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機械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聚焦高景氣穩中尋機-20201228(4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機械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聚焦高景氣穩中尋機-20201228(40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http:/ 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20 年年 12 月月 28 日日 聚焦高景氣,穩中尋機聚焦高景氣,穩中尋機 長城證券機械行業長城證券機械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年投資策略 中國制造業加快改革速度,后疫情時代有望迎來價值發現新階段。中國制造業加快改革速度,后疫情時代有望迎來價值發現新階段。展望 2021 年,我國將進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 發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國經濟結構將發生轉型,國內需求與供給有望 聯動升級, 新興產業將充分受益,圍繞著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高端裝備價 值將進一步提升。疫情過后,國內外經濟復蘇,聚焦高景氣,重點看好專 注主業、細分賽道的專用設備龍頭
2、、市場空間大的通用設備龍頭,找尋周 期反轉,穩中尋機。 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 設備, 設備進口替代進口替代需求旺盛。需求旺盛。 半導體設備處于半導體 產業鏈的中游,具有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特點,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有 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正迎來產業轉移的關鍵時期,各 領域設備進口替代需求將加速增加。SEMI 預測到 2020 年,原始設備制 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增長 6至 632 億美元, 而 2019 年為 596 億美元,2021 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創下 700 億美元的紀錄, 中國大陸在晶圓代工和存儲領域的強勁支出有望使中國大陸在
3、 2020 年和 2021 年的半導體設備總支出中躍居首位。 SEMI 還指出中國將迅速增加其 300mm 產能的全球份額,從 2015 年的 8增長到 2024 年的 20,達到 150 萬片/wpm。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 政策政策加速加速推動推動汽車電動化趨勢汽車電動化趨勢, 支撐鋰電設備高景氣支撐鋰電設備高景氣。 汽車電動化是鋰電 設備需求快速放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國內外關鍵政策及規定正快速推動 汽車電動化進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 2035 年) 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 售總量的 20%
4、左右。此前,2020 年 4 月 23 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 發改委四部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 2022 年底。境外方 面,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歐盟要求 2020 年歐盟范圍內所銷售的 95%新 車平均碳排放須 95g/km,到 2021 年 100%的新車平均碳排放量需滿足該 要求,超出碳排放標準的車輛將受到 95 歐元/g 的罰款。歐盟嚴格的碳排 放標準促使各歐盟國的政府積極調整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計劃, 汽車企業 進一步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入。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 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走低,
