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RobotAI皇冠上的明珠-220811(5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計算機行業:RobotAI皇冠上的明珠-220811(51頁).pdf(5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華西計算機團隊華西計算機團隊2022年8月11日Robot:AI皇冠上的明珠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分析師:劉澤晶SAC NO:S1120520020002郵箱:核心邏輯:人工智能領域崛起,機器人行業進入快速擴張期。全球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加速升級,人機協作能力成為企業重點關注對象,增長潛力巨大,其中自動化(RPA)(RPA)決定人機協作效率,AIAI決定人機協作的落地深度;AIAI是服務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隨著人工智能崛起,中國掃地、移動機器人進入行業的快速發展期,以視覺導航技術為主的SLAM掃地機
2、器人正在迅速放量、以機器視覺為主的AGV、AMR移動機器人正在快速擴張,同時隨著人工智能的技術逐漸突破,服務機器人正在向教育、醫療、仿生等方向快速邁進;特種機器人隨著AIAI技術提升,新興領域持續涌現,例如救援、采礦、深海探查、巡檢等應用場景。擁有AI域的機器人優勢在于落地場景豐富,軟件、功能升級迭代迅速。工業機器人領域人機協同成為高發展重要趨勢、服務機器人仿生領域成為其發展重點、特種機器人商業場景不斷涌現,至此我們認為AIAI域是機器人的核心,擁有AI域的機器人可以通過統一的平臺軟件軟件和迭代進行版本升級,產品交付速度、迭代周期明顯更快。同時統一的架構,更容易吸引同一領域的設計者、工程師,從
3、而加快機器人應用版本功能升級,進而豐富應用場景,賦能千行百業。具備相關機器人場景落地的廠商或AIAI技術的廠商具有優勢。在我國,部分類別機器人已經實現商業落地,并且相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具有應用場景下的先發優勢;同時新興領域機器人的落地需要借助AI的力量,例如仿生、救援、災后重建、深海領域等,具備AIAI算法技術的廠商擁有比較優勢,機器人在細分場景海量數據并不可以直接獲得,而具備AIAI算法商業化落地的公司可以通過細分場景下的數據和算法迭代,從而賦能給機器人客戶,進而加速機器人在新興領域的商業化落地。投資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 1)1)具備AIAI算法落地+機器人布局廠商,重點推薦科大訊飛,其
4、他受益標的為大華股份、??低?、商湯科技;2)2)機器人商業落地的廠商,受益標的為全能型機器人: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匯川技術,服務機器人:井松智能、遠光軟件,特種機器人:億嘉和、賽為智能;3)3)具備AIAI算法落地的廠商,受益標的為虹軟科技、云從科技、拓爾思、海天瑞聲。風險提示:核心技術水平升級不及預期的風險、競爭加劇風險、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風險。2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0UBVUX5WDVPU5X5ZaQ8QbRnPoOnPpNkPmMyQfQmNrQ6MqRrOuOnMnRwMqNvM目錄301 機器人,潛力無限,未來可期02 機器人,AI的皇冠上的明珠03 投
5、資建議04 風險提示01機器人,潛力無限,未來可期41.1 馬斯克引發全球第三波科技革命第一波浪潮,智能電車:2009年3月26日,特斯拉為Model S揭幕,引發全世界電動車熱潮,此舉也意味著智能電車時代的開始。第二波浪潮,星鏈:2018年2月22日,SpaceX搭載兩顆小型實驗通信衛星送入軌道,星鏈計劃正式開啟,星鏈可以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且不受地面基礎設施限制,同時性能上遠超傳統衛星,星鏈有著巨大的軍用潛力和科技用途。至此馬斯克拉開了”太空資源”競爭的帷幕。第三波浪潮,機器人:根據2022年6月3馬斯克推特透露,特斯拉或將2022年推出首款人形機器人原型機”OPTIMUS”,旨意解決重復
6、性高,單調枯燥的差事,此舉意味著特斯拉絕不只是一家電動車公司,而是一家具備”自研算法+自研芯片”AI”AI公司。馬斯克聲稱特斯拉機器人有朝一日隨著時間推移將比汽車公司更加重要。5 馬斯克引發全球三次科技革命1.2 以史為鏡,機器人打開AI新篇章從智慧城市到智能駕駛AIAI浪潮的變化,我們認為機器人為人工智能的下一落地應用場景。大數據時代:2016年AI戰勝柯潔,同時隨著基礎算力的提升,我國開啟新一輪人工智能熱潮即大數據時代。政策、資本先行,應用場景逐漸豐富。無人機、AI翻譯機等相繼落地。智能駕駛:隨著海量數據的陸續爆發,基礎算力及芯片的陸續演進,特斯拉Autopilot憑借完善的功能定義、依靠
7、數據不斷學習的算法,以及通過OTA實現的軟件升級,全球正式進入智能駕駛時代,同時,谷歌、百度、騰訊、華為等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局,推動智能駕駛加速發展。疊加政策持續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落地。如今,我國國內廠商在智能座艙、駕駛等發面都取得實際性的突破,未來國產化的生態將大有可為。機器人:未來隨著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枯燥乏味、重復性高的工作極易被人形機器人取代,我們認為機器人是AIAI的下一波浪潮,國內公司極大可能復制在智能駕駛領域取得的成果。6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華西證券研究所人工智能浪潮的變化1.3 機器人空間幾何?擁抱萬億藍海機器人是即智能駕之后的AIAI空前藍海:根據波士頓數據,全球機器人
8、市場規模在20302030年將達到16001600億至26002600億美元。此外,波士頓咨詢發布未來機器人的三種可能:1):個性化需求、2):標準化自動設備,例如機器人快遞員、機器人裝配工、3)“谷歌世界”:人工智能、適應性和連接性方面取得突破,從而出現一系列能夠分析復雜和動態場景的智能模塊。機器人或將重新分配就業結構:根據麥肯錫數據稱,隨著AI的不斷進步,預計2030年全球約有3.75億人口由于AI的技術突破將重新就業,從數量上看,我國將有1200萬至1.02億人口需要重新就業。全球平均被取代的勞動力比率為15%,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基本與世界保持持平為16%。7資料來源: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波
9、士頓咨詢,華西證券研究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受機器人影響的重新就業人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受機器人影響的重新就業人口1.4 機器人產品形態差異幾何?根據產品形態我們將機器人種類分類為“類人形機器人”和”其他形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具有人類外形特征的機器人,可以進行對話、訪談、交流,并完成指令任務的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可以直接代替人類重復、簡單的工作。人形機器人目前仍處于產業初期,有望快速實現商業落地的廠商有波士頓動力、漢森機器人、三星電子、Macco等,我國代表廠商為優必選。波士頓動力主要應用領域是救援、軍事、探查等,而漢森三星電子、Macco、優必選的主要應用領域是人類仿真,例如幫助顧客訂
