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知識產權中心:2023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智能起重機械裝備產業專利導航報告(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知識產權中心:2023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智能起重機械裝備產業專利導航報告(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智能起重機械裝備產業專利導航報告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項目實施單位:山東龍輝起重機械有限公司二零二三年九月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 目目 錄錄(一)、產業發展現狀分析.3 1、全球產業現狀分析.3 1.1、產業基礎數據.3 1.2、產業轉移趨勢.13 1.3、優勢國家產業政策.14 2、我國產業現狀.29 2.1、產業基礎數據.29 2.2、產業發展趨勢.35 2.3、產業龍頭企業分析.53 2.4、產業政策.61 3、泰安市區域產業現狀.66 3.1、產業基礎數據.66 3.2、面臨的問題.69 3.3、政策環境.71(二)、產業專利導航分析.73 1、研究內容與
2、方法.73 1.1、研究內容.73 1.2、技術分解.75 1.3、檢索工具和方法.81 1.4、去噪處理.82 1.5、標引及數據處理.82 2、產業發展方向導航.83 2.1、產業創新發展與專利布局關系分析.83 3、區域產業發展定位.113 3.1、產業結構定位.113 3.2、企業創新實力定位.117 3.3、創新人才儲備定位.135 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2 3.4、技術創新能力定位.139 3.5、專利運營實力定位.145 4、區域產業發展路徑導航.150 4.1、產業布局結構優化路徑.150 4.2 企業整合培育引進路徑.160 4.3 創新人才引進培養路徑.161(三)、制
3、定專利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政策性文件.168 1、總體要求.168 2、發展目標.170 3、主要任務.171 4、保障措施.174 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3 (一)、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一)、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 1、全球產業現狀分析、全球產業現狀分析 1.11.1、產業基礎數據、產業基礎數據 起重機械是應用廣泛的機械設備,涵蓋制造業多個方面。按照機械的結構劃分,起重機械可劃分為輕小型起重設備、升降機、起重機、架空單軌系統四類。其中,輕小型起重設備較為便攜,適用于工作強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升降機是一種行程垂直的起重機械,其升降路線較固定。起重機是指在一定范圍內垂直提升并水平搬運物料的多動作起重機
4、械。架空單軌系統是指起重小車沿著由吊掛單軌組成的復合線路運行的起重機械。起重機械分類:全球起重機行業發展 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4 我國起重機械行業起步于 20 世紀 50 年代,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六十多年的發展,大致上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起步期(20 世紀 50-70 年代)、開發期(20世紀 80-90 年代)、低迷期(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高速發展期(21 世紀年代至今)。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起重機械工業總產值由 2013 年的 3373.4 億元增長到2017 年的 4222.3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5.8%。在國家利好政策和宏觀經濟發展良好態勢的背景下,中國各地區都在加快
5、推進已納入規劃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為起重機械產業的產品、裝備、和起重機械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未來中國起重機械行業工業總產值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在 2021 年達到5345 億元,起重機械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5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電動起重機的國家之一。從 1883 年美國起重機制造商 Franklin 生產出一系列小起重量、動力驅動的起重設備開始,各起重機制造商紛紛制造了大量的起重機械,廣泛應用于制造業中。美國既是生產起重機的主要國家,又是最大的世界市場之一,年市場需求量達 600 億美元。雖然美國工程起車機行業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于歐洲,但是
