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旅游局:2016江蘇省特色民宿發展情況報告 (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旅游局:2016江蘇省特色民宿發展情況報告 (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江蘇省特色民宿發展情況報告江蘇省特色民宿發展情況報告(20162016) 江蘇省旅游局江蘇省旅游局 民宿業的蓬勃發展,逐步形成了旅游產業的新業態,反映了游客需求的新變化,體現了休閑度假的新導向,契合了鄉村旅游發展的新需求,涉及美麗鄉村建設、創新創業、就業致富、鄉土文化復興等諸多社會訴求點,同時也成為撬動旅游業轉型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因此,“民宿”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 為全面了解掌握全省特色民宿發展情況,科學指導全省特色民宿健康發展,受我局委托,南京爾目旅游規劃設計研究所組織專家團隊于 2016 年 9 月中旬起歷時近 4 個月,對江蘇省特色民宿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對全省
2、13 個地級市所屬的特色民宿發展基本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和全面問卷調查,同時選取全省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具有代表性民宿進行實地考察、走訪,及與當地旅游主管部門、民宿經營者代表等進行深入座談交流,依托綜合數據,形成我省特色民宿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一、全省特色民宿總體發展情況全省特色民宿總體發展情況 據調查統計,截止 2016 年 12 月,全省各市提供特色民宿樣本單位總量 270 家,床位數總量約 4064 個,特色民宿業年直接經營收益達 9484 萬元,帶動直接創業就業人數達1177 人,實現總就業人數達 4500 人左右, 且近年來均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提升。創業就業人數中主要以吸納當地人員為主
3、,即 80%以上為本地居(農)民,為當地百姓提供了更多 2 就業機會,全省特色民宿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對豐富旅游業態、促進旅游經濟發展、扶貧富民、環境改善、文化傳承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二、全省特色民宿發展的主要特點全省特色民宿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一)蘇南、蘇中、蘇北空間梯度差異明顯蘇南、蘇中、蘇北空間梯度差異明顯 蘇南地區民宿發展較快, 數量較多, 空間上也較為集聚,民宿總數達 191 家,占全省特色民宿總量發展程度較好的70.74%,床位數達 3187 個,其中以蘇州、無錫最多,蘇州達 81 家、無錫達 44 家,占蘇南特色民宿總量的 65.45%,占全省特色民宿總量的 46.30
4、%, 接近全省特色民宿總量的一半;蘇中地區民宿總數為 32 家,床位數約達 239 個;蘇北地區47 家,床位數約達 638 個。 表表 1 1 江蘇省特色民宿調查情況一覽表江蘇省特色民宿調查情況一覽表 地區地區 民宿數量民宿數量 (家)(家) 床位數床位數 (個)(個) 年經營收入年經營收入 (萬元)(萬元) 創業就業人數創業就業人數 (人)(人) 蘇南蘇南 191 3187 7745.2 873 蘇中蘇中 32 239 867.8 69 蘇北蘇北 47 638 871 235 總計 2 27070 40644064 9 94 48484 11117777 3 圖圖 1 1 我省特色民宿省內
