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達-深度報告:造價、施工、設計業務齊發力打造數字建筑平臺服務龍頭-20220211(3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聯達-深度報告:造價、施工、設計業務齊發力打造數字建筑平臺服務龍頭-20220211(33頁).pdf(3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廣聯達: 造價、 施工、 設計業務齊發力,打造數字建筑平臺服務龍頭 Table_CoverStock 廣聯達(002410.SZ)深度報告 Table_ReportTime2022 年 01 月 15 日 羅云揚 計算機行業分析師 執業編號:S1500521010001 郵箱: 2 證券研究報告 公司研究 深度報告 廣聯達廣聯達( (002410002410.S.SZ Z) )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買入買入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主要數據 收盤價(元) 59.40 52 周內股價 波動區間(元) 55.37-90.00 最近一月漲跌幅() -3.41 總股本(億股) 11.
2、90 流通 A 股比例() 83.53 總市值(億元) 707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廣聯達廣聯達:造價、施工、設計造價、施工、設計業務業務齊發力,打造齊發力,打造數字建筑平臺服務龍頭數字建筑平臺服務龍頭 Table_ReportDate 2022 年 2 月 10 日 本期內容提要本期內容提要: : 數字造價:云轉型成效顯著,迎來業績兌現期數字造價:云轉型成效顯著,迎來業績兌現期。公司自 2017 年起開始造價云轉型, 2021 年最后四個地區進行轉型, 截止至 2021 年上半年, 2017 年和 2018 年轉型地區的轉化率85%,續費率80%;2019 年轉型地區轉化率
3、、 續費率均85%; 2020 年轉型地區轉化率達到 70%, 續費率85%; 2021 年新轉型地區的轉化率40%,成效顯著。公司收費模式由傳統的軟件銷售(一次性銷售軟件費+后續升級服務費)轉變為按年收費的 SaaS 模式,相關收入由一次確認轉變為按服務期間分期確認,因此轉型期利潤承壓。從業務發展角度來看,公司云轉型后能夠平滑業績周期、提高軟件和增值服務付費率、增加用戶粘性和廠商市占率,進一步激發業務活力;從財務角度來看,公司數字造價業務毛利率超 90%,盈利能力優越;從行業空間來看,我們預計 2025 年我國造價軟件市場規模約 90 億元, 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有望盡享行業紅利,實現長期可持續
4、性發展。 數字施工:數字施工:瞄準瞄準建筑信息化建筑信息化下智慧工地藍海市場,成長空間廣闊下智慧工地藍海市場,成長空間廣闊。建筑業是我國支柱產業之一,2020 年建筑業增加值占我國 GDP 的 7.2%,從業人數占我國勞動人口的 5.5%,在保增長、穩就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增長放緩大背景下,建筑業面臨人力成本上升、信息化投入不足、利潤率偏低的問題,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亟待信息化轉型。智慧工地是一種嶄新的項目管理理念,將傳感、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BIM 等先進技術融入到施工現場之中,使得建筑施工更安全、更高效,根據智研咨詢和新思界統計數據,2020
5、 年我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為 138.6 億元,預計 2025 年達到 360 億元,年復合增速為 21%,增長勢頭強勁。2014-2020 年公司數字施工業務由 0.83 億元增加至 9.43 億元,年復合增速約 50%,智慧工地處于藍海市場,公司市占率僅為 6.8%,成長空間廣闊。 數字設計:政策推動的國產化浪潮下未來可期數字設計:政策推動的國產化浪潮下未來可期。建筑信息化工具 BIM 的基礎軟件被國外廠商 Autodesk(全球市占率 67.92%)、Benteley(全球市占率 14.37%)所壟斷,我國陸續出臺建筑業信息化相關政策,我們認為一方面以 BIM 為核心的建筑信息化市場規模將
6、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國內廠商有望乘政策春風,在國產替代趨勢下實現彎道超車。2020 年全球 BIM 軟件市場規模約為 56 億美元,公司作為深耕建筑信息化行業的造價軟件龍頭擁有服務的技術經驗,又收購 BIM 設計廠商鴻業科技,未來可期。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公司是數字建筑平臺服務龍頭,產品覆蓋數字造價、數字施工、數字設計。云造價轉型成效顯著,處于業績兌現期;數字施工、數字設計業務行業空間廣闊,增長潛力巨大。采用 PEG 估值法,給予 2023 年 1.5 倍 PEG,對應 2023 年 91 倍 PE 和 1249 億元市值。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造價云
