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C: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6)(7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CAAC: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6)(71頁).pdf(7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16 年 8 月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 (2016)“C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應用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管理評估工具支持省和城市開展空氣質量管理的系統評估,從而持續推進省市空氣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并推動清潔空氣管理措施的選擇和有效落實?!癈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聯合聯盟合作省市與專家共同編制。CAAC清潔空氣管理報告CAAC Clean Air Management Report作者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解洪興, 王麗莎, 凌炫, 苗亞寧, 沈欣, 王沐丹(實習),辛嚴超(實習)專家工作組中國清潔空氣聯盟指導委員及專家(按音序排名):陳建民
2、,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常務系副主任賈峰,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 主任雷宇,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研究員李鵬輝,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 世界環境編輯部主任李元實, 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戰略環境評價所副所長馬中,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 院長、教授寧淼,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副研究員湯大鋼,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薛文博,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副研究員鳴謝中國清潔空氣聯盟指導委員會專家深圳市人居環境委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蘭州市人民政府能源基金會免責聲明:本報告中所述僅為對已公開資料的整理、總結,不代表中國清潔空氣聯盟及其成員的觀點。在這里所闡述的事件是實際案例,不代表其
3、經驗和措施的全面影響。中國清潔空氣聯盟不保證本書中所含數據的精確性。而且對使用這些數據所產生的任何后果不承擔責任。在注明來源的前提下中國清潔空氣聯盟鼓勵出于個人和出于非商業目的對本報告所含信息進行印刷或復制。本研究報告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柯靈愛爾(北京)環境技術中心)所有,未經同意,使用者不得出于商業目的銷售、傳播或制作相關衍生作品。目 錄摘 要 / I1 報告簡介 / 42 空氣質量狀況 / 52.1 PM2.5污染狀況 / 52.1.1 全國 PM2.5污染總體情況 / 52.1.2 三大重點區域 PM2.5污染變化情況 / 72.1.3 PM2.5重點控制區域目標對標分析 / 92
4、.2 PM10污染狀況 / 102.3 O3污染狀況 / 132.4 NO2污染狀況 / 152.5 SO2污染狀況 / 162.6 CO 污染狀況 / 172.7 重污染天氣 / 183 污染物排放控制進展 / 203.1 重要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 203.1.1 SO2排放控制 / 203.1.2 NOX排放控制 / 223.1.3 汞排放控制 / 223.2 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 / 233.2.1 煤炭消費量控制 / 233.2.2 黃標車淘汰 / 253.2.3 VOCs 排放控制 / 273.2.4 氨排放控制 / 303.2.5 柴油機顆粒物污染控制 / 323.2.6 秸稈焚燒
5、控制 / 364 空氣質量管理進展 / 394.1 立法 / 394.1.1 國家層面 / 394.1.2 地方層面 / 404.2 標準制定 / 414.2.1 國家層面 / 414.2.2 地方層面 / 414.3 經濟政策 / 434.3.1 環保電價 / 434.3.2 排污費 / 444.3.3 罰款 / 444.4 空氣質量監測 / 454.5 信息公開 / 464.5.1 評價指標 /46CAAC 管理報告第期2016 年 8 月4.5.2 評價結果 / 474.6 空氣質量管理先進案例 / 494.6.1 深圳經驗:藍天、低碳和經濟的多贏 / 494.6.2 蘭州經驗:加強執法
6、,打造“蘭州藍”/ 515 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 / 535.1 大氣污染自凈能力 / 535.2 產業結構 / 545.2.1 第二、三產業比例 / 545.2.2 重污染行業的工業產值占比 / 555.3 能源消費 / 565.3.1 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 / 565.3.2 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 / 575.3.3 萬元 GDP 一次能源消耗量 / 585.4 機動車排放 / 595.4.1 每百人私人汽車保有量 / 595.4.2 車用汽油 / 柴油升級 / 605.5 綜合分析 / 616 結論和建議 / 65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摘要2015 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
