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2024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8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2024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87頁).pdf(8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專利導航簡版分析報告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目目 錄錄 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 3(一)產業專利整體態勢 3(1)專利申請趨勢 3(2)專利申請主體分布 3(3)專利區域分布及發展趨勢 4(二)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分析 6(1)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6(2)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分析 7(3)電子信息產業主要創新主體專利技術發展 8(4)電子信息產業主要創新區域專利技術發展 9(三)技術發展分析 10(1)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構成分析 10(2)協同創新與運營分析 11(四)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發展方向 1
2、3(1)電子元器件技術發展態勢 13(2)電子測量儀器技術發展態勢 19(3)電子專用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24(4)電子雷達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29(5)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33 二、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總體分析 38(一)黑龍江省產業整體態勢分析 38(1)黑龍江省專利整體申請趨勢 38(2)黑龍江省專利申請主體及技術構成 39(3)法律狀態 41(4)黑龍江省國內定位 41(5)黑龍江省省內區域定位 43(6)黑龍江省技術構成分析 43(二)黑龍江省熱點技術分析 45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46(2)溫度測量儀技術發展態勢 52(3)雷達通信設備技術
3、發展態勢 54(4)廣播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57(三)黑龍江省重點技術分析 60(1)分立器件 61(2)電子陶瓷 66(四)黑龍江省弱點技術分析 68(1)可補足技術發展 68(2)尚不足發展的技術 68(五)黑龍江省協同合作定位 68(六)黑龍江省創新主體分析 69(七)黑龍江申請主體定位分析 71 三、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法及路徑 73(一)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 SWOT分析 73(二)產業結構優化路徑 74(三)企業培育引進路徑 74(四)人才引進路徑 78(五)專利協同運用和市場運營路徑 80(1)專利協同運用 80(2)知識產權運營運作模式 81(六)專利聯盟構建路徑 81 附
4、錄: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新圖譜 82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 電子信息是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存儲技術的迅速發展,并在各個領域里得到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成為信息學的詞匯。而電子信息產業是指為了實現制作、加工、處理、傳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所從事的與電子信息產品相關的設備生產、硬件制造、系統集成、軟件開發以及應用服務等作業過程的集合,主要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三大類。圖 1 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圖 本項目在電子信息產業技術背景調研的基礎上,梳理了電子信息產業全球及中國的整體發展態勢、申請主體以及地域分布情況,明確電子信息產業熱點技術方向、重點技
5、術方向,分析研究黑龍江省在全國以及全球范圍內的行業地位,為黑龍江省相關企業技術發展路徑提供規劃依據,同時,從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整合培育、創新人才引進、專利聯盟構建等角度,對黑龍江省相關企業的技術創新、專利布局提供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路徑指引。黑龍江省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的重要省份,電子信息產業也在該地區得到了積極發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績。2023 年 8 月,黑龍江省印發了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 年穩增長行動方案,為更好發揮電子信息制造業在工業行業中的支撐、引領、賦能作用,助力實現工業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明確了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鋰離子電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關領域的黑龍江
6、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 具體發展要求。近年來,黑龍江省通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目前,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各細分領域空間聚集效應逐步顯現,細分領域企業發展強勢。本項目針對電子信息行業的相關專利數據進行系統深入分析,展現電子信息領域的專利申請發展態勢,從專利技術視角探索行業深化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問題,希望能夠對政府、行業制定調整產業發展政策提供技術數據支持,同時希望能夠幫助黑龍江省企業在利用專利信息提高研究起點、跟蹤技術發展趨勢、調整技術研發方向以及提升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發揮有益作用。專利導航是以專利數據為核心深度融合各類數據資源,全景式分析區域發展定
7、位、產業競爭格局、企業經營決策和技術創新方向的一項探索性工作。本報告從項目的背景及開展意義出發,調研了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從全球、中國和黑龍江省三個角度分別進行調研分析。在研究了產業背景之后,對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進行產業分解分析,構建了適合黑龍江省電子信息領域技術分解表(如圖 2 所示),具體包括電子元器件、電子專用設備、電子測量儀器、電子雷達設備、廣播電視設備等5個一級技術分支,9個二級分支、31個三級分支。在此基礎上進行專利檢索,篩選了相應檢索結果:經過人工去噪后共獲得423127件專利,合并同族后共 241900項。圖 2 電子信息產業鏈技術分解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 分析
8、結論和建議如下: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一)產業專利整體態勢(1)專利申請趨勢 2002 年至今,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發展整體較為緩慢,呈波動式增長,屬于技術平緩期。2002年至2006年,專利產量從9450件緩慢上升至12790件,2006 年至 2007 年之間出現專利申請量大幅度下降,2008 年至 2015 年期間呈現先增長后下降趨勢,之后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增,年最高申請量出現于 2020 年,為 15376件。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發展趨勢與全球態勢不同,處于快速增長期。從2002 年至今的專利申請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年最高申請量出現于 2020年,為8656 件。圖 3 全球、中
9、國近 20 年專利申請趨勢(單位:件)(2)專利申請主體分布 電子信息產業重要申請人分布包括荷蘭、日本、韓國、中國、美國,其中,日本申請人占據前 12 位申請人中一半,韓國涉及 3 位重要申請人,荷蘭、中國、美國各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中國企業華為,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近年來迅速崛起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制造業的領軍人物。中國申請人方面,排名前 10 位申請人中,包括 8 家企業和 2 所高等院校。華為以 1906 件的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遠超其余申請人;中興通訊以 881 件的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4 申請量位居第二位,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微電子裝備分別為 594件、523件的申請量位
10、居第三位及第四位,其余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均在 400-500件之間。表 1 全球申請人排名 表 2 中國申請人排名(3)專利區域分布及發展趨勢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為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的主要目標地區。中國以 9 萬多件的專利布局量位居全球首位,遠超其他國家/地區;日本、美國的專利布局量位于第二梯隊,接近 4 萬件;韓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洲專利局的專利布局量在 1-3 萬件之間,位于第三梯隊;其余國家/地區的專利布局量均在 1 萬件以下。標當前申請(專利權)人國家申請號(計數)指標ASML荷蘭有限公司荷蘭9064三星電子韓國5710LG電子股份公司韓國5436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日本541
11、9三星電機韓國4717TDK株式會社日本3843索尼集團公司日本3023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日本2848株式會社東芝日本2085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1906夏普株式會社日本1609高通股份有限公司美國1424標當前申請(專利權)申請號(計數)指標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906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881電子科技大學594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23清華大學496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431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27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410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04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 圖 4 全球技術分布 從全球范圍來看,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來
12、源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地區,上述國家/地區在電子信息產業占據主要地位。中國以 73829項的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首位,遠超其他國家/地區,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專利的主要技術來源國;日本的專利申請量位于第二梯隊,為 32052 項;美國、韓國的專利申請量分別為 16231 項和 15029 項,位于第三梯隊;其余國家/地區的專利申請量均在 1萬項以下,屬于第四梯隊。日本、美國、韓國的專利申請人除了在本國進行相應的專利布局外,還非常重視海外專利布局,其在海外電子信息市場具有大量的同族專利申請。而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布局在國內,海外專利布局較少。日本的專利技術主要布局在美國,其次是中國
