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總結:國補拉動需求看好AI端側及自主可控浪潮-250520(4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子行業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總結:國補拉動需求看好AI端側及自主可控浪潮-250520(40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025 年年 05 月月 20 日日行業研究行業研究評級:推薦評級:推薦(維持維持)研究所:證券分析師:姚丹丹S證券分析師:鄭奇S證券分析師:孫華圳S證券分析師:高力洋S證券分析師:李明明S證券分析師:傅麒丞S聯系人:李惠S聯系人:李曉康STable_Title國補拉動需求國補拉動需求,看好看好 AI 端側及自主可控浪端側及自主可控浪潮潮電子行業電子行業 2024 年年報和年年報和 2025 年一季報總結年一季報總結最近一年走勢行業相對表現2025/05/20表現1M3M12M電子2.9%-9.7%32.2%滬深 3003.3%-0.8%5.6%相關
2、報告消費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電芯國產替代加速,端側 AI 助力電池環節量價齊升(推薦)*消費電子*姚丹丹2025-02-12AI 端側大浪潮來襲,自主可控進程加速電子行業 2025 年度策略報告(推薦)*電子*鄭奇,姚丹丹,傅麒丞,高力洋2024-12-27散熱行業報告:端側 AI 進程加速,驅動散熱材料量價雙升(推薦)*消費電子*傅麒丞,姚丹丹2024-12-18電子行業 2024 年中報總結:板塊穩健增長,AI端側浪潮即至(推薦)*電子*姚丹丹,鄭奇,高力洋2024-09-18投資要點投資要點:半導體:需求復蘇背景下半導體:需求復蘇背景下景氣度持續向好,自主可控趨勢明確。景氣度持續向好,自主
3、可控趨勢明確。2025Q1,在國補及 AI 端側等新興應用的雙重帶動下,數字芯片設計板塊業績表現亮眼,營收、利潤同比均實現快速增長;同時,得益于行業周期復蘇,半導體封測板塊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此外,隨著國內晶圓廠的擴產及設備國產化率的提升,半導體設備板塊訂單增長趨勢樂觀,業績持續穩健增長。半導體設備板塊 2025Q1 業績同比快速增長,材料板塊 2025Q1毛利率及凈利率同環比均有所提升。當前自主可控仍然是半導體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未來國內先進邏輯及存儲廠商仍有擴產空間,資本開支有望維持增長態勢,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公司預計將充分受益,建議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
4、科技、芯源微、華海清科、富創精密、茂萊光學、鼎龍股拓荊科技、芯源微、華海清科、富創精密、茂萊光學、鼎龍股份、安集科技份、安集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數字芯片設計行業 2025Q1 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比保持增長。2025Q1,國補對消費需求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帶動智能可穿戴市場持續增長。同時,AIoT 市場增長迅猛,汽車電子、工業視覺、工業檢測以及各類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快速增長。以Deepseek 為代表的國內 AI 大模型技術開源化,為邊緣、端側的 AIoT 快速發展帶來全新機遇。此外,受益于 AI 產業趨勢,行業需求旺盛,DDR5 滲透率持續提升,相關內存接口芯片也有望放量,建議關注恒玄科技恒玄科技
5、、瑞芯微瑞芯微、瀾起科技瀾起科技、全志科技全志科技、炬芯科技炬芯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模擬芯片國產替代有望加速。模擬芯片設計行業 2024 年與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模擬 IC 行業深度報告各下游階梯型筑底回升,格局優化下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周期(推薦)*電子*李明明,姚丹丹2025-03-102025Q1 營收實現同比增長,毛利率整體呈現一定波動。展望未來,隨著下游需求全面回暖,疊加國產模擬廠商在高端料號的持續突破、下游客戶國產替代的意愿提升、以及行業內公司并購整合的加速,國內模擬芯片公司的長期成長空間值得期待,建議關注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杰華特、艾為電子、南圣邦股份、納
6、芯微、思瑞浦、杰華特、艾為電子、南芯科技、英集芯、晶豐明源、美芯晟、帝奧微、希荻微芯科技、英集芯、晶豐明源、美芯晟、帝奧微、希荻微等模擬公司。2025 年一季度,隨著經濟形勢向好及國家“兩新”政策推廣,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旺盛。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迅猛,帶動需求持續增長,分立器件板塊 2025Q1 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快速增長。建議關注新潔能、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新潔能、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技技等行業龍頭公司。行業復蘇背景下,2024 年封測板塊實現了產能利用率提升,整體業績同比穩健增長,2025Q1 經營同比改善,建議關注基本面持續改善且積極布局先進封裝領域的長電科技、通富微電、
7、甬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甬矽電子、華天科技矽電子、華天科技等,建議關注國內晶圓廠商中芯國際、華虹中芯國際、華虹公司公司等。消費電子:消費電子:2025 年 Q1,國補拉動下智能機與 PC 等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同比保持增長態勢,展望未來,MCP 協議助力 AI Agent 發展,有望提高消費者使用體驗,進而帶動一波換機潮。建議關注整機組裝廠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終端品牌廠商傳音控股、傳音控股、軟硬板龍頭鵬鼎控股鵬鼎控股、智能硬件 ODM 龍頭華勤技術和龍旗科技華勤技術和龍旗科技、聲學龍頭歌爾股份歌爾股份、消費電芯龍頭珠海冠宇珠海冠宇、PACK 龍頭欣旺達欣旺達和德賽電池德賽電池、軟板供應商東山東山精密
8、精密、散熱功能件供應商領益智造領益智造、外觀件供應商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和長盈長盈精密精密等,同時光學微創新建議關注藍特光學藍特光學、奧比中光和水晶光電奧比中光和水晶光電。面板面板:2024 年與 2025Q1 收入均有同比增長。進入 2025 年 5 月份,TV 面板需求開始減弱。為應對需求下滑,主要面板廠在 5 月勞動節期間開始減產。未來隨著關稅帶動提前備貨因素消化等,價格和稼動率有望進入上升趨勢。建議關注京東方。建議關注京東方 A、TCL 科技、彩虹股份科技、彩虹股份等等。元件:元件:隨著 AI、數據中心、VR/AR、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駕駛等產業的創新發展,下游應用領域對 PCB 的性能提出了
9、更高的要求,如高頻、高速、高壓、耐熱、低損耗等。AI 服務器等科技發展帶來 PCB市場的新機遇。端側 AI 的發展有望持續帶動 PCB 技術需求升級,多層板逐漸占據主要市場地位,高性能 PCB 產品有望步入快車道。隨著 AI 需求的持續增長,AI 服務器有望快速放量,建議關注滬電股滬電股份份、興森科技興森科技、景旺電子景旺電子、勝宏科技勝宏科技、深南電路深南電路、生益科技生益科技、生益生益電子電子、方正科技方正科技等行業龍頭。臺系電子制造商國巨的月度營收 2024年 3 月開始同比增長延續至 2025 年 3 月,華新科、禾伸堂等其他被動元件廠商 2025Q1 營收亦呈現同比回暖趨勢。我們認為
10、被動元件市場整體景氣度保持穩定并趨向好轉。建議關注三環集團、順絡電三環集團、順絡電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子、法拉電子子、法拉電子等。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AI 端側有望成為電子行業未來幾年成長的主驅動,手機 PC 換機潮及眼鏡、機器人等新的端側品類打開行業成長空間,半導體公司一方面受益于國產替代浪潮,另一方面未來也有機會在 AI 大浪潮中享受產業升級的紅利。維持電子行業“推薦”評級。重點關注標的:重點關注標的:立訊精密、傳音控股、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珠海冠宇、鵬鼎控股、瀾起科技、華勤技術、思特威、韋爾股份、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三環集團、滬電股份、順絡
11、電子、潔美科技。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國際貿易形勢波動、宏觀經濟波動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AI 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部分數據可能存在統計口徑偏差。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4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公司重點公司股票股票2025/05/20EPSPE投資投資代碼代碼名稱名稱股價股價20242025E2026E20242025E2026E評級評級002475.SZ立訊精密32.601.862.282.86221411買入688036.SH 傳音控股76.474.904.935.79201613買入002371.SZ北方華創
12、433.6610.5714.0617.95373124買入688012.SH 中微公司178.202.613.895.25734634買入688772.SH 珠海冠宇13.710.380.81.07421713增持002938.SZ鵬鼎控股28.911.561.942.37231512買入688008.SH 瀾起科技78.111.251.922.61554130未評級603296.SH 華勤技術70.752.893.574.34252016未評級688213.SH 思特威91.960.982.083.01794431買入603501.SH 韋爾股份131.652.773.464.6938382
