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肯研究所:2018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米爾肯研究所:2018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全國經濟之星 Michael C.Y.Lin和Perry Wong 2018年度中國 最佳表現城市 米爾肯研究院是一家無黨派的非營利性經濟智庫機構,通過提出可創造就業、 擴大融資渠道和增強人類健康的創新經濟和政策方案,努力提高全世界人民的 生活水準。米爾肯通過數據驅動的獨立研究、以行動為導向的會議和重大的政 策舉措,以實現此目的。 米爾肯研究院亞洲研究中心通過積極應對這一地區的主導力量,開發協作式的 解決方案,為公共、私營和慈善等領域的資本部署發掘戰略機會,以此推動亞 洲地區金融市場可持續、兼容并包式的增長。我們的研究分析塑造亞洲未來圖
2、景的人口趨勢、貿易關系和資本流動的情況。 關于亞洲中心 米爾肯研究院簡介 本期中國最佳表現城市報告的采編得到米爾肯研究院亞洲研究中心執行總監 Laura Deal Lacey、亞洲研究中心政策與方案總監 Belinda Chng、和研究院高 級傳播經理 Ann-Marie Eu 的鼎力支持,謹此致以謝意。感謝傳播團隊對報告 發行事宜的支持,以及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執行總監 Kevin Klowden、區 域經濟研究總監 Minoli Ratnatunga 和同事 Jessica Jackson 及 Joe Lee 為研 究提供的建設性意見。 致謝 2018 Milken Institute
3、本研究根據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3.0 Unported License 許可(可在 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3.0/ 查閱)的條款提供。 區域經濟研究中心通過深入了解創造就業機會和推動行業擴張的背后動因,為 促進繁榮昌盛和可持續增長貢獻力量。我們在研究、規劃和會議中制定并傳播 創新可行的經濟和政策解決方案,為革新者提供有力工具,從而創造就業機會 和擴大融資渠道。 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簡介 摘要 . 引言 . 概覽 . 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 區域發展 . 研究方法
4、 . 報告發現 . 中國十佳表現城市 (一二線城市). 完整研究結果:一二線城市 . 中國十佳表現城市 (三線城市). 完整研究結果:三線城市 . 附錄:數據與研究方法 . 城市分類和命名 . 數據和變量 . 研究方法詳細說明 . 作者簡介 . 尾注 . 4 7 9 9 10 11 12 12 23 25 37 46 46 47 48 49 50 目錄 2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廣東省深圳市今年在大城市中名列第 1,而過去連續兩年屈居第 4。深圳從低成本制造業基地(主要生產 電子產品)轉型為重視創新和高附加值的科技中心,目前被譽為“中國硅谷”。這座城市近年來成績斐
5、然, 主要得益于其友善的營商政策和開放的創業環境。 重慶在大城市組別中位居次席。加上四川省的成都市(排名第 7),這兩個城市現在是中國西部經濟增長的 引擎。與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其他起步較早的發達城市相比,重慶和成都商業成本低。此外,這兩個城市 大力發展多元化產業,鼓勵創業。所有這些舉措都有助于促進經濟發展。天津位列第 3,其強勁的經濟表 現歸功于高水平的外國直接投資和產業多元化,其中高附加值產業的貢獻尤為突出。河南省鄭州市和貴州 省貴陽市分列第 4 和第 5 位。這兩個城市近來都吸引了一批高附加值的創新型產業,實現了經濟的騰飛。 例如, 鄭州吸引富士康在當地設廠, 全球大約一半的iPhone手
6、機都產自于此, 使鄭州成為 “iPhone之城” 。 貴陽不斷深耕大數據行業。 雖然近幾十年來大多數東北城市的發展并不順利,但吉林省長春市經濟表現相對較好,排名第 6 位。這座 素以汽車和電影制作聞名的城市,近年來調整產業結構、側重服務業,有助于實現產業多樣性和平衡長春 的產業結構。安徽省合肥市名列第 8 位。合肥和貴陽一樣,一直在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2012 年,合 肥成立中國聲谷產業園,依托科大訊飛等諸多企業開發聲控設備和科技。占據前 10 名排行榜最后兩席的 是陜西省西安市(排名第 9)和浙江省杭州市(排名第 10)。作為“一帶一路”關鍵節點城市,西安取得 強勁的經濟表現,主要依靠的是
7、外國直接投資。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的杭州通過發展互聯網產業逐步轉型。 廣東省東莞市在小城市組中奪魁。雖然過去幾年間該市的經濟受到沖擊,但調整經濟結構的做法成效顯著。 東莞市目前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尤其致力于發展機器人產業,并在生產活動中引入自動化技術。 除東莞外, 廣東省還有三個城市躋身小城市組前10佛山 (排名第3)、 珠海 (排名第5) 和中山 (排名第8)。 這些城市還在努力升級其產業機構?!按鬄硡^”發展框架計劃推動廣東 9 城、香港和澳門的互聯互通,進 一步壯大這一區域經濟集群。 四川省遂寧市(排名第 2)的亮眼經濟表現主要歸功于其一年和五年就業增長率。在一年和五年人均地區 生產總值增