5、宏觀地域分布情況我省特色民宿省內宏觀地域分布情況 圖圖 2 2 蘇南、蘇中、蘇北特色民宿蘇南、蘇中、蘇北特色民宿占比占比 圖圖 3 3 蘇南、蘇中、蘇北特色民宿床位數蘇南、蘇中、蘇北特色民宿床位數 (二)(二)微觀選址以微觀選址以古鎮和鄉村旅游區(點)依托型居多古鎮和鄉村旅游區(點)依托型居多 我省特色民宿主要有“古鎮依托型、鄉村旅游區(點)依托型、靠近城市(環城) ”等幾種類型,其中古鎮依托型最為典型,以古鎮及其周邊為選址地的民宿達 118 家,占全省特色民宿總量的 43.7%,古鎮依托型民宿在蘇南地區較為典型,占蘇南特色民宿總量的比重高達 61.8%。同時,近年來依托鄉村旅游區(點)的一些
6、特色民宿也逐步發展起來,且以鄉村自有住宅改造利用,作為旅游住宿接待為主,該類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蘇南 蘇中 蘇北 191 32 47 01000200030004000蘇南 蘇中 蘇北 3187 239 638 床位數(個)床位數(個) 蘇南 71% 蘇中 12% 蘇北 17% 民宿數量(比重)民宿數量(比重) 4 特色民宿占比達 30.7%。城市依托型(環城)特色民宿主要也是依托環城周邊的旅游區點,純粹靠近城區依托市場的特色民宿相對較少,僅占全省特色民宿總量的 7.1%。 表表 2 2 我省特色民宿微觀選址情況一覽表我省特色民宿微觀選址情況一覽表 類型類型
7、依托依托 古鎮古鎮 依托依托 鄉村旅游區鄉村旅游區 靠近城市靠近城市 (環城)(環城) 其他其他 數量(家)數量(家) 118 83 19 50 所占比重所占比重 43.7% 30.7% 7.1% 18.5% 圖圖 4 4 我省特色民宿微觀選址情況我省特色民宿微觀選址情況 (三)(三)居民自營和社會資本投資經營居民自營和社會資本投資經營的民宿的民宿占主體占主體 我省特色民宿的類型主要可分為“自用住宅自主經營、社會資本投資經營、政府成立的市場化運作公司投資經營、其他(主要指其他混合型) ”四大類,其中“自用住宅自主經營、社會資本投資經營”兩大類最為常見,占據我省特色民宿總量的 85.1%,分別占
8、 63.6%、21.5%,而政府成立的市場化運作公司投資經營的相對較少,僅占 6.9%。我省自給自43.70% 30.70% 7.10% 18.50% 依托古鎮 依托鄉村旅游區 依托城市(環城) 其他 5 足的家庭化、作坊式民宿占據絕對比重。 圖圖 5 5 我省特色民宿類型特征我省特色民宿類型特征 (四)(四)民宿民宿業業主以青年居多,且主以青年居多,且具有一定文化素養具有一定文化素養 民宿經營業主以男性居多,約占 67%,且其中以具有一定人生經歷和閱歷的中青年人士為主,年齡在 31-50 周歲的人數最多,占 69%;年齡一般集中在 31-40 歲之間,占全體民宿經營者的 74.4%;文化程度
9、以“本科或大?!本佣?,占全體民宿經營者的 48%, ,其次是高中或中專,占 3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多數民宿主具有一定的從事民宿經營的經驗,將近三分之一的民宿主(約達 31.1%)在民宿經營方面的從業經驗在 4 年以上,剛起步一年以內的新手僅在 19.2%左右。 另外,大多數民宿經營者都在民宿經營之前做過相應的準備工作,如對其他知名民宿、品牌民宿進行過專門考察,或邀請專業公司對民宿進行專門設計,或邀請專家進行指導,或參加過民宿經營的相關教育培訓/論壇會議等,該部分民宿約占總量的 97.0%。 63.60% 21.50% 6.90% 8.00% 自有房屋自主經營 社會資本投資經營 政府成立公
10、司經營 其他 6 圖圖 6 6 全省特色民宿主年齡分布情況全省特色民宿主年齡分布情況 圖圖 7 7 全省特色民宿主文化程度分布情況全省特色民宿主文化程度分布情況 (五)(五)定價以定價以 300 元以內居多,普通家庭接待為主元以內居多,普通家庭接待為主 我省特色民宿定價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乃至幾千元不等,但是絕大多數民宿價格集中在每間 300 元以內,該部分占特色民宿總量的 60.0%,其次是 301-500/間的民宿占民宿總量的 24.1%,501-1000 元/間的占民宿總量的 13.0%,1001元/間以上的幾乎是鳳毛麟角,僅占我省特色民宿總量的14%69%13%4%18-30周歲31-
