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車行業座艙智能化趨勢分析報告(2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汽車行業座艙智能化趨勢分析報告(24頁).pdf(2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在汽車智能化背景下,傳統 HUD 解決方案無法滿足智能座艙與 ADAS 功能的展示需求,具備沉浸式體驗的 AR-HUD 將成為最終解決方案。C-HUD 和 W-HUD 雖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需低頭查看車輛信息而導致的盲駕安全隱患,但其本質仍是中控和儀表信息的簡單遷移,并且由于投影尺寸有限,因而無法承載智能汽車中智能座艙和 ADAS 相關信息的展示需求。相比較而言,AR-HUD 通過結合虛擬現實技術,以自然的距離將相關信息疊加至實物之上,整體成像尺寸更大、質量更高,不僅可以充分融合智能座艙及導航指示、車道偏離告警(LDW)、自適應巡航控制(ACC)指示燈等 ADAS 相關功能,同時
2、亦可為駕駛員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有望成為未來車載 HUD 的最終形態。汽車智能化背景下,人車交互方式革命升級,AR-HUD 有望成為人車交互新窗口。目前,汽車正從以往單純的“以車為中心”的出行工具轉變成“以人為中心”的“移動第三空間”,未來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又一全新移動終端。同時,隨著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車交互的方式也將在此進程中不斷升級。傳統的人車交互方式為駕駛員通過點擊或滑動中控和儀表屏幕來輸入生理信號,而隨著座艙內智能化功能的快速發展,通過聲音、手勢等方式進行情感式人車交互將成為新趨勢。在此背景下,以前風擋為顯示界面的 AR-HUD 則有望憑借更大的顯示尺寸以及更優的沉
3、浸式體驗逐步替代中控及儀表,成為人車交互的新窗口。同時,在新的人車交互方式下,AR-HUD 有望成為汽車新的流量入口,重塑智能座艙硬件生態。成本下降、技術升級的背景下,整車廠紛紛加碼,AR-HUD 正迎來快速量產上車。新老造車勢力搶灘布局智能汽車,AR-HUD 有望憑借直觀的科技感率先上車。近年來,在特斯拉的引領之下,全球汽車產業正邁向智能化升級之路。國內視角來看,不僅有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繼發布多款高端智能化車型,亦有傳統車企亦紛紛推出高端智能車品牌,如上汽智己、北汽極狐、東風嵐圖、吉利極氪等。不過,智能汽車行業當前仍處于發展初期,智能化產品整體成本較高,因而智能汽車的品牌往往定位于高端領域,平均售價均在 30 萬以上。因此,面對較高的智能汽車定價,能否讓消費者直觀的感受到其科技感與未來感,并為新科技而買單,將顯得格外重要。而 AR-HUD 即兼具科技感與實用性,將導航、ADAS 等信息精確地結合在實時交通路況中,將胎壓、速度、轉速等信息投射到前擋風玻璃上,并且可以結合眼球追蹤,實時感知瞳孔和凝視位置,為駕駛員提供更精確的信息定位。因此,我們認為在汽車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過程中,AR-HUD 將逐步率先實現量產上車。目前,長城摩卡、大眾 ID4、奧迪 Q4 e-tron 等已相繼宣布將搭載 AR-H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