7、13-2017)(簡稱大氣十條)出臺后的第二個關鍵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這一年的空氣質量一方面是 大氣十條 中期考核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十三五”空氣質量繼續改善的基準。這一年的空氣質量也進一步有了較大改善:全國 74 個重點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數量從2014 年的 8 個增長到了 11 個,74 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 32.9% 99.2% 之間,平均為 71.2%,比 2014 年上升 5.2 個百分點,比 2013 年上升10.7 個百分點1??諝赓|量的持續改善離不開有效的科學支持和系統的管理決策。因此,本報告分析評估了中國大陸除西藏(西藏大部分數據不可得)之外的30 個?。?/p>
8、市)2015 年的空氣質量狀況、污染物排放控制進展、空氣質量管理進展、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等,以期為?。ㄊ校╅_展科學系統的空氣質量管理提供參考。本報告的主要結論包括: 空氣質量:顆粒物污染總體改善,但超標情況仍然突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采暖期重污染天氣頻發,部分?。ㄊ校㏄M10污染不降反升。2015 年 PM2.5(細顆粒物)重點控制區域中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重慶 10 個?。ㄊ校? 地區 PM2.5年均濃度相比 2014 年平均降幅達 11.34%,其中珠三角、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重慶均提前達到了大氣十條的 2017 年下降目標。但顆粒物超
9、標情況仍然突出,PM2.5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為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山東非臨海地區及河南組成的一大范圍區域,其次為長三角地區、兩湖地區和川渝地區,而珠三角地區則已經達標。2015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冬季采暖期重污染天氣頻發, 北京12月8日首次啟動紅色預警,對污染積累起到了“削峰降速”的作用,河北編制完成全國首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編制指南,可提高企業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可核實性。以 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的?。ㄊ校┲?,河南、寧夏、陜西、吉林、遼寧、湖北、甘肅 7 個?。ㄊ校?2015 年 PM10年均濃度相比 2013 年不降反升。 空氣質量:O3和
10、NO2存在一定超標情況,部分?。ㄊ校㎡3或 NO2污染不降反升,部分地區采暖期 SO2仍有超標現象。北京、 江蘇、 上海3個省 (市) O3(臭氧) 超標,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2015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江蘇、上海、浙江、北京、遼寧、河北 6 個?。ㄊ校㎡3相比2014年不降反升。 北京、 河北、 上海、 重慶、天津、山東、河南 7 個?。ㄊ校㎞O2(二氧化氮)超標,重慶、內蒙古、河南、甘肅、貴州、吉林、安徽、上海 8 個?。ㄊ校㎞O2相比 2014 年不降反升。除山西、湖南未公布數據以外,其他 28 個?。ㄊ校㏒O2(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全部達標,山東省采暖期 SO2仍有超標現
11、象。 污染物排放控制:SO2、NOX排放控制取得成效,汞污染防治逐步加強,限煤、淘汰黃標車等措施達到了較好的協同減排效果,未來還需加強 VOCs 排放控制、氨排放控制、柴油機顆粒物污染控制以及秸稈焚燒控制等協同控制措施的開展。2015 年全國 SO2排放總量幾乎達到“九五”實施總量控制策略以來的歷史最低值。2015 年全國 SO2和 NOX(氮氧化物)的總排放量相比 2014年分別降低了 5.8% 和 10.9%。環保部發布汞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為涉汞行業的汞排放控制提供技術指導。由于空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的同根同源性,限煤、淘汰黃標車等減排措施的落實也為協同減排溫室氣體帶來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初步
12、估算,每年全國人為源排放的非氫氟氯碳化物 VOCs(揮發性有機物)約相當于 2.5 億噸 CO2e(二氧化碳當量),農業氮肥使用排放的 N2O(氧化二氮)約相當于 1.5 億噸 CO2e,柴油車排放的黑碳約相當于 2.8 億噸 CO2e,秸稈焚燒排放的 CO2和黑碳約相當于 3.7 億噸 CO2e。因此,加強 VOCs 排放控制、氨排放控制、柴油機顆粒物污染控制以及秸稈焚燒控制在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 空氣質量管理進展:立法、標準制定、經濟措施、空氣質量監測、信息公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深圳、蘭州的經驗可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2015 年新的中華人民
