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科移動-公司首次覆蓋報告: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布局衛星互聯網行業-250121(3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信科移動-公司首次覆蓋報告: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布局衛星互聯網行業-250121(31頁).pdf(3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江海證券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可能與本報告所分析的企業存在業務關系,并且繼續尋求發展這些關系。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沖突,不應視本報告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025 年年 1 月月 21 日日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分析師:屈雄峰分析師:屈雄峰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1410523100001聯系人:劉瑜聯系人:劉瑜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1410123110011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買入買入(首次首次)當前價格當前價格:5.59元元目標價格目標價
2、格:7.58元元目標期限目標期限:12 個月個月市場數據市場數據總股本(百萬股)3418.75A 股股本(百萬股)3418.75B/H 股股本(百萬股)-/-A 股流通比例(%))40.3312 個月最高/最低(元)7.88/4.77第一大股東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41.01上證綜指/滬深 3003244.38/3829.68數據來源:聚源注:2025 年 1 月 20 日數據近十二個月股價表現近十二個月股價表現%1 個月3 個月12 個月相對收益-11.90-10.90-26.96絕對收益-14.40-13.33-9.84數據來源:聚源注:相對收益與滬深 300
3、 相比相關研究報告相關研究報告信科移動信科移動688387.SH通信行業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布局衛星互聯布局衛星互聯網行業網行業首次覆蓋投資要點:投資要點: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高科技央企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業。中信科移動深耕全球移動通信領域,對 5G 技術的發展、標準化和產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實控人為國資委實控人為國資委。信科移動的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達 41.01%。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控股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信科移動整體股權架構比較穩固
4、,大股東持股比例高,并且股東背景實力較強。收入與凈利潤穩健增長收入與凈利潤穩健增長。信科移動營業總收入從 2018 年的 51.5 億元增長至2023 年的 78.48 億元,5 年 CAGR 達到 8.79%,增長較為穩健。2023 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 13.43%,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公司歸母凈利潤從 2018 年的-6.05 億元減虧至 2023 年的-3.57 億元。2023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減虧46.97%,原因為公司加強預算執行動態管控,成本費用占比下降,公司運營質量持續改善。主營業務深耕通信領域主營業務深耕通信領域。公司致力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發、應用與服務,專注于構建 5G
5、 生態系統和支撐數字化轉型。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移動通信核心技術,提供包括硬件、軟件、組網及優化服務在內的綜合移動網絡部署解決方案,涵蓋基站建設和無線網絡覆蓋,具體包括移動網絡設備和技術服務。布局布局衛星物聯網行業衛星物聯網行業。公司在衛星互聯網布局眾多,在星地融合領域實施了戰略性部署。在推動 5G NTN 的國內外標準化過程中,公司為多個標準立項項目的牽頭單位。公司成為 5G 衛星通信標準化進程的關鍵貢獻者,并深度參與了我國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估值和投資建議估值和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76.25、81.62、89.04億元。隨著 5G 基站的持續建
6、設以及衛星互聯網行業的逐步發展,公司業績將逐漸轉好,預計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6.25 億元,結合結合公司 2024 年預計收入與行業平均 PS,給予公司 3.4 倍 PS,目標市值為 259.26 億元,目標價格 7.58 元。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5G 建設放緩的風險;通信技術推廣不及預期的風險;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衛星互聯網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宏觀經濟風險。財務預測財務預測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營業總收入(百萬元)6,919.447,848.417,625.008,162.008,904.00增長率(%)2
7、2.13%13.43%-2.85%7.04%9.09%歸母凈利潤(百萬元)-673.97-357.31-271.74-105.7817.53增長率(%)43.06%46.98%23.95%61.07%116.57%ROE(%)-9.42%-5.26%-4.17%-1.65%0.27%EPS 最新攤?。ㄔ?股)-0.20-0.10-0.08-0.030.01P/E(倍)-31.25-58.94-77.50-199.091201.21P/B(倍)3.053.213.353.413.40資料來源:公司財報,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1正文目錄1通信領域堅持自
8、主創新.11.1四階段發展快速成長.11.2實控人為國資委,股東背景強.31.3管理層行業經驗積累深厚.32公司財務數據良好,增長穩健.42.1公司虧損逐年減少,新業務占比提高.42.2應收周轉率緩慢上升.735G 基本盤穩固,未來持續增長.73.1移動通信網絡設備.73.1.1系統設備業務.83.1.2天饋設備業務.93.1.3室分設備業務.103.1.4行業專網業務.113.2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133.2.1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提供解決方案.133.2.2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提供專業支持.143.35G 時代仍未結束,6G 引領未來.153.3.1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演進,5G 追求統一標準
9、.153.3.25G 行業仍有增長,用戶規模不斷壯大.173.3.3邊緣計算與 6G 新技術引領發展.194衛星互聯網星辰大海,公司參與相關標準制定.204.1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廣闊,期待星地融合通信.204.2公司在衛星互聯網市場布局眾多.225盈利預測及估值.235.1盈利預測.235.2估值及建議.246風險提示.25圖表目錄圖 1、信科移動概況.1圖 2、公司發展歷史.2圖 3、公司股權結構.3圖 4、公司營業總收入(億元)與同比增長率.4圖 5、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與同比減虧率.5圖 6、公司毛利率與凈利率.6圖 7、公司各項費用率.6圖 8、公司收入構成.6圖 9、公司存貨周轉率
