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研究院:2024年落地消費終端觀察報告(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聯通研究院:2024年落地消費終端觀察報告(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年3月AI落地消費終端觀察報告中國聯通研究院-2-目錄重點場景及技術領域分析啟示及建議二、三、-3-1.1 AI為未來社會提出新的可能性近日,OpenAI對外發布首個AI視頻生成模型Sora,在視覺生成領域實現類似語言模型的突破,引起商業應用的討論熱潮。事實上,AI領域的迭代與超越已經不僅是技術風口,并將在消費領域大范圍落地,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轉型的核心動力。隨著AI落地各行業,其影響既體現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更可見創新產品和新業務模式的涌現。AI正在重新定義產業格局,促使企業采用更智能的解決方案,從而推動整個社會向著更加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為未來社會提出新的可能性。n 隨
2、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與發展,AI場景化落地成為各科技企業發力重點。IDC預測,到2026年,中國市場中近50%的終端設備的處理器將帶有AI引擎技術。-4-1.2 AI廣泛進入消費領域n 繼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掀起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熱潮之后,逐步涌現出更多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案例AI賦能千行百業,垂類應用成果豐富顯示器行業與AI結合是大勢所趨。三星發布了Galaxy Book4系列,采用了OLED屏幕,并且集成了AI芯片,可以根據內容和環境自動調節亮度、色溫、對比度等參數,提供更舒適的視覺體驗健康、零售、游戲等行業與AI結合越發緊密。如獲得CES創新產品獎的STUDIO
3、 LAB便通過AI對模型、產品和周圍環境進行分析,拍攝出完美的照片并輕松生成各種促銷內容GPT Store正式上線,人工智能驅動的定制化應用時代到來ChatGPT在2024年1月10日推出GPT Store,通過GPT Store,用戶可以訪問由開發者創建和分享的不同版本的ChatGPT。GPTStore引入收益分享計劃和團隊計劃,激勵開發者參與人工智能的創作。據OpenAI透露,GPT Store目前已經有超過300萬個自定義版本的ChatGPT應用,包括AllTrails、Consensus、Code Tutor、Canva、Books、CK-12 Flexi AI助教等。數據來源:CES
4、官網 https:/www.ces.tech/schedule.aspx世界上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CES 2024中有大批結合AI大模型的前沿產品展出-5-1.3 終端側生成式AI落地受捧 n AI大模型在端側的部署是一項新議題,AI PC成為熱點關注議題,汽車AI結合更加緊密AI手機增長強勁,AI PC熱度高漲市場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生成式AI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4700萬部,預計2024年將超過1億部,并在2027年增長至5.22億部,在整個智能手機出貨量當中的占比將從當前4%增加至40%,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3%。支持