7、轉型不及預期;2.建筑業信息化發展不及預期;3.行業競爭加劇。 gUyWvXmPoOrRoO7NbPbRmOqQtRpNlOrRpNfQoPtP7NoOzQuOqNnNNZoPoQ 3 主要財務指標主要財務指標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營業總收入(百萬元) 3,541 4,005 5,153 6,397 7,867 增長率 YoY % 21.9% 13.1% 28.7% 24.2% 23.0%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百萬元) 235 330 671 971 1,372 增長率 YoY% -46.5% 40.5% 103.1% 44.7% 41.2% 毛利率(%)
8、 89.5% 88.7% 85.6% 85.9% 86.4% ROE(%) 7.2% 5.2% 9.5% 12.1% 14.6% EPS(攤薄)(元) 0.20 0.28 0.56 0.82 1.15 P/E 171.95 283.50 105.31 72.75 51.51 P/B 12.36 14.63 9.98 8.78 7.50 Table_ReportClosing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預測 ; 股價為2022年02月10日收盤價 4 目 錄 一、國內領先的數字造價龍頭,逐步拓展施工、設計領域 . 7 1.1 國內領先的數字造價龍頭,逐步拓展數字施工、數字設計領域 .
9、7 1.2 營業收入高速增長,造價云業績兌現進行時 . 9 1.3 股權激勵計劃確定未來三年業績指引 . 11 二、云轉型成效顯著,數字造價業務打開新空間. 12 2.1 工程造價行業韌性十足,從業人員保持穩定增長 . 13 2.2 云轉型成效顯著,數字造價業務打開新空間 . 14 三、建筑信息化方興未艾,核心企業充分享受行業紅利 . 19 3.1 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減少大背景下,建筑業亟待信息化轉型 . 19 3.2 政策推動下,我國建筑業信息化市場呈現出規模增長快、國產替代加速的趨勢 22 3.3 市場空間廣闊,數字施工、數字設計業務大有可為 . 28 四、盈利預測、估值與投資評級 .
10、31 4.1 盈利預測及假設 . 31 4.2 估值與投資評級 . 32 風險因素 . 33 表 目 錄 表 1:2021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分配對象 . 12 表 2:2021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業績考核目標 . 12 表 3:公司云轉型歷年進展情況 . 17 表 4:2021-2025 年造價行業規模及公司收入預測 . 19 表 5:2013 年以來 BIM 相關政策 . 23 表 6:2017 年以來以 BIM 為核心的建筑業信息化相關標準 . 24 表 7:BIM 與 CAD 的區別 . 24 表 8:BIM 軟件分類及競爭格局 . 28 表 9:公司分業務營收預測(億元) . 32
11、表 10:可比上市公司估值 . 32 圖 目 錄 圖 1:公司上市以來相對申萬計算機指數漲跌幅(周線,前復權) . 7 圖 2:公司發展歷程 . 8 圖 3:公司股權結構 . 8 圖 4:公司主要業務板塊 . 9 圖 5:2015-2020 年營收及增速 . 10 圖 6:2015-2020 年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 10 圖 7:2014-2020 年公司分業務營收(億元) . 10 圖 8:2014-2020 年公司分業務營收占比 . 10 圖 9: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 . 11 圖 10:2010-2020 年公司費用率情況 . 11 圖 11:2018-2020 年公司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
12、(億元) . 11 圖 12:2015 年注冊造價師企業分布 . 13 圖 13:2015-2020 年不同類型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變化(萬人) . 13 圖 14:2015-2020 年造價咨詢企業營收情況 . 13 圖 15:2015-2020 年招標代理企業中標金額情況 . 13 圖 16:2020 年造價咨詢企業營收分布 . 14 圖 17:2020 年招標代理企業代理中標金額分布 . 14 圖 18:廣聯達數字造價產品矩陣 . 14 圖 19:廣聯達云計價 GCCP6.0 產品示意圖 . 15 圖 20:廣聯達 BIM 土建計量平臺 GTJ2018 產品示意圖 . 15 圖 21:20
13、16-2020 年數字造價收入 . 16 圖 22:2016-2020 年還原云收入后的數字造價收入 . 16 圖 23:2016-2020 年傳統及云收入占比 . 16 圖 24:2016-2020 年傳統及還原云收入后的占比 . 16 圖 25:2017-2020 年公司云收入(億元) . 18 圖 26:2017-2020 年公司還原后的云收入 . 18 圖 27:2017-2020 年公司云合同負債(億元). 18 圖 28:2019-2020 年公司造價各板塊云收入(億元) . 18 圖 29:2010-2020 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及占 GDP 比重 . 20 5 圖 30:2010
