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車出海進入快車道!證券分析師:黃細里執業證書編號:S0600520010001聯系郵箱:聯系電話:021-601997932022年11月8日證券研究報告2核心結論:新能源汽車出口空間廣闊,增量可期我們預計:2022/2023年國內乘用車出口量分別為250/350萬輛,同比持續高增長,2025年增長至682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持續提升,由2022年71%提升至2025年94%,2022/2025年出口絕對值為177/642萬輛。結構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占自主品牌出口比例持續提升,2022年為16%,對應28萬輛,2023/2025年分別為18%/30%,分別對應53/192萬輛,持續翻
2、倍增長。自主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主要銷往何處?綜合考慮地緣政治原因+本土汽車市場規模容量+新能源汽車市場接受度/政府推廣力度等幾方面原因,歐洲市場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最核心目的地【市場空間較大+當地政府大力支持+本土車企轉型較慢,尚未有強勢本土車企出現】,東南亞市場其次【市場空間一般+政府開始重視+無強勢本土品牌】,澳洲/日韓/南亞/北美/南美/非洲等地市場空間較小。對應市場當前規模以及競爭格局如何?海外市場發展早期,初步競爭??偭烤S度,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突破1000萬輛,滲透率達15%左右。分地區角度,新能源銷量集中于中/歐/美三地,中國/歐洲/美國占據較大比例,其余地區銷量較
3、低。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復雜,集中度較低,美國市場特斯拉獨占鰲頭,2020年以來占比持續超50%;歐洲市場特斯拉/大眾/BBA等車企市場份額差異較小,2022年CR10為60%左右,不同品牌銷售均集中于本土地區,除特斯拉外全球競爭推廣較慢,處于初步競爭階段。投資建議:最差已過,配置佳點已到。市場悲觀情緒已充分反應對2023年汽車國內總量/新能源需求的擔心以及整車格局競爭加劇。而我們認為:2023年汽車內外需綜合結果或好于目前預期(預測2023年國內交強險底線或2000萬輛/新能源交強險超800萬輛/汽車出口達350萬輛)。11-12月板塊有望見底反彈(2023年汽車相關補貼政策部分延續概率較
4、大)。配置思路:精挑細選強個股。整車板塊:【比亞迪】建議持有,重點看好后續有望脫穎而出【理想/吉利/華為(江淮/賽力斯)】,其次【長城/廣汽(埃安)/長安】等?;凇镜蜐B透率*國產替代空間大*綁定優質新能源客戶】標準自下而上篩選的優質零部件個股:【拓普集團】首選!輕量化【旭升股份+愛柯迪+文燦股份】,線控制動【伯特利】,域控制器【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經緯恒潤】,大內飾【繼峰股份+岱美股份+新泉股份】,熱管理【銀輪股份】。風險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預期;電動化/智能化滲透率不及預期。OY9UlXiX9YkUqQ0UkXvWbR9R8OmOqQoMsQiNoPoPiNrRwPaQqQwPvPmNo
5、QMYqQuM核心競爭力:充分受益供應鏈全覆蓋,與下游共振3圖:電動車新增供應鏈(三電系統)體系完備數據來源:ggii,東吳證券研究所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鎳鈷鋰石墨聚乙/丙烯定子轉子電驅動系統圖: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市場份額圖:2021年國內電機系統裝機量市場份額 國內電動車產業出口核心競爭力:逆全球化背景下,電動車新增零部件電池/電機/電控國內供應鏈體系完備。核心催化:海外需求旺盛,供給缺失,供需失衡4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 核心催化: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海外整車以及供應鏈工廠復工復產推進節奏較慢,疊加地緣政治因素下能源危機出現,供給缺失;海外新能源汽車