10、購、結賬、服務、家居任務等。8資料來源:漢森機器人官網,波士頓動力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機器人根據形態種類分類漢森人形機器人索菲亞可進行面部識別和對話波士頓動力人形機器人”Atlas”在進行雪地探查Macco人形機器人KIME在制作飲料1.5 機器人應用場景差異幾何?機器人是執行自動化工作的機器裝置,是通過預先編排的程序完成特定指令,并完成相應指令。根據場景應用場景分類,我們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目前國內外部分領域機器人已經實現商業落地。機器人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服務機器人逐漸成為成新型支撐力量:隨著疫情回暖,人工智能興起、新興應用領域逐漸涌現,全球機器人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11、。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以工業機器人為主,而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快速的興起,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持續擴大,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擴大,正在逐步成為機器人市場的主流力量。根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335.8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447億美元。9資料來源:IFR、中國電子學會、華西證券研究所機器人根據場景分類全球機器人市場結構43%37%20%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中國機器人市場結構53%36%11%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1.5.1 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加速升級,人機協同已成趨勢全球工業機器人歷史悠久,相關技術較為成熟:工業機器人發
12、展至今已經超過60年,一共經歷了4個時代分別是:(1)萌芽期:機器人相關概念被提出,并首次應用在工業現場;(2)發展期:SCARA、直角坐標型、Delta、協作型機器人陸續問世;(3)高速擴張期:各種類工業機器人技術逐漸成熟,全球工業機器人進入快速擴張期;(4)智能期:隨著云、大、物、移、5G、PR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相關技術逐漸成熟,人機協同已成趨勢,協作型機器人成為工業機器人重要創新方向。重點企業正在加快建設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工廠:“智能工廠”可大幅提高產品制造效率,加速新興產品和工藝的迭代升級過程。ABB公司已經投資約10億元在上海建設超級工廠,將采用機器學習、數字化寫作方式、自動化方
13、式部署機器人生產車間。10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華西證券研究所工業機器人發展歷程1.5.1 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加速升級,人機協同已成趨勢工業機器人根據產品種類可分為多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協作機器人、Delta機器人。制造業為工業機器人主流應用場景: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金屬制品領域。目前仍被外國廠商占據主導位置,FANUC、ABB、安川、愛普生市占率約為50%,但國內龍頭廠商埃斯頓、匯川技術龍特定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產業規模和技術,市占率正在逐步提升。中國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加速升級,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隨著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速,機器人市場市場規模穩定增加
14、,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為589億元。11資料來源:MIR DATABANK、華西證券研究所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占比情況2021年Q1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應用結構情況工業機器人應用行業結構情況15.00%11.00%9.00%9.00%7.00%5.00%3.00%3.00%3.00%3.00%32.00%FANUCABB安川愛普生KUKA雅馬哈埃斯頓那智三菱匯川技術其他30%8%6%5%17%7%7%6%5%2%1%1%電子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汽車整車金屬制品食品飲料鋰電池光伏家用家電醫療用品倉儲物流半導體63%30%4%3%多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協作機器
15、人Delta機器人1.5.1 工業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是一般是指6 6關節機器人,是基于人的手臂原理構建的。它由一系列關節組成,每個關節賦予它一個自由度。這種非常靈活的結構使其即便在有障礙物的情況下,也能夠到達加工過程中的任何位置和方向。廣泛應用于電弧、焊點焊物、料搬運、機器進給、裝載等領域。我國多關節型機器人仍被國外主導,國產呈現突圍之勢:我國大于20KG 多關節機器人銷量結構中,以發那科、KUKA、川崎、ABB為首的外資品牌市占率約為60%,隨著我國陸續攻克減速機、控制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卡脖子難題”以安川、埃斯頓為首的國產機器人自主化步伐明顯加快。受智能電車市場需求
16、影響,多關節機器人市場需求穩步提升:汽車電子、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是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隨著智能電車在中國的銷量穩步向前,多關節機器人市場有望提升。12資料來源:OFWEEK、華西證券研究所我國多關節機器人市場規模(臺)我國2020年大于20KG6多關節機器人銷量結構安川6軸機器人示意圖25%16%15%9%9%7%2%2%15%發那科安川電機庫卡川崎ABB埃斯頓錢江廣數控其他62812104695108539103330107839115314125642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
17、1 2022我國6軸機器人市場規模(臺)1.5.1 工業機器人:SCARASCARA機器人SCARASCARA機器人又稱平面關節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在同一平面上沿著垂直軸旋轉工作,比直角坐標機器人更快速、更靈活。SCARA機器人比關節型機器人更精確(任務的可重復性)且成本更低。我國SCARASCARA機器人同樣被國外主導,國產品牌率逐漸提高:隨著我國SCARA機器人需求程度不斷提高,同時減速器、伺服驅動與伺服電機等機器人零部件實現技術突破,國產品牌呈現突圍之勢頭,2016年時我國SCARA機器人主要被外商占據,國產品牌占比僅為個位數,2020年我國以匯川技術、眾為興和臺達為首的廠商市場份額進步較
18、快,匯川技術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三菱、ABB等眾外資。隨著國產SCARA機器人操作精度增加,國產品牌應用場景有望實現突破:以匯川技術、臺達、眾為興為首的國產品牌已經相繼進入電子行業;同時,匯川技術已經步入了鋰電行業,已經實現國產突圍;未來隨著本土零部件廠商逐漸打破國外壟斷,國產品牌應用場景有望進一步增加,打破市場壟勢在必行。13資料來源:OFWEEK、華西證券研究所我國SCARA市場規模(臺)我國2020年SCARA機器人市場份額ABB SCARA機器人示意圖18779333853603434891505745386158278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
19、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我國SCARA市場規模(臺)30%20%7%7%6%6%6%3%15%愛普生雅馬哈匯川技術三菱東芝眾為興臺達ABB其他1.5.1 工業機器人:DELTA機器人DELTADELTA機器人又稱并聯機器人,可以定義為動平臺和定平臺通過至少兩個獨立的運動鏈相連接,機構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聯方式驅動的一種閉環機構。具有精準度高、無累計誤差、動態響應好、速度高等特點,主要應用于非常動態化的運動、組裝和包裝等任務以及食品、工業和制藥和電子工業等領域。DELTADELTA機器人造價較高,精度性價比較低:一臺國產并聯機器人價格處在
