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可持續發展全景圖(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羅蘭貝格:可持續發展全景圖(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在“可持續發展競賽”的場景下,變革的強度仍然體現在開創新的局面,但主要的推動力是社會。因此,不是監管機構,而是社會實現了顛覆,改變了價值,并重構了系統。普通大眾已經將可持續發展植根于他們的生活,迫使企業通過購買行為做出回應。而對于企業來說,可持續發展競賽正在進行。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并不是偶然。本世紀20年代中期,非洲和歐洲南部的干旱將導致領土沖突和大規模移民。再加上世界其他地區日益頻繁的風暴和極端天氣事件,給全社會敲響了警鐘。人們已經意識到,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地球將走向毀滅。雖然這些事件給世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但社會已經成功轉型,并擁抱更具可持續性的生活 方式。在環境方面,消費者早就開始要
2、求企業達到負碳排放的目標,而現在這已經成為新常態。由于二氧化碳領域技術飛躍,如二氧化碳捕集器,使更多可持續發展產品的競爭成為可能。技術也為"循環經濟"奠定了基礎,在這種情形下,盡管是非義務的,但企業仍報告其自然資源及二氧化碳足跡,使消費者能夠做出可持續的購買選擇。企業內部也在變得更加環保。例如,員工已經開始使用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對任何污染環境的不當行為進行舉報,如不正確的廢棄物處理。就社會因素而言,在這種場景下,各公司將充分實施多元化舉措,以應對強大的社會壓力。他們現在也發現,多元化能夠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且吸引這些人才的競爭無比激烈。企業捐贈及與公益營銷也逐步復蘇,員工們積
3、極參加養蜂、植樹、教育等活動。就公司治理而言,企業現在實現了供應鏈透明化。任何事件都會被如實報告并進行全面調查。從引導的角度來看,監事會需要向非政府組織敞開大門。有些公司甚至以地球的名義讓“星球人工智能(AI)”在管理委員會中擁有一席之地。大多數公司還將CEO的薪酬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相聯系,并且其業績受到外界的密切監控關注。不乏有企業將超過適度增長目標的利潤捐給公益事業。最終,只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超過一定閾值的公司才能獲得新投資。在“最低限度可行的總體規劃”場景下,變革的方法或者復原,其解決方法是使時光倒流,而唯一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只有監管機構。雖然監管機構已經明確了變革的必要性,但公司仍在繼續尋找
4、漏洞,使其繼續照常營業。直到2050年,都還沒有任何激烈的行動。各國政府沒有進行足夠的改革,氣候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都沒有實現。世界面臨山火、過度捕撈、糧食匱乏和貧困危機。一些國家和地區有可持續技術涌現,比如歐美的電動出行、日本的氫能出行等,但這些都是特定領域的孤立的成功案例。戰略舉措過于零散,不存在統一的全球標準。相反,政府更加偏向民族主義和利己主義,僅為了私利而使用新技術或新能源。在環境方面,最低限度的規章制度開始實施,但這些很難彌補已經造成的損害。企業被要求明確二氧化碳目標,然而這些指標并沒有約束力,也沒有相應制裁。因此,企業的改變這種情況的法規出臺。政府在少數幾個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功,如減少浪費、控制污染和更好地管理自然資源。然而,城市垃圾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對稀缺的國家資源的爭奪也在逐年加劇。在社會層面,監管機構試圖落實多元化,但仍停留在建議層面,而沒有發展到具有約束力的立法。全球范圍內,侵犯人權的現象逐年增長,公司只有在不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才有興趣采取行動。在公司治理方面,雖然引入了環境稅,但存在大量的離岸避稅地,使公司能夠避免支付環境稅。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公司將CEO的薪酬與可持續發展掛鉤,但收效甚微。甚至可持續發展丑聞成為了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