5、生成式AI的智能手機也將為手機市場帶來新的增長動力。英特爾、聯想、高通等科技巨頭均發布了AI PC產品和解決方案,引燃AI PC熱度。汽車智能化與生成式AI緊密相擁包括奔馳、大眾和寶馬在內的知名汽車制造商均展示了汽車的智能化對于生成式AI技術的擁抱。終端側AI部署和體驗升級各廠商的智能家居、游戲等終端產品都進一步加速了AI部署和體驗升級。如三星展示了融入AI技術的游戲顯示器、智能家居等新品,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6-目錄AI落地消費領域的概況啟示及建議一、三、-7-2.1 家庭:AI全面賦能,設備連通備受關注(1/2)n 技術上,AI家居產品的智能化程度和連通性受到消費者和廠商關注AI正加速
6、產業變革 80%以上展品融入AI功能AI正加速產業變革 80%以上展品融入AI功能設備連通性成為各廠商爭奪焦點傳統家電企業積極擁抱智能化科技家電AI功能凸顯三星打造全屋智能,推出AI賦能的全新電視、冰箱、音箱、電磁爐、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等全屋智能化產品LG提出轉型為智能生活解決方案公司的愿景,推出生成性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ThinQ”,“3D HomeView”,將家庭的3D可視化,并將推出新的智能家居中心的計劃。其他中小廠商均積極擁抱AI,進一步推進AI與產品的集成M Matteratter應用迭代,生態逐步擴大應用迭代,生態逐步擴大亞馬遜推出 Matter 投屏,跨安卓和蘋果系統。
7、GE Lighting、三星智能電視等均融入matter標準。Matter旨在統一不同品牌和平臺的智能家居設備的標準,由亞馬遜、蘋果、谷歌等多家科技巨頭共同制定。作為近幾年在智能家居領域備受矚目的協議生態,被視為是“連接設備的基礎”。韓國廠商將連通性放在陪伴機器人上韓國廠商將連通性放在陪伴機器人上三星將連接和控制集成到Ballie 升級版 AI 機器人伴侶上,經過AI加持,可智能連接和控制家里的其他智能設備,自主學習用戶的行為和習慣LG機器人 AI Agent 可以通過與其他智能裝置相連接,實現對家庭設備的控制科技家電科技家電AIAI化激進:化激進:松下烤箱結合AI智能烹飪技術,可輕松定制個性
8、化食譜,還可對家庭中現有的食品庫存對菜譜進行菜品替換、分量調整等等;LG推出搭載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系列家電產品,包含洗衣機、冰箱、烤箱等-8-2.1 家庭:細分賽道產品增多(2/2)n 產品側,健康、安全、實用成為智能家居產品關注重點,家庭儲能創新產品涌現產品產品所屬類別所屬類別數量數量Motionsleep智能睡眠枕、IINK4D食物打印機、CERAGEM家庭醫療保健平臺、DeRUCCI T11 Pro智能床墊健康4Swann個人智能報警器、Swann智能門鈴、Holo Button智能按鈕、NoLine多合一探測器、Alertify煙霧傳感器安全5LTECH智能中控屏、mui 木質智能
9、控板、Nice HR40多功能智能家居遙控器連接3Current Backyard電烤架、Custo家庭快遞柜、Carepet智能寵物墊、IDEA65智能平開窗、IDEA 75智能推拉窗、Zeo One智能洗衣機、Lumary HDMI 燈盒套裝。居家生活7FreePower無線充電設備、Coplanar 獨立式氫能源家用電站、WaterCube空氣水、SQPV智能玻璃能源4智能家居領域產品展示清掃機器人競爭激烈,中國廠商獨占鰲頭寵物生活智能化產品增多掃地機器人領域,90%產品為中國公司生產,且均融入AI功能。國產品牌追覓、石頭科技、科沃斯、云鯨等均協拳頭產品亮相海外國外品牌關注三星Bot B
10、espoke、Eureka J20。除掃地機器人外,國外清潔產品更加豐富國外清潔產品更加豐富,有泳池清潔、割草機等寵物用品寵物用品AIAI化:化:Invoxia 公司推出 Minitailz AI 可穿戴設備”,售價為 99 美元,每月還需支付 8.3 美元訂閱費;日本One by One Music公司推出付費音樂服務,為留在家中的狗狗播放AI音樂便捷養寵更人性:便捷養寵更人性:3i推出全球首款智能封裝凈味貓砂艙-9-2.2 汽車:智能化汽車快速發展(1/4)n 智能化汽車從機械屬性快速轉變為科技屬性n 中國汽車產業鏈公司積極擁抱技術發展,中國汽車產業以及出行技術相關廠商的前沿技術及產品,涉
