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處于引爆點的比特幣(英文版)(10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花旗銀行:處于引爆點的比特幣(英文版)(108頁).pdf(10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花旗全球定位系統首次涉足數字貨幣領域要追溯到2014年,當時我們在第二份顛覆性創新報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它。雖然我們討論了比特幣,但我們這樣做的前提是,它是一種品牌數字貨幣,是一種可以免費獲得的通用比特幣技術,但有可能有一天,一種非比特幣的替代數字貨幣會取代它。2014年5月,當我們發表這份報告時,比特幣才誕生5年,市值約為62億美元。我們寫道,年輕一代對比特幣很熟悉,也很受歡迎。雖然年長的投資者可能聽說過這個詞,但他們普遍對比特幣不太熟悉,也更持懷疑態度。我們認識到,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很少進行比特幣活動,因為它被認為“風險太大,波動性太大”。最后,我們仍然將比特幣評估為一種“想要的資產”和“想要的交易手段”,遺憾的是,雖然你可以擁有很多比特幣,但這與它沒有多大關系。我們在撰寫花旗全球定位系統破壞性創新報告時學到的另一件事是,一款新產品被全球客戶廣泛使用所需的時間大幅減少。根據“視覺資本主義”的研究,電話用了50年才擁有5000萬用戶,電視用了22年,互聯網用了7年。因此,在過去近7年里,比特幣的普及率非常之高也就不足為奇了。比特幣不僅在使用量和價值上有所增加(2021年2月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而且還圍繞它創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加密交易所、加密銀行,以及儲蓄、借貸等領域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