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智駕加速下沉產業鏈全面受益-250124(4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子行業:智駕加速下沉產業鏈全面受益-250124(48頁).pdf(4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證券研究報告|行業專題研究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gszqdatemark 電子電子 智駕智駕加速下沉,產業鏈全面受益加速下沉,產業鏈全面受益 綜述:巨頭積極布局,智駕加速滲透綜述:巨頭積極布局,智駕加速滲透。2022 年至今,高速 NOA 滲透率持續走高,自主車企進展領先合資品牌;2024 以來,自主品牌城市 NOA 滲透率加速,2024 年前十個月滲透率已超外資品牌。2024 年 L2.9 滲透率顯著提高,各智駕功能 OTA 條目排名中 ADAS 功能占據首位。1)比亞迪:比亞迪:高階 NOA 下沉 10 萬元級車型,智駕滲透率大幅提升。比亞迪 2024 年全年
2、銷量達 427.2 萬臺,獲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公司加速推進整車智駕,2025 年 500 萬臺級產銷規劃中,預計 60%-70%搭載高速 NOA 及以上智駕系統。2)特斯拉:)特斯拉:FSD V12 起累計駕駛里程加速成長,2024 年 9 月達 20 億英里。FSD v12 更新后,平均接管里程(MPI)從 186 公里提高到 536 公里。而在 FSDv13 上,特斯拉希望 MPI 較 v12.5 提升 5-6 倍,最終實現 2024年全年 1000 倍的改進,預期在 2025 年二季度(最晚三季度),在 MPI 上超越人類。3)華為:)華為:華為乾崑 ADS 3.0 采用端到端架
3、構,實現了深度理解駕駛場景,搭載車型價格帶從 20 萬級的長安深藍跨越至百萬級的尊界 S800。2024年,華為乾崑的智駕總里程達到 14.53 億公里,年度智駕里程占比達到29.72%,隨著搭載車型的增加,2025 年智駕里程和占比有望持續提升。4)英偉達、高通持續加碼,大眾跑步進場英偉達、高通持續加碼,大眾跑步進場。英偉達在 CES 2025 正式發布Nvidia Cosmos,賦能旗下自動駕駛三大計算平臺;高通發布新一代驍龍至尊版汽車平臺,駕艙一體方案強大優勢將在智駕芯片市場帶來鯰魚效應;頭部智能駕駛算法供應商 Momenta 自研芯片進入流片階段,正式宣布軟硬一體模式轉型;大眾集團與地
4、平線成立合資公司酷睿程,酷睿程定點車型預計將于 2025 年實現 SOP,幫助大眾集團攻克產品智能化不足的痛點。智駕芯片:上游核心環節,國產廠商加速追趕智駕芯片:上游核心環節,國產廠商加速追趕。截止 2024 年 11 月,英偉達在中國智駕域控芯片裝機量以 53%的市場份額斷崖式領先于其他智駕芯片廠商,主要為搭載在中高端車型的 Orin-X。隨著智駕功能逐步下沉至中低端車型,以中國本土廠商地平線及黑芝麻智能的征程 6E/M 及武當C1200 系列為代表的追求極致性價比產品的成本優勢逐漸體現,并預計將充分受益于智駕下沉趨勢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英偉達也推出了更有性價比的 Orin-N 以保持自
5、身在智駕域控芯片的市場地位,目前比亞迪已在 20 款車型中分別定點了征程 6E/M 及英偉達 Orin-N 的智駕系統。我們認為 2025 年各廠商將為爭奪中低端車型的增量市場在產品之間展開新一輪交鋒。傳感器:攝像頭傳感器:攝像頭&Lidar 深度融合,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化感知助力智能化感知。1)車載)車載 CIS:性能要求逐步提升,豪威領跑全球性能要求逐步提升,豪威領跑全球。智能化的加速發展已經開始逐步淘汰 1.3/1.7MP 等低像素方案,環視、周視開始升級至 3/5MP,ADAS 前視更是對像素要求高達 8/12MP,因此車載 CIS 也迎來量價齊升機遇。競爭格局方面,傳統龍頭安森美產品
6、迭代較慢且價格不具備優勢,索尼后來居上利用價格優勢搶占份額,而國產廠商豪威憑借豐富優異的產品組合保持領先優勢,我們認為豪威有望充分受益國內智駕下沉帶來的車載 CIS 增量。2)車載)車載攝像頭攝像頭:多攝下沉趨勢明顯,舜宇優勢突出多攝下沉趨勢明顯,舜宇優勢突出。車企對攝像頭的搭載量和性能隨著智駕版本的迭代而上升,從搭載量來看,L2 級智能駕駛車增持增持(維持維持)行業走勢行業走勢 作者作者 分析師分析師 鄭震湘鄭震湘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4120005 郵箱: 分析師分析師 佘凌星佘凌星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5010004 郵箱: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肖超肖超 執業證書編號:S0
7、680125010002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電子:周觀點:臺積電上調 AI 指引,算力鏈國產化亟待推進 2025-01-18 2、2025 電子年度策略:AI 策略: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025-01-14 3、電子:周觀點:NV 新品大幅升級,AI 陪伴百花齊放 2025-01-12 -20%-4%12%28%44%60%2024-012024-052024-092025-01電子滬深300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輛攝像頭平均搭載量為 5 顆,L2+級為 10 顆,L3 級為 14 顆左右
8、,2024年,18 家國產新能源車汽車的攝像頭需求量已突破 7600 萬顆,平均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超過 7 顆;從像素來看,前視、周視攝像頭高分辨率化趨勢不變,8MP 像素搭載量持續上升,2024 年 1-9 月含 8MP 前視安裝滲透率從 2023 年的 10.6%增長至 23.8%。展望 2025 年,預計國內車載攝像頭搭載量突破 1 億顆,2022-2025 年 CAGR 達 25.7%。麥格納、松下、法雷奧、博世、大陸等海外 Tier 1 廠商占據車載攝像頭模組主要市場份額,全球車載鏡頭市場則呈現一超多強格局,舜宇光學份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 年市占率達 34%,2024 年
9、上升至 38%。舜宇光學 2024 年車載鏡頭出貨量超過 1 億片,同比增長 13%;8MP 車載模組獲得客戶大項目定點,有望放量。我們認為,隨汽車智能化發展,車載攝像頭迭代升級,車載鏡頭及模組市場保持強勁增長,國產鏡頭及模組廠商具備量產能力,進一步提升國產化率。3)激光雷達:激光雷達:價格價格顯著下探顯著下探,禾賽,禾賽&速騰持續放量速騰持續放量。根據 yole,全球汽車LiDAR 市場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5.38 億美元增長至 2029 年的 36.32 億美元,CAGR 為 38%,其中,禾賽、速騰各在 2023 年占據 26%的市場份額。隨著產量的增加和制造商產品的優化,預計激光
10、雷達 ASP 的下降趨勢將持續,禾賽科技也宣布了將在 2025 年將其主要激光雷達產品的價格減半,我們認為價格下降將進一步推動激光雷達向中低端車型下沉,帶動激光雷達放量。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智駕下沉速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一、綜述:巨頭積極布局,智駕加速滲透.6 1.1 ADAS 逐步成為標配,城市 NOA 迎頭趕上.6 1.2 比亞迪:高階 NOA 下沉 10 萬元級車型,智駕滲透率大幅提升.8 1.3 特斯拉:FSD 加速迭代,V13 大
11、幅提升 MPI.11 1.4 華為:乾崑 ADS 3.0 架構升級,全車型全價格帶滲透.14 1.5 英偉達、高通持續加碼,大眾跑步進場.17 二、智駕芯片:上游核心環節,國產廠商加速追趕.20 2.1 英偉達:智駕域控芯片龍頭,全面覆蓋智駕車型版圖.20 2.2 地平線:征途 6 系列主打性價比方案,智駕下沉深度受益.22 2.3 黑芝麻智能:推崇極致性價比,發力跨域計算彎道超車.27 三、傳感器:攝像頭&Lidar 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化感知.31 3.1 車載 CIS:性能要求逐步提升,豪威領跑全球.31 3.2 車載攝像頭:多攝下沉趨勢明顯,舜宇優勢突出.35 3.3 激光雷達:價格顯著
12、下探,禾賽&速騰持續放量.42 四、投資建議.47 風險提示.47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2023-2024 年中國乘用新車月度 L0-L2.9 裝配率/單位:%.6 圖表 2:2024 年 1-12 月中國乘用車 OTA 各類別占比.7 圖表 3:國內乘用車高速 NOA&城市 NOA 滲透率(2022-2024H1).7 圖表 4:高速 NOA 滲透率:合資品牌 VS.自主品牌(2022-2024H1).7 圖表 5:2022-2024 國內自主/外資品牌乘用車 NOA 車型銷量(輛).8 圖表 6:2022-2024 國內自主/外資品牌乘用車 NOA 車型滲透率(%).8 圖表 7:
13、比亞迪 2024 年汽車銷量情況.8 圖表 8:比亞迪 2024 年分車型銷量情況.9 圖表 9:比亞迪整車智能情況.10 圖表 10:比亞迪璇璣架構.10 圖表 11:比亞迪華夏系列配置高階智駕.11 圖表 12:FSD 累計里程(十億英里).12 圖表 13:特斯拉 AI 訓練算力(等效為 H100).12 圖表 14:特斯拉 HW 3.0 與 HW 4.0 硬件對比.12 圖表 15:HW 3.0(左)與 HW 4.0(右)攝像頭畫質對比.13 圖表 16:特斯拉 Robotaxi 時間表.13 圖表 17:各家 Robotaxi 算力對比.14 圖表 18:人工干預前可以行駛的距離對比
14、.14 圖表 19:華為乾崑 ADS 2.0 架構.15 圖表 20:華為乾崑 ADS 3.0 架構.15 圖表 21:華為乾崑 ADS 端到端架構.15 圖表 22:華為乾崑搭載車型.16 圖表 23:華為乾崑 2024 年高速/城區智駕數據.16 圖表 24:華為乾崑 2024 年智能泊車數據.16 圖表 25:英偉達三大自動駕駛汽車開發關鍵計算平臺.17 圖表 26:高通第五代驍龍數字座艙平臺.18 圖表 27:Momenta 技術路徑.19 圖表 28:2023 年 12 月地平線與大眾集團官宣酷睿程正式成立.19 圖表 29:2023 年中國智駕御控芯片裝機量(單位:顆).20 20
15、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0:2024 年 1-11 月中國智駕御控芯片裝機量(單位:顆).20 圖表 31:2023 年中國智駕御控芯片競爭格局.20 圖表 32:2024 年 1-11 月中國智駕御控芯片競爭格局.20 圖表 33:部分搭載英偉達 Orin-X 車型.21 圖表 34:極氪 ADCU MAX.22 圖表 35:地平線處理硬件交付量(萬件).22 圖表 36:BPU 納什架構.23 圖表 37:地平線解決方案迭代路徑.24 圖表 38:HSD 具體性能提升參數.24 圖表 39:20
16、19-2030E 中國智能汽車銷量及中國 OEM 滲透率.25 圖表 40:24 年 H1 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廠商中國本土 OEM 市場份額.25 圖表 41:地平線各類解決方案平均售價及交付量(左軸售價;右軸交付量).25 圖表 42:征程 6E/M 首批量產合作車企.26 圖表 43:征程 6 系列性能參數.26 圖表 44:黑芝麻智能 SoC 系統框架.27 圖表 45:黑芝麻智能歷年營收結構(百萬元).28 圖表 46:黑芝麻智能華山 A2000 系列.29 圖表 47:黑芝麻智能自研 NPU 新架構“九韶”.29 圖表 48:武當 1200 系列集成功能一覽.30 圖表 49:車載
17、攝像頭多攝趨勢.31 圖表 50:車載攝像頭銷量趨勢.31 圖表 51:車載攝像頭性能趨勢.32 圖表 52:2024 年 9 月車載 CIS 出貨量排行(KK 百萬顆).32 圖表 53:韋爾股份汽車 CIS 營收及占比.33 圖表 54:豪威中高端汽車 CIS 產品參數.33 圖表 55:豪威 8MP 汽車 CIS OX08D.34 圖表 56:車載攝像頭布局.35 圖表 57:不同品牌車型前視攝像頭的應用情況.35 圖表 58:2016-2022 年主流智能汽車攝像頭數量.36 圖表 59:2024 年中國新能源車企攝像頭需求情況.36 圖表 60:不同 ADAS 等級車型搭載的攝像頭數
18、量(個).36 圖表 61:2024 年 1-10 月車載攝像頭搭載量與滲透率.37 圖表 62:2024 年 1-9 月前視攝像頭 8MP 安裝量及滲透率情況.37 圖表 63:2021-2025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及預測(單位:億顆).37 圖表 64:2019-2030 年全球汽車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預測.37 圖表 65:2022-2025 國內前裝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預測(萬顆).38 圖表 66:2023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排名.38 圖表 67:2023 年中國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出貨量情況.38 圖表 68:舜宇光學車載鏡頭月度出貨量(千片).39 圖表 69:舜宇光學車載