5、動力電池裝機量也有明顯下滑。 隨著國內疫情 得到有效控制需求反彈和補貼延期影響,根據 Wind 數據顯示,2020 年 4 月起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回升,上游動力電池裝機量也明顯回升,其中 8 月和 9 月分別同比增長 40%、66%。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先導智能、星云股先導智能、星云股 份份。 OLED 產線投資擴張產線投資擴張、大尺寸、大尺寸進程進程帶動帶動面板需求提升,設備需求將面板需求提升,設備需求將持續持續。 面板行業的發展充分受到下游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分析師分析師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投投 資資 策策 略略 研研 究究 年年
6、 度度 投投 資資 策策 略略 智能電視等的影響。 “新冠疫情”期間,全球電腦和電視出貨量在今年二、 三季度期間出現大幅回升。智能手機今年銷量雖然表現欠佳,但國產手機 市場份額明顯提升,5G 手機的出貨量呈現整體上升趨勢。隨著韓系面板 廠商的退出以及海外需求的回升,大尺寸面板一度供不應求,Trend Force 旗下顯示器研究處調查顯示,第四季度大尺寸面板供過于求比例僅有 0.2,預計供求短缺的情況仍將延續。隨著面板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國內外領先面板企業紛紛加大 OLED 產線的生產研發,OLED 較 LCD 而 言良率更低, 同等投資規模下所需檢測設備規??蛇_ LCD 的 1.5-2 倍
7、。 我 們建議重點關注精測電子、聯得裝備精測電子、聯得裝備。 平價上網時代光伏迎來大規模發展期平價上網時代光伏迎來大規模發展期,HJT 新型新型電池電池為為裝備制造商迎來裝備制造商迎來 發展發展新新機遇。機遇。得益于技術進步,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我國光伏發電比 重穩步上升, 根據中電聯數據顯示, 1-9 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 20.9 億千瓦, 同比增長 5.9。 其中, 火電同比增長 3.9, 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 17.3。 目前我國用戶側平價上網已經初步實現,而隨著光伏產業鏈的原材料、組 件價格進一步下降,發電側平價也有望早日到來,長遠來看,我國光伏產 業前景巨大, 預計未來光伏發電可以大
8、規模替代傳統火電, 從而迎來光伏 發電大規模建設期。光伏電池技術也在快速迭代, 光伏設備頭部企業已開 始全面布局新型電池技術 HJT 產線,由于新技術需要較高的投資成本, 使得頭部企業擁有優勢可以率先完成新技術的整線布局, 從而在光伏產業 高速發展中搶占先機。我們建議重點關注捷佳偉創、邁為股份捷佳偉創、邁為股份。 農業機械行業或反轉,農業機械行業或反轉,拖拉機王者歸來,外抓市場,內促改拖拉機王者歸來,外抓市場,內促改革,降本增革,降本增 效提質,市占率和毛利率有望迎來長期穩步提升,再奏強音。效提質,市占率和毛利率有望迎來長期穩步提升,再奏強音。2020 年農 業在當前疫情環境下更受國家重視,出
9、臺多項加強農業基本盤的政策,在 耕種紅線的硬約束、 土地流轉、 糧價上漲預期都給行業帶來較大正面支持, 行業經過近 4 年的低迷后出現反轉跡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 年大中拖產量 27.76 萬臺,同比增長 13.99%,2020 年 7-9 月份大中輪拖 產量 7.76 萬臺,同比增長 32.55%,其中大輪拖增速 87.51%,而 2017 年 大中輪拖保有量為 670 萬臺, 考慮更新高峰有望來臨等因素,基于對農機 行業景氣度開始回升的判斷,未來幾年行業有望迎來持續回暖,2021 年 年行業有望持續好于市場預期, 公司作為生產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的重點 拖拉機制造廠,在中大輪拖
10、領域具有無可爭議的行業龍頭地位, 通過外部 抓市場,激發活力,內部抓改革,增加效益,未來幾年公司市占率和毛利 率等有望穩步提升,我們繼續強烈推薦一拖股份。一拖股份。 油氣市場逐步恢復,國內非常規油氣開采前景樂觀,油服設備需求持續油氣市場逐步恢復,國內非常規油氣開采前景樂觀,油服設備需求持續 上升。上升。 隨著疫苗研發的進展以及國內經濟活動的逐漸恢復, 原油價格和相 比年初的暴跌已經有所回升,石油供給也逐漸恢復。2020 年是勘探開發 七年行動計劃的第二年,仍處在計劃初期,并且國內也明確了 2020 年油 氣增產目標。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 表明要加強油氣勘探開發并且保
11、障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政策不斷重申,三 桶油持續重視穩油增氣與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 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的持 續下降, 國內開采頁巖油所面臨的困難如開采地區復雜的地形、 水資源消 耗過大都將得以改善。 長期來看, 國內對油氣開發的支持政策為油服行業 mNtMqQqNvMnMoRoPmRnQtN8OdN9PnPqQoMoPkPoOnMjMoOtObRrRuNxNtOrQNZtOsN 的景氣度提供了基本的保證,我們繼續強烈推薦杰瑞股份杰瑞股份、石化機械、石化機械。 工程機械維持高景氣度,龍頭企業擴張市場份額,行業需求穩步上漲工程機械維持高景氣度,龍頭企業擴張市場份額,行業需求穩步上漲。 從下半年開始基
