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NOR IoT:后2G/3G時代物聯網連接技術指南(2024版)(2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TELENOR IoT:后2G/3G時代物聯網連接技術指南(2024版)(26頁).pdf(2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后2G/3G時代物聯網連接技術指南2024版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2All figures and tables are Copyright 2023 Accenture.All rights reserved.目 錄概要3序言:物聯網連接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4移動物聯網連接產業價值的演進8LTE-M、NB-loT和LTE CAT-1技術延長電池壽命、增強覆蓋并簡化硬件10電池壽命和增強覆蓋11新定價模式12硬件簡化12LTE-M和NB-loT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前景13在LTE-M、NB-loT和LTE CAT-1之間做出選擇13全球網絡覆蓋15軟件
2、更新與安全16移動設備16遠程控制設備17語音功能17SIM卡本地化eUICC18快速推出產品網絡技術能力18loT Complete:面向聯網產品的端到端“物聯網完整解決方案產品”19結論21建議22術語表24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3鑒于2G和3G網絡逐步關停以及5G日益普及,企業在部署物聯網項目時,選擇合適的連接技術尤為關鍵。概要本指南深入探討了目前尤其值得關注的三種技術:LTE-M、NB-IoT和LTECat-1,同時研究了網絡關停導致硬件過時的風險,并闡明為什么IoTComplete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全球網絡不斷演進發展,本指南力求幫助
3、用戶應對物聯網連接的復雜性,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實現具有韌性和前瞻性、可擴展的物聯網部署。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4在下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快速發展的網絡連接技術,并研究2G和3G退網的應對方案。從網絡迭代帶來的硬件更新,到LTE-M、NB-loT和LTE Cat-1等先進連接技術的應用,我們將以專業視角提供獨到的見解,化繁為簡,幫助決策者做出明智的選擇。序言:物聯網連接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如需全面了解物聯網連接技術,請閱讀2023版物聯網連接技術指南。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5在連接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
4、為企業 注入新動能 網絡連接是產品設計和性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盡早明確選用何種連接技術。鑒于技術和市場的迅速發展,做出正確的選擇并非易事。5G技術已正式商用,2G和3G開始逐步退網。支持低功耗廣域網的新網絡技術LTE-M和NB-loT(也被稱為移動物聯網)開始實現全球范圍的網絡覆蓋。這是首次專門為滿足物聯網連接的具體需求而開發網絡。在此之前,聯網產品利用面向消費級市場的基礎網絡設施進行通信。技術因素戶外覆蓋范圍室內覆蓋范圍能效典型上行數據傳輸速率典型下行數據傳輸速率移動性定位時延設備密度商業因素模塊成本訂閱費用部署和維護成本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生態系統因素前瞻性全球覆蓋和互操作性低功耗藍牙低
5、功耗藍牙低功耗藍牙近距離通信近距離通信近距離通信蜂窩低功耗廣域網蜂窩低功耗廣域網蜂窩低功耗廣域網其他蜂窩網絡其他蜂窩網絡其他蜂窩網絡傳統蜂窩網絡傳統蜂窩網絡傳統蜂窩網絡專有低功耗廣域網專有低功耗廣域網專有低功耗廣域網低中高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表1:主要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和局限表1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6LTE-M、NB-loT與再度興起的 LTE Cat-1LTE-M和NB-loT是安全的標準化技術,由運營商在授權頻段里進行管理。它們是為低成本、數據傳輸量較少、需要較長的電池壽命,并且經常在難以到達的地點運行的物聯網應用而設計。對于那些設備的
