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政府:淮安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淮安市政府:淮安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8頁).pdf(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淮安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戰略部署,認真落實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蘇政辦發2021109號)和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淮發20224號),加快推進我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以下簡稱“智改數轉”)各項工作,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通過開展百企示范、千企上云、千億投資、千企問診、千兆城市等十大
2、行動,實施“智改數轉”應用升級、基礎設施保障、支撐產業培育三大工程,不斷提升我市制造業“智改數轉”的應用水平、基礎保障水平和自主供給水平。到2024年底,全市制造業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制造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打造一批行業標桿示范,兩化融合發展指數提高10個點以上。二、重點任務(一)實施“智改數轉”應用升級工程 1“百企示范”引領行動。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對標行業領先水平,開展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強化大數 2 據分析應用,實現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全產業鏈、全制造流程、產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到2024年底,新增省、市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30戶
3、以上,新增省、市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工廠)4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2“千企上云”推進行動。以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為重點,推動企業業務流程和設備“上云上平臺”步伐,鼓勵企業使用工業控制軟件、基礎云服務、云化工業APP等,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能力向云平臺遷移。到2024年底,累計上云企業1000戶以上,其中省級星級上云企業600戶以上;新增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45戶,新增省、市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45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3“千億投資”賦能行動。
4、建立“智改數轉”項目庫,定期跟蹤通報,加大政策扶持,累計實施“智改數轉”項目1500項,完成技改投入超1000億元,覆蓋全市所有規上工業企業,持續擴大規下中小企業數字化普及面。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應用自動化智能化成套裝備,加速更新淘汰性能差、能耗高的生產裝備,實現關鍵工序核心裝備升級換代,優化改進工藝流程和組織方式,提高產品性能穩定性和管理控制水平。(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4“千企問診”服務行動。開展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診 3 斷服務,通過政府采購遴選優秀服務商,為1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免費“把脈”,出具診斷報告,幫助企業提供“智改
5、數轉”解決方案。對實施“智改數轉”的企業,年度設備投入、信息化投入及相關研發投入達1000萬元的,市級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5綠色安全提升行動。針對化工、民爆及“兩高”行業的安全環保節能整治提升,加快建設應用ERP、DCS、MES和PLM等系統和軟件,實施“機器換人”,支持企業實現生產全過程精準管理和控制一體化,提高本質安全水平。開展“兩高”行業綠色發展對標行動,支持企業應用信息化技術建設數字化能源管控系統,實現能耗在線監測。到2024年底,全市所有化工企業實施“智改數轉”,所有“兩高”行業企業實現能耗在
6、線監測,未實施改造的企業不得享受工業財政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6數字園區升級行動。將園區數字化升級列入園區改造提升的重要內容,提高園區數字化治理能力。支持平臺企業、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組建聯合體,面向產業園、產業集聚區企業,實施內外網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推動園區產業鏈企業整體數字化升級。支持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爭創省“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淮安通管辦,4 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7、、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二)實施“智改數轉”基礎設施保障工程 7工業互聯網平臺保障行動。加快建設本地化、全域性普惠型工業互聯網,加大在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物流售后等環節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帶動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行業不同企業的差異化需求,加強云服務解決方案研發和推廣,“以點帶面”引領行業應用。到2024年底,新增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以上。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推動更多企業接入應用,全市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接入企業不少于3600家,標識注冊量24億個以上,標識解析量24億次以上。加強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完善企業工控系統信息
