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行業問卷調研系列一:車載顯示引領座艙智能化行業提質擴容在即-230612(4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能汽車行業問卷調研系列一:車載顯示引領座艙智能化行業提質擴容在即-230612(40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證券研究報告作者:行業評級:上次評級:數據研究|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智能汽車問卷調研系列一智能汽車問卷調研系列一強于大市強于大市維持2023年06月12日(評級)分析師 孫謙SAC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1050004分析師 于特SAC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1050003車載顯示引領座艙智能化,行業提質擴容在即車載顯示引領座艙智能化,行業提質擴容在即行業專題研究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研究方法與設計研究方法與設計天風數據研究院聯合天風汽車團隊,采用問卷調研的方式,針對智能座艙內直接與艙內人員產生交互的車載顯示產品(包括已搭載應用的和在研產品),對整車
2、廠展開問卷調研,調研其未來車載顯示產品的搭載意愿、搭載情況、技術應用趨勢、創新研究方向及其看好的供應商,嘗試解答未來車載顯示市場發展趨勢和市場規模,挖掘機會賽道和潛力供應商。2問卷調研問卷調研對未來數據的量化跟蹤對未來數據的量化跟蹤調研對象研究方法整車廠整車廠研究內容與框架研究內容:智能座艙內直接與艙內人員產生交互的車載顯示產品(包括已研究內容:智能座艙內直接與艙內人員產生交互的車載顯示產品(包括已搭載應用的和在研產品)搭載應用的和在研產品)問卷框架:未來車載顯示產品搭載意愿問卷框架:未來車載顯示產品搭載意愿搭載情況(價格搭載情況(價格/標配標配/選配)選配)技技術應用趨勢術應用趨勢創新研究方
3、向創新研究方向看好供應商看好供應商AWdUqUqUwVnXgVnRtO9P8QaQpNoOmOtQlOoOsMlOnMsR7NoPmMwMsRxOuOqRoN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摘要3新能源車帶動汽車智能化持續升級新能源車帶動汽車智能化持續升級,在供給和需求雙因素驅動下在供給和需求雙因素驅動下,座艙成為智能化關鍵座艙成為智能化關鍵,車載顯示作為人車交互的車載顯示作為人車交互的窗口窗口,是座艙智能化的直接體現和車企差異化競爭焦點是座艙智能化的直接體現和車企差異化競爭焦點。液晶儀表液晶儀表+中控中控+HUD三屏布局成標配三屏布局成標配,開啟開啟3.0信息交互時代信息交互時代。車載
4、顯示產品多元化,調研數據顯示,未來1-2年,主機廠單車平均屏幕搭載數量或將達到7個,液晶儀表+中控屏+HUD或成標配三屏模式開啟3.0信息交互時代,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外后視鏡為主要選配產品??傮w車載顯示單車價值量超萬元,標配產品價值量達到5189元。HUD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HUD布局加速布局加速,3D AR-HUD或為未來發展方向或為未來發展方向。三屏交互時代,HUD逐漸從選配走向標配,裝配車型均價下移至十萬元級車,4月新車中近40%車型搭載HUD,隨車型銷售放量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HUD布局加速,4月新車搭載占比60%超過W-HUD,進入規?;瘧霉?/p>
5、點,DLP、LCoS成像方案受主機廠看好,多技術路線共存將成常態。隨AR融合度不斷增強,3D AR-HUD或成未來發展方向,AR導航、3D虛擬形象應運而生。新國標實施在即新國標實施在即,電子后視鏡市場有望迎來電子后視鏡市場有望迎來0-1增長增長。2023年7月1日,國家標準號為GB15084-2022的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將正式實施,為國內電子外后視鏡的上車提供機會。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等車企均已明確未來將搭載電子外后視鏡,主機廠具備搭載意愿下,規?;慨a和域融合方案落地促進硬件降本,電子后視鏡有望迎來0-1增長。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摘要4 顯示技術升級顯示技術
6、升級+創新方案落地創新方案落地,智能座艙向第三生活空間演變智能座艙向第三生活空間演變,外圍附件市場逐漸形成外圍附件市場逐漸形成。供應商和主機廠雙重驅動下,顯示技術不斷升級。目前車載顯示技術以LCD為主,由低端液晶屏(a-Si LCD)向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轉變,OLED、Mini LED陸續上車,調研數據顯示,OLED為未來1-2年主流顯示技術成調研主機廠共識,其次為LTPS和Mini LED。Micro LED顯示產品逐漸面世,巨量轉移等技術的突破下,2023年或將迎來量產元年。同時,激光投影、光場屏、3D顯示屏等創新顯示方案探索落地,隨著AR/VR、全息投影、激光投影技術的發展
7、,車載顯示逐漸從2D走向3D。結合智能汽車座艙極佳的音響環境、氛圍燈、智能座椅、香氛系統等,用戶五感被充分調動,智能座艙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第三空間,沉浸式體驗需求不斷增加,車載游戲、AR眼鏡、VR頭顯以及其他外接設備或可逐漸上車,智能汽車外圍附件市場逐漸形成。我們預計我們預計,2025年中國車載顯示市場規模將達年中國車載顯示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元左右億元左右。其中其中,中控屏中控屏、液晶儀表液晶儀表、HUD、副駕娛樂屏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滲透率分別為電子后視鏡滲透率分別為78%、66%、43%、26%、18%、10%,市場規模分別為市場規模分別為521億元億元、21
8、1億億元元、192億元億元、159億元億元、42億元億元、38億元億元。技術不斷升級和主機廠打包采購模式下技術不斷升級和主機廠打包采購模式下,建議關注車載顯示產品布建議關注車載顯示產品布局廣泛局廣泛,技術布局前瞻的相關供應商技術布局前瞻的相關供應商,建議關注建議關注【德賽西威德賽西威】(汽車組與計算機組聯合覆蓋汽車組與計算機組聯合覆蓋)、【華陽集團華陽集團】(汽車組與通信組聯合覆蓋汽車組與通信組聯合覆蓋)、【華安鑫創華安鑫創】、【京東方精電京東方精電】、【光峰科技光峰科技】(電子組與家電組聯合覆蓋電子組與家電組聯合覆蓋)。風險提示:調研樣本代表性風險;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技術落地不及預期;測算具