6、生命周期較長,需要更長電池壽命和擴大覆蓋范圍的行業來說,LTE-M和NB-loT是代替2G和3G的顯而易見的選擇。這兩種技術對于設計使用壽命十年以上的設備來說都是很好的選擇,然而,這兩種技術之間存在著差異,使得它們各自更適合于某些物聯網應用。問世時間更早的LTE Cat-1雖然并未作為2G和3G替代技術而被廣泛采用,但自運營商宣布2G和3G退網計劃以來,該技術已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兩個重大進展改變了Cat-1的前景。首先,Cat-1模塊(尤其是單天線版Cat-1 bis)的成本已降至僅比NB-loT或Cat-M稍高的水平,從而消除了Cat-1應用的重大障礙。其次,全球各運營商推廣Cat-M和智
7、能設備(即“物”)圖1:端到端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主要組成部分物聯網解決方案IT服務整合物聯網技術的各個要素,打造定制解決方案。系統集成、技術咨詢、應用程序開發服務。軟件和應用程序針對特定用例或垂直行業的橫向和縱向物聯網應用。預測性維護、車隊管理、智能泊車、智慧城市。平臺開發人員開發應用程序、管理設備、處理和存儲數據的平臺。應用支持、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數據分析。網絡連接設備接入網絡,并將數據發送到云端。傳統蜂窩網絡(2G-5G)、低功耗廣域網、Wi-Fi、藍牙。固件嵌入式設備軟件,用于控制設備組件、管理網絡連接以及處理必要邏輯。調制解調器集成、軟件更新管理、安全機制、協議轉換等。設備組件嵌入聯網
8、設備中的硬件,用于收集數據。網絡連接模塊、傳感器、電池、處理器、網關。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7NB-loT的速度不及預期,尚未實現全球全面覆蓋,這使得真正需要全球范圍網絡覆蓋的用戶更多地采用Cat-1。Berg Insight1報告稱,在中國市場上,Cat-1 bis模塊目前的價格為10美元,約為標準Cat-1模塊的一半,而在大型招標中,LTE Cat-1 bis模塊的價格已降至每塊5美元以下。這使得cat-1模塊在所有地區的物聯網模塊銷量中占據了主要份額,原因在于客戶看中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網絡覆蓋能力。因此,對于性能要求比LTE-M更高的物聯網
9、應用場景來說,LTE Cat-1 bis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性能優勢,同時在外形和成本方面優于LTE Cat-1。不過,Cat-1 bis硬件的價格可能高于LTE-M和NB-loT設備,因此更適用于需要更高數據傳輸速率的應用場景,以沖抵LTE-M和NB-loT成本優勢。哪種技術最適合您的應用場景?本指南介紹了每種技術的相對優勢和局限,幫助您做出明智的選擇,獲得長久成功。文末列出了一些行業術語和縮略語釋義。1https:/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8移動連接技術已經從人與人之間通信的基礎設施,發展到了遙測、機器對機器以及物聯網應用。第一代移動連接技術(即1G)引入了無線
10、語音。2G技術推出了漫游和短信服務,后來又發展到GPRS數據通信。短信和GPRS成為廣泛使用的基礎電信業務。漫游使移動通信技術適合在多個國家部署。Telenor是最早提供M2M通信的運營商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通過2G網絡將設備接入網絡。3G成為真正的全球標準,并在單一標準中融合了各種競爭技術的精華。3G的發展主要圍繞高速數據應用。4G推出了LTE技術(包括LTE Cat-1),用于將設備接入互聯網。4G滿足了消費者對帶寬和速度的需求,并引入了一種新的語音處理方式,取代了2G語音。LTE-M和NB-IoT(移動物聯網)專為物聯網而設計。LTE-M和NB-loT適用于需要較長電池壽命的設備
11、,以及在難以到達的地區需要良好網絡接入的設備。5G網絡結合了現有的4G LTE和新的5G新無線電(5G NR)技術。4G和5G的設計旨在實現兩者共存,為4G(包括LTE-M、NB-loT和LTE Cat-1)設計的應用程序擁有相當長的生命周期。5G非獨立組網(NSA)需要依賴4G支持。5G獨立組網(SA)核心網將支持LTE-M和NB-loT。但移動物聯網連接 產業價值的演進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9如果只有5G SA核心網,沒有4G核心網,LTE Cat-1將無法工作。許多運營商可能會同時運行4G LTE核心網與5G核心網。5G在三類應用場景中增強了