20、8-17萬區間,外資品牌并聯機器人價格普遍在18萬以上,雖然DELTA在速度上優勢明顯,但精度上不如多關節機器人,未來DELTA機器人機器人為擴張市場空間需進一步降本。本土企業具競爭優勢,未出現外資壟斷現象:2019年國產DELTA機器人占比已經過超75%,國產并聯機器人存在價格優勢,可根據廠商特殊要求,提供定制化服務以及成套的系統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本土化服務優勢明顯,國產品牌擁有產品服務的本土化優勢,售后服務更為方便。14資料來源: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我國DELTA機器人市場規模(臺)我國2020年DELTA機器人市場份額國產化DELTA機器人269841524680501
21、055636264690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我國DELTA機器人市場規模(臺)17.90%13.90%9.10%7.80%5.10%4.50%4.10%4%3.10%1.20%29.30%ABB辰星勃肯特發那科翼菲華盛控李群歐姆龍新松廣數控其他1.5.1 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就是在機器人與人可以在生產線上協同作戰,充分發揮機器人的效率及人類的智能。這種機器人不僅性價比高,而且安全方便,能夠極大地促進制造企業的發展,協作機器人區別于傳統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特點是易用性、靈活性、安全性、
22、共融性,其中安全性人機協作的基礎前提。協作機器人前景寬泛,賦能千行百業,增長潛力巨大:協作機器人由于其特點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同時以更高的靈活性滿足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需求,其中協作機器人已經廣泛使用在電子、汽車、科研、機械、新能源等領域。預計2025年我國協作機器人銷量可達4.5萬臺。我國本土企業具競爭優勢:目前國內協作機器人市場份額接近70%,其中以越疆科技(未上市)為代表的國產化具有國際影響力,越疆科技自研的安全皮膚技術方案,超過了原有的視覺方案和電流環方案,實現15cm感知距離、10ms快速響應、碰前停止或者自主繞障,搭載安全皮膚的機械臂無需提前降速,可將人機協同速度從0.25m/s
23、提升至1m/s,兼顧了效率與安全。15資料來源: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我國協作機器人銷量及預測(萬臺)我國2020年協作機器人內外資市場份額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表現能力0.230.420.630.820.991.454.501234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5中國協作機器人銷量及預測(萬臺)30.60%69.40%外資廠商內資廠商1.5.1 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人機協作已成趨勢:人機協同的工作模式,能夠有效化解企業機器與員工狀態之間的”矛盾”,進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隨著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相關技術逐漸成熟,此階段人機協同可謂最高效的生產模式。自動
24、化(RPA)(RPA)決定人機協作效率:在實際應用中傳統RPA業務流程自動化要面對80%以上的非結構化數據,想要處理圖像、聲音、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需要引入AI中的自然語言處理和AI視覺,例如譬如來也科技UiBot用RPA+AI,為某政務大廳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工作人員只需掃描申請和證明材料,后面的流程以AI自動提取關鍵信息,從而減輕了基層工作人員負擔,同時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AIAI決定機器人人機協作的落地深度:AI的深度學習、語義識別、文本理解與匹配等能力,也將為人機協作效率提供更多的保障,AI能力足以決定人機協作的落地深度。例如越疆科技的安全皮膚技術方案碰前監測采取的是TOF 3D機械視
25、覺方案,進而達到安全、效率、成本之間的絕對平衡。16資料來源: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協作機器人的核心RPA+AI越疆科技協作機器人系列新一代人工智能興起,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新機遇:目前,在某些特定領域如掃地、引導、送餐等機器人技術已經較為成熟,服務機器人應用領域正在逐步擴展,服務領域正在向情感、教育、醫療、手術等機器人方向延伸。視覺導航的應用,掃地機器人進入爆發期,市場份額快速擴張:掃地機器人經歷了三個階段,早在1997年,第一款量產機Electrolux Trilobite問世,當時采用的是陀螺儀為導航進行的隨機式清掃方式;2010年后,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局部規劃式掃地機器人陸續
26、問世;2016年,以機器視覺為導航的定位系統開始應用在掃地機器人領域,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快速擴張。掃地機器人技術較為成熟,市場格局較為穩定:掃地機器人已經實現商業化落地,已經進入競速期,價格從1997年的1700美元已經降到現在的約1500-3000人民幣。同時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預計2022年達到147.6億元。同時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全球的代表廠商為Irobot、Shark、Neato,我國的代表公司有科沃斯、小米、石頭科技等。1.5.2 服務機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崛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17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中國掃地機器人市
27、場規模(億元)32.34463.58486.2113.8147.602040608010012014016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機器人龍頭企業重點布局移動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已經商業化,且進入快速擴張期,智能移動機器人產品快速發展,吸引龍頭企業深入布局。例如,ABB公司收購ASTI集團,重點進軍移動機器人市場,包括自動牽引車、貨到人解決方案等代表性產品。中國相較于全球市場擁有更高的增長潛力,增長潛力在制造及倉儲場景領域。AI是核心競爭力,AGV和AMR成為服務機器人爆發點:AGV指自動導引運輸車,基于導航技術的自動駕駛運輸車量;A
28、MR指自動運輸機器人,目前最先進的AMR機器人可以自主識別周圍環境,并可根據傳感器進行定位,繞開障礙物,達到終點。AMR和AGV處于共同發展的態勢,在一些細分領域AMR會逐步取代AGV,對于更加強調柔性與協作屬性的應用場景,AMR具備天然優勢。例如斯坦德機器人采用激光SLAM為主,利用定位導航算法、自研操作系統、多傳感器融合等技術,在一些狹窄通道、緊湊型生產線、有良好的適應性。中國移動機器人進入快速擴張期:2021年市場規模為126億元,同比增長64%。此外,從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來看,外資仍占主導,代表廠商為德馬泰克、MIR、庫卡、Axter,中國代表企業正在逐漸突破,代表廠商為??低?、新松