9、有一定主觀性。座艙智能化加速,車載顯示成先鋒座艙智能化加速,車載顯示成先鋒15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34.7 27.2 44.5 28.2 36.0 53.2 48.6 52.9 61.1 55.6 59.8 64.0 33.2 43.9 54.3 16.6%21.8%28.2%27.1%26.6%27.4%26.7%28.3%31.8%30.2%36.3%29.5%25.7%31.6%34.2%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70銷量(萬輛)月度滲透率1.1 1.1 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智能化空
10、間廣闊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智能化空間廣闊汽車行業目前正經歷電動化、智能化變革,基于電子架構并引領汽車智能化進程的新能源車型持續走高放量。根據Clean Technica數據,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首次突破1000萬輛大關,達到10,091,164輛,同比上漲56.4%,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65%,較上年+14pct。據乘聯會統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7.6%,同比上年提升12.6pct。智能汽車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逐年擴大,艾普思預計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美元。資料來源:乘聯會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圖:2022年至今我國新能
11、源乘用車月銷量及滲透率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隨著消費者需求層次的不斷提升,汽車從單一的出行工具逐步轉變為隨著消費者需求層次的不斷提升,汽車從單一的出行工具逐步轉變為生活中的“第三空間”。生活中的“第三空間”。IHS Markit IHS Markit 數據顯示,智能座艙科技配置數據顯示,智能座艙科技配置水平是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類關鍵要素,其重要程度已超過動力、水平是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類關鍵要素,其重要程度已超過動力、空間與價格等傳統購車關鍵要素??臻g與價格等傳統購車關鍵要素。相較自動駕駛而言,智能座艙技術門檻低且法律風險、安全及相較自動駕駛而言,智能座艙技術門檻低且法律風
12、險、安全及監管壓力小,商業化相對更加容易。同時,智能座艙各類交互監管壓力小,商業化相對更加容易。同時,智能座艙各類交互技術提供直接科技感和駕乘體驗,成為車企尋求差異化、定位技術提供直接科技感和駕乘體驗,成為車企尋求差異化、定位品牌特色的核心賣點。品牌特色的核心賣點。1.2 1.2 供給需求雙重因素,驅動智能座艙更快發展供給需求雙重因素,驅動智能座艙更快發展汽車智能化主要體現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兩大領域汽車智能化主要體現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兩大領域,供給需求雙重因素驅動智能座艙更快發展供給需求雙重因素驅動智能座艙更快發展。7座艙案例座艙案例主要賣點主要賣點奧迪A6 Avant e-tron車外信
13、息投影智己LS7巨幅沉浸式場景智慧屏,零重力浮感座椅極氪X智能靈動中島,電動滑移智慧屏,4D云端零重力座椅德賽西威Smart Solution 2.0全息技術、語音數字人、曲面雙聯屏、AR-HUD、智能電子后視鏡、游戲座艙延鋒概念車XiM23Calm和Rich兩種駕乘模式切換資料來源:IHS Markit,AutoIntel 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圖:中國用戶購車因素-TOP10(IHS Markit調研,2021)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圖:2023上海車展車型案例供給端供給端需求端需求端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1.3 1.3 車載顯示的升級是座艙智能化變革最直觀的
14、體現車載顯示的升級是座艙智能化變革最直觀的體現汽車座艙從機械式座艙到電子化座艙電子式再到現階段智能座艙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認為車載顯示作為人、車、環境的交互窗口,充分體現了座艙的智能化過程,智能座艙的發展也不斷推動著車載顯示產品的市場放量與技術升級,或成為市場競爭中的賣點卷點,我們認為車載顯示在未來座艙中仍將占據重要地位。8圖:汽車座艙階段劃分及其特征資料來源:夏歡等汽車智能座艙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大眾汽車官網,GrooveCar官網等,天風證券研究所機械式座艙機械式座艙無集成化無顯示屏功能單一指針儀表按鍵開關收音機7070年代之前年代之前電子化座艙電子化座艙低集成化單一顯示屏娛樂導航混合儀
15、表/HUDT-BOX/On-Star8080年代年代-20152015年年智能座艙智能座艙高度集成化多聯屏設計智能感知增強場景化服務增強T-BOX/V2X能力增強ADAS20152015年年-至今至今未來座艙未來座艙高集成化多種顯示技術人車/環境深度融合座艙結構布局變化個性化用戶體驗提升無人駕駛未來未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1.4 1.4 車載顯示研究范圍界定車載顯示研究范圍界定在此背景下,天風數據研究院匯總14個直接與艙內人員產生交互的車載顯示產品(包括已搭載和已知在研產品),以此為主要研究內容對9家主機廠展開年度問卷調研跟蹤,從主機廠需求和規劃出發,調研未來汽車車載顯示的搭
16、載需求趨勢、投入重點和創新方向,前瞻挖掘機會賽道和潛力供應商。91圖:乘用車車載顯示產品布局示意圖(按車內位置劃分)資料來源:鳳凰網汽車,天風證券研究所23456789101112131234658910111213147中控屏液晶儀表副駕娛樂屏HUD方向盤顯示屏后座娛樂屏吸頂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透明A柱扶手屏車窗顯示天幕顯示智慧表面顯示14液晶儀表液晶儀表+中控中控+HUD三屏布局成標配,三屏布局成標配,開啟開啟3.0信息交互時代信息交互時代210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2.1 2.1 車載顯示產品多元化,預計單車平均屏幕數量達車載顯示
17、產品多元化,預計單車平均屏幕數量達7 7個個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車交互訴求不斷升級,車載顯示產品逐漸多元化,從單一中控屏,逐漸延申至液晶儀表屏、副駕娛樂屏、后排娛樂屏、HUD、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等。調研數據顯示,未來1-2年,主機廠單車平均屏幕搭載數量或將達到7個,其中標配3個,激進方案數量或達11個??傮w車載顯示單車價值量超萬元,標配產品價值量達到5189元。11車企車企全裝搭載數量(個)全裝搭載數量(個)標配搭載數量(個)標配搭載數量(個)選配搭載數量(個)選配搭載數量(個)總產品成本(元)總產品成本(元)標配總成本(元)標配總成本(元)A43180005000B
