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局: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10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交通運輸局: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100頁).pdf(10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開平市開平市綜合綜合交通交通運輸運輸體體系系 中長期中長期發展發展規劃規劃 (2021-2035 年)年)開平開平市市交通運輸局交通運輸局 廣東省交通運輸規劃研究中心廣東省交通運輸規劃研究中心 二二二二二二年年七七月月 I 目 錄 一、規劃概述.1 二、發展基礎.2(一)發展現狀.2(二)存在問題.6(三)形勢要求.8 三、總體要求.10(一)指導思想.10(二)基本原則.11(三)發展目標.12(四)發展戰略.15 四、中長期發展布局.17(一)鐵路網規劃.17(二)高速公路網規劃.20(三)港航體系規劃.24(四)航空網絡規劃.27(五)普通干線公路網規劃.28(六)鄉村公路發展規劃.4
2、1(七)旅游交通網規劃.42(八)綜合客運體系規劃.46(九)綜合貨運體系規劃.50(十)支撐保障體系規劃.56 五、“十四五”重點任務.58(一)構建快速運輸通道.58 1.加快高速公路連線成網.58 2.積極融入軌道上的灣區.59(二)完善外聯內通網絡.59 1.加快構建快速路體系.59 2.提檔升級國省道干線.60(三)構建特色慢游網絡.61 1.建設最(邑)美僑路.61 II 2.完善旅游公路體系.61 3.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62(四)提升樞紐服務功能.62 1.提高開平港發展能級.62 2.完善客貨樞紐體系.63 3.推動通用機場規劃.64(五)打造優質客貨服務.64 1.提升出行
3、服務質量.64 2.推動貨運降本增效.65(六)提高行業治理水平.66 1.加強智慧交通建設.66 2.推進低碳綠色發展.67 3.夯實平安交通基礎.68 六、規劃環境影響分析及對策.69(一)環境影響分析.69(二)環境影響對策.70 七、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及對策.71(一)社會穩定風險分析.71(二)社會穩定風險對策措施.73 八、保障措施.77(一)實施重大項目帶動.77(二)加強組織領導協調.77(三)強化資金支持保障.78(四)強化用地支持保障.79(五)重視國土空間協調.79(六)預留通信設施空間.79(七)注重社會穩定風險.80(八)加強規劃宣傳引導.80 附:開平市“十四五”交通
4、基礎設施項目表 開平市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附圖 1 一、規劃概述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行業,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全過程。至“十三五”末,開平市初步形成以公路為主、鐵路、水運為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笆奈濉奔拔磥硪欢螘r期,我國將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廣東省將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江門市將建設珠江西岸交通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同時,國家將建設交通強國、廣東將建設交通強省、江門將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開平交通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期,需要繼續發揮交通“先行官”“開路先鋒”作用,積極融入上
5、層綜合立體交通網,有效有力對接大灣區核心城市、重大樞紐、重大平臺和江門市主核心,并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協調,為未來交通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為謀長遠、起好步,系統謀劃和完善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開平市建設成為大灣區西部交通樞紐門戶、珠西樞紐重要節點,根據開平市政府統一部署,開平市交通運輸局組織編制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含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期為 2021 至 2035年,展望到 2050 年。規劃立足于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廣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等上位規劃和廣東交通強省建設大會精神,主要闡2 明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
6、系發展目標、發展布局和“十四五”重點任務,是 開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 江門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在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領域的細化和落實,是今后安排重大項目和政府投資、指導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依據。二、發展基礎(一)(一)發展現狀發展現狀 “十三五”時期,開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工作,開平市交通運輸行業認真落實江門市“交通大會戰”部署,全力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輸服務管理水平,為支撐開平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1.1.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成效顯
7、著成效顯著 開平市以“雙高”(高快速路、高快速鐵路)為重點掀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全面打通對外運輸通道,拓展城區格局和產業空間?!笆濉睍r期累計完成本級交通投資 35 億元,比“十二五”時期有較大幅度提高。公路建設公路建設取得新成就取得新成就。2020 年底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634.9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90.2 公里,公路密度達 98.5 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級公路比例達 100%,開平市“四好農村路”獲評全國 2020 年民生示范工程。3 高快速公路建成江羅高速、高恩高速、中開高速、開春高速等 4 條高速公路開平段,新增高速公路 64.7 公里,創歷史新高。完成沈海高速佛開、開陽的
8、開平段改擴建,全面暢通通往江門市區、廣州、佛山、深圳方向的高速公路通道。廣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已完成投資人招標。深圳至南寧高速斗門至恩平段成功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開平市環城公路、臺開快速路基本建成,赤坎大道推進順利。國省道完成省道 S367 沖恩線臺山沖蔞至恩平恩城、省道S273 高銅線開平紅花至臺山板崗、省道 S274 線開平蓢畔至杜溪等路段的路面大修或改造工程,建成深茂鐵路開平南站配套道路工程(含深茂鐵路開平站連接線工程),配合江門市完成國道 G325 線養護管理示范路開平段建設,啟動國道 G325 鶴山址山至開平塘口段改建工程。至“十三五”末,開平市國道二級以上公路占比 100
9、%,省道二級以上公路占比 61.8%、三級以上公路占比 97%。農村公路完成縣道 X561 線蒼城至馬岡段改造、縣道馬稔線白沙橋改建等工程的建設,完成春社線一橋、龍田橋、舊李橋、羅村橋等危橋改造工程。實現 100 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消滅農村公路砂土路。建成開平市塘口鎮 YD03 交鍋線美麗農村示范路。開平市獲得“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稱號。公路養護綠化方面,完成地方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做4 好路面破碎、沉陷整治修補工作,對路面破碎嚴重的縣道大圣線、橋牛線、荻白線、馬稔線及鄉道黑灣線、赤祥線等進行瀝青罩面專項整治,縣道好路率 91.33%,鄉道好路率 92.05%,村道好路率 94.18%
10、。鐵路鐵路及樞紐及樞紐建設建設取得新取得新突破。突破。建成深茂鐵路開平段及開平南站,實現開平市對外通高快速鐵路,初步融入珠三角“1 小時交通圈”。建成江門港開平港區奔達紡織配套碼頭工程,新增 2 個 1000 噸級通用泊位,提高港區年吞吐能力 80 萬噸。建成集客運、物流、旅游、商場于一體的開平馬岡“四合一”客運站場。完成義祠客運站、開平汽車總站廁所的升級改造。2.2.運輸服務運輸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水平不斷提升 運輸運輸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保障能力不斷增強。2020 年完成公路客運量 1985.9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7990.6萬人公里,港口貨物吞吐量374.7萬噸。完滿完成春運、黃金周等重大節假
11、日運輸任務,無發生一起旅客滯留事件。有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運輸任務。開平市在 2020 年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達 4A。道路運輸道路運輸業務不斷規范業務不斷規范。應對網約車和高鐵開通的新形勢,及時調整優化客運班線和核準報廢更新客運車輛,實現道路班車客運、軌道交通客運無縫接駁。加強出租車行業服務監管,規范網約車發展,出租車行業保持穩定。推進營運貨車“三檢合一”改革,共有 3 家檢測站實行“三檢合一”。推動機動車維修企業納入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完成全市 8 家道 5 路客運企業的誠信評價工作以及 22 家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的質量信譽考核工作。強化駕培行業管理,努力提升全市駕
12、培企業服務水平。城鄉公交服務不斷提升。城鄉公交服務不斷提升?!笆濉睍r期共購置 164 輛純電動公交車,配建約 48 個公交車充電樁,提前完成開平市公交車輛電動化率達 100%的目標任務。至 2020 年底,開平市萬人擁有公交車數達到 9.52 標臺。完成全市 281 輛公交車的智能調度系統車載設備安裝,全市常規公交線路實現智能系統調度。優化調整 36 條次、新增公交線路 11 條,完成對義祠經塘口至恩平沙湖縣際客運線路的收購工作,并積極改造為 623 路跨市公交線路。建成中心醫院西門公交站場和八一公交站場。推動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農村客運于 2018 年底提前兩年實現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
13、 100%。3.3.行業行業監督監督管理規范有序管理規范有序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系統錄入行政許可等事項 68 個。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共梳理行政監管事項 479 項。完成本部門 562 項權責事項標準化系統錄入。加強加強行業行業監督監督管理管理。積極開展掃黑除惡、打擊非法營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等專項整治行動,運輸市場保持正常有序。建成開平市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工程及中心機房工程,投入使用 4 個監測點,有效打擊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深入開展機6 動車維修行業危險廢物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對全市在建交通工程項目施工揚塵污染的防控。深入安全
14、生產管理。深入安全生產管理。開展道路客運、危險品運輸、在建交通工程、危險品碼頭等領域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加大對客運站場“三不進站、六不出站”檢查,及“兩客一?!避囕v抽查。積極防御“天鴿”、“帕卡”等臺風災害,切實做好交通運輸行業搶險救災工作。行業安全形勢穩定趨好。(二)存在問題(二)存在問題 1.1.對外交通網絡有待補全對外交通網絡有待補全 軌道方面。盡管實現對外通高快速鐵路,但路線為東西走向,南北走向線路缺失,未能成網。江門市部分規劃經過開平的路線,如鶴山至臺山鐵路、江恩城際鐵路等未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公路方面。開平市區前往規劃建設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缺少快速通道,耗時長
15、。開平市區到江門市區、珠西樞紐江門站之間的通道能力緊張。港口方面。港城矛盾較突出,三埠客貨運合營公司碼頭作業區現僅建有泊位 4 個,最大靠泊能力 1000 噸級,所處位置靠近城市中心,作業區沒有繼續拓展的空間,港口能級難以提升,開平港區發展受限。2 2.縣域交通網絡有待完善縣域交通網絡有待完善 公路網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24.1%)低于江門市平均水 7 平(25.5%)。高速公路密度僅 5.43 公里/百平方公里,低于江門市(6.24)及全?。?.84)平均水平。農村公路四級公路比重高,鎮至建制村通雙車道四級及以上公路比重低。與江門市其他市(區)比較,開平市公路技術等級整體不高。路網布局仍不夠
16、完善,開平市域西南部鄉鎮未有高速公路通達,金雞鎮、赤水鎮未能 15 分鐘左右到達高速公路收費出入口。3 3.產業發展支撐有待增強產業發展支撐有待增強 支撐臺開同城、產業協同的交通網絡不夠完善。開平市主中心的水口、月山鎮及副中心赤坎鎮,與臺山市區、臺山市白沙鎮、水步鎮、大江鎮等相鄰鎮,與臺山工業新城、深江產業園之間聯系還不夠順暢、高效。支撐全域旅游的快進慢游交通網絡還未建成。缺少有文化辨識度高的旅游公路體系。開平南部與北部旅游板塊,及江門市域濱海旅游資源之間的聯動缺少快速通道支撐。高鐵站至重要景區的交通聯系不夠順暢。交旅融合潛力尚需進一步挖掘。4 4.運輸服務運輸服務管理管理有待有待提升提升 出
17、行服務水平需進一步提高。公交高峰時段平均運行速度較低、非直線系數較高,單程運行時間較長,公交吸引力不足。農村客運服務深度不夠,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運游結合的產品開發和品牌打造還需加強。貨運物流能力需進一步增強?,F代化的物流業園、物流配送中心數量較少,難以適應開平市現代產業貨物高效集散和城8 鄉居民快遞物流的需求。物流運輸組織和服務管理水平仍有較大改進空間。農村物流村級節點的覆蓋率仍然不高。行業管理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行業監管信息化和智能化應用水平偏低。節能減排、安全保障、應急處置救援等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用地用林等要素保障能力有待加強。(三)形勢要求(三)形勢要求 “十四五
18、”及今后一段時期,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將處于江門打造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開平市打造大灣區西部樞紐門戶、珠西樞紐重要節點的戰略機遇期,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面臨著一系列新的要求。1 1.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局,要求,要求繼續繼續加快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央充分結合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發展提出的重要戰略部署。開平要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綜合立體網規劃綱要等上位規劃要求,繼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擴大循環總量
19、,提升循環效率,增強循環動能,為開平市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的保障。2 2.把握把握“雙區”建設“雙區”建設及及珠三角珠三角樞紐機場建設樞紐機場建設等等重大重大機遇機遇,要求構建高效對外交通要求構建高效對外交通主主骨架骨架?;浉郯拇鬄硡^、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雙區戰略”,南沙和前海、橫琴兩個 9 合作區的建設,以及我省“一核一帶一區”戰略布局,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大灣區核心城市引擎作用。同時,大灣區跨珠江口通道建設提速,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建設,都將改變區域交通時空格局。開平要把握大灣區綜合交通互聯互通提速的歷史機遇,完善開平市至大灣區核心城市、重大平臺之間的高快速通道網
20、絡,融入廣、深兩大都市圈 1 小時交通圈;要構建連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高快速交通系統,補齊航空網絡短板,提升開平交通區位優勢。3 3.加快加快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要求以要求以交通交通為引領為引領構建構建產產業集聚工業走廊業集聚工業走廊。江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堅持區域協調發展,打造區域平衡發展綜合試驗區,持續推進東西部共同富裕。開平市要以交通為先導,暢通與東、西部產業園區間的快速交通網絡,以點帶面激發自身產業園區活力。要以國道 G325 改建項目建設為契機,構建串聯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的快速通道,助力先進制造產業集聚發展和開平打造“先進制造強市”,提升區域競爭
21、力和承載力。4 4.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旅游強市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旅游強市、文化旅游名城、文化旅游名城,要求,要求構構建建交旅融合交旅融合的快進慢游網絡,推動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的快進慢游網絡,推動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到新高度。落實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全域旅游等戰略部署,充分發揮交通支撐引領的基礎性作用,加快最(邑)美僑路、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公路等旅游公路規劃建設,串聯華僑文化、生態農業等旅游資源,完善交通干線與重要旅游景區的“最10 后一公里”,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強化“快進慢游”交通保障。5 5.推進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推進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智慧綠
