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節能協會:2018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建筑節能協會:2018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36頁).pdf(3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18)成果發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業委員會能耗統計專業委員會2018-11 上海上海研究研究單位單位四川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學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學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河南建筑科學研究院陜西建筑科學研究院遼寧建筑科學研究院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建筑技術發展中心Part 1專委會工作簡介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Part 4分省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16 )CONTENTSPart 1:專委會工作簡介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
2、計專委會0%10%20%30%40%50%6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全國建筑能耗的比重我國建筑能耗權威統計數據缺乏數據缺乏,不同機構的測算數據差異巨大數據差異巨大;建筑能耗比重的測算結果分布在15%-50%巨大區間內。分省建筑能耗數據?分省建筑能耗數據?建筑碳排放數據?建筑碳排放數據?分省建筑能耗數據的研究缺乏系統性缺乏系統性,尚無按照統一方法、統一數據來源的分省數據的測算,各省的數據缺乏可比性缺乏可比性;宏觀層面的建筑碳排放測算更為薄弱。 專委會成立背景專委會成立背景建筑節能工作在數據
3、量化方面存在明顯短板Part 1專委會工作簡介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1專委會工作簡介 專委會運行概況專委會運行概況重慶大學北京建筑大學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學研究院河南建筑科學研究院陜西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業委員會遼寧建筑科學研究院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建筑科學研究院云南建筑技術發展中心2016年3月成立,旨在整合行業力量,協同開展建筑能耗和建筑碳排放專項研究,通過數據共享夯實建筑節能數據基礎。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1專委會工作簡介 研究工作部署研究工作部署全國建筑能耗全國建筑能
4、耗分省建筑能耗分省建筑能耗建筑碳排放建筑碳排放建筑能耗與碳建筑能耗與碳排放數據庫排放數據庫201620162017201720182018全國全國各省各省研究范圍研究范圍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數據庫數據庫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能耗能耗碳排放碳排放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通過三步走工作部署,逐步完善建筑能耗與碳排放方法體系,構建行業數據庫,搭建數據共享平臺。通過三步走工作部署,逐步完善建筑能耗與碳排放方法體系,構建行業數據庫,搭建數據共享平臺。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建筑碳排放建筑碳排放=建筑消費的各類能源產生建筑消費的各類能源產生CO2的排放量
5、之和的排放量之和 = = 分類能源消費量 碳排放因子建筑能耗測算方法 全國建筑能耗測算方法 分省建筑能耗測算方法煤/天然氣/電力/熱力(1)化石能源(煤/油/天然氣)碳排放因子(2)二次能源(電力/熱力)碳排放因子 電力碳排放系數測算方法 熱力碳排放系數測算方法步驟一步驟二方法學關鍵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一:步驟一:建筑能耗測算方法(全國)建筑能耗測算方法(全國)能源平衡表拆分法能源平衡表拆分法以能源平衡表中“批發零售餐飲業、其他、生活消費”三項測算,并做以下處理:問題處理方法交通運輸能耗扣除其他部門建筑能耗增加集中采暖能耗增加多少少建筑能耗=建筑能
6、耗基礎量-交通能耗扣除量+采暖能耗修正量+其他部門建筑能耗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一:步驟一:建筑能耗測算方法(分?。┙ㄖ芎臏y算方法(分?。┤珖ㄖ芎目偭? =分省建筑能耗建筑電耗能源平衡表北方采暖能耗面積*采暖能耗強度天然氣根據全國建筑能耗總量平衡處理能源平衡表基于能源平衡表拆分法南方地區煤耗能源平衡表平衡量 電電/ /天然氣天然氣/ /南方地區煤耗南方地區煤耗:以能源平衡表數據為準 北方地區采暖能耗北方地區采暖能耗:根據能耗強度測算 平衡處理平衡處理:要求各省建筑能耗匯總與全國建筑能耗測算數據相等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