11、及智能駕駛、激光雷達、車載芯片、智能座艙、飛行汽車等多個核心技術領域p小鵬匯天展出飛行汽車。這是一臺“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飛行汽車。車頂升起收納倉,向兩側伸出四個機臂,每個機臂的頂端都有旋翼。p在陸行模式下,它的機臂、旋翼等飛行系統可以折疊收納到車體內,變成一臺流線型的跑車。p在飛行模式下,它通過折疊變形系統打開機臂,在條件允許的環境下實現垂直起降,飛越擁堵、障礙、河流,滿足人們短距離低空出行的需求。p這輛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還采用了可折疊方向盤、透明儀表盤、駕駛艙透明底盤等創新技術,智能座艙可以在陸行模式與飛行模式之間自由切換。-10-2.2 汽車:AI“定義”汽車智能座艙(2/4)n 奔馳、
12、寶馬、大眾、現代集團等關注智能座艙。德國三大車企聚焦人車交互,發布了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座艙技術解決方案。梅賽德斯奔馳推出全新MB.OS車機系統寶馬集團展示全新一代BMW智能個人助理大眾汽車宣布將引入ChatGPT人工智能技術奔馳將展示它全新 MBUX 虛擬助手,使用 Unity 的高分辨率游戲引擎圖形,聲稱新設計為“Hey Mercedes”語音助手提供了“全新的視覺維度。該系統集成AI虛擬助理、音視頻、游戲應用,提供更快速、高效的體驗。其中,AI虛擬助理不僅能夠基于情境給出建議,與用戶更自然地進行對話,還可以感知駕駛員的情緒。當駕駛員情緒沮喪時,它的提示和反應將更短、更直接;而當駕駛員心情
13、愉快時,其聲音也會更加歡快,與此同時,相關感應也會體現在一些UI設計上。寶馬集團展示了其基于亞馬遜Alexa大語言模型打造的全新一代BMW智能個人助理。用戶無需動手,通過語音便可實現人車智能化交互。大眾汽車將其現有的IDA語音助手將引入ChatGPT人工智能技術,可用于控制信息娛樂、導航和空調,或回答一般知識問題。未來,作為不斷擴展的能力,AI將提供額外的信息來回答超出某些范圍的問題。該功能預計于 2024 年第二季度開始在歐洲市場率先推出,首批搭載型包括ID.7、ID.4、ID.5、ID.3、全新途觀、全新帕薩特以及新高爾夫的歐版車型。-11-2.2 汽車:芯片智能化領域爭奪加?。?/4)n
14、 當百年汽車產業迎來新的變革時候,芯片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芯片是汽車系統的核心元器件,也是支撐汽車創新和技術升級的計算引擎。汽車的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變革,需要芯片產業與技術不斷進化。n 芯片巨頭企業在汽車行業的發展的野心巨大,它們會通盤考慮汽車行業芯片領域的發展,采用全面發展的戰略,將AI技術注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多個領域,從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發,在其他領域也要位居前列。博世自動泊車充電技術頗具亮點 電動汽車能夠自行駛入一個擁有充電樁的可用停車位,通過智能手機的按鈕控制,系統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為車輛充電。充電完成后,車輛會自動轉移到另一個停車位,為下一輛需要充電的車騰出車位。芯片巨
15、頭企業瞄準汽車智能化領域 英特爾推出一系列AI增強型的軟件定義汽車系統芯片(SDV SoC),并要將其用于汽車制造商的整個產品線,從最低價格到高檔價格全部覆蓋,同時可以滿足車輛的耐用性等性能要求 AMD推出兩款新器件Versal Edge XA(車規級)自適應SoC和Ryzen(銳龍)嵌入式V2000A系列處理器擴展了產品組合,展示了這些全新器件當前或未來汽車解決方案中的廣泛功能與應用 英偉達的下一代汽車計算機Drive Thor,可提供高達2000 TOPS的算力,將廣泛的智能功能集成到一個單一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中,以實現兼具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的智能駕駛、泊車和駕駛員監控以及智能座艙等功能