10、與應收賬款周轉率.7圖 10、5G 運營商網絡設備.8圖 11、虛擬專網模式的 5G 行業專網架構.12圖 12、2021 年行業專網設備收入按行業分類.12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2圖 13、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14圖 14、5G 技術三大應用場景.16圖 15、三大運營商 5G 移動電話用戶數量(百萬戶).17圖 16、5G 基站數量(萬座)與滲透率.17圖 17、當月新增 5G 基站(萬座).18圖 18、全國移動通信基站數量(萬座).18圖 19、星地融合通信網絡.20圖 20、終端手機直連模式.21表 1、公司主要管理層.3表 2、公司主要系統設備.8表 3
11、、公司主要天饋設備.9表 4、公司主要室分設備.10表 5、公司獨立部署行業專網系列產品.11表 6、公司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14表 7、我國主要衛星項目規劃.22表 8、公司收入結構及毛利預測.24表 9、可比公司估值.24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 1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1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通信領域堅持自主創新1.1四階段發展快速成長四階段發展快速成長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高科技央企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業。中信科移動深耕全球移動通信領域,作為堅持自主創新的領先企業,對 5G 技術的發展、標準化和產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司致力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發、
12、應用與服務,專注于構建 5G 生態系統和支撐數字化轉型。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移動通信核心技術,提供包括硬件、軟件、組網及優化服務在內的綜合移動網絡部署解決方案,涵蓋基站建設和無線網絡覆蓋,具體包括移動網絡設備和技術服務。通過堅持自主創新,公司持續推動價值創造并掌握核心技術。目前公司現有員工 5000+人,研發人員占比 46%,為全球超過 10 個地區及國內 30余省份提供通信服務和配套產品。圖 1、信科移動概況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公司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1)肩負使命(1998-2008 年):1998 年,正式成立虹信通信,公司主要研制移動通信直放站及室內覆蓋系統。同年公司
13、代表中國提交TD-SCDMA 標準提案,并推動成為三大主流標準之一。2002 年,大唐移動正式宣告掛牌成立,TD-SCDMA 迎來產業化階段。公司作為首批主流系統設備商,承建上海、青島、保定等地的 TD-SCDMA,并與韓國 SK 電訊攜手共建第一個 TD-SCDMA 海外試驗網。公司在該階段還成功開通國內第一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 2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個室內覆蓋系統工程與國內第一條多信號地鐵覆蓋工程上海地鐵,并首次提出室內外分開覆蓋。(2)蓬勃發展(2009-2014 年):公司推動 TD-SCDMA 成功商用,服務于全球最大 TD-SCDMA 網絡,并成功推出全球首臺 TD-S
14、CDMA 終端協議一致性測試儀表。公司還率先發布 TD-LTE 重要增強型技術8 天線雙流波束賦形技術,承建 TD-LTE 示范網和擴大規模試驗網。公司在該階段還打造無線網絡優化完整產業鏈,提供豐富的產品,建設遍布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無線網絡覆蓋精品工程,并實現首次在無源器件國際市場取得突破。(3)跨越升級(2015-2020 年):公司攜手中國三大運營商實現TD-LTE 規模商用,并且發布業內首家 5G 安全白皮書、發布 5G 大規模天線、全面參與運營商 5G 大規模試驗網及商用網絡建設、實現 5G 在能源、交通等行業陸續開花。公司還建成規模領先,技術先進的天線測試場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專網終端開
15、發,進入軌交、機場、礦山和公安等領域。公司入選 Gartner 全球十大 LTE 著名廠商,實現通信工程施工、電子與建筑智能化施工專業等全業務范圍的全系列資質覆蓋。(4)全新啟航(2021 年至今):大唐移動和虹信通信,聯合重組成立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 9 月中信科移動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上市。圖 2、公司發展歷史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3 3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1.2實控人為國資委,股東背景強實控人為國資委,股東背景強信科移動的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達 41.01%。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
16、管理委員會,控股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信科移動整體股權架構比較穩固,大股東持股比例高,并且股東背景實力較強。圖 3、公司股權結構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1.3管理層行業經驗積累深厚管理層行業經驗積累深厚公司管理層技術背景深厚,多名高管具備一線工作經驗。董事長孫曉南具有大唐電信北京研發中心軟件工程師、大唐移動基站開發部軟件二室主任等一線工作經驗履歷??偨浝矸吨疚脑畏榛鹜ㄐ趴萍脊煞萦邢薰緡鴥仁袌隹偛慨a品行銷部副經理、光網絡產品部 MSTP 產品線經理、光網絡產品部產品拓展部經理、光網絡產品部副總經理、網絡產出線副總裁并兼任市場部總經理、網絡產出線總裁,經驗豐富。副總經理于繼龍曾
17、任煙臺東方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電力 MIS 系統開發軟件工程師、北大青鳥商用系統有限公司行業軟件開發項目經理。公司整體管理層技術背景深厚,均具備多年行業內經驗。表 1、公司主要管理層信科移動信科移動管理團隊管理團隊孫曉南孫曉南董事長董事長2000 年 4 月至 2002 年 3 月任大唐電信北京研發中心軟件工程師;2002 年 4 月至 2022年 8 月歷任大唐移動基站開發部軟件二室主任、公網產品線 TD-SCDMA 產品經理、TD-SCDMA 產品線總監、副總工程師、移動通信事業部總經理、執行副總經理、總經理;2021 年 5 月至今任大唐移動董事長;2021 年 1 月至今任中信科移動通信技
18、術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4 4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1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任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志文范志文總經理總經理曾任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市場總部產品行銷部副經理、光網絡產品部MSTP 產品線經理、光網絡產品部產品拓展部經理、光網絡產品部副總經理、網絡產出線副總裁并兼任市場部總經理、網絡產出線總裁;2018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任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于繼龍于繼龍副總經理副總經理曾任煙臺東方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電力 MIS 系統開發軟件工程師、北大青鳥商用系統有限公司行業軟件開發項目經理、大唐電信
19、科技產業集團/中央研究院標準部項目經理、大唐移動北京研發部室主任、集成供應鏈部副總經理、集成供應鏈部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2021 年 4 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余道敏余道敏副總經理副總經理曾任冠捷電子(福建)有限公司產品經理;2001 年加入公司,2011 年 4 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孫韶輝孫韶輝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博士后工作站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后;曾任廣東江門蓬波電子集團助理工程師、大唐移動系統與標準部副總工程師、電科院無線移動創新技術中心總工程師、大唐移動副總經理;2021 年 4 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張京紅張京紅副總經副總經理、財務理、財務總監、董總監、