7、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二:步驟二:碳排放因子測算(電力:碳排放因子測算(電力:kg CO2/kWh)基本方法:區域電網碳排放系數=火力發電總碳排放量/(火力發電量+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11和2012年中國區域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2005年中國區域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國家發改委基于對電網發電實際調查數據測算得到: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易混淆的兩個概念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區域電網平均碳排排放因子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測算碳減排量測算碳排放量中國區域電網平均碳排放與基準線排放因子比較中國區域電網平均碳排放與基準線排放因子比較區域電網平均平均碳排放因子(2012)區域電網
8、基準線基準線排放因子(2015)EFOMEFBM華北區域電網0.88431.04160.4780東北區域電網0.77691.12910.4315華東區域電網0.70350.81120.5945華中區域電網0.52570.95150.3500西北區域電網0.66710.94570.3162南方區域電網0.52710.89590.3648 電量邊際排放因子(電量邊際排放因子(OMOM): 電網飽和狀態 關閉既有的火電廠 容量邊際排放因子(容量邊際排放因子(BMBM): 電網不飽和狀態 替代新建的電廠每年更新不定期更新,只有2005、2011和2012年數據如何獲取每年的電網排放因子?中國建筑節能協
9、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二:步驟二:碳排放因子測算(電力:碳排放因子測算(電力:kg CO2/kWh)能源平衡表法:電力碳排放因子=火力發電碳排放量/(火力發電量+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全國電力碳排放因子計算結果全國電力碳排放因子計算結果基于能源平衡表法基于能源平衡表法0.72890.72050.61310.71490.70980.61010.50000.55000.60000.65000.70000.75000.80000.85000.9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
1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全國電力碳排放系數(全國電力碳排放系數(kgCO2/kwh)基于能源平衡表測算全國電力碳排放系數(kgCO2/kwh)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網公布全國電力碳排放系數(kgCO2/kwh)本報告測算結果與國家公開數據對比差異很小,說明本報告具備較高的準確性和可參考性國家公布的數據國家公布的數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二:步驟二:碳排放因子測算(熱力:碳排放因子測算(熱力:kg CO2/kgce )基本方法:基于熱力企業調查數據測算區域熱網單位供熱的CO2排
11、放 = 各熱源總碳排放量/總供熱量= ,/,:熱源的碳排放量,:熱源的供熱量缺點優點可靠度高需要大量的熱力企業調查數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二:步驟二:碳排放因子測算(熱力:碳排放因子測算(熱力:kg CO2/kgce )方法1:能源平衡表法:熱力碳排放因子=供熱各類能源碳排放總量/熱力生產總量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步驟二:步驟二:碳排放因子測算(熱力:碳排放因子測算(熱力:kg CO2/kgce )方法2:碳排放強度測算法:熱力碳排放因子 = 綜合碳排放強度(kg CO2/m2)/綜合能耗強度(kgce/m2
12、)= / :技術類型的能耗強度(kgce/m2):能源折標煤系數(kgce/kg):能源碳排放系數(kg CO2/kg):技術類型供熱面積占比技術類型 :熱電聯產/燃煤鍋爐/燃氣鍋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56 56 53 53 50 50 46 46 42 42 41 41 40 40 38 38 38 38 33 33 31 31 30 30 29 29 26 26 19 19 0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采暖碳排放強度(采暖碳排放強度(kgCOkgCO2 2/ /)2.7 2.7 2.7 2.7 2.7 2.7 2.6 2.6 2.6 2.6 2.6 2.
13、6 2.6 2.6 2.6 2.6 2.6 2.6 2.4 2.4 2.4 2.4 2.3 2.3 2.3 2.3 2.2 2.2 1.9 1.9 0.00.00.50.51.01.01.51.52.02.02.52.53.03.0采暖碳排放系數(采暖碳排放系數(kgCOkgCO2 2/kgce/kgce) 北方地區采暖碳排放強度平均為38kgCO2/,其中黑龍江數值較高,達到56kgCO2/ ; 北方地區采暖碳排放系數除北京外,整體處于2.0kgCO2/kgce以上水平,北方采暖地區各省份均指為2.47kgCO2/kgce。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熱力碳排放因子測算結果(熱力碳排放因
14、子測算結果(kg CO2/kgce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2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小結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小結化石能源電力依據國家公布數據能源平衡表法熱力全國:能源平衡表法分?。号欧艔姸葴y算法建筑碳排放建筑碳排放建筑碳排放=分類能源消費量分類能源消費量*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建筑能耗拆分模型建筑能耗拆分模型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全國數據總覽全國數據總覽3.46 , 38%3.39 , 38%2.14 , 24%建筑能耗建筑能耗
