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節能-耐火材料龍頭提效增產可期-180514(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魯陽節能-耐火材料龍頭提效增產可期-180514(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公司國內競爭對手主要為廣州洛科威和上海櫻花,擬新建生產線增加供給,提高公司競爭力。在工信部公布的符合<巖棉行業準入條件>生產線名單中,洛科威(廣州)合格的巖棉生產線有 2 條,總產能為 4 萬噸,占國內全部生產線產能的 5.2%;上海櫻花生產線有 2 條,年產能共 4 萬噸,占比也只有 5.2%。而魯陽共有 3 條準入生產線,產能共 10萬噸,占比達到 13.0%。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擬投資 1.2 億元在山東沂源新建年產4萬噸巖棉建筑保溫板生產線2條,2018 年投產后公司巖棉總產能將達到18萬噸,同比提升 80%,進一步增大巖棉供給能力。需求旺盛,盡享政策紅利行業標準
2、出臺,巖棉需求啟動。巖棉原來在國內更多地應用在工業保溫的領域,產品市場雜亂無章,大部分采用低端的巖礦棉。2014 年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出臺,2015 年 5 月1日起正式實施,住建部對建筑,特別是公用建筑的設計施工的規范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24米以上的建筑必須使用 A 級不燃材料作為防火隔離帶,50 米以上建筑必須采用 A 級不燃材料或者 B1 級材料搭配防火窗設計。一方面,國內防火窗配套產品較少,實際客戶會傾向于直接采用 A 級不燃材料;另一方面,對整個設計而言,達不到 30 米高度的建筑不用 A 級不燃材料的造價比用巖棉、A 級污染材料的成本還要高一些。兼具保溫性和最高級防火性的巖棉材料成為
3、首選,市場規模逐步擴大,下游需求日益增長。根據行業協會數據,2016 年,巖棉行業市場規模已達 77.4 億元,同比提升 4.59%;巖棉行業消費量已達 245.56 萬噸,CAGR(2010-2016)達 17%。巖棉在建筑節能化政策推動下有望實現需求大幅提升。我國每年新建建筑面積近 20 億平方米,其中有五分之一為外立面墻,按照國家消防總局建筑防火規定,建筑外墻需設立防火隔離帶,一定高度以上的建筑必須使用燃燒性能達到 A 級的材料,市場容量大約有 1 億平方米。同時,我國還有大量的現有建筑未進行節能改造。根據公司公告,這部分建筑面積大約在 400 億平方米(其中城市約 140 億平方米)。
4、在節能改造時,因改造房屋中會有大量居住人員,對保溫材料的安全性要重點考慮。巖棉制品既具備優良的保溫性能又具有最高防火等級的特性,將成為建筑防火材料的首選。根據公司 2017 年 6 月 28 日發布的公司關于投資建設年產 5 萬噸巖棉制品擴產項目的公告(公告編號:2017-022),經公司推算,巖棉未來市場容量較大,預計年需求量在 300 萬噸以上。供不應求推漲價格,公司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高2017 年,巖棉行業進入供不應求的階段,根據公司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巖棉產品 2017年年底排單已經超過 90 天,巖棉價格迅速上漲。根據公司調研,2016 年巖棉價格約為2900 元/噸,2018 年初
5、已升至 3700-3800 元/噸,未來有望繼續上漲至 4000-4200 元/噸。在需求火熱的情況下,巖棉供給受限,公司產能利用率有望進一步提高。2015-2017 年,公司巖棉產能均為 10 萬噸/年,2015 年公司巖棉銷量約為 3 萬噸,2017 年銷量則已超過7 萬噸,產能利用率提高了 40%左右。我們判斷隨著巖棉需求繼續向好,公司巖棉產能利用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在銷售放量和價格上漲的雙重推動下,2017 年公司巖棉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41 億元, YoY+56%,毛利率同比提升 4.21pct 至 32.36%。受原材料及燃料價格上漲影響,2017年巖棉原材料及燃料動力噸成本小幅上漲;人力及其他噸成本自 2014 年以來逐年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