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戰略:公司制定了5年內將生產規模擴大至年產7.5億羽肉雞的戰略規劃;同時計劃依托全產業鏈的防疫防控優勢,將公司產業鏈再向下游延伸至食品深加工行業,順應國家政策,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控制體系”,打造消費者心目中雞肉制品的第一品牌。市場: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自養自宰白羽肉雞專業生產企業;公司雞肉主要以分割的凍雞肉產品形式,銷售給快餐以及
169、食品加工工業、批發市場等市場領域;目前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雞肉供應商,已成為肯德基在中國的前三大雞肉供應商之一,并已成為銘基、福喜、德克士的重要供應商。優勢:1. 公司一體化的產業鏈從下游的肉雞屠宰加工縱向延伸至上游祖代種雞養殖,現代化程度高、產業鏈完整;同時,基于特殊的地域環境約束、資金約束和人才約束、管理體系以及運營系統獨特性等多方面的原因,公司的盈利模式難以為同行業其他公司簡單模仿;2. 近30年的肉雞養殖經驗,科學、健全的生產管理體系;3. 良好的自然生產環境。劣勢:1. 公司未來的生產規模較現有生產規模將出現大幅增長,將產生較大的管理壓力和融資壓力。2. 截止至2013年6月30日,庫存
170、金額達8.5億,短期去庫存壓力較大;機會:1. 中國是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比重大,解決“三農”問題是國家穩定的基礎,發展農業及畜牧業,提高食品安全一直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為保證居民的食物供應,改善居民的飲食結構,提高生活水平,中國政府對于肉雞生產行業給予了許多政策支持;2. 雞肉是性價比最高的肉類食品,但是中國人均雞肉消費量卻遠低于美國、巴西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和地區,因此,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白羽肉雞產業在中國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3. 隨著社會大眾對食品安全的越來越重視,為了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肉雞養殖企業的一體化產業鏈生產模式將是國內肉雞行業的發展趨勢。威脅:1. 行業競
171、爭風險:公司所處行業為家禽養殖、加工生產,市場準入條件不高,不受政策性限制,中小規模生產單位多,市場競爭激烈;2. 疫病風險:禽流感等疫病在爆發期間,會導致雞只的死亡,并對廣大民眾的消費心理有較大負面影響,導致市場需求萎縮,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3. 食品安全及質量標準提高的風險:“速成雞”、“藥雞門”等事件之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有了較大的提升,國家今后有可能頒布較現在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45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福成五豐)600965.SH河北省三河市肉牛/奶牛養殖業績: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72、12.29%,這主要得益于傳統產品銷售規模的增加和新產品市場的逐步打開;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人民幣3.2千萬元,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43千萬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569.03%,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出售了部分資產。戰略:進行差別化生產是未來公司得以生存的基本戰略;在這個基本戰略的前提下,公司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繼續做好福成品牌戰略;2、人才發展戰略;3、資本運營戰略:通過資本運作擴大經營規模,以“資本技術”的方式進行產業的本地擴張、跨地域擴張、跨行業擴張,使福成五豐成為高效率的大型農業企業。市場: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牛肉養殖加工基地之一, 是集肉牛養殖
173、、 屠宰、 加工與乳業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經營的養牛場是中國規模較大的養牛場之一; “福成肥?!?是中國馳名商標, 產品通過ISO9001, HACCP, QS等認證, 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 主要銷往國內各大城市的高級賓館、 飯店, 也是麥當勞北方最大的牛肉供應商。優勢:1. 專業的技術團隊,質量上乘的品質:公司擁有一套先進的屠宰設備,有較高的高檔牛肉出品率,是公司競爭的技術優勢之一;2. 精誠打造的品牌,一流的售后服務:“福成肥?!笔侵袊Y名商標;3. 優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物流配送:公司地處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技術園區,距北京市中心地帶35公里,公司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地
174、區,到北京市中心地帶送貨不超過3小時;4. 公司通過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戰略,已在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的養?;嘏c農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具有長期穩定的供銷網絡。劣勢:1. 公司地處北方,在環渤海經濟區的市場占有率較高,但是對東部沿海及南部經濟區的輻射力不足;2. 和發達國家肉牛養殖和屠宰規模相比,目前公司肉牛養殖和屠宰的規模還不大,規模效益不高;3. 公司在種牛繁育、架子牛育肥、牛肉加工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機會: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中國的食品消費與國際食品消費趨同,綠色食品、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消費量快速增長;目前中國的肉