13、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也稱“新大氣法”)正式頒布,該法以環境質量管理為核心,確立了地方政府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權利和責任,明確了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等方面的法律依據。2015 年國家出臺12 項大氣相關的環境標準;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福建、重慶 7 個?。ㄊ校嵤┝斯灿?25 項新的大氣相關的標準且已在環保部備案。排污費收費標準的提高、按日連續計罰的實施更好的發揮了通過經濟手段促進減排的效果。全國338 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具備 PM2.5等 6 項指標的監測能力。 信息公開方面較2014年取得較大進展,更多?。ㄊ校┕_了年度工作方案執行效果的
14、評估報告,更多?。ㄊ校┩ㄟ^新的社交媒體增加信息公開和互動。深圳連續兩年空氣質量達標,實現了藍天、低碳和經濟發展的多贏;蘭州加強執法,打造了國內外矚目的“蘭州藍”;這些地區在空氣質量管理方面的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所借鑒。 治理困難程度:各地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差異性明顯,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有一定改善,但調整壓力依然很大,機動車污染控制壓力空前。2015 年全國大氣污染自凈能力區域差異明顯,大部分大氣污染自凈能力較好的地區,其污染程度也相對偏低。在產業結構方面,2015 年全國 30 個?。ㄊ校┑诙?、三產業比例相比 2014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3年均有下降,但產業結構仍整體偏重,超半數省
15、(市)二產仍然大于三產;2014 年青海、新疆、江西、寧夏、河北的重污染行業的工業產值占比仍較大,產業調整的壓力依然很大。在能源結構方面,2013 年內蒙古、山西、寧夏、貴州、安徽、河北、陜西 7 個?。ㄊ校┟禾空家淮文茉幢壤哂?80%,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萬元 GDP 一次能源消耗量各?。ㄊ校┎罹嗝黠@,雖然 2015 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較 2013 年有大幅降低,但比例仍高達 64%,未來還需進一步調整。在機動車排放方面,除北京、天津以外,其他 28個?。ㄊ校?014 年每百人私人汽車保有量相比2013 年增長率均超過 11%,機動車污染控制壓力空前。本報告的主要建議包括:
16、盡快編制和實施科學的空氣質量達標規劃??諝赓|量達標管理是空氣質量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地方政府作為責任主體,以空氣質量達標為目標,應用科學手段開展地區空氣質量管理,設計并評估空氣質量改善措施,以實現達標的一個管理模式。各?。ㄊ校鶕麓髿夥ǖ囊?,盡快編制和實施科學的空氣質量達標規劃??諝赓|量達標的城市設立下一階段的目標值。由于我國現行標準中的 PM2.5等指標標準與歐美國家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值之間還有一定差距,因此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應本著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原則,立足自身條件,科學的設立下一階段的目標值。例如深圳在連續兩年實現空氣質量達標之后,決定要在 2020 年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第二階
17、段過渡目標,即 PM2.5年均濃度 25g/m3的目標。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2015 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較之前有了一定的調整,但未來調整壓力依然巨大,建議通過提高環境標準并加強執法、增強對重污染行業的準入限制、加大補貼、收費等經濟措施與企業的環境績效掛鉤力度、差別化能源價格等手段,一方面倒逼重污染企業的退出,另一方面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以達到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目的。京津冀區域加大燃煤散燒的治理力度。京津冀區域的燃煤散燒排放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京津冀區域的散煤治理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壓力依然巨大,未來還應在大力推廣清潔煤、 淘汰落后爐具、 電能替代的基礎
18、上,加快農村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 并開展集中供暖、清潔能源的替代。加強空氣質量歷史數據和排污單位環境信息的公開。根據“清潔空氣管理指標體系”中的空氣質量管理信息公開程度評價指標進行評估,結果發現所有?。ㄊ校┑目諝赓|量歷史數據依然不能做到完全可追溯,建議各?。ㄊ校┩晟瓶諝赓|量數據查詢系統,方便公眾了解環境空氣質量歷史信息及開展相關研究。此外,隨著排污許可證試點工作的開展,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要求及時、如實公開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污染物排放等環境信息, 編制年度執行情況報告, 并向社會公開。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4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在多位聯盟專家的支持下