13、和歐洲。美國的專利技術主要布局在中國,其次是歐洲。韓國的專利技術主要布局在美國,其次為中國。而中國雖然專利技術產出量和布局量均列在全球首位,但是,產出專利主要集中在國內布局,對于一些核心技術,后期更要加強國際布局,以有利于占據國外市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專利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是江蘇、廣東、浙江、北京、上海、安徽、黑龍江、四川、湖北和山東。其中江蘇、廣東處于第一梯隊,其專利申請量遠高于其余省市;浙江、北京、上海處于第二梯隊;其余省份的專利申請量均在 5000件以下,處于第三梯隊。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 圖 5 中國省份地域分析(二)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分析(1)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14、 基于技術分支的申請占比維度分析,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電子元器件,占總申請量的 60.5%;其次是廣播電視設備,占總申請量的19.63%,其核心在于通訊技術的發展,是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核心技術之一;之后依次是電子測量儀、電子專用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占比分別為 7.72%、7.39%、4.76%?;诩夹g分支的申請趨勢維度分析,從 2002 年到 2022 年,對于電子元器件,在其發展歷程中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對于廣播電視設備,其發展趨勢整體呈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對于電子專用設備,其發展趨勢與廣播電視設備較為相似,自 2004 年后一直呈緩慢衰退的趨勢。對于電子信息產業其他技術分支,
15、如電子測量儀器和電子雷達設備,其專利占比相對較少且專利申請趨勢處于緩慢增長階段。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 圖 6 國內外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與全球電子產業發展趨勢不同,近二十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整體呈蓬勃發展趨勢?;诩夹g分支的申請占比維度分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的占比與國外基本同步,在電子元器件這一技術分支的研發投入最多,占總申請量的 66.86%;其次是廣播電視設備,占總申請量的 11.51%;之后依次是電子測量儀、電子專用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占比分別為 11.46%、6.56%、3.61%?;诩夹g分支的申請趨勢維度分析,對于電子元器件,中國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專利申請量由100
16、0件以下逐步增長至5000件以上。對于廣播電視設備,這一技術分支在近 20 年的發展歷程中申請趨勢總體較為穩定,除技術發展初期(2003年至 2006年)外,其余時期未出現明顯的申請量波動。對于電子測量儀器、電子專用設備、電子雷達設備三個技術分支發展趨勢較為相似,整體呈現不同速度的上升趨勢。(2)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分析 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測量儀器兩個技術分支的技術相對成熟且專利維持度好,但是技術活躍度有限。對于廣播電視設備分支技術處于衰退階段。對于電子專用設備,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維持度更優,但是,技術活躍度更低,技術積累較好,未來創新力度不足。對于電子雷達設備技術分支,全球各技術領域中
17、屬于熱點技術領域,專利維持率高且處于比較活躍的技術產出階段。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8 圖 7 國內外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中國在電子元器件、廣播電視設備和電子測量儀器三個技術分支上,專利有效率維持在 40%以上,但是失效率也在 45%以上,審中專利僅占比 10%左右。中國在電子雷達設備和電子專用設備兩個分支上,專利有效率高達 50%左右,且審中專利占比 20%左右,專利失效率不到 30%,整體專利質量較高,且技術活躍度較高。結合專利申請趨勢,中國電子雷達設備處于線性增長階段,全球也屬于研發熱點,中國仍需加強技術投入,同時注意侵權風險;而中國電子專用設備處于緩慢增長階段,全球技術呈衰退趨勢,中
18、國可以繼續克服技術難點,加強國內外布局,盡快縮短與國外差距,在中高端電子專用設備上有所突破。(3)電子信息產業主要創新主體專利技術發展 ASML 荷蘭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電子設備技術分支;三星電子、LG 電子、索尼、株式會社東芝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廣播電視設備技術分支;其余申請人,如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TDK 株式會社等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9 圖 8 全球主要創新主體近 20 年專利技術構成 從申請人維度上看,三星電子、三星電機、LG、村田、索尼、住友、松下、華為公司專利申請覆蓋所有技術分支,而 ASML 荷蘭有限公司技術聚焦在電子專用設備
19、,專利申請高達 10009 件,其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也少量布局有專利申請,而在其余技術分支則無專利申請。對于 TDK 株式會社其在電子信息產業其他技術分支均有涉獵,但是并未涉及電子專用設備。從技術分支維度來看,電子元器件作為核心零部件,全球主要創新主體均有涉及,村田制作所、三星電機、TDK、住友在該技術分支專利產出量相對較高。廣播電視設備應用較為廣泛,研發較多的企業包括三星電子、LG 電子、索尼、松下和華為。電子專用設備主要集中在 ASML 荷蘭。電子測量儀器和電子雷達設備相較其他分支,整體專利產出量相對較低,其中,三星電子在電子測量儀器上稍占優勢,華為在電子雷達設備上相對產出量更多。電子雷
20、達設備逐漸從軍事領域向生活領域應用轉移,電子雷達在國內外均屬于快速增長且研發活躍的技術分支,華為應市場需求投入電子雷達領域更屬順勢而為。(4)電子信息產業主要創新區域專利技術發展 從技術分支維度來看,各國家/地區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的專利布局遠高于其余技術分支。對于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中國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為 49185 件,遠高于其余國家/地區;此外,日本、韓國、美國布局也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0 較多。對于廣播電視設備,依舊是日本、中國、韓國和美國專利產出較高,此外,電子測量儀器、電子雷達設備中國專利產出量最高,電子專用設備專利數量排名依次是美國、日本、中國。從受理局維
21、度來看,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法國和歐局涉及所有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分支,技術布局廣泛。其中,中國主要布局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其后依次是電子測量儀器、廣播電視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在電子設備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不足 2000 件。日本主要布局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其次是廣播電視設備。韓國主要布局在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視設備技術分支。美國主要布局在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視設備技術分支。圖 9 國內外主要創新區域近 20 年專利技術構成 中國各省市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的專利布局同樣遠高于其余技術分支?;谑》菥S度分析可知,江蘇、廣東、浙江、北京、上海申請量相對較高,其中,江蘇省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的
22、專利申請量遠高于其余省市;其次是電子測量儀器。廣東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為最多,其次是廣播電視設備、電子測量儀器。浙江、上海在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布局的專利最多;北京技術更聚焦于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視設備。(三)技術發展分析(1)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構成分析 國內外在電子元器件分支申請量最多,對于電子元器件,全球申請人重點關注的是三級技術分支是分立器件、RCL 元件、電線/電纜;中國申請人在該技術分支重點關注電線/電纜、分立器件、RCL元件三級技術分支。其次關注廣播電視設備,在該技術分支中,全球申請人重點關注廣播接收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1 設備、流媒體平臺、廣播傳輸設備;中國申請人重
23、點關注流媒體平臺、廣播接收設備、廣播傳輸設備。對于其他技術分支研發產出成果相對較少,對于電子測量儀器,全球申請人重點關注測溫元件、溫度儀表兩個三級技術分支;中國申請人重點關注與全球一致。對于電子專用設備技術分支,國內外申請人重點專利產出領域在光刻設備。電子雷達設備技術分支中,全球和中國申請人重點關注通信傳輸裝備。表 3 國內外近 20 年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申請量 (2)協同創新與運營分析 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并且,協同創新程度不足 10%。其中,電子雷達設備的創新程度最高,占比 9.31%;其次是廣播電視一級二級三級全球中國單晶硅143095038電子陶瓷22343
24、3786壓電材料107141382集成電路148891124分立器件4819415009真空、光電子器件384253214RCL元件4633911037被動射頻元器件239638536微特電機722201電線、電纜4258916423光纖、光纜195963741頻率計數器3773376頻譜分析儀56181475波形發生器5080872電壓測量儀2210701電壓儀表18561181測溫元件103374205溫度儀表102692754光刻設備194062913微波發射設備9224工業模具生產線2717285精密齒輪加工334248通信傳輸裝備129234547通信終端設備53191450工程調度
25、系統2715行車調度系統679556廣播發射設備4391907廣播傳輸設備132692150廣播接收設備499693663智能交互設備573452流媒體平臺142104712電子雷達設備雷達及配套設備指揮自動化系統廣播電視設備廣播設備電視設備電子測量儀器頻率測量儀器電壓測量儀器溫度測量儀電子專用設備電子真空器件專用設備電子工業模具及齒輪電子元器件專用材料主動器件被動器件機電元器件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2 設備領域占比約 8.33%,再次是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測量儀器,二者協同創新程度在 8.2%;協同創新程度最低的是電子專用設備,占比僅有 6.49%,這是由于電子專用設備技術壟斷性最高導致的
26、。未來,電子信息技術趨于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交互性越來越高,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對技術創新協同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跨學科合作、國際間合作,將更有助于突破技術瓶頸,為電子信息制造業提供更高效、高質量的解決方案。從運營形式來看,專利許可和專利質押是電子信息產業主要的運營方向,涉及專利較多。從技術分支上來看,電子元器件的專利許可、專利質押和涉及專利無效訴訟的相關專利占比最高,其次是廣播電視設備、電子測量儀器,二者的許可和質押占比分別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但是,電子測量儀器參與無效訴訟的數量高于廣播電視設備。對于電子雷達設備,其許可和質押專利數量分別為 22件和 37件,相對較少,且涉及無效件數僅
