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公益基金會:2024鄉村垃圾分類實踐指南(8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萬科公益基金會:2024鄉村垃圾分類實踐指南(81頁).pdf(8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鄉村垃圾分類實踐指南鄉村垃圾分類實踐指南使用推薦零廢棄村落介紹鄉村垃圾分類治理機制的構建和持續運作,具有較強實踐性,是社會治理的一個部分。如何在試點鄉鎮垃圾分類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出其中的共性,為更多有計劃開展鄉村垃圾分類工作的地區提供參考,以實現更大范圍內鄉村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建設呢?總結已有的實踐經驗,通過不同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現垃圾分類的實踐過程,是經驗呈現的重要目標。這樣的工作或許可以給其他鄉村垃圾分類實踐者提供些許啟示。這部鄉村垃圾分類教材總結了零廢棄村落2017-2023年在六個村莊(河北省淶水縣野三坡鎮南峪村、浙江省永康市西城街道馬宅村、河北省淶水縣趙各莊鎮福山口村、河北省獻縣西城鄉
2、西蔡村和大邵寺村、福建省壽寧縣犀溪鎮西浦村)、五個鄉鎮(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東陽鄉、上饒市玉山縣四股橋鄉、湖北省鄂州市碧石渡鎮、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和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和一個縣(河北省邢臺市任縣),協助當地政府、環衛企業構建垃圾分類治理體系、實踐垃圾分類的經驗。其中鄉(鎮)垃圾分類教材、學校、農戶、環衛企業和堆肥幾套教材,內容主要來自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東陽鄉的實踐。教材涉及以(區)縣政府、鄉(鎮)政府、村兩委、農戶、環衛企業、學校為主體的垃圾分類實踐。說明這六個主體的垃圾分類實踐過程時,我們借助了時間軸,根據垃圾分類準備、正式啟動和日常管理三個階段,描述這些主體在不同階段的工作內容。除了以
3、鄉村垃圾分類體系構建中的不同主體為載體討論垃圾分類角色,零廢棄村落還基于鄉村垃圾分類實踐,編寫了關于廚余垃圾好氧堆肥在鄉村的實踐和管理的教材,詳細介紹了在鄉村垃圾分類后,如何實現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利用和管理。本教材除了七套垃圾分類指南,還收錄了農戶垃圾分類投放的案例,呈現了東陽鄉民眾在參與實踐過程中發生深刻變化的過程??紤]到使用方的不同,我們在設計時將七套指南分開單獨成冊。這七套指南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根據不同主體的需求合并使用。這部教材的編寫主要由深度參與過六個鄉村、五個鄉鎮、一個縣級區域垃圾分類實踐的零廢棄村落撰寫,得到萬科公益基金會的資助和支持,在此致以衷心感謝。同時,感謝在教材
4、撰寫過程中,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東陽鄉人民政府、東陽鄉垃圾分類收運企業綠潔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北省邢臺市任縣人民政府的諸多工作人員參與討論,并就初稿提供了修改意見。還要感謝上述六個村莊、五個鄉鎮和一個縣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垃圾分類實踐中給予的支持。教材內容均來自于以上地區的一線實踐。零廢棄村落是在杭州市臨平區民政局注冊的公益組織,在中國鄉村社區具有較為豐富的垃圾分類推動及實踐經驗。2017和2018年,機構分別在河北省和浙江省開展村級單位的垃圾分類實踐。2018年12月開始至今,在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東陽鄉全鄉、玉山縣四股橋鄉、河北省任縣、湖北???碧石渡鎮、浙江省寧波市東吳鎮和浙江省紹興市楓橋鎮進行垃
5、圾分類實踐,期間積累了大量的一線垃圾分類實踐經驗。在陪伴這些地區構建垃圾分類治理體系,建立垃圾分類落地和監管考核體系的過程中,零廢棄村落與村、鄉政府和垃圾收運企業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建立了科學的垃圾分類管理長效機制,并在實踐中不斷改善。在這個探索過程中,開始找到鄉村社區垃圾分類治理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條件和管理思路及模式,初步探索出構建鄉村可持續廢棄物治理的長效機制?;谶^去六年多在鄉村的廢棄物治理工作實踐,零廢棄村落目前的工作定位有三個大方向:一是以已開展垃圾分類的鄉鎮為鄉村垃圾分類教育基地,進行農村地區垃圾分類的經驗總結,支持全國不同鄉村的垃圾分類培訓工作;二是基于東陽鄉的工作基礎探索垃圾源頭減量行動,結合當地民生和發展,利用當地竹制資源和傳承傳統竹編手藝,替換充斥于鄉村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從而實現廢棄物管理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繼續在全國其他鄉鎮開展垃圾分類協作工作,堅持在鄉村進行垃圾分類的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