6、近年來,美國工程起重機械業通過收購和合并已經開始蓬勃發展,主要的起重機企業有:馬尼托瓦克公司 1925 年成立干美國 Wisconsin 州.特點是技術較先講 性能較高 可靠性能高,產品主要銷往美洲地區和亞大地區,其自主研發出且有可變位配重的 31000 型展帶式起重機,其主要優點是在吊運物品的過程中,能夠大量減少地面的準備工作。這種起重機能夠吊運所有等級的額定負荷,在工地上的移動較為方便,能夠較靈活地完成施工過程中的吊運工作。馬尼托瓦克絎架臂除帶吊,波坦塔吊和格魯夫液壓移動金以及萬國隨車吊在世界五大洲的多個地方制造,銷售并提供服務。特雷克斯是一家產品多樣化,在全球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制造廠商,業
7、務范圍涉及工程機械、基礎設施、采石、能源再生、露天開礦、造船、運輸、煉油、電力和維修制造工業。特雷克斯旗下有高空作業平臺、建筑機械、重機、物料搬運與港口解決方案和物料處理事業部。這五個事業部的產品覆蓋高空作業平臺、移動式起重機、塔吊、工業起重機、港口設備、絕緣電力作業設備、物料搬運、破碎與篩分和小型建筑機械等九個產品大類。在所服務的市場中,特雷克斯在全球有 2000 多個銷售網點,近 80%的產品在行業中排全球前三名內,公司業務遍及全球(北美 40%,歐洲 30%,其他地區 30%),其中,銷售收入的 5%-10%來自于中國。德馬格起重機械有限公司,被譽為“起重機械專家”,被特雷克斯收購。公司
8、在 1840 年已經開始生產橋式起重機,早日專注于生產起重機和起重機部件,集中力量來減輕起重機的重量(使用節重的材料和結構,如各節譬采用不同譬厚等),力求創造符合現代技術水平的若干產品來開拓海外市場。如今基于產品種類中的驅動產品,輕型起重機和標準起重機業務,德馬格起重機械為小型工作坊到大型工業的各類公司提供物流,工業驅動產品的解決方案。林克貝爾特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起審機和控掘機制造商之一。起車機在美國的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6 肯塔基洲列克星敦市的工廠制造,通過該公司 150 多個北美的銷售網或分銷處進行銷售。該公司生產的伸縮臂越野輪胎起重機在北美市場上的占有額為 20%左右,產品有三種型號
9、(HSP-8018C HSP8020C 和 HSP-8022C),起重量為 1620t。該公司生產的液壓伸縮譬汽車起重機,在美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大約有 30%。目前,美國起重機產業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1、重組、聯合、購并趨勢加快 在歐美工程起重機行業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許多制造商認識到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并逐漸壯大,必須要以更好的產品,更可靠的質量和更合理的價格贏得用戶,滿意的用戶是他們得以長期生存的唯一保證,而達到這一目標便捷方式是通過收購或與其他的制造商合并,很快就可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提高生產能力和擴大銷售網絡,降低產品開發成本,達到更高的金融地位和更高的股價,有時還有更大的利潤。目前,國內
10、外工程起車機行業的各大企業都在蝎力采取各種戰略,快速提升自身的實力。重組、聯合、購并及上市融資已成為許多企業應對市場,提升自我實力,整合相對優勢的經營手段。2002 年美國特雷克斯公可完成對德馬格移動起重機公司【Demaa Mobile Cranes)收購,該公司將其經營業務合并到自己在全球業務范圍之內,同時兼并了在西班牙、德國、法國的營銷辦事處,并在歐洲和美國重新組建了三個二手起重機的維修中心。公司還將在美國開啟兩家二手起重機維修中心,增加德馬格在德國現有的二手起重機維修工廠的力量。由于特雷克斯的全地面起重機(3 橋,4 橋、5 橋)與德馬格的全地面起重機(AC50、AC80AC100)相似
11、,公司停止生產其產品,僅保留 2 橋 ATT400-3 型,并事新定型為 AC35。特雷克斯公司將德馬格的三家起重機制造廠(兩家在德國的 Zweibrcken,一家在匈牙利)予以保留,將德馬格生產的移動式起車機和醫帶式起車機發往特雷克斯公司在美國北部的卡羅萊納州的 WilmintonT 進行調設和涂裝。整合德馬格公司在歐洲的銷售網絡。美國馬尼托瓦克集團公司作為國際工程起重機行業世界重量級公司,先后并購了格魯夫公司、波坦公司。其產品除了工程起重機外(產品型號已達到 1000種),同時還擁有 30 多個品種的新型產品。馬尼托瓦克集團公司雖已并購了格魯夫、波坦公司,成立了馬尼托瓦克起重機集團,但其產
12、品仍保留馬尼托瓦克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7 (Manitowoc)、格魯夫(Grove)(在移動式液壓起重機市場排在前三甲)、波坦(Potain)(歐洲乃至全球市場上最為著名的塔式起重機品牌,其銷售額名列全球塔機市場第一)三大著名品牌。新組建后的馬尼托瓦克起重集團在諸多方面都可實現資源的共享,實現三者之間的有效互補。馬尼托瓦克在歐洲、南、北美洲已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市場,擁有多達數千臺履帶式起重機的美國市場,馬尼托瓦克就占有其中 80%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馬尼托瓦克還在全球 200t 以上履帶式起重機市場中保有量名列前茅。目前三大品牌的產品都已來到了中國多年,社會保有量呈快速增長的勢頭。2.