6、需求爆發,供需缺口較大。自主品牌海外產能工廠建設完備,渠道鋪設陸續完善,供給相對充裕,需求端足夠觸點保證銷售。圖:自主品牌海外產能布局情況梳理核心結論:燃油/電動共同驅動,2025年超600萬5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占比表示marklines與乘聯會口徑區別 我們預計,1)總量維度,2022年全年自主品牌出口預計177萬輛,2023年增加至280萬輛以上,至2025年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量有望增加值600萬輛以上,2030年有望實現進一步超過1000萬。2)結構層面,2022/2025年新能源汽車出口維度滲透率分別16%/30%,長期至2030年增加至39%。海外市場
7、中國品牌油車/新能源市場份額分別為18%/15%。圖:國內乘用車出口銷量核心預測6目錄海外市場現狀:發展早期,初步競爭重點市場分析:歐洲+東南亞為重心自主出口布局:主流車企+新勢力均加速投資建議風險提示7海外市場現狀:發展尚屬早期,初步競爭8核心結論:發展尚屬早期,格局競爭較為復雜Part1:發展早期,除中/歐外其余地區滲透率較低Part2:格局復雜,特斯拉全球,其余以本土品牌為主1、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發展滲透較慢,除特斯拉外尚未出現強有力競爭品牌,自主品牌出口海外空間較大2、海外市場新能源品牌主要集中于本土市場銷售,全球化進程開拓較慢圖:全球分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圖:海外主要車企銷量以及
8、CR10變化/輛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尚處早期,空間廣闊 全球汽車銷量整體保持相對穩定,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至15%左右。2020年以來,全球月度汽車銷量基本穩定在650700萬輛左右,年銷量接近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20年起迅速增加,由2020年初的2.4%至2020年底/2021年底/2022年8月分別提升至6.4%/11.9%/14.6%,純電EV車型貢獻主要力量,PHEV插混車型保持緩慢增長。中/歐兩大地區新能源滲透率漲幅較快,非/南美/澳洲等地新能源滲透率基本為0。2020年以來,中國/歐洲兩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由5%以下迅速
9、突破,中國整體在完善產業鏈&政策支持背景下增速更快,2022年8月提升至27%左右,歐洲提升至17%+。北美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由2020年初2%提升至2022年8月的6%左右,其余亞洲地區/澳洲/南美洲/非洲新能源滲透率均接近于0。9圖:全球月度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全球分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國家維度:中國銷量最多,北歐國家滲透率最高 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占比迅速提升,由2020年初27%提升至2022年8月的70%左右,美/德/法迅速降低。分國家滲透率來看,北歐國家超前,挪威2022年8月滲透率接近70%,中/德/英/法等提升較快
10、,但2022年以來西歐國家普遍增長乏力;韓國整體也處于提升態勢,日本相對疲軟。10圖: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變化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代表性國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三)圖:代表性國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一)圖:代表性國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變化(二)車企維度:比亞迪/特斯拉居前,CR10接近60%全球市場來看,比亞迪/特斯拉份額遙遙領先,五菱/大眾等企業均比較靠前。全球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核心由比亞迪/特斯拉兩家車企貢獻,CR2由2020年初21.7%提升至2022年8月的34.1%,其中比亞迪貢獻較大。CR10集中度也在逐步提升,2020年初/2022年8