22、色平安交智慧綠色平安交通通建設。建設。當前交通運輸進入綜合發展、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不斷涌現的新科技、新業態可以為交通所用。開平市要通過科技賦能交通運輸及關聯產業,合理引導和規范創新應用,挖掘傳統交通基礎設施商業化潛力,增強自身發展動能;要利用新科技提升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現代化水平,利用新材料、新技術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高交通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三、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搶抓“
23、雙區”建設戰略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江門市委第十四次黨代會和開平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廣東交通強省建設大會精神,以推動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上位規劃為指引,按照網絡化布局、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要求,構筑“南通北達、11 東融西暢”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突出對接灣區核心城市、江門市主核心和各大發展平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把開平市建設成為大灣區西部交通樞紐門戶、珠
24、西樞紐重要節點,為江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珠西綜合交通樞紐貢獻開平力量。(二)基本原則(二)基本原則 1.1.強化強化服務支撐服務支撐 緊緊圍繞國家、省和江門市的重大決策部署,適度超前規劃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服務省“一核一帶一區”、市“區域平衡發展”等重大戰略落地實施,更好發揮交通運輸的先行引領和支撐保障作用。2 2.強化交通惠民強化交通惠民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體現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基層經驗,補齊交通運輸短板,提升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使交通運輸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3 3.強化強化統籌統籌融合融合 堅持協同規劃與實施理念,促進規
25、劃和計劃落實。加強交通與土地利用之間,城市各類交通系統之間以及交通系統內部的多層次和深度協調。推進交通與旅游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4 4.強化強化提質增效提質增效 12 對標高質量發展,著力提高綜合交通網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注重做優增量、挖潛存量,推動開平市交通運輸發展向高質量、高效益轉變。5 5.堅持安全綠色堅持安全綠色 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保障能力。深入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堅決落實“雙碳”發展要求,塑造開平旅游交通特色,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促進交通運輸發展與自然和諧共生。6 6.彈性適應彈性適應預留預留 應對重大技術變革對交通出行、城市空
26、間結構和土地利用的影響,加強通道的空間預控,銜接國土空間規劃,規劃戰略性空間儲備用地,提高空間的包容性。(三三)發展目標)發展目標 1 1.總體目標總體目標 到 2025 年,積極對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雙區”戰略、南沙及前海、橫琴兩個合作區,規劃建設“四縱三橫兩鐵“四縱三橫兩鐵(兩聯)一港(兩聯)一港”及路網暢通工程及路網暢通工程等重大項目取得新成效,基本形成“通山達海,內聯外暢,水陸兼具”的綜合立體交通格局,交通整體發展水平處于江門市前列,初步形成三個“三個“6060 分鐘”分鐘”出行交通圈出行交通圈(60 分鐘覆蓋市域鄉鎮及江門市主要產業平臺,60 分鐘內通達江門市主城區及珠三角樞紐
27、機場,60 分鐘左右通達大灣區主要城市),為開平市夯實江門“副核心”定位、13 建設大灣區西部交通樞紐門戶和珠西樞紐重要節點提供有力支撐?!八目v三橫兩鐵(兩聯)一港”重大項目指:四縱:四縱:廣臺高速開平至臺山段、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公路、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公路、最(邑)美僑路。三橫:三橫:國道 G325線鶴山址山至開平塘口段改建工程、潭江大道、北環二期。兩兩鐵:鐵:鶴山至臺山鐵路、江恩城際鐵路。(兩聯)(兩聯):赤坎大道二期、國道 G240 開平支線。一港一港:開平市三埠港區工程暨三埠港搬遷項目。路網暢通工程指:北環二期、新縣道紅龍線(梁金山旅游公路及金章大道)、赤坎大道二期、省道 S2
28、73 線月山段改建。到 2035 年,開平市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進一步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形成五個出行交通圈:實現 0.5 小時到達珠三角樞紐機場、1 小時通達大灣區所有地市、2 小時通達省內其他城市、3 小時左右通達周邊省份城市、4 小時通達國內主要城市,有力支撐開平市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西部交通樞紐門戶、珠西樞紐重要節點,為江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珠西綜合交通樞紐貢獻開平力量。2 2.“十四五”時期具體目標“十四五”時期具體目標 鐵路鐵路:基本穩定鶴山至臺山鐵路、江恩城際鐵路線位,謀劃北向連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軌道走廊。公路:公路:高快速路網更加完善,旅游公路取得
29、新突破,開平城區至江門市區、臺山城區和周邊鄉鎮更加便捷,實現鎮鎮通14 高速、鎮鎮通二級以上公路,具備條件的鄉鎮至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比例基本達 100%。港港航航:開平港發展定位更加清晰,開平市三埠港區工程(暨三埠港搬遷工程)啟動建設。城鄉客運城鄉客運服務:服務:20 戶以上較大自然村通客車比例穩步提高。城鄉物流服務:城鄉物流服務:縣、鄉、村(指建制村)三級物流節點布局更加完善,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 100%。綠色智慧安全:綠色智慧安全:綜合運輸通道資源利用的集約化、綜合化水平大幅提高;5G 網絡覆蓋高速公路干線及主要服務區、高鐵站和重要樞紐;交通運輸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兩客一危一重貨
30、1”車輛實時監控覆蓋率達到并保持 100%。表表 1 開平開平市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指標體系市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指標體系 指標名稱指標名稱 單位單位 現狀值現狀值 遠期遠期目標目標值值 鐵路營運里程 Km 20 120 公路總里程 Km 1634.9 1800 高速公路里程 Km 90.2 180 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24.1 30 以上 鄉鎮至建制村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比例%-100 公交線網密度 Km/Km2 0.52 2.8 公共交通分擔率%20 30 萬人擁有公交車數量 標臺 9.52 15 20 戶以上較大自然村通客車比例%-100 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100 1 兩客:旅游
31、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一危: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一重貨:重型貨車。15(四四)發展)發展戰略戰略 1.1.區域對外交通層面:區域對外交通層面:謀謀“融合融合”構建“陸??铡比龢嫿ā瓣懞?铡比灰惑w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位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以推動開平市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為目的,建設由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組成的多層次、一體化對外交通體系,促進開平與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等核心城市間要素的快速、便捷、高效、自由流動,打造江門“副核心”城市,形成快速合理的對外通道通達重點區域,重構對外交通戰略格局。(1)構建互聯高速公路網絡:加快開平市高速
32、公路建設,對接大灣區核心城市路網,構成互聯互通高速公路網絡格局。(2)強化航空樞紐通道銜接:依托即將建設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和規劃的赤水通用機場,形成開平市聯通國內國際的重要通道,建設通往機場的快速通道,謀劃推進城際鐵路、機場高速等設施建設。(3)建設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加快構建由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普速鐵路組成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合理布局路線走向及在開平市內設站,實現都市圈內重點區域、組團之間快速聯系,積極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4)提升港口綜合發展能級:配合江門港口總體規劃(修編),積極謀劃開平港區高質量發展策略,厘清開平港發展定位,打造潭江黃金水道。2.2.縣
33、域縣域交通層面:交通層面:謀謀“凝聚凝聚”構建開放暢達高效共構建開放暢達高效共16 享的同城交通體系享的同城交通體系。促進中部核心城市發展板塊、華僑文化旅游核心板塊、北部山林生態發展板塊、南部田園生態發展板塊四大區域融合發展,規劃布置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常規公交等方式的線網,實現開平市區至主要鄉鎮 30 分鐘可達,所有鄉鎮 15-20 分鐘到達高速公路出入口,實現鎮鎮通高速、鎮鎮通二級以上公路。促進縣域功能要素流動集聚、城鄉一體融合及全域產業發展,為開平實現打造“先進制造強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態家園”的總體目標提供強力支撐。(1)健全市域快速干線網絡:統籌考慮城鎮發展格局和產業空間布局,對
34、快速干線(含快速化國省道)進行規劃布局,并兼顧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的一體融合,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中心城區與主要鄉鎮、開平各組團間的快速便捷聯通。(2)提升廣覆蓋支線集散網絡: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促進路網通達深度的提升;針對既有的瓶頸路等制約性環節,進行重點彌補和重點強化,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性和舒適度。(3)優化客貨運輸樞紐布局:加快樞紐功能轉型,打造功能完善、層級分明、布局合理的客貨運樞紐體系。3.3.高質量發展層面:高質量發展層面:謀謀“品質品質”塑造高品質新活力塑造高品質新活力的宜人交通環境的宜人交通環境。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構建“快進漫游”旅游交通網絡;形成高品質綜合客貨運輸網
35、絡;加強智慧、綠色、平安交通建設,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17(1)構筑水陸特色交通體系:打造開平水上、陸路兩大特色交通,串聯碉樓、山水、田園、僑鄉和古鎮等旅游資源,支撐全域旅游發展。(2)打造高品質客貨運輸網絡:推進全域公交,構建特色客運服務體系;加快運輸結構調整,推動多式聯運、商貿物流、配送物流和新型物流發展。(3)推進新型智慧交通建設:應用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化交通服務設施,改善公眾出行體驗。四、中長期發展布局 規劃開平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由三個網絡(區域交通網、縣域交通網、旅游交通網)、兩個服務體系(綜合客運體系、綜合貨運體系)、一個保障體系(支撐保障體
36、系)構成。其中,區域交通網,由“兩橫兩縱一展望”鐵路網、“四橫三縱”高速公路網、港航體系、航空網絡組成,主要突出對外出行快速、便捷、高效的特點??h域交通網,由普通干線公路、鄉村公路組成,具有服務能力強、覆蓋空間大、通達程度深的特點。旅游交通網絡,由旅游“快進”骨架、“慢游”脈絡等組成,服務開平市及江門市全域旅游。(一一)鐵路鐵路網網規劃規劃 鐵路網是開平市對外聯系廣州、深圳都市圈的交通主骨架,是開平市聯系江門市區、江門市下轄各市(區)和區域主要交18 通樞紐的快速通道,是開平市構建產業集聚走廊的重要支撐。以強化戰略支撐為重點,把握國家推進大灣區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機遇,統籌考慮江門市
37、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規劃布局,加強與區域主要樞紐(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江門北站、江門站)、江門市各組團、以及江門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的對接,同時補齊貨運鐵路短板。規劃開平境內鐵路總體形成“兩橫兩縱一展望”布局,形成開平市三網融合、內暢外通、銜接高效的鐵路網?!皟蓹M”為深茂鐵路江茂段、江恩城際鐵路(規劃),“兩縱”為鶴臺鐵路(規劃)、云浮至江門城際鐵路(謀劃),“一展望”為新興廣海鐵路開平段(謀劃)。深茂鐵路江茂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焖勹F路通道的組成部分,及珠三角核心區與粵西地區的快速鐵路通道的組成部分。路線起于江門站,在開平設開平南站,經陽江終于茂名市,再接茂湛
38、鐵路可至湛江。路線在江門站接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預計 2025 年通車),可通往廣州南沙、深圳市及前海合作區;接珠肇鐵路江門至珠海段+廣州至珠海(澳門)鐵路,可通往珠海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路線可實現開平 1 小時左右抵達廣州、深圳市、珠海市,融入廣州、深圳“1 小時”交通圈。江恩城際鐵路,路線規劃從江門市蓬江區向西至開平市、恩平市,是開平、恩平市與江門市區的第二條鐵路通道,也將 19 是開平市對接江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路線,應用我省大力推動城際、城市交通互聯互通成果,期望實現開平融入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項目的建設將有利于加強開平市與江門市區的聯系,構建開平產業集聚工業走廊,助力開平融入“
39、三區一市”發展格局。鶴山至臺山鐵路,定位為客貨兼備鐵路,以廣珠鐵路鶴山南站為起點,經開平并設白石頭站、翠山湖站后進入臺山,接入江門港廣海灣港區。項目的建設能夠提升江門市、開平市及沿線地區鐵路貨運能力,形成能力充分的對外物流通道,有力加快鐵水公聯運發展,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云浮至江門城際鐵路,路線規劃自云浮云城區經云浮西江新城接入肇慶站,在肇慶站與廣佛肇城際鐵路連通并保留跨線運營條件,向南經肇慶高要接入新機場與肇順南城際鐵路銜接,后向南經臨空經濟區接入開平南站與深茂鐵路江茂段實現換乘,后向南至臺山。路線將實現開平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 30 分鐘可達,并使開平鐵路網與佛山地區鐵路網直接銜接,
40、有力推動開平融入廣州都市圈。新興至廣海鐵路開平段,路線規劃自云浮市新興縣接廣茂鐵路,經龍勝、蒼城、沙塘進入臺山,與鶴臺鐵路共線延伸至大廣海灣區。路線是開平西北部重要的縱向通道,促進龍勝、蒼城、沙塘等鄉鎮與開平中心城區的快捷聯系,促進開平與新興的交通聯系,助力建設開平特色現代產業體系。20 規劃期內要優化調整新規劃線路在開平市路線方案,加強與開平市現有樞紐的無縫銜接,推動多層次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對大宗貨物運輸量預計達到 150 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研究預留建設鐵路專用線的通道,增強開平鐵路貨運能力。表表 2 開平市開平市鐵路鐵路網布局規劃一覽表網布局規劃一覽表 布布局局 線路線路 名稱名稱 軌道
41、軌道等級等級 客貨客貨 功能功能 起起點點 終終點點 境內境內里里程、程、站點站點 設計設計速度速度 制式制式 功能功能 備注備注 一橫 深茂 鐵路江茂段 高快速鐵路 客運 江門站 茂名站 20KM 開平南站 200 km/h 國鐵I 級雙線 珠三角核心區與粵西地區的快速鐵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已建 二橫 江恩城際鐵路 城際 軌道 客運 江門站 恩平站 38KM 水口站、開 平 西站、赤坎站 160 km/h I 級 雙線 對接江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融入“三區一市”,有力帶動沿線經濟發展。規劃新建 一縱 鶴山至臺山鐵路 普速鐵路(兼顧城際功能)客運、貨運 鶴山南站 廣海灣
42、站 29.4KM 白石頭站、翠山湖站 160 km/h I 級 雙線 提升沿線地區貨運能力,形成能力充分的對外物流通道,有力加快鐵水公聯運發展,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規劃新建 二縱 云浮至臺山城際鐵路 城際 軌道 客運、貨運 云浮站 臺山站 30KM 翠山湖站、開平西站、開平南站 160 km/h I 級 雙線 實現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與開平30 分鐘可達,實現開平鐵路網與佛山地區鐵路網直接銜接。規劃新建 展望 新興至廣海鐵路開平段 普速鐵路 客運、貨運 新興南站 開平南站 50KM,翠山湖站、開平南站 160 km/h I 級 雙線 路線是開平西北部重要的縱向通道,促進開平與新興的交通聯系
43、,助力建設開平特色現代產業體系。謀劃預留(二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網網規劃規劃 高速公路網是開平市公路網的主骨架,是承擔開平市過境交通、對外出行、城市組團之間聯系的主要快速通道,是 21 區域重要樞紐(機場、高鐵站、港口、客貨站場)的主要集散通道,是快速連接區域發展戰略平臺、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引導和優化產業布局的發展軸線,是快速連接旅游景區的“快進”旅游交通網的主要組成部分。立足完善對外高速公路主通道,快速聯系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大廣海灣區,構建“快進”旅游高速公路通道,有力支撐開平市、江門市全域旅游發展,夯實開平市域副核心地位,規劃開平市高速公路網形成“四橫三縱”布局?!八臋M”為江羅高