8、長率的帶動下,貴州省安順市(排名第 10)位次居前。外國直接投資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 中國城市近期的經濟表現如何?中國城市發展有哪些主要推動因素?自 2015 年起,米爾肯研究院 (Milken Institute)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持續追蹤中國城市的經濟表現。本期排名指數由 9 項指標組成一年 (2015-2016) 和五年 (2011-2016) 就業增長率、工資增長率以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GRP) 增長率、三年 (2013-2016) 外國直接投資 (FDI) 增長率、FDI/GRP 比率 (2016)、以及針對高附加值行業就業情況的區位 商數 (LQ)(2016 年 )。該指數將中國
9、城市分為大城市和小城市兩個組別,以便進行更有意義的比較并得 出更有用的見解。 以下是2018年度排名的要點: 摘要 3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推動安徽省蕪湖市(排名第 4)和甘肅省酒泉市(排名第 7)的增長發揮了關鍵作用。不過雖然這些城市 今年經濟表現強勁,但仍需發展更為多元化的高附加值產業,增強其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江西省吉安市 列第 6 位。事實上,吉安在 2015 年(排名第 9)和 2017 年(排名第 4)均進入了前 10 名的榜單,說明 該市在小城市當中經濟表現相對穩定。江蘇省蘇州市(排名第 9)在前幾期排名中的成績同樣相當不錯。 其理想的經濟表現得益
10、于產業發達,尤其重視高科技產業。 表1.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排名一二線城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廣東省深圳市 重慶市 天津市 河南省鄭州市 貴州省貴陽市 吉林省長春市 四川省成都市 安徽省合肥市 陜西省西安市 浙江省杭州市 廣東省東莞市 四川省遂寧市 廣東省佛山市 安徽省蕪湖市 廣東省珠海市 江西省吉安市 甘肅省酒泉市 廣東省中山市 江蘇省蘇州市 貴州省安順市 三線城市 4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圖表1a.前十大一線和二線城市 圖表 1b.前十大三線城市 5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中國經濟正在從勞動
11、密集型向更注重創新、追求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為了追蹤這些經濟變革,米爾肯研 究院自 2015 年起出版了四期中國最佳表現城市(BPC China) 排名。2018 年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排 名沿用前幾期報告的結構,并利用最新發布的官方數據編制綜合指數,跟蹤中國城市的經濟表現。 本次排名主要有三個目的: 其一,為政策制定者、規劃者、從業者、投資者和學術界提供一個監測和評估中國城市經濟表現 的工具; 其二,為中國城市提供作出改進的指引; 其三,由于中國多層次的發展不拘一格,為探索尚待開發的市場和發掘商機提供渠道。 指數由九項指標組成,時間截至 2016 年:一年和五年就業增長率、一年和五年工資增長率、
12、一年和五年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GRP) 增長率、三年外國直接投資 (FDI) 增長率、FDI/GRP 比率以及高附加值產業的區 位商數 (LQ)。鑒于在歷史上和不同的發展階段,一二線城市從中央政府獲得的支持一般超過三線城市,因 此該指數分為兩個類別。其中大城市組包括一二線城市,小城市組包括三線城市。然后按大城市組和小城 市組分別排名,使比較更有意義。 在大城市組別中,深圳赫然位居榜首。位于珠三角經濟區的深圳一直以創新驅動模式發展經濟,被譽為“中 國硅谷”。1近年來提出的“大灣區”規劃將進一步擴大該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經濟影響力。鉆石經濟圈 內的各大城市(即重慶(排名第 2)、成都(排名第 7)
13、和西安(排名第 9)經濟表現同樣亮眼,展現出 這一地區持續增長的勢頭。位于京津冀經濟圈的天津處于第 3 位。鄭州(排名第 4)、貴陽(排名第 5)、 合肥(排名第 8)和杭州(排名第 10)皆大力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為這些城市帶來令人側目的經 濟表現。長春雖然位于經濟表現稍遜的東北地區,但仍然憑借其工業基礎穩居第 6。 位居三線城市榜首的是東莞市。雖然近年來面臨大量工廠關閉或搬離該市的情況,但是東莞通過發展機器 人等高附加值產業,努力進行經濟革新。事實上,在廣東省內,東莞周邊的佛山(排名第 3)、珠海(排名 第 5)和中山(排名第 8)等城市的經濟同樣持續向好。 “大灣區”規劃將進一步鞏