13、租賃市場商機無限 美國的工程機械租憑產業很發達,工程機械租憑公司隨處可見。一般企業把工程機械設備的利用率控制在 85%以上。當低于 75%時,施工企業不再選擇自己擁有設備,而選擇向社會出租,或從社會租售,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資金的利用率如由于全地面起重機價格昂貴,有些施工單位預算購買不劃算,因此租賃成為他們在施工中的第一選擇。美國工程承包商通常把設備租售作為補充設備的主要途徑,把多余的工程機械設備或利用率不高的工程機械設備,以租售形式向社會出租。美國政府為租賃業發展給予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大力鼓勵租賃企業發展,這些都促使租賃業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長。根據美國租賃協會的統計,在美國和加拿大,約有
14、 1.2 萬個租賃企業,全年總營業額在 140 億170 億美元。在這些租賃公司中至少有 70%的企經營機械設備售務,租憑是中國客戶與美國客戶的最大區別。據工程起重機行業協會提供的信息,美國工程起重機的用戶約有 70%為租售公司,與我國 70%以上的用戶為個體私營施工企業形成一個明顯的對比,未來將是二手業(二手設備經營)與租售業的時代其蘊藏最大商機的產業,也是最快獲利的市場。3、二手起重機潛力凸顯 美國一些大型起重機制造企業非常重視二手起重機的市場,表現為:一是重視二手起重機的回收和維修,一是二手起重機的市場。從特雷克斯公司在歐洲和美國重新組建的三個二手起重機的維修中心,又將在美國開啟兩家二手
15、起重機維修中心,以及德馬格增加了在德國現有的二手起重機維修工廠的力量可以看出,一手起重機市場且有很大的潛力。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8 歐洲 國際起重機制造業已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在工程起重機械領域,歐洲、美國和日本處于領先地位,主要生產國為德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歐洲作為工程起車機的發源地,輪式起重機生產技術水平最高。該地區的工程起車機械業主要生產全地面起車機,醫帶式起重機和緊湊型輪胎起重機,也生產少量汽車起重機。其中,全路面起重機、履帶起重機以中大噸位為主;緊湊型輪胎起重機則以小噸位為主:汽車起重機一般為通用底盤組裝全地面上車,即以改裝為主。其產品技術先進,性能高,可靠性高,產品
16、銷往全球。最負盛名的生產企業有利勃海爾,德馬克,森內博根,德國格魯夫,波坦等。德國在工程機械領域,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強大的研發實力,創造了極其輝煌的成就。1906 年成立的德國哥特瓦爾德(GOTTWALD)公司,被譽為起重機業界的不朽傳奇。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在盟軍的炮火中奇跡般的生存下來。在上世紀 80 年代鼎盛時期,制造的一系列特大噸位起重機,可以說是世界工程機械史上的奇跡。德國軍火巨頭克虜伯(KRUPP)公司,二戰后轉產民用工程機械、積極參與德國重建,在工程機械領域重新崛起,生產的起重機械行銷全世界。德國德馬格(DEMAG)原屬德國曼內斯曼集團旗下企業,是歐洲老牌工程機械企業,擁有近
17、200 年歷史,以其無與倫比的品質享譽世界??梢蚤_玩笑的說,當DEMAG 牌起重機滿街跑的時候,LIEBHERR 集團的創始人漢斯利勃海爾還在搖籃里。然而近年來,德國人苦心經營上百年的幾大著名起重機品牌卻“各奔東西”。1985 年 KRUPP 收購了 GOTTWALD 后,起重機業務如虎添翼。GOTTWALD 的椼架式起重機業務,則被 DEMAG 買走。但是僅僅過了十年,KRUPP 的起重機業務被美國格魯夫(GROVE)收購。2002 年格魯夫又被美國馬尼托瓦克集團收購。2000 年,曼內斯曼集團進行結構重組,將德馬格(DEMAG)起重機業務出售給西門子集團。2002 年 5 月,西門子又將德