14、-2020 年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及占 GDP 比重 . 20 圖 31:2010-2020 年我國勞動人口數及占總人口比重 . 20 圖 32:2010-2020 年我國建筑業企業從業人數及占勞動人口比重 . 20 圖 33:我國各行業數字化水平 . 21 圖 34:2014-2020 年我國建筑業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 . 22 圖 35:BIM 產業鏈 . 25 圖 36:2015-2026 年全球 BIM 市場規模 . 26 圖 37:2012-2025 年中國 BIM 市場規模 . 26 圖 38:廣聯達智慧工地項目案例 . 26 圖 39:2016-2025 年我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 . 2
15、7 圖 40:我國建筑企業智慧工地應用情況圖 . 27 圖 41:2020 年全球 BIM 基礎軟件市場份額 . 27 圖 42:廣聯達數字施工產品矩陣 . 29 圖 43:廣聯達 BIM+智慧工地數據決策系統產品示意圖 . 29 圖 44:廣聯達斑馬進度計劃產品示意圖 . 29 圖 45:2014-2020 年公司數字施工業務收入(億元) . 30 圖 46:2018-2020 年公司累計服務客戶和項目數 . 30 圖 47:廣聯達數字設計業務布局 . 31 6 與市場觀點不同之處 市場應重視市場應重視政策政策造價軟件行業與數字造價收入增長的長期可持續性造價軟件行業與數字造價收入增長的長期可
16、持續性。市場普遍認為建筑業產值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造價軟件行業空間有限,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市占率極高,未來難以保持高速增長。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1)行業遠未至天花板,未來五年有望保持超行業遠未至天花板,未來五年有望保持超 15%增速增速。根據我們預測,2020 年工程造價行業從業人數為 181 萬人,其中注冊造價師 18.7 萬人,而造價軟件使用數僅為 88.6 萬人,綜合滲透率不足 50%,隨著從業人數增加、造價軟件滲透率提高、造價軟件單價提高三重因素推動,未來五年行業符合增速有望超 15%。 (2)公司云轉公司云轉型成效顯著,打開業績增長空間型成效顯著,打開業績增長空間。2021 年公司最后
17、四個地區開始推進云轉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云轉型后能夠平滑業績周期、提高軟件和增值服務付費率、增加用戶粘性和廠商市占率,進一步激發業務活力。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收入有望超越行業平均增速,我們預計未來三年數字造價業務的收入為 27.91、 34.95、 43.95 億元, 同比增長 14%、 25%、 26%。 市場應重視市場應重視建筑業信息化、軟件國產化浪潮下數字施工建筑業信息化、軟件國產化浪潮下數字施工業務的潛在爆發力業務的潛在爆發力。房地產行業處于弱景氣周期,公司數字施工業務收入 2021 年 H1 同比下滑,市場普遍擔憂公司施工業務的未來增長潛力和回款狀況。我們認為: (1)公司公司
18、2021 年年 H1 收入同比下滑為經營策略所收入同比下滑為經營策略所致,不具有長期性致,不具有長期性。公司 2021 年策略為: H1 優先拓展合同擴大增量, H2 重點落實交付保障收入與回款, 其中 2021 年 H1 公司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超 100%, 取得了良好的開局,為后續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 (2)公司執行大客戶戰略,回款有保障。公司執行大客戶戰略,回款有保障。一方面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改善,房企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有所緩解,另一方面公司執行大客戶戰略,合作企業以特一級企業等大客戶為主,回款有保障。 (3)建筑信息化、軟件國產化浪潮下建筑信息化、軟件國產化浪潮下公司公司數字數字施工施工
19、業務瞄準的智慧工地市場規模業務瞄準的智慧工地市場規模巨大。巨大。根據智研咨詢和新思界統計數據,2020 年我國智慧工地市場規模為 138.6 億元,預計 2025 年達到 360 億元,年復合增速為 21%,增長勢頭強勁。 2014-2020年公司數字施工業務由0.83億元增加至9.43億元, 年復合增速約50%,智慧工地處于藍海市場,公司市占率僅為 6.8%,成長空間廣闊。 7 一、國內領先的數字造價龍頭,逐步拓展施工、設計領域 歷史復盤:公司當前處于業績兌現期。歷史復盤:公司當前處于業績兌現期。2010 年-2014 年 2 月公司處于第一個業績上升期,受宏觀經濟向好、行業政策推動、公司內