20、董事會秘書事會秘書曾任海南鄂海實業公司財務部出納、會計、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總部高級經理、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融資部高級經理、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財務管理部高級投融資主管、財務管理部副主任、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副主任;2023 年 7 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2公司財務數據良好,增長穩健公司財務數據良好,增長穩健2.1公司虧損逐年減少,新業務占比提高公司虧損逐年減少,新業務占比提高信科移動營業總收入從 2018 年的 51.5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78.48 億元,5 年 CAGR 達到 8
21、.79%,增長較為穩健。2023 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3.43%,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增長。2023 年公司主設備業務依舊保持增長,全面入圍三大運營商 5G 系統設備集采,5G 系統設備覆蓋全國 20 個省份30 張本地網,進一步提升用戶感知和網絡建設效能。并且 2023 年公司運營商服務業務中標額大幅增長。2024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 13.16%,主要是 2024 年運營商建設計劃放緩及受宏觀環境影響。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 41.46 億,同比下降 21.50%,延續下降趨勢。圖 4、公司營業總收入(億元)與同比增長率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5 5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資料
22、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公司歸母凈利潤從 2018 年的-6.05 億元減虧至 2023 年的-3.57 億元。2023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減虧 46.97%,原因為公司加強預算執行動態管控,成本費用占比下降,公司運營質量持續改善。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減虧 16.19%。圖 5、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與同比減虧率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信科移動毛利率較為穩定,2018 年至 2023 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21.71%/16.59%/8.50%/13.55%/20.02%/21.34%。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 率 為 23.39%。20
23、18 年 至 2023 年,信 科 移 動 凈 利 率 分 別 為-12.21%/-37.52%/-38.66%/-20.73%/-9.56%/-4.47%。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率為-4.78%。公司期間費用率水平控制較好,整體呈下降態勢。公司 2023 年期間費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6 6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用占比為 24.68%,相比 2022 年下降 2.91 pct,公司運營效率逐步提升。2018年至 2023 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7.70%/8.71%/7.36%/6.66%/5.27%/4.79%,2024 年前 三季 度為 5.43%。2018 年至 2023
24、年管 理費 用率 分別 為3.31%/3.79%/3.10%/3.30%/2.78%/2.29%,2024 年前三季度為 2.68%。公司所處行業具有研發高投入的特點,公司研發費用率 2018 年至 2023 年分別為 21.10%/33.10%/31.36%/23.13%/19.24%/17.55%,2024 年前三季度為 19.93%。公司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處理,研發費用占據了期間費用中較大的比重。圖 6、公司毛利率與凈利率圖 7、公司各項費用率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與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業務。
25、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分為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與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包括系統設備、天饋設備、行業專網設備、室分設備。2023 年公司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占比最高,達到 36.47%。系統設備收入占比近年來提升最快,從2019 年占比5.82%提升到 2023 年占比29.48%。圖 8、公司收入構成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7 7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2.2應收周轉率緩慢上升應收周轉率緩慢上升信科移動的運營能力良好。公司的存貨周轉率近年來略有下滑,2023年為 2.85。但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近年來緩慢上升,從 2020 年的 1.23 上升
26、至 2023 年的 1.55,反映公司回款能力持續提升。圖 9、公司存貨周轉率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5G 基本盤穩固,未來持續增長基本盤穩固,未來持續增長3.1移動通信網絡設備移動通信網絡設備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包括接入網(基站)、承載網與核心網(電信機房)三部分,信科移動通信設備主要業務為接入網(基站)的網絡設備?;驹O備一般包括作為基站信號中樞的 BBU 基站處理單元、處理遠端射頻信號的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8 8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RRU、發射模擬信號的天饋設備。公司的業務包含了 BBU、RRU/AAU 等系統設備、以基站天線為主的天饋設備、室內分
27、布系統以及定制化的行業專網,并隨著通信技術的變遷在不停地迭代發展。圖 10、5G 運營商網絡設備資料來源:信科移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1.1系統設備業務系統設備業務信科移動的系統設備主要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多模 BBU、AAU、以及RRU 系列,均支持 5G、SA 雙重組網以及運營商 4/5G 網絡共建共享部署形式。公司系統設備產品適用場景覆蓋了密集城區、高層樓宇、一般城市區域、鄉鎮農村等全場景。表 2、公司主要系統設備公司主要系統設備公司主要系統設備高性能多高性能多模模 BBUBBU支持 4/5G 雙模;支持 5G NSA、SA 雙重組網;支持 4G TD-LTE、LTE FDD
28、 多制式網絡同時工作;支持北斗/GPS/1588v2 多重時鐘同步方式;支持國際主流 4/5G 核心網網絡對接。64TR64TR AAAAU U系列系列系列適用于密集城區、高層樓宇覆蓋;支持 Massive MIMO 和多重節能技術;滿足多種 Sub 6G 頻段需求;具備 2 個 25G 速率的前傳網絡接口;支持多波束賦形技術。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9 9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32TR32TR AAAAU U系列系列系列適用于一般城市區域的廣覆蓋場景;支持 Massive MIMO 和多重節能技術;滿足多種 Sub 6G 頻段需求;具備 2 個 25G 速率的前傳網絡接口;最大輸出功率達