19、,通過應用“清潔空氣管理指標體系”對中國大陸除西藏(西藏大部分數據不可得)之外的 30 個?。ㄊ校┑目諝赓|量狀況、污染物排放控制進展、空氣質量管理進展、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等方面開展了分析和評估,旨在為全國的空氣質量管理提供參考,幫助各?。ㄊ校┝私馕廴粳F狀、發現治理困難和挑戰,學習先進案例,更好的推進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的開展?!扒鍧嵖諝夤芾碇笜梭w系”是一個針對空氣質量狀況、治理困難程度和空氣質量綜合管理進行系統分析的工具,由清潔空氣創新中心開發,目的在于幫助?。ㄊ校嫿ㄍ陚涞目諝赓|量管理體系,以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諝赓|量管理評估報告為系列報告,包括全國、省級和市級的報告。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
20、估報告 (2016) 屬于系列報告中的全國報告,評估年度為2015年, 默認數據以2015年為基準。鑒于數據可得性,部分數據以 2014/2013 年為基準,已在文中進行了標注。 空氣質量狀況:定量分析和比較 30 個?。ㄊ校㏄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O3(臭氧)、NO2(二氧化氮)、SO2(二氧化硫)和 CO(一氧化碳)等 6 種空氣污染物濃度水平以及重污染天氣情況。針對顆粒物污染,還對各?。ㄊ校┑?PM2.5或 PM10年均濃度與大氣十條提出的 2017 年下降目標進行對比分析。 污染物排放控制進展:定量分析和比較 30 個?。ㄊ校┑?SO2、NOX的排放量變化情況
21、;定性分析汞排放控制情況;定量或定性分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部分措施的進展。 空氣質量管理進展:從立法、標準制定、經濟措施、空氣質量監測和信息公開等五個方面定量或定性分析國家和地方的空氣質量管理進展,并總結介紹空氣質量管理的先進案例。 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定量分析和比較 30 個?。ㄊ校┑拇髿馕廴咀詢裟芰?、產業結構、能源消費、機動車排放等數據,以反映各?。ㄊ校┑目諝馕廴局卫砝щy程度;綜合分析各?。ㄊ校┑?PM2.5年均濃度和各項困難程度指標,初步判斷各?。ㄊ校┑目諝馕廴局卫黻P鍵點。第 1 章 報告簡介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5第 2 章 空氣質量狀況為了對各?。ㄊ校┑目諝赓|量狀況總
22、體情況進行評價,本報告以各?。ㄊ校┌l布的環境狀況公報2為主要數據基礎,考察了 30 個?。ㄊ校┑?PM2.5、PM10、O3、SO2、NO2和 CO 等 6 種基本空氣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以及重污染天氣情況。6 種污染物均采用年評價的方式,根據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 (試行) (HJ663-2013) ,PM2.5、PM10、NO2、SO2采用年平均值,O3采用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數,CO 采用 24 小時平均第 95 百分位數。國家標準采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規定的二級濃度限值3。2015 年,顆粒物仍然是我國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6 種污染物中,
23、PM2.5和 PM10的超標?。ㄊ校┤匀蛔疃?, 其次是NO2和O3, SO2和CO則全部達標。2015年PM2.5重點控制區域中的天津、 河北、 山西、山東、 江蘇、 浙江、 珠三角、 重慶均提前達到了 大氣十條提出的 2017 年 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北京、上海距離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公布 PM10年均濃度的 28 個?。ㄊ校┲杏?10 個達標。公布 O3日最大 8 小時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數濃度的 21 個?。ㄊ校┲杏?3 個?。ㄊ校┏瑯?。公布 NO2年均濃度的 28 個?。ㄊ校┲杏?7 個?。ㄊ校┏瑯?。公布 SO2年均濃度的 28 個?。ㄊ校┤窟_標。公布CO 日均值第 95 百
24、分位數濃度的 21 個?。ㄊ校┤窟_標。2015 年京津冀地區共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154 次,北京首次啟動重污染紅色預警,對污染積累起到了“削峰降速”的作用。河北編制完成全國首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編制指南,可提高企業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可核實性。冬季采暖地區 15 個?。ㄊ校┤嬖囆卸舅噱e峰生產,有利于減少冬季重污染天氣的發生。2.1 PM2.5污染狀況2.1.1 全國 PM2.5污染總體情況2015 年 PM2.5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為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山東非臨海地區及河南組成的一大范圍區域,其次為長三角地區、兩湖地區4和川渝地區5,而珠三角地區污染明顯改善。20