44、速開平段、沈海高速開平段、中開高速開平段+開春高速開平段、深圳至南寧高速斗門至恩平段(規劃)?!叭v”為高恩高速開平段+廣臺高速開平段(規劃)、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謀劃)開平段、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謀劃)開平段。江羅高速開平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深圳至岑溪高速公路的組成路段,向西可連接廣西岑溪、南寧等地,向東可聯系江門市區、中山、深圳等地。路線是開平市月山、蒼城北部區域通往江門、云浮等地的快速聯系通道。沈海高速開平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沈海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也是廣東沿海綜合運輸通道的組成路段。路線是江門市、開平市主要發展軸,是開平市區聯系周邊重要城市的快速便捷通道,路線往東北可達江門市區
45、、鶴山市,及快速通往廣、佛核心區域;往西可快速通往恩平及粵西地區。22 中開高速開平段+開春高速開平段,路線是深中通道在珠西都市圈的銜接線路,是省高速公路網中山至茂名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是開平往東前往江門新會、中山、深圳,往西通往粵西北部及廣西的快速通道;也是赤坎古鎮旅游景區、深茂鐵路開平南站的重要集疏運通道。深圳至南寧高速斗門至恩平段,路線是省高速公路網深圳至南寧高速的組成部分,為開平南部地區前往珠海、深圳及粵西地區提供快速通道。高恩高速開平段+廣臺高速開平段,是開平境內南北向的重要骨架通道,往北順接廣明高速,形成開平西部地區通往佛山、廣州及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重要高速公路通道,南部經
46、過臺山順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可以便捷通達江門沿海港口;是開平西部鄉鎮的重要南北向出行通道。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開平段,是開平市區和開平東部城鎮,以及臺山市區通往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最快捷的通道,可實現 1 小時內直達機場。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開平段,是連接開平、臺山兩地旅游資源的縱向線路,有利于促進山海旅游聯動,助力開平、臺山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期內根據城市發展和產業園區發展需求,優化新規劃路線線位,合理增加、加密高速公路互通,提高城區和各鎮進出高速公路的便捷性,實現城區、鄉鎮 15 分鐘到達高速公路 23 收費站。表表 3 開平市開平市高速公路網絡布局規劃一覽表高速公路網絡布局規劃一覽
47、表 布局布局 名稱名稱 路線情況路線情況 境內境內里程里程 車道車道數數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備注備注 一橫 江羅高速開平段 路線起于江門市鶴山市共和鎮接沈海高速,經開平月山鎮、蒼城鎮至云浮市 10.8 km 6 開平月山、蒼城北部區域通往江門、云浮等地的快速聯系通道。已通車 二橫 沈海高速開平段 接沈海高速鶴山段,經水口、月山、沙塘、塘口鎮,進入恩平 29.7 km 8 江門市、開平市城市發展主軸,開平至鶴山、江門市區、佛山、廣州以及粵西的高速通道。已通車 三橫 中開高速開平段 東接中開高速臺山段,經赤坎鎮、百合鎮,在羅漢山立交接開春高速 15.2 km 6 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重要連接線,開
48、平向東與中山、深圳連接,向西與陽江、茂名連接的高速通道。已通車 開春高速開平段 在羅漢山立交接中開高速,經百合鎮至恩平,接開春高速恩平段 6 已通車 四橫 深圳至南寧高速斗門至恩平段 起自珠海斗門段,向西經新會、臺山,在赤水北部進入開平,向西經金雞進入恩平,繼續向西延伸至陽江、茂名 21 km/開平南部向東通往深圳、珠海,向西通往粵西的快速通道。規劃項目 一縱 高恩高速開平段開平段 起于在鳳山互通與中開高速對接,經恩平沙湖鎮、開平龍勝鎮、馬岡鎮,向北經新興縣與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與江羅高速相接 27.1 km 6 開平西部地區向北通往佛山、廣州及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向南通往通達江門沿海地區
49、的的南北向出行通道。已通車 中開高速(羅漢山立交-鳳山立交)3 km 6 已通車 廣臺高速開平段 路線在百合鎮西部鳳山立交與中開高速對接,向南經蜆岡、赤水、金雞鎮進入臺山,在汶村西部接入西部沿海高速 264km/規劃項目 24 布局布局 名稱名稱 路線情況路線情況 境內境內里程里程 車道車道數數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備注備注 二縱 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開平段 起自中開高速臺山段,向北經臺山大江,跨潭江進入開平,經開平水口、月山、蒼城、鶴山宅梧,繼續向東北接入接入江肇第二高速 28 km/開平市區和開平東部城鎮,以及臺山市區通往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最快捷的通道,可實現 1小時內直達機場。規
50、劃項目 三縱 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開平段 起于赤坎鎮接中開高速,經白沙鎮西側,在赤水鎮與康橋溫泉中間穿過,東南向延伸經端芬鎮南側,終于西部沿海高速。17km/連接開平、臺山兩地旅游資源的縱向線路,有利于促進山海旅游聯動,助力開平、臺山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項目(三三)港航體系港航體系規劃規劃 落實 江門港口總體規劃(修編),厘清開平港發展定位,推動開平港區高質量發展,打造潭江黃金水道。搬遷現狀港區碼頭,為開平港長遠發展另辟空間,解決港城矛盾。完善岸線規劃布局,加強公共運輸服務岸線配備,為碼頭經營企業配備岸線,吸引臨港產業落戶。開平港發展定位。規劃開平港為臨港產業發展服務,以集裝箱、件雜貨運輸和旅游
51、客運運輸為主。同時,隨著城市規劃功能的調整,為破解當前港城矛盾較突出問題,將現狀港區搬遷至石海一帶開辟新港區,滿足開平市區貨運碼頭的搬遷需要,及滿足工業東移的發展需要。潭江水道岸線規劃。潭江水道是開平通過水運與珠三角地區及港澳地區聯系的唯一水運通道,開平三埠大橋往下游已達到內河航道三級通航標準。根據經濟發展要求及產業布局、岸 25 線水陸域條件、取水口布置及其他行業對岸線的需求,沿潭江水道共規劃 29 段港口岸線,規劃港口岸線長度 11.98km。重點規劃碉樓旅游岸線,位于開平主城區、潭江半島下端北側,新增赤坎古鎮旅游岸線等(旅游客運服務岸線 15 段 6.2km),重點發展至各碉樓景區的水上
52、旅游客運,助力打造潭江水岸風情旅游帶;重點規劃石海岸線,位于潭江右岸、開平三埠街道,破解港城矛盾,將現狀港區搬遷至石海一帶開辟新港區,滿足工業東移的發展需要。完善港口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加強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規劃搬遷后的三埠港口碼頭公路集疏運通道為:省道 S385、臺開快速路和規劃的 G240 開平支線;鐵路集疏運通道:通過環城公路南環-省道 S274 連接開平南站。表表 4 開平港區岸線開平港區岸線布局規劃一覽表布局規劃一覽表 序序號號 岸線名稱岸線名稱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岸線岸線長長(m)m)規劃用途規劃用途 1 三埠三圍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三埠街道,岸線范圍三圍村委會附近 220 規劃為
53、旅游客運服務 2 2 碉樓旅游岸碉樓旅游岸線線 開平主城區、潭江半島下端開平主城區、潭江半島下端北側北側 300300 規劃為城市休閑和旅游客運服規劃為城市休閑和旅游客運服務的港口岸線,重點發展至各務的港口岸線,重點發展至各碉樓景區的水上旅游客運碉樓景區的水上旅游客運 3 3 石海岸線石海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三埠街道,潭江右岸、開平三埠街道,岸線范圍骨膠廠河沖口岸線范圍骨膠廠河沖口 13381338 規劃為支持保障、公共運輸和規劃為支持保障、公共運輸和臨港產業服務、工作船服務臨港產業服務、工作船服務 4 聯竹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聯竹農場西側 2830 規劃為臨港產業服務和旅游
54、客運服務 5 奔達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龍塘里南溪里 1300 公共運輸服務和臨港產業服務 6 聚龍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聚龍新窖口 1500 規劃為港口岸線,主要為公共運輸服務和臨港產業服務 26 序序號號 岸線名稱岸線名稱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岸線岸線長長(m)m)規劃用途規劃用途 7 馬降龍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市百合鎮,岸線范圍百合大橋東則下游 50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8 南岸岸線(旅游岸線 1)鎮海水左岸、開平市長沙街道,沙場西側下游 19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9 恒益窯岸線(旅游岸線 2)鎮海水左岸、開平市長沙街道,洲咀西南側上游 352 規劃為旅
55、游客運服務 10 開平旅游岸線 3(平安對面)鎮海水左岸、開平市長沙街道,桂芳東南側上游 356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11 中油油品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公益大橋東則下游 100 規劃為臨港產業服務 12 裕洋物流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水口大橋西則上游 169 規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13 泰寶集合物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廣東泰寶聚合物有限公司下游 232 規劃為臨港產業服務 14 開蘭面粉碼頭岸線 鎮海水左岸、開平市三埠街道,開蘭面粉廠上游 50 規劃為臨港產業服務 15 三埠港碼頭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三埠街道,岸線范圍海事處東則下游 441 規
56、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16 鴻寶飼料碼頭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市三埠街道,岸線范圍三埠大橋東則下游 40 規劃為臨港產業服務 17 土出貨物裝卸部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水口鎮,岸線范圍裕洋物流西則上游 70 規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18 運通碼頭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市百合鎮,岸線范圍馬降龍岸線東則下游 157 規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19 北降碼頭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百合鎮,岸線范圍北降碼頭 460 規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20 蜆糖碼頭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市百合鎮,岸線范圍蜆糖碼頭 145 規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27 序序號號 岸線名稱岸線名稱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岸線岸線長長(m)m)規劃用途規劃用途 21
57、八一碼頭岸線 鎮海水左岸、開平市長沙街道,沙場西側上游 110 規劃為公共運輸服務 22 沙黃洲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三埠街道,岸線范圍黃沙洲 25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3 赤坎高蓢島北側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市赤坎鎮,高蓢島北側上游下游 20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4 赤坎赤祥線南側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赤坎鎮,開平市初心紀念廣場側下游 5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5 赤坎沙溪洲東側岸線 潭江右岸、開平市赤坎鎮,沙溪洲東北側下游 20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6 赤坎河南洲東側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赤坎鎮,河南洲東側盡頭上游(兩側)10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7 赤坎沙溪長龍村北側岸線
58、潭江右岸、開平市赤坎鎮,長龍村北側岸線下游 15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8 百合旅游岸線 潭江左岸、開平市百合鎮,岸線范圍百合大橋東則下游 170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29 長沙樓岡岸線 鎮海水左岸、開平市長沙街道,樓岡橋東則下游 341 規劃為旅游客運服務 (四四)航空網絡規劃航空網絡規劃 對外:規劃形成開平至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及其他區域機場的快速交通通道。規劃云江城際鐵路、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通過軌道交通,30 分鐘可達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60-80 分鐘可達灣區其他干線機場。對內:規劃建設赤水通用航空,完善立體交通網絡。赤水場址位于開平市赤水鎮東南部。機場規劃為 A2
59、 類通用機場。赤水機場是開平市唯一機場用地,其功能定位為開平市空港交28 通樞紐。規劃利用赤水通用航空機場資源,建設赤水鎮森林消防航空基地、開平市空港產業發展區。(五五)普通普通干線公路干線公路網網規劃規劃 開平市普通干線公路網是高速公路網的有效補充,是開平市城區與周邊地市、毗鄰市(區)之間第二通道,是城區與鄉鎮之間,鄉鎮與鄉鎮之間的重要交通聯系路線,并為重要產業園區、客貨運站場、港口碼頭、重要景區等節點間提供便捷交通聯系。普通干線公路網由主干線路網和次干線路網構成。主干線路網規劃形成“兩環十一射四縱三橫”布局,構建以開平城區為中心,聯動臺山城區及臺山工業新城園區,輻射周邊重點鎮、重點鎮帶動周
60、邊一般鎮、鎮鎮聯通的輻射型網絡,助力開平夯實江門副核心地位。其中,“環+射”路網結構有利于形成快速進出城的道路交通條件,提升開平市區輻射功能?!八目v三橫”連接主中心(三埠街道、長沙街道,水口、沙塘、月山鎮和翠山湖高新區)、副中心(赤坎)、重點鎮(蒼城)及8 個一般鎮,規劃采用二級或以上公路技術標準,在鎮鎮通高速基礎上,實現鎮鎮通二級以上公路。規劃個別射線(潭江大道)、橫線(G325)等采用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技術標準建設、改建,實現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有效銜接。內環:開平市區環城公路。路線有利于分離過境交通,減少過境交通對開平城區城市交通的影響,并拉大開平城市發展框架,促進城市功能拓展和城市開發
61、。29 外環:由 G325 改線、G325、赤坎大道、S274、S273、S273改線等組成,推動更大范圍的臺開同城,加強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與副中心赤坎、臺山工業新城、深江產業園的聯動,聯系開平、臺山兩個高鐵站以及搬遷后的三埠港區。一射:省道 S533 環城公路至月山段,起于翡翠生態湖農莊,連接梁金山,疊書山風景區,接入開平城區,路線是快速銜接翠山湖新區與開平市區的重要線路。二射:開平市環城公路北環東延線,路線接開平市環城公路,終于月山鎮接國道 G325,是市區北部重要的對外公路、緩解國道 G325 交通壓力。三射:國道 G325 環城公路至水口段,路線起于環城公路,經三埠、水口終于
62、沈海高速水口互通口,是開平市區與水口鎮之間的快速聯系通道,也是開平市區向東出城上高速公路的重要通道。四射:潭江大道及月山連接線,路線是城區至水口鎮沿江大道重要組成路段,連接開平潭江新區與水口鎮,同時連接沈海高速月山互通,增強了開平市環城公路對水口、月山等鎮的輻射功能。五射:國道 G240 開平支線工程,路線連接開平環城公路至 G240 改線,形成開平市區及開平市南部地區通往江門市區的新通道,也是搬遷后的三埠港的集疏運通道。30 六射:臺開快速路,路線起于開平市環城公路,與中開高速、深茂鐵路交叉,東南方向連接臺山市區,是臺開城區之間的快速聯系通道,有力促進臺開同城發展。七射:省道 S274 環城
63、公路至開平南站段,是開平市區連接開平南站的重要聯系通道,通過外環公路的赤坎大道,實現開平南站與赤坎的快速連通。八射:國道 G325 環城公路至赤坎段,路線起于環城公路,連接百合、赤坎鎮,是開平市區中心通往赤坎的主要快速通道。九射:S274 開平環城公路至 G325 改線,路線起于開平市環城公路,經長沙、沙塘接 G325 改線,路線是市區連接長沙、塘口的聯系通道,同時是沈海高速的銜接公路。十射:開平市環城公路北環西延線(至 G325 改線),該路線與開平市區環城公路北環、北環東延線一起組成開平市區北部橫向干線通道。十一射:紅龍線及金章大道,路線起于開平市北環公路,經梁金山公園接射九線(省道 S2
64、74),路線是省道 S274 與環城公路的連接線,增加城區北向出入城通道,也是梁金山公園的旅游銜接公路。一縱:月山(市界)至水口(市界)(省道 S273),是開平東部地區重要的南北干線,貫穿開平的月山、水口兩大重 31 鎮,也是開平東部地區向北連接鶴山西部地區并前往珠三角樞紐機場,向南連接臺山城區的重要干線。二縱:龍勝(市界)至三埠(市界)(省道 S274),是開平中部地區重要的南北向干線通道,貫穿開平龍勝、蒼城、沙塘、長沙四鎮,是開平城區向北輻射龍勝、蒼城、沙塘、長沙等重鎮的主要干線,也是開平城區聯系臺山城區的重要干線。三縱:大沙(市界)至赤水(市界)(省道 S297、S534、S295、S
65、533 等),是開平西部地區重要的南北向干線,連接多個鄉鎮和重要景點,是沿線城鎮發展和旅游開發的重要支撐。四縱:百合至金雞(市界)(省道 S275),開平南部地區的南北向干線,串聯百合、蜆岡、金雞,是沿線城鎮發展和旅游開發的重要支撐。一橫:月山至大沙(市界)(省道 S384、S295、S534),開平北部鄉鎮東西向聯系干線。二橫:百合(市界)至水口(市界)(國道 G325),是開平東至江門、鶴山,西至恩平的主要干線,也是開平主要發展軸線。三橫:赤水(市界)至金雞(市界)(省道 S367),是連接赤水、金雞兩鎮之間的聯系干線,是開平南部地區連接臺山、恩平的干線公路。次干線路網,由其他未納入主干線
66、的省道、縣道組成,作為主干線補充,規劃采用三級及以上技術標準。32 表表5 開平市開平市主主干線路干線路網網布局規劃一覽表布局規劃一覽表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合合 計計 53533.83.8 4 45 56.66.6 5 59.79.7 環環 線線 131.1131.1 7 78.8.4 4 0.0 0.0 O1O1 開
67、平市環城公路開平市環城公路 2 26.66.6 2 26.66.6 0.0 0.0 有效緩解開平城區的交通擁堵,減少過境交通對開平城區城市交通的影響 東環 東環北環交叉點 東環南環交叉點 開平市區 7.4 7.4 東環線 一 6 一 6 已建 南環 南環東環交叉點 南環西環交叉點 開平市區 4.2 4.2 南環線 一 6 一 6 已建 西環 西環北環交叉點 西環南環交叉點 開平市區 6.1 6.1 西環線 一 6 一 6 已建 北環 北環東環交叉點 北環西環交叉點 開平市區 8.9 8.9 北環線 一 6 新建 O2O2 外環公路外環公路 104.5104.5 51.51.8 8 0.0 0.