12、建固定資產投資迅速回正, 下游的需求推動工程機械景氣 度高漲, 對工程機械需求有較大的支撐作用。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發布的數據,2020 年 111 月納入統計的 25 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 各類挖掘機械產品 296075 臺,同比漲幅達到 37.4%,預計今年全年挖掘 機銷量將有望突破 32 萬臺,同時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可以 看出市場份額進一步向的龍頭企業集中,長期來看,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機器代替人工、環保政策日趨嚴格等趨勢和政策將持續,這使設備的更新 需求上漲,工程機械有望維持高景氣度,行業韌性更強。我們建議重點關 注中聯重科、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三一重工、艾迪精密
13、艾迪精密。 SPACE X 公司的公司的 Starlink 有望重塑全球衛星的制造與應用,促進衛星制有望重塑全球衛星的制造與應用,促進衛星制 造從單體小批量向大規模批量生產根本性轉變造從單體小批量向大規模批量生產根本性轉變,太空基建正當時,各類太空基建正當時,各類 星座計劃不斷涌現星座計劃不斷涌現,中國國內版太空基建計劃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有望加中國國內版太空基建計劃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有望加 快,衛星設計和制造自主可控,有望優先受益:快,衛星設計和制造自主可控,有望優先受益:2020 年星鏈計劃在快速 推進,1 月內實現 2 次發射,成為全球最大的高通量衛星星座,發射頻次 和數量將劇增,2020 年
14、計劃超過 1400 顆,4.2 萬顆衛星布局在路上。低 軌小衛星星座由于其成本低廉、通信延時低、網絡覆蓋面廣、生存能力強 等優點,已成為目前國際商業衛星發展的重要路徑。在遙感領域,美國 Planet 公司的“鴿群” 、Spire 公司的“狐猴”等小衛星星座項目已完成初 步部署并投入商業運營;在通信領域,Iridium、GlobalStar、Orbcomm 三 大傳統衛星通信運營商開始升級原有衛星星座, Starlink、 OneWeb、 LEOSat 等新一代低軌移動互聯網通信小衛星星座計劃已進入實際部署期, 預計未 來 10 年將有上萬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產業商業化進程有望大幅提速。 太空基
15、建正當時,對標 Starlink,國內布局衛星數量有望以數千枚計算, 頻率和軌位正在成為稀缺資源,軍用和民用的急迫性更加顯著, 爭奪日趨 白熱化, 更迫切的需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 加快推進中國版的太空衛星基 建計劃,國內衛星產業有望進入高成長期,位于產業鏈上游、具有自主研 發實力的衛星制造企業將率先受益,繼續強烈推薦上海滬工上海滬工等。 風險:風險:宏觀經濟增速不及預期、貿易爭端升級、制造業下游產業需求不及 預期、國內產業技術進步低于預期、海外疫情加劇 目錄目錄 1. 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設備進口替代需求旺盛 . 8 1.1 2019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拐點確定,國內設備支出將躍居首位 .
16、 8 1.2 國產半導體設備收入逐年提升,替代之路仍任重道遠 . 9 1.3 國內政策與大基金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 10 1.4 中國大陸晶圓廠資本開支加速擴張,國產設備進口替代空間廣闊 . 10 1.5 推薦半導體核心設備龍頭:北方華創 . 11 1.6 推薦半導體介質刻蝕龍頭:中微公司 . 12 2. 國內外關鍵政策加速推動汽車電動化趨勢,支撐鋰電設備長景氣 . 12 2.1 國內多項關鍵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產銷放量 . 12 2.2 歐盟加大碳排放控制力度,各國積極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銷量 超預期 . 13 2.3 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回升明顯,全球龍頭企業競爭激烈 . 14