25、13-2015 年全國近地面 PM2.5濃度衛星反演圖如圖 2-1 所示。從圖 2-1(c)中可以看出,2015 年 PM2.5污染控制重點區域6中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長三角地區(上海、江蘇、浙江)以及重慶依然是 PM2.5污染集中分布的幾大區域,而珠2. 湖南的數據取自湖南省環境保護工作年度報告。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一級濃度限值適用于一類區,即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級濃度限值適用于二類區,即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6三角地區污染明顯改善。同時,河南(河南已
26、加入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聯防聯控7)、安徽(安徽中的合肥都市圈已納入長三角城市群8)的污染也較為嚴重 ; 湖南、 湖北以及四川的污染也較明顯,與長三角地區基本相當。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為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山東非臨海地區及河南組成的一大范圍區域。2013-2015 年全國 PM2.5污染程度總體下降顯著,但內蒙古、吉林、遼寧三省交界處的區域 PM2.5污染呈輕微上升趨勢。比較圖 2-1 中 2013、2014、2015 年全國的PM2.5污染程度,可以發現 PM2.5污染程度總體呈顯著下降趨勢,但內蒙古、吉林、遼寧三省交界處的區域污染卻呈輕微的逐年上升趨勢。4.“兩湖地區”指湖南和湖北。5. “
27、川渝地區”指四川和重慶。6. PM2.5污染控制重點區域指根據環保部與全國各省 (市) 簽署的 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 以PM2.5為考核指標的地區。7. 河南環境宣傳網,http:/ 2016 年 5 月 11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 合肥都市圈正式納入長三角城市群,長三角的范圍也從原來的“兩省一市(上海、江蘇、浙江)”擴展到目前的“三省一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a)2013 年 (b)2014 年 (c)2015 年圖 2-1 2013-2015 年全國近地面 PM2.5濃度衛星反演圖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72.1.2 三大重點區域 PM2
28、.5污染變化情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PM2.5年均濃度下降趨勢明顯,但污染依然嚴重,2015 年僅張家口達標。2015 年污染最嚴重的 5 個城市均出自河北和山東,依次為保定、聊城、邢臺、德州、衡水。圖 2-2 為 2013-2015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7?。ㄊ校┲?PM2.5年均濃度數據可得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的 PM2.5污染變化情況。由圖 2-2 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區的 PM2.5污染程度逐年降低明顯,2013 年 PM2.5年均濃度超過 100g/m3的城市占當年數據可得的城市的比例達 55.6%,2014 年為 30.3%,2015 年僅為 8%。但 2015 年該地區的PM2.5污染
29、程度依然嚴重,僅張家口達標,且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污染超標達一倍以上(即 PM2.5年均濃度在 70g/m3以上)。9. 數據主要取自 2015 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 2013、2014、2015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7 ?。ㄊ校┑沫h境狀況公報,其他數據通過抓取實時監測數據計算得到。2013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最嚴重的 5 個城市依次為邢臺、石家莊、邯鄲、保定、衡水,均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2014 年污染最嚴重的 5 個城市依次為邢臺、保定、石家莊、邯鄲、衡水;2015 年污染最嚴重的 5 個城市依次為保定、聊城、邢臺、德州、衡水。河北的保定、邢臺、衡水連續三年位列污染最嚴重城市之“前五”
30、,山東省的聊城和德州則 2015 年首次進入“前五”。從圖 2-2 還可以看出,2015 年張家口達標,而和張家口同屬河北省的保定卻超標 2 倍以上,由于我國省轄面積較大,所以省內各市的空氣質量可能有巨大的差異,在進行空氣質量管理時,應充分認識到這種差異性。圖 2-2 2013-2015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PM2.5年均濃度變化圖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8長三角地區 PM2.5年均濃度總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15 年僅舟山達標,2015 年污染最嚴重的 5個城市均出自安徽和江蘇,依次為合肥、徐州、無錫、泰州、宿遷。圖 2-3 為 2013-2015 年長三角地區 4 ?。ㄊ校㏄M2