20、生外延發展影響,公司業績表現良好;2014 年 2月-2016年2月公司處于第一個業績承壓期, 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 建筑業總產值增速放緩、戰略轉型投入加大影響,公司 2015 年營收、凈利潤雙雙承壓,公司業績出現下滑;2016年 2 月-2018 年 8 月公司處于第二個上升期,受宏觀經濟改善、行業總產值增速回暖、數字施工業務放量增長影響,公司業績表現良好;2018 年 8 月-2020 年 4 月,受公司云轉型影響,部分收入不能當年確認,凈利潤承壓,業績出現下滑;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2020 年年 4 月以來公司月以來公司處于第三個業績上升期,公司云轉型陣痛期已過,數字造價、數字施工業務增長
21、勢頭良好,處于第三個業績上升期,公司云轉型陣痛期已過,數字造價、數字施工業務增長勢頭良好,此外公司云轉型后此外公司云轉型后 SaaS 模式具有持續、穩定盈利特點,公司有望擺脫宏觀經濟、行業周模式具有持續、穩定盈利特點,公司有望擺脫宏觀經濟、行業周期波動帶來的影響,期波動帶來的影響,實現業績的平穩、健康發展。實現業績的平穩、健康發展。 圖圖 1 1:公司公司上市以來相對申萬計算機上市以來相對申萬計算機指數漲跌幅(周線,前復權)指數漲跌幅(周線,前復權) 資料來源:WIND,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1.1 國內領先的數字造價龍頭,逐步拓展數字施工、數字設計領域 廣聯達是國內領先的數字建筑平臺服
22、務商。廣聯達是國內領先的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1998 年公司成立;2000 年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系統 EPCCSV1.0被列入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2010 年公司登錄深圳中小企業板并與北京夢龍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完成戰略重組;2011 年完成與上海興安得力軟件有限公司的戰略重組,使之成為一個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為一體的全資子公司;2013 年發布云戰略;2014 年收購全球領先的 MEP 設計和施工軟件公司芬蘭 Progman,收購杭州擎洲軟件有限公司;2016 年與萬達簽署 BIM 戰略合作協議;2019 年廣聯達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0 年收購洛陽鴻業信息科技有限
23、公司,與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8 圖圖 2 2:公司公司發展歷程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股權結構清晰,實控人為股權結構清晰,實控人為刁志中刁志中。公司股權結構清晰,創始人刁志中控制公司 16%股份,自公司上市以來一直為實際控制人,陳曉紅、王金洪、涂建華、安景合、王曉芳均為 1998年廣聯達7 個創始人之一, 創始人團隊合計控制公司32.26%股份。 高瓴資本控制公司 2.50%股份。 圖圖 3 3:公司股權結構公司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截止至 2021 年三季報) 公司主要業務分為數字造價、數字施工、數字
24、設計、創新及海外業務四大板塊。 1) 數字造價數字造價:數字造價業務板塊屬于公司成熟業務,主要為建設工程造價提供工具類軟件產品及數據服務,包括工程計價業務線、工程算量業務線和工程信息業務線等。商業模式正從傳統的軟件銷售轉向為客戶提供服務的 SaaS 模式 2) 數字施工數字施工: 數字施工業務板塊是公司重點突破的成長業務, 主要聚焦工程項目建造過程,通過“平臺+組件”的模式,開發覆蓋崗位級、項目級、企業級的多個數字化應用系統,為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服務。該板塊業務的商業模式主要為提供平臺化解決 9 方案,銷售自主軟件產品。 3) 數字設計數字設計:數字設計業務板塊是公司的新興業務,主要
25、包括建筑設計一體化解決方案、市政設計一體化解決方案、設計成果數字化交付審查方案。2020 年收購洛陽鴻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提高公司數字設計業務核心競爭力。 4) 創新及海外業務創新及海外業務:創新業務單元是公司孵化的新興業務,面向建筑業不同細分市場,從供應鏈服務、 園區智慧化建設、 人才培養等諸多維度為建筑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與保障,目前創新業務單元仍然以產品打磨和標桿項目驗證為主,尚未形成大規模銷售。海外業務一部分為數字造價業務的國際化系列產品 Cubicost,主要開拓東南亞市場;另一部分依托芬蘭子公司機電專業BIM 相關業務, 形成 MagiCAD 產品線, 主要覆蓋歐美等市場。 圖
