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和通-公司研究報告-物聯網先鋒再創業AI端側+機器人雙輪驅動-250514(5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和通-公司研究報告-物聯網先鋒再創業AI端側+機器人雙輪驅動-250514(53頁).pdf(5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Table_Info1 廣和通廣和通(300638)通信通信 Table_Date 發布時間:發布時間:2025-05-14 Table_Invest 買入買入 上次評級:買入 股票數據 2025/05/13 6 個月目標價(元)收盤價(元)29.66 12 個月股價區間(元)10.1842.01 總市值(百萬元)22,703.35 總股本(百萬股)765 A 股(百萬股)765 B 股/H 股(百萬股)0/0 日均成交量(百萬股)55 Table_PicQuote 歷史收益率曲線 Table_Trend 漲跌幅(%)1M 3M 12
2、M 絕對收益 15%-20%74%相對收益 12%-20%67%相關報告 廣和通(300638):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影響力-20250428 廣和通(300638):業績快速增長,智能模組和車載模組雙輪驅動發展-20240402 廣和通(300638):銳凌無線完全并表,一季度業績快速增長-20230426 Table_Author 證券分析師:要文強證券分析師:要文強 執業證書編號:S0550523010004 13552769350 yao_ 證券分析師:陳建森證券分析師:陳建森 執業證書編號:S0550525040001 Table_Title 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3、 物聯網先鋒再創業,物聯網先鋒再創業,AI 端側端側+機器人雙輪驅動機器人雙輪驅動 報告摘要:報告摘要:Table_Summary 公司公司作為全球物聯網模組龍頭,作為全球物聯網模組龍頭,深度受深度受益于益于 AIoT 爆發式增長爆發式增長,業績快,業績快速增長速增長。公司以模組產品為基礎,結合其對下游應用場景的深刻理解,憑借在端側 AI 技術,疊加通信與算力融合的獨特優勢,快速拓展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家居、機器人等場景的深度布局,未來伴隨著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進一步爆發式增長,公司深度受益。盈利能力穩步增長,持續布局新興領域。盈利能力穩步增長,持續布局新興領域。2024 年,公
4、司實現營業收入81.89 億元,同比+6.13%(剔除銳凌無線業務影響后增長 23.34%),主要受益于國內汽車電子及智慧家庭領域的 5G FWA 業務增長;歸母凈利潤達 6.68 億元,同比+18.53%,得益于收入增長及銳凌無線業務出售收益。全年研發投入 7.19 億元,重點布局 AI、邊緣計算及智能機器人領域,推出 Fibot 開發平臺及多款 AI 終端產品。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戰略實施、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戰略實施、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通過搭建A+H雙融資平臺,有效對接國際資本市場資源:1)借助香港金融樞紐優勢,吸引多元化國際資本注入;2
5、)在全球化經營背景下,快速建立國際市場公信力,為海外業務拓展提供信用背書。此外,雙上市架構將顯著提升跨境融資效率,優化全球資金配置能力,為國際支付結算和資本運作提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這一戰略舉措尤其契合當前中國企業出海浪潮,有望成為驅動業績增長的新引擎。產品矩陣不斷豐富,積極拓展端側產品矩陣不斷豐富,積極拓展端側 AI、機器人領域,打造新增長極。、機器人領域,打造新增長極。公司持續深化物聯網垂直行業布局,在端側 AI 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的 Fibocom AI Stack 技術平臺整合了機器視覺、語音識別和生成式AI 等先進技術,并成功部署小尺寸蒸餾模型至 AI 模組;同時公司已具備
6、機器人從平臺設計到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落地全流程能力,定位不止于代工。目前,公司智能割草解決方案已具備商業化能力,與多家客戶對接需求,未來自有品牌機器人有望躋身第一梯隊。公司通過持續加碼 AI 及機器人領域研發,正從智能模組向整體解決方案延伸,培育更多新業績增長點。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 2025-2027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6.83/8.21/9.40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2%/+20.18%/+14.59%,對應 PE 分別為 33x/28x/24x,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盈利能力下滑、下游拓展不及預期、研發投入不及預期、
7、業績預測和估值判斷不達預期。Table_Finance 財務摘要(百萬元)財務摘要(百萬元)2023A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7,716 8,189 9,403 10,829 11,949(+/-)%36.65%6.13%14.83%15.16%10.34%歸屬母公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凈利潤 564 668 683 821 940(+/-)%54.47%18.53%2.22%20.18%14.59%每股收益(元)每股收益(元)0.74 0.88 0.89 1.07 1.23 市盈率市盈率 25.72 22.90 33.25 27.67 24.14 市凈
8、率市凈率 4.65 4.28 5.67 5.05 4.48 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20.23%20.17%17.05%18.24%18.57%股息收益率股息收益率(%)1.28%1.18%1.20%1.44%1.66%總股本總股本(百萬股百萬股)766 766 765 765 765-50%0%50%100%150%200%2024/52024/8 2024/11 2025/2廣和通滬深300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核心看點核心看點 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無線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憑借其廣泛的下游應用公司作為
9、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無線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憑借其廣泛的下游應用場景和行業技術優勢,持續實現主業收入場景和行業技術優勢,持續實現主業收入高速高速增長,具備穿越行業周期能力。增長,具備穿越行業周期能力。公司營業收入由2017年5.63億元,增長至2024年81.89億元,CAGR為46.59%;歸母凈利潤由 2017 年 0.44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 6.68 億元,CAGR 為 47.49%;財務數據展現公司具備穿越行業周期穩健增長的能力。我們認為長年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續挖掘下游應用場景,并不斷將公司產品與應用場景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實現多源的增長動力。例如,公司早期聚焦消費電子領
10、域,公司早期聚焦消費電子領域,目前目前,全球市占率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一;后逐步拓展至車載、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不斷迭代;后逐步拓展至車載、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不斷迭代更新自身產品,更新自身產品,滿足客戶需求,目前,滿足客戶需求,目前,車載和家居兩個細分板塊公司車載和家居兩個細分板塊公司全球市占全球市占率第一率第一;現如今,公司又將發展重點聚焦至機器人、端側 AI 領域,提前布局,占據先發優勢,未來將為公司提供新增長動力源。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戰略實施、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戰略實施、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通過搭建A+H雙融資平臺,有效對接國際資本市場資
11、源:1)借助香港金融樞紐優勢,吸引多元化國際資本注入;2)在全球化經營背景下,快速建立國際市場公信力,為海外業務拓展提供信用背書。此外,雙上市架構將顯著提升跨境融資效率,優化全球資金配置能力,為國際支付結算和資本運作提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伴隨下游應用場景拓寬,無線通信行業伴隨下游應用場景拓寬,無線通信行業將將迎來量價齊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迎來量價齊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深度收益。公司作為行業龍頭深度收益。隨著物聯網、工業自動化、智慧交通等下游應用場景的快速拓展,無線通信行業迎來“量價齊升”的黃金發展期,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張。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預計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將
12、由2025 年的 486 億元增長至 2029 年的 726 億元,CAGR 達 10.6%;預計全球端側 AI 市場規模將由 2025 年 3,219 億元激增至 2029 年 12,230 億元,CAGR 為39.6%。公司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和全球化產能布局,在 5G RedCap、AIoT、邊緣計算等前沿領域占據先機,提前鎖定高成長應用場景。未來,隨著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智能化滲透加速,公司有望憑借“模組+解決方案”的一體化服務能力,實現市場份額與盈利能力的雙重提升,長期成長邏輯堅實。廣和通,廣和通,A 股唯一具身機器人全流程股唯一具身機器人全流程整機整機落地標的。落地標
13、的。公司為全球知名機器人大模型公司 Physical Intelligence(PI)和 Skild AI 進行代工,2025 年實現批量出貨。公司更憑借自主研發能力向市場輸出自有品牌整機,未來有望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公司技術護城河覆蓋從平臺設計、供應鏈整合到生產制造的全流程公司技術護城河覆蓋從平臺設計、供應鏈整合到生產制造的全流程,尤其在視覺感知系統領域,已具備具身智能關鍵環節核心競爭優勢,例如搭載公司自研視覺模組與 AI 算法的 Suntek 純視覺割草機,于德國權威測評機構HEIMWERKER-Test 中力壓群雄斬獲品類第一,驗證了算法精度與硬件協同的領先性。目前,公司已與多家客戶對接機
14、器人整機采購意向,依托“算法+制造”雙輪驅動,有望在機器人賽道實現從隱形冠軍向品牌龍頭的躍遷。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目目 錄錄 1.公司概況公司概況.6 1.1.發展歷程與行業地位.6 1.2.公司發展歷程.8 1.3.公司產品矩陣.9 1.3.1.寬帶、高速率系列:.9 1.3.2.廣連接、泛物聯系列:.10 1.3.3.智能、移動計算系列.11 1.3.4.低時延、超高可靠性系列.13 1.3.5.GNSS 模組.16 1.3.6.天線解決方案.16 1.4.公司財務表現.18 1.5.核心競爭優勢.21 2.中
15、國物聯網模組產業領跑全球新賽道中國物聯網模組產業領跑全球新賽道.23 2.1.物聯網產業鏈價值分布.23 2.2.萬物互聯,通信模組市場迎來新機遇.25 2.2.1.物聯網連接數快速增長,帶動無線通信模組需求擴張.25 2.2.2.產業政策疊加運營商補貼持續加碼,推動模組行業高速發展.26 2.2.3.技術演進,形成 NB-IoT+4G+5G 的生態架構.26 2.2.4.技術融合深化+行業應用拓展.27 2.3.全球通信模組產業格局重塑,中國力量強勢崛起.29 2.4.下游應用場景拓展,促使通信模組技術迭代升級,需求量快速增長.31 2.4.1.汽車電子通信模組,量價齊升.31 2.4.2.