27、4件。對于電子專用設備,其專利許可數量較少,專利質押參與度也不高,無效訴訟。圖 10 全球各分支專利運營情況 聚焦到各末級分支,電線/電纜技術分支的許可質押數量最多,且無效件數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3 相對較少,僅涉及 4 件,技術集中使其他企業通過許可和質押的方式生產電線/電纜,訴訟相對較少。對于分立器件、RCL 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技術分支,許可質押數量也相對較多,但無效訴訟涉及專利也相對較多。鑒于以上幾個技術分支都屬于基礎應用元器件,市場應用較大,企業參與度相對較高,無效訴訟也相對活躍。(四)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發展方向(1)電子元器件技術發展態勢 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28、專用材料技術分支主要從單晶硅、電子陶瓷和壓電材料三個方向考慮。從全球角度,單晶硅在近 20 年的發展歷程中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電子陶瓷在近20 年的發展歷程中呈現波動式發展趨勢;壓電材料的專利申請在近 20年期間較為平穩。中國方面,單晶硅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兩個明顯的增長時期分別為 2007 年至 2011 年、2016 年至今;電子陶瓷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壓電材料在 2002 年至 2015 年期間年專利申請量較為穩定,2015 年至 2017 年期間開始快速發展,并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趨于穩定,2020年之后專利申請繼續快
29、速發展。對于主動元件,全球方面,真空、光電子器件的專利申請在 2002年至 2006年期間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之后年專利申請量趨于穩定;分立器件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波動式發展趨勢,在 2002 年至 2006 年、2008 年至 2012年、2016 年至 2018 年期間分別呈現增長趨勢;集成電路的專利申請在 2002 年至 2010 年期間較為穩定。中國方面,真空、光電子器件的專利申請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年專利申請量高峰出現于 2021 年;分立器件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兩個較大的增長時期分別為 2008 年至 2012 年、2014 年至 2018 年;
30、集成電路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較為穩定,未出現明顯增長或下降。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4 圖 11 全球 VS 中國專用材料-主動器件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5 圖 12 全球 VS 中國被動器件-機電元器件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6 對于被動器件,全球角度,RCL 元件和被動射頻元器件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雖偶有波動,但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中國角度 RCL 元件和被動射頻元器件整體呈增長趨勢,且中國 RCL 元件增長速度與全球速度相當,被動射頻元器件增長速度高于全球增長速度。對于機電元器件,全球方面,光纖、光纜的專利申請量在2002年至2007年期間呈
31、現下降趨勢,2018年至 2020期間增長較為明顯;電線、電纜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微特電機的近 20 年專利申請趨勢較為平穩。中國方面,光纖、光纜的專利申請量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并在2020出現高峰;電線、電纜的專利申請在近20年期間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微特電機的近 20年專利申請趨勢較為平穩。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的專利申請集中于 RCL 元件和電子陶瓷分支,其次是被動射頻元件和壓電材料。TDK株式會社的專利申請集中于電子陶瓷和 RCL元件分支,其次是壓電材料和被動射頻元件。三星電機的專利申請集中于 RCL 元件和電子陶瓷
32、分支,其次是分立器件。住友專利申請集中于電線/電纜、光纖/光纜分支,其次是真空/光電子器件、分立器件。圖 13 電子元器件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7 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全球方面,RCL 元件技術分支專利維持度最高且研發活躍,光纖/光纜、壓電材料技術分支雖然專利維持度不高,研發活躍度相對較高;電子陶瓷、單晶硅技術分支專利維持度大于 45%,但研發活躍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分立器件、被動射頻元器件、真空/光電子器件、集成電路技術分支專利維持度不高且研發活躍度不高;電線電纜技術分支失效率最高且研發活躍度最低。圖 14 全球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
33、護中心 18 圖 15 中國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中國方面,壓電材料技術分支專利維持占比 40.58%,但專利失效率最低,且技術活躍度最高;光纖/光纜、真空/光電子器件技術分支失效占比與有效占比相當,技術活躍度相對較高;RCL 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電子陶瓷技術分支專利維持度相對較高,但研發活躍度有限;分立器件、單晶硅技術領域失效占比與有效占比相當,技術活躍度有限;電線/電纜、集成電路、微特電機技術分支專利失效率相對較高,且技術活躍度較低。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全球電子元器件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各技術分支的雙方協同創新專利申請占比均在 15%范圍內,其中壓電材
34、料、集成電路的雙方協同程度最高;各技術分支的多方協同創新專利申請占比均在 5%以下,其中以光纖/光纜的多方系統程度最高。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19 圖 16 全球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2)電子測量儀器技術發展態勢 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對于頻率測量儀器,全球角度,波形發生器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波動發展趨勢;頻譜分析儀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波動增長趨勢;頻率計數器的專利申請在 2002 年至 2012 年期間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2 年達到峰值,此后,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稍有降低,但穩定性較好。中國方面,波形發生器在 2002 年至 2011 年
35、期間呈現穩定發展趨勢,2012 年之后,該技術分支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頻譜分析儀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整體呈現增長趨勢;頻率計數器的專利申請在 2002 年至 2013 年期間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2 年達到峰值,此后,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穩定性較好。對于電壓/溫度測量儀器,國內外在四個技術分支上的申請趨勢基本相似,即溫度儀表的專利申請在 2002 年至 2014 年期間呈現波動式發展趨勢,2015 年至今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在 2020 年達到峰值;測溫元件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整體呈現增長趨勢;電壓測量儀的專利申請整體呈現波動式緩慢發展趨勢,電壓儀表的專利申請在近 20年期間呈
36、現增長趨勢。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0 圖 17 全球 VS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1 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從技術分支角度分析,測溫元件是申請人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株式會社電裝、特殊陶瓷業株式會社、三菱麻鐵里亞爾在該技術分支專利布局較多。溫度儀表也是申請人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泰爾茂株式會社、歐姆龍在該技術分支專利布局較多。從申請主體角度分析,泰爾茂、歐姆龍株式會社兩個公司專利方向更聚焦于溫度儀器。鑒于測量儀器應用領域較為廣泛,相關技術分布于不同領域的申請人。圖 18 電子測量儀器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2 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
37、分支法律狀態 圖 19 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測溫元件、頻譜分析儀、頻率計數器專利維持率較低,但活躍度適中;溫度儀表專利維持度較高,活躍度有待加強;波形發生器專利維持度較好,且研發較為活躍;電壓測量儀專利有效率稍低,但是研發活躍度較高。電壓儀表專利維持度很高,活躍度最低,已經進入衰退期。與全球趨勢不同,中國測溫元件、頻率計數器專利維持度一般,且活躍度一般;溫度儀表、電壓儀表專利維持度較高,但研發活躍度很低;頻譜分析儀專利維持度較弱,且活躍度一般;波形發生器和電壓測量儀專利維持度一般,但活躍度較高,有較大的進步空間。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3 圖 20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分
38、支法律狀態 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全球電子測量儀器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除電壓測量儀之外其他各技術分支的獨立申請占比高達 93%以上。對于電壓測量儀技術分支協同創新的占比高達 15.42%。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4 圖 21 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3)電子專用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全球方面,光刻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先增長后下降趨勢;工業模具生產線、微波發射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較為穩定;精密齒輪加工的專利申請在 2002 年至 2018 年期間較為穩定。中國方面,光刻設備在近 20年期間的專
39、利申請整體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較為明顯的增長階段出現于 2002年至 2004 年期間;工業模具生產線、微波發射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較為穩定;精密齒輪加工的專利申請在 2002 年至 2012 年、2014 年至 2018 年期間較為穩定,2019年之后該技術分支得到緩慢發展,專利申請逐年增長。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5 圖 22 全球 VS 中國電子專用設備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6 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圖 23 電子專用設備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表 4 電子專用設備微波發射和精密齒輪申請主體 從技術角度分析,光刻設備是各申請主體都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其
40、中,ASML 荷蘭有限公司在該技術分支申請量遠高于其他技術分支。此外,佳能、尼康、卡爾蔡司在光刻設備上均有所布局。對于工業模具生產線技術分支,僅申請人-標準申請號(計數)夏普株式會社5AKASH SYSTEMS,INC.2SIAE MICROELETTRONICA S.P.A.2國立中山大學2成都中遠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2申請人-標準申請號(計數)徐州天盈機電有限公司20并木精密寶石株式會社10井上明久9常州長江齒輪有限公司8SAOTOME YASUNORI7YKK株式會社5常州三恒機械有限公司5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4普拉威瑪驅動技術有限公
41、司4南京平雙塑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3微波發射設備精密齒輪加工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7 有五個申請人在此進行專利布局,佳能在該技術分支上專利布局相對較高。對于專利布局較少的技術分支,其中,微波發射設備專利申請量均在 10 件以內,技術相對成熟的申請人包括:夏普株式會社等。對于精密齒輪加工技術分支,徐州天盈機電、并木精密寶石株式會社等均有所涉獵。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光刻設備專利維持率一般,鑒于光刻設備在電子信息領域應用的重要性,以及光刻設備的技術壟斷,該技術分支的研發活躍度尚待加強;工業模具生產線專利維持率尚可,且技術活躍度較高,隨著對工業模具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其生產線的要求也