11、月分別為43%/59%。海外市場(除中國來看)來看,CR10集中度相比全球更高,2022年8月份達67%。車企角度除特斯拉具備明確領先優勢外,第二至第六單月銷量均較為接近,2022年8月寶馬/大眾/起亞/奔馳/現代整體月銷水平均處于1.51.9萬臺區間范圍內。11圖:全球主要車企銷量以及CR10變化/輛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海外主要車企銷量以及CR10變化/輛海外車型維度:特斯拉一枝獨秀,其余差異較小 海外市場分車型來看,特斯拉兩款車型Model 3/Y一枝獨秀,海外市場單月越小穩定在2.53萬臺左右;大眾ID.4以及現代IONIQ 5/起亞EV6/福特Mustang
12、 Mach-E/起亞NIRO等車型單月月銷差異較小,穩定于48k區間范圍內。售價來看,歐洲市場主流熱銷車型售價普遍處于4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8萬元)以上,僅有起亞EV6/NIRO和斯柯達Enyaq iV/日產Leaf四款車型售價低于4萬歐元,又以日產Leaf平均售價最低,為2.3萬歐元(折合人民幣16萬元左右)。12圖:海外新能源車型銷量以及CR10份額/輛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歐元兌人民幣匯率6.9751(2022.10.31)圖:海外主要車型2022年前8月累計銷量以及售價重點車企:主要集中于品牌本土,車型品類較多 大眾:主銷車型包括ID.3/ID.4/ID.5
13、等ID系列全新MEB平臺產品,核心銷往德國/挪威等地區。寶馬:主銷車型包括寶馬X5/3系等PHEV以及寶馬iX/i4等EV車型,核心銷往德國/英國等地區。13圖:寶馬海外市場分國家銷量以及集中度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寶馬海外市場分車型銷量以及集中度圖:大眾海外市場分國家銷量以及集中度圖:大眾海外市場分車型銷量以及集中度重點車企:主要集中于品牌本土,車型品類較多14圖:起亞海外市場分國家銷量以及集中度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起亞海外市場分車型銷量以及集中度圖:奔馳海外市場分國家銷量以及集中度圖:奔馳海外市場分車型銷量以及集中度 奔馳:主銷車型包括
14、奔馳EQS/奔馳C級/奔馳GLC等PHEV車型,核心銷往德國/法國等地區。起亞:主銷車型包括EV6/NIRO等車型,核心銷往美國/韓國等地區。重點車企:主要集中于品牌本土,車型品類較多15圖:特斯拉海外市場分國家銷量以及集中度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現代海外市場分國家銷量以及集中度圖:現代海外市場分車型銷量以及集中度 現代:主銷車型包括IONIQ/Kona等車型,核心銷往美國/韓國等地區。特斯拉:主銷車型即Model 3/Y兩款車型,核心銷往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區。16海外重點新能源市場分析:歐洲/東南亞第一梯隊核心結論:歐洲/東南亞市場有望貢獻較大增量17圖:不同市
15、場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核心總結數據來源:Marklines,各國政府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核心結論:汽車銷量規模與人均GDP高度相關18圖:東南亞市場汽車銷量與人均GDP變化圖:歐洲市場汽車銷量與人均GDP變化圖:澳洲市場汽車銷量與人均GDP變化圖:南亞市場汽車銷量與人均GDP變化 全球重點地區汽車銷量總規模變化與當地人均GDP歷史變化走勢呈現高度相關,且基本同頻變化。東南亞/南亞等市場經濟增速呈現明確提升趨勢,未來空間可期;歐洲/澳洲以及日韓/北美等發達國家人均GDP基本保持穩定,相對應長期汽車銷量規模增量主要由東南亞/南亞等地區來貢獻。數據來源:Marklines,wind,東吳證券研究所歐洲
16、:新能源持續滲透,特斯拉/大眾核心貢獻19 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水平保持穩定波動,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歐洲市場2020年以來月均銷量穩定130萬輛左右,年化銷量規模1500萬輛以上,2022年由于多種外力因素作用經濟下行,銷量小幅下行。2020年以來歐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由5%提升至20%以上,2022年經濟下行壓力下滲透率回落至15%20%區間。分車企格局來看,歐洲市場大眾/奔馳/寶馬等本土品牌銷量穩定突破,特斯拉由中國生產出口至歐洲的銷量月度波動較大,起亞/奧迪/現代/標志/雷諾/斯柯達等品牌新能源車型份額整體保持基本穩定,歐洲新能源車市當前呈現百花齊放的格局。車型角度,特
