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晶澳科技-見證穩健的力量~起于單晶興于一體-210210(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晶澳科技-見證穩健的力量~起于單晶興于一體-210210(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由于光伏產業鏈多個環節的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在競爭壓力下,組件、硅片、膠膜、玻璃等環節均產生了一體化的龍頭公司。 組件環節主要有三種一體化路線。 第一種是主產業鏈的一體化?;仡櫄v史,從2011年的“雙反”開始,電池組件一體化模式的產能配比經歷了“V”字走勢。 早期由于多晶電池效率、成本差異不大,但上游供應鏈不夠完善,組件廠為保障供應穩定,一般均配有高比例電池產能。如晶科在2012-2014年的電池產能配比均在60%以上。 進入單晶PERC電池的路線切換期后,組件廠為降低路線變革風險,電池產能配比開始下降,專業化單晶PERC電池廠商興
2、起。此時晶科的電池產能配比逐步降至2018年的39%。 但在PERC技術逐步擴散后,各廠商的電池效率、成本差異又開始縮小,組件廠一體化的保障供應與協同降本優勢再次顯現出來。晶科的電池產能配比又提升至60%以上。 除組件環節外,光伏行業內多個子環節龍頭均進行了一體化發展。 硅片環節,隆基股份作為行業龍頭,最初只是從事硅棒生產工作,但2009年開始進入切片領域。而且,公司早年就已參與設備設計,扶持金剛線供應商,近年又涉足石墨材料領域,雖然部分領域不在上市公司體內,但是已經構成了硅片環節的一體化形式,為公司的毛利率領先中環等企業提供了支撐。膠膜環節,福斯特占據了半壁江山,憑借自研自產膠膜生產設備以及管理的精細化等優勢,與競爭對手拉開了成本差距。 玻璃環節,福萊特除可以通過深加工產出成品外,還具備上游原片制造能力,對只有深加工的玻璃企業可以進行降維打擊,如公司毛利率高出純深加工企業20pct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