175、制品產量占肉類總產量不足10%,與發達國家的50%左右相差甚遠;因此,未來肉類制品生產加工業前景廣闊,年增幅在10-20%之間;2. 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政策扶持力度呈歷年加強的趨勢。威脅:1. 疫病風險;2. 食品安全風險;3. 市場價格變動風險;4. 環境污染風險;5. 食品生產加工業入門投資成本低,競爭會更加激烈。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46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000876.SZ四川省成都市飼料加工業績:2013年上半年,公司共銷售各類飼料產品691.90萬噸,同比減少129.74萬噸,降幅為15.79%;實現主營業
176、務收入人民幣210.8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31.3億元,降幅為12.93%;實現毛利潤 人民幣13.5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1.62億元,降幅為10.92%。收入減少主要由于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等地質災害再次使公司的經營及資產受到影響,飼料業務營收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公司雖然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但在行業周期跌入低谷和疫情等突發事件的多重影響下,公司仍然面臨較大挑戰。戰略:公司將以創新變革為戰略主軸,推動經營轉型,提升經營質量,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組織能力。以提升盈利為核心,提高毛利率,由生產加工型農牧企業向綜合服務型企業的轉型,并通過產品質量提升和經營機制變革,實現公司經營質量的持續提高,
177、打造世界級的農牧企業。市場:公司是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此外,海外業務快速發展,成為公司飼料業務的最大亮點。優勢:1. 獨特的品牌優勢:憑借良好的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企業家品牌,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這是其他企業難以復制的優勢;2. 農產業領域的積累和堅守:“中國飼料大王”的美譽和“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的稱號,贏得了國家和業界的高度認同,奠定了行業領袖地位;3. 日趨成熟的產業一體化經營格局:新希望通過重大資產整合,已成為中國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農牧業產業龍頭企業;4. 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和“新、和、實、謙”的企
178、業文化。劣勢:1. 境外經營風險:公司已在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國家建立了公司,由于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與國內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加大了公司的管理難度,有可能引致國外公司的經營運作和收益狀況在短期內不穩定或達不到預期目標。此外,若這些國家出現政局不穩,發生動亂等情況,國外公司也可能面臨財產損失的風險;2. 匯率風險:國外飼料業務可能因匯率波動而面臨匯兌損失的風險。機會:1. 政策扶持:近年來各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與國家提出發展家庭農場,將使一批大型農牧企業在產業鏈發展、良種繁育、“公司+農戶”模式創新等方面得到支持;2. 未來飼料行業的集中度將繼續
179、加速,大型飼料企業增長較快,小型飼料企業日趨萎縮,同時飼料行業的聯合、整合也在不斷展開;新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出臺以后,飼料企業的兼并、合作和聯合趨勢將更加明顯。威脅:1. 原材料供應風險:由于玉米和豆粕占飼料原料的55%左右,玉米原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及豆粕類原料價格的大幅波動給公司的生產成本帶來不利影響;2. 市場競爭風險:由于飼料生產的步入門檻較低,生產企業眾多,市場競爭非常激烈;3. 發生重大疫情、自然災害的風險;4. 食品安全及質量標準體系提升風險。47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股份)600887.SH內蒙古呼和浩特乳制品業績: 2013年上
180、半年, 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240.21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28.4億元, 增長率為13.4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7.38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9.76億元,增長率128.22%。戰略: 強化 “全員、 全過程、 全方位” 質量管理體系, 在優先推進奶源基地建設的基礎上, 繼續深耕銷售網絡, 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 堅持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 繼續堅持 “強化質量管理, 深化基礎建設, 推進精確管理, 提高費用使用效率、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的經營方針, 堅持滿足消費者需求、 以產品安全和質量為企業生存根本的發展原則, 不斷優化、 改善供應鏈整體運營效率,
181、 持續打造戰略、 創新、 品牌管理等組織核心競爭能力, 全面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實現公司持續、 健康、 穩定發展。市場: 公司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 產品線最全的乳業領軍者, 伊利集團由液態奶, 冷飲, 奶粉, 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組成, 旗下擁有雪糕, 冰淇淋, 奶粉, 奶茶粉, 無菌奶, 酸奶, 奶酪等1000多個產品品種。 憑借奧運會和世博會上的精彩表現, 伊利集團順利躋身世界乳制品行業第一陣營, 入圍國際乳業20強。優勢:1. 全球化的供應體系;2. 領先的產能積累;3. 深入的渠道建設;4. 獨有的創新體系;5. 顯著的品牌優勢。劣勢:1. 戰略思想整體較為保守,在控制現代化高端牧場等