16、智能家居,規模穩健增長.34 2.4.3.技術突破重構 AI 落地范式,端側場景開啟規?;瘧脮r代.35 2.4.4.機器人智能化與場景落地的核心支撐.36 3.廣廣和通具備新興領域核心技術,占據先發優勢和通具備新興領域核心技術,占據先發優勢.37 3.1.公司市場份額遙遙領先.37 3.2.技術領先,產品極具競爭力.38 3.3.前瞻性布局智能模組,車載賽道建立顯著優勢.40 3.4.機器人全棧解決方案供應商.41 3.4.1.服務型機器人:地瓜機器人.41 3.4.2.具身智能機器人,從模組到整機,已具備全流程能力.46 4.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49 4.1.盈利預測.4
17、9 4.2.風險提示.50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圖 1:廣和通產品:廣和通產品&解決方案解決方案.6 圖圖 2:廣和通:廣和通 IoT 應用應用.7 圖圖 3:廣和通發展重要時間節點:廣和通發展重要時間節點.9 圖圖 4:廣和通寬帶、高速率系列產品:廣和通寬帶、高速率系列產品.10 圖圖 5:廣連接、泛物聯系列產品:廣連接、泛物聯系列產品.11 圖圖 6:智能、移動計算系列產品:智能、移動計算系列產品.12 圖圖 7:超可靠、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產品:超可靠、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產品.13 圖圖 8
18、:NSA 和和 SA 網絡架構下的網絡架構下的 5G 通訊業務通訊業務.13 圖圖 9:智能: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示意圖座艙解決方案示意圖.14 圖圖 10:公司車載業務主要客戶:公司車載業務主要客戶.15 圖圖 11:超可靠、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產品:超可靠、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產品.16 圖圖 12:廣和通天線產品:廣和通天線產品.17 圖圖 13:廣和通天線產品應用場景:廣和通天線產品應用場景.18 圖圖 14:2017-2024 年廣和通營業收入表現(億元)年廣和通營業收入表現(億元).18 圖圖 15:2017-2024 年廣和通盈利能力表現(億元)年廣和通盈利能力表現(億元).19 圖圖
19、16:2017-2024 年可比公司營收(億元)年可比公司營收(億元).20 圖圖 17:2017-2024 年可比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年可比公司歸母凈利潤(億元).20 圖圖 18:2017-2024 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20 圖圖 19:2017-2024 年可比公司凈利率對比(年可比公司凈利率對比(%).20 圖圖 20:廣和通研發人員數量及研發人員占比廣和通研發人員數量及研發人員占比.21 圖圖 21:2017-2024 年廣和通研發費用(億元)年廣和通研發費用(億元).21 圖圖 22:廣和通合作伙伴:廣和通合作伙伴.22 圖圖 23:物聯網產業鏈價值
20、分布:物聯網產業鏈價值分布.23 圖圖 24: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24 圖圖 25: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24 圖圖 26:應用場景應用場景-車聯網車聯網.24 圖圖 27:2020-2024 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25 圖圖 28:2025-2029 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25 圖圖 29:2025-2029 年全球端側年全球端側 AI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27 圖圖 30:2016 年全球模組份額年全球模組份額.29 圖圖 31:2018 年全球模組份額年全球模組份額
21、.30 圖圖 32:2024 年全球模組份額年全球模組份額.30 圖圖 33:2025-2029 年全球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31 圖圖 34:2025-2029 年全球新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新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31 圖圖 35: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應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應用.32 圖圖 36:2025-2029 年全球智慧家居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智慧家居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34 圖圖 37:三大類別機器人:三大類別機器人.37 圖圖 38:廣和通作為五無線通信模:廣和通作為五無線通信模組供應商,全球排名及業務
22、亮點組供應商,全球排名及業務亮點.38 圖圖 39:廣和通:廣和通 SC171 產品圖產品圖.38 圖圖 40:SC171 應用場景應用場景.40 圖圖 41:廣和通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廣和通智慧交通應用場景.41 圖圖 42:廣和通與地瓜機:廣和通與地瓜機器人合作器人合作.42 圖圖 43:現場展示基于地瓜機器人智能計算芯片的廣和通割草機解決方案:現場展示基于地瓜機器人智能計算芯片的廣和通割草機解決方案.43 圖圖 44:割草機器人:割草機器人.44 圖圖 45:方案示意圖:方案示意圖.45 圖圖 46:Fibot 零部件零部件.47 圖圖 47: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平臺
23、 Fibot.48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表表 1:可比公司估值對比:可比公司估值對比.49 表表 2: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座艙、V2X、車聯網等應用場景、車聯網等應用場景.33 表表 3:2025-2027 年公司盈利預測(百萬元)年公司盈利預測(百萬元).49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6/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1.公司概況公司概況 1.1.發展歷程與行業地位 公司以無線通信與人工智能為技術底座,提供軟硬件一體、賦能行業應用的全棧式公司以無線通信與人
24、工智能為技術底座,提供軟硬件一體、賦能行業應用的全棧式解決方案,加速各行業從“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智聯”。解決方案,加速各行業從“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智聯”。公司始創于 1999 年,是中國首家上市的無線通信模組企業,也是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和 AI 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專注于蜂窩通信模組研發,產品覆蓋 5G、4G、車規級模組、智能模組、GNSS 模組及天線等,廣泛應用于云辦公、移動寬帶、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能機器人、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工業、智慧家居、遠程醫療、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使用場景。圖圖 1:廣和通產品:廣和通產品&解決方案解決方案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
25、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2:廣和通:廣和通 IoT 應用應用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8/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1.2.公司發展歷程 廣和通始終堅持技術創新與生態合作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廣和通始終堅持技術創新與生態合作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在技術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緊跟行業前沿技術趨勢,不斷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在生態建設方面,積極與各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公司不斷拓展產品應用邊界,提升品牌影響力,為其在物聯網領域筑牢根基。1999
26、年公司成立:年公司成立:在深圳創立,定位為物聯網通信解決方案和無線通信模組提供商。早期階段(早期階段(2000 年代)技術積累與國際合作:年代)技術積累與國際合作:與國際巨頭德國 Infineon(英飛凌)達成合作,成為其亞太區唯一 M2M 戰略合作伙伴,獲得底層技術授權。與惠州比亞迪電子(BYD)開展 EMS 合作,由 BYD 代工生產 FIBOCOM 系列產品,并通過 Motorola 的 M2M 產線認證。2017 年: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無線通信模組企業。2019 年,積極布局年,積極布局 5G 相關技術相關技術&全球化擴張:全球化擴張:5G 技術布局:推出首款
27、5G 模組 FM150/FG150,并啟動客戶送樣。于當年 11月,在運營商 NSA 組網下實現實網調通。全球化擴張:在北美、歐洲、印度、中國多地設立子公司和辦事處,構建全球網絡。2020 年,持續專注技術研發推進年,持續專注技術研發推進&規模穩步擴張:規模穩步擴張:5G 領域突破:領域突破:2020 年 2 月,聯合中國聯通全球首發 5G+eSIM 模組;3 月,FG150/FM150 系列通過 CCC認證;4 月,在 SA 組網下完成實網調通,成為首款支持 SA 的 5G 模組。規模擴張:規模擴張:員工超 1000 名,業務覆蓋 100 多個國家。2022 年,拓展業務版圖,挖掘應用新場景
28、:年,拓展業務版圖,挖掘應用新場景:與華大北斗達成戰略合作,拓展 GNSS 模組全球市場。5G 模組 FG360-JP 通過日本 NTT DOCOMO 認證及 JATE/TELEC 認證,進入日本市場。推出高算力 AI 模組 SCA825-W,進軍 AIoT 領域(如醫療、零售等)。2023-2024 年,持續產品創新:年,持續產品創新:2023 年 5 月,發布 5G RedCap 模組 FG132-NA,加速中低速物聯網應用。2023 年下半年,FG132-NA 送樣,2024 年規模出貨。2023 年,推出車聯網產品:V2X 模組 RX135 及車規 WiFi/藍牙模組。2023 年,5
29、G 模組 FM160-NA 通過北美三大運營商認證,FM160-EAU 獲澳洲Telstra 認證。2024 年,5G RedCap 模組 FG132-NA 實現規模出貨。2025 年,擬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影響力。年,擬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影響力。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9/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3:廣和通發展重要時間節點:廣和通發展重要時間節點 數據來源:廣和通,東北證券 1.3.公司產品矩陣 1.3.1.寬帶、高速率系列:公司 5G/RedCap/Wi-Fi/LTE-A Pro/LTE-A/LTE 無線通
30、信模組賦能高速物聯網高速物聯網場景,為最終用戶帶來極速無線體驗。公司的寬帶、高速率系列產品憑借其在連接性能、公司的寬帶、高速率系列產品憑借其在連接性能、頻段覆蓋、封裝形式以及對不同操作系統兼容性等多方面的優勢,為智能手持、工頻段覆蓋、封裝形式以及對不同操作系統兼容性等多方面的優勢,為智能手持、工業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遠程醫療、高清視頻直播、無線網關等眾多領域提供了業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遠程醫療、高清視頻直播、無線網關等眾多領域提供了可靠、高速的通信連接解決方案可靠、高速的通信連接解決方案,推動了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進程。產品特點:產品特點:在設計開發階段,充分從客戶角度考量。在設計開
31、發階段,充分從客戶角度考量。在模組射頻、基帶、天線接口設計以及軟件特性等方面,高度契合行業客戶在新舊產品線切換時的需求,有力地支撐了行業客戶 5G 產品的快速落地。在頻段覆蓋上,公司在頻段覆蓋上,公司 5G 模組覆蓋廣泛。模組覆蓋廣泛。以 5G Sub-6 頻段為例,涵蓋了 n1/3/5/7/28/38/40/41/71/77/78/66 等多個頻段,可滿足拉美等區域的通信需求;不同型號還針對東南亞、歐洲、中東、中國、北美等地區,對頻段進行了針對性優化與支持,如 FM650-CN 系列針對中國市場,設置了不同的頻段組合,以適配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模組封裝形式上,提供多種選擇。在模組封裝形式上,提
32、供多種選擇。提供了 M.2、LGA 等多種選擇,方便客戶根據自身產品設計需求進行靈活選用。公司推出了公司推出了 5G 毫米波模組,進一步豐富了其毫米波模組,進一步豐富了其 5G 產品線。產品線。對毫米波頻段有需求的特定應用場景提供了通信支持。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0/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4:廣和通寬帶、高速率系列產品:廣和通寬帶、高速率系列產品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1.3.2.廣連接、泛物聯系列:在物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公司廣連接、泛物聯系列產品 LTE Cat 4/Cat 1/Cat M、NB-IoT、3G、2G 無線
33、通信模組,在無線通信模組,在中低速物聯網中低速物聯網應用領域占據著關鍵地位。應用領域占據著關鍵地位。公司通過上述通信模組間的協同配合,從不同維度滿足了中低速物聯網應用的多樣化需求,真正做到讓連接無處不在,有力推動了物聯網在各個行業的深入應用與普及發展,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LTE Cat 4 模組:提供相對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模組:提供相對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智能安防領域,滿足監控設備對視頻數據實時、清晰回傳的需求,使得監控畫面流暢且細節豐富,讓用戶能精準洞察監控區域的動態。在車載遠程信息處理系統中,LTE Cat 4 模組可快速傳遞車輛的行駛數據、故障信息等,助力車輛遠
34、程管理與智能調度,提升交通運輸的效率與安全性。LTE Cat M 模組:模組:專注于低功耗、長續航的物聯網應用。在智能家居領域,像智能水表、電表這類需長期穩定運行且更換電池不便的設備,Cat M 模組能以極低的功耗維持設備與網絡的連接,定時上傳水電用量數據,實現遠程抄表與監控,極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與維護成本。在環境監測領域,部署于偏遠地區的各類傳感器,借助 Cat M 模組可將采集到的溫濕度、空氣質量等數據穩定傳輸至監測中心,為環境評估與保護提供可靠依據。截至目前,廣和通 LTE Cat M 模組已通過 FCC/PTCRB/CE-RED/GCF/IC/RCM/JATE/TELEC/Anatel
35、/NCC,以及 AT&T,Sprint,KDDI,Vodafone,Deutsche Telekom 等運營商認證。NB-IoT(窄帶物聯網)模組:深度覆蓋、海量連接方面具備獨特優勢。(窄帶物聯網)模組:深度覆蓋、海量連接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在城市基礎設施管理中,大量分布于城市各個角落的路燈、井蓋等設備,通過 NB-IoT 模組連接入網。即使在信號較弱的地下停車場、小巷等區域,也能穩定地將路燈的亮滅狀態、井蓋的開合情況等信息傳輸給管理平臺,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在農業物聯網領域,眾多分散的土壤濕度傳感器、氣象站等設備,依靠 NB-IoT 模組可將農業生產相關數據實時匯總,助力精準
36、農業決策,提升農業生產效益。LPWA 模組:“長壽”賦能模組:“長壽”賦能 NB-IoT。以 MA510 為例,得益于低 PSM 性能,采用廣和通 LPWA 模組 MA510 的終端設備可實現低功耗開發設計,同時擴大終端網絡遠距離覆蓋范圍,形成海量物聯網部署良性循環。MA510 的“長壽”特點,也大大降低了 NB-IoT 設備部署成本,推動 NB-IoT 連接更加廣泛。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1/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3G、2G 無線通信模組:無線通信模組:在一些對數據傳輸速率要求不高、設備成本敏感的偏遠地區通信場景,如農村地區的簡易通信基站
37、、偏遠山區的氣象預警設備等,3G、2G 模組以其成熟的技術、廣泛的網絡覆蓋以及較低的成本,持續保障著設備與外界的通信連接,確保信息的正常傳遞。圖圖 5:廣連接、泛物聯廣連接、泛物聯系列產品系列產品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1.3.3.智能、移動計算系列 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背景下背景下,設備對于計算與連接能力的協同需求日益凸顯,公司,設備對于計算與連接能力的協同需求日益凸顯,公司通智能模組系列產品應運而生。通智能模組系列產品應運而生。智能模組打破了終端側計算與連接之間的傳統邊界,從而實現了計算敏捷、智慧連接的特點。從產品特性來看,廣和通智能模組是高性能、高集成度且支持蜂