42、會越來越苛刻。精密齒輪加工失效率高、專利維持度較低且研發活躍度嚴重不足,齒輪精密度不僅對齒輪加工工藝有要求,對其設備也有相當高的要求,國內外仍需要加大投入以在其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微波發射設備專利維持度較高,但是研發活躍度太低,隨其應用的拓展,技術發展仍待加強。圖 24 全球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8 圖 25 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全球電子測量儀器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占比均在 92%以上。其中,微波發生設備高達 100%,精密齒輪加工獨立創新的專利占比也高達98.63%。光刻設備和工業模具生產
43、線的協同占比在 6%左右,也相對較低。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29 圖 26 全球電子專用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4)電子雷達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國內外在四個技術分支上的申請趨勢基本相似,即通信傳輸裝備在近 20 年的專利申請呈現增長趨勢,2002年至2011年期間增長幅度較為緩慢,2013年開始呈現快速增強趨勢,在 2020 年出現最高申請量;通信終端設備在 2002 年至2016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穩定趨勢,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出現快速增長;行車調度系統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工程調度系統的專利申請在近 20年期間呈現穩定發
44、展趨勢。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0 圖 27 全球 VS 中國電子雷達設備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1 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圖 28 電子雷達設備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通信傳輸裝備是電子雷達設備分支中各申請主體重點關注的技術分支,各申請主體在此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遠高于其余技術分支。博世、泰勒斯、三菱電機、華為在該技術分支均有100-200件的專利申請。通信終端設備也是各申請人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其中申請量較大的三個申請人分別是泰勒斯、雷神及華為。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全球范圍內,行車調度系統的有效專利維持力度最高,通信傳輸裝備、通信終端設備的有效專利維持力度
45、較弱,工程調度系統的有效專利維持力度最弱。通信傳輸裝備和通信終端設備的失效占比更高,行車調度系統和工程調度系統的失效占比稍低。電子雷達設備技術活躍度較高,尤其是工程調度系統審中專利較多。中國在行車調度系統專利維持度在 42.29%,通信傳輸裝備、通信終端設備的專利維持占比在 30%左右,工程調度系統的專利維持占比最低。但是,其活躍度很高。其他技術分支與全球占比相似,均在 15%以上。綜上而言,對于雷達通信設備的傳輸裝備和終端設備,專利維持占比雖然不高,但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活躍度。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2 圖 29 全球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圖 30 中國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法
46、律狀態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3 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圖 31 全球電子雷達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全球電子雷達設備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除工程調度系統外,其他技術分支占比均在 93%以上。對于工程調度系統,其協同創新專利申請占比高達 28.57%,其余分支的雙方協同創新專利申請占比均不足 10%?;谌蚋黝I域市場對電子雷達設備的需求,為了增加電子雷達技術參與到各領域技術中的匹配度,加強協同創新是其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5)廣播電視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全球方面,廣播接收設備在 2002 年至 2006 年期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47、,之后呈現降低趨勢;廣播傳輸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穩定趨勢;流媒體平臺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廣播發射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穩定趨勢;智能交互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穩定趨勢,年專利申請量波動幅度不大。中國方面,廣播接收設備在 2002 年至 2007 年期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之后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整體呈現降低趨勢;廣播傳輸設備在近 20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增長趨勢;流媒體平臺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波動式增長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4 趨勢;廣播發射設備在 2002 年至 2016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呈現緩慢增長趨
48、勢;智能交互設備在 2002年至 2012年期間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在 2013年至 2015年期間呈現穩定趨勢,之后則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圖 32 全球 VS 中國廣播電視設備申請趨勢 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從技術角度分析,廣播接收設備是各申請主體最為關注的技術分支,LG 電子、三星電子、索尼集團在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均超過 2000 件,松下、夏普在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均在 1000 件以上。廣播傳輸設備也是各申請主體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申請量前三位的申請人分別是索尼、三星電子、LG 電子。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5 流媒體平臺中,華為、三星電子、中興通訊分別占據前三位。廣播
49、發射設備中,排名前三位的申請人分別是三星電子、索尼、LG 電子。各申請人對智能交互設備的關注度角度,僅有三星電子、索尼、華為、中興通訊四個申請人有少量專利申請。圖 33 廣播電視設備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6 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圖 34 全球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廣播接收設備專利維持占比較低,但研發活躍度較高;流媒體平臺專利維持度較高,且技術研發也比較活躍;廣播傳輸設備和廣播發射設備專利維持度一般,技術活躍度也尚待加強;智能交互設備失效率很高,專利維持度較低,技術活躍度也很低。對比中國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的法律狀態,廣播接收設備、廣播發射設備、智
50、能交互設備目前市場專利維持度較高,但技術活躍后勁不足。廣播傳輸設備和流媒體平臺的專利維持度雖然不高,但技術尚處于活躍階段。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7 圖 35 中國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廣播電視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全球廣播電視設備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占比在 95%左右,即其協同創新占比在 5%左右。廣播電視作為傳統通訊形式,已經經歷了較長的技術發展期。但是,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觀看電視節目,這也給廣播電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適應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電視機的智能化和互聯網功能的加入催生了智能交互和流媒體的新技術,應對新技術的發
51、展更需要協同創新、取長補短;此外,我國數字基礎設施的發展以及公共服務數字化將進一步推進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如何將“老技術”創新化,也是需要多方共同探討的。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8 圖 36 全球廣播電視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二、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總體分析(一)黑龍江省產業整體態勢分析(1)黑龍江省專利整體申請趨勢 圖 37 黑龍江省專利整體申請趨勢圖 2002 年至今,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發展整體呈上升趨勢,技術發展明顯。具體地,2002 年至 2008 年,總體呈緩慢上升趨勢。2009 年至 2014 年,呈快速增長趨勢。2014年至2015年,專利申請量出現大幅度下降,隨后
52、至2018年期間,專利產量穩定維持在 310 件左右。2019 年至 2021 年,專利申請量又呈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39 現大幅度上升。(2)黑龍江省專利申請主體及技術構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電子元器件分支,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電子雷達設備和廣播電視設備分支,其余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均集中在電子元器件,但總體申請量不大。從申請人維度上看,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專利申請覆蓋所有技術分支,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
53、研究所、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聚焦在電子元器件上。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電子元器件分支的專利申請最多。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申請也主要集中在電子元器件上。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主要在廣播電視設備和電子雷達設備上,此外在基礎技術電子元器件上也有少量專利申請,這與其主營產品方向息息相關。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0 圖 38 黑龍江省主要創新主體近 20 年專利技術構成 單晶硅電子陶瓷壓電材料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真空、光電子器件RLC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電線、電纜光纖、光纜頻率計數器頻譜分析儀波形發生器電壓測量儀電壓儀表測溫元件溫度儀表光刻設備