17、 2.4 國內鋰電設備產業鏈已具備國際競爭力 . 14 2.5 推薦鋰電池整線龍頭:先導智能 . 15 2.6 推薦鋰電池檢測設備領先企業:星云股份 . 16 3. OLED 產線投資擴張、大尺寸進程帶動面板需求提升,設備需求將持續 . 16 3.1 5G 手機占比增速明顯,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市場反彈持續 . 16 3.2 海外電視市場需求反彈,大尺寸面板需求提升 . 18 3.3 面板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龍頭企業積極加大 OLED 產線投資 . 19 3.4 面板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OLED 設備需求將持續 . 20 3.5 推薦國產面板檢測領先企業:精測電子 . 21 3.6 推薦平板
18、顯示模組設備領先企業:聯得裝備 . 22 4. 平價上網時代光伏迎來大規模發展期,HJT 新型電池為裝備制造商迎來發展新機遇 . 22 4.1 光伏發電增速明顯,平價上網時代到來 . 23 4.2 “后疫情時代”光伏產業恢復景氣,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 23 4.3 光伏產業由“政策引導”轉向“技術引導” ,龍頭企業率先布局新技術產線 . 25 4.4 推薦光伏設備先進制造商:捷佳偉創 . 26 4.5 推薦高端智能裝備領先制造商:邁為股份 . 27 5. 農業機械需求向好,中大輪拖保有量降至近幾年低位,疊加報廢高峰臨近,迎來更新 周期、國標轉換等,拖拉機行業或持續好轉 . 28 5.1 中
19、大輪拖保有量降至近幾年低位,每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拖拉機保有量數下降 . 28 5.2 大中輪拖有望進入報廢高峰期,保有量下降將帶動需求提升 . 29 5.3 國三向國四標準轉變將推動換機需求,拖拉機有望帶來換新需求 . 29 5.4 推薦農業機械龍頭:一拖股份 . 30 6. 油氣市場逐步恢復,非常規油氣開采前景樂觀,油服設備需求持續上升 . 32 6.1 油氣價格回暖,油服設備行業的景氣度有望恢復 . 32 6.2 能源安全是長期重點,國內非常規油氣開采前景樂觀 . 32 6.3 美國鉆機數出現回升,市場需求持續恢復 . 34 6.4 推薦油服設備公司:杰瑞股份 . 34 7. 工程機械維持高
20、景氣度,龍頭企業擴張市場份額,行業需求穩步上漲 . 35 7.1 工程機械需求有韌性,龍頭企業 2021 年或將繼續樂觀 . 35 7.2 專項債扶持力度較大,下游需求保持韌性 . 36 7.3 推薦工程機械公司:中聯重科 . 37 7.4 推薦工程機械公司:艾迪精密 . 38 8. 太空基建正當時,各類星座計劃有望進入密集發射期,帶動行業高景氣 . 38 8.1 低軌衛星通信星座發展潛力巨大,移動互聯網及通信有望全面帶動衛星產業高速 成長 . 38 8.2 中國國內版太空基建計劃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有望加快, 衛星設計和制造自主可控, 有望優先受益 . 39 8.3 上海滬工高起點布局商業航天,
21、衛星、火箭看點多 . 39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全球分區域半導體設備支出預測(10 億美元) . 8 圖 2:300mm 晶圓廠支出預測(百萬美元). 8 圖 3:300mm 晶圓廠總產能和數量 . 9 圖 4: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億人民幣) . 10 圖 5: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增速 . 13 圖 6: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 . 13 圖 7:歐洲純電動汽車銷量(輛) . 13 圖 8:歐洲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輛) . 13 圖 9: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及增速 . 14 圖 10:2020 年前三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 TOP10 企業 . 14 圖 11: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及相關設備
22、 . 15 圖 12:2019-2020 全球電腦出貨量(季度). 17 圖 13:國內平板電腦出貨量 . 17 圖 14: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 17 圖 15:國內手機出貨量及國內 5G 手機出貨量 . 17 圖 16:大尺寸面板出貨量 . 18 圖 17:2019-2020Q3 全球電視分季度出貨量 . 18 圖 18:2019-2020Q3 全球電視出貨面積和平均尺寸 . 18 圖 19:全球 OLED 顯示面板出貨量 . 19 圖 20:顯示設備支出預期(十億美金) . 20 圖 21:按應用分類的設備支出占比預測(設備進場總額) . 20 圖 22:分地區顯示屏廠商產線設備支出 .