19、鏡頭領域發展進程.39 圖表 70:舜宇智領車載攝像頭模組發展歷程.40 圖表 71:聯創電子重點客戶合作情況.41 圖表 72:藍特光學玻璃非球面營收情況.41 圖表 73:激光雷達種類.42 圖表 74:不同路線激光雷達廠商.42 圖表 75:激光雷達光電組成分析.42 圖表 76:全球汽車 LiDAR 市場規模.43 圖表 77:個人乘用車(PC)和輕型商用車(LCV)市場推動增長.43 圖表 78:激光雷達出貨量.43 圖表 79:激光雷達 ASP.43 圖表 80:激光雷達競爭格局.44 圖表 81: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產品.44 圖表 82:禾賽科技芯片.44 2025 01 24年
20、月 日 gszqdatemark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83:禾賽科技合作情況.45 圖表 84:速騰聚創新增定點數量飆升.46 圖表 85: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產品.46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一、一、綜述綜述:巨頭積極布局,智駕加速滲透巨頭積極布局,智駕加速滲透 1.1 ADAS 逐步成為標配,城市逐步成為標配,城市 NOA 迎頭趕上迎頭趕上 智駕滲透率逐步提升智駕滲透率逐步提升。進入 2024 年,L2.9 級滲透率顯著提高,2024 年 5-8 月平均滲透
21、率為 9.2%,L2.5 滲透率比較穩定,2024 年 3-8 月滲透率均在 4%左右。從車型來看,L2.9 級主要由特斯拉 Model Y、問界 M7、特斯拉 Model 3 等貢獻,L2.5 級主要由奔馳 E級、極氪 001、理想 L6 等貢獻。(L2+為具備打燈變道或高精度地圖,L2.5 為配備高速NOA,L2.9 為配備城市 NOA)圖表1:2023-2024 年中國乘用新車月度 L0-L2.9 裝配率/單位:%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從智駕功能從智駕功能 OTA 條目排名看,條目排名看,ADAS 功能占據首位功能占據首位。2024 年 12 月,車機系統和 ADAS相
22、關條目數量占比較 11 月上升明顯,占比分別達 46%和 27%。座艙相關條目數量較 11月有所下滑。動力系統、車身控制、遠程控制等趨勢平穩。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2024 年 1-12 月中國乘用車 OTA 各類別占比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自主車企高速自主車企高速 NOA 滲透率領先合資品牌滲透率領先合資品牌。截至 2024 上半年底,高速 NOA 車型銷量為32.8 萬輛,滲透率為 3.4%(不含含具具備高速 NOA 又具備城市 NOA 功能的車型);城市 NOA 車型
23、銷量為 73.2 萬輛,滲透率為 7.6%。從主機廠類型來看:2022-2024H1,自主車企高速 NOA 的車型滲透率持續走高,2024H1 滲透率為 2.8%。合資車企跟進高速NOA,截至 2024H1,合資車企高速 NOA 車型國內銷量達到 5.4 萬輛,滲透率為 0.6%。圖表3:國內乘用車高速 NOA&城市 NOA 滲透率(2022-2024H1)圖表4:高速 NOA 滲透率:合資品牌 VS.自主品牌(2022-2024H1)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4年自主品牌城市年自主品牌城市 NOA 滲透率加速滲透率加速。2023 年
24、外資品牌城市NOA 銷量為 60.4 萬輛,滲透率為 5.9%,同比提升 1.8 個百分點;自主品牌銷量為 42.3 萬輛,滲透率為 3.9%,同比提升 1.8 個百分點。2024 年自主品牌城市 NOA 滲透率顯著提升,前十個月滲透率達 9.1%,滲透率超過了外資品牌。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2022-2024 國內自主/外資品牌乘用車 NOA 車型銷量(輛)圖表6:2022-2024 國內自主/外資品牌乘用車 NOA 車型滲透率(%)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
25、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1.2 比亞迪:比亞迪:高階高階 NOA 下沉下沉 10 萬元級車型,智駕滲透率大幅提升萬元級車型,智駕滲透率大幅提升 比亞迪比亞迪 2024 年銷量登頂,年銷量登頂,全年銷量全年銷量達達 427.2 萬萬臺臺。根據公布數據,比亞迪 2024 全年銷量為 4272145 臺,其中乘用車銷售 4250370 臺,同比增長 41.1%,乘用車海外銷售417204 臺,同比增長 71.9%,蟬聯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冠軍、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分系列產品來看王朝網(秦家族、漢家族等)24 年銷量達 209.8 萬臺,海洋網(宋 PLUS、海豹、海獅等
26、)24 年銷量達 192.9 萬臺,方程豹達 5.6 萬臺,騰勢達 12.6 萬臺。圖表7:比亞迪 2024 年汽車銷量情況 資料來源:迪廠,國盛證券研究所 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外資自主202220232024.01-100%2%4%6%8%10%202220232024.01-10外資自主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比亞迪 2024 年分車型銷量情況 24 年 12 月銷量 2024 年合計銷量 銷量占比 王朝網王朝網 256281 209
27、7972 49.1%秦家族(秦 PLUS、秦 L、秦 EV)83615 732252 17.1%漢家族 34071 258452 6.0%唐家族 16255 153365 3.6%宋家族(宋 PRO、宋 L EV/DM-i)64726 484320 11.3%元家族(元 UP、元 PLUS)57614 469583 11.0%海洋網海洋網 222551 1929151 45.2%宋 PLUS(EV、DM-i)60142 511962 12.0%海豹家族(EV、07、06DM-i、06GT)45937 389339 9.1%海獅家族(07EV、05DM-i)16704 86587 2.0%海鷗
28、57087 479294 11.2%海豚 21760 198320 4.6%驅逐艦 20921 263649 6.2%方程豹方程豹 11418 56388 1.3%豹 5 6406 48913 1.1%豹 8 5012 7475 0.2%騰勢騰勢 15059 126035 3.0%資料來源:迪廠,國盛證券研究所 智能化為轉型核心,整車智能智能化為轉型核心,整車智能發展戰略發展戰略。2024 年 1 月 16 日,比亞迪在其 2024 年夢想日發布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全新戰略整車智能以及璇璣架構,展示其璇璣大模型、易四方泊車、天神之眼智駕系統等功能。1)整車智能:)整車智能:基于全棧自研及垂直整
29、合,打破汽車智能化等于智艙智駕固有思維,實現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高效融合,打破不同系統間的壁壘,實時捕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毫秒之間將信息匯總反饋到“大腦”進行思考決策,迅速調節車輛“身體”狀態,大幅提升駕乘安全性和舒適性。且可實現更多的個性化設置。2)璇璣架構:)璇璣架構:行業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是整車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汽車擁有了智能化的“大腦”和“神經網絡”,使其可以像高級智慧生命體一樣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準控制和協同執行。比亞迪在璇璣架構基礎上打通全場景智能駕駛功能,統一命名為 DiPilot 系統,形成公司智駕計算平臺。3)璇璣大模型:)璇璣大模型:首創雙循環多模態 AI,首次
30、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車輛全領域,擁有業界最龐大的數據底座、行業領先的樣本量和高算力,覆蓋了整車三百多個場景,賦予整車智能持續進化的能力。4)易四方泊車:)易四方泊車:在整車智能的基礎上,將易四方技術與智駕的泊車技術完美融合,結合四電機靈活平穩的控制能力,可以自動實現精準旋轉入庫(超 300 種泊車場景)。5)天神之眼:)天神之眼:全球首款完全由整車廠自研設計和生產的高階智駕系統,算法全自研,全球首家提出整車級融合感知平臺,整車物理直接傳感與軟件算法間接傳感融合疊加,車輛可 100%主動完成泊車,多場景完成智能輔助駕駛。(24 年 12 月 24 日起,天神之眼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通無圖城市領航(CN
31、OA)功能,迭代至 BAS 3.0+超人類駕駛輔助)。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9:比亞迪整車智能情況 圖表10:比亞迪璇璣架構 資料來源:比亞迪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比亞迪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三架馬車加速智駕研發三架馬車加速智駕研發。公司智駕研發主要由智能駕駛開發中心、天璇、天狼三支團隊推進,智能駕駛開發中心(IDC)主要負責方案量產與交付,天璇與天狼相當于內部供應商,1)IDC 整合了電子集成部,也負責域控的研發,含括下一代英偉達 Drive Thor 的域控制器,同時選擇外部供應商
32、的方案(地平線、Momenta、華為、英偉達等),也可選擇采用內部供應。2)天璇團隊:基于 508TOPS 算力的雙 Orin X 芯片計算平臺,前期主攻大算力平臺的自研,即 DiPilot 300 及以上的計算平臺。3)天狼團隊:主攻中低算力平臺的智駕研發。不同系列智駕平臺系統陸續量產不同系列智駕平臺系統陸續量產。2024 年,比亞迪陸續量產基于 DiPilot 100、DiPilot 300和 DiPilot 600 的天神之眼智駕系統,計算平臺選型上主要是英偉達與地平線。DiPilot 100指依靠攝像頭的高快智駕,對應 100T 算力以內,主要采用 NVIDIA Drive OrinN
33、 與地平線征程 5 計算平臺,在智駕方面,全系標配“天神之眼”DiPilot 100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全車配備 5 個高精度毫米波雷達、3 個三目前視攝像頭、4 個高清環視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4 個側視攝像頭,1 個后視攝像頭,共 29 個全車傳感器,為駕駛輔助功能提供強大支持;DiPilot 300 為使用激光雷達的高階版智駕,對應 300T 算力;DiPilot 600 對應為 508T 算力的雙 OrinX。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1:比亞迪華夏系列配置高階智駕 資料來源:比亞
34、迪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智駕方案成熟且成本可控智駕方案成熟且成本可控,比亞迪推進,比亞迪推進智駕大批量產智駕大批量產。據 HiEV 大蒜粒車研所消息,比亞迪 2025 年 500 萬臺級的產銷規劃中,預計 60%-70%搭載高速 NOA 及以上智駕系統,拉動 NOA 成為 10-15 萬元車型的普及型配置。比亞迪推進智駕大批量產部分原因是智駕方案尤其是高速 NOA,變得成熟且成本可控。目前,行業主流的高速 NOA 系統 MPI(需要用戶接管的連續行駛里程數)可以做到數百公里級,成本只需數千元。在投資卓馭科技之后,比亞迪定點了超過20款車型,將搭載基于地平線征程6系列和英偉達OrinN的智駕系統
35、。征程 6E 具有約 80T 的算力,可以支持高速 NOA 應用;而征程 6M 具有128T 的算力,在高速 NOA 基礎上能支持輕量級的城區智駕,地平線征程家族含括征程2、征程 3 和征程 5,在比亞迪量產車上的搭載已超百萬套。1.3 特斯拉:特斯拉:FSD 加速迭代,加速迭代,V13 大幅提升大幅提升 MPI FSD V12 起累計駕駛里程加速成長起累計駕駛里程加速成長。從 2024 年全年看,FSD v12.5 成功將 MPI(兩次接管間連續行駛的平均里程)提高了兩個數量級。第三方網站 FSD Tracker 的數據也體現了 FSD 穩定性的提升,其數據表明,特斯拉 FSD v12 更新
36、后,用戶完全無接管的行程次數占比從 47%提升到 72%,平均接管里程(MPI)從 186 公里提高到 536 公里。而在FSDv13 上,特斯拉希望 MPI 較 v12.5 提升 5-6 倍,最終實現 2024 年全年提升 3 個數量級,也就是 1000 倍的改進。此外,特斯拉對 MPI 的改進將會延續至 2025 年并預期在第二季度(最晚三季度),在 MPI 上超越人類的水平。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2:FSD 累計里程(十億英里)圖表13:特斯拉 AI 訓練算力(等效為 H100)資料來源
37、:Teslaconomics,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notateslaapp,國盛證券研究所 FSD V13 強化端到端升級強化端到端升級。FSD V13 對端到端駕駛網絡的各個部分進行了升級。含括:含括:36Hz,全分辨率 AI4 視頻輸入,原生 AI4 輸入和神經網絡架構,4.2 倍數據擴展,Cortex集群實現了 5 倍訓練計算擴展,將光子到控制的延遲減少了 2 倍,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優化,改進了避免碰撞的獎勵預測等。特斯拉特斯拉 FSD 多番降價,以期拉動裝配率多番降價,以期拉動裝配率。2024 年 6 月,特斯拉公開宣布,美國市場的FSD 選裝價格將從 1.2 萬美元大幅