26、圖 4 4:公司主要業務板塊公司主要業務板塊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1.2 營業收入高速增長,造價云業績兌現進行時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高速高速增長增長。營業收入上,公司營收由 2015 年的 15.4 億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40.1億元,年復合增速為 20.1%;2021 年 Q1-Q3,公司實現營收 36.0 億元,同比增長 39%。利潤上,公司歸母凈利潤由 2015 年的 2.4 億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3 億元,年復合增速為 6.4%;2021 年 Q1-Q3,公司實現利潤 4.8 億元,同比增長 107%。2015 年公司進行戰年公司進行戰略轉型,投入加大,
27、加之宏觀經濟影響,利潤下滑;略轉型,投入加大,加之宏觀經濟影響,利潤下滑;2019 年公司進行云轉型,部分收入以年公司進行云轉型,部分收入以云合同負債形式呈現,當年不能確認,利潤下滑;我們認為隨著公司云轉型全面完成,公云合同負債形式呈現,當年不能確認,利潤下滑;我們認為隨著公司云轉型全面完成,公司司未來利潤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未來利潤有望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10 圖圖 5 5:2 201015 5- -20202020 年營收及增速年營收及增速 圖圖 6 6:2 201015 5- -20202020 年歸母凈利潤及增速年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WI
28、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公司營收營收以數字造價為主,以數字造價為主, 數字施工業務增長較快數字施工業務增長較快。 數字造價業務營收由 2014 年的 13.4億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27.9 億元,年復合增速為 13%,占比由 76.1%下降至 69.7%;數字施工業務營收由 2014年的0.8億元增加到 2020 年的9.4億元, 年復合增速為50%,保持高速增長,占比由 4.7%增加至 23.5%;海外業務營收由 2014 年的 0.6 億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5 億元,年復合增速為 15%,占比保持在 3.6%左右。毛利率方面,2020 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在 90%左右,其
29、中數字造價毛利率約為 94%,近年有所下滑主要系造價云轉型投入較大; 數字施工毛利率約為88%, 2019年有所下滑主要系解決方案占比提升。我們認為公司云轉型結束,我們認為公司云轉型結束,隨著集采、規劃采購的逐步推進隨著集采、規劃采購的逐步推進,公司毛利率未來將有所回,公司毛利率未來將有所回升。升。 圖圖 7 7:2 201014 4- -20202020 年年公司分公司分業務業務營收營收(億元)(億元) 圖圖 8 8:2 201014 4- -20202020 年年公司分業務營收占比公司分業務營收占比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510152
30、02530354045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數字造價業務數字施工業務海外業務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數字造價業務數字施工業務海外業務 11 圖圖 9 9: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費用管控良好,公司費用管控良好,近近 5 年呈下滑趨勢年呈下滑趨勢。公司近 5 年費用管控良好,三費合計由 2015 年的 87%下降至 2020 年的 80%;其中銷售費用由 2015 年的 38%下降至 2020 年的 31%,主
31、要系公司造價業務云化轉型提質增效; 管理費用由 2015 年 50%降低至 2020 年的 49%,公司在研發費用率增加的情況下管理費用率降低, 體現了公司良好的管理能力; 公司財務狀況良好,財務費用率為負數。公司屬于高科技企業,2020 共有研發人員 3289 名,占總員工人數的 40.05%;2018-2020 年公司研發費用逐年提高,研發費用率也呈上升趨勢,主要系公司持續加大行業新技術和新產品投入所致。 圖圖 1010:2 201010 0- -20202020 年公司年公司費用率情況費用率情況 圖圖 1111:2 2018018- -20202020 年公司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年公司研