182、上游資源方面的認識不足;2. 營銷費用居高不下,無效廣告投入過大;3. 奧運品牌戰略迄今為止收效不理想,未能遏制蒙牛的貼身進攻;4. 高端產品和新產品的市場開拓情況不盡如人意,奶粉業務面臨挑戰;5. 原奶成本上漲的消化能力有限,盈利能力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擠壓;6. 股權激勵方案對管理費用壓力明顯。機會:1. 中國城鎮人均消費乳制品數量距離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更顯潛力巨大;2. 黨中央提出到2020年國民人均收入實現翻番的目標,對于進一步發展中國乳業,促進國民人均乳制品消費水平的提升給予了強力支持;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乳品市場已經逐步進入市場消費轉型升級期
183、,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追求“新鮮、營養、保健、安全”的產品,新鮮類乳制品成為近年來中國乳品市場增長最快速的產品。威脅:1. 行業風險:乳制品行業面臨競爭激烈、成本高位運行等經營風險;2. 牛只疾病和防疫的風險:牛只疾病將會對乳制品行業和牧業帶來風險;3. 產品安全質量風險。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48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注冊地所在行業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瑞普生物)300119.SZ天津市動物疫苗業績: 2013年上半年,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62億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14.54%;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7千萬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5.23%; 歸屬
184、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人民幣6.66千萬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17.97%。戰略: 以 “堅持科技創新、 堅持綠色環保, 堅持動物與人類健康, 立足于獸藥產業, 通過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增長雙輪驅動” 的總體發展戰略, 企業將努力發展成為 “國際一流的高科技生物企業, 為客戶、 員工、 股東和商業伙伴提供實現美好夢想的機會” 。市場: 公司是集獸用生物制品和獸用制劑研發、 生產、 銷售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產品主要適用于雞、 豬等家禽家畜。 目前, 公司在活疫苗耐熱保護技術、 滅活疫苗超濾濃縮技術、 疫苗毒株選育、 免疫增強劑和藥物新劑型等多個技術領域保持國內領
185、先地位。 活疫苗耐熱保護技術、 活疫苗免疫增強型稀釋液技術打破跨國公司長達20多年的技術壟斷。優勢:1. 技術創新優勢:公司擁有自己核心技術和技術研發平臺,先進的研發設備設施,領先的研發人才梯隊,大額的研發投入,完善的項目管控和眾多的科技項目;2. 產品優勢:公司擁有獸用生物制品57種,獸用制劑272種 ,329個產品批準文號,產品涵蓋疫苗、化學制劑、中獸藥、營養添加劑、原料藥等多個領域,成為國內獸藥行業產品最齊全、國內少數幾家在生物制品和制劑領域均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企業之一;3. 營銷及服務優勢:公司擁有一支強大的營銷技術服務團隊以及廣泛的客戶資源和營銷網絡;劣勢:1. 應收賬款余額較大:截
186、止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31,644.34萬元,金額相對較大,對公司短期的現金流量構成一定影響,增加了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風險;2. 人力資源缺口:隨著公司業務的逐漸擴大,對管理、技術、研發、營銷人才的需求增加,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成為重要問題。機會:1. 公司主營業務服務于養殖業,養殖業作為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規?;?、集約化養殖的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未來將持續剛性增長;2. 面對中國養殖業勢如破竹的現代化進程,獸藥行業也進入“行業整合、產業升級”的發展新階段:獸藥企業和養殖企業之間的直接互動已經愈發鮮明,優秀獸藥企業之間的聯合、產學研的結合更加緊密,產業整合與
187、行業升級的速度加快;3. 目前獸藥行業正是引進、提升技術和市場國際化的最佳時機;同時,食品安全愈來愈重要,安全、環保的獸藥產品將成為必然。公司所處行業環境的變化,為公司未來提供了高速發展的契機。威脅:1. 市場波動風險:行業規?;潭壬胁桓叩默F狀在一定時期內決定了養殖業周期性的波動會一直存在;“黃浦江死豬”事件、“H7N9禽流感”事件等對養殖行業造成嚴重影響,行業損失慘重。2. 行業政策風險: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國家的重視,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強化獸藥行業的監督執法機制,規范獸藥行業的發展,獸藥行業監管程度日益提高;3. 技術進步風險:產品質量硬、技術含量高的獸藥企業如何在保
188、持國內技術領先的同時持續跟蹤國際先進技術將是優秀獸藥企業面臨的共同課題。49聯系我們葉偉文企業并購服務全國領導人中國電話: +852 2852 1618電子郵件: .hk龍永雄 消費行業主管合伙人中國電話: +86 10 8520 7118電子郵件: 致謝調查研究及撰寫陳嵐總監中國研究與洞察力中心電話: +86 21 6141 2778電子郵件: 黃偉經理中國研究與洞察力中心電話: +86 10 8520 7029電子郵件: 謝一研究員中國并購服務電話: +852 2238 7475電子郵件: .hk變潮涌動全產業鏈布局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和投資報告 50中國的業務聯絡詳情北京 華永會計師