54、波發射設備工業模具生產線精密齒輪加工通信傳輸裝備通信終端設備工程調動系統行車調度系統廣播發射設備廣播傳輸設備廣播接收設備智能交互設備流媒體平臺7 176 242 365 79679047954017118062376000010788002150 255 2605811015110 10 27200101000010044750760 215 213580870021019000014200000014181022 106 04201000003000000000000001211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10100934620100007000000000
55、0000111500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000000050000000000000120002905600111000014043050020100000000000000066總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三級技術分支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械有限公司電子信息產業電子元器件電子 量儀器電子專用設備電子雷達設各廣播電視設備二級技術分支專用材料主動器件被動器件機電元器件頻率測量儀器電壓測量儀器溫度測量儀電子真空器件
56、專用設備電子工業模具及齒輪雷達及配套設備指揮自動化系統廣播設備電視設備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1 從技術分支維度來看,電子元器件作為核心零部件,黑龍江省的主要創新主體均有涉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該技術分支專利產出量相對較高。電子測量儀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專用設備主要集中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廣播電視設備和電子雷達設備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這兩個分支也有一定的研究。(3)法律狀態 電子雷達設備的技術相對成熟且專利維持度好,但是技術活躍度有限,新申請專利占比較低;電子專用設備
57、專利特點是有效率高、失效率低、新申請較多,其目前屬于黑龍江電子信息產業的熱點技術領域;廣播電視設備專利維持度一般,失效率較高,技術活躍度很低,該技術處于衰退期。電子元器件專利維持度較低,該分支技術也處于衰退階段。電子測量儀器的專利有效率最低,專利失效率最高,專利維持度很低,該分支技術在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中衰退最為嚴重。圖 39 黑龍江省專利申請法律狀態圖(4)黑龍江省國內定位 電子元器件方面,黑龍江省的專利數量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占比為 9.21%,排名第五,而在電子測量儀器、廣播電視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和電子專用設備四個分支領域中,黑龍江省的專利數量在全國各省份排名中均未進入前十。黑龍江省知識
58、產權保護中心 42 圖 40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各分支專利數量排名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3 (5)黑龍江省省內區域定位 黑龍江省各地級市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哈爾濱市。哈爾濱市不僅在電子元器件方面具有較多的專利,在電子測量儀器、電子雷達設備技術方面也有一定的專利數量。此外,得益于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大慶校區),大慶市和齊齊哈爾市在電子元器件方面也擁有超過 100 件的專利數量。圖 41 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專利地市分布圖(6)黑龍江省技術構成分析 哈爾濱市不僅在電子元器件方面具有較多的專利,在電子測量儀器、電子雷達設備技術方面也有一定的專利數量,此外,大慶市和齊齊
59、哈爾市在電子元器件方面也擁有超過 100件的專利數量。3989256182144767055343327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4 表 5 電子信息產業各技術分支申請量 電子信息產業一級技術分支合計13310547193037592477482251011236162748153861913011773002117237292200000微特電機4800000二級技術分支哈爾濱市大慶市 綏化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單晶硅102010217雞西市七臺河雙鴨山市0000電子陶瓷293202300000000000壓電材料54000集成電路7000017216121120000分立器件
60、1723118724真空、光電子器件284002142536271011001RCL元件42441735被動射頻元器件441141117174242610001電線、電纜115221835光纖、光纜95500000000010000頻率計數器11100頻譜分析儀31020201000000000波形發生器15000電壓測量儀24102010110311100電壓儀表261105測溫元件139407053320300000溫度儀表392209光刻設備19000000000010000微波發射設備10000000工業模具生產線251111000精密齒輪加工900200100000000000000
61、00通信終端設備300000000工程調動系統00000100行車調度系統200000547662611400016010廣播傳輸設備104032020廣播接收設備582120002智能交互設備400100000002雷達及配套設備指揮自動化系統廣播設備電視設備流媒體平臺18廣播發射設備61通信傳輸裝備76頻率測量儀器電壓測量儀器溫度測量儀電子真空器件專用設備電子工業模具機電元器件20電子元器件電子測量儀器電子專用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廣播電視設備專用材料主動器件被動器件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5 具體到三級技術分支,黑龍江省在電子元器件分支申請量最多,對于電子元器件,黑龍江省重點發展的三級技術
62、分支是分立器件、RCL 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具體到各市,分立器件、RCL 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技術相關的專利主要集中在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和牡丹江市僅存在少量的專利申請。在電子測量儀器、廣播電視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和電子專用設備分支中,具體到三級分支,黑龍江省僅在測溫元件和廣播發射設備有一定的專利數量。(二)黑龍江省熱點技術分析 黑龍江省主要的研發方向集中在電子元器件上,其中,分立器件技術方向上的專利申請量在電子信息產業中占比 42.66%;其次,在電子測量儀器中的溫度測量儀、電子雷達設備中的雷達通信設備和廣播電視設備中的廣播設備上也有分布,但總量較少,而在電子元器件中的主動器件和被動
63、器件專利申請占比較高,與全球和中國的研發方向基本一致。下文將針對黑龍江省電子元器件、電子測量儀器、電子專用設備、電子雷達設備和廣播電視設備中的熱點技術分支進行詳細分析。表 6 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各熱點技術分支申請量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6 (1)電子元器件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電子元器件各熱點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專用材料方面,黑龍江在單晶硅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整體申請量變化不大;電子陶瓷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壓電材料的專利申請趨勢在近 20年期間整體申請量變化不大,每年申請量略高于單晶硅。主動器件方面黑龍江在分立器件的專利申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年專利申請量高
64、峰出現于 2019 年;而在真空、光電子器件以及集成電路的技術領域中近二十年幾乎沒有專利申請。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7 圖 42 中國 VS 黑龍江專用材料-主動器件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8 被動器件方面,黑龍江在 RCL 元件的專利申請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年專利申請量高峰出現于 2020 年;而在被動射頻元器件方面,呈現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專利申請量在 2014 年突破 100 件后又逐漸下降,每年的申請量均低于 60件。黑龍江方面,光纖、光纜的專利量申請呈現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專利申請量在 2020 年突破 10 件后又逐漸下降,每年的申請量均低于 10 件;電線、電纜
65、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波動式增長趨勢,在 2019 至 2020 年期間的增長趨勢較為明顯,2021 年的專利申請量維持在 30 件以上;微特電機的近 20 年專利申請趨勢較為平穩,專利申請量僅在 2017年突破了 10件。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49 圖 43 中國 VS 黑龍江被動器件-機電元器件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0 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專利申請集中于分立器件,其次是電子陶瓷。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專利申請集中于分立器件,其次是 RCL 元件和被動射頻元件。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專利申請集中于光纖光纜分支。圖 44 黑龍江電子元器件申請主體技術
66、分布 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壓電材料技術分支專利有效占比 43.64%,但專利失效率最低,且技術活躍度也較高;光纖/光纜、真空/光電子器件技術分支失效占比與有效占比相當,技術活躍度相對較高;RCL 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電子陶瓷技術分支專利維持度相對較高,但研發活躍度有限;電子陶瓷、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失效占比與有效占比相當,技術活躍度有限;單晶硅、光纖光纜技術分支專利失效率相對較高,且技術活躍度較低。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1 圖 45 黑龍江電子元器件熱點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電子元器件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黑龍江省電子元器件的專利申請以非協同創新為主,但也有一定的合作創新比例。在各
67、技術分支中,單晶硅和真空、光電子器件領域的合作創新相對較多。為了促進該領域的持續創新和發展,可能需要加強機構間的合作和資源整合,尤其是高校與企業之間需要更多的合作,鼓勵更多的合作創新活動。圖 46 黑龍江電子元器件熱點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2 (2)溫度測量儀技術發展態勢 溫度測量儀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黑龍江方面,測溫元件的專利申請在近 20 年期間呈現波動式發展趨勢,在2014 年至 2015 年、2018 年至 2021 年期間分別呈現增長趨勢。黑龍江在溫度儀表技術分支上的申請趨勢與被動射頻元器件的申請趨勢基本相似,即呈現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圖 47 中國 VS
68、 黑龍江溫度測量儀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3 溫度測量儀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從技術分支角度分析,測溫元件是申請人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分別在該技術分支有 27件、19件、17 件專利申請。溫度儀表的關注度較少,大部分申請人均未涉及該領域。圖 48 黑龍江溫度測量儀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溫度測量儀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測溫元件的專利維持度較高,活躍度較好;溫度儀表的專利維持度較低且活躍度較差,有待加強。圖 49 黑龍江溫度測量儀熱點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4 溫度測量儀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黑龍江溫度測量儀的專利申請主要