18、馬格(DEMAG)轉賣給美國特雷克斯集團。僅存的利勃海爾,若從稅收上來講,卻是瑞士企業。德國利勃海爾集團是世界領先的重型機械制造商之一,1949 年由漢斯利勃海爾創立于德國南部小鎮基希多夫(Kirchdorf)。目前集團擁有約 32600 名員工,在全世界有 100 多家子公司,35 個生產基地,2008 年營業收入達 84 億歐元。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9 集團母公司是位于瑞士 Bulle 市的利勃海爾國際有限公司,管理者全部是利勃海爾家族的成員。早在 1978 年,利勃海爾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開拓中國市場。起重機是利勃海爾的核心業務之一。2008 年,利勃海爾共交付了 1744 臺起
19、重機,銷售額達到 19.03 億歐元。利勃海爾位于德國愛茵根(Ehingen)的工廠,能夠為用戶提供 350-1200 噸的全路面起重機和 104-1350 噸的 LR 系列履帶式起重機。產品特點包括采用全液壓驅動、電液比例控制,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安裝超起裝置,并具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2005 年利勃海爾推出的 LR 11350 履帶式起重機,最大起重能力 1350 噸,工作半徑 12 米,最大載荷力矩 22748 噸米,主起重臂長 30-150 米,副臂長 36-114 米。該產品的第 1、2 臺都賣給了中國用戶,售價 1.7 億元人民幣。2006 年 6 月,中石油一建用該型起重機,在大連石
20、化成功吊裝了 1206 噸重的加氫反應器。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0 利勃海爾和德馬泰克公司都向美洲和亞洲出口起重機,加藤公司也將產品出售到歐洲。但起重機生產本地化要比依賴當地代理商能創造更多機會,多田野和加藤這兩家公司產品相似,汽車起重機底盤也相同,但多田野海外投資多于加藤公司,因而在增加出口、改善國內市場萎縮帶來的困境方面處于更有利的位置。多數廠商在爭奪上述市場的同時,還努力擴大產品系列。格魯夫公司的汽車起重機和 RT 產品具有競爭優勢,購買克虜伯公司后,在 AT 產品方面也頗具實力,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1 該公司還準備生產履帶式起重機。馬尼突沃克公司已在履帶式起重機行業居支配
21、地位,但也希望在其他起重機產品領域取得相同影響力。以往起重機廠商的某些合作,大多集中于營銷協定或許可證貿易協定。許可證貿易要比全面并購方式開展早,風險也小,在行業中已有先例。但按許可證協定進行制造,往往在期滿后因產權爭議而告終。特雷克斯與日本 IHI 公司有歷史聯系,在 50 年代科林起重機廠取得了 IHI 桁架臂技術,至今特雷克斯還提供涂裝 AmericanCrane 公司產品標志的 IHI 履帶式起重機。有人會將特雷克斯-IHI的合作看作許可證貿易行得通的例證。但此類協定難以持久,其結果無非是特雷克斯要求加強對 IHI 公司的控制,或者謀求獨立生產履帶式起重機。IHI 目前尚未建立北美市場
22、份額,僅起分承包商作用。英國格魯夫公司從 1999 年開始銷售神鋼履帶式起重機和城市型起重機。日本 日本從 70 年代起成為工程起重機生產大國,產品質量和數量提高很快,已出口到歐美市場,年總產量居世界第一。自 1992 年以來,由于受日元升值、國內基建投資下降和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年產量呈下降趨勢。年總產值從 1991 年約 5100 億日元下降到 1997 年的 3100 億日元左右,1998 年又比 1997 年下降 1/3以上。1998 年日本工程起重機總產量為 25560 臺,其中,RT 產品 2087 臺,汽車起重機 820 臺,履帶起重機 692 臺,隨車起重機 15032 臺,其他
23、兩類機種共 7029臺。RT 產品年總產值達 550 億日元,為各機種之首,其次為履帶起重機,約 400億日元。1991 年日本 5t 以上的輪式起重機市場總銷售量達 6700 臺,目前日本市場年需求量為 3000 臺。日本從美國引進了汽車起重機技術,70 年代在與歐美技術交流的基礎上做了較大改進,此后在中小噸位起重機市場占據了部分市場。日本的汽車起重機生產商主要包括多田野(TADANO)、加藤(KATO)、神鋼(Kobelco)、日立住友(Hitachi-Sumitomo)和石川島(IHI)公司。從上世紀 60 年代進軍世界市場后,獲得巨大發展。但是受日本國土狹窄、道路規范的限制,大噸位汽車
