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車市延續向好趨勢蓄力步入“金九銀十”-220905(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行業:車市延續向好趨勢蓄力步入“金九銀十”-220905(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證券研究報告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 行業行業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汽車汽車行業行業 2022 年年 9 月月 5 日日 車市延續向好趨勢車市延續向好趨勢,蓄力步入“金九銀十”蓄力步入“金九銀十”汽車汽車行業行業 推薦推薦 維持評級維持評級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銷量數據回顧銷量數據回顧 2022 年 7 月零售銷量為 181.8 萬輛,同比+20.4%,環比-6.5%;批發銷量為 213.4 萬輛,同比+40.8%,環比-2.5%。據乘聯會數據顯示,8 月 1-28 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 148.0 萬輛,同比+19%,車市良好復蘇態勢有望延續。傳統淡季無礙車市熱度,傳統
2、淡季無礙車市熱度,7 7 月銷量展現高景氣與強韌性。月銷量展現高景氣與強韌性。2022 年 7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 181.8 萬輛,同比+20.4%,同比增速較 6 月基本持平;環比-6.5%,疫情后購車需求釋放導致的月度高基數下,7 月環比表現整體堅挺。廠商批發銷量 213.4 萬輛,同比+40.8%,環比-2.5%,增速高于零售,彰顯廠商信心。7 月疫情發展局面持續得到有效遏制,出口平穩、復工穩產疊加利好政策推動,車市增勢良好。1-7 月累計零售 1107.9 萬輛,同比-3.5%,累計批發銷售 1230.6 萬輛,同比+8.4%,批發高增為年末零售端發力奠定基礎。自主品牌零售 85 萬輛
3、,同比+34%,環比+4%,自主品牌持續推動產銷復蘇,頭部企業表現靚麗,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等品牌份額顯著提升。7 7 月新能源乘用車延續高增,頭部車企強勢產品引動車市。月新能源乘用車延續高增,頭部車企強勢產品引動車市。7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48.6 萬輛,同比+117.3%,環比-8.5%;批發銷量達56.4 萬輛,同比+123.7%,環比-1.1%。7 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26.7%,同比提升 11.9 個百分點。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持續火熱,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 16 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83.4%,其中比亞迪(16.2 萬輛)持續領跑,以奇瑞集團
4、(2.48 萬輛)與廣汽集團(2.50萬輛)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表現相當突出。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整車端推薦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等(601633.SH);智能化零部件推薦華域汽車(600741.SH)、伯特利(603596.SH)、德賽西威(002920.SZ)、經緯恒潤(688326.SH)、中科創達(300496.SZ)、科博達(603786.SH)、均勝電子(600699.SH)、星宇股份(601799.SH)等;新能源零部件推薦法拉電子(600563.SH)、菱電電控(688667.SH)、中熔電氣
5、(301031.SZ)、拓普集團(601689.SH)、旭升股份(603305.SH)等。核心組合(截至核心組合(截至 2022/8/31)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權重 月漲幅(%)年初至今相對上證漲幅(%)601238.SH 廣汽集團 25%-6.58 5.18 000625.SZ 長安汽車 25%-20.83 37.01 002920.SZ 德賽西威 25%-21.54 13.29 688326.SH 經緯恒潤-W 25%-5.75 118.5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的風險。2、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盈利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3、芯片短缺導致的產業鏈風險。4、疫情擾動汽車產銷的風險。
6、分析師分析師 石金漫:010-80927689:shijinman_ 分析師登記編碼:S0130522030002 楊策:010-80927615:yangce_ 分析師登記編碼:S0130520050005 行業數據行業數據 2022.8.31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 目目 錄錄 一、電動化、智能化引領車市復蘇,廠商格局一、電動化、智能化引領車市復蘇,廠商格局分化分化 .2 2(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2 2 (二)行
7、業分析(二)行業分析 .2 2 1.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2 2.乘用車市場呈現平穩復蘇態勢,細分市場走勢分化.3(1)政策支持效應明顯,銷量缺口繼續回補.3(2)汽車市場分化趨勢加速.3(3)頭部市占率有所松動,廠商排名格局逐步改變.4(4)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5 3 零部件行業.6(1)國內外汽車制造復蘇,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業績形成一定壓制.6(2)行業智能化加速.7(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9 9 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1313 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1313 四、投資建議及股票池四、投資建
8、議及股票池 .1414 五、風險提示五、風險提示 .1515 3XPYWZYZYYsQsQ7NdN6MmOnNnPtReRqQuNkPoOrO6MoPqPwMtPtPvPrRnP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2 一一、電動化、智能化引領車市復蘇,廠商格局分化電動化、智能化引領車市復蘇,廠商格局分化 (一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汽車行業是我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上下游延伸至實體經濟的諸多方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對經濟增長有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據中汽協統計
9、,2021 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量實現了繼 2018 年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全年累計生產 2608.2 萬輛,同比上升 3.4%;銷售 2624.8 萬輛,同比上升 3.9%。乘用車方面,產銷分別為 2140.8 萬輛和 2146.8 萬輛,同比上升 7.1%和 6.6%;商用車銷售 477.9 萬輛,同比下降 6.85%。國內汽車產銷兩旺,目前國內汽車產銷量仍以絕對的優勢連續 13 年蟬聯全球第一。從汽車類零售情況來看,2021 年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 43787 億元,同比增長 7.6%,略低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4.9 個百分點,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9.93%,較 2020