31、.5年均濃度數據可得10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的PM2.5污染變化情況。由圖 2-3 可以看出,長三角地區 PM2.5的污染程度總體逐年下降。與京津冀地區相比,長三角地區 PM2.5的污染程度相對較低,10. 數據主要取自 2015 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 2013、2014、2015 年的上海市環境狀況公報,其他數據通過抓取實時監測數據計算得到。11. 2015 年的數據取自 2015 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其他數據通過抓取實時監測數據計算得到。2015 年沒有 PM2.5超標一倍以上(即 PM2.5年均濃度在 70g/m3以上)的城市,但達標城市只有舟山。2013 年長三角地區 PM2.5污染最嚴重
32、的 5 個城市依次為合肥、淮安、泰州、無錫、常州;2014 年依次為合肥、南京、泰州、宿遷、淮安;2015 年依次為合肥、徐州、無錫、泰州、宿遷。三年來安徽省合肥市一直為該地區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其余四個城市均來自江蘇。珠三角地區 PM2.5污染明顯改善,2015 年惠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門 5 個城市達標,肇慶、廣州、佛山污染相對較重。圖 2-4 為 2013-2015 年珠三角地區各地級及以上城市 PM2.5年均濃度11變化圖。從圖 2-4 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區 PM2.5污染明顯改善,2015 年惠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門 5 個城市達標,是三大重點區域中達標城市最多的地區。三年來肇
33、慶、廣州、佛山一直是珠三角地區 PM2.5污染最嚴重的三個城市。圖 2-3 2013-2015 年長三角地區 PM2.5年均濃度變化圖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912. 2013 年的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狀況公報中無 PM2.5年均濃度數據,故無法計算 2017 年下降目標;截止 2016 年7 月 31 日,山西省未發布 2015 年的山西省環境狀況公布,其 2015 年 PM2.5年均濃度數據取自人民網 http:/ 年的廣東省環境狀況公報未公布珠三角的 PM2.5年均濃度,珠三角 2015 年的 PM2.5年均年濃度根據2015 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的 2015 年珠三角各市的 PM
34、2.5年均濃度計算平均值得出;其余數據均取自各?。ㄊ校┑沫h境狀況公報。13. 大氣十條指出:到 2017 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相比 2012 年分別下降 25%、20%、15%左右, 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根據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 (試行)實施細則,年度下降目標的考核基數為 2013 年的 PM2.5年均濃度。根據環保部與全國各?。ㄊ校┖炇鸬拇髿馕廴痉乐文繕素熑螘?,北京、天津、河北的下降任務為 25%。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為 20%。珠三角、重慶為 15%,內蒙古為 10%。2.1.3 PM2.5重點控制區域目
35、標對標分析PM2.5重點控制區域中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和重慶 10 個?。ㄊ校? 地區 2015 年 PM2.5年均濃度相比 2014 年的平均降幅為 11.35%。珠三角和河北降幅最大,北京降幅最小,上海不降反升。對 PM2.5污染控制重點區域除內蒙古之外的10 個?。ㄊ校? 地區的 2013-2015 年的 PM2.5年均濃度12以及 2017 年下降目標13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圖 2-5 所示??梢钥闯?,與 2014 年相比,除上海 2015 年 PM2.5年均濃度上升 1.9% 以外,其他9 ?。ㄊ校? 地區均有所下降;10 ?。ㄊ校┢骄捣鶠?11
36、.35%,與 2014 年 10 ?。ㄊ校? 地區相比 2013 年的平均降幅 11.92% 相當,其中珠三角和河北的降幅最大,分別為 19.0% 和 18.9%,北京的降幅最小,為 6.2%。2015 年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珠三角、重慶均提前達到了 2017 年 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 北京、 上海距離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北京差距最大。圖 2-4 2013-2015 年珠三角地區 PM2.5年均濃度變化圖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014. 湖南 2014、2015 年的湖南省環境保護工作年度報告中均未公布 PM10年均濃度數據,其 2014、2015 年 PM10
37、年均濃度數據均取自湖南日報:http:/ 2016 年 7 月 31 日,山西省未發布 2015 年的山西省環境狀況公布,其 2015 年 PM10年均濃度數據取自人民網 http:/ 2014 年、2015 年的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中均未公布 PM10年均濃度數據,其 2015 年 PM10年均濃度通過福建省環保廳公布的福建省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的月均值(http:/ 年數據缺失;其余數據均取自各?。ㄊ校┑沫h境狀況公報。從圖 2-5 可以看出,10 個?。ㄊ校? 地區中只有珠三角地區的 2015 年 PM2.5年均濃度達到了國家標準,同時也達到了 2017 年的下降目標;剩余的 9 個?。ㄊ校?