29、機器人。1.5.2 服務機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崛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18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斯坦德機器人自主研發AMR機器人1928.543.561.7576.81260%10%20%30%40%50%60%70%02040608010012014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長率人工智能使得服務機器人進一步向各應用場景滲透:以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逐步脫離單純以學術為驅動的發展模式。服務機器人充分融合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
30、譜等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情感、教育、醫療、手術已成新方向,目前仍處于產業初期。預計到 2023 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有望突破201億美元。服務型機器人由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邁進:人工智能技術是服務機器人獲得實質性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正在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加速邁進。目前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VR、情感識別取得巨大進步。例如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團隊與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基于深度學習系統,機器人像生物一樣靠肢體感知世界。企業加快仿生機器人設計研發步伐:高精度控制技術和軟件算法的持續突破,仿生機器人的研發創新迎來爆發。例瑞士 ANYbotics 公司推出一款靈活的
31、四足機器人 ANYmal C具備對抗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適用于在危險的工業場景中執行相應的動作。1.5.2 服務機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崛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19資料來源:IFR、中國電子學會、華西證券研究所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醫療微創機器人示意圖4355.3687294.6125.2159.9201.80%5%10%15%20%25%30%35%05010015020025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增速1.5.2 服務機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崛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國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市場空間持續拓展:
32、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成為首要推動力,但尚處于處于產業初期,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公共服務持續旺盛,我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預計2023年試產規模為613.5億元,且增速維持40%左右。我國服務機器人智能技術于國際領先水平基本跑平:隨著智能化的逐漸發展,我國人工智能和領先技術創新速度明顯加快,無論是算法領先性,還是應用場景建設的規模與質量位于世界前列。例如優必選Walker X,已經采用SLAM機器視覺技術實現自主路徑規劃。場景涉及逐漸明確,產品應用場景持續下沉:目前我國服務型機器人研發更多聚焦于產品實用性提升,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例如科大訊飛,正在積極布局”訊飛超
33、腦”計劃,正在研發陪伴機器人和虛擬人等。20資料來源:IFR、中國電子學會、華西證券研究所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低暟徇\機器人優必選Walker X服務型機器人64.887.6117.8150.9222.2302.6441.8613.50%10%20%30%4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增速1.5.3 特種機器人:使用場景持續拓展,應用市場蓄勢待發全球特種機器人新興應用領域持續涌現:目前仍處于產業初期。隨著全球地區局勢的愈發復雜,在軍事平應用,探險救
34、災、水下探查等高危場景中,特種機器人可以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隨著無人駕駛、5G、人工智能技術明顯提升,機器人具有高魯棒性、靈活性、多操作等特征,預計2023年全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超過99億美元。代表公司有波士頓動力、Festo、VideoRay、Soil等。技術進步促進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隨著特種機器人應用環境較為復雜、極端,隨著5G、GIS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背景下,特種機器人逐漸具備智能化的能力,產品靈活性亦有突破。例如德國Festo公司利用仿生學開發BionicSwifts仿生飛燕,模仿鳥類的飛行姿態和控制方式。救援、災后重建成為熱點方向,采礦機器人開始拓展深海方向:波士頓動力
35、公司研發Spot Mini機器狗可在建筑工地環境下流暢地行走、繞過障礙物,未來可用于危險環境下搜索;此外,英國 Soil 機器 動力公司打造世界上首批深海挖礦機器人,配備攝像頭和3D聲納傳感器,可以較好地完成海底探勘與采礦任務。21資料來源:波士頓動力官網、得國Festo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BionicSwifts仿生飛燕VideoRay機器人正在進行水下作業波士頓動力Spot Mini機器狗1.5.3 特種機器人:使用場景持續拓展,應用市場蓄勢待發我國特種機器人場景持續拓展,應用市場蓄勢待發:我國地域廣闊、地質情況復雜,在應對地震、洪澇災害、極端天氣,以及礦難、火災、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對
36、特種機器人有著突出的需求。隨著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和增速持續走高,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為185.2億元,增速有望突破45%。代表廠商為億嘉和、高新興等。我國特種機器人全面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面向需求提供標準化產品:目前,我國特種機器人在安防巡邏、電力巡檢、管道檢測等場景下得到進一步推廣。目前高新興研制的智能巡邏機器人在軍隊、銀行、企業園區等場景均有應用;此外,由于商業化非常依賴場景需求,面向該場景能提供高效且可復制的標準化產品是該機器人商業落地標準路徑。新型產品不斷涌現,建筑、煤炭成為特種機器人熱點場景: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水下機器人、排爆類機器人等產品,并且在特定領域
37、具有優勢,例如深之藍公司為南水北調研發的水下機器人,解決了多種工況下的帶水檢測問題;同時我國特種機器人的需求也從專業密集型領域向勞動密集型領域遷移,建筑、煤炭有望成為特種機器人商用新方向。22資料來源:IFR、中國電子學會、華西證券研究所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億嘉和電力巡檢機器人高新興巡邏機器人26.935.944.152.966.590.7127.1185.20%10%20%30%40%50%0501001502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中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億元)增速02機器人,AI的皇冠上的明珠232.1 機器人差距幾何?