18、104690003000C11472330010700D1138119006500E752159008900F53243003600G72577002000H33035003500I42270003500平均值734100675189圖:主機廠車載顯示產品搭載意愿資料來源:問卷調研(Q:未來1-2年,貴公司乘用車車型規劃中,預計會搭載哪些車載顯示產品?單車產品成本價格是多少?標配還是選配?),天風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2.2 2.2 液晶儀表液晶儀表+中控中控+HUD+HUD三屏布局成標配,開啟三屏布局成標配,開啟3.03.0信息交互時代信息交互時代受限于成本壓力,目
19、前大多數主流車型搭載的車載顯示器數量為2個,僅少數高端機型搭載3個及以上個顯示屏。我們看好智能汽車多屏化趨勢。調研主機廠中大部分表示會配置中控屏、液晶儀表、HUD、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其中前三個基本為標配產品。我們預計車載顯示或將形成液晶儀表+中控屏+HUD的標配模式,由傳統單屏或雙屏走向三屏交互模式,HUD逐漸從選配產品向標配產品轉換,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外后視鏡為主要選配產品。12車載顯示產品車載顯示產品最低價(元)最低價(元)最高價(元)最高價(元)均價(元)均價(元)配置車企數量配置車企數量標配車企數量標配車企數量選配車企數量選配車企數量中控屏中控屏1000
20、50002222 990HUDHUD70030001500 862液晶儀表液晶儀表50025001071 770流媒體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3001200767 725副駕屏副駕屏80035002017 633電子后視鏡電子后視鏡40020001340 606后排娛樂屏/頭枕屏50040002600 404吸頂屏100035002500 404扶手屏600800700 303方向盤顯示90020001450 312智慧表面顯示100010001000 211車窗顯示800800800 101天幕顯示200020002000 101透明A柱-101圖:車載顯示產品配置情況資料來源:問卷調研(Q:未來
21、1-2年,貴公司乘用車車型規劃中,預計會搭載哪些車載顯示產品?單車產品成本價格是多少?標配還是選配?),天風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2.2 2.2 液晶儀表液晶儀表+中控中控+HUD+HUD三屏布局成標配,開啟三屏布局成標配,開啟3.03.0信息交互時代信息交互時代截至2023年5月23日,中控屏和液晶儀表已基本覆蓋全部價格段車型,整體車型裝配率分別為78%和54%,20萬元以上車型裝配率分別超過90%和70%,從3月4月新車搭載率遠高于總體來看,中控屏和液晶儀表將完成低價位段車型滲透。HUD整體車型搭載率為14%,主要集中在25萬元及以上車型,4月新車中近40%均搭載
22、HUD,隨搭載車型價格段向下遷移,HUD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副駕娛樂屏、后排娛樂屏和流媒體后視鏡目前搭載率較低,隨主機廠搭載意愿提升,未來空間廣闊。13中控屏中控屏液晶儀表液晶儀表HUD副駕娛樂屏副駕娛樂屏后排娛樂屏后排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車型搭載率車型搭載率總體78%54%14%6%4%3%10萬元以下10-15萬元15-20萬元20-25萬元25-30萬元30-35萬元35-40萬元40-50萬元50萬元以上新車型搭載率變化新車型搭載率變化3月94%87%12%15%9%2%4月90%83%39%3%10%1%資料來源:汽車之家,懂車帝,太平洋汽車網,天風證券研究所圖:新能源汽車
23、車載顯示產品配置情況(數據截至2023年5月23日)67%63%76%92%95%98%100%99%96%47%28%49%71%67%81%84%95%80%0%1%4%12%32%29%32%55%73%0%0%2%8%10%16%27%14%19%0%0%0%0%1%5%18%17%36%0%0%0%5%5%7%14%15%13%HUD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R HUD布局布局加速加速314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0%1%4%12%32%29%32%55%73%0%10%20%30%40%50%60%70%80%01
24、0020030040050060070080010萬以下10-15萬15-20萬20-25萬25-30萬30-35萬35-40萬40-50萬50萬以上車型數量裝配HUD車型數量HUD車型裝配率3.1 HUD3.1 HUD裝配車型均價下移,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裝配車型均價下移,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HUD上險量及搭載率增長態勢可觀,2021年中國市場新車前裝標配搭載W/AR HUD上險量為109.45萬輛,前裝標配搭載率為4.74%,同比+0.7pct;2022年1-9月上險量為97.89萬輛,同比增長32.53%,搭載率增長至6.86%。據下圖,中高端車型HUD裝配率高,并且裝配率與價格同向變化,5
25、0萬元以上車型HUD裝配率已超70%,30萬元以上超50%,20萬元以上已達到36%。HUD標配趨勢下,HUD量產車型已下探至十幾萬元級,如標配AR HUD的極氪X售價低于19萬元。根據高工智能汽車數據,截止2022年9月底,W/AR HUD標配車型均價已經從2021年的31.94萬元下滑至17.57萬元,HUD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增長動力強勁。15圖:各價位段車型裝配HUD車型數量(款)及裝配率(數據截至2023-05-23)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73%51%3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3.2 AR3.2 AR-HUDHUD布局加速,已達規?;瘧霉拯c布局
26、加速,已達規?;瘧霉拯cW-HUD為當前主流方案,隨著ADAS和5G的發展,能夠提供更加舒適和安全的駕駛體驗,兼具實用性和科技感、且能為用戶打造沉浸式體驗的AR-HUD成為各大主機廠關注焦點。2022年至今,紅旗E-HS9、哪吒S、領克03、上汽飛凡R7、極氪X、奧迪Q5 E-tron等標配搭載AR-HUD的量產車型相繼上市。2023年4月89款新車中,35款搭載了HUD,其中16款標配搭載AR-HUD,5款選配搭載,占比60%超過W-HUD。AR-HUD布局加速,進入規?;瘧霉拯c。16圖:標配搭載AR-HUD的車型相繼推出資料來源:懂車帝,智能汽車俱樂部,長安汽車官網,極氪官網,太平洋汽車
27、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價格數據統計于2023年5月23日,僅供參考品牌品牌車型車型上市時間上市時間*價格(萬元)價格(萬元)投影距離(投影距離(mm)投影尺寸(英寸)投影尺寸(英寸)成像方式成像方式供應商供應商上汽大眾ID.4 X2022年3月21.04-26.291070TFTLGID.6 X2022年3月23.38-28.391070TFTLGID.4 CROZZ2022年4月24.391070TFTLGID.6 CROZZ2022年4月24.19-30.991070TFTLG紅旗EHS92022年6月72.97-77.977.544TFT水晶光電北京汽車魔方2022年7月13.19-1