38、下調至 8000 美元。在此之前,訂閱付費價格也已經從每月 199 美元降至 99 美元。2024 年 9 月,特斯拉將 FSD(全場景智駕)的選裝價格降至 4,500 美元,用于部分庫存車(用戶退訂的新車)。此外,部分新車型的 FSD 選裝價格也已經低至 6000 美元。HW 4.0 全面升級:全面升級:采用 3D 成像更高清,最大探測距離從 250 米上升到 424 米,FSD芯片升級后采用三星代工 7nm 制造,算力為 HW 3.0 的 5 倍,達到 720 TOPS,CPU 內核也增配到 20 個,內存升級為 GDDR6。圖表14:特斯拉 HW 3.0 與 HW 4.0 硬件對比 資料
39、來源:汽車之家,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5:HW 3.0(左)與 HW 4.0(右)攝像頭畫質對比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國盛證券研究所 Cabercab 2026-2027 年量產,搭配年量產,搭配 AI5 芯片芯片。馬斯克有信心在 2027 年之前開始量產 Cybercab,最早可于 2026 年量產,預計成本不到 30,000 美元。特斯拉的 Cybercab將使車主能夠通過特斯拉的叫車 APP 賺取收入,特斯拉則將從每次自動駕駛駕駛中收取25%至 30%的傭金。同時,特斯拉
40、預計在 2025-2026 年推出 AI5 芯片,AI 5 的性能比 HW 4 高 10 倍,運行功率在 800W,而 HW 3 和 HW4 的運行功率為 200-300W。AI5 的算力達 500 TOPS,而HW4 約為 240 TOPS,HW3 約為 74 TOPS。預計 AI 5 發布后將應用于 Cabercab,而百度 Apollo 和小馬智行則均采用英偉達 Orin 芯片,Cruise 則采用定制的芯片,算力可達1500TOPS。圖表16:特斯拉 Robotaxi 時間表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4 請仔細
41、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7:各家 Robotaxi 算力對比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Cybercab 人工干預前可以行駛的距離仍待提升人工干預前可以行駛的距離仍待提升。Cruise、Waymo、Zoox、WeRide 和小馬智行等競爭對手每次人工干預前可以行駛數千英里,特斯拉的 FSD 目前只能達到幾百英里,預計后續仍有重大更新,使其達到與其他競爭對手類似的水平。圖表18:人工干預前可以行駛的距離對比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1.4 華為:華為:乾乾崑 ADS 3.0 架構升級架構升級,全車型全價格帶滲透,全車型全價格帶滲透 華為乾華為乾崑
42、ADS3.0 架構升級:架構升級:采用端到端架構,決策更準確,行駛更類人,通行更高效。乾崑 ADS3.0 基于 GOD 大網,實現了從簡單的“識別障礙物”到深度的“理解駕駛場景”的跨越式進步。這不僅提升了智能駕駛的安全性,還改善了駕乘體驗。全新架構采用 PDP網絡,實現了預決策和規劃一張網。這使得決策和規劃更加類人化,行駛軌跡更接近人類駕駛,通行效率更高。復雜路口通過率超過 96%。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19:華為乾崑 ADS 2.0 架構 圖表20:華為乾崑 ADS 3.0 架構 資料來源:華
43、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21:華為乾崑 ADS 端到端架構 資料來源: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國盛證券研究所 華為乾華為乾崑全價格帶、全車型滲透全價格帶、全車型滲透。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車型含括問界 M5/M7/M9、阿維塔 07/11/12 等,價格區間,也從百萬級的尊界 S800 跨越至 20 萬級的長安深藍。除純電車型外,乾坤智駕搭載車型還有以深藍 L07、方程豹豹 8 為代表的混動,以及以阿維塔 12 為代表的增程車,覆蓋轎車、SUV、MPV、越野等車型。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
44、.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2:華為乾崑搭載車型 資料來源:汽車之心,國盛證券研究所 智駕里程不斷累計,智駕里程不斷累計,2024 年度答卷優秀年度答卷優秀。2024 年,華為乾崑的智駕總里程達到 14.53億公里,年度智駕里程占比達到 29.72%,智駕活躍用戶數 50.69 萬,其中單用戶最長智駕里程數達 10.5 萬公里。泊車方面,2024 年度智能泊車輔助使用 1.02 億次,離車泊入 1650.7 萬次,AVP 代客泊車輔助 756.54 萬次 VPD 泊車代駕 10.08 萬次。圖表23:華為乾崑 2024 年高速/城區智駕數據 圖表24:華為乾
45、崑 2024 年智能泊車數據 資料來源: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5 英偉達、高通持續加碼,大眾跑步進場英偉達、高通持續加碼,大眾跑步進場 英偉達發布英偉達發布 Nvidia Cosmos,賦能強化自動駕駛三大計算平臺賦能強化自動駕駛三大計算平臺。英偉達在 CES 2025 中正式發布了由生成式世界基礎模型(WFMs)、高級 tokenizer、護欄以及加速視頻處理管線組成的 Nvidia Cosmos,其
46、可輕松生成大量基于物理學的逼真合成數據,以用于訓練和評估其現有的模型,同時開發者還可以通過微調 Cosmos WFM 構建自定義模型。Cosmos 將登陸英偉達 DGX、OVX 以及 AGX 等三大自動駕駛開發關鍵計算平臺,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物理 AI 系統的發展,以增強自身在智駕領域的影響力。目前 Uber與小鵬汽車均已采用 Cosmos 平臺生成各種駕駛情況下的合成駕駛數據,為兩者在不同駕駛場景下進行模型訓練和優化,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在真實街景中的表現。圖表25:英偉達三大自動駕駛汽車開發關鍵計算平臺 資料來源:英偉達,國盛證券研究所 高通發布新一代高通發布新一代
47、驍龍至尊版汽車平臺驍龍至尊版汽車平臺,駕艙一體方案搶占中端智駕市場,駕艙一體方案搶占中端智駕市場。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截止 2024 年 1-10 月,高通在座艙域控芯片市場中占據引領地位,裝機量達 339萬顆,市場份額高達 68.4%,深受廠商青睞。高通在 2024 年 10 月推出了其數字底盤解決方案組合中的最新產品,分別為面向智能座艙的 Snapdragon Cockpit Elite 以及面向智能駕駛的 Snapdragon Ride Elite,兩者均采用高通專為汽車定制的 Oryon CPU、面向汽車應用設計的 Adreno GPU 以及多模態設計的專用 NPU,性能分別較上代提升
48、 3、3、12 倍,同時系統能夠支持超過 40 個傳感器,含括車外多個 1600 萬像素的攝像頭,以及面向乘客的 360 度全景紅外攝像頭。憑借其獨特的靈活架構,車企還可以選擇在同一 SoC 上無縫運行數字座艙和智能駕駛功能,實現芯片上的駕艙一體功能。此次創新的駕艙一體架構將幫助高通借助其在座艙域控芯片的份額優勢進一步搶占智駕域控芯片市場份額,高通在智能座艙的絕對優勢有望幫助其在智駕下沉趨勢中取得一定優勢。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6:高通第五代驍龍數字座艙平臺 資料來源:高通,國盛證券研究所 智
49、駕軟硬一體化智駕軟硬一體化趨勢趨勢巨輪滾滾向前,巨輪滾滾向前,Momenta 成功流片劍指中成功流片劍指中階階算力主流車型算力主流車型。Momenta 作為頭部智駕軟件算法供應商,在創立之初便采取了它采取了與業界普遍采取的漸進式或跨越式單一發展路徑不同的通過不斷迭代的數據驅動技術路徑,目前Momenta 已將其數據驅動算法發展至第五代,可自動化解決超過 99%的問題,顯著提升研發效率,這一創新方法也已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共識。同時,Momenta 結合量產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的雙向促進,一方面利用量產車收集人類駕駛數據以加速算法成長;另一方面,隨著數據積累和算法迭代,進一步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與規
50、?;瘧?,此策略確保了數據的有效獲取與技術的持續進步。從現今的智駕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軟硬融合一體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主流風尚,Momenta 憑借其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芯片,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其在軟件技術領域的深,積累與獨特優勢,進而大幅度強化其市場核心競爭力,并構建起堅實的市場準入壁壘。目前 Momenta 芯片項目公司新芯航途估值已經達 40 億元人民幣,芯片目前已處于流片階段,根據六合商業,其自研芯片定位為中階算力芯片,參數約 100TOPS 左右,全方位對標英偉達 Orin N 與地平線 J6E 等產品;預計未來 Momenta 的中階智駕方案將選擇使用其自研芯片,正式進入軟硬一體模式。2
51、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1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27:Momenta 技術路徑 資料來源:Momenta,國盛證券研究所 大眾集團與地平線合資成立子公司大眾集團與地平線合資成立子公司。2023 年,地平線宣布與大眾汽車集團合資創立酷睿程,酷睿程前期主要負責大眾汽車集團在華銷售產品的高級輔助駕駛以及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地平線在此次合作以授權的方式將其解決方案給予酷睿程并就其產品的研發與制造向酷睿程提供技術支持,而酷睿程將獨家采購地平線處理硬件,實現雙贏模式。此前大眾 ID 系列車型采用的 Mobileye 方案在算力上稍顯
52、不足,導致智駕方案受限,此次與地平線合作將解決大眾旗下純電產品在智能化上的產品力不足的痛點以及對產品的本地化體驗進行補充。2024 年 7 月,地平線 CEO 余凱放出了其測試城市 NOA 一鏡到底的視頻,視頻中大眾旗下 ID.系列的 ID.4 測試車全程零接管,行駛表現從容穩定。根據地平線招股書,酷睿程已獲得大眾汽車集團的定點,預計將于 2025 年實現 SOP,助力大眾集團旗下車型獲得與車企在即將到來的智駕平權時代同臺競技的門票。圖表28:2023 年 12 月地平線與大眾集團官宣酷睿程正式成立 資料來源:中青出行,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53、P.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二、智駕芯片二、智駕芯片:上游核心環節,國產廠商加速追趕上游核心環節,國產廠商加速追趕 2.1 英偉達:英偉達:智駕域控芯片龍頭,全面覆蓋智駕車型版圖智駕域控芯片龍頭,全面覆蓋智駕車型版圖 蔚小理貢獻百萬銷量,出貨量蔚小理貢獻百萬銷量,出貨量大幅大幅領先領先。根據蓋世汽車,中國智駕域控芯片市場在 2023及 2024 年 1-11 月均展現出了多樣化與集中化并存的特征,去除特斯拉自用的 FSD 芯片的裝機量后,中國智駕芯片裝機量在 2023 年及 2024 年 1-11 月分別為 206、342 萬顆。英偉達旗下的 Orin-X 得益
54、于其強大性能及算力被廣泛應用于高端車型之中,Orin-X 在2023 及 2024 年 1-11 月均以 53%的市場份額大幅領先于其他智駕芯片廠商,行業頭部企業的集中效應顯著。根據蓋世汽車統計,2023 有 20 余款車型搭載了英偉達 Orin-X 芯片,其中搭載量最高的是新勢力中的“蔚小理”,僅蔚來和理想就合計貢獻了近百萬顆的裝機量。我們認為隨著智駕下沉趨勢的進一步發酵,英偉達 Orin-X 在裝機量方面的市場份額將隨著以比亞迪為首的大量中低端車型搭載智駕芯片而被稀釋,中國智駕域控芯片市場格局即將洗牌,但預計英偉達旗下的高性價比方案 Orin-N 以及新一代 Thor 芯片依然將保持強大的
55、市場競爭力。圖表29:2023 年中國智駕御控芯片裝機量(單位:顆)圖表30:2024 年 1-11 月中國智駕御控芯片裝機量(單位:顆)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31:2023 年中國智駕御控芯片競爭格局 圖表32:2024 年 1-11 月中國智駕御控芯片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
56、,600,0001,800,0002,000,00053%10%10%9%6%4%3%3%2%英偉達Orin-X地平線征程5Mobileye EyeQ4HMobileye EyeQ5H愛芯元智 凌芯01TI TDA4VM地平線征程3華為昇騰610其他53%13%7%5%4%3%3%3%9%英偉達Orin-X華為昇騰610地平線征程5Mobileye EyeQ5H地平線征程3TI TDA4VMMobileye EyeQ4H高通8295其他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Orin-X 依托強大算力依托強大算力成為
57、成為高端車型“標配”高端車型“標配”。Orin-X 擁有高達 254 TOPS 算力,在汽車智駕芯片中屬于高算力芯片,其在運行及處理 BEV 感知或端到端算法時通常性能更佳,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但其采用的 7nm 制程也使其價格在其發布的 2022 年與同年產品相比成本更高,預估其芯片發布時的價格約為 400-500 美元,因此此前只有中高端車型可以負擔如 NOA 等高階智駕功能的成本。窺探極氪、理想、小鵬及蔚來部分搭載 Orin-X 車型,我們可以看到通常其選擇使用 2 顆 Orin-X 芯片,使單車算力來到了 508 TOPS算力,而在蔚來 ET5 及 ET7 車型中甚至搭載了 4 顆 O