38、AIAI域是機器人的核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重視的人機協作能力,還是服務機器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進入快速擴張期,同時逐漸向仿生領域邁進,甚至是特種機器人建筑煤炭災后重建等方向進軍,機器視覺和智能語言都是其賦能千行百業的必要前提。非擁有AIAI域機器人:從流程上可分為四步,即編程、行動、生成指令集和執行控制,軟件層面上專精型機器人通過基于云計算或者虛擬主機進行軟件編程,通過執行已配置的業務邏輯進而完成固定任務。擁有AIAI域機器人:從流程上可分為感知、評估、規劃、執行四步。軟件層面上主要通過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不斷進行迭代訓練,進而完成理解人類語義和機器視覺上的物體識別,
39、從而通過規劃生成完成任務的多種路徑,由評估模塊生成最低能效完成任務的簡單路徑,最后生成規劃指令集,傳導到完成制動。24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是否擁有AI域的機器人在軟件上的差異機器人的關鍵AI域2.2 梳理機器人相關廠商我們認為機器人是繼智能駕駛后AIAI的下一重量級落地場景,有望帶來萬億級別的空前藍海,同時有望賦能千行百業。目前,工業機器人商業化已經實現落地,其中人機協同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同時也是工業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發力點;同時,服務機器人部分應用場景也已經商業化落地,同時隨著人工智能的邁進,部分場景進入快速擴張期,此外新興場景迎來快速發展機遇,例如醫療、教育、仿生領域;特種機器人仍處于產
40、業初期,隨著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新興產品和場景不斷涌現。至此我們認為擁有AIAI域的機器人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擁有AI域的機器人優勢在于通過統一的算法合平臺軟件迭代可以進行快速版本升級,產品交付速度、迭代周期明顯更快。同時統一的算法和平臺架構可以快速吸引平臺開發者,進而加快機器人應用版本功能升級、豐富應用場景。此外,AIAI域可以大幅提升用戶的接受度和體驗感,進而實現機器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我們梳理人形機器人的受益廠商分為三類:1)1)具備AIAI算法落地+機器人布局廠商;2)2)機器人商業落地的廠商;3)3)具備AIAI算法落地的廠商。具備相關機器人落地的廠商具有應用場景的先發優勢:
41、在我國,部分類別機器人已經實現商業落地,并且相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具有先發優勢,然而距離真正意義上實現智能化,依舊需要配備AIAI域,即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或AIAI平臺,自然語言處理可以幫助機器快速識別、理解人類語言,進而高效的人機協同;機器視覺可以幫助機器快速實現目標監測、場景理解、目標追蹤、事件監測等;AI平臺可以幫助機器快速實現算法迭代、功能升級,從而進行版本升級、場景升級等。AIAI域有望豐富機器人的使用場景,加快版本升級,進而提供更有價值的商業服務。新興領域的機器人落地需要借助AIAI的力量,具備AIAI算法技術的廠商具備比較優勢:無論是服務機器人還是特種機器人的新興領域的落地都
42、離不開關鍵人工智能,例如仿生領域需要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救援、災后重建、煤炭、深海領域需要相關機器視覺能力。而機器人在細分場景海量數據并不可以直接獲得,而具備AI算法商業化落地的公司本身具備卡位優勢,可以通過細分場景下的數據和算法迭代,從而賦能給機器人客戶,進而加速機器人在新興領域的商業化落地。25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2.3.1 大華股份:視頻物聯網的龍頭玩家(移動機器人)大華股份是視頻物聯網的龍頭玩家,聚焦城市、企業兩大業務領域,堅定AIoT和物聯數智平臺兩大技術方向,為客戶提供智慧五i按解決方案?!皟煽v”業務戰略:公司聚焦城市和企業,在城市業務中,公司將AI、大數據、云計算與客戶業務流程
43、充分適配,進行數智賦能;企業業務,公司將AI、大數據與場景相結合,為客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賦能企業的安全體系、生產價值、經營管理?!皟蓹M”技術戰略:公司構建了AIoT、物聯數智平臺兩大核心技術體系,AIoT技術戰略將構建領先的感知、連接與控制能力,對局部的實時業務閉環,讓邊緣智能得以發揮;全棧式的AIoT能力與體系化的物聯數智平臺協同發展,讓城市、企業數智化轉型更簡單。26 大華股份生態場景圖2.3.1 大華股份:視頻物聯網的龍頭玩家(移動機器人)大華股份旗下子公司華??萍季劢构I互聯網的感知層,業務分為機器人視覺和移動機器人兩大板塊。機器視覺:公司以算法平臺軟件為核心,加載工業相機、智能相機
44、、線掃相機、智能傳感器、3D 相機和鏡頭等產品,實現缺陷檢測、定位引導、識別和測量等應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采購和細分行業視覺方案。機器人:華睿移動機器人于2017年7月成立產品開發團隊,專注于全系列的移動機器人,公司提供工業移動機器人和巡檢移動機器人,并通 RCS 調度系統,提供搬運、堆垛、自動巡檢等行業應用。華??萍紝W⒂谧詣訉Ш降恼{度算法平臺、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產品和相關配件開發實現,為智能工廠自動化提供各種機器人調度方案。未來受益于AMR快速放量,將迎來快速發展期。27 華??萍紮C器人視覺業務華??萍家苿訖C器人調度解決方案2.3.1 大華股份:視頻物聯網的龍頭玩家(移動機器人)華睿
45、科技AMRAMR移動機器人產品種類齊全,推出巡檢機器人以及潛伏型、地牛型、叉車型、搬運型、牽引型和分揀型等類型,擁有自主開發的AMR調度系統和充電智能控制系統,可廣泛應用在倉儲管理系統中。其中:巡檢機器人:提供智能調度平臺,與智能巡檢機器人聯動,實現可視化巡檢,應用在電力和畜牧業中;潛伏機器人:導航方式實現了激光SLAM導航、視覺導航、慣性導航,負載方面覆蓋 300Kg、600Kg、1000Kg、2000Kg 和 3000Kg 負載系列產品。此外大華股份旗下子公司華橙網絡提供家庭服務機器人,主要產品為掃地機器人。28 華??萍紮C器人產品種類及應用場景大華股份子公司華橙網絡掃地機器人2.3.2
46、??低?引領智能物聯網的龍頭廠商(移動機器人)??低暪臼侵悄芪锫摼W的龍頭公司,以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和導航控制為核心,憑借算法累計,軟硬件開發功能,持續在移動機器人、機器視覺領域深耕投入,推動生產、物流的智能化與數字化。??低暺煜驴毓勺庸疚炇W絡面對多元需求已經開發出機器人產業線,包括陪伴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等。2021年公司推出了兒童智能陪護機器人RK2,支持遠程遙控、智能語音對話、雙向微視頻、人臉識別等功能。同時掃地機器人RSIN,采用分置式 dToF 激光雷達精確建圖定位,支持區域劃分、定點清掃、自動回沖等功能,此外還能滿足視頻看家需求。29 ??低暜a品全景圖2.3.2 ??低?/p>