28、5.39860DLP疆程哪吒S2022年7月24.28-34.187.510X4DLP重慶利龍長安深藍SL032022年7月16.89-69.998.561TFT水晶光電銳程plus2022年9月10.39-11.297.552-領克領克032022年9月17.68-25.68-25.6-奔馳S級2022年11月184.53-200.201077DLP日本精機上汽飛凡R72023年2月38.997.570LCOS華為極氪極氪X2023年4月18.98-22.98-24.3-嵐圖嵐圖追光2023年4月32.29-38.597.560TFT智云谷奧迪Q5 E-tron2023年4月29.85-43
29、.2510約70TFTLG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參數參數TFTTFT-LCDLCDDLPDLPLCoSLCoSMEMSMEMS技術原理分辨率一般高高一般亮度一般高一般高對比度高一般一般高可靠度高高高低光源LEDLED/激光LED/激光激光技術成熟度高高一般低成本相對較低高一般相對較低車規級控溫較差好較好差解決陽光倒灌一般好好好供應商京東方、天馬、JDI等水晶光電、華陽集團等華為、一數科技等先鋒電子等3.3 3.3 小體積大尺寸成發力點,小體積大尺寸成發力點,DLPDLP成像方案或成主流成像方案或成主流光機PGU與HUD成像質量高度相關,通過提高其硬件素質,把屏幕做得更大、更亮、
30、體積更小,成為供應商和主機廠的發力點。根據PGU類型,AR-HUD主要有TFT-LCD、DLP、LCoS、MEMS激光投影四種技術路線,目前TFT和DLP為量產車主流方案,根據問卷調研DLP成為調研主機廠未來1-2年最看好的技術路線,水晶光電、華陽集團等供應商受關注,LCoS可擺脫DLP受德州儀器知識產權壟斷局限,成像效果可觀體積小,目前華為、一數科技已入局,多技術路線共存成為常態。17圖:四種投影主流技術路線的優缺點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亞洲新能源汽車網公眾號,華陽多媒體官網,先鋒電子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3.4 3.4 ARAR融合度不斷增強融合度不
31、斷增強,3 3D ARD AR-HUDHUD顯示成為未來發展方向顯示成為未來發展方向隨著AR融合度不斷增強,AR-HUD可與3D、全息技術相結合,基于深度學習算法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進行融合,使信息投射到三維世界,3D AR-HUD顯示成為發展方向,AR導航、虛擬3D形象應運而生,我們預計未來可能還將整合液晶儀表顯示內容。3D AR-HUD技術方向主要有光場顯示技術、激光全息光波導技術,目前國內外已有眾多供應商開展相關技術研發布局,如華陽集團與瓏璟光電合作推進全息光波導在AR HUD的應用落地,大陸集團和DigiLens聯合打造的光波導AR-HUD量產方案。183D AR-HUD未來黑科技華陽
32、多媒體三星電子激光投影技術激光投影技術光場顯示技術光場顯示技術全息光波導技術全息光波導技術WayRay松下一數科技光峰科技DigiLensWaveoptics疆程華陽集團圖:3D AR-HUD技術方向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光峰科技官網,華陽集團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新國標實施在即,電子后視鏡市場有望新國標實施在即,電子后視鏡市場有望迎來迎來0-1增長增長419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4.1 CMS 4.1 CMS 電子后視鏡電子后視鏡電子后視鏡(Camera Monitor System),簡稱CMS,用攝像頭+監視器的組合來取代傳統的光
33、學后視鏡,通過安裝在車身上的攝像頭實時將畫面傳輸到后視鏡顯示屏上,有利于整車減重、降阻降噪、減少視野盲區和特殊環境影響,具有超大視野、破雨破霧、行車記錄、超速提醒、倒車可視、GPS定位導航、藍牙免提電話等功能。CMS系統擁有三個攝像頭,分別在車輛的左側、右側和后方;擁有三個顯示器,分別為左顯示屏、右顯示屏和內后視鏡,其中左右兩側外后視鏡又稱電子外后視鏡,內后視鏡多被稱為流媒體后視鏡。20圖:乘用車電子后視鏡示意圖資料來源:工信部,佐思汽車研究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電子外后視鏡電子外后視鏡用于改善和取代用于改善和取代類視野裝置類視野裝置電子內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內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用于
34、改善和取代用于改善和取代類視野裝置類視野裝置整車減重整車減重、降阻降噪降阻降噪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減輕整車重量,結合空氣動力學設計,可減少90%的風阻,進一步降低風噪。以奧迪e-tron為例,電子外后視鏡的設計使車輛的風阻系數降低到0.27,比傳統設計的車輛降低0.1個百分點,提升續航里程減少視野盲減少視野盲區區CMS通過不同的傳感器不同角度的攝像頭,對車身四周進行多角度實時拍攝,顯示車輛情況、視線盲區及車尾行人,視角更靈活,可視范圍是傳統后視鏡的3倍左右,可以減少盲點約10%(寬視場約50%)減少特殊環減少特殊環境影響境影響CMS車外攝像頭會采用物理遮擋和電動加熱的方式結合,做好鏡頭防水防雪功
35、能,剩下的都是由后期算法和車內顯示屏完成,極大提高雨雪天氣、眩光、光線不足或夜間行駛等環境下的能見度。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圖:與傳統物理后視鏡相比,電子后視鏡優勢明顯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品牌品牌裝配量(萬輛)裝配量(萬輛)裝配率裝配率別克豐田長安紅旗凱迪拉克捷途WEYBEIJING極氪高和奔騰路虎捷豹總計總計34.6734.671.7%1.7%4.2 4.2 流媒體后視鏡尚處于發展初期,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流媒體后視鏡尚處于發展初期,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目前我國電子后視鏡主要以內后視鏡為主,根據佐思汽研數據,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不含進口車)前裝標準配置流
36、媒體后視鏡的車型上險量為34.67萬輛,同比增長73.04%,整體裝配率1.71%,流媒體后視鏡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2016年凱迪拉克XT5首次前裝搭載流媒體后視鏡,WEY、別克、一汽(紅旗、奔騰)等汽車品牌也陸續推出配置流媒體后視鏡的車型。截至2023年5月23日,流媒體后視鏡車型搭載率為3%,我們預計隨主機廠搭載意愿提升和量產車型發布,滲透率或將有所提升。21圖: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前裝流媒體后視鏡裝配量與裝配率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4.3 4.3 新國標實施在即,開啟電子外后視鏡新國標實施在即,開啟電子外后視鏡0 0-1 1