12、4G的功能:增強型移動寬帶、關鍵通信和移動物聯網。增強型移動寬帶目前面向需要更高帶寬的消費者。它還可以實現需要高數據吞吐量的物聯網新用例,例如流媒體視頻。關鍵通信要求更快的響應速度、更高的服務質量和安全性。5G引入了5G新無線電技術,該技術既可以利用更高的頻率,也可以利用較低的頻率,例如以前分配給2G的頻率可以重新分配給5G。移動物聯網LTE-M和NB loT具有對5G核心網技術的向前兼容性,也就是說LTE-M和NB-loT技術可在5G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使用。如今,大多數聲稱是5G的網絡實際上是5G NSA架構,使用5G接入網掛接在現有4G核心網上。完全使用5G核心網的5G SA架構正在推出,但
13、推進速度不及5G NSA。覆蓋范圍決定設備在室內和室外的部署位置。能效影響電池壽命和維護周期。數據速率(上行和下行傳輸速率)限制可提供的服務類型。移動性決定設備的移動范圍。定位確定聯網設備的精確位置。時延決定提供時間敏感型服務的可能性。設備密度表示網絡在特定區域內可容納的設備數量。技術商業生態系統總擁有成本(TCO)決定實施和運營物聯網服務的商業可行性??煽啃源_保為設備提供一定級別的持續連接。安全性保護物聯網用戶隱私和數據完整性??蓴U展性決定增長管理的靈活性。前瞻性從長遠來看,確保對物聯網的戰略投資在經濟性和技術上具有可持續性。全球覆蓋和互操作性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簡便、高效的物聯網部署。圖2:連
14、接技術要求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0LTE-M和NB-loT專為需要較長電池壽命或者是在普通4G技術難以覆蓋的地方(例如室內較深的地方)使用的物聯網設備而設計。LTE Cat-1可以使用節能模式(PSM),但支持這種模式的運營商很少??傮w而言,LTE Cat-1不如LTE-M和NB-loT節能。LTE-M、NB-loT和LTE Cat-1有什么不同?將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LTE-M、NB-loT和LTE Cat-1技術 延長電池壽命、增強覆蓋并簡化硬件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1LTE-M和NB-loT
15、具有Cat-1不具備的覆蓋增強功能。該功能可實現重復發送,即使在無線電信號較差的情況下也能確保發送信息。這意味著LTE-M和NB-loT可以在Cat-1無法發揮作用的地下室和其他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使用。然而,在電池壽命、信號覆蓋和響應速度之間應做出權衡,為此需要利用網絡中的新型功能,例如節能模式和擴展非連續接收(eDRX)。需要快速響應的應用場景不太適合考慮省電和增強覆蓋。同樣地,需要達到10年使用壽命的設備應部署在有良好網絡覆蓋的區域。為了達到平衡,電池節能和增強信號覆蓋可同步進行,例如采用休眠模式。通過減少設備和網絡之間的無線電通信,得以延長電池壽命,設備可以進入休眠模式或降低網絡通信頻率
16、。電池壽命和增強覆蓋近距離通信(Wi-Fi)低功耗廣域網(LoRaWan、NB-IoT、LTE-M)傳統蜂窩網絡(2G-5G)低功耗高數據傳輸速率廣域覆蓋圖3:技術層面的權衡圖5:商業層面的權衡蜂窩網絡(2G-5G、LTE Cat-1、LTE-M、NB-loT)專用網絡(LoRaWan、WiFi)公共專有網絡(LoRaWan、Sigfox)網絡服務質量和安全性高良好的可擴展性低成本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2將來會有大量采用LTE-M和NB-loT技術的聯網設備,但它們傳輸的數據量較少。與以往按照每臺設備數據消耗的計費模式不同,網絡提供商很有可能會考
17、慮按設備收費,或者綜合使用兩種計費方式,以更好地匹配這些設備所消耗的網絡資源。新定價模式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LGSMA)在其官網列出了一份已實現商用的模塊清單,顯示模塊市場分為兩大類:支持LTE-M或NB-loT的模塊,以及同時支持LTE-M和NB-loT的模塊。為支持物聯網應用場景而開發的LTE Cat-1 bis使用單根天線,而LTE Cat-1要求物聯網設備有兩根天線。因此,LTE Cat-1 bis簡化了硬件,設備體積比LTE Cat-1更小,同時價格更低。LTE Cat-1 bis的一個重要優勢是,即使只有一根天線,它也能提供與LTE Cat-1相同的數據傳輸速率、時延、漫游能力和