189、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中國北京市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東方經貿城西二辦公樓8層郵政編碼: 100738電話: +86 (10) 8520 7788傳真: +86 (10) 8518 1218成都咨詢(成都)有限公司中國成都市人民南路二段1號仁恒置地廣場寫字樓34層3406單元郵政編碼: 610016電話: +86 28 6210 2383傳真: +86 28 6210 2385重慶 咨詢(重慶)有限公司中國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民權路28號英利國際金融中心33層8單元郵政編碼: 400010電話: +86 (23) 6310 6206傳真: +86 (23) 6310 6170大連華永會計
190、師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大連分所中國大連市中山路147號森茂大廈1503室郵政編碼: 116011電話: +86 (411) 8371 2888傳真: +86 (411) 8360 3297廣州 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廣州分所中國廣州市天河路208號粵海天河城大廈26樓郵政編碼: 510620電話: +86 (20) 8396 9228傳真: +86 (20) 3888 0119 / 0121杭州商務咨詢 (杭州) 有限公司中國杭州市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企業國際A區605室郵政編碼: 310013電話: +86 (571) 2811 1900傳真: +86 (571) 2811
191、1904哈爾濱管理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哈爾濱市南崗區長江路368號開發區管理大廈1618室郵政編碼: 150090香港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期35樓電話: + (852) 2852 1600傳真: + (852) 2541 1911濟南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濟南辦事處中國濟南市濼源大街150號濟南中信廣場A座十層1018單元郵政編碼: 250011電話: +86 (531) 8518 1058傳真: +86 (531) 8518 1068澳門 關黃陳方會計師行澳門殷皇子大馬路43-53A號澳門廣場19樓H-N座電話: + (853) 2871 2998傳
192、真: + (853) 2871 3033南京 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南京分所中國南京市漢中路89號金鷹國際商城11層郵政編碼: 210029電話: +86 (25) 5790 8880傳真: +86 (25) 8691 8776上海 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中國上海市延安東路222號外灘中心30樓郵政編碼: 200002電話: +86 (21) 6141 8888傳真: +86 (21) 6335 0003深圳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深圳分所中國深圳市深南東路5001號華潤大廈13樓郵政編碼: 518010電話: +86 (755) 8246 3255傳真: +
193、86 (755) 8246 3186蘇州商務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中國蘇州市工業園區蘇惠路88號環球財富廣場1幢23樓郵政編碼: 215021電話: +86 (512) 6289 1238傳真: +86 (512) 6762 3338 / 6762 3318天津 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特殊普通合伙)天津分所中國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189號津匯廣場寫字樓30層郵政編碼: 300051電話: +86 (22) 2320 6688傳真: +86 (22) 2320 6699武漢咨詢 (上海) 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中國武漢市建設大道568號新世界國貿大廈38層02號郵政編碼: 430022電話:
194、 +86 (27) 8526 6618傳真: +86 (27) 8526 7032廈門 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廈門辦事處中國廈門市思明區鷺江道8號國際銀行大廈26樓E單元郵政編碼: 361001電話: +86 (592) 2107 298傳真: +86 (592) 2107 25951關于全球Deloitte(“”)泛指有限公司(一家根據英國法律組成的私人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稱“有限公司”),以及其一家或多家成員所。每一個成員所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請參閱 中有關有限公司及其成員所法律結構的詳細描述。為各行各業的上市及非上市客戶提供審計、稅務、企業管理咨詢及財務咨詢服務。成員所網絡遍及
195、全球逾150個國家,憑借其世界一流和高質量專業服務,為客戶提供應對最復雜業務挑戰所需的深入見解。擁有約200,000名專業人士致力于追求卓越,樹立典范。關于大中華作為其中一所具領導地位的專業服務事務所,我們在大中華設有22個辦事處分布于北京、成都、香港、上海、臺北、重慶、大連、廣州、杭州、哈爾濱、新竹、濟南、高雄、澳門、南京、深圳、蘇州、臺中、臺南、天津、武漢和廈門。我們擁有近13,500名員工,按照當地適用法規以協作方式服務客戶。關于中國品牌隨著在1917年設立上海辦事處而首次進入中國。目前中國的事務所網絡,在全球網絡的支持下,為中國的本地、跨國及高增長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審計、稅務、企業管理咨詢及財務咨詢服務。在中國,我們擁有豐富的經驗,一直為中國的會計準則、稅務制度與本地專業會計師的發展貢獻所長。 本文件中所含數據乃一般性信息,故此,并不構成任何有限公司、其成員所或相關機構(統稱為“網絡”)提供任何專業建議或服務。在做出任何可能影響自身財務或業務的決策或采取任何相關行動前,請咨詢合資格的專業顧問。任何網絡內的機構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文件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2014。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SH-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