10、年小幅下滑 0.16 個百分點。(二二)行業分析行業分析 1.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乘用車行業銷售情況分析 乘聯會發布 2022 年 7 月乘用車產銷數據:當月零售銷量為 181.8 萬輛,同比+20.4%,環比-6.5%;批發銷量為 213.4 萬輛,同比+40.8%,環比-2.5%;產量為 215.8 萬輛,同比+41.6%,環比-2.2%。據乘聯會數據顯示,8 月 1-28 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 148.0 萬輛,同比去年增長 19%,在購置稅減半政策及地方優惠政策的共同驅動下,8 月乘用車市場處于景氣狀態,車市良好復蘇態勢有望延續。傳統淡季無礙車市熱度,傳統淡季無礙車市熱度,7 7 月
11、銷量展現高景氣與強韌性。月銷量展現高景氣與強韌性。2022 年 7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 181.8 萬輛,同比+20.4%,同比增速較 6 月基本持平;環比-6.5%,疫情后購車需求釋放導致的月度高基數下,7 月環比表現整體堅挺。廠商批發銷量 213.4 萬輛,同比+40.8%,環比-2.5%,增速高于零售,彰顯廠商信心。7 月疫情發展局面得到有效遏制,出口平穩、復工穩產疊加利好政策推動,車市增勢良好。1-7 月累計零售 1107.9 萬輛,同比-3.5%,累計批發銷售 1230.6 萬輛,同比+8.4%,批發高增為年末零售端發力奠定基礎。從結構看從結構看,(1)7 月豪華車零售 22 萬輛,同
12、比+14%,環比-28%,京滬等主銷地區疫情平穩帶動銷售改善明顯;(2)自主品牌零售 85 萬輛,同比+34%,環比+4%,自主品牌持續推動產銷復蘇,頭部企業表現靚麗,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等品牌份額顯著提升,其中比亞迪產銷同比分別+173.90%和+183.10%延續領跑。(3)主流合資品牌零售 74 萬輛,同比+10%,環比-9%,其中德系份額 21.6%,同比+0.5pct,日系份額 20.8%,同比-2.1pct,美系份額 7.0%,同比-2pct。7 7 月新能源乘用車延續高增,頭部車企強勢產品引動車市。月新能源乘用車延續高增,頭部車企強勢產品引動車市。7 月新能源
13、乘用車零售銷量達 48.6 萬輛,同比+117.3%,環比-8.5%;批發銷量達 56.4 萬輛,同比+123.7%,環比-1.1%。7 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 26.7%,同比提升 11.9 個百分點。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持續火熱,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 16 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83.4%,其中比亞迪(16.2 萬輛)持續領跑,以奇瑞集團(2.48 萬輛)與廣汽集團(2.50 萬輛)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表現相當突出。從車型看,7 月純電動批發銷量 42.8 萬輛,同比+109.0%;插電混動銷量 13.6 萬輛,同比+187.2%。從結構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批發滲透率 45
14、.9%,豪華車為 15.8%,主流合資僅 5.2%。其中 A00 級批發銷售 13 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 30%;A0 級批發銷售 8.9 萬輛,份額占純電動的 21%;A 級份額 27%;B 級銷量一枝獨秀,占純電動份額 20%。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3 2.乘用車市場乘用車市場呈現平穩復蘇態勢呈現平穩復蘇態勢,細分市場走勢分化細分市場走勢分化(1)政策支持效應明顯,銷量缺口政策支持效應明顯,銷量缺口繼續繼續回補回補 2022 年 1-7 月份,乘用車累計零售達 1107.7 萬輛,同比-3.6%,降幅較 1-6 月持續
15、縮窄,盡管 7 月是汽車傳統銷售淡季,在購置稅優惠政策及各地汽車消費支持政策的驅動下,全國汽車銷售仍取得“淡季不淡”表現,前期受疫情影響造成的銷量缺口繼續縮窄。全國疫情防范逐步趨于常態化,零星病例未造成進一步大規模封控局面,汽車產業鏈及消費信心延續復蘇,在購置稅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汽車行業回暖時期仍繼續強調支持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延期等,政策持續鞏固產業鏈及消費者對汽車行業的信心。另外,車市即將進入“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優惠政策將于年底前到期,預計汽車銷量增速有望延續良好上升態勢。圖圖 1:2020.7-2022.7 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
16、變化 圖圖 2:2010 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輛)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汽車市場分化趨勢加速)汽車市場分化趨勢加速 特征一:自主品牌增速領跑,產品力帶動市占率穩步提升 乘用車自主品牌市場延續強勢,2022 年 7 月自主品牌銷量 86 萬輛,同比增長 34.0%,增長勢頭強勁,是乘用車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來源。自主品牌市占率 47.3%,比 2021 年上升 3.4%,自主品牌地位穩步提升。2022 年 7 月,日系/德系市占率分別為 20.8%/21.5%,日系相比 2021 年下滑 1.8%。自
17、主品牌市場認可度在銷量及市占率方面充分顯現,新能源轉型加速為自主品牌帶來彎道超車機會,一方面,自主品牌在燃油車產品上通過壓縮自身盈利空間,降低產品價格,打造產品越級性能體驗,消費者逐步感受到自主品牌產品競爭力的顯著提升,自主品牌口碑轉向明顯,市占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領域國內自主品牌與造車新勢力走在世界前列,產品力國際領先,對燃油車替代持續加速,帶動市占率顯著提升。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銷售中,自主品牌市占率將繼續提升,市場份額向頭部自主品牌靠攏。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4 圖圖 3:各國別車系各國別車系 2019 年至今
18、市占率變化情況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 表表 1:2022 年年 7 月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月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 7 月零售銷量 同比增速 累計銷量 同比增速 德系 391,371 23.2%2,387,901 -14.7%法系 10,692 70.9%69,782 62.4%韓系 30,584 -32.6%190,315 -42.1%美系 128,514 -4.2%925,313 -17.0%其他歐系 18,902 -1.3%105,380 -30.0%日系 378,268 9.5%2,347,780 -10.8%自主 859,505 34.0%5,052,887 14.4%總計 1,81
19、7,836 20.4%11,079,358 -3.5%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特征二:豪華車消費單月增長維持較高水平,京滬地區前期積壓需求得到釋放 2022 年 Q2,豪華車市占率達 13.6%,較 2022 年 Q1 下滑 0.1pct,2022 年 7 月,豪華車市占率為 11.9%,較 Q2 下降 1.7pct。6 月豪華車主力消費城市北京、上海的疫情形勢逐漸平穩,豪華車銷量回升明顯,7 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基本恢復正常,車型結構延續疫情前發展趨勢,部分豪華車潛在消費群體轉向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車,豪華車整體市占率有所下滑。2022 年 7
20、 月,30 萬以上車型市占率 11.4%,較 2022 年 Q2 下降1.0pct,2022 年 1-7 月,30 萬以上車型市占率 12.0%,較 2021 年增長 1.5pct,體現出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升,高端車型替代態勢不改,換購需求強勁。30 萬元以上價格區間市占率增速明顯快于豪華品牌,體現出高端換購逐步由傳統豪華品牌轉向國產自主高端車型,尤其以新能源車型為主。我國擁有 2.2 億民用小客車保有量,換購群體的消費升級仍有較大空間,我們預計高端車消費將持續保持增長,豪華車消費將略有下滑。圖圖 4:豪華車豪華車 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年至今市占率變化 圖圖 5:2019 年至今年至