18、穩健性。此外,LTE Cat-1 bis使用與LTE Cat-1相同的基礎設施,包括現有的LTE網絡和標準,因此無需重新考慮開發或引入全新技術。與普通4G相比,LTE-M和NB-loT均降低了硬件的復雜性,在技術大規模應用后成本有望降低。硬件簡化由于物聯網連接所涉及的流量情況不同,LTE-M和NB-loT的定價模式可能會與傳統電信業務不同。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3LTE-M和NB-IoT網絡將在所有國家部署計劃在全球范圍內部署設備的企業需要考慮技術的生命周期。全球部署需要全球網絡覆蓋,而新技術一般首先在本地層面部署。預計LTE-M和NB-loT何
19、時能實現全球網絡覆蓋?如今,LTE-M和NB-loT已在許多國家落地,開始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廣泛覆蓋。我們看到,有時某個地區的某家運營商開始專注于LTE-M和NB-loT其中一種技術,之后同一地區的競爭對手往往會提供另一種技術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部署產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為了實現全球覆蓋,運營商之間還需簽訂全球商用漫游協議。這樣企業只需簽訂一份合同,與一家供應商聯系,即可在全球范圍內部署設備。隨著4G的廣泛普及以及5G的正式商用,2G和3G正在逐步退網。2G技術如今仍廣泛應用于物聯網解決方案中。2G語音技術用于eCall緊急呼叫等服務,eCall為在歐盟任何地方發生碰撞事故的駕車人提供快速援助。
20、自2018年4月起,在歐盟地區銷售的所有經型式認證的新車強制安裝eCall系統。由于eCall規定使用2G語音,歐盟的運營商不會輕易將2G退網。我們預計大多數歐洲運營商對2G的支持將持續至2025年。在北美地區,2G的覆蓋率低于歐洲,亞太地區的一些國家已經逐步淘汰了2G。LTE-M和NB-loT正開始實現全球覆蓋,LTE-M領先一步。我們預計LTE-M和NB-loT可在5G的整個生命周期內使用。LTE-M和NB-loT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前景一家企業在LTE-M、NB-loT、LTE Cat-1之間進行選擇時,應該考慮哪些最重要的因素?下面我們將詳細說明這些關鍵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從而為做出
21、最佳選擇指明方向。在LTE-M、NB-loT和LTE Cat-1之間做出選擇適應新應用場景的要求在選擇連接技術時,必須考慮聯網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企業應選擇一種能夠與新用例一同升級發展的技術。想象一下,有一款叫做“聯網門”的產品,最初只是具備開門、關門的簡單功能,每晚發送使用數據到云端。一般來說,門的生命周期是10年。由于數據量非常小,因此最初的關注重點是采用帶寬最小的技術。這款產品大量生產并成功推出。三年后,生產商希望在此基礎上創造新的價值 除了聯網功能之外,還要實現門與包裹遞送服務的交互。對于那些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發展的用例來說,整個解決方案應具備升級發展的潛力,這十分重要。相比較而言,LT
22、E-M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4LTE-M的帶寬更寬,因此能更好地滿足不斷發展的新用例的需求。對于那些從一開始要求就很明確而且基本保持不變的用例來說,NB-loT則是合適的選擇。LTE Cat-1具有更高的網絡容量,能夠以統一的連接技術實現全球部署,因此靈活性大大提高。2G/3G的替代方案由于世界上許多地區已經關閉了2G和3G網絡,許多原有的用例需要轉而采用新的連接技術。我們認為全球許多地區將繼續使用2G技術,而且會比3G技術更長久。在歐洲,由于歐盟法律所要求的緊急救援服務依賴2G技術,因此我們預計,2G技術將繼續使用至2025
23、年。如今在一些地區,LTE-M和NB-loT網絡覆蓋還不夠理想,因此我們建議企業對網絡覆蓋范圍進行更詳細的驗證,并確保設備與現有技術相兼容,作為備用。物聯網用例最終將從老舊技術轉向新技術。由于LTE-M能達到甚至超越2G/3G服務的技術特點,這會是自然而然的過渡。NB-loT的響應速度低一些且在移動性方面受到限制,適合要求較低的應用場景。LTE Cat-1的硬件和網絡成本已經降至可以替代移動物聯網技術的水平,作為2G和2G的替代技術,其吸引力有所提升。特別是LTE Cat-1 bis,其數據吞吐量超過了LTE-M和NB-loT,并提供了更大的帶寬,因而適用于更多的物聯網應用場景。TELENOR