17、斯拉Model Y(6萬歐元)/3(5萬歐元)以及大眾ID.4(4萬歐元)、ID.3(4萬歐元)、斯柯達Enyaq iV(3萬歐元)、菲亞特Fiat 500(2萬歐元)、雷諾Spring Electric(1萬歐元)、福特Kuga(2萬歐元)等車型銷量均處于前列,2022年穩態月銷水平均處于3000臺以上,車型之間月均銷量差異較小。圖:歐洲市場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歐洲市場銷量前十的不同車企銷量以及合計份額/輛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解析歐洲熱銷產品:品牌是關鍵,空間較小20 詳細分析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主銷產品,特斯拉Model系列以及大眾ID系列銷量位居前列
18、,均有明確品牌加持;其余熱銷車型中,大眾斯柯達、菲亞特、雷諾以及福特各占一款車型。折合人民幣售價來看,1020萬元價格區間車型純電續航300500km,百公里加速9s以上,智能化配置水平較差;2030萬元價格區間車型純電續航500650km,百公里加速46s,智能化配置略有提升??偨Y來看,歐洲市場消費者對于純電產品續航的要求與國內基本相似,但產品提供動力加速性能略差,智能化明顯低于國內同樣價格區間競品車型。圖:歐洲市場主要暢銷新能源汽車產品參數數據來源:Marklines,汽車之家,東吳證券研究所日韓:新能源市場起步,本土品牌占優 日本:新能源發展較慢,滲透率低于5%,本土品牌貢獻絕大部分比例
19、。日本市場汽車年產銷規模400萬輛左右;新能源滲透率2022年以來迅速提升至4%。格局來看,日產/三菱貢獻核心增量,新能源轉型較為迅速,日產leaf、Sakura、三菱Outlander等產品2022年起量較快。韓國:起亞/現代新能源轉型較快,滲透率提升至10%+。韓國市場年銷量規模200萬輛左右,起亞NIRO、現代Hyundai Porter等中低端新能源代步車貢獻新能源車市核心增量。21圖:日本市場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日本市場銷量前三的不同車企銷量以及合計份額/輛圖:韓國市場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韓國市場銷量前三的不同車企銷量以及合計份額/輛數據來源:Mark
20、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解析日韓熱銷產品:中低端代步為主,續航較低 日韓汽車市場本土品牌粘性以及市占率相對全球其他地區都更高,日系車企豐田、本田、日產以及韓系車企現代、起亞等品牌本土銷量遙遙領先其他車企。價格維度,日韓暢銷新能源車型價位多處于20萬元左右,車身級別屬于緊湊型/小型轎車或者SUV產品,純電續航300400km,百公里加速均處于7s及以上水平,座艙內部以及自動駕駛等智能化功能相對較弱。從產品參數分析其使用場景以及功能,我們認為日韓當前暢銷新能源汽車產品核心聚焦日常出行代步場景,對于差異化特色功能需求較少。22圖:日韓市場主要暢銷新能源汽車產品參數數據來源:Marklines,汽車
21、之家,東吳證券研究所北美:特斯拉驅動滲透率快速提升,格局復雜23 總容量來看,北美市場汽車月銷水平穩定在150萬輛左右,年銷量規模對應18001900萬輛左右。結構來看,北美市場2020H2以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2022年增速略低,當前處于6%+的水平,月銷量對應為910萬輛左右。格局來看,北美市場特斯拉份額處于絕對領先水平,2022年以來市場份額處于50%60%區間范圍,特斯拉之后以福特、雪佛蘭、吉普等本土品牌以及寶馬、起亞、現代、大眾等全球性車企為主。車型角度,特斯拉Model 3/Y以及雪佛蘭Chevrolet Bolt EUV、福特Mustang Mach-E、吉普Wrangl
22、er等產品,特斯拉兩款主銷車型月均銷量遙遙領先其他產品,單月穩定于2萬輛以上;其余車型峰值銷量基本處于56k的水平。圖:北美市場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北美市場銷量前十的不同車企銷量以及合計份額/輛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解析北美熱銷產品:大空間&強動力&高智能24 北美市場主要在售車型品牌以美國本土品牌為主,包括特斯拉、雪佛蘭、福特、吉普等,其次才是轉型較為迅速的韓系品牌起亞。車型角度,暢銷車型售價主要集中在3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售價約2035萬元價格區間),車身級別包括B/C級的SUV/轎車或者皮卡產品,除吉普Wrangler外其余產品軸距均超2.7m,空間