29、到 320W;支持多波束賦形技術;支持遠程電調技術。4TR4TR RRURRU系列系列系列適用 5G 廣覆蓋和深度覆蓋場景;支持多重節能技術;滿足多種 Sub 6G 頻段需求;具備 2 個 10G/25G 速率的前傳網絡接口。8TR8TR RRURRU系列系列系列適用鄉鎮農村覆蓋場景;支持多重節能技術;滿足多種 Sub 6G頻段需求;具備 2 個 25G 速率的前傳網絡接口;支持多波束賦形技術。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1.2天饋設備業務天饋設備業務公司提供可以與現有 4/5G 基站深度融合的全系列的天饋設備,具有多頻段、超寬頻和多波束等性能優勢。公司在國內天饋市場處于行業前列
30、,還向海外多個國家運營商提供天饋產品。公司的天饋設備包括基站天線與室內分布器件和天線?;咎炀€具有多頻段、多端口、多模融合的特點,可以在有限天面空間內實現共建共享。公司天線在國內市場份額多年來穩居前三。表 3、公司主要天饋設備公司主要天饋設備公司主要天饋設備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010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4G/5G4G/5G 融融合基站天合基站天線線受制于無線站點的天面空間的制約,多頻段、多端口、多模融合的天線可以節約天面資源,在有限天面空間內實現共建共享。室內分布室內分布天線天線室內分布天線廣泛應用于各種室內等場景,體積小、重量輕,安裝便捷,場館賦形天線具有優異的波束收斂與旁瓣抑制
31、能力,覆蓋范圍以外信號迅速衰減,邊界清晰,有效避免越區干擾。室內分布室內分布無源器件無源器件室內分布無源器件長期以來廣泛應用于通信覆蓋室內分布系統中。公司提供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等無源器件,特點為金屬腔體承受功率高,并支持室內/室外不同建設場景。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1.3室分設備業務室分設備業務公司的室分設備包括 Easysite 5G 拓展型、數字直放站、微功率系列、大功率皮站系列。其中 Easysite 5G 拓展型基站是面向 5G 室分場景的數字室分微站產品,由三級架構組成,包括基帶單元、拓展單元、遠端單元;數字直放站為一種基站信號放大拉遠系統,常用于室內分布系統
32、和室外覆蓋系統;微功率系列可以雙向放大多制式移動通信信號;大功率皮站則是一種瓦級蜂窩基站。表 4、公司主要室分設備公司主要室分設備公司主要室分設備EasysiteEasysite5G5G 基帶基帶單元單元Easysite 5G 擴展型皮基站是一款專為 5G 室內分布覆蓋的中低價值場景設計的高性價比數字室內分布式微站產品。該產品由三級架構組成,包括基帶單元、擴展單元和遠端單元。其中,基帶單元通過傳輸網與 5G 核心網相連,并通過光纖與擴展單元連接。擴展單元以星型連接方式,通過光電復合纜或 PoE(Power Over Ethernet)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111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網
33、線與遠端單元連接,從而實現靈活且精確的室內分布覆蓋。該 5G 擴展型皮基站支持 5G NR 以及 5G+4G 雙模,能夠滿足運營商共建共享的需求。其具有低成本、靈活便捷、柔性化容量部署等優勢,旨在為客戶打造優質的 5G 室內網絡環境。EasysiteEasysite5G5G 拓展拓展單元單元EasysiteEasysite5G5G 遠端遠端單元單元數字直放數字直放站站-數字光數字光纖纖數字直放站是一套基站信號放大拉遠系統,通常應用于中低流量的室內分布和室外覆蓋場景,提供了一種成本效益高的無線覆蓋解決方案,有助于提高網絡建設的成本效益比。該產品具備寬頻帶、高功率輸出能力,并采用成熟的數字預失真(
34、DPD)算法及散熱設計,確保了卓越的整體性能。該設備滿足運營商 4/5G 共建共享需要,并且部署過程簡單。針對各種不同頻段和制式的網絡建設需求,提供了多種型號選擇。數字直放數字直放站站-數字無數字無線線微功率系微功率系列列單體架構,適用個人 VIP 場景;主從機架構,專用電梯場景;三級架構,適用地停場景;無線轉發,可雙向放大多制式移動通信信號;系統無線耦合室外基站信號,主單元對信號進行放大覆蓋,用于快速解決低業務量的封閉盲區或弱覆蓋區域的信號覆蓋問題,提高無線信號深度覆蓋能力。大功率皮大功率皮站系列站系列大功率皮站是一種瓦級蜂窩基站,通過固網寬帶、IPRAN 或 PTN等回傳方式接入到 EPC
35、 核心網,為用戶提供 4G 業務。系統采用扁平化網絡架構,相比傳統宏基站,無需重建機房和傳輸網,具有快速建網、維護成本低等優點,可以滿足農村等弱信號覆蓋的應用場景。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1.4行業專網業務行業專網業務公司的5G專網分為獨立部署的5G行業專網產品和虛擬專網模式的5G行業專網產品。獨立部署的 5G 行業專網采用專用頻率,與運營商網絡物理隔離,確保安全和獨立性。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定制化的核心網、基帶處理單元和射頻單元,旨在滿足各行業特定需求,推動數字化轉型,目前下游客戶分布礦山、油田、電力、高速鐵路等。表 5、公司獨立部署行業專網系列產品公司獨立部署行業專網系
36、列產品公司獨立部署行業專網系列產品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212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智慧礦山智慧礦山行業專網行業專網系列系列智慧油田智慧油田行業專網行業專網系列系列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專網系列專網系列資料來源:信科移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虛擬專網模式的 5G 行業專網采用融合組網架構,依托網絡切片與邊緣計算技術,打造 5G 虛擬專網。網絡切片技術實現了端到端的 5G 虛擬網絡構建,并確保了虛擬網絡與公共網絡間的邏輯及物理隔離。邊緣計算技術則在特定區域如工廠、園區內提供了專屬或部分專屬的網絡資源,以滿足特定應用場景的需求。圖 11、虛擬專網模式的 5G 行業專網架構資料來源:信科移
37、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公司行業專網可以滿足下游各行各業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2021 年行業專網收入智能制造行業占比最多,占比 28.15%;其次為礦山能源,占比 19.01%。圖 12、2021 年行業專網設備收入按行業分類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313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資料來源:信科移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2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移動通信核心技術,提供高品質的網絡設備及軟硬件技術服務。公司的綜合解決方案涵蓋從硬件到無線網絡的規劃、建設、優化及運維服務。技術服務與設備業務共同促進網絡的高效建設和優化。公司移動通信技
38、術服務包括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和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公司作為國內移動通信技術服務的領先企業,已建立起全國性的三級服務體系,實現了跨區域、一體化的綜合服務能力。在全國范圍內 31 個省、市、自治區均設有分支機構,確保了全天候 724 小時的快速服務響應,能夠為客戶提供了高效、專業的技術支持。3.2.1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提供解決方案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提供解決方案公司的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可以滿足運營商在 4G/5G 移動通信基站及相關室內分布場景的網絡部署需求。公司能提供從網絡規劃到工程施工的全套解決方案,包括新建或試運行階段的網絡性能測試、評估與優化改進,以及建成后運營階段的網絡性能持續優化等專業