13、8買入300661.SZ圣邦股份96.851.061.391.95777050未評級688052.SH 納芯微178.00-2.860.241.31-742136買入688536.SH 思瑞浦149.01-1.501.022.36-14663未評級300408.SZ三環集團33.461.141.431.73342319未評級002463.SZ滬電股份30.731.351.842.31291713未評級002138.SZ順絡電子26.741.051.331.64312016未評級002859.SZ潔美科技18.400.470.660.89442821未評級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未評
14、級公司的盈利預測使用 wind 一致預測)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5內容目錄內容目錄1、電子:業績穩健增長,補貼初見成效.82、半導體:景氣度持續向好,自主可控趨勢持續.92.1、半導體設備、材料:對華出口管制趨于嚴格,自主可控持續推進.102.2、數字芯片:AI 端側落地帶來發展機遇,營收及盈利能力持續增長.152.3、模擬芯片:工業復蘇具備可持續性,汽車國產替代有望加速.182.4、分立器件:部分公司庫存去化,靜待行業復蘇.202.5、半導體封測:下游需求景氣,業績同比穩健增長.233、消費電子:端側 AI 產品層出不窮,系統級 AI 進程加速.254、面板:2025Q2
15、面板廠下調稼動率以應對需求減弱,MNT 面板價格上漲態勢持續.295、元件:PCB 受益 AI 驅動,被動元件景氣度持續好轉.325.1、PCB:AI 驅動,高端 PCB 產能加速布局.335.2、被動元件:景氣度持續好轉,國巨營收、毛利率保持可持續回暖態勢.356、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367、重點關注個股.378、風險提示.38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6圖表目錄圖表目錄圖 1:電子行業營收及同比情況.8圖 2:電子行業歸母凈利潤及同比情況.8圖 3:電子行業季度營收及同比情況.8圖 4:電子行業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情況.8圖 5:電子行業年度利潤率情況.9圖 6:電子行業季度
16、利潤率情況.9圖 7:半導體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9圖 8:半導體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9圖 9:半導體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10圖 10: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10圖 11: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10圖 12: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11圖 13:主要半導體設備公司合同負債情況(單位:億元).11圖 14:2020-2026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12圖 15:中國芯片市場規模與芯片制造業產值對比.12圖 16: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14圖 17: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14圖 18: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14圖 19:數字芯片
17、設計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15圖 20: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15圖 21: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16圖 22:主要數字芯片設計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16圖 23:2024 年全球/中國可穿戴腕帶設備全五大品牌廠份額及出貨量同比增速.17圖 24:2024 年全球個人智能音頻設備&TWS 出貨量及增速.17圖 25: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金).18圖 26:AI 智能眼鏡銷量規模(萬副).18圖 27: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18圖 28: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18圖 29: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19圖 30
18、:主要模擬芯片設計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19圖 31: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20圖 32: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20圖 33: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21圖 34:主要分立器件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21圖 35: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22圖 36:2025 年 4 月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22圖 37:各類分立器件價格及交期趨勢.23圖 38: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24圖 39: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24圖 40: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24圖 41:2023-2029 年全球半導體先進封裝市場規模變化.25圖 42
19、:消費電子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25圖 43:消費電子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25圖 44:消費電子板塊利潤率情況.26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7圖 45: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及同比情況.26圖 46:全球 PC 出貨量及同比情況.26圖 47:英特爾酷睿 200H 系列處理器.27圖 48:全球 AI 眼鏡銷量(萬副).27圖 49: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情況(億美元).27圖 50:人形機器人拆解.28圖 51:人形機器人部分公司.28圖 52:模型上下文協議(MCP)架構.29圖 53:面板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30圖 54:面板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30圖 55:面板板塊
20、利潤率情況.30圖 56:Omdia 各尺寸 TV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31圖 57:WitsView 各尺寸 TV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31圖 58:Omdia 各尺寸 MNT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31圖 59:Omdia 各尺寸 NB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31圖 60:Omdia 各尺寸 Tablet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32圖 61:Omdia 各尺寸手機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32圖 62:元件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32圖 63:元件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32圖 64:元件板塊利潤率情況.33圖 65:PCB 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33圖 6
21、6:PCB 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33圖 67:PCB 板塊利潤率情況.34圖 68:被動元件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35圖 69:被動元件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35圖 70:被動元件板塊利潤率情況.36表 1:國內晶圓廠在建及計劃擴產情況概覽.13表 2: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情況概覽.13表 3:2025 年區域 PCB 產值預測(單位:百萬美元).34表 4:2024-2029 區域 PCB 產值復合增長率預測.35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81、電子:業績穩健增長,補貼初見成效電子:業績穩健增長,補貼初見成效2024 年,電子行業實現營收 34802.55 億元,同比
22、增長 17.37%,歸母凈利潤1379.13 億元,同比增長 35.83%;2025Q1 實現營收 8412.04 億元,同比增長17.57%,歸母凈利潤 353.56 億元,同比增長 28.09%。2024 年和 2025 年 Q1,電子行業整體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保持同比增長,利潤同比增速顯著高于營收同比增速。2024 年下半年全國多地開啟家電和 3C 補貼,2025 年一季度國補正式落地,電子行業顯著受益。圖圖 1:電子行業營收及同比情況電子行業營收及同比情況圖圖 2:電子行業歸母凈利潤及同比情況電子行業歸母凈利潤及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
23、圖圖 3:電子行業季度營收及同比情況電子行業季度營收及同比情況圖圖 4:電子行業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情況電子行業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電子行業毛利率為 15.58%,同比下滑 0.54pct,凈利率為 3.76%,同比提升0.30pct;2025Q1毛利率為15.52%,同比下滑0.10pct,環比提升0.76pct,凈利率為 4.13%,同比提升 0.50pct,環比提升 1.37pct。2025 年 Q1,電子行業凈利率同比改善。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9圖圖 5:電子行業年度利潤率情況電子