23、 21 圖 23:顯示設備支出預測 . 21 圖 24:光伏設備產業鏈 . 23 圖 25:2015-2020 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 . 24 圖 26:2015-2020 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 . 24 圖 27:全球光伏累積裝機量 . 24 圖 28:大中輪拖保有量測算 . 28 圖 29:我國每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拖拉機保有量數 . 28 圖 30:大中輪拖產量 . 29 圖 31:大中輪拖在行業骨干企業中的市占率 . 31 圖 32:公司產業鏈 . 31 圖 33: 頁巖氣儲量排名 . 33 圖 34: 美國頁巖油氣總產量 . 33 圖 35:美國鉆機數量 . 34 圖 36:國內挖掘機單
24、月銷量 . 35 圖 37:挖掘機單月出口銷量 . 35 圖 38:2020 年前三季度挖掘機市場占有率 . 36 圖 39: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累計值) . 36 圖 40: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 . 36 圖 41: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 37 表 1:在建/規劃本土晶圓制造廠 . 10 表 2:2019 年全球光伏產品產能、產量及中國產品在全球的占比 . 24 表 3:光伏電池技術結構與制備原理 . 25 表 4:P 型及 N 型光伏電池技術比較 . 26 表 5:電池技術平均轉換效率趨勢 . 26 表 6:拖拉機國一、國二、國三保有量測算 . 30 表 7:推薦公司估值表(數
25、據日期:2020 年 12 月 24 號) . 40 1. 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設備,設備進口替進口替 代代需求旺盛需求旺盛 1.1 2019 年年全球全球半導體設備半導體設備行業行業拐點確定,拐點確定,國內設備支出國內設備支出 將躍居首位將躍居首位 SEMI在美國加州時間2020年7月21日發布了 半導體制造設備年中總預測-OEM視角 , 預測到 2020 年,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增長 6至 632 億 美元,而 2019 年為 596 億美元,2021 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創下 700 億美元的紀錄, 預計多個半導體細分領域的增長將推動這一
26、增長。預計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將在 2020 年的支出中居首位。中國大陸在晶圓代工和存儲領域的強勁支出有望使中國大陸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半導體設備總支出中躍居首位。 圖圖 1:全球分區域半導體設備支出預測(全球分區域半導體設備支出預測(10 億美元)億美元) 資料來源:SEMI,長城證券研究所 其中,300mm 晶圓廠投資支出尤為突出,美國加州時間 2020 年 11 月 3 日,SEMI 在其 300mmFabOutlookto2024 報告中指出,2020 年 300mm 晶圓廠投資將同比增長 13,超 越 2018 年創下的歷史新高,并在 2023 年再創新高。新冠疫情
27、大流行通過加速全球范圍 內的數字化轉型,引發了 2020 年晶圓廠支出的激增,預計這一增長將持續到 2021 年。 SEMI 在報告中預測,半導體晶圓廠投資的增長將在 2021 年繼續,但增速將同比放緩至 4。SEMI 還在報告中預測,2022 年半導體晶圓廠投資將出現溫和放緩,并在 2023 年 創下 70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后,2024 年將再次出現輕微下滑。 圖圖 2:300mm 晶圓廠支出預測(百萬美元)晶圓廠支出預測(百萬美元) 11.49 10.2 17.1 14.5 15.9 8.23 13.1 13.4 17.3 16.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
28、017201820192020E2021E 韓國日本北美東南亞/其它地區歐洲中國臺灣中國 資料來源:SEMI,長城證券研究所 此外,SEMI300mmFabOutlookto2024 報告顯示,保守預測芯片行業從 2019 年到 2024 年 將至少增加 38 個新的 300mm 晶圓廠。到時晶圓廠月產能將增長約 180 萬片晶圓,達到 700 萬片以上。其中,中國臺灣地區將增加 11 個,而中國大陸將增加 8 個,共占總新增 數量的一半,到 2024 年,芯片行業將擁有 161 個 300mm 晶圓廠。 圖圖 3:300mm 晶圓廠總產能和數量晶圓廠總產能和數量 資料來源:SEMI,長城證券
29、研究所 SEMI 還指出,中國將迅速增加其 300mm 產能的全球份額,從 2015 年的 8增長到 2024 年的 20,達到 150 萬片/wpm。盡管非中國公司將在這一增長中占很大一部分,但中國 正在加速本土晶圓廠的產能投資。 到 2020 年,本土晶圓廠將占中國晶圓廠產能的 43左 右,預計到 2022 年將達到 50,到 2024 年將達到 60。 1.2 國產半導體設備收入逐年提升國產半導體設備收入逐年提升,替代之路,替代之路仍仍任重道遠任重道遠 根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9 年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為 162 億元,同比增長 30%,2016-2019 年中