38、窩通信的系統核心從產品特性來看,廣和通智能模組是高性能、高集成度且支持蜂窩通信的系統核心板,由硬件與軟件協同構成,專為嵌入式產品開發而設計。板,由硬件與軟件協同構成,專為嵌入式產品開發而設計。更更加加智能智能化化:1)預置了預置了 Android 智能操作系統智能操作系統,這為開發者提供了便捷、通用且功能豐富的軟件平臺,極大地降低了開發難度與周期;2)模組內部高度集成了模組內部高度集成了 CPU/GPU/NPU/baseband/uMCP/PMU/transceiver/PA 等核心器件。等核心器件。其中,CPU 保障了基礎運算能力;GPU 為圖形處理提供支持;NPU 則賦予了模組強大的 AI
39、 算力,能夠在終端側高效運行 AI 算法,實現如人臉識別、物體檢測等智能功能;Baseband 負責通信基帶處理,確保穩定的蜂窩網絡連接;uMCP 實現數據存儲;PMU 管理電源,保障模組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穩定供電;transceiver 與 PA 協同工作,優化信號的收發與放大,提升通信質量。更強拓展性:更強拓展性:智能模組配備了豐富的接口,可輕松擴展復雜外設。智能模組配備了豐富的接口,可輕松擴展復雜外設。例如,LCM/TP/Camera 等接口滿足了顯示、觸摸及圖像采集等外設需求;多路的 UART/IIC/SPI 接口,方便用戶串接各種攝像頭/GNSS/Sensor/NFC/掃碼頭/指紋識
40、別等外圍組件,使得終端設備能夠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靈活定制功能。更小巧,更更小巧,更具性價比具性價比:與傳統的與傳統的 AP+Modem 搭配方式相比,廣和通智能模組優勢顯著。搭配方式相比,廣和通智能模組優勢顯著。在尺寸上,它更為小巧緊湊,這對于追求輕薄化設計的終端產品,如智能手持設備、小型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2/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化智能機器人等而言,為產品工業設計提供了更多空間與可能;在價格方面,由于高度集成化減少了物料與組裝成本,具備更優的性價比。廣和通智能模組清晰地劃分為廣和通智能模組清晰地劃分為 AI、5G、高端、中端和入門級等
41、不同類型,全面滿、高端、中端和入門級等不同類型,全面滿足客戶對不同平臺、性能、算力、成本的差異化需求。足客戶對不同平臺、性能、算力、成本的差異化需求。以 AI 智能模組 SCA825-W 為例,它基于 QCS8250 平臺,搭載 Android 10 系統,配備 Adreno650 GPU,擁有 64-lane MIPI CSI、2Full IFE+2Lite ISP 圖像接口以及 8GB+128GB 的存儲組合,強大的配置使其在對 AI 算力與數據處理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如智能安防監控中的復雜圖像分析、服務機器人的環境感知與決策等場景。在實際應用中,廣和通智能模組已廣泛在實際應用中,廣和通智
42、能模組已廣泛滲透至多個行業。滲透至多個行業。在智能安防領域,在智能安防領域,內置廣和通智能模組的監控攝像頭,不僅能夠通過無線網絡實現高速低時延的視頻數據傳輸,還可利用模組的 AI 算力在邊緣端集成人臉識別、車牌識別、體溫監測等智能算法,實現智能判斷,改變了傳統安防過度依賴人力、計算集中在云端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安防效率與響應速度。在智慧零售場景,在智慧零售場景,從 POS 機、自助販賣機到智能試衣鏡等設備,智能模組助力設備快速開發,實現設備通信穩定、數據實時上傳與分析,幫助商家降低人員開支、場地租賃及機器維護等成本,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在機器人行業,在機器人行業,廣和通智能模組將
43、自動駕駛、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神經網絡、高精差分 GPS 定位技術集成,為各類機器人,如割草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運輸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等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實現機器人的環境感知、定位、地圖構建、路徑規劃、避障、導航等功能,推動機器人產業向智能化、自主化發展。廣和通智能模組系列產品廣和通智能模組系列產品憑借其創新的架構設計、強大的功能特性以及豐富的應用憑借其創新的架構設計、強大的功能特性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適應性,正成為各行業設備智能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有力地推動著物聯網產場景適應性,正成為各行業設備智能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有力地推動著物聯網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業向更高水平邁進。圖圖
44、6:智能、移動計算系列智能、移動計算系列產品產品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3/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1.3.4.低時延、超高可靠性系列 子公司廣通遠馳專注布局前裝領域的通信模塊、網聯智能座艙核心板、嵌入式軟件及技術服務,為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提供車聯網、智能座艙、智慧駕駛全棧式解決方案。網聯解決方案:網聯解決方案:1)搭載廣通遠馳 AN958T-AE 專為汽車前裝應用而設計的高度集成 5G 車規級模組??芍С侄喾N網絡制式、C-V2X 車載技術及多頻 GNSS 高精定位技術,超強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可滿足客戶車載方案
45、的需求。2)搭載廣通遠馳 AN758-CN 專為汽車前裝應用而設計 5G 車規通信模塊,可支持NSA 和 SA 網絡架構下的 5G 通訊業務。AN758 系列產品包含四核、雙核兩個版本,支持多種制式的遠距離通訊模式、GNSS 無線定位技術,滿足客戶對車載網聯產品的不同需求。圖圖 7:超可靠超可靠、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產品產品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圖圖 8:NSA 和和 SA 網絡架構下的網絡架構下的 5G 通訊業務通訊業務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4/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智能座艙解
46、決方案: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依托 SOA(面向服務架構)技術,打造高度靈活的軟硬分離平臺化產品,可根據不同車企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具備高復用性、強擴展性和成熟可靠性等核心優勢,助力客戶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核心競爭優勢包括:1)多場景交互支持)多場景交互支持,兼容多尺寸屏幕及異形屏適配,支持雙系統并行運行(如 Linux+Android),深度整合車載生態應用;2)高性能車規級硬件平臺)高性能車規級硬件平臺,采用行業主流車規芯片,實現網聯通信與智能座艙系統深度融合,支持高算力算法集成(AVM 全景環視、AR 導航、DMS 駕駛員監測、OMS 乘員監測等)、云端服務對接(OTA 升級、大數據分析
47、、AI 語音交互等);3)開放生態整合能力)開放生態整合能力,預集成主流車載應用,支持第三方生態快速接入,降低車企開發成本。目前,公司的智能座艙模塊累計出貨量已突破百萬臺,與廣汽、目前,公司的智能座艙模塊累計出貨量已突破百萬臺,與廣汽、比亞迪等頭部車企達成深度合作,成功搭載于多款量產車型比亞迪等頭部車企達成深度合作,成功搭載于多款量產車型,技術成熟度與市場競爭力獲行業認可。圖圖 9: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示意圖示意圖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軟件解決方案:軟件解決方案:T-BOX 應用:應用:聚焦乘用車市場,完成從聚焦乘用車市場,完成從 4G 到到 5G 通信技術的全面布局,
48、與多家頭通信技術的全面布局,與多家頭部車企達成深度合作,產品成功應用于多款量產車型部車企達成深度合作,產品成功應用于多款量產車型,實現規?;瘧?。實現規?;瘧??;?5G通信網絡技術,突破性整合自主研發的 V2X 協議棧,推出行業領先的 5G V2X BOX解決方案,具備 1)多模通信:)多模通信:集成 C-V2X、千兆以太網等先進通信技術;2)高精)高精度定位:度定位:支持厘米級定位精度;3)安全防護:)安全防護:內置 ecall 緊急呼叫功能;4)場景適)場景適配:配:全面兼容 V2X 國家標準定義的應用場景等核心功能。ITS 協議協議:基于基于 V2X 通信技術為整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
49、提供完整的通信技術為整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提供完整的 V2X 解決方解決方案體系案體系。V2X ITS 協議棧通過核心算法,實現更低網絡延遲、網絡抖動和資源消耗,提供更高的報文到達率和準確度。公司產品在2022 C-V2X 四跨活動中通過信通院一致性測試,驗證 V2X ITS 協議棧的安全性與可落地性。V2X ITS 協議棧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涉及危險預警算法、軌跡預測方案、多源定位修正算法、提升網格處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5/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理能力等。LXC 方案:方案:實現實現更高的安全性和獨立性效果更高的安全性和獨立性效果。自主
50、研發的 LXC 方案是基于相同操作系統內核,在內核以上構建出兩套或以上的系統和應用程序運行環境,使 Linux系統與和 Android 系統隔離,并且不會給 soc 增加額外的資源開銷,從而達到更高的安全性和獨立性的效果;采用 LXC 方案,可實現 SOC 雙系統推單屏或雙屏,分別作為儀表屏和 ivi 屏,實現儀表和 IVI 的業務隔離?;?LXC 系統,可搭建標準化、模塊化的基礎軟件平臺,滿足智能汽車領域的智能設備對多操作系統的系統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融合需求。平臺開發:平臺開發:BSP 開發方案支持多個主流芯片平臺,包括高通、MTK 等,擁有豐富的研發 BSP 開發經驗,可支持 LXC/A
51、ndroid/Linux 等多種操作系統,可根據客戶不同操作系統需求進行定制規劃。合作伙伴方面:目前公司已與 20+主機廠,30+國內主流汽車零配件供應商達成合作,車載模組出貨量達 800 萬+pcs。圖圖 10:公司車載業務主要客戶:公司車載業務主要客戶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6/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1.3.5.GNSS 模組 公司工業級、專業級公司工業級、專業級 GNSS 模組廣泛賦能全球物聯網市場,助力客戶終端實現快速模組廣泛賦能全球物聯網市場,助力客戶終端實現快速穩定、高精度的定位需求。穩定、高精度
52、的定位需求。GNSS 模組具備豐富多樣的產品線,涵蓋了標準精度、高精度以及航位推算等不同類型,能夠全方位滿足對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復雜應用場景(農產品跟蹤,物流跟蹤,車載定位、兩客一危、空氣質量檢測、共享兩輪、測量測繪等領域,提供工業級、車規級定位服務,“精準鎖定”重要資產)。以 G021RD-01/G021RS-0 為例,基于華大北斗 CYNOSURE III GNSS SoC 芯片開發的雙頻段高精度定位模塊,內置 RTK 技術,具有:1)多系統兼容性,)多系統兼容性,可同時接收并追蹤 GPS、GLONASS、BeiDou、Galileo 和 QZSS 等多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信號;2)
53、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定位,結合 RTK 技術,可實現厘米級和分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支持 AGNSS功能,顯著縮短首次定位時間(理想環境下僅需 3-5 秒),增強弱信號環境下的捕獲靈敏度,確??焖俣ㄎ?;3)離線功能支持,)離線功能支持,提供長達 6 天的離線星歷支持;4)天)天線檢測功能,線檢測功能,可實時監測有源天線狀態,支持短路和開路故障檢測。圖圖 11:超可靠超可靠、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低時延車載模組系列產品產品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1.3.6.天線解決方案 廣和通天線產品涵蓋 2G/3G/4G/5G/NB-IoT/EMTC/WiFi/Bluetooth/RFID/GPS/北斗等各
54、種內置天線和外置天線方案,廣泛地應用于智慧零售、工業互聯、無線寬帶、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安防等各個移動通信領域,可顯著提高終端設備的無線連接性能。公司天線產品針對不同通信標準的特性進行了優化設計。公司天線產品針對不同通信標準的特性進行了優化設計。以 5G 天線為例,為適配 5G 網絡高頻段、大帶寬、高速率的傳輸需求,采用了先進的多天線技術(MIMO),能夠顯著提升信號的接收與發射效率,增強信號強度和穩定性,確保在 5G 網絡下設備間數據傳輸的高效與流暢。在物聯網應用中,像智能工廠內的設備通過 5G 天線與中央控制系統高速穩定通信,可實時上傳設備運行狀態、生產數據等,實現生產流程的精準控制與
55、優化。而對于 NB-IoT 和 EMTC 這類低功耗廣域網通信技術,公司天線產品則側重于提升信號的覆蓋范圍和穿透能力,滿足設備在遠距離、復雜環境下穩定連接的需求,例如在智慧能源領域,分布在偏遠地區的大量智能電表、水表等設備,借助 NB-IoT 天線,即使處于信號較弱的區域,也能將采集到的數據可靠地傳輸至管理平臺,實現能源數據的實時監測與管理。公司天線產品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展現出了廣泛的適用性公司天線產品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展現出了廣泛的適用性:在智慧零售場景中,在智慧零售場景中,內置天線方案被巧妙地應用于智能貨架標簽、移動支付終端等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7
56、/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設備。智能貨架標簽通過內置天線與零售管理系統連接,能夠實時更新商品價格、庫存等信息,幫助商家實現精準的庫存管理和價格策略調整;移動支付終端的內置天線確保了支付過程中的穩定通信,保障交易的快速、安全完成,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外置天線則在一些對信號接收要求較高的零售場景中發揮作用,如大型倉儲式超市的物流管理設備,通過外置高增益天線,可在較大的倉儲空間內準確接收和發送貨物位置、搬運指令等信息,提高倉儲物流的運作效率。在工業互聯領域,在工業互聯領域,無論是工廠車間內的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設備,還是戶外的大型機械設備,天線都能為其提供可靠的無線連接。例如,工業
57、機器人通過內置天線與控制系統通信,接收操作指令并反饋工作狀態,實現精準、高效的生產作業;而對于一些需要在復雜工業環境下運行的設備,外置天線憑借其出色的抗干擾能力和信號增強特性,確保設備在強電磁干擾、粉塵、高溫等惡劣條件下,依然能夠穩定地與工業網絡連接,保障工業生產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在無線寬帶領域,在無線寬帶領域,廣和通天線助力打造高速、穩定的無線網絡環境。無論是家庭寬帶路由器,還是企業級無線接入點,通過適配的廣和通天線,能夠有效擴大無線網絡覆蓋范圍,提升信號強度和穩定性,減少信號死角和掉線情況。在多用戶同時接入的場景下,如學校、寫字樓等,天線的優化設計可保障每個用戶都能獲得良好的網絡體驗,實現
58、流暢的視頻會議、在線學習、文件傳輸等網絡應用。在智慧交通領域,在智慧交通領域,廣和通天線廣泛應用于車輛、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在智能網聯汽車中,內置天線用于車輛的導航、通信娛樂系統以及車聯網(V2X)通信。通過 GPS/北斗天線實現精準定位,為駕駛者提供準確的導航信息;同時,通過與其他車輛和交通基礎設施進行 V2X 通信,車輛能夠提前獲取路況、交通信號燈狀態等信息,提升行車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如道路上的智能交通攝像頭、交通流量監測設備等,外置天線確保這些設備能夠穩定地將采集到的視頻、交通數據等傳輸至交通管理中心,為交通規劃和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在智慧安防領域,在智慧安防領域,廣和
59、通天線為各類安防設備提供了穩定的通信保障。室內的智能攝像頭、門窗傳感器等設備通過內置天線與安防系統連接,實時將監控畫面、報警信息等傳輸至用戶手機或安保中心;而在一些大型安防項目中,如城市安防監控網絡、工業園區安防系統等,外置天線則被用于遠距離、大范圍的信號傳輸,確保安防設備在復雜環境下能夠可靠地工作,為保障人員和財產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圖圖 12:廣和通天線產品廣和通天線產品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8/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13:廣和通天線產品應用場景:廣和通天線產品應用場景 數據來源:廣和通公眾號,東
