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愛帝宮公司業務轉型與月子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愛帝宮公司業務轉型與月子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相較于選擇傳統坐月子方法以及月嫂模式,具有一定經濟基礎且具有自我保養觀念的新生代媽媽更偏好于現代科學做月子模式。此外部分媽媽會因為家庭時空因素(例如父母與產婦自身居住地距離較遠)以及不愿麻煩家人等原因而更愿意選擇專業機構進行護理,月子中心為產婦及嬰兒所提供的科學一體化照護服務充分滿足了新生代媽媽上述一系列訴求。月子服務行業的細分服務項目主要分為兩大類,包括產婦服務與嬰兒服務,同時在二者基礎上還有相應衍生服務。其中產婦服務主要包括產后體檢、專業護理、生活護理、營養月子餐以及美容保健等方面;嬰兒服務主要包括專業護理、生長檢測等方面;而衍生服務覆蓋范圍更廣,包括但不限于產后美容塑形、嬰兒早教與母嬰商
2、場等等。同時月子中心經營模式現主要可分為四類,包括酒店服務式、獨棟別墅式、醫院附屬式以及社區家庭式,其中高端月子中心主要為酒店服務式與獨棟別墅式;若按商業模式來劃分的話主要可分為直營模式與加盟模式。相較于臺灣成熟的月子服務市場,我國月子服務行業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自 2001年產后護理機構在臺灣正式被立法管轄,臺灣月子服務行業發展至今已十分成熟,截至 2019 年,臺灣共有 276 家月子中心,床位數達到 13752 個;同時臺灣月子中心滲透率亦高達60%以上。反觀我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8 年我國月子中心滲透率僅為 4%,市場空間仍然廣闊。此外月子中心的需求跟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關性較高,我國月子中心商戶分布主要位于東南沿海及內陸經濟發達地區。截至2019年,上海與北京月子中心商戶分布最多,占總數的比例分別達到 15.6%與 13.3%,緊隨其后的是天津、成都、杭州、深圳、重慶、廣州等地。此外我們抽取出臺灣與內地 12 座一線城市 GDP 及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發現北上廣深與臺灣經濟水平相近,而其余一線城市經濟水平要略遜于臺灣,這充分映證了地區經濟水平的高低與月子中心分布多寡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