14、固這些城市的經濟表現。 四川省遂寧市坐落在成都和重慶之間,在該地區的城市中排名第 2,也許主要歸功于鉆石經濟圈的擴張。 安徽省蕪湖市名列第 4;它毗鄰合肥和南京,享有區位優勢。吉安市(江西?。┡琶?6,此前曾兩次躋 身前 10,包括 2015 年排名第 9 和 2017 年排名第 4。江蘇省蘇州市(排名第 9)得益于重要的地理位置 和多元化經濟,使其成為榜單上的新面孔。酒泉(排名第 7)和安順(排名第 10)首次進入前 10。區域 經濟集群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是帶動其近期發展的主要因素。 引言 6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7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
15、最佳表現城市 | 中國正處于多變的轉型期。雖然中國經濟增速不再達到兩位數,但每年仍能保持在 6-7% 左右,低于以往 卻仍然可觀。正如中央政府決策者所說,近年來中國經濟從過去追求“數量型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 增長。在 2010 年代初之前,中國長久以來被視為低成本世界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服裝和消費電子產品等 低價產品。不過,由于在出口導向型經濟中不再滿足于“世界工廠”的角色,中國開始不斷培養本國創新 和技術能力。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性戰略就是“中國制造 2025”。這一戰略的主要目標是中國經濟向更 先進的高附加值制造業轉變, 例如機器人、 航空航天以及節能汽車等行業。 2中國正從 “輸入海外
16、模式” (Copy to China) 發展成“中國模式輸出海外”(Copy from China)。 中國的雄心壯志已取得一定成果。2016 年夏季,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 鏡 (FAST) 在中國貴州省落成。憑借突出的科技實力,中國目前擁有“新四大發明”高鐵、移動支付、 網購和共享單車。此外,中國也在研發新一代移動互聯網技術 5G 網絡,這一技術讓中國處于技術研發的 前沿,并有望制定行業標準。這些例子進一步展現了中國在調整經濟結構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鑒于人 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和中國社會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政策層面上的戰略是提高生產力并加大高附加值生產在 經濟體系中
17、的比重。 除了國內產業升級外,中國還加大努力,進一步在全球市場上推進服務、貨幣和金融的國際化?!耙粠б?路”倡議繼續為中國經濟“走出去”提供動力。倡議旨在直接連接新興的國際貿易港口和市場,促進中國 和區域內經濟共同發展。它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及全球經濟增長。例如,河南省鄭州市(大城市組 中排名第 4)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一帶一路”的關鍵運輸節點。近年來鄭州經濟一直在飛速發展。 2011 年富士康在鄭州設廠,主要生產 iPhone 手機,目前全球將近一半的 iPhone 產自該地。鄭州現在被 稱為“iPhone 之城”。越來越多跨國企業進駐,利用該城市所提供的物流便利。 概覽 中國經濟發
18、展狀況 8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中國強調了通過加強區域經濟集群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珠三角經濟區、 長三角經濟帶、鉆石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等區域經濟集群是經濟發展的增長引擎?,F在,這些區域經濟 集群中的區域節點城市與“一帶一路”倡議掛鉤。 京津冀經濟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發展此大型經濟圈,不僅是為了解決北京和天津的擁堵情況,還 有助于扶持欠發達地區。除了雄安新區外,該經濟圈的其他部分也在蓬勃發展。例如,天津市武清區曾是 農村地區,現在與北京和河北省相連。憑借其區位優勢和低土地成本,武清區成為物流中心,吸引了大型 電商企業進駐。例如,
19、亞馬遜和中國電商企業唯品會均在此建立倉庫。此外,武清擁有高速公路和高鐵站, 交通四通八達。全球首座 NBA 主題的生活格調中心于 2018 年 4 月 25 日正式開業,該 NBA 中心也坐落 在武清。3 珠三角經濟帶中,最近正在開展的是“大灣區”規劃。這一規劃旨在連接廣東 9 城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形成一個城市群。按照中國政府的構想,中國的大灣區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科技創新中心,日后將 與紐約、舊金山和東京的灣區相媲美。為實現這一計劃,中國已著手改善該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港珠澳 大橋計劃將于 2018 年秋天開通。高度國際化、成熟的港澳經濟體系,以及充滿發展機遇的廣東省各地區 和城