11、50周歲51-60周歲61周歲以上0%14%35%48%3%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本科或大專研究生及以上 7 2.9%。我省特色民宿以普通家庭接待為主,以特色民宿、精品民宿、品牌民宿為輔,整體接待水平還有待提升。 表表 3 3 我省特色民宿價格特征一覽表我省特色民宿價格特征一覽表 價格區間價格區間 300300 以內以內 (元(元/ /間)間) 301301- -500500 (元(元/ /間)間) 501501- -10001000 (元(元/ /間)間) 10011001 以上以上 (元(元/ /間)間) 數量 (家)數量 (家) 162 65 35 8 所占比重所占比重 60.0% 2
12、4.1% 13.0% 2.9% 圖圖 8 8 我省特色民宿價格區間我省特色民宿價格區間 (六)(六)年入年入 30 萬以內居多萬以內居多,單體平均收益單體平均收益有待提高有待提高 多數民宿投入相對較大,經濟投入在 50 萬以上的特色民宿占 61%,其中投入在 100 萬以上的就占 40%,投入在 50萬以內的僅占 39%。 050100150200300元以內/間 301-500元/間 501-1000元/間 1001元以上/間 162 65 35 8 數量(家) 8 圖圖 9 9 我省特色民宿經濟投入狀況我省特色民宿經濟投入狀況 我省大眾化定價的民宿占絕大多數,少量精品民宿拉動性效應難以彰顯
13、,同時特色民宿年入住率普遍在 60%以內,且相當一部分年入住率不足 50%,因此,民宿行業的單體平均經營收益并不高,年經營收入在 30 萬以內的占據多數,約占總數的 59.6%, 且相當一部分民宿年經營收入在 10 萬以內,該部分約占 28.1%??头慷▋r在 301-500 元之間,年收入能達到 30-50 萬的民宿, 其成本投入在 100-300 萬元之間,年投資回報率不太高,投資回報期相對較長。 圖圖 10 10 我省特色民宿年經營收入我省特色民宿年經營收入 40% 21% 39% 100萬以上 50萬-100萬 50萬以下 28.10% 31.50% 40.40% 10萬以內 10萬-3
14、0萬 30萬以上 9 (七)(七)從業人員從業人員以以家庭成員或家庭成員或親戚為主,專業受訓率不高親戚為主,專業受訓率不高 我省特色民宿從業人員的來源,根據民宿類型和本身經營規模的大小情況, 而有所不同。 自有住宅自主經營的民宿,或規模較小的特色民宿,其從業人員一般在 3-4 人以內,從業人員來源一般以家庭成員或自家親戚為主,該部分民宿占民宿總量的 52.7%;外來社會資本投資的民宿,或規模相對較大的民宿,從業人員從 3-4 人至 10 人以上不等,一般會考慮從市場招牌專業從業人員,或招聘本地社區居民進行專業培訓,該部分民宿占總量的 27.1%。此外,自有住宅自主經營的家庭作坊式民宿,從業人員
15、參加專業培訓率一般不高;而社會資本投資的民宿和政府成立的市場化運作公司投資經營的民宿,相對比較重視對從業人員的培訓,一年一般會參加 1-2 次的培訓,該部分民宿占民宿總量比重的 52.7%。但總體上來看,從業人員參加培訓率仍有待提高,一年能參加 3 次以上培訓的民宿僅占總量的 16.7%。 圖圖 11 11 特色民宿從業人員培訓狀況特色民宿從業人員培訓狀況 (八)(八)多數特色民宿僅有食宿功能,少數具有多樣化休閑多數特色民宿僅有食宿功能,少數具有多樣化休閑服務功能服務功能 我省特色民宿大多數能夠同時具備住宿、餐飲功能,占62, 30.5%107, 52.7%34, 16.7%沒有相關培訓一年1
16、-2次培訓一年3次以上培訓 10 總量的 69.9%,其中也有 16.3%的民宿只提供住宿功能。具備 “休閑娛樂、 健康理療、 民俗體驗、 田園采摘、 休閑垂釣”等中的 2 項以上服務拓展功能的民宿為數不多,僅占總量的13.8%??傮w來看,我省多數特色民宿,總體功能和可提供的服務體驗較為單一,有待向多樣化休閑體驗功能拓展。 圖圖 12 12 特色民宿所具備的接待服務功能情況特色民宿所具備的接待服務功能情況 (九)(九)大部分大部分民宿的核心主題特色不突出民宿的核心主題特色不突出 我省特色民宿以自然鄉土風格居多,約占全省特色民宿總量的 47.3%;其次是古典園林風格,約占 19.7%、家庭親子類