24、行業年度利潤率情況圖圖 6:電子行業季度利潤率情況電子行業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半導體:景氣度持續向好,自主可控趨勢持續半導體:景氣度持續向好,自主可控趨勢持續2024 年,半導體板塊實現營收 6022.25 億元,同比增長 21.10%,歸母凈利潤353.41 億元,同比增長 12.82%;2025Q1 實現營收 1281.31 億元,同比增長14.35%,歸母凈利潤 79.04 億元,同比增長 28.75%,在國補+國產替代雙催化背景下,板塊增速亮眼。圖圖 7:半導體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半導體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8:半導體行
25、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半導體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半導體板塊毛利率為 25.30%,同比下滑 0.77pct,凈利率為 5.62%,同比下滑 0.56pct;2025Q1 毛利率為 26.96%,同比提升 2.61pct,環比提升2.23pct,凈利率為 5.71%,同比提升 1.12pct,環比提升 2.25pct。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0圖圖 9:半導體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半導體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需求復蘇背景下景氣度持續向好,外部環境變化助力自主可控趨
26、勢明確。需求復蘇背景下景氣度持續向好,外部環境變化助力自主可控趨勢明確。2025Q1,在國補及 AI 端側等新興應用的雙重帶動下,數字芯片設計板塊業績表現亮眼,營收、利潤同比均實現快速增長;同時,得益于行業周期復蘇,半導體封測板塊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此外,隨著國內晶圓廠的擴產及設備國產化率的提升,半導體設備板塊訂單增長趨勢樂觀,業績持續穩健增長。2.1、半導體設備、材料:對華出口管制趨于嚴格,半導體設備、材料:對華出口管制趨于嚴格,自主可控持續推進自主可控持續推進2024 年,半導體設備板塊實現營收 718.45 億元,同比增長 38.59%,歸母凈利潤 121.76 億元,同比增長 22.7
27、6%;2025Q1 實現營收 178.85 億元,同比增長33.38%,歸母凈利潤 25.65 億元,同比增長 24.12%。圖圖 10: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11: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12024 年,半導體設備板塊毛利率為 42.24%,同比提升 21.95pct,凈利率為16.89%,同比提升 12.30pct;2025Q1 毛利率為 41.63%,同比下滑 1.60pct,環比提升 2.33p
28、ct,凈利率為 14.02%,同比下滑 1.11pct,環比下滑 0.44pct。圖圖 12: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半導體設備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新簽訂單情況良好新簽訂單情況良好,設備公司增長潛力十足設備公司增長潛力十足。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多家設備公司合同負債+存貨金額較 2024 年末實現增長,表明公司新簽訂單及產品備貨情況樂觀,以拓荊科技為例,其 2024 年末在手訂單 94 億元,同比 2023 年末增長 34.85%,為后續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圖圖 13:主要半導體設備公司合同負債情況(單位:億元)主要半導體設備公司合同負債情況(單位
29、:億元)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AI 等新興需求帶動芯片性能要求提升等新興需求帶動芯片性能要求提升,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將維持增長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預計將維持增長。隨著新興需求不斷涌現,半導體設備也需要隨之更新迭代以滿足更先進制程芯片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2的生產要求,市場規模預計也將持續增長,根據拓荊科技 2024 年年報轉引 SEMI統計,2024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約 117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并將維持增長態勢,2026 年預計將達到 1394 億美元。圖圖 14:2020-2026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資料來源:
30、拓荊科技公司公告,SEMI,國海證券研究所芯片自給率仍有提升空間芯片自給率仍有提升空間。根據 TechInsights 的數據,2023 年中國芯片自給率預計在 23.3%左右,但如果排除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的產值,僅考慮中國本土企業,中國芯片自給率僅為 12%左右,本土晶圓廠仍存在較大的擴產空間。圖圖 15:中國芯片市場規模與芯片制造業產值對比中國芯片市場規模與芯片制造業產值對比資料來源:TechInsights,半導體產業縱橫本土晶圓廠擴產有望帶動設備及零部件需求提升本土晶圓廠擴產有望帶動設備及零部件需求提升。根據集邦咨詢數據,截至 2023年 12 月,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長江存儲等本土
31、晶圓廠均有產線處于在建過程,且未來國內仍有包括合肥長鑫在內的多家晶圓廠存在擴產計劃,預計未來上游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公司將充分受益于本土晶圓廠的擴產。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3表表 1:國內晶圓廠在建及計劃擴產情況概覽國內晶圓廠在建及計劃擴產情況概覽公司公司地點地點建設狀態建設狀態晶圓尺寸晶圓尺寸規劃產能(萬片規劃產能(萬片/月)月)中芯國際深圳在建12 英寸10中芯國際北京在建12 英寸10中芯國際上海在建12 英寸3.5中芯東方上海在建12 英寸10中芯西青天津在建12 英寸10中芯集成紹興在建12 英寸1華虹半導體無錫在建12 英寸8華潤微深圳在建12 英寸48長江存儲武
32、漢在建12 英寸10紫光集團成都在建12 英寸30粵芯半導體廣州在建12 英寸4增芯科技廣州在建12 英寸6芯恩集成青島在建12 英寸8積塔半導體上海在建12 英寸5萬國半導體重慶在建12 英寸7中芯國際北京計劃12 英寸5華力微電子上海計劃12 英寸4晶合集成合肥計劃12 英寸4合肥長鑫/兆易創新合肥計劃12 英寸12.5士蘭微廈門計劃12 英寸8矽力杰青島計劃12 英寸4資料來源:集邦咨詢,半導體產業縱橫,國海證券研究所(注:時間截至 2023 年 12 月)海外出口管制趨嚴,自主可控背景下國產化率有望提升。海外出口管制趨嚴,自主可控背景下國產化率有望提升。自 2022 年 10 月美國公
33、布修訂后的出口管理條例以來,美國政府已多次加強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限制。面對日益收緊的出口管制,國內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趨勢有望進一步增強,國產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廠商有望在本土晶圓廠獲得更高的供應份額。表表 2: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情況概覽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情況概覽日期日期內容內容2022 年 10 月美國修訂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先進計算芯片以及包含此類芯片的產品、生產此類芯片所需半導體設備的對華出口,并將 31 家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清單。2023 年 10 月美國更新了先進計算芯片和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規則,并將兩家中國GPU 公司摩爾線程、壁仞科技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2024 年
34、9 月美國升級了對量子計算、先進半導體制造以及用于開發高性能芯片的GAAFET 技術的出口管制。2024 年 12 月美國再次修訂出口管制條例,針對半導體制造設備等增加了新的出口管制,并將 140 家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列入了實體清單資料來源: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解讀與應對吳曉雪等,財經雜志,芯智訊,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42024 年,半導體材料板塊實現營收 409.35 億元,同比增長 12.46%,歸母凈利潤 20.34 億元,同比下降 23.90%;2025Q1 實現營收 104.13 億元,同比增長10.93%,歸母凈利潤 6.72 億元,同比增長
35、40.35%。圖圖 16: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17: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注:部分極值未顯示)2024 年,半導體材料板塊毛利率為 18.93%,同比下滑 1.24pct,凈利率為 3.60%,同比下滑 3.50pct;2025Q1 毛利率為 20.66%,同比提升 1.85pct,環比提升4.29pct,凈利率為 5.50%,同比提升 1.24pct,環比提升 7.65pct。周期復蘇帶動客戶產能利用率提升,材料公司業績趨于改善。周期復