39、技術服務。公司的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包含了無線網絡規劃、無線網絡建設和無線網絡優化等。無線網絡規劃是關鍵的服務環節,旨在通過專業勘測和系統設計,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最優無線網絡覆蓋解決方案;無線網絡建設提供從勘測到設備安裝的一站式服務,包括傳輸管線、室內系統和基站設備的建設,以建立全面的移動通信網絡;移動網絡優化服務通過測試和分析通信網絡設備和網絡指標,結合多維度數據和技術應用,提升網絡性能與終端通信用戶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414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感知。圖 13、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資料來源:信科移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3.2.2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提供專業支持移動通信網絡運
40、維服務提供專業支持公司的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構成了確保移動通信網絡安全與穩定運行的關鍵支柱。該服務向國內外通信運營商提供一系列專業支持,包含對移動通信網絡機房環境、基站設備、傳輸線路及其附屬設施進行運行管理、定期維護檢修、故障處理及緊急情況的應急保障措施。這些綜合性技術服務確保了網絡的可靠性和持續性能。表 6、公司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公司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服務運行管理運行管理基于物聯網技術,對機房環境、設備和附屬設施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故障設備或了解故障代碼并對設備維修人員提供相應的信息支持。例行檢修例行檢修定期對運營商客戶中心的基站、天饋設備、室內分布系統及配套設備進行檢修,保障基
41、站、設備和傳輸線路的可靠性。同時,通過采集日常設備數據,分析維護公司的無線網絡智能測試優化系統數據庫。故障處理故障處理當發生故障時,及時對運營商客戶中心的基站、天饋設備、室內分布系統及配套設備進行定位,并對故障進行處理。應急保障應急保障具體內容:對于特定地區或場所的現場設備進行看護,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同時,在特殊事件中提供無線通信保障,以減輕因突發情況造成的重大故障問題。資料來源:信科移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515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3.35G 時代仍未結束,時代仍未結束,6G 引領未來引領未來3.3.1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演進,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演進,5G
42、 追求統一標準追求統一標準移動通信行業歷年來用戶數量持續上升,促進了通信系統設備制造業及其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技術演進的歷史軌跡中,全球移動通信網絡已經經歷了五個重要階段:從最初的第一代模擬技術(1G),發展到第二代數字技術(2G),再到第三代寬帶數字技術(3G),然后是第四代移動互聯網技術(4G),目前行業正處于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發展階段。1)1G 至 2G 時代:GSM 與 CDMA 相爭。在 2G 之前,移動通信技術未形成大規模應用。1989年歐洲推出GSM標準,核心技術為TDMA,優點是易部署、支持國際漫游、提供語音、短信和低速數據服務。1991 年,愛立信和諾基亞在歐洲建
43、設第一個 GSM 網絡,并迅速擴展至全球。同時,高通公司發展 CDMA 技術,形成了 IS-95 標準。2G 時代,愛立信和諾基亞成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供應商和手機制造商。中國于 1994 年引入 GSM,但市場幾乎被國際巨頭壟斷。2)3G 時代:1996 年,歐洲成立 UMTS 論壇并聯合日本等國家建立3GPP 組織,推動全球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高通代表美國推出 CDMA2000,中國企業提出 TD-SCDMA,2000 年 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均被確立為 3G 國際標準。中國 3G 牌照直到 2008 年發放,中國移動部署 TD-SCDMA 網絡,中國電
44、信和中國聯通部署 CDMA2000 和 WCDMA 網絡。然而,近十年的等待消耗了國內 3G 產業鏈上大量中小型公司的投入,只有少數通信廠商堅持投入 TD-SCDMA,而愛立信、諾基亞等廠商則專注于研發全球通用的成熟的 WCDMA 技術。3)4G 時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移動寬帶數據業務需求增長,3G 的CDMA 技術在提升帶寬和容量方面面臨高復雜度。正交頻分復用技術(OFDM)因能有效抗多徑干擾、復雜度低且便于帶寬擴展而成為優選,已在局域網中使用。2008 年,3GPP 提出長期演進技術(LTE),以 OFDM 為基礎,引入多天線和 MIMO 技術提高效率和容量,有 FDD 和 TDD 兩種
45、模式適應不同頻譜。2010 年,LTE FDD和 TD-LTE 被 ITU 認定為 4G 國際標準。2013 年,中國工信部向運營商發放 4G 牌照,中國移動主推 TD-LTE,聯通和電信采用 LTEFDD 融合組網。4G 時代,華為、中興等國產廠商超越國際廠商,而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等退出歷史舞臺。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616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4)5G 時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不統一曾導致軟硬件廠商、運營商多方不便,5G 時代便開始追求全球統一標準。3G、4G 標準的制定由ITU 定義需求,各大組織和廠商研究后在 3GPP 框架內討論確認,最終由 3GPP 向 ITU 提案,成
46、為通行的做法。2015 年 ITU 公布 5G技術需求,2017 年 12 月 3GPP 凍結并發布 5G NR 首個版本,2018年 6 月 3GPP 完成 5G NR 獨立組網(SA)標準,標志首個國際 5G標準誕生。移動通信技術約十年更迭一次,每次升級性能指數級提升。從 1G 到 2G 實現模擬到數字轉變,支持低速數據業務;2G 到3G 數據傳輸顯著提升,支持移動多媒體;4G 速率再提升一個數量級。5G 以新網絡架構提供更高帶寬、低時延、高密度連接,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推動數據流量激增、物聯網設備連接及行業應用需求。國際電信聯盟(ITU)在 2015 年 9 月便對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
47、G)的三大應用場景進行了明確界定,這包括增強型移動帶寬(eMBB)、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以及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mMTC)。具體而言,增強型移動帶寬(eMBB)旨在支持寬帶密集型應用,比如 4K/8K 分辨率的超高清視頻流和 VR/AR 體驗。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的應用范疇包含對可靠性和即時響應有極高要求的場合,例如遠程控制的機器人或自動駕駛車輛。而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mMTC)則著眼于支撐大量的低數據率物聯網設備連接,以實現智能化管理和服務。圖 14、5G 技術三大應用場景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 ITU,信科移動招股說明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71
48、7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3.3.25G 行業仍有增長,用戶規模不斷壯大行業仍有增長,用戶規模不斷壯大從 5G 正式商用以來,國內 5G 用戶規模不斷壯大。2021 年 1 月國內5G 用戶規模為 3.44 億,經過快速增長后至 2024 年 2 月國內 5G 用戶人數已超過 13.9 億人。圖 15、三大運營商 5G 移動電話用戶數量(百萬戶)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國內 5G 基站部署數量近年來呈持續增長態勢,截至 2024 年 3 月我國5G 基站數量已達到 364.7 萬座,預計此趨勢未來將延續。5G 基站滲透率也表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從 2022 年 7 月的 18.