47、:引領智能物聯網的龍頭廠商(移動機器人)??狄苿訖C器人硬件產品AMRAMR架構平臺及產品硬件:2021年公司發布第一代移動機器人AMR架構平臺和基于該平臺的全新硬件產品,包括潛伏系列、移/重載系列、叉式系列、料箱系列。未來受益于AMR移動機器人快速放量,有望受益。??禉C器人軟件產品機器人控制系統、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機器人控制系統RCS通過不同組件組合,形成調度、仿真、數字孿生三大系統、可同時指揮不同品類的AMR共同作業;智能倉儲系統IWMS將”貨到人”的智能物流模式向“多行業、全場景、全覆蓋”奮力推進。解決方案:1)1)汽車行業:包含多種軟件對接模式以滿足不同備料模式,配置不同出入庫策略,實現
48、生產數據順暢聯通,助力客戶穩步落實敏捷制造;2)3C2)3C電子行業:??低ㄟ^多種AMR車型、搭配倉庫指控系統、對接提升機、自動門等設備,覆蓋制造業中手機生產、加工等整場物流應用,實現全場物料搬運的無人化、智能化、自動化;3)3)新能源行業:光伏、鋰電行業的生產環節,通過LMR+CMR+FMR的組合方案,幫助企業節約人力,提高產能。30 ??狄苿訖C器人家族譜2.3.3 科大訊飛:自然語言處理的全球龍頭廠商(服務機器人)科大訊飛于20222022年初正式發布了”訊飛超腦 2030 2030 計劃”,其目的是向“全球人工智能產業領導者”的長期愿景邁進。該計劃是公司的核心戰略,目的是構建基于認知的人
49、機協作、自我進化的復雜系統,即讓機器人感官超越人類,具備自主進化的能力,打造可持續自主進化的復雜智能系統,助力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其計劃分為三個階段性里程碑:第一階段(2022(2022-2023):2023):推出可養成的寵物玩具、仿生動物等軟硬件一體機器人,同期推出專業數字虛擬人家族,擔當老師、醫生等角色;第二階段(2023(2023-20252025):):推出自適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和陪伴數字虛擬人家族,老人通過外骨骼機器人能夠實現正常行走和運動,同期推出面向青少年的抑郁癥篩查平臺;第三階段(2025(2025-2030):2030):最終推出懂知識、會學習的陪伴機器人和自主學習虛擬人
50、家族,全面進入家庭。31“訊飛超腦”計劃和里程表2.3.4 商湯科技:硬+軟一體化的龍頭賦能商(服務機器人)商湯科技是人工智能硬件+軟件一體化的龍頭賦能商,在軟件方面以原創技術作為根基,SenceCoreAISenceCoreAI裝置為核心動力,布局多個領域、多方向的前沿研究,快速打通AIAI在各個垂直場景中的應用,進而向行業賦能。其中商湯的AI軟件技術能力包括智能汽車技術、通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決策等8項AI技術。智能汽車技術:公司智能汽車技術包含視覺感知技術、激光雷達感知技術、決策規劃及控制技術等多種技術,覆蓋智能駕駛的整個流程。公司2021年推出SenceAuto絕影智能汽車平臺,在智能
51、駕駛、智能座艙、L4無人駕駛、車路協同等方面持續推進。截至2021年底累計合作客戶超過30家,累計定裝量超過2300萬臺,未來五年內量產車型多達60多款。人工智能決策技術:該技術賦能于千行百業,其中該技術包含AI智能游戲、同游決策AI工具鏈、自動駕駛決策系統等多項功能。同時,公司持續構建開源體系,相繼開源OpenMMLab高性能深度推理引擎、OpenGVLab決策智能開源平臺,OpenDllab智能決策平臺。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GitHub上獲得超過47000顆星標,用戶遍布11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最受歡迎的機器視覺算法庫之一。32 商湯科技視覺感知技術商湯科技自動駕駛決策系統2.3.4
52、商湯科技:硬+軟一體化的龍頭賦能商(服務機器人)商湯科技于20222022年8 8月9 9日推出首款家庭消費級AIAI下棋機器人“元蘿卜 SenseRobot”,SenseRobot”,邁出了產業級AIAI走進千行萬戶的第一步。此款AIAI下棋機器人包含機器臂、智能語音、屏幕三位一體的架構,實現人機協同:“元蘿卜”結合了商湯的AI視覺技術,可以檢測物體,跟蹤識別,進而生成控制指令集從而控制機械臂;同時做到“手眼協同”,實現毫米級的操作精準度,保證在下棋對弈過程中的運行順暢和落子準確。商湯科技SenceCoreAISenceCoreAI深度賦能下棋機器人:AI下棋機器人通過多次AI深度學習和自我
53、訓練,棋力水平達到了大師級,任何玩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對弈等級,也可以聯網體驗云端的最高水平,或記錄棋局進行復盤。此外,在機器視覺算法上,無論高光、低光、物體遮擋等情況下都能正確識別出棋盤。33 商湯科技AI下棋機器人“元蘿卜”2.4.1 機器人:產品線完備的機器人龍頭公司(全能機器人)機器人公司機器人產品種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公司機器人產品種類齊全,包括協作、工業、清潔、移動、特種、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豐富,包括汽車、工程、交通、能源、化工、教育、電子電力、金融、航天航空等行業。工業機器人:公司自主掌握工業機器人技術,包括伺服系統設計技術、操作機優化設計制造技術、軟件設計和編程技術、運動學
54、和跡規劃技術、3D 視覺技術,產品包括6軸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可應對復雜作業環境。服務機器人:公司主要產品是移動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公司順應移動機器人大趨勢,產品包括裝配型和搬運型移動機器人;同時公司積極布局醫療機器人,推出行走輔助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產品包括自動轉載機器人系統、裝備自動保障系統等。34 機器人公司部分產品(從左至右分別是協作、工業、清潔、移動、特種、服務機器人)2.4.2 匯川技術:工控自動化龍頭廠商(工業機器人)匯川技術是工控領域的集大成者,處于內資龍頭地位,公司機器人產品為工業領域機器人,主要包括SCARA機器人和六關節機器人。公司受益于制造業升級和國產化替
55、代:公司產品豐富包含變頻器、伺服系統、編碼器、PLC等,公司2021年通用伺服系統市場份額第一,首次超越外資品牌;低壓變頻器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位于前三名;小型 PLC 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 6.89%,位于第五名;公司變頻器、伺服系統、PLC 等產品仍有較大成長空間。公司受益于電動汽車浪潮,公司迎來高速發展期:公司產品包括電驅系統、電源系統,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低成本、高品質的綜合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2021 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車電機控制器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9.5%,排名第三,電機控制器產品份額在第三方供應商中排名第一,新能源乘用車電驅總成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 5%,排名第五。伴隨著全球新