68、0 推動更大范圍的臺開同城,加強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與副中心赤坎、臺山工業新城、O2.1 鶴山址山 赤坎中廟 赤坎、塘口、月山 33.5 29.0 G325 改線 一 10 新建 O2.2 赤坎中廟 赤坎南屏 赤坎 3.5 3.5 G325 改線 一 10 一一 4 改建 O2.3 赤坎南屏 三埠燕山 赤坎、三埠 13.1 10.6 赤坎大道 一 6 新建 33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
69、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O2.4 三埠燕山 臺山臺城 三埠、臺山 18.3 0.4 S274 一 4 一 4 已建 深江產業園的聯動,聯系開平、臺山兩個高鐵站以及搬遷后的三埠港區 O2.5 臺山臺城 水步大道 臺山 11.6 0.0 S273 一 4 一一 6 6 改建 O2.6 水步大道 臺山大江 臺山 5.5 0.0 S273 一 6 一一 6 6 已建 O2.7 臺山大江 臺山新大江 臺山 1.0 0.0 S273 一 4 一一 6 6 改建 O2.8 臺山新大江 開平水口 臺山、開平 11.7 7.0 S273 一 6 新建 O2.9 開
70、平水口 東溪 水口 0.6 0.6 G325 一 6 一一 6 6 已建 O2.10 東溪 鶴山址山 水口、址山 5.8 0.8 G325 一 4 一一 4 4 已建 射射 線線 91.791.7 72.372.3 1 19.39.3 S1S1 S533S533 開平開平市環城公路市環城公路至月山段至月山段 5.5 5.5 5.5 5.5 0.0 0.0 快速銜接翠山湖新區與開平市區 S1.1 翠山湖管委會 開平市區 長沙 5.5 5.5 S533 一 6 一 6 已建 S2S2 開平開平市環城公路北環市環城公路北環東延線東延線 7.67.6 7.67.6 0.7 0.7 市區北部重要的對外公
71、路、緩解國道 G325交通壓力 S2.1 水口新屋 水口后溪 水口 6.9 6.9 開平市環城公路北環東延線 一 6 已建 S2.2 水口后溪 水口東溪 水口 0.7 0.7 0.7 G325 一 6 一 6 已建 34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S3S3 G325G325 開平開平市環城公路市環城公路至水口至水口段段 8.7
72、 8.7 8.7 8.7 8.7 8.7 開平市區與水口鎮之間的快速聯系通道,也是開平市區向東出城上高速公路的重要通道 S3.1 開平市環城公路 水口東溪 三埠、水口 8.7 8.7 8.7 G325 一級兼快速路 6 一 6 已建 S4S4 潭江大道潭江大道及月山連接線及月山連接線 12.012.0 12.012.0 0.0 0.0 連接開平潭江新區與水口鎮,同時連接沈海高速月山互通,增強了開平市環城公路對水口、月山等鎮的輻射功能 S4.1 開平市環城公路 北環東延線 水口 9.5 9.5 潭江大道 一級兼快速路 6 新建 S4.2 潭江新區、北環東延線 沈海高速月山收費站 水口、月山 2.
73、5 2.5 月山連接線 一級兼快速路 6 一級兼快速路 6 已建 S5S5 開平開平市市環城公路環城公路至臺山至臺山 (G240G240 開平支線)開平支線)8.0 8.0 2.9 2.9 0.0 0.0 成開平市區及開平市南部地區通往江門市區的新通道,也是搬遷后的三埠港的集疏運通道 S5.1 開平市環城公路 臺山大江 三埠、臺山 8.0 2.9 G240 開平支線 一 6 新建 35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
74、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S6S6 臺開快速臺開快速 14.514.5 0.2 0.2 0.0 0.0 臺開城區之間的快速聯系通道,有力促進臺開同城發展 S6.1 開平市環城公路 臺山水步 三埠、臺山 14.5 0.2 臺開快速 一 6 新建 S7S7 S274S274 開平開平市市環城公路環城公路至開平南站至開平南站段段 2.4 2.4 2.4 2.4 0.0 0.0 開平市區與開平南站的快速通道 S7.1 開平市環城公路 開平南站 三埠 2.4 2.4 S274 一 6 一 6 已建 S8S8 G325G325 開平開平市市環城
75、公路環城公路至赤坎至赤坎段段 9.99.9 9.99.9 9.99.9 開平市區與赤坎的快速通道 S8.1 開平市環城公路 赤坎 赤坎 9.9 9.9 9.9 G325 一級兼快速路 4 一 4 已建 S9S9 S274S274 開平環城公路至開平環城公路至 G325G325 改線改線 9.69.6 9.69.6 0.00.0 開平市區連接長沙、塘口的聯系通道,同時是沈海高速的銜接公路 S9.1 沙塘錦星 東環公路 沙塘、長沙 9.6 9.6 S274 一 4 一 4 已建 S S1010 開平開平市環城公路北環市環城公路北環西延線西延線 5.1 5.1 5.1 5.1 0.0 0.0 與開平
76、市區環城公路北環、36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S10.1 長沙愛民 塘口魁草 長沙、塘口 5.1 5.1 開平市環城公路 一 6 新建 北環東延線一起組成開平市區北部橫向干線通道 S11S11 紅龍線及金章大道紅龍線及金章大道 8.48.4 8.48.4 0.00.0 是省道 S274 與環城公路的連接線,增加城區北向出入
77、城通道,也是梁金山公園的旅游銜接公路 S11.1 北環公路 梁金山公園 長沙 1.1 1.1 一 46 新建 S11.2 梁金山公園 梁金山公園 長沙 0.2 0.2 Y070 一 46 二 4 改建 S11.3 梁金山公園 梁金山農場 長沙 1.5 1.5 Y769 一 46 二 24 改建 S11.4 梁金山農場 S274 長沙 5.7 5.7 一 46 新建 縱縱 線線 206.8 206.8 201.8 201.8 34.834.8 Z1Z1 月山月山(市界)至水口(市界)(市界)至水口(市界)25.1 25.1 25.1 25.1 0.4 0.4 貫穿開平的月山、水口兩大重鎮,也是開
78、平東部地區向北連接鶴山西部地區并前往珠三Z1.1 狗尾營(市界)月山仁元 月山 12.7 12.7 S273 一 4 二 2 改建 Z1.2 月山仁元 水口紅花 月山、水口 6.6 6.6 S273 一 4 一 4 已建 Z1.3 水口紅花 G240 交叉口 水口 2.1 2.1 0.4 S273 一 4 一 6 改建 37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
79、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Z1.4 G240 交叉口 水口泮南 水口 3.7 3.7 S273 一 4 二 4 已建 角樞紐機場,向南連接臺山城區的重要干線 Z2Z2 龍勝(市界)至三埠(市界)龍勝(市界)至三埠(市界)54.4 54.4 54.4 54.4 18.018.0 貫穿開平龍勝、蒼城、沙塘、長沙四鎮,是開平城區向北輻射龍勝、蒼城、沙塘、長沙等重鎮的主要干線,也是開平城區聯系臺山城區的重要干線 Z2.1 龍勝白村 長沙杜溪 龍勝、蒼城、沙塘、長沙 46.0 46.0 9.6 S274 一 4 一 4 已建 Z2.2 長沙杜溪 三埠南山 長沙、三埠 6.0 6.0 6.0 開平西環 一
80、 6 一 6 已建 Z2.3 三埠南山 開平南站 三埠 2.4 2.4 2.4 S274 一 6 一 6 已建 Z3Z3 大沙(市界)至赤水(市界)大沙(市界)至赤水(市界)92.8 92.8 87.8 87.8 16.5 16.5 連接多個鄉鎮和重要景點,是沿線城鎮發展和旅游開發的重要支撐 Z3.1 大沙岑村 S534 交接處 大沙 10.3 10.3 S297 一 4 三 2 改建 Z3.2 S534 交接處 馬岡龍岡 大沙、馬岡 12.7 12.7 12.7 S534 一 4 三 2 改建 Z3.3 馬岡龍岡 馬岡橫安 馬岡 1.3 1.3 1.3 S534 一 4 一 4 已建 Z3.
81、4 馬岡橫安 馬岡橫安 馬岡 0.5 0.5 S295 一 4 一 4 已建 Z3.5 馬岡橫安 馬岡四九 馬岡 9.9 9.9 S295 一 4 二 2 改建 38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Z3.6 馬岡四九 赤坎裡村 馬岡、赤坎 6.2 6.2 S534 一 6 二 2 改建 Z3.7 赤坎裡村 赤坎兩堡 赤坎 7.5
82、7.5 赤馬線 一 4 新建 Z3.8 赤坎兩堡 臺山白沙 赤坎、臺山 2.2 2.2 S534 一 4 三 2 改建 Z3.9 臺山白沙 白沙西村 臺山 2.8 0.0 S534 一 4 四 1 改建 Z3.10 白沙西村 赤水瓦片坑 臺山、赤水 8.7 6.6 S534、S533 一 4 三 2 改建 Z3.11 赤水瓦片坑 獅山水庫 赤水 20.4 20.4 2.5 S533 一 4 二 2 改建 Z3.12 獅山水庫 赤水高龍 赤水 5.5 5.5 S533 一 4 三 2 改建 Z3.13 赤水高龍 赤水市界 赤水 4.8 4.8 S533 一 4 四 1 改建 Z4Z4 百合至金雞
83、(市界)百合至金雞(市界)34.5 34.5 34.5 34.5 0.0 0.0 串聯百合、蜆岡、金雞,是沿線城鎮發展和旅游開發的重要支撐 Z4.1 G325 交接處 百合齊塘 百合 6.2 6.2 S275 一 4 二 2 改建 Z4.2 百合齊塘 蜆岡蜆南 百合、蜆岡 2.0 2.0 S275 一 4 一 4 已建 Z4.3 蜆岡蜆南 金雞 蜆岡、金雞 12.5 12.5 S275 一 4 二 4 改建 Z4.4 金雞 金雞高鎮 金雞 1.6 1.6 S275 一 6 一 6 已建 Z4.5 金雞高鎮 金雞市界 金雞 12.3 12.3 S275 一 4 二 2 改建 39 序號序號 起點
84、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橫橫 線線 104.1 104.1 104.1 104.1 5.6 5.6 H1H1 月山至大沙(市界)月山至大沙(市界)40.7 40.7 40.7 40.7 0.0 0.0 開平北部鄉鎮東西向聯系干線 H1.1 月山水二 蒼城聯和 月山、蒼城 8.9 8.9 S384 二 2 三 2 改建 H1.2 蒼城聯和
85、馬岡橫安 蒼城、馬岡 17.8 17.8 S295 二 2 三 2 改建 H1.3 馬岡橫安 馬岡龍岡 馬岡 1.3 1.3 S534 一 4 一 4 已建 H1.4 馬岡龍岡 S297 交接處 馬岡、大沙 12.7 12.7 S534 一 4 三 2 改建 H2H2 百合(市界)至水口(市界)百合(市界)至水口(市界)40.1 40.1 40.1 40.1 5.6 5.6 是開平東至江門、鶴山,西至恩平的主要干線,也是開平主要發展軸線 H2.1 百合市界 百合茅岡 百合 2.3 2.3 G325 改線 一 10 新建 H2.2 百合茅岡 赤坎中廟 百合、赤坎 10.2 10.2 3.5 G3
86、25 改線 一 10 一 4 改建 H2.3 赤坎中廟 長沙東樂 赤坎、長沙 9.1 9.1 原 G325 一級兼快速路 4 一 4 已建 H2.4 長沙東樂 水口市界 長沙、水口 18.5 18.5 2.1 原 G325 一級兼快速路 6 一 6 已建 H3H3 赤水(市界)至金雞(市界)赤水(市界)至金雞(市界)23.3 23.3 23.3 23.3 0.0 0.0 是連接赤水、金雞兩鎮之間的聯系干線,是開H3.1 金雞網山 赤水和安 赤水、金雞 16.5 16.5 S367 二 2 三 2 改建 40 序號序號 起點起點 終點終點 主要控制點主要控制點 總里程總里程(公里)(公里)境 內
87、 里 程境 內 里 程(公里)(公里)重復里程重復里程 (公里)(公里)國省道編國省道編號號 規劃規劃等級等級 規劃車規劃車道數道數 現狀現狀等級等級 現有車現有車道數道數 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功能功能 定位定位 H3.2 赤水和安 赤水大津 赤水 4.3 4.3 S367 二 2 二 2 已建 平南部地區連接臺山、恩平的干線公路 H3.3 赤水大津 赤水市界 赤水 2.5 2.5 S367 二 2 三 2 改建 41 (六六)鄉鄉村村公路公路發展規劃發展規劃 鄉村公路主要由未納入干線公路的農村公路(縣、鄉、村道)構成,是開平市公路網的最基礎部分,以滿足可達性為主要目的,保證公路網通達深度,是鞏
88、固全面小康成果并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實基礎,也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開平市鄉村公路要以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導向,提高開平市鎮與鎮、鎮與建制村、建制村與建制村之間互聯互通水平,降低節點間的迂回率,基本形成網狀結構的農村公路網絡;要形成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通道,打造一批美麗鄉村公路,更好滿足高質量生活需求。規劃形成鄉鎮間和鄉鎮到建制村通雙車道以上公路,建制村間、建制村到自然村、自然村間通四級或以上公路的鄉村公路網。規劃銜接高速公路的農村公路基本達到三級以上公路;2025 年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比例達 100%;銜接普通國道、省道的農村公路路段大部分達到雙車道
89、四級及以上公路。規劃開平市每個鄉鎮至少建成一條美麗農村公路。全面建立覆蓋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實現路長工作機制的完善和良好運行。消除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安全隱患,安全隱患治理率達到 100%。養護里程實現全覆蓋,經常性養護率達到 100%。42 (七七)旅游交通旅游交通網網規劃規劃 開平市旅游交通網,要打造一條具有文化辨識度的最(邑)美僑路旅游公路,構建“快進”“慢游”兩個網絡,提升旅游設施服務水平、景觀環保水平、旅游信息服務水平等 3 項水平,打造 4 個示范(具有品牌效應的旅游公路示范、旅游公路干線改造示范、旅游公路服務設施示范、旅游產品推介示范),助力開平建設旅游強市、文化旅游名城。
90、1 1.“快進”網絡“快進”網絡 依托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民航、高等級公路等構建“快進”交通網絡,重點規劃建設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串聯碉樓、古鎮、山水、田園、溫泉、濱海等旅游資源,提升開平市及江門市主要旅游景點的通達性和便捷性,實現游客遠距離快速進出目的地,推動開平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2 2.“慢游”“慢游”網絡網絡 (1 1)最(邑)美僑路最(邑)美僑路 規劃最(邑)美僑路,串聯大沙、龍勝、馬岡、塘口、百合、赤坎,接入潭江水岸風情旅游帶,再現僑民下南洋的歷史游徑,促成魅力赤坎、文韻塘口、食在馬岡、茶香大沙、康養龍勝、詩畫百合 6 大主要旅游片區。打造具備規劃引領功
91、能、通道支撐功能、配套服務功能、旅游引導功能、產業帶動功能 43 的廣東第一、面向灣區、全國示范、海外知名的世界級僑鄉文化旅游通道。最(邑)美僑路按照“主線+專線+支線+延長線“規劃布局,同時布設慢行系統。主線規劃由省道 S297、省道 S534、省道 S274、縣道 X465、縣道X817、縣道X826組成,起點從三埠鳳鶴灣濕地公園出發,經赤坎、塘口、馬岡、大沙,終點位于大沙鎮崗坪村委會,總長度約 82km。規劃大沙支線、塘口支線、赤坎支線三條支線。規劃自力村旅游專線、馬降龍旅游專線兩條專線。延長線集約利用已有線位,串聯恩平、臺山、鶴山、云浮新興等市縣,形成旅游大環線。規劃全線主要采用雙向兩
92、車道,山區道路在條件允許下由單車道拓寬為兩車道,所有水泥路面升級為瀝青路面。規劃旅游慢行系統主要選取分散于主線外的適宜駐足慢行游覽的景點,與主線或支線形成閉環。規劃赤坎塘口大環線、馬岡環線、大沙濕地大環線共三條慢行道。表表 6 最(邑)美僑路最(邑)美僑路規劃布局一覽表規劃布局一覽表 名稱名稱 線路編碼線路編碼 線路名稱線路名稱 路基路基寬度寬度 路面路面寬度寬度 技術等級技術等級 車道數車道數 線路長度線路長度 主線主線 8 81.811.81 主線 縣道 X465 稔村-水仲線 8 7 三 2 0.44 縣道 X465 稔村-水仲線 8 7 三 2 6.85 縣道 X465 稔村-水仲線
93、12 7.5 三 2 12.80 省道 S297 西大線 10.5 7.5 三 2 6.14 44 名稱名稱 線路編碼線路編碼 線路名稱線路名稱 路基路基寬度寬度 路面路面寬度寬度 技術等級技術等級 車道數車道數 線路長度線路長度 省道 S534 圣北線 12 7 三 2 12.73 省道 S534 圣北線 21.5 19 一 4 1.74 省道 S534 圣北線 12 10.5 二 2 9.95 省道 S534 圣北線 15 10.5 二 2 7.36 省道 S534 圣北線 34.5 25.5 一 2 7.32 縣道 X817 赤五線 12 7 三 2 1.82 縣道 X817 赤五線 9
94、 7 三 2 9.10 省道 S274 連端線 48 31.5 一 6 2.83 縣道 X826 新南線 33 27 一 6 2.73 支線支線 4 42.142.14 大沙支線 縣道 X465 稔仲線 12 7.5 三 2 12.16 省道 S274 稔廣線 25.5 22 一 4 4.60 縣道 X818 橋龍線 7 6 三 2 4.93 村道 C154 竹圍線 4 6 四 1 2.47 新建路段 新興連接線 7 6 三 2 4.65 塘口支線 縣道 X819 交四線 12 9.5 二 2 4.30 鄉道 YD03 交鍋線 8 7 三 2 1.84 鄉道 YD03 交鍋線 7 6 四 1
95、0.72 鄉道 YD03 交鍋線 8 7 三 2 0.87 村道 CE95 四貴線 12 7.5 三 2 1.12 赤坎支線 省道 S534 圣北線 17 12 二 2 2.05 縣道 X824 塘赤線 25 20 一 4 2.43 專線專線 9 9.33.33 自力村旅游專線 村道 C369 自力三線 6 4.5 四 1 1.22 馬降龍旅游專線 國道 G325 廣南線 24 22.5 一 4 3.28 省道 S275 百上線 12 9 二 2 3.35 鄉道 Y777 百龍線 8 6 四 2 1.11 鄉道 Y777 百龍線 7 5 四 1 0.37(2 2)潭江旅游航線)潭江旅游航線 打