30、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銷售收入年均增長 41.3%,實 現總利潤年均增長 23.5%,出口交貨年均增長 27.8%;2019 年中國 14 家集成電路晶圓生 產設備制造完成集成電路晶圓生產設備銷售收入 54 億元,占 2019 年中國集成電路生產 設備銷售收入的 75.6%,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預測 2020 年中國主要半導體設備制 造商銷售收入將達 200 億左右,同比增長 20%左右。國產半導體設備供給較需求仍有較 大缺口,特別是高端設備自給率低。 圖圖 4: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億人民幣)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億人民幣)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長城證券研究所
31、 1.3 國內國內政策與大基金政策與大基金為產業為產業發展發展保駕護航保駕護航 半導體在大陸的快速增長主要驅動力除了廣闊的下游應用產品之外還有一系列產業政策 和政策性資本投入的刺激。國家自 2000 年起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從知識 產權、稅收、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等方面給予本土半導體企業優惠政策。 2014 年國家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募集資金近 1400 億,投資范圍覆蓋 IC 設 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等各個環節,投資比重分別約為 20%、63%、10%、7%。國 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資金二期已于 2019 年 10 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 2,041.5 億
32、,計劃 重點投向半導體設備、材料方向。近期大基金活躍度明顯上升,根據騰訊網,目前大基 金二期共對外投資 6 家企業,包括北京智芯微、中芯國際、紫光展銳、思特威、合肥沛 頓存儲、睿力集成。 1.4 中國大陸晶圓廠資本開支加速擴張,國產設備進口替中國大陸晶圓廠資本開支加速擴張,國產設備進口替 代代空間廣闊空間廣闊 伴隨著半導體產業的資本注入熱潮,本土晶圓廠在建或規劃的數量逐漸增加,對半導體 設備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根據芯思想研究院的統計,截止 2019 年底我國 12 英寸晶圓 制造廠裝機產能約90萬片, 較2018年增長50%; 8英寸晶圓制造廠裝機產能約100萬片, 較 2018 年增長 10
33、%;6 英寸晶圓制造廠裝機產能約 230 萬片,較 2018 年增長 15%;5 英 寸晶圓制造廠裝機產能約 80 萬片,較 2018 年下降 11%;4 英寸晶圓制造廠裝機產能約 260 萬片,較 2018 年增長 30%;3 英寸晶圓制造廠裝機產能約 40 萬片,較 2018 年下降 20%。 表表 1 1:在建在建/規劃本土晶圓制造廠規劃本土晶圓制造廠 項目名稱 晶圓尺實際/擬開工時投資金額 產品類型 預期產能預計投產時間 狀態更新 47.17 57.33 88.96 123.78 162.00 200.00 18% 36% 28% 24% 19% 0% 5% 10% 15% 20% 2
34、5% 30% 35% 40% 0 50 100 150 200 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 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增速 寸 間 (萬片/月) 士蘭集科 12 英寸 2019 年 5 月 170 億 MEMS、功率器件 8 2020 年 暫停 弘芯半導體 12 英寸 2018 年 9 月 1280 億 邏輯、射頻 9 2019 年下半年 在建 紫光成都 12 英寸 2018 年 10 月 240 億美元 3DNAND 存儲器 30 2020 年第三季 在建 芯恩(青島) 12 英寸 2018 年 8 月 188 億 數?;旌?、光掩 膜版、嵌入式 8 2022 年滿產 在建
35、8 英寸 功率芯片 4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下半年 試生產 泉芯集成 12 英寸 2019 年第一季度 50 億 邏輯 - 在建 在建 賽萊克斯 8 英寸 2018 年 11 月 - MEMS 3 2024 年滿產 預計 2020 年 3 季度投產 積塔半導體 8 英寸 2018 年 8 月 359 億 模擬電路、功率 器件 6 - 2020 年 6 月已 部分投產 12 英寸 BCD 工藝 IGBT 5 2023 年 6 英寸 碳化硅 - - 寧波中芯 N2 8 英寸 2019 年 2 月 39.9 億 高壓模擬、射頻 前端 4.5 2021 年 在建 士蘭集昕二期 8 英寸
36、 2019 年 8 月 15 億 功率芯片 3.6 2024 年 在建 無錫海辰 8 英寸 2018 年下半年 67.9 億 生產面板驅動、 電源管理、CMOS 10.5 2022 年 2020 年 3 月成 功投片 富能半導體一 期 8 英寸 2019 年 3 月 60 億 功率芯片 3 2020 年底 在建 華微電子 8 英寸 2019 年 3 月 10 億 功率芯片 2 2020 年 6 月 已投入使用 山東興華 5/6 英寸 2019 年 6 月 50 億 CMOS 3 - 在建 華潤重慶 12 英寸 2018 年 11 月 100 億 功率芯片 - 在建 華潤無錫 8 英寸 2020
37、 年 6 月 15 億 傳感器、功率半 導體 1.6 2023 年 前期準備 紫光 DRAM 12 英寸 2019 年底 - 存儲芯片 - 2021 年 規劃 城芯半導體 12 英寸 - 180 億 模擬芯片 4 - 規劃 中科晶芯 8 英寸 - - - - - 規劃 贛州名芯 8 英寸 200 億 功率芯片 - - 規劃 資料來源:芯思想,各公司官網,長城證券研究所 1.5 推薦半導體核心設備龍頭:推薦半導體核心設備龍頭:北方華創北方華創 北方華創是國內北方華創是國內半導體核心設備主流供應商,半導體核心設備主流供應商,公司處于快速公司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成長階段。公司核心產品包 括刻蝕機、PVD