24、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5LTE-MNB-IoTLTE Cat-1能耗深度覆蓋速度時延固件更新支持語音或短信移動設備漫游NB-IoT最初只是為靜態設備而設計,后來添加了漫游功能。運營商不愿意為占用網絡資源但很難產生收入的NB-IoT漫游設備提供支持。NB-IoT的漫游業務很可能僅限于運營商內部的業務部門使用。我們預計,LTE-M漫游將在未來幾年實現全球覆蓋,類似于普通的4G漫游。目前,運營商在現有的4G漫游合同上提供LTE-M漫游服務。LTE-M從一開始就是為漫游而設計,可以利用運營商之間現有的漫游和批發業務模式。而NB-IoT要成為一種不錯的全球網絡連接可選方
25、案,還需要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因此,我們預計LTE-M將比NB-IoT更早應用于跨國物聯網解決方案。全球網絡覆蓋除了已實現全球覆蓋的LTE Cat-1(完全支持漫游)之外,我們相信LTE-M將超越NB-loT,成為實現全球覆蓋的技術,因為從技術上講,它從一開始就是為漫游而設計,就像2G、3G、4G和5G技術一樣。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6企業通常使用敏捷的軟件開發(頻繁的小規模升級)來縮短上市時間,不再使用瀑布式軟件開發方法(大型軟件一旦推出后不再更新)。NB-IoT的特點意味著它不適合對大批物聯網設備進行升級。這個問題有望在NB-IoT的未來版本N
26、B2中得到解決。這意味著將有兩種NB-IoT可供選擇NB1和NB2(有時也被稱為LTE-Cat NB1和LTE Cat NB2)。然而,目前大多數網絡只支持NB1,NB2的廣泛部署可能要在數年之后。不斷提升的安全性以及敏捷的軟件開發方法將繼續推動軟件更新,并對設備生命周期中的帶寬消耗產生很大的影響,而這一點常常被低估。LTE-M在處理設備更新方面更出色,因為它的帶寬更寬,能夠處理更多數據。LTE Cat-1能提供更大的數據吞吐量,因而具有更多優勢,與LTE-M相比,可以更快捷地進行遠程固件升級(FOTA)。固件升級旨在提升安全性以及實現其他控制功能。物聯網設備的壽命一般為10到15年。對于許多
27、用例來說,可取的做法是在設備的生命周期中多次更新設備軟件。因此,企業必須選擇一種能夠處理軟件更新的技術,以配合現代軟件開發慣例,從而保證設備的安全。軟件更新與安全以前的移動技術都能夠在不中斷連接的情況下支持設備任意移動。作為一項成熟的技術,LTE Cat-1傳承了這種優勢。設備不斷地測量附近基站的無線電信號,并無縫地動態調整它們對不同基站的信號傳輸。從這方面可以看到NB-loT和LTE-M之間的顯著差異。NB-loT專為靜態設備而設計,通過減少對附近基站信號的測量來延長電池壽命。當NB-loT設備被移動時,會話可能丟失,或者設備可能需要重新連接。這會導致連接中斷并縮短電池壽命,因此NB-loT
28、不太適合移動設備。LTE-M則是為移動設備而設計的,這一點與2G、3G、4G(包括LTE Cat-1)和5G相同。在移動時速高達200公里的情況下,不會丟失數據會話。LTE-M從一開始便專為移動設備而開發,因此對移動設備來說,LTE-M是更好的選擇。而NB-loT則針對靜態設備設計,如果設備被移動,可能導致連接中斷。移動設備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7遠程控制設備人工控制的設備需要快速且穩定的響應。LTE-M和LTE Cat-1能提供與普通4G相同的穩定的響應時間,因此可以用來遠程控制設備。NB-loT的設計旨在發送少量數據,而不是實現快速響應,有時
29、可能需要10秒鐘才能收到設備的響應。并非所有用例都需要快速響應,例如傳感器讀數需等待10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當涉及人機互動時,響應速度慢會被認為可用性差,這會損害企業的品牌形象。LTE-M或LTE Cat-1適用于需要快速、穩定響應的場景,而NB-loT則適用于一些允許短時延遲的場景。然而,VoLTE目前尚未在LTE-M網絡中普及,在LTE-M上支持VoLTE的硬件模塊并不多。我們預計未來幾年,VoLTE在LTE-M領域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就如同之前在消費級市場中一樣。LTE-M的帶寬更寬,特別是響應速度快,因此可以替代IP語音解決方案。設備需要快速響應呼叫,而且必須能夠同時發送并接收數據(全
