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2021教培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報告(1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智聯招聘:2021教培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報告(12頁).pdf(1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1 教培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報告 為規范校外培訓市場秩序、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今年初,教育部明確將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作為年度重點工作。 多地教育部門及監管部門對校外機構進行多輪檢查和處罰;4 月,多家教育頭部企業陸續收到頂格罰單;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以下簡稱“雙減”政策);6 月 15 日,教育部專門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面向校外教育培訓進行管理工作;7 月 24 日,“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對培訓機構融資上市、培訓內容及時間等作出嚴格限定;8 月 11 日,國務院教育督
2、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政策重壓之下,教培行業正在面臨一場“大地震”,眾多教培行業從業者的去留也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基于此, 智聯招聘持續監測教培行業人才供需變化趨勢, 以觀察政策對行業人才市場的影響,并重點將 2021 年 7 月與政策發布前的 2021 年 3 月數據進行結構對比,形成此份2021 教培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報告,向市場展示教培行業人才市場最新動態,為相關企業、從業人員提供下一步經營/求職策略參考。 【核心發現】 一、教培行業人才供需走勢 招聘收縮,從業者求職增多,“雙減”政策效應凸顯 一線城市招聘收縮幅度大,北京降幅全國最高 銷
3、售、產品運營人才需求減少明顯 二、教培求職人員畫像解析 一半教培求職人員處于離職待業狀態 75%求職者為女性 政策后求職的年輕群體比例擴張,占 71% 教師/教務為求職主體,比例達 7 成,較政策前提高 6 個百分點 25 歲以下及 40 歲以上群體待業率居高 學歷越低,待業比例越高,高中以下學歷求職者中 6 成待業 低線城市求職者待業率高于高線城市 三、教培求職人員流動意向 6 成多求職者期望繼續從事教培行業,這一比例不降反升 4 成教師/教務人員選擇轉崗,行政、人力為首選 新一線城市最受歡迎,成為低線求職者的第二選擇 一、教培行業人才供需走勢 招聘收縮,從業者求職增多,“雙減”政策效應凸顯
4、 “雙減”政策塵埃落定后,整個教培行業,尤其是 K12 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尋找轉型之路。業務板塊的調整自然帶來人才招聘的變化,目前的初期表現是整體招聘規模小幅收縮。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與全平臺 2021 年 6 月和 7 月的發布職位數環比增長趨勢不同,教培行業 6 月和 7 月的發布職位數分別環比下降 9%、6.5%。 面對當前的行業形勢變化,教培從業者也在積極適應,調整職業規劃,求職人數有所增長。從全行業求職者來看,經歷 3 月求職高峰后,4 月至 6 月求職人數持續環比下降,7 月有所回升;而教培業求職者 6 月求職人數逆勢環比增長 8.7%,7 月進一步增長 10.4%。隨著政策落地
5、推進,業內人士愈加清晰未來規劃,求職人數可能會繼續增長。 -10.4%9.9%27.5%-6.6%-18.5%0.6%4.4%-16.4%11.9%25.0%-4.7%-16.6%-9.0%-6.5%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教培業發布職位數逐月環比增速全行業教培行業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 一線城市招聘收縮幅度大,北京降幅全國最高 教培行業 7 月發布職位數比政策發布前的 3 月下降 32.4
6、%(2019 年的這一數值僅為1.9%),分城市等級看,一線城市降幅最大。一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且教育消費意愿強,因此一直都是教培行業的重點布局之地,也是大量教培機構集中之地。面臨“雙減”的落地,一線城市也首當其沖,最先受到波及,北京、上海更是成為全國第一批試點城市。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2021 年 7 月一線城市教培業發布職位數比 3 月減少了 38.2%,高于其他城市等級,其中北京降幅達 49.3%,居全國首位。 -15.2%42.3%41.8%-21.6%-6.2%-1.2%6.3%-15.4%25.3%42.1%-20.8%-5.7%8.7%10.4%20210120210220