24、起重機市場發展緩慢。日本的起重機生產廠家,主要有神戶制鋼(KOBELCO)創立于 1905 年,從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2 1953 年開始生產輪胎式起重機。1964 年開發了 3000 系列履帶起重機,1977 年開發了 5000 系列履帶式起重機,1983 年設計成功 5650 型履帶起重機,最大起重量 650 噸,1984 年升級換代為 7000 系列。1993 年研制成功 SL13000 型履帶起重機,最大起重噸位達到 800 噸。此外,還針對歐美市場開發了 60-250 噸級的CKE 系列帶起重機。其產品系列化程度高,注重發展中小噸位履帶起重機,因此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定分額。20
25、08 年銷售收入 9.39 億美元。住友是日本屈指可數的企業集團,歷史可追溯至 1585 年,明治時期形成住友財閥,二戰后被強令肢解。各企業獨立發展后,形成今天的住友企業群。1963年,住友重機械工業(株)與美國林克-貝爾特(Link-belt)公司合作,研制履帶起重機及汽車起重機。1964 年開始銷售“住友 Link-belt”牌汽車起重機,1970年開發出油壓式卡車起重機,1975 年在千葉工廠開始制造液壓履帶式起重機。1990 年開發出全地面起重機。日立創建于 1910 年,1965 年,日立制作所(株)的建設機械銷售部門及服務部門合并后,成立日立建機株式會社,1970 年設立工廠,19
26、71 年開始銷售 KH150全油壓式履帶起重機。1981 年與多田鐵工所合作,生產卡車起重機和履帶式起重機。1994 年將 KH 系列升級為 CX 系列。2001 年住友建機進行公司分化,設立住友重機械建機起重機(株)。2002年 7 月 1 日,住 友 重 機 與 日 立 建 機 株 式 會 社 合 并,成 立 日 立 住 友(Hitachi-Sumitomo)重機械建機起重機(株)。主要生產 30-750 噸級 SCX 系列履帶式起重機,以及全地面起重機。2008 年銷售收入 5.18 億美元。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會社(IHI),成立于 1853 年,是日本三大重工業制造企業之一,至今
27、已有 150 多年歷史。它的前身為造船廠,現已經發展成為全面的重工業制造商,產品涉及航空航天、核電化工、交通船舶、工程機械等門類。起重機產品是 IHI 的弱項,主要與美國特雷克斯合作生產 275 噸以下級別的履帶式起重機??偟膩碚f,日本企業生產的履帶式起重機,主要以 300 噸以下的型號為主,注重產品的精細化和系列化,與歐美產品相比,以性價比取勝,比較適合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需求。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3 1.21.2、產業轉移趨勢、產業轉移趨勢 歐洲作為工程起重機的發源地,也是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代表輪式起重機的更高水平,更負盛名的生產企業有利勃海爾、德馬克,同時還有森內博根、德國格魯夫、
28、多田野法恩、波塔恩、奧米格、里格、PPM 等著名企業,該地區主要現狀為:主要生產全地面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緊湊型輪胎起重機,也生產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4 少量汽車起重機。其中全路面起重機、履帶起重機以中大噸位為主;緊湊型輪胎起重機則以小噸位為主;汽車起重機一般為通用底盤組裝全地面上車,即以改裝為主。其產品技術先進、性能高、可靠性高,產品遍布全球。美國工程起重機相對落后于歐洲水平。近年來,通過收購和合并的手段,先是格魯夫收購了歐洲老牌起重機企業克虜伯公司,然后特雷克斯收購了德國德馬克;隨后,馬尼托瓦克兼并了包括美國格魯夫公司在內的國內大部分工程起重機企業,使美國工程起重機行業得以蓬勃發
29、展。目前該地區主要生產輪胎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全路面起重機和汽車起重機。主要生產企業為馬尼托瓦克,特點是技術較先進、性能較高、可靠性能高,其中汽車底盤技術和全路面技術領先于歐洲,產品主要銷往美州地區和亞太地 區。日本作為二戰后崛起的經濟強國,輪式起重機開發生產雖然起步較晚(起步于 20 世紀 70 年代),但發展很快,很受亞太市場的歡迎;同時,日本通過收購的手段來更新技術,加快發展速度,如日本多田野收購德國法恩底盤公司來發展其全路面技術。日本主要生產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越野輪胎起重機、全路面起重機,其中越野輪胎起重機產量更大,汽車起重機的產量次之,呈減少趨勢,全路面起重機的產量更少,呈上