96、造集交通出行、僑鄉文化、休閑養生為一體的“江河”交通網絡,依托開平三江六岸豐富岸線資源,在有條件河段,以百合鎮馬降龍村和赤坎鎮為核心,打造水上旅游交通,配建 45 水口、三埠、赤坎等一批特色旅游碼頭、服務站等設施,完善水上客運功能。規劃新增水上旅游交通線路。開平全線游航線:全線長14.8 海里(27.4 公里),聯竹-沙黃洲-半島-赤坎-百合馬降龍。開平古鎮游航線:三級航線 8.5 海里(15.7 公里),半島-赤坎-百合馬降龍。開平半島至新會南坦島航線:全線長 25.8 海里(47.8 公里),半島-聯竹-公益-牛灣-羅坑-南坦島葵樹林。開平半島至新會銀湖灣濕地公園航線:全線長 50.8 海
97、里(94.0公里),半島-聯竹-公益-牛灣-羅坑-南坦島-南庚-虎坑-古井口-交貝-銀湖灣濕地公園。(3 3)低空旅游)低空旅游 以建設赤水通用機場為契機,研究開發低空旅游線路,開發空中游覽、空中體驗等低空飛行旅游產品;配合航空小鎮建設,發展飛行營地。(4 4)交交旅旅融合融合產品打造產品打造 打造精品公路旅游產品,結合最(邑)美僑路沿線城鎮,布局特色民宿、特色村莊、汽車露營地等旅游設施,形成有廣泛影響力的“美麗公路”旅游品牌。結合沈海高速梁金山服務區改擴建工程,規劃打造凸顯開平碉樓之鄉、華僑之鄉特色的服務區,推動公路服務區向交通、生態、旅游、消費等復合功能型服務區轉型升級,充分引入僑鄉文化特
98、點,植入碉樓元素,全力營造專屬性華僑文化旅游服 46 務區,打造成為集休閑、購物、娛樂、餐飲于一體的多元化旅游目的地服務區。打造“車票+門票+酒店”等“一站式”服務產品,發展定制化運游服務,增強城鄉客運線路服務鄉村旅游能力,支撐全域旅游發展。(八八)綜合客運綜合客運體系體系規劃規劃 充分發揮鐵路、公路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江門市區及其他組團快速聯系,與大灣區廣州、深圳、佛山等主要城市互聯互通,有效覆蓋鄉鎮和農村節點的綜合客運體系,提升客運服務水平,拓展道路客運轉型發展空間,支撐城市空間結構拓展和用地功能布局優化。1 1.綜合客運樞紐規劃綜合客運樞紐規劃 以鐵路、高速公
99、路和港口碼頭的規劃布局為基礎,規劃形成“主+輔+多節點”的客運樞紐布局,其中包括市級客運樞紐3 個、縣級客運樞紐 11 個和鄉鎮客貨服務站 10 個。市級、縣級客運樞紐規劃增建旅游集散中心或拓展旅游集散服務功能。開平南站綜合客運樞紐、開平義祠汽車客運站、赤水通用機場為主要客站,主要承擔開平市對外客運(城際及跨區域)。開平汽車客運站、水口客運站、開平翠山湖客運站、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規劃方案)、江恩城際水口站、赤坎新區客運站、江恩城際開平西站、江恩城際赤坎站、三埠港客運站、鶴臺鐵路翠山湖站、鶴臺鐵路白石頭站為輔助客站,主要承擔 47 開平城區與江門市區及江門下轄其他區、市之間,城區與鄉鎮之間的
100、客運出行。月山、沙塘、蒼城、赤坎、大沙、馬岡、龍勝、蜆岡、赤水、金雞客貨服務站,主要承擔鄉鎮之間,鄉鎮與建制村之間的客運、貨運、郵政、快遞等綜合服務。規劃期內要加快既有客運樞紐存量設施的功能改善和整合提升,完善自動步行道、風雨廊道等樞紐公共設施配置。鼓勵不同運輸方式共建共享售取票、乘降、駐車換乘等設施設備,建立統一、連續、明晰的樞紐導向標識系統。有序推進老舊道路客運站改擴建,因地制宜增設郵政快遞、旅游集散等服務設施,鼓勵在保障運輸服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開展綜合開發利用。表表 7 開平市開平市綜合客運樞紐規劃一覽表綜合客運樞紐規劃一覽表 序序號號 樞紐名稱樞紐名稱 位置及輻射方向位置及輻射方向 功
101、能定位功能定位 銜接方式銜接方式 (主要銜接方式:(主要銜接方式:)航航空空 軌軌道道 公公路路 水水運運 其他其他方式方式 1.1.主:市級主:市級客運樞紐客運樞紐 1 開平南站 綜合客運樞紐 開平南站,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廣東省其他主要城市及周邊省會城市 公鐵聯運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開平重要的對外交通樞紐 2 開平義祠 汽車客運站 長沙街道,輻射開平市鄉鎮、江門市區縣、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其他主要城市及周邊省會城市 開平城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兼顧旅游直達專服務 3 赤水通用機場 赤水鎮,輻射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 開平市唯一通用機場 2.2.輔:縣輔:縣級客運樞紐級客運樞紐 4
102、8 序序號號 樞紐名稱樞紐名稱 位置及輻射方向位置及輻射方向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銜接方式銜接方式 (主要銜接方式:(主要銜接方式:)航航空空 軌軌道道 公公路路 水水運運 其他其他方式方式 1 開平汽車客運站 三埠街道,輻射江門市域內其他區市及開平城區與市內鎮間出行 開平城區主要交通樞紐 2 水口客運站 水口鎮,輻射水口及周邊鄉鎮 3 開平翠山湖 客運站 翠山湖工業園中心區,服務翠山湖工業園 翠山湖新區主要交通樞紐 4 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 規劃方案:梁金山服務區北側,服務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出行 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主要交通樞紐 5 江恩城際 水口站 水口鎮(初步方案),輻射
103、江門市其他區縣 江門城際樞紐客運站,對接珠中江地區 6 三埠港客運站 輻射江門市其他區縣及香港、澳門 開平城區主要交通樞紐 7 赤坎新區 客運站 赤坎新區,輻射赤坎新區周邊鄉鎮 8 江恩城際 開平西站 輻射翠山湖南部及塘口等周邊鄉鎮 9 江恩城際 赤坎站 輻射赤坎及周邊鄉鎮 10 鶴臺鐵路 翠山湖站 輻射翠山湖產業園區及周邊鄉鎮 11 鶴臺鐵路 白石頭站 輻射月山產業園區周邊鄉鎮 3.3.多節點:多節點:鄉鎮鄉鎮客貨服務客貨服務站站 1 月山 客貨服務站 依托月山汽車站場地,客貨郵快共享,輻射月山及周邊鄉鎮 2 沙塘 客貨服務站 依托沙塘汽車站場地,客貨郵快共享,輻射沙塘及周邊鄉鎮 3 蒼城
104、客貨服務站 依托蒼城汽車站場地,客貨郵快共享,輻射蒼城及周邊鄉鎮 4 赤坎 客貨服務站 依托赤坎汽車站場地,客貨郵快共享,輻射赤坎鎮周邊鄉鎮 5 大沙 客貨服務站 依托大沙汽車站場地,客貨郵快共享,輻射大沙及周邊鄉鎮 49 序序號號 樞紐名稱樞紐名稱 位置及輻射方向位置及輻射方向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銜接方式銜接方式 (主要銜接方式:(主要銜接方式:)航航空空 軌軌道道 公公路路 水水運運 其他其他方式方式 6 馬岡 客貨服務站 馬岡鎮,客貨郵快共享,輻射馬岡及周邊鄉鎮 7 龍勝 客貨服務站 龍勝鎮,客貨郵快共享,輻射龍勝及周邊鄉鎮 8 蜆岡 客貨服務站 蜆岡鎮,客貨郵快共享,服務蜆岡、百合及周
105、邊鄉鎮 9 赤水 客貨服務站 赤水鎮,客貨郵快共享,輻射赤水及周邊鄉鎮 10 金雞 客貨服務站 金雞鎮,客貨郵快共享,輻射金雞及周邊鄉鎮 注:其他交通方式包括常規公交、小汽車、出租車及非機動車。2.2.綜合客運網絡規劃綜合客運網絡規劃 以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為核心,規劃形成開平市層次分明、能力充分、一體多元的客運出行網絡,包括區域客運網絡、城鄉客運網絡。區域客運網絡,推廣“出行即服務”理念,以聯程聯運為導向,發展基于智能終端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努力實現“一站購票、一票(證)通行”。近距離對外,形成以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直達客運為主體,跨市公交為補充的客運系統,0.5-1小時通達江門市中心及珠中江地
106、區。中等距離對外,主要以高鐵及城際鐵路為主體,公路客運、水路客運為補充,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 小時生活圈”。遠距離對外,主要以航空、高鐵為主體,公路客運為補充,2-4 小時左右通達廣東省主要城市、周邊省會城市、國內主要城市及東南亞主要城市。城鄉客運網絡,以全域公交、城鄉一體為導向,形成“一 50 網三級三類”城鄉客運網絡。一網,指推動城市公交與城鄉客運一體化融合,逐步實現全域公交,形成統一高效的開平市(城鄉客運)全域公共交通網。三級,指形成城區公共交通網絡、城鄉公共交通網絡、新型公共交通網絡。三類,在城區公共交通網絡下,根據道路條件、線路客流特征將規劃公交線路分為公交干線網和公交支線網;在城鄉
107、公共交通網絡下,根據功能定位、道路條件,將規劃城鄉公交線網分為城鎮干線和鎮區基礎線網;在新型公共交通網絡下,依托城區公共交通網絡、城鄉公共交通網絡,形成服務旅游觀光的特色公交+服務預約出行的定制公交+服務樞紐集疏運的接駁公交。(九九)綜合貨運綜合貨運體系體系規劃規劃 依托開平市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的建設發展,完善貨運樞紐空間布局,提升樞紐多式聯運功能,創新物流運作模式,建成能力充分、綠色高效、服務優質、協同發展的綜合貨運體系。1 1.綜合綜合貨貨運樞紐規劃運樞紐規劃 立足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結合開平市重大產業、城市發展等特點與要求,規劃形成“3-4-8”的貨運樞紐總體布局,即 3 個
108、綜合物流園區、4 個專業物流中心、8 個物流配送中心,打造與城市空間、產業格局相適應的貨運物流節點體系,將開平市打造成為江門市域中部重要的商貿與物流中心。51 綜合物流園區:依托翠山湖產業園區、搬遷后的三埠港區、深茂鐵路開平南站,形成具備強大的物流輻射能力和物流存儲能力,主要為開平及江門中西部地區提供保稅、加工、儲運、多方式中轉、集散、配送及車輛停放等方面的服務。專業物流園區:圍繞水暖衛浴、化纖紡織、食品工業等傳統產業,及電子信息、裝備設備、醫藥產業、冷鏈運輸等產業,規劃建設水口物流中心、蒼城物流中心、百合物流中心、供港農作物集散基地,為企業生產提供儲運、配送、冷鏈等物流配套服務。同時,兼顧城
109、市生產生活,建設城市生活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結合開平城鎮發展,布局配送功能齊全、輻射范圍適中的百匯批發市場配送中心、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含服務區功能),及大沙、龍勝、馬岡、蜆岡、金雞、赤水客貨服務站(配送點),主要為特定客戶、末端客戶、鄉村居民提供高頻率、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性或生活性物資配送服務。其中,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含服務區功能),將與梁金山高速公路服務區互聯互通,打造為新型復合樞紐,具備客貨轉運配送功能。規劃期內要完善貨運樞紐多式聯運功能,加強樞紐港站集疏運體系及聯運換裝設施建設,實現貨運“無縫化銜接”。52 表表8 開平市開平市貨運樞紐規劃一覽表貨運樞紐規劃一覽表 名稱名稱
110、 位置位置 功能與定位功能與定位 運輸方運輸方式式 綜合物流園區綜合物流園區 1 開平翠山湖物流園區 開平翠山湖產業轉移園內 以翠山湖高新區為依托,以生物醫藥、五金機械、水暖衛浴、紡織服裝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倉儲配送、流通加工、貨代、船代、信息服務、保稅倉儲、進出口貿易、通關等一體化物流服務,成為以第三方物流服務為核心的大型配送型物流園 公路、鐵路 2 深茂鐵路開平南站貨運物流中心 深茂鐵路開平南站 依托深茂鐵路貨運站,具備公鐵聯運、綜合性倉儲分撥、包裝加工、信息配載、城市配送等服務功能 公路、鐵路 3 三埠港國際物流中心 搬遷后的三埠港區 以搬遷后的三埠港為依托,主要經營三埠至香港貨運及相
111、配套的港口裝卸、倉儲、免稅商品供應等業務,建成服務開平經濟發展的綜合性國際物流中心 水運、鐵路、公路 專業物流中心專業物流中心 1 水口物流中心 水口鎮與月山鎮之間,毗鄰省道 S273 以水口水暖衛浴產業為依托,建成區域內生產服務型產業物流園區和生產性物資批發、配送中心 公路 2 蒼城物流中心 蒼城鎮,開平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毗鄰省道 S274 開平西北部物流中心,具備倉儲、轉運、裝卸、包裝、配送等綜合性物流功能,支撐開平西北部工業經濟發展 公路 3 百合物流中心 百合鎮,毗鄰中開高速出入口 為百合、蜆岡等鄉鎮綠色農產品提供倉儲、配送、信息等物流服務,建設成為區域型公路貨運中心 公路、鐵路
112、4 供港農作物集散基地 開平市翠山湖高新區 冷鏈骨干網在江門開平布局的區域中心倉,主要服務于開平特色禽畜果蔬等農產品的預冷、加工(含中央廚房)、冷藏、運輸配送等綜合服務 公路 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鎮級配送點、鎮級配送點 1 百匯批發市場配送中心 百匯批發市場 為中心城區提供零售商品、生活消費品物流服務,同時為各批發市場提供物資批發和物流配送服務 公路 2 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含服務區功能)梁金山服務區北側 結合優越的高速公路網絡條件,建設成為區域型公路貨運中心 公路 3-8 大沙、龍勝、馬岡、蜆岡、金雞、赤水客貨服務站(配送點)53 2.2.綜合綜合貨運網絡貨運網絡規劃規劃 以市場為導
113、向,依托開平市以及江門市綜合貨運樞紐,充分發揮鐵路、港口、公路各自的貨運技術優勢,最大程度地利用貨運運力資源,推動與周邊市(區)樞紐聯動,促進更大范圍的要素流在開平集聚、重組、輻射、擴散,推進多式聯運、商貿物流、城鄉和城市配送物流、新型物流等 4 大物流發展任務,形成與開平市城市發展空間、產業體系相適應的,結構合理、經濟高效、綠色集約的綜合貨運網絡。(1)多式聯運 鐵水公物流網絡。規劃形成以鶴臺鐵路、沈海高速、中開高速、國道 G325 改線為主要貨運通道,以疏港公路為末端微循環系統,以開平南站、三埠港為重要節點,連接重要貨源地與目的地、貫通省內外,提供全程一體化組織的貨物運輸網絡。深入推進大宗
114、貨物運輸結構調整,積極開展貨運“散改集”,推動適箱貨物集裝箱運輸。依托于規劃的開平西站等具備貨運功能的站場,發展集裝箱、冷鏈、快運、鋼材等貨物運輸業務。研究拓展現有的開平南站的貨運物流發展空間,為高鐵快運創造條件。江海聯運物流網絡。對接江門其他港區乃至周邊地市港口,引入戰略投資,通過港區企業、物流企業合作,融入江門市、全省港口運營體系,探索形成“海-江-河”一體化物流運作模式,服務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及開平現代產業發展。54 推動開平港現代物流要素集聚發展,拓展港口物流增值服務功能。(2)商貿物流 整合工業集聚區的物流服務。加強物流商、批發商、銷售商與水暖衛浴等產業群的物流對接,完善物
115、流產業鏈規劃。統籌規劃工業集聚區的物流服務體系,倡導集聚區內物流基礎設施、物流信息平臺的共享共用,為工業物流需求釋放提供良好的服務條件。充分發揮園區布局集中、用地節約、功能集成、經營集約等優勢,整合物流資源,提高為工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積極引導開平市各工業園區等制造業集聚區釋放物流需求,組織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向工業集中區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提升工業集中區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同時,結合貨運物流樞紐,形成對各鎮區工業集中區的社會物流服務支撐。推進農業冷鏈物流建設。規劃建設供港農作物集散基地,利用開平市現有或規劃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物流節點建設生鮮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打造供應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的現代
116、物流運行體系。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加快各類保鮮、冷藏、冷凍、預冷、運輸、查驗等冷鏈物流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立布局合理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推進翠山湖等園區建設電子商務物流園、大型商貿中心、物流服務中心、冷鏈配送中心。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大力發展會展物流,為化纖紡織、水暖衛浴、食品等支柱 55 產業展會服務。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強化開平口岸與交通、物流和商貿集散樞紐的物流體系建設。(3)配送物流 支持具有公益性的城市配送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位于城市或城鄉結合部的貨運場站轉型為社會化配送中心,或通過公路客運站拓展物流配送功能。提升末端配送網點覆蓋率,完善配送自助提貨柜等設施
117、布局。加強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設,推動既有客貨運輸站場、郵政快遞站點、公路養護工區、電子商務和農村供銷網點等資源整合、功能升級和綜合開發利用。實現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100%。推廣城鄉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配送模式,以及農村貨運班線、客運班車代運郵件等農村物流組織模式,構建客運+貨運專線網絡。鼓勵物流龍頭企業、快遞電商、中小企業物流聯盟延伸農村經營服務網絡,積極參與農產品網上銷售、流通追溯和運輸配送體系建設。(4)新型物流業態 依托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含服務區功能),研究建立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網絡,打造跨區域干線甩掛運輸+區域內城市共同配送的運輸模式,形成“外集內配”的聯運配送體系。研