7、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教培從業者求職人數逐月環比增速全行業教培行業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38.2%-30.5%-30.0%-31.1%-32.8%-31.9%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各城市等級教培業發布職位數變化(7月比3月降幅)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
8、ved 銷售、產品運營人才需求減少明顯 崗位結構方面,重點觀察 7 月發布職位數前十的核心崗位,銷售、產品運營、人力、財務等崗位較 3 月的收縮幅度較大,降幅分別為 42%、37.2%、35.9%、34.9%。整體業務的收縮首先會沖擊銷售、 人力等通用性人才, 此次政策重點規范的線上教育板塊則對產品運營人才需求有一定影響。 二、教培求職人員畫像解析 一半教培求職人員處于離職待業狀態 2021 年 7 月進行求職的原教培從業者中,51.4%已為離職狀態,這一比例高于全平臺活躍求職者的平均水平(44.7%)。教培從業者本身流動性較強,加之近期業內機構進行業務調整,人員變動大,加劇了整體流動性。 -
9、42.0%-37.2%-35.9%-34.9%-32.6%-32.2%-30.8%-29.3%-28.7%-28.7%銷售業務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人力資源財務/審計/稅務影視/媒體/出版/印刷市場教師/教務銷售管理行政/后勤/文秘客服/售前/售后技術支持TOP10職業發布職位數變化(7月比3月降幅)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75%求職者為女性 從性別來看,女性求職者的數量明顯多于男性,比例分別為 74.6%和 25.4%,這與教培行業屬性相關,教師群體
10、的女性比例一貫較高。 政策后求職的年輕群體比例擴張,占 71% 從年齡和從業經驗結構看,教培從業者的整體年齡結構偏年輕,36.9%為 25 歲及以下的 95 后群體, 30 歲以下群體占到 7 成多; 27.2%的求職者僅從業不到一年, 35.3%從業 1-51.4%44.7%教培從業者全平臺7月求職者中已離職人員比例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男 25.4%女 74.6%7月求職的教培從業者性別分布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
11、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數據來源:智聯招聘()3 年。與政策出臺前的 3 月對比,7 月份涌入求職市場教培從業者中,25 歲及以下的年輕人占比進一步提升 4.5 個百分點,從業經驗在一年以內的求職者比例提高 3 個百分點。 可見,政策對年輕從業者的影響更大,一方面,相對于資歷更深的從業者來說,新手在業內的競爭力較弱; 另一方面, 年輕人的擇業態度更靈活, 面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更靈敏。 教師/教務為求職主體,比例達 7 成,較政策前提高 6 個百分點 32.5%36.0%19.0%7.7%4.8%36.9%34.4%17.0%6
12、.9%4.7%25歲及以下26-30歲31-35歲36-40歲41歲及以上7月求職的教培從業者年齡分布2021年3月2021年7月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24.3%36.5%19.0%14.4%5.7%27.2%35.3%18.2%13.7%5.6%1年以內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7月求職的教培從業者從業時長分布2021年3月2021年7月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
13、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從崗位結構看,從事“教師/教務”崗的求職人群占總體的 70%,且這一比例比 3 月提高 6 個百分點。教師作為行業的核心群體,對政策及行業形勢的變動更為敏感,更多的人開始求職或者看機會。 再進一步觀察求職人數前十的崗位中, 銷售業務的已離職比例最高, 接近 6 成已處于離職狀態,教師/教務人群的離職比例為 51.2%,另有 18%的人處于在職看機會狀態。 1.1%1.2%2.0%2.3%2.9%3.6%4.1%5.1%6.1%64.2%0.9%1.0%1.7%2.0%2.5%2.8%3.4%4.2%5.2%70.0%高級管理影視
14、/媒體/出版/印刷銷售管理市場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財務/審計/稅務人力資源銷售業務行政/后勤/文秘教師/教務7月求職的教培從業者崗位TOP102021年7月2021年3月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 25 歲以下及 40 歲以上群體待業率居高 觀察各年齡段求職者的離職待業比例, 發現25歲以下群體的離職比例最高, 達57.6%;同時,41 歲及以上的高齡群體待業比例也較高,為 49.2%。 學歷越低,待業比例越高,高中以下學歷求職者中 6 成待業 分學歷看
15、, 學歷越低, 待業比例越高, 高中及以下學歷的求職者中, 60.8%為離職狀態,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為 56.1%、50.2%、39.6%。 58.5%54.3%53.9%51.8%51.2%50%49.8%48.5%47.8%46.9%銷售業務行政/后勤/文秘銷售管理人力資源教師/教務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高級管理影視/媒體/出版/印刷市場財務/審計/稅務TOP10崗位求職者已離職人員比例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57.6%49.1%4