56、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將迎來高速發。35 匯川技術工業機器SCARA人全景圖2.4.3 井松智能:智能倉儲物流提供商(服務機器人)井松智能專注于智能物流設備、智能物流軟件與智能物流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與銷售,為下游客戶提供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系國內知名的智能物流設備與智能物流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倉儲比傳統倉儲將本效果明顯:智能倉儲是未來物流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同時智能物流是工業4.0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連接供應、制造和客戶的重要環節。受益于我國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智能倉儲物流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以AGV為主導的移動機器人是市場剛需:公司移動機器人包括堆垛機、穿
57、梭車、輸送機、空中懸掛小車、提升機、AGV、桁架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和分揀機等,具有SLAM機器視覺技術成為移動機器人的主流,公司具備SLAM機器視覺和自由導航的優勢。36 36公司主要產品及應用場景公司智能倉儲物流系統應用場景2.4.4 遠光軟件:電力信息化龍頭廠商(服務機器人)遠光軟件是國內主流的企業管理、能源互聯和社會服務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專注大型企業管理信息化、長期為能源行業企業提供信息化管理提供產品和服務。公司背靠國網,集團管理業務優勢明顯:公司深耕電力行業30余年,且產品完備,未來受益于電網智能化、信息化快速轉型,公司業務有望快速成長。YG-DAP的推出將進一步擴張公司發
58、展空間,電網中臺管理信息具備持續性,公司依靠電網背景,可以快速打通電力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此外,公司依靠YG-RPA的中臺信息能力和技術底座,有望快速拓展至水利、制造等多個能源行業。電力交易系統未來可期:公司積極布局電力交易系統,通過背部資源,搭建電力交易輔助服務、市場增值服務、新興產業服務,為解決市場政府和市場關于電價的矛盾,滿足電廠、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的需求。電力交易系統目前初步建成,未來隨著電力現貨市場的建成,公司有望依靠背景和技術進入快速擴張期。37 遠光YG-PRA應用場景2.4.4 遠光軟件:電力信息化龍頭廠商(服務機器人)遠光軟件AIAI應用方面,已經推出知識圖譜應用平臺2.0版
59、本和全新的OCR應用平臺,識別能力覆蓋主要財務通用票據,目前已在國網電商、國網湖北電力、國網北京電力、國網江西電力等重點電力公司應用。公司旗下YGYG-RPARPA云平臺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云平臺,通過結合AI技術,賦予RPA平臺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視覺、語音識別,讓機器人更高效執行命令,具有數據識別還原、提取數據與匹配、數據分析與判斷等功能,已經應用在財務、信息運維、稅務、人力資源等領域。公司通過YGYG-RPARPA和人工智能相融合,推出了“知識圖譜+RPA”+RPA”智能審單機器人的研發:平臺研發的新光伏結算機器人、財務并賬機器人、銀行回單管理機器人、銀企對賬機器人、憑證歸檔打印機器人、憑證
60、審核傳遞機器人等300多款RPA機器人已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國家電投、中國國電等政府單位。38 遠光YG-PRA云平臺架構遠光YG-PRA應用場景2.4.5 億嘉和:電力巡檢機器人龍頭(特種機器人)億嘉和主要從事特種機器人領域,充分融合移動、感知、操作、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機器人相關技術,面向電力、消防、軌道交通等行業領域,提供多樣化的智能產品、智能服務和系統解決方案。機器人主要產品如下包括:操作類機器人、智能操作機器人、室外巡檢機器人和消防滅火機器人等。智能電網穩步增長,電力巡檢機器人前景廣闊:全社會用電量穩步增長,智能電網的大背景下,電網投資規模大幅增長。同時受益于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機
61、器人行業極具性價比,電力操作機器人具有靈活性、安全行、智能型的優點;此外,目前特種機器人在電力行業滲透率較低,且集中度高,市場空間前景廣闊。公司巡檢和消防滅火機器人未來可期:公司巡檢產品在電廠領域的推廣應用取得實質性突破、已經用于電力變電站等行業,未來可應用于石油、化工、安防、物流等領域實現市場份額快速擴張;消防機器人正在向消防、軌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領域延伸,產品極具擴張型。39 室外帶電作業機器人智能操作機器人巡檢類機器人2.4.6 賽為智能:智慧城市的賦能者(特種機器人)賽為智能是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一方面公司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構建人工智能硬件產品如無人機、機器人、軌道
62、交通車在平臺;另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產品賦能軌道交通、智慧城市、工業運維等業務。公司已經研發多款工業機器人,面向工業應用場景,替代人工完成巡檢任務,并實現保障并實現機器代人、無人值守,幫助業主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運維效率,保障安全生產,促進節能環保。產品如下:掛軌式巡檢機器人:可用于數據中心機房巡檢、變配電房巡檢、地下電纜隧道巡檢、地鐵隧道巡檢等復雜或環境惡劣的場景。輪式巡檢機器人:可用于變電站、升壓站、油田、化工場站、園區、車站、警用巡邏、電力機室、數據中心、工廠巡檢等場景。40 賽為智能巡檢機器人系列2.5.1 虹軟科技:機器視覺的算法供應商虹軟科技專注于計算機視覺領域,為行業提供算法授權及系
63、統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為智能終端機智能駕駛提供視覺算法產品線,目前客戶主要包括三星、小米、OPPOOPPO、VivoVivo、榮耀等手機廠商及部分合資品牌汽車主機廠商。智能手機:公司提供手機視覺算法,包括單/雙/多攝攝像頭拍攝、深度攝像頭拍攝、潛望式長焦攝像頭無級變焦、3D 表情、3D 建模、全景、SLAM、AR/VR、人臉解鎖等重要核心功能。其他終端:公司提供隱私、美顏、視頻去噪、SLAM、平面檢測、稠密重建、語義重建、手柄 6DOF 跟蹤、裸手 3D 手勢交互等視覺解決方案。智能駕駛:公司提供聚焦艙內服務的駕駛員監控系統、視覺互動系統、乘客監控系統、生物認證、艙內智能悅動、高級駕駛輔助系
64、統、盲區搜索監測等一系列解決方案。41 虹軟科技智能汽車視覺解決方案2.5.2 云從科技:人機協同生態體系賦能商云從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提高人機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致力于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的轉型升級。一方面公司通過業務、硬件設備、軟件應用,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服務。另一方面,公司基于人機協同操作系統,賦能金融、出行、商業等場景。公司自主研發了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部分Aiot設備。人機操作系統:1):1)系統結構,公司自主研發人工智能應用的設計、開發、訓練的操作系統,包含Aiot設備、人工智能算法和引擎、AI模型和訓練等核心模塊,實現AI能