49、8%顯著上升至 2024 年 3 月的30.6%。我們預計 5G 基站的建設將持續活躍,市場滲透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圖 16、5G 基站數量(萬座)與滲透率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818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5G 基站的建設近年來依舊在持續,2024 年 2 月-3 月 5G 新增數量分別為 13.2 萬座與 13.8 萬座。雖然新增 5G 基站數量有所波動,但是每月依舊保持新增一定數量的 5G 基站。圖 17、當月新增 5G 基站(萬座)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我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量近年來持續保持增長,從 2018 年的 64
50、8 萬個提升到 2023 年的 1162 萬個,5 年 CAGR 為 12.39%。通信基站數量仍持續保持增長,行業增量依舊存在。圖 18、全國移動通信基站數量(萬座)資料來源:工信部,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5G 的商業化進程預計將遵循逐步推進的模式。市場發展預期將保持穩定增長,而非經歷劇烈波動,展現出持久穩健的發展態勢。在 5G 網絡部署的初期階段,運營商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活動,特別是在 2019 至 2025 年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1919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期間,這一階段主要聚焦于滿足消費者需求的 ToC 端網絡建設,目標是實現對農村及偏遠地區的覆蓋,建立全國性的高容量、深度覆蓋網
51、絡,以中低頻組網為主要手段。預計 2025 年后,預計 5G 網絡將承載更多的移動互聯網業務量,并應對垂直應用場景及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的顯著增加。隨著 5G 的推進和普及,預計將催生包括車聯網(V2X)、工業互聯網,以及以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為核心的多樣化應用場景的快速發展。這些領域的成長將推動實現物聯網(IoT)終端設備的數量預期將達到新的高度,實現“萬物互聯”的新局面。由于低頻段帶寬的限制,5G 網絡將需要支持更寬的中頻和高頻段擴容,可能包括利用毫米波頻段進行熱點補充。高頻譜資源的豐富性和基站密度的增加將有助于應對未來流量大幅增長的需求。未來 5G 在不同行業垂直應用將成為 5G 網絡建設的
52、主動力。企業級(B2B)網絡部署預計將主導未來的投資趨勢,而小型基站的熱點擴容也將長期持續。3.3.3邊緣計算與邊緣計算與 6G 新技術引領發展新技術引領發展未來包括 5G-Advance、邊緣計算、6G 等新技術的導入也會促進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5G-Advanced:3GPP PCG 第 46 次會議于 2021 年 4 月確定了 5G 的演進版本命名為5G-Advanced,并計劃在2022年初開始相關的標準化工作。預期 5G-Advanced 將主要促進 5G 在各個垂直行業的規?;瘮U展,并在行業轉型與創新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以實現 5G 的全部潛力。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一種分布式計算
53、模式,通過在網絡邊緣進行數據處理和存儲,實現低延遲、成本效益的智能服務。邊緣計算對減少數據中心成本、緩解云端瓶頸、降低終端設備成本及能耗都至關重要,并滿足行業專網的關鍵需求,如快速連接、實時處理等。隨著 5G 推廣,邊緣計算被視為支持 5G 在垂直行業應用落地的關鍵技術之一,成為行業專網核心技術之一,將吸引眾多市場參與者,深刻影響 5G 產業生態。6G 技術:5G 技術標準發布和市場化的快速發展后,學術界、產業界和標準化組織開始探索 6G 的愿景和技術。工信部于 2019 年組建了 6G 研究組,并在年底改名為 IMT-2030(6G)推進組。2020 年 2 月,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
54、ITU-R)的 5D 工作組也啟動了針對 2030 年的 6G 研究。目前,6G 研發處于初期階段,預計在 2025 年后開始預研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并可能在 2030 年前后實現商用。6G 預期將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高效智能連接,構建精確反映物理世界狀態的數字世界,推動人機物互聯、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020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現實與虛擬融合。4衛星互聯網星辰大海,公司參與相關標準制定衛星互聯網星辰大海,公司參與相關標準制定4.1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廣闊,期待星地融合通信衛星互聯網行業市場廣闊,期待星地融合通信傳統的衛星通信技術是一種利用地球表面的無線電通信站以及人造衛星作為中
55、繼站進行通信的方式。其優勢在于具有較大的通信容量、較遠的通信距離、廣泛的覆蓋面積、靈活的組網方式以及穩定的性能和較高的可靠性。因此,衛星通信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傳統的衛星通信系統主要由通信衛星、地球站、監測管理系統和衛星測控系統組成。地球站負責向空間中的衛星發送和接收信號。電視衛星通常接收來自基站的信號,并將其廣播到大量接收站。衛星通信系統根據運行軌道的高度可分為不同類型,包括低軌道(LEO)衛星、中軌道(MEO)衛星、高軌道(GEO)衛星。低軌道(LEO)衛星通信系統:低地球軌道(LEO)衛星,體積較小,運行在距離地表 500 至 2000 公里的軌道上。具備較低的傳輸時延、較小的覆
56、蓋范圍、較低的鏈路損耗和功耗特點。中軌道(MEO)衛星通信系統:中地球軌道(MEO)衛星,運行在距離地表 2000 至 20000 公里的軌道上。這類衛星在傳輸時延、覆蓋范圍、鏈路損耗和功耗方面,表現優于 LEO 衛星但遜于 GEO 衛星。高軌道(GEO)同步衛星通信系統: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運行在距離地表 35800 公里的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上。GEO 衛星通信系統技術成熟,但由于其較長的傳播時延和較大的鏈路損耗,通常不適用于對時延敏感的通信領域。未來隨著衛星互聯網的發展,星地融合通信網絡或將逐步實現。星地融合通信網絡是一個立體的,由地面網絡、近空間網絡和天基網絡構成的通信系統。地面部
57、分包括基站、衛星信關站及核心網絡;近空間部分則涵蓋無人機和臨空平臺;而天基部分則由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該網絡通過統一的架構和技術標準,整合無線訪問和傳輸技術,以及星地協同的資源與業務管理,為各類通信設備提供寬帶或窄帶服務,滿足用戶在各種場景下的通信需求。星地融合通信網絡實現了衛星通信與地面移動通信的深度結合,推動行業健康進步。圖 19、星地融合通信網絡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121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資料來源:中國信科&中信科移動2023 星地融合通信白皮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近年來,低軌(LEO)衛星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傳統衛星通信產生了巨大沖擊。海外低軌衛星互聯網應用已初具規模。衛
58、星公司如 SpaceX、ASTSpaceMobile、Lynk 均在探索并部署低軌衛星互聯網建設。應用場景包括低軌衛星與手機直連,并與移動運營商建立合作關系。傳統的衛星通信主要被政府、軍事部門、專業機構以及專業人士所使用。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不斷擴大,衛星通信技術正在逐步普及到普通個人用戶。以手機為核心的個人移動通信業務和應用場景,通過增加衛星通信芯片可以實現直連衛星的能力。手機若能夠靈活地接入衛星和地面網絡,無需依賴專用的衛星通信終端,這將有助于提升手機用戶的體驗以及增加適用范圍。目前 SpaceX 通過與T-Mobile 和 Optus 等運營商合作推出星鏈直連手機業務。AST SpaceM
59、obile公司與 AT&T 運營商合作,使用戶可以通過衛星實現雙向語音通話。圖 20、終端手機直連模式資料來源:中國聯通天地一體融合通信愿景白皮書,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222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其他應用場景包括交通運輸場景中車輛、火車、船舶數據互聯;航空航海場景中飛機和船舶與地面互聯,以及向乘客提供網絡接入服務;電信場景中以較低成本為邊遠地區、海島、海上平臺提供寬帶接入業務與衛星中繼業務;物聯網場景中以低成本為物聯網終端提供服務;導航和航天場景中為用戶提供定位和更強大的導航增強業務,同時也可以支持航天相關信息傳輸業務;應急救災場景中可以向個人用戶預
60、報自然災害、提供災民衛星通信、提供救災應急指揮通信等。衛星數量:我國各家集團公司均有計劃發射衛星。中國星網的“GW”星座項目一共計劃發射 12992 顆衛星。垣信衛星,實控人為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了“G60 星鏈”,計劃包含了 12000 多顆組網衛星,其中一期的 1296 顆衛星計劃在 2027 年前完成部署。其他公司如航天科工、中國電科、吉利、國電高科、銀河航天均有衛星發射計劃。未來國內公司計劃發射共計 26000 余顆衛星。以單顆衛星制造成本 2500 萬元計算,并假設每年發射數量超過 400 顆,則未來多年內國內衛星制造相關市場規模均可達百億以上。表 7、我國主要衛星項目
61、規劃集團公司集團公司星座項目星座項目發射計劃發射計劃中國星網中國星網GWGW一共計劃發射 12992 顆衛星。垣信衛星垣信衛星G60G60包含了 12000 多顆組網衛星,其中一期的 1296 顆衛星計劃在2027 年前完成部署。航天科技航天科技鴻雁鴻雁由 54 顆主星和 300 余顆低軌小衛星從星組成。航天科工航天科工虹云虹云計劃發射 156 顆衛星,將在距地面 1000 公里的軌道上組網運行。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超低軌通遙一體衛星星座預計 2027 年完成 192 顆星在軌組網,2030 年完成 300 顆星在軌組網運行。中國電科中國電科天象天象低軌接入網規劃有 60 顆綜合衛星與 60