60、北證券 1.4.公司財務表現 公司盈利能力穩步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驅動毛利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穩步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驅動毛利率提升。根據公司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由 2017 年 5.63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 81.89 億元,CAGR 為 46.59%;歸母凈利潤由 2017 年 0.44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 6.68 億元,CAGR 為 47.49%;公公司營收近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業務規??焖僭鲩L的同時,公司管理層司營收近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業務規??焖僭鲩L的同時,公司管理層更加更加重視重視利潤增長,持續優化產品結構,保持高盈利能力。利潤增長,持續優化產品結
61、構,保持高盈利能力。2024 年財務表現:年財務表現:2024 年,公司重點布局 AI、邊緣計算及智能機器人領域推出 Fibot開發平臺及多款 AI 終端產品。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81.89 億元,同比+6.13%(剔除銳凌無線業務影響后增長 23.34%),主要受益于國內汽車電子及智慧家庭領域的 5G FWA 業務增長;歸母凈利潤達 6.68 億元,同比+18.53%,得益于收入增長及銳凌無線業務出售收益。圖圖 14:2017-2024 年廣和通營業收入表現年廣和通營業收入表現(億元)(億元)數據來源:廣和通年報,東北證券 0%20%40%60%80%100%120%140%010203040
62、506070809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營業收入yoy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19/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15:2017-2024 年廣和通盈利能力表現年廣和通盈利能力表現(億元)(億元)數據來源:廣和通年報,東北證券 對比行業內其他主要玩家,公司盈利能力更強。對比行業內其他主要玩家,公司盈利能力更強。相較行業內其他企業,包括移遠通信、美格智能等,廣和通在營業收入規??焖僭鲩L的同時,保持高于同行的盈利能力,毛利率毛利率/凈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友商,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凈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友商,這主要得益
63、于公司聚焦高毛利領域(如車載、聚焦高毛利領域(如車載、FWA),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高毛利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疊加公司向上延伸業務,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高毛利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疊加公司向上延伸業務,通過將供應鏈垂直整合,實現降本。通過將供應鏈垂直整合,實現降本。1)優化產品結構方面優化產品結構方面:公司高毛利領域-智能模組收入占比逐步提升,截止 2024 年末,占比達 40%以上。2)供應鏈整合方面供應鏈整合方面:公司通過戰略投資翱捷科技(ASR)等基帶芯片供應商,綁定核心物料供應,減少對高通、紫光展銳等巨頭的單一依賴,增強議價能力?;鶐酒寄=MBOM成本的 30%-50%,參股后通過優先采購、聯
64、合研發定制芯片等方式,預計降低采購成本 15%-20%。自建 SMT 貼片產線,在深圳、西安等地建設自有 SMT(表面貼裝技術)產線,實現 PCBA(印刷電路板組裝)自主生產。實現 1)縮短交期,減少外包代工環節,生產周期壓縮 30%以上;2)良率提升,通過精細化管控,貼片良率從行業平均的 98.5%提升至 99.2%,降低返修成本;3)成本節約,節省外協加工費(約占模組成本的 8%-10%),疊加規模效應后綜合成本下降。-20%0%20%40%60%80%100%120%01234567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歸母凈利潤yoy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
65、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0/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16:2017-2024 年年可比公司營收(億元)可比公司營收(億元)圖圖 17:2017-2024 年可比公司年可比公司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億元)(億元)數據來源: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年報,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年報,東北證券 圖圖 18:2017-2024 年年可比公司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毛利率對比(%)圖圖 19:2017-2024 年可比公司年可比公司凈利率對比凈利率對比(%)數據來源: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年報,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年報,東
66、北證券 廣和通盈利能力優勢顯著,凈利率與毛利率指標長期領先同業。廣和通盈利能力優勢顯著,凈利率與毛利率指標長期領先同業。毛利率方面,2013-2023 年間,廣和通毛利率中樞穩定維持在 23%-28%區間,最高達 28.31%(2020 年),較同期美格智能(最高 24.03%)、移遠通信(最高 32.45%,但快速下滑至 18.94%)更具持續性和抗波動性。凈利率方面,廣和通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實現中樞上移,從早期 5%-8%逐步提升至近年的 7%-10%,顯著高于美格智能、移遠通信。尤其在行業利潤率普遍承壓的 2023 年,廣和通仍保持 7.32%的凈利率水平,較同業高 4-6 個百分點。02
67、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01234567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15%17%19%21%23%25%27%29%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0%2%4%6%8%10%12%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廣和通移遠通信美格智能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1/
68、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1.5.核心競爭優勢 5G 技術先發優勢,卡位高端市場。技術先發優勢,卡位高端市場。廣和通于 2020 年率先推出全球首款 5G 智能模組 SC168,較同業競爭者提前 6-12 個月,成功卡位車規級、工業級高端市場。該模組支持 Sub-6GHz 與毫米波雙頻段,兼容全球主流運營商網絡,并集成 AI 加速引擎(NPU 算力達 4 TOPS),滿足邊緣計算場景需求。2022 年迭代產品 SC171 將算力提升至 14 TOPS,顯著超越移遠通信 SG500Q(10 TOPS)等競品。垂直化研發體系,構建核心壁壘。垂直化研發體系,構建核心壁壘。公司近三年研發費
69、用率維持在 10%左右,研發資金重點投入到 AI 算法優化、邊緣計算、多模態交互等前沿領域。截止 2024 年,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高達 60%以上,研發骨干大多具備多年行業研發經驗,且擁有世界五百強企業及國內科研院所等行業技術的企業工作背景。圖圖 20:廣和通研發人員數量及研發人員占比廣和通研發人員數量及研發人員占比 數據來源:廣和通年報,東北證券 圖圖 21:2017-2024 年廣和通研發費用年廣和通研發費用(億元)(億元)數據來源:廣和通年報,東北證券 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優勢,形成持續創新機制,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優勢,形成持續創新機制,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2024 年,
70、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新獲得發明專利 124 項,實用新型專利 26 項,軟件著作權0%10%20%30%40%50%60%70%8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研發人員數量(人)研發人員占比-20%0%20%40%60%80%100%120%140%01234567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研發費用(億)yoy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2/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8 項,主要涉及系統更新、射頻技術、數據傳輸、網絡連
71、接、硬件設計等蜂窩無線通信模組及其應用的相關技術,上述專利技術已應用于公司產品或客戶產品的使用案例中。截止 2024 年,已累計獲得 337 項發明專利、141 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 159 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為公司開拓更多物聯網應用領域奠定良好的基礎。公司深度綁定頭部客戶同時持續優化客戶結構,降低單一客戶依賴風險。公司深度綁定頭部客戶同時持續優化客戶結構,降低單一客戶依賴風險??蛻艚Y構方面:客戶結構方面:公司近年持續拓展客戶,優化客戶結構,目前公司客戶覆蓋智能網聯車、智慧能源、工業物聯網、FWA(固定無線接入)等多個高增長賽道,從而避免因行業周期性所帶來的波動影響。近年,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
72、比呈逐年下降趨勢,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五大客戶的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 62.18%/63.16%/56.61%。最大客戶收入占比顯著降低,由 2022 年 25.79%降至 2024 年 14.50%,公司客戶結構優化,大客戶依賴度降低,抗風險能力增強??蛻粽承苑矫妫嚎蛻粽承苑矫妫?)技術定制化能力,提升客戶粘性。提供 5G、LTE、智能模組、GNSS 定位等全場景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客戶需求。支持客戶二次開發(如OpenCPU 方案),降低客戶研發成本,增強合作深度。2)公司深度綁定行業頭部客戶,業務穩定性增強。在車載領域,公司與全球主流 Tier1 廠商及知名車企
73、合作;在FWA(5G CPE/路由器)市場,服務于全球頂級通信設備商及運營商。在工業物聯網領域,與頭部工業設備制造商、能源企業合作。供應鏈協同優勢,保障公司經供應鏈協同優勢,保障公司經營穩定性。營穩定性。公司供應商主要包括:1)原材料供應商,及 2)EMS 供應商。目前,公司與高通、紫光展銳等芯片廠商深度合作,優先獲得芯片供應支持。公司主要供應商相對集中但占比可控,2024 年前五大供應商采購占比為 72.26%,最大供應商占比為 28.15%,供應鏈韌性較強。圖圖 22:廣和通合作伙伴:廣和通合作伙伴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74、23/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中國物聯網模組產業領跑全球新賽道中國物聯網模組產業領跑全球新賽道 2.1.物聯網產業鏈價值分布 物聯網產業鏈由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組成,物聯網模組商位于網絡層。物聯網產業鏈由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組成,物聯網模組商位于網絡層。物聯網作為數字經濟時代關鍵的基礎設施,正深度融入人們生活與各行業發展,推動智能化升級與數字化轉型。產業鏈各環節相互依存、協同發展,從價值分布來看,主要涵蓋感知層(10%-15%)、網絡層(25%-30%)、平臺層(20%)以及應用層(30%-40%),各層在產業鏈中扮演著獨特且重要的角色。圖圖 23:物聯網
75、產業鏈價值分布:物聯網產業鏈價值分布 數據來源:前瞻網,東北證券 網絡層,作為物聯網的網絡層,作為物聯網的中樞神經中樞神經,連接價值與場景落地。,連接價值與場景落地。作為連接感知層與應用層的核心樞紐,網絡層在物聯網體系中發揮著中樞神經系統的關鍵作用,其產業價值占比達 25%-30%。這一層級的核心使命在于建立可靠的數據傳輸通道,實現感知層與應用層之間的無縫對接。網絡層由兩大核心架構組成:網絡層由兩大核心架構組成:1)傳輸網絡:傳輸網絡:構成數據流通的主干道 包括公共網絡:電信網(含 5G/4G 移動通信)、廣電網、互聯網;專用網絡:電力通信網、工業互聯網、數字集群系統等。2)接入網絡:接入網絡
76、:解決最后一公里連接,主要特點包括:多元化接入方式:5G/4G 無線、光纖、以太網、衛星通信等;場景適配特性:從工業級高可靠連接到廣域低功耗覆蓋。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4/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隨著物聯網應用場景的持續深化,網絡層正經歷從隨著物聯網應用場景的持續深化,網絡層正經歷從連接管道連接管道向向智能平臺智能平臺的轉型的轉型升級。升級。通過融合邊緣計算、網絡切片等創新技術,其在物聯網系統的整體價值持續提升,戰略地位逐步抬升。隨著萬物互聯快速發展,通信模組持續拓寬使用場景,為行業賦能,例如:在智能制造領域:在智能制造領域:5G 工業模組支
77、持毫秒級時延通信,實現 200+臺設備同步控制,產線效率提升 30%;在智慧能源場景:在智慧能源場景:NB-IoT 模組突破-120dBm 弱信號極限,保障百萬級智能表計年掉線率0.1%;在車聯網應用:在車聯網應用:C-V2X模組實現車路協同300米范圍內20ms級預警信息傳輸。圖圖 24: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 圖圖 25: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智慧能源智慧能源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圖圖 26:應用場景應用場景-車聯網車聯網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5/53 廣和通廣和通/
78、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2.萬物互聯,通信模組市場迎來新機遇 2.2.1.物聯網連接數快速增長,帶動無線通信模組需求擴張 伴隨下游應用場景拓寬,通信模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伴隨下游應用場景拓寬,通信模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全球無線通信模塊市場正迎來技術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機遇。隨著 5G 技術加速替代 4G 網絡,通信模塊作為數據傳輸的核心載體,市場規模呈現持續擴張態勢,由由 2020 年年 323 億元增長至億元增長至 2024年年 436 億元,億元,CAGR 為為 7.7%。其中,中國市場增速尤為顯著,由中國市場增速尤為顯著,由 2020 年年 174 億元億元增長至增長至 2024 年年 2
79、47 億元,億元,CAGR 為為 9.1%。另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預計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將由預計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將由 2025 年的年的 486 億元增長至億元增長至 2029 年的年的 726 億元,億元,CAGR 達達 10.6%。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 5G 技術成為主流和人工智能下游場景應用激增兩大核心驅動力,下游新興應用場景包括汽車電子領域的智能化轉型、智能家居生態的快速滲透。技術迭代不僅體現在通信速率的提升,更在于通信模塊與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行業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演進。圖圖 27:2020-2024 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通信模組
80、市場規模(億元)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東北證券 圖圖 28:2025-2029 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東北證券 32343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202021202220232024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CAGR:7.7%486726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252026202720282029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CAGR:10.6%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6/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2.2.產業政策疊加運