36、蘇帶動客戶產能利用率提升,材料公司業績趨于改善。得益于下游需求的復蘇,部分晶圓廠客戶產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帶動了對上游半導體材料的需求,相較 2023 年各季度,2024 年公司各單季度營收同比增速轉正,未來有望進一步改善。圖圖 18: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半導體材料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5展望未來,半導體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緊張,自主可控仍然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未來國內先進邏輯及存儲廠商仍有擴產空間,資本開支有望維持增長態勢,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公司預計將充分受益,建議關注北方華創北方華創、中微中微公司
37、、拓荊科技、芯源微、華海清科、富創精密、茂萊光學、鼎龍股份、安集公司、拓荊科技、芯源微、華海清科、富創精密、茂萊光學、鼎龍股份、安集科技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2.2、數字芯片:數字芯片:AI 端側落地帶來發展機遇,營收及盈端側落地帶來發展機遇,營收及盈利能力持續增長利能力持續增長2024 年,數字芯片設計板塊實現營收 1492.01 億元,同比增長 28.17%,歸母凈利潤 135.96 億元,同比增長 213.62%;2025Q1 實現營收 379.66 億元,同比增長 20.27%,歸母凈利潤 32.56 億元,同比增長 20.59%。圖圖 19: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數字芯片設計行
38、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20: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數字芯片設計板塊毛利率為 33.57%,同比提升 1.60pct,凈利率為9.47%,同比提升 5.49pct;2025Q1 毛利率為 32.68%,同比下滑 1.43pct,環比提升 0.82pct,凈利率為 8.96%,同比提升 0.21pct,環比提升 0.62pct。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6圖圖 21: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
39、海證券研究所庫存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恒玄科技、瀾起科技、中穎電子等 SoC、存儲、MCU 公司受益于下游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國補帶動需求復蘇等,庫存消化良好。圖圖 22:主要數字芯片設計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主要數字芯片設計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呈復蘇趨勢年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呈復蘇趨勢,中國市場貢獻主要增長動力中國市場貢獻主要增長動力。需求端來看,據 Canalys 公眾號數據,2024 年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實現穩步增長,出貨量達 1.93 億部,同比增長 4%。這是繼 2022 年市場調整后,
40、連續兩年實現增長,展現出復蘇勢頭。分品牌來看,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別是蘋果、小米、華為、三星和 Noise,市場份額分別為 18%、15%、14%、8%和 5%。其中,中國及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成為主要增長動力。中國市場方面,2024 年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別是華為、小米、XTC、蘋果和榮耀,市場份額分別為 37%、24%、9%、6%和 2%。2024 年全球個人音頻設備所有品類出貨量均呈現增長年全球個人音頻設備所有品類出貨量均呈現增長,大中華區增速領跑全球大中華區增速領跑全球。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市場方面,據 Canalys 公眾號數據,2024 年全球個人智能音證券研
41、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7頻設備(包括 TWS、無線頭戴式耳機和無線頸掛式耳機)的出貨量達到 4.55 億臺,同比增長 11.2%。所有產品類別的出貨量均有所增長,其中中國和新興市場(亞太地區、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是主要的增長的市場。分區域來看,大中華區以 22%的增長率領先,其次是亞太地區(19%)、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10%)和拉美地區(7%)。分品牌來看,2024 全球個人音頻設備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別是蘋果、三星、boAT、小米和索尼,市場份額分別為 18%、8.3%、6.2%、5.9%和 4%。2024 全球 TWS 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別是蘋果、三星、小米、boAt
42、 和華為,市場份額分別為 23.1%、8.5%、7.9%、6%和 4.5%。圖圖 23:2024 年全球年全球/中國可穿戴中國可穿戴腕腕帶帶設備設備全五大品牌全五大品牌廠份額及出貨量同比增速廠份額及出貨量同比增速圖圖 24:2024 年年全球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全球個人智能音頻設備&TWS&TWS 出貨量出貨量及增速及增速全球全球品牌品牌市場市場份額份額出貨量同比出貨量同比蘋果18.0%-3.0%小米15.0%42.0%華為14.0%54.0%三星8.0%35.0%Noise5.0%-26.0%中國中國品牌品牌市場市場份額份額出貨量同比出貨量同比華為37%42%小米24%28%XTC9%12%蘋果
43、6%6%榮耀2%9%全球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出貨量及增速全球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出貨量及增速品牌品牌出貨量出貨量(百萬臺)(百萬臺)市場份額市場份額出貨量同比出貨量同比蘋果81.8018.0%-6.1%三星37.908.3%8.5%boAt28.006.2%25.0%小米26.805.9%54.9%索尼18.404.0%14.6%其他261.6057.5%13.3%全球全球 TWS 出貨量及增速出貨量及增速品牌品牌出貨量出貨量(百萬臺)(百萬臺)市場份額市場份額出貨量同比出貨量同比蘋果76.5023.1%-6.5%三星28.208.5%12.6%小米26.007.9%57.7%boAt19.806.0
44、%18.2%華為14.804.5%59.2%其他166.2050.1%15.9%合計331.60100.0%12.6%資料來源:Canalys 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Canalys 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注:蘋果包含Beats;三星包括哈曼子公司。由于四舍五入,百分比可能不會達到 100%AI 有望驅動智能家居未來快速增長有望驅動智能家居未來快速增長,AI 眼鏡未來可期眼鏡未來可期。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步落地,智能家居產品的需求處于提升趨勢。據 Mordor Intelligence 預測,2024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 1201 億美元(預計值),預計 2029 年將達到 370
45、9.5億美元,2024-2029 年 CAGR 為 25.3%。此外,AI 智能眼鏡目前仍尚處于發展初期,未來 AI 智能眼鏡銷售規模有望迎來大幅增長。據維深信息 wellsenn Xr預測,2035 年 AI 智能眼鏡銷量規模有望達到 14 億臺,滲透率達到 7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8圖圖 25: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金)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金)圖圖 26:AI 智能眼鏡銷量規模(萬副)智能眼鏡銷量規模(萬副)資料來源:Mordor Intelligence,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維深信息 wellsenn Xr,國海證券研究所可穿戴可穿
46、戴+AIoT 市場持續增長市場持續增長,重點關注行業龍頭公司重點關注行業龍頭公司。2025Q1,國補對消費需求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帶動智能可穿戴市場持續增長。同時,AIoT 市場增長迅猛,汽車電子、工業視覺、工業檢測以及各類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快速增長。以Deepseek 為代表的國內 AI 大模型技術開源化,為邊緣、端側的 AIoT 快速發展帶來全新機遇。此外,受益于 AI 產業趨勢,行業需求旺盛,DDR5 滲透率持續提升,相關內存接口芯片也有望放量,建議關注恒玄科技、瑞芯微、瀾起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瀾起科技、全志科技、炬芯科技全志科技、炬芯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2.3、模擬芯片模擬芯片:工業復蘇
47、具備可持續性工業復蘇具備可持續性,汽車國產替代汽車國產替代有望加速有望加速2024 年,模擬芯片設計板塊實現營收 457.33 億元,同比增長 11.03%,歸母凈利潤-1.19億元,同比由盈轉虧;2025Q1實現營收109.20億元,同比增長8.01%,歸母凈利潤 0.83 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圖圖 27: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28: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192024 年,模擬芯片設計板塊毛利