37、增長之路增長之路自2016年,歐日韓等國家地區相繼出臺了相關標準允許使用電子后視鏡取代物理后視鏡。2023年7月1日,國家標準號為GB15084-2022的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將正式實施,為國內電子外后視鏡的上車提供機會。目前電子外后視鏡硬件成本4000-6000元(攝像頭+控制器+顯示屏),是傳統外后視鏡的20-30倍,規?;慨a后成本或將繼續下降,未來可與ADAS域和智能座艙域進行融合,減少硬件需求進一步降本。北汽魔方、吉利路特斯ELETRE、小鵬G7、本田等均已布局電子外后視鏡。22企業企業車型車型類型類型配置(價格)配置(價格)銷售地區銷售地區供應商供應商上市時間上市時間
38、豐田雷克薩斯ES 300H量產車選裝 1.5萬歐洲、日本Tokai Rika2019年奧迪e-tron系列量產車選裝 1.1萬歐、日、韓、印、澳Ficosa2019年本田Honda E量產車標配歐洲、日本Ficosa2020年7月科尼賽克Gemera量產車-預計2023年北汽魔方量產車-疆程2022年7月威馬Maven概念車-通用凱迪拉克 LYRIQ概念車-現代捷尼賽斯 GV60量產車-2021年9月現代IONIQ 5量產車0.7萬韓國Mobis-上汽R-ES33概念車-2022年比亞迪X-Dream概念車-2021年紅旗“E境”GT CONCEEPT概念車-2018年吉利路特斯 Eletre
39、量產車1.6萬-合力泰2022年10月(國內)小鵬G7量產車待公布待公布遠峰科技待公布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公眾號,合肥高投公眾號,蓋世汽車,智能汽車俱樂部公眾號等,天風證券研究所圖:電子外后視鏡搭載車型顯示技術升級顯示技術升級+創新方案落地,智能座艙創新方案落地,智能座艙向第三生活空間演變向第三生活空間演變52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調研數據顯示,調研主機廠認為未來1-2年OLED將成主流顯示技術,其次是LTPS和Mini LED。車載顯示技術以LCD為主,其中低端液晶屏(a-Si LCD)產能充足,技術成熟,性能穩定,具
40、有高可靠性和性價比優勢,是目前主流顯示技術,市場占比超過80%。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具有更高分辨率、In-Cell、更窄邊框、高亮度等優勢,市場占比超過15%。(數據來源時間為2022年10月)供應商和技術優勢雙重驅動下,LCD技術升級趨勢明顯,LTPS比重或將不斷提高。Omdia數據顯示,2022Q1 a-Si LCD出貨量同比-3%,但 LTPS同比+79%。供應商方面,JDI、夏普、樂金顯示和友達光電已將其業務重點轉向LTPS in-cell觸控市場,華星光電已于22Q1開始供應LTPS LCD車載顯示器;Omdia預計信利光電、京東方、天馬等從2023年起 LTPS LCD
41、 出貨量將大幅增長。5.1 5.1 顯示技術升級,車載屏高端化趨勢明顯顯示技術升級,車載屏高端化趨勢明顯24圖:未來1-2年主流顯示技術(主機廠數量)資料來源:問卷調研(Q:未來1-2年,哪些顯示技術將成為主流),天風證券研究所圖:a-Si LCD和LTPS LCD車載顯示面板出貨量資料來源:Omdia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14932a-Si TFT LCDLTPS TFT LCDOLEDMini LEDMicro LED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5.2 OLED5.2 OLED、Mini LEDMini LED陸續上車,陸續上車,Micro LEDMicro LED或迎量產元年或
42、迎量產元年OLED與LCD相比,具有色域廣、亮度高、延展性強等優勢,目前技術已基本成熟;Mini LED顯示效果優于LCD,良品率使用壽命優于OLED。22年上市的蔚來 ET7 搭載 12.8 英寸 AMOLED 中控、配置 Mini LED儀表盤,理想 L9 搭載 Mini LED 駕駛交互屏,OLED和Mini LCD已陸續上車。Micro LED集LCD和OLED優勢于一體,SID 2023上TCL華星、京東方、群創、錼創、友達、JBD、Porotech等多家廠商均有最新的Micro LED顯示產品展出。據高工LED統計,2022年有超30款搭載MicroLED顯示的電視、AR眼鏡等消費
43、電子產品面世,今年前5個月至少已有近20款消費電子產品搭載了MicroLED顯示屏。隨著巨量轉移等技術的突破,2023年Micro LED或將迎來量產元年。25車型車型OLED屏幕類型(供應商)屏幕類型(供應商)車型車型Mini LED屏幕類型屏幕類型蔚來ET712.8英寸中控屏(京東方)蔚來ET710.2英寸 HDR Mini LED背光數字儀表(京東方)理想 L915.7英寸中控/副駕/后排娛樂屏(三星)上汽飛凡 R712.3英寸 Mini LED副駕屏 10.25英寸 Mini LED儀表屏(京東方)比亞迪仰望U8/U912.8英寸中控屏幕(京東方)理想 L9Mini LED安全駕駛交互
44、屏(聚飛光電)北京奔馳EQE12.8英寸中控屏上汽榮威RX527 英寸 Mini LED 4K 全景智能交互滑移屏(聚飛光電)飛凡R715.05英寸中控屏幕(京東方)凱迪拉克 LYRIQ銳歌33 英寸環幕式Mini LED大屏(群創光電)路特斯 ELETRE15.1英寸中控屏幕奔馳VISION EQXX純電動概念車 47.7英寸一體式 Mini LED 顯示屏凱迪拉克 ESCALADE 7.2英寸中控+14.2英寸儀表+16.9英寸娛樂屏(LG電子)凱迪拉克 CELESTIQ二合一 55 英寸 12K1K AM Mini LED背光面板奧迪e-tron7 英寸虛擬后視鏡顯示屏(三星)別克Wil
45、dcat概念車30.4英寸 6K1K AM Mini LED背光面板圖:OLED、Mini LED搭載車型資料來源:奔馳、路特斯等品牌官網,汽車之家,Wit Display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公眾號等,天風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5.3 5.3 創新顯示方案探索落地,覆蓋多種場景化需求創新顯示方案探索落地,覆蓋多種場景化需求 除了屏幕顯示性能提升,隨著光學技術的發展,創新顯示方案不斷落地。2023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寶馬全球首發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搭載了光峰科技四車窗融合顯示技術,可在車窗、天窗、座艙表面多處進行信息交互;此外還有華為光場屏