17、占 11.3%、異域風情類占 8.9%、現代潮流類占 4.4%、佛禪宗教類占 3.9%、愛情浪漫類占 2.5%;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特色民宿無明顯風格特色,該部分約占 10.9%。但是我省真正意義上具有鮮明文化主題與特色的精品民宿相對較少,絕大多數民宿的主題特色并不突出,核心主題文化元素挖掘彰顯不足、主題環境氛圍營造的精致度不夠,使得同一類民宿產品的差異化不明顯,而不同主題類型民宿產品的差異化大多數僅限裝修風格風貌的差異化,文化內涵的深度表達不夠。 16.30% 69.90% 13.80% 僅有住宿功能 僅有住宿和餐飲功能 兼具其他休閑娛樂功能 11 圖圖 13 13 特色民宿主題類型分布情況
18、特色民宿主題類型分布情況 (十十)旅游接待旅游接待淡旺季明顯,淡旺季明顯,以周末、節假日家庭親子客以周末、節假日家庭親子客群居多群居多 全省民宿旅游旺季分布主要集中在四、 五、 九、 十月份,且多數民宿旺季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都超過一半以上;多數民宿的淡季主要集中在十一、十二、一、二月份,但有溫泉資源的民宿除外。 47.3% 19.7% 11.3% 8.9% 4.4% 3.9% 2.5% 10.9% 自然鄉土類 古典園林類 家庭親子類 異域風情類 現代潮流類 佛禪宗教類 愛情浪漫類 無明顯風格 12 圖圖 14 14 全省特色民宿旅游旺季分布全省特色民宿旅游旺季分布 選擇民宿的客群主要以 31-
19、40 歲的青年人為主,該部分客群占調查樣本民宿接待客群總量的 74.4%,且主要以家庭親子為主,占接待客群總數的 81.8%;此外,網絡預訂已成為客群市場入駐民宿的重要方式,我省特色民宿中網絡訂單過半的民宿占民宿總量的 50.6%。同時,客群出游時間主要集中在周末或其他法定節假日,并且普遍停留時間不是太長,絕大部分民宿接待的客群停留時間在 1-2 天左右,占總量的90%以上。顯然,我省特色民宿受現行假日制度的影響,呈現出“假日熱”而“平時淡”的特點。 050100150200一三五七九十一2531711381588778861001585024戶數(戶) 13 圖圖 15 15 全省特色民宿接
20、待客群全省特色民宿接待客群 三、全省特色民宿發展建議與促進措施三、全省特色民宿發展建議與促進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大眾旅游、休閑旅游時代的到來,我省特色民宿得到蓬勃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總體而言還存在“取得合法經營資質較難;行業管理不夠到位,法規標準不夠完善;經營水準參差不齊;品牌意識不強、精品特色民宿不足;整體服務品質與水準有待提高;在地文化挖掘不深,個性彰顯不足;營商環境整治有待深化等一些問題。今后,將通過以下建議與措施,促進特色民宿的進一步發展: (一)(一)完善規章制度、完善規章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加大政策扶持 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扶持特色民宿業發展:一是完善特色民宿管理的相關規章
21、制度,明確特色民宿的經營資格、開業條件、管理機構、服務內容等,并在準入許可和經營許可的審批事項上改革創新;二是用于特色民宿發展的民居、住宅在政策上予以適當突破,研究出臺靈活務實的消防管理辦法;三是鼓勵各類市場群體參與,加大資金投入,出臺獎勵050100150200個人家庭親子情侶朋友結伴銀發游團隊游50166931571034 14 政策,激發民宿發展的積極性,把特色民宿發展作為深化旅游供給側改革、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促進和鼓勵旅游消費的重要內容。 (二)(二)注重注重規劃布局、堅持重點培育規劃布局、堅持重點培育 對各地尤其是特色民宿比較集中的市、縣(區、市) ,要求編制特色民宿產業發展專項行動
