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在埃及開拓市場:充分發揮生產性私營部門的潛力(英文版)(14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銀行:在埃及開拓市場:充分發揮生產性私營部門的潛力(英文版)(144頁).pdf(14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實現生產性私營部門的全部潛力對埃及的就業和經濟包容至關重要。在成功實現來之不易的宏觀經濟穩定之后,埃及經濟正處于一個轉折點。2016年,在經歷了幾年的政治動蕩和國內外沖擊之后,埃及啟動了一項大膽而重要的改革計劃,以改善宏觀經濟穩定,恢復對經濟的信心,改善社會經濟狀況。匯率自由化,進行了大規模的財政整頓。政府通過了一系列新的法律,以改善立法框架,應對商業環境中長期存在的挑戰。擴大公共投資,發展道路基礎設施或使之現代化,以改善連通性,并增加電力和天然氣供應。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對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提高了經濟增長率,縮小了財政赤字和對外赤字,有助于解決使經濟陷入癱瘓的外匯短缺問題。宏觀經濟基本面得到
2、加強,恢復了人們對經濟的信心,但改革尚未引發非采掘業私人投資和出口的顯著和持續增長。近年來,民間投資在經濟中的比重開始上升。然而,它仍然低于其歷史平均水平,并大大低于同行國家。埃及鎊在上市后的大幅貶值有助于改善貿易逆差,但出口競爭力仍然較弱,出口收益遠低于比較國。出口企業的數量極低(只有9%的制造業企業直接出口),1在企業參與出口方面存在很大的空間差異(見第1.2節關于私營部門的情況)。埃及在全球價值鏈(GVC)中的參與度也較低,因為出口主要集中在初級商品和不太復雜的產品上。在埃及,向上游轉移到高附加值的復雜制造業活動受到關鍵投入和技術以及高效運輸和物流服務的成本以及缺乏可用性和質量的阻礙。因此,盡管埃及國內市場不斷擴大,與國際市場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但埃及尚未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目的是利用其龐大的國內市場,或將埃及與全球價值鏈為基礎的國際貿易聯系起來,這種貿易對減少貧困和創造生產性就業機會具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