16、高通的驍龍數字底盤產品組合將為下一代生成式AI提供賦能,涵蓋數字座艙、車聯網技術、網聯服務、先進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系統-12-2.2 汽車:零部件智能化創新(4/4)n 汽車的智能化,并不是簡單的“電車+大腦”。當每一個零部件都變成數據采集和信息交互的節點,汽車才能成為高效穩定的移動智慧終端。家電數碼企業紛紛轉向汽車賽道,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固特異(輪胎)推出輪胎智能傳感技術SightLine。輪胎傳感器、軟件算法與云端算力的結合,能夠讓駕駛者和汽車系統實時掌握輪胎的溫度、壓力、加速度、ID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作為算法的輸入項目,測算出輪胎花紋的磨損情況、健康狀況以及輪胎是否漏氣,從而避免與輪胎
17、有關的風險和事故。京東方精電(智能座艙、車載屏幕)展示氧化物、柔性OLED、8K、Mini LED和BD Cell等多種前沿顯示技術對汽車座艙的創新賦能。全球首發的45英寸8K高清一體式貫穿長屏,結合純電旗艦轎車吉利銀河E8提供的AI大模型能力,屏幕能夠滿足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禾賽科技(激光雷達)512線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AT512重磅亮相,可實現300米的標準測遠(10%反射率),相比上一代產品AT128提升了50%;最遠探測距離可達400 米,約為市場上同類遠距激光雷達的2倍。速騰聚創(激光雷達)重磅發布面向L3+智能駕駛前裝量產的超長距激光雷達新品:M3?;贛平臺成熟的二維掃描技術打
18、造,在收發模塊上創新地采用了940nm激光收發方案,可實現300m10%超遠測距能力,并具有0.05x0.05角分辨率的超高清三維成像能力。探維科技(激光雷達)重點展出其192 線車規旗艦產品 Tempo、已實現量產交付的高性價比激光雷達 Duetto,以及高精度大視場補盲激光雷達 Scope256 等產品,覆蓋從高階功能到基礎 ADAS 多場景應用。一徑科技(激光雷達)全新SPAD激光雷達ZVISION EZ6首次公開亮相,創新之處在于使用了高集成度的SPAD架構。采用了192線垂直掃描技術,可實現180m10%的測距能力,以及0.2x0.1的角分辨率。但由于通過架構創新實現了激光雷達的高度
19、芯片化和集成化,EZ6的整機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其價格率先打破2000元的邊界,真正進入“1”打頭時代。導遠電子發布3款產品,分別是車載混合固態激光雷達A2、MEMS微鏡模組系列及最新一代高精度GNSS模組NAV3120系列。文遠知行(無人駕駛)推出L4級自動駕駛小巴試乘體驗,采用了無駕駛艙的全無人駕駛設計,搭載文遠知行自主研發的全棧式軟硬件解決方案,通過配備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盲區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模組傳感器,可360度無盲區感知周圍路況,精準識別車道線、交通燈、交通標志,以及路上的行人和其他車輛,高效處理各種復雜的城市交通路況。智能汽車與智能家居的雙向交互智能汽車與智能家居的雙向
20、交互p 三星展示其與特斯拉、現代、起亞、捷尼賽思等汽車品牌在綜合家庭能源管理服務方面達成的合作。借助三星平臺,用戶在家中就能執行與汽車相關的各種操作,例如啟動汽車、控制智能空調、打開和關閉車窗以及檢查充電狀態等。p TCL華星首發車載智能座艙,多元化車載顯示解決新方案。p 海信推出激光全息AR-HUD和激光全景投影解決方案,把車窗變成了影像巨幕,讓汽車變身成行駛的沉浸影院。p 索尼與本田合資企業Sony Honda Mobility展示了Afeela電動汽車。-13-2.3 健康:產品種類形態持續豐富升級(1/2)n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健康作為融合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的創新領域,