21、今 30 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3)頭部市占率有所松動,廠商排名格局逐步改變)頭部市占率有所松動,廠商排名格局逐步改變 2018年乘用車銷售逐步下行,我國乘用車市占率向頭部品牌靠攏,2017年前15品牌銷量占全市場69.7%,2020 年前 15 品牌銷量市占率達到 77.9%,提升接近 10 個百分點,趨勢明顯。但進入 2021 年,行業頭部集中度有所松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進入 2021 年下半年后,芯片短缺問題逐步顯現,主流合資品牌庫存水平下行,導致零售端難以發力,市場份額下滑;另一方面,
22、在電動智能化浪潮中,創新屬性較強的新能源產品替代加快,產品競爭力不足將逐步被市場淘汰,新能源產品具備優勢的頭部主機廠排名有所上升,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5 市場格局逐步轉變。2022 年 1-7 月,乘用車零售 CR5 為 34.1%,CR10 為 57.0%,CR15 為 74.8%,較 2021年基本持平。表表 2:Top15 品牌市占率情況品牌市占率情況 排名 品牌 2019 品牌 2020 品牌 2021 品牌 2022.1-7 1 一汽大眾 9.70%一汽大眾 10.50%一汽大眾 8.80%一汽大眾 9.20%
23、2 上汽大眾 9.50%上汽大眾 7.60%上汽大眾 7.20%比亞迪汽車 7.20%3 上汽通用 7.60%上汽通用 7.40%上汽通用 6.30%長安汽車 6.10%4 吉利控股 6.50%吉利控股 6.70%吉利汽車 6.00%上汽大眾 5.90%5 東風日產 6.10%東風日產 6.10%東風日產 5.60%吉利汽車 5.70%6 上汽通用五菱 4.60%長安汽車 4.90%長安汽車 5.50%上汽通用 5.10%7 長城汽車 4.30%長城汽車 4.50%上汽通用五菱 4.80%廣汽豐田 4.80%8 長安汽車 3.80%東風本田 4.30%長城汽車 4.70%東風日產 4.80%9
24、 東風本田 3.80%上汽通用五菱 4.20%一汽豐田 4.20%長城汽車 4.10%10 廣汽本田 3.70%廣汽本田 4.10%廣汽豐田 4.20%上汽通用五菱 4.10%11 一汽豐田 3.50%一汽豐田 3.90%東風本田 3.90%一汽豐田 3.90%12 上汽乘用車 3.30%廣汽豐田 3.90%廣汽本田 3.80%廣汽本田 3.80%13 北京現代 3.30%上汽乘用車 3.50%比亞迪汽車 3.60%東風本田 3.50%14 廣汽豐田 3.20%奇瑞汽車 3.20%華晨寶馬 3.20%華晨寶馬 3.30%15 奇瑞汽車 2.90%北京奔馳 3.10%奇瑞汽車 3.00%奇瑞汽車
25、 3.30%CR5 39.40%38.30%33.90%34.10%CR10 59.60%60.30%57.30%57.00%CR15 75.80%77.90%74.80%74.80%(4)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自主強勢品牌競爭力趕超合資 自主品牌近年憑借其產品的快速迭代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快速追趕,各品牌通過趨于成熟的內外飾設計與高科技裝備趕超同級別合資車。此外,高端化正逐步成為自主品牌市場的突破點,部分品牌車型售價與合資豪華品牌售價重疊,2021 年,自主品牌零售銷量 830.97 萬輛,同比增長 20.5%,主流合資銷量 918.40 萬輛,同比下滑 6.9%,2022 年 7 月,自
26、主品牌零售銷量 86.02 萬輛,同比增長 33.8%,主流合資銷量 74.10 萬輛,同比增長 9.3%。汽車產業恢復正常運作后,自主品牌的銷量增速依舊大幅領先主流合資與豪華品牌,國產替代態勢延續。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6 圖圖 6:各車系市占率走勢各車系市占率走勢 表表 3:近一年部分新上市車型:近一年部分新上市車型 集團 品牌 車型 上汽集團 上汽大通 MAXUS 上汽大眾 柯米克 上汽智己 L7 上汽乘用車 MGONE 廣汽集團 廣汽豐田 威蘭達 廣汽埃安 AIONLXPLUS 廣汽傳祺 GS8 吉利汽車 吉利 繽
27、瑞 COOL 領克 09 極氪 001 長城汽車 歐拉 芭蕾貓 WEY 拿鐵 DHT 比亞迪 王朝系列 漢 DM-i、元 PLUS 海洋系列 海豚、驅逐艦 05 騰勢 D9 資料來源:乘聯會,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3零部件行業零部件行業(1)國內外汽車制造復蘇,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業績形成一定壓制)國內外汽車制造復蘇,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業績形成一定壓制 隨著國內疫情影響逐漸減弱,2021 年國內業務營收復蘇趨勢確立。由于國內零部件行業全球化相對較高,疫情在 2020Q2 全球蔓延后,歐美主機廠停工致使一些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企業受到較大影響,故零部件行業 Q3 整
28、體業績反彈趨勢弱于整車板塊。2020 年全年汽車零部件(sw)實現營收 8447.03 億元,同比增長3.47%,實現歸母凈利 271.02 億元,同比增長 2.83%。2021 年,在全球汽車產業鏈復蘇、疫情導致低基數和國產替代加速的背景下,Q1-Q3 汽車零部件板塊收入顯著改善,Q4 盈利水平下降。2021 年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 8983.05 億元,同比增加 6.35%;實現歸母凈利 125.18 億元,同比減少 53.81%。2022 年 Q2,汽車零部件板塊實現營收 2255.54 億元,同比減少 9.81%;實現歸母凈利 110.83 億元,同比減少 19.52%,主要系全國多
29、地疫情爆發、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俄烏沖突沖擊產業鏈等負面因素疊加所致。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7 圖圖 7: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2 營收(億)對比營收(億)對比 圖圖 8:汽車零部件行業: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2 歸母凈利(億)對比歸母凈利(億)對比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行業智能化加速)行業智能化加速 消費趨勢及政策推動消費趨勢及政策推動 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正引領汽車工業升級轉型,促進零部件產業發生巨大變化,將
30、推動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為代表的的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也將推動傳統汽車零部件公司與通信、互聯網公司的跨行業合作,并引發新一輪并購、重組活動的產生。這些領域將是全球零部件巨頭重點進行技術創新及資本投入的領域。為了保證長期穩定的盈利水平,國內零部件廠商從加工、代工生產升級至具備與主機廠同步開發能力的高端智造企業是行業趨勢。從單一部件生產至系統化集成是零部件供應商大幅提高單車價值量的機會。未來主機廠模塊化也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整車平臺化勢必帶來零部件模塊化、標準化的需求。零部件公司需具備智能高端化、模塊化以及國際化的能力以保證其未來盈利水平。與電動化進程不同的是,無論新能源化與否
31、,智能化本質是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等更高品質的內在需求。在各品牌車輛機械素質趨于成熟后,該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高低將對消費者購車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們預計部分前期技術及品牌的積累過硬的國產零部件公司將憑借其成本優勢進入合資主機廠以及進口高端車品牌供應鏈。表表 4: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 政策文件 時間 主要內容 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要點 2019 年 5 月 強調落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系統布局技術領域,加快中的標準制定修訂,履行國際協調職責,加強標準交流與合作,從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 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