118、究引進智慧物流快線項目。推廣農超對接新模式。推動城市末端配送社會化。56 (十十)支撐保障體系支撐保障體系規劃規劃 1 1.深化產業交通深化產業交通 服務工業平臺建設。以國道 G325 改線為主軸,打造翠山湖高新區的產業集聚工業走廊,暢通園區快速交通通道,以點帶面激發產業園區活力。同時,依托 S274、S295、S384、S273、環城公路、梁金山旅游公路及金章大道等新改建工程,貫通“水口-月山-沙塘-蒼城”的快速干線公路,打造承接優質項目落戶的核心優勢。串聯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助力先進制造產業集聚發展和開平打造“先進制造強市”。推進交通服務古鎮。以“最(邑)美僑路”建設為契機,助力
119、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僑都,推進交通服務古鎮旅游平臺,延伸旅游產業鏈。近期開展縣道 X817 路面改造工程,為“最(邑)美僑路”主線的組成部分,串聯赤坎古鎮、赤坎影視城。開展省道 S534 開平市加油站至公福亭段路面提升工程,串聯塘口立園,打造塘口支線,以路衍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圍繞赤坎古鎮暢通項目沿線道路設置交通導流牌、指示牌等相關配套設施,提升赤坎古鎮周邊的通行能力與交通疏導能力。2 2.發展智慧交通發展智慧交通 規劃建設開平市交通運輸綜合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平臺(TOCC),構建開平市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交通運輸指揮調度中心,提高交通運輸管理決策智能化水平。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
120、通過各類智能終端在公路、鐵 57 路、航道、港口、城市公交線網、公交站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布局和應用,全面提升交通領域要素資源在線化率和智能化程度。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用好省、市有關旅客出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公眾服務能力。充分利用既有專業化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加快開平市公鐵水聯運、水水轉運等多式聯運發展。通過數政平臺建設和運行監測預警體系等建設,加強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數據交換和監管智能聯動。3 3.建設綠色低碳交通建設綠色低碳交通 加強交通運輸網絡通道及岸線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提升運輸裝備的專業化、標
121、準化和現代化水平。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型工程機械與港口裝卸設備。調整優化運輸結構,創新公路客運組織管理模式,發展綠色貨運與現代物流。持續推動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倡導綠色出行模式。加強聯合監管機制,落實污染防治任務。完善綠色交通建設體系。逐步在行業內完善能源消耗統計、監測、臺賬資料等基礎工作,推行公路運輸、水路運輸、港口生產、城市客運等各子行業相關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方法體系和采集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公路、水路、城市客運節能減排目 58 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4 4.打造平安交通打造平安交通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規模的增加,運輸工具和運輸服務形式趨于多樣化,要更加重視安全管理和應急
122、體系建設,完善新型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交通運輸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推進開平市主要產業園區、旅游景區多路徑建設,提升交通網絡系統韌性和安全性。建立完善現代化工程建設和運行質量全壽命周期安全管理體系。強化交通基礎設施預防性養護維護、安全評估,加大病害治理力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強化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行安全風險防控。健全多部門聯動、多方式協同、多主體參與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完善科學協調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保障預案體系。五、“十四五”重點任務(一)(一)構建構建快速快速運輸通道運輸通道 1.1.加快加快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連線連線成網成網 規劃形成“四橫三縱”的高
123、速公路網絡,做好謀劃路線的前期工作和國土空間規劃。加快推進廣臺高速開平至臺山段建設,形成江門市中西部縱向高速通道,實現開平市“鎮鎮通高速”。深化深圳至南寧高速斗門至恩平段前期工作,爭取早日 59 具備實施條件,形成開平南部通往珠海、深圳的高速通道。積極謀劃臺開至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形成北連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南接大廣海灣經濟區的南北大通道。2.2.積極融入積極融入軌道上的灣區軌道上的灣區 積極配合推進鶴臺鐵路、江恩城際鐵路前期工作,跟蹤謀劃的云浮至江門城際鐵路項目進展,優化和穩定路線走向,與開平市產業帶和工業走廊相協調,落入國土空間規劃,爭取早日具備實施條件。(二)
124、二)完善外聯內通網絡完善外聯內通網絡 1 1.加快構建加快構建快速路快速路體系體系 以環城公路為紐帶,加快放射線、加密線快速路建設,高效連接潭江新城、開平大道兩側和開平南站周邊等三大片區,增強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和綜合服務能力。規劃國道 G325 線水口至赤坎快速化改造,提升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加快建成北環二期+梁金山旅游公路及金章大道段(新縣道紅龍線)、潭江大道及連接線(新縣道月新線),形成市區“環+射”的快進快出格局。規劃建設國道 G240 開平支線,連接國道 G240 改線,進一步提高出城效率,形成開平市區通往江門市區的快速通道。依托國道 G240 及 G240 開平支線、省道 S274,推
125、動開平翠山湖高新區、開平南站、臺山白沙三點融合發展,聯動打造臺開創 60 新產業帶。完善高鐵站集疏體系,推進赤坎大道二期(橋牛線 X557改線二期工程),實現赤坎大道全線貫通,實現開平南站至赤坎的快速聯通,服務赤坎古鎮旅游開發。配合臺山市推進省道 S273 開平水口至臺山大江段(陳宜禧北延線),促進臺開同城化。2 2.提檔升級提檔升級國省道國省道干線干線 積極推進干線公路穿城(鎮)路段改線、改建,實施國道G325 線鶴山址山至開平塘口段改建工程、國道 G325 線赤坎龍背至百合蒲橋段擴改建工程,降低過境交通對城市交通的干擾,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以國道 G325 改線項目建設為契機,貫通“水口
126、-月山-翠山湖-沙塘-蒼城”的城市快速路系統,助力本地傳統支柱產業向翠山湖高新區集聚發展。加強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的交通承載能力,實施國道 G325 線開平市龍背橋至蒲橋段路面大修工程,加快省道 S273 線月山段擴改建(路網暢通工程)、省道 273 線開平市月山鎮至水口后溪段擴建、省道 533 線月山圩段路面大修。加強國省道與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推進省道 S534 開平市塘口至赤坎段擴改建工程(原美堂大道),連接開陽高速塘口互通,提高赤坎鎮對外快速交通能力。改善開平重要鄉鎮之間、與毗鄰市鄉鎮之間的交通條件,規劃省道 S275 線開平市蜆岡圩至金雞段擴建工程,實施省道 61 S275 線
127、開平市百合至蜆岡墟段路面大修工程;規劃省道 S384線開平市月山至鶴山址山交界段改建、省道 S534 線開平市兩堡至長安里段改擴建,推進省道 S367 線開平市金雞至恩平市網山段路面中修。提高西北部山區干線公路服務水平,完成省道 S297 開平段(K104+079K114+353)路面改造(原開平市馬稔線改建工程),規劃省道 S534 開平市馬岡公安圩至塘口升平段改建。(三(三)構建構建特色特色慢慢游游網絡網絡 1 1.建設建設最(邑)美僑路最(邑)美僑路 規劃建設最(邑)美僑路。實施開平市鄉道 Y756 城蟠線改造工程。依托縣道、鄉村道路等,規劃建設構建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慢游”交通
128、網絡,以交通串聯主要旅游景點,帶動周邊鄉村旅游配套產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2 2.完善旅游公路體系完善旅游公路體系 暢通旅游景點周邊交通網絡,統一標識打造,增加特色驛站、旅游指標、沿線小景觀,形成具有開平特色的旅游公路體系。完善塘口鎮碉樓群及赤坎古鎮周邊路網,實施縣道 X824塘赤線(原鄉道 Y818)雁湖至 G325 段擴建工程、開平市塘口鎮交四線路面大修工程(二期)、省道 S534 開平市塘口舊圩加油站至公福亭段路面提升工程、開平市縣道 X817 赤五線(祥龍至赤坎段)路面改造工程、開平市鄉道 Y775 赤祥線改線工 62 程、開平市 X557 橋牛線(舊線)改建工程等項目。加強與鄰近
129、市旅游資源聯動,規劃建設大沙鎮至云浮新興的連接道路,促進開平市與新興縣交旅融合發展。3 3.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 積極謀劃申報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持續深入建設“四好農村路”,提高農村公路網絡通達深度,推進鎮至建制村通雙車道四級路。繼續提高農村公路對外銜接水平,實施銜接高速公路的農村公路“四升三”,以及銜接普通國省道的農村公路“單改雙”。按照輕重緩急,每年安排一定里程比例的危橋改造工程、生命安全防護工程,確保農村公路、橋梁安全。加快重要縣鄉道的路面改善或升級改造。實施新縣道金羅線改建工程、開平市新縣道金北線改擴建等縣道提升工程,以及鄉道 YD07 獅上線邊坡防護加固工程、開
130、平市鄉道烏斗線改建工程、開平市鄉道 Y757 黑彎線路面改造工程等項目,提高鎮村之間公路服務水平。(四四)提升樞紐服務功能提升樞紐服務功能 1.1.提高開平港提高開平港發展發展能級能級 積極配合江門港口總體規劃(修編),謀劃開平港區高質量發展,厘清開平港發展定位,打造潭江黃金水道。完善開平港岸線布局,規劃增加旅游客運岸線,重點規劃碉樓旅游岸線,發展至各碉樓景區的水上旅游客運;重點規劃石海岸線,支撐港口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63 實施開平市三埠港區工程(暨三埠港搬遷工程),新建 5個 1000 噸級(3000 噸級結構)集裝箱、多用途及通用泊位,拓展作業發展空間,激發港口經濟發展活力。2 2.完善
131、完善客貨樞紐客貨樞紐體系體系 (1 1)客運客運樞紐樞紐 加強旅游交通配套,規劃建設開平市赤坎新區客運站(占地 26000 平方米),服務赤坎古鎮旅游。規劃站場集成旅游集散中心功能,統籌公路客運、城市公交和農村客運資源,具備高效率的旅游交通中轉能力。規劃建設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擬選址開陽高速公路梁金山服務區北側),集長途客運、城鄉客運、城市公交等方式于一體,服務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的交通出行;樞紐中心包含服務區,將建設以碉樓為主體元素,集休閑、購物、娛樂、餐飲、加油于一體的多元化旅游服務區,打造成為開平市新的門戶樞紐。加快傳統站場轉型升級,結合當前公路客運形勢和出行習慣變化,研究整合
132、城區內現有客運站場,集約、節約用地。鼓勵傳統客運站以商養站,在保障運輸服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綜合開發利用,延伸旅游、物流、社會停車等服務能力。加快農村候車亭建設步伐,優化農村公交站牌設置,完善農村客運站務設施,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乘候車服務。(2 2)貨運樞紐貨運樞紐 64 優化貨運樞紐布局,落實江門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192025),規劃建設三埠港國際物流園,形成區域強大的物流輻射能力和物流存儲能力,為開平、臺山等地區提供保稅、加工、儲運、多方式中轉、集散、配送及車輛停放等方面的服務。在規劃建設的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服務區形成物流配送功能,實現貨物裝卸及城市(園區)配送和轉運,通過
133、高速公路干線(甩掛)運輸+區域內(城市或周邊園區)共同配送的方式,服務開平市區和以翠山湖為核心的大型產業園區的物流運輸需求,有效節省成本,形成對內聚合、對外輻射的新型貨運模式。3.3.推動推動通用通用機場機場規劃規劃 配合江門市做好開平赤水通用機場的相關前期工作,爭取“十四五”時期具備建設條件。(五五)打造優質客貨服務打造優質客貨服務 1 1.提升出行服務質量提升出行服務質量 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實施 開平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規劃(2016-2030)。完善城市公交線網,優化發車頻率和運營時間,擴大公交服務廣度和深度。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建設,提升集疏運效能和換乘便捷性。完善多樣化
134、公交服務網絡,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乘車條件,提高群眾公交出行滿意度。發展定制公交、觀光公交等特色服務產品。65 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積極開展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工作。整合客運資源,采取城市公交延伸、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等運營組織模式,逐步提高農村客運公交化運行水平,提高城鄉道路客運車輛公交化率,提升農民群眾出行體驗。提高農村客運服務深度,農村客運(公交)逐步擴大到較大自然村,穩步提升 20 戶以上較大自然村通客車比例。持續推進傳統道路客運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定制化、個性化、品質化的道路客運服務,開展聯程運輸服務,開展城際、機場、校園、旅游專線等定制線路,大力發展高鐵銜接客運。加快道
135、路客運電子客票應用。推動運輸旅游融合發展。用好僑鄉資源,加強高品質交通+旅游供給。發展旅游客運專線、旅游直通車、旅游公交、景區小交通等運游結合特色業務。加強網約車、共享交通等新模式的規范管理,引導其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2 2.推動推動貨運貨運降本增效降本增效 補齊港區碼頭疏港公路短板,解決內河碼頭通達干線公路“最后一公里”問題,按照碼頭與最臨近干線公路的銜接段公路達到二級公路的標準,建設開平市新港區碼頭連接道路,實現重要港區疏港公路達到二級公路標準。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發揮開平市農業產業優勢,依托規劃的供港農作物集散基地,統籌物流園區和冷鏈物流節點布 66 置,合理配建理貨和分揀等冷鏈
136、配送設施,保障農副產品全程冷鮮冷凍保存和運輸。結合數字農業發展,打通鮮活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至倉庫的“最先一公里”,改造提升農村冷鏈物流水平。推進城鄉貨運物流。拓展鄉鎮各類運輸場站服務功能,提供物流電商服務、郵政快遞,促進設施資源集約利用。建設鄉鎮客貨服務站,提供客、貨、郵(政)、快(遞)服務,開通通村客貨郵合作線路。打通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到農村的物流通道,推動交通物流、農業、旅游業、電商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形成農村貨運物流專線組織模式。加強交郵融合發展。整合村郵站、快遞經營網點等農村物流服務設施與農村汽車客運站、交通管理所等交通設施,實現基層交通網點、快遞網點、郵政網點的資源共享、客貨運輸網絡共享
137、。依托現有的農村客運線路,將郵政快遞包裹等通過農村客運線路配送至鄉鎮、村級網點。到 2025 年,實現鎮鎮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 100%。(六六)提高行業治理水平提高行業治理水平 1.1.加強加強智慧交通建設智慧交通建設 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根據開平的實際條件,有序推廣智能終端在公路、港口、城市公交線網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布局和應用。推動監測設備與新建交通基礎設施同步建設,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感知水平。2025年前,實現5G覆蓋開平門市境內 67 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主要高速公路路段、高鐵站。推動“智慧港口”建設。逐步建立碼頭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企業、海關、碼頭三方的無縫對接;