30、升趨勢,主要生產企業為多田野、加藤、神鋼、日立、小松等。產品特點是技術水平、性能、可靠性落后于歐美水平,40%的產品用于出口。1.31.3、優勢國家產業政策、優勢國家產業政策 美國 美國對制造業的關注程度非常高。從美國制造業發展過程可以發現,在建國初期就開始對制造業進行持續的關注和扶持。從發展初期的保護手段到發展后期的促進手段,其目的都是促美國制造業發展,并能夠持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梢钥闯鲎鳛閯撔律鷳B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政策對制造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國引導政策與制造業 保護貿易政策與美國制造業發展 保護貿易政策對美國制造業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漢密爾頓提出的制造業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
31、5 報告不僅僅屬于理論層面對制造業的指導,更是實實在在地對美國制造業初期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在美國制造業發展史上,一直都伴隨著保護貿易政策的影子。關稅貿易保護政策助推美國制造業崛起 保護貿易政策是美國制造業得以振興發展的基石。美國制造業萌芽初期,外部發展環境并不友好。與荷蘭、英國等老牌制造大國相比,美國面臨更惡劣的生存環境。美國國內面臨制造業與傳統農業發展勢力爭奪市場的紛爭局面,而國外則面臨自英國的強大壓力,英國制造業產品與其形成激烈的競爭。美國市場是英國最大的海外商品銷售市場,美國發展制造業意味著英國制造業出口利潤的喪失。因此,英國對美國發展制造業設置了各種障礙,尤其以技術封鎖和技術工人限
32、制為最。但美國執政者清晰的認識到制造業發展對國家長遠利益的深遠意義。美國制造業發展初期,采取與英國制造業直接競爭的模式。因為,自由競爭更是深入美國內心的精神所在。在多次遭受慘敗后,漢密爾頓對美國經濟形勢進行充分判斷,提出美國必須發展制造業。同時指出,美國發展制造業必須采取保護貿易政策。實際上,漢密爾頓奠定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理論基礎。由此開始,美國歷屆政府首腦均尤其重視對制造業的培育工作。保護性貿易政策是美國發展制造業最常用的政策手段,其中保護性關稅則更為普通。對于制造業的保護被美國多屆總統認可。1812 年英美戰爭爆發之時,美國即將其關稅提高一倍以滿足戰時籌資需要。在制造業成為比傳統產業和資
33、本運營更能盈利的產業不久,美國體制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即采用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部件以互換的工業制品的“美式制造體系”。盡管崇尚自由競爭,但美國國會還是決定本國廠商必須享有一些保護政策(例如關稅),以對抗進口產品。與先前的荷蘭、英國的機構相比,美國公司更依賴國家力量為自己的擴張創造條件。因此,美國經濟是在 30%進口關稅的銅墻鐵壁的保護中步入成長期的。1899 年泛美會議召開,1901-1905 年開挖巴拿馬運河等等,都充分地證明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緊密關系,體現了美國政府對其企業在海外利益的支持。正是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6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式的縱向一體化制造