65、力的自動部署、監控和邊端感知;2)2)產品功能,通過底層AI業務流程引擎和知識決策系統,優化人機交互體驗,提升業務流程執行小效率,讓人機具有決策功能;3)3)產品分類,包含人機協同和整體操作系統、”輕舟平臺”的服務平臺及配套AI應用的SaaS服務。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云從科技基于自主研發的人機操作系統及其應用產品和AIoT硬件設備提供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的四個領域綜合解決方案,同時提供該領域的定制化軟件開發服務。42 云從科技產品服務體系2.5.3 拓爾思:自然語言處理的賦能商拓爾思是深耕自然語言處理的龍頭廠商,專注于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創造智能四個層次,其應用落
66、地場景包括金融、制造、能源、互聯網與傳媒、政府、公共市場領域。核心技術如下:人工智能領域:公司具有數據+算法的深度儲備,是國內最早從事自然語言處理(NLP)研發的企業之一,在NLP、知識圖譜、OCR、圖像視頻結構化領域都具備自主可控的底層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大數據領域:公司具有全球領先的智能檢索技術,現已拓展到數據獲取、數據治理、數據檢索、數據分析的全生命周期技術能力,且積累海量數據資產,同時底層技術自主可控。數據安全領域:公司天行網安提供數據安全傳輸和交換產品及服務.43 拓爾思產品服務體系2.5.4 海天瑞聲:AI算法的“加油站”海天瑞聲是訓練數據專業提供商,公司始終致力于為 AI 產
67、業鏈上的各類機構提供算法模型開發訓練所需的專業數據集。公司已掌握12項AI核心技術,可以滿足算法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訓練數據需求,同時公司的數據訓練全面覆蓋于AI的全領域包括人機交互、智能駕駛、智慧城市多中創新應用場景。根據公司下游產品分類:智能語言:在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語音識別采集和轉寫,分別是讓機器識別和朗讀人類的語言;計算機視覺:是使機器具備“看”的功能的技術,它使得智能家居、手機、安防設備等機器能夠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等;自然語言處理:是讓機器能夠像人一樣理解語言意圖的技術。44 海天瑞聲產品服務矩陣示意03投資建議:梳理人形機器人受益廠商45投資建議:梳理人形機器人的受益廠商我們
68、認為擁有AI域的機器人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產品迭代、軟件功能升級會明顯更快,從而賦能千行百業,是繼智能電車領域又一AI落地場景,積極的推薦以下三條投資主線:1)1)具備AIAI算法落地+機器人布局廠商,重點推薦科大訊飛,其他受益標的為大華股份、??低?、商湯科技;2)2)機器人商業落地的廠商,受益標的為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匯川技術,服務機器人:井松智能、遠光軟件,特種機器人:億嘉和、賽為智能;3)3)具備AIAI算法落地的廠商,受益標的為虹軟科技、云從科技、拓爾思、海天瑞聲。46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人形機器人的A股受益標的公司名稱公司名稱股票代碼股票代碼收盤價收盤價市值市值(億元億元)EPS
69、(EPS(元元)PE(PE(倍倍)2022/8/102022/8/102022/8/102022/8/10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科大訊飛002230.SZ40.70 945.77 0.700.911.2358.1 44.7 33.1 大華股份*002236.SZ14.98 459.78 1.152.213.1613.0 6.8 4.7 ??低?002415.SZ32.79 3093.15 1.812.213.1618.1 14.8 10.4 機器人*300024.SZ11.16 173.00-0.362
70、.213.16-5.0 3.5 匯川技術*300124.SZ62.74 1655.41 1.372.213.1645.8 28.4 19.9 井松智能*688251.SH48.42 28.78 1.532.213.1631.6 21.9 15.3 遠光軟件*002063.SZ6.41 101.76 0.232.213.1627.8 2.9 2.0 億嘉和*603666.SH67.28 139.90 2.392.213.1628.2 30.4 21.3 虹軟科技*688088.SH34.11 138.49 0.350.450.6597.5 75.3 52.8 云從科技*688327.SH24.5
71、2 181.61-1.01-0.76-0.56-拓爾思*300229.SZ13.67 97.71 0.340.440.5639.8 31.1 24.3 04風險提示47風險提示核心技術水平升級不及預期的風險:AI相關產業技術壁壘較高,公司核心技術難以突破,進程低于預期,影響整體進度。競爭加劇風險:新興AI廠商加速進入,對傳統企業造成一定壓力。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的風險:受到宏觀經濟、財政、疫情影響,政策推進節奏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風險:供應鏈存在部分海外提供商,容易受到美國”卡脖子”制裁,導致產品研發不及預期。48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免責聲明49分析師分析師與研究助理簡介與研究助理簡介
72、劉澤晶(首席分析師)2014-2015年新財富計算機行業團隊第三、第五名,水晶球第三名,10年證券從業經驗。分析分析師承諾師承諾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客觀、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評級說明評級說明公司評級標準公司評級標準投資評級投資評級說明說明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月內公司股價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買入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增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在5%15%之間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上證指數在-5%5%之間減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5%15%之間賣出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行業評級標準行業評級標準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推薦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上證指數在-10%10%之間回避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華西證券研究所:華西證券研究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匯園11號豐匯時代大廈南座5層網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