8、安全風險防范、信息通報、應急處置等制度,培育一批工業信息安全防護星級企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委網信辦,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8“千兆城市”保障行動。全面推進“雙千兆”寬帶城市建設,加快實現千兆光纖網絡、高速無線(5G)網絡入戶全覆蓋。到2024年底,建成5G基站1.2萬個,各類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10個以上,在用標準機柜超過1萬個。支持“5G+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推動5G和光纖網絡支撐能力從“通園區、進企業”向“聯設備、拓市場”延伸,構建基于“網+云+端”(千兆網絡、工業云平臺、工業智能終端)的“企企通”綜合服務體系,提升制造業企業和新型信息基礎設
9、施融合應用水平。加 5 快實施智慧城市二期工程,做好平臺深化、數據備份、拓展應用等工作,夯實智慧數字城市底座,強化智慧應用基礎支撐作用。(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淮安通管辦、市大數據管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三)實施“智改數轉”支撐產業培育工程 9智能硬件和裝備產業培育行動。堅持招大引強,引進和培育一批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數字產品制造企業,加快推進榮芯半導體、慶鼎科技、澳洋順昌、芯聲微電子、喬揚數控、紅光儀表等數字產品制造存量企業的發展,提升淮安數字產業能級,增強為傳統產業“智改數轉”提供硬件支撐的能力。到2024年底,累計認定省級首臺套
10、重大裝備25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10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培育行動。加大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招引力度,引進培育一批工業軟件開發企業、信息技術服務商和系統集成服務商等,強化與百度、紫光等知名數字企業和平臺的合作,做優做強江淮智慧、迪達科技、數智高新等本土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圍繞工業企業“智改數轉”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工業技術軟件攻關、產品研發和解決方案集成,遴選建立全市“智改數轉”生態資源池,增強為全市“智改數轉”提供技術產品供給和服務的能力。到2024年底,引進和培育工業軟件開發及優秀服務商10個以上?;诓粩嘭S富
11、的智慧城市基礎數據,6 開發應用面向社會公眾與工業企業的大數據應用產品,推進數據產業化,不斷壯大全市數字經濟規模。(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統籌。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工作,定期召開全市制造業“智改數轉”推進會,開展企業“智改數轉”服務對接活動,協調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市縣(區)聯動推進工作機制,開展“智改數轉”政策宣貫、專題培訓、專家現場行等活動。各地要研究制訂本地“智改數轉”實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落實目標任務。探索建立制
12、造業“智改數轉”成效評估指標體系,開展全市制造業“智改數轉”監測工作,定期通報各地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二)強化政策支持。統籌用好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資金,采取投入補助、獎勵認定等方式,支持全市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對全市“智改數轉”企業實行建庫管理,統一調度,滾動調整,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向上爭取力度,支持企業實施“智改數轉”。(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三)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產品開發,設 7 計“智改數轉”
13、專項金融產品,支持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金融創新,與項目投入獎補政策形成互補,解決轉型企業啟動資金和持續投入問題。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開展“智改數轉”,融資租賃費用可享受同等財政補助政策。(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四)強化人才支撐。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依托產學研合作、高層次平臺集聚、高層次人才招引,培育和引進一批“智改數轉”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支持淮陰工學院、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等本地高校與知名企業合作共建產學研聯盟,開設數字經濟發展相關專業,建設制造業數字化人才實訓基地,為全市“智改數轉”提供智力支持。(責任
14、單位:市人才辦、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工業園區管委會)8 附件 全市制造業“智改數轉”工作目標分解表(2022-2024年)縣區“智改數轉”項目目標 新增省、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標桿工廠(個)新增省、市以上智能車間(工廠)(個)新增省級星級“上云”企業(個)新增省市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個)新增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個)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項目數(個)規上企業覆蓋率(%)項目數(個)規上企業覆蓋率(%)項目數(個)規上企業覆蓋率(%)全 市 500 50 500 75 500 100 30 40 150 45 45 開發區
15、50 50 50 75 50 100 4 6 18 4 4 工業園區 15 50 15 75 15 100 3 6 5 2 2 清江浦區 25 50 25 75 25 100 3 4 15 3 3 淮安區 70 50 70 75 70 100 4 4 20 6 6 淮陰區 70 50 70 75 70 100 3 4 18 6 6 洪澤區 60 50 60 75 60 100 3 4 18 6 6 漣水縣 60 50 60 75 60 100 3 4 18 6 6 盱眙縣 60 50 60 75 60 100 3 4 18 6 6 金湖縣 90 50 90 75 90 100 4 4 20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