22、計劃,或直接納入當地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內容中。進一步明確特色民宿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重點發展區域、發展方向和年度工作重點;并以基礎條件較好的民宿集聚地為發展重點,強化引導、加大培育,提升示范效應。 (三)深挖在地文化,彰顯主人情懷(三)深挖在地文化,彰顯主人情懷 在有條件的地區,尤其是蘇南地區,通過政策、資金激勵,引導和培育一批體現在地文化1、彰顯屋主人情懷的特色民宿,在全省特色民宿中形成示范效應,逐步引領全省特色民宿的品牌化升級。一是要學習研究借鑒臺灣和兄弟省份民宿發展的經驗,鼓勵和引導經營戶深入挖掘“在地文化” ,深入提煉,重視文化創意,融入到特色民宿產品的體驗過程中;二是引導經營業主在民宿
23、定位上,盡可能的釋放自身的內在個性特征,強化經營者情懷與生活理念等獨特個性的表達。形成差異化的生活體驗與“意外的驚喜” ,強化民宿個性特色; 三是引導、 鼓勵和扶持一批省內具有本土文化內涵、本土形象特征、本土馳名商標的特色民宿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形成連鎖化經營。 (四)加強(四)加強行業指導行業指導,提高,提高經營水平經營水平 1 在地:是指“所在地”?!霸诘匚幕?、“在地資源”已成為民宿行業中的專用詞,尤其是在臺灣民宿行業的發展中,非常重視在地文化發掘、在地資源的利用、在地生活氛圍的營造,以彰顯地方情結在民宿主題特色中營造的作用。 15 加強各級政府對民宿行業的指導,提高特色民宿經營與服務水
24、平。一是省級層面將進一步強化民宿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逐步構建政府引導、行業自律、專業團隊指導、經營戶積極參與的發展機制。二是引導民宿所在地政府積極組織開展對民宿業主和服務人員的經營與服務理念、營銷策劃、管理服務技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通過定期組織民宿主外地學習借鑒、舉辦專業知識專家講座和技能培訓等方式,為民宿主及從業人員提供培訓與學習機會;三是民宿所在地旅游管理機構,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游公司合作、對接,利用旅游企業的財力、智力以及營銷策劃經驗,對所在地特色民宿進行專業的指導和開發,不斷提高民宿服務質量與經營水平。 (五)強化行業管控,(五)強化行業管控,引導引導理性發
25、展理性發展 一是完善民宿建設的相關標準與規范,為特色民宿的開發建設、經營、服務、管理等提供相關依據,規范民宿經營行為;二是引導形成民宿行業科學有效的定價機制,避免惡意低價競爭,并積極引導民宿行業的誠信經營;三是完善特色民宿的監督檢查、綜合執法和投訴處理機制,尤其是在衛生管理、治安管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關鍵方面應著重督查, 確保合法合規; 四是強化對民宿經營許可的準入把控,尤其是對民宿產品準入的結構性把控,并鼓勵各地按照民宿產業規劃布局的要求,有序推進特色民宿產業發展,避免遍地開花。 (六)加強部門聯動,完善公共服務(六)加強部門聯動,完善公共服務 鼓勵各地依托旅游委(或已有的旅游發展領導小
26、組) ,形成由旅游、農業、水利、國土、環保、住建、公安、消防、 16 工商、衛生、城管等相關部門組成的民宿發展協調機制,并建立重大事項議事協調例會制度,定期協商解決民宿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此外,引導民宿所在地政府,加大對民宿發展集聚區的旅游交通建設、 風景廊道建設、 污水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整治、停車場及廁所等的投入,完善民宿集聚區基礎與公共服務系統。 (七七)治理治理營商環境,確保健康發展營商環境,確保健康發展 一是將民宿營商環境的管理與治理作為常態化的重點工作去推進,對影響民宿營商的環境衛生、社區風貌、社會治安、消費環境、網絡信息等進行規范化、合法化、常態化治理,并結合多樣化優惠政策的推出,不斷優化民宿營商的軟硬環境;二是加強社區管理,由當地政府牽頭,搭建“主客關系”協調的平臺,構建外來投資的經營業主與本地居民之間的矛盾處理與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