46、、大陸裸眼3D儀表、天馬私享屏等創新方案,車載顯示逐漸覆蓋更多場景化需求,實現更加精準的人機交互。26圖:汽車顯示創新方案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公眾號,光峰科技官網,天馬微電子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大陸裸眼大陸裸眼3D屏屏技術原理:技術原理:基于視差屏障技術分割圖像,形成兩個不同的、稍微偏移的視角,從而形成3D圖像布局位置:布局位置:前排儀表產品特點:產品特點:3D圖像顯示的信息,對駕駛員而言,警醒作用更好,也更好保障行車安全華為光場屏華為光場屏技術原理:技術原理:通過光場投影技術可以在視覺前方投影出清晰的成像布局位置:布局位置:前排座椅后方產品特點:產品特點:由于成像較遠,還可以有效環節行車中的
47、眩暈感寶馬寶馬iVision Dee全息屏全息屏技術原理:技術原理:使用光峰科技超小、高亮度ALPD DLP光機,進行投影顯示,實現顯示設備和顯示畫面分離布局位置:布局位置:側車窗、天窗、座艙表面產品特點:產品特點:可實現傳統屏幕的所有功能,并通過Shy Tech傳感器,實現投影顯示內容的調節天馬私享屏天馬私享屏技術原理:技術原理:整合可調節隱私模式和定向發聲技術,實現共享、隱私視角和聲道自由切換布局位置:布局位置:駕駛員、副駕、后排產品特點:產品特點:可擁有獨立影音空間,避免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受副駕和后排視覺聽覺干擾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7432AR/VR透明顯示激光投影顯示
48、元宇宙5.4 5.4 座艙向第三生活空間演變,外圍附件市場逐漸形成座艙向第三生活空間演變,外圍附件市場逐漸形成主機廠對AR/VR、透明顯示、激光投影顯示等技術應用保持高關注度,車載顯示將逐漸從2D走向3D。同時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座艙無發動機噪音,在RNC、多揚聲器、獨立功放加持下,座艙音響條件極佳,結合氛圍燈、智能座椅、車載香氛等,充分調動用戶五感體驗,智能座艙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第三空間。在此趨勢下,用戶沉浸式體驗需求不斷增加,車載游戲、AR眼鏡、VR頭顯以及其他外接設備或可逐漸上車,智能汽車外圍附件市場逐漸形成。27圖:未來車型技術應用、創新方向及看好供應商“全息投影技術+物理機器人”“
49、顯示運動機構,軟件提升顯示畫質”“數字化大燈/氛圍燈,形成圖案與用戶互動”“場景引擎”“屏幕的顯示性能提升,屏幕的使用場景創新”“人臉識別等與顯示屏集成實現生物識別”資料來源:問卷調研(Q:貴公司未來車型規劃中,可能會應用哪些新技術?看好的供應商是?是否有其他創新方向?),天風證券研究所未來車型技術應用(主機廠數量)未來車型技術應用(主機廠數量)華陽集團、未來黑科技、水晶光電、華為、江蘇澤景、京東方、appara、虹宇、小象科技京東方、LG、光子晶體、群創光電光峰科技、華為騰訊、互聯網科技公司等其他創新方向其他創新方向看好供應商看好供應商車載顯示市場空間測算車載顯示市場空間測算628請務必閱讀
50、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6.1 6.1 車載顯示市場規模估算核心假設車載顯示市場規模估算核心假設結合問卷調研和市場公開數據,我們對包含液晶儀表、中控屏、HUD、副駕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6個主要產品的車載顯示市場進行2025年市場規模估算。核心假設如下:假設一:調研9家車企市場份額超過50%,考慮汽車市場集中度逐漸提升,且具備跟隨特征,假設調研數據基本代表市場全貌假設二:到2025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達到3000萬輛假設三:到2025年,中國乘用車10萬以下、10-20萬、20-30萬、30-40萬、40-50萬、50萬以上價格段銷量占比分別為 1
51、0%、48%、20%、15%、5%、2%。假設四:各車載顯示產品選配比例為50%。29圖:2019-2023年4月中國乘用車各價格段銷量占比資料來源:車主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注:2025E各價格段銷量占比數據根據2019-2023年4月各價格段銷量占比情況預估假設而來30%23%23%19%14%10%45%46%43%46%46%48%15%18%19%20%19%20%6%7%9%10%13%15%4%4%4%4%5%5%2%2%2%1%3%2%00.10.20.30.40.50.6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至4月2025E10萬以下10-20萬20-30萬30-40
52、萬40-50萬50萬以上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6.2 20256.2 2025年中國車載顯示總體市場規模預計達到年中國車載顯示總體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1001100億元左右億元左右價格與車輛配置高度相關,因此我們以不同價位段乘用車銷量占比為權重,根據調研車企未來裝配情況計算各車載顯示產品滲透率,以平均價格作為單車價值量,進行市場規模估算。由于調研車企車輛價格大多在10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裝配率會被低估,從而導致整體滲透率和市場規模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我們估計,2025年中國車載顯示市場規模將達到1164億元。其中,中控屏、液晶儀表、HUD、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滲透
53、率分別為78%、66%、43%、26%、18%、10%,市場規模分別為521億元、211億元、192億元、159億元、42億元、38億元。30車載顯示產品車載顯示產品中控屏中控屏液晶儀表液晶儀表HUDHUD副駕娛樂屏副駕娛樂屏流媒體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電子后視鏡裝配率10w以下33%33%0%0%0%0%10-20w78%67%28%11%6%0%20-30w78%67%61%50%22%11%30-40w100%78%78%50%50%33%40-50w100%78%78%50%50%33%50w以上100%78%78%50%50%33%滲透率滲透率78%78%66%66%43%43
54、%26%26%18%18%10%10%單車價值量(元)單車價值量(元)2222 2222 1071 1071 1500 1500 2017 2017 767 767 1340 1340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52152121121119219215915942423838車載顯示總市場(億元)車載顯示總市場(億元)11641164圖:2025年中國車載顯示市場規模估算資料來源:問卷調研(Q:車載顯示產品為標配還是選配?搭載車型價位段為?),天風證券研究所計算方法:裝配率=問卷調研車企價格段標配比例+問卷調研車企價格段選配比例*50%;滲透率=SUMPRODUCT(問卷調研車企裝配率,
55、各價格段銷量占比);單車價值量=SUM(調研車企產品成本價格)/搭載該產品調研車企數量;其中各價格段銷量占比數據根據2019-2023年4月各價格段銷量占比情況預估假設而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6.3 6.3 建議關注車載顯示產品布局廣泛,技術布局前瞻的相關供應商建議關注車載顯示產品布局廣泛,技術布局前瞻的相關供應商供應商方面,顯示屏中Tier 1供應商份額得分較高的為華陽集團/德賽西威;Tier 2供應商京東方精電份額得分遠超其他。流媒體后視鏡供應商份額得分最高的為佛吉亞。電子后視鏡中安波福、華陽集團、睿維視排名靠前。HUD供應商江蘇澤景、水晶光電份額得分領先。車載顯示屏產品