21、成為各行業競相關注的熱點。n 健康產品形態也持續豐富升級,展出與通用可穿戴設備結合、與智能家居結合。數字健康+智能家居 Motion Pillow推出智能枕頭,可以利用 AI 技術記錄用戶睡覺時的鼾聲、監測呼吸頻率變化,并通過內置的氣囊將用戶的頭擺正并開放氣道,從而避免用戶睡覺呼吸驟停。慕思集團憑借AI系列T11 Pro智能床墊的創新設計及先進技術,可以根據人體脊椎的生理曲度實時調節床墊的軟硬度,定制專屬睡感;且該床墊根據 AI 睡眠監測系統,能夠精準跟蹤呼吸、心率等數據,輸出睡眠報告,并在每天早上提供睡眠評分和睡眠建議。華米旗下Oclean的AI牙刷Oclean X Ultra Wi-Fi數
22、字牙刷,它會在用戶刷牙時與之交談,給出如何改善的建議。數字健康+穿戴產品華米Amazfit的Amazfit Hello Ring,支持心率追蹤、壓力水平監測、睡眠監測以及血氧飽和度(SpO2)監測等。用戶可以通過自動心率監測器和Zepp應用程序來獲取這些信息。Proxgy的智能安全頭盔SmartHat,該頭盔具有實時跟蹤、環境傳感、人體狀況監測和通信選項等功能,可增強藍領員工的安全性、連接性和協作性。森海塞爾的Momentum Sport耳機,可以監測用戶的體溫和心率,基于耳機內置的光電體積描記法傳感器跟蹤用戶心率。雅培的Lingo動態血糖監測貼片,并非專為血糖患者設計,雅培更希望普通人也能夠
23、佩戴它,進而去了解睡眠、情緒、饑餓度、體重變化等因素,如何影響自己的血糖。-14-2.3 健康:產品呈現多種亮點(2/2)亮點1:關注殘障需求香港科技初創企業香港科技初創企業AI Guided LimitedAI Guided Limited推出的推出的AIAI智能腰帶智能腰帶GUIDiGUIDi,它配備了雙廣角攝像頭、集成傳感器的定制邊緣AI模塊、觸覺導航系統和語音命令,使用激光雷達幫助視障人士檢測到周圍的超50種物體,最大檢測范圍達5米。HonoreeHonoree的的AIAI智能腰帶智能腰帶,一款可以為視障人士提供導航功能的AI智能腰帶,配備雙廣角攝像頭、定制的邊緣人工智能模塊與傳感器集
24、成、觸覺導航系統和語音指令,通過溫和的觸覺反饋來幫助尋路,可能保護步行者的安全。美國人機交互創企美國人機交互創企PalmplugPalmplug研發的小型可穿戴手套研發的小型可穿戴手套,與健康科技游戲相結合,可以幫助中風患者恢復活動能力。GarminGarmin推出的智能可穿戴手表推出的智能可穿戴手表Venu3Venu3系列系列,個性化健康洞察和健身功能的,該產品采用了運動升級專屬算法,可以獲得輪椅使用者更準確的運動消耗數據。n 健康類科技多面開花,呈現出關注殘障人士需求、美妝科技、寵物健康等亮點。亮點2:關注美妝科技意大利物聯網公司意大利物聯網公司DomethicsDomethics推出的智
25、能地毯推出的智能地毯CarepetCarepet,通過收集心率、呼吸、睡眠數據和溫度、濕度等環境信息,全面檢測寵物的健康狀況。它還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獸醫援助服務,將監測到的信息實時共享給獸醫以獲得及時的反饋。亮點3:關注寵物BaracodaBaracoda推出了推出了 Bmind Bmind 鏡子鏡子,BMind 的核心技術是生成式 AI 和自然語言處理程序,能夠識別用戶的情緒,并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如光療、引導冥想和自我肯定,幫助改善情緒。韓國愛茉莉太平洋公司展出的韓國愛茉莉太平洋公司展出的Lipcure BeamLipcure Beam,是一款能夠實現唇部診斷、護理和化妝的三合一美容設備,
26、能檢測唇部水分含量并提供診斷結果;根據診斷的結果,刷頭會發出定制可見光,以幫助唇部護理。-15-2.4 娛樂:AI賦能前沿設備(1/2)n 生成式AI生態向PC等硬件延伸,芯片巨頭助力AI加速,為游戲玩家和內容創作者帶來各種性能強大的新工具新一代智能終端加速落地芯片廠商新品聚焦AI華碩ROG Phone 8 Pro游戲手機加持了生成式AI能力,包括語義搜索、AI壁紙生成器、AI視頻通話降噪功能等。AI加持的“性能猛獸”ALIENWARE外星人,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 H系列處理器和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筆記本電腦GPU,可為玩家提供更快的幀率、更出色的圖像質量和更低的