138、配置遠程智能操控系統,減少人工作業量。研究推進大型碼頭投入使用智能卡口,提升進出車輛、貨物的識別和核放速度。發揮輻射探測門等監管設備效能,提升碼頭風險識別、預警和處置的能力。結合開平港區開發建設,建設港口內聯外通的網絡信息系統、物流信息中心,全面提高港口的信息服務水平。提高監督執法管理信息化水平。積極探索“大數據+綜合執法”,建設全市源頭治超系統和17個重點源頭企業治超數據采集系統,充分利用治超站非現場執法監測動態數據庫資源,運用大數據高效打擊非法營運,切實提高交通綜合執法工作效能。增強停車有效供給。實施開平市城鄉智慧停車及配套設施項目,解決停車難問題。2 2.推進推進低碳綠色發展低碳綠色發展
139、 加快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水上旅游客運等低能耗交通方式,倡導低碳型交通消費模式和出行方式,提升群眾綠色生活低碳出行自覺性。優化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積極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新能源公交車更新比例繼續保持100%。完善加氣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推進LNG動力船舶應用,引導內河船舶積極使用 68 清潔能源。加快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舊車輛、船舶以及港口裝卸設備更新淘汰。推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好最(邑)美僑路等旅游公路載體,積極探索智能綠色、清潔公路新模式。促進資源節約利用。統籌利用潭江過江通道資源、開平港口岸線資源以及開平城區過境交通通道資源,合理規劃通道上各種運輸方式空間布局,提高通道運
140、輸集約效應。鼓勵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選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材料和施工工藝,實現材料再生循環利用。加強交通建設生態防護。優化交通建設項目選線,協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確保項目建設對生態資源和生態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建設生態型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植被與表土資源保護和利用,落實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要求,做好臨時用地的生態恢復。3 3.夯實夯實平安交通平安交通基礎基礎 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化建設,堅持建養并重,強化預防性養護工作,特別是加強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養護力度,提高耐久性、可靠性和使用壽命??h鄉道安全隱患治理率基本達到
141、100%。推進“平安交通”建設。深入開展各領域的“平安交通”創建活動,及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回頭看”活動。強化“兩客一危一重貨”車輛動態監管和安全防控,實現 GPS 和監控 69 探頭全覆蓋。督促汽車客運站從嚴實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要求。實現全市所有營運重型貨車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完善交通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繼續對規模企業安全生產誠信等級進行達標考核。強化交通運輸運營安全管理。嚴把交通運輸從業人員資質準入關。強化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加強與公安、海事等部門的監測數據交換和應急響應聯動。督促交通運輸生產企業有針對性地完善應急預案,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并組織開展演練??紤]在經過居住區、工
142、業園區的道路建設時設置消防設施。六、規劃環境影響分析及對策(一)環境影響分析(一)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建設不可避免對環境產生影響,規劃應十分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遵循江門市生態分級控制規則。路線走向和技術標準選擇中,要充分預估交通建設對環境影響程度,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堅決避免穿越自然保護區,對于經過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的路線也應充分考慮路線走向,避免對自然保護區產生較大影響,力促交通建設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發展。本規劃新增的項目,主動避開了禁止開發區域以及生態嚴控區,部分路線可能靠近或穿過環境敏感點,可在預可、工可階段通過具體的線位優化比選進行繞避。從規劃階段的深度來看,本次規劃方案不會對環境
143、造成較大的影響。本次規劃方案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70 (二)環境影響對策(二)環境影響對策 設計階段環保對策。設計階段環保對策。在總體設計中,應進行多個路線方案的比較,結合生態、自然人文景觀、社區規劃、社會環境的實際情況,選取路線走向與當地規劃相協調,經濟技術指標高、平縱面線形美觀順暢、工程量小、投資經濟、對沿線環境影響小的最優方案。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結合實際優化項目選線范圍,嚴格避讓生態保護紅線,盡量避免占有永久基本農田。在路基設計中力求填挖平衡,避免大填大挖,局部地段廢方充分利用;路基路面防護與排水工程設計合理、全面,采用先進、技術可行的防護工藝,對軟弱土地段作特殊處置;做好
144、水土保持設計,取土場、棄土場的選址合理,設置棄土擋墻、攔砂壩、截水溝與綠化工程,以減少水土流失。施工期環境影響減緩對策。施工期環境影響減緩對策。環境保護重點放在水土保持與路基防護排水工程、施工噪聲、揚塵防治、生態植被影響上。應作好時間安排,減少噪聲、振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防止塵土、煙氣降低環境空氣質量,危害人畜、莊稼;瀝青摻合攪拌與配料場應選在下風口且遠離村鎮處。在路基填筑開挖時做到局部地段填挖平衡,嚴禁大爆破,以免造成山體或房屋崩裂、坍塌。做好路基防護與排水工程(擋墻、排水溝、盲溝、綠化等)的綜合防護體系設置。營運期的環境保護對策。營運期的環境保護對策。應注意沿線兩側自然生態、社會 71 環
145、境的恢復與維護,加強環保工作。進行路基穩定、防護與排水設施及坡體加固的維護,禁止一切污染物排入水體,結合當地特色的地形地貌,進一步加大公路周圍的景觀綠化,造就一個良好的公路營運環境。加強噪聲防治,有針對性地降低公路交通噪聲,根據公路沿途城市建設情況,采用降噪路面、種植降噪綠化林帶、聲屏障等多種措施,降低路段噪聲對延線居民區的影響。同時,在敏感水體路段設置化學危險品運輸申報點和報警系統,進行安全檢查,對運輸危險品車輛實行全程監控和泄漏及密封性檢查,防止危險品污染水體突發事件的發生??傮w上,在對規劃方案進行充分完善,完成與水利、漁業、環保、旅游等相關部門充分協調,嚴格落實各項環境保護及風險防范措施
146、的基礎上,規劃具有環境可行性。七、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及對策(一)社會穩定風險分析(一)社會穩定風險分析 根據本規劃的特征,并參考以往江門市和開平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資料,主要從規劃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可控性角度進行綜合論證,甄別出本規劃最主要的社會穩定風險因素,以及其風險概率(很低、較低、中等、較高、很高)、影響程度(可忽略、較小、中等、較大、嚴重)和風險程度(微小、較小、一般、較大和嚴重)。1.1.決策、審批流程風險。決策、審批流程風險。本規劃從立項、采購到編制的過程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本 72 風險因素的風險概率為很低,影響程度為較小,風險程度較小。2.2.能否有效滿足
147、社會需求的風險。能否有效滿足社會需求的風險。本規劃對現狀和未來需求方面的分析較為客觀,規劃的目標和任務較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較強。本風險因素的風險概率為很低,影響程度為較小,風險程度較小。3.3.規劃擬建項目征地拆遷的風險。規劃擬建項目征地拆遷的風險。本規劃提出一定數量的擬建項目,這些項目在建設實施階段會占用一定的土地資源,可能對當地居民,特別是以水田、園地和林地為主要生活經濟來源的農村居民將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以往建設項目的風險評估調查,受訪者最擔心的是征地拆遷的問題;而對于征地拆遷補償不滿意的處理方式中,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會找相關部門解決,說明大部分群眾還是能通過正常的途徑來解決問題。鑒于規劃
148、擬建項目征地拆遷的風險發生在建設實施階段,該風險因素在規劃階段的風險概率為較低,影響程度為較小,風險程度較小。4.4.環境遭破壞的風險。環境遭破壞的風險。根據以往經驗,項目的建設不可避免的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只要保護措施落實到位,大部分不利的影響仍然是可以避免的。鑒于項目尚處于規劃階段,生態環境風險在本階段概率為較低,影響程度為較小,風險程度較小。73 5.5.社會輿論導向的風險。社會輿論導向的風險。本規劃不同于具體的建設項目,規劃根據省市相關戰略政策,地區的城市發展、經濟趨勢、產業布局等擬定了“十四五”期的交通建設項目,擬建項目的建設時限、具體線位、技術標準等仍處于初步研究階段。
149、但由于項目一旦確定并進入動工建設階段就可能會對沿線部分居民的切身利益造成影響,在項目的具體標準未落實前,群眾容易受到一些社會上已發生過的同類項目的負面輿論的影響,從而對規劃中的擬建項目產生嚴重先前抵觸情緒。本規劃在政府批準正式印發前,僅進行了公眾征求意見,群眾對規劃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對于未能及時了解規劃的群眾來說,受到社會負面輿論影響對規劃擬建項目產生一定誤解是可能存在的。從公眾征求意見反饋情況看,群眾還是對規劃十分支持,并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根據以往經驗,社會輿論導向的風險概率為很低,影響程度為較小,風險程度較小。綜合上述分析,本規劃社會穩定風險為低風險。綜合上述分析,本規劃社會穩定風險
150、為低風險。(二)社會穩定風險對策措施(二)社會穩定風險對策措施 1.1.決策、審批流程風險應對措施。決策、審批流程風險應對措施。主要體現在項目立項、規劃內容、審批過程等階段。為盡可能減少本規劃在合法性、合理性方面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在規劃立項階段應明確規劃制定的相關依據支撐,規劃單 74 位部門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申請手續按市相關規章制度執行;規劃編制單位的選擇應符合編制要求,依據各編制單位的綜合實力、技術水準、相關經驗等方面綜合識別,確定合適的編制單位,并督促編制單位在編制規劃的每個過程中盡職盡責履行義務。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規劃部門應督促編制單位嚴格按照規劃流程編
151、制,規劃內容要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依據,并將主要依據在規劃中羅列;規劃要與國家、省上位規劃主要方向保持一致,與本市國土空間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規劃銜接,要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交通需求;規劃所設定的目標要科學合理,要與國家、省的規劃目標基本保持一致,要與地方經濟發展趨勢相符合,切忌求大求全、不切實際;規劃還要注重于周邊地區規劃進行銜接協調,多與周邊地區進行會商、協調,就有關項目的規劃建設達成共識,避免規劃的項目難以落地,同時應在編制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規劃單位部門應鞏固樹立合規、合法性風險意識,加強合規、合法性自查,規避法律法規風險,對規劃內容做好階段性審查工作,相關過程
152、的文檔資料應做好保管備查。2.2.有效滿足社會需求風險的應對措施。有效滿足社會需求風險的應對措施。本風險的應對措施主要是規劃的編制應合理、合情,規劃內容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內部交通及外部銜接的需求,特別應重視滿足未來社會客貨運輸需求。75 客運需求方面,規劃應充分考慮人們消費觀念轉變、消費結構升級,旅游經濟發展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居民消費型出行日益增加的問題;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對出行的舒適度、安全性及快捷性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需要加快客運供給側改革,提升客運供給水平,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客運服務需求。貨運需求方面,隨著產業轉移,制造業聚焦和產業集群發展,能
153、源、原材料仍將是運輸重點之一;但由于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比重將不斷上升,因此需要加快發展先進的貨運組織形式,加快傳統貨運物流的轉型升級。3.3.規劃擬建項目征地拆遷風險的應對措施。規劃擬建項目征地拆遷風險的應對措施。為有效防止因擬建項目征地拆遷引發社會不穩定風險的發生,擬建項目進入建設實施階段,應充分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依法征拆,維護被征遷群眾的根本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廣東省實施管理辦法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征地補償保護標準(2016 年修訂調整)的通知、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實施辦法 國有土地上
154、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以不降低被征地群眾生活水平為準繩,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并類比周邊或同類相關工程的辦法開展拆遷 76 工作,做好被征地群眾的社會保障工作,依法確定補償標準及安置方案。補償標準及方案應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在實施階段應嚴格執行預定的方案。應及時發布征地預公告,讓群眾擁有合法的知情權。加強征拆管理,科學安排和監管補償資金使用,完善征拆管理制度??捎筛鞯貐^領導牽頭,成立征地組、拆遷組、宣傳組、治安組、征拆安置與遺留問題處理組、監督組等,將貫穿于征拆前后的各階段的任務進行分解,深入拆遷一線,強化工作責任。對涉及征拆戶切身利益的事項進行全程監督,科學合理的安排補償資金的使用
155、和支付。減少被拆遷群眾的后顧之憂。對于失地農民的安置問題,需依靠地方政府給予相應的扶持,在失地農民的再就業方面提供就業培訓等措施,幫助失地農民解決經濟來源問題,減少被拆遷群眾的后顧之憂。4.4.環境遭破壞風險的應對措施。環境遭破壞風險的應對措施。為盡可能降低項目施工建設造成的生態環境遭破壞的風險,在項目前期應根據環境保護等部門的規定做好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評價等前期工作,確定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在施工建設或運營階段應嚴格落實具體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提出的保護措施。5.5.社會輿論導向風險的應對措施。社會輿論導向風險的應對措施。為避免群眾不支持、不配合規劃擬建項目,應加大宣傳力 77
156、度,獲取群眾理解。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多種新聞媒體,宣傳規劃擬建項目給廣大群眾帶來的好處。對規劃擬建項目涉及的征地拆遷工作,應精心布置,組織嚴密。在征拆實施前,拆遷人應該召開動員大會,向被拆遷住戶宣傳本次拆遷的必要性與意義,幫助群眾認識項目建設有利于開發沿線地區自然資源、旅游資源,帶動周邊土地升值,提供新的就業機會等諸多能帶來社會福利改善、收入增加這些正面的影響。要闡明群眾最關心的遷建安置補償等一系列政策,爭取理解和支持。八、保障措施(一)實施重大項目帶動(一)實施重大項目帶動 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增量投資促進綜合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加強前期工作,儲備重大項目,將規劃的交通運輸重點項目