56、眾多,從調研數據看,主機廠大多采取“打包采購模式”,即采購同一供應商多款產品,供應商產品矩陣尤為重要。建議關注車載顯示產品布局廣泛,技術布局前瞻的相關供應商。31液晶儀表液晶儀表中控屏中控屏副駕屏副駕屏后排娛樂屏后排娛樂屏/頭枕屏頭枕屏流媒體后視鏡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電子后視鏡HUD 京東方精電7佛吉亞3華陽集團3水晶光電3天有為2航盛電子2華為1桑德1 天馬微電子1 京東方精電11德賽西威5華陽集團5 天馬微電子4偉世通3 LG2桑德1水晶光電1 京東方精電6 LG4偉世通3德賽西威3華陽集團3 天馬微電子3經緯恒潤1 京東方精電7偉世通3華星光電3航盛電子2 LG2 天馬微電子2佛吉亞5
57、遠峰科技3歐菲光3大陸3偉世通2華陽集團2馬瑞利1安波福3華陽集團3睿維視3大陸2歐菲光2馬瑞利2華星光電1江蘇澤景4水晶光電4德賽西威3安波福3未來黑科技3華陽集團3東軟集團2疆程技術2華為1圖:調研主機廠車載顯示主要產品供應商份額得分資料來源:問卷調研(Q:貴公司這些車載顯示產品的供應商份額排名前三的是?),天風證券研究所注:分數計算方法:份額第一為3分,份額第二為2分,份額第三為1分,總分為9家調研主機廠中該供應商分數加總。分數越高,供應商份額越大。為Tier 2供應商即面板/模組廠商;為Tier 1供應商即總成廠商建議關注公司建議關注公司732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請務
58、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7.1 7.1 德賽西威:智能座艙行業龍頭,業務高速發展德賽西威:智能座艙行業龍頭,業務高速發展公司產品布局全面,聚焦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三大業務群,提供智能高效的整體出行方案,以智能汽車為中心點,參與構建未來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大生態圈。公司第三代高性能智能座艙產品已實現規?;慨a,在2022年新獲得長安福特、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廣汽乘用車等多家主流客戶的項目定點;新一代更高性能的第四代智能座艙系統已獲得新項目定點;顯示屏業務在2022年突破了VOLKSWAGEN、SUZUKI、SEAT、東風日產等白點客戶;液晶儀表業務已獲得比亞迪汽車、廣汽乘用車
59、、吉利汽車、STELLANTIS等新項目訂單。我們認為,德賽西威在智能汽車轉型時代擁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并且也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不斷鞏固,目前智能座艙業務進展顯著,智能座艙系統不斷升級,新訂單不斷涌現,是較為稀缺的投資標的。33圖:德賽西威智能座艙業務資料來源:Wind、德賽西威公司年報、天風證券研究所圖:德賽西威收入利潤(億元)及利潤率情況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7.2 7.2 華陽集團:座艙產品迭代升級,客戶質量不斷提升華陽集團:座艙產品迭代升級,客戶質量不斷提升公司聚焦汽車智能化、輕量化,致力于成為國內外領先的汽車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的系統供應商,主要業務為汽車電子、精密壓鑄,其
60、他業務包括LED 照明、精密電子部件等。座艙產品迭代升級:AR-HUD 技術路線不斷豐富,雙焦面 AR-HUD產品獲得定點項目,斜投影 AR-HUD 產品參與外資全球化項目競標中,與華為合作的 LCoS AR-HUD 項目已投入開發,實現TFT、DLP、LCoS 成像技術的全面布局,同時開啟光波導技術預研;國產化高端儀表平臺方案實現量產;屏顯示類產品全面導入平臺化設計,可依照車廠技術要求,實現一體黑、薄型化、長條貫穿屏等技術。我們認為,隨著公司的客戶質量不斷提升,已獲得比亞迪、長安、長城等多家一線自主品牌新定點項目,未來有望繼續開拓合資甚至外資客戶,同時公司的生產制造及成本控制能力較強,訂單獲
61、取能力有一定的保證,未來有望保持較高的業績增速。34資料來源:wind、公司年報、天風證券研究所圖:華陽集團智能座艙產品應用場景圖:華陽集團收入(億元)及利潤情況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7.3 7.3 華安鑫創:座艙屏幕頭部公司不斷延展產品線華安鑫創:座艙屏幕頭部公司不斷延展產品線公司處于汽車座艙電子細分行業,主要圍繞汽車中控及液晶儀表等座艙電子展開,包括車用顯示及觸摸屏的定制開發,全液晶儀表系統開發、涵蓋高級駕駛輔助(ADAS)技術的集成化座艙顯示系統開發、現實增強抬頭顯示(AR-HUD)、人機交互(HMI)設計、用戶交互界面(UI/UE)設計等多種符合智能座艙電子發展方向的軟
62、、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配套銷售通用顯示器件和其他元器件。在智能模組及屏顯系統方面,技術朝著一體化APA、360繼續發展,產品朝著 13 寸以上中大尺寸繼續升級,搭載 Mini LED 背光技術的模組方案已完成量產前期準備,屏幕高端技術集成化方案已啟動開發;公司銷售的屏幕類產品主要應用于前裝車載市場,客戶包括吉利、長城、比亞迪、小鵬、福特、奇瑞、東風等;我們認為,隨著公司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公司有望利用好軟硬產品結合的優勢,滿足主機廠單車機、雙聯屏座艙、多聯屏座艙需求,根據不同車型配置,擴展 HUD、APA、360環視、車內外視覺算法等,不斷拓展新產品線,鞏固座艙屏幕頭部地位。35資料來源:
63、wind、公司年報、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圖:華安鑫創主要座艙屏幕類產品圖:華安鑫創收入利潤(億元)及利潤率情況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7.4 7.4 京東方精電:全球車載顯示龍頭廠商,技術產品線完備京東方精電:全球車載顯示龍頭廠商,技術產品線完備京東方精電作為京東方集團唯一車載顯示及系統運營平臺,業務圍繞車載顯示。公司業務主要包括車載業務以及工業顯示業務(用于工業儀表、醫療及其他產品領域)。公司技術產品線完備。公司成都模組廠已于2022年投產,達產后可實現新增 1500 萬片模組年產能,同時車規面板產線覆蓋 a-Si、LTPS、OXIDE、OLED 等技術;公
64、司 HUD、電子外后視鏡等新產品已獲定點,戰略升級系統業務。2022年公司車載顯示出貨量/出貨面積/大尺寸出貨量(8”)均為全球 Top1。我們認為,公司完備的產品線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大尺寸出貨優勢和成本優勢。公司未來有望依靠強大的客戶網絡不斷拓寬與下游客戶的戰略合作關系,業績增速與成本管控能力不斷提升,是全球車載顯示的龍頭廠商。36資料來源:wind、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圖:京東方精電產品應用車型圖:京東方精電收入利潤(億元)及利潤率情況(美元)哪吒S飛凡F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7.5 7.5 光峰科技:以光峰科技:以ALPDALPD技術為核心,布局車載顯示創新方案技術為