32、 年)2019 年 6 月 穩步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強汽車制造、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骨干企業深度合作,組織實施智能汽車關鍵技術攻關,重點開展車載傳感器、芯片、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等研發與產業化;堅持自主式和網聯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整車智能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品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8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2020 年 2 月 明確提出到 202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實現高
33、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 2020 年 3 月 基于駕駛自動化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將駕駛自動化分成 05 六個等級 2020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2020 年 4 月 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針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車網聯功能與應用等技術領域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部署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閉環管理與持續完善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車輛智能管理)2020 年 4 月 指導智能網聯汽車登記管理、身份認證與安全、道路運行管理及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等領域標準化?作,推動公安交通管理領域車聯
34、網技術應用與發展,提升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水平 交通運輸部表示將自動駕駛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領域之一 2020 年 5 月 交通運輸行業認定了 5 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并且在行業重點科技項目設立自動駕駛研究的專題,統籌科研資源,開展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2020 年 12 月 包括總體要求、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提出到 2025 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2021 年 2 月 加
35、強智能化運載工具和關鍵專用裝備研發,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應用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 2021 年 3 月 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年 3 月 到 2022 年底,制修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交通信息輔助等領域智能交通急需標準 20 項以上,初步構建起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到 2025 年,制修訂智能管理和服務、車路協同等領域智能交通關鍵標準 20 項以上,系統形成能夠支撐車聯網應用、滿足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需求的標準體系。智能網
36、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指南 2021 年 4 月 規定了 L3、L4 級自動駕駛企業及產品的準入綱領性要求。關于確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的通知 2021 年 5 月 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得等 6 個城市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 年 12 月 以“3+N”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研究框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三橫兩縱”技術體系為基礎.構建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笆奈濉眹抑攸c研發計劃專項立項信息 2022 年 1 月“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
37、專項立項信息中,電驅系統、智能駕駛、車網融合等類別中多個智能駕駛項目入選重點專項。資料來源:乘聯會等官方公告,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智能駕駛普及智能駕駛普及 國際主流主機廠生產的配備 L1、L2 級輔助駕駛的額車型日益普及,并已開始量產 L3 級產品。國內頭部主機廠也已開始批量裝備 L1、L2 級輔助駕駛系統,并各自先后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計劃,全力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吉利制定“G-Pilot”戰略,上汽制定“新四化”戰略,長安制定“北斗天樞”戰略,廣汽發布“GIVA 計劃”并研發“Adigo 系統”,比亞迪計劃打造“D+生態圈”。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
38、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9 表表 5:自主品牌車型智能駕駛配備對比自主品牌車型智能駕駛配備對比 智己 L7 比亞迪海豹 蔚來 ET7 理想 L9 零跑 C01 自動剎車系統 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 智能領航系統 自動泊車輔助系統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自動變道輔助 并線輔助 窄路輔助 智能遠近光控制 倒車車側預警系統 道路交通標識識別 前碰撞預警 駕駛員疲勞偵測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表表 6:國內主機廠智能駕駛研發規劃國內主機廠智能駕駛研發規劃 企業名稱 研發計劃 一汽 2019 年小批量生產紅旗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2020 年全面量產 廣汽 2020 年量
39、產 L3 級,2022 年達到 L4 級量產能力 北汽 預計 2020 年實現擁堵情況下的 L3 級,L4 級與 2025 年或更晚 長城 2020 年量產 L3 級,2023 年達到 L4 級量產能力,2025 年推出 L5 級產品 長安 2020 年量產 L3 級,2025 年 L4 級實現量產 奇瑞 2020 年實現 L3 級量產,2025 年計劃實現 L4/L5 級 吉利 2018 年實現 L2 級各車型量產,2020 年發布 L3 級(GPilot3.0)平臺 蔚來 2020 年發布 L4 級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三三)相關政策支持行業發展相關政策支持行業
40、發展 促消費政策體系完善,針對性促進汽車消費。表表 7:2022 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 時間 地區 政策內容 3 月 23 日 深圳市 增加 1 萬個購車指標,同時對符合要求的以舊換新車主給予補貼,購買燃油車價格在 30 萬元(含)以上獎勵 5000 元、30 萬元以下獎勵 3000 元,購買新能源汽車統一獎勵 5000 元。4 月 1 日 山東省 對 2022 年符合條件的非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 5.04 萬元/輛,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 6.48萬元/輛。4 月 13 日 全國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