62、 顆寬帶衛星。吉利吉利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預計 2025 年將完成星座一期 72 顆衛星的組網部署,二期將擴展至 168 顆衛星。國電高科國電高科天啟天啟計劃發射 38 顆低軌衛星。銀河航天銀河航天銀河銀河 GalaxyGalaxy計劃在低軌部署 650 顆小衛星。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經濟觀察報,新浪科技,澎湃新聞,證券時報,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4.2公司在衛星互聯網市場布局眾多公司在衛星互聯網市場布局眾多公司在衛星互聯網布局眾多,在星地融合領域實施了戰略性部署。在推動 5G NTN 的國內外標準化過程中,公司為多個標準立項項目的牽頭單位。證券研
63、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323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公司成為 5G 衛星通信標準化進程的關鍵貢獻者,并深度參與了我國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公司在去年參加了基于中星 26 高通量衛星的 NTN 技術試驗。在IMT-2020(5G)推進組的 5G NTN 工作組領導下,中國信通院、中國衛通和中信科移動完成了基于中星 26 衛星的 5G NTN 端到端在軌測試,測試驗證了 NTN 技術在高軌道衛星場景的網絡架構、接口協議和業務性能的可行性。中星 26 衛星作為國內首顆超百 G 容量的 Ka 頻段高通量衛星,支持各類終端高速寬帶接入。信科移動開發了 5G NTN 樣機設備,包括終端和核心網等,
64、推動技術迭代,中國信通院則建立了精確高效的在軌試驗驗證系統。公司還深度參與了衛星國際移動電信(IMT)未來技術趨勢,衛星IMT 為 6G 的重要方向之一。該項目作為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局(ITU-R)立項的首個面向 6G 衛星的研究項目,內容包括手機直連衛星、星上處理、星間鏈路、高低軌衛星協同、星地頻譜共享技術等。5盈利預測及估值盈利預測及估值5.1盈利預測盈利預測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76.25、81.62、89.04 億元,同比-2.85%、7.04%、9.0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2、-1.06、0.18 億元。公司 2026 年預計扭虧為盈,并且 2024
65、-2026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預計同比+23.95%、61.07%、116.57%。核心假設:1)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業務:移動通信基站數量 2018-2023 年 CAGR 為12.39%,并且截至 2024 年 3 月份 5G 基站滲透率只達 30.6%。隨著 5G 基站滲透率的增長與 5G 用戶用戶的不斷擴大,未來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速。并且 6G 目前研發處于初期階段,預計在 2025 年后開始預研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并可能在 2030 年前后實現商用,預計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或將在 2025年后迎來新一波更新換代,界時行業增速或將進入上升通道。因此假設公司2024-2026 年設備端業務營收同比增
66、速分別為-3%/8%/10%。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業務由于市場較為成熟,假設市場充分競爭后公司 2024-2026 年毛利率分別為 28%、27.50%和 26%。2)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公司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預計保持穩健增長。因通信技術服務業務主要服務于新增與存量基站且公司具備一定競爭力,假設 2024 年下降 3%后 2025-2026 年均同比保持 5%的增長。業務毛利率歷年來穩定在 11%左右,假設 2024-2026 年毛利率保持在 11%。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424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3)其他業務:目前國內衛星互聯網行業處于起步快速發展階段,我們預計未來多年內國內衛星制
67、造相關市場規模均可達百億以上。假設隨著衛星互聯網業務逐漸放量,2024-2026 年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 0.25 億、0.50 億、1.50 億。假設 2024 年-2026 年毛利率隨著業務規模效應增長,分別為 12%、13%、15%。表 8、公司收入結構及毛利預測產品類別2021A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移動通信網絡設備營業收入(億元)30.8937.7845.2143.8547.3652.09增長率49.42%22.32%19.66%-3%8%10%毛利率14.88%26.74%28.86%28.00%27.50%26.00%移動通信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億元)25
68、.6531.2733.1532.1533.7635.45增長率4.68%21.92%5.99%-3%5%5%毛利率11.78%11.81%11.03%11.00%11.00%11.00%其他營業收入(億元)0.120.140.130.250.501.50增長率22.61%20.73%-6.91%89%100%200%毛利率11.78%15.38%11.03%12%13.00%15.00%合計營業收入(億元)56.6669.1978.4876.2581.6289.04增長率25.15%22.13%13.43%-2.85%7.04%9.09%營業成本(億元)48.9855.3461.7460.41
69、64.8271.37毛利(億元)7.6813.8516.7415.8416.8017.67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5.2估值及建議估值及建議我們選取同行業公司中興通訊、盛路通信、通宇通訊作為參照。截至2024 年 12 月 30 日,根據 iFinD 機構一致預期,相關公司 2024-2026 年平均 PS 分別為 3.92、3.40 和 2.97 倍。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76.25、81.62、89.04 億元,對應 PS 分別為 2.51、2.34 和 2.15 倍,公司 2024 年預計估值低于板塊均值。隨著 5G 基站的持續建設以及衛星互聯網行
70、業的逐步發展,公司業績將逐漸轉好,預計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25 億元,同時預計 2026 年將扭虧為盈。結合公司 2024 年預計收入與行業平均 PS,給予公司 3.4 倍 PS,目標市值為 259.26 億元,目標價格 7.58元。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表 9、可比公司估值證券代碼證券代碼證券簡稱證券簡稱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億元)億元)P PS S(倍)倍)2022023 3A A2022024 4E E2022025 5E E2022026 6E E2022023 3A A2022024 4E E2022025 5E E2022026 6E E000063.SZ中興
71、通訊1242.511281.961362.221453.801.091.411.331.25002446.SZ盛路通信11.8711.2413.5116.373.754.763.963.27002792.SZ通宇通訊12.9413.7015.5717.435.445.594.924.39算術平均值3.433.923.402.97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2525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688387.SH信科移動78.4876.2581.6289.042.432.512.342.15資料來源:iFinD,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注:可比公司數據來自于iFinD一致預期)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5G 建設放
72、緩的風險建設放緩的風險。若 5G 建設未來放緩,或將影響到公司主體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業務與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業務。通信技術推廣不及預期的風險通信技術推廣不及預期的風險。若通信行業未來相關技術如 6G 技術等推廣不及預期,或將影響到公司部分業務。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若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及預期,發射衛星數量不及計劃數量,相關產業鏈需求則會減弱,或公司相關業務的收入。衛星互聯網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衛星互聯網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若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相關產業鏈吸引眾多新玩家加入,或將影響行業競爭格局。宏觀經濟風險宏觀經濟風險。若宏觀經濟風險出現,或將影響公
73、司整體業務收入。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敬請參閱最后一頁之免責條款1附錄:附錄:資產負債表(百萬元資產負債表(百萬元)利潤表(百萬元)利潤表(百萬元)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流動資產流動資產1416413389130921531614963營業收入營業收入69197848762581628904現金53993864493448765191營業成本55346174604164827137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48945725473763905759營業稅金及附加2430293134其他應收款1