81、營商補貼持續加碼,推動模組行業高速發展 產業政策持續加碼,近年模組行業快速發展。產業政策持續加碼,近年模組行業快速發展。2010 年物聯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國家已構建起覆蓋技術研發、應用示范到產業生態的完整政策體系;2012 年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首次量化目標,提出 2020 年形成 1 萬億市場規模,標志著物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3 年國務院指導意見著重解決產業碎片化問題,推動標準體系建設;發改委與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專項行動計劃則聚焦智能傳感器、芯片等關鍵技術突破;2020 年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通知出臺,明確 NB-IoT、4G/5G 模組的協同發展路徑;2021 年5G 應用
82、揚帆計劃進一步強化模組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場景的支撐作用。2023 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劃進一步明確,1)技術攻堅,將物聯網與量子通信、6G 預研結合,布局通感一體化模組研發;2)綠色轉型,制定物聯網設備能效標準,要求 2025 年模組平均功耗降低 30%;3)全球拓展,依托“數字絲綢之路”,推動國產模組在東盟、中東等地區市占率提升至 45%。政策形成疊加效應:一方面通過稅收優惠、專項基金等方式直接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智慧城市、智能工廠等示范項目創造規?;瘧脠鼍?,使得通信模組出貨量保持高增速。國內運營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出相應補貼措施,加速模組出貨量提升。國內運營商積極響應
83、國家政策,推出相應補貼措施,加速模組出貨量提升。在政策引導下,國內運營商通過補貼策略加速市場滲透,構建起獨特的產業協同模式。中國電信于 2017 年率先實施30 元補貼計劃,將 NB-IoT 模組價格壓降至 36 元,精準對標國際 5 美元成本門檻,此舉使智能水表、共享設備等海量連接場景迅速普及。中國移動 2018 年推出 20 億元終端補貼,促使 NB-IoT 模組成本下降超 50%,從而推動 4G 模組價格突破 100 元臨界點,為共享充電寶、智能 POS 機等消費級應用打開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運營商補貼策略呈現明顯的代際升級特征:初期聚焦價格補貼(如中國電信的買十送一),中期轉向技術賦能
84、(如中國移動的模組+云一體化方案),2019 年后則演進為生態共建(如中國聯通的模組+開發者計劃)。這種遞進式補貼催生顯著的規模效應國內通信模組出貨量從 2017 年的 1.2 億片增至 2022 年的5.8 億片,全球市場份額占比突破 60%,同時帶動芯片、天線等上游環節成本下降,形成政策補貼規模效應成本下降應用拓展的良性循環。2.2.3.技術演進,形成 NB-IoT+4G+5G 的生態架構 LPWA 技術替代,技術替代,NB-IoT 與與 Cat.1 構建廣域覆蓋基石。構建廣域覆蓋基石。在 2G/3G 退網加速的背景下,NB-IoT 與 LTE Cat.1 形成互補優勢,共同承接中低速率物
85、聯網連接需求。NB-IoT 憑借超低功耗(休眠模式功耗 0.8-1.5A)、廣覆蓋(地下室等場景信號增強 20dB)和低成本等特性,成為智能表計、環境監測等低功耗廣域場景的首選。Cat.1,以5Mbps 上行速率、10ms 級時延和語音支持能力,在共享設備、工業控制等需要移動性的場景中快速滲透。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7/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5G,對產業進行全方面賦能。,對產業進行全方面賦能。5G 與 5.5G 技術通過革命性性能提升與功能擴展,與前代通信技術形成代際跨越。5G 實現了下行速率 1Gbps、空口時延 1ms 級、每平方公里百
86、萬級連接密度,支撐起智能制造、遠程醫療等場景落地。5.5G(5G-A)進一步突破性能邊界:速率躍升至 10Gbps,時延壓縮至亞毫秒級(0.1ms),連接密度達千億級,并新增通感一體(厘米級定位)、無源物聯(零功耗標簽、200 米通信)及內生智能(AI 驅動網絡優化)等能力。應用場景從消費級向工業、高端智造、城市治理深度延伸,為車聯網、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場景提供高速率、大規模、高可靠的連接技術。未來,5G 與 5.5G 將深度融合 AI 與算力網絡,進一步賦能下游應用場景。模組跟隨物聯網模組跟隨物聯網技術協同演進技術協同演進,構建分層連接體系構建分層連接體系。物聯網連接架構呈現金
87、字塔型分層特征,底層 60%連接由 NB-IoT 承載(智能表計、資產追蹤),中層 30%由 Cat.1支撐(車聯網 T-Box、工業傳感器),頂層 10%由 5G/5G RedCap 滿足(自動駕駛、數字孿生)。這種架構在智慧城市項目中得到典型驗證,路燈控制系統采用 NB-IoT實現 95%設備在線率,井蓋監測使用 Cat.1 保障移動上報可靠性,而 AI 視頻分析通過 5G 回傳實現毫秒級響應。產業鏈協同創新加速技術落地案例:1)華為推出的5G模組+AI 邊緣計算方案,使工業質檢準確率提升至 99.7%;2)移遠通信開發的Cat.1+NB-IoT雙模模組,在冷鏈物流中實現溫濕度數據雙通道傳
88、輸,功耗降低40%。2.2.4.技術融合深化+行業應用拓展 通信模塊正從單純的連接組件升級為端側通信模塊正從單純的連接組件升級為端側 AI 的核心載體,具備算力融合能力的智的核心載體,具備算力融合能力的智能模塊成為技術競爭焦點。能模塊成為技術競爭焦點。智能模塊通過集成 AI 芯片與通信功能,可實現本地化數據處理,滿足智能工廠中工業機器人實時決策、AR/VR 設備低延遲交互等場景需求。例如,搭載 NPU 的 5G 通信模組能在本地完成圖像識別,顯著降低云端依賴,提升響應速度并保障數據安全。我們認為未來端側 AI 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預計全球端側 AI 市場規模將由 2
89、025 年 3,219 億元激增至 2029 年 12,230 億元,CAGR 為 39.6%。圖圖 29:2025-2029 年全球端側年全球端側 AI 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東北證券 32191223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252026202720282029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CAGR:39.6%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8/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行業生態正在經歷從單一硬件供應向整體解決方案的轉型。行業生態正在經歷從單一硬件供應向整體解決方案的轉型。弗若斯特
90、沙利文研究報告指出,具備模塊+算法+系統集成能力的供應商更具競爭優勢。在機器人領域,這種轉型尤為明顯:工業協作機器人需要通信模塊與運動控制系統深度整合,而醫療機器人則要求模塊滿足醫療級數據傳輸標準。領先企業已開始提供通信模組+邊緣計算平臺+行業專用算法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例如為智慧物流企業開發的5G+AIoT 系統,可實時追蹤貨物狀態并動態優化倉儲調度。這種軟硬協同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附加值,更強化了客戶粘性。展望未來,無線通信模塊市場將呈現展望未來,無線通信模塊市場將呈現技術融合深化技術融合深化與與行業應用擴展行業應用擴展的雙重趨勢。的雙重趨勢。隨著 R18 標準凍結推動 5G-A 向 6G 演
91、進,通信模塊將集成衛星通信、通感一體化等新功能。在應用層面,除了汽車和家居場景,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將催生更多定制化需求。具備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快速響應客戶定制需求的供應商,將在這個千億級市場中占據先機。行業競爭焦點也將從成本控制轉向技術創新,特別是在 AI 算力模塊、安全加密通信等關鍵領域,技術突破將決定企業能否把握住智能化浪潮帶來的增量空間。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29/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3.全球通信模組產業格局重塑,中國力量強勢崛起 全球無線通信模組產業正經歷著深刻的格局重塑全球無線通信模組產業正經歷著深刻的格局重塑,中國企
92、業快速崛起,中國企業快速崛起。早期,以 Telit、Sierra Wireless、Gemalto 和 U-Blox 為代表的海外廠商憑借先發技術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2016 年這四家國際巨頭的合計出貨量占比高達 46%。然而,隨著中國廠商的集體崛起,這一格局被快速改寫。以移遠通信、廣和通為領軍代表,配合通過并購實現快速擴張的日海智能(收購芯訊通)和高新興(收購中興物聯),以及專注特定領域的有方科技等國內企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近年來,國內廠商的模組業務營收增速持續顯著超越海外同行,推動市場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根據銳觀咨詢的追蹤數據,到 2018 年,國際四強的市場份額已下滑至 38%,
93、而中國廠商則實現歷史性突破,出貨量市占率首次超過 50%。根據 Counterpoint 2024 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這一產業轉移趨勢仍在持續深化,國際四強的市場份額已下滑至 16%,中國廠商憑借在 5G、NB-IoT 等新興技術領域明顯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搶占全球市場份額,移遠通信、廣和通份額提升至 36.5%、7.5%。東升西落的產業態勢,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的變化上,更反映在技術創新能力、成本控制水平和產業鏈完整度等多個維度,標志著全球通信模組產業已進入由中國企業主導的新發展階段。圖圖 30:2016 年全球模組份額年全球模組份額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東北證券 Sierra
94、Wireless,16%Simcom,15%Telit,13%Gemalto,12%移遠通信,8%廣和通,8%U-Blox,5%有方科技,4%中興物聯,3%其他,16%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0/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31:2018 年全球模組份額年全球模組份額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東北證券 圖圖 32:2024 年全球模組份額年全球模組份額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東北證券 移遠通信,25%日海智能,17%Sierra Wireless,15%Telit,11%Gemalto,8%廣和通,7%U-Blox,
95、4%有方科技,3%中興物聯,2%其他,8%移遠通信,37%中國移動,9%廣和通,8%日海智能,6%利爾達,5%其他,3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1/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4.下游應用場景拓展,促使通信模組技術迭代升級,需求量快速增長 2.4.1.汽車電子通信模組,量價齊升 汽車電子市場汽車電子市場為近年來物聯網為近年來物聯網增長最快的垂直領域增長最快的垂直領域,并且未來將繼續保持高增長的,并且未來將繼續保持高增長的態勢態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預計用于汽車電子的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將由2025 年的 132 億元提升至 2029 年
96、的 212 億元,CAGR 為 12.6%,其中新能源汽車為關鍵的增長因素,預計用于新能源汽車前裝的全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將由 2025 年的 45 億元提升至 2029 年的 116 億元,CAGR 為 26.5%。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高速增長主要源于:1)傳統汽車存量基數大,汽車升級換代周期縮短,通信模組滲透率有望提升;2)新能源汽車加速放量,相較傳統燃油車,新能車單車通信模組需求量更大;3)車聯網相關政策持續加碼,目標明確;4)用戶對于車聯網、智能駕駛系統的需求大幅提升,從而帶動對車載通信模組的強需求。圖圖 33:2025-2029 年全球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
97、(億元)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東北證券 圖圖 34:2025-2029 年全球新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年全球新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東北證券 13221205010015020025020252026202720282029全球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CAGR:12.6%4511602040608010012014020252026202720282029全球新能車通信模組市場規模CAGR:26.5%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2/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車載車載 5G 通信模組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組件,正從
98、單一通信功能向通信模組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組件,正從單一通信功能向“連接連接+計算計算+服務服務”一體化架構演進。一體化架構演進。相較于傳統 4G 模組,其技術突破體現在三方面:1)通信性能躍升,支持3GPP R17標準下的5G NR獨立組網(SA),理論下行速率達10Gbps,較 4G 提升 10 倍,可滿足高清地圖實時下載(如 300MB/分鐘)、多路 4K 視頻流傳輸需求;2)感知能力融合,集成雙頻 GNSS+RTK 高精度定位(厘米級誤差)與 C-V2X 直連通信,實現車輛與紅綠燈、路側單元(RSU)的毫秒級交互,例如在交叉路口通過 V2I 獲取信號燈時序數據,提前 200 米預判通
99、行策略;3)算力擴展,內置20K DMIPS 算力的 CPU,支持邊緣 AI 推理,如實時分析攝像頭數據識別施工錐桶并自動規劃繞行路徑。在應用場景層面,在應用場景層面,5G/智能智能模組正驅動智能駕駛與座艙的深度變革。模組正驅動智能駕駛與座艙的深度變革。智能駕駛領域,通過 V2X 實現多車協同感知:當自動駕駛車輛在復雜路況(如施工路段)行駛時,模組可將激光雷達點云數據實時共享至其他車輛,協同決策避免碰撞,深圳某自動駕駛測試中,該技術使事故率降低 72%。智能座艙領域,依托大帶寬支持全景數字座艙(如后排乘客 AR 導航投屏)、多屏互動(中控屏與后排娛樂屏同步流媒體),以及語音助手的毫秒級響應,蔚
100、來 ET7 車型通過 5G 模組實現車內 8K 視頻會議與云游戲的無縫切換。產業鏈協同加速技術落地,產業鏈協同加速技術落地,市場規模未來可期市場規模未來可期。成本方面,5G 模組價格從 2019 年的 2000 元降至 2024 年的 300 元以下,降幅達 85%,推動裝車率大幅增長,預計2027 年將提升至 35.6%。目前,比亞迪、蔚來等車企已將 5G 模組列為全系標配;技術瓶頸在于高精度定位模組功耗優化(當前方案功耗約3W,目標降至1W以下),以及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提升(目前僅 30%,目標 2025 年達 60%)。未來,隨著 5G RedCap 技術商用(支持 10Mbps 速率、
101、10ms 時延),模組將向“輕量化”演進,單芯片成本有望控制在 100 元內,未來伴隨著 5G 模組下沉至 15 萬元以下車型,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圖圖 35: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應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應用 數據來源:移遠通信公眾號,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3/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表表 1: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座艙、V2X、車聯網等應用場景、車聯網等應用場景 功能功能 模組類型模組類型 具體應用具體應用 5G 自動喚醒 5G 車輛遠程啟動,并行駛至指定地點。車內導航 5G/GNSS 融合無線通信組、GNSS 地理