34、產業迅速完成了向全球的擴張。多維貿易保護政策維持美國制造業的國際領先地位 除關稅政策外,美國政府還制定了其他旨在保護生產廠商和企業家的法規,為海外公司提供稅收優惠和保險計劃,提供政治和軍事保護。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向歐洲提供了大量美元以及只有美元才能買到的貨物,把西歐變成美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場所,保障美國資本攫取巨額利潤?!懊绹ㄟ^提供大量額外的財政經費和逐步接受貿易和支付的自由化,在1947 年到 1948 年間拯救了而不是放棄了它早先要最終實現多邊機制的目標。這樣一種政策是可能的,這是因為當時國際政治經濟的基本特征,就是建立在霸權基礎上的美國的領導地位”,此即廣為爭議的“霸
35、權穩定論”。貿易自由化絕不意味著美國對保護貿易手段的放棄。實際上,美國仍熟練應用該手段并不斷獲取自身利益。以 20 世紀 70 至 90 年代日本為例,隨著產業不斷升級,日本制造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很多核心高科技領域,如數控機床、半導體等領域均對美國制造業沖擊很大。對此,時任總統里根展開一系列保護貿易手段對日本進行打擊。保護貿易手段包括懲罰性關稅、進口限制等,在“1988 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中增加“特別 301 條款”,針對日本產品進行精準打擊。在一系列壓力下,日本只能通過日元大幅度升值、自愿出口限制等手段滿足美國的利益訴求。在此之后,日本經濟發展進入“衰退的 10 年”,而美國則繼續保持
36、其制造業領先地位。歷屆政府均運用單邊主義對外部強大競爭對手進行抵制。技術壁壘、產品禁售措施等保護貿易手段,紛紛用于中國以限制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例如,近期針對中興和華為的技術封鎖,就是試圖保持美國國際地位的典型的保護貿易手段。此外,美國 2018 年 10 月發布國家先進制造業領導戰略,提出發展和推廣新的制造技術、教育和培訓制造業勞動力,以及擴大國內制造業供應能力。美國創新戰略頂層設計 美國制造業創新政策管理體制。美國制造業創新政策的科技管理體系由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總統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7 科技助理(ASTP)、國家科技委員會(NSTC)、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
37、P)構成,是以總統辦公室為核心的制造業創新戰略政策的“四駕馬車”?!八鸟{馬車”跨領域跨部門整合國家的制造業創新資源,把關總體戰略計劃,確保政府能夠充分發揮領導職能和牽引作用。國家科技委員會(NSTC)具體組織協調聯邦機構中的制造業創新政策和具體事務。2018 年 10 月,NSTC 的先進制造委員會發布 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列出五大重點技術和三大產業發展目標,旨在提升和擴大美國的先進制造的國際競爭力優勢??偨y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負責對重大的制造業創新問題開展咨詢,主要由學界、工業界和科研機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杰出專家組成。2012 年起 PCAST預算由 OSTP 轉為美國能源部劃
38、撥,但具體工作仍由 OSTP 進行領導。美國制造業創新戰略頂層設計一覽??偨Y和對比近十多年的美國制造業創新政策設計,美國政府結合國家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需求制定宏觀計劃方向,在推動制造業創新頂層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2009 年 12 月,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發布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提出要加大政府資金對于新興技術和產業化的扶持力度。2015 年 10 月,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科技政策辦公室聯合發布美國創新戰略,強調了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8 以下九大戰略領域:先進制造、精密醫療、大腦計劃、先進汽車、智慧城市、清潔能源和節能技術、教育技術、太空探索和計算機新領域。2012 年,奧