58、rin-X 芯片,單車算力來到 1016 TOPS。隨著近年各廠商的智駕算法迭代以及端到端對于算力需求的巨大上升,行業也逐漸發現了用 TOPS 作為算力計算指標的局限性,由于 TOPS 僅關注運算次數但并不區分邏輯運算以及浮點運算等計算類型,其本身不能體現芯片在特定計算類型上的能力,在經過了一段“算力狂潮”后,人們逐漸發現高算力并不是高效運算的唯一解法,尤其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隨著智駕功能提升帶來的傳感器數量上升,各類傳感器輸入的海量數據源源不斷,從感知層到決策層的數據處理呈指數級增長,智駕芯片的性能關鍵逐漸倒向如何快速消化這些數據。故此,近年我們看到了車企逐漸更加理性的看待處理硬件參數,部分車
59、型如小米 SU7 選擇搭載同為 Orin 系列但主打性價比的 Orin-N 芯片,算力僅有 84 TOPS,預計其芯片價格為 10001500 元,遠低于 Orin-X。發布新一代發布新一代汽車處理器汽車處理器 DRIVE AGX Thor,性能全方位提升,性能全方位提升。英偉達 CEO 黃仁勛在2025 年 CES 上帶來了下一代汽車處理器 DRIVE AGX Thor,其基于英偉達最新 CPU 和GPU 打造,可提供 2000 TOPS 算力,大幅度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整體系統的運行成本。根據車東西,Thor 主要面向 L4 級自動駕駛,并相比上一代 Orin 的性能提升近 20 倍,將逐步
60、替代 Orin 平臺成為英偉達在汽車領域中的最新計算平臺。根據 HiEV,2019 年前后在性能擁有極大提升外,中央運算單元+區域控制的新型 E/E 架構被提出,基于這一趨勢,汽車芯片逐漸從板級的多芯片迭代至板級的單芯片,跨域計算芯片被認為是車企后續進一步降本的主要方式之一,Thor 作為新一代智駕芯片,其集成了數字儀表盤、信息娛樂、泊車、輔助駕駛等多種功能,進一步加快了跨域計算的到來。根據英偉達官網,理想、小鵬及極氪均已宣布將在 DRIVE Thor 平臺構建其未來的汽車產品,極氪已在 2025 CES 中發布其自研的全球首家 OEM 量產自研的英偉達 NVIDIA DRIVE AGX Th
61、or 智駕域控制器平臺 ADCU MAX。圖表33:部分搭載英偉達 Orin-X 車型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2 地平線:地平線:征途征途 6 系列系列主打主打性價比方案,性價比方案,智駕下沉深度受益智駕下沉深度受益 國際領先智駕解決方案提供商國際領先智駕解決方案提供商。地平線成立與 2015 年,是目前在國際市場范圍內領先的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及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提供商,是目前依智能汽車轉型及商業化的關鍵推動者之一。地平線具備獨特專有的軟
62、硬件技術,其解決方案整合了算法、專用的軟件及處理硬件,為高級輔助和高階自動駕駛提供核心技術。2016年地平線推出了國內首個自主研發設計的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BPU),隨后在 2017發布了地平線第一代處理硬件征程系列,正式宣布地平線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進入商業化量產階段。自成立以來,地平線 BPU 在近年經歷了高斯、伯努利、貝葉斯、納什等架構升級,并以此為基石陸續推出新一代征程系列。2024 年 4 月,地平線正式發布了基于納什 BPU 架構的征程 6 系列,截止 2025 年 1 月 13 日,征程 6 系列已獲超 20 家車企及品牌的平臺化定點,自 2025 年起將助力超 100 款車型搭載
63、中高階智駕功能上市,目前地平線累計量產定點數量超 290 款,智能計算方案已量產超 700 萬件,并預計在 25 年量產超 1000 萬件。圖表34:極氪 ADCU MAX 資料來源:智行駕道,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35:地平線處理硬件交付量(萬件)資料來源:地平線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020040060080010001200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端到端先行者,端到端先行者,軟硬結合軟硬結合破解高階智駕難題破解高階智駕難題。地平線系業界最早布局端到端
64、技術的公司之一,推出的自動駕駛端到端 UniAD 是行業首個且多項任務達到最佳 SOTA 性能的大模型,并以此榮獲 CVPR 2023 最佳論文。在這其中推出的完全端到端算法 Sparse4D 是邁向長時序稀疏化 3D 目標檢測的系列算法,其搭建了純稀疏的融合感知框架,使感知算法效率和精度更高,并且在感知效果和推理速度上,實現了對稠密 BEV 算法的超越。同時,地平線還發布了基于蒙特卡洛樹搜索的自動駕駛端到端深度學習算法,大幅提升智駕系統在復雜交通環境中的交互式博弈能力。地平線沿襲其算法與硬件共同開發的方式,以此為基礎打造了專為大參數 Transformer而生、并原生支持交互博弈蒙特卡洛樹搜
65、索的 BPU 納什架構,其相比地平線此前推出的伯努利架構,在基礎 CNN 網絡上的計算性能實現了 200 多倍的提升,在 Transformer 上性能相比 BPU 貝葉斯架構實現了 20 多倍的提升。納什架構使用了數據驅動的方式以進行功耗優化,利用數據分布特點來設計計算微架構,最終使架構在計算過程中的動態功耗降低 30%以上,同時納什架構使用了三級存儲架構,可以降低大規模參數下的帶寬瓶頸,實現了 BPU 核與核之間更高效的協同,使其能夠支持在單顆 SoC 芯片上進行千億參數級 GPT 模型的推理,使單顆芯片在 5nm、7nm 工藝基礎上達到最高 1000TOPS 的算力,從而滿足未來城區自動
66、駕駛的需求。地平線地平線智駕解決方案產品矩陣完善智駕解決方案產品矩陣完善。地平線提供全場景的乘用車駕駛自動化功能,覆蓋從主流的高級輔助駕駛到高階自動駕駛,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地平線產品分別為主動安全輔助解決方案的 Horizon Mono、針對高速 NOA 解決方案的 Horizon Pilot 以及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 Horizon SuperDrive:Horizon Mono:搭載地平線征程 2/3 系列處理硬件,可識別各種物體,如行人、車輛、道路及交通標志,其提供自動緊急制動(AEB)及智能大燈(IHB)等主動安全功能,以提高乘客及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時提供自適應巡航控制(AC
67、C)、車道居中控制(LCC)、智能巡航輔助(ICA)及交通擁堵輔助(TJA)等舒適功能,改善駕駛體驗。目前 Horizon Mono 解決方案隨著處理硬件的升級而演進,可配置不同的傳感器組合,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如可進一步整合 360 度魚眼感知,以支持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Horizon Mono 已獲超過 200 款 OEM 車型選擇,其中含括許多業內暢銷車型。圖表36:BPU 納什架構 資料來源:高工智能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Hor
68、izon Pilot:可完成更高階的駕駛任務,如自動上下匝道、交通擁堵時自動匯入與匯出、自動變道以及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等。同時,Horizon Pilot 還提供先進的停車輔助功能,例如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及自動記憶泊車等功能。截至 2023年 12 月 31 日,已有超過 25 款車型選擇搭載 Horizon Pilot 解決方案,助力多款理想車型成為目前中國市場暢銷領先的智能汽車之一,其中代表車型為采用了地平線征程 5 處理硬件的理想 L9 Pro。Horizon Super Drive(HSD):HSD 是地平線于 2025 年 1 月 13 日首發的凝聚軟硬結合全棧智駕技術打造的高階智駕系統
69、,其搭載地平線最新的征程 6 系列旗艦產品征程 6P,可運用動態、靜態、Occupancy 三網合一的感知端到端架構,使車輛可在任何道路環境下都能兼顧場景通過率、通行效率和行為擬人,在此架構下遮擋準召率提升 70%,動態代碼行數降低 90%,網絡負載降低 50%,有效解決了感知架構時延高、規則多、負載重的痛點,同時交互博弈帶來的類人性擬人方案使其在堵場景下變道成功率提升 50%,路口通過率提升 67%。HSD 預計將在 2025 年 Q3 隨征程 6P 處理硬件量產亮相。地平線地平線將充分受益于中國本土將充分受益于中國本土 OEM 的強勁勢頭進一步拓展自身市場份額,的強勁勢頭進一步拓展自身市場
70、份額,截止 2024 年上半年,地平線以 71 萬臺的裝機量成為中國本土 OEM 中的最大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為 35.9%,相較于 2023 年全年提升 14.6 pcts,擁有較高份額,地平線業務進展飛速。我們認為隨著中國本土 OEM 在華市場以及高階智能駕駛本身的滲透率在未來的逐步提升,地平線業務有望進一步增長。圖表37:地平線解決方案迭代路徑 資料來源:地平線招股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38:HSD 具體性能提升參數 資料來源:地平線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71、 圖表39:2019-2030E 中國智能汽車銷量及中國 OEM 滲透率 圖表40:24 年 H1 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廠商中國本土 OEM 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地平線招股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地平線招股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長期引領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長期引領地平線地平線業務騰飛業務騰飛。截止 2023 年,地平線 Horizon Pilot交付量尚處起步階段,交付量僅為同時期 Horizon Mono 的 16%,但由于平均售價明顯高于 Horizon Mono,故在收入方面呈均衡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 Horizon Pilot 在 2021年交付僅有 3 千
72、件,2023 年相較于 2021 年交付量增長 90 倍,增速可觀,同時 Horizon Pilot 的平均售價也在 2021-2023 年逐年提升,證明地平線解決方案在市場中的優秀競爭力。我們認為隨著 NOA 功能為代表的智駕功能下沉推動 Horizon Pilot 交付量斜率進一步上升的同時,地平線的高階智駕方案 HSD 在 25 年下半年將再次助推地平線交付量動能的上升,我們認為智能駕駛業務將在近年長期保持量價齊升的增長趨勢并且業務增速有望在長期依舊保持增長快車道。主推高性價比方案,充分受益智駕功能下沉趨勢主推高性價比方案,充分受益智駕功能下沉趨勢。目前市面中搭載了高速 NOA 功能的車
73、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在中高端車型中使用 BEV 感知算法搭配高算力芯片進行功能實現;另一類則是在中低端車型中使用中小算力芯片,此類芯片相較于前者性能一般,同時功能也相對單調,用戶的滿意度一般,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 BEV 算法的算力成10%20%30%40%50%60%70%80%05101520253035中國智能汽車銷量(百萬輛)中國OEM滲透率(%)地平線35.90%公司A26.90%公司C17.70%公司B5.70%公司D2.30%圖表41:地平線各類解決方案平均售價及交付量(左軸售價;右軸交付量)資料來源:地平線招股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020040060080010001200
74、1400160018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21202220232024H1Horizon Mono平均售價(元)Horizon Pilot平均售價(元)Horizon Mono硬件交付量(千件)Horizon Pilot硬件交付量(千件)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本相對更高,通常情況下高算力的 BEV 算法在當下擁有更好的性能,但此前市場上缺少算力和成本均適中的芯片,導致對于 20 萬以下價位的車型來說,算力成本處于可承受范圍之外。地平線所發布的最新一代征程 6 系列便針對
75、以上痛點推出了擁有高算力性價比的 6E、6M 處理硬件,算力分別達 80TOPS、128TOP,致力填補高速 NOA、普及型城區NOA 市場的空缺,對 BEV Transformer、OCC 在內的前沿算法均可以做到高性能支持。搭載了地平線 J6E 處理硬件的解決方案成本可控制在 5000 元左右,獲得了部分主機廠的濃厚興趣。根據 HiEV,目前比亞迪定點了超過 20 款車型中將分別搭載征程 6E、6M及英偉達 OrinN 的智駕系統。預計比亞迪在其 2025 的 500 萬臺級的排產規劃中,高速NOA 滲透率將高達 60-70%,我們認為地平線在 2025 年將進入前裝量產元年,硬件交付量將