48、率為 35.21%,同比下滑 0.35pct,凈利率為-0.32%,同比下滑 1.22pct;2025Q1 毛利率為 35.32%,同比下滑 0.31pct,環比提升 1.20pct,凈利率為 0.68%,同比提升 1.87pct,環比提升 2.44pct。圖圖 29: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模擬芯片設計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庫存方面,2024 年,主要模擬芯片設計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2025Q1,納芯微、思瑞浦、杰華特等部分模擬芯片設計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環比下降趨勢明顯。圖圖 30:主要模擬芯片設計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主要
49、模擬芯片設計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模擬芯片設計行業營收實現同比增長,毛利率整體呈現一定波動。2025Q1 模擬芯片設計行業營收維持同比增長,毛利率略有波動。周期方面,模擬下游分散,2023Q3 以來,中國大陸消費電子領域開始呈現階梯型回暖,目前復蘇已經來到全球泛工業領域。根據滿天芯公眾號資訊,ADI 首席執行官 Vincent Roche 表示,從通路庫存偏低、過去 18 個月訂單逐步改的情況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0來看,景氣循環谷底已過,模擬 IC 市況已然轉佳,趨勢正逐漸朝有利公司的方向轉變。德州儀器 CEO Ha
50、viv Ilan 表示,在所有渠道、所有地區,工業市場都在復蘇。我們預計所有下游應用領域未來有望呈現全面回暖態勢。國產化進程方面,根據納芯微港股招股說明書,2024 年,消費電子類模擬芯片國產化率約為 40%-50%,而非消費電子類模擬芯片國產化率仍然較低:通信領域為 20%-25%,工業領域為 10%-15%,汽車領域為 5%左右。近年來,本土模擬廠商不斷突破關鍵技術,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在各細分市場占有率已經逐步提升。我們預計在關稅擾動、國家政策支持疊加供應鏈合作下,未來幾年中國模擬芯片自給率將快速提高。展望未來,隨著下游需求全面回暖,疊加國產模擬廠商在高端料號的持續突破、下游客戶國產替代
51、的意愿提升、以及行業內公司并購整合的加速,國內模擬芯片公司的長期成長空間值得期待,建議關注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杰華特圣邦股份、納芯微、思瑞浦、杰華特、艾為電子、南芯科技、英集芯、晶豐明源、美芯晟、帝奧微、希荻微艾為電子、南芯科技、英集芯、晶豐明源、美芯晟、帝奧微、希荻微等模擬公司。2.4、分立器件:部分公司庫存去化,靜待行業復蘇分立器件:部分公司庫存去化,靜待行業復蘇2024 年,分立器件板塊實現營收 1080.95 億元,同比增長 17.22%,歸母凈利潤-3.32 億元,同比由盈轉虧;2025Q1 實現營收 219.91 億元,同比下降 6.86%,歸母凈利潤 8.84 億元,同比增
52、長 27.37%。圖圖 31: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32: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分立器件板塊毛利率為 15.04%,同比下滑 5.25pct,凈利率為-0.58%,同比下滑 5.17pct;2025Q1 毛利率為 19.46%,同比提升 4.77pct,環比提升4.78pct,凈利率為 3.58%,同比提升 0.76pct,環比提升 12.79pct。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1圖圖 33:分立器件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分
53、立器件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庫存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分立器件公司的庫存去化情況有所分化,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技、宏微科技庫存周轉天數環比拉長。而士蘭微、斯達半導、新潔能、東微半導等企業庫存環比去化,庫存周轉天數環比下降。圖圖 34:主要分立器件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主要分立器件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情況(單位:天)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連續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連續 12 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個月實現同比增長,比亞迪龍頭地位穩固比亞迪龍頭地位穩固。需求端來看,新能源汽車作為功率分立器件應用市場之一,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據w
54、ind 轉引中汽協數據,自 2024 年 3 月起,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實現連續 13 個月同比增長,2025 年 3 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123.68 萬輛,同比增長 40%。據電動車充電樁公眾號轉引北極星儲能網統計,2025 年 4 月,新能源車廠維持良好增長勢頭,比亞迪龍頭地位穩固,2025 年 4 月銷量突破 38 萬輛,同比增長 21.3%,2025 年前 4 個月已經實現銷量約 138 萬輛。此外,2025 年 4 月,上汽、吉利、奇瑞等車廠增速保持同比快速增長,整體趨勢向好。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2圖圖 35: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圖
55、圖 36:2025 年年 4 月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月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車型車型2025 年年 4月銷量月銷量(輛)(輛)同比同比2025 年年1-4 月銷月銷量量(萬輛萬輛)比亞迪38008921.30%138.09上汽12810471.74%40.11吉利125563144.00%46.48奇瑞6122385.50%22.46零跑汽車41039173.00%12.86小鵬35045273.00%12.91理想3393931.60%12.61長城汽車2881328.42%9.14廣汽埃安28301-9.76小米汽車28000-10.00蔚來2390053.00%6.60深藍汽車2013853.
56、00%8.78嵐圖10019150.00%3.61資料來源:wind,中汽協,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北極星儲能網,電動車充電樁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交期向上,價格波動尚存不確定性。交期向上,價格波動尚存不確定性。從各大原廠產品交貨周期及價格趨勢來看,根據電子元器件代理商富昌電子數據,2025Q2E 更多分立器件大廠產品交貨周期呈現上升趨勢。價格方面,2025Q1 多數分立器件大廠部分產品價格趨勢為“SMA”(依據市場進行選擇性調整),價格變化趨勢不明朗,市場短期變化或將對于多數產品價格波動帶來不確定性。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3圖圖 37:各類分立器件價格及交期趨勢各類分立
57、器件價格及交期趨勢資料來源:富昌電子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 注:SMA=依據市場進行選擇性調整2025 年一季度,隨著經濟形勢向好及國家“兩新”政策推廣,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旺盛。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迅猛,帶動需求持續增長。建議關注新潔新潔能、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技能、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聞泰科技等行業龍頭公司。2.5、半導體封測:下游需求景氣,業績同比穩健增長半導體封測:下游需求景氣,業績同比穩健增長2024 年,集成電路封測板塊實現營收 860.62 億元,同比增長 18.43%,歸母凈利潤 36.84 億元,同比增長 35.37%;2025Q1 實現營收 218.97 億元,同比增
58、長24.02%,歸母凈利潤 4.31 億元,同比增長 8.1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4圖圖 38: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營收情況圖圖 39: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集成電路封測板塊毛利率為 14.75%,同比下滑 11.32pct,凈利率為4.44%,同比下滑 1.74pct;2025Q1 毛利率為 13.25%,同比提升 0.41pct,環比下滑 1.86pct,凈利率為 1.93%,同比下滑 0.35pct,環比下滑
59、 2.83pct。圖圖 40: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半導體封測行業單季度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先進封裝市場發展迅速先進封裝市場發展迅速。根據 Yole 的數據,2023 年全球先進封裝占整體封裝市場的比例約為 44%。隨著 AI、高性能計算、自動駕駛和 AI PC 等的蓬勃發展,2.5D/3D 封裝等先進封裝的市場占比有望穩步上升,預計 2023-2029 年全球先進封裝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11%。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5圖圖 41:2023-2029 年全球半導體先進封裝市場規模變化年全球半導體先進封裝市場規模變化資料來源:Yole2
60、024 年,半導體行業的復蘇帶動了封測行業相關公司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封測行業實現了業績的同比穩健增長,2025Q1 經營情況也繼續同比改善,建議關注行業頭部企業長電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通富微電、甬矽電子甬矽電子、華天科技華天科技等,建議關注國內晶圓廠商中芯國際、華虹公司中芯國際、華虹公司等。3、消費電子:端側消費電子:端側 AI 產品層出不窮,系統級產品層出不窮,系統級 AI 進進程加速程加速2024 年,消費電子板塊實現營收 16459.14 億元,同比增長 20.86%,歸母凈利潤 641.57 億元,同比增長 12.74%;2025Q1 實現營收 4008.50 億元,同比增長 21.