15、8.998.99億億tcetce115 ,18%279 ,44%241 ,38%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城鎮居建城鎮居建農村居建農村居建建筑面積建筑面積635635億億7.43 , 38%8.09 , 41%4.08 , 21%建筑碳排放建筑碳排放19.619.6億噸億噸C0C02 2建筑能耗占全國能源消費比重20.6%20.6%全國城鎮人均居住建筑面積34.934.9建筑碳排放占全國能源碳排放19.4%19.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全國建筑能流分析全國建筑能流分析全國建筑能耗總量全國建筑碳排放總量76%76%4%4%14%14%
16、6%6%46%46%25%25%29%29%38%38%41%41%21%21%8.99億噸標煤19.61億噸二氧化碳 電力是建筑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占比46%;北方采暖碳排放占比25%,煤和天然氣碳等化石燃料排放占比28%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分類型建筑碳排放強度及因子分析分類型建筑碳排放強度及因子分析 公共建筑碳排放強度遠遠高于全國及其它居建強度水平,約是全國強度水平的2.09倍; 2016年全國綜合碳排放因子為2.18kgCO2/kgce,即平均每消耗1千克標準煤,釋放2.18千克二氧化碳。1.91 2.39 2.15
17、2.18 16.92 29.04 64.61 30.88 -70-50-30-1010305070-2.5-2.0-1.5-1.0-0.50.00.51.01.52.02.5碳排放系數(kgCO2/kgce)碳排放強度 (kgCO2/)全國全國公共公共建筑建筑城鎮城鎮居建居建農村農村建筑建筑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全國建筑碳排放總量增速進一步放緩全國建筑碳排放總量增速進一步放緩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八大以來能耗總量11.71%5.20%5.40%5.43%碳排放總量10.85%5.96%3.82%2.86%2.86%2.86%0%
18、2%4%6%8%10%12%全國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年均增速全國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年均增速能耗總量碳排放總量 全國建筑碳排放總量整體呈現出持續增長趨勢,2016年達到19.61億噸,較2000年6.68億噸增長了約3倍,年均增長6.96%; 相比“十五”期間,全國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增速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顯著下降,且建筑碳排放年均增速相比建建筑碳排放年均增速相比建筑能耗又進一步放緩筑能耗又進一步放緩,“十八大十八大”以來較以來較“十五十五”期間增速下降約期間增速下降約7474% %。05101520碳排放(億噸碳排放(億噸CO2CO2)20002000- -20162016年全國建筑碳排放狀況
19、年全國建筑碳排放狀況公共建筑城鎮居建農村居建碳排放總量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全國及分類型建筑碳排放強度分析全國及分類型建筑碳排放強度分析40 50 60 70 80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單位面積碳排放量(kgce/)20 25 30 35 4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城鎮居建城鎮居建單位面積碳排放量(kgce/)5 10 15 20 農村居建農村居建單位面積碳排放量(kgce/) 公共建筑和城鎮居建碳排放強度均于20
20、12年達峰,到2016年兩者分別比峰值下降13.5%和20% 。 農村居住建筑碳排放強度一直保持增長趨勢;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全國建筑碳排放綜合因子分析(單位建筑能耗碳排放,全國建筑碳排放綜合因子分析(單位建筑能耗碳排放,kgCO2/kgce) 2000-2012年全國建筑綜合碳排放因子較為穩定較為穩定; 全國建筑綜合碳排放因子于2012年出現拐點, ,此后年份出現明顯下降趨勢。2016年綜合碳排放因子比2012年下降9.5%。2.32 2.35 2.32 2.33 2.29 2.27 2.28 2.27 2.28 2.3
21、4 2.34 2.34 2.41 2.36 2.25 2.20 2.18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我國建筑節能工作成效顯著我國建筑節能工作成效顯著全國建筑全國建筑碳排放增速碳排放增速下降下降74%74%城鎮居住建筑城鎮居住建筑碳排放強度碳排放強度下降下降2020%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碳
22、排放強度碳排放強度下降下降13.513.5% %單位建筑能耗單位建筑能耗碳排放碳排放下降下降9.59.5% %新建建筑新建建筑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100%100%;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節能改造住居建筑住居建筑可再生能可再生能源應用源應用太能能光熱利用太陽能光伏屋頂淺層地能應用北方采暖地區節能改造夏熱冬冷地區節能改造建筑節能重點工作建筑節能重點工作助推助推2012年以來建筑碳排放多項指標出現下降趨勢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建筑碳減排量測算建筑碳減排量測算2012年-2016年,全國城鎮建筑碳排放
23、增加1.52億噸,其中: 人均建筑面積增長帶來2.34億噸碳排放增加 城鎮化水平提升帶來1.28億噸碳排放增加 碳排放因子下降帶來1 1. .5353億噸碳減排量 能耗強度下降帶來0 0. .8888億噸碳減排量1.52 0.31 1.28 2.34 -0.88 -1.53 -2.0-2.0-1.5-1.5-1.0-1.0-0.5-0.50.00.00.50.51.01.01.51.52.02.02.52.53.03.0碳排放碳排放增加量增加量人口人口規模規模城鎮化城鎮化人均建人均建筑面積筑面積20122012- -20162016年全國城鎮碳排放變化驅動因素分解年全國城鎮碳排放變化驅動因素分