76、有較大提升。圖表42:征程 6E/M 首批量產合作車企 資料來源:紅色星際,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43:征程 6 系列性能參數 資料來源:高工智能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3 黑芝麻智能:黑芝麻智能:推崇極致性價比,發力跨域計算彎道超車推崇極致性價比,發力跨域計算彎道超車 國內知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國內知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是一家車規級計算 SoC 及基于 SoC 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SoC 是一種集成了含括中央處理器、內存、I/O 接口及其他關鍵電子元器件的
77、集成電路,而車規級計算 SoC 則賦能智能汽車關鍵任務功能,公司基于 SoC 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集成了嵌入了公司自主開發的 ISP 和 NPU 的 IP 核 SoC、中間件和工具鏈的算法和支持軟件,以滿足廣泛的客戶需求?;诨?SoC 的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快速增長的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快速增長。根據公司招股書,公司營收主要來自于基于 SoC 以及基于算法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用于消費電子的智能影像解決方案。2021 年-2023 年,公司營收分別為 0.61、1.65、3.12 億元;其中基于 SoC 的解決方案隨著公司 SoC在 2022 正式量產后飛速增長,2021-2023
78、 年基于 SoC 的解決方案營收分別為 0.02、0.85、1.94 億元;占總收入的 2.6%、51.6%、62%,SoC 業務逐漸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截止招股書期間,公司已獲得 16 家汽車 OEM 及一級供貨商的 23 款車型意向訂單,并與一汽集團、東風集團、江汽集團、合創、億咖通科技、百度、博世、采埃孚等超過 49 名汽車 OEM及一級供貨商合作,公司產品定點數量的攀升以及智駕解決方案的進一步商業化,預示著公司已成為智駕解決方案的頭部二級供應商之一,正式與各大智駕廠商同臺競技。圖表44:黑芝麻智能 SoC 系統框架 資料來源:車東西,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
79、szqdatemark P.2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公司公司 SoC 分別為專門針對智能駕駛的華山系列以及專注于跨域計算的武當系列:分別為專門針對智能駕駛的華山系列以及專注于跨域計算的武當系列:華山華山 A1000&A1000L:A1000 與 A1000L 均采用 16nm FFC 汽車工藝,A1000L 主要針對 L2 及 L2+級;A1000 可全面支持 L2+至 L3 及應用,A1000L 與 A1000 共享相同的系統架構,具有可互換的軟件及硬件組件,分別在 INT8 精度下提供 16、58 TOPS 算力。截止招股書日期,A1000/L 已獲選用于汽
80、車 OEM(含括汽汽、一汽、東風、利利、及江汽集團)的量產車型的前裝。2)華山)華山 A1000 Pro:A1000 Pro 是公司推出的 A1000 升級版,為當時中國本土開發及推出的首款算力超過 100 TOPS 的自動駕駛 SoC。3)華山)華山 A2000 系列:系列:2024 年 12 月正式發布的新一代 SoC,分別為支持城市 NOA 解決方案的高性價比產品 A2000 Lite、全場景通識智駕芯片 A2000 及面向高階全場景通識智駕甚至場景設計的 A2000 Pro。A2000 系列采用 7nm FFC 汽車工藝并采用自研的全新 NPU 架構“九韶”,相比于市面上部分 NPU
81、采用小核堆疊的方式設計,九韶 NPU采用了大核為主的架構,具有高算力、高能效和高帶寬的特點。4)武當)武當 C1200 系列系列:基于公司獨有的極速數據交換基礎設施(ESDE)設計,針對 L2+自動駕駛及跨域計算而設,可支持智能汽車的所有主要 E/E 結構,迎合智能汽車跨域計算需求,結合了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車身控制及其他計算功能于一個 SoC,減少了芯片的使用數量和系統的復雜度,從而降低了系統 BOM 成本和長期維護代價。圖表45:黑芝麻智能歷年營收結構(百萬元)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招股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050100150200250300350202120222023基于SoC的解決方案
82、基于算法的解決方案智能影像解決方案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2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6:黑芝麻智能華山 A2000 系列 圖表47:黑芝麻智能自研 NPU 新架構“九韶”資料來源:ITBEAR,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TBEAR,國盛證券研究所 發布發布極致性價比方案產品極致性價比方案產品武當武當 1200 系列系列。隨著各大車企逐漸要求在搭載大算力、多傳感器已實現性能的同時追求極致的性價比,以此為基礎,智駕領域的創新焦點已經轉向至核心的芯片、算法、軟件、數據等領域,跨域融合正成為智能駕駛行業降本增效、驅動創新的重要
83、路徑。黑芝麻智能在 2023 年宣布其自身定位將從(“自動駕駛計算芯片的引領者”升級為“智能汽車計算芯片的引領者”,為了上述目標,黑芝麻智能確立了三步戰略定位計劃:1)聚焦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及解決方案,實現產品的商業化落地,形成完整的技術閉環;2)根據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發展趨勢,拓展產品線覆蓋到車內更多的計算節點,形成多產品線的組合;3)擴充產品線覆蓋更多汽車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基于芯片的多種汽車軟硬件解決方案及服務。隨著武當 C1200 系列的發布,也標志著黑芝麻智能正式進入到戰略第二階段,但也同時代表其需要迎接來自高通 8775 以及英偉達 Thor 在中高端市場的挑戰?;诖?,C1200 家
84、族的定位是面向中端主流應用,面向客戶需求和市場份額最大,同時也是能給主機廠帶來最大收益的部分,并且真正解決艙駕一體帶來的安全性挑戰,黑芝麻智能認為多域融合帶來了降本增效應該針對規?;牧慨a,主要為中端主流車型的強需求,而不是僅僅是高端車型的新需求,其本身定位更加適合搭載至 15-25 萬元區間的車型之中,我們認為武當 1200 系列所追求的機制性價比方案也預示著黑芝麻智能在即將到來的智駕平權時代擁有一席之地。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48:武當 1200 系列集成功能一覽 資料來源:黑芝麻智能官網,
85、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三、傳感器:三、傳感器:攝像頭攝像頭&Lidar 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化感知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化感知 3.1 車載車載 CIS:性能要求逐步提升,豪威領跑全球性能要求逐步提升,豪威領跑全球 索尼索尼對汽車市場展望樂觀對汽車市場展望樂觀?;仡櫵髂嵩?24 年 5 月 I&SS 業務說明會上針對汽車市場的展望,其預計到 27-28 年,車載攝像頭搭載數量將從 8 個提升至 12 個,其中前視 ADAS 會增加 1 個,環視 sensing 增加 2 個,環視 view
86、ing 增加 1 個。索尼雖然認為汽車銷量增長速度較慢,但對車載攝像頭出貨量的增長保持樂觀,預計車載攝像頭在 2030 年的出貨量相比 2019 年將增長 6.7 倍。圖表49:車載攝像頭多攝趨勢 資料來源:索尼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50:車載攝像頭銷量趨勢 資料來源:索尼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51:車載攝像頭性能趨勢 資料來源:索尼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豪威引領車載豪威引領車載 CIS 國產替代浪潮國產替代浪潮。根據潮電智庫數據,在 2024 年 9 月車載 CIS
87、出貨量排行榜 TOP6 中,豪威以單月 10.4kk 的出貨量超越安森美,排名位列榜首。2024 年 9月車載 CIS TOP6 廠商出貨量為 32.1kk,同比增長 55%,隨著 360 環視、車道保持輔助、行人 AEB、駕駛員監控系統(DMS)等駕駛輔助功能滲透率的提升,以及 AVP 和 NOA等高階智能駕駛功能的逐漸規?;涞?,單車攝像頭平均搭載量逐年增加??梢钥闯?,在車載 CIS 領域,市場份額較為集中,前兩名企業占據了市場近 1/2 的份額,壟斷地位更加明顯。近兩年,受缺芯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安森美的 CIS 芯片因產能不足,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有所降低。而國內以豪威為代表的國產廠商積
88、極布局,外加國產化替代的影響,本土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圖表52:2024 年 9 月車載 CIS 出貨量排行(KK 百萬顆)資料來源:潮電智庫,國盛證券研究所 10.49.18.294.30.010.01024681012豪威安森美思特威索尼派視爾三星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4H1 韋爾股份韋爾股份汽車汽車 CIS 營收營收 29.14 億元,同比增長億元,同比增長 53%。韋爾股份汽車 CIS 業務營收在 2024H1 達到 29.14 億元,同比增長 53%,占整個圖像傳感器業務營收的比例
89、為31%??梢钥吹?,汽車 CIS 營收及占比逐年提升,我們判斷在智能化多攝趨勢持續滲透下,韋爾股份汽車 CIS 業務有望維持高速成長。圖表53:韋爾股份汽車 CIS 營收及占比 資料來源:韋爾股份年報,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54:豪威中高端汽車 CIS 產品參數 資料來源:豪威官網,電子工程專輯,艾邦制造,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產通網,集微網,國盛證券研究所整理 攜攜 8MP 汽車汽車 CIS OX08D 打開高端市場打開高端市場?;仡櫤劳?CIS 產品發布歷程,我們看到在 2023 年以前,公司多以 3MP 及以下的中低端產品為主,但近兩年 5MP、8MP 等中高端產品明顯變多,其中以 2
90、023 年 9 月發布的 OX08D10 為代表,正式拉開了公司進軍高端市場的帷幕。OX08D10 尺寸比其他同類車外傳感器小 50%,這是首款采用豪威集團全新 2.1 微米 TheiaCel技術的圖像傳感器,該技術利用下一代橫向溢出積分電容器(LOFIC)和豪威集團的 DCG高動態范圍(HDR)技術,在各種照明條件下都能消除LED 閃爍。與未采用 LOFIC 的前代產品相比,全新的 OX08D10 LFM 動態范圍提高至 3.323.21 36.33 45.47 29.14 13.64%26.57%29.27%31.29%0%5%10%15%20%25%30%35%0102030405060
91、702021202220232024H1汽車CIS營收(億元)占比單像素尺寸單像素尺寸傳感器尺寸傳感器尺寸分辨率分辨率推出時間推出時間產品名稱產品名稱3.0um1/2.443MP2021.01OX03F102.1um1/3.453MP2022.01OX03D4C3.0um1/2.443MP2022.09OX03J103.0um1/2.443MP2024.10OX03H102.2um1/2.535MP2022.01OX05B2.1um1/2.485MP2024.05OX05D102.1um1/1.738.3MP2019.12OX08B402.1um1/1.738MP2023.09OX08D102
92、.1um1/1.4312MP2024.10OX12A10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倍,總動態范圍提高至近 3 倍。這一全新的解決方案可為用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的車外攝像頭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圖像質量,從而提高汽車安全性。圖表55:豪威 8MP 汽車 CIS OX08D 資料來源:國際集成電路展覽會暨研討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此后在 2024 年,豪威接連發布了 3 款中高端汽車 CIS 產品:1)5MP OX05D10:2024 年 5 月發布。得益于 TheiaCel技術,OX
93、05D10 能夠在不犧牲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優異的 LFM 功能,而且還保留了汽車廠商要求的重要功能,含括低光性能、小尺寸和低功耗,與 2023 年 9 月發布的 800 萬像素傳感器 OX08D10 屬于同一系列。OX05D10 將在 2025Q3 投入量產。2)12MP OX12A10:2024 年 10 月發布。1200 萬像素 OX12A10 是豪威集團 2.1 微米TheiaCel產品系列中分辨率最高的傳感器,將高分辨率、出色的低光性能、LED 閃爍抑制(LFM)功能、小尺寸、高能效和優異的高溫性能集成于一體,可在任何照明條件下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圖像質量,從而提高汽車安全性。在 Th
