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結核病防控專題報告:EC+微卡或為結核防控提供更優解-211022(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醫藥行業結核病防控專題報告:EC+微卡或為結核防控提供更優解-211022(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指南中指出,若影像學表現不典型、結核菌檢查陰性,無法確定是否為肺結核時,可進行以下檢查:1)TST;2)IGRA、結核抗體檢測;3)胸部 CT(需與其他疾病鑒別診斷時);4)支氣管鏡檢查(疑存在氣管、支氣管結核或腫瘤者);5)氣管、支氣管黏膜、胸膜、肺組織活體組織檢查。針對重點人群篩查及預防治療。LTBI 人數眾多,若均進行篩查及預防治療,醫療花費巨大,管理困難,因此 WHO 推薦對特定人群進行篩查:并發HIV感染、成人及兒童結核病密切接觸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以及透析、器官移植、矽肺病患者進行 LTBI篩查,除此之外,學校結核疫情時有發生,因此新生入學體檢 LTBI 的篩查同樣重要。
2、同時,中國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技術規范(2020年版)要求對特定人群開展結核預防性治療。目前 LTBI 診斷缺乏金標準,因為沒有檢測技術可找到機體內的結核桿菌,因此和診斷LTBI的原理是檢測結核病特異性免疫反應。在微卡上市前,結核病的篩查手段主要為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ST)、 干擾素釋放試驗分析技術(IGRA)。TST: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并根據注射部位的皮膚狀況診斷結核桿菌感染。其具有價格便宜,操作簡單等優點,被廣泛用于結核病的篩查。由于結核菌素有 200 多種抗原成分,其中部分與卡介苗(BCG)和非結核分枝桿菌的抗原成分相同,因此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陽性。IGRA:結核感染者體內存在特異的效應
3、 T 淋巴細胞,再次受到結核抗原刺激時會分泌INF-r。IGRA利用結核分枝桿菌株系表達的抗原刺激外周血單核細胞產生 IFN- 來進行結核病診斷。IGRA 的靈敏度及特異性高,獲得有意義結果的幾率均超過96%,但其檢測過程需要抽血,并且對設備要求高,不利于廣泛應用。根據中國結核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凡被確診為活動性肺結核的患者都是化療的對象,其中痰涂片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是化療的主要對象,尤以新涂陽肺結核患者為重點。免費化療對象:1)初治活動性肺結核患者;2)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對復治涂陽患者提供一次標準短程化療方案治療)。免費內容:由結防機構或定點醫院為患者免費提供指南化療方案中規定的抗結核治療藥
4、品等。目前的臨床療法多為聯合用藥,根據肺結核基層合理用藥指南,對于初治活動性肺結核,通常選用 2HRZE/4HR 方案,即強化期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1 次/d,共 2 個月;鞏固期使用異煙肼、利福平,1 次/d,共 4 個月。若強化期第 2 個月末痰涂片仍陽性,強化方案可延長 1 個月,總療程 6個月不變。對粟粒型肺結核或結核性胸膜炎上述療程可適當延長,強化期為3 個月,鞏固期 69 個月,總療程 912 個月。在異煙肼高耐藥地區,可選擇 2HRZE/4HRE 方案。聯合用藥對多藥耐藥菌株的產生具有預防作用,但易引起較多不良反應,聯合用藥治療需要堅持6 個月以上,患者的臨床
5、依從性差。目前預防 LTBI 人群發生疾病進展的常用方法為化學預防性治療,主要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噴丁及利福平,治療方案為:1)每日 1 次,69 個月服用異煙肼;2)每周 2 次,3 個月服用異煙肼聯合利福噴丁;3)每日 1 次、3 個月服用異煙肼聯合利福平;4)每日1 次、4 個月服用利福平。預防性治療仍存在停藥后發病率上升的問題。對LTBI人群進行篩查并預防性治療可降低高危人群發病率,但化學預防性治療療程長、且可能有藥物不良反應以及耐藥性等問題;且有研究顯示在結核高負擔國家,預防性治療期間,結核病發病率下降,停藥 12-18 個月,發病率逐漸上升,保護效果迅速消失,因此預防性治療可能并不是最優的LTBI 患者干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