74、95181230196267銷售費用365376381367312預付賬款1829302934管理費用192180195171160存貨22332106191424782358研發費用13321377135713881478其他流動資產14251485124713451354財務費用204-64-20-0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10471048945913874資產和信用減值損失-292-326-191-98-18長期股權投資117-6-16-26其他收益157218198205202固定資產476464383366354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2232無形資產148142136130119投資凈收益3
75、343373838其他非流動資產412435433433428資產處置收益01111資產總計資產總計1521014438140371622915837營業利潤營業利潤-644-356-268-1099流動負債流動負債70647049705094439136營業外收入319121314短期借款88168878428001712營業外支出46666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52305184546658456581利潤總額利潤總額-645-342-262-10217其他流動負債9531177800798844所得稅17962-0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1126719585488386凈利潤凈利潤-661-351
76、-267-10417長期借款79040025616159少數股東損益12642-0其他非流動負債336319330327327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74-357-272-10618負債合計負債合計81907768763599319522EBITDA-482-255-235-23129少數股東權益110111116117117EPS(元)-0.20-0.10-0.08-0.030.01股本34193419341934193419資本公積1183711835118351183511835主要財務比率主要財務比率留存收益-8418-8776-9043-9147-9130會計年度會計年度
77、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69116558628661816198成長能力成長能力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和股東權益1521014438140371622915837營業收入(%)22.113.4-2.87.09.1營業利潤(%)44.944.824.859.3108.3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3.147.023.961.1116.6獲利能力獲利能力毛利率(%)20.021.320.820.619.8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現金流量表(百萬元)凈利率(%)-9.6-4.5-3.5-1.30.2會計年度會計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RO
78、E(%)-9.4-5.3-4.2-1.70.3經營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612-8421113-18601525ROIC(%)-7.0-4.1-4.4-1.30.2凈利潤-661-351-267-10417償債能力償債能力折舊攤銷1288093101112資產負債率(%)53.853.854.461.260.1財務費用204-64-20-0凈負債比率(%)-47.0-31.7-56.5-25.9-49.7投資損失-33-43-37-38-38流動比率2.01.91.91.61.6營運資金變動-457-9651200-18941419速動比率1.71.61.61.31.4其他經營現金流392
79、4321889515營運能力營運能力投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1249-157296-135-20總資產周轉率0.50.50.50.50.6資本支出84107-148384應收賬款周轉率1.51.61.51.51.5長期投資-1200-10014910應付賬款周轉率1.41.51.51.51.5其他投資現金流3450268-6154每股指標(元)每股指標(元)籌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3803-517-339-95-110每股收益(最新攤薄)-0.20-0.10-0.08-0.030.01短期借款2-193962016-1089每股經營現金流(最新攤薄)-0.18-0.250.33-0.
80、540.45長期借款293-390-144-95-102每股凈資產(最新攤薄)2.021.921.841.811.81普通股增加6840000估值比率估值比率資本公積增加3328-2000P/E-31.2-58.9-77.5-199.11201.2其他籌資現金流-50368-290-20161081P/B3.03.23.43.43.4現金凈增加額現金凈增加額1952-15091071-20901395EV/EBITDA-34.5-69.7-70.2-812.3131.4資料來源:公司財報,江海證券研究發展部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評級說明評級標準為發布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公
81、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滬深市場以滬深 300 為基準;北交所以北證 50 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股票評級買入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5%以上增持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到 15%之間持有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到 5%之間減持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5%以上行業評級增持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以上中性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到 10%之間減持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10%以上特別聲明特別聲明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
82、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提請客戶充分注意??蛻舨粦獙⒈緢蟾鏋樽鞒銎渫顿Y決策的惟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客戶自身的投資判斷與決策。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報告不能作為道義的、責任的和法律的依據或者憑證。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分析師介紹分析師介紹姓名:屈雄峰從業經歷:多年證券投研經驗,擁有券商及私募基金從業經歷,2020 年加入江海證券,對多個成長行業有長期跟蹤研究。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本報告署名分析師聲明,本人具有
83、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勤勉盡責、誠實守信。本人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保證信息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研究觀點獨立公正、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江海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研究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
84、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包含作者對證券價格漲跌或市場走勢的確定性判斷。報告中的信息或意見并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以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所反映研究人員的不同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本公司或其他附屬機構的立場;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
85、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作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建議并不構成對任何投資人的投資建議,江海證券有限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包括研發部)不對投資者買賣有關公司股份而產生的盈虧承擔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圍內,與本報告中所評價或推薦的證券不存在法律法規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靜默措施的利益沖突。本報告的估值結果和分析結論是基于所預定的假設,并采用適當的估值方法和模型得出的,由于假設、估值方法和模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估值結果和分析結論也存在局限性,請謹慎使用。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江海證券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本報告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