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進化論:誰是東北下一個千萬人口城市?(1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城市進化論:誰是東北下一個千萬人口城市?(11頁).pdf(1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值得注意的是,在東北 36 個地級市(自治州、地區)中,有 7個城市人口凈流入,其余均為人口凈流出,占比超過八成。7 個凈流入城市中,除大連、長春、沈陽、哈爾濱 4 個核心城市外,還有盤錦、大慶、營口 3 市在列。其中,沈陽人口凈流入最多,為 147.37 萬人。大連、長春人口凈流入也均在 130 萬以上,哈爾濱人口凈流入 50 萬左右,盤錦、大慶、營口則都在 10 萬以內。人口凈流出城市中,有 5 個城市凈流出超過 50 萬,其中 3 個城市超過 100 萬,分別為:鐵嶺(50.38 萬人)、通化(84.47 萬人)、齊齊哈爾(119.96 萬人)、四平(136.71 萬人)、綏化(146.
2、09 萬人)。綜合來看,人口凈流出最多的綏化、四平、齊齊哈爾和通化,同時也是過去十年常住人口減少最多的東北城市。不少專家明確指出:人口流出未必就是壞事。一方面,人口的空間再配置在全球已是普遍現象,隨著人口向少數大都市圈集中,一部分農村或小城市人口規模會隨之減少,這是必經的城市化過程。另一方面,在很多人將目光聚焦于總量變化時,往往忽略了更能反映發展質量的人均指標。從最新公布的 2020 年常住人口和 GDP 數據來看,東北三省人均GDP 在全國排名中后段,其中遼寧位居中間位置,排名第 15 位;吉林和黑龍江則均排名倒數,分別居第 24 位及 30 位。獨立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
3、主任李鐵認為,從經濟總量、人均 GDP 來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正是東北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不過也應看到,東北經濟發展的韌性仍在,基礎較好。東北人才儲備豐富,擁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 16.75%,15 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16 年,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7.71%,在全國屬較高水平,城市發展基礎較好。此外,東北本身資源豐饒,農業、旅游等產業發展較快;與此同時,東北具備較好的高校、科研資源,而且本身的產業基礎還有改造和升級空間,完全有可能在下一輪高科技產業發展中有所突破。在積極推動全面振興的努力下,東北地區穩步發展的前景可期。按照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的判斷,未來,東北除了一些大城市周圍集聚制造業、服務業及高科技產業外,其他地方會承擔更多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功能,還有國防邊疆安全等功能。在整個經濟格局當中,東北所起到的上述功能會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