23、較大;動力來看,百公里加速時間整體處于6s以下,匹配北美地區重視動力加速的駕駛風格;智能化方面來看,北美地區在特斯拉/Rivian等新勢力車企帶動下,配合各州相關法案政策支持,自動駕駛發展迅速,特斯拉已經在北美開啟L3級別城市NGP上車,智能化整體水平處于國際前列,消費者感知強烈。圖:北美市場主要暢銷新能源汽車產品參數數據來源:Marklines,汽車之家,東吳證券研究所東南亞/澳洲/南亞等其余地區:新能源起步階段25 除中美歐日韓等地,全球其他地區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澳新地區滲透率2022年以來在特斯拉階段性出口推動下走高,東南亞地區在國內自主品牌陸續加快新能源布局下滲透率提升,
24、南亞等其他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依然處于1%以下的絕對低位。圖:東南亞地區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澳洲地區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南亞地區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圖:西亞+南美+非洲三地汽車銷量以及新能源滲透率變化/輛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政策角度:海外主流國家給定新能源發展目標規劃26 以中國、美國、歐盟為核心代表,政策角度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碳中和政策速率較快,2030年美國純電產品(零排放汽車)滲透率50%,歐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65%+;澳大利亞規定2035年前實現所有新車零排放,泰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均宣布至2030年本國電動汽車滲透
25、率50%/35%/30%。圖:海外各國明確本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碳排放政策目標規劃梳理數據來源:各國政府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政策角度:歐美日韓等國多樣化政策鼓勵新能源27圖:美歐日韓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稅收減免政策匯總數據來源:各國政府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政策角度:全球諸多國家陸續開啟新能源政策激勵28圖:澳新及其他國家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稅收減免政策匯總數據來源:各國政府官網,東吳證券研究所29自主車企出海分析國內出口以自主品牌燃油車為主,新能源快速提升30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圖:國內乘用車行業出口以及新能源占比變化/萬輛 當前國內乘用車出口主要以自主品牌燃油車為主,
26、出口市場起步上量迅猛,由2020年單月510萬至2022H2提升至單月25萬輛以上;其中自主品牌保持較高占比,穩定于70%80%區間(差異來源于特斯拉月度不均衡的出口數量)。新能源出口量快速提升。乘用車出口內部新能源汽車占比整體保持提升趨勢,特斯拉貢獻主要份額,主要是國內生產銷往歐洲等地區,除特斯拉外自主品牌新能源出口核心由上汽乘用車+比亞迪+東風易捷特等品牌貢獻。圖:國內新能源汽車分車企出口量/萬輛圖:國內乘用車行業分系別出口量變化/萬輛比亞迪海外布局匯總:全球以面鋪開,重點突破31圖:比亞迪唐EV歐洲市場核心競品分析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其余車企出海戰略匯總:加速迸發
27、32 多車企陸續跟進,出口市場加速迸發。上汽五菱以及MG品牌早于2017年開始發力海外新能源出口市場,五菱核心聚焦東南亞、中東、南亞以及北非等市場,穩定后登錄歐洲/日韓等發達國家,MG則利用自身品牌優勢直接定位歐洲,雙向發力突破。蔚來/小鵬以及吉利領克等中高端品牌對標歐洲市場,哪吒/長城等品牌則更多向東南亞等市場推進自身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口。圖:自主其他車企出海戰略匯總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現有在售車型差價分析:海外整體高于國內33 國內當前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售價整體高于國內市場,以MG品牌MG5為最。圖:現有自主品牌產品國內外售價差價分析數據來源:Marklines,東吳證券研究所