69、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各技術分支的獨立申請占比均超過 90%,雙方協同以及多方協同的占比均低于 5%。這表明在黑龍江省溫度測量儀領域,個體或小型團隊的創新活動占據主導地位,而非合作形式的創新。圖 50 黑龍江溫度測量儀熱點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3)雷達通信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雷達通信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黑龍江方面,通信傳輸裝備和通信終端設備在 2016 年之前的申請趨勢基本相似,均呈現在 2013 年之前平穩波動,在 2013 至 2015 年間迅速增長,然后在2016 年專利申請量開始下降的態勢。不同的是,通信傳輸裝備在 2016 至 2018年間又呈現迅速增長的態勢,隨后專利申請量開始下降
70、,而通信終端設備在2016 年后專利申請量并無增長態勢。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5 圖 51 中國 VS 黑龍江雷達通信設備申請趨勢 雷達通信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從技術角度分析,通信傳輸裝備是雷達通信設備分支中各申請主體重點關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6 注的技術分支。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該技術分支有 37 件的專利申請,其余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均在 15 件以下。而通信終端設備則是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較為關注的技術分支,在此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達到了 20件。圖 52 黑龍江雷達通信設備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雷達通信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通信傳輸裝備的技術活躍度尚可,且專利維持率
71、較高,而對于通信終端設備而言,專利維持占比雖然不高,但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活躍度,黑龍江省仍需要加大投入以在其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圖 53 黑龍江雷達通信設備熱點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7 雷達通信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黑龍江省雷達通信設備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通信終端設備的非協同占比甚至達到了 100%,通信傳輸裝備的非協同占比也接近 90%。圖 54 黑龍江雷達通信設備熱點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4)廣播設備技術發展態勢 廣播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趨勢 黑龍江方面,廣播接收設備在 2013 年至 2015 年期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年專利申請量突破 20 件,
72、之后該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量整體呈現降低趨勢,至2020 年,年專利申請量已不足 5 件;廣播傳輸設備在 2012 至 2019 年期間的專利申請均低于 5 件,且波動幅度不大,而在 2019 至 2021 年間呈現小幅增長態勢,2020 以及 2021 兩年的專利申請量也突破了 5 件;廣播發射設備在近二十年間呈現波動增長態勢,2021年的專利申請量突破了 25件。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8 圖 55 中國 VS 黑龍江廣播設備申請趨勢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59 廣播設備各技術分支申請主體 廣播發射設備是各申請主體最為關注的技術分支,絕大部分申請人在該領域均有專利申請,尤其是黑龍江真
73、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其專利申請量為29 件,遠超其他申請人。廣播傳輸設備以及廣播接收設備上的關注度較少,僅有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在廣播接收設備領域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專利申請量達到了 56件。圖 56 黑龍江廣播設備申請主體技術分布 廣播設備各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黑龍江省廣播設備各技術分支的專利申請在法律狀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廣播傳輸設備和廣播發射設備領域的專利申請獲得授權的比例較高,而廣播接收設備領域的專利申請獲得授權的比例較低。在廣播接收設備領域,大部分專利申請最終未能獲得授權,可能因為技術創新的難度較大或者不符合專利審查的標準,需要在技術創新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上有進一步提高。
74、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0 圖 57 黑龍江廣播設備熱點技術分支法律狀態 廣播設備各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 黑龍江廣播設備的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的創新,占比在 97%左右,即其協同創新占比在 3%左右。表明黑龍江省在廣播設備領域的技術研發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合作創新的情況相對較少。圖 58 黑龍江廣播設備熱點技術分支協同創新情況(三)黑龍江省重點技術分析 圖 59 黑龍江省一級技術分支布局方向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1 圖 60 黑龍江省末級熱點技術分支布局方向(1)分立器件 從申請主體角度 全球申請量最多的企業是首爾偉傲世;中國申請人在該技術分支上雖然比全球申請人的整體實力稍弱,但
75、差距不大。如三安光電申請量僅次于首爾偉傲世,華燦光電也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發展與布局。而黑龍江省在該技術分支上,在國內也具有一定實力。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三所高校的專利產出相對較高,在國內也占有一席之地。表 7 分立器件技術分支黑龍江省申請人定位 從技術角度 半導體分立器件的種類繁多,包括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小信號半導體分立器件、光電子器件和傳感器。其中,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是指能夠承受較高電壓或電流的器件,如二極管、晶閘管、MOSFET、IGBT 等;小信號半導體分立器件是指主要用于信號放大或開關控制的器件,如三極管、場效應管等;光電子器件是指利用光與電之間相互作
76、用的原理制成的器件,如發光二極管、光全球申請人申請量(件)中國申請人全球申請人申請量(件)中國申請人申請量(件)申請量(件)黑龍江省申請人黑龍江省申請人申請量(件)申請量(件)首爾偉傲世有限公司1372三安光電有限公司912哈爾濱工業大學368皇家菲利浦電子有限公司618華燦光電有限公司748哈爾濱理工大學255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547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97哈爾濱工程大學217LG伊諾特有限公司514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0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135克里公司488哈爾濱工業大學368黑龍江大學93奧斯蘭姆奧普托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481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321
77、東北林業大學44三星電機株式會社418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70黑龍江科技大學24首爾半導體株式會社373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56東北石油大學22株式會社東芝370哈爾濱理工大學255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17西門子股份公司354清華大學218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2 電二極管等;傳感器是指能夠將被測量的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輸出的器件,如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圖 61 常見分立器件分類 技術發展路線 對于分立器件的具體技術發展方向包括:分立器件產品向高轉換效率、高功率密度即小體積方向發展,例如,溝槽結構可以減小結構面積、提高傳輸效率。隨著終端應用
78、的復雜程度不斷提升,為提升可靠性,未來分立器件模塊將向著優化組合裝配和連接技術、提高抗溫度和負載變化的可靠性、改善散熱效果、通過改善外殼和灌注材料和配方來提高抗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優化內部連接和外部配件布線、提高功率模塊的集成度以降低系統成本的方向發展。傳感器技術不斷向系統化、微型化、智能化、無源化、網絡化優化。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3 圖 62 二極管、晶體管和晶閘管的技術發展路線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4 圖 63 傳感器的技術發展路線圖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5 黑龍江省技術發展方向 對黑龍江省在分立器件技術分支上的技術構成,其 94.45%的專利布局在傳感器方向,為核心
79、研發方向。其次在小信號半導體分立器件和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方向占比在 2%左右,在光電子器件的專利布局最少,不足 0.5%。圖 64 黑龍江省在分立器件技術分支上技術構成 基于以上分析,聚焦黑龍江省“傳感器”優勢方向,分析黑龍江省企業和高校的技術功效分布,根據下圖所示,黑龍江省重點企業在傳感器的精度、穩定性、性能、成本上關注度最高,屬于傳感器的基礎性能提升;其次,在靈敏度和集成化上研發投入稍高,屬于傳感器的優化性能提升。但是,根據目前傳感器向智能化、網絡化和微型化技術發展的國際趨勢,黑龍江省企業應進一步提升傳感器的高端性能。對于黑龍江省的各大高校而言,其技術投入與企業相類似,整體而言,在技術產出
80、上有優勢。并且,在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微型化方向上專利產出相較企業較多,可供企業根據需求通過產學研提高傳感器的整體性能。圖 65 黑龍江省企業在傳感器技術方向技術功效圖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6 圖 66 黑龍江省高校在傳感器技術方向技術功效圖(2)電子陶瓷 從申請主體角度 全球申請量最多的企業是村田制作所;通過對比分析,中國申請人在該技術分支上與國外實力差距較大,黑龍江省較國內整體水平也有所不足。但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該技術分支上在國內有較為明顯的技術優勢,并且,黑龍江省涉及電子陶瓷方向的企業較多,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表 8 電子陶瓷技術分支黑龍江省申請主體定位 從技術角度 電子陶
81、瓷或稱電子工業用陶瓷,它在化學成分、微觀結構和機電性能上區別于一般用陶瓷。電子陶瓷最重要的是須具有高的機械強度,耐高溫高濕,抗輻射,介質常數在很寬的范圍內變化,介質損耗角正切值小,電容量溫度系數可以調整(或電容量變化率可調整),抗電強度和絕緣電阻值高,以及老化性能全球申請人申請量(件)中國申請人全球申請人申請量(件)中國申請人申請量(件)申請量(件)黑龍江省申請人黑龍江省申請人申請量(件)申請量(件)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3849哈爾濱工業大學176哈爾濱工業大學176TDK株式會社2273電子科技大學108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30三星電機株式會社2182天津大學52哈爾濱
82、理工大學21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1322陜西科技大學41黑龍江冠瓷科技有限公司10太陽誘電株式會社1233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39哈爾濱工程大學7京瓷株式會社876清華大學38雞東縣和越磨料有限公司7日本特殊陶業株式會社266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黑龍江科技大學7日本電氣株式會社191禾伸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34哈爾濱奧瑞德光電技術有限公司4NEC東金株式會社158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30哈爾濱鵬謙科技有限公司3日本礙子株式會社142同濟大學29哈爾濱晶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7 優異等。其中,可以劃分為絕緣裝置陶瓷、電容器陶瓷、電