94、eiaCel產品系列中,500 萬像素和 800 萬像素解決方案主要針對主流乘用車,而 OX12A10 則專為滿足下一代 ADAS和 AD 機器視覺需求而設計。此外,OX12A10 采用 1/1.43 英寸光學格式,是首款采用豪威集團 a-CSP+封裝技術的圖像傳感器,其尺寸僅為 12450 微米 x 8100 微米,較傳統的球柵陣列(BGA)封裝更為緊湊。OX12A10 將在 2025Q3 投入量產。3)3MP OX03H10:2024 年 10 月發布。這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采用 TheiaCel技術的3.0微米像素汽車視覺傳感器,可在各種照明條件下為環視和后視攝像頭提供清晰成像,顯著提高駕
95、駛安全性。OX03H10 圖像傳感器具有優異的低光性能,利用單次曝光實現整個 140dB 動態范圍,從而實現了絕佳的 LED 閃爍抑制(LFM)功能。OX03H10 的分辨率為 1920 x1536,幀率為 60 幀/秒,功耗較低。3.0 微米像素基于 PureCelPlus-S 堆疊技術,在 1/2.44 英寸光學格式中實現了超小像素尺寸和超高分辨率。此外,OX03H10 同樣采用小尺寸 a-CSP封裝,與豪威集團的 OX03F10 汽車圖像傳感器針腳兼容,可實現無縫升級。OX03H10 將在 2025H1 投入量產。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5 請仔細
96、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3.2 車載車載攝像頭攝像頭:多攝下沉趨勢明顯,舜宇優勢突出多攝下沉趨勢明顯,舜宇優勢突出 雙目和三目方案逐步成為汽車前視主流雙目和三目方案逐步成為汽車前視主流,成本約在成本約在 300-500 元之間元之間。車載攝像頭是ADAS 系統、汽車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設備,主要通過鏡頭和圖像傳感器實現圖像信息的采集功能。車載攝像頭安裝部位主要含括前視、環視、后視、側視和內置。車載攝像頭方案可分為單目、雙目和多目,對目標物的感知維度也逐次增加,感知判斷也更加精準。雙目和三目測量距離較遠且精度較準確,逐步成為汽車前視主流;環視、后視、側視和內置均為廣角鏡頭,可獲
97、得更好的視野范圍。從整車功能需求和成本考慮,目前車輛的前視攝像頭主要服務于 LDW、FCW、TSR、LKA、PCW 等功能,多采用多目方案,成本約在 300-500 元之間;側視和后視的攝像頭可采用較為簡單的單目方案,主要服務于輔助泊車功能,價格在 150 元左右。圖表56:車載攝像頭布局 資料來源:思特威,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57:不同品牌車型前視攝像頭的應用情況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品牌車型前視攝像頭個數分辨率FOV特斯拉長焦 中焦 廣角中焦 廣角蔚來長焦 中焦 廣角長焦 廣角小鵬長焦 中焦 廣角長焦 中焦 廣角長焦 廣角理想平臺廣角雙平臺長焦 廣角HW3.0Model3/
98、S/X3(,)1.2MP35/50/120HW4.02(,)5MP50/120NIO PilotES6/ES8/EC63(,)1.8MP28/52/150NADET5/ET72(,)8MP30/120XPilot3.0G63(,)2MP28/52/100XPilot3.5P53(,)2MP28/52/100XPilot4.0G92(,)8MP30/120J5L7/L8-Air/Pro1()8MP120 Orin-XL7/L8-Max2(,)8MP30/120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受益于受益于 ADA
99、S 滲透率提高帶來的單車平均攝像頭數量增加,車載攝像頭數量和規格都在滲透率提高帶來的單車平均攝像頭數量增加,車載攝像頭數量和規格都在逐步提升逐步提升。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360環視、ADAS、智能座艙等應用為車載攝像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車載攝像頭作為核心傳感器實現量價齊升,單車攝像頭從以往整車1-2 個攝像頭的數量,大幅增加至 5-15 個,單價是以往行車記錄儀等應用的 2-3 倍。根據潮電智庫統計,2024 年,圖表 60 中 18 家國產新能源車汽車平均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超過 7 顆,截至 2025 年 1 月 3 日,該 18 家國產新能源汽車攝像頭需求量已突破 7600萬顆。圖表5
100、8:2016-2022 年主流智能汽車攝像頭數量 圖表59:2024 年中國新能源車企攝像頭需求情況 資料來源:電子發燒友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潮電視覺與感知,國盛證券研究所 隨著高階輔助駕駛功能滲透率的不斷隨著高階輔助駕駛功能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提升,單車攝像頭的平均搭載數量,單車攝像頭的平均搭載數量和像素數都和像素數都在不在不斷斷增長增長。從搭載量來看,L2 級智能駕駛車輛攝像頭平均搭載量為 5 顆,L2+級為 10 顆,L3 級為 14 顆左右。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2024 年 1-10 月,前視和環視攝像頭搭載量增長顯著,搭載量分別達到 1294.7 萬顆和 3409.9 萬顆,滲
101、透率分別達到了 59.9%和47.9%;從像素來看,前視、周視攝像頭高分辨率化趨勢不變,8MP 像素搭載量持續上升。根據佐思汽車研究,2024 年 1-9 月含 8MP 前視安裝量 275.2 萬顆,滲透率從 2023年的 10.6%增長至 23.8%。品牌品牌車型車型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攝像頭數量攝像頭數量特斯拉Model 32016年3月8蔚來ES62018年12月6特斯拉Model Y2019年3月8小鵬P72020年4月14蔚來ET72021年1月11上汽智己L72021年4月15利利極氪0012021年4月15小鵬P52021年9月14長城沙龍機甲龍2021年11月11長安阿維塔1120
102、21年11月13蔚來ET52021年12月11汽汽極狐Alpha S HI2022年5月13哪吒哪吒S2022年6月11理想L92022年6月21日11小鵬G92022年8月132個前向攝像頭(8M),4個環視攝像頭,5個周視攝像頭8M正前感知攝像頭x2、8M側前感知攝像頭x2、800萬像素側后感知攝像頭x2、正后感知攝像頭x1、360 環視攝像頭x4、側前攝像頭x2,雙目攝像頭x1(8M),環視攝像頭x2,后視攝像頭x1,側車攝像頭x1,車內氣能攝像觀前攝像頭x2,側后攝像頭x2攝像頭搭配攝像頭搭配長距高清攝像頭(8M)x7,4個短距環視高清攝像頭,2個車內監控攝像頭,1個車外檢測攝像頭,1
103、個后流媒體攝像頭9個智能駕駛高感知攝像頭,4個智能駕駛環視攝像頭,1個DMS攝像頭7個超高清攝像頭(8M),4個環視攝像頭前向x4、側向x4、后視x1、環視x4(根據官網示意圖推測)7個超高清攝像頭(8M),4個環視攝像頭ADS攝像頭x9、環視攝像頭x43目前視(1個主視+1個魚眼鏡頭+1個長焦距鏡頭)x1、側方前視x2、側方后視x2、后視x13目前向x1、環視x4、DMS攝像頭x13目前視(1個主視+1個魚眼鏡頭+1個長焦距鏡頭)x1、側方前視x2、側方后視x2、后視x1智能駕駛環視x4、智能駕駛高感知攝像頭x9、DMS攝像頭x1前視x4+后視x3(7個攝像頭均為8M)、環視x4車頂高清攝像
104、頭(5M)x3、車身高清攝像頭x12車企汽車銷量(萬輛)攝像頭需求 萬顆平均單車搭載量(顆)()比亞迪汽車特斯拉中國理想汽車利利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奇瑞集團賽力斯汽車廣汽埃安極氪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深藍汽車零跑汽車長城汽車小米汽車哪吒汽車嵐圖汽車427.2 2563.3 65.7 591.3 50.1 550.6 88.8 532.9 80.0 480.0 73.0 438.0 58.4 350.2 42.7 341.5 41.3 247.7 22.2 244.2 22.2 244.2 19.0 209.1 24.4 195.1 29.4 176.2 25.3 152.0 13.5+148
105、.5+9.5 57.1 8.6 51.4 6 9 11 6 6 6 6 8 6 11 11 11 8 6 6 11 6 6 圖表60:不同 ADAS 等級車型搭載的攝像頭數量(個)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級別前視周視后視(行車)環視后視(泊車)內置()內置()總計DMSOMSCMSL011L1112L2145L2+144110L324411214L42441213L52441213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61:2024 年 1-10 月車載攝像頭搭載量與滲透率 圖表62:2024 年
106、1-9 月前視攝像頭 8MP 安裝量及滲透率情況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國盛證券研究所 車載鏡頭需求增速超預期,預計車載鏡頭需求增速超預期,預計 2025 年國內車載攝像頭搭載量突破年國內車載攝像頭搭載量突破 1 億顆億顆。根據潮電智庫統計,全球 2023 年車載鏡頭出貨量達到 2.6 億顆,預計 2024/2025 年的出貨量分別為 3.4 億顆/4.2 億顆,預計 2030 年全球汽車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將達到 136.8 億美元,未來幾年年復合增長率 CAGR 為 8.69%;國內 2022 年車載攝像頭的搭載量為 5046萬顆,預計 2024
107、年增長至 8300 萬顆,2025 年預計將超過 1 億顆,2022-2025 年 CAGR為 25.7%。圖表63:2021-2025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及預測(單位:億顆)圖表64:2019-2030 年全球汽車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潮電視覺與感知,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QYResearch,國盛證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前視環視側前視側后視倒車后視車內搭載量(萬顆)滲透率(右軸,%)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3002023年2024年1-
108、9月安裝量(萬顆)滲透率(右軸,%)1.82.22.63.44.200.511.522.533.544.5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3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麥格納、松下、法雷奧、博世、大陸等麥格納、松下、法雷奧、博世、大陸等海外海外 Tier 1 廠商占據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占據車載攝像頭模組主要市場份主要市場份額額,車載鏡頭競爭格局則為一超多強,舜宇光學,車載鏡頭競爭格局則為一超多強,舜宇光學 2022 年市占率超年市占率超 1/3。全球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主要含括 Panasonic
109、、Magna、Valeo、Continental、ZF TRW、LG Innotek、Bosch 等,2023 年,全球前十強廠商約占 60%的市場份額。從中國車載攝像頭模組市場來看,2023 年,德賽西威、舜宇智領的出貨量分別為 9.40 百萬/9.35 百萬顆,排名前二,??低曇?6.73 百萬顆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全球車載鏡頭的市場格局則為一超多強,舜宇光學車載鏡頭的全球出貨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其 2022 年市占率超過 1/3,為34%,并且其市占率還有持續上升趨勢,根據潮電智庫統計,2024 年市占率超過 38%。圖表66:2023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排名 圖表67:20
110、23 年中國車載攝像頭模組廠商出貨量情況 資料來源:QYResearch,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潮電視覺與感知,國盛證券研究所 9.4 9.4 6.7 5.1 4.8 4.1 3.5 3.5 2.9 2.3 0246810德賽西威舜宇智領??低暁W菲光縱目科技比亞迪豪恩汽電聯創電子智華電子同致電子圖表65:2022-2025 國內前裝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預測(萬顆)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5,046 6,795 8,300 10,000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220232024E2025E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
111、mark P.3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舜宇光學舜宇光學:車載鏡頭龍頭,模組有望放量車載鏡頭龍頭,模組有望放量 公司公司車載鏡頭行業龍頭地位穩固車載鏡頭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公司從 2004 年入局車載領域,2006 年,舜宇車載光學第一款感應類鏡頭量產,在車載鏡頭領域產品線布局豐富,含括前視、側視、后視、環視、內視和 CMS 電子后視等系列車載鏡頭。2024 年,公司車載鏡頭的出貨量較 2023年同期上升約 13%至 1.02 億片。公司持續研發創新,確保技術領先性公司持續研發創新,確保技術領先性。完成了具備自動加熱功能 ADAS 車載鏡頭的研發,該鏡頭可實現快速除