102、信息及語音導航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5G 集成 5G 技術,車機系統功能更豐富、更智能。行人碰撞預警 V2P 提醒駕駛員并發出警告。前向碰撞預警 V2V 在檢測到前向碰撞危險時發出警告信息。駕駛危險檢測 V2I 提醒道路施工提前采取避讓措施。自動泊車 IOT 通過傳感器與無線通信技術引導車輛行駛到車位。遠程車輛診斷 5G 獲取車輛實時狀態快速識別并修復車輛故障。遠程操控 5G 車內支付 5G 直接從中控屏購物一鍵支付,無需接觸。異常車輛提醒 V2V 識別出異常車輛及時發出提醒。緊急呼救系統 5G/eCall 自動呼叫救援電話,發送車輛信息至救援中心。車輛匯入預警 V2I/V2V 提前感知匯入
103、車輛并規避。車輛編隊匯車 V2I/V2V 匝道車匯入后,主車輛緊隨其后,自動編隊,向前行駛。信號燈信息推送 V2I/V2N 實時接收信號提高通行效率。信號燈信息接收 V2I/V2N 實時接收信號提高通行效率。交叉路口碰撞預警 V2I/V2V 對來自其他車輛的碰撞威脅進行預警。駕駛員行為檢測 5G/AI 通過面部識別,監測駕駛員行為,確保駕乘安全。慣性導航 DR 在弱或無 GNSS 信號區域輔助提高車輛定位精度。高精度定位 GNSS/RTK/DR 精準判斷車輛所處的車道等位置情況。數據來源:移遠通信公眾號,東北證券 智能模組正成為智能模組正成為車載終端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其技術特性與應用場景的深度
104、融合正車載終端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其技術特性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在重塑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相較于傳統通信模組僅提供基礎網絡連接功能,智能模組通過硬件重構與軟件賦能實現能力躍遷:內置高性能 SoC 芯片(如高通 SM6350、紫光展銳 SL8541E)搭配 Android/Linux 操作系統,支持多核并行處理(最高 8 核CPU+高性能 GPU),算力可達 20K DMIPS,為復雜任務處理提供硬件基礎;同時集成雙頻 GNSS+RTK 定位模塊(厘米級誤差)、多路攝像頭接口(支持 4K 視頻流)及高速通信單元(5G NR/4G Cat.16),形成感知-計算-傳輸一體化架
105、構。在具體應用層面,智能模組通過軟件定義汽車實現功能拓展:智能座艙交互升級:依托 Android 系統生態,支持多屏異顯(中控屏+后排娛樂屏同步流媒體)、AR 導航(實時路況疊加至前擋風玻璃)、語音助手深度交互,蔚來 ET7 車型通過該技術實現 8K 視頻會議與云游戲的無縫切換;安全駕駛輔助增強:集成 DMS 駕駛員監測系統,基于人臉識別與姿態分析(眨眼頻率檢測精度達 98%),實時預警疲勞駕駛、分心動作(如抽煙、接打電話),某網約車平臺部署后事故率下降 63%;多維感知融合:通過 360全景影像系統(4 路攝像頭同步拼接)與 V2X 通信能力,實現自動泊車時障礙物識別(精度5cm)、交叉路口
106、碰撞預警(提前 200ms響應),深圳某車型實測泊車效率提升 40%。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4/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廣和通憑借前瞻性布局已在車載板塊建立顯著優勢。廣和通憑借前瞻性布局已在車載板塊建立顯著優勢。公司 AG 系列 5G 車規級模組基于 3GPP R16 標準開發,支持 NSA/SA 雙模組網及 C-V2X PC5 直連通信,通過AEC-Q100 Grade 2 認證,可在-40105寬溫域穩定運行。該模組集成 5G NR 雙載波聚合技術(2CC CA),實測上行速率突破 800Mbps,較傳統 4G 方案提升 6-8倍,可有效
107、支撐車載以太網(1000BASE-T1)的數據傳輸需求。適配 T-Box、智能座艙等核心部件,現已打入比亞迪、長城等頭部車企供應鏈。針對智能駕駛場景,公司創新性開發 5G+V2X 融合模組,將 5G 蜂窩網絡與 C-V2X(基于 LTE-V2X 演進)直連通信深度耦合,實現 V2N(車-云)、V2V(車-車)、V2I(車-基礎設施)的全域連接,時延較純蜂窩方案降低 40%至 10ms 以內。在商業化落地層面,廣和通已與高通聯合開發搭載 SA525M 平臺的智能模組,集成 8 核 CPU(主頻 2.7GHz)及 5TOPS NPU 算力,可本地化處理 DMS 駕駛員行為識別、AR-HUD 動態渲
108、染等 AI 任務,較傳統通信模組提升單車價值量超 300%。2.4.2.智能家居,規模穩健增長 近年,近年,智能家居市場保持穩健增長智能家居市場保持穩健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預計全球智慧家庭無線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將從 2025 年 74 億元增至 2029 年 114 億元,CAGR 為 11.2%。隨著物聯網設備滲透率提升,智能安防、家庭自動化系統等場景對低功耗、高穩定性通信模塊的需求持續釋放,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提升。圖圖 36:2025-2029 年全球年全球智慧家居智慧家居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通信模組市場規模(億元)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東北證券 741140204060801
109、0012020252026202720282029全球智慧家居通信模組市場規模CAGR:11.2%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5/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4.3.技術突破重構 AI 落地范式,端側場景開啟規?;瘧脮r代 DeepSeek 的技術革新通過算法優化與模型壓縮技術的協同突破,正在重塑人工智的技術革新通過算法優化與模型壓縮技術的協同突破,正在重塑人工智能的落地路徑。能的落地路徑。其核心在于將大模型推理成本降低 50%以上,突破了傳統云端部署的經濟性限制。量化技術通過降低模型參數精度減少計算量,蒸餾法則將復雜模型的知識遷移至輕量化架構,二
110、者結合使邊緣設備能夠承載原本僅限云端運行的復雜AI 任務。這一突破直接激活了智能家居、具身機器人、AI 玩具等端側場景的商業化潛能:例如,小型開發團隊可基于 DeepSeek 開源生態,利用蒸餾工具鏈快速生成適配低功耗芯片的輕量化模型,推動 AI 能力向手機、IoT 設備等碎片化終端滲透。據行業測算,設備端側 AI 部署成本從萬元級降至千元級后,中小廠商開發門檻降低約 70%,加速了 AI 能力的場景化落地。終端智能化浪潮驅動通信模組價值重構終端智能化浪潮驅動通信模組價值重構。隨著終端設備對實時響應、多模態交互需求的激增,傳統僅支持數據傳輸的通信模組已無法滿足需求。以智能家居為例,多路攝像頭并
111、行處理、多設備協同控制等場景要求模組具備邊緣計算能力;安防機器人則依賴低延遲的本地決策能力實現自主避障與實時響應。此類需求倒逼通信模組向連接+計算一體化升級,形成硬件性能與軟件算法的雙重迭代。例如,廣和通 5G智能模組 SC171 即為典型代表,其集成 13 TOPS 算力的 NPU 單元,支持 4K 視頻編解碼與六路麥克風陣列輸入,可獨立完成視覺識別、語音喚醒等端側 AI 任務。此類模組的價值量較傳統 LTE 模組提升 3-5 倍,單機價值達到 200-300 美元區間,成為設備廠商的核心增量成本項。軟硬協同生態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軟硬協同生態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以廣和通為例,DeepSeek
112、 的技術優勢與公司的硬件適配能力形成互補效應。SC171 模組具備異構計算架構(CPU+GPU+NPU)通過硬件級優化分配計算負載:CPU 負責任務調度,GPU 加速圖形渲染,NPU 專注模型推理,使 DeepSeek 輕量化模型的部署效率提升 40%。這種協同不僅降低終端廠商的算法移植難度,更催生模型迭代-硬件定制-場景適配的正向循環,當DeepSeek 推出新一代多模態交互模型時,SC171 可通過固件升級同步優化 NPU 算力調度策略,而終端廠商無需重構硬件設計即可適配新功能。此類深度耦合的生態體系,使頭部通信模組廠商逐步從硬件供應商轉型為端側 AI 解決方案服務商。產業鏈價值再分配催生
113、第二增長曲線產業鏈價值再分配催生第二增長曲線。技術變革正在重構 AI 產業鏈的價值分布:云端算力需求增速放緩的同時,端側芯片、通信模組、解決方案的利潤空間顯著擴張。通信模組企業通過集成專用 AI 加速單元,從通信模塊供應商升級為端云協同的關鍵節點。以廣和通為例,其基于 SC171 開發的智能安防解決方案已切入商業樓宇、智慧社區等場景,2023 年相關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210%。更深遠的影響在于,模組廠商通過預置 DeepSeek 開發框架,可快速響應垂直行業的長尾需求如工業質檢場景中,模組可直接運行輕量化缺陷檢測模型,使設備廠商無需自建算法團隊。這種算力模組+場景化方案的雙輪驅動模式,正在為通
114、信模組企業打開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45%的第二增長曲線。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6/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2.4.4.機器人智能化與場景落地的核心支撐 通信模組作為機器人實現聯網化與智能化的關鍵硬件,在機器人應用加速滲透的背通信模組作為機器人實現聯網化與智能化的關鍵硬件,在機器人應用加速滲透的背景下迎來爆發式增長。景下迎來爆發式增長。技術層面,其核心價值體現在三方面:1)實時交互與低時延控制實時交互與低時延控制:機器人依賴模組完成云端指令接收、多設備協同及動態路徑調整,例如送餐機器人通過 5G 模組實現毫秒級響應,工業機器人依托蜂窩模組完成高精
115、度協作。2)邊緣計算與邊緣計算與 AI 算力集成算力集成。隨著大模型向端側部署,通信模組從單一通信功能向“算力+通信”復合形態升級。移遠通信 SG885G 模組集成高通 QCS8550 芯片,支持 48 TOPS 算力,可運行輕量化模型推理;廣和通 SC171 模組則通過端云協同優化,減少云端依賴。3)多協議兼容與穩定性多協議兼容與穩定性。復雜場景下,機器人需適配 Wi-Fi、藍牙、NB-IoT 等協議,有方科技的模組通過低延遲多協議兼容技術,保障人形機器人在家庭與工業環境中的穩定聯網。場景多元化驅動需求爆發,市場快速增長場景多元化驅動需求爆發,市場快速增長。機器人應用的場景拓展是通信模組需求
116、激增的核心動力。服務機器人領域,家庭、醫療、餐飲等場景催生海量需求,例如日海智能模組應用于送餐機器人實現訂單處理與環境感知,小米掃地機器人通過模組本地化處理指令,降低云端壓力。工業場景中,工業機器人需實時傳輸傳感器數據并接收控制指令,移遠通信 5G RedCap 模組憑借高可靠、低時延特性,推動生產線柔性化升級。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對模組的算力、功耗及體積提出更高要求,頭部廠商如移遠、有方科技正開發高集成度方案,支持動作控制、環境感知等復雜功能。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預測,2025 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突破 5000 億美
117、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17%,其中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及人形機,其中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三大賽道增長最為迅猛。器人三大賽道增長最為迅猛。產業鏈協同,生態壁壘與國產替代加速產業鏈協同,生態壁壘與國產替代加速。通信模組廠商通過上下游深度協同構建競爭壁壘。在技術端,與芯片企業(如高通、瑞芯微)合作推出定制化方案,例如美格智能 5G-A 模組 SRM819W 集成高通芯片,支持端側大模型部署;移遠通信聯合DeepSeek 優化模型壓縮技術,提升本地推理效率。在應用端,提供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廣和通星云系列覆蓋 1T-50T 算力,適配通義千問、DeepSeek 等
118、主流模型,滿足機器人環境感知與交互需求。同時,國產替代趨勢顯著,移遠、廣和通等國內廠商憑借對華為海思等國產芯片的支持,在車聯網、工業機器人等高端領域逐步替代海外方案,占據全球 60%以上市場份額。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7/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37:三大類別機器人:三大類別機器人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 3.廣和通具備新興領域核心技術,占據先發優勢廣和通具備新興領域核心技術,占據先發優勢 3.1.公司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廣和通以模組產品為基礎,向定制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持續拓寬下游應用場景。廣和通以模組產品為基礎,向定制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轉
119、型,持續拓寬下游應用場景。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供應商,產品包括:1)數傳模組;2)智能模組;3)AI 模組。公司以模組產品為基礎,結合自身在行業內多年對下游應用場景的深度理解,轉型成為定制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新興領域占據先發優勢,包括:1)端側 AI 解決方案;2)機器人解決方案等。公司模組公司模組+解決方案已覆蓋了廣泛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已覆蓋了廣泛的應用場景,市占率保持行業前列。市占率保持行業前列。目前,公司的模組及解決方案覆蓋了汽車電子、智慧家庭、消費電子、智慧零售等,各細分領域市占率領先?;诟ト羲固厣忱臄祿y計,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無線通信模組供應商,以公司 2024 年營收
120、為基準,公司在全球市場份額為 15.4%。細分至各應用場景,公司在 1)汽車電子領域全球市場份額為 24.6%,為全球第一;2)智慧家庭領域全球市場份額為 36.6%,為全球第一;3)消費電子領域全球市場份額為 75.9%,為全球第一。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8/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38:廣和通作為五無線通信模組供應商,全球排名及業務亮點:廣和通作為五無線通信模組供應商,全球排名及業務亮點 數據來源:廣和通港股招股說明書,東北證券 3.2.技術領先,產品極具競爭力 公司研發投入常年保持高位,技術行業領先,極具競爭力。公司研發投入常年保
121、持高位,技術行業領先,極具競爭力。以廣和通智能模組 SC171為例,在物聯網智能終端領域該產品競爭力極強,適配多種復雜且前沿的應用場景。圖圖 39:廣和通:廣和通 SC171 產品圖產品圖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核心性能:核心性能:SC171 基于高通 QCM6490 物聯網解決方案精心打造,采用 8 核高性能處理器,其架構包括 1 個主頻達 2.7GHz 的超大核、3 個主頻 2.4GHz 的大核以及 4 個主頻 1.95GHz 的小核。多核架構賦予模組強大的運算能力,為數據的高效處理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模組具備高達 13 TOPS 的 AI 算力,能夠對各類復雜數據進 請務必閱讀正
122、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39/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行快速、精準的計算與處理。集成多種先進 AI 算法后,將有力地推動終端實現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讓設備在本地就能對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與決策,大大減少對云端的依賴,提升響應速度的同時,也保障了數據的安全性。多媒體處理方面多媒體處理方面:SC171 集成了高性能 GPU 以及用于圖像數據處理的高速 HVX 技術,使得其在視頻處理能力上尤為突出,最高可支持 4K 高清視頻。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工業視覺終端對生產線上產品進行高清檢測,還是智能安防攝像頭對監控區域進行超高清畫面采集與傳輸,SC171 都能確保視頻的流
123、暢度與清晰度,為后續的圖像識別、行為分析等 AI 應用提供高質量的圖像數據基礎。同時,該模組還支持多路攝像頭同時運行,最高可支持 5 路攝像頭協同工作。以具身機器人為例,多攝像頭配置能夠讓機器人從多個視角實時感知周圍環境,通過 SC171 的算力與算法對多路視頻流進行融合分析,實現精準的環境感知、定位、地圖構建以及路徑規劃與避障等功能,極大地提升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自主作業能力。通信連接能力:通信連接能力:SC171 支持 5G/Wi-Fi 6 無線通信。5G 通信賦予設備超高速的數據傳輸速率,滿足了如工業視覺終端對大量高清圖像數據快速上傳至云端或本地服務器進行分析的需求;而 Wi-Fi 6
124、技術則增強了在室內等場景下的網絡連接穩定性與多設備接入能力,為智能家居、智能零售等領域的設備提供了可靠的網絡連接方式。此外,全球版 5G 智能模組 SC171-GL,可兼容全球主流 5G 頻段,能夠幫助客戶快速布局全球市場,無論在亞太、歐洲還是北美等地區,都能確保設備穩定接入當地 5G 網絡。系統兼容性與擴展接口:系統兼容性與擴展接口:SC171 支持 Android、Linux 和 Windows 系統,廣泛的系統兼容性為不同類型的智能終端開發提供了便利,無論是追求便捷開發與豐富應用生態的 Android 系統,還是注重穩定性與定制化的 Linux 系統,亦或是在傳統 PC 與工控領域應用廣
125、泛的 Windows 系統,SC171 都能完美適配,可拓展至智能相機、工控機、收銀機、售貨機、機器人、車載設備等眾多物聯網應用終端。在擴展接口方面,它擁有雙 USB、雙 PCIE、MIPI、UART、SPI、I2C 等多種接口,這些豐富的接口便于連接各類外部設備,如通過 MIPI 接口連接高像素攝像頭以提升圖像采集質量,利用 USB 接口外接存儲設備擴展數據存儲容量,或是借助 PCIE 接口實現與高速數據傳輸設備的連接,滿足智能物聯網終端多樣化的擴展需求。廣和通智能模組廣和通智能模組 SC171 在高端智能影像終端、工業視覺終端、具身機器人等領域得在高端智能影像終端、工業視覺終端、具身機器人