41、,已實施限購的逐步增加汽車增量指標。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充電樁建設。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0 資料來源:wind,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表表 8:2009 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 時間 政策類別 文件名 政策簡述 2009/1/16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09 年 1 月 20 日至 12 月 31 日購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 5%征收購置稅。2009/3/10 汽車下鄉 汽車摩托車下鄉實施方案 2009 年 3 月 1
42、日至 12 月 31 日農名購買微信客車或換購輕型貨車最高給與 5000 元的補貼。2009/6/1 汽車以舊換新 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2009 年 6 月 1 日至 2020 年 5 月 31 日,第四類“黃標車”提前報廢 6000/元。2009/6/4 汽車下鄉 汽車摩托車下鄉操作細則 細化“汽車下鄉”措施,在原實施方案基礎上,放寬補貼條件及補貼車型 2009/7/13 汽車以舊換新 以舊換新實施辦法 報廢老舊客車、貨車最高補貼金額 6000 元。2009/12/22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43、 12 月 31 日購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 7.5%征收購置稅。2009/12/25 汽車以舊換新 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補貼標準調整 提高汽車以舊換新補貼金額,補貼范圍從 3000-6000 元提高至 5000-18000 元。4 月 20 日 晉中市 個人購車者給予補貼,全市上限 1 萬輛。新能源車最高補貼 6000 元,汽油車最高補貼 5000 元/輛,每輛汽油車再配套獎勵 800 元汽油消費券。4 月 21 日 全國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將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深化汽車流通領域的改革,擴大二手車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
44、4 月 28 日 廣東市 印發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鼓勵汽車消費、推動家電消費、發放消費券等。通知稱,5-6 月期間,在原有基礎上,廣州增加 3 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增加 1 萬個購車指標,且各地不得出臺限制汽車購買的措施。4 月 28 日 中山市“直接購買新汽車”、“以舊換新“和“以摩托車換汽車”三類,均按新車售價分檔次給予補貼。購車最高補貼 2.2 萬元 4 月 30 日 晉江市 統籌 3000 萬元購車補貼資金,消費者到晉江指定商家購車,除享受企業促銷優惠外,還可獲得每輛車3000 元或 6000 元的補貼。4 月 30 日 沈陽市 自 2022 年 5 月 1 日起
45、,對在沈陽市購置非營運車輛的個人消費者(戶籍不限),一次性發放總額 1 億元的汽車消費補貼。5 月 7 日 汕頭市 銷售 10 萬元(人民幣,含稅價)及以上“國六”標準輕型汽車和新能源輕型汽車,每臺車給予 5000 元資金補助。5 月 20 日 太原市 個人消費者購買燃油車輛分為三檔補貼:第一檔:購車發票金額在 6 萬元(含)以上,10 萬元(含)及以下,補貼 2000 元/輛;第二檔:購車發票金額在 10 萬元(不含)以上,20 萬元(含)及以下,補貼 3000 元/輛;第三檔:購車發票金額在 20 萬元(不含)以上,補貼 5000 元/輛。購買新能源車的個人消費者同檔次多補貼 1000 元
46、。5 月 22 日 山東省 新能源乘用車:購置 20 萬元(含)以上的,每輛車發放 6000 元消費券;購置 10 萬元(含)至 20 萬元(不含)的每輛車發放 4000 元消費券;購置 10 萬元以下的每輛車發放 3000 元消費券。燃油乘用車:購置 20 萬元(含)以上的,每輛車發放 5000 元消費券;購置 10 萬元(含)至 20 萬元(不含)的,每輛車發放 3000 元消費券;購置 10 萬元以下的,每輛車發放 2000 元消費券。5 月 22 日 湖北省 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 8000 元/輛、購買燃油汽車的補貼 3000 元/輛;轉出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 5000
47、 元/輛、購買燃油汽車的補貼 2000 元/輛。全面落實二手車交易增值稅由 2%下調至0.5%減稅政策,降低二手車經營成本,提高流通效率。5 月 26 日 深圳市 新增 2 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對新購置符合條件新能源汽車并在深圳市內上牌的個人消費者,給予最高不超過 1 萬元/臺補貼。5 月 29 日 上海市 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 4 萬個,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2022 年 12月 31 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 10000 元的財政補貼。6 月 1 日 鄭州市 6 月 1 日至 8
48、月 31 日,在鄭州市范圍內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小型非營運車輛并完成新車注冊卡牌手續的消費者,均可通過鄭好辦平臺申領汽車消費券,發放數量近 2 萬份,最高額度 8000 元。6 月 26 日 北京市 2022 年 6 月 1 日 0 時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4 時期間,報廢或轉出新能源小客車或使用 1-6 年其他乘用車,可享 8000 元補貼;報廢或轉出 6 年(含)以上其他乘用車,可享 1 萬元補貼。7 月 14 日 云南省 7 月 16 日至 10 月 31 日期間,云南省級財政分價格區間側重于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需求開展補貼。8 月 2 日 海南省 滿足淘汰老舊汽車獎勵條件的
49、機動車所有人可申領 8000 元,報廢舊車節能減排綜合獎勵。每位申請人只能享受一次 8000 元的獎勵。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1 2010/1/4 汽車以舊換新 關于允許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與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同時享受的通知 允許以舊換新與購置稅減征政策同時享受。2010/1/8 汽車下鄉 關于繼續實施汽車下鄉政策的通知 汽車下鄉政策延長一年,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2010/5/26 節能汽車補貼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 2010 年 6 月 1 日起,對購買列
50、入節能汽車推廣目錄的乘用車給與一次性每輛 3000 元的補貼。2010/6/1 新能源汽車補貼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在 5 大城市試點,自 6 月 1 日起實施。補貼標準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與 3000 元/千瓦時補貼;PHEV 最高補貼 5 萬元/輛,BEV 最高補貼 6 萬元/輛,并采取退坡機制適當降低補助標準。2010/6/18 汽車以舊換新 關于延長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 2010 年 12 月31 日。2011/9/7 節能汽車補貼 關于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胎政策的通知 自 10 月 1 日
51、起,節能汽車平均油耗門檻從 6.9L/百公里提高至 6.3L/百公里。2011/12/5 車船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稅法實施條例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規定乘用車車船稅根據排量從小到大遞增稅額,共分為 7 檔。2013/9/13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2013 年至 2015 年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2013 年 BEV 最高補貼 6 萬元/輛,2014 年和 2015 年在 2013 年補貼標準基礎上分別減少10%和 20%。2014/2/8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調整補貼退坡幅度,2014