83、容器陶瓷、半導體陶瓷、離子陶瓷等。技術發展路線 對于電子陶瓷的具體技術發展方向包括:電子陶瓷材料制備技術的開發逐漸向現代新型工藝的復合工藝發展,比如納米陶瓷制備技術及納米級陶瓷原料、快速成型及燒結技術、濕化學合成技術等。隨著電子陶瓷材料與微觀領域的聯系不斷深入,其研究范圍也正在延伸,電子陶瓷向微型化和高性能發展,例如:在微型化技術和陶瓷的薄膜化的聯合運用以生產用于信息控制的高效微裝置,電子陶瓷機構和裝置尺寸減小等。隨著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需求,發達國家致力研發的熱點材料之一就是新型環境友好的電子陶瓷,比如多層壓電變壓器、多層壓電驅動器、片式化壓電頻率器件、聲表面波(SAM)器件、薄膜體聲波
84、濾波器等器件均是未來的研發方向。圖 67 電子陶瓷技術發展路線圖 黑龍江省技術發展方向 對于電子陶瓷技術方向,黑龍江省申請人主要集中在企業,高校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實現電子陶瓷材料的納米化,其次在質量上考慮重點在于如何提高電子陶瓷材料的質量和品質。對于企業,哈爾濱科友半導體專利產出較多,且主要集中在質量上,同時考慮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等性能的提高。但是,其并未涉及電子陶瓷的納米化。鑒于納米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建議加強產學研合作,以更好地促進專利的轉用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8 與產出。圖 68 黑龍江省申請人在電子陶瓷技術方向技術功效圖(四)黑龍江省弱
85、點技術分析 黑龍江省的優勢技術比較突出,對于單晶硅、集成電路、真空/光電子器件、微特電機、電子測量儀器、電子專用設備、通信設備等專利布局相對較少。對于弱點技術可綜合考慮黑龍江省的政策和基礎,以及技術壁壘和前景,進行選擇性重點培育。(1)可補足技術發展 黑龍江省 2022 年 3 月 22 日印發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基于發展規劃,考慮黑龍江省的未來發展規劃,補足電子信息相關產業鏈,其中包括:(a)集成電路產業鏈;(b)信息通信產業鏈。(2)尚不足發展的技術 對于電子信息產業弱勢技術,基于技術特點和黑龍江省的基礎與定位,可以通過引進的方式去實現。例如,對于微特電機、頻率測量儀器、電
86、子真空器件、電子工業模具、指揮自動化系統幾個技術分支而言,或技術發展壁壘較高或受整體技術制約應用較少或投入研發成本相較引入成本較高等,黑龍江省可以暫緩以上技術的發展。(五)黑龍江省協同合作定位 黑龍江省在電子信息產業的協同合作定位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揮高校和企業的作用,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形成了以高校為主導,進行創新和專利申請的協同創新分析。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專利申請主要為非協同形式,五個分支的非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69 協同申請占比均達到了 90%以上,協同創新程度均不足 10%。甚至,廣播電視設備的非協同占比高達 96.77%。圖 69 黑龍江電子信息產
87、業合作關系圖(六)黑龍江省創新主體分析 在優勢技術分支上專利申請量較多的第一梯隊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他們在各優勢技術分支上大部分都有專利申請,這反映了第一梯隊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創新活力和技術實力。圖 70 黑龍江省前十申請人在優勢技術分支上的專利申請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創新和專利申請方面具有較高的質量和管理水平,其專利的有效性得到了較好地保障。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專利有效率略低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專利有效率最低。作為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專利申請量前四申請人中唯一的非高校申請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
88、研究所在電子信息產業的專利質量上低于黑龍江省的平均水平,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梢钥紤]:(a)加強技術創新;(b)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0 注重專利布局;(c)加強專利審查;(d)培養專業人才;(e)加強合作與交流.圖 71 黑龍江優勢技術分支第一梯隊專利法律狀態 黑龍江省主要人才的研發方向集中在電子陶瓷、分立器件、RCL 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光纖、光纜、測溫元件、通信終端設備、廣播發射設備和廣播接收設備技術分支,超過半數主要人才的所屬團隊為高校,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以及哈爾濱理工大學。而在非高校的人才所屬團隊中,以馮秀霞所在的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涵蓋
89、的技術分支最多,包含雷達及配套設備中的通信終端設備、廣播設備中的廣播發射設備和廣播接收設備。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1 表 9 主要申請人人才列表 (七)黑龍江申請主體定位分析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以及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國內外重點企業的布局情況具體差異如下:(a)技術布局廣度:國內外重點企業在多個領域和方向上進行了廣泛的布局,而黑龍江的這兩家企業則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領域或方向上進行布局。(b)專利數量:與國內外重點企業相比,黑龍江的這兩家企業在專利數量上相對較少,顯示出其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還有待提升。(c)技術領先性:雖然黑龍江的這兩家企業在其布局
90、的領域或方向上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但與國內外重點企業相比,其技術領先性并不明顯。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2 表 10 黑龍江重點企業與國內外重點企業布局情況對比 單晶硅電子陶瓷壓電材料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真空、光電子器件RLC元件被動射頻元器件電線、電纜光纖、光纜頻率計數器頻譜分析儀波形發生器電壓測量儀電壓儀表測溫元件溫度儀表光刻設備波發射設備工業模具生產線精密齒輪加工通信傳輸裝備通信終端設備工程調動系統行車調度系統廣播發射設備廣播傳輸設備廣播接收設備智能交互設備流媒體平臺0 3849 656113683359 1523 550111006838001063 1200211100969610
91、1316 179 182 535 235 1693 39235 69 459104 273147 227055018601140 366 3198011989130105239259722 182010050001033 22008166216433099700100102358210200100000000081051685215563102210604201000003000000000000001211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電子信息產業電子元器件電子 量儀器電子專用設備
92、電子雷達設各廣播電視設備總計二級技術分支專用材料主動器件被動器件機電元器件頻率測量儀器電壓測量儀器溫度測量儀電子真空器件專用雷達及配套設備指揮自動化系統廣播設備電視設備三級技術分支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工業模具及齒輪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3 三、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法及路徑(一)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 SWOT分析 基于 SWOT 模型,黑龍江省優勢在于:(a)擁有一些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b)擁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如光宇集團等龍頭企業、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航天風華等軍工企業。(c)擁有一批在應用市場占有率高
93、的產品。(d)擁有較強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e)擁有雄厚的基礎研發實力和科技資源。(f)優勢技術發展基礎扎實。(g)知識型人力資源較為豐富。(h)綜合成本低。黑龍江省的劣勢在于:(a)區域發展不平衡。(b)專利分布不均衡。(c)產業發展緩慢。(d)產業規模較小。(e)資金投入不足。(f)缺乏高端產品。(g)人力資源短缺、人才流失嚴重。由于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技術和管理方面的高層優秀人才的缺乏,使企業承擔重大項目的開發能力嚴重受限,自主創新能力、產品技術水平難以提高,特別是微特電機、光刻設備、精密齒輪加工等具有較高技術壁壘和技術壟斷的領域,缺乏競爭力。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挑戰在于:(a)全球
94、電子信息制造業持續承壓,未來復蘇預期仍不穩固。(b)核心關鍵技術難以突破。對于電子信息相關技術,有“電子工業大米”之稱的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MLCC)、海量信息傳輸的光通信領域所必需的光通信芯片、光纖濾波器、高端片式阻容感、射頻濾波器、高速連接器、光電子器件等方面,中國與國外技術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也成為威脅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卡脖子”問題。(c)關鍵基礎材料依賴進口。鑒于設備對海外高度依賴,材料無法長期備貨,外部環境惡化可能導致上游供應短缺風險。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的設備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貿易全球化受阻帶來的供應鏈采購風險也成為了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不確定因素之一。(d)不同行業、
95、區域、群體數字化轉型不同步。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機遇在于:(a)全球經濟復蘇和電子信息技術新熱點出現將帶動和提升電子信息產業投資的全面發展。(b)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和逐漸完善的產業政策將加速電子信息產業投資增長。(c)黑龍江省良好的產業基礎為本地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可能。(d)產業升級和轉移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機會。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4 (二)產業結構優化路徑 黑龍江省可以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優化產業結構路徑。強鏈環節發展路徑:傳感器技術分支,建設傳感器研發制造基地、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推動 MEMS 化學傳感器產業化發展、推動醫療健康、安全預警領域智能化發
96、展、實現智能傳感器一體化生產、通過聯合攻關“卡脖子”技術,強化推進傳感器技術突破。電子陶瓷技術分支,從多功能化、納米化、集成化、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角度發展陶瓷技術,并進一步推動落實電子陶瓷相關重點項目。補鏈環節發展路徑:集成電路技術分支,從尺寸縮小和功能集成、高速和低功耗、高可靠性和穩定性、三維集成、智能化、多核和多處理器的方向、特殊應用領域發展。通信技術分支,向通信業務綜合化、網絡互通融合化、通信傳送寬帶化、網絡管理智能化、通信網絡泛在化方向發展。延鏈環節發展路徑:立足黑龍江發展能源電子可利用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在材料領域的顯著成果、太陽能光伏實證基地,發展光伏產業,并進一步促進其上游環
97、節“單晶硅和電子陶瓷”產業的發展?;诤邶埥H鵬生態創新中心、黑龍江省交通投資集團、閆家崗智慧農業示范園,數字經濟的發展將全面推進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智能交互設備等多技術分支的同力發展。(三)企業培育引進路徑 從企業培育上,整合培育黑龍江省內部企業,加強與國內外優勢企業和重點高校的合作,考慮對國內外優勢企業的引進。具體而言,對于黑龍江省內部企業培育:研發獲取核心技術是企業制勝法寶,把核心業務轉換為賺錢能力,通過戰略聯盟、協同創新與強強聯合,將重點技術領域優勢企業進一步整合做強,鞏固擴大現有優勢、彌補空白不足;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或研究院等建立合作關系,聯合培養人才,以及實現高校專利的轉移轉化和