126、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到了廣泛應用。在高端智能影像終端領域,能夠助力設備實現高清影像的快速捕捉、處理與傳輸;在工業視覺終端場景,可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設備運行狀態等進行精準監測與分析,提升工業生產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在具身機器人領域,為機器人賦予強大的環境感知與智能決策能力,推動機器人在更多復雜場景中實現自主作業,成為物聯網智能終端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技術支撐。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0/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40:SC171 應用場景應用場景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3.3.前瞻性布局智能模組,車載賽道建立顯著優勢 車規
127、級模組技術成熟,已成功打入頭部供應鏈。車規級模組技術成熟,已成功打入頭部供應鏈。廣和通 AG 系列 5G 車規級模組基于 3GPP R16 標準開發,支持 NSA/SA 雙模組網及 C-V2X PC5 直連通信,通過 AEC-Q100 Grade 2 認證,可在-40105寬溫域穩定運行。該模組集成 5G NR 雙載波聚合技術(2CC CA),實測上行速率突破 800Mbps,較傳統 4G 方案提升 6-8 倍,可有效支撐車載以太網(1000BASE-T1)的數據傳輸需求。適配 T-Box、智能座艙等核心部件,現已打入比亞迪、長城等頭部車企供應鏈。創新性融合方案,有效降低時延。創新性融合方案,
128、有效降低時延。針對智能駕駛場景,公司創新性開發 5G+V2X 融合模組,將 5G 蜂窩網絡與 C-V2X(基于 LTE-V2X 演進)直連通信深度耦合,實現V2N(車-云)、V2V(車-車)、V2I(車-基礎設施)的全域連接,時延較純蜂窩方案降低 40%至 10ms 以內。在商業化落地層面,廣和通已與高通聯合開發搭載 SA525M平臺的智能模組,集成 8 核 CPU(主頻 2.7GHz)及 5TOPS NPU 算力,可本地化處理 DMS 駕駛員行為識別、AR-HUD 動態渲染等 AI 任務,較傳統通信模組提升單車價值量超 300%。公司具備先發優勢,將深度受益于車載模組百億賽道。公司具備先發優
129、勢,將深度受益于車載模組百億賽道。隨著公司 5G 模組規?;慨a帶來的成本下探(2023 年單位成本同比降 18%),以及高附加值智能模組收入占比提升(預計 2025 年車載業務毛利率突破 30%),廣和通有望在4G5G智能模組的迭代浪潮中實現量價雙擊。據測算,單車通信模組價值量從 4G 時代的 200-400元躍升至 5G+智能模組的 800-1500 元,而公司占據國內車載模組 25%市場份額的先發優勢,將深度受益于 2025 年全球車載 5G 模組超百億元的市場空間。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1/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41:廣和通廣
130、和通智慧交通應用場景智慧交通應用場景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3.4.機器人全棧解決方案供應商 3.4.1.服務型機器人:地瓜機器人 廣和通攜手地瓜機器人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解決方案,有力推動商業場景的落地應廣和通攜手地瓜機器人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解決方案,有力推動商業場景的落地應用。用。2024 年 9 月 20 日,在深圳舉辦的 2024 年地瓜機器人開發者日暨新品發布會上,廣和通作為地瓜機器人官方授權硬件 IDH 合作伙伴參與其中,展示了基于地瓜機器人智能計算芯片的多款機器人解決方案及客戶終端。地瓜機器人在會上發布的地瓜旭日 5 機器人智能計算芯片成為合作的關鍵基石。該芯片基于獨特的
131、 BPU 架構打造,具備高達 10TOPs 的強勁算力,能夠出色完成端到端的計算任務,對諸如 Transformer、BEV、Occupancy 等復雜模型和前沿算法均有良好支持。同時,芯片預置了豐富的 CV 硬件加速算子,使得其在支持機器人全棧計算任務時,既能保證高效運行,又能實現低能耗,可完美適配清潔機器人、割草機器人、陪伴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等多種應用場景,即便面對惡劣使用環境,也能維持性能與功耗的平衡。雙方的合作不僅局限于產品研發,還在積極探索創新機器人業務模式,旨在為終端雙方的合作不僅局限于產品研發,還在積極探索創新機器人業務模式,旨在為終端機器人提供軟硬件一體的智能開發平臺,助力更多
132、行業實現智能化轉型。機器人提供軟硬件一體的智能開發平臺,助力更多行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地瓜機器人作為專注機器人智能進化的底層基礎設施提供商,一直致力于通過提供高性能計算芯片和軟硬協同、端云一體的全鏈路開發平臺,推動機器人開發與規?;涞?。廣和通作為中國模組領域的領軍企業,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與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二者的合作優勢互補。未來,隨著合作的深入,有望在更多領域實現技術突破,例如結合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進一步提升割草機在復雜地形中的作業能力,或者拓展到其他類型機器人應用場景,推動智能機器人技術在更多行業的廣泛應用。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2/53 廣和
133、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42:廣和通與地瓜機器人合作:廣和通與地瓜機器人合作 數據來源:廣和通公眾號,東北證券 廣和通與地瓜機器人聯合打造了旗艦級無埋線式割草機解決方案。廣和通與地瓜機器人聯合打造了旗艦級無埋線式割草機解決方案。該方案融合了多項先進技術,1)雙目 VIO&RTK 融合定位技術,可實現精準定位,讓割草機清晰知曉自身位置,在復雜的草坪環境中也能有條不紊地作業;2)AI 感知技術,能夠識別草坪中的各類障礙物,避免碰撞損壞設備;3)建圖導航技術,可規劃出合理高效的割草路徑,提升作業效率;4)智能回充技術,當電量不足時,割草機能夠自動返回充電樁進行充電,保證作業的持續性;5)斷
134、點續割技術,在遇到意外中斷后,能從斷點處繼續作業,大大提升了割草作業的完整性。該解決方案為大面積草坪割草提供了卓越的智能化處理方式,改變了傳統割草模式,極大提高了割草效率和管理的便捷性。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3/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43:現場展示基于地瓜機器人智能計算芯片的廣和通割草機解決方案:現場展示基于地瓜機器人智能計算芯片的廣和通割草機解決方案 數據來源:廣和通公眾號,東北證券 無埋線割草機,有效解決傳統割草機無埋線割草機,有效解決傳統割草機核心痛點。核心痛點。廣和通無圍線智能割草機器人解決方案集成自動駕駛、機器視覺、人工智能
135、、神經網絡和高精差分 GPS 定位等技術,全面實現割草機器人的環境感知、導航定位、地圖構建、規劃決策、避障等功能,在有效解決傳統割草機痛點的同時,極大程度降低了客戶的開發周期和投入成本。傳統割草機器人存在智能化程度較低、需要人工預埋邊界線等問題,導致布置靈活傳統割草機器人存在智能化程度較低、需要人工預埋邊界線等問題,導致布置靈活性差、人工和維護成本較高,亟需技術升級。性差、人工和維護成本較高,亟需技術升級。廣和通公司憑借其在 AI 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推出了無圍線智能割草機器人解決方案。這一方案以 AI 技術為核心,采用單目攝像頭、雙目相機、RTK 等新型傳感器,實現了無人化、高度智能化的割草
136、作業,顯著提升了割草效率和用戶體驗。針對傳統割草機需預埋邊界線導致的部署成本高、靈活性差等痛點,廣和通智能割針對傳統割草機需預埋邊界線導致的部署成本高、靈活性差等痛點,廣和通智能割草機解決方案通過機器視覺、草機解決方案通過機器視覺、AI 算法等技術實現多重能力突破。算法等技術實現多重能力突破。在視覺自主建圖方面,采用 RGB 攝像頭,并融合機器視覺算法,實現草坪邊界自動識別與高精度地圖構建,可自動尋邊和自主沿邊回充。為提高割草機全場景避障能力,解決方案支持靜態障礙物識別與動態寵物檢測。廣和通提供集成主控板、算法板、電驅板的完整軟硬件方案,搭配路徑規劃與能源管理算法 SDK,大大降低客戶終端開發
137、時間和部署成本。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4/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自動尋邊:自動尋邊:無需人工預埋圍線,割草機器人開機后能夠自動識別草坪邊界。智能感知,精準避障:智能感知,精準避障:通過 AI 技術自動識別草坪中的高草、籬笆、樹木等障礙物,確保割草過程的安全和高效。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定位:采用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系統,輕松實現“厘米級”精準定位。在 RTK失效和跳變下,定位精度仍保持3cm。斷點續割:斷點續割:在割草過程中遇到中斷時,割草機器人能夠從斷點處繼續工作,保證工作效率。規劃切割:規劃切割:支持規劃式的弓形線切割方式,不僅美觀,還能提升割
138、草效率。地圖功能:地圖功能:割草機器人能夠根據地圖形狀生成最優路徑,實現高效切割。多功能切割:多功能切割:支持沿邊切割、預約切割、多區域切割等多種切割模式。自動回充與避雨:自動回充與避雨:割草機器人具備自動回充功能,并能在雨天自動避雨,減少人工干預。圖圖 44:割草機器人:割草機器人 數據來源:廣和通公眾號,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5/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圖圖 45:方案示意圖方案示意圖 數據來源:廣和通公眾號,東北證券 方案優勢:方案優勢:數據優勢:數據優勢:百萬級實地場景數據集支撐百萬級實地場景數據集支撐,完成百萬級實地場景數
139、據集的采集。完成百萬級實地場景數據集的采集。經過篩選、標注和清洗,訓練出高質量 AI 模型。廣和通完成百萬級實地場景數據集的采集,這一龐大的數據量涵蓋了各種復雜多樣的草坪環境,如不同地形地貌(斜坡、起伏草坪)、不同植被分布(雜草叢生、疏密不一的草叢)以及不同的光照條件(強光直射、陰影區域)等場景。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標注和清洗,確保數據的高質量與準確性,進而訓練出高質量的 AI 模型。這使得智能割草機器人能夠基于海量且精準的數據,對不同的工作環境具備更強大的感知和適應能力,極大提升機器人在復雜實地場景下作業的穩定性與準確性。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用戶反饋的持續收集,廣和通的數據集將不斷更
140、新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用戶反饋的持續收集,廣和通的數據集將不斷更新擴充。擴充?;谛碌臄祿M行 AI 模型的持續訓練與優化,能讓智能割草機器人的智能水平持續提升,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與新出現的復雜環境,始終保持行業領先的智能作業能力。算法優勢:算法優勢:創新的創新的 GHT-SLAM 模型:模型:廣和通自主研發的 GHT-SLAM 模型,創新性地將類 VIO(視覺慣性里程計)和 RTK(實時動態差分定位)技術相結合。在 GNSS 信號受限或完全缺失的環境下,該模型能夠充分發揮類 VIO 高頻率、低延遲的特性,實時跟蹤機器人的運動狀態,快速提供相對位置信息,使機器人能夠及時對自身姿態和移動
141、方向做出調整;同時,借助 RTK 高精度、魯棒性的特點,在信號良好時為機器人提供精確的絕對定位,確保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也能準確知曉自身的全局位置,為割草機器人系統提供更可靠的導航能力。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6/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復雜環境適應性強:復雜環境適應性強:在實際草坪環境中,諸如樹木、建筑物等障礙物容易遮擋 GNSS 信號,傳統導航方式往往難以正常工作。而廣和通的GHT-SLAM模型,通過融合類 VIO 和 RTK 技術,讓智能割草機器人在這種復雜環境下依然能夠實現穩定、精準的導航與地圖構建,有效避開障礙物,規劃出合理高效的割草路
142、徑,顯著提升作業效率和安全性。降本優勢:降本優勢:供應鏈嚴格把控:供應鏈嚴格把控:廣和通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全球眾多優質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對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嚴格把控,從原材料采購、零部件生產到產品組裝,確保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都得到合理控制。在原材料采購方面,憑借大規模采購的優勢,與供應商協商爭取更優惠的價格;在零部件生產環節,對生產工藝和質量進行嚴格監督,減少次品率,降低生產成本。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公司內部實施精細化管理策略,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浪費,提高生產效率。通過精準的庫存管理,降低庫存積壓成本,確保原材料和產品的流轉高效順暢。在
143、研發環節,合理配置研發資源,避免盲目投入,提高研發成果的轉化率,降低單位產品的研發成本分攤。攜手共進策略:攜手共進策略:廣和通與客戶保持緊密合作,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從產品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成本因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在保證產品性能和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設計、選用合適的材料和零部件等方式,幫助客戶降低產品的整體成本。同時,與客戶共享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助力客戶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優勢。3.4.2.具身智能機器人,從模組到整機,已具備全流程能力 Fibot 是廣和通專為具身智能開發的平臺是廣和通專為具身智能開發的平臺,全方位賦能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與應全方位賦能具身智
144、能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用。Fibot 作為一款行業級具身智能機器人參考設計,集成了機械臂、計算平臺和全向移動底盤,全方位賦能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Fibot 憑借其先進的技術架構、靈活的設計以及強大的二次開發能力,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有力推動了具身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落地與發展,在具身智能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有望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驅動力。計算平臺方面:計算平臺方面:采用高算力架構,以廣和通高算力智能模組 SC171 作為主控。SC171基于高通QCM6490 物聯網解決方案設計,QCM6490 采用 8 核高性能處理器,具備高達 12TOPS 算
145、力,可對數據進行高效計算與處理,同時集成多種 AI 算法,助力終端實現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讓機器人能夠在本地快速分析處理復雜數據,減少對云端的依賴,提升響應速度與數據安全性。并且,該平臺實現了 Android/Linux 融合系統,極大地方便了客戶進行軟件及算法的開發及驗證,可輕松實現從仿真訓練到實體部署的無縫銜接,為開發者提供了便捷且高效的開發環境。機械臂設計方面:機械臂設計方面:Fibot 配備升降結構并支持 ROS 控制。這一設計使得執行機械臂能夠在高低不同的位置靈活作業,突破了傳統機械臂工作空間的限制,大大擴展了其工作范圍,從而能夠勝任更復雜、多樣化的訓練任務與實際應用。例如在工業生
146、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7/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產場景中,可靈活應對不同高度流水線上零部件的抓取、組裝等操作;在家庭服務場景下,能夠協助完成從高處取物到低位清潔等一系列家務任務。此外,相比原斯坦福 Mobile ALOHA 方案,Fibot 對機械臂進行了顯著優化,賦予其更多的自由度及臂展范圍,并將機械臂額定負載能力提升超 150%,使其在面對復雜場景或任務時,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搬運較重物品,還是在狹窄空間內精準操作,都能游刃有余。底盤設計方面:底盤設計方面:采用大直徑全向輪設計。這一設計支持平移運動,讓機器人在狹窄環境中具備卓越的
147、通行能力,能夠輕松實現原地旋轉或平移,靈活穿梭于各類復雜空間。同時,大直徑輪胎增強了底盤的通過性,可適應非越野型室外場景,實現室內外多場景兼容。在智慧物流倉庫中,Fibot 能夠憑借其靈活的底盤在貨架間狹窄通道高效運輸貨物;在室外園區配送場景下,也能穩定行駛,完成配送任務。此外,Fibot 還貼心提供手動操作模式,可通過手柄開關快速切換,實現手動移動及升降操作,并且這一過程不會影響里程計數據,為移動教學等應用場景提供了極大便利,例如在機器人操作培訓中,學員可通過手動模式直觀感受機器人運動邏輯,快速上手。圖圖 46:Fibot 零部件零部件 數據來源:廣和通公眾號,東北證券 Fibot 集成了深