27、延遲。麥克風也采取AI降噪技術,借助AI算法主動捕獲聲源的距離與方位。部分部分AI PCAI PC品牌及產品品牌及產品聯想聯想小新 Pro 16 Al 酷睿版ThinkPad X1 Carbon AlThinkPad X1 二合一 Gen 9戴爾新Inspiron 靈越 13 Pro新Inspiron 靈越 14 Plus新Inspiron 靈越 16 Plus華碩華碩靈耀14 2024英偉達推出能加速AI視頻和圖像生成的3款GeForce RTX 40 SUPER系列游戲GPU,并展出各種生成式AI工具與服務,比如能加速大模型推理的開源庫。AMD推出銳龍APU 8000G系列,具備獨立AI引
28、擎,能夠提升電腦本地的AI計算能力,結合旗下其他產品組成全流程AI產品線。英特爾推出18款第14代HX系列移動處理器。其旗下Mobileye表示將把生成式AI引入汽車SoC,并公布了5nm EyeQ 7H芯片,int8算力為67 TOPS。其他企業展出多款應用領域廣泛的最新AI芯片應用,比如Neuchips展示了基于Evo PCIe加速卡的臺式機離線運行由大語言模型Llama 2 7B驅動的聊天機器人,耐能展出了新一代邊緣AI芯片KL730,能支持nanoGPT等輕量級GPT大語言模型推理,能效比相較耐能前代芯片提升了34倍。聯想集團副總裁阿木認為:聯想集團副總裁阿木認為:隨著AI PC的持續
29、落地,PC產業的生態會發生調整;AI PC是終端、邊緣計算和云技術的顛覆性混合體;它不僅重新定義生產力,也將加速PC產業生態的自我迭代。-16-2.4 娛樂:AI浪潮席卷游戲圈(2/2)顯卡提質增效 AI改造游戲將成為主流英偉達宣布推出三款英偉達宣布推出三款 GeForce RTX 40 GeForce RTX 40 系系 SUPER SUPER 顯卡,顯卡,將擁有更多的處理內核和更快的內存,讓游戲玩家、設計師和其他電腦用戶在個人電腦(PC)上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AI)。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已有賽博朋克2077巫師3:狂獵等500款游戲應用了英偉達RTX技術。這次顯卡升級也將更加有利于計算加速、
30、AI生成、AI應用。英偉達AI游戲引擎助力游戲開發英偉達展示了利用Avatar Cloud Engine技術打造的最新成果。ACE是英偉達提出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開發者在游戲中構建包含語音、對話和動畫的AI模型。在ACE的加持之下,游戲中的人物紛紛“活”了起來,與其他角色甚至真人玩家一起對話交流,并根據對話內容做出動作。賽博朋克2077中的NPC實現類似真人的對話以及反饋。目前,育碧、騰訊、網易、米哈游等游戲大廠宣布將會跟進這項技術。游戲顯示技術又一突破三星電子宣布他們正在研發一種獨特三星電子宣布他們正在研發一種獨特的裸眼的裸眼3D3D游戲顯示器。游戲顯示器。這一創新技術為游戲愛好者
31、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無需任何附加設備即可實現從2D到3D的即時轉換。這款顯示器利用位于屏幕頂部的兩個高精度攝像頭,創造出引人入勝的3D視覺效果。攝像頭能夠實時追蹤用戶的頭部和眼睛位置,從而將傳統的平面2D圖像轉化為立體的3D場景。游戲+汽車英特爾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新的方向,讓軟件成為汽英特爾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新的方向,讓軟件成為汽車發展的中心。車發展的中心。英特爾實現車載功能的AI化,生成式AI和基于攝像頭的駕駛員/乘客監控系統等。索尼攜手本田共同打造的全新汽車品牌索尼攜手本田共同打造的全新汽車品牌AFEELAAFEELA,AFEELAAFEELA將兼容視頻游戲中使用的虛幻引擎將兼容視頻游