32、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億元)(億元)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1.3 股權激勵計劃確定未來三年業績指引 股權激勵計劃確定未來三年業績指引股權激勵計劃確定未來三年業績指引。2021 年 9 月 2 日,公司發布2021 年限制性股票24%24%25%25%26%26%27%27%28%28%0246810122018201920202021Q1-Q3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率 12 激勵計劃 (草案) , 授予核心管理層和 343 名核心管理、 技術骨干 571 萬股, 對應 2021-2023年業績考核目標分別為 6.5、9.5、12.5 億元,我們認
33、為公司數字造價、數字施工、數字我們認為公司數字造價、數字施工、數字設設計計等業務等業務具有良好的增長前景具有良好的增長前景,能夠完成相應的業績考核目標。,能夠完成相應的業績考核目標。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公司2021年股權激勵報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二、云轉型成效顯著,數字造價業務打開新空間 表表 1 1:20212021 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分配對象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分配對象 姓名姓名 職務職務 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萬股)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萬股) 占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比例占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比例 占目前總股本的比例占目前總股本的比例 袁正剛 董事、總裁
34、 20.20 3.5377% 0.0170% 劉謙 董事、高級副總裁 14.00 2.4518% 0.0118% 王愛華 董事、高級副總裁 6.00 1.0508% 0.0051% 何平 董事、高級副總裁、財務總監 6.40 1.1208% 0.0054% 李樹劍 高級副總裁、 董事會秘書 7.10 1.2434% 0.0060% 云浪生 高級副總裁 8.00 1.4011% 0.0067% 只飛 高級副總裁 6.50 1.1384% 0.0055% 汪少飛 高級副總裁 8.00 1.4011% 0.0067% 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骨干(343 人) 494.8 86.6550% 0
35、.4167% 合計 571.00 100.0000% 0.4809% 表表 2 2:20212021 年公司限制性股年公司限制性股票業績考核目標票業績考核目標 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期 業績考核目標業績考核目標 解除限售比例解除限售比例 限制性股票第一個接觸限售期 2021 年凈利潤不低于 6.5 億元 40% 限制性股票第二個接觸限售期 2022 年凈利潤不低于 9.5 億元 30% 限制性股票第三個接觸限售期 2023 年凈利潤不低于 12.5 億元 30% 13 2.1 工程造價行業韌性十足,從業人員保持穩定增長 工程造價領域注冊造價師、專業技術人員人數持續增長工程造價領域注冊造價師、專業技
36、術人員人數持續增長。根據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和住建部的統計數據,2015 年我國注冊造價師 15 萬人,其中造價咨詢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7.36 萬人,占比為 49%,招標代理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 5.47 萬人,占比為 36%。2020 年造價咨詢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為 11.18 萬人,招標代理企業從業人數為 5.36 萬人,假設其他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保持不變, 我們預計我們預計 20202020 年全國注冊造價師總人數為年全國注冊造價師總人數為 18.18.7171 萬人萬人; 2015年中價協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從事工程造價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為 145 萬人, 其中注冊造價師15 萬,假設注