148、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多種集成了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多種 AI 算法,結合高效的感知系統與智能決策算法,結合高效的感知系統與智能決策框架,為客戶的二次開發提供了強大助力??蚣?,為客戶的二次開發提供了強大助力。通過底盤選配的激光雷達或雙目模組,Fibot 能夠實現室內外的空間感知及建圖、路徑規劃和動態避障等算法的二次開發。在實際應用中,當機器人在未知環境中運行時,激光雷達或雙目模組實時采集周圍環境數據,AI 算法快速處理分析,從而規劃出安全、高效的行動路徑,并能及時躲避動態障礙物,保障機器人運行安全。例如在智能安防巡邏場景中,Fibot 可自主規劃巡邏路線,遇到突發障礙時靈活調整路徑,同時利用感知系
149、統實時監測周邊環境安全狀況。應用領域應用領域角度角度,Fibot 展現出廣泛的適用性。展現出廣泛的適用性。在智能制造領域,它能夠承擔重復性高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8/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的生產任務,通過自主學習不斷優化生產線流程,提高生產效率與靈活性,如在電子產品組裝生產線中,精準完成零部件的抓取、安裝等操作;在醫療健康領域,其高精度機械手臂可為手術輔助、康復治療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康復訓練中,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訓練需求,精準控制機械臂動作,輔助患者進行康復運動,有效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在智慧物流領域,可實現貨物的智能搬運、分揀與配送
150、,提高物流倉儲及運輸效率;在教育娛樂領域,可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理解機器人技術與 AI 原理,也可用于開發互動式娛樂產品,為用戶帶來新奇體驗。圖圖 47:具身智能機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器人開發平臺 Fibot 數據來源:廣和通官網,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49/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4.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4.1.估值分析 估值方面,相比業內其他企業,更具上升空間。估值方面,相比業內其他企業,更具上升空間。通過對比行業內其他幾個主要企業,包括移遠通信、美格智能、有方科技等,我們認為廣和通應給予更高的估值。主要原因
151、有幾點:1)目前行業平均 PE(TTM)為 54.81,廣和通 PE(TTM)僅為 36.74,低于行業平均,估值相對便宜;2)廣和通和移遠通信同為無線通信模組行業內的TOP1、TOP2,二者估值相近,但考慮到廣和通除了傳統主業以外,近幾年加速布局端側 AI&機器人板塊,未來將為公司提供更多新增長動力源,我們認為相較業內其他企業,廣和通更具備想象空間,應給予更高的估值。表表 2:可比公司估值對比:可比公司估值對比 可比公司可比公司 收盤價收盤價 PE(TTM)PB(MRQ)PS(TTM)EPS ROE(%)廣和通廣和通 27.98 35.82 5.74 2.70 0.88 20.17 移遠通信
152、移遠通信 75.33 26.44 4.64 0.99 2.23 15.28 美格智能美格智能 48.17 71.89 7.79 3.75 0.52 8.94 有方科技有方科技 54.68 85.09 5.76 1.54 1.09 12.61 平均平均 54.81 數據來源:東北證券 4.2.盈利預測 預計 2025-2027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6.83/8.21/9.40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2%/+20.18%/+14.59%,對應 PE 分別為 33x/28x/24x,維持“買入”評級。表表 3:2025-2027 年公司盈利預測年公司盈利預測(百萬元)(百萬元)年份年份 2
153、024 2025E 2026E 2027E IOT 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模塊 收入 7,908.87 9,095.21 10,459.49 11,505.44 YOY 5.30%15.00%15.00%10.00%成本 6,372.88 7,276.16 8,367.59 9,204.35 毛利 1,535.99 1,819.04 2,091.90 2,301.09 毛利率 19.42%20.00%20.00%20.00%其他主營業務其他主營業務 收入 279.98 307.98 369.57 443.48 YOY 36.73%10.00%20.00%20.00%成本 233.05 246.3
154、8 295.66 354.79 毛利 46.93 61.60 73.91 88.70 毛利率 16.76%20.00%20.00%20.00%數據來源:東北證券 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0/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4.3.風險提示 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盈利能力下滑風險;下游拓展不及預期風險;研發投入不及預期風險;業績預測和估值判斷不達預期風險。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1/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附表:財務報表預測摘要及指標附表:財務報表預測摘要及指標 Table_Forcast 資產負債表(百萬元)
155、資產負債表(百萬元)2024A 2025E 2026E 2027E 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現金流量表(百萬元)2024A 2025E 2026E 2027E 貨幣資金 1,120 1,462 1,851 2,285 凈利潤凈利潤 677 688 828 949 交易性金融資產 374 374 374 374 資產減值準備 59 45 46 46 應收款項 2,065 2,635 2,901 3,219 折舊及攤銷 162 79 79 59 存貨 980 1,403 1,547 1,684 公允價值變動損失-2 0 0 0 其他流動資產 783 783 783 783 財務費用 60 37 37
156、37 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資產合計 6,283 7,474 8,437 9,447 投資損失-163-109-136-16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運營資本變動-355-236-206-214 長期投資凈額 57 57 57 57 其他 2 0 0 0 固定資產 79 46 13 0 經營活動經營活動凈凈現金流現金流量量 440 503 647 716 無形資產 334 263 194 127 投資活動投資活動凈凈現金流現金流量量-479 78 106 131 商譽 13 13 13 13 融資活動融資活動凈凈現金流現金流量量-244-239-365-413 非非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資產合計 1,266
157、1,173 1,078 1,003 企業自由現金流企業自由現金流-193 605 692 782 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7,549 8,647 9,514 10,450 短期借款 672 672 672 672 應付款項 2,026 2,490 2,788 3,081 財務與估值指標財務與估值指標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預收款項 0 0 0 0 每股指標每股指標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420 502 502 502 每股收益(元)0.88 0.89 1.07 1.23 流動負債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3,647 4,340 4,708 5,070 每股凈資產(元)4.71 5
158、.23 5.88 6.61 長期借款 190 190 190 190 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元)0.57 0.66 0.85 0.93 其他長期負債 99 98 98 98 成長性指標成長性指標 長期負債合計長期負債合計 289 288 288 288 營業收入增長率 6.1%14.8%15.2%10.3%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3,936 4,628 4,996 5,358 凈利潤增長率 18.5%2.2%20.2%14.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合計 3,604 4,005 4,498 5,063 盈利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 少數股東權益 9 14 21 29 毛利率 19.3%20.0%20.0%2
159、0.0%負債和股東權益總計負債和股東權益總計 7,549 8,647 9,514 10,450 凈利潤率 8.2%7.3%7.6%7.9%運營效率指標運營效率指標 利潤表(百萬元)利潤表(百萬元)2024A 2025E 2026E 2027E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85.41 85.38 87.65 87.67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 8,189 9,403 10,829 11,949 存貨周轉天數 61.73 57.01 61.28 60.83 營業成本 6,606 7,523 8,663 9,559 償債能力指標償債能力指標 營業稅金及附加 20 23 26 29 資產負債率 52.1%53.5%5
160、2.5%51.3%資產減值損失-46-45-46-46 流動比率 1.72 1.72 1.79 1.86 銷售費用 193 251 283 309 速動比率 1.21 1.19 1.27 1.35 管理費用 178 198 233 255 費用率指標費用率指標 財務費用 28 26 22 18 銷售費用率 2.4%2.7%2.6%2.6%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 2 0 0 0 管理費用率 2.2%2.1%2.1%2.1%投資凈收益 163 109 136 161 財務費用率 0.3%0.3%0.2%0.2%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670 703 847 966 分紅指標分紅指標 營業外收支凈額 0 0
161、0 0 股息收益率 1.2%1.2%1.4%1.7%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670 703 847 966 估值指標估值指標 所得稅-6 15 20 17 P/E(倍)22.90 33.25 27.67 24.14 凈利潤 677 688 828 949 P/B(倍)4.28 5.67 5.05 4.48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 668 683 821 940 P/S(倍)1.88 2.41 2.10 1.90 少數股東損益 9 5 7 8 凈資產收益率 20.2%17.0%18.2%18.6%資料來源:東北證券 股息收益率=(除權后年度每股現金紅利總和/報告首頁收盤價)*100%。請
162、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2/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研究團隊簡介:研究團隊簡介:Table_Introduction 要文強:東北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格拉斯哥大學碩士,擁有 3 年軍工、通信產業一級市場投資經驗以及航天產業從業經驗,2020 年加入東北證券,擔任軍工行業分析師,2023 年擔任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執業證書編號:S0550523010004。陳建森:悉尼大學金融學碩士,新南威爾士大學經濟學學士。曾就職于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制造業組,2023 年加入東北證券,現任東北證券通信組分析師。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
163、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本報告遵循合規、客觀、專業、審慎的制作原則,所采用數據、資料的來源合法合規,文字闡述反映了作者的真實觀點,報告結論未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投資投資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股票 投資 評級 說明 買入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超越市場基準 15%以上。投資評級中所涉及的市場基準: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市場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市場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市場基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指數為市場基準。增持 未來 6 個
164、月內,股價漲幅超越市場基準 5%至 15%之間。中性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介于市場基準-5%至 5%之間。減持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落后市場基準 5%至 15%之間。賣出 未來 6 個月內,股價漲幅落后市場基準 15%以上。行業 投資 評級 說明 優于大勢 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超越市場基準。同步大勢 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與市場基準持平。落后大勢 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落后于市場基準。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聲明及說明 53/53 廣和通廣和通/公司深度公司深度 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本報告由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
165、制作并僅向本公司客戶發布,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接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不發生變化。本報告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證券買賣建議。本公司及其雇員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在任何情況下,我公司及其雇員對任何人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本公司或其關聯機構
166、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并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不進行披露;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財務顧問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須在本公司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本報告的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若本公司客戶(以下稱“該客戶”)向第三方發送本報告,則由該客戶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提醒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注意,本公司不對通過此種途徑獲得本報告所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地址 郵編郵編 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生態大街 6666 號 130119 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錦什坊街 28 號恒奧中心 D 座 100033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 799 號 200127 中國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三路 1006 號諾德中心 34D 518038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冼村街道黃埔大道西 122 號之二星輝中心 15 樓 5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