98、應用。持續關注國外優勢企業,通過跟蹤國外優勢企業發展方向的變化及時調整應對策略,并修正自身發展方向。也可以通過政策支持、產業合作、技術引進、人才培養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國外優勢企業來黑龍江省投資,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5 表 11 黑龍江省企業技術優勢列表 一級一級 二級二級 三級三級 黑龍江省技術優勢黑龍江省技術優勢單位單位 申請量申請量 電子元器件 專用材料 單晶硅 哈爾濱工業大學 2 電子陶瓷 哈爾濱工業大學 177 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30 壓電材料 哈爾濱工業大學 24 主動器件 集成電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99、第四十九研究所 2 分立器件 哈爾濱工業大學 353 哈爾濱理工大學 251 哈爾濱工程大學 212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108 真空、光電子器件 黑龍江大學 4 被動器件 RCL元件 哈爾濱工業大學 92 哈爾濱理工大學 59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47 被動射頻元器件 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 101 機電元器件 電線、電纜 哈爾濱理工大學 10 光纖、光纜 哈爾濱工程大學 82 電子測量儀器 溫度測量儀 測溫元件 哈爾濱理工大學 26 溫度儀表 哈爾濱永立盛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3 電子雷達設備 雷達及配套設備 通信傳輸裝備 哈爾濱工業大學 29 通信終端設備 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
100、器材有限公司 20 廣播電視設備 廣播設備 廣播發射設備 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 29 廣播傳輸設備 哈爾濱理工大學 1 廣播接收設備 黑龍江真美廣播通訊器材有限公司 56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6 表 12 國內產學研單位列表 高校高校 技術分支技術分支 申請量申請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 分立器件 353 電子陶瓷 171 RCL元件 92 被動射頻元器 75 通信傳輸裝備 29 壓電材料 24 電子科技大學 被動射頻元器 177 電子陶瓷 103 分立器件 101 通信傳輸裝備 88 哈爾濱理工大學 分立器件 251 RCL元件 59 被動射頻元器 56 測溫元件 26 哈爾濱工
101、程大學 分立器件 207 光纖、光纜 82 被動射頻元器 56 清華大學 分立器件 9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通信傳輸裝備 102 分立器件 63 被動射頻元器 49 浙江大學 分立器件 70 單晶硅 46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7 表 13 國外技術優勢企業列表 一級一級 二級二級 三級三級 國外技術優勢企業國外技術優勢企業 申請量申請量 電子元器件 專用材料 單晶硅 西門子股份公司 205 電子陶瓷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3253 TDK株式會社 1872 PANASONIC HOLDINSS CORP 1155 壓電材料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463 TDK株式會社 412 主動器件 集
102、成電路 株式會社東芝 252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242 分立器件 PANASONIC HOLDINSS CORP 457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430 株式會社東芝 374 真空、光電子器件 株式會社東芝 1156 西門子股份公司 985 被動器件 RCL元件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2511 PANASONIC HOLDINSS CORP 1388 TDK株式會社 1591 被動射頻元器件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1210 機電元器件 電線、電纜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1541 西門子股份公司 966 光纖、光纜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1309 電子測量儀器 溫度測量儀 測溫元件 PANASONIC H
103、OLDINSS CORP 121 溫度儀表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25 電子雷達設備 雷達及配套設備 通信傳輸裝備 西門子股份公司 132 通信終端設備 索尼集團公司 52 廣播電視設備 廣播設備 廣播發射設備 索尼集團公司 219 廣播傳輸設備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466 LG 電子股份公司 438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8 一級一級 二級二級 三級三級 國外技術優勢企業國外技術優勢企業 申請量申請量 索尼集團公司 505 廣播接收設備 索尼集團公司 3400 LG 電子股份公司 3922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2873 PANASONIC HOLDINSS CORP 2244 株式會社東芝
104、1810(四)人才引進路徑 本報告提供了國內外電子信息產業的人才信息,其中包括按照各技術分支對應的發明人信息。報告中限于篇幅只選取了各技術分支排名靠前的部分發明人作為代表,并以圖表形式提供上述發明人部分信息,供黑龍江省引進人才參考。表 14 人才引進參考 一級一級 二級二級 三級三級 發明人團隊發明人團隊 申請量申請量 國外發明人 電子元器件 專用材料 單晶硅 星 亮二 48 布施川 泉 38 電子陶瓷 KIKUCHI NOBUAKI 86 米田 康信 77 壓電材料 SCHUH,CARSTEN,DR.35 YOKOYAMA KATSUNORI 29 主動器件 集成電路 ZIGMUND RAM
105、IREZ CAMACHO 113 分立器件 96 鈴木 卓彌 79 真空、光電子器件 阿武 秀郎 105 LIU,CHENGHUA 67 被動器件 RCL元件 Masaaki Togashi 80 中村 和敬 63 被動射頻元器件 石川 容平 42 機電元器件 電線、電纜 FISCHER ERNST 72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79 一級一級 二級二級 三級三級 發明人團隊發明人團隊 申請量申請量 黃 得天 68 光纖、光纜 MING-JUN LI 60 電子測量儀器 溫度測量儀 測溫元件 倉田 昇 30 溫度儀表 小林 敏幸 32 電子雷達設備 雷達及配套設備 通信傳輸裝備 加茂宏幸 1
106、9 通信終端設備 岸田 裕司 28 廣播電視設備 廣播設備 廣播發射設備 筒井 幸彥 48 廣播傳輸設備 WOOSUK KO 44 廣播接收設備 182 吉澤 和彥 118 國內發明人 電子元器件 專用材料 單晶硅 王藝澄 58 曹建偉 50 電子陶瓷 張樹人 56 壓電材料 楊彪 10 歐欣 10 主動器件 集成電路 余振華 13 分立器件 胡加輝 605 真空、光電子器件 劉勇 39 被動器件 RCL元件 羅學民 42 陸亨 38 被動射頻元器件 王清源 214 機電元器件 電線、電纜 沈小平 161 光纖、光纜 張磊 53 電子測量儀器 溫度測量儀 測溫元件 周惠明 40 張先鋒 35
107、溫度儀表 孫嶸 13 電子雷達設備 雷達及配套設備 通信傳輸裝備 周雷 47 通信終端設備 向少卿 39 廣播設備 廣播發射設備 何加銘 16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80 一級一級 二級二級 三級三級 發明人團隊發明人團隊 申請量申請量 廣播電視設備 廣播傳輸設備 張文軍 17 馬子江 15 廣播接收設備 張輝 24(五)專利協同運用和市場運營路徑(1)專利協同運用 為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黑龍江省可以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自主扶持政策,重點加大對專利綜合運用、高質量知識產權轉化等知識產權后續轉化運用的資金支持力度。與此同時,黑龍江省聚焦了豐富的高校資源,著力推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走向校園,
108、從源頭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促進專利成果轉化。下文分別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主體,部分可以參與市場許可的專利列表如下表所示。表 15 可參與市場許可的專利列表 公開(公告公開(公告)號號 標題標題-原文原文 原始申請人原始申請人 發明人發明人 CN105610824B 一種基于屏幕鏡像及RTSP 流媒體框架的屏幕共享方法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金晶|周之銳|沈毅|王艷|鄂爾多斯 CN105843783B 一種面向網絡流傳輸的中文 PDF 文件文本內容提取方法 哈爾濱工程大學 王巍|楊武|苘大鵬|玄世昌|段茂濤 CN108964731B 基于快速卷積的無循環前綴濾波混合載波
109、連續流傳輸方法 哈爾濱工業大學 梅林|林旭|沙學軍 CN114679606B 一種基于 Burst特征的視頻流量識別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哈爾濱工業大學 余翔湛|劉立坤|史建燾|李精衛|葛蒙蒙|張曉慧|苗鈞重|劉凡|韋賢葵|石開宇|王久金|馮帥|趙躍|宋赟祖|郭明昊|車佳臻 CN104618091B 雙混沌系統動態密鑰與RSB聯合的流媒體保密通信方法 哈爾濱理工大學 康守強|王玉靜|謝金寶|紀彬|蘭朝鳳|高華強 CN102489802B 一種微沖壓模具原位制造裝置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徐杰|遲關心|王春舉|王玉魁|郝智聰|單德彬|王振龍|郭斌 CN111872169B 一種高強度鈦合金管
110、坯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 哈爾濱工業大學 王克環|王東君|劉鋼 CN109376475B 一種熱阻網絡法與有限差分法結合的多匝密繞線圈溫度場計算方法 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文英|李茹瑤|邱子瀾|王茹|翟國富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81 公開(公告公開(公告)號號 標題標題-原文原文 原始申請人原始申請人 發明人發明人 CN110646117B 一種自動輸送測溫探頭裝置及測溫探頭上料方法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玉斌|吳俊玉|滿卓奇|馮冰 CN109570948B 一種測溫探頭與測溫槍自動對接裝置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玉斌|吳俊玉|張赫|馮冰(2)知識產權運營運作模式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非
111、常普遍,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北京模式是“銀行+企業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質押”的直接質押融資模式;中關村中技服務集團針對科技型企業具有輕資產、高風險、高成長、高收益的特點,以及在融資過程中經常面臨的知識產權評估難、質押難、處置難等問題,創新性地建立了中國首家“評保貸投易”五位一體的科技企業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為中小微科技型企業量身制定了“知識產權和股權質押”融資產品,更好地為科技型企業開展投融資服務。為黑龍江省開展知識產權運營模式提供了參考。圖 72 中技知識產權服務集團運作模式(六)專利聯盟構建路徑 為了形成有效的專利聯盟,需要黑龍江省參與專利聯盟的電子信息領域相關企業將自己的授權有效專利放在一起構成專利池,聯盟成員可以通過交叉許可的方式相互優惠使用彼此的專利技術或免于承擔侵權的責任。此外,黑龍江省還可以討論或者嘗試去組建一個國際化的專利池,尤其是在電子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也是涉及到中國廣大產業利益的領域。真正將中國以及黑龍江省在過去二十年中積累和沉淀的專利價值發揮出來,逐步實現行業規則的參與者、制定者。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82 附錄:附錄: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新圖譜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新圖譜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83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84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