37、冊造價師比例保持不變,我們我們預計預計 20202020 年從事工程造價的專業技術人員年從事工程造價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數量為為 18181 1 萬人萬人。 圖圖 1212:20152015 年注冊造價師企業分布年注冊造價師企業分布 圖圖 1313:2012015 5- -2022020 0 年年不同類型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變化(萬人)不同類型企業注冊造價師人數變化(萬人) 資料來源:中價協,住建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住建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企業運營情況是注冊造價師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 造價咨詢企業營收保持較快增長, 從業人數相應較快增長;招標代理企業中標金額波動較大,總體趨于 10
38、萬億左右,從業人數隨之波動。 圖圖 1414:20152015- -20202020 年年造價咨詢企業營收情況造價咨詢企業營收情況 圖圖 1515:2012015 5- -2022020 0 年年招標代理企業中標金額情況招標代理企業中標金額情況 資料來源:住建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住建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14 從營業收入分布中可以看出,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是主要部分,2020 年造價咨詢企業房屋建筑工程收入占比為 59.6%, 市政工程占比 17.0%, 公路工程占比 5.0%, 火電工程占比 2.6%,水利工程占比 2.5%,其他工程占比 13.3%;招標代理企業中,房屋建筑和市政
39、設施工程占比為 77%,其他工程占比為 23%。 圖圖 1616:20202020 年造價咨詢企業營收分布年造價咨詢企業營收分布 圖圖 1717:2022020 0 年年招標代理企業招標代理企業代理中標金額代理中標金額分布分布 資料來源:住建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住建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2 云轉型成效顯著,數字造價業務打開新空間 造價軟件是工程造價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公司在公司在國內工程造價領域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國內工程造價領域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現有數字造價產品 28 個,主要為建設工程造價提供工具類軟件產品及數據服務, 包括工程計價業務線
40、、 工程算量業務線和工程信息業務線等。 圖圖 1818:廣聯達數字造價產品矩陣廣聯達數字造價產品矩陣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工程計價業務線:工程計價業務線:以廣聯達云計價 GCCP6.0 產品為例,廣聯達云計價 GCCP6.0 滿足國標清單及市場清單兩種業務模式,覆蓋了民建工程造價全專業、全崗位、全過程的計價業務場景,通過端云大數據產品形態,旨在解決造價作業效率低、企業數據應用難等問題,助力企業實現作業高效化、數據標準化、應用智能化,達成造價數字化管理的終極目標。2020 15 年推出量價一體化、 云報表等新功能持續提升客戶作業效率和便捷性, 并配合造價市場化改革, 在部分地區
41、逐步推出市場化計價產品, 滿足企業自主招標定價的客戶群在招投標和數據沉淀等訴求; 工程算量業務線工程算量業務線:以廣聯達 BIM 土建計量 GTJ 產品為例,BIM 土建計量 GTJ 幫助工程造價企業和從業者解決土建專業估概算、招投標預算、施工進度變更、竣工結算全過程各階段算量、提量、檢查、審核全流程業務,實現一站式的 BIM 土建計量。2020 年算量全系列產品持續提升計算效率和穩定性, 智能算量產品利用 AI 技術實現主體建模效率提升 30%以上。 工程信息業務線:工程信息業務線:以廣材網為例,廣材網為用戶提供覆蓋全國 30 余個省市,3340 萬條材料信息, 1376 萬條廠商報價單,
42、7 萬家供應商, 4 萬個品牌的材料市場價, 為用戶提供鋼材、水泥、混凝土、砂石、電纜、苗木、人工機械等大宗主材的每日價格及歷史價格趨勢。2020年廣材網、廣材助手、造價云空間等成熟產品收入實現高速增長,產品應用率進一步提升,其中廣材網搜索量超過 6300 萬次, 廣材助手自有數據載價量 1.7 億次; 繼續改進指標神器、廣材數聚等新產品, 其中指標神器能夠大幅提升計算效率, 并幫助用戶對指標結果進行快速比對審核;廣材數聚提供企業材料和造價數據的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建立材料價格、指標價格等數據資產庫, 實現企業內部數據互通和共享, 已經在全國建立百余個企業數據庫的標桿項目。 圖圖 1919:廣聯
43、達云計價廣聯達云計價 GCCP6.0GCCP6.0 產品示意圖產品示意圖 圖圖 2020:廣聯達廣聯達 BIMBIM 土建計量平臺土建計量平臺 GTJ2018GTJ2018 產品示意圖產品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數字造價業務穩定增長,數字造價業務穩定增長,2020 年造價云收入占比達年造價云收入占比達 58%。公司于 2017 年正式開始推動造價云轉型,收費模式由傳統的軟件銷售(一次性軟件銷售費+后續升級服務費)轉變為按年收費的 SaaS 模式,相關收入由一次確認轉變為按服務期間分期確認, (例如用戶訂閱 2019年 5 月-2020