16、6.5%44.9%49.2%25歲及以下26-30歲31-35歲36-40歲41歲及以上各年齡段求職者已離職待業比例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 低線城市求職者待業率高于高線城市 雖然一線城市招聘需求收縮幅度最大,但是從教培行業求職者中已離職人員比例來看,低線城市要高于一線城市。 智聯招聘平臺數據顯示, 五線城市教培行業求職者中已離職人員比例為 58.3%,四線城市培行業求職者中已離職人員比例為 57%,而一線城市培行業求職者中已離職人員比例為 46.3%
17、。 原因可能有這幾點, 一是教育頭部機構進行結構縮緊, 紛紛關閉低線城市業務; 二是低線城市教培行業更多是經營規模較少的中小機構, 面對政策的重壓很難生存。 60.8%56.1%50.2%39.6%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各學歷求職者已離職待業比例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46.3%51.6%52%53.8%57%58.3%一線城市 新一線城市 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各城市等級求職者已離職待業比例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
18、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三、教培求職人員流動意向 6 成多求職者期望繼續從事教培行業,這一比例不降反升 智聯招聘平臺數據顯示,7 月求職者中,61.6%的求職者依然期望能夠從事教培行業,其次, 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 (5.1%) 、 互聯網/電子商務 (3.3%) 、 計算機軟件 (3.1%) 、房地產(2.8%)等也是部分人的轉行選擇。 令人意外的是,期望繼續從事教培行業的比例(61.6%)比 3 月(57.7%)有所提高。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政策實施初期,很多業內人士仍處于觀望階段,且
19、對下一步擇業規劃較為迷茫, 保持在自身較為熟悉的原行業, 繼續觀望行業走勢和同伴選擇是更為可靠的應對措施;另一方面,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潛力賽道讓業內人士對教培行業依然保有信心,教育終究是立國之本。 4 成教師/教務人員選擇轉崗,行政、人力為首選 對比求職者當前從事崗位與期望從事崗位比例,發現期望從事教師/教務崗位的人數比例明顯降低,而期望從事行政、人力崗位的比例擴張。7 月求職的教培從業者中,70%原來從事教師/教務崗位,但期望從事這一崗位的比例為 48%,下降 22 個百分點。期望從事行政和人力資源崗位的人群則比當前從事這兩個職業的比例分別提高 6 個和 3.3 個百分點。 2.0%2.0
20、%2.1%2.2%2.8%2.8%3.1%3.3%5.1%61.6%娛樂/體育/休閑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煙酒/日化)貿易/進出口銀行醫療/護理/美容/保健/衛生服務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計算機軟件互聯網/電子商務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教育/培訓/院校教培求職者期望從事行業TOP10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 進一步分析,原從事教師/教務崗位的求職者中,63.8%期望繼續從事該職業,9.6%期望從事行政,3.8%期望從事人力,銷售、主播等也是他們
21、的轉型選擇。 新一線城市最受歡迎,成為低線求職者的第二選擇 觀察求職者的地域流動意愿,一線城市求職者中,93.3%仍期望在一線城市就業,新一線、 二線、 三線、 四線、 五線城市希望不改變城市等級的情況下求職的分別為 94.7%、 91.9%、76.3%、63.4%、51.1%。低線城市的人才留存率明顯較弱,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的求職者均將新一線城市作為除本等級外的首選,分別有 10.2%、16.5%、23.2%的人期望去新一線城市工作。 盡管一線、 新一線城市招聘規模收縮幅度較大, 但求職者仍表現出去發達城市發展的愿望,并且新一線城市超越一線城市,呈現出最高的人才留存率及對低線城市人才的吸附
22、力。 0.5%3.2%2.0%1.6%3.0%3.5%6.7%4.4%11.3%48.0%0.9%1.0%1.7%2.0%2.5%2.8%3.4%4.2%5.2%70.0%高級管理影視/媒體/出版/印刷銷售管理市場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財務/審計/稅務人力資源銷售業務行政/后勤/文秘教師/教務當前從事職業與期望從事職業對比當前從事職業期望從事職業數據來源:智聯招聘()Copyright2021 zhaopin all rights reserved統計規則:基于智聯招聘2021年在線招聘數據庫的數據監測統計分析 教培行業轉型大幕已拉開,培訓機構積極調整業務板塊,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成為熱門賽道; 從業人員則重新規劃職業發展, 公共事業機構、 主播等新興職業都是他們的未來選擇。隨著政策落實的推進,行業未來發展將漸趨明朗,新業務模式、新職業類型都在萌生,業內機構和人才都應積極布局、早做規劃,抓住下一個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