61、80%,歸母凈利潤 142.92 億元,同比增長 6.48%。圖圖 42:消費電子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消費電子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圖圖 43:消費電子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消費電子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62024 年,消費電子板塊毛利率為 11.73%,同比下滑 1.97pct,凈利率為 3.95%,同比提升 5.97pct;2025Q1 毛利率為 11.16%,同比下滑 1.08pct,環比提升0.01pct,凈利率為 3.68%,同比下滑 0.44pct,環比提升 0.31pct。
62、圖圖 44:消費電子板塊利潤率情況消費電子板塊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維持復蘇態勢,2025 年年 Q1 智能機和智能機和 PC 出貨量保持同比增出貨量保持同比增長長。據 wind 數據,2025 年 Q1,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 3.05 億部,同比+5.36%,連續 7 個季度同比正增長,全球 PC 出貨量為 0.63 億臺,同比+5.69%,連續 5個季度同比正增長。圖圖 45: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圖圖 46:全球全球 PC 出貨量及同比情況出貨量及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
63、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硬件巨頭積極布局硬件巨頭積極布局 AI 處理器,端側處理器,端側 AI 趨勢愈發明顯。趨勢愈發明顯。高通發布驍龍 8 Elite,英特爾發布第二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系列,AI 處理器性能持續增加,同時各大PC 和智能機終端品牌廠持續推出 AI PC 和 AI 智能機:PC 方面,蘋果發布新款MacBook Air;智能機方面,如三星發布 Galaxy S25 系列等。AI PC 和 AI 手機在多個硬件環節均有升級,帶動硬件 ASP 有望提升。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7圖圖 47:英特爾酷睿英特爾酷睿 200H 系列處理器系列處理器資料來源
64、:IT 之家AI 眼鏡銷量快速增長,新品陸續面世。眼鏡銷量快速增長,新品陸續面世。根據 wellsenn XR,2025 年 Q1,全球AI 智能眼鏡銷量為 60 萬臺,同比+216%,其中 Ray Ban Meta 智能眼鏡銷量為52.5 萬臺,預計 2025 年全球 AI 眼鏡銷量為 550 萬臺,后三個季度預計新品陸續上市,包括小米、阿里、三星等十幾個品牌,預計將帶動銷量增長。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 21.6 億美元。隨著技術的進步,預計未來人形機器人將在更多場景中實現商業化應用,不僅提升生
65、產效率,還將在教育和家庭生活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到 2029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預期達 324 億美元。圖圖 48:全球全球 AI 眼鏡銷量(萬副)眼鏡銷量(萬副)圖圖 49: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情況(億美元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情況(億美元)資料來源:wellsenn XR 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前瞻產業研究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形機器人價值量拆解情況具體如下,感知系統、旋轉執行器、線性執行器、碳纖維、靈巧手價值量占比較高,分別為 14.55%、19.64%、19.64%、17.18%、17.98%,通訊、散熱、電池組等價值量占比相對較小,分別
66、為 4.01%、2.86%、1.72%。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8圖圖 50:人形機器人拆解人形機器人拆解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 年),全球方面,目前美國特斯拉、Figure AI、波士頓動力已成為國外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第一梯隊,其他 1X、Digit 等歐美產品為第二梯隊。整體上看,其產品智能化水平和綜合性能較高,特斯拉和亞馬遜的產品已步入場景測試階段。圖圖 51:人形機器人部分公司人形機器人部分公司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前瞻產業研究院MCP 協議加速協議加速 AI Agent 發展發展。2024 年 11 月,A
67、nthropic 開源了 MCP(ModelContext Protocol)的開放協議,允許系統向 AI 模型提供上下文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同的集成場景中通用化。MCP 協議提供了一個可插拔、可擴展的框架,允許 AI 無縫對接數據源、文件系統、開發工具、Web 瀏覽器等外部系統,可以替換碎片化的 Agent 代碼集成,使 AI 系統更可靠,更有效。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29圖圖 52:模型上下文協議(模型上下文協議(MCP)架構)架構資料來源:阿里云開發者公眾號消費電子行業建議關注端側 AI 浪潮:MCP 協議助力 AIAgent 發展,有望提高消費者使用體驗,進而帶動一波換
68、機潮。AI 眼鏡、AI 耳機、機器人等新端側品牌打開行業未來增長空間,建議關注整機組裝廠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終端品牌廠商傳音控股傳音控股、軟硬板龍頭鵬鼎控股鵬鼎控股、智能硬件 ODM龍頭華勤技術和龍旗科技華勤技術和龍旗科技、聲學龍頭歌爾股份歌爾股份、消費電芯龍頭珠海冠宇珠海冠宇、PACK龍頭欣旺達欣旺達和德賽電池德賽電池、軟板供應商東山精密東山精密、散熱功能件供應商領益智造領益智造、外觀件供應商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和長盈精密長盈精密等,同時手機端攝像頭光學微創新建議關注藍特藍特光學、水晶光電光學、水晶光電和奧比中光奧比中光。4、面板:面板:2025Q2 面板廠下調稼動率以應對需求減面板廠下調稼動率以
69、應對需求減弱,弱,MNT 面板價格上漲態勢持續面板價格上漲態勢持續2024 年,面板板塊實現營收 5676.47 億元,同比增長 4.90%,歸母凈利潤 54.7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2025Q1 實現營收 1381.62 億元,同比增長 4.22%,歸母凈利潤 22.01 億元,同比扭虧為盈。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0圖圖 53:面板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面板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圖圖 54:面板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面板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2024 年,面板板塊毛利率為 12.84%,同比下滑 0.84pc
70、t,凈利率為-0.28%,同比下滑4.12pct;2025Q1毛利率為13.94%,同比提升1.79pct,環比提升2.86pct,凈利率為 1.06%,同比提升 1.95pct,環比提升 0.50pct。圖圖 55:面板板塊利潤率情況面板板塊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TV 面板方面,面板方面,5 月各尺寸價格將持平。月各尺寸價格將持平。根據 Omdia 數據,2025 年 4 月,32/43/50/55/65 寸 TV 面板實際報價分別為 39/65/104/130/178 美元,與 2025年 3 月價格持平;預測 2025 年 5 月,32/43/50/55/65 寸
71、TV 面板價格將保持不變。根據WitsView睿智顯示公眾號轉引集邦咨詢數據,2025年4月,32/43/55/65寸 LCD TV 面板價格分別為 36/66/127/177 美金,與 2025 年 3 月價格持平。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1圖圖 56:Omdia 各尺寸各尺寸 TV 面板價格面板價格(單位單位:美元美元/片片)圖圖 57:WitsView 各尺寸各尺寸 TV 面板價格面板價格(單位單位:美元美元/片)片)資料來源:Omdia 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tsView 睿智顯示公眾號,國海證券研究所中小尺寸面板方面中小尺寸面板方面,MNT 面板價格呈現