44、 年 5 月的服務,公司于 2019 年 5 月收取費用,2019 年 5-12 月部分的收入當年確認,2020 年 1-5 月部分的收入記為云合同負債,2020 年完成服務后確認) ,公司云收入即為當年按確認的收入, 還原后的云收入為云收入+當年云合同負債凈增加額。 2016 年公司數字造價業務收入為 15.4 億元,2020 年增加至 27.9 億元,年復合增速約為 16%;2020年還原后的數字造價業務收入為 34 億元,年復合增速約為 22%。2020 年云收入占數字造價業務收入的 58%,還原后的云收入占還原后的數字造價業務收入的 66%。公司數字造價業務盈利狀況優越,整體毛利率在
45、90%以上。我們認為公司數字造價業務我們認為公司數字造價業務全國全國領先,收入領先,收入增長較快,盈利狀況優越,在云轉型后能夠進一步激發業務活力,是公司增長較快,盈利狀況優越,在云轉型后能夠進一步激發業務活力,是公司基本盤與基本盤與核心看核心看 16 點。點。 圖圖 2121:20162016- -20202020 年數字造價收入年數字造價收入 圖圖 2222:20162016- -20202020 年還原云收入后的數字造價收入年還原云收入后的數字造價收入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2323:20162016- -20202020 年傳統
46、及云收入占比年傳統及云收入占比 圖圖 2424:20162016- -20202020 年傳統及還原云收入后的占比年傳統及還原云收入后的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云轉型接近尾聲,綜合轉化率、續費率云轉型接近尾聲,綜合轉化率、續費率維持高位維持高位。公司于 2017 年正式推進造價云轉型,采用分區域逐步推進的方式,2017 年先推出 5 個區域,之后陸續增加,2021 年最后四省開始云轉型。公司云轉型成效顯著,截止至 2021 年上半年,2017 年和 2018 年轉型地區的轉化率85%,續費率80%;2019 年轉型地區轉化率、續費率均8
47、5%;2020 年轉型地區轉化率達到 70%,續費率85%;2021 年新轉型地區的轉化率40%。公司續費率采用嚴格算法(例如某員工從 A 公司離職入職 B 公司,在均使用公司軟件的情況下,記為 A 公司客戶流失 B 公司新增客戶) ,實際上公司云造價軟件使用人數逐步提升。公司造價業務不同板塊云轉型也逐步推進, 2017 年推出云計價產品和工程信息服務, 2018 年推出云算量產品,2020 年開始推出增值服務,以電子政務為代表,電子政務業務面向政府客戶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系統,實現北上廣等區域全覆蓋,面向市場主體的清標產品快速增長。 17 時間時間 區域區域 產品產品 效果效果 2017 6
48、個試點地區 云計價, 工程信息作為增值服務 試點地區計價業務用戶轉化率平均達到 80%,用戶續費率約 85% 2018 6 個老轉型地區+5 個新增地區 云計價、云算量、工程信息 老轉型 6 個地區計價用戶轉化率及續費率均超過 85%,新轉型 5 個地區的計價用戶轉化率超過 40%, 11 個轉型地區的算量用戶轉化率超過 50% 2019 11 個老轉型地區+10個新增地區 云計價及云算量云轉型加速、 工程信息業務實現較快增長, 電子政務和甲方成本大數據等解決方案類業務也穩健增長 2019 年之前已轉型的 11 個地區,云計價與云算量產品的綜合轉化率及綜合續費率均超 80%,年內新增的 10
49、個轉型地區提前轉型節奏,云計價及云算量產品全年的綜合轉化率均超 50% 2020 除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外累計 25 個地區 云計價、云算量、工程信息、電子政務業務平臺化繼續加速、 其他增值服務 2020 年新轉型地區全年產品綜合轉化率達到 50%, 基本達到 2019 年的優勢地區首年轉型成績;2019 年轉型的 10 個地區產品綜合轉換率超過 80%,續費率 88%;2019 年之前已轉型的 11 個地區產品綜合轉化率、續費率均超過85% 2021H1 29 個地區全面云轉型 云計價、云算量、工程信息、電子政務業務平臺化繼續加速、 其他增值服務 受益于高端客戶和大企業客戶轉云的帶動,上半
50、年這四個地區的轉型速度相較其他地區同期有所加快,其中浙江、江蘇的老用戶轉化較快,福建、安徽的新用戶拓展較多。 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末, 2017 年和 2018 年轉型地區的轉化率85%, 續費率80%; 2019 年轉型地區轉化率、 續費率均85%; 2020 年轉型地區轉化率達到 70%,續費率85%;2021 年新轉型地區的轉化率40%,并且實現了當期收入的正增長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云收入快速增長,云收入快速增長, SaaS模式為公司帶來持續穩定收入模式為公司帶來持續穩定收入。 公司云轉型以來, 公司云收入由2017年的 0.45 億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