20、市將助力這一宏偉計劃。香港、深圳和廣州將作為核心城市,引領著這個位于華南、擁有 6900 萬人口、 以消費為基礎的強大經濟體前進。如果該項規劃取得碩果,它會將全球金融中心、新興科技中心和無數科 研中心融為一體,形成首屈一指的創新型經濟集群。 除了促進區域經濟集群的發展外,中央政府希望達成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縮小各地區以及城鄉之間的經濟發 展差距。為此,中央政府推出“特色小鎮”等一系列規劃方案。特色小鎮人口不超過 50 萬人,目標是到 2020 年培育大約 1000 個這類特色小鎮。4 雖然此規劃方案的效果仍存在爭議,但這一舉措表明了中國進 一步推動各地區經濟發展及縮小各地區發展差距的決心。 區域發
21、展 9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研究方法 米爾肯研究所 2018 年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指數將 264 個中國城市分為兩組,一是大型城市組,二是中 小型城市組。大型城市組包括 34 個一線及二線城市,中小型城市組包括 230 個三線城市。兩組城市的排 名分別依據各城市的經濟表現, 重點強調增長衡量指標。 該指數衡量了就業、 工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 和外國直接投資 (FDI) 增長率,以及 FDI 與 GRP 比率以及高附加值產業就業集中度。對就業、工資以及人 均 GRP 增長的衡量分為一年期 (2015-2016 年 ) 和五年期 (2011-2016 年
22、)。一年期凸顯最近的經濟動態, 而五年期則已對最近一輪商業周期極端差值作出調整。FDI 增長率基于三年期 (2013-2016 年 ) 衡量,同時 依據2016年GRP的占比得出。 高附加值產業就業集中度是使用2016年高附加值產業的就業區位商數(LQ) 量化得出。 高附加值產業包括制造業, 運輸、 倉儲及郵政服務業, 信息傳輸、 計算機服務與軟件業, 金融中介, 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這些產業通常是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催化劑。近期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表明, 外國直接投資 (FDI) 與高附加值產業在提振中國經濟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這些指標在本指數中占據 更大權重。表 2 列舉了用于構建指數
23、的九個衡量指標及其各自權重。 計數法中的未記錄修改、基于政策變更的重新分類以及其他變更可能導致城市記錄的數據出現差異或異常。 因此,為了構建更為一致的指數并且更準確地反映城市當前的發展狀況及經濟趨勢,我們對部分數據進行 了調整。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排名結果的波動,米爾肯研究所采用的排名方法(基于加權 Z 分數)不同 于美國計算最佳表現城市系列所使用的排名方法進行計算。本文使用的替代方法排名能夠更好地體現中國 城市的經濟發展。了解有關數據與方法的更多詳情,請參閱附錄。 表2.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指數組成 1 年就業增長率 (2015-2016) 5 年就業增長率 (2011-2016) 1 年工資增
24、長率 (2015-2016) 5 年工資增長率 (2011-2016) 1 年地區生產總值 (GRP) 人均增長率 (2015-2016) 5 年地區生產總值 (GRP) 人均增長率 (2011-2016) 3 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 (2013-2016) FDI/GRP 比率 (2016) 高附加值行業就業情況的區位商數 (2016)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25 0.125 0.150 指標權重 10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2018年 中國十佳表現城市 (一二線城市) 11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
25、國最佳表現城市 | 廣東省 深圳市 作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深圳在本年度 排名中位列一二線城市之首。在 9 項指標中,深圳 有 3 項指標排名前 5。衡量高附加值行業就業情況 的區位商數以及五年工資增長率皆排名第 1,五年 就業增長率排名第 3。 2016 年深圳的戶籍人口達到 385 萬 5 ,還有數 百萬外來勞動力,這座城市是中國自 1978 年改革 開放以來的成功典范。從昔日的小鄉村和小漁村到 如今的大都市,擁有創新型、外向型經濟的深圳常 常被譽為“中國硅谷”。 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從服裝、電子手表到現 在的通訊設備、物聯網和生物技術,深圳在科技研 發領域處于強勢地位,使得該