38、、CVD、ALD、氧化/擴散爐、退火爐、清洗機、外延設備等產品在集成 電路及泛半導體領域實現量產應用。2017-2019 年,公司實現業績穩定增長,營業收入年 均復合增長率達 35.11%,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56.60%,其中 2019 年公司實現 營業收入 40.58 億元,同比增長 22.10%,歸母凈利潤 3.09 億元,同比增長 32.24%。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持續提升,實現營業收入 38.36 億元,同比增長 40.16%,實現歸母 凈利潤 3.27 億元,同比增長 48.86%。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 16.59 億元,同比 增長 53.29%;實現歸母凈
39、利潤為 1.43 億元,同比增長 56.90%。 公司募投項目陸續投入使用,產能釋放公司募投項目陸續投入使用,產能釋放加新產品加新產品開發開發推動業績持續提升。推動業績持續提升。此前募投項目 中,“微電子裝備擴產項目”廠房建設完成,已陸續投入使用;“高端集成電路裝備研發及 產業化項目”各項建設任務按計劃進行中;“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產業化基地擴產項目”廠房 已經建設完成,正在陸續進行產能導入。公司積極推進半導體裝備產品開發,集成電路 刻蝕機、PVD、CVD、ALD、清洗機、立式爐、外延爐等設備在先進工藝驗證方面取得 階段性成果,部分工藝完成驗證;成熟工藝設備在新工藝拓展方面繼續突破,新工藝應 用產
40、品相繼進入客戶產線驗證或量產,不斷收獲重復采購訂單;碳化硅(SiC)長晶爐、 刻蝕機、PVD、PECVD 等第三代半導體設備已開始批量供應市場。 1.6 推薦推薦半導體半導體介質刻蝕龍頭介質刻蝕龍頭:中微公司中微公司 中微公司中微公司是國內半導體刻蝕設備龍頭企業,是國內半導體刻蝕設備龍頭企業, 公司處于快速公司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成長階段。 截至2020年9月末, 公司的刻蝕和薄膜設備 1,600 多個反應臺服務于亞洲與歐洲 50 余家芯片制造公司的 70 余條生產線。公司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在國際一線客戶 5 納米及更先進的集成電路加工 制造中得到應用。公司的 MOCVD 設備在行業領先客戶的生產
41、線上大規模投入量產,公 司已成為世界排名前列的氮化鎵基 LED 設備制造商。2017-2019 年,公司實現業績快速 增長,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41.53%,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51.00%,其 中 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9.47 億元,同比增長 18.77%,歸母凈利潤 1.89 億元,同比 增長 107.51%。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持續提升,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14.76 億元,同比 增長 21.26%;實現歸母凈利潤 2.77 億元,同比增長 105.26%。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 收 4.98 億元,同比增長 19.56%,實現歸母凈利潤 1.58 億元
42、,同比增長 51.02%。 公司公司擬定擬定加加大大研發投入及擴大產能研發投入及擴大產能,積極參與產業鏈協同整合,積極參與產業鏈協同整合,打開成長空間打開成長空間。8 月底 公司發布定增預案,擬向特定對象發行 A 股股票總金額不超過 100 億元,主要用于建設 產業化基地和臨港總部和研發中心項目,項目達成將擴充公司現有產品產能,強化公司 在高端設備領域技術優勢和豐富產品結構。此外,公司近期還發布了關于上海睿勵和昂 坤視覺的投資的調整公告。上海睿勵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生產前道工藝檢測領域設備研 發和生產,是國內少數幾家進入國際領先的 300mm 生產線的高端裝備企業之一。昂坤視 覺主要產品為自主研
43、發生產銷售 MOCVD 溫控系統和 AOI 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兩大類產品。 中微公司作為刻蝕設備龍頭積極參與投資產業鏈優秀公司,有助公司打開產業鏈協同空 間。 2. 國內外關鍵政策加速推動國內外關鍵政策加速推動汽車電動化汽車電動化 趨勢趨勢,支撐鋰電設備長支撐鋰電設備長景氣景氣 2.1 國內國內多項多項關鍵關鍵政策政策促進促進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銷產銷放量放量 2020 年 11 月 02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 , 規劃提出,到 2025 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 12.0 千瓦時/百公里,新能 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 20