112、冰除霧,并已獲得汽車品牌廠商的定點項目;完成了 17MP 像素“二合一”前視車載鏡頭的研發,該產品可同時實現一顆 8MP 前視望遠車載鏡頭和一顆 17MP前視廣角車載鏡頭的功能。在玻塑混合車載鏡頭方面,完成了 3MP 側視玻塑混合 ADAS鏡頭的研發,進一步減少玻璃鏡片的數量,大幅降低成本;持續推進對光學結構設計的創新,以減少塑料鏡片在高溫下形變對光學性能產生的影響,進而實現高像素玻塑混合車載鏡頭的應用,已完成 8MP 玻塑混合艙內監控車載鏡頭的研發。圖表69:舜宇光學車載鏡頭領域發展進程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舜宇光學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68:舜宇光學車載鏡頭月度出貨量(千片)資料來
113、源:舜宇光學公司公告,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50%0%50%100%150%2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23/0120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2023/072023/082023/092023/102023/112023/122024/012024/022024/032024/042024/052024/062024/072024/082024/092024/102024/112024/12車載鏡頭YoY(%)MoM(%)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0
1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舜宇舜宇集團集團子公司舜宇智領專注車載攝像頭模組研發子公司舜宇智領專注車載攝像頭模組研發,客戶含括蔚來、理想、小鵬客戶含括蔚來、理想、小鵬等等。舜宇智領成立于 2015 年,為舜宇集團的子公司,專注于車載攝像頭模組的研發制造。公司與 Mobileye、地平線、英偉達和高通持續深化生態合作,成功開發參考設計方案,成為頭部客戶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首選供應商,顯著提升產品市占率。公司合作客戶含括蔚來、理想、小鵬、智己、極氪、利利、長城、比亞迪、豐田、現代、斯巴魯等車企,以及電裝、采埃孚、毫末、福瑞泰克等 Tier1。公司三條產品線快速發展:公司三條產
115、品線快速發展:1)環境感知產品線,順利獲得國際排名第一的汽車制造商8MP 車載模組的全球大項目定點,鞏固 8MP 車載模組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地位;2)艙內監測產品線,公司協同算法伙伴開發出緊湊型駕駛員監測 DMS 整機系統,全力拓展海外市場,取得歐洲客戶 DMS 項目定點;3)外攝顯像產品線,依靠被動防結露技術的優勢,迅速提升 3MP 環視車載模組在客戶端的供貨比例。此外,針對高階自動泊車出車時的底盤盲區風險,推出底盤盲區實時監測系統,備受海內外數個潛在客戶青睞;應用車規級板上芯片 COB 封裝技術的車載模組出貨量持續增長,且公司以更低的成本及更短的交貨周期順利完成各項產品的交付。聯創電子:以車
116、載鏡頭為基礎,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聯創電子:以車載鏡頭為基礎,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聯創電子于 2016 年全面進入車載鏡頭領域,并于 2017 年底發布 8MP 車載鏡頭產品。2021 年開始著手開發 1500 萬像素及以上的車載鏡頭。公司已經形成了車載攝像頭產品系列的全棧解決方案,含括倒車影像系統、360 環視系統、高級 ADAS 系統、艙內監控系統、電子后視鏡等,公司在高端 8MP 車載鏡頭市場月均出貨量已經超過 10 萬套。在車載鏡頭產能方面,2022 年,公司可實現 3KK/月車載鏡頭和 800K/月的模組生產。同時,公司持續擴充車載鏡頭和攝像頭模組產能,預計未來形成年產 8000 萬顆
117、車載鏡頭和 6000 萬顆車載攝像頭模組的生產能力。在客戶方面,公司的鏡頭已經通過英偉達、Mobileye 等芯片廠商的認證。公司以車載鏡頭為基礎,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公司以車載鏡頭為基礎,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公司向上自主生產模造玻璃實現降本增效,保障產品良率及供應穩定;向下與客戶聯合開發車載攝像頭模組,并成功進入多家Tier1 和車企的供應鏈體系,含括法雷奧、麥格納、安波福等國際 Tier1 以及特斯拉、蔚來、比亞迪、利利等車企。圖表70:舜宇智領車載攝像頭模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
118、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藍特光學藍特光學:把握把握汽車智能駕駛發展機遇汽車智能駕駛發展機遇,玻璃非球面玻璃非球面收入持續提升收入持續提升。藍特光學的成像類玻璃非球面透鏡主要應用于車載鏡頭、高清安防監控、無人機鏡頭、智能手機等;激光準直類玻璃非球面透鏡主要應用于激光雷達、測距儀、光通訊等領域。通過選用優質光學玻璃作為預形體,經過精密控制的批量熱模壓,生產得到高精度的玻璃非球面透鏡。通過自研模具制造補償技術和多模多穴熱模壓加工技術,提高玻璃非球面透鏡精度并實現批量生產。圖表71:聯創電子重點客戶合作情況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72:藍特光學玻璃非球面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Wi
119、nd,國盛證券研究所-60%-40%-20%0%20%40%60%80%100%120%0.000.501.001.502.002.503.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玻璃非球面營收(億元)yoy(右軸,%)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3.3 激光雷達:激光雷達:價格價格顯著下探顯著下探,禾賽,禾賽&速騰持續放量速騰持續放量 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是智能駕駛環境感知的關鍵方案,激光雷達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與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是智能駕駛環境感知的關鍵方案,激光雷達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
120、與超聲波雷達的有效補充超聲波雷達的有效補充。智能駕駛感知主要含含純視覺感知和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方案。純視覺感知方案是以攝像頭為主導感知外界信息,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方案是以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及激光雷達等多種傳感器協同配合來感知外界信息,不同傳感器的優劣勢可進行互補。激光雷達具有極高的距離分辨率、角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可直接獲取目標的距離、角度、反射強度、速度等信息,生成目標的三維圖像,抗干擾能力較強,可彌補攝像頭在強光或黑夜等場景下性能劣化的缺陷以及微波雷達對金屬物體敏感在人車混雜的場景中不易識別出行人的缺陷。車載激光雷達是車載激光雷達是 L3 級以上自動駕駛必備傳感器級以上自動駕駛必備
121、傳感器。安全冗余是人們考慮的關鍵要素,含激光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是智能駕駛提速的安全保障。隨汽車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單車激光雷達搭載數量將不斷增加,L3、L4 和 L5 級別自動駕駛或分別需要平均搭載 1顆、2-3 顆和 4-6 顆激光雷達。激光雷達種類繁多,按照測距原理和系統結構可分為多個種類,其中,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均為機械式激光雷達。圖表73:激光雷達種類 圖表74:不同路線激光雷達廠商 資料來源:(2023 車載激光雷達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 中國信通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2023 車載激光雷達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 中國信通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光學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集成化助推激光雷
122、達降低成本光學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集成化助推激光雷達降低成本。激光雷達光電系統的成本約占激光雷達整機成本約 70%,由激光發射模組激光接收模組、測時模組(TDC/ADC)和控制模組四部分構成,激光收發模組在成本、體積及重量方面遠高于測時模組和控制模組。通過將分立光學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高度集成,可帶來產品形態及生產工藝的躍遷、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快速擴充產能,完成從分立式激光雷達向集成式激光雷達的進化。隨著激光雷達線數的增加,光學芯片集成化帶來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圖表75:激光雷達光電組成分析 資料來源:2023 車載激光雷達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中國信通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激光雷達光電系統組成激光發射
123、模組 激光接收模組 測時模組控制模組主芯片類型光學芯片光學芯片電學芯片電學芯片對應分立器件模組在整機中的占比成本體積重量30%30%2%5%35%35%2%3%35%35%1%1%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全球汽車全球汽車激光雷達激光雷達 2023-2029 年年 CAGR38%,中國市場價格下沉驅動市場增長,中國市場價格下沉驅動市場增長。根據 Yole,全球汽車 LiDAR 市場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5.38 億美元增長至 2029 年的 36.32億美元,CAGR 為 38%,主要系個人乘用車(
124、PC)和輕型商用車(LCV)市場的強勁推動。其中,中國市場在 LiDAR 技術的應用上表現尤為突出,中國 OEM 廠商正迅速推動LiDAR 技術的整合,與歐洲和美國 OEM 廠商主要在高端市場(F 段)應用 LiDAR 不同,中國 OEM 廠商已開始在更經濟實惠的 D 段市場推出搭載 LiDAR 的車型,2023 年出現了首款搭載 LiDAR 的 C 段車型。圖表76:全球汽車 LiDAR 市場規模 圖表77:個人乘用車(PC)和輕型商用車(LCV)市場推動增長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價格下行推動激光雷達下沉價格下行推動激光雷達下沉。中國市場與
125、世界其他地區在 LiDAR 應用上存在顯著差異。中國 OEM 廠商在積極采納 LiDAR 技術,而其他地區的 OEM 廠商則相對保守,主要在高端車型中集成 LiDAR。2023 年,中國市場的 LiDAR 平均售價(ASP)急劇下降,中國 ASP或低于 500 美元,隨著產量的增加和制造商產品的優化,預計 ASP 的下降趨勢將持續。我們認為激光雷達的價格下降將進一步推動激光雷達向中低端車型下沉。圖表78:激光雷達出貨量 圖表79:激光雷達 ASP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中國中國主導主導 LiDAR 市場,禾賽、速騰合計占據市場,禾賽、速騰合計占
126、據 52%份額份額。2023 年,中國 LiDAR 制造商總體控制了 86%的市場份額,中國在 LiDAR 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其中 2023 年禾賽 Hesai占比 26%,速騰 Robosense 占比 26%,圖達通 Seyond 占比 25%。Valeo 作為非中國LiDAR 制造商在市場中排名第四,擁有 13%的市場份額。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0:激光雷達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yole,國盛證券研究所 禾賽科技禾賽科技 24 年年 12 月交付量突破月交付量突破 10 萬臺,萬臺,202
127、5 主要激光雷達產品的價格減半主要激光雷達產品的價格減半。24Q3收入為 5.39 億元人民幣,同比+21.1%,同比增長主要歸因于中國需求旺盛導致 ADAS激光雷達產品銷售收入增加,部分被自動駕駛業務收入的下降所抵消。24Q3 毛利率為47.7%,而 2023 年同期為 30.6%,同比增長是由于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和 ADAS 激光雷達的有效成本和規模優化,以及執行的非經常性工程服務帶來的更高利潤率。禾賽科技在 2024 年 12 月宣布其激光雷達月交付量突破 10 萬臺,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此目標的激光雷達制造商。與此同時,禾賽科技也宣布了將在 2025 年將其主要激光雷達產品的價格減半,尤其是