38、 地區均未達標,但其中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重慶已提前達到了 2017 年的下降目標,北京和上海距離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北京差距最大。2.2 PM10污染狀況2015 年海南、云南、福建、廣東、貴州、廣西、黑龍江、江西、上海、浙江 10 個?。ㄊ校┑腜M10年均濃度達標。相比 2014 年,河北省 2015年 PM10年均濃度降幅最大,河南、內蒙古、吉林、寧夏、陜西 5 個?。ㄊ校┎唤捣瓷?。30 個?。ㄊ校?014 和 2015 年的 PM10年均濃度變化及 2015 年超達標情況14如圖 2-6 所示??傮w上看,全國北部地區 PM10污染較嚴重,南部較輕。2015 年海南、云南
39、、福建、廣東、貴州、廣西、黑龍江、江西、上海、浙江 10 個?。ㄊ校┻_標。相比 2014 年,河北 2015 年 PM10年均濃度降幅最大,達 17.6%,河南、內蒙古、吉林、寧夏、陜西 5 ?。ㄊ校┎唤捣瓷?,河南上升幅度最大,達 15.8%。圖 2-5 重點?。ㄊ校? 地區 PM2.5年均濃度目標對標及年度變化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重慶6.2%15.7%18.9%12.5%7.3%-1.9%12.1%11.3%19.0%12.3%國家標準2013201420152017年目標國家標準02040306080100120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115. 根據環保部與3
40、0個省 (市) 簽署的 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 有20個省 (市) 以PM10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 分別是:河南、陜西、青海、新疆下降任務為 15%;甘肅、湖北為 12%;廣東、四川、遼寧、吉林、湖南、安徽、寧夏為 10%;廣西、福建、江西、貴州、黑龍江為 5%;海南、云南為持續改善。本報告計算下降目標時以 2013 年為基準。以 PM10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的?。ㄊ校┲泻幽?、寧夏、陜西、吉林、遼寧、湖北、甘肅 7 個?。ㄊ校?2015 年 PM10年均濃度相比 2013 年不降反升,尤其以河南和寧夏的上升幅度最大,均超過 20%。根據環保部與全國各?。ㄊ校┖炇鸬拇髿馕廴痉乐文繕素熑螘?,30
41、 個?。ㄊ校┲杏?20個?。ㄊ校┮?PM10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15。本報告對這 20 個?。ㄊ校┑?PM10年均濃度變化及2017 年下降目標進行了分析,結果見圖 2-7。圖 2-6 30 個?。ㄊ校?014 和 2015 年 PM10年均濃度變化及 2015 年超達標情況圖020406080100120140160國家標準2013年2014年2015年2017年目標國家標準海南云南福建廣東貴州廣西黑龍江江西四川安徽湖南吉林青海遼寧甘肅湖北寧夏陜西新疆河南70未統計達標區超標區左:2014年PM10年均濃度右:2015年PM10年均濃度圖 2-7 20 個?。ㄊ校㏄M10年均濃度目標對標及年度
42、變化圖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2PM 已達標地區可設定下一階段目標值WHO 推薦的 PM2.5、PM10標準及中國與其他國家 / 地區的對比如表 2-1 所示,可以看出,中國現行的適用于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的 PM2.5、PM10二級標準還都處在 WHO 推薦的第一階段過渡時期目標值。因此空氣質量達標的地區也應當本著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原則,立足自身條件,科學的設立下一階段的目標值。表 2-1 WHO 推薦的顆粒物標準及中國與其他國家 / 地區的對比國家 / 地區 / 組織目標 / 標準分級PM2.5PM10年平均濃度(g/m3)24 小時平均濃度(g/
43、m3)年平均濃度(g/m3)24 小時平均濃度(g/m3)WHO過渡時期目標 -1357570150過渡時期目標 -2255050100過渡時期目標 -31537.53075空氣質量準則值10252050中國二級標準357570150一級標準15354050美國二級標準1535-150一級標準1235-150歐盟25-4050澳大利亞825-50日本153520100注:中國二級標準適用于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一級標準適用于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美國二級標準以保護公共福利為主要對象,包括防止能見度降低和防止對動物、莊稼、蔬菜及建筑物等的