44、%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 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 2035 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 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瘧?,有效 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此前,2020 年 4 月 23 日,財政部、工信部、 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新 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 2022 年底。受益于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消 費的支持及國內車企促進消費的有力舉措,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今年 4 月以來,產量、銷 量均明顯提升。根據中國汽車協會行業信息部統計,2020 年 1
45、0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 超過 16 萬輛, 創 10 月單月歷史新高, 同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分別達到 16.7 萬輛和 16.0 萬輛,同比增長 69.7%和 104.5%。 圖圖 5:國內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增速及增速 圖圖 6:國內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長城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長城證券研究所 2.2 歐盟加大碳排放控制力度,歐盟加大碳排放控制力度,各國積極調整新能源汽車各國積極調整新能源汽車 補貼政策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銷量,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預期超預期 根據 EV Sales 統計數據,2019
46、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 26%,為全球新能源 汽車第二大市場。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2014 年歐盟要求,2020 年歐盟范圍內所銷售的 95%新車平均碳排放須 95g/km,到 2021 年 100%的新車平均碳排放量需滿足該要求,超 出碳排放標準的車輛將受到 95 歐元/g 的罰款。 2019 年 6 月歐盟正式通過新標, 要求 2030 年歐盟境內新車平均碳排放量比 2021 年水平少 37.5%,貨車同期減少 31%。同時提出 “2025 年歐盟境內新型汽車碳排放量比 2021 年減少 15%,貨車同期減少 15%”的臨時 目標。即 2025 年達 80.8g/km,2030
47、年達 59.4g/km。歐盟嚴格的碳排放政策促使各歐盟國 的政府和企業進一步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入。 根據財聯社報道,2020 年,歐洲各國針對純電動的補貼金額多數為 30006000 歐元。與 2019 年相比,德國對于純電動補貼增加了 10002000 歐元,混動增加了 7501500 歐元; 荷蘭從 2020 年 7 月開始,對于價格 4.5 萬歐以下車型,開始補貼 4000 歐元;法國用于獎 金的預算將從2019 年的2.6 億歐元增加到 2020 年的4 億歐元, 并將至少維持到2021 年; 英國的補貼略有調低(幅度在 500 英鎊,約 560 歐元) ;其他國家不變。展望
48、2021 年, 多數國家補貼政策沒有變化,主要變化的是法國,小于 4 萬歐元的車型補貼下降 1000 歐 元,到 5000 歐元。2020 年以來歐洲各國的補貼政策刺激了市場對新能源新車的需求,根 據 JATO Dynamics 數據顯示,2020 年 1-9 月,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純電 動車和插電式混動汽車的累積銷量分別為 28.20 萬臺、23.49 萬臺,分別同比增長了 131.93%、201.53%。 圖圖 7:歐洲純電動汽車銷量歐洲純電動汽車銷量(輛)(輛) 圖圖 8:歐洲歐洲插電式混動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汽車銷量(輛)(輛) -100% -50% 0% 50% 100%
49、 150% 200% 250% 300% 35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18-08 2018-10 2018-12 2019-02 2019-04 2019-06 2019-08 2019-10 2019-12 2020-02 2020-04 2020-06 2020-08 2020-10 產量(臺)同比增長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18-08 2018-10 2018-1
50、2 2019-02 2019-04 2019-06 2019-08 2019-10 2019-12 2020-02 2020-04 2020-06 2020-08 2020-10 銷量(臺)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JATODynamics,Bloomberg,長城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JATODynamics,Bloomberg,長城證券研究所 2.3 國內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動力電池裝機量回升明顯,全球龍頭企業競爭激回升明顯,全球龍頭企業競爭激 烈烈 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 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走低, 動力電池裝機量也有明顯下滑。 受到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補貼延期影響,根據 Wind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