32、戲中使用的虛幻引擎3D3D技術,技術,提供更為優質的車內游戲體驗提供更為優質的車內游戲體驗,AFEELA以索尼PS5手柄的操控方式登上舞臺,并進一步強調了如何通過超長的集成式中控屏,呈現優質大屏體驗與車內娛樂的更多可能。蔚來攜手圖達通和蔚來攜手圖達通和XREALXREAL展出的展出的ES8ES8車型搭載了車型搭載了PanoCinemaPanoCinema全景數字座艙,全景數字座艙,包含了NIO AIR Glasses、N-BOX增強娛樂主機、7.1.4 沉浸聲音響系統等幾大部件,其中N-Box作為PanoCinema蔚來全景數字座艙的“娛樂大腦”,在去年5月曾引發熱議,它不僅會提供優質的AR試
33、聽體驗,還支持連接各類游戲主機與云游戲平臺,達成車載娛樂體驗質的飛躍。AI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車載娛樂的發力方向,AI的出現與芯片性能的提升,激活了汽車更多元的屬性,也讓市場和用戶需求得以改變。-17-2.5 先進技術:生成式AI衍生新產品落地 n 生成式AI、大模型等領域涌現一批性能和運算力得到提升的新形態產品,重新定義生產力工具新一代平臺加速AI圖像生成生成式AI落地個人終端國產自研大模型更懂中文高通高通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助力生成式AI落地終端,該平臺擁有移動領域處理速度最快的AI引擎之一,運行百億參數大模型Stable Diffusion的圖像生成速度已經降低到0.6秒,驍龍平臺已經能夠支
34、持超過40個不同模型。下一代高通AI PC芯片驍龍X Elite搭載了自研的Oryon CPU,能夠實現75 TOPS的AI性能。中科創達中科創達展出魔方大模型、智能硬件解決方案、智能行業解決方案等產品。自研LLM魔方大模型可處理多領域任務技術,更懂中文,在邊緣端側AI進一步優化,適用于智能汽車、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領域。全場景智能視頻會議解決方案包括視頻會議一體機、多功能平板控制器、360度AI攝像頭等一系列產品,能夠提升企業溝通體驗與效率。rabbit r1rabbit r1為AI結合硬件的新形態個人終端,基于大型行為模型(Large Action Mode,LAM)打造。rabbit r
35、1通過最新的生成式AI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再通過云端拆解以及自動化操作完成指令,再將結果輸出到r1的屏幕上。相較于大型語言模型LLM,LAM更側重于理解人類如何使用應用和服務并進行模仿操作,而不是依賴于API接口。-18-大模型增強機器人執行任務能力機器人逐步實現復雜任務機器人逐步實現復雜任務谷歌谷歌DeepMindDeepMind發布的視覺語言動作模型RT-2(Robotics Transformer 2)是基于大規模視覺語言模型實現自然語言、圖像與機器人動作的直接映射,以便通過語言指令及機器人觀測到的視覺信息實現機器人運動控制任務。2.6 機器人:AI加速機器人進化n 機器人產品整體受益于
36、AI賦能,適用領域有所擴大,技術路線多樣化發展圖形計算賦能機器人解析環境能力機器人加強復雜環境場景識別機器人加強復雜環境場景識別英偉達英偉達的IsaacAI平臺由四部分構成:仿真場景、機器人應用、算法模型、軟件具及硬件對接,可以提供仿真環境實現機器人訓練,并借助其圖形計算背景推動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物理引擎計算和任務培訓。神經網絡支持機器人訓練需求AIAI計算加速機器人系統迭代計算加速機器人系統迭代特斯拉特斯拉自研的超級計算機Dojo配備了神經網絡訓練芯片D1,能夠通過處理海量的視頻數據加速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視覺系統升級迭代,并提供更強的算力支持。-19-2.7 通訊技術及物聯網:AI
37、技術催生智慧大腦n 通信融合AI技術可提高分析優化效率,推動通信系統整體智能化AI助力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發展AI結合網絡的智能化應用在無線接入網方面,在無線接入網方面,使用AI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算法,提升基站網絡信號處理的準確性和效率,自動化和優化網絡運營。在核心網方面,在核心網方面,基于AI提升5G網絡的管理和優化,提高移動性管理和網絡服務質量。例如O-RAN平臺推出了基于基于AIAI的無線智能控的無線智能控制器(制器(RICRIC),旨在實現無線資源、移動性和連接管理的智能化。在傳輸網方面,在傳輸網方面,AI可以提升光傳輸網絡的管理和優化,以及推動網絡向更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人工智能在