44、損害;一級標準以保護人體健康為主要對象,包括對“敏感”人群健康狀況保護,如哮喘病患者、兒童、老年人等。從圖 2-7 中可以看出,以 PM10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的 20 個?。ㄊ校┲?,有 15 個?。ㄊ校?013 年 PM10年均濃度數據公開可得16,可以計算2017 年的下降目標,在這 15 個?。ㄊ校┲匈F州、安徽、江西、廣東、四川 5 個?。ㄊ校┮烟崆斑_到了 2017 年的下降目標。與 2013 年相比,貴州、安徽、廣東、江西、四川、新疆、黑龍江、廣西8 個?。ㄊ校?015 年 PM10年均濃度下降,其中貴州的降幅最大, 達29.5%;河南、 寧夏、 陜西、 吉林、遼寧、湖北、甘肅 7 ?。?/p>
45、市)不降反升,尤其以河南和寧夏的上升幅度最大,均超過 20%。16. 海南、 云南、 福建、 湖南和青海2013年的 環境狀況公報 中未公布PM10年均濃度數據, 故無法計算2017年下降目標。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32.3 O3污染狀況公布 2015 年 O3年度數據的?。ㄊ校┻_ 21 個,較2014 年增長一倍多;2015 年北京、江蘇、上海 3個?。ㄊ校㎡3超標,北京超標最多,達 26.6%;2015 年江蘇、上海、浙江、北京、遼寧、河北 6個?。ㄊ校㎡3污染程度相比 2014 年有所上升,江蘇上升幅度最大,達 8.4%。2015 年 21 個?。ㄊ校┕剂?O3日最大 8
46、小時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數濃度17,這一數量遠超過2014 年的 9 個。圖 2-8 分析了 2014-2015 年 O3的污染程度變化,由圖 2-8 可以看出,2015 年公布數據的 21 個?。ㄊ校┲杏?3 個?。ㄊ校┏瑯?,分別是北京、江蘇和上海,其中北京超標最多,達26.6%,江蘇和上海分別超標 4.4% 和 0.6%;在上述 21 個?。ㄊ校┲杏?10 個?。ㄊ校┕剂?2014年、2015 年兩年的數據,對比這 10 個?。ㄊ校﹥赡甑臄祿l現,2015 年重慶、天津、廣東、寧夏 4 個?。ㄊ校㎡3污染程度相比 2014 年有所下降,重慶降幅最大,達 13.0%,其余江蘇、上海、浙江
47、、北京、遼寧、河北 6 個?。ㄊ校﹦t有所上升,江蘇上升幅度最大,達 8.4%。17. 截止 2016 年 7 月 31 日,山西未發布 2015 年山西省環境狀況公報;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湖南、云南、甘肅、新疆、福建 8 個?。ㄊ校?015 年的環境狀況公報中未公布 O3濃度數據。圖 2-8 21 個?。ㄊ校㎡3日最大 8 小時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數濃度變化圖0501001501602002502014年2015年國家標準國家標準青海安徽貴州海南江西廣西重慶四川寧夏吉林廣東天津陜西湖北遼寧河南浙江河北上海江蘇北京2016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14中國 O3單日評價標準與美國、歐盟接近世界
48、衛生組織(WHO)經過大量的研究確定了 O3的空氣質量準則值為每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濃度不超過 100g/m3,建議的過渡期目標為不超過 160g/m3。中國、美國和歐盟的 O3濃度標準如表 2-2 所示。表 2-2 中國、美國、歐盟的 O3濃度標準國家 /地區每日最高 8 小時滑動平均值限值單站點的年度達標判定方法區域的年度達標判定方法中國160g/m3每年中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的第 90 百分位數(相當于去掉 10% 的最高值)不超過 160g/m3區域內各站點的平均值達標美國0.070ppm(約相當于150g/m3)每年中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的第 4 高的數值(相當于去掉 3
49、 個最高值),3 年取平均不超過0.070ppm歐盟120g/m3每年中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超過 120g/m3的天數,3 年取平均不超過 25 天從表 2-2 可以看出,中國、美國、歐盟的 O3每日最高 8 小時滑動平均值限值均未達到 WHO 規定的空氣質量準則值,其中歐盟最為接近,美國其次,中國采用的是 WHO 建議的過渡期目標值,中國與美國、歐盟的標準較為接近。從單站點的年度達標判定標準來看,中國采用每年中日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的第 90 百分位數,相當于去掉每年最高的10% 的數據之后達標(假如某年有效監測天數為 360 天,則去掉最高的 36 個數據);美國采用每年中日最大 8
50、 小時滑動平均的第 4 高的數值,相當于去掉每年最高的 3 個數據之后達標;歐盟要求每年中最大 8 小時滑動平均超標的天數不超過 25 天,相當于去掉每年最高的 25 個數據之后達標。所以單站點的年度達標方面,美國的取值方法最為嚴格,中國最為寬松。對于區域的年度達標判定,美國和歐盟都是區域內所有站點達標才算區域達標,中國的區域達標則一般指區域內各站點的平均值達標。因此,與 WHO 的推薦標準以及和美國、歐盟的標準進行對比,中國的 O3標準設定目前還屬于過渡階段,未來還需制定更嚴格的標準。區域內所有站點達標18區域內所有站點達標1918. 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