26、城市的經濟表現在 過去數年的排名中名列前茅。該城市多次躋身前 5 位。以信息、高科技裝備制造業、環??萍己蛿底?化為主的新型經濟體系,占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 37.7%。6 就業增長率 工資增長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增長率 3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2013-2016) FDI/GRP比率(2016) 高附加值行業區位商數(2016) 第17位 第20位 第1位 第22位 第13位 第26位 第3位 第1位 第17位 該市和中國整體的產業轉型推動和保持深圳的開拓 型經濟。隨著中國經濟從制造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 轉型,深圳等區域處于有利地位。深圳擁有一批大 型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例如騰訊、華為
27、、富士康 和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等,為其以往經濟發展中非常 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深圳經濟的長期支柱。作為最 早從事電子和通訊產品生產的深圳,在過去 10 年 里,隨著人才和知識的聚集,帶動區域經濟迅速轉 型為電商和數字化經濟。 深圳以科技引領經濟發展, 領先于兩年前中央政府所推出的全國性舉措。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使得深圳經濟發展前 景一片大好。深圳將與香港、澳門和廣州一起成為 華南超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而這一城市群將比肩 京津冀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按鬄硡^”發展規 劃雄心勃勃,但也確實規劃了深圳的愿景:成為背 靠香港這一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創新之城。這些經濟 體要實現更大程度的整合以及開展更密
28、切的合作, 還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礎工作,縱然如此,香港政府 預留 500 億港元科技資金預算來支持研發和商品 化,必將鼓勵深圳企業和科學家參與香港的項目并 相互合作。7 五年 (2011-2016) 一年 (2015-2016) 第 1 位 12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重慶市第 2 位 就業增長率 工資增長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增長率 3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2013-2016) FDI/GRP比率(2016) 高附加值行業區位商數(2016) 第2位 第20位 第4位 第1位 第10位 第3位 第23位 第8位 第24位 重慶在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
29、城市指數中再 次名列第 2。作為西部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之一(另 一個是四川成都 ),重慶經濟蓬勃發展,預計將為 中國西部高原的周邊地區帶來溢出效應。其強勁的 經濟表現也體現在 2018 年的指數中,比如重慶的 五年和一年就業增長率指標分別高居第1和第2位。 在就業市場穩健上升的支持下,2018 年重慶一年 和五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也名列前茅。 重慶市是超大城市,2016 年戶籍人口達 3400 萬。 8 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重慶的人口數遠遠超過京 滬兩地戶籍人口的總和(2800 萬 )。重慶市經濟 十分多元,是中國西部的工業生產基地。目前,重 慶的汽車、交通運輸設備、煉鐵和金屬加工以及軍 事設備等
30、重工業占工業產值的 70%,但與東北傳 統重工業基地不同的是,重慶正不斷快速占領電子 和通訊設備生產市場。92016 年,通訊和電子設備 約占工業產值的 17%,大幅上漲 16.8%。富士康 和宏基電腦在重慶北部新區都設立了生產基地,使 重慶在現有電子產品生產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重慶在十多年前開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發揮 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與重慶勝出榜單上其他城市 的優勢和持續實現發展的能力密切相關。重慶不僅 是四川盆地的兩座特大城市之一,還是長江一帶的 重要水路運輸樞紐和巨大的外向型工業基地,對中 亞和歐洲市場的開放程度更是日益加深。目前,重 慶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出口中亞和歐洲,并
31、且 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不過隨著“一帶一路”倡 議在中亞和歐洲站穩腳跟,重慶可進一步利用其勞 動力和工業基地的優勢提高出口所占的經濟比重。 與深圳和天津等城市相比,2016 年重慶當前出口 額僅占其地區生產總值的 15%。10 五年 (2011-2016) 一年 (2015-2016) 13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天津市第 3 位 就業增長率 工資增長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增長率 3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2013-2016) FDI/GRP比率(2016) 高附加值行業區位商數(2016) 第2位 第1位 第7位 第26位 第4位 第31位 第28位 第