30、雙工)。只有LTE-M能支持全雙工通信,但其可用性取決于運營商是否支持。NB2為NB-loT增加了對講功能,由于這種技術為半雙工通信,因此同一時間只能有一方講話,就像過去的對講機一樣。LTE-M利用VoLTE協議實現語音功能,同時也支持全雙工語音。全雙工和VoLTE的可用性取決于運營商的支持。就LTE Cat-1而言,許多運營商提供語音和短信服務,因此,如果需要語音服務,LTE Cat-1是理想的解決方案。LTECat-1和LTE-M技術支持語音,語音方案中包括VoLTE。語音功能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8當聯網設備的生命周期超過與運營商的商業協議
31、期限時,eUICC技術讓變更運營商成為可能。eUICC還可以用于在無法漫游的地區部署的設備。雖然eUICC技術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它將成為物聯網設備全球大規模部署的關鍵技術。并非所有的運營商都同時支持NB-loT和短信功能,這意味著在許多網絡中eUICC無法被啟用。LTE-M的帶寬也更適合SIM傳輸,軟件更新也是如此。LTE Cat-1完全可以滿足eUICC的帶寬要求。因此,考慮使用eUICC技術的企業也應該考慮采用LTE-M和LTE Cat-1。為已部署設備更換SIM卡可能費用高昂而且復雜,尤其是在物聯網環境中。使用eUICC技術的SIM卡能夠以遠程方式完成運營商切換,而不需要更換SIM卡
32、。SIM卡本地化 eUICC連接技術只是產品的其中一個方面。想要確保產品盡快投放市場,獲得專業人員的支持至關重要,這正是許多企業選擇常用技術而不是專門技術的原因。采用常用技術,更容易接觸到開發人員和其他專家,因此能夠加快產品開發并降低產品維護成本?;ヂ摼W建立在IP、TCP、UDP和TLS等協議基礎之上。這些協議對開發人員來說很熟悉,也易于使用,因為它們隱藏了網絡的諸多復雜性,允許網絡在沒有單一控制點的情況下進行擴展。NB-loT為本地部署而設計,例如將路燈接入網絡。在這類應用場景中,沒有必要使用IP等標準的互聯網技術。自2008年在3GPP Release 8中首次提出LTE Cat-1以來,
33、支持LTE(尤其是Cat-1)的專家和開發人員生態系統已經發展壯大。LTE Cat-1 bis已在2016年的3GPP Release 13中推出,目前也較為完善。在本文討論的各項技術中,Cat-1發展最為成熟??焖偻瞥霎a品 網絡技術能力0ms99,9%具體來說,依賴傳統網絡的制造商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運營中斷、效率降低以及因無法提供基本數字服務、遠程監測和更好的客戶體驗而造成潛在收入損失。作為一套完備的解決方案,IoT Complete可幫助客戶應對2G和3G退網,尤其是那些硬件受到影響的客戶。IoT Complete物聯網完整解決方案包括經認證的連接設備、可靈活配置的固件、全球網絡連接服務
34、和可選的終端用戶接口。所有這些都通過單一平臺進行管理和監控,從而簡化了部署和管理流程。借助IoT Complete,企業可以利用即時可用的基礎設施加快產品部署,消除傳統多供應商物聯網解各行各業都在努力消除2G和3G網絡關停造成的影響。對于深度布局聯網產品和數字服務的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合適的連接解決方案應對網絡過渡,將存在被市場淘汰的巨大風險。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19IoT Complete:面向聯網產品的端到端“物聯網完整解決方案產品”工業車輛工業控制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暖通空調、餐飲服務設備泵和動力設備安保和監控數字服務應用程序商業智能以太網C
35、ANModbusProfinetOPC-UA模擬和數字接口UART串口通信監測中的產品:100%聯網產品:100%正常運行時間成本美元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20決方案的復雜性。IoT Complete全方位管理和監控全鏈條網絡連接技術,可提高運營效率和成本可預測性。此外,IoT Complete可接入全球500多個移動網絡,確保系統高可用性。通過獨特的網絡優化和健康監測,Telenor loT可優化產品的網絡連接并及時處理任何中斷,使企業能夠實時掌控,隨時采取糾正措施。IoT Complete提供不同外形尺寸的設備,而且
36、能靈活支持多個行業協議(如Modbus、OCP-UA、Siemens S7或CAN等),因而適用于多個行業。已部署IoT Complete的行業包括工業控制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暖通空調、餐飲服務、電動汽車充電、電池管理解決方案、工業車輛、安保和門禁解決方案。對于希望快速、經濟高效地管理網絡變更相關風險的企業來說,IoT Complete是理想之選。歡迎與我們聯系,了解在無需大量開發工作的前提下,如何快速替代現有解決方案。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21 2G和3G即將退網,NB-IoT、LTE-M和LTE Cat-1可能是不錯的替代方案。如果網絡需要覆
