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深度報告:mRNA技術迎來快速發展期未來前景廣闊-211114(4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醫藥行業深度報告:mRNA技術迎來快速發展期未來前景廣闊-211114(47頁).pdf(4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從合作的模式看,Moderna 的合作主要包括里程碑式付款以及收入分成兩種模式。其中Moderna 的職責主要是在研發層面,而臨床化、商業化等后續步驟由大藥企承擔的較多。里程碑式付款的好處在于 Moderna 承擔的風險較小,于較早期就能收獲資本回報。大藥企的臨床經驗和商業化能力優勢較強,跨國藥企在新技術助力下發展速度可以有快速飛躍。以 2013 年 Moderna 和 AZ的戰略合作為例,AZ支付 2.4 億美元的預付款來獲得 mRNA 技術 5 年內在心臟、代謝、腎臟以及腫瘤學中任意靶點的獨家開發權。綁定式的合作關系也在企業的研發進展中起到了協同效應。收入分成的好處在于可以進行成本攤銷,參
2、與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在后期的商業化進程中吸收成熟企業的管理運營經驗。以 2017 年 11 月 Moderna 與 AZ 簽訂的針對于心力衰竭項目,按約定利潤對半分配,共同負責美國區域的營銷,海外區域則由 AZ負責。從達成交易的主要條件和驅動因素來看,對于 mRNA 技術提供企業來說,對方的專業化資源平臺是關鍵;對于合作方來說,能利用 mRNA 技術解決企業戰略發展的困難是關鍵,不一定要最難的,需要的是最適合的。mRNA 企業相較于成熟的藥企來說,發展時間較短,在多適應癥領域布局、產品放大生產以及銷售渠道鋪開等多個方面仍未實現自主可控,所以對于 mRNA 企業來說,藥企的資源屬性更為強烈。比
3、如 Moderna 與全球最大的 CDMO 公司 Lonza 簽訂的 10 年戰略協議就是看中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工廠產能建設能力,最終允許每年產出 10 億劑 mRNA 疫苗;與Medison Pharma 合作則是看中其在中東歐、以及以色列市場的商業化能力;與 MSD 合作,研發 mRNA 疫苗與 K 藥共用產生協同效應,則是看中 MSD在 PD-1藥物中絕對的龍頭地位。大藥企的戰略發展一般都是致力于解決全人類的健康問題,所以對于可預見的變革性新型技術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藥企在選擇 mRNA 企業的時候,關注的是 mRNA 企業本身的技術能力和現有布局情況。除了 mRNA 關鍵技術壁壘的
4、遞送系統和序列設計是每家藥企的必爭之地外,疾病領域的布局也是藥企納入合作考慮的因素之一。如 Moderna 和藥企的合作項目多以預防性疫苗為主,而 BioNTech 在癌癥治療領域的布局則更為廣泛。根據醫藥魔方的數據顯示,2021H1 全球在 mRNA 領域共有 10 家企業獲得融資,中國企業有 5 家,分別為嘉晨西海、艾博生物、啟辰生生物、傳信生物以及斯微生物。斯微生物的融資金額最大,接近 2 億美元。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于 mRNA 的熱度仍然在持續保持高水平。我們參考 mRNA 企業龍頭 Moderna 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特質,未來國內 mRNA 企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1)注重資源積累與發展合作。國內最早成立的 mRNA 企業也是 2016 年的斯微生物,國內 mRNA 企業在技術實力、生產能力以及資源合作投入上與國外企業仍有較大差距,加強不同細分領域的行業合作是實現快速發展的有效方法;2)自主可控才是生存之道。國內企業在遞送系統、生產放大的核心專利上能做到完全自主的企業非常少,未來的發展重點則是努力突破專利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