32、26位 第32位 繼 2017 年獲得令人失望的第 15 位后,天津今年 排名回升至第3位。 四項指標:一年工資增長率 (排 名第 4)、三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排名第 2)、 FDI/GRP 比率(排名第 1)以及衡量高附加值行業 就業率的區位商數(排名第 7)均有所改善。天津 是華北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商埠,其經濟極為倚重 國際貿易。除海港之外,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也是國 內重要的航空貨運中心。為此,貿易總額占 2016 年地區生產總值的 38% 左右。11 天津是一個港口城市,也是中國工業化起步最早的 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優越、靠近中國首都并且擁 有悠久的制造業傳統,這些使得天津市具備有利的
33、條件?,F如今,國外投資者和跨國企業看中天津的 物流優勢和靈活變通的生產基地,拓展在華業務時 選擇與天津合作。外企在航空及運輸設備制造、通 訊設備等多個行業創辦合資企業。 空客的合資企業, 是空客在歐洲以外設立的首個組裝廠。多平臺結構 使得天津成為環渤海灣經濟區的能源、化工生產、 高端制造業和商業中心。天津的部分重點產業包括 金屬加工、乘用車、電子產品、化工原料和產品、 運輸設備及石油加工。12 商品貿易和多元化的產業結構是天津經濟的兩大支 柱。二者在過去 20 年間推動該市經濟的蓬勃發展 和增長。隨著天津產業基礎日趨多元化且轉型生產 高附加值產品,中央政府向天津下達了新任務,與 相鄰的河北省在
34、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方面開展整合與 協作。為此,天津目前及未來的經濟增長依托的是 這座城市對未來角色的設想成為京津冀城市群 (中國最大城市群)進一步發展的核心城市。天津 的經濟發展規劃已提上日程,而且為促進協調、配 合及互補式發展,帶動京津冀經濟一體化,中央政 府為天津提供了優惠措施及政策。雖然具體規劃尚 未出臺, 但是天津可能有機會與內陸地區發展貿易, 進一步推進其基礎設施和產業升級。 五年 (2011-2016) 一年 (2015-2016) 14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河南省 鄭州市第 4 位 就業增長率 工資增長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增長率 3年外國直
35、接投資增長率(2013-2016) FDI/GRP比率(2016) 高附加值行業區位商數(2016) 第18位 第15位 第8位 第14位 第3位 第7位 第6位 第2位 第20位 鄭州上升 3 位,在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指 數中位列第 4。鄭州的經濟表現依然出色,因為其 五年就業增長率排名第 6,而且五年工資增長率排 名第 2。另外,一年工資增長率在一二線城市中排 名第 3。一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排名第 7, 用于衡量高附加值行業就業情況的區位商數位居第 8。與其他一二線城市相比,鄭州經濟增速最近有 所提高,鄭州以前被視為華中地區經濟增長較慢的 城市,但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現
36、在已成為政府政 策及指令實施效果的指標。 鄭州位于華中地區,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2016 年戶籍人口為 827 萬。13 鄭州是有名的中國鐵路樞 紐中國所有的重要鐵路皆在此處交匯。作為中 國的重要物流中心及河南省的制造中心,鄭州知名 度不高,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發展和增長政策在過去 30 年的大多數時候都向沿海地區傾斜。隨著中國 政府開始將國內市場開發作為政策重點,鄭州的發 展明顯提速。鄭州不僅是鐵路樞紐,其機場也日趨 國際化,過去幾年鄭州實現了對多個國際城市的直 航。 鄭州還是華中地區的主要制造中心。這座城市的產 業構成以制造業和產品生產為主。第二產業占經濟 比重相對較高,2016 年比重為 5
37、2.8%,2015 年為 55.5%,而第三產業在 2015 年和 2016 年的比重 分別為 44.4% 和 47.1%。14富士康、卡特彼勒等 全球性公司,以及三全等國內食品加工企業均進駐 鄭州高科技園區和工業園。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 的特點他們依靠于準時快速的全球性及全國性 貨運。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依靠 于準時快速的全球性及全國性貨運。15 五年 (2011-2016) 一年 (2015-2016) 15米爾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貴州省 貴陽市第 5 位 就業增長率 工資增長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增長率 3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2013-2