157、逐年納入年度重點項目計劃中,形成建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機制?!笆奈濉睍r期,按照江門市交通大會戰安排及開平市交通發展實際,計劃安排投資約 200 億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二)加強組織領導協調(二)加強組織領導協調 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配合,建立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協調會商制度,及時研究協調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中涉及土地、選址、環保、資金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按年度分解明確各有關部門的目標任務,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有序推進。要緊密結合發展實際,細化落實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統 78 籌協調推進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將交通重大項目推進的相關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
158、考核范疇,形成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確保規劃落到實處。在現有的管理體制下,建立各政府部門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的溝通協調機制,凡涉及綜合交通運輸的問題,必須征詢部門之間的意見,對于重大項目,要召集各部門負責人召開專門的審定會議。要加快建設跨部門、跨區域的合作機制,將相關部門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不同部門及聯動單位之間的配合與協調,推進市際和縣際共同促進交通建設項目落地。(三)強化資金支持保障(三)強化資金支持保障 對特許經營的經濟收益相對較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運作,積極推行投融資體制的改革,擴大項目直接融資的份額。制定吸引各方資金進入交通領域的政策,降低民間投資準入
159、門檻,通過經營權轉讓等方式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促進交通建設滾動發展創新江門市交通運輸行業投融資管理模式。根據不同項目,分別采取特許經營、PPP 等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項目模式的運用,撬動社會資本,引入民間資本參與支持交通運輸重點項目的建設。采用多元化、集中管理的融資模式,以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一是進一步發揮近幾年在公路融資中采用 PPP 模式取得的優勢,將其經驗推廣至水路和鐵路的投融資領域。二 79 是探索其他融資方法在開平市交通基礎建設中的應用,拓寬資金來源。三是適時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建設的融資平臺,形成多元化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四)(四)強化用地支持保障強化用地支持保障 交通
160、建設項目需要利用大量土地,土地是影響交通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積極爭取將規劃建設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用足用活國家現行土地政策,保障重點交通建設項目用地。積極爭取更多交通項目由省立項,由省統籌解決項目所需的用地計劃指標;對于開平市重點建設交通項目,要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預留交通走廊和用地指標,在市年度用地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應保盡保。(五)重視(五)重視國土空間國土空間協調協調 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下做好戰略性空間通道預留,加強全市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與“三線2”劃定的銜接,預留重大基礎設施廊道。需要根據本規劃交通網絡格局、樞紐體系與“三區”的協調問題,厘清綜合交通網絡格
161、局與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的相互影響,促進和支撐開平市國土空間規劃及“多規合一”實施。(六)預留通信設施空間(六)預留通信設施空間 加強規劃與地方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銜接,并根據廣東 2“三區三線”:是根據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類型的空間,分別對應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80 省人民政府令第 256 號廣東省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規定,在新建、改建、擴建的公路建設項目預留通信設施的建設空間、建設位置、用電容量及其配套資源;建設項目的建設、設計單位應當按照通信設施建設、設計標準和規范,將建(構)筑物內和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的通信管線、配線設施、基站
162、和室內分布系統等所需的電信間、設備間、機房、管道、線纜、桿路等通信設施,以及電源、天線位置、天面空間等通信設施配建條件,納入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并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七)注重社會穩定風險(七)注重社會穩定風險 按照國家、省和江門市發展改革部門的要求工作,做好相關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完善各種應急預案,尤其對項目建設涉及的征地拆遷問題應謹慎處理。建設項目要求履行相關法規規定的報批程序,合法合規,工程技術和經濟可行,工程風險、資源開發利用、環境生態破壞可控。要公布征地政策和范圍,不進行多次征地;公布征地拆遷的補償標準,落實補償資金和安置房源,確保補償安置到位;督促施工單位做好安全
163、生產措施和環境保護防治措施,及時修復施工過程中損壞的設施、房屋,公布施工監督電話等。(八)加強規劃宣傳引導(八)加強規劃宣傳引導 加強新聞宣傳,創新宣傳模式,抓好交通運輸重大題材的策劃宣傳,加強與社會媒體的聯系溝通,為交通運輸發展營造 81 良好的輿論環境。健全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機制。暢通新聞宣傳信息網絡,加強新聞宣傳體系建設。提升新媒體運用水平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能力,注重引導網絡媒體傳播交通運輸行業“正能量”。進一步加大網絡媒體輿情跟蹤分析。注意吸納民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注重提高規劃的公眾參與度,使規劃決策更科學、更民主、更符合實際,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序號序號 項目名稱項目名
164、稱建設性質建設性質技術等級技術等級建設規模建設規模建設時序建設時序總投資(億總投資(億元)元)2020年底累202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計完成投資(億元)(億元)2020年底2020年底建設階段建設階段十四五投資十四五投資(億元)(億元)合計57個項目,十四五投資200.1億元合計57個項目,十四五投資200.1億元431.10431.106.066.06200.10200.10一、鐵路、軌道交通一、鐵路、軌道交通63.4063.400.000.000.000.001 1鶴山至臺山鐵路開平段新建國鐵I級開平段29.4公里(全線70公里)2025-203021.600.00規劃0.002 2江恩城際
165、鐵路開平段新建國鐵I級開平段38公里(全線152公里)2025-203041.800.00規劃0.003 3云浮至江門城際鐵路開平段新建國鐵I級開平段30公里2025-20300.00規劃0.00二、高快速路二、高快速路191.57191.570.100.1063.1763.17(一)高速公路(含互通)(一)高速公路(含互通)179.90179.900.100.1057.8057.801 1廣臺高速開平至臺山段開平段新建高速公路開平段26.35公里(全線51.514公里)2022-202539.800.10前期39.802 2深圳至南寧高速開平段(原斗門至恩平高速公路)新建高速公路開平段21公
166、里(全線108公里)2025-203054.700.00規劃4.003 3臺開-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速公路(開平段)新建高速公路開平段28.05公里(全線62.6公里)2024-202971.800.00規劃8.004 4大廣海灣旅游專線高速公路新建高速公路開平段16.973公里(全線49.108公里)2024-202913.600.00規劃6.00(二)快速路(二)快速路11.6711.670.000.005.375.371 1臺山至開平快速路及龍山支線工程(開平段)續建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3.02016-20213.120.00施工3.122 2原國道G325線水口至赤坎城市快速路改建一級公路
167、兼城市快速路25.72024-20274.250.00規劃1.253 3國道G240開平支線工程新建一級公路7.32024-20284.300.00規劃1.00三、國省干線公路三、國省干線公路79.3179.314.204.200.000.0069.1069.101 1國道G325鶴山址山至開平塘口段改建工程續建一級公路34.42020-202429.904.00施工25.902 2省道S297開平段(K104+079K114+353)路面改造工程(原開平市馬稔線改建工程)改擴建三級公路10.32020-20210.450.20施工0.253 3國道G325線開平赤坎至恩平蒲橋段擴改建工程改擴
168、建一級公路18.12023-202720.000.00前期16.004 4國道G325線開平市龍背橋至蒲橋段路面大修工程路面大修一級公路17.02022-20251.670.00規劃1.675 5省道S273線月山段擴改建工程擴改建一級公路10.72023-20275.210.00前期5.216 6省道273線開平市月山鎮至水口后溪段擴建工程擴建一級公路6.5952022-20252.310.00規劃2.317 7江門開平市省道S273線K88+250K102+600段災毀恢復重建工程路面 中修一級公路/二級公路12.02022-20230.240.00規劃0.248 8省道275線開平市百合
169、至蜆岡墟段路面大修工程路面 改造一級公路8.12022-20240.410.00規劃0.419 9省道275線開平市蜆岡圩至金雞段擴建工程擴建二級公路12.52022-20253.110.00規劃3.11318.274.30118.27開平市“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開平市“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小計小計第 1 頁,共 3 頁序號序號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性質技術等級技術等級建設規模建設規模建設時序建設時序總投資(億總投資(億元)元)2020年底累202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計完成投資(億元)(億元)2020年底2020年底建設階段建設階段十四五投資十四五投資(億元)(億元)開平市“
170、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開平市“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1010省道S295(原江四線)路面改造工程路面 改造二級公路2.72022-20230.12規劃0.121111省道367線開平市金雞至恩平市網山段路面中修工程路面 中修二級公路7.82022-20230.160.00規劃0.161212省道S384線開平市月山至鶴山址山交界段改建工程新建二級公路4.62023-20250.210.00前期0.211313省道S533線開平市三圍村至蛤山橋段改建工程改擴建二級公路1.52023-20250.090.00規劃0.091414省道S533東山圩段改建工程改建三級公路0.82023-202
171、40.04規劃0.041515省道533線月山圩段路面大修工程路面 中修三級公路3.2042022-20240.08規劃0.081616省道S534開平市赤坎鎮至臺山交界改建工程擴建二級公路6.12023-20250.270.00規劃0.271717省道S534開平市馬岡公安圩至塘口升平段改建工程改擴建一級公路10.72024-20271.070.00規劃1.071818省道S534線馬岡圩段路面大修工程路面 中修二級公路0.6622022-20240.04規劃0.041919省道S534開平市塘口至赤坎段擴改建工程(原美堂大道)新建一級公路11.02022-202613.800.00前期11
172、.802020省道S534開平市塘口舊圩加油站至公福亭段路面提升工程改建二級公路3.62021-20220.130.00規劃0.13四、縣(鄉)道及重要聯系道路四、縣(鄉)道及重要聯系道路65.8165.811.761.760.000.0055.5255.521 1縣道橋牛線(X557)改線一期工程續建一級公路5.12019-20226.271.76施工4.512 2新縣道赤坎大道二期新建一級公路7.12024-20284.300.00規劃2.303 3潭江大道新建一級公路9.52022-202617.270.00規劃15.004 4縣道紅龍線(梁金山旅游公路及金章大道段)工程新改建一級公路7
173、.12022-20257.860.00規劃7.865 5北環二期新建一級公路3.42023-20252.920.00規劃2.926 6開平市最(邑)美僑路工程改建對公路沿線108公里進行旅游資源配套108.02023-202515.000.00規劃15.007 7開平市縣道X817赤五線(祥龍至赤坎段)路面改造工程改建三級公路8.02021-20220.620.00規劃0.628 8縣道X557橋牛線(舊線)改建工程新建三級公路8.12022-20250.400.00規劃0.109 9新縣道金北線擴改建工程改擴建三級公路3.92022-20250.140.00規劃0.141010新縣道金羅線改
174、建工程新建三級公路9.02022-20250.300.00規劃0.081111縣道X824塘赤線(原鄉道Y818)雁湖至G325段擴建工程改建三級公路1.12021-20220.060.00規劃0.061212鄉道Y756城蟠線改造工程新建三級公路12.22022-20251.980.00前期1.981313鄉道Y775赤祥線改線工程新建一級公路8.32022-20254.980.00規劃1.2578.111.7665.82本頁小計本頁小計第 2 頁,共 3 頁序號序號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性質技術等級技術等級建設規模建設規模建設時序建設時序總投資(億總投資(億元)元)2020年底累2
175、02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計完成投資(億元)(億元)2020年底2020年底建設階段建設階段十四五投資十四五投資(億元)(億元)開平市“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開平市“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1414鄉道烏斗線改建工程新建三級公路3.32022-20250.110.00規劃0.111515鄉道Y757黑彎線路面改造工程改建三級公路9.42022-20250.400.00規劃0.401616鄉道YD07獅上線邊坡防護加固工程新建四級公路7.62022-20250.200.00規劃0.201717國道G325與交四線肉聯廠平交口路段整治工程改建二級公路0.102021-20220.040.00規劃
176、0.041818開平市塘口鎮交四線路面大修工程(二期)改建二級公路0.662021-20220.050.00規劃0.051919建制村通單改雙改擴建雙車道四級路或以上16.42022-20250.180.00規劃0.182020銜接普通國省道的農村公路單改雙改擴建雙車道四級路或以上29.52022-20250.320.00規劃0.322121縣道網提檔升級改造改擴建三級公路27.62022-20251.880.00規劃1.882222危橋改造工程改造危橋重建或加固30座2021-20250.47施工0.472323開平市地方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增加波形護欄、標志標線等安保措施9.72022年-
177、2023年0.050.00規劃0.05五、港口和樞紐站場建設五、港口和樞紐站場建設31.0131.0112.3112.311 1開平市三埠港區工程新建2023-202730.000.00前期9.502 2開平市交通新樞紐中心(含服務區功能)新建樞紐站占地77334平方米2024-20273.500.00規劃1.003 3開平市赤坎新區客運站新建樞紐站占地26000平方米2022-20250.800.00規劃0.804 4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城鄉智慧停車及配套設施項目改建占地74000平方米2021-20251.010.00規劃1.0139.020.0016.02431.106.06200.10合計合計5個1000噸級(3000噸級結構)通用泊位本頁小計本頁小計第 3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