24、解* *(億噸(億噸COCO2 2)能耗能耗強度強度碳排放碳排放因子因子2012年以來,由于建筑碳排放因子和能耗強度下降實現CO2減排量合計2.41億噸Part 3全國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 2000-2016 )* *基于KAYA公式和指數分解方法測算Part 4:分省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2016)黑龍江內蒙古新疆遼寧吉林云南江西貴州四川西藏河南青海河北山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海南甘肅陜西安徽江蘇福建浙江臺灣山東重慶寧夏北京天津香港澳門20162016年分省城鎮民用建筑碳排放總量(不含農村)年分省城鎮民用建筑碳排放總量(不含農村)注:數據未包括西藏和港澳臺地區2000200042004200600
25、0600090009000建筑碳排放(萬噸CO2)香港澳門11305127999077818968583249835368066377487542113250326230402544104961264814上海476950584986491445282769215221822234203110287931 1127992 2113053 390771 17932 210283 31049前三名前三名后三名后三名2 21 13 33 32 21 11049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4分省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2016) 城鎮人均建筑碳排放與城鎮化率和人均城鎮人均建筑碳排放與城鎮化率和
26、人均GDP比較比較 各省市城鎮人均建筑碳排放與建筑氣候區關系密切,北方采暖地區北方采暖地區各省市的人均建筑碳排放平均值是2.66噸,約是非采暖是非采暖區域區域平均值(1.32噸 )的2 2倍倍; 各省市城鎮人均建筑碳排放與城鎮化率及人均各省市城鎮人均建筑碳排放與城鎮化率及人均GDPGDP呈正相關關系呈正相關關系,其中人均GDP每增加1萬元,CO2多排放90kg。0.51.52.53.530%50%70%90%人均建筑碳排放(噸CO2/人)城鎮化率北方采暖區夏熱冬冷地區南方地區0.51.52.53.524681012人均建筑碳排放(噸CO2/人)人均GDP(萬元/人)北方采暖區夏熱冬冷地區南方地
27、區北京天津上海北京天津上海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4分省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2016) 分省城鎮居住建筑碳排放強度分省城鎮居住建筑碳排放強度分省城鎮居建碳排放強度與建筑氣候區密切相關,北方采暖地區省市的城鎮居建單位面積碳排放強度平均值是5252. .4 4千克二氧化碳,是非采暖區域平均值(13.413.4千克二氧化碳)的4 4倍。010203040506070800.32.34.36.38.310.312.314.3城鎮居建碳排放強度城鎮居建碳排放強度(kgCOkgCO2 2/ /)人均人均GDPGDP(萬元(萬元/ /人)人)北方采暖區夏熱冬冷地區南方地區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
28、統計專委會Part 4分省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2016) 分省公共建筑電力碳排放強度分省公共建筑電力碳排放強度分省公建電力碳排放強度與公建經濟活動強度(單位面積第三產業產值)呈顯著的正相關,每平米產值每增加10001000元元,電力碳排放約增加11.5kgCO11.5kgCO2 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10203040506070公建單位面積第三產業產值公建單位面積第三產業產值(元(元/ /)電力碳排放強度(電力碳排放強度(kgco2/kgco2/)公建電力碳排放強度公建單位面積第三產業產值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Part 4分省建筑碳排放數據分析(201
29、6) 單體公共建筑單體公共建筑碳排放測算案例:珠海興業新能源產業園研發樓碳排放測算案例:珠海興業新能源產業園研發樓*年總用電量總用電量87萬kwh,其中太陽能發電15萬kwh,占比17%。 電力電力消費消費強度強度37kWh/m2,是廣東省2017年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公示數據平均值(101 kWh/m2)的36.6% 碳碳排放排放強度強度15.3kg CO2/m2,是廣東省2017年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公示數據平均值(50kg CO2/m2)的30.6%LEED 鉑金級認證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2017年5月-2018年4月數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 分類能源消費量基于能源平衡表拆分方法;
30、 電力和熱力碳排放因子通過能源平衡表計算得到; 一次化石能源(煤、天然氣等)碳排放因子依據國家公布的數據。建筑碳排放測算方法 2016年建筑能源消費總量為8.99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0.6%;建筑碳排放總量為19.6億噸CO2,約占全國能源碳排放量的19.0%; 建筑能耗強度、碳排放因子等指標在2012年出現下降趨勢,表明建筑節能工作成效顯著。全國建筑碳排放 2016年分省城鎮建筑排放量排名前三位的省市分別為山東、廣東、河北,排名后三位的省市分別為海南、青海、寧夏; 人口、經濟和氣候是導致分省建筑碳排放相關指標差異的主要因素。2016年分省建筑碳排放Part 總結蔡偉光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 秘書長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 副教授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