28、比亞迪:三款車型發力歐洲,定位中高端34 歐洲市場是比亞迪新能源出口戰略發展的重心。2022年9月底比亞迪舉行歐洲出海戰略發布會,同步發售三款車型:BYD HAN、BYD TANG以及BYD ATTO3,前兩款車型分別定位中高端轎車/SUV品類,售價7.2萬歐元,相比特斯拉Model 3/Y價格帶更高;第三款車型定位入門級SUV市場,售價3.8萬歐元。競品分析來看,元PLUS對標比亞迪ID.4、福特Kuga、日產Niro以及上汽MG ZS等SUV產品,整體性價比相當。相比ID.4,元PLUS售價略低,空間略小,續航基本相當,動力加速性能較差;但相比其余幾款競品車型,元PLUS在更高售價基礎上提
29、供更大駕駛空間以及更長續航,全新E3.0平臺純電產品,有望以更好產品質量助力比亞迪歐洲品牌力躍升。圖:比亞迪元 PLUS歐洲市場核心競品分析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比亞迪:三款車型發力歐洲,定位中高端35 比亞迪唐EV歐洲市場競品分析:歐洲市場比亞迪唐EV產品定位對標特斯拉Model Y以及現代/起亞/大眾等部分中型SUV產品,售價略高,但整體產品空間更大,續航更長,動力加速性能處于前列,智能化配置相對領先,整體產品性價比依然較高。比亞迪漢EV歐洲市場競品分析:歐洲市場比亞迪漢EV對標特斯拉Model 3、寶馬3系、奔馳C級、極星2等產品,售價整體更高,空間/動力加速、續航等參數性能
30、表現更強。配合SUV品類比亞迪唐,有望奠定歐洲市場比亞迪中高端品牌形象。圖:比亞迪漢EV歐洲市場核心競品分析圖:比亞迪唐EV歐洲市場核心競品分析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吉利汽車:海外成熟品牌渠道合作助力銷量普及36 領克:面向歐洲市場開啟訂閱制銷售,亞太計劃發布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普及度。早于2020年吉利領克01 PHEV車型已經正式登陸歐洲市場,并于荷蘭、德國等地開設品牌專屬運營銷售中心,開拓比利時、法國等國家,以訂閱制模式銷售,月訂閱費用550歐元,擴大品牌當地市場知名度。亞太市場計劃發布,首站落地科威特,未來還將進入阿聯酋、沙特、阿曼和以色列等國家市場,布局俄羅斯、馬來西亞、澳
31、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極氪&幾何純電:2023年為極氪品牌出海元年,發力歐洲,預計至2025年,以7款車型實現海外出口目標10萬輛。吉利幾何品牌率先布局中東、拉美、非洲等欠發達地區市場,幾何C出口售價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0萬元,相比國內市場整體更貴。圖:吉利汽車海外出口戰略匯總全球市場開拓歐洲&亞太領克&極氪吉利&幾何中東/南美/非洲/東南亞直接貿易直接貿易經銷/換標/訂閱領克持續深化PHEV,極氪至2025年推出7款車型以幾何品牌為先,出口中東/東南亞等市場略貴定價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長城汽車:歐拉/魏牌/哈弗不同品牌聚焦不同市場37 歐洲:魏牌/歐拉定位中高端新能源汽車
32、市場發力歐洲。2022年長城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與歐拉好貓正式歐洲上市,摩卡PHEV售價約合人民幣39萬-42萬元,與歐洲在售豪華車型相當,同時,拿鐵PHEV(Coffee 02)、歐拉好貓GT、閃電貓聯袂亮相。渠道方面,長城與歐洲最大的經銷商網絡埃米爾福萊簽約,對已經上市的兩款車型進行聯合銷售,助力歐洲市場新能源普及。東南亞:以泰國為先手,哈弗PHEV&歐拉布局輻射東南亞市場。目前,哈弗H6 DHT-PHEV以及歐拉好貓于泰國正式上市,歐拉好貓泰國市場售價98.9 萬泰銖-119.9 萬泰銖(約合人民幣 19.78 萬元-23.98 萬元),相比國內略貴;未來計劃三年內面向
33、泰國推出9款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車型。產能方面,長城泰國羅勇工廠2021年投產。以泰國市場為先手,長城產品陸續登陸文萊、老撾等市場,4+4戰略支持泰國、文萊、老撾、緬甸四國以及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運營。圖:長城汽車海外市場發展戰略全球市場開拓魏牌&歐拉歐洲東南亞等哈弗&歐拉直接貿易投資建廠經銷合作歐拉預計兩年內投放5款,至2025年投放10款三年內面向泰國推出9款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車型略貴定價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新勢力:蔚來/小鵬率先布局,哪吒等跟進38蔚來:歐洲發力最早,訂閱銷售小鵬:面向全球,重點突破歐洲全系產品&服務以及創新商業模式進軍歐洲,訂閱制綁定用戶首站挪威