52、年和 2015 年在 2013 年的補貼標準上分別減少 5%和 10%。2014/8/7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 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 自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015/4/29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2016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2016年乘用車BEV依據續航里程最高補貼5.5萬元/輛,PHEV 補貼最高 3 萬元/輛。除了燃料電池車型外,2017 年-2018 年與 2019-2020 年在 2016年的基礎上分別退坡 20%和 40%。2015/9/29 減購置稅 關于減
53、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1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對購置1.6L 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 5%征收購置稅。2016/3/25 二手車取消限遷 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 意見要求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 2016/12/15 減購置稅 關于減征 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對購置 1.6L 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 7.5%征收購置稅。2017/12/26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 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 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54、月 31 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018/2/13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新補貼政策從 2018 年 2 月 12 日起實施,增加 4個月的過渡期。2018/4/4 減稅降費 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 2018 年 5 月 1 日起,將適用 17%的增值稅稅率的項目降至按 16%增值稅稅率收取,包含汽車行業。2018/5/22 下調進口關稅 關于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 2018 年 7 月 1 日起,整車稅率由為 25%的 135 個稅號和為 20%的 4 個稅號的稅率降至 15%,并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共 79 個稅號的稅率
55、降至 6%。2019/1/28 鼓勵汽車消費 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放寬汽車限購,取消二手車流通限制,推動老舊汽車報廢更新,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等。2019/3/20 減稅降費 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2019 年 4 月 1 日起,將適用 16%的增值稅稅率的項目降至按 13%增值稅稅率收取,包含汽車行業。2019/3/26 新能源汽車補貼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調整補貼標準,對能量密度以及續航里程的要求提高,2019 年 3 月 26 日至 2019 年 6 月
56、 25 日為過渡期,取消地補,過渡期后取消購置補貼。2019/6/2 放寬限購 廣州關于增加中小型客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通告 深圳關于調整我市中小汽車調控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通告 廣州:在 12 萬個原有額度的基礎上,將 2019、2020 年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提高 10 萬個。深圳:在 8 萬個原有額度的基礎上,將 2019、2020年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每年提高 4 萬個。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2 2019/9/2 取消限購 貴陽貴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廢止的決定 自公布之日起取消限購。2020/12/30 指導智能駕駛 關于
57、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指出到 2025 年,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2020/12/31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2021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 2020 年基礎上退坡 20%2021/01/05 鼓勵汽車消費 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提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鼓勵有關城市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改善汽車使用條件,優化汽車管理與服務 2021/02/08 限制能源使用 關于 2020
58、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障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就 2020 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事項印發通知。2021/02/09 鼓勵汽車消費 關于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 十五大提出要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商務部梳理了當前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的主要工作任務和一些地方好的經驗做法 2021/02/20 鼓勵新能源汽車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 標準發布實施是落實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對推動汽車產品節能減排、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59、支撐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021/03/25 鼓勵汽車消費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 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協同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2021/06/28 指導智能駕駛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注重協同創新、強化應用牽引,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標準體系,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2021/12/27 股比放開,倒逼自主品牌做強 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在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