38、這里的主要作用是預測網絡故障、縮短恢復時間、優化信號質量等。在終端方面,在終端方面,通過終端和芯片的智能化來增強網絡基礎設施,通過收集終端和芯片的數據并報告給自組織網絡(SON)系統或運維支撐系統(OSS),并使用網絡人工智能分析引擎網絡人工智能分析引擎分析數據,實現無線網絡的智能優化。通過通過AIAI增強網絡運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增強網絡運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經驗導向的運營模式轉向AI智能網絡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同時實現精準滿足各類細分需求。通過通過AIAI增強預測能力增強預測能力,AI可以提前預測并分配網絡資源,提高整體運行性能,緩解突發事件壓力,增強網絡自身的功能和特性在深度
39、融合的基礎上實現跨界發展,在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實現跨界發展,AIAI結合物聯網技術結合物聯網技術,通過數據流動和分析創造出更加智能的環境;AIAI通過學習網絡通過學習網絡安全行為模式安全行為模式可用于識別和防御異常行為,保護通信網絡不受攻擊;AIAI結合邊緣計算結合邊緣計算可以將數據處理分散至網絡的邊緣,減少延遲,為實時通信應用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提供支持。-20-目錄AI落地消費領域的概況重點場景及技術領域分析一、二、-21-3.1 啟示及建議 n 面對未來,國際運營商,尤其是日韓運營商加注向AI轉型,消費終端AI化已成為韓國下一代電子產品的必然趨勢,作為消費終端生產大國,中國運營商大模型基
40、礎設施建設需提檔加速當前,國際運營商均根據已有能力及產業環境發展AI大模型,歐美運營商多為技術應用者,日韓運營商,特別是韓國運營商則更加激進地加注AI大模型研發。SKT宣布實施“AI金字塔戰略”,計劃聚焦AI基礎設施、AI轉型、AI服務三個領域提升AI能力,力爭加快成為一家全球性的AI公司。KT則錨定成為“具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企業”,明確超大型AI商用化、AI基礎設施革新、AI人才培養的AI發展戰略,計劃五年內在人工智能研發上投資7萬億韓元。從本次展會也可以看出,韓國電子消費企業展品中全面融入AI,利用AI平臺建造產品護城河,消費終端AI化已成為韓國下一代電子產品必然趨勢。大模型時代需要大模型
41、基礎設施先行,電信運營商需要在現有的連接和算力資源基礎上,建設大模型基礎設施,滿足未來大模型訓練和推理需求,打造繼云業務之后的新增長點。但大模型技術要求高、系統工程復雜等特點加劇了運營商投入難度,運營商應充分抓住大模型深入融合初級階段時間窗口,充分評估,將核心算力部署到需求集中領域。n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大模型的應用將成為運營商的重要戰略。運營商需要綜合考慮創新、合作、安全保障和道德規范等因素,推動AI在通信行業廣泛應用,提高創新與合作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智能的服務。植根于網絡連接,并能有效吸納云、大數據和AI等新技術后所形成的“連接+”服務,是運營商轉型的重要方向。面向ToC業務側,可進一步做實連接服務提供商定位,盤活產品資源,借助強大的客戶資源及客戶運營能力提供連接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在號、卡、流量、終端之外持續打造新角色,打造增長新范式,增強產業主導地位。22政治建院政治建院 科創立院科創立院 改革強院改革強院 法紀治院法紀治院踐行踐行“三度三度”“”“三有三有”精神精神態度、速度、氣度態度、速度、氣度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