37、蓋特定區域且范圍非常明確,同時該技術符合您的要求,NB-IoT將是具有成本效益的好選擇。LTE-M除了支持NB-IoT的幾乎所有用例外,還支持其他更多應用場景,此外還具備靈活性,方便日后擴展功能。如果需要進行全球部署,并且使用場景不需要考慮節能或擴展覆蓋范圍,LTE Cat-1或LTE Cat-1 bis可能是最佳選擇。結論在LTE-M、NB-loT和更早問世的LTE Cat-1這三種新的移動連接技術之間做出選擇,需要了解它們之間的關鍵區別。LTE-M和NB-loT都是基于開放標準、全球可用且獨立于供應商的技術。LTE-M和NB-loT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而且均為電信級別,這意味著它們能
38、在電信網絡的專用無線電頻率上運行,具有成熟的擴展能力,并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能獲得運營商的支持。與之前的移動技術相比,這兩種技術功耗更低,覆蓋范圍更廣。另一方面,LTE Cat-1的優勢在于數據吞吐量更大、低時延、具備語音和短信功能、全球覆蓋、支持FOTA和eUICC,同時開發和支持環境較為成熟。LTE Cat-1的局限性在于功耗控制不夠理想,而且覆蓋范圍擴展能力不足,這意味著在無線電信號較差的情況下,該技術無法實現與其他方案相同的覆蓋水平。過去,LTE Cat-1的成本一直高于LTE-M或NB-loT,但現在價格已降低。尤其是Cat-1 bis,其價格目前與LTE-M設備持平或更低。TELE
39、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22新的移動物聯網連接標準LTE-M和NB-loT具備比2G或3G更大的覆蓋范圍、更長的電池壽命、更低的設備成本,從而為新應用場景開發和既有用例提供更廣泛的支持。LTE Cat-1因其更為成熟且支持多樣化通信需求,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于一些低利潤或不需要額外功能的用例來說,沒有理由額外增加成本。隨著2G和3G網絡在全球范圍內逐步關閉,這三種技術均提供了一條經得起未來考驗的新路徑。對于大多數跨國物聯網解決方案來說,LTE Cat-1或LTE-M將是理想的連接技術標準。LTE-M有望建議選擇合適的連接技術是物聯網解決方案成功實施的關鍵
40、決策之一。要部署一套平穩運行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并且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行擴展,正確的選擇是重中之重。汽車行業樓宇自動化政府醫療保健制造業安保和監控交通運輸公用事業戶外覆蓋范圍室內覆蓋范圍能效上行數據傳輸速率下行數據傳輸速率移動性定位時延設備密度模塊成本低訂閱費用低部署和維護成本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前瞻性全球覆蓋和互操作性生態系統要求技術要求商業要求常見的連接技術蜂窩網絡、LTE Cat-1、LTE-MBLE、Wi-FiLoRaWan、蜂窩網絡BLE、NB-loT、LTE-M蜂窩網絡、LoRaWan、Wi-FiWi-Fi、蜂窩網絡蜂窩網絡、LTE Cat-1、LTE-MLoRaWan、NB-
41、loT表2:應用領域、典型要求和常見的連接技術低中高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23比NB-loT更快地實現全球覆蓋,而且在應用程序開發和維護方面更簡單明了。但是對于某些應用場景,例如在部署時標準要求已經很明確以及需要最佳室內網絡覆蓋的超大規模傳感器網絡,NB-loT可能仍是更好的選擇。到目前為止,LTE-M和NB-loT的部署范圍不夠廣泛,無法完全滿足全球范圍的項目部署需求。這正是LTE Cat-1日益普及的原因。目前建議使用能支持LTE-M和/或NB-loT的硬件,以及2G和/或4G等成熟網絡。由于移動物聯網部署發展迅猛,隨著LTE-M和NB-loT
42、的普及,合理的配置方案應進行相應調整。無論您選擇何種技術標準,Telenor Connexion致力于滿足您的所有網絡連接需求。歡迎聯系我們了解詳情,以便為您的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技術。TELENOR IoT|SUNSET STRATEGY GUIDE|24移動物聯網(MOBILE IOT)符合3GPP標準、安全的低功耗廣域(LPWA)物聯網網絡,由運營商在授權頻段里進行管理。LLPWA專為低成本、數據傳輸量少、要求較長電池壽命、通常在難以到達的地點運行的物聯網應用而開發設計。物聯網模塊(IOT MODULE)一種嵌入物體和機器的小型電子裝置,與無線網絡相連,用于發送和接收數據。