39、巴馬政府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時隔 6 年后,2018 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再次發布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戰略。該報告展示了新階段美國引領全球先進制造的愿景,提出通過發展和推廣新的制造技術;教育、培訓和匹配制造業勞動力;擴大國內制造業供應鏈能力三大任務,確保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歐洲 歐 盟 委 員 會(European Commission)關 于 歐 盟 工 業 戰 略(Industrial Strategy)的決定,不僅將決定歐洲的復蘇力度,還將決定其在未來 20 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是否符合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原則的競爭力。其更新后的戰略必須表明,“
40、綠色協議”及其環境和社會目標不僅僅是紙上談文。歐洲在工業政策上的領導地位必須建立在工業 5.0 方法的設計和投資上同時建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彈性。這需要一種系統的方法,不僅僅是以建立未來彈性為代價拯救某些經濟活動。從歐盟復蘇預算到 2030 年的氣候目標,目前的政治辯論缺乏對已經做出多少決定的坦誠承認。該戰略應該清楚地解釋這些決定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19 的含義,而不是用新的辯論混淆行業和金融家。五個關鍵方法可以幫助委員會為行業創新者和投資者制定真正的戰略和系統方向。這些都是基于歐盟系統變化指南,該指南已經得到歐盟委員會主席的認可,作為實施綠色協議的指南。此外,歐美國家支持制造業發展是一
41、個長期持續、不斷更替的過程。比如,歐盟在完成工業化之后,更加注重制造業研發,自 1984 年開始啟動實施“研究、技術開發及示范框架計劃”,簡稱“歐盟框架計劃”,從 FP1(1984-1987 年)發展到 FP7(2007-2013 年)。在總結過去 30 年的經驗教訓后,歐盟重新設計該框架,簡化并統一資助板塊,保留合理政策并優化管理流程,在 2014 年推出“地平線 2020”(2014-2020),重點支持研究和創新、“綠色經濟”、就業等領域。2020年底,“地平線 2020”計劃共投入 944 億歐元,比最初的計劃多出近 110 億歐元,其中 770 億歐元的資金用于創新和研發,創造多達
42、17.9 萬個就業崗位。歐美國家使用的財政工具更為多元化,有直接補助、貸款擔保、稅收減免(減低關稅、所得稅抵扣等)、政府采購、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使用。1.直接補助。比如,美國制造制造業創新網絡計劃明確,在創新中心啟動的5-7 年間,創新中心將獲得聯邦政府 7000 萬到 1.2 億美元不等的資金支持,但5-7 年后,創新中心必須完全獨立依靠自籌資金運行。2.貸款和貸款擔保。比如,美國小企業局經過授權撥款,可以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一是直接貸款,比重小;二是協調貸款,由金融機構協助提供;三是擔保貸款,由小企業局向放款機構提供擔保,企業貸款逾期不還時,由小企業局負責歸還所欠部分的 90%。公開數據顯示,小企業局 2015 財年主要貸款產品擔保金額高達 225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20%。3.稅收優惠。稅收減讓(從稅基中扣除的數額)、稅收折扣(從總收入中扣除的數額)、稅收減免(從應納稅額中扣除的數額)、特別稅率減免(降低某些活動的稅率)、延期納稅(相當于無息貸款)、加速折舊、設備的免稅購置等。比如,特朗普上臺后簽署了 減稅與就業法案,大幅削減企業稅稅率,從 35%降至 21%。4.政府采購。比如,日本在 2014 年預算中增加了 30 億日元,用于在各地公共試驗基地、技術中心以及高等??茖W院添置或更新 3D 數字制造設備。德國 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