38、016) FDI/GRP比率(2016) 高附加值行業區位商數(2016) 第3位 第19位 第32位 第11位 第8位 第13位 第7位 第5位 第1位 貴陽 2017 年位居第 3,今年下跌兩位,排名第 5。 從 2016 年到 2018 年這兩年里,貴陽的排名下降 了 5 位。該市一年就業增長率列第 11 位,一年人 均地區生產總值列第 13 位。當前排名與過去幾年 的強勁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雖然排名下降,但是與 其他一二線城市相比,貴陽在招商引資方面仍然具 有競爭力。其三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名列第 3。 鑒于貴陽產業資源和商業平臺有限,外國直接投資 資金流入排名或許從側面顯示當地存在大量
39、機遇, 以及政府支持在區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確 實,國內外都有企業已經或正考慮在貴州省設立大 數據中心。這些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美國高通公司、 IBM、華為、騰訊、百度、聯想和富士康等。16 貴州省的省會城市貴陽 2016 年戶籍人口達到 400 萬。17由于深處內陸和地勢較高,該省是中國欠發 達的地區之一。多山地形和高海拔妨礙了當地形成 大型制造基地。不過,這一地區是中國東部和東南 部至高原地區鐵道運輸的交通樞紐。在西部大開發 和政府脫貧致富決心的帶動下,貴州省的首要任務 是發展經濟。而作為省會城市的貴陽預計將領導產 業轉型,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和經濟基礎的現代化。 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貴陽經濟
40、議程的首要議題,貴 陽的大部分增長來自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 交通運輸,其目的是希望該地區能夠以更符合成本 效益的方式與外界連通。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 交通節點,貴陽已成為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的交 通樞紐及通訊中心。 貴陽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其發展模式或許不同于中國其他地區。從一開始, 這個城市對其發展模式的定位就是“生態城市”, 當地的能源消耗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太陽能。產業發 展方面,貴陽將成為大數據存儲和處理中心以及人 工智能中心。18貴陽人口基數小,難以獲得人才并 且地廣人稀,但它正逐步將這些劣勢轉化為優勢。 五年 (2011-2016) 一年 (2015-2016) 16米爾
41、肯研究院 | 2018 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吉林省 長春市第 6 位 就業增長率 工資增長率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增長率 3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率(2013-2016) FDI/GRP比率(2016) 高附加值行業區位商數(2016) 第7位 第2位 第12位 第20位 第18位 第8位 第9位 第9位 第18位 2015 年長春曾排名第 8,首次躋身前 10,本次重 回最佳表現城市前 10 位。今年長春排名第 6,比 2015 年上升了兩位。在 2018 年的排名中,長春 的五年就業和工資增長率均名列第 9,一年人均地 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列第 8 位,三年外國直接投資增 長率列第 7
42、 位,而 FDI/GRP 比列則位居第 2。過 去幾年中國經濟有所減速,但長春經濟持續向好。 長春是吉林省的省會城市,位于中國東北地區。 該市 2016 年戶籍人口為 750 萬人,同比小幅下跌 0.05%。19 由于中國當年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 變,長春的兩大支柱產業電影和汽車制造經歷 了許多起伏。全球化以及國內外的競爭給長春乃至 于整個東北地區的經濟帶來挑戰,東北地區的經濟 增長一度落后于全國的增長勢頭。有鑒于此,中央 和地方政府及學者達成了共識:東北地區經濟振興 刻不容緩,且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20 在過去 15 年里,為促進東北整體的經濟增長,中 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給予財政預算支 持。不過,效果并不均衡。長春的表現領跑各大城 市。2016 年長春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為 7.7%,高于 2015 年的 6.5%。全國平均增速為 6.7%,而長春 的增長率高出一個百分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