34、,其次德國、荷蘭、丹麥、瑞典ES7/ET7/ET5三款車型挪威正常銷售,其他歐洲四國訂閱制,月費用11.5k歐元至2022/2023/2025年,歐洲換電站建設分別20/120/1000座另辟蹊徑面向亞太國家布局出口2022年先后進入泰國、尼泊爾、以色列等國家哪吒V出口發售泰國,此后每年1款車型滿足海外市場多樣化需求銷售模式以經銷渠道為主短期以泰國為中心進軍東盟/南亞,長期計劃面向歐洲/澳新等國開拓全產品直接面向全球,多模式銷售2022年進入瑞典、丹麥和荷蘭市場,逐步開拓G3/P7國內發售出口海外,G9直接面向全球混合式銷售,經銷+直營配合逐步在海外市場構建包含銷售、交付、售后、充電、服務以及
35、生活方式在內的完整運營體系新勢力車企海內外同步發力,海外以歐洲+東南亞市場為核心。哪吒:進軍東盟南亞,長期劍指歐洲數據來源:蓋世汽車,東吳證券研究所39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投資建議:最差已過,配置佳點已到投資建議:最差已過,配置佳點已到。市場悲觀情緒已充分反應對2023年汽車國內總量/新能源需求的擔心以及整車格局競爭加劇。而我們認為:2023年汽車內外需綜合結果或好于目前預期(預測2023年國內交強險底線或2000萬輛/新能源交強險超800萬輛/汽車出口超350萬輛)。11-12月板塊有望見底反彈(2023年汽車相關補貼政策部分延續概率較大)。配置思路:精挑細選強個股。整車板塊:【比亞迪】建議持
36、有,重點看好后續有望脫穎而出【理想/吉利/華為(江淮/賽力斯)】,其次【長城/廣汽(埃安)/長安】等?;凇镜蜐B透率*國產替代空間大*綁定優質新能源客戶】標準自下而上篩選的優質零部件個股:【拓普集團】首選!輕量化【旭升股份+愛柯迪+文燦股份】,線控制動【伯特利】,域控制器【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經緯恒潤】,大內飾【繼峰股份+岱美股份+新泉股份】,熱管理【銀輪股份】。40風險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預期;如果國內疫情控制節奏較慢,持續影響用戶出行和購車意愿,對乘用車整體需求產生負面影響。電動化/智能化滲透率不及預期。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以及智能化相關技術發展可能不及預期。41免責聲明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
37、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研究報告僅供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導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東吳證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或其他服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師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
38、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刊發、轉載,需征得東吳證券研究所同意,并注明出處為東吳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東吳證券投資評級標準:公司投資評級:買入:預期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大盤在15%以上;增持:預期未來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大盤介于5%與15%之間;中性: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大盤介于-5%與5%之間;減持: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大盤介于-15%與-5%之間;賣出:預期未來 6個月個股漲跌幅相對大盤在-15%以下。行業投資評級:增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強于大盤5%以上;中性: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大盤-5%與5%;減持:預期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弱于大盤5%以上。東吳證券研究所蘇州工業園區星陽街5號郵政編碼:215021傳真:(0512)62938527公司網址:http:/45東吳證券 財富家園43