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揚聯眾-深度報告:“新營銷+新零售”共振換擋疾行迎高增長!-210813(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華揚聯眾-深度報告:“新營銷+新零售”共振換擋疾行迎高增長!-210813(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社交新零售:以優質內容為驅動,挖掘更多的消費潛能。以微博、微信、小紅書、抖音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對消費者購物決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社交電商以人為中心,是社交關系形成的電商形態,用戶分享傳播,形成口碑效應,從而激發消費需求。KOL、網紅、博主等在社交媒體分享的“種草”內容,紅人營銷更容易激發粉絲受眾的潛在非計劃性購物需求;當代消費者購買鏈路:引發興趣-觸達渠道-促進購買-購買轉化-分享裂變。品牌代運營:數據驅動新零售,整體營收結構不斷優化電商行業發展迅猛,電商代運營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電商行業憑借專業化、精細化服務,推進了消費者網絡購物的習慣養成和意愿提升,網絡購物已經成為我國軍民的重要消費方式。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 年受疫情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 39.2 萬億,同比下滑 3.9%。其中,網絡零售依然保持穩健增長,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達 30%。疫情加速數字化轉型,線上線下渠道進一步融合。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數字化持續賦能零售業全渠道,線下渠道向智能化轉型,線上渠道在便捷性及個性化推薦方面優勢顯著數字經濟將在新經濟業態下創造更多產能。疫情的爆發加速了線上對線下渠道的替代,品牌方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