60、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2021/12/31 補貼退坡 關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 2021 年基礎上退坡 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 年基礎上退坡 20%。2022/4/26 促進汽車消費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 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引導金融機構豐富大宗消費金融產品。2022/5/31 減購置稅 國務院常務會議 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 600 億元以促消費。2022/6/22
61、 大力支持汽車消費 國務院常務會議 對于小型非運營二手車,從 8 月 1 日起將完全取消二手車遷入限制;10 月 1 日起,轉讓登記將實行單獨簽注并發放臨時車牌號。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考慮到目前實際研究關于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的。完善平行進口政策,支持停車場建設。2022/7/7 擴大汽車消費 商務部等部門發布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積極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優化二手車交易制度 鼓勵老舊車輛淘汰更新;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 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
62、策至明年底,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3 2022/8/18 免征購置稅延期 國務院常務會議 預計新增免稅 1000 億元。保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其他相關支持政策穩定,繼續免征車船稅和消費稅,在路權、牌照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堅持用市場化辦法,促進整車企業優勝劣汰和配套產業發展,推動全產業提升競爭力。大力推進充電樁建設,納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圍。資料來源:新浪財經,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二二、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新能源產業需避免“大躍進”式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
63、三年居世界首位。但蓬勃的發展勢頭中,也有暗礁潛藏。第一大風險是結構性產能不均。結構上,國內新能源汽車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能不足并存。出現了盲目擴張、投資過熱的趨勢,一些低水平企業采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產品從設計到制造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第二大風險是市場競爭。這種競爭既來自傳統燃油汽車,也來自國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例如美國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拉低成本降價搶占中低端市場,以鞏固其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的霸主地位,并不斷推出新的商業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與國際上先進的新能源汽車也仍然有較大差距。第三大風險是資
64、源環境的制約。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增加,全球金屬資源爭奪日益激烈。而我國金屬鋰、鈷等主要動力電池資源缺乏,資源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挑戰較大。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用電清潔化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所謂清潔能源,如果不把后期電池回收問題作為重要汽車后產業鏈來對待,將是一個偽命題。三三、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行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截止 2022 年 8 月 31 日收盤,A 股上市的汽車行業(申萬)公司共有 231 家,總市值共 3.25 萬億元,市盈率(TTM,整體法)為 34.2 倍。圖圖 9:汽車行業市值占:汽車行業市值占 A 股總市值股總市值 圖圖 10:各行業:各行業 PE 值值(TTM,整體法
65、,整體法)對比對比-2022.8.31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4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圖圖 11: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10 年年 PE-Band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整理 四四、投資建議及股票池投資建議及股票池 支持汽車消費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汽車消費情緒恢復明顯,上海地區產能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供應鏈壓力持續減退,車市復蘇可期,布局中報行情正當時。整車端推薦廣汽集團、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智能化零部件推薦華域汽車、伯特利、德賽西
66、威、經緯恒潤、中科創達、科博達、均勝電子、星宇股份等;新能源零部件推薦法拉電子、菱電電控、中熔電氣、拓普集團、旭升股份等。表表 9: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權重權重 收盤價收盤價(2022-8-31)月初至今漲跌幅月初至今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相對收益率相對收益率(%,年初至今,年初至今相對上證指數)相對上證指數)601238.SH 廣汽集團 25%13.91-6.58-7.47 5.18 000625.SZ 長安汽車 25%14.52-20.83 25.60 37.01 002920.SZ 德賽西威 25%153
67、.00-21.54 8.50 13.29 688326.SH 經緯恒潤-W 25%196.61-5.75 96.59 118.56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5 圖圖 12:核心推薦組合:核心推薦組合 2021 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年初至今收益率變動(等權重)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五五、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的風險。2、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盈利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3、芯片短缺導致的產業鏈風險。4、疫情擾動汽車產銷的風險。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
68、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6 六、附錄 截至2022年9月2日,上證綜指年初至今累計下跌 12.44%,汽車(申萬)指數累計下跌11.52%;滬深 300 指數下跌 19.06%;創業板指數下跌 23.85%;深證成指下跌 21.64%。表表 10:汽車與:汽車與 A 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 證券代碼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證券簡稱 收盤價收盤價(2022-9-02)5 日漲跌幅(日漲跌幅(%)20 日漲跌幅日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年初至今漲跌幅(%)801880.SI 汽車(申萬)6007.0900-6.39-10.48-11.52 0