43、擴展非連續接收(eDRX)對現有LTE功能的擴展,能夠為物聯網設備降低功耗。eDRX可以在沒有節能模式的情況下使用,也可與節能模式配合使用,從而實現額外的節能效果。eSIM嵌入式用戶身份模塊,即嵌入式SIM卡,可以遠程更改用戶配置文件而無需更換實體SIM卡。低功耗廣域網(LPWAN)一種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網絡,以低速率進行遠程通信,通常是為了滿足智能設備的需求。LTE Cat-1 bisLTE的衍生標準,旨在支持物聯網應用場景。LTE Cat-1 bis在3GPP Release 13中推出,使用現有的LTE網絡,它與LTE Cat-1的區別在于,LTE Cat-1要求物聯網設備有兩根天線,而
44、LTE Cat-1 bis只需一根天線。典型的LTE Cat-1 bis應用場景包括大規模物聯網部署,如資產跟蹤、可穿戴攝像頭、物流、運輸、遠程信息處理、銷售點終端、健康監測器、智能手表、傳感器網絡、智慧城市、智能表計和微出行。其中許多應用場景對網速的要求較高,低性能網絡技術無法勝任。Cat-1 bis的成本節約和相對較低的功耗可能會成為明顯優勢。LTE-M一種低功耗廣域網技術,允許重復使用已安裝的LTE設備,且覆蓋范圍擴大。LTE-M是LT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的縮寫,也是由3GPP開發的一種低功耗廣域網技術,針對物聯網應用場景中的設備和服務。在3GPPRe
45、lease 13協議下,LTE-M的數據速率為1Mbps,在Release 14協議下,數據速率達4Mbps,具備更強的移動性和網絡語音能力。窄帶物聯網(NB-IoT)一種部署在移動網絡上的無線電技術,尤其適用于要求良好的室內信號覆蓋、低成本、較長的電池使用壽命的大規模應用場景。NB-loT將帶寬限制在200kHz單一窄帶,在3GPP標準Release 13協議下提供26kbps的峰值下行速率。Release 14將這一速率提升到27kbps。MOBILE IOTIOT MODULEeDRXeSIMLPWANLTE Cat-1LTE-MNB-IOTSIMSCEFMQTTMULTICASTPSM
46、TELEMETRY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MOBILE IOTIOT MODULEeDRXeSIMLPWANLTE Cat-1LTE-MNB-IOTSIMMQTTMULTICASTPSMTELEMETRY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MOBILE IOTIOT MODULEeDRXeSIMLPWANLTE Cat-1LTE-MNB-IOTSIMSCEFMQTTMULTICASTPSMTELEMETRY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MOBILE IOTeDRXLTE-M術語表TELENOR IoT|SUNSET
47、STRATEGY GUIDE|25用戶身份識別模塊(SIM)安裝在無線設備中能儲存身份、位置、電話號碼、網絡授權數據和安全密鑰的智能卡。新無線電(NR)3GPP為5G開發的一種新無線電接入技術,將成為5G網絡空中接口的全球標準。節能模式(PSM)讓物聯網設備在不活躍時進入低能耗狀態,從而延長電池壽命。3GPP Release 12中引入這一模式,適用于各種LTE設備。遙測(TELEMETRY)記錄和發送儀器讀數的過程。傳輸層安全協議(TLS)前身是現已被淘汰的安全套接層協議(SSL),二者都是為計算機網絡提供通信安全的加密協議。Telenor Connexion Telenor IoT是全球知名電信運營商Telenor集團旗下的物聯網業務品牌,提供物聯網綜合解決方案。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20多年來,Telenor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全球物聯網連接服務、云服務和專業支持。Telenor IoT在約200個國家為客戶管理逾2,000萬臺聯網設備,服務于沃爾沃、斯堪尼亞、日立、Verisure Securitas Direct和富世華等全球化企業。我們在北歐經由Telenor在當地的機構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在全球其他地區則由Telenor Connexion為需要定制產品和服務以及專業支持的大型跨國企業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