65、核心,布局車載顯示創新方案光峰科技以ALPD技術為核心,蓄力布局車載顯示、激光大燈、HUD三大產品線,公司車載智能投影顯示方案可以將車內任意表面變成數字化交互界面,實現多種典型的應用場景,比如天幕投影、側窗投影、智慧表面,車載大屏投影,讓駕駛員和乘客都可體驗到,無處不在的顯示帶來的功能性或者娛樂性。公司智能座艙多場景、單機多功能的投影顯示可以為車企客戶實現新型視覺體驗,最大化拓展電動車的智能化顯示價值。此外,公司車載業務在HUD和激光大燈等細分領域進行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布局,抓住車載光學市場發展機遇。2022年4月公司取得IATF 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后接連收獲比亞迪、賽力
66、斯、國際知名車企、北汽新能源等知名主機廠定點意向通知書,同時在CES2023上,寶馬新一代概念車Dee所展示的四車窗融合顯示技術,亦有光峰提供核心器件。3719.7919.4924.9825.414.591.861.142.331.190.1440.1928.5233.9132.6435.3711.344.458.871.21-0.28-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潤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
67、(%)圖:光峰科技收入利潤(億元)及利潤率情況圖:光峰科技主要車載光學類產品資料來源:Wind,公司年報,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1.調研樣本代表性風險:調研樣本代表性風險:調研樣本僅覆蓋9家車企,不能代表市場全貌;2.2.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宏觀經濟和消費者購買意愿降低等可能導致下游汽車銷量不及預期,車載顯示需求受影響;3.3.技術落地不及預期技術落地不及預期:技術升級和新技術落地速度具有不確定性4.4.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報告中對于市場規模的測算有較多假設,具有一定主觀性僅供參考3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
68、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39股票投資評級自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相對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幅行業投資評級自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相對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幅買入預期股價相對收益20%以上增持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20%持有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10%賣出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以下強于大市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以上中性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5%弱于大市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以下投資評級聲明投資評級聲明類別類別說明說明評級評級體系體系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均準確地反映了我們對標
69、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一般聲明一般聲明除非另有規定,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權均屬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及其附屬機構(以下統稱“天風證券”)。未經天風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復制本報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內容。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均為天風證券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本報告是機密的,僅供我們的客戶使用,天風證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天風證券的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天風證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
70、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該等信息、意見并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蛻魬攲Ρ緢蟾嬷械男畔⒑鸵庖娺M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風證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該等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過往的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預示和擔保。在不同時期,
71、天風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天風證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天風證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天風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特別聲明特別聲明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天風證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天風證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參考依據。THANKS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