69、00001.SH 上證綜指 3186.4781-1.66-1.55-12.44 000300.SH 滬深 300 4023.6131-2.22-3.6-19.06 399006.SZ 創業板指 2533.0231-3.82-5.44-23.85 399001.SZ 深證成指 11702.3907-3.13-5.37-21.64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7 插圖目錄插圖目錄 圖 1:2020.7-2022.7 月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變化.3 圖 2:2010 至今乘用車銷量及同比變化(
70、輛).3 圖 3:各國別車系 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情況.4 圖 4:豪華車 2019 年至今市占率變化.4 圖 5:2019 年至今 30 萬區間上下消費變化.4 圖 6:各車系市占率走勢.6 圖 7: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2 營收(億)對比.7 圖 8:汽車零部件行業 2019-2022Q2 歸母凈利(億)對比.7 表 4:國家智能網聯駕駛相關政策.7 圖 9:汽車行業市值占 A 股總市值.13 圖 10:各行業 PE 值(TTM,整體法)對比-2022.8.31.13 圖 11:汽車行業 10 年 PE-Band.14 圖 12:核心推薦組合 2021 年初至今收益率變
71、動(等權重).15 表格目錄表格目錄 表 1:2022 年 7 月各國別車系累計零售情況.4 表 2:Top15 品牌市占率情況.5 表 3:近一年部分新上市車型.6 表 5:自主品牌車型智能駕駛配備對比.9 表 6:國內主機廠智能駕駛研發規劃.9 表 7:2022 年各地汽車消費補貼政策措施.9 表 8:2009 年以來汽車行業刺激以及補貼政策一覽.10 表 9:汽車核心組合行情回顧.14 表 10:汽車與 A 股綜合指數行情回顧.16 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汽車行業汽車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最后的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免責聲明。18 分析師承諾及簡介分析師承諾及簡介 本人承諾,以勤勉的執業
72、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分析師:石金漫石金漫,汽車行業分析師,香港理工大學理學碩士、工學學士。7 年汽車、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研究經驗。曾供職于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國海證券研究所,2016-2019 年多次新財富、水晶球、II 上榜核心組員。2022 年 1 月加入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目前主要負責汽車行業小組研究。分析師:楊策楊策,汽車行業分析師,倫敦國王大學理學碩士,于 2018 年加入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從事汽車行業研究工作。評級標準評級標準 行業
73、評級體系行業評級體系 未來 6-12 個月,行業指數(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公司組成的行業指數)相對于基準指數(交易所指數或市場中主要的指數)推薦:行業指數超越基準指數平均回報 20%及以上。謹慎推薦:行業指數超越基準指數平均回報。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指數平均回報相當?;乇埽盒袠I指數低于基準指數平均回報 10%及以上。公司評級體系公司評級體系 推薦: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超越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20%及以上。謹慎推薦: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超越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10%20%。中性:指未來 6-12 個月,公司股價與分析師(或分析師團
74、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相當?;乇埽褐肝磥?6-12 個月,公司股價低于分析師(或分析師團隊)所覆蓋股票平均回報 10%及以上。table_avow 免免責責聲明聲明 本報告由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證券)向其客戶提供。銀河證券無需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若您并非銀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系銀河證券機構銷售部門或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帶來的風險或損失。本報告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客戶做參考之用,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咨詢建議,并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
75、邀請或保證??蛻舨粦獑渭円揽勘緢蟾娑〈晕要毩⑴袛?。銀河證券認為本報告資料來源是可靠的,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內容反映的是銀河證券在最初發表本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銀河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內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但銀河證券沒有義務和責任去及時更新本報告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銀河證券不對因客戶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可能附帶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于可能涉及的銀河證券網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級鏈接,銀河證券不對其內容負責。鏈接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客戶需自行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費用或風險。銀河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
76、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銀河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系,并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系后通知客戶。銀河證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本報告的版權屬于銀河證券。未經銀河證券書面授權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轉載、翻版或傳播本報告。特提醒公眾投資者慎重使用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本報告版權歸銀河證券所有并保留最終解釋權。聯系聯系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機構請致電:機構請致電: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 3088 號中洲大廈 20 層 深廣地區:蘇一耘 0755-83479312suyiyun_ 崔香蘭 0755- 上海浦東新區富城路 99 號震旦大廈 31 層 上海地區:何婷婷 021- 陸韻如 021-60387901luyunru_ 北京市豐臺區西營街 8 號院 1 號樓青海金融大廈 北京地區:唐嫚羚 010-80927722tangmanling_ 公司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