128、其下一代用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激光雷達產品 ATX,預計售價將低于 200 美元,僅為當前 AT128 型號價格的一半。禾賽科技表示,盡管價格大幅下降,但因為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可能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提升整體銷售量。圖表81: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產品 資料來源:與非網 eefocus,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82:禾賽科技芯片 資料來源:與非網 eefocus,國盛證券研究所 24Q3 合作進展順利,禾賽已與全球合作進展順利,禾賽已與全球 20 家家 OEM 的的 75 款車型贏得款車型贏得 ADAS 設計合同設計合同:全球:1)禾賽與一家領先的全球汽車 OEM 合作的全球運輸計劃已進展到
129、 B 樣品單元的成功交付,這是驗證公司技術性能并確保符合合作伙伴嚴格標準的關鍵一步;2)與日本排名前 3 的 OEM 合作,在亞洲市場獲得兩個新的開發項目,特別是概念驗證(POC)計劃,涵蓋 L2+乘用車和 L4 自動駕駛出租車應用;3)禾賽目前與三家全球 OEM 合作開展了四個 POC 項目,隨著這些合作伙伴關系進入下一階段,每個項目都具有強大的潛力。國內:1)與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零跑汽車(Leapmotor)合作,獲得另一個新平臺,并與一家中國領先汽車集團支持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合作,為兩款旗艦車產品系列型號特點與技術亮點應用領域ATAT128MEMS0.05ADASAT5125123
130、00400ADASATX60%L2+L2+XTXT3232500100/0.2ADASXT128128500100/0.2ADASFTFT120120200153.6/0.2JTJT3D360系列半固態激光雷達,基于微振鏡,輕薄設計。超高精度(毫弧度)、高分辨率。自動駕駛、機器人等線激光雷達,采用第四代自研芯片,支持米標準測距,米最遠測距,具有光閘抑制。高精度自動駕駛、應用超廣角激光雷達,體積縮小,基于第四代芯片,適用于智能駕駛。智能駕駛系列線激光雷達,最遠測距米,點頻萬點 秒,水平分辨率。長距離激光雷達應用線激光雷達,最遠測距米,點頻萬點 秒,水平分辨率。高端應用系列線激光雷達,最遠測距米,
131、點頻萬點 秒,水平和垂直角分辨率。自動駕駛領域系列專為機器人設計,具備廣視野和高精度成像能力,提供度探測能力。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應用代次特點應用第一代芯片采用和分立器件,僅對驅動和模擬模塊進行芯片化,未顯著降低成本用于早期產品開發階段第二代芯片引入激光器,接收端仍使用分立器件,初步實現成本降低用于部分量產產品,如半固態激光雷達第三代芯片發射和接收模塊全面集成,采用面陣探測器,提升集成度和性能用于純固態激光雷達第四代芯片采用堆疊技術,集成個通道和核智能點云解析引擎,探測器靈敏度提升,功耗降低搭載激光雷達,提供超高分辨率和超遠距離探測能力(V1.0)EELAPD(V1.5)VCSELAPDAT12
132、8(V3.0)FT120(V4.0)3D512256130%85%AT512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型進行改款;2)中國一家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已簽署協議,在其 2025 車型中獨家采用禾賽的 L3 超高性能激光雷達和具有成本效益的 ATX 激光雷達。ATX 正在向SOP 階段推進,作為 2025 年 OEM 陣容的標準功能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3)與上汽大眾簽署汽車激光雷達項目合作框架,將公司地位提升為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合資公司的戰略供應商。圖表83:禾賽科技合作情況 資料來源:與非網 eefocu
133、s,國盛證券研究所 速騰聚創營收再創新高,毛利逐季改善,速騰聚創營收再創新高,毛利逐季改善,24 年年 12 月單月銷量近月單月銷量近 5 萬臺萬臺。速騰聚創 24Q1-Q3 總收入約 11.3 億元,同比增長 91.5%,超過 2023 年全年營收;24Q1-Q3 毛利約 1.7億元,同比增長 375.4%;24Q3 毛利約 7121 萬元,同比增長 210.2%。2024 年 12 月公司激光雷達產品、用于 ADAS 應用的激光雷達產品及用于機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達產品的銷量分別約為 49300 臺、45300 臺及 4000 臺;24Q4 激光雷達產品、用于 ADAS 應用的激光雷達產品及
134、用于機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達產品的銷量分別約 16.2 萬臺、15.4 萬臺及 8300 臺。2024 年全年激光雷達產品、用于 ADAS 應用的激光雷達產品及用于機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達產品的銷量分別約 54.4 萬臺、52.0 萬臺及 2.4 萬臺。速騰聚創速騰聚創新增定點數量飆升,全球合作多點開花,機器人迎來產品及業務雙突破,車載新增定點數量飆升,全球合作多點開花,機器人迎來產品及業務雙突破,車載+機器人雙輪驅動機器人雙輪驅動:目前公司已與全球 28 家整車廠及 Tier 1 達成合作,定點車型數量增至 92 款。在全球化業務上,成功與 7 家全球車企品牌達成定點合作,其中含括 3 家中外合
135、作品牌及 4 家海外主機廠。根據中汽數研 11 月 29 日公布的 2024 年 1-10 月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數據,RoboSense 已經與排名前 5 的汽車品牌中的 4 家確立合作關系;基于全球首個可量產、并同時覆蓋汽車及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全固態廣角激光雷達 E平臺產品,斬獲海外機器人多家重點客戶定點合作,機器人領域訂單規模超出預期,預計明年機器人領域的出貨量有望突破六位數;采用行業領先自研三維力傳感器技術的靈巧手驚艷亮相,下一代更具突破性的多底層技術融合產品即將面世;研發投入明確聚焦視覺、觸覺、電機以及執行單元等關鍵模塊,致力為 AI 機器人時代提供核心增量部件及解決方案??蛻?合作伙伴合
136、作領域 產品應用備注/博世集團汽車、自動駕駛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禾賽與其合作開發車載級激光雷達技術。百度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測試與量產與百度阿波羅自動駕駛團隊合作項目提供定制激光雷達產品,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理想汽車新能源汽車、理想汽車多款車型搭載禾賽激光雷達,合作深度涵蓋激光雷達算法開發與應用探索。小馬智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禾賽為小馬智行打造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禾賽為其提供關鍵傳感器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美國自動駕駛公司采用禾賽激光雷達方案,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出租車為全自動電動車定制激光雷達產品,支持其自動駕駛傳感器系統。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紅旗品牌的旗艦車型將
137、采用禾賽激光雷達,預計年量產。零跑汽車新能源汽車、零跑全新量產車型搭載禾賽激光雷達,雙方合作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應用。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長安基于軟件驅動架構的多款新型車型搭載禾賽激光雷達。美團機器人配送、自動駕駛快遞適配美團的自動配送車采用禾賽激光雷達,滿足其小時無人配送需求。自動駕駛配送機器人利用禾賽激光雷達為其最后一英里配送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小米自動駕駛、智能硬件小米參與禾賽的融資,并在自動汽車領域與禾賽展開合作。美團自動駕駛配送、機器人應用美團作為投資方,推動禾賽激光雷達在自主配送領域的應用,并推廣無人配送車。奧迪自動駕駛、與禾賽合作,為奧迪的自動駕駛項目提供激光雷達技術方案。通用汽
138、車自動駕駛、與禾賽合作,為其自動駕駛車輛項目提供激光雷達解決方案。ADASAuroraAuroraZooxZooxADASET252025ADASAT128ADASAT128Pandar6424NuroNuroADASADAS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84:速騰聚創新增定點數量飆升 資料來源:速騰聚創公眾號,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85: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產品 資料來源:速騰聚創官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5 0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
139、告末頁聲明 四、投資建議四、投資建議 建議關注:建議關注:智駕芯片:智駕芯片: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瑞芯微、全志科技 智駕域控:智駕域控:比亞迪電子、立訊精密 車載車載 CIS:韋爾股份、晶方科技 車載鏡頭車載鏡頭&玻璃非球面:玻璃非球面:舜宇光學科技、藍特光學、聯創電子、宇瞳光學、瑞聲科技 車載攝像頭模組:車載攝像頭模組:舜宇光學科技、丘鈦科技、聯創電子 激光雷達:激光雷達:禾賽科技、速騰聚創 連接器:連接器:電連技術、瑞可達、立訊精密 以太網以太網 SerDes:龍迅股份、裕太微 NOR Flash:兆易創新、汽京君正、普冉股份、東芯股份 車規模擬芯片:車規模擬芯片:納芯微、圣邦股份、思瑞浦
140、、雅創電子、韋爾股份 車規功率芯片:車規功率芯片:斯達半導、新潔能、揚杰科技、時代電氣 被動元件:被動元件:順絡電子、三環集團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智駕下沉速度不及預期)智駕下沉速度不及預期:當前市場關注點仍主要在于高階智駕配置下沉至中低價格帶汽車的速度,如果下沉速度不及預期,將會影響產業鏈各環節的出貨量節奏。2)下游需求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終端車企推動智駕下沉后,如果消費者并未因此主動買單,會導致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從而影響相關廠商業績。3)行業競爭加?。┬袠I競爭加?。喝绻a業鏈各環節出現價格的惡性競爭,即使出貨量有所提升,但價格下降過快也會影響廠商業績增長速度和質量。2025 01
141、 24年 月 日 gszqdatemark P.4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本公司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
142、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及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
143、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本報告版權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任何機構或個人如引用、刊發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國盛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任何觀點均精準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
144、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15%之間 持有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5
145、%以上 行業評級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10%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國盛證券研究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汽京汽京 上海上海 地址:汽京市東城區永定門西濱河路 8 號院 7 樓中海地產廣場東塔 7 層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洋涇路 555 號陸家嘴金融街區 22棟 郵編:100077 郵編:200120 郵箱: 電話:021-38124100 郵箱: 南昌南昌 深圳深圳 地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中大道 1115 號汽京銀行大廈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100 號鼎和大廈 24 樓 郵編:330038 郵編:518033 傳真:0791-86281485 郵箱: 郵箱: 2025 01 24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