72、上漲態勢面板價格呈現上漲態勢。根據 Omdia 數據,預計 2025年 5 月,NB 面板價格將持平,平板電腦面板價格下降,MNT 面板將呈現上漲趨勢,其中 Monitor 21.5 IPS/21.5 VA/23.8 WVA/27 WVA 價格將分別上漲0.1/0.1/0.2/0.1 美元。2025 年 5 月,柔性 AMOLED/LTPS LCD/a-Si LCD 面板價格將保持穩定。圖圖 58:Omdia 各尺寸各尺寸 MNT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片)圖圖 59:Omdia 各尺寸各尺寸 NB 面板價格(單位:美元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片)資料來源:Omdia
73、 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Omdia 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2圖圖 60:Omdia 各尺寸各尺寸 Tablet 面板價格面板價格(單位單位:美元美元/片)片)圖圖 61:Omdia 各尺寸手機面板價格(單位:美元各尺寸手機面板價格(單位:美元/片)片)資料來源:Omdia 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Omdia 官網,國海證券研究所展望 2025Q2,進入 2025 年 5 月份,TV 面板需求開始減弱,一些 TV 品牌客戶抓住機會,要求面板廠降低價格。為應對需求下滑,主要面板廠在 5 月勞動節期間開始減產。未來隨著關稅帶動提前備貨因素消化等,
74、價格和稼動率有望進入上升趨勢。建議關注京東方建議關注京東方 A、TCL 科技、彩虹股份等科技、彩虹股份等。5、元件:元件:PCB 受益受益 AI 驅動,被動元件景氣度持續驅動,被動元件景氣度持續好轉好轉2024年,元件板塊實現營收2848.08億元,同比增長17.63%,歸母凈利潤224.49億元,同比增長 21.63%;2025Q1 實現營收 747.72 億元,同比增長 23.63%,歸母凈利潤 69.55 億元,同比增長 46.08%。圖圖 62:元件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元件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圖圖 63:元件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元件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
75、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32024 年,元件板塊毛利率為 21.02%,同比提升 0.85pct,凈利率為 7.87%,同比提升0.77pct;2025Q1毛利率為21.86%,同比提升1.06pct,環比提升1.56pct,凈利率為 9.40%,同比提升 1.47pct,環比提升 3.17pct。圖圖 64:元件板塊利潤率情況元件板塊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5.1、PCB:AI 驅動,高端驅動,高端 PCB 產能加速布局產能加速布局2024 年,PCB 板塊實現營收 2374.27 億元,同比增長 17.65%,歸母
76、凈利潤164.56 億元,同比增長 23.78%;2025Q1 實現營收 627.89 億元,同比增長24.63%,歸母凈利潤 54.08 億元,同比增長 55.17%。圖圖 65:PCB 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圖圖 66:PCB 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42024 年,PCB 板塊毛利率為 19.79%,同比下滑 12.18pct,凈利率為 6.87%,同比提升 2.89pct;2025Q1 毛利率為 21.02%,同比提升 1.44pct,環比
77、提升1.67pct,凈利率為 8.68%,同比提升 1.75pct,環比提升 3.24pct。圖圖 67:PCB 板塊利潤率情況板塊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PCB 行業景氣向上,市場逐步復蘇。行業景氣向上,市場逐步復蘇。2024 年 PCB 市場供應過剩、庫存過剩、需求疲軟等負面因素影響逐漸減弱,行業整體開啟復蘇模式。據滬電股份 2024年年報轉引 Prismark 估測,2024 年全球 PCB 總產值接近 740 億美元,產值增長約 5.8%,面積增長約 6.8%;2025 年全球 PCB 市場產值將接近 790 億美元,產值增長約 6.8%,面積增長約 7.0%。表表
78、 3:2025 年區域年區域 PCB 產值預測產值預測(單位:百萬美元)(單位:百萬美元)產值產值多層板多層板HDI封裝基板封裝基板柔性板柔性板其他其他總計總計4-6 層層8-16 層層18 層以上層以上美洲7161,279478395204333123,632歐洲5061856920083323761,677日本8607322144222,7459072776,157中國11,7906,0881,7728,6823,3316,2135,95843,834亞洲2,1972,1198984,1177,5925,0751,26523,263總計16,06910,4023,43113,81613,6
79、9612,9608,18878,562資料來源:滬電股份公司公告,Prismark,國海證券研究所(注:本表中亞洲指除中國、日本外的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AI 建設拉動高端建設拉動高端 PCB 需求,中國市場增速最快。需求,中國市場增速最快。數據中心中的 AI 服務器和高速網絡設備是 2024 年 PCB 市場的主要和關鍵增長動力。據 Prismark,18 層以上多層板增長約 40.2%,是 PCB 市場中表現最佳的細分市場,HDI 板也因此受益增長約 18.8%。從地域來看,中國 PCB 市場在 2024 年增長最快,歐洲 PCB市場表現疲軟,2024 年衰退約 5.3%。在超大規模云服務廠
80、商加速部署 AI 數據中心的驅動下,PCB 行業凸顯結構性增長動能。2025 年 PCB 細分市場中封裝基板、HDI 板、及 18 層以上多層板三大領域將延續強勁增長態勢。其中 18 層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5以上多層板市場預期尤為突出,2025 年全球產值預計同比攀升約 41.7%,中國18 層以上多層板的增長曲線更為陡峭,產值增速預計高達約 67.5%。表表 4:2024-2029 區域區域 PCB 產值復合增長率預測產值復合增長率預測產值產值多層板多層板HDI封裝基板封裝基板柔性板柔性板其他其他總計總計4-6 層層8-16 層層18 層以上層以上美洲2.9%2.6%4
81、.6%4.1%18.3%2.2%2.7%3.1%歐洲1.2%3.3%5.2%5.1%40.6%1.4%2.0%2.6%日本2.0%2.7%10.1%4.5%9.2%3.7%2.1%6.1%中國2.1%3.7%21.1%6.3%3.0%4.5%2.3%4.3%亞洲3.9%7.8%14.8%7.0%8.4%5.2%5.8%7.1%總計2.3%4.4%15.7%6.4%7.4%4.5%2.9%5.2%資料來源:滬電股份公司公告,Prismark,國海證券研究所(注:本表中亞洲指除中國、日本外的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隨著 AI、數據中心、VR/AR、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駕駛等產業的創新發展,下游應用領域對
82、PCB 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頻、高速、高壓、耐熱、低損耗等。AI 服務器等科技發展帶來 PCB 市場的新機遇。端側 AI 的發展有望持續帶動 PCB 技術需求升級,多層板逐漸占據主要市場地位,高性能 PCB 產品有望步入快車道。隨著 AI 需求的持續增長,AI 服務器有望快速放量,建議關注滬滬電股份、興森科技、景旺電子、勝宏科技、深南電路、生益科技、生益電子、電股份、興森科技、景旺電子、勝宏科技、深南電路、生益科技、生益電子、方正科技方正科技等行業龍頭。5.2、被動元件被動元件:景氣度持續好轉景氣度持續好轉,國巨營收國巨營收、毛利率保毛利率保持可持續回暖態勢持可持續回暖態勢2024 年
83、,被動元件板塊實現營收 473.81 億元,同比增長 17.54%,歸母凈利潤59.94億元,同比增長16.11%;2025Q1實現營收119.83億元,同比增長18.67%,歸母凈利潤 15.47 億元,同比增長 21.24%。圖圖 68:被動元件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被動元件板塊營收和同比情況圖圖 69:被動元件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被動元件板塊歸母凈利潤和同比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62024 年,被動元件板塊毛利率為 27.20%,同比下滑 8.36pct,凈利率為 12.89%,同比提升 11.9
84、9pct;2025Q1 毛利率為 26.27%,同比下滑 0.65pct,環比提升0.89pct,凈利率為 13.16%,同比提升 0.26pct,環比提升 2.75pct。圖圖 70:被動元件板塊利潤率情況被動元件板塊利潤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臺系電子制造商國巨的月度營收2024年3月開始同比增長延續至2025年 3月,華新科、禾伸堂等其他被動元件廠商 2025Q1 營收亦呈現同比回暖趨勢。我們認為被動元件市場整體景氣度保持穩定并趨向好轉。建議關注三環集團三環集團、順絡電子順絡電子、法拉電子法拉電子等。6、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AI 端側有望成為電子行業未來幾
