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天賜材料-深度報告:日化為盾鋰電為劍電解液龍頭蓬勃向前-210620(4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天賜材料-深度報告:日化為盾鋰電為劍電解液龍頭蓬勃向前-210620(41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浙江艾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設年產 2.5 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同時公司此前已建成 3 萬噸磷酸鐵材料產能(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合成的重要原料),該項目也秉承了公司一貫的“內生需求聯動,資源利用最大化”風格,該項目所需的硫酸來自公司 6000噸六氟磷酸鋰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實現部分原材料“內循環”。我們預計公司磷酸鐵鋰產品將在 2021 年底投入批量生產。除上述項目外,公司于 6 月 17 日公告將成立合資公司(天賜占比 65%),將推進 30 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的建設,該項目一期 10 萬噸,該項目建設周期 12 個月,預計 2022 年底-2023 年上半年投產。磷酸鐵鋰相較于其他
2、正極材料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等優勢,是極具性價比的正極材料。從成本來看,得益于原材料供應充足與制備流程能耗低,磷酸鐵鋰成本大幅低于三元正極,價格優勢明顯。從安全性看,磷酸鐵鋰晶體為橄欖石結構結,P-O 鍵為共價鍵使其分子結構更為穩固,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和結構穩定性,磷酸鐵鋰安全性突出。從循環壽命看,磷酸鐵鋰晶格穩定性好,鋰離子的流動對晶格影響較小,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從而有較長的循環壽命;磷酸鐵鋰電池循環壽命普遍在 2000 次以上,優于易發生陽離子不可逆重排的三元正極。動力磷酸鐵鋰市場復蘇明顯。磷酸鐵鋰因其成本優勢曾被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中,但由于其天生能量密度對比三元要低
3、,導致補貼門檻不斷提升后磷酸鐵鋰在車用領域被逐步替代。比亞迪于去年推出刀片電池后,搭載磷酸鐵鋰的乘用車續航里程首次突破 600 公里,同時 19-20 年三元/高鎳三元密集發生的起火事故也讓車企開始在部分車型上重拾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此外,使用磷酸鐵鋰可以很好的規避稀有貴金屬(鈷、鎳)的價格波動,有效控制成本,車企可以針對性地對不同檔位的車型裝備三元/鐵鋰以達效益最大化。包括特斯拉和大眾在內的全球電動車龍頭均宣布其未來車隊中將會有裝備磷酸鐵鋰地車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1-5 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達 29.9GWh,超過了三元電池的 29.5GWh,鐵鋰在動力領域的應用復蘇明顯。儲能市場前景光明
4、,5G 基站建設助力需求騰飛。碳中和目標的確立加快了新能源發電裝機的節奏,諸如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自身具有較強的波動性,電網側如何消納新能源發電一直是新能源大規模并網的難題。目前各國均采用儲能模式來應對,抽蓄水儲能仍是當今大規模儲能采用的模式,但該種模式無論是選址要求、占地面積、能量利用效率對比鋰離子電池為主導的電化學儲能均不占優勢。隨著近年來鋰電池技術愈發成熟,成本不斷下滑,電池儲能已經開始逐漸成為各國新建儲能電站的主力,而其中磷酸鐵鋰電池依靠其優異的綜合性能和成本優勢成為了儲能電池的不二之選,目前電化學儲能裝機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據了主流(90%以上)。除傳統電力儲能外,近年來隨著 5G 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新的磷酸鐵鋰市場。與傳統 4G 基站相比,5G 基站功耗更高,傳統的鉛酸電池已經無法滿足電量需求,磷酸鐵鋰順理成章成為了替代產品,目前已裝基站基本均采用磷酸鐵鋰,未來鐵鋰市場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