85、年成長的主驅動,手機、PC 換機潮及眼鏡、機器人等新的端側品類打開行業成長空間,半導體公司一方面受益于國產替代浪潮,另一方面未來也有機會在 AI 大浪潮中享受產業升級的紅利。維持電子行業“推薦”評級。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77、重點關注個股重點關注個股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重點公司重點公司股票股票2025/05/20EPSPE投資投資代碼代碼名稱名稱股價股價20242025E2026E20242025E2026E評級評級002475.SZ立訊精密32.601.862.282.86221411買入688036.SH 傳音控股76.474.904.935.
86、79201613買入002371.SZ北方華創433.6610.5714.0617.95373124買入688012.SH 中微公司178.202.613.895.25734634買入688772.SH 珠海冠宇13.710.380.81.07421713增持002938.SZ鵬鼎控股28.911.561.942.37231512買入688008.SH 瀾起科技78.111.251.922.61554130未評級603296.SH 華勤技術70.752.893.574.34252016未評級688213.SH 思特威91.960.982.083.01794431買入603501.SH 韋爾股份
87、131.652.773.464.69383828買入300661.SZ圣邦股份96.851.061.391.95777050未評級688052.SH 納芯微178.00-2.860.241.31-742136買入688536.SH 思瑞浦149.01-1.501.022.36-14663未評級300408.SZ三環集團33.461.141.431.73342319未評級002463.SZ滬電股份30.731.351.842.31291713未評級002138.SZ順絡電子26.741.051.331.64312016未評級002859.SZ潔美科技18.400.470.660.89442821
88、未評級資料來源:wind,國海證券研究所(未評級公司的盈利預測使用 wind 一致預測)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388、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國際貿易形勢波動:若未來國際貿易形勢發生較大波動,如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加劇,可能會影響部分公司業績。2)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若全球經濟未來出現劇烈波動,可能會影響相關公司的業績。3)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若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可能會導致相關公司的營收和利潤不及預期。4)原材料價格波動:若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可能會影響相關公司營業成本,進而影響公司自身業績。5)AI 技術發展不及預期:AI 技術仍在早期發展階段,若發展不及預期,會對相關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89、。6)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部分重點關注公司業績或不達預期。7)部分數據可能存在統計口徑偏差:部分營收、利潤、利潤率等數據可能存在統計口徑偏差。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電子小組介紹】【電子小組介紹】姚丹丹,電子首席分析師,復旦大學金融碩士,9 年證券從業經驗,7 年電子行業研究經驗,曾是“新財富”、“水晶球”、“金麒麟”團隊重要核心成員,關注產業趨勢,研究發掘價值。作為核心成員,曾獲得 2022 年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半導體第四名/消費電子第六名),2021 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四名,2021 年“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第三名,2021 年新
90、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第三名等。鄭奇,電子行業分析師,北京理工大學工學碩士,7 年實業經驗,4 年證券研究經驗。孫華圳,電子行業分析師,復旦大學理學博士,3 年實業經驗,3 年證券研究經驗。高力洋,電子行業分析師,福特漢姆大學碩士,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學士,4 年證券研究經驗。李明明,電子行業分析師,紐約大學碩士,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學士,3 年證券研究經驗。李惠,電子行業研究助理,復旦大學碩士,3 年電子行業研究經驗。傅麒丞,電子行業分析師,謝菲爾德大學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管理碩士,2022、2023 年所在團隊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入圍,3 年證券研究經驗。李曉康,電子行業研究助理,中國科學技術大
91、學碩士,2 年證券研究經驗?!痉治鰩煶兄Z】【分析師承諾】姚丹丹,鄭奇,孫華圳,高力洋,李明明,傅麒丞,本報告中的分析師均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的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的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分析師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取到任何形式的補償?!緡WC券投資評級標準】【國海證券投資評級標準】行業投資評級推薦:行業基本面向好,行業指數領先滬深 300 指數;中性:行業基本面穩定,行業指數跟隨滬深 300 指數;回避:行業基本面向淡,行業指數落后滬深 300 指數。股票投資評級
92、買入: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 20%以上;增持: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 10%20%之間;中性: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介于-10%10%之間;賣出:相對滬深 300 指數跌幅 10%以上?!久庳熉暶鳌俊久庳熉暶鳌勘緢蟾娴娘L險等級定級為 R3,僅供符合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的客戶(簡稱“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蛻艏?或投資者應當認識到有關本報告的短信提示、電話推薦等只是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報告為準,本公司接受客戶的后續問詢。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
93、開資料及合法獲得的相關內部外部報告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保證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變更,也不保證相關的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海證券研究所請務必閱讀正文后免責條款部分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和征價。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員工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本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
94、持有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服務。本公司在知曉范圍內依法合規地履行披露義務?!撅L險提示】【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視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本公司或其他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無關。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關聯機構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距嵵芈暶鳌俊距嵵芈暶鳌勘緢蟾姘鏅鄽w國海證券所有。未經本公司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或協議約定,除法律規定的情況外,任何人不得對本報告的任何內容進行發布、復制、編輯、